CN103188414B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414B
CN103188414B CN201210575361.XA CN201210575361A CN103188414B CN 103188414 B CN103188414 B CN 103188414B CN 201210575361 A CN201210575361 A CN 201210575361A CN 103188414 B CN103188414 B CN 103188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riginal copy
image
paperboard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53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414A (zh
Inventor
藪内康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88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3Rea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084Recovery or repair, e.g. self-repa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5Correction of errors due to scanning a two-sided document, i.e. show-through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盘、原稿的输送机构、原稿图像的读取部、检测卡纸的检测部、图像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图像处理部进行从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控制部控制由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以及由读取部进行的原稿读取动作。在检测部检测到卡纸之后该卡纸原稿被去除并在原稿盘上再次放置了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使输送机构重新输送该再次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并使读取部读取其图像的卡纸复原处理。图像处理部对在卡纸复原处理时读取部所读取的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据此,即使因卡纸而发生原稿污迹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卡纸后的读取作业。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供稿来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原稿放置台上设置自动输送原稿的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自动输稿器)并由图像传感器读取ADF依次输送的原稿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ADF逐张取入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并送出至设置于内部的输送通道。被设置成面向输送通道的图像传感器以光学方式读取通过上述输送通道的原稿的图像。并且,ADF将被读取了图像的原稿排出到排出盘。
但是,在由ADF进行的原稿输送过程中有时原稿卡在设置于输送通道的输送辊等而发生卡纸(jam)。已知有如下装置:在由于发生卡纸而ADF的输送停止之后,将重新开始原稿的输送后紧接着读取的原稿视为引起卡纸的破损原稿(由于卡纸而有折弯、褶皱等的原稿),读取破损原稿时以平板台面方式进行读取,对于除此以外的原稿以ADF方式进行读取。根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卡纸后的读取作业。
在去除引起卡纸的原稿时,存在输送辊的污迹附着于原稿纸面的情况。在上述装置的情况下,虽然卡纸后的读取作业的效率提高,但是导致附着在原稿上的污迹也被原样读取。因此,需要进行重新制作弄脏的原稿等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因卡纸而发生原稿污迹,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卡纸后的读取作业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稿的原稿盘、输送机构、读取部、检测部、图像处理部以及控制部。上述输送机构将放置在上述原稿盘上的原稿输送到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上述读取部在上述原稿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上述检测部检测在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过程中发生的卡纸。上述图像处理部进行从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上述控制部控制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以及由上述读取部进行的原稿读取动作。
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时,上述控制部使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以及由上述读取部进行的原稿读取动作停止。另一方面,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之后由于成为该卡纸的原因的卡纸原稿被去除而由上述检测部进行的该卡纸的检测被解除并在上述原稿盘上再次放置了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进行使上述输送机构重新输送该再次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并使上述读取部读取该再次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卡纸复原处理。上述图像处理部对在上述卡纸复原处理时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上述图像处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获取部,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颜色是白色或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进行去除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将上述图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部,其中,上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上述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通过输送机构将原稿输送到原稿读取位置,并在上述原稿读取位置使读取部读取上述原稿的图像,让检测部检测被输送于规定的上述原稿读取位置的原稿是否发生卡纸;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时,让上述输送机构停止原稿的输送并且让上述读取部停止原稿的读取;让显示部显示通知卡纸的信息以及促使去除成为上述卡纸的原因的卡纸原稿并使上述输送机构重新输送该原稿的信息;让上述读取部读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让图像处理部对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所述图像读取方法的特征在于,让底色获取部获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颜色是白色或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进行去除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
根据本发明,即使因卡纸而发生原稿污迹,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卡纸后的读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读取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接着图3之后的图像读取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在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以复合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只要具备ADF,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扫描器、复印机或传真机等的单体机。另外,在本发明中,记录介质是如优质普通纸、打印专用纸、复印纸、描图纸、厚纸、OHP纸等可以形成图像的各种记录体。在下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以纸为例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以及配置在装置主体10的上面10T的原稿输送部21(输送机构)。图像读取装置20包括原稿输送部21和扫描器25(读取部)。原稿输送部21用于实现ADF,开闭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上面10T。原稿输送部21向装置主体10中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安装有第一接触玻璃241的位置)自动供给原稿。另一方面,在用户以手动放置的方式将原稿放置在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第二接触玻璃242的设置位置)的情况下,原稿输送部21朝上方打开。
原稿输送部21具有原稿盘211、供给辊212、输送鼓213、排出辊214以及排出盘215。原稿盘211是放置原稿的部分。放置在原稿盘211上的原稿中最上部的原稿通过供给辊212逐张被取入并向输送鼓213被输送。经由输送鼓213的原稿通过排出辊214排出到排出盘215。
在原稿的输送通道上设置有卡纸传感器219(检测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上述原稿读取位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置有卡纸传感器219的例子。卡纸传感器219检测输送中的原稿的卡纸(jam)。卡纸传感器219当检测到卡纸时,对后述的控制部71发送信号。
在装置主体10的内部收容有: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器25;进行图像形成处理以在纸上形成通过扫描器25读取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30;储存向图像形成部30输送的纸的供纸部40;以及将纸从供纸部40经由图像形成部30输送至纸排出口10E的输送路径50。
扫描器25通过用于读取从装置主体10的上面的原稿输送部21自动供给的原稿的第一接触玻璃241或用于读取手动放置的原稿的第二接触玻璃242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的图像。
在此,作为图像读取装置20的原稿读取方法,有由扫描器25读取放置在第二接触玻璃242上的原稿的平板台面读取模式以及ADF读取模式。在ADF读取模式下,通过供给辊212逐张取入放置在原稿盘211上的原稿,在原稿通过设置于从输送鼓213向排出盘215的输送路径的第一接触玻璃241上时,扫描器25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的图像。
在图像读取装置20的前表面设置有输入操作部6。该输入操作部6包括:开始键61;用于输入印刷份数等的数字键62;显示部63;对在显示部63设定的设定内容等进行复位的复位键64;停止键65;用于切换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的功能切换键66等。
图像形成部30包括:生成调色剂图像并将其转印到纸上的图像制作部31;以及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上的定影部36。图像制作部31为了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而具备:包含括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Bk)的各调色剂像的四个单元32Y、32M、32C及32Bk的图像形成单元32;在图像形成单元32上邻接配置的中间转印单元33;以及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33上的调色剂补充部34。
各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以及32Bk包括感光鼓321以及配置在该感光鼓321周围的带电器322、曝光器323、显影装置324、第一转印辊325以及清洁装置326。
感光鼓321绕其轴旋转,在其圆周面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像。带电器322使感光鼓32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器323具有激光光源、反射镜、透镜等的光学系统设备,向感光鼓321的圆周面照射基于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324为了使形成在感光鼓32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向感光鼓321的圆周面供给调色剂。第一转印辊325隔着中间转印单元33所具备的中间转印带331而与感光鼓321形成夹缝部,将感光鼓32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1上。清洁装置326具有清洁辊等,清扫转印调色剂像后的感光鼓321的圆周面。
中间转印单元33具备中间转印带331、驱动辊332、从动辊333以及张力辊334。中间转印带331是架设在这些辊332、333及334的环形带,从多个感光鼓321向该中间转印带331的外周面重叠涂布调色剂像(一次转印)。驱动辊332是被赋予用于使中间转印带331周向转动的驱动力的辊,与其圆周面相向地配置有第二转印辊35。驱动辊332与第二转印辊35之间的夹缝部成为将重叠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31上的全色的调色剂像转印(二次转印)到纸上的第二转印部35A。此外,从动辊333是与中间转印带331的周向转动相应地从动的辊,张力辊334是对中间转印带331赋予规定的张力的辊。
调色剂补充部34包括黄色用调色剂容器34Y、品红色用调色剂容器34M、青色用调色剂容器34C以及黑色用调色剂容器34Bk。这些调色剂容器34Y、34C、34M及34Bk分别储存各颜色的调色剂,通过省略图示的供给路径向与YMCBk各颜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32Y、32M、32C及32Bk的显影装置324供给各颜色的调色剂。
定影部36包括:在外周具备以感应加热方式被加热的定影带的定影辊361;以及按压抵接至定影辊361而形成定影夹缝部的加压辊362。在第二转印部35A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通过定影夹缝部并被加热及加压,从而调色剂像定影于纸表面。
供纸部40具备收容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纸的两层供纸盒40A及40B。这些供纸盒40A及40B能够从装置主体10的前方朝向眼前方向抽出。供纸盒40A及40B是为了自动供纸而设置的盒。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10R还设置有手动供纸用的供纸盘46。供纸盘46在其下端部处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10。用户在进行手动供纸时,按照图示打开供纸盘46并在其上放置纸。
供纸盒40A(40B)具备:收容层叠多个纸张而成的纸摞的纸存放部41;以及为了供给上述纸摞而提升的提升板42。在供纸盒40A(40B)的右端侧的上部配置有搓辊43、供纸辊44与减速辊45的辊对。通过搓辊43和供纸辊44的驱动,供纸盒40A(40B)内的纸摞的最上层的纸被逐张抽出并送入输送路径50的上游端。另一方面,放置在供纸盘46上的纸同样地通过搓辊461和供纸辊462的驱动而送入输送路径50。
输送路径50包括:将纸从供纸部40经由图像制作部31输送至定影部36的出口的主输送通道50A;用于在对纸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将单面印刷的纸送回到图像制作部31的翻转输送通道50B;用于使纸从主输送通道50A的下游端朝向翻转输送通道50B的上游端的转回输送通道50C;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将纸从主输送通道50A的下游端输送至设置于装置主体10的左侧面10L的纸排出口10E的水平输送通道50D。
在主输送通道50A的、第二转印部35A的上游侧配置有校准辊对51。纸在校准辊对51处暂时停止,在进行偏离矫正之后在用于图像转印的规定的时机送出至第二转印部35A。除此之外,在主输送通道50A配置有多个用于输送纸的输送辊52。其它输送通道50B、50C、50D也相同。
处于输送路径50的最下游端的排纸辊53向设置于纸排出口10E的下方的纸排出盘排出纸,或者通过纸排出口10E向配置于装置主体10的左侧面10L的省略图示的后处理装置送入纸。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结构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控制部71、存储部72、原稿输送部21、扫描器25、图像存储器73、图像处理部74、图像形成部30、输入操作部6以及网络I/F部75。此外,对与使用图1说明的结构要素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存储部72存储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等。图像存储器73暂时存储扫描器25所读取的图像、网络I/F部75所接收到的数据。
图像处理部74对扫描器25所读取的图像实施校正、放大/缩小等各种图像处理。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74为了进行从上述图像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而具有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图像处理部)和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图像处理部)。
底色去除处理部741进行如下的底色去除处理:从自原稿读取的图像中去除图像所包含的原稿的底色,并转换为白色或无色。具体地说,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将一定浓度水平以下的低浓度的区域视为底色部分,将所述底色部分的浓度水平强制性地转换为0,从而将底色部分变更为白色。
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进行通过去除预先设定的背面透色图像的上限色调低的色调成分来去除背面透色图像的处理。背面透色是只从原稿表面读取图像后,在该读取图像上出现原稿背面的颜色透过而呈现原稿背面图像的现象。有时原稿读取的图像包含不期望出现的基底的颜色、上述背面透色等的不需要图像。特别是在读取厚度薄的原稿的情况下,被读取的图像中往往包含背面透色图像(原稿背面的颜色透过而出现的原稿背面图像)。这种背面透色图像一般由低色调成分构成。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进行通过去除这种低色调成分来去除背面透色图像的处理。
此外,上述的由底色去除处理部741进行的底色去除处理、由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进行的背面透色去除处理始终是一例,也可以是除上述以外的处理方法。
网络I/F部75是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Network:广域网)等网络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控制部7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等构成,读出存储在存储部72中的程序并执行处理,进行向各功能部的指示信号的输出、数据传输等来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另外,控制部71控制由原稿输送部21进行的原稿的输送动作以及由扫描器25进行的原稿的读取动作。控制部71包括底色获取部711和原稿种类判断部712。底色获取部711从自原稿读取的图像中获取该原稿的底色。原稿种类判断部712判断所读取的原稿是文字原稿还是包含照片或地图的原稿。
图3和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控制部71对变量N代入1(步骤S11)。该变量N表示向输送鼓213输送的原稿的张数。
原稿输送部21取入放置在原稿盘211上的原稿中最上部的原稿,并向输送鼓213输送。扫描器25在原稿通过第一接触玻璃241上时,读取原稿的图像(步骤S12)。扫描器25将读取的图像的数据积累于图像存储器73而进行存储。
在原稿从原稿盘211取入并排出到排出盘215为止的期间卡纸传感器219未检测到卡纸(步骤S13;“否”)、且在步骤S12读取的原稿是最后的原稿时(步骤S14;“是”),控制部71结束处理。
在步骤S12读取的原稿不是最后的原稿时(步骤S14;“否”),控制部71使变量N递增(步骤S15),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2。
在卡纸传感器219检测到卡纸时(步骤S13;“是”),控制部71使原稿输送部21停止原稿的输送以及使扫描器25停止原稿的读取(步骤S16)。并且,控制部71使显示部63显示向用户通知卡纸的信息和指示在去除原稿输送部21内的原稿之后将原稿再次放置在原稿盘211上的信息(步骤S17)。此外,该时间点的变量N的值表示引起卡纸的原稿(以下称为“卡纸原稿”)的页码。
在此,用户在卡纸发生后将原稿放置在原稿盘211上时,只要将包括卡纸原稿在内的本来想要读取的所有原稿按原来的顺序放置即可。
之后,控制部71将变量N的内容代入变量P,对变量N代入1(步骤S18)。原稿输送部21取入放置在原稿盘211上的原稿中最上部的原稿并向输送鼓213输送,扫描器25在原稿通过第一接触玻璃241上时读取原稿的图像(步骤S19)。此外,关于在步骤S12正常地进行读取的原稿(在卡纸发生时读取已结束的原稿),也可以在步骤S19不进行读取而仅向排出盘215输送。也就是说,在变量N<变量P的期间,扫描器25也可以不进行原稿的读取。
在原稿从原稿盘211取入并排出到排出盘215的期间,在卡纸传感器219再次检测到卡纸时(步骤S20;“是”),控制部7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6。
在卡纸传感器219未检测到卡纸(步骤S20;“否”)而变量N与变量P的值相同时(步骤S21;“是”),控制部71将处理转移到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步骤S22)。变量N与变量P是相同的值表示在步骤S19读取的原稿是前次引起卡纸的卡纸原稿。
当用户从原稿输送部21去除卡纸原稿时,有时在原稿纸面附着原稿输送部21的各种辊的污迹。扫描器25将附着在原稿的污迹也作为图像读取,因此这成为使读取的图像或者使用该图像印刷的印刷物的像质降低的原因。因而,在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步骤S22)中,实施用于从自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
在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结束、或变量N与变量P的值不同(步骤S21;“否”)时,控制部71判别在步骤S19读取的原稿是否为最后的原稿(步骤S23)。在不是最后的原稿时(步骤S23;“否”),控制部71使变量N递增(步骤S24),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9。
图5是表示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底色获取部711从由扫描器25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中获取卡纸原稿的底色,原稿种类判断部712判别卡纸原稿的种类(步骤S30)。底色获取部711例如基于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制作出颜色柱状图,将最多的颜色设为卡纸原稿的底色。
在卡纸原稿的底色为白色或比预先确定的浓度淡的颜色(步骤S31;“是”)且卡纸原稿是照片或地图原稿时(步骤S32;照片/地图),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不实施图像处理,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如果对照片或地图原稿进行底色去除处理以及背面透色去除处理,则与原稿污迹相当的不需要的图像或许被去除,但是照片、地图的原来图像也被受损的可能性高。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照片或地图原稿不进行去除原稿污迹的处理。
在卡纸原稿的底色是白色或比预先确定的浓度淡的颜色(步骤S31;“是”)且卡纸原稿是文字原稿时(步骤S32;文字),并且在步骤S12(在卡纸发生时)卡纸原稿的读取完全没有进行时(步骤S33;“否”),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步骤S34)。之后,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处理,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3。通过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从而去除与原稿污迹相当的不需要图像,能够仅将卡纸原稿的原来图像作为读取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在卡纸发生时)卡纸原稿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读取已进行时(步骤S33;“是”),也就是说在扫描器25读取原稿的过程中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4从图像存储器73读取在步骤S12读取的卡纸原稿的图像与在步骤S19(卡纸发生后)读取的卡纸原稿的图像,并对这两个图像进行比较(步骤S35)。在卡纸发生前的图像与卡纸发生后的图像分别不同时(步骤S36;“是”),不同的部分相当于原稿污迹的可能性高。因而,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卡纸发生后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步骤S34)。之后,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处理,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3。
在卡纸发生前的图像与卡纸发生后的图像相同时(步骤S36;“否”),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处理,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3。在卡纸发生前后的图像相同时,在卡纸原稿上附着有原稿污迹的可能性低。因而,在该情况下不进行底色去除处理部741的底色去除处理,从而减轻图像处理部74的处理负荷。
在此,在步骤S12(卡纸发生前)读取了卡纸原稿的一部分(例如,原稿的上半部分)时,图像处理部74将该上半部分的图像与在步骤S19(卡纸发生后)读取的卡纸原稿的上半部分的图像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图像处理部74对卡纸原稿中的相同范围的图像进行比较。
在卡纸原稿的底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比预先确定的浓度淡的颜色时(步骤S31;“否”),也就是说在卡纸原稿是彩色纸的情况下,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背面透色去除处理(步骤S37)。之后,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处理,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3。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背面透色去除处理,从而去除与原稿污迹相当的不需要图像,能够仅将卡纸原稿的原来图像作为读取图像。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原稿读取过程中发生卡纸而之后再次读入原稿的情况下,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或者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背面透色去除处理,从而能够去掉与原稿污迹相当的不需要图像。因而,即使在卡纸原稿中附着有污迹,也能够防止从该原稿读取的图像的像质降低。
并且,用户在卡纸发生后的再次读取时不需要对卡纸原稿进行任何输入设定,而且也不需要从卡纸原稿去掉污迹。也就是说,只要按通常那样将原稿放置在原稿盘211上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卡纸发生时的读取作业的简单化、效率化。
另外,在近年来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预先搭载有底色去除功能、背面透色去除功能的情况多。也就是说,不需要开发用于去除附着在卡纸原稿的污迹的新的程序,能够使用已有的底色去除程序、背面透色去除程序进行去掉原稿污迹的处理,因此能够削减程序开发所花费的成本、时间。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卡纸原稿的底色不是白色或比预先确定的浓度淡的颜色的所谓彩色原稿的情况下,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部742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背面透色去除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如下方法:即使卡纸原稿是彩色原稿,也通过实施底色去除处理来去除原稿污迹。
图6是表示原稿污迹校正子程序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对与图5的处理步骤相同的步骤附加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说明。
在卡纸原稿的底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比预先确定的浓度淡的颜色时(步骤S31;“否”),也就是说在卡纸原稿是彩色纸的情况下,底色去除处理部741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步骤S41)。然后,图像处理部74将去除底色后的上述图像的底色变更为底色获取部711所获取到的底色(步骤S42)。然后,控制部71结束原稿污迹校正处理并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3。
根据该变形实施方式,图像处理部74对从卡纸原稿读取的图像实施底色去除处理,之后进行变更为底色获取部711所获取到的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处理。因此,去掉与原稿污迹相当的不需要图像,能够仅将卡纸原稿的原来图像作为读取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由于卡纸而发生原稿污迹,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卡纸后的读取作业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9)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
原稿盘,用于放置原稿;
输送机构,将放置在上述原稿盘上的原稿输送到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
读取部,在上述原稿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
检测部,检测在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过程中发生的卡纸;
图像处理部,进行从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图像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以及
控制部,控制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以及由上述读取部进行的原稿读取动作,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时,使由上述输送机构进行的原稿输送动作以及由上述读取部进行的原稿读取动作停止,并且,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之后由于成为该卡纸的原因的卡纸原稿被去除而由上述检测部进行的该卡纸的检测被解除并在上述原稿盘上再次放置了原稿的情况下,进行使上述输送机构重新输送该再次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并使上述读取部读取该再次放置在原稿盘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卡纸复原处理,
上述图像处理部,对在上述卡纸复原处理时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上述图像处理,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获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获取部,
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颜色是白色或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进行去除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之前上述读取部读取了上述卡纸原稿的一部分或全部图像的情况下,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将上述卡纸前上述读取部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一部分或全部图像与上述卡纸复原处理时上述读取部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比较,并且,在两者的图像不同时进行上述图像处理,在两者的图像相同时不对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上述图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纸前上述读取部读取了上述卡纸原稿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上述图像处理部将上述卡纸原稿的上述一部分的图像、与在上述卡纸复原处理时上述读取部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中与上述一部分的图像相同的范围的图像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上述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进行去除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之后进行将该底色变更为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上述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进行从读取的图像中去除原稿背面颜色透过的部分的背面透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卡纸原稿是彩色纸的情况下进行上述背面透色去除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别上述卡纸原稿是文字原稿还是照片或地图原稿的原稿种类判断部,其中,
上述图像处理部,在上述卡纸原稿是照片或地图原稿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进行上述卡纸复原处理后,不对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上述图像处理。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原稿的图像的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将上述图像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部。
9.一种图像读取方法,通过输送机构将原稿输送到原稿读取位置,并在上述原稿读取位置使读取部读取上述原稿的图像,
让检测部检测被输送于规定的上述原稿读取位置的原稿是否发生卡纸;
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卡纸时,让上述输送机构停止原稿的输送并且让上述读取部停止原稿的读取;
让显示部显示通知卡纸的信息以及促使去除成为上述卡纸的原因的卡纸原稿并使上述输送机构重新输送该原稿的信息;
让上述读取部读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
让图像处理部对上述读取部所读取的上述卡纸原稿的图像进行去除原稿污迹的图像处理,
所述图像读取方法的特征在于,
让底色获取部获取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
在上述底色获取部获取到的颜色是白色或预先确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的情况下,进行去除上述卡纸原稿的底色的底色去除处理来作为上述图像处理。
CN201210575361.XA 2011-12-28 2012-12-26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8001A JP5539952B2 (ja) 2011-12-28 2011-12-28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88001 2011-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414A CN103188414A (zh) 2013-07-03
CN103188414B true CN103188414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55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53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414B (zh) 2011-12-28 2012-12-26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0875B2 (zh)
EP (1) EP2611130B1 (zh)
JP (1) JP5539952B2 (zh)
CN (1) CN103188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5123B2 (ja) * 2010-12-27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55899B2 (ja) * 2015-07-06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18128B2 (ja) * 2015-10-19 2018-11-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CN106982310B (zh) * 2016-01-19 2019-05-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设定方法
CN105775883B (zh) * 2016-02-26 2018-04-0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文件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JP2022124776A (ja) * 2021-02-16 2022-08-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20230037877A (ko) * 2021-09-10 2023-03-17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스캐너의 원고 역이송 및 재이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73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524776A (zh) * 2003-02-07 2004-09-01 ������������ʽ���� 成像装置
JP4046133B2 (ja) * 2006-01-27 2008-02-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N102238298A (zh) * 2010-05-07 2011-11-09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1259052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6132B1 (en) * 1999-09-21 2003-04-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lor table manipulations for smooth splicing
JP2004251977A (ja) * 2003-02-18 2004-09-0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935155B2 (ja) * 2004-03-24 2007-06-2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96987B2 (ja) * 2007-12-20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028546A (ja) 2008-07-22 2010-02-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09542B2 (ja) * 2008-07-22 2011-0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12508B2 (ja) * 2010-06-16 2015-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3412A (ja) * 2011-03-25 2012-10-2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詰まり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776A (zh) * 2003-02-07 2004-09-01 ������������ʽ���� 成像装置
CN152573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JP4046133B2 (ja) * 2006-01-27 2008-02-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N102238298A (zh) * 2010-05-07 2011-11-09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1259052A (ja) * 2010-06-07 2011-12-22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70003A1 (en) 2013-07-04
JP2013138316A (ja) 2013-07-11
JP5539952B2 (ja) 2014-07-02
US8810875B2 (en) 2014-08-19
CN103188414A (zh) 2013-07-03
EP2611130A2 (en) 2013-07-03
EP2611130A3 (en) 2016-04-06
EP2611130B1 (en)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8414B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25685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ype of recording sheet to prevent sheet jam
CN103847254B (zh)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225822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6483A (ja) 検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610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928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用纸堵塞处理方法
US83309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1381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35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91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84450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03295A1 (en) Image-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666815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20230406661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aving trouble of user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JP4573742B2 (ja) 画像出力装置
JP36671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60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20125A (ja) 画像入力装置
JP202203086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メディア検知方法
JP20231012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5808856A (zh) 薄片体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条件设定方法
US2009006698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60984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08096A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