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8071A -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8071A
CN103148071A CN2013100488237A CN201310048823A CN103148071A CN 103148071 A CN103148071 A CN 103148071A CN 2013100488237 A CN2013100488237 A CN 2013100488237A CN 201310048823 A CN201310048823 A CN 201310048823A CN 103148071 A CN103148071 A CN 103148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inner tube
sliding sleeve
buffer cell
bush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8071B (zh
Inventor
李元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D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D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488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807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61013823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178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8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8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包含有一第一移动件与一设于第一移动件中的第二移动件,其中第一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凹槽,且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之间设有一滑套,滑套具有至少一嵌槽,嵌槽中设有一滚动件,滚动件分别抵接第一移动件的凹槽内壁与第二移动件的外壁;由此,使第二移动件相对第一移动件轴向位移的动作更为顺畅。

Description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本案是原申请号:200610138237.1,发明名称为:“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可相对运动的装置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内部滚动件滚动时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就现有技术所知,若要使二构件间相对运动的过程顺畅,通常会在二构件之间装设一轴承,通过轴承的作用,二构件不仅可相对移动顺畅,如果该二构件的截面是为圆形,则该二构件亦可产生相对的径向转动。
然而,若将可上下相对移动与可相对转动的二构件运用装设于自行车的避震前叉或座管时,则容易让骑乘者在骑乘时发生危险,因此,一般的自行车避震前叉与座管都只能让其中一构件可相对另一构件相对移动而不能相对转动。
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M271791号专利案揭露出一种竖杆式避震前叉,其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内管、一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与一设置于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的轴套,其中外管内部设有一衬管,衬管与内管分别具有四个凹槽,而轴套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具有四个凸块,当轴套设于内管的顶端时,各凸块会分别落入内管的凹槽中与衬管的凹槽中。由各凸块与各凹槽的配合,使外管与衬管可相对内管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转动。
然而,各凸块与各凹槽的形状皆为长形,使得各凸块与各凹槽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当大,除了容易因摩擦力的关系而造成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相对移动比较不顺畅以外,也容易导致轴套与衬管及内管之间在长时间的接触作用下产生磨耗而损坏,如此一来,必须更换新的轴套、衬管或内管,才能继续使用,但是更换新的构件也就增加了成本的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二构件之间设有滚动件,其可使二构件在产生相对移动时的动作更为顺畅,而且滚动件的滚动会使二构件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位移的趋势。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相对二构件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较小,不容易产生磨耗,产品使用寿命长,而得以减少成本支出。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能提供不同领域的产品使用,适用性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移动件,其内壁具有至少一凹槽;
一第二移动件,设于该第一移动件中;
一滑套,设于该第一移动件与该第二移动件之间,该滑套具有至少一嵌槽;以及
至少一滚动件,设于该嵌槽中,并分别抵接该第一移动件的凹槽内壁与该第二移动件的外壁;
其中,该第一移动件与该第二移动件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其中该第一移动件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具有该凹槽。
其中各该滚动件为滚珠。
本发明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外管;
一内管,设于该外管中;
一引导单元,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包含有至少一滚动件;
一第一缓冲单元,设于该内管中;以及
一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引导单元,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上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并通过该引导单元推抵该第二缓冲单元,使该第二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而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下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第二缓冲单元皆回复原状;
其中,该外管与该内管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其中该外管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引导单元还包含有一滑套,该滑套设于该衬管中,且具有至少一嵌槽,该滚动件设于该嵌槽,并分别抵接该内管的外壁与该衬管的凹槽内壁;该第二缓冲单元抵接该滑套的顶缘。
其中该引导单元的各该滚动件为滚珠。
其中该衬管具有一挡止部,该滑套的底缘抵接该挡止部,用以避免该滑套与该滚动件从该衬管脱离。
其中该内管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套设于该内管的外壁,并抵接该滑套的底缘。
其中该外管具有一固定塞,该固定塞设于该外管中,该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固定塞与该滑套之间。
其还包含有一内撑杆与一螺杆,该外管还具有一螺帽,该内撑杆设于该内管中,且其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螺杆,该螺杆穿过该固定塞,并与该螺帽螺接。
其中该外管具有一O型环与一轴承,该O型环与该轴承皆固定于该外管底端的内壁,该内管穿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O型环与该轴承。
本发明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外管,其内壁的截面为非圆形;
一内管,设于该外管中;
一滑套,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该滑套的截面形状是配合该外管内壁的截面形状;以及
一引导单元,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包含有一滑套及至少一滚动件,该滑套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该滑套的截面形状是配合该外管内壁的截面形状,该滚动件设于该滑套,并分别抵接该外管的内壁与该内管的外壁,使该内管与该外管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一第一缓冲单元,设于该内管中;以及
一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引导单元,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上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并通过该引导单元推抵该第二缓冲单元,使该第二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而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下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第二缓冲单元皆回复原状。
其中该外管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的截面为非圆形。
其中该衬管与该滑套的截面皆为多边形。
其中该滚动件为滚柱。
其中该滚动件为滚珠。
由此,本发明利用该滑套与该滚动件的作用,可使该第二移动件与该第一移动件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位移的趋势,而且,当该第二移动件相对该第一移动件相对移动时,该滚动件会不停地滚动,使得该滚动件与该第一移动件的凹槽内壁及该第二移动件的外壁之间的接触点会不断地变换,让本发明的构件在长时间的接触作用下也不容易产生磨耗,可有效降低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附图先简要说明如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沿3-3剖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对移动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图4中沿6-6剖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自行车的避震前叉的外观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压缩后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另一态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与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10,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移动件12、一第二移动件14、一滑套16与多数滚动件18。
第一移动件12为管状,其内壁固设有一衬管122,衬管122具有多数凹槽124。
第二移动件14是可为管状或是杆状,该第二移动件14并可穿入第一移动件12中。
滑套16装设于第一移动件12的衬管122与第二移动件14的外壁之间,且具有多数嵌槽162。
滚动件18为滚珠。滚动件18装设于滑套16的嵌槽162中,并分别抵接衬管122的凹槽124内壁与第二移动件14的外壁。
经由上述结构,如图3所示,当第二移动件14相对第一移动件12向上移动时,第二移动件14的外壁会推动各滚动件18于各凹槽124中滚动,并利用各滚动件18的滚动而使滑套16向上移动。
由此,本发明利用各凹槽124与各滚动件18的配合,可使第二移动件14与第一移动件12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位移的趋势,而且,当第二移动件14相对第一移动件12相对移动时,滚动件18会不停地滚动,使得滚动件18与第一移动件12的凹槽124内壁及第二移动件14的外壁之间的接触点会不断地变换,让滚动件18与凹槽124内壁之间在长时间的接触作用下也不容易产生磨耗,可有效降低成本支出。
请参阅图4与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20,装置20可应用于自行车的避震前叉或自行车的座管,在本实施例中,是应用于自行车的避震前叉,如图7所示。装置20包含有一外管30、一内管40、一引导单元50、一第一缓冲单元60、一导杆70与一第二缓冲单元80。
外管30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具有一固定塞31,固定塞31具有一螺孔312,固定塞31于螺孔312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螺帽314,且外管30的内壁于固定塞31的下方固设有一衬管32,衬管32具有多数凹槽322,如图6所示,且衬管32的底端向外突出有一挡止部324。另外,外管30底端的内壁设置有一O型环33与一轴承34,轴承34位于O型环33的上方,并相互抵接,而外管30底端的外壁另套设有一护套管35。
内管40的管径为向上递减,使内管40上段的管径小于内管40中段的管径,内管40中段的管径又小于内管40下段的管径。内管40的底端利用一第二螺帽42固定于一套管90,套管90与外管30的护套管35之间连接有一防尘套92,用以防止灰尘进入,内管40的顶端则伸入外管30中,且装设有一第三螺帽44。内管40下段的外壁抵接O型环33,而内管40上段与下段的外壁则套设有一弹性件46(如图所示的弹簧)。
请配合参阅图6,引导单元50具有一滑套52与多数滚动件54。滑套52容设于衬管32中,且滑套52的底端分别抵接挡止部324与弹性件46,由挡止部324的限制,使滑套52不会从衬管32中脱落;滑套52的周壁具有多数嵌槽522,如图5所示,各嵌槽522对应各凹槽322;各滚动件54在本实施例中为滚珠,各滚动件54设于各嵌槽522中,并分别抵接衬管32的凹槽322内壁与内管40的外壁,由各凹槽322与各滚动件54的配合,使得外管30与衬管32于相对内管40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位移的趋势。
第一缓冲单元60具有一第一压缩弹簧62与一容置于第一压缩弹簧62中的缓冲胶64。第一压缩弹簧62与缓冲胶64皆设于内管40中,且第一压缩弹簧62与缓冲胶64的底端皆抵接第二螺帽42。
导杆70具有一内撑杆72与一螺杆74。内撑杆72的底端抵接第一压缩弹簧62的顶端,内撑杆72的顶端则抵接螺杆74的一头部742。螺杆74另具有一连接头部742的身部744,身部744具有一螺纹段746,身部744向上依序穿过第三螺帽44、固定塞31的螺孔312与第一螺帽314,并利用螺纹段746与螺孔312及第一螺帽314螺接。
第二缓冲单元80包含有一第二压缩弹簧82、一缓冲体84与一反弹体86。第二压缩弹簧82的两端分别顶抵固定塞31与滑套52的顶端;缓冲体84套设于螺杆74的身部744,并位于第三螺帽44的上方;反弹体86套设于螺杆74的身部744,并位于第三螺帽44与螺杆74的头部742之间。
当应用本发明的自行车行驶至颠簸路面时,如图8所示,内管40即会相对外管30向上移动,在内管40向上移动的同时,弹性件46会受到内管40的挤压而变形,用以抵销内管40所受到的冲击力,且内管40的外壁会带动各滚动件54于各凹槽322中滚动,使滑套52可通过各滚动件54的滚动而同步向上移动,如此一来,滑套52会推抵第二压缩弹簧82,让第二压缩弹簧82产生压缩,用以提供反作用力给内管40,另外,在内管40向上移动的同时,第一压缩弹簧62与缓冲胶64会受到套管90的压迫而变形,并推抵内撑杆72与螺杆74,使缓冲体84产生压缩变形,更有助减缓冲击力,使应用本发明的自行车可获得良好的避震效果。另外,内管40是通过各滚动件54于各凹槽322中不断地滚动而可相对外管30相对移动,且各滚动件54与各凹槽322内壁及内管40外壁之间的接触点会不断地变换,如此一来,不仅比现有利用长形的凸块与凹槽之间接触面积要来得小,而且在长时间的接触下也不容易发生磨耗。
由此,本发明除了利用第一缓冲单元60与第二缓冲单元80的作用,可让应用本发明的自行车可获得良好的的避震效果之外,而且,利用各滚动件54与各凹槽322的配合与滑套52的作用,使得内管40相对外管30相对移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较小而可顺畅地上下移动,且衬管32、内管40与各滚动件54之间在长时间的接触作用下也不容易产生磨耗,可达到有效降低成本支出的目的。另外,滑套52在组装上也相当方便,可增加组装上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结构与上述二实施例大致相同,惟其差异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衬管100的截面为六边形,滑套110的截面亦为六边形,滚动件120为滚柱,滚动件120分别抵接衬管100的内壁与内管130的外壁;由此,本实施例可使内管130无法相对外管140径向转动,而可相对外管140轴向位移,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另外,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另一态样,滚动件120为滚珠,各滚动件120设于衬管100的各角落且抵接内管130,使内管130无法相对外管140径向转动,而可相对外管140轴向位移,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5)

1.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移动件,其内壁具有至少一凹槽;
一第二移动件,设于该第一移动件中;
一滑套,设于该第一移动件与该第二移动件之间,该滑套具有至少一嵌槽;以及
至少一滚动件,设于该嵌槽中,并分别抵接该第一移动件的凹槽内壁与该第二移动件的外壁;
其中,该第一移动件与该第二移动件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移动件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具有该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滚动件为滚珠。
4.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外管,该外管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具有至少一凹槽;
一内管,设于该外管中;
一引导单元,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包含有至少一滚动件及一滑套,该滑套设于该衬管中,且具有至少一嵌槽,该滚动件设于该嵌槽,并分别抵接该内管的外壁与该衬管的凹槽内壁;
一第一缓冲单元,设于该内管中;以及
一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引导单元的滑套的顶缘,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上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并通过该引导单元推抵该第二缓冲单元,使该第二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而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下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第二缓冲单元皆回复原状;
其中,该外管与该内管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引导单元的各该滚动件为滚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管具有一挡止部,该滑套的底缘抵接该挡止部,用以避免该滑套与该滚动件从该衬管脱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管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套设于该内管的外壁,并抵接该滑套的底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管具有一固定塞,该固定塞设于该外管中,该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固定塞与该滑套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有一内撑杆与一螺杆,该外管还具有一螺帽,该内撑杆设于该内管中,且其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螺杆,该螺杆穿过该固定塞,并与该螺帽螺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管具有一O型环与一轴承,该O型环与该轴承皆固定于该外管底端的内壁,该内管穿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O型环与该轴承。
11.一种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外管,其内壁的截面为非圆形;
一内管,设于该外管中;以及
一引导单元,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包含有一滑套及至少一滚动件,该滑套设于该外管与该内管之间,该滑套的截面形状是配合该外管内壁的截面形状,该滚动件设于该滑套,并分别抵接该外管的内壁与该内管的外壁,使该内管与该外管具有优先进行轴向直线相对移动的趋势;
一第一缓冲单元,设于该内管中;以及
一第二缓冲单元,设于该外管中,并抵接该引导单元,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上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并通过该引导单元推抵该第二缓冲单元,使该第二缓冲单元产生压缩变形,而当该内管相对该外管下移时,该第一缓冲单元与该第二缓冲单元皆回复原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管的内壁具有一衬管,该衬管的截面为非圆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管与该滑套的截面皆为多边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滚动件为滚柱。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滚动件为滚珠。
CN201310048823.7A 2006-11-08 2006-11-08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Active CN103148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823.7A CN103148071B (zh) 2006-11-08 2006-11-08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823.7A CN103148071B (zh) 2006-11-08 2006-11-08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CNA2006101382371A CN101178087A (zh) 2006-11-08 2006-11-08 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382371A Division CN101178087A (zh) 2006-11-08 2006-11-08 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071A true CN103148071A (zh) 2013-06-12
CN103148071B CN103148071B (zh) 2017-06-30

Family

ID=4854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823.7A Active CN103148071B (zh) 2006-11-08 2006-11-08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80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6972A (zh) * 2016-03-29 2016-06-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道限位弹簧支架及支架组
CN108555722A (zh) * 2018-06-22 2018-09-21 河源市东源鹰牌陶瓷有限公司 运行稳定的磨边装置及瓷砖磨边生产系统
CN113803022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滑套装置和包含其的压裂管柱
US11933138B2 (en) 2020-06-12 2024-03-19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Sliding sleev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50153B (sv) * 1985-01-22 1987-06-09 Ffv Affersverket Teleskopstyrning, speciellt for overforing av vridmoment
US5924714A (en) * 1991-06-11 1999-07-20 Cannondale Corporation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91164Y (zh) * 1994-05-11 1995-03-08 吴锦庭 自行车前叉避震装置
US6241391B1 (en) * 1997-04-28 2001-06-05 Howard Hoose Vehicle suspension and bearing therefor
AU4107997A (en) * 1997-09-04 1999-03-22 William Michael Newman High efficiency bicycle seat suspension
CN2486761Y (zh) * 2001-07-05 2002-04-17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杆装置
CN1407248A (zh) * 2001-08-15 2003-04-02 刘宁和 具伸缩功能的管架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6972A (zh) * 2016-03-29 2016-06-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道限位弹簧支架及支架组
CN108555722A (zh) * 2018-06-22 2018-09-21 河源市东源鹰牌陶瓷有限公司 运行稳定的磨边装置及瓷砖磨边生产系统
CN113803022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滑套装置和包含其的压裂管柱
US11933138B2 (en) 2020-06-12 2024-03-19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Sliding sleev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071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8087A (zh) 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
CN101258844B (zh) 钓竿
CN207240042U (zh) 扭力扳手结构
CN103148071A (zh)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CN104421360A (zh) 电子盘式制动器
CN109050496A (zh) 一种汽车制动卡钳
CN102865321A (zh) 一种带驻车制动机构的制动钳
US8807297B2 (en) Mechanical disk brake caliper assembly
CN101638021B (zh) 按动式伸缩笔
CN101554868B (zh) 防锁定刹车结构
CN201102615Y (zh) 转向管避震器的滑移引导装置
CN103332064B (zh) 一种重型前刹制动脚轮
CN104149587B (zh) 全自动汽车车罩的布罩展开机构
CN202851758U (zh) 一种带驻车制动机构的制动钳
CN202418332U (zh) 盘式制动器自润滑导向组件
CN201989908U (zh) 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
CN203485767U (zh) 一种踏板总成
CN101581297A (zh) 一种斜轴式柱塞液压泵/马达
CN204029346U (zh) 一种踩镲架
CN101428313B (zh) 一种加工铜波纹管的端部护套
CN205869145U (zh) 一种弯管机主轴
CN112227981B (zh) 碳纤维抽油杆扶正器
CN2557404Y (zh) 机械式碟刹
CN210653513U (zh)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脚刹组件
CN2766115Y (zh) 一种滚珠螺杆的螺帽循环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