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6285A - 操作输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操作输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6285A
CN103186285A CN2012105393811A CN201210539381A CN103186285A CN 103186285 A CN103186285 A CN 103186285A CN 2012105393811 A CN2012105393811 A CN 2012105393811A CN 201210539381 A CN201210539381 A CN 201210539381A CN 103186285 A CN103186285 A CN 103186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ng
projecting part
adjustment amount
inpu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93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洼田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6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5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haptic out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8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3Touch sensitive instrument input devices
    • B60K2360/1438Touch screens
    • B60K2360/1442Emulation of inp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6Type of output information
    • B60K2360/164Infotain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6Type of output information
    • B60K2360/166Nav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操作输入系统,实现不注视显示画面而是利用直观的操作就能够进行针对规定的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该操作输入系统具备:以规定的规则排列的多个突出部件(20);控制突出部件(20)各自的突出高度的突出控制部;以及受理针对特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指示受理部,突出控制部使在设定区域(R)中沿着规定的基准方向(C)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突出,指示受理部在设定区域(R)内的一部分突出部件(20)被按入了的情况下,受理与沿着该被按入的突出部件(20)的基准方向(C)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Description

操作输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针对规定的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设备中,进行针对规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例如关于在车辆中搭载的作为调整对象的车音响,使用者指示输入针对作为调整量的音量的设定值。另外,例如关于在车辆中搭载的作为调整对象的空气调节器,使用者指示输入针对作为调整量的温度或风量的设定值。以往,这种调整量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通过设置于车辆的中控部的操作部来进行。另一方面,随着导航系统的日益普及,也进行借助该导航系统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等用户接口的各种调整量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
然而,导航系统被车辆驾驶员所操作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车辆驾驶员)因为在驾驶的余暇操作导航系统,所以注视显示画面进行操作存在困难,存在无法准确地进行想要的操作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不注视显示画面就能够进行各种调整量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2465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基于在空气调节器的温度设定用的功能按钮上进行的规定操作来进行设定温度的指示输入的技术。
对于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而言,当在功能按钮上进行了作为上述规定操作的描绘圆的操作时,根据描绘圆的旋绕方向、圆弧的长度来变更调整量。但是,使用者必须要关联存储这些操作和调整量的值的变更方法,在便利性方面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4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实现不注视显示画面而利用直观的操作能够进行针对规定的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
本发明的操作输入系统的特征构成在于,具备:多个突出部件,该多个突出部件沿着单个平面以规定的规则排列,并且顶端部被设置成能够从所述平面突出;突出控制部,该突出控制部控制所述突出部件各自的相对于所述平面的突出高度;以及指示受理部,该指示受理部受理针对从多种调整对象中选择出的特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所述突出控制部使在设定于所述平面的设定区域中沿着规定基准方向配置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突出,所述指示受理部设定与沿着所述基准方向的所述突出部件的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在所述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针对该被按入的突出部件而设定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根据该特征构成,在设定区域沿着规定的基准方向配置的各个突出部件作为用于受理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媒介发挥功能。即,在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突出部件被按入了的情况下,受理该被按入了的突出部件的、与沿着基准方向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感觉上与想要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位置的突出部件按入操作面侧这样的直观的操作来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另外,在该特征构成中,规定平面基本上平坦地形成,与此相对,在设定区域中配置的突出部件的顶端部从该平面明显地突出,能够利用使用者的指尖等来直接地进行触觉识别。因此,使用者依赖从平面突出的突出部件,能够以上述那样的手法来进行指示输入。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注视显示画面而是利用直观的操作就能够进行针对规定的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
在此优选:所述突出控制部进行突出高度调整控制,使在所述设定区域中配置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按照该多个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对应于沿着所述基准方向的位置而逐级不同的方式突出,所述指示受理部沿着所述基准方向设定与所述突出部件的突出位置以及突出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在所述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与针对该被按入的突出部件而设定的突出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根据该构成,通过突出高度调整控制,在设定区域中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根据沿着基准方向的位置分级地变化。而且,在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突出部件被按入了的情况下,受理与该被按入了的突出部件的位置以及针对该突出部件设定的突出高度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感觉上与想要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突出高度的突出部件按入操作面侧这样的直观的操作来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在此优选:具备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画面并且在该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在表示受理所述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的期间,所述突出控制部执行所述突出高度调整控制。
根据该构成,当受理图像被显示并要受理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时,能够按照突出高度沿着基准方向分级地不同的方式来适当地控制各个突出部件。另外,在受理图像未被显示画面显示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将突出部件作为媒介来进行使用者未意料到的指示输入的情况。
另外优选:所述突出控制部使配置于所述设定区域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中的、与所述特定调整对象的所述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即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不同于与该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基准高度,并且所述指示受理部在所述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与所述基准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根据该构成,在设定区域中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整体沿着规定的基准方向规则地变化,并且在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位置不规则地变化。因此,基于触觉识别该不规则变化,能够使调整量的当前值为使用者所识别。由此,使用者还能够基于与当前值之间的关系来容易地进行想要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另外,根据该构成,在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被按入了的情况下,与该时刻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无关地,受理与对应于调整量当前值的基准高度所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即,调整量的当前值)的指示输入。因此,能够抑制因为了使使用者识别当前值而强制性地变更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导致进行了使用者未意料到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情况。
另外优选:所述突出控制部使所述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最小或者最大。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位置处的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的不规则变化明显,从而使调整量的当前值容易为使用者所识别。
另外优选;在由所述指示受理部受理到新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突出控制部将与所述特定调整对象的到目前为止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设为与该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并且,使与新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不同于与该新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
根据该构成,在受理到新的调整量的值的输入之后,可以处于能够适当地受理之前的调整量的值的状态。另外,能够使变更后的调整量的当前值为使用者所识别。
另外优选;具备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在正面形成有作为所述平面的操作面的操作板,并检测与所述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多个所述突出部件被设置成能够贯穿所述操作板并从所述操作面彼此独立地突出,所述指示受理部基于在所述设定区域中的所述触摸板上的输入受理来判定为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了所述平面侧。
根据该构成,根据与触摸板的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的检测位置,能够对可传递信息地连接的其他设备输入规定操作。另外,基于利用触摸板的功能来在设定区域受理了在触摸板上的输入,能够恰当地判定为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突出部件被按入了平面侧的情况。
另外优选:具备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在正面形成有操作面的操作板,并且检测与所述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所述指示受理部还设定与沿着所述设定区域的所述基准方向而相邻的一对所述突出部件间的区域的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并且还基于所述设定区域的所述触摸板上的输入受理,来受理与在该设定区域内的所述被检测物的检测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根据该构成,根据与触摸板的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的检测位置,能够对可传递信息地连接的其他设备输入规定操作。另外,利用触摸板的功能,能够受理与设定区域中的沿着基准方向相邻的一对突出部件之间的区域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即,能够以在设定区域中配置的各个突出部件以及在操作面的设定区域内相互相邻的一对突出部件之间的区域的双方为媒介,来适当地受理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操作输入系统向车辆的搭载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导航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操作输入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4是操作输入装置所具备的触摸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驱动机构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操作输入受理处理的整体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一突出高度判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一输入判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操作标章确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二突出高度判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二输入判定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利用了操作输入系统的操作输入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中符号说明:
3…操作输入系统;10…触摸板;11…操作板;11a…操作面;20…突出部件;20n…当前位置对应突出部件;40…显示输入装置(显示装置);41…显示画面;44…操作标章;53…突出控制部;58…指示受理部;D…被检测物;R…设定区域;C…基准方向;Hs…基准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操作输入系统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于对导航系统(在本例中,为车载用的导航装置1)进行预先规定的(规定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3为例进行说明。该操作输入系统3具备与导航装置1可传递信息地连接的显示输入装置40和操作输入装置4。以下,以导航装置1的概略构成、操作输入装置4的概略构成、操作输入系统3的构成以及操作输入受理处理的步骤的顺序来进行说明。
1.导航装置的概略构成
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导航装置1的概略构成。导航装置1构成为能够实现本车位置显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路径搜索、路径引导以及目的地检索等基本功能。因此,导航装置1如图2所示具备控制运算部6。控制运算部6具备CPU等运算处理装置作为核心部件,作为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的功能部,利用硬件或者软件(程序)或者其双方来安装构成。控制运算部6具备导航用运算部70。另外,控制运算部6与GPS接受机81、方位传感器82、距离传感器83、地图数据库85、显示输入装置40、触摸板10、声音输入装置87以及声音输出装置88可传递信息地连接。
GPS接受机81接受来自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的GPS信号。方位传感器82检测本车辆的行进方位或者其变化。距离传感器83检测本车辆的车速、移动距离。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导航用运算部70能够基于从GPS接受机81、方位传感器82以及距离传感器83得到的信息,并且基于公知的地图匹配,来导出推定本车位置。
地图数据库85存储按照规定区域而划分后的地图数据。地图数据包括由与交叉点对应的多个节点、和与连接各节点间的道路对应的多个路段之间的连接关系构成的道路网络数据。各节点具有以维度以及经度来表现的地图上的位置的信息。各路段作为其属性信息,具有道路种别、路段长度、道路宽度等信息。地图数据库85在执行地图显示、路径搜索以及地图匹配等处理时被导航用运算部70参照。地图数据库85被预先保存在硬盘、闪存、DVD-ROM等存储介质中。
显示输入装置40是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一体而成的。显示输入装置40具有显示画面41,并且在该显示画面41上显示例如本车位置周边的地图、或者与规定功能关联的操作标章44(参照图6)等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输入装置40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因此,操作标章44是触摸面板、触摸板10被操作,该操作输入被传递给导航装置1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时,被显示在显示画面41上从而使其功能能够易于被用户(在此为车辆的乘员)知晓的标章。在这种操作标章44中,包括例如由插图等描画的操作图标、操作按钮,文字按键等。显示输入装置40检测与触摸面板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例如用户使作为被检测物的指尖、手写笔的笔尖等与该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接触或者接近,由此能够选择该操作标章44来实现与其相关联的功能。另外,用户通过使被检测物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以外的位置接触或者接近,能够进行例如地图上的地点选择等。
如图1所示,触摸板10与显示输入装置40分开设置。触摸板10具有由单一平面构成的操作面11a,检测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D(参照图6)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与作为定点设备的触摸板10所检测的检测位置对应地,在显示画面41上显示操作光标45(参照图6)。用户通过一边使作为被检测物D的指尖等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一边进行滑动,来在显示画面41上移动操作光标45。而且,通过在该操作光标45在操作标章44上一致的状态下对操作面11a进行规定操作,能够选择该操作标章44从而实现与其相关联的功能。另外,用户通过在操作光标45位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以外的位置的状态下对操作面11a进行规定操作,能够进行例如地图上的地点选择等。
显示输入装置40被配置在不大幅改变驾驶时的视线方向就能够看到的位置,以便易于被用户(尤其是,车辆的驾驶员)所看到。在如图1所示的例子中,显示输入装置40被配置在仪表板上面的中央部,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仪表盘的位置等。另一方面,触摸板10被配置在靠近用户手边的位置,以便用户易于操作。即,触摸板10被配置在比显示输入装置40靠近用户手边并且远离视线方向的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触摸板10被配置在中控台部,但是也可以被配置在仪表板上面的中央部或方向盘的轮辐部、车门等上。
声音输入装置87受理来自用户的声音的输入。声音输入装置87具有麦克风等而构成。导航用运算部70基于由声音输入装置87受理到的声音,能够实现基于声音识别的目的地检索、免提通话等功能。声音输出装置88具有扬声器而构成。导航用运算部70借助声音输出装置88能够实现声音引导等功能。
2.操作输入装置的构成
如图3~图5所示,操作输入装置4具备触摸板10、突出部件20以及驱动机构30。在操作输入装置4中,概要地讲,被驱动机构30驱动的突出部件20构成为能够从触摸板10的表面突出(能够出没)。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触摸板10具有操作板11,在操作板11的正面形成操作面11a。作为这种触摸板10,可以利用电阻膜式、静电电容式等各种方式的触摸板,在本例中采用静电电容式。在操作面11a的背面侧设有基板、电极层。触摸板10检测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的作为被检测物D的指尖等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
在操作板11上设有贯穿该操作板11的孔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孔部12设有多个(多数)。这些多个孔部12沿着操作面11a以规定的规则排列。在本例中,多个孔部12在操作面11a整体上按纵横分别以一定间隔规则地排列,整体排列成矩阵状(正交格子状)。从操作板11的正面看,各个孔部12形成为圆形。
在各个孔部12中插入突出部件20。因此在本例中,突出部件20也设有多个,具体地设有数量与孔部12相同的突出部件20。另外,这些多个突出部件20沿着操作面11a以规定的规则排列。在本例中,多个突出部件20在操作面11a整体上按纵横分别以一定间隔规则地排列,整体排列成矩阵状。
如图5所示,突出部件20由细长的圆柱状(销状)的销部件21和整体圆筒状的筒状部件22构成。销部件21的外径稍小于孔部12的内径。销部件21在其下端部与筒状部件22卡合。在本例中,在各个孔部12中插入有销部件21的顶端部(上端部)。在突出部件20未被驱动机构30驱动的基准状态(图5的左侧的状态)下,平坦地形成的销部件21的顶端部(顶端面)与操作面11a的平面一致。
如图5所示,相对于操作板11在背面侧设有驱动机构30。该驱动机构30是用于使突出部件20沿着与操作面11a交叉(在本例中为正交)的方向(将其称为“突出方向Z”)进行进退动作的机构。驱动机构30具备压电元件31。
压电元件31是利用了压电效应的无源元件,将被施加给压电体的电压变换成力,或者将施加给压电体的外力变换成电压。压电元件31按照沿着突出方向Z振动的方式设置。压电元件31连结着连结部件33,该连结部件33与压电元件31一体地振动。连结部件33形成为细长的圆柱状(销状)。在与压电元件31连结侧相反的一侧的连结部件33的顶端部被插入筒状部件22内侧的空间。连结部件33的外径与筒状部件22的内径大致相等,连结部件33的外周面与筒状部件22的内周面接触。
在连结部件33和筒状部件22相接触的接触位置,按照从外周侧包围筒状部件22的方式设置弹簧部件34。弹簧部件34提供朝向内周侧的规定大小的预压,使连结部件33和构成突出部件20的筒状部件22之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弹簧部件34所赋予的预压被设定成使得连结部件33和筒状部件22之间的静止摩擦力至少大于作用于突出部件20的重力的突出方向Z的分力。另外,上述预压被设定成使得伴随着压电元件31的振动在连结部件33与筒状部件22之间产生动摩擦力的状态下它们能够滑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电元件31沿着突出方向Z向一方侧的振动速度和向另一方侧的振动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被后述的操作输入运算部50所含的突出控制部53(参照图3)调整。更具体地,通过使向突出方向侧(比操作面11a靠正面侧)的振动速度小于向作为反突出方向侧的埋没方向侧(比操作面11a靠背面侧)的振动速度,基于连结部件33与筒状部件22之间产生的静止摩擦与动摩擦的差异,使突出部件20向突出方向侧移动。由此,突出部件20(销部件21)的顶端部向比操作面11a靠正面侧突出。即,突出部件20能够成为顶端部贯穿操作板11而与操作面11a相比朝向正面侧突出的状态(突出状态)。该突出状态是沿着突出方向Z的突出部件20的顶端部的高度高于操作面11a的状态。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处于突出状态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方向侧的顶端部称为“突出顶端部23”。
另一方面,与其相反地,通过使向埋没方向侧的振动速度小于向突出方向侧的振动速度,使突出部件20向埋没方向侧移动。即,突出部件20也能够成为顶端部与操作面11a相比向背面侧埋没的状态(埋没状态)。此外,“埋没状态”包括突出部件20的销部件21的顶端部与操作面11a的平面一致的状态。该埋没状态是沿着突出方向Z的突出部件20的顶端部的高度在操作面11a以下的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30能够使各个突出部件20处于以任意的突出高度(突出量)突出的突出状态。驱动机构30构成为能够分级地变更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这种构成能够通过设置在例如多个不同的位置中的任意位置,择一性地限制突出部件20向突出方向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机构(未图示)来加以实现。
这样,多个突出部件20通过驱动机构30能够彼此独立地在突出状态和埋没状态之间移动。而且,利用在操作面11a整体上自由出没地设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能够表现任意形状的凹凸。
3.操作输入系统的构成
如图3所示,操作输入系统3具备上述的操作输入装置4、显示输入装置40以及在它们之间夹设的操作输入运算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输入运算部50被编入安装在构成导航装置1的控制运算部6中(参照图2)。但是,不限于该构成,操作输入运算部50也可以与控制运算部6独立地设置。操作输入装置4和显示输入装置40借助操作输入运算部50可传递信息地连接。
操作输入运算部50具备描绘控制部51、状况判定部52、突出控制部53、位置检测部54、状态检测部55以及操作判定部56。
描绘控制部51对针对显示画面41的显示图像进行描绘控制。描绘控制部51生成包含本车位置周边的背景、道路以及名称等图像图形的多个层(layer)。另外,描绘控制部51生成包含表示本车辆当前位置的本车位置标记的图形的层、在设定了目的地的情况下包含到该目的地的引导路径的图像图形的层。并且,描绘控制部51生成包含规定的操作标章44的图像图形的层、包含规定的操作光标45的图像图形的层。而且,描绘控制部51使这些各层重叠来生成1个显示图像图形,将其显示在显示画面41上(参照图6~图8)。
在此,描绘控制部51根据来自用户的要求、车辆的行驶状态等,来使显示画面41显示操作标章44。描绘控制部51根据状况来适当地切换各种操作标章44的显示/非显示。此外,在图6中表示了作为这种操作标章44,显示用于指定地图图像的比例尺的变更的操作按钮(在图示的例中,广域按钮以及详细按钮)的例子。另外,在图7中表示了作为操作标章44的一种,显示用于指定地图图像的比例尺的变更的操作滑块的例子。描绘控制部51通过根据这些操作按钮、操作滑块等指定的比例尺来再次生成包含道路的图像图形的层,能够对地图图像进行再描画。由此,显示输入装置40能够根据指定的比例尺来切换显示地图图像。
另外,描绘控制部51,根据来自用户的要求来适当地切换操作光标45的显示/非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描绘控制部51在未检测到被检测物D向操作面11a的接触或者接近的情况下,使操作光标45非显示。另一方面,描绘控制部51在检测到被检测物D向操作面11a的接触或者接近的情况下,在与该操作面11a上的检测位置对应的显示画面41上的位置,显示在本例中为圆形的操作光标45。在本例中,按照上述检测位置与操作光标45的中心位置一致的方式来显示该操作光标45。在被检测物D在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的状态下滑动,检测位置也滑动的情况下,显示的操作光标45与其同步地在显示画面41上移动。
状况判定部52根据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图像内容,针对各个突出部件20判定表示突出的状态的突出状况。突出状况在“最小位移状态”、“最大位移状态”之间任意地设定。“最小位移状态”是突出部件20在突出方向Z的可动范围内移动到最靠操作面11a的背面侧的状态(销部件21的顶端部与操作面11a的平面一致的状态)。“最大位移状态”是突出部件20在突出方向Z的可动范围内移动到最靠操作面11a的正面侧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状况在最小位移状态和最大位移状态之间,例如被分成4级、8级、16级等多个级别来分级地设定。作为一个例子,在被分成16级的情况下,状况判定部52按照以从表示最小位移状态的“0”到表示最大位移状态的“15”之间的任一自然数来表示的方式,判定各突出部件20的突出状况。此外,突出状况是“0”的突出部件20是埋没状态,突出状况是“1”~“15”的突出部件20是与各突出状况对应的突出高度的突出状态。
在此如上所述,在显示画面41上可显示与规定功能相关联的操作标章44(在此,图6的操作按钮)的图像等。这种情况下,状况判定部52将显示画面41的坐标与操作面11a的坐标建立对应,针对位于与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的显示画面41上的坐标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坐标的多个突出部件20,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1”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能够利用它们的排列形状来表现矩形的框形状的多个突出部件20,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表示比较大的位移状态的例如“11”~“15”。在本例中,决定为表示最大位移状态的“15”。
另外,状况判定部52针对位于被如上所述那样排列成框形状的多个突出部件20包围而成的框内区域I的一个或者二个以上的突出部件20即框内突出部件20i,也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1”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能够以它们的排列形状来表现与操作标章44的内容对应的形状(例如,○,△,□,+,-等)的1个以上的框内突出部件20i,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表示最小位移状态和最大位移状态之间的中间位移状态的例如“5”~“10”。在该情况下,在多个操作标章44被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与各个操作标章44对应的框内突出部件20i,来决定与操作标章44的内容对应的不同的突出状况。
状况判定部52针对未参与表现与操作标章44的内容对应的规定形状的框内突出部件20i,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表示最小位移状态的“0”。另外,状况判定部52针对位于与操作标章44未被显示的区域的显示画面41上的坐标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坐标的突出部件20,也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规定功能关联的操作标章44的一种,也可以显示如图7所示那样的操作滑块的图像。在此,本例的操作滑块用于受理地图图像的比例尺的指定。这种比例尺是基于来自用户的指定来调整其大小(量)的对象,是本发明的“调整量”的一种。另外,输入作为这种调整量的比例尺的设定值的导航装置1是本发明的“调整对象”的一种,并且是本例的“特定调整对象”。此外,“调整对象”中除了导航装置1以外,还包含车载用的音频系统、空气调节器等。例如在“调整对象”是音频系统的情况下,音量可以为“调整量”,在“调整对象”是空气调节器的情况下,温度、风量可以为“调整量”。
例如如上述的操作滑块的图像那样的、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被显示画面41显示的情况下,状况判定部52将显示画面41的坐标和操作面11a的坐标建立对应,针对位于与受理图像所含的操作标章44(操作滑块)在显示画面41上的区域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设定区域R(参照图7)的多个突出部件20,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1”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按照沿着沿操作面11a设定的规定的基准方向C,规则并且分级地变大的方式,来决定各个突出状况。即,针对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按照根据沿着基准方向C的位置该多个突出部件20的突出状况分级地变大的方式,来决定各个突出状况。但是,状况判定部52针对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中的与调整量(比例尺)的当前值对应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将其突出状况决定为“0”。
突出控制部53控制相对操作面11a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方向Z的位置。突出控制部53基于从状况判定部52受理到的信息来控制驱动机构30。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控制部53针对各突出部件20,根据突出状况来分别控制移动限制机构的状态,并且施加脉冲状电压来使压电元件31振动。此时,突出控制部53构成为能够调整沿着突出方向Z的向一方侧的振动速度和向另一方侧的振动速度的大小关系。该构成能够通过使占空比根据压电元件31的振动方向不同来加以实现。突出控制部53通过使向突出方向侧的振动速度小于向埋没方向侧的振动速度,来使突出部件20向突出方向侧移动。另一方面,突出控制部53通过使向埋没方向侧的振动速度小于向突出方向侧的振动速度,来使突出部件20向埋没方向侧移动。
如上所述,状况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基于显示画面41是否显示了规定的操作标章44或者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的内容。因此,通过基于该判定结果来控制驱动机构30,突出控制部53将显示画面41的坐标与操作面11a的坐标建立对应,在显示画面41显示有特定的操作标章44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与该操作标章44的坐标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坐标处,利用由多个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的突出顶端部23构成的突出顶端部组23g来形成框形状的框状突出部25。另外,突出控制部53利用位于由框状突出部25包围而成的框内区域I的一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顶端部23构成的突出顶端部组23g,来形成与操作标章44的内容对应的形状的框内突出部26。此时,突出控制部53根据操作标章44的内容来设定构成框状突出部25的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位于框内区域I构成框内突出部26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各自的突出高度。此外,在图6中,仅图示了处于突出状态的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框内突出部件20i,省略了处于埋没状态的突出部件20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控制部53使框形成突出部件20f的突出高度和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高度不同。更具体地,将全部的框形成突出部件20f的突出高度设定成最大突出高度,并且根据操作标章44的内容来将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高度分别设定成中间突出高度或者“0”。在本例中,被设定成中间突出高度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高度是相同的。另外,利用由被设定成中间突出高度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顶端部23构成的突出顶端部组23g,来表现规定形状(例如,○,△,□,+,-等)的识别记号。它们的形状能够对应于操作标章44的内容。此外,由突出顶端部组23g表现的形状对应于操作标章44的内容,但是具体地,在将操作标章44显示在显示画面41上时,读出与该操作标章44相关的文件,参照该文件所含的属性信息来取得该操作标章44的内容。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6中,表示了在显示画面41上显示作为操作标章44的2个操作按钮的例子。与其对应地,在操作面11a上形成2个矩形状的框状突出部25,在由各框状突出部25包围而成的框内区域I分别形成有表现了与广域按钮以及详细按钮对应的“+”标记以及“-”标记的框内突出部26。
另外,突出控制部53在表示受理调整量(比例尺)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图7的操作滑块的图像等)被显示画面41显示的情况下,按照状况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来进行突出高度调整控制。突出高度调整控制是,按照该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根据沿着基准方向C的位置分级地不同的方式来使在操作面11a上设定的设定区域R处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突出的控制。此外,在图7中,仅图示了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省略了处于埋没状态的突出部件20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样以规则地变化的方式排列的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各自的突出高度,设为针对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基准高度Hs”。因此,基准高度Hs按照设定区域R内的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区域R被设定在与显示画面41的操作滑块的图像的位置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位置。另外,设定区域R从触摸板10的正面看被横长地设定,并且被设定成按照沿着基准方向C从一方侧(图7的左上侧)的端部朝向另一方侧(图7的右下侧),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分级地变高。突出高度如此地沿着基准方向C分级地不同地配置的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的高低对应于作为调整量的比例尺的值的大小。而且,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可作为用于受理调整量的值(比例尺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的媒介发挥功能。
突出控制部53使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中的与调整量的当前值(当前的比例尺的值)对应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相对于与该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基准高度Hs(参照图9)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控制部53将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不依赖于与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基准高度Hs地设为最小突出高度(即,“0”)。由此,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整体沿着基准方向C规则地变化,并且在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位置处不规则地变化。通过触觉识别这种不规则变化,使用户不注视显示画面41就能够识别调整量的当前值。
此外,突出控制部53仅在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被显示画面41显示的期间,才执行突出高度调整控制。在受理图像非显示的情况下,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全部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状况为“0”,突出高度也是最小突出高度、即“0”。
此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备移动限制机构的构成中,突出控制部53使压电元件31振动比使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在最小突出高度和最大突出高度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长的规定时间,之后停止振动。即,以上述规定时间对压电元件31施加电压,之后停止电压的施加。即使电压施加停止后,突出部件20也会由于连结部件33与筒状部件22之间的静止摩擦而维持在突出方向Z的位置。
位置检测部54取得被检测物D在触摸板10的操作面11a上的检测位置。位置检测部54基于因作为被检测物D的指尖等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而产生的电极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确定被检测物D最接近的电极的位置。而且,位置检测部54取得该确定的电极位置作为操作面11a上的检测位置。通过这种位置检测部54的功能,触摸板10能够受理与在操作面11a上的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位置检测部54将取得的检测位置的信息向描绘控制部51以及操作判定部56输出。
状态检测部55能够识别检测突出部件20的突出状况和埋没状态。状态检测部55构成为能够取得例如位置传感器(未图示)的信息。状态检测部55基于取得的各突出部件20在突出方向Z的位置的信息,来检测各突出部件20的实际突出状况是突出状态还是埋没状态。状态检测部55将该检测结果的信息向操作判定部56输出。
操作判定部56至少基于对操作面11a的规定操作,来判定用户对导航装置1等的规定操作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成为判定基准的“规定操作”中,例如包含使与操作面11a非接触的被检测物D与操作面11a接触的操作(触摸操作)、使与操作面11a接触的被检测物D一旦离开操作面11a之后再次接触的操作(轻击操作)、在规定时间内重复进行2次轻击操作的操作(双击操作)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规定操作”还包含对突出部件20的按入操作。按入操作是指将处于突出状态的突出部件20向操作面11a侧按入的操作。
操作判定部56基于被进行了规定操作的操作面11a的位置,来判定用户对导航装置1等的规定的操作输入。作为用户对导航装置1的操作输入,例如可举出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地图中的特定地点的选择、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相关联的特定功能的选择等。在与显示画面41上的操作标章44以外的区域对应的操作面11a的区域(称为“非标章区域”)上进行了上述规定操作的情况下,操作判定部56判定为选择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显示画面41上的地点。该情况下,操作判定部56将表示该情况的信息向描绘控制部51输出,执行以该选择出的地点为中心的地图图像的滚动处理等。
操作判定部56在与显示画面41上的操作标章44的位置对应的操作面11a的位置进行了上述规定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选择了与该操作标章44关联的功能。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显示画面41上的操作标章44的位置对应的操作面11a的位置,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框内突出部件20i)以规定的突出高度从操作面11a突出。因此,在伴随着从操作面11a突出的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框内突出部件20i)被按入操作面11a侧的按入操作而在框内区域I由触摸板10受理到输入的情况下,操作判定部56判定为存在与该框内区域I的位置对应的操作标章44的选择操作。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6中,在与作为广域按钮的操作标章44对应的突出部件20被按入操作而直接在框内区域I由触摸板10受理到输入的情况下,按照所显示的地图图像的比例尺变大的方式来进行变更(参照图8)。
然而,也存在在显示画面41上显示多个操作标章44的情况,并且也存在与这些多个操作标章44对应的突出部件20彼此相互接近的情况。或者,也存在用户在多个部位同时进行操作的可能性。在这些情况下,存在在相互不同的多个框内区域I由触摸板10受理到输入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操作判定部56判定为,发生了与被进行了按入操作的突出部件20的数量多的一方的框内区域I的位置对应的操作标章44的选择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被进行了按入操作的框形成突出部件20f的数量和被进行了按入操作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数量的合计值彼此,判定为发生了与数量多的一方对应的操作标章44的选择操作。
作为比较了进行了按入操作的突出部件20的数量的结果,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存在它们数量相等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操作判定部56基于框内区域I的基准点和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来判定所选择的操作标章44。这里,框内区域I的基准点是被设定在代表该框内区域I的位置的代表点,例如是中心点、重心点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判定部56判定为,发生了与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与框内区域I的基准点较近的一方的框内区域I的位置对应的操作标章44的选择操作。
然而,基于上述那样的操作按钮的选择操作的比例尺的变更仅能够逐个分级进行。如果是通常行驶时则即使该情况下也不会特别地存在问题,但是例如在目的地被设定为较远方并设定有到该目的地为止的引导路径的情况等下,存在为了确认引导路径的整体图像、确认目的地周边的详细地图等而希望比例尺大幅变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与利用操作按钮相比,利用图7所示那样的操作滑块来进行比例尺的变更对于用户而言比较合适。因此考虑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导航用运算部70来设定了引导路径的状态下,利用操作滑块来受理比例尺变更的输入。
与其对应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判定部56具备指示受理部58。指示受理部58受理针对从多种调整对象中选择出的特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在本例中,受理针对作为特定调整对象的导航装置1的、作为调整量的比例尺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示受理部58将作为突出高度调整控制的结果按照突出高度在设定区域R沿着基准方向C分级地不同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调整用突出部件20d)作为媒介,来受理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在本例中地图显示的比例尺为调整量,设定为随着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变高,与其对应的比例尺的值变大。在此,比例尺的值大表示针对实际尺寸的缩小率的分母大,或者与显示画面41上的单位长度对应的地图上的距离长。
而且,指示受理部58在设定区域R内的一部分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被按入操作面11a侧的情况下,受理与针对该按入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设定的突出高度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即,按入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越高,则受理越大的比例尺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按入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越低,则受理越小的比例尺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此外,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被按入操作面11a侧的情况是基于设定区域R的触摸板10上的输入受理来判定的。即,在设定区域R内检测到触摸操作等规定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被按入操作面11a侧。
在利用指示受理部58受理到新比例尺的设定值的输入的情况下,以与该设定值对应的比例尺来在显示画面41上再显示地图。此时,如图9所示,突出控制部53将与到目前为止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变更前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设为与该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Hs。即,设为设定区域R内的沿着基准方向C的位置的本来的突出高度。另外,突出控制部53使与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变更后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与该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Hs不同,设为“0”。
4.操作输入受理处理的处理步骤
参照图10~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输入系统3的操作输入受理处理的处理步骤。以下说明的操作输入受理处理的步骤由构成操作输入运算部50的各功能部的硬件或者软件(程序)或者其双方来加以执行。在上述各功能部由程序构成的情况下,包含操作输入运算部50的控制运算部6所具有的运算处理装置作为执行构成各功能部的程序的计算机动作。
如图10所示,在操作输入受理处理中,首先执行各种准备处理(步骤#01)。该准备处理例如包含用于创建显示图像图形的工作区域的准备等。接着,实际创建显示图像图形(步骤#02)。而且,判定创建出的显示图像图形中是否包含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步骤#03)。在不包含的情况下(步骤#03:No(否)),执行步骤#04~步骤#07的处理。
在步骤#04中,执行第一突出高度判定处理。在该第一突出高度判定处理中,如图11所示,能够在与显示画面41上的操作标章44的位置对应的位置表现框形状的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作为最大突出高度的H1(步骤#21)。此外,该步骤#21的处理与上述作为分成16级而说明的将突出状况设定为最大值的“15”等价。接着,提取出能够在各个框内区域I表现与操作标章44的内容对应的规定形状的突出部件20(框内突出部件20i)(步骤#22)。而且,提取出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低于最大突出高度的H2(步骤#23)。该步骤#23的处理与将突出状况设定为“1”以上小于“15”的值等价。最后,剩余的框内突出部件20i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0”。该步骤#24的处理与将突出状况设定为“0”等价。自此,结束第一突出高度判定处理。
如果第一突出高度判定处理结束,则返回图10,基于在步骤#02创建出的显示图像图形和在步骤#04判定出的突出高度(突出状况),在显示画面41上显示图像,另外利用驱动机构30来对突出部件20进行进退驱动(步骤#05)。由此,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特定的操作标章44对应的突出部件20为突出状态。该状态下,执行第一输入判定处理(步骤#06)。
如图12所示,在第一输入判定处理中,取得操作面11a上的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步骤#31)。在与取得的检测位置对应的显示画面41上的位置处显示操作光标45(步骤#32)。此外,在操作面11a上的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所显示的操作光标45也与其对应地在显示画面41上移动。之后,判定有无将处于突出状态的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框内突出部件20i)向操作面11a侧按入的按入操作(步骤#33)。在判定为存在按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33:Yes(是)),判定是否存在与被进行了按入操作的突出部件20对应的操作标章44(步骤#34)。在存在这种操作标章44的情况下(步骤#34:Yes),执行操作标章确定处理(步骤#35)。
如图13所示,在操作标章确定处理中,判定是否仅在1个框内区域I中存在按入操作(步骤#51)。在仅在1个框内区域I中存在的情况下(步骤#51:Yes),确定与该框内区域I对应的操作标章44(步骤#52)。在多个框内区域I中存在按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51:No),按照框内区域I来取得被进行了按入操作的突出部件20的数量(步骤#53)。而且,判定能否唯一地确定按入操作数最大的框内区域I(步骤#54)。在能够确定的情况下(步骤#54:Yes),确定与该框内区域I对应的操作标章44(步骤#55)。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步骤#54:No),按照框内区域I来取得规定的基准点与被检测物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隔距离(步骤#56)。而且,确定与相隔距离最小的框内区域I对应的操作标章44(步骤#57)。自此,结束操作标章确定处理。
返回图12,在步骤#33中判定为没有按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33:No),判定有无在操作面11a上的触摸操作(包含轻击操作、双击操作)(步骤#36)。在检测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36:Yes),判定该触摸操作的检测位置是否在与显示画面41上的操作标章44对应的操作面11a的区域(操作标章分配区域)内(步骤#37)。在判定为在操作标章分配区域内的情况下(步骤#37:Yes),确定与该操作标章分配区域对应的操作标章44(步骤#38)。而且,选择在步骤#35或者步骤#38中确定了的操作标章44,实现与其相关联的各种功能(例如,地图图像的比例尺变更功能等)(步骤#39)。之后,结束第一输入判定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34中判定为不存在对应的操作标章44的情况下(步骤#34:No)或在步骤#37中判定为在操作标章分配区域外的情况下(步骤#37:No),执行在操作标章分配区域以外的区域(非标章区域)的选择处理(步骤#40)。例如,执行以触摸操作的检测位置作为显示画面41的中心来使地图图像滚动的处理等。之后,结束第一输入判定处理。此外,在步骤#36中判定为没有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36:No),也结束第一输入判定处理。
根据这种第一输入判定处理,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特定的操作标章44对应的突出部件20(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框内突出部件20i)处于突出状态。在突出顶端部23比操作面11a向背面侧埋没的状态下操作面11a中其周边部分是平坦的,与此相对,在比操作面11a向正面侧突出的状态下,突出顶端部23能够利用用户的指尖等直接地进行触觉识别。另外,用户能够将在操作面11a触觉识别的突出部件20的位置和在显示画面41显示的操作标章44的位置在意识中进行比对从而容易地建立关联。并且用户依赖在操作面11a的想要的位置触觉识别出的突出部件20,能够在该位置进行向操作面11a的触摸操作等。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当然不用看手边附近设置的触摸板10,甚至不用看在靠近驾驶时的视线方向的位置设置的显示输入装置40,就能够容易地选择想要的操作标章44。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输入系统3,能够在不用注视显示画面41的情况下进行与以往相比更加可靠的操作输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框形成突出部件20f以及框内突出部件20i各自的突出高度的差异,能够容易将其区分。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与显示画面41所显示的操作标章44对应的操作面11a上的操作区域的边界和表示操作标章44的内容的标记部分。
返回到图10,在显示图像图形包括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的情况下(步骤#03:Yes),执行步骤#14~步骤#17的处理。在步骤#14,执行第二突出高度判定处理。
如图14所示,在第二突出高度判定处理,提取出在规定的设定区域R配置的多个突出部件20(调整用突出部件20d)(步骤#61)。选择提取出的突出部件20中的位于沿着基准方向C的一方侧端部的突出部件20(步骤#62)。而且,该选择出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比作为最小突出高度的“0”高一个等级的H3(步骤#63)。此外,该步骤#63的处理与上述作为分成16级而说明了的将突出状况设定为“1”等价。接着,选择在设定区域R内与基准方向C的另一方侧邻接的突出部件20(步骤#64)。而且,该选择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比与基准方向C的一方侧邻接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高出与规定等级的量相当的H4(步骤#65)。
步骤#64~步骤#66的处理在设定区域R内存在未选择的突出部件20的期间(步骤#66:No)反复执行。该步骤#64~步骤#66的处理与使突出状况逐次规定数地增加等价。如果在设定区域R内的全部突出部件20选择结束(步骤#66:Yes),则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作为最小突出高度的“0”(步骤#67)。该步骤#67的处理与将突出状况设定成“0”等价。自此,结束第二突出高度判定处理。
如果第二突出高度判定处理结束,则返回到图10,基于在步骤#02创建出的显示图像图形和在步骤#14判定出的突出高度(突出状况),在显示画面41上显示图像,另外,利用驱动机构30来对突出部件20进行进退驱动(步骤#15)。由此,与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对应的突出部件20处于突出状态。在该状态下,执行第二输入判定处理(步骤#16)。
图15所示的第二输入判定处理的步骤#71~步骤#73的处理与第一输入判定处理的步骤#31~步骤#33的处理(图12参照)相同。在判定为存在按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73:Yes),确定进行了按入操作的突出部件20(调整用突出部件20d)(步骤#74)。此时,在对例如多个突出部件20进行了按入操作的情况下,基于在操作面11a上的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来确定与该检测位置最靠近的突出部件20。或者,也可以基于各个按入量,来确定按入量最大的突出部件20。在步骤#73中判定为没有按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73:No),判定有无在设定区域R内的触摸操作(包含轻击操作、双击操作)(步骤#75)。在检测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75:Yes),基于该触摸操作的检测位置,确定设定区域R内的突出部件20中的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突出部件20(步骤#76)。而且,判定在步骤#74或者步骤#76确定出的突出部件20是否是该时刻的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步骤#77)。
在不是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情况下(步骤#77:No),受理与确定出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在本例中为比例尺的设定值)的输入(步骤#78)。另一方面,在是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情况下(步骤#77:Yes),受理不是与该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到目前为止的突出高度对应而是与针对该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设定的基准高度Hs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输入(步骤#79)。该情况下,不变更调整量的值。之后,在本例中,与变更后的比例尺的设定值对应的地图图像被显示画面41显示。
在如此地变更了调整量的值的情况(步骤#78,步骤#79),或者,既未检测到按入操作也未检测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73:No,步骤#75:No),判定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是否结束(步骤#80)。在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80:No)保持该状态,在结束了的情况下(步骤#80:Yes)全部的突出部件20被设为埋没状态,突出高度为“0”(步骤#81)。自此,结束第二输入判定处理。
根据这种第二输入判定处理,在按入了设定区域R内的一部分突出部件20的情况下,受理与针对该按入了的突出部件20设定的突出高度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将感觉上与想要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突出高度的突出部件20按入操作面11a侧这样的直观的操作,来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另外,与上述第一输入判定处理的情况同样地,用户依赖从操作面11a突出的突出部件20,在不注视显示画面41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返回到图10,如果第一输入判定处理、第二输入判定处理结束,则判定有无显示画面41的显示图像的变更(步骤#07,步骤#17)。在第一输入判定处理、第二输入判定处理中按入操作、触摸操作均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不存在画面迁移的可能性高。在这种情况下(步骤#07:No,步骤#17:No),再次执行第一输入判定处理或者第二输入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作为各输入判定处理的结果选择了特定的操作标章44的情况下或受理到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情况下等,有可能伴随着画面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步骤#07:Yes,步骤#17:Yes),结束操作输入受理处理。此外,对变更后的显示图像再次执行步骤#01以后的处理。以上的处理逐次反复执行。
5.其他实施方式
最后,说明本发明的操作输入系统的其他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只要不产生矛盾,就能够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相组合来加以应用。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突出控制部53将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设为最小突出高度(即,“0”)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突出控制部53将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设为最大突出高度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突出控制部53使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相对于该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基准高度Hs高出规定高度,或者低出规定高度。或者,也可以根据调整量的当前值来决定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例如可以构成为调整量的当前值在小于设定可能范围内的中央值的情况下,将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设为最大突出高度,在中央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设为最小突出高度。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突出控制部53使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的突出高度和与该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基准高度Hs不同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将包含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20n在内的、设定区域R内配置的全部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设为针对各自的基准高度Hs的构成。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被设定为随着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变高,与其对应的调整量(比例尺)的值变大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设定为随着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变高,与其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变小的构成。设置者能够根据特定调整对象、调整量来适当地选择对于用户而言被认为调整量的值直观地易于识别的方法。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假定受理单个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按照沿着基准方向C仅在一个方向,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分级地变化的方式而设定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沿着基准方向C彼此相反朝向的二个方向(表示为C1、C2)上,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突出高度分别分级地变化地设定的构成。这种构成适用于例如调整量的值可取得从正值到负值的情况。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突出控制部53使在设定区域R中配置的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按照各个突出高度根据沿着基准方向C的位置分级地不同的方式突出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例如图17所示,也可以是突出控制部53使在设定区域R配置的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不依赖于沿着基准方向C的位置而以恒定高度突出的构成。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指示受理部58设定与沿着基准方向C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在设定区域R内的一部分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被按入操作面11a侧的情况下,受理针对该按入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设定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即使这样,用户也能够通过将感觉上与想要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位置的调整用突出部件20d按入操作面11a侧之类的直观操作来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突出控制部53在表示受理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被显示画面41显示的期间执行上述控制(调整输入用突出控制)。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突出控制部53使多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按照各个突出高度沿着基准方向C不规则地(例如凹凸状等)变化的方式突出。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突出控制部53将在设定区域R配置的全部的突出部件20作为对象来对其进行控制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是将在设定区域R配置的隔着规定数的突出部件20作为对象来对其进行控制的构成。作为这种构成的一个例子,在图18中,表示了仅将相互等间隔地配置的4个突出部件20作为对象来使其以恒定高度突出的情况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在沿着设定区域R的基准方向C相隔并且相邻的一对调整用突出部件20d之间,存在突出部件间区域S。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指示受理部58还设定与沿着该突出部件间区域S的基准方向C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基于在设定区域R(各突出部件间区域S)的触摸板10上的输入受理,来受理与在设定区域R内的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即,可以构成为,对各突出部件间区域S,预先设定与沿着各个的基准方向C的位置对应的调整量的值,在突出部件间区域S受理到在触摸板10的输入的情况下,受理针对被检测物D被检测到的突出部件间区域S设定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由此,能够以在设定区域R配置的各个调整用突出部件20d以及设定区域R内的各突出部件间区域S双方为媒介,恰当地受理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此外,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按照使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不恒定而是以分级地变高的方式来进行控制。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指示受理部58基于被检测物D的检测位置,受理与位于和该检测位置最近位置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对应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或者,可以构成为,指示受理部58受理与夹着该检测位置所设置的突出状态的2个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分别对应的调整量的中间值的指示输入。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将导航装置1作为“特定调整对象”,来进行作为调整量的比例尺的设定值的指示输入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对象不限于此。即,除了导航装置1之外,也可以将例如车载用、家庭用等的音响系统、空气调节器等选择为“特定调整对象”。而且,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音响系统中音量的指示输入、空气调节器的温度、风量的指示输入。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多个设定区域R分别按照突出高度分级地变高的方式来使多个突出部件20突出,使针对多个“特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分别处于能够进行受理的状态。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多个突出部件20被设置为能够从触摸板10的操作面11a突出,在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时辅助性地利用触摸板10的功能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与触摸板10无关地,多个突出部件20被设置成从规定的单个平面突出,仅基于针对这些多个突出部件20的按入操作来进行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该情况下,构成为能够利用传感器等来检测各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即可。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能够分级地变更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例如通过控制使压电元件31振动的时间等,能够无级(线性)变更突出部件20的突出高度。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不具备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移动限制机构。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设定了引导路径的状态下,利用操作滑块来受理比例尺变更的输入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行驶在高速汽车道路上的状态下利用操作滑块来受理比例尺变更的输入。即,可以构成为根据导航装置1的执行模式、车辆的行驶状态等,择一地利用操作按钮以及操作滑块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比例尺变更的输入受理。另外,也可以不择一地而是并用基于操作按钮的比例尺变更的输入受理和基于操作滑块的比例尺变更的输入受理来进行。另外,在“特定调整对象”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特定调整对象”为单位混在基于操作按钮的输入受理和基于操作滑块的输入受理。
(1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多个突出部件20在操作面11a整体上按纵横分别以一定间隔规则地排列,作为整体排列成矩阵状(正交格子状)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多个突出部件20至少沿着操作面11a按规定的规则排列即可,也可以在操作面11a整体例如排列成蜂窝状(六角格子状)。这些情况下,多个突出部件20也可以不在操作面11a整体而仅在其一部分排列。
(1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驱动机构30具备压电元件31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只要是能够使突出部件20沿着突出方向Z进行进退动作,使突出部件20在突出状态和埋没状态之间移动的机构,驱动机构30的具体构成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液压、气压等流体压力的驱动机构30、利用电磁铁等的电磁力的驱动机构30。
(1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使突出部件20沿着在与操作面11a正交的方向设定的突出方向Z进退驱动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突出方向Z不与操作面11a正交而是向倾斜方向设定的构成。该情况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在触摸板10大致水平地配置在中控部上的情况下,使突出方向Z向驾驶席侧倾斜地设定。
(1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利用了能够检测与操作面11a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D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板10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代替静电电容式的触摸板10而利用电阻膜式的触摸板10。另外,也可以利用能够检测与操作面11a接触的被检测物D的感压式触摸板10。
(1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操作输入装置4与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装置一体的显示输入装置40可传递信息地连接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不用必须具备触摸面板,操作输入装置4与至少具有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显示器装置)连接即可。
(1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状态检测部55基于从位置传感器取得的信息来检测各突出部件20的实际的突出状况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驱动机构30所具备的压电元件31的特性,将压电元件31用作传感器元件来构成状态检测部55。如上所述,在突出控制部53对突出部件20进行进退驱动时,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电压施加。因此,通过构成为能够检测之后借助突出部件20以及连结部件33来对压电元件31施加的外力(用户的按入力)作为电信号,就能够实现能够检测用户对突出部件的操作(按入操作)的构成。而且,能够实现基于该检测出的按入操作和由状况判定部52判定出的各突出部件20的突出状况,由状态检测部55检测各突出部件20的实际突出状况的构成。即,在检测到来自与处于突出状态的突出部件20对应的压电元件31的电信号的情况下,状态检测部55判定为该突出部件20为埋没状态。另外,使与处于埋没状态的突出部件20对应的压电元件31振动,利用定时器等判定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状态检测部55判定为该突出部件20为突出状态。
(1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操作输入运算部50具备各功能部51~58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功能部的分配仅是一个单纯的例子,也可以组合多个功能部,或者将一个功能部进一步地加以划分。
(18)关于其他的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内容是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关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中未记载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用于进行针对规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的操作输入系统。

Claims (8)

1.一种操作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操作输入系统具备:
多个突出部件,该多个突出部件沿着单个平面以规定的规则排列,并且顶端部被设置成能够从所述平面突出;
突出控制部,该突出控制部控制所述突出部件各自的相对于所述平面的突出高度;以及
指示受理部,该指示受理部受理针对从多种调整对象中选择出的特定调整对象的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所述突出控制部使在设定于所述平面的设定区域中沿着规定基准方向配置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突出,
所述指示受理部设定与沿着所述基准方向的所述突出部件的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在所述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针对该被按入的突出部件而设定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所述突出控制部进行突出高度调整控制,使在所述设定区域中配置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按照该多个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对应于沿着所述基准方向的位置而逐级不同的方式突出,
所述指示受理部沿着所述基准方向设定与所述突出部件的位置以及突出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在所述设定区域内的一部分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与针对该被按入的突出部件而设定的突出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具备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画面并且在该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
在表示受理所述调整量的指示输入的受理图像被显示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的期间,所述突出控制部执行所述突出高度调整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所述突出控制部使配置于所述设定区域的多个所述突出部件中的、与所述特定调整对象的所述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即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不同于与该调整量的当前值对应的基准高度,并且在所述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被按入所述平面侧的情况下受理与所述基准高度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所述突出控制部使所述当前值对应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最小或者最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在由所述指示受理部受理到新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突出控制部使与所述特定调整对象的到目前为止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为与该到目前为止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并且,
所述指示受理部使与新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对应的所述突出部件的突出高度不同于与该新的调整量的值对应的基准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具备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在正面形成有操作面的操作板,并检测与所述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
多个所述突出部件被设置成能够贯穿所述操作板并从所述操作面彼此独立地突出,
所述指示受理部基于在所述设定区域中的所述触摸板上的输入受理来判定所述突出部件被按入了所述平面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输入系统,其中,
具备触摸板,该触摸板具有在正面形成有操作面的操作板,并且检测与所述操作面接触或者接近的被检测物来受理与该检测位置对应的输入,
所述指示受理部还设定与沿着所述设定区域的所述基准方向而相邻的一对所述突出部件间的区域的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并且还基于所述设定区域的所述触摸板上的输入受理来受理与在该设定区域内的所述被检测物的检测位置对应的所述调整量的值的指示输入。
CN2012105393811A 2011-12-27 2012-12-13 操作输入系统 Pending CN103186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495 2011-12-27
JP2011286495A JP5700254B2 (ja) 2011-12-27 2011-12-27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6285A true CN103186285A (zh) 2013-07-03

Family

ID=4756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93811A Pending CN103186285A (zh) 2011-12-27 2012-12-13 操作输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66046A1 (zh)
EP (1) EP2610710A1 (zh)
JP (1) JP5700254B2 (zh)
CN (1) CN1031862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589A (zh) * 2017-09-29 2018-02-09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croLED显示屏幕的使用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4668B2 (ja) 2014-09-10 2018-12-26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保持制御回路、データ書込方法、データ読出方法、強誘電体記憶部の特性テスト方法、半導体チップ
DE102014019126B4 (de) * 2014-12-19 2018-10-31 Audi Ag Bedien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5219821A1 (de) * 2015-10-13 2017-04-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assistenzsystem
KR101776803B1 (ko) * 2016-03-15 2017-09-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치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US10884500B2 (en) * 2018-06-19 2021-01-05 Samir Hanna Safar Electronic display screen with dynamic topography
DE102020201520B4 (de) 2020-02-07 2021-09-3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aptischen Interaktion eines Fahrzeuginsassen mit einem Fahrzeu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892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JP200903151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Tokai Rika Co Ltd 触覚情報伝達装置
CN101681200A (zh) * 2007-04-11 2010-03-24 诺基亚公司 对输入致动器的反馈
JP2010128788A (ja) * 2008-11-27 2010-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力装置
WO2011075390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Honda Motor Co., Ltd. Morphable pad for tactile control
US20110261094A1 (en) * 2010-01-28 2011-10-27 Raman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to display images on a display device using bit slice addressing technique
US20110304550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orphing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784Y2 (zh) * 1986-07-08 1993-07-15
JP3949912B2 (ja) * 2000-08-08 2007-07-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型電子機器、電子機器、振動発生器、振動による報知方法および報知制御方法
US6988247B2 (en) * 2002-06-18 2006-01-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Graphic user interface having touch detectability
US8232976B2 (en) * 2010-03-25 2012-07-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Physically reconfigurabl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and methods
US8243038B2 (en) * 2009-07-03 2012-08-14 Tactus Technologies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user interface of a device
US8004501B2 (en) * 2008-01-21 2011-08-23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Hand-held device with touchscreen and digital tactile pixels
KR20100027464A (ko) * 2008-09-02 2010-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입력모듈과 그의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600070B2 (en) * 2008-12-22 2017-03-21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having changeable topography
WO2010078596A1 (en) * 2009-01-05 2010-07-08 Tactus Technology, Inc. User interface system
JP2010224658A (ja) 2009-03-19 2010-10-07 Smk Corp 操作入力装置
US9367150B2 (en) * 2010-05-20 2016-06-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20120068416A (ko) * 2010-12-17 2012-06-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촉각 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를 구비한 단말
US20120299853A1 (en) * 2011-05-26 2012-11-29 Sumit Dagar Haptic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892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681200A (zh) * 2007-04-11 2010-03-24 诺基亚公司 对输入致动器的反馈
JP200903151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Tokai Rika Co Ltd 触覚情報伝達装置
JP2010128788A (ja) * 2008-11-27 2010-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力装置
WO2011075390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Honda Motor Co., Ltd. Morphable pad for tactile control
US20110261094A1 (en) * 2010-01-28 2011-10-27 Raman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to display images on a display device using bit slice addressing technique
US20110304550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orphing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589A (zh) * 2017-09-29 2018-02-09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croLED显示屏幕的使用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66046A1 (en) 2013-06-27
JP2013134723A (ja) 2013-07-08
EP2610710A1 (en) 2013-07-03
JP5700254B2 (ja)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6285A (zh) 操作输入系统
JP5704408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CN103186282A (zh) 操作输入装置
CN103186284A (zh) 操作输入系统
CN103186281A (zh) 输入系统
CN103324384A (zh) 操作输入系统
US9672793B2 (en) Map display device and map display method
CN103186283A (zh) 操作输入系统
JP5743158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5870689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2013134722A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5870688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5773213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5704411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2013134717A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US20170176204A1 (en)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with customizable searching scope
JP5682797B2 (ja) 操作入力システム
JP2015162074A (ja) 操作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