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4637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4637B
CN103154637B CN201080069400.8A CN201080069400A CN103154637B CN 103154637 B CN103154637 B CN 103154637B CN 201080069400 A CN201080069400 A CN 201080069400A CN 103154637 B CN103154637 B CN 103154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cold
thermal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4637A (zh
Inventor
山下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4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4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4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4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compon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8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and systems hav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冷冻循环装置,其配管连接将送出含有四氟丙烯和R32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送出的压缩机(10)、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制冷剂节流装置(16)和使制冷剂与热介质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装置(15),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冷冻循环装置还具有检测高压侧压力的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检测低压侧压力的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连接压缩机(10)的排出侧配管和吸入侧配管的高低压旁通配管(4c)、设置于高低压旁通配管(4c)的旁通节流装置(14)、检测高压侧温度的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32)、和检测低压侧温度的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33);室外机侧控制装置,根据高压侧压力、低压侧压力、高压侧温度和低压侧温度,检测制冷剂的循环组成;转换机侧控制装置,根据循环组成,进行蒸发温度和过热度的计算以及进行冷凝温度和过冷度的计算中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例如楼房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已往,在楼房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中,例如,通过使制冷剂在配置在室外的热源机即室外机与配置在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来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具体地说,利用制冷剂散热而被加热了的空气或制冷剂吸热而被冷却了的空气来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作为在这种空调装置中使用的制冷剂,例如多数使用HFC(氢氟烃)系制冷剂,也有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的。
另外,也有以冷机系统为代表的其它构成的空调装置。在这样的空调装置中,在配置在室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能或热能,用配置在室内机内的热交换器将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加热或冷却,将其运送到配置在空调对象区域的室内机即风扇盘管单元、板式加热器等,进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也有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能机的热源侧热交换器,该热源侧热交换器在热源机与室内机之间连接4根配水管,同时供给已冷却、加热的水等,在室内机中可自由地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另外,也有将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器配置在各室内机附近并将二次制冷剂运送到室内机的空调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另外,也有在室外机与具有的热交换器的分支单元之间用2根配管连接并将二次制冷剂运送到室内机的空调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
另外,在楼房用多联空调等的空调装置中也有如下的空调装置,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循环到中继器,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循环到室内机,从而一边使水等的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一边降低热介质的运送动力(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第4页、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第4、5页、图1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第5~8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第3页、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空调装置中,有时可以不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机。因此,便于使用考虑了环境等的、地球暖化系数(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低的可燃性制冷剂。为此,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运转、沿用现有装置等,进行了制冷剂的开发、混合等。
但是,在将多种制冷剂混合时,由于沸点等不同,有时运转中的制冷剂的组成与封入时不同,为了进行更高能效的控制,必须掌握循环时的组成。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装置,通过推断等来掌握循环时的制冷剂的组成,从而既考虑了环境又实现了节能化。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
冷冻循环装置,通过使用配管将送出含有四氟丙烯和R32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切换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力调整的制冷剂节流装置、以及能够使制冷剂和不同于制冷剂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连接,从而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上述冷冻循环装置还具有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该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包括: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该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的低压侧压力;高低压旁通配管,该高低压旁通配管用于连接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配管和吸入侧的配管;旁通节流装置,该旁通节流装置设置于高低压旁通配管;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该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流入该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高压侧温度;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该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流出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低压侧温度;以及制冷剂间热交换器,该制冷剂间热交换器使要流入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和已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介质侧装置,通过使用配管将热介质送出装置、利用侧热交换器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连接,从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上述热介质送出装置用于使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所涉及的热介质循环;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在热介质和空调对象空间所涉及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上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对通过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进行向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切换;第1控制装置,该第1控制装置至少根据低压侧压力、高压侧温度和低压侧温度,检测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的循环组成;以及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设置在与第1控制装置分离的位置,借助有线或无线与第1控制装置能够通信地连接,根据与第1控制装置的通信而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在具有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转换机中,进行起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蒸发温度和制冷剂流出侧的过热度的计算、以及起冷凝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冷凝温度和制冷剂流出侧的过冷度的计算中的至少一方;至少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收容在室外机内;至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制冷剂节流装置收容在热介质转换机内;室外机和热介质转换机分开地形成,能被设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第1控制装置设置在室外机的内部或附近,第2控制装置设置在热介质转换机的内部或附近。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根据压缩机的排出侧和吸入侧的压力及温度,检测通过运转而循环着的多种成分的制冷剂的组成,因此可以相应于组成来决定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的蒸发温度、过热度、冷凝温度、过冷度,可进行制冷剂节流装置的控制。因此,可得到能效高的空调装置,可实现节能化。由于供媒体循环的配管比冷能机那样的空调装置短,因此可以降低运送动力,进一步实现节能化。另外,由于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所以,即使制冷剂泄漏到空调对象空间,也能抑制制冷剂侵入室内,可得到安全的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另一系统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系统回路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另一系统回路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ph线图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循环组成检测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循环组成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ph线图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在全制冷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在全制热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在制冷主体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在制热主体运转时的系统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置例的示意图。根据图1和图2说明空调装置的设置例。该空调装置利用具有构成使热源侧制冷剂(下面称为制冷剂)、热介质分别循环的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冷冻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的设备等的装置,使室内机可自由地选择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作为运转模式。另外,包括图1在内,下述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不相同。另外,对于用后缀区分的多个同种类设备等,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或特定时,有时省略了后缀。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一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位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转换机3。热介质转换机3进行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的热交换。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机3由供热源侧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由供热介质流通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连接。在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转换机3被送到室内机2。
在图2中,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具有一台室外机1、多台室内机2、和位于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并被分割为多个的热介质转换机3(主热介质转换机3a、子热介质转换机3b)。室外机1和主热介质转换机3a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子热介质转换机3b和室内机2由配管5连接。在室外机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被送到室内机2。
室外机1通常配置在楼房等建筑物9的屋外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热介质转换机3,将冷能或热能供给到室内机2。室内机2配置在能将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供给到建筑物9内部的屋内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的位置,将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供给到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热介质转换机3与室外机1及室内机2是分开的,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非空调对象空间的位置,分别用制冷剂配管4和配管5与室外机1及室内机2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室内机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用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机3,用2根一组的配管5连接热介质转换机3和各室内机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中,通过用2根配管(制冷剂配管4、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介质转换机3),施工变得容易。
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热介质转换机3分成为一个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从主热介质转换机3a派生出的两个子热介质转换机3b(子热介质转换机3b(1)、子热介质转换机3b(2))。这样,对一个主热介质转换机3a可以连接多个子热介质转换机3b。在该构成中,连接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的制冷剂配管4是3根。关于该回路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详细说明(见图3A)。
另外,在图1和图2中,例示了热介质转换机3设置在建筑物9内部但与室内空间7不同的空间即天井里面等非空调对象空间(下面简称为空间8)内的状态。此外,热介质转换机3也可以设置在例如有电梯等的共用空间等内。另外,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室内机2是天井盒型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天井埋入型、天井吊下型等任意种类,只要能将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直接或用管道等吹出到室内空间7即可。
在图1和图2中例示了室外机1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室外机1也可以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的被包围的空间内;只要能用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采用水冷式室外机1时,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机1设置在这样的场所,也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另外,热介质转换机3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1的附近。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从热介质转换机3到室内机2的距离过长,则热介质的运送动力变得过大,从而节能效果会减小。另外,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介质转换机3的连接台数并不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台数,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所设置的建筑物9来决定台数。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下面称为空调装置100)的回路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回路构成图。基于图3来说明空调装置100的详细构成。如图3所示,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机3,经由热介质转换机3所具有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也是经由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用配管5(配管5a~配管5d)连接。关于制冷剂配管4,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室外机1]
在室外机1,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储液器19。另外,在室外机1中,设有第1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和单向阀13d。通过设置第1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和单向阀13d,不管室内机1要求的什么样的运转,都可以使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朝向一定方向。成为第1控制装置的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进行例如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将空气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送风机(未图示)的转速(包括打开/关闭)等室外机1所包括的各设备的控制。另外,通过借助通信线路、无线等信号的收发而与成为第2控制装置的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等协同地进行空调装置100的整体运转等的控制。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进行推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组成并检测的检测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1具有连接压缩机10的排出侧流路和吸入侧流路并构成循环组成检测回路的高低压旁通配管4c。设置于高低压旁通配管4c的旁通节流装置14,进行通过高低压旁通配管4c的制冷剂的流量、压力调整。旁通节流装置14可以是开度可变的电子式膨胀阀,也可以是毛细管那样的节流量固定的装置。另外,制冷剂间热交换器20使通过旁通节流装置14前后的制冷剂热交换。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间热交换器20例如是双重管式的热交换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板式热交换器、微通道式热交换器等,只要能够使高压侧制冷剂与低压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即可。
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2、低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3例如是热敏电阻式等温度传感器。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2在旁通节流装置14的入口侧(制冷剂流入侧)检测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高压侧的制冷剂温度TH。低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3在旁通节流装置14的出口侧(制冷剂流出侧)检测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低压侧的制冷剂温度TL。另外,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例如是应变仪式、半导体式等的压力传感器。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检测压缩机1(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高压侧压力(排出侧的压力)PH。另外,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检测压缩机1的低压侧压力(吸入侧的压力)PL。在此,虽然在图3中将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设置在储液器19与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流路上,但是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是能检测出压缩机10的低压侧压力的位置,就可以设置在压缩机10与储液器19之间的流路等的任意位置。另外,对于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只要是能测定压缩机10的高压侧压力的位置,就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且将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可由例如容量可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切换制热运转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冷凝器(或散热器)的作用,在从未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来的空气与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将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液器19设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用于储存过剩的制冷剂。
单向阀13d设置于热介质转换机3与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容许热源侧制冷剂只朝规定的方向(从热介质转换机3朝室外机1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a设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热介质转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容许热源侧制冷剂只朝规定的方向(从室外机1朝热介质转换机3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b设置于第1连接配管4a,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向热介质转换机3。单向阀13c设置于第2连接配管4b,在制热运转时使从热介质转换机3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
第1连接配管4a,在室外机1内将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与单向阀13d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单向阀13a与热介质转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起来。第2连接配管4b,在室外机1内将单向阀13d与热介质转换机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与单向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起来。另外,在图3中,例示了设置有第1连接配管4a、第2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和单向阀13d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没必要一定设置它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配管内充填并循环用化学式C3H2F4表示的HFO-1234yf、HFO-1234ze等四氟丙烯、和用化学式CH2F2表示的二氟甲烷(R32)的混合制冷剂。
四氟丙烯在化学式中具有双键,容易在大气中分解,GWP低,是例如对环境有利的制冷剂。但是,由于四氟丙烯与已往的R410A等制冷剂相比密度小,在单独作为制冷剂使用时,为了发挥大的制热能力、制冷能力,压缩机必须非常大。另外,为了防止配管的压力损失增大,制冷剂配管也必须够粗。这样,导致空调装置的成本增高。
另一方面,R32接近例如已往的制冷剂R410A等的制冷剂特性。因此,装置的改变小,是比较容易使用的制冷剂。但是,R32的GWP是675,虽然与R410A的GWP的2088等相比小,但是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其GWP还是稍大的。
为此,使用在四氟丙烯中混合了R32的混合制冷剂。使用混合制冷剂,可以得到在抑制GWP的同时改善制冷剂的特性、有利于地球环境、并且效率高的空调装置。这里,作为四氟丙烯与R32的混合比,考虑例如以质量%比是70比30等来混合使用。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混合比。
图4是实施方式1的混合制冷剂的ph线图。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混合制冷剂中,HFO-1234yf的沸点是-29℃,R32的沸点是-53.2℃,是露点、沸点不同的非共沸制冷剂。例如,由于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上存在储液器19等的液体储存器等,在回路内循环的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在循环时的组成(下面称为循环组成)以混合比不固定而变化。另外,由于非共沸制冷剂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同一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不相同。例如,如图4所示,压力P1下的饱和液体温度TL1和饱和气体温度TG1不相等,饱和气体温度TG1是比饱和液体温度TL1高的温度。因此,ph线图的两相区域中的等温线是倾斜的(具有斜率)。
如果混合制冷剂中组成变化,则ph线图就不相同,等温线的斜率也变化。例如,HFO-1234yf与R32的质量%的比例是70比30时,斜率在高压侧是5.0℃左右,在低压侧是7℃左右。另外,50比50时,斜率在高压侧是2.3℃左右,在低压侧是2.8℃左右。因此,为了准确地求出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温度、饱和气体温度,必须检测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的循环组成。
为此,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构成在高低压旁通配管4c设置了旁通节流装置14和制冷剂间热交换器20的循环组成检测回路。根据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2、低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3检测的温度、和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检测的压力,检测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的制冷剂的循环组成。通过以不含有储液器19等的设备的方式构成从压缩机10开始的流路短的循环组成检测回路所形成的制冷剂回路、并进行循环组成的检测,可进行准确的检测。
图5是压力P1下的两种成分的混合制冷剂的气液平衡线图。图5所示的两条实线,分别表示气体制冷剂冷凝液化时的饱和气体线即露点曲线、和液体制冷剂蒸发气化时的饱和液体线即沸点曲线。
图6是表示循环组成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下面,根据图6,说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检测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制冷剂组成的步骤。这里,说明将两种成分系的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中的循环组成的检测。
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开始处理(ST1)。然后,测定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的检测压力(高压侧压力)PH、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2的检测温度(高压侧温度)TH、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的检测压力(低压侧压力)PL、低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3的检测温度(低压侧温度)TL(ST2)。然后,将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内循环的两种成分系的制冷剂的循环组成分别假定为α1、α2(ST3)。这里,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α1、α2的初始值可以采用例如制冷剂封入时的混合比,例如α1为0.7、α2为0.3等。
图7是表示高压侧压力PH、高压侧温度TH、低压侧压力PL、低压侧温度TL的ph线图。如果已确定制冷剂的成分,就可以根据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计算制冷剂的焓。为此,根据高压侧压力PH和高压侧温度TH,求出旁通节流装置14入口侧的制冷剂的焓hH(ST4)(图7中的点A)。
即使制冷剂通过旁通节流装置14而膨胀,制冷剂的焓也不变化。因此,根据低压侧压力PL和焓hH,用下式(1)算出旁通节流装置14出口侧的两相制冷剂的干度X(ST5)(图7中的点B)。这里,hb表示低压侧压力PL中的饱和液体焓,hd表示低压侧压力PL中的饱和气体焓。
X=(hH-hb)/(hd-hb)……(1)
然后,根据低压侧压力PL下的饱和气体温度TLG和饱和液体温度TLL,用下式(2)求出干度X下的制冷剂的温度TL′(ST6)。
TL′=TLL×(1-X)+TLG×X……(2)
判断是否视为算出的TL′与检测温度TL相等(ST7)。如果不相等,则修正假定的两个成分的制冷剂的循环组成α1、α2(ST8),从ST4开始反复,如果判断为视为TL′和TL大致相等,则认为循环组成已求出,结束处理(ST9)。经过上述处理,可以检测两种成分系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循环组成。
这里,具体地说明α1、α2的修正方法。例如,假设制冷剂是使用HFO-1234yf和R-32的混合制冷剂。设初期封入组成中的HFO-1234yf的组成比(混合比)为0.7(70%),R-32的组成比为0.3(30%),将其作为α1、α2的初始值。另外,设运转中某状态下的点B的低压侧压力PL为0.6MPa,干度X为0.2,测定的低压侧温度TL为0℃。
这里,在压力0.6MPa下,α1为0.8且α2为0.2时的饱和液体温度是-0.4℃,饱和气体温度是8.5℃。另外,α1为0.7且α2为0.3时的饱和液体温度是-3.3℃,饱和气体温度是3.6℃。另外,α1为0.6且α2为0.4时的饱和液体温度是-5.1℃,饱和气体温度是-0.5℃。这里,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在存储装置(省略图示)内预先存储使用函数、表等表示该α1、α2、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关系的数据,供处理时使用。
从上述条件,用(2)式算出的温度TL′,当α1为0.8且α2为0.2时,是6.7℃。当α1为0.7且α2为0.3时,是2.2℃,当α1为0.6且α2为0.4时,是-1.4。
另一方面,由于测定的低压侧温度TL是0℃,所以,α1在0.7与0.6之间,α2在0.3到0.4之间。为此,进行使α1减少、使α2增加的修正,求出测定的温度TL和计算的温度TL′一致的混合制冷剂的循环组成。
这里,虽然说明了包括化学式用C3H2F4表示的四氟丙烯、和化学式用CH2F2表示的二氟甲烷(R32)在内的两种成分系的混合制冷剂的循环组成检测,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其它两种成分系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另外,在四氟丙烯中有HFO-1234yf、HFO-1234ze等,可以使用其中任一个。
另外,还可以是添加了例如其它成分的三种成分系的混合制冷剂。例如,即使是三种成分系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对于其中的两种成分的比例,相互关系也成立。因此,如果首先将包括两种成分的循环组成假定为α1,则其余成分的循环组成可以假定为α2。因此,可以用与两种成分系的循环组成的检测处理相同的处理步骤,求出三种成分系的混合制冷剂中的循环组成。
如上所述,可以检测出混合制冷剂中的循环组成。另外,通过检测压力,可用计算求出该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例如,将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简单平均温度)作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可用于例如压缩机10、制冷剂节流装置16的控制等。作为其它,由于制冷剂的热传递率因干度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还可以将对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进行加权了的加权平均温度作为饱和温度。关于制冷剂节流装置16的控制,将在后面说明。
另外,在低压侧(蒸发侧),即使不测定压力,只要测定蒸发器入口的两相制冷剂的温度,将其假定为饱和液体温度或设定干度下的两相制冷剂温度,就可以将根据循环组成和压力求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关系式反向运算,求出压力、饱和气体温度等,所以,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并不是必需的。但是,由于必须将测定温度的位置假设为饱和液体温度、或者设定干度,因此还是采用压力检测装置可以高精度地求出饱和液体温度、饱和气体温度。
这里,在高压侧(冷凝侧),有图7所示的特性的混合制冷剂,该特性是,过冷却液区域中的等温线大致垂直、温度不因压力的改变而改变。例如,HFO-1234yf(四氟丙烯)和R32的混合制冷剂,就显示该特性。因此,对有些制冷剂而言,即使没有高压侧的压力检测装置37,也可以只用液体温度来决定焓hH,所以,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不是必需的检测装置。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分别安装有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借助配管5,与热介质转换机3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及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进行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生成供给室内空间7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在该图4中,例示了4台室内机2与热介质转换机3连接的情况,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另外,与室内机2a~室内机2d对应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是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另外,与图1及图2同样地,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4台。
[热介质转换机3]
在热介质转换机3中,安装有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两个制冷剂节流装置16、两个开闭装置17、两个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两个泵21、四个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四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和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另外,在图3A中说明将热介质转换机3分为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的情况。成为第2控制装置的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对热介质转换机3所具有的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节流装置16的开度、开闭装置17的开闭、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切换、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切换等。另外,控制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泵21的驱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的开度等。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算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蒸发温度、过热度、冷凝温度、过冷度,进行制冷剂节流装置16的开度控制等。
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起到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的作用,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在室外机1生成并储存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给热介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节流装置16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设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这里,虽然设置了两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但是也可以设置一台,还可以设置三台以上。
两个制冷剂节流装置16(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制冷剂节流装置16b)具有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使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膨胀。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上游侧。制冷剂节流装置1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上游侧。两个制冷剂节流装置16可以由可控制为开度可变的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两个开闭装置17(开闭装置17a、开闭装置17b)由二通阀等构成,用于开闭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a设置于热源侧制冷剂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17b设置于连接热源侧制冷剂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的配管。两个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由四通阀等构成,对应于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下游侧。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在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设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下游侧。
两个泵21(泵21a、泵21b)使导通配管5的热介质循环。泵21a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泵21b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之间的配管5。两个泵21可以由例如容量可控制的泵等构成。
四个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有对应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的个数(这里是四个)。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设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其三通中的一方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中的一方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中的一方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连接。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c、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d。
四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由三通阀等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有对应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的个数(这里是四个)。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设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其三通中的一方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通中的一方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通中的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c、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d。
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由可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控制流向配管5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有对应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的个数(这里是四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其两通中的一方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方与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连接。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
在热介质转换机3,设有各种检测装置(两个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四个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四个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和两个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这些检测装置的检测的信号被送到例如室外机控制装置50,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未图示)的转速、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21的驱动频率、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两个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可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设置于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设置于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
四个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a~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d)设置于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与热介质流路调整装置25之间,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可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设有对应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的个数(这里是四个)。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地,从纸面下侧起,依次表示为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a、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b、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c、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d。
四个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或出口侧,检测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或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由热敏电阻等构成。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a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c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之间。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这里,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和35c作为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入口侧的温度。另外,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和35d作为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出口侧的温度。
与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的设置位置同样地,作为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36b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另外,与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的设置位置同样地,作为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设置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检测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这里设置了两个装置,但是如后所述,不设置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36b中的任一个也是可以的。
使热介质导通的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和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构成。与热介质转换机3所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对应地,配管5分支成为配管5a~配管5d(这里是四个分支)。配管5由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连接。通过控制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来决定是使来自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是使来自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
在空调装置100中,用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开闭装置17、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节流装置16和储液器19,构成了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热介质流路、泵21、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构成了热介质循环回路B。即,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并联地与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连接,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形成为多系统。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机3,通过设在热介质转换机3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也通过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即,在空调装置100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进行热交换。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下面称为空调装置100A)的另一例回路构成的示意回路构成图。基于图3A,说明将热介质转换机3分成为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时的、空调装置100A的回路构成。如图4A所示,热介质转换机3由箱体分开的主热介质转换机3a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构成。通过这样的构造,如图2所示,可以对一个主热介质转换机3a连接多个子热介质转换机3b。
在主热介质转换机3a,设有气液分离器27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c。其它的构成部件安装在子热介质转换机3b中。气液分离器27,与室外机1所连接的1根配管4、和子热介质转换机3b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所连接的2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将从室外机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为蒸气状制冷剂和液状制冷剂。制冷剂节流装置16c设置于气液分离器27的液状制冷剂流的下游侧,起到减压阀、膨胀阀的作用,将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时,将制冷剂节流装置16c出口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状态控制为中压。制冷剂节流装置16c可以由可控制为开度可变的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根据该构造,可将多个子热介质转换机3b连接到主热介质转换机3a上。
下面,说明空调装置1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该空调装置100,按照来自于各室内机2的指示,可用该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装置100,可以用全部的室内机2进行相同的运转,也可以用各室内机2进行不同的运转。另外,由于对于空调装置100A执行的各运转模式是相同的,因此省略空调装置100A执行的各运转模式的说明。以下所述的空调装置100也包含了空调装置100A。
空调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包括,驱动着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驱动着的室内机2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负荷较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负荷较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面,对于各种运转模式,说明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的流动。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8是表示空调装置100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8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另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过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8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在室外机1,切换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机3,驱动泵21a和泵21b,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这样,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流入到热介质转换机3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了开闭装置17a后分支,在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b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
该两相制冷剂分别流入起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一边将热介质冷却,一边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从热介质转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到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d,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这里,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在运转中,例如定期地进行上述循环组成的检测处理。将已算出的循环组成作为数据并将包含该数据的信号发送到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
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再根据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算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蒸发温度。这时,如前所述,可以是简单平均温度,也可以是加权平均温度。然后,算出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作为过热度(过热量),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过热度成为一定。同样地,根据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c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过热度),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过热度成为一定。开闭装置17a是开状态,开闭装置17b是闭状态。
这里,假设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是饱和液体温度或设定干度中的温度,这样,根据循环组成和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可以算出饱和压力和饱和气体温度。另外,可以根据作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算出的饱和温度,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16b的开度。通过上述的计算处理来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的开度控制时,由于不必设置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所以,可以低成本地构成系统。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冷却的热介质在泵21a和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室内空气吸热,从而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这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满足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到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另外,通过控制成将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由此可以满足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的温度和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的温度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这时,为了确保通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是中间的开度。
在执行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由于不必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所以,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8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所以,将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当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负荷时,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而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9是表示空调装置100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只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另外,在图9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流过的配管。另外,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9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在室外机1,切换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在热介质转换机3,驱动泵21a和泵21b,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这样,热介质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及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导通第1连接配管4a,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流入到热介质转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支后通过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和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分别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b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该两相制冷剂,通过开闭装置17b,从热介质转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到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第2连接配管4b,通过单向阀13c,流入起蒸发器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
流入到热源侧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这里,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在运转中进行循环组成的检测处理,将已算出的循环组成作为数据并将包含该数据的信号发送到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
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再根据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算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冷凝温度。这时,如前所述,可以是简单平均温度,也可以加权平均温度。然后,算出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冷凝温度的温度差,作为过冷度(过冷量),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a的开度使过冷度成为一定。同样地,根据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冷凝温度的温度差(过冷度),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过冷度成为一定。开闭装置17a是闭状态,开闭装置17b是开状态。
如前所述,由于可根据循环组成和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算出饱和压力和饱和气体温度,所以,即使不设置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也能进行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16b的开度控制。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a和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向室内空气散热,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这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满足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到泵21a和泵21b。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热介质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另外,通过控制成将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检测的温度或者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由此可以满足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温度,可以使用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的温度和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的温度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平均温度。
这时,为了确保通往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的流路,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是中间的开度。另外,本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应当由其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来控制,但是,利用侧热交换器26入口侧的热介质温度与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的温度几乎相同,通过使用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可以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可以经济地构成系统。
在执行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由于不必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所以,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9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所以,将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当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负荷时,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而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10是表示空调装置100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0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冷能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能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在图10中,粗线所示的配管是供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10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0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在室外机1,切换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热介质转换机3,驱动泵21a和泵21b,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这样,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一边向室外空气散热一边冷凝,成为两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两相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a,从室外机1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流入到热介质转换机3的两相制冷剂,通过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起冷凝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两相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节流装置16b膨胀,成为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压两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流入起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两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一边将热介质冷却一边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机1。流入到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d,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这里,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在运转中进行循环组成的检测处理,将已算出的循环组成作为数据并将包含该数据的信号发送到变换侧控制装置60。
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再根据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算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蒸发温度。这时,如前所述,可以是简单平均温度,也可以是加权平均温度。然后,计算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a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作为过热度(过热量),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过热度成为一定。这时,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是全开状态,开闭装置17a是闭状态,开闭装置17b是闭状态。
这里,对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也可以求出冷凝温度,作为根据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检测的压力而计算出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然后,也可以控制开度,使得作为计算的冷凝温度与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d检测的温度的温度差而得到的过冷度(过冷量)成为一定。另外,也可以将制冷剂节流装置16b全开,用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控制过热度或过冷度。
另外,如前所述,由于可根据循环组成和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算出饱和压力和饱和气体温度,所以,即使不设置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也能进行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16b的开度控制。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这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满足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到泵21b。通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到泵21a。
在此期间,借助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相互不混合,分别被导入具有热能负荷、冷能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都是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流向。另外,通过控制成在制热侧将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在制冷侧将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可以满足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在执行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不必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所以,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10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所以,将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当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负荷时,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而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11是表示空调装置100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1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制热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能负荷的情况为例,说明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在图11中,粗线所示的配管是供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11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1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在室外机1,切换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过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在热介质转换机3,驱动泵21a和泵21b,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开放,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热介质分别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
首先说明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经过第1连接配管4a,通过单向阀13b,从室外机1流出。从室外机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流入到热介质转换机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b,流入起冷凝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
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一边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一边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节流装置16b膨胀,成为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压两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流入起蒸发器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入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的低压两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将热介质冷却。该低压两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经由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从热介质转换机3流出,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到室外机1。
流入到室外机1的制冷剂,通过单向阀13c,流入起蒸发器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0。
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再根据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平均温度,算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中的冷凝温度。这时,如前所述,可以是简单平均温度,也可以是加权平均温度。然后,计算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与算出的冷凝温度的温度差作为过冷度,控制制冷剂节流装置16b的开度,使过冷度成为一定。另外,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是全开,开闭装置17a是闭状态,开闭装置17b是闭状态。这里,也可以将制冷剂节流装置16b全开,用制冷剂节流装置16a控制过冷度。
如前所述,由于可根据循环组成和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5b检测的温度算出饱和压力和饱和气体温度,所以,即使不设置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也能进行制冷剂节流装置16a和16b的开度控制。
接着,说明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泵21b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另外,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给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在泵21a的作用下在配管5内流动。由泵21a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这时,借助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为满足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并且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通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b而温度稍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b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b,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到泵21a。通过了利用侧热交换器26a而温度稍稍降低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a和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a,流入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到泵21b。
在此期间,借助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的作用,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相互不混合,分别被导入具有制热负荷、制冷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配管5内,在制热侧和制冷侧,热介质都是从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经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流向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的流向。另外,通过控制成在制热侧将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b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在制冷侧将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4检测的温度与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1a检测的温度的差保持为目标值,可以满足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荷。
在执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由于不必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休止),所以,用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将流路关闭,使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11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有热负荷,所以,使热介质流动,但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没有热负荷,所以,将对应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全闭。当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负荷时,只要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d开放,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剂配管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具备几种运转模式。在这些运转模式中,热源侧制冷剂在连接室外机1和热介质转换机3的配管4中流动。
[配管5]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执行的几种运转模式中,水、防冻液等热介质在连接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的配管5中流动。
另外,说明了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设置于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中作为制冷侧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的流路;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设置于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中作为制热侧起作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的流路。若设置在该位置,则即使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15b中压力损失,也能高精度地算出饱和温度。但是,由于冷凝侧的压力损失小,所以,也可以将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与制冷剂节流装置16b之间的流路,这样,计算精度也不差。另外,蒸发器的压力损失虽然比较大,但是,当使用压力损失的量可推测或压力损失小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等时,也可以将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设置在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与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a之间的流路。例如,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在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中,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a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进行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中至少任一方的控制。另外,在全制热运转模式、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中,根据从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发送来的循环组成和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6b检测的压力算出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进行节流装置16a、节流装置16b中至少任一方的控制。
在空调装置100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只产生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时,将对应的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形成为中间的开度,使热介质流向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这样,可将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和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双方用于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所以,传热面积增大,可进行更高效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同时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时,将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加热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流路上;将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的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切换到与冷却用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流路上,这样,在各室内机2,可自由地进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
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只要能切换流路即可,可以是三通阀等的切换三向流路的装置、将开闭阀等的进行双向流路开闭的阀组合而成的装置等。另外,还可以采用步进马达驱动式混合阀等的使三向流路流量变化的装置、将两个电子式膨胀阀等的使双向流路流量变化的阀组合而成的装置,作为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2和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这时,可以防止流路突然开闭而引起的水锤。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是二通阀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还可以作为具有三向流路的控制阀而与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旁通管一起设置。
另外,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可以采用步进马达驱动式的来控制流过流路的流量,还可以是二通阀或者将三通阀的一端封闭的装置。另外,也可以采用开闭阀等的进行双向流路开闭的装置作为利用侧热介质流量控制装置25,通过反复打开/关闭操作,控制平均的流量。
另外,示出了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8是四通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多个双向流路切换阀、三向流路切换阀,以同样的方式使制冷剂流过。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说明了可以制冷制热混合运转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各设置一个,将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5并排地与它们连接,只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中的一个的构成,也具有同样效果。
另外,只连接一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和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时也同样可以成立,这是不言而喻的,进而作为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和制冷剂节流装置16,即使设置多个进行相同动作的装置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以热介质流量调整阀25内置于热介质转换机3内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内,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也可以分开地构成。
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以采用盐水(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由于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机2泄漏到室内空间7,由于所采用的热介质的安全性高,因此可提高安全性。
另外,通常,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安装送风机,利用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也可以采用利用放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热交换器,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也可以采用利用水、防冻液而使热移动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都可以采用。
这里举例说明了有四个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d的情况,但也可以连接任意个。
另外,这里举例说明了有两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5a、15b的情况,当然也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将热介质冷却或/和加热,可设置任意个。
另外,泵21a、21b并不限定于各设有一个,也可以将多个小容量的泵并排设置。
另外,这里,控制装置具有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和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用通信线等连接,进行协同处理,但是,进行控制的装置的设置形态、处理形态等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一台控制装置构成室外机侧控制装置50和转换机侧控制装置60,用一台控制装置进行空调装置中的全部处理。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不设置在室外机1内、热介质转换机3内而设置在其它场所来进行空调装置的控制。
另外,这里为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A和热介质循环回路B的空调装置100,但是,也可以适用于由制冷剂循环回路A构成的空调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热源机(室外机),2…室内机,2a、2b、2c、2d…室内机,3、3a、3b…热介质转换机,4、4a、4b…制冷剂配管,4c…高低压旁通配管,5、5a、5b、5c、5d…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13b、13c、13d…单向阀,14…旁通节流装置,15a、15b…热介质间热交换器,16a、16b、16c…制冷剂节流装置,17a、17b…开闭装置,18a、18b…第2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9…储液器,20…制冷剂间热交换器,21a、21b…泵(热介质送出装置),22a、22b、22c、22d…第1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3a、23b、23c、23d…第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25a、25b、25c、25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26a、26b、26c、26d…利用侧热交换器,27…气液分离器,31a、31b…热介质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2…高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3…低压侧制冷剂温度检测装置,34、34a、34b、34c、34d…热介质出口温度检测装置,35、35a、35b、35c、35d…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36、36a、36b…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37…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50…室外机侧控制装置,60…转换机侧控制装置,100…空调装置,100A…空调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Claims (14)

1.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
冷冻循环装置,通过使用配管将送出含有四氟丙烯和R32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切换上述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使上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用于对上述制冷剂进行压力调整的制冷剂节流装置、以及能够使上述制冷剂和不同于上述制冷剂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连接,从而构成使上述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上述冷冻循环装置还具有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该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包括: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该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上述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的低压侧压力;高低压旁通配管,该高低压旁通配管用于连接上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配管和吸入侧的配管;旁通节流装置,该旁通节流装置设置于上述高低压旁通配管;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该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流入该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高压侧温度;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该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流出上述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低压侧温度;以及制冷剂间热交换器,该制冷剂间热交换器使要流入上述旁通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和已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热介质侧装置,通过使用配管将热介质送出装置、利用侧热交换器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连接,从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上述热介质送出装置用于使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所涉及的上述热介质循环;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在上述热介质和空调对象空间所涉及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上述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对通过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进行向通过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切换;
第1控制装置,该第1控制装置至少根据上述低压侧压力、上述高压侧温度和上述低压侧温度,检测上述冷冻循环装置中的上述制冷剂的循环组成,上述循环组成是指在上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内循环的上述混合制冷剂在循环时的组成;以及
第2控制装置,该第2控制装置设置在与上述第1控制装置分离的位置,借助有线或无线与上述第1控制装置能够通信地连接,根据与上述第1控制装置的通信而发送来的上述循环组成,在具有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转换机中,进行起蒸发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蒸发温度和制冷剂流出侧的过热度的计算、以及起冷凝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冷凝温度和制冷剂流出侧的过冷度的计算中的至少一方;
至少上述压缩机、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上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循环组成检测回路收容在室外机内;至少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节流装置收容在热介质转换机内;上述室外机和上述热介质转换机分开地形成,能被设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述第1控制装置设置在上述室外机的内部或附近,上述第2控制装置设置在上述热介质转换机的内部或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调装置还包括:
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该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起冷凝器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入口侧的温度;
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该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起冷凝器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出口侧的温度;以及
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该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在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一端用于检测流入流出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调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
还包括:
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该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在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用于检测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起冷凝器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入口侧的温度;
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该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在上述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用于检测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起冷凝器作用时的制冷剂流出口侧的温度;以及
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该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在多个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在一个以上的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任一个的一端,检测流入流出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和上述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蒸发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热度;根据上述循环组成、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和上述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冷凝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冷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计算该检测的压力下的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根据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计算上述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上述制冷剂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的平均温度,作为上述冷凝温度或上述蒸发温度。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和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蒸发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热度;根据上述循环组成、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和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冷凝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冷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计算该检测的压力下的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根据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计算上述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将上述检测的温度作为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或设定的干度的蒸发压力;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蒸发压力,计算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根据上述蒸发压力下的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计算上述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从而进行上述制冷剂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的平均温度,作为上述冷凝温度或上述蒸发温度。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中,在与设置了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端部侧不同的端部侧,还具有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该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流入流出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压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和上述第2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冷凝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冷度;根据上述循环组成、上述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和上述第1制冷剂流入流出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计算起蒸发器作用的上述热介质间热交换器的过热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计算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压力下的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根据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压力下的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计算上述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根据上述循环组成和上述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计算上述第2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压力下的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根据上述第1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压力下的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上述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计算上述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从而进行上述制冷剂节流装置的开度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饱和液体制冷剂温度和饱和气体制冷剂温度的平均温度,作为上述冷凝温度或上述蒸发温度。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而言,该空调装置包括:运转着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运转着的上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以及运转着的上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一部分进行制热运转且上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一部分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在上述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切换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能够选择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和被冷却了的热介质中的任一方,使其通过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
CN201080069400.8A 2010-09-30 2010-09-30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3154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5889 WO2012042573A1 (ja) 2010-09-30 2010-09-30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4637A CN103154637A (zh) 2013-06-12
CN103154637B true CN10315463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89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400.8A Active CN103154637B (zh) 2010-09-30 2010-09-30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46223B2 (zh)
EP (1) EP2623887B1 (zh)
JP (1) JP5595508B2 (zh)
CN (1) CN103154637B (zh)
WO (1) WO2012042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0464B2 (en) 2012-04-27 2017-1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low outside air temperature mode
TW201410856A (zh) 2012-08-23 2014-03-16 Du Pont 含四氟丙烯及二氟甲烷的冷媒混合物及其運用
JP6012757B2 (ja) * 2012-11-21 2016-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97438A1 (ja) 2012-12-20 2014-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97439A1 (ja) 2012-12-20 2014-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9933192B2 (en) * 2012-12-20 2018-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5683683B (zh) * 2013-10-25 2017-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JP6339036B2 (ja) * 2015-03-17 2018-06-0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
CN104748261B (zh) * 2015-03-31 2019-1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JP6609417B2 (ja) * 2015-04-03 2019-11-20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814974B2 (ja) * 2015-09-11 2021-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GB2565665B (en) * 2016-06-14 2020-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3546855B1 (en) * 2016-11-22 2020-09-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3594592B1 (en) * 2017-03-10 2023-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10180270B2 (en) * 2017-03-17 2019-01-15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Modular cooling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
JP6790966B2 (ja) * 2017-03-31 2020-11-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9020080A (ja) 2017-07-20 2019-02-07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6861804B2 (ja) * 2017-11-16 2021-04-21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20210310708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Philip Brash Refrigerant Identification Assembly
JP7191914B2 (ja) * 2020-10-14 2022-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5773613A (zh) * 2022-11-11 2023-03-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841A (zh) * 1997-08-20 1999-0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机及求制冷空调机的制冷剂组成的方法
CN1723373A (zh) * 2003-06-06 2006-01-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4459A (ja) * 1986-07-29 1988-02-15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
KR920008504B1 (ko) * 1988-10-17 1992-09-30 미쓰비시전기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JPH05280818A (ja)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DE4242848C2 (de) * 1992-12-18 1994-10-06 Danfoss As Kälte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Kälteanlage
CN1135341C (zh) * 1994-05-30 2004-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系统
ES2176850T3 (es) * 1994-07-21 2002-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condicionador de aire utilizando un refrigerante no azeotropico e integrando un aparato detector de informacion de control.
JPH08254363A (ja) * 1995-03-15 1996-10-01 Toshiba Corp 空調制御装置
JP3655681B2 (ja) 1995-06-23 2005-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循環システム
JP4134399B2 (ja) * 1997-11-28 2008-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制御装置
JP2001289465A (ja) 2000-04-11 2001-10-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314914A (ja) * 2002-04-24 2003-1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媒循環システム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226284B2 (ja) * 2002-07-12 2009-0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20080121837A1 (en) * 2003-10-27 2008-05-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fluorine substituted olefins
JP2005140444A (ja) 2003-11-0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415838B2 (en) * 2005-02-26 2008-08-26 Lg Electronics Inc Second-refrigerant pump driv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US8132419B2 (en) * 2006-03-23 2012-03-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alyzer
CN102016442B (zh) * 2008-04-30 2013-06-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EP3081879B1 (en) 2008-06-16 2021-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2314939A4 (en) 2008-10-29 2014-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ER AND RELAY DEVICE
EP2341296B1 (en) * 2008-10-29 2018-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5242434B2 (ja) * 2009-01-30 2013-07-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循環式暖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841A (zh) * 1997-08-20 1999-0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机及求制冷空调机的制冷剂组成的方法
CN1723373A (zh) * 2003-06-06 2006-01-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2573A1 (ja) 2012-04-05
EP2623887B1 (en) 2020-03-25
JPWO2012042573A1 (ja) 2014-02-03
CN103154637A (zh) 2013-06-12
US20130152613A1 (en) 2013-06-20
US9746223B2 (en) 2017-08-29
EP2623887A1 (en) 2013-08-07
EP2623887A4 (en) 2014-04-16
JP5595508B2 (ja)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4637B (zh) 空调装置
CN103154639B (zh) 空调装置
CN102105749B (zh) 空调装置
CN10322900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5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EP2669597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391783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4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483250B (zh) 空调装置
CN10308066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567757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733005B (zh) 空调装置
CN103562660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112817A (zh) 空调装置
CN103562648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3221759A (zh) 空调机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3890501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597661B (zh) 空调装置
CN104797887A (zh)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04813112A (zh) 空调装置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539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46606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