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6896A -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6896A
CN103156896A CN2012105410855A CN201210541085A CN103156896A CN 103156896 A CN103156896 A CN 103156896A CN 2012105410855 A CN2012105410855 A CN 2012105410855A CN 201210541085 A CN201210541085 A CN 201210541085A CN 103156896 A CN103156896 A CN 103156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ginseng
ginseng rubra
red ginseng
high temperature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10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6896B (zh
Inventor
洪喜道
李英哲
金永灿
金敬卓
崔相润
李玲璟
赵章元
鲁廷孩
金恩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KFRI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KF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KFRI filed Critical Korea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KFRI
Publication of CN103156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6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6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68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3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sisting of whole pieces or fragments without mashing the original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015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pressure variation, shock, acceleration or shear stress or cavitation
    • A23L3/0155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pressure variation, shock, acceleration or shear stress or cavitation using sub-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s, or pressure variations transmitted by a liquid o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4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drying or kilning; Subsequent reconstitu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00/00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 A23V2200/30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20Natural extracts
    • A23V2250/21Plant extracts
    • A23V2250/2124Ginse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造的红参、包含其的健康功能食品以及红参茶,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红参与普通红参相比,总酚化合物、麦芽醇及人参皂苷之类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加的同时,能够防止以往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含量而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或反复蒸熟及干燥而红参的色泽变黑的褐变现象,能够维持圆形参的形态,能够制造短时间内提取收率高的红参,另外,可以将其粉碎而制造温水中能够容易快速地泡出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的红参茶粉末。

Description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参的制造方法,更详细的,涉及利用高温高压处理及减压干燥的红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丽人参在中国的古书急就章、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记载为无毒、且具有长生不老的上药的功效,田七参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为具有止血作用的功效。
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通过不断研究,解明了其化学结构,并阐明了其药理活性成分。已知人参的主要成分皂苷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以下效果,即,在体内的脂肪分解力大,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与消化,活化细胞内酶而促进新陈代谢,血清蛋白质的促进及增加能量而恢复元气及改善食欲不振等。
人参根据加工方法大致分为维持人参原形的原参(fresh ginseng)、红参(red ginseng)、白参(white ginseng)等3类,原参是从田地中收获的鲜人参,含75%左右水分,因此很容易在流通过程中腐败或损伤,如果没有特殊的储存设施或者包装很难长期保管。
红参是指将精选的原参在没有去除网状组织外皮的情况下,用蒸汽蒸后干燥的淡黄褐色或淡红褐色的人参,红参被报道具有原参或白参等其他人参所不具有的特殊成分,并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和兴奋作用,调血作用及降低血糖值,护肝,对内分泌系统作用从而间接地对性行为或生殖效果起到有效的作用的效果,抗炎及抗肿瘤效果等。
这种红参是韩医学上通过传统制药技术修治法而加工的修治生药,将原参通过特殊的蒸熟、干燥及加工工序而制造。在经过上述工序的过程中,人参组织中的淀粉粒子发生糊化,组织变得坚固,各种酶失活而品质变得稳定。此外,在经过温度处理工序的过程中,发生2次性成分变化,生成原参和白参中不存在的红参特有的药效成分(人参皂苷Rs、Rg1、Rg2、Rh1等),抗氧化活性等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增加(Kitagawaet al.1983,1992)。
这些人参皂苷Rb1、Rb2、Rc、Rd、Re等的成分在超过100℃的高温下提取10分钟以上时,对热和提取时间的变化不稳定,尤其是已知二醇系人参皂苷成分耐热性弱,通过水解反应很容易变为三醇类成分,其形态会发生变化,因此通常在80~95℃下蒸熟而制造。
最近,作为在这种通常的红参制造中使用的蒸熟条件下脱皮,从而增加Rg3之类的特定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韩国专利公报第10-0496418号、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6-0005089号、韩国专利公报第10-0543862号中公开了黑人参(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021
)或黑尾人参(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022
)的制造方法,但是由于反复的蒸熟和干燥,制造工序复杂,需要长时间,而且在制造过程中褐变加重而变黑,因此普通消费者的喜好度降低,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9-93310号中都已经提出了对这种反复高温蒸熟引起的黑人参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还公开过为了提高红参的人参皂苷含量,不使用反复蒸熟,在高温高压下短时间蒸熟的方法,但是具有在高温高压下处理仍然使褐变加重,与普通的红参相比具有很深的颜色,且由于高温高压处理而圆形参()的外形破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普通红参相比总酚化合物、麦芽醇及人参皂苷之类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加的同时,能够防止以往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含量而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或反复蒸熟及干燥而引起的红参的色泽变黑的褐变现象,能够维持圆形参的形态,短时间内提取收率优异的红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参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人参以2~5kgf/cm2高温高压处理5~30分钟的步骤;以及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减压干燥到水分含量为10~15重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步骤在130~155℃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在减压干燥的步骤之前,急冷至人参的温度为20~45℃。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干燥的步骤在20~45℃进行10~20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干燥的步骤在22~32℃进行12~18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人参高温高压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水分含量干燥到5~45重量%的预干燥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干燥步骤在45~60℃进行20~100小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参,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方法制造,利用亨特(Hunter)色差仪测定的L值为55以上,且总酚性化合物的含量为0.6重量%以上。
本发明的红参的特征是维持圆形参形态。
本发明的红参的特征是麦芽醇含量为4~30mg%。
本发明的红参的特征是人参皂苷Rg2及Rh1的总和为0.4mg/g以上,Rg3的含量为0.7mg/g以上。
本发明提供将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参或其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健康功能食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参茶,其中,包含将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参粉碎而得到的红参粉末。
本发明提供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新型红参的制造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红参与普通红参相比总酚化合物、麦芽醇及人参皂苷之类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加的同时,能够防止以往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含量而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或反复蒸熟及干燥而使红参的色泽变黑的褐变现象,能够维持圆形参的形态,能够制造短时间内提取收率高的红参,另外,可以将其粉碎而制造温水中能够容易快速地泡出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的红参茶粉末。
附图说明
图1的左侧是实验例1中洗涤、去尾(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041
)的原参的照片,中间是以2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右侧是以3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
图2从左开始第一个是实验例2中洗涤、去尾的原参的照片,第二个~第五个分别是将没有预干燥的原参、干燥12小时的人参、干燥24小时的人参及干燥48小时的人参以3kgf/cm2蒸熟30分钟时的红参的照片。
图3的左侧是实验例3中以2kgf/cm2蒸熟的红参,中间是以3kgf/cm2蒸熟的红参,右侧是以5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
图4是表示实验例4中蒸熟后在干燥方法中,根据时间的红参的水分含量的图表,●表示减压干燥的红参,△表示热风干燥的红参。
图5a是实验例4中减压干燥24小时的红参的照片,图5b是热风干燥24小时的红参的照片。
图6a是原参的照片,图6b是市售的圆形参形态的普通红参的照片,图6c是通常称为黑人参的通过九蒸九炮制造的红参的照片。
图7a是实验例5中制造的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24小时的红参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7b是高温高压处理后,热风干燥48小时的红参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
图8是实验例5中红参粉末在热水中提取40分钟时,随时间的糖度变化的图表,●是减压干燥的红参粉末,□是热风干燥的红参粉末,△是作为对照组的普通红参粉末。
图9是实验例6中根据高温高压蒸熟时间的总多酚含量的变化图表。
图10是实验例8中使用市售的普通红参(RG)、本发明制造的红参(New RG)、市售的黑人参(BG)和作为对照组的1mg/mL维生素C来比较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图表。
图11a是实验例9中用于确认对肌肉细胞的由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抑制效果的肌肉细胞的显微镜照片,图11b是显示细胞生存能的MTT实验结果的图表。是将SOD(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GPx(gluthathione peroxid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APDH之类的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RT-PCR分析的结果。
图12是实验例10中将SOD、过氧化氢酶、GPx及GAPDH的基因表达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RT-PCR分析的结果。
图13是显示实验例11中对照组(CON)、运动组(E)、运动组中摄取普通红参的组(E+RG)及运动组中摄取新型红参的组(E+NewRG)的4周后肝组织内丙二醛含量的图表。
图14a是显示实验例11中对照组(CON)、运动组(E)、运动组中摄取普通红参的组(E+RG)及运动组中摄取新型红参的组(E+NewRG)的4周后血清内的GOT的图表;图14b是显示血清内的GPT的图表。
图15是显示实验例11中对照组(CON)、运动组(E)、运动组中摄取普通红参的组(E+RG)及运动组中摄取新型红参的组(E+NewRG)的4周后肌肉内糖原含量的图表。
图16是显示实验例11中对照组(CON)、运动组(E)、运动组中摄取普通红参的组(E+RG)及运动组中摄取新型红参的组(E+NewRG)的4周后肌肉组织内LDH含量的图表。
图17是显示实验例11中对照组(CON)、运动组(E)、运动组中摄取普通红参的组(E+RG)及运动组中摄取新型红参的组(E+NewRG)的4周后对Cu/Zn SOD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印迹照片及其表达量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参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包含将人参以在2~5kgf/cm2高温高压处理5~30分钟的步骤;以及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减压干燥到水分含量为10~15重量%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温高压处理步骤以2~5kgf/cm2的压力进行;优选以2.5~4kgf/cm2的压力下进行。在小于上述下限值时,多酚、麦芽醇或人参皂苷的含量不能充分增加,因此需要将蒸熟时间延长到本发明的范围以外,导致工序费用增加的问题;如果超过上述上限值,导致高温处理所需的装置费用增加,相反蒸熟时间变得太短会对一定的工序及品质管理产生阻碍。所述高温处理过程的温度为130~155℃;优选为135~145℃。
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温高压条件下处理时间为5~30分钟;优选为10~30分钟。在小于上述下限值时,多酚、麦芽醇或人参皂苷的含量不能充分增加,蒸熟时间变得太短会对一定的工序及品质管理产生阻碍;如果超过上述上限值时,在本发明中作为目标的用于抗疲劳及运动能力增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关的多酚含量的增加不大,且褐变加重,导致与普通红参的色泽差异变大,通过色差仪测定的亮度(L)小于55。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减压干燥的步骤之前,急冷至将人参的温度为20~45℃,在本发明中急冷是指在所述高温高压处理完成后,从其高温条件下降至20~45℃中所需的减压干燥温度的时间为20分钟内,优选为15分钟内,更优选为1~10分钟内,为此,可以将从高压釜中拿出的人参进行冷藏或浸渍在冷水中。如果不进行急冷,而在高温高压处理后于50℃以上长时间维持,则可能会加重红参的褐变,使红参的抗氧化活性降低。
在本发明中,减压干燥的步骤在20~45℃、优选22~32℃进行10~20小时、优选进行24~36小时。如果所述减压干燥温度变高,则干燥快速进行,从而无法充分抑制褐变,组织会像海绵一样变软,小于所述温度时干燥时间变长。
所述减压干燥进行至红参的水分含量为14重量%以下,优选为5~12重量%。减压干燥在密封的腔室中进行,因此与热风干燥不同,在干燥过程中微生物引起的污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本发明的红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将人参高温高压处理之前还包括预干燥步骤,在该预干燥步骤中,干燥到水分含量为5~45重量%,优选为10~40重量%,更优选20~35重量%。原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70~80重量%,为了干燥到上述范围,在45~60℃、优选在50~60℃热风干燥20~100小时、优选22~40小时、更优选24~36小时。人参的水分含量超过上述上限值时,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无法维持圆形参的形态,红参破裂,因此红参的有效成分在蒸熟过程中可能会流出,由于失去圆形参本身的商品性,因此难于销售。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本发明的红参用亨特色差仪测定的L值为55以上,优选56~66,总酚性化合物的含量为0.6重量%以上,优选为0.8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4重量%。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本发明的红参的麦芽醇含量为4~30mg%,优选为6~25mg%,更优选为8~16mg%。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本发明的人参皂苷的Rg2及Rh1的总和为0.4mg/g以上,优选为0.5mg/g以上,更优选为0.6~2mg/g;Rg3含量为0.7mg/g以上,优选为0.9mg/g以上,更优选为1.1~3mg/g。
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参可以以将其粉碎而得到的红参粉末为主成分,作为其他赋形剂和甜味剂包含糊精、蔗糖、寡糖等而制造红参茶。制造红参茶时所述红参粉末的含量可以为1~100重量%,优选3~50重量%,其余的混合赋形剂或甜味剂。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的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红参或其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的疲劳恢复及运动能力提高用健康功能食品。
在本发明中,健康功能食品是指将米糠提取物或米糠粉末添加到饮料、茶类、香料、口香糖、饼干类等的食品原料中,或者制造成胶囊、粉末、悬浊液等食品,人体将其摄取后能够为健康带来特定效果,与普通药品不同,是以食品为原料,因此具有不会产生长期服用药品时发生的副作用等优点。如此获得的本发明的健康功能食品由于能够在日常摄取而非常有用。如上所述的健康功能食品中,红参或其提取物的添加量根据对象健康功能食品的种类而不同,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定,但在不影响食品原来的味道的范围内添加即可,相对于对象食品,通常为0.01~50重量%,优选0.1~20重量%的范围。此外,如果是丸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形态的健康功能食品时,通常在0.1~100重量%、优选0.5~80重量%的范围进行添加即可。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健康功能食品可以是丸剂、片剂、胶囊剂或饮料形态。
本发明的健康功能食品除了作为有效成分的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红参或其提取物之外,还可以含有制造食品时通常添加的成分,例如,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营养素、调味剂及香味剂。所述碳水化合物的例子有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等;二糖,例如麦芽糖、蔗糖、寡糖等;以及多聚糖,例如糊精、环糊精等通常的糖;及木糖醇、山梨醇、赤藻糖醇等糖醇。香味剂可以使用天然香味剂[索马甜、甜菊叶提取物(例如莱鲍迪苷A、甘草素等)]及合成香味剂(糖精、阿斯巴甜等)。例如,本发明的健康功能食品制造为饮剂和饮料类时,除了本发明的红参提取物之外还可以含有枸橼酸、液状果糖、蔗糖、葡萄糖、醋酸、苹果酸、果汁及各种植物提取液等。
下面,参照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下列实施例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这些实施例限定。
实验例1:根据高温高压处理的原参的外观变化
将水分含量为72重量%的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以压力条件分别为2kgf/cm2和3kgf/cm2的高温高压蒸熟30分钟后,从高压釜中取出,确认圆形参的维持与否。
图1的左侧是洗涤、去尾的原参的照片,中间是以2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右侧是以3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
普通红参的制造条件下,不另外干燥原参的状态下,在大气压下在80~100℃长时间蒸熟,红参的表面也不会出现开裂,但是水分含量高的原参在2kgf/cm2以上高温高压处理时,红参表面发生开裂,虽然能够用作红参提取物、切片或粉末等红参加工品的原料,但是不适合以圆形参形态的红参销售。此外,如果在蒸熟过程中红参表面发生开裂,则包括红参有效成分的内部成分会流出,因此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同时能够维持圆形参形态的方法的研究。
实验例2:根据预干燥的高温高压处理的原参的外观变化
将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下分别热风干燥12、24和48小时,将干燥的人参分别以3kgf/cm2的高温高压蒸熟30分钟,从而确认根据预干燥条件的红参外形破裂与否。
首先,根据干燥时间的人参水分含量在表1中示出。
表1
区分 水分含量(重量%)
没有预干燥的原参 72.18±0.36
干燥12小时的人参 54.29±1.19
干燥24小时的人参 43.54±1.73
干燥48小时的人参 9.20±0.04
图2从左开始第一个是洗涤、去尾的原参的照片,第二个~第五个分别是将没有预干燥的原参、干燥12小时的人参、干燥24小时的人参及干燥48小时的人参以3kgf/cm2蒸熟30分钟时的红参的照片。
干燥12小时的人参不能够防止红参的开裂,但是干燥24小时的人参开始即使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也能够防止外形的破裂。干燥48小时的人参虽然能够防止外形的破裂,但是可能蒸熟时间会增加。
实验例3:预干燥的人参根据高温高压处理压力的外观变化
将6年生原参洗涤,去尾,在50℃热风干燥24小时后,变更压力,在2、3和5kgf/cm2下以高温高压蒸熟干燥的人参30分钟,确认预干燥在2~5kgf/cm2下高温高压条件下是否都能够防止红参的外形的破裂。
图3的左侧是在2kgf/cm2蒸熟的红参,中间是在3kgf/cm2蒸熟的红参,右侧是在5kgf/cm2蒸熟的红参的照片。
从而确认在2~5kgf/cm2的压力条件范围,通过预干燥能够防止红参的外形的破裂。
实验例4:蒸熟后根据干燥方法的红参的干燥速度及色泽比较
为了防止红参在常温流通中的微生物的增殖,要干燥到水分含量14%以下,通常在干燥过程中为了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在50~60℃进行2~3天的热风干燥。
在本发明中,通过比通常的热风干燥低的45℃以下的常温下进行减压干燥来缩短干燥时间,抑制高温高压处理引起的红参的褐变,确认是否能够具有与普通红参类似的色泽。
首先,将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热风干燥24小时,将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30分钟后,在50℃热风干燥或在30℃减压干燥,从而制造了红参。
蒸熟后干燥的方法中,根据时间的红参的水分含量分别在图4中示出。减压干燥(●)中,虽然干燥温度低,但是第10小时的水分含量为14重量%,第12小时的水分含量为10.5重量%,第24小时之后为7.5重量%以下,迅速达到了干燥;热风干燥(△)时,虽然在干燥初期第6小时为止迅速达到了干燥,但是其后的干燥速度急剧钝化,为了达到水分含量14重量%以下,需要约30小时以上的干燥。这可能是因为热风干燥初期蒸熟的红参表面首先干燥变硬,从而延缓内部的水分蒸发导致的。
为了比较上述减压干燥24小时的本发明的红参和热风干燥24小时及热风干燥48小时的红参的褐变程度,测定了亮度、红色度及黄色度在表2中示出。
表2
区分 减压干燥24小时 热风干燥24小时 热风干燥48小时
亮度(L) 56.23±0.91 50.90±0.08 42.15±0.58
红色度(a) 6.45±0.27 5.74±0.44 4.36±0.25
黄色度(b) 13.77±0.64 9.40±0.96 6.72±0.85
此外,能够进行褐变程度的比较的减压干燥24小时的红参和热风干燥24小时的红参的照片分别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
此外,为了与本发明的减压干燥24小时的红参进行色泽比较,在图6a、图6b及图6c中分别示出了原参及市售的圆形参形态的普通红参、以及通常称为黑人参的通过九蒸九炮制造的红参的照片。
从上述结果可以确认,高温高压处理后热风干燥时与通常的红参不同,褐变加重而变黑,减压干燥时能够缩短干燥时间,并显示与普通红参类似的色泽。
实验例5:根据蒸熟后干燥方法的红参粉末的粒子形态及提取收率比较
将实验例4中制造的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24小时的红参和热风干燥48小时的红参分别进行粉碎,通过60目筛,制造了红参粉末,各红参粉末分别利用电子显微镜确认微细粒子的结构,并将其照片在图7a及图7b中示出。减压干燥的红参表面像鳞一样粗糙,粒子也粗糙,但是热风干燥的红参表面光滑。
为了确认上述红参粉末的微细粒子结构是否对以红参粉末或将其作为主成分而包含的红参茶粉末的提取收率产生影响,在热水中提取40分钟,将根据时间的糖度变化在图8中示出。
作为对照组,使用了将市售的红参用相同方法粉碎的红参粉末(△)。确认减压干燥的红参粉末(●)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而提取的糖含量增加,热风干燥的红参粉末(□)和对照组(△)的糖含量即使增加提取时间也几乎不会增加。
判断为这可能是减压干燥的红参粉末粗糙度增加而不仅使表面积增加,红参或红参粉末组织内部的水分在减压干燥条件下流失,组织密度降低,从而对提取收率产生影响。
实验例6:根据高温高压蒸熟时间的总多酚含量的比较
将实施例4中的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下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WG)作为对照组,将所述干燥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按照不同时间蒸熟后,在30℃减压干燥制造红参,并确认根据高温高压蒸熟时间的总多酚含量变化,将其结果在图9中示出。
与干燥的人参(WG)相比,高温处理时,即使处理10分钟,总多酚含量也增加5倍以上,直到30分钟,随着高温高压处理时间增加,总多酚含量增加,但是在这之上增加处理时间,总多酚含量的增幅也不大。因此,为了抗氧化及抗疲劳效果优异的红参的制造,考虑到判断为抗氧化及抗疲劳有效成分的总多酚含量的增加,判断为高温高压处理5~30分钟也能够达到充分的效果。
实验例7:与干燥人参、普通红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
实验例4中的将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下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WG);市售的圆形参形态的普通红参(RG);以及本发明的实验例4中的将6年生原参洗涤,去尾,在50℃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10分钟后,在30℃减压干燥的本发明制造的红参(New RG);对上述WG、RG、New RG的总糖、酸性糖、总多酚及麦芽醇进行分析,并将其含量在表3中示出,分析人参皂苷的含量在表4中示出。
表3
区分 WG RG New RG
总糖(重量%) 46.35±2.72 52.04±3.48 47.32±0.51
酸性糖(重量%) 3.29±0.24 4.34±0.33 5.22±0.19
总多酚(重量%) 0.21±0.01 0.27±0.01 1.15±0.02
麦芽醇(重量%) 0.27±0.02 1.64±0.04 11.50±0.17
本发明的红参以固体成分为基准,总糖含量比普通红参低,但是酸性糖含量高,特别是总多酚含量不仅显著增加为干燥人参的5.47倍,与普通红参相比也增加了4.26倍。
表4
区分 WG RG New RG
Rg1(mg/g) 2.18±0.02 1.48±0.07 0.40±0.03
Re(mg/g) 1.70±0.04 1.00±0.05 0.33±0.03
Rf(mg/g) 0.57±0.02 0.36±0.02 0.39±0.03
Rg2+Rh1(mg/g) 0.25±0.01 0.20±0.01 0.69±0.05
Rb1(mg/g) 1.94±0.08 1.79±0.09 1.07±0.07
Rc(mg/g) 1.30±0.03 1.25±0.07 0.65±0.13
Rb2(mg/g) 0.88±0.02 0.84±0.05 0.38±0.25
Rb3(mg/g) 0.15±0.01 0.13±0.01 0.19±0.13
Rd(mg/g) 0.15±0.02 0.21±0.01 0.21±0.13
Rg3(S,R)(mg/g) 0.08±0.00 0.31±0.03 1.29±0.15
Rh2(mg/g) 0.04±0.00 0.00±0.00 0.00±0.00
本发明的红参以固体成分为基准,Rg2和Rh1总和与干燥人参或普通红参相比显著高,达到干燥人参的2.76倍,且Rg3含量也以干燥人参的16倍、普通人参的4.16倍的高含量来含有。
实验例8: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市售的普通红参(RG);实验例4中的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下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10分钟后,在50℃干燥48小时的红参(RG-HA);实验例4中的将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10分钟后,在30℃减压干燥的本发明制造的红参(New RG);市售的黑人参(BG);上述RG、RG-HA、New RG分别使用10mg/ml,对照组使用1mg/ml维生素C,比较了ABTS自由基清除能,并在图10中示出。
即便高温高压处理条件相同,本发明的减压干燥的红参(New RG)与高温高压处理后热风干燥的红参(RG-HA)或者市售的黑人参(BG)相比,显示了高出60%的抗氧化活性,与普通红参(RG)相比显示出高出10倍以上的优异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例9:肌肉细胞保护效果
运动中能量需求量增加,组织比稳定时需要增加了数十倍的氧供给,随着氧需求量的增加,线粒体代谢也比例性地增加,氧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的生成也增加。增加的氧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氧化体内各种分子,随着线粒体内的O2的比例增加,氧分子的量不能被有限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所抑制,从而不完全的活性氧增加,最终因为过度的氧化应激而发生运动能力下降、慢性疲劳等。
确认了干燥人参(WG)、市售的普通红参(RG)及本发明中制造的红参(New RG)的肌肉细胞内氧化应激抑制效果,所述本发明中制造的红参(New RG)是实验例4中的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10分钟后,在30℃减压干燥而成的。
观察了C2C12肌肉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损伤程度。来自小鼠的C2C12细胞株使用购自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CL-173,Manassas,VA,USA)的。C2C12肌肉细胞根据实验目的在60mm的培养皿(petridish)中以1*106接种(seeding)后,在含有FBS(10%)及P/S(1%)的高浓度葡萄糖DMEM(89%)中培养到80%汇合(confluence)。此后用HS(2%)诱导了肌肉细胞的分化。肌肉细胞分化(day0)时,在DMEM中用H2O21mM和试料各10、50及100μg/mL处理,观察对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的抑制效果。肌肉细胞的分化是每两日持续地在含有2%HS的培养基中用H2O2和各试料处理后,分化5天,通过显微镜观察形态(morphology)并将其结果在图11a中示出。
上述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形态(morphology)的细胞中各试料用100μg/mL处理的细胞生存能力的评价利用MTT(噻唑蓝(thiazoly bluetetrazolium bromid))测定。即,C2C12细胞在实验前一天以1*106细胞(cell)的浓度接种至96孔板(96-well plate)中,用试料100、250及500μg/mL处理,培养24小时。之后将在-4℃中保管的MTT以5mg/mL的浓度溶于PBS中后,利用注射器(syringe)过滤,利用移液管(pipet)取96孔培养基(96-well medium)体积20%的量,分别小心地添加到各孔中,将培养板以接触于实验台的状态下前后左右轻轻晃动而混合。在CO2培养器培养5小时后,用DMSO溶出,在CO2培养器中培养30分钟。30分钟后,将溶出的溶液移到新的96孔板中,利用ELISA在550nm吸光度值中减去650nm吸光度值的结果的值来计算细胞生存能力。
确认了干燥人参(WG)和普通红参(RG)在100μg/mL的浓度下都没有显示出氧化损伤的抑制效果,但是本发明的红参显示出与没有H2O2处理的对照组(CON)相同程度的抑制氧化损伤的优异的能力(图11b)。这显示出比用已知为抗氧化剂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NAC))1mM处理的肌肉细胞的生存率87.0%还高的氧化损伤抑制效果(NAC处理组的数据没有示出)。
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测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红参抑制了肌肉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加了细胞内抗氧化酶的基因变化,减少了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ices)。
实验例10:对肌肉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
为了了解对C2C12细胞内氧化损伤抑制效果的作用机制,用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分析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hathione peroxidase))、GAPDH之类的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
图12是为了确认RT-PCR产物,取5μl,在1.5%琼脂糖(agarose)凝胶中进行电泳后,用EtBr(ethidiumbromide)进行染色,利用紫外线透视仪(transilluminator)确认扩增的DNA条带(band)的结果。
抗氧化酶中SOD、过氧化氢酶及GAPDH的基因表达也显示出比由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肌肉细胞更大的增加值。
从上述结果可以判断,本发明的红参与普通红参相比,对氧化损伤的抑制效果更大,通过对肌肉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的表达的调节来抑制肌肉的氧化损伤。
实验例11:通过高强度运动诱导氧化应激的小鼠的抗氧化及抗疲劳效果
1、实验方法及条件
实验动物使用了3周龄的ICR系雄性小鼠32只,分组按照表1中所示,设为正常饲料摄取组、高强度运动处理组、普通红参投放(100mg/kg b.w)+高强度运动处理组、实验例4的红参投放(100mg/kg b.w)+高强度运动处理组。普通红参是市售的,实验例4中的红参是将6年生原参洗涤后,去尾,在50℃下热风干燥24小时而干燥的人参,在3kgf/cm2以高温高压蒸熟10分钟后,在30℃减压干燥的本发明制造的红参(New RG)。
表5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51
动物饲养设施的温度维持在23~25℃、湿度维持在50~60%,在进行实验之前为了适应环境,进行1周的预饲养后,为了适应高强度运动,按照表6逐渐增加跑步机(treadmill)强度实施运动5天。实验时饲料使用AIN-93G(Harlen,Korea),饲料和水无限制地供给。
表6
1 2 3 4 5
速度(m/min) 5 10 15 20 20
时间(min) 5 10 15 20 20
倾斜度(°) 7 7 7 7 7
实施高强度运动的所有组2周间,每周5次利用Dual-treadmill(DJ2-243,大宗仪器工业),在倾斜度7°以20m/min的速度实施20分钟。试料用普通人参和实验例4的红参,考虑到小鼠的体重,将100mg/kg浓度的试料使用灌胃器(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61
)给药0.25mL。血液在运动后立即进行眼球取血,置于1.5mL试管中在-4℃保管30分钟后,利用离心仪在7000rpm下离心分离10分钟。分离的血清移到新的试管中保管在-20℃直到用于分析。采血后摘取肝、脾脏、肾脏、睾丸、睾丸脂肪、腓腹筋(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62
)及腓肠肌(),并将除了腓腹筋及腓肠肌之外的组织使用生理盐水洗涤,洗脱血液之后,除去水分,测定重量,-70℃保管直至用于分析。
4周摄取正常饲料组和运动组进行比较时,红参处理组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另外,饲料摄取量每1周测定1次,通过测定饲料的余量后从供给量中减去而得到的值来计算。饲料摄取量的变化在对照组、运动组、饲料处理组中均没有显示出差异。
2、肝组织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
由于高强度运动线粒体内的O2的使用量变大,因此无法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控制,导致不完全的活性氧增加。结果过量的活性氧击垮抗氧化防御体系,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质自由基(lipid radical)、脂质过氧自由基(lipid peroxyl radical),重复脂质过氧化链反应(lipid peroxidation chain reaction)。此时,测定肝组织的油脂的2次氧化物MDA的含量,评价对肝脂质过氧化的本发明的红参的效果,并在图13中示出。丙二醛(MDA)的定量使用Ohkawa等(1979)的方法进行分析。
如图13所示,对照组(CON)和运动组(E)的MDA含量分别显示出4.97±1.51nmol/g、6.66±1.06nmol/g,可以确认在运动组中脂质过氧化发生的显著的多。此外,普通红参组(E+RG)和新型红参组(E+NewRG)的MDA含量分别测定为5.41±1.26nmol/g、5.10±1.06nmol/g,与普通红参相比,新型红参组的肝脂质过氧化物生成的少。
3、血清内的GOT及GPT活性
GOT和GPT在肝细胞中具有很多氨基,正常状态下它们在血中的数值显示得低。但是,在肝组织崩溃时酶向血液中流出,其浓度变高。高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导致细胞组织损伤的因素中的一种,肝的氧化损伤程度能够通过GOT和GPT来预测。血清中的GOT和GPT的活性测定使用AST、ALT试剂盒(Roche,德国)来测定。
血清的GOT活性在图14a中示出,GPT活性在图14b中示出。普通红参组(E+RG)的情况,GOT为191±38U/L、GPT为155±34U/L,与运动组(E)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看到新型红参组(E+NewRG)的GOT、GPT分别测定为114±23U/L、81±37U/L,与运动组相比显著降低。预测这可能是高强度运动引起的肝氧化损伤被新型红参抑制。
4、肌糖原(Muscular glycogen)的含量分析
运动时糖原(glycogen)含量是对运动能力和持久力重要的因素。糖原储藏于肝及肌肉等,运动时通过糖酵解作用,作为用于生成ATP的能源来使用。肌肉组织内的糖原含量利用Seifer等(1950)的方法测定。
糖原的含量在图15中示出。普通红参组(E+RG)和新型红参组(E+NewRG)的糖原含量分别测定为1.21±0.19mg/g、1.26±0.25mg/g。普通红参组与运动组(E)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新型红参比对照组(CON)低,但是与运动组及普通红参组的糖原含量相比显示出高的值。
5、肌肉组织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
LDH的酶是将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盐(pyruvate)的可逆酶,因此高LDH活性作为调节丙酮酸盐的生成,并作为通过TCA循环生成过量的乙酰辅酶A来担当糖新生合成的酶,可用作疲劳的指标。肌肉组织内的LDH酶活性利用Wilson等(1963)测定并在图16中示出。
对照组(CON)、运动组(E)、普通红参组(E+RG)及新型红参组(E+NewRG)的LDH值分别测定为0.15±0.03、0.28±0.02、0.29±0.02及0.31±0.02umole/min/mg。新型红参组的情况与运动组及普通红参组相比,LDH的值显著的高。
6、Cu/Zn SOD基因表达
对Cu/Zn SOD的基因表达程度利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RT-PCR来测定,并在图17中示出。
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Cu/Zn SOD的基因表达程度增加,与普通红参组相比,新型红参组显示更高的基因表达率。Cu/Zn SOD是将超氧化物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转化为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的抗氧化酶,通过高强度运动诱导氧化应激时,从新型红参组与普通红参组相比生成更多的Cu/Zn SOD来看,推断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超氧化物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抑制细胞及组织的损伤。
以下对含有本发明的红参的组合物的制剂例进行说明,但这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制剂例1.散剂的制造
实验例5中的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红参粉末20mg
乳糖    100mg
滑石    10mg
将上述成分进行混合,填充到气密包中制造散剂。
制剂例2.片剂的制造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81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按照通常的片剂制造方法打片制造片剂。
制剂例3.胶囊剂的制造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91
按照通常的胶囊剂的制造方法将上述成分进行混合填充到明胶胶囊中制造胶囊剂。
制剂例5.液剂的制造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92
按照通常的液剂的制造方法,在纯化水中加入各成分溶解,加入适量的柠檬香后,将上述成分进行混合,再加入纯化水,将总量调节为加入纯化水后的总量为100后,填充于棕色瓶中,进行灭菌,制造液剂。
制剂例6.健康功能食品的制造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193
将上述维生素及矿物混合物的组成比按照比较适合健康功能食品的成分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混合组成,但是可以将其配比进行任意的变形实施,按照通常的健康功能食品的制造方法将上述成分进行混合后,制造颗粒,按照通常的方法用于健康功能食品组合物的制造。
制剂例7.功能饮料的制造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202
Figure BDA00002582321000211
按照通常的健康饮料的制造方法,将上述成分进行混合后,在85℃搅拌加热约1小时后,所得溶液进行过滤,置于灭菌的2L容器中,密封灭菌后,冷藏保管,用于本发明的功能饮料组合物的制造。
上述组成比是将比较适合喜好饮料的成分按照优选实施例进行混合组成,但是根据需要阶层、需要国家、使用用途等地域、民族的喜好度,可将其配比进行任意变形而实施。

Claims (13)

1.一种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人参以2~5kgf/cm2高温高压处理5~30分钟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减压干燥到水分含量为10~15重量%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步骤在130~155℃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高温高压处理的人参减压干燥的步骤之前,急冷至人参的温度为2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干燥的步骤在20~45℃进行10~2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干燥的步骤在22~32℃进行12~1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人参高温高压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水分含量干燥到5~45重量%的预干燥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干燥步骤在45~60℃进行20~100小时。
8.一种红参,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利用亨特色差仪测定的L值为55以上,且总酚性化合物的含量为0.6重量%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其特征在于,维持圆形参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其特征在于,麦芽醇的含量为4~30mg%。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其特征在于,人参皂苷Rg2及Rh1的总和为0.4mg/g以上,Rg3含量为0.7mg/g以上。
12.一种疲劳恢复及运动能力增强用健康功能食品,其将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或其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
13.一种红参茶,其中,包含将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参进行粉碎而得到的红参粉末。
CN201210541085.5A 2011-12-13 2012-12-13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红参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6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33506A KR101348974B1 (ko) 2011-12-13 2011-12-13 고온고압처리 후 감압 건조를 통한 신규 홍삼의 제조방법
KR10-2011-0133506 2011-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6896A true CN103156896A (zh) 2013-06-19
CN103156896B CN10315689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858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108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6896B (zh) 2011-12-13 2012-12-13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红参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48974B1 (zh)
CN (1) CN10315689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2800A (zh) * 2015-06-18 2017-01-04 朴锡夏 利用高温/高压来制备红参的方法
CN107027566A (zh) * 2016-01-19 2017-08-11 K-J 李 利用红参萃取物的咖啡树种植方法
CN107647466A (zh) * 2016-10-05 2018-02-02 健康均衡株式会社 一种利用人参籽制造的膨化人参、人参提取物及制造方法
CN110117306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取人参皂苷Rg2的方法和系统
CN114869925A (zh) * 2022-04-29 2022-08-0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提高人参稀有皂苷含量的红参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6876B1 (ko) * 2013-08-07 2015-06-09 조경임 오가피 잎 추출물의 새로운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된 오가피 잎 추출물
KR101470987B1 (ko) * 2014-02-26 2014-12-09 양양군 산양산삼 홍삼내 유효성분의 함량을 증가시키는 방법
KR101771486B1 (ko) 2015-06-25 2017-08-25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특정 다마란 계열의 성분이 증가된 인삼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근육감소증 관련 질환 치료용 조성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9428A1 (en) * 2003-07-22 2005-01-27 Gi-Hyung Ryu Methods for preparing red ginseng and puffed snack enriched with red ginseng using extrusion process
KR100835852B1 (ko) * 2007-02-21 2008-06-09 우신산업(주) 곡삼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1485448A (zh) * 2009-02-19 2009-07-22 王峰 一种人参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2133251A (zh) * 2011-03-15 2011-07-27 李仁� 一种提高红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加工方法
KR20110107159A (ko) * 2010-03-24 2011-09-30 강원홍삼코리아 주식회사 홍삼가공방법 및 가공된 그 홍삼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6145B1 (ko) * 2007-01-15 2009-02-27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인삼 또는 홍삼 제품의 고미의 제거방법
KR100889950B1 (ko) * 2007-06-27 2009-03-20 박용진 신규한 홍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조성물
JP2010246470A (ja) * 2009-04-16 2010-11-04 Kge Japan:Kk 高麗人参からなる健康食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高麗人参からなる健康食品
KR101173353B1 (ko) * 2010-03-16 2012-08-10 (주)풀무원홀딩스 진세노사이드 Re 강화 홍삼 농축액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9428A1 (en) * 2003-07-22 2005-01-27 Gi-Hyung Ryu Methods for preparing red ginseng and puffed snack enriched with red ginseng using extrusion process
KR100835852B1 (ko) * 2007-02-21 2008-06-09 우신산업(주) 곡삼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101485448A (zh) * 2009-02-19 2009-07-22 王峰 一种人参制品的制备方法
KR20110107159A (ko) * 2010-03-24 2011-09-30 강원홍삼코리아 주식회사 홍삼가공방법 및 가공된 그 홍삼
CN102133251A (zh) * 2011-03-15 2011-07-27 李仁� 一种提高红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燕平等: "冬枣减压贮藏过程中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食品科学》, vol. 24, no. 12,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135 - 13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2800A (zh) * 2015-06-18 2017-01-04 朴锡夏 利用高温/高压来制备红参的方法
CN107027566A (zh) * 2016-01-19 2017-08-11 K-J 李 利用红参萃取物的咖啡树种植方法
CN107027566B (zh) * 2016-01-19 2020-08-18 株式会社Troy 利用红参萃取物的咖啡树种植方法
CN107647466A (zh) * 2016-10-05 2018-02-02 健康均衡株式会社 一种利用人参籽制造的膨化人参、人参提取物及制造方法
CN110117306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北京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取人参皂苷Rg2的方法和系统
CN114869925A (zh) * 2022-04-29 2022-08-0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提高人参稀有皂苷含量的红参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48974B1 (ko) 2014-01-10
CN103156896B (zh) 2015-06-24
KR20130066823A (ko) 201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shwan et al. Jujube fruit: A potential nutritious fru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 products
CN103156896B (zh) 高温高压处理后减压干燥的红参的制造方法
de Albuquerque et al. Sweet potato roots: Unrevealing an old food as a source of health promoting bioactive compounds–A review
KR101433188B1 (ko) 아미노산, 활성종합비타민 및 한방생약재를 함유하는 숙취해소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997459B1 (ko) 대추를 주재료로 한 정과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00391B (zh) 解酒與預防宿醉的組合物及包含組合物的飲料
KR102262306B1 (ko) 월경 전기 증후군 및 월경통 완화의 기능을 갖는 조성물
Iid et al. Putative antidiabetic herbal food ingredients: Nutra/functional properties, bioavailability and effect on metabolic pathways
KR20100013040A (ko) 석류 추출물 및 홍삼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당뇨병 또는비만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4383156B (zh) 一种具有减肥和降血脂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238830A (zh) 用于抑制黑色素生成的食用组合物及含有其的美容饮料
KR101689652B1 (ko) 저장안정성이 우수한 음료 제조방법
CN101766274B (zh) 含竹叶黄酮的抗氧化功能食品组合物
KR101113931B1 (ko) 한약재 추출물이 혼합된 발효홍삼 음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음료 조성물
Huang et a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phytochemistry, bio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black ginseng-a novel manufactured ginseng produc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KR20120116374A (ko) 혈당강하용 기능성 여주음료의 제조방법
CN107530315A (zh) 肌肉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激活剂
KR20030026939A (ko) 구아바잎을 주성분으로한 당뇨병치료용, 비만개선용,노화방지용차의 효과적인 조성물 및 이를 함유한 건강식품
CN106359734A (zh) 具有减肥功能的无糖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69562A (zh) 多糖消化抑制剂
CN108925807A (zh) 一种降糖降压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46245A (ko) 숙성새싹삼 추출물의 발효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간질환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6421491A (zh) 一种山芝麻降血糖口服液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KR101935861B1 (ko) 숙취해소 및 간 기능 개선용 건강 기능성 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00008220A (ko) 버섯 및 생약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대장암 예방 및 치료용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