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4813A -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 Google Patents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4813A
CN103184813A CN2012104261872A CN201210426187A CN103184813A CN 103184813 A CN103184813 A CN 103184813A CN 2012104261872 A CN2012104261872 A CN 2012104261872A CN 201210426187 A CN201210426187 A CN 201210426187A CN 103184813 A CN103184813 A CN 103184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art
clamping piece
clutch
drive
subj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61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莲溪
黄建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01495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45749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11039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45749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4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 E05B13/101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for 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7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by 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05B47/068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by 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axially, i.e. with an axially disengaging coupling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6Clutches, couplings or braking arrangements
    • E05B2047/0031Clutches, couplings or braking arrangements of the elastic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4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alternative use on the right-hand or left-hand side of w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机构,其包含有一个转动卡制件、一个离合件以及一个锁匙总成。转动卡制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受推结构。离合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受推结构,且至少一个第二受推结构抵接至少一个第一受推结构。锁匙总成用来驱动转动卡制件朝第一转向转动以及驱动转动卡制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受推结构与离合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受推结构配合,使离合件能相对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离合件至一个解闩位置。

Description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机构及其相关门锁,特别是有关一种通过锁匙总成以及转动卡制件驱动离合件解闩的离合机构及其相关门锁。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电动锁这一类的门锁中,具有一锁匙总成,以供使用者可利用锁匙件驱动锁匙总成,再配合耦接锁匙总成的离合机构来达到手动解闩的目的。公知的离合机构通过多个凸轮将锁匙总成的旋转动作转变成卡制件的离合动件,再配合内部的连接件使卡制件可卡合锁闩总成或分离锁闩总成。然而,公知的离合机构需要使用多个凸轮以及连接件,其零件数量较多且结构复杂,故在生产时需较多的人力进行组装,进而提升门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门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的离合机构及其相关门锁,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合机构,其包含有转动卡制件、离合件以及锁匙总成。所述转动卡制件具有第一受推结构。所述离合件具有第二受推结构,且所述第二受推结构抵接所述第一受推结构。所述锁匙总成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第一转向转动以及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的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离合件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配合,使所述离合件能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解闩位置。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门锁,其包含有把手装置、锁闩总成以及离合机构。所述把手装置相对于一长轴转动,且所述离合机构用来传递所述把手装置所承受的扭力至所述锁闩总成,以带动所述锁闩总成解闩。所述离合机构包含有转动卡制件、离合件以及锁匙总成。所述转动卡制件相对于所述长轴转动,所述离合件相对于所述长轴转动且可沿所述长轴移动,以可活动地抵接所述转动卡制件。所述锁匙总成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第一转向转动,所述转动卡制件在转动时推抵所述离合件沿所述长轴而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解闩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锁匙总成连接转动卡制件,故当使用者利用锁匙件驱动锁匙总成时,锁匙总成可直接带动转动卡制件。此时,由于转动卡制件上的第一受推结构抵接离合件上的第二受推结构,故通过第一受推结构与第二受推结构的配合,转动卡制件就可以推动离合件,使离合件能相对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而卡合锁闩模块。这样一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精简,仅需利用转动卡制件即可使锁匙总成的旋转动作转变成离合件的离合动件,不仅可节省对象的材料成本且可简化组装流程,故在生产时不需较多的人力进行组装,进而节省门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门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的元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以及第二转动轮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以及第二转动轮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干涉机构的元件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干涉机构的元件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的元件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底板以及推动件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底板以及推动件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机构处在初始状态的元件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机构处在解闩状态的元件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的部分元件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的元件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处在初始状态的元件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处在解闩状态的元件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的元件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内部元件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处在另一个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把手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处在另一个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处在另一个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位于该第一起始位置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位于该第二起始位置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位在初始位置的元件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0、30'、80    门锁        31墙面
32             门片        34传动机构
36             电致动件    38输入单元
40             控制单元    42、42'第一转动轮
44、44'    第二转动轮      46、46'    干涉机构
48         蜗齿轮          50         推动件
52         底板            54         离合件
56         带动凸轮        58         锁闩总成
60、82     把手装置        64         接触开关
66         第三受推结构    68         停止端
70         反转端          71         解闩控制旋钮
72         离合机构        74         锁匙总成
76         转动卡制件      78         锁匙件
84         壳体            86         固定件
88         换向片          90         复位件
92         止挡片          96         压杆
421        转动凹部        461        卡槽
463、463'  容置槽          465        开口
467        卡固件          469、469'、弹性件
                           62、94
501         传动齿轮部     503        破孔
505、541    第二受推结构   507        推动件部
521         轴管           523、761   第一受推结构
581         锁舌           583        带动柱
601         把手部         603        管状部
741         锁壳           743        锁心
745         锁匙带动板     747        锁槽
861         穿孔           881        第一凹槽
883         第二凹槽       921        止挡结构
923         突点           S1         第一侧
S2        第二侧        S3        第三侧
S4        第四侧        A         轴向方向
B         径向方向      X         长轴
X1        第一位移方向  X2        第二位移方向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R1、W1    第一转向      R2、W2    第二转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门锁30的元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门锁30可以是一种电动锁,可安装在一个门片32上,门锁30用来将门片32闩锁在一个墙面31上或将门片32自墙面31解闩,使门片32对应地处在一种闩锁状态或一种解闩状态。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30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门锁30包含有一个传动机构34。此外,传动机构34包含有一个电致动件36,电致动件36用来作为门锁30的动力来源。进一步地,门锁30进一步包括一个输入单元38,其用来输入一个信号,如密码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输入单元38可以是一个铵键装置,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输入单元38也可以是一个触控面板。换句话说,只要是可用来输入该信号的输入装置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门锁30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单元40,其耦接输入单元38与电致动件36。当使用者欲开启门片32时,首先通过输入单元38输入该信号至控制单元40。接着,当由输入单元38所输入的该信号与一个授权信号相符时,控制单元40便控制电致动件36通电运转,以驱动传动机构34运行后续的解闩等动作。除此之外,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转动轮42以及一个第二转动轮44。第一转动轮42用来传递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且第一转动轮42具有轴向方向A。第二转动轮44在轴向方向A上与第一转动轮42相邻排列,使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可沿轴向方向A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间传递。
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转动轮42具有一个转动凹部421,第二转动轮44具有一个转动轴部441,且转动轴部441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转动凹部421中。此外,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干涉机构46,其设置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干涉机构46包含有两个卡槽461以及一个容置槽463。各卡槽461形成在第一转动轮42的转动凹部421的外围且具有一部分圆弧凹表面,容置槽463形成在第二转动轮44的转动轴部441的端面。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动轮42、第二转动轮44以及干涉机构46的元件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第一转动轮42、第二转动轮44以及干涉机构46沿转动轴部441的轴向方向A组装后,干涉机构46就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之间,且容置槽463是位在各卡槽461的内侧。此外,容置槽463沿垂直转动轴部441的轴向方向A的径向方向B上形成有两个开口465。
除此之外,干涉机构4进一步包括两个卡固件467以及一个弹性件469。各卡固件467具有一部分圆弧凸表面,且各卡固件467位在容置槽463中且可脱离地卡制在卡槽461中。弹性件469设置在容置槽463中,此外当弹性件469设置在容置槽463中时,由于卡固件467占据了容置槽463的部分空间,致使弹性件469并不能在容置槽463中呈释放状态,反而是会被卡固件467所推抵而使弹性件469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件469即可相对卡固件467分别施予一个弹性力,以沿着径向方向B上的箭头所示方向分别将各卡固件467朝外推抵。这样一来,各卡固件467的部分圆弧凸表面分别通过开口465接触卡槽461的部分圆弧凹表面,以卡制在对应的卡槽461中(如图5所示)。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可通过各卡固件467互相干涉,使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可沿第一转动轮42的轴向方向A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间传递。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件469是一个C形簧片,容置槽463是一个C形凹槽,且该C形簧片的两端分别在径向方向B上弹性抵接各卡固件467。另外,实际上,各卡固件467可分别是一个滚柱结构,且各卡槽461可分别是一个相对应的半圆柱形凹槽(如图3以及图4所示)。
综上所述,卡槽461以及卡固件467的数量可不以此实施例中所述者为限。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干涉机构46也可仅包含有一个卡固件467以及对应的一个卡槽461。或者是,干涉机构46也可包含有两个弹性件469以及两个容置槽463,各弹性件469分别设置在容置槽463中,且各弹性件469的两端分别抵接卡固件467。换句话说,干涉机构46也可包含有四个卡固件467以及对应的四个卡槽461,意即本发明的干涉机构46包含有至少一个卡槽461、至少一个容置槽463、至少一个卡固件467以及至少一个弹性件469。也就是说,只要是上述的卡槽461、容置槽463、卡固件467以及弹性件469的设置数量可使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互相干涉,进而使第一转动轮42可与第二转动轮44同动旋转的结构设计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
除此之外,传动机构34具有一个蜗齿轮48,其连接电致动件36,且蜗齿轮48用来传递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至第一转动轮4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实际上,电致动件36可以是一个马达,例如直流马达等。此外,为配合蜗齿轮48的齿形,第一转动轮42可以是一个斜齿轮,其用来囓合蜗齿轮48,以传递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另外,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推动件50,且推动件50具有一个传动齿轮部501。在这个实施例中,推动件50的传动齿轮部501用来囓合第二转动轮44,且第二转动轮44可以是一个正齿轮。这样一来,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就可以通过蜗齿轮48传递至第一转动轮42,接着再通过干涉机构46将该扭力传递至第二转动轮44,最后通过第二转动轮44将该扭力传递至推动件50。
综上所述,当电致动件36驱动推动件50时,第一转动轮42会承受来自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该扭力,且第二转动轮44会承受来自门锁30其它内部元件(例如推动件50等)的内阻力所形成的扭力。在一般状况下,弹性件469可沿着径向方向B上驱动各卡固件467分别通过各开口465卡合在相对应的卡槽461,以卡固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这样一来,电致动件36就可以驱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同动旋转,而电致动件36所产生的该扭力可依序通过蜗齿轮48、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传递至推动件50,以驱动推动件50转动。
另一方面,若传动机构34产生故障,导致第二转动轮44无法转动时(即俗称的卡死),在这一特殊状况下,当电致动件36驱动第一转动轮42转动时,由于各卡固件467与各卡槽461之间的圆滑啮合型式,使得各卡固件467随着第一转动轮42的转动,可以轻易地脱离相对应的卡槽461。这样一来,第一转动轮42与第二转动轮44不构成干涉,意即第一转动轮42可相对第二转动轮44转动。这样一来,电致动件36便无法驱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同动旋转。通过这样的设计,当第二转动轮44呈卡死状态时,电致动件36所产生的该扭力便还可以输出给第一转动轮42使其自由空转,不会因为扭力无法输出而将扭力转化为热能累积在电致动件36内部,造成电致动件36内部零件因高热而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电致动件36通过蜗齿轮48囓合第一转动轮42,且第二转动轮44囓合推动件50的传动齿轮部501,但不以为限。举例来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致动件36也可通过蜗齿轮48囓合第二转动轮44,且第一转动轮42囓合推动件50的传动齿轮部501。承上所述,第二转动轮44实际上可设计为一个斜齿轮,且第一转动轮42可设计为一个正齿轮,使上述齿轮可符合传动需求。综上所述,电致动件36可通过蜗齿轮48囓合第一转动轮42或第二转动轮44。至于采用上述何者的设计,其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转动轮42'、第二转动轮44'以及干涉机构46'的元件剖面示意图。如图6以及图5所示,干涉机构46'与上述的干涉机构46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干涉机构46'包含有四个弹性件469'、四个容置槽463'以及四个卡固件467。在这个实施例中,各弹性件469'分别是一个压簧,各容置槽463'分别是一个长形凹槽,且各压簧分别设置在长形凹槽中,而各压簧就可以分别沿着径向方向B上施予卡固件467该弹性力,以沿着径向方向B上分别将各卡固件467朝外推抵。这样一来,各卡固件467分别通过开口465卡制在对应的卡槽461中(如图6所示),而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就可以通过各卡固件467互相干涉,使电致动件36所输出的扭力可在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间传递。需注意的是,图6以及图5具有相同标号的元件,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故在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以及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30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7所示,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底板52。底板52用来锁附在门片32,以固定传动机构34在门片32上。此外,底板52具有一个轴管521,且推动件50具有一个破孔503。在安装推动件50以及底板52时,轴管521穿设在破孔503。这样一来,推动件50就可以相对底板52转动。请参考图8以及图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底板52以及推动件50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底板52以及推动件50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8以及图9所示,底板52具有两个第一受推结构523,推动件50另具有两个第二受推结构505以及一个推动件部507,第二受推结构505是形成在推动件部507上。此外,第一受推结构523分别对应第二受推结构505。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受推结构523以及第二受推结构505的数量可不以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者为限。举例来说,底板52也可具有一个第一受推结构523,推动件50也可具有对应第一受推结构523的数量的一个第二受推结构505。或者是,底板52也可具有三个第一受推结构523,推动件50也可具有对应第一受推结构523的数量的三个第二受推结构505。换句话说,只要底板5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受推结构523以及推动件5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受推结构505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受推结构523以及第二受推结构505可分别是一个斜面结构。
请参考图7、图10以及图1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机构34处在一种初始状态的元件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机构34处在一种解闩状态的元件示意图。如图7、图10以及图11所示,门锁30的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离合件54以及一个带动凸轮56。离合件54抵接在推动件50上,随着推动件50的位移而被推动,且带动凸轮56可脱离地卡合离合件54。此外,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锁闩总成58,其连接带动凸轮56。锁闩总成58进一步包含有一个锁舌581以及一个带动柱583。锁舌581用来锁闩在墙面31,且带动柱583用来连接带动凸轮56以及锁舌581。此外,带动凸轮56固定在带动柱583的一端。
如图1以及图7所示,门锁30进一步包括一个把手装置60,其可相对一个长轴X转动。把手装置60进一步包含有一个把手部601以及一个管状部603。把手部601相对门片32外露在底板52外侧,以供使用者操作。管状部603连接把手部601且穿伸过底板52的轴管521,且带动柱583是未与管状部603连动,另外,离合件54可滑动地穿设在管状部603的一端,离合件54可在管状部603上相对长轴X移动,进而可脱离带动凸轮56或是可卡合带动凸轮56。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当电致动件36所产生的该扭力依序通过蜗齿轮48、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传递至推动件50,进而驱动推动件50相对长轴X朝第一方向D1转动时,推动件50的第二受推结构505与底板52的第一受推结构523配合互相推抵,使得推动件50在转动时的扭力,会转化为轴向推力,使推动件50在管状部603上滑动且沿第一位移方向X1相对底板52产生位移。这样一来,离合件54就可以随着推动件50的位移而被推动而自如图10所示的一个初始位置移动至如图11所示的一个解闩位置。
当离合件54被推动件50沿管状部603推动至该解闩位置时,离合件54卡合设置在带动柱583的该端上的带动凸轮56。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60的把手部601时,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就可以通过管状部603沿着长轴X的方向传递至离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离合件54在该解闩位置时卡合带动凸轮56,上述的该扭力就可以自离合件54沿长轴X传递至带动凸轮56。接着,该扭力再驱动锁闩总成58的带动柱583旋转,进而驱动锁舌581脱离墙面31,使门片32对应地处在该解闩状态。
除此之外,门锁30的传动机构34进一步包括一个弹性件62,其设置在离合件54与带动凸轮56之间。当离合件54位在如图11所示的该解闩位置时,离合件54可与带动凸轮56卡合而压缩弹性件62,弹性件62就可以因变形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并且传动机构34便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可解闩状态。接着,当可解闩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之后,传动机构34就会回到不可解闩状态,如下所述,当电致动件36所产生的该扭力依序通过蜗齿轮48、第一转动轮42以及第二转动轮44传递至推动件50,以驱动推动件50相对长轴X朝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转动。此时,推动件50的第二受推结构505与底板52的第一受推结构523配合不再互相推抵,使离合件54不再被推动件50的轴向推力所推动,反而是弹性件62就可以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产生一弹性回复力。这样一来,在上述过程中,离合件54可被弹性件62的弹性回复力所驱动而在管状部603上滑动,并且自如图11所示的该解闩位置离开,且沿相反于第一位移方向X1的第二位移方向X2相对底板52产生位移,在位移过程中离合件54脱离与带动凸轮56之间的卡合,直到移动至如图10所示的该初始位置为止。
当离合件54被推动件50沿管状部603推动至该初始位置时,离合件54未卡合设置在带动柱583的该端上的带动凸轮56。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60的把手部601时,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无法通过管状部603沿着长轴X的方向传递至离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离合件54在该初始位置时未卡合带动凸轮56,上述的该扭力便无法自离合件54沿长轴X传递至带动凸轮56,而把手装置60无法传递该扭力至锁闩总成58而空转。这样一来,传动机构34就会呈不可解闩状态,而门片32持续地处在该闩锁状态。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30的部分元件示意图。如图12所示,门锁30进一步包括一个接触开关64,且推动件50另具有一个第三受推结构66。当接触开关64接触第三受推结构66时,电致动件36会通电运转。推动件50的第三受推结构66另外具有一个停止端68以及一个反转端70,停止端68以及反转端70分别用来控制电致动件36停止运转以及反向转动。举例而言,当门锁30位在如图12所示的位置时,门锁30的接触开关64接触第三受推结构66。此时,电致动件36可被控制而通电正转,以驱动推动件50朝第一方向D1转动,直到接触开关64接触第三受推结构66的反转端70为止。当接触开关64接触反转端70时,电致动件36停止运转一段设定时间之后再反转,以驱动推动件50朝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转动,直到接触开关64接触第三受推结构66的停止端68为止。此时,电致动件36可被控制而停止运转。
这样一来,本发明的门锁30就可以利用第三受推结构66,以控制电致动件36驱动推动件50朝第一方向D1转动,以及利用反转端70,以控制电致动件36驱动推动件50朝相反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转动,进而使离合件54可在管状部603上沿第一位移方向X1或是相反于第一位移方向X1的第二位移方向X2移动,以达到使离合件54可脱离地卡合带动凸轮56的目的。
除此之外,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30'的元件示意图。如图13所示,门锁30'另可包含有一个解闩控制件71,其耦接控制单元40。控制单元40可依据解闩控制件71的位置控制电致动件36是否通电运转,以推动离合件54移动至该解闩位置。除此之外,当离合件54依据上述机制移动移动至该解闩位置时,控制单元40使电致动件36停止通电,使推动件50持续推抵离合件54,进而使离合件54持续位在该解闩位置且卡合带动凸轮56。这样一来,门片32就可以长时间处在该解闩状态。
举例来说,当门锁30'的解闩控制件71位在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时,推动件50以及离合件54是停留在如图10所示的该初始位置,使用者需通过输入单元38输入该信号至控制单元40,以驱动传动机构34运行后续的解闩等动作,这样可达到解闩的目的。此外,当门锁30'的解闩控制件71自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旋转九十度时,此时电致动件36可被控制而通电正转使推动件50朝第一方向D1转动,并且在接触开关64还未接触到第三受推结构66的反转端70之前,电致动件36就加以停止,这样一来,推动件50以及离合件54是停留在如图11所示的该解闩位置,也就是此时门锁30'的离合件54被驱动而卡合带动凸轮56,这样使用者就可以转动把手部60以解闩而不需要通过输入单元38输入该信号。
实际上,门锁30'与门锁30搭配使用,也就是说,门锁30'可安装在室内,而门锁30可安装在室外。这样一来,使用者就可以利用门锁30的机制至室外解闩以进入室内,且使用者也可利用门锁30′自门内控制门片32长时间处在该解闩状态。这样一来,当使用者需重复多次开启门片32时,使用者不需要在每次进门时需输入该信号,通过上述的设计,门锁就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大的使用裕度。
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门锁30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14所示,门锁30进一步包括一个离合机构72,其用来在使用者操作把手装置60时沿长轴X传递把手装置60所承受的扭力至锁闩总成58,以带动锁闩总成58解闩。请参考图14至图1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72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72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爆炸示意图。如图14至图16所示,离合机构72包含有一个锁匙总成74,其安装在把手装置60的把手部601中。在这个实施例中,离合机构72进一步包括一个转动卡制件76,其具有两个第一受推结构761。此外,离合机构72进一步包括上述的离合件54,离合件54具有两个第二受推结构541。此外,离合件54的第二受推结构541分别抵接转动卡制件76的第一受推结构761。
值得一提的是,卡制件76的第一受推结构761以及离合件54的第二受推结构541的数量可不以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者为限。举例来说,卡制件76也可具有一个第一受推结构761,离合件54可对应第一受推结构761的数量而具有一个第二受推结构541,或是卡制件76也可具有三个第一受推结构761,离合件54也可对应第一受推结构761的数量而具有三个第二受推结构541。换句话说,只要卡制件7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受推结构761以及离合件5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受推结构541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在这个实施例中,卡制件76的第一受推结构761以及离合件54的第二受推结构541可分别是一个斜面结构。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锁匙总成74包含有一个锁壳741及卡锁锁壳741中的一个锁心743。另外,锁壳741用来保护锁心743,以避免锁心743的内部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损伤。锁心743另外具有一锁匙带动板745。锁匙带动板745卡制转动卡制件76以及用来驱动转动卡制件76转动,但是转动卡制件76在长轴X方向是被限制住而无法移动。此外,锁心743另具有外露在锁壳741的一个锁槽747,以供一个锁匙件78插入。当锁匙件78插入锁槽747后,锁匙件78就可以解除锁壳741对锁心743的卡锁。这样一来,使用者就可以利用锁匙件78来驱动锁心743相对长轴X朝第一转向R1转动,或是驱动锁心743相对长轴X朝相反于第一转向R1的第二转向R2转动。
请参考图17以及图18,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72处在一种初始状态的元件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离合机构72处在一种解闩状态的元件示意图。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当使用者利用锁匙件78驱动锁心743相对长轴X朝第一转向R1转动时,锁匙总成74被驱动而朝第一转向R1转动,以驱动转动卡制件76朝第一转向R1转动。此时,转动卡制件76的第一受推结构761与离合件54的第二受推结构541配合互相推抵,使得转动卡制件76在转动时的扭力,会转化为轴向推力,而转动卡制件76即可推抵离合件54,使离合件54可沿长轴X的第一位移方向X1相对转动卡制件76产生位移。这样一来,转动卡制件76就可以推动离合件54沿长轴X的第一位移方向X1自如图17所示的一个初始位置至如图18所示的一个解闩位置。
当离合件54被转动卡制件76沿长轴X的第一位移方向X1推动至该解闩位置时,离合件54卡合设置在带动柱583的该端上的带动凸轮56。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60的把手部601时,把手装置60会带动锁匙总成74、转动卡制件76以及离合件54一起转动。这样一来,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就可以沿着长轴X的方向传递至离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离合件54在该解闩位置时卡合带动凸轮56,上述的该扭力就可以自离合件54沿长轴X传递至带动凸轮56。接着,该扭力再驱动锁闩总成58的带动柱583旋转,进而驱动锁舌581脱离墙面31,使门片32对应地处在该解闩状态。
除此之外,当离合件54位在如图18所示的该解闩位置时,离合件54可压缩弹性件62,弹性件62就可以因变形而储存一弹性位能。接着,使用者利用锁匙件78驱动锁心743相对长轴X朝第二转向R2转动时,锁匙总成74被驱动而朝第二转向R2转动,以驱动转动卡制件76朝第二转向R2转动。此时,离合件54的第二受推结构541与转动卡制件76的第一受推结构761配合不再互相推抵,使离合件54不再被转动卡制件76的轴向推力所推动,反而是弹性件62就可以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产生一弹性回复力。这样一来,在上述过程中,离合件54可被弹性件62的弹性回复力所驱动,并且如图18所示的该解闩位置离开带动凸轮56,而在长轴X上沿相反于第一位移方向X1的第二位移方向X2相对转动卡制件76产生位移,直到移动至如图17所示的该初始位置为止。
当离合件54被推动件50沿长轴X推动至该初始位置时,离合件54未卡合设置在带动柱583的该端上的带动凸轮56。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60的把手部601时,把手装置60仅可带动锁匙总成74以及转动卡制件76转动而无法带动离合件54一起转动。这样一来,使用者所施予把手部601的扭力便无法沿着长轴X的方向传递至离合件54。由上述可知,因离合件54在该初始位置时未卡合带动凸轮56,上述的该扭力便无法自离合件54沿长轴X传递至带动凸轮56,而把手装置60无法传递该扭力至锁闩总成58而空转。这样一来,门片32持续地处在该闩锁状态。
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门锁80的元件示意图。如图19所示,门锁80的把手装置82包含有一个壳体84,其固定在门片32上,壳体84用来将把手装置82安装在门片32上。此外,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84上,且把手部601可相对上述的长轴X转动。此外,把手装置82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件86,其固定在壳体84,且与壳体84用来共同包覆门锁80的内部元件,例如电致动件、推动件、离合件等,以避免上述的门锁80的内部元件受外力碰撞而损伤。
请参考图20至图22,图2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82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82处在另一种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图22是图20所示的把手装置82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20至图22所示,把手装置82进一步包括一个换向片88。换向片88通过上述的管状部603连接把手部601,管状部603用来传递把手部601所承受的扭力至换向片88。这样一来,换向片88就可以被把手部601驱动且随把手部601转动。此外,换向片88上具有一个第一凹槽881以及一个第二凹槽883,且第一凹槽881具有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且第二凹槽883具有第三侧S3与第四侧S4。在这个实施例中,换向片88实质上是一个圆形结构,且第一凹槽881与第二凹槽883分别是一个弧形凹槽并形成在该圆形结构的圆周上。
除此之外,如图22所示,把手装置82进一步包括一个复位件90。复位件90设置在壳体84与换向片88之间,且用来提供一扭矩使换向片88复位,意即,当外力赋加在把手装置82上而使把手装置82转动时,复位件90是会因变形而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若无外力赋加在把手装置82上,复位件90便会释放其弹性位能。另外,把手装置82进一步包括一个止挡片92,其以可沿平行长轴X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换向片88的一侧。止挡片92具有一个止挡结构921,其可突出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中或第二凹槽883中。如图19至图22所示,固定件86上形成有一个穿孔861,且止挡片92在对应穿孔861的位置上具有一个突点923。此外,把手装置82进一步包括一个弹性件94,其弹性抵接止挡片92与壳体84,使止挡片92被偏压。这样伊莱,弹性件94即可支撑止挡片92,使止挡片92的突点923可穿设在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且使止挡片92的突点923可外露在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
此外,当止挡片92被弹性件94偏压时,止挡片92可沿平行长轴X的方向朝向换向片88移动,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突出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中或第二凹槽883中,使把手部601对应地处在一种第一旋向状态或一种第二旋向状态。在实务上,弹性件94优选地可以是一个压簧,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弹性件94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支撑结构,例如橡胶垫圈等。换句话说,只要是可以弹性抵接且支撑止挡片92的结构设计,均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
当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突出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中时,此时,若无外力赋加在把手装置82上,复位件90便会释放其弹性位能而驱动换向片88,使换向片88沿如图20所示的第一转向W1转动,直到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的第一侧S1抵接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为止。此时,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止挡第一凹槽881的第一侧S1,使把手部601无法继续沿第一转向W1转动,而把手部601就可以对应地位在如图20所示的一个第一起始位置。
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使把手部601朝相反于第一转向W1的第二转向W2转动,以驱动换向片88也沿第二转向W2自如图20所示的该第一起始位置转动,直到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的第二侧S2抵接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为止。此时,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止挡第一凹槽881的第二侧S2,使把手部601无法继续沿第二转向W2方向转动,而把手部601就可以对应地位在如图21所示的一个第一终止位置。若是使用者在把手部601位在该第一终止位置时释放把手部601,或者是使用者在把手部601位在其它非该第一起始位置时释放把手部601,则复位件90就可以提供该扭矩至换向片88,以驱动换向片88以及把手部601复位到该第一起始位置。这样一来,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即可达到自动复位到该第一起始位置的功效。
综上所述,当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突出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中时,把手部601的转动被第一凹槽881的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所限制,而仅能在如图20所示的该第一起始位置以及如图21所示的该第一终止位置间转动。这样一来,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就可以处在该第一旋向状态。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旋向状态可被设计为一种右旋向状态,意即该第一旋向状态为适用惯用手为右手的使用者所设计。
请参考图20至图24,图2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82处在另一种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装置82处在另一种状态的内部元件示意图。当使用者欲改变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的旋向状态时,首先需将一个压杆96插入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如图19所示)。此时,止挡片92的突点923被压杆96推动,进而带动止挡片92向把手部601方向移动。这样一来,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就可以脱离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如图22所示)。此时,把手部601就可以不受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的限制而可以自由旋转,以供使用者改变其旋向状态。除此之外,止挡片92在上述过程中也同时压缩弹性件94而使弹性件94储存一弹性位能,而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以及换向片88就可以自如图20所示的该第一起始位置沿第一转向W1转动。
此时,使用者就可以转动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以驱动换向片88沿第一转向W1转动,直到换向片88的第二凹槽883的第三侧S3转到如图23所示的一个第二起始位置时,将压杆96自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移开。此时,弹性件94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产生一弹性回复力。这样一来,弹性件94就可以驱动止挡片92复位,意即止挡片92可被弹性件94驱动而沿平行把手部601的长轴X的方向移动至第二凹槽883。值得一提的是,固定件86可用来在上述止挡片92复位的过程中止挡止挡片92,以防止自止挡片92第二凹槽883中脱离。
当止挡片92位在第二凹槽883中时,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止挡第二凹槽883的第三侧S3(如图23所示)。这样一来,把手部601便无法沿第二转向W2转动,而把手部601就可以对应地位在如图23所示的该第二起始位置。此时,若是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使把手部601朝第一转向W1转动,以驱动换向片88也沿第一转向W1自如图23所示的该第二起始位置转动,直到换向片88的第二凹槽883的第四侧S4抵接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为止。此时,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止挡第二凹槽883的第四侧S4,使把手部601无法继续沿第一转向W1方向转动,把手部601就可以对应地位在如图24所示的一个第二终止位置。若是使用者在把手部601位在该第二终止位置时释放把手部601,或者是使用者在把手部601位在其它非该第二起始位置时释放把手部601,则复位件90就可以提供该扭矩至换向片88,以驱动换向片88以及把手部601复位到该第二起始位置。这样一来,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即可达到自动复位到该第二起始位置的功效。
综上所述,当止挡片92的止挡结构921突出换向片88的第二凹槽883中时,把手部601的转动被第二凹槽883的第三侧S3与第四侧S4所限制,而仅能在如图23所示的该第二起始位置以及如图24所示的该第二终止位置间转动。这样一来,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就可以处在一种第二旋向状态。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第二旋向状态可被设计为一种左旋向状态,意即该第二旋向状态为适用于惯用手为左手的使用者所设计。
当使用者欲将把手部601自该第二旋向状态改变为该第一旋向状态时,首先需将压杆96插入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此时,止挡片92的突点923被压杆96推动而带动止挡片92脱离换向片88的第二凹槽883,且同时压缩弹性件94而使弹性件94储存一弹性位能,而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以及换向片88就可以自如图23所示的该第二起始位置沿第二转向W2转动。接着,当使用者转动把手装置82的把手部601,以驱动换向片88沿第二转向W2转动,直到换向片88的第一凹槽881的第一侧S1转到如图20所示的该第一起始位置时,将压杆96自固定件86上的穿孔861移开。此时,弹性件94释放该弹性位能,以产生该弹性回复力,而弹性件94就可以驱动止挡片92复位,意即止挡片92可被弹性件94驱动而沿平行把手部601的长轴X的方向移动至第一凹槽881。值得一提的是,固定件86可用来在上述止挡片92复位的过程中止挡止挡片92,以防止自止挡片92第一凹槽881中脱离。
在这个实施例中,复位件90可优选地是一个扭簧。请参考图25至图27,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601位在该第一起始位置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图2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601位在该第二起始位置在另一个视角的元件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部601位在一个初始位置的元件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当把手部601位在该初始位置时,该扭簧是一个自由位置,意即该扭簧不具有扭转变形。实际上,该初始位置实质上垂直该第一起始位置以及该第二起始位置。综上所述,不论是把手部601处在该第一旋向状态或是该第二旋向状态时,该扭簧均相对该初始位置具有扭转变形。因此,该扭簧不论是把手部601处在该第一旋向状态或是该第二旋向状态时均储存有一弹性位能,故当把手部601自该第一旋向状态的该第一初始位置或是该第一终止位置释放时,或是当把手部601自该第二旋向状态的该第二初始位置或是该第二终止位置释放时,该扭簧均释放该弹性位能而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驱动把手部601朝该初始位置移动,意即该扭簧驱动该把手部601复位到该第一初始位置或该第二初始位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锁匙总成连接转动卡制件,故当使用者利用锁匙件驱动锁匙总成时,锁匙总成可直接带动转动卡制件。此时,由于转动卡制件上的第一受推结构抵接离合件上的第二受推结构,故通过第一受推结构与第二受推结构的配合,转动卡制件就可以推动离合件,使离合件能相对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而卡合锁闩模块。这样一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精简,仅需通过转动卡制件即可使锁匙总成的旋转动作转变成离合件的离合动件,不仅可节省对象的材料成本且可简化组装流程,故在生产时不需较多的人力进行组装,进而节省门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门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离合机构,其包含有:
转动卡制件,其具有第一受推结构;
离合件,其具有第二受推结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抵接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以及
锁匙总成,其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第一转向转动以及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的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离合件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配合,使所述离合件能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解闩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中所述锁匙总成包含有锁壳及卡锁在所述锁壳中的锁心,所述锁心具有锁匙带动板,其卡制所述转动卡制件,所述锁匙带动板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沿着所述第一转向转动以及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的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离合件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配合,使所述离合件能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所述解闩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中所述锁心另具有外露在所述锁壳的锁槽,用来供锁匙件插入所述锁槽以解除所述锁心的卡锁,以驱动所述锁心朝所述第一转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以带动锁闩总成解闩,所述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
带动凸轮,其连接所述锁闩总成,所述带动凸轮在所述离合件被所述转动卡制件推动至所述解闩位置时卡合所述离合件,使所述离合件能带动所述带动凸轮与所述锁闩总成而解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
弹性件,设置在离合件与带动凸轮之间,其在所述锁心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相反于所述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转动时驱动所述离合件脱离所述带动凸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第二受推结构分别是斜面结构。
7.一种門鎖,其包含有:
把手装置,其相对于一长轴转动;
锁闩总成;以及
离合机构,其用来传递所述把手装置所承受的扭力至所述锁闩总成,以带动所述锁闩总成解闩,所述离合机构包含有:
转动卡制件,其相对于所述长轴转动;
离合件,其相对于所述长轴转动且可沿所述长轴移动,以可活动地抵接所述转动卡制件;以及
锁匙总成,其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第一转向转动,所述转动卡制件在转动时推抵所述离合件沿所述长轴而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解闩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
带动凸轮,其连接所述锁闩总成,所述带动凸轮在所述离合件被所述转动卡制件推动至所述解闩位置时卡合所述离合件,使所述离合件能带动所述带动凸轮,所述把手装置就可以通过所述离合件传递扭力至所述带动凸轮,以带动所述锁闩总成解闩,当所述离合件未与所述带动凸轮卡合时,所述把手装置是只传递扭力至所述离合件而空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转动卡制件具有第一受推结构,所述离合件具有第二受推结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抵接所述第一受推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锁匙总成包含有锁壳及卡锁在所述锁壳中的锁心,所述锁心具有锁匙带动板,其卡制所述转动卡制件,所述锁匙带动板用来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所述第一转向转动以及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的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离合件的所述第二受推结构配合,使所述离合件能相对所述转动卡制件产生位移,以推动所述离合件至所述解闩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锁心另具有外露在所述锁壳的锁槽,用来供锁匙件插入所述锁槽以解除所述锁心的卡锁,以驱动所述锁心朝所述第一转向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离合机构进一步包括:
弹性件,其在所述锁心驱动所述转动卡制件朝相反于所述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转动时驱动所述离合件脱离所述带动凸轮。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門鎖,进一步包括:
底板,其设置在门片上,所述底板用来固定所述离合机构在所述门片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把手装置包含有:
把手部,其外露在所述门片外侧;以及
管状部,其连接所述把手部且穿过所述底板,所述离合件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管状部的一端;
其中转动所述把手装置会带动所述锁匙总成、转动卡制件以及离合件一并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锁闩总成包含有:
锁舌,其用来锁闩在墙面;以及
带动柱,其连接所述带动凸轮以及所述锁舌,当所述离合件被所述转动卡制件推动至所述解闩位置时,所述离合件卡合所述带动凸轮,以驱动所述带动柱以及所述锁舌旋转以解闩,所述带动凸轮安装在所述带动柱,且所述带动柱未与所述管状部连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門鎖,其中所述第一受推结构与所述第二受推结构分别是斜面结构。
CN2012104261872A 2011-12-29 2012-10-31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Pending CN1031848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523 2011-12-29
TW100149523A TWI457493B (zh) 2011-12-29 2011-12-29 適用於電動鎖的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TW101103924A TWI457491B (zh) 2012-02-07 2012-02-07 離合機構及其電動鎖
TW101103924 2012-0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4813A true CN103184813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7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047.0A Active CN103184812B (zh) 2011-12-29 2012-10-19 可换向把手装置
CN2012104261872A Pending CN103184813A (zh) 2011-12-29 2012-10-31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9047.0A Active CN103184812B (zh) 2011-12-29 2012-10-19 可换向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64458B2 (zh)
CN (2) CN103184812B (zh)
CA (2) CA279933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408A (zh) * 2015-05-12 2015-09-09 深圳市同创新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用双驱动离合机构
CN106761036A (zh) * 2015-12-25 2017-05-31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三合一行李箱锁及使用方法
CN107060527A (zh) * 2017-03-17 2017-08-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锁具
CN107495546A (zh) * 2016-09-30 2017-12-22 Ykk株式会社 旋转机构、拉链用的能分离的止动件和拉链
CN108590340A (zh) * 2018-06-27 2018-09-28 北京洛克欧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离合器的电子锁把手
CN108678563A (zh) * 2018-08-16 2018-10-19 刘建刚 一种门锁
CN108798236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CN109098533A (zh) * 2018-10-24 2018-12-28 张芝衔 智能锁具防撬装置及智能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200979A1 (en) * 2012-01-30 2013-08-08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Lock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631914B (zh) * 2014-01-29 2017-04-19 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打滑机构的锁芯
US9790713B2 (en) 2014-02-25 2017-10-17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Simplified lever handing apparatus
DE102014008159A1 (de) * 2014-05-30 2015-12-03 Novomatic Ag Gerät mit einem einem Handgriff zugeordneten Bedienelement
US10724270B2 (en) * 2015-01-09 2020-07-28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Exit trim with simplified lever handing
CN104775672A (zh) * 2015-05-06 2015-07-15 张泽 门把手结构
CN104929439A (zh) * 2015-06-09 2015-09-23 白炳武 一种电子锁离合驱动装置
CN105133931A (zh) * 2015-09-01 2015-12-09 王竹檀 新型智能防盗锁
CN105133934A (zh) * 2015-09-01 2015-12-09 王竹檀 新型智能防盗锁的过载保护器
CN106481146B (zh) * 2015-09-02 2019-03-22 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通过猫眼开锁的锁具
CN106481145A (zh) * 2015-09-02 2017-03-08 广东金点原子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更换把手左右方向的锁具
AU2016314778B2 (en) * 2015-09-02 2021-05-06 Tnbt Holdings Pty Ltd A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a torque applied to a handl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a torque applied to a handle
SE539749C2 (en) * 2016-02-19 2017-11-14 Hallandia Innovation Ab Electronic door lock operating device
US10597902B2 (en) * 2016-04-20 2020-03-24 Scyan Electronics LLC Lock clutches, lock assemblies, lock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DE102016107717A1 (de) * 2016-04-26 2017-10-26 Maco Technologie Gmbh Türschloss
CN106049991A (zh) * 2016-08-13 2016-10-26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电子锁面板的离合器模块
CN107780707B (zh) * 2016-08-30 2021-09-28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冷桥门把手
CN107956315A (zh) * 2016-10-17 2018-04-24 广东金点原子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的开锁机构
TWI593866B (zh) 2016-11-14 2017-08-01 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鎖及其離合機構
CN10676095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门锁离合器模块
CN106760948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温州瓯海利尔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分离单舌锁
US10851565B1 (en) * 2017-03-15 2020-12-01 Questek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Rotary lock actuator
CN109025508B (zh) * 2017-07-19 2023-09-22 李川涛 智能锁具的安装结构及防止智能锁驱动器被取下的方法
CN107355133B (zh) * 2017-07-27 2022-08-12 深圳家卫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空转可调节智能锁
CN107675942A (zh) * 2017-11-09 2018-02-09 曹汉添 能实现把手换向的装置
CN108005477B (zh) * 2017-11-15 2019-08-23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锁装置
CN107869276B (zh) * 2017-12-14 2022-10-21 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可换向执手
CN108049723B (zh) * 2018-01-21 2023-07-28 张尽力 半自动全能通配智能防盗锁
CN108518131B (zh) * 2018-04-26 2024-04-26 深圳市罗漫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及其旋转式限位装置
CN108756463B (zh) * 2018-05-30 2023-07-14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猫眼开锁和左右换向功能的门锁
CN108729742A (zh) * 2018-07-04 2018-11-02 箭牌智能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
CN108756508A (zh) * 2018-07-24 2018-11-06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换向的智能锁离合组件
CN110107152A (zh) * 2019-03-26 2019-08-09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
US11639617B1 (en) 2019-04-03 2023-05-02 The Chamberlain Group Llc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KR102580811B1 (ko) * 2019-05-07 2023-09-21 주식회사 직방 도어락 장치
CN110159070A (zh) * 2019-06-06 2019-08-23 珠海吉门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把手换向结构及智能门锁
CN112443200B (zh) * 2019-08-28 2022-02-08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门锁的推拉模块
US20230228118A1 (en) * 2019-12-13 2023-07-20 Spectrum Brands, Inc. Alignment guide for a door handle assembly
US11674335B2 (en) * 2020-05-05 2023-06-13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Axial clutch mechanism
CN111827784B (zh) * 2020-08-08 2023-10-13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可换向的智能锁具
USD939319S1 (en) * 2020-08-12 2021-12-28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Door lever
CN114520566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装置及智能门锁
CN112647776A (zh) * 2020-12-21 2021-04-13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
CN113047700B (zh) * 2021-04-29 2022-03-18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换向机构
CA3158419A1 (en) * 2021-05-05 2022-11-05 Assa Abloy Access And Egress Hardware Group, Inc. Door lock assembly with waggle reduction
US20220356730A1 (en) * 2021-05-05 2022-11-10 Assa Abloy Access And Egress Hardware Group, Inc. Door lock assembly
US11885161B2 (en) 2021-08-13 2024-01-30 Assa Abloy Access And Egress Hardware Group, Inc. Door lock assembly including weatherization
CN114412287B (zh) * 2022-01-18 2022-11-25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
US20230349195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Iloq Oy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ylind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441A (en) * 1993-09-30 1996-04-02 Stoneridge, Inc. Double locking lock actuator
CN2375721Y (zh) * 1999-03-16 2000-04-26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的传动装置
CN2615256Y (zh) * 2003-03-31 2004-05-12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离合结构的电动把手锁
CN2660050Y (zh) * 2003-03-03 2004-12-01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锁
CN201391122Y (zh) * 2009-04-27 2010-01-27 隆诠股份有限公司 锁的离合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4748A (en) * 1959-09-21 1961-12-26 American Hardware Corp Operating handle assembly for latch or lock mechanism
GB1578621A (en) * 1976-10-22 1980-11-05 Allgood Ltd G & S Door handle mechanisms
AU532292B2 (en) * 1979-05-30 1983-09-22 Lockwood Australia Pty Ltd Reversible door handle set
CA2046829A1 (en) * 1990-08-10 1992-02-11 Gary R. Bergen Door latch assembly
US5067758A (en) * 1990-12-21 1991-11-26 Tong-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Lock handle assembly with limited angular movement
CA2122999C (en) * 1991-11-12 2003-05-27 John Laurence Hook Privacy adaptor for door furniture
US5433497A (en) * 1993-01-12 1995-07-18 Masco Building Products Corporation Door latch with privacy feature
US5505508A (en) * 1994-11-29 1996-04-09 Tong-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Door lock assembly
US5992189A (en) * 1995-01-19 1999-11-30 Nt Falcon Lock Door lock with clutch arrangement
US5562317A (en) * 1995-03-20 1996-10-08 Tong-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Inner handle assembly of cylinder lock
KR970015988A (ko) * 1995-09-13 1997-04-28 박정우 원통형레버도어록의 로크바디파손방지장치
GB9701718D0 (en) * 1997-01-28 1997-03-19 Multi Stroke Limited Reversible handle
AUPP441198A0 (en) * 1998-06-30 1998-07-23 Gainsborough Hardware Industries Limited A handle mounting assembly
US6216500B1 (en) * 1999-08-02 2001-04-17 Hyundai Metal Co., Ltd. Device for unlocking tubular-type door lock in conjunction with indoor handle
US6517127B1 (en) 2001-09-17 2003-02-11 Chao-Jung Lu Electric door lock
TWM240472U (en) 2002-05-09 2004-08-11 Tsun-Tsai Yeh A motor-driving lock
US6568231B1 (en) * 2002-06-18 2003-05-27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Lock structure for bathroom use
TWI220910B (en) 2003-03-14 2004-09-11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An electric handle
US20040207214A1 (en) 2003-04-16 2004-10-21 Yi-An Lin Electronic door lock
TW590144U (en) * 2003-05-30 2004-06-01 Tong Lung Metal Ind Co Ltd Lock
FR2882772B1 (fr) * 2005-03-04 2007-05-04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as Verrou debrayable pour un mecanisme de serrure automobile
FR2882771B1 (fr) * 2005-03-04 2008-09-05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as Verrou debrayable pour un mecanisme de serrure automobile
DE202005004381U1 (de) * 2005-03-16 2005-05-25 Hoppe Ag, St Martin Rückholfeder-Einheit
FR2883322B1 (fr) * 2005-03-18 2008-09-05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as Verrou debrayable pour un mecanisme de serrure automobile
NZ567630A (en) * 2005-10-21 2010-11-26 Australian Lock Pty Ltd Improvements in ironmongery
FR2893061B1 (fr) * 2005-11-07 2009-02-13 Cyclope Sarl Mecanisme de montage d'une poignee tournante de commande d'une serrure de porte
CN2854001Y (zh) * 2005-12-16 2007-01-03 杨官贵 门锁把手换向装置
AT9593U1 (de) * 2006-12-07 2007-12-15 Kaba Gmbh Beschlag oder schloss
US7559219B2 (en) * 2007-06-29 2009-07-14 Jeff Chen Door lock
EP2420640A1 (en) * 2007-07-31 2012-02-22 Carl F International A/S A handle assembly
US8491023B2 (en) * 2007-09-04 2013-07-23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Door lock assembly
US20090211320A1 (en) 2008-02-27 2009-08-27 Wen-Pin Wu Electro-mechanical lock structure
US7770423B2 (en) 2008-03-14 2010-08-10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structure
US7543469B1 (en) 2008-04-07 2009-06-09 Sun-Castle Global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oor lock
DE202009000422U1 (de) * 2009-01-12 2009-06-10 Hoppe Ag, St. Martin Betätigungshandhabe
US7827837B2 (en) 2009-02-23 2010-11-09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CA2712655C (en) * 2009-08-13 2017-09-26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 door lock
SE534122C2 (sv) * 2009-09-23 2011-05-03 Rudhager Nystroem Design & Innovation Ab Handtagsanordning för snabb montering/justering och demontering
US8375567B2 (en) 2010-02-04 2013-02-19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installation of an electronic lock
CN201627408U (zh) * 2010-02-22 2010-11-10 浙江圣非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让锁具手柄左右互换的机构
DE202010005648U1 (de) * 2010-06-16 2011-10-14 Dom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chloss
CN202055622U (zh) * 2011-04-22 2011-11-30 贾君鑫 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441A (en) * 1993-09-30 1996-04-02 Stoneridge, Inc. Double locking lock actuator
CN2375721Y (zh) * 1999-03-16 2000-04-26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的传动装置
CN2660050Y (zh) * 2003-03-03 2004-12-01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锁
CN2615256Y (zh) * 2003-03-31 2004-05-12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离合结构的电动把手锁
CN201391122Y (zh) * 2009-04-27 2010-01-27 隆诠股份有限公司 锁的离合器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408A (zh) * 2015-05-12 2015-09-09 深圳市同创新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用双驱动离合机构
CN106761036A (zh) * 2015-12-25 2017-05-31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三合一行李箱锁及使用方法
CN107495546A (zh) * 2016-09-30 2017-12-22 Ykk株式会社 旋转机构、拉链用的能分离的止动件和拉链
CN107495546B (zh) * 2016-09-30 2020-12-22 Ykk株式会社 旋转机构、拉链用的能分离的止动件和拉链
CN107060527A (zh) * 2017-03-17 2017-08-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锁具
CN108798236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US10385588B2 (en) 2017-05-04 2019-08-20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 lock and clutch mechanism thereof
CN108798236B (zh) * 2017-05-04 2019-11-05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CN108590340A (zh) * 2018-06-27 2018-09-28 北京洛克欧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离合器的电子锁把手
CN108678563A (zh) * 2018-08-16 2018-10-19 刘建刚 一种门锁
CN108678563B (zh) * 2018-08-16 2024-05-28 深圳市易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09098533A (zh) * 2018-10-24 2018-12-28 张芝衔 智能锁具防撬装置及智能锁
CN109098533B (zh) * 2018-10-24 2024-02-02 张芝衔 智能锁具防撬装置及智能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68978A1 (en) 2013-07-04
US9464458B2 (en) 2016-10-11
US20130167600A1 (en) 2013-07-04
CA2800536C (en) 2017-03-28
CA2800536A1 (en) 2013-06-29
CN103184812A (zh) 2013-07-03
CA2799338A1 (en) 2013-06-29
CN103184812B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4813A (zh)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CN103184814A (zh) 适用在电动锁的传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动锁
CN103184815A (zh) 传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动锁
US9181730B1 (en) Driv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lock
CN101560866A (zh) 具有电子应急功能的保险门
CN103174327A (zh) 门锁装置及具有门锁装置的封闭装置
CN111141101A (zh) 翻转梁装置及对开门冰箱
CN109958342A (zh) 智能锁及电动车
CN110159081B (zh) 机械密码锁
KR101254827B1 (ko) 다중 홈 키로 작동 가능한 회전식 실린더 록
CN204571614U (zh) 洗碗机门锁机构及洗碗机
US20180266146A1 (en) Electric lock and clutch mechanism thereof
TWI457491B (zh) 離合機構及其電動鎖
CN103388429A (zh) 应急锁
CN206971978U (zh) 防误传动器和窗户
CN201507219U (zh) 具有电子应急功能的保险门
CN211342155U (zh) 一种可定位传动盒
TWI457495B (zh) 傳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動鎖
CN101538958B (zh) 一种机械电子复合锁
TW201345361A (zh) 鎖固裝置
CN102891024B (zh) 开关装置的锁定组件及其开关装置
CN219123138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WO2009019726A1 (en) Lock and related key
CN220553760U (zh) 配电抽屉及模块化配电柜
CN112786339B (zh) 一种盘簧隔离操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