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0050Y - 电动锁 - Google Patents

电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60050Y
CN2660050Y CN 03203373 CN03203373U CN2660050Y CN 2660050 Y CN2660050 Y CN 2660050Y CN 03203373 CN03203373 CN 03203373 CN 03203373 U CN03203373 U CN 03203373U CN 2660050 Y CN2660050 Y CN 26600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seat
steel ball
spring
un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033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奕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EZ TR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2033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6005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600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600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锁,是安装在一门板上,包含:一锁栓、一装饰座、一安装在装饰座上的固定座、一手动装置、一电动装置,以及一离合装置;该固定座包括:一转孔,以及一转孔环面,该转孔环面上设置定位槽;该手动装置包括:一手控件,以及一连动件,该连动件的外环面上设置连动凹槽;该电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以及一离合座,该离合座上设置一安装孔;该离合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该安装孔内的径移座、一介于该径移座及该定位槽间的离合钢珠、一恒压抵该离合钢珠径向外移的离合弹簧、一安装在该径移座的一容槽内的解卡钢珠,以及一恒压抵该解卡钢珠径向内顶的解卡弹簧。当离合钢珠停留在固定座的两定位槽间时,仍可以手控方式解锁。

Description

电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选择地以手动或电动方式开锁或闭锁的电动锁。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以往电动锁1在设计上大致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479725号所示,可安装在一门板10上,该门板10具有一内侧面101、一外侧面102,以及衔接在两侧面101、102间的一连接面103,而该电动锁1包含:一安装在连接面103上的锁栓11、一盖设在内侧面101上的装饰座12、一安装在装饰座12上并可连动锁栓11的手控件13、一和手控件13连动地套合的连动件14、一固定地安装在装饰座12的一容室121内的固定座15、一可间接驱动手控件13转动的电动装置16,以及数个离合装置17。
其中该固定座15上具有一圆形的转孔151,而电动装置16是安装在容室121内,包括:一可由电池组160提供电力的马达161、一受马达161传动的衔接齿轮162、一受衔接齿轮162传动的离合齿轮163,以及两个可控制马达161运转行程的感应件164,其中该离合齿轮163具有一和衔接齿轮162啮合的啮合部165,以及一和啮合部165一体成型并突伸入固定座15的转孔151内的离合部166,在离合部166上设置四个等角度且径向贯穿的安装孔167。而该连动件14的一外环面141是和离合部166的一内穿孔168的内壁贴合,在该外环面141上等角度下凹数个和安装孔167径向对应的连动凹槽142,而该固定座15的转孔151的一内壁面上也等角度设置数个定位槽152,该等定位槽152都和安装孔167径向对应。
配合图3,而该等离合装置17是各别地安装在离合齿轮163的安装孔167内,每一离合装置17都包括:一可径向移动的卡合杆171,以及一将卡合杆171恒顶向固定座15的弹簧172,其中该卡合杆171具有一位在径向内端的卡合端173,以及一位在径向外端的定位端174。在手控操作模式下(如图2),该等离合装置17的卡合杆171受到弹簧172的顶推恒往径向外端移位,这时候卡合杆171的卡合端173没入安装孔167内,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转动手控件13及连动件14,最后带动锁栓11动作,由于锁栓11及手控件13间的连动关系是以往技术,不再说明或显示构造。
当前述新型专利在电控操作模式下(如图3),马达161会带动衔接齿轮162及离合齿轮163转动,在离合齿轮163被驱动旋转的瞬间,由于各离合装置17会随离合齿轮163转动,因此各离合装置17的卡合杆171会受到转孔151的一内壁面的顶推,克服弹簧172的弹力径向内移,并使得卡合杆171的卡合端173插入于连动件14的连动凹槽142内,由于该连动件14是和用来控制锁栓11动作的手控件13套合连动,因此当卡合杆171的卡合端173卡合在连动件14上时,马达161的驱动力就会间接带动手控件13转动。当卡合杆171移动一段设定行程(一般是指旋转九十度)时,该卡合杆171就会受到弹簧172径向外顶,而和连动件14脱离卡合状态,并完成电控的操控。
以往电动锁1在设计上固然可依需要选择电动或手动操控,但在电控操作的模式中,马达161必须具有充足的电力,才能让卡合杆171移动到下一定位槽152的位置。相反的,当马达161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电力不足的情况时,该卡合杆171的定位端174就会不正常地停留在两个定位槽152间。此时假设屋内有人急于开门离开时,并无法转动该手控件13。也就是说,除非再以电控方式让卡合杆171的定位端174回到图2的非连动位置,否则该电动锁1就会形成卡死无法手动操作。
产生前述缺失的原因在于:当卡合杆171由一个定位槽152移到下一个定位槽152的行程中,也就是当离合装置17位在图3的状态下,由于各卡合杆171的卡合端173是插接卡合在连动件14的连动凹槽142内,且整支卡合杆171顶撑在固定座15的内壁面与连动件14的连动凹槽142,没有空间让卡合杆171再径向外移,因此受到卡合杆171的插接,该连动件14和手控件13无法转动,造成使用上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当离合装置停滞在连动位置时,仍可以借由手控件进行开锁,而具有较佳使用安全性的电动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锁,包含:一安装在一门板上的锁栓、一固定地安装在该门板上的装饰座、一安装在装饰座上的固定座、一带动锁栓的手动装置、一电动装置,以及一离合装置;该手动装置可带动锁栓在一突出位置及一缩回位置间转换;该固定座包括:一转孔,以及一界定出该转孔的转孔环面,在该转孔环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外凹的定位槽;而该手动装置包括:一可旋转地安装在该装饰座上的手控件,以及一和手控件连动的连动件,在该连动件的一外环面上径向内凹设置至少两个连动凹槽;该电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以及一连接该马达并在该固定座的转孔内转动的离合座,该离合座上设置一径向并连通该定位槽及该连动凹槽的安装孔,而该离合装置是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
该离合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该离合座的安装孔内且可径向移动的径移座、一介于该径移座及该固定座的定位槽间的离合钢珠、一恒压抵该离合钢珠径向外移的离合弹簧、一安装在该径移座的一容槽内的解卡钢珠,以及一径向内顶该解卡钢珠的解卡弹簧,且该解卡弹簧的弹力大于该离合弹簧的弹力。
当离合装置的离合钢珠停留在固定座的两定位槽间时,转动该手控件仍可以带动连动件转动,并因此造成解卡钢珠克服解卡弹簧的弹力径向外移,以进行手控解锁的动作。
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径移座还具有一抵靠壁,以及一自该抵靠壁往安装孔的径向内端延伸并界定出该容槽的限位环壁,该离合弹簧相对于该离合钢珠的另一端抵靠在该抵靠壁上。
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环壁的径向内端设有一挡止该解卡钢珠的收束口。
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内具有一和径移座的抵靠壁内外间隔的肩部,而该离合弹簧是顶撑在该肩部与该抵靠壁之间。
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装置还包括:一连接马达的衔接齿轮、一与该衔接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而该离合座上朝向该传动齿轮的一外环表面上设置两个插孔,而该传动齿轮上具有两支插设在该离合座的两插孔内的插杆。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良以往电动锁上离合装置的设计,并以两个弹簧力不同的弹簧74、75来控制两个钢珠72、73动作的设计,不仅未见于以往电动锁,该项设计更可提供离合装置7被往径向外端顶推的空间,使电动锁不预期地停滞在连动位置时,能够借由一般手控操作使离合装置7由连动位置转换到解卡位置,最后恢复到非连动位置,上述构造的创新确实大大地提高了电动锁使用的安全性,故本实用新型确为一创新,且极具产业上利用价值的电动锁。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479725号新型专利案的一立体安装图,显示该专利案的电动锁安装在一门板上的状态;
图2是该新型专利案的一未完整的正视图,图中该电动锁的数离合装置位在一非连动位置;
图3是该新型专利案的一局部放大正视图,图中该电动锁的离合装置位在一连动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锁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正视图;
图6是图5的一未完整的局部放大图,图中该电动锁的一离合装置位在一非连动位置;
图7是一类似图6的未完整的局部放大图,图中该离合装置位在一连动位置;
图8是一类似图6的未完整的局部放大图,图中该离合装置位在一解卡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4、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也是安装在一门板10上,该门板10也具有:一内侧面101、一外侧面102,以及一垂直衔接在内、外侧面101、102间的衔接面103。而该电动锁包含:一安装在门板10的衔接面103上的锁栓2、一固定地安装在内侧面101上的装饰座3、一固定座4、一可连动锁栓2在一突出位置或一缩回位置间转换的手动装置5、一安装在装饰座3内的电动装置6,以及一可选择地将电动装置6的动力传递到手动装置5的离合装置7。在设计上前述锁栓2也可以受到一安装在门板10的外侧面102上的锁钥单元20控制,而在一突出位置及一缩回位置间转换,但是锁栓2如何被手动装置5和锁钥单元20操作为既有技术,不再说明及显示细部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装饰座3包括:一平行于内侧面101的安装壁31、一自该安装壁31往内侧面101方向垂直延伸的围绕壁32,以及一由安装壁31及围绕壁32界定而出的容室33。
而该固定座4是借两螺杆41固定地安装在装饰座3的安装壁31上,并位在容室33内,上述固定座4包括:一环状的环壁42,以及自该环壁42径向突出并供两螺杆41穿设的突耳43。其中该环壁42上具有一圆形的转孔421,以及界定出转孔421的一转孔环面422,在该转孔环面422凹设四个等角度且径向外凹的定位槽423。
而该手动装置5包括:一可旋转地插设在装饰座3的安装壁31上的手控件51,以及一和手控件51套合连动的连动件52,其中该连动件52具有一供手控件51穿过卡合的连动卡孔521,以及一环形的外环面522,在该外环面522上具有数个径向内凹并等角度设置的连动凹槽523。
该电动装置6包括:一安装在装饰座3的容室33内的马达61、一和马达61的一轴心啮合连动的衔接齿轮62、一和衔接齿轮62啮合的传动齿轮63、一和该传动齿轮63插接卡合的离合座64,以及数个和马达61电气连结以提供电能的电池65。其中该传动齿轮63的一侧面631上突出两支插杆632,而该离合座64是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座4的转孔421内,具有一内环表面641、一外环表面642、衔接在两环表面641、642间的一圆形内周面643、一外周面644、一由该内周面643界定而出并供连动件52可旋转地套合的内穿孔645、一由外周面644往内周面643径向设置的安装孔646,以及两个由外环表面642往内环表面641凹设的插孔647,其中该安装孔646内利用孔径变化设置一肩部648。而该传动齿轮63的两插杆632就是插设在离合座64的两插孔647内,以便套合地连动,当然在设计上该离合座64也可以和传动齿轮63一体成型。
配合图6,该离合装置7是安装在离合座64的安装孔646内,包括:一可径向移动地安装在该安装孔646内的径移座71,该径移座71具有一和安装孔646的肩部648内外间隔且直径相当的抵靠壁711、一直径小于该抵靠壁711并由抵靠壁711的径向内面往连动件52方向突出的限位环壁712,以及一由该限位环壁712界定而出的容槽713,在容槽713径向内端形成一收束口714,该收束口714是为防止解卡钢珠73自该容槽713中掉出。
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7更包括:一位在径移座71的抵靠壁711的径向外端的离合钢珠72、一安装在径移座71的容槽713内的解卡钢珠73、一将解卡钢珠73恒往收束口714顶推的解卡弹簧74,以及一安装在肩部648及抵靠壁711间的离合弹簧75,其中解卡弹簧74的弹簧力大于离合弹簧75的弹簧力,而该离合钢珠72的球心等于或不高于离合座64的外周面644。
当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7位在一非连动位置时,该离合装置7的离合钢珠72受到离合弹簧75的顶推定位在固定座4的一定位槽423内,而该解卡钢珠73受到解卡弹簧74的顶推略突出于收束口714,但解卡钢珠73是没入于安装孔646内,此时使用者可以转动手控件51,并带动连动件52转动及锁栓2动作。
参阅图4、5、7,当使用者以电动方式驱动锁栓2动作时,该离合装置7会由图6的非连动位置转动至图7的一连动位置,操作的方式是驱动马达61,并依序传动衔接齿轮62、传动齿轮63、离合座64转动,当离合座64转动时,安装在离合座64的安装孔646内的离合装置7就会随着移动,当离合钢珠72旋离径向外凹的定位槽423时,由于供离合装置7伸张的空间缩小,因此离合钢珠72会克服弹簧力较小的离合弹簧75弹力,并将径移座71往径向内端推动,使安装在径移座71径向内端的解卡钢珠73抵靠在连动件52的一连动凹槽523内,借离合装置7径向内移地插向连动件52,来带动该连动件52及手控件51转动,最终带动锁栓2作动。当设定的行程到达时,马达61就会停止转动,前述设定行程一般是指离合装置7移到转动方向的下一个定位槽423的距离。
参阅图5、7、8,在电控操作的模式中若电池66突然电力不足时,马达61就无法顺利的带动离合座64转动,并且造成离合装置7停留在两组径向对应的定位槽423间,这时候使用者可以转动手控件51,以带动连动件52依设定方向旋转,当连动件52被旋转时,虽然离合装置7的解卡钢珠73仍然落在连动件52的连动凹槽523内部,但由于该解卡钢珠73是受到解卡弹簧74的顶推,因此使用者只要以较平常大的力量转动该手控件51,就可以让离合装置7由图7的连动位置转换到一解卡位置,也就是解卡钢珠73会克服解卡弹簧74的弹力缩入容槽713内,如此手控件51就可以带动该连动件52转动,直到解卡钢珠73移动而和连动件52上另一连动凹槽523对应时,整个电动锁就可以达到手动解锁的目的。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锁钥单元20也可以带动手控件51转动,因此,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图中未示出的钥匙解锁。要让离合座64恢复到图5的非连动位置时,只要更换电池65再激活马达61运转就可以。
在设计上,本实用新型也可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离合装置7,电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并不以单独设置一个离合装置7为必要。

Claims (5)

1、一种电动锁,包含:一安装在一门板上的锁栓、一固定地安装在该门板上的装饰座、一安装在装饰座上的固定座、一带动锁栓的手动装置、一电动装置,以及一离合装置;其中该固定座包括:一转孔,以及一界定出该转孔的转孔环面,在该转孔环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径向外凹的定位槽;而该手动装置包括:一可旋转地安装在该装饰座上的手控件,以及一和手控件连动的连动件,在该连动件的一外环面上径向内凹设置至少两个连动凹槽;该电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以及一连接该马达并在该固定座的转孔内转动的离合座,该离合座上设置一径向并连通该定位槽及该连动凹槽的安装孔,而该离合装置是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
该离合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该离合座的安装孔内且可径向移动的径移座、一介于该径移座及该固定座的定位槽间的离合钢珠、一恒压抵该离合钢珠径向外移的离合弹簧、一安装在该径移座的一容槽内的解卡钢珠,以及一径向内顶该解卡钢珠的解卡弹簧,且该解卡弹簧的弹力大于该离合弹簧的弹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径移座还具有一抵靠壁,以及一自该抵靠壁往安装孔的径向内端延伸并界定出该容槽的限位环壁,该离合弹簧相对于该离合钢珠的另一端抵靠在该抵靠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环壁的径向内端设有一挡止该解卡钢珠的收束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内具有一和径移座的抵靠壁内外间隔的肩部,而该离合弹簧是顶撑在该肩部与该抵靠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装置还包括:一连接马达的衔接齿轮、一与该衔接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而该离合座上朝向该传动齿轮的一外环表面上设置两个插孔,而该传动齿轮上具有两支插设在该离合座的两插孔内的插杆。
CN 03203373 2003-03-03 2003-03-03 电动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005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373 CN2660050Y (zh) 2003-03-03 2003-03-03 电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373 CN2660050Y (zh) 2003-03-03 2003-03-03 电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60050Y true CN2660050Y (zh) 2004-12-01

Family

ID=3432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033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0050Y (zh) 2003-03-03 2003-03-03 电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6005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481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CN111577006A (zh) * 2019-11-27 2020-08-25 忠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转换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481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机构及其门锁
US9464458B2 (en) 2011-12-29 2016-10-11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Reversible handle device
CN111577006A (zh) * 2019-11-27 2020-08-25 忠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转换结构
CN111577006B (zh) * 2019-11-27 2021-12-17 忠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转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2940U (zh) 一种自校准离合器
CN2660050Y (zh) 电动锁
CN2890258Y (zh) 门锁启闭控制装置
CN201661131U (zh) 一种门锁
CN203821966U (zh) 插芯锁体
CN2464855Y (zh) 一种tm卡的自动锁紧防盗门锁
CN2495758Y (zh) 箱类按压式钥匙锁具
CN200955281Y (zh) 用于智能锁头的弹性插销
CN213573401U (zh) 一种带有后置离合装置的密码锁
CN101408080B (zh) 一种微型电子锁
CN2654801Y (zh) 可同步解锁的锁具
CN1737316A (zh) 锁芯
CN2471889Y (zh) U型锁
CN201593341U (zh) 智能锁
CN2615274Y (zh) 电控挂锁
CN205713518U (zh) 一种锁具的离合控制总成
CN2783078Y (zh) 阀门阀杆的限制装置
CN201695760U (zh) 锁传动装置
CN2627155Y (zh) 把手锁具
CN2605354Y (zh) 一种电子抽屉锁
CN201810057U (zh) 保险箱锁定机构
CN221031948U (zh) 一种隐藏式门锁
CN1092275C (zh) 锁心
CN217949146U (zh) 一种便于维护人员开启的防盗井盖
CN2539803Y (zh) 一种具有多重锁定机构的弹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