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606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6063A
CN103186063A CN2012105518624A CN201210551862A CN103186063A CN 103186063 A CN103186063 A CN 103186063A CN 2012105518624 A CN2012105518624 A CN 2012105518624A CN 201210551862 A CN201210551862 A CN 201210551862A CN 103186063 A CN103186063 A CN 103186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upply
supply unit
unit
engaged
auxilia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18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6063B (zh
Inventor
大仓义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86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6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60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6Stack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下连结的多个单元,多个单元的每一个在下部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且在上部设置有第一被配合部和第二被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被配合部配合,限制上侧单元相对于下侧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以第一配合部为支点向下方旋转时,第二配合部与第二被配合部配合,限制上侧单元相对于下侧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连结上侧单元与下侧单元并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上下连结的多个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上下连结的多个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以往,在打印机这种小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在具备图像形成功能的单元的上方或下方选择性地连结具备供纸功能的单元,从而能够对各种尺寸的纸张进行印刷,或对大量的纸张进行印刷等。
以往,为了将上述的单元彼此连结,采用使设置在上侧的单元的下表面的定位部(例如,凹部)与设置在下侧的单元的上表面的定位部(例如,突部)配合的结构。另外,在重量重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定位部之外,有时还具备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动作的连结机构。另外,已知通过可动式的挂钩进行单元彼此的连结的结构。
但是,如上所述仅使定位部彼此配合时,能够限制上侧的单元相对于下侧的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但无法限制上侧的单元相对于下侧的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由于物体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碰撞或地震等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冲击,定位部彼此的配合被解除,上侧的单元会从下侧的单元分离。另外,即使具备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动作的连结结构的情况下,用户有可能忘记操作连结结构,也会产生同样的不良状况。
另外,通过可动式的挂钩进行单元彼此的连结时,需要使该挂钩动作的机构。因此,在小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因空间的制约导致搭载困难。进而,伴随着部件数量的增加,还会导致成本上升。特别是在除了可动式的挂钩之外还需要使单元滑动的结构时,空间和成本的问题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下连结的多个单元;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以及第一被配合部和第二被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设置在作为多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的上侧单元的下部。第一被配合部和第二被配合部设置在与上侧单元的下侧相邻的下侧单元的上部。第一被配合部设置在与第一配合部对应的位置。第二被配合部设置在与第二配合部对应的位置。当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被配合部配合时,限制上侧单元相对于下侧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在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被配合部配合的状态下,当用户以第一配合部为支点使上侧单元向下方旋转时,第二配合部与第二被配合部配合,限制上侧单元相对于下侧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示出第一供纸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供纸单元中,示出挂钩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供纸单元中,示出取下后表面盖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示出使第一供纸单元的插入孔与第二供纸单元的挂钩配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示出将第一供纸单元以倾斜姿势保持在第二供纸单元的上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示出使第一供纸单元向下方旋转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示出使第一供纸单元向下方旋转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9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图1中的纸面左前侧为打印机的正面侧。图2、图3、图5~图9中纸面左侧为打印机的正面侧,图4中纸面右后侧为打印机的正面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配置在其上部的主单元2、连结在主单元2的下侧的第一供纸单元3、连结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下侧的第二供纸单元4、连结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下侧的第三供纸单元5和连结在第三供纸单元5的下侧的第四供纸单元6。下面,将第一~第四供纸单元3~6统称为各供纸单元3~6。
主单元2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主单元2的下部设置有可向前侧拉出的供纸托盘7。在主单元2的上表面侧的中央设置有排纸托盘8。在排纸托盘8的前侧设置有可开闭的上盖10,在该上盖10的前侧角部设置有用于进行打印机1的各种功能的设定等的操作面板11。
在主单元2内收纳有成像装置12。通过该成像装置12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和定影在从供纸托盘7供给的纸张上之后,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8。成像装置12被收纳在上盖10的正下方。在上盖10打开的状态下,成像装置12能够向前侧拉出。
各供纸单元3~6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各供纸单元3~6分别设置有可向前侧拉出的供纸托盘13。收纳在该供纸托盘13中的纸张被供给到主单元2。此外,由于各供纸单元3~6相互为同一大小和形状,因此下面对第一供纸单元3进行说明,省略对第二~第四供纸单元4~6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下表面的右侧部的前后方向中央,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圆柱状的右侧嵌合孔14(第二配合部)。
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下表面的左侧部的前后方向中央,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圆柱状的左侧嵌合孔15(第二配合部)。左侧嵌合孔15的上下长度被设定为短于右侧嵌合孔14的上下长度。此外,右侧嵌合孔14和左侧嵌合孔15也设置在主单元2的底面。
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上表面的右侧部的前后方向中央设置有圆柱状的右侧凸起16(第二被配合部)。右侧凸起16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右侧凸起16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右侧嵌合孔14的内径。在右侧凸起16的上部设置有向上方锥状渐缩的引导部17。
在第一供纸单元3上,在其上表面的左侧部的前后方向中央设置有圆柱状的左侧凸起18(第二被配合部)。左侧凸起1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左侧凸起18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左侧嵌合孔15的内径。在左侧凸起18的上部设置有向上方锥状渐缩的引导部20。左侧凸起18的上下长度被设定为短于右侧凸起16的上下长度。
在第一供纸单元3上,在其上表面的右侧部的后端设置有挂钩21(第一被配合部)。挂钩21被设置在右侧凸起16的后方。如图3所示,挂钩21具备从第一供纸单元3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支柱22和从该支柱22的上部向前方突出的突部23,从右侧面观察呈大致L字形。
在支柱22的后上端部设置有比突部23更向上方延伸的伸出部24。如图4所示,在支柱22的后表面侧设置有通过十字型的加强片25分隔的四个凹部26。
如图3所示,突部23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在突部23的上表面,在左右两端与左右方向中央设置有总计三个肋27。各肋27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各肋27的后端延伸至伸出部24的前表面。
如图2所示,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周面)被后表面盖28覆盖。后表面盖28以上端侧为支点可旋转地安装并可开闭。
如图4所示,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的右侧部的下端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连结板30。从背面观察大致矩形的插入孔31(第一配合部)在水平方向上贯穿设置在该连结板30上。如图5所示,插入孔31被设置在关闭后表面盖28的状态下被后表面盖28覆盖的位置。在插入孔31与后表面盖28之间形成有挂钩收纳用空间32。插入孔31的上下长度被设定为长于挂钩21的突部23的上下长度。此外,上述的插入孔31也设置在主单元21的后表面。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对于将上侧的单元与下侧的单元连结的方法,以将第一供纸单元3与第二供纸单元4连结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用户将第一供纸单元3以向后下方倾斜的姿势保持在水平姿势的第二供纸单元4的上方。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盖28打开。
而且,如图7所示,用户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配合,并且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下表面的后端部抵接于第二供纸单元4的上表面的后端部。随之,限制第一供纸单元3相对于第二供纸单元4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各供纸单元3~6的插入孔31的上下长度长于各供纸单元3~6的挂钩21的突部23的上下长度,因此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之间形成有间隙。即,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自由地插入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中。
接着,用户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后方滑动(参照图7的箭头X),并以插入孔31(本实施方式中后端侧)为支点,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下方旋转(参照图7的箭头Y)。据此,如图8所示,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嵌合。同时,虽未图示,第一供纸单元3的左侧嵌合孔15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左侧凸起18嵌合。随之,限制第一供纸单元3相对于第二供纸单元4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各供纸单元3~6的右侧凸起16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各供纸单元3~6的右侧嵌合孔14的内径,因此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之间形成有间隙。即,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自由地嵌入于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中。
同样地,第二供纸单元4的左侧凸起18自由地嵌入于第一供纸单元3的左侧嵌合孔15中。
在如上所示的动作之后,用户关闭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盖28时,第一供纸单元3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连结作业完成。如此,当关闭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盖28时,如图5所示,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被收纳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挂钩收纳用空间32中。另外,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的配合部位被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盖28覆盖。
此外,将主单元2与第一供纸单元3连结的方法、将第二供纸单元4与第三供纸单元5连结的方法、将第三供纸单元5与第四供纸单元6连结的方法与上述的方法同样。
本实施方式如以上所示,能够限制第一供纸单元3相对于第二供纸单元4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确实地抑制第一供纸单元3从第二供纸单元4分离,能够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另外,由于使用与第二供纸单元4一体的固定式的挂钩21,而不使用可动式的挂钩,因此不需要用于使可动式的挂钩动作的结构。随此,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约和成本的削减。另外,与将第一供纸单元3与第二供纸单元4连结的动作连动,必然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配合。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装置在没有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配合的状态下被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设置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的插入孔31与设置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后端部的挂钩21配合。因此,例如即使将成像装置12向前侧拉出时主单元2的重心向前方移动,也没有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侧上浮,第一供纸单元3前倾的危险。同样地,主单元2、第二供纸单元4和第三供纸单元5也不会前倾。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另外,使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自由地嵌合于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中,并且使第二供纸单元4的左侧凸起18自由地嵌合于第一供纸单元3的左侧嵌合孔15中。因此,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下方旋转,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各嵌合孔14、15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各凸起16、18嵌合时,第一供纸单元3的各嵌合孔14、15的内周面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各凸起16、18的外周面难以接触。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上述的第一供纸单元3的旋转。
另外,由于为将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自由地插入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中的结构,因此易于将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插入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中。另外,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下方旋转时,能够抑制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接触而变形这样的不良状况。
另外,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被收纳在第一供纸单元3的后表面盖28与插入孔31之间形成的挂钩收纳用空间32中。因此,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的配合部位难以从外部看到,能够提高装置的外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下方旋转时,使第一供纸单元3向后方滑动。因此,第一供纸单元3旋转时,旋转的支点向后方缓缓移动。因此,第一供纸单元3的各嵌合孔14、15以接近铅直的轨迹从上侧移动到下侧。其结果是能够易于使第一供纸单元3的各嵌合孔14、15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各凸起16、18嵌合。
另外,从第二供纸单元4取下第一供纸单元3时,通过与连结时相反的顺序,能够不进行特别的作业就毫不勉强地解除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的配合。
另外,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的上端设置有引导部17,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左侧凸起18的上端设置有引导部20。因此,能够易于进行第二供纸单元4的各凸起16、18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各嵌合孔14、15的对位。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对于上侧的单元相对于下侧的单元的倾斜角度与各部件的尺寸的关系,以第一供纸单元3与第二供纸单元4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将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的外径设为Φ1,将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为了插入该右侧凸起16所需要的内径设为Φ2,将第一供纸单元3相对于第二供纸单元4的最大倾斜角度(可倾斜的角度的最大值)设为θ时,
由于cosθ=(Φ1/Φ2),
因此θ=cos-1(Φ1/Φ2),
能够算出最大倾斜角度θ。例如,Φ1为9.9mm,Φ2为10.03mm时,
θ=cos-1(9.9/10.3)=9.23度。此外,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的实际的内径例如设定为Φ2加上公差r的尺寸Φ3。
如图7所示,将从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到右侧凸起16的距离设为L时,右侧凸起16的高度H(右侧凸起16去除引导部17的部分的高度)为
H=Ltanθ。例如,L=100mm,θ=9.23°时,
H=100×tan(9.23)=16.25mm。该值示出在第一供纸单元3倾斜至最大倾斜角度θ的状态下,能够将第一供纸单元3的右侧嵌合孔14与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嵌合的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的最大高度。也就是,需要将第二供纸单元4的右侧凸起16的高度H抑制到16.25mm以下。
如图5所示,在使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配合的状态下,在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之间形成有间隙h。将第二供纸单元4的挂钩21的突部23与第一供纸单元3的插入孔31的配合长度设为X时,
由于Xtanθ=h,
因此X=h/tanθ。例如,h=1mm,θ=9.23°时,
X=1/tan(9.23°)=6.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上侧的单元设置嵌合孔14、15,在下侧的单元设置凸起16、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与此相反,也可以在上侧的单元设置凸起16、18,在下侧的单元设置嵌合孔14、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上侧的单元设置插入孔31,在下侧的单元设置挂钩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与此相反,也可以在上侧的单元设置挂钩21,在下侧的单元设置插入孔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打印机中适用本发明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还能够在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适用本发明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下连结的多个单元;
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设置在作为所述多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的上侧单元的下部;和
第一被配合部与第二被配合部,设置在与所述上侧单元的下侧相邻的下侧单元的上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被配合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二被配合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对应的位置,
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被配合部配合时,限制所述上侧单元相对于所述下侧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被配合部配合的状态下,当用户以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支点使所述上侧单元向下方旋转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被配合部配合,限制所述上侧单元相对于所述下侧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二被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在上下方向上设置的嵌合孔,
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二被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自由地嵌入所述嵌合孔中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被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插入孔,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被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具备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自由地插入于所述插入孔中的突部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设置在所述上侧单元的周面,
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下侧单元的上表面,被收纳在形成于覆盖所述上侧单元的所述周面的盖与所述插入孔之间的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被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插入孔,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被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具备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自由地插入所述插入孔中的突部的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设置在所述上侧单元的周面,
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下侧单元的上表面,被收纳在形成于覆盖所述上侧单元的所述周面的盖与所述插入孔之间的空间中。
CN201210551862.4A 2011-12-27 2012-12-1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6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5555A JP5520924B2 (ja) 2011-12-27 2011-12-2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85555 2011-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6063A true CN103186063A (zh) 2013-07-03
CN103186063B CN10318606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72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186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6063B (zh) 2011-12-27 2012-12-1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3268B2 (zh)
EP (1) EP2610065B1 (zh)
JP (1) JP5520924B2 (zh)
KR (1) KR101464835B1 (zh)
CN (1) CN103186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7176B2 (ja) * 2015-10-26 2019-10-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JP6458771B2 (ja) * 2016-05-24 2019-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給送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341823B2 (ja) * 2019-09-26 202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給紙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4801A (en) * 1988-12-15 1991-09-03 Tokyo Electric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JPH06115725A (ja) * 1992-10-07 1994-04-26 Ricoh Co Ltd シート使用機器
US5620269A (en) * 1995-01-17 1997-04-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 media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moving print media through a printer from a high volume input tray accessory
CN1761570A (zh) * 2003-03-27 2006-04-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安装在其上的连续纸夹具
US20060152557A1 (en) * 2005-01-10 2006-07-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Laminated film for mounting a MST device to a support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08211A (en) 1991-02-28 1996-08-30 Canon K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7175285A (ja) * 1993-12-20 1995-07-14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増設ユニット
EP0722839A3 (en) 1995-01-17 1998-01-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er system with auxiliary high volume input tray
JP3366522B2 (ja) * 1996-03-16 2003-01-1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位置決め機構
WO2002022369A1 (en) * 2000-09-13 2002-03-2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odular commercial printer
US6612240B1 (en) 2000-09-15 2003-09-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Drying of an image on print media in a modular commercial printer
JP4009848B2 (ja) 2003-03-06 2007-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材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173316A (ja) 2003-12-12 2005-06-30 Pentax Corp 定着ユニットスライド機構、及びプリンタ
JP4361386B2 (ja) 2004-01-30 2009-11-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部品固定機構
JP4604925B2 (ja) 2005-09-09 2011-0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156497B2 (ja) 2008-06-18 2013-03-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連結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4801A (en) * 1988-12-15 1991-09-03 Tokyo Electric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JPH06115725A (ja) * 1992-10-07 1994-04-26 Ricoh Co Ltd シート使用機器
US5620269A (en) * 1995-01-17 1997-04-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 media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moving print media through a printer from a high volume input tray accessory
CN1761570A (zh) * 2003-03-27 2006-04-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安装在其上的连续纸夹具
US20060152557A1 (en) * 2005-01-10 2006-07-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Laminated film for mounting a MST device to a support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3268B2 (en) 2014-12-02
EP2610065B1 (en) 2015-10-14
KR101464835B1 (ko) 2014-11-25
CN103186063B (zh) 2016-01-20
EP2610065A1 (en) 2013-07-03
US20130164026A1 (en) 2013-06-27
JP5520924B2 (ja) 2014-06-11
KR20130075674A (ko) 2013-07-05
JP2013134416A (ja) 2013-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5856B (zh)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90273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6394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6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97403B (zh) 供纸盒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CN102289164B (zh) 盖开闭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5377682A (zh) 车辆
CN104444466A (zh) 薄片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87124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7735915A (zh) 电线收纳保护器
CN10484997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857194A (zh) 储物架以及具有这种储物架的车门、中控台、扶手等
JP20052981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カセット
CN102193396A (zh) 图像形成剂保持容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填充图像形成剂的方法
CN1014305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02556916U (zh) 带盒
JP6439246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3235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659000A (zh) 转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33271B (zh) 成像剂收容容器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36284B (zh) 操作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780231B2 (ja) トレイ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35417B2 (ja) トレイ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201107568Y (zh) 具有通用结构的处理盒
CN10403529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