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390B - 刮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刮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390B
CN103140390B CN201180040108.8A CN201180040108A CN103140390B CN 103140390 B CN103140390 B CN 103140390B CN 201180040108 A CN201180040108 A CN 201180040108A CN 103140390 B CN103140390 B CN 103140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brackets
motor
fixed part
pivotal axis
wi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01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390A (zh
Inventor
山田耕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4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3Attachement of a wiper modula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1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 B60S1/18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 B60S1/24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by rotary cranks
    • B60S1/245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by rotary cranks with particular rod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motor driven axle and the wiper arm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13Modular wiper assembly
    • B60S1/0422Modular wiper assembly having a separate transverse element
    • B60S1/0427Modular wiper assembly having a separate transverse el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of the wiper motor holder to the transvers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形成为实心杆的AS-侧枢转支架(17)在其纵向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构架固定部(17b),该构架固定部(17b)上固定有构架件(24),并且在所述AS-侧枢转支架(17)的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电机固定部(17d),该电机固定部(17d)上固定有刮水器电机(26)的齿轮箱(28a)。所述构架固定部(17b)和所述电机固定部(17d)之间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撑AS-侧枢转轴(15b)的支撑部(17c),由此所述枢转轴沿AS-侧枢转支架(17)的较短的方向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无需托架即可将刮水器电机(26)固定在电机固定部(17d)上,并且可以实现紧实的、轻质的并且无托架的刮水器装置(14),该刮水器装置(14)具有改善的布局属性和装配性。

Description

刮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枢转轴和电机的刮水器装置,所述枢转轴上安装有弧刷臂,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并摆动所述枢转轴。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例如汽车上安装有刮水器装置。刮水器构造为驱动并且摆动弧刷臂,弧刷臂上连接有刮水片,以擦掉贴附在挡风玻璃上的物体例如雨水和尘土。刮水器装置设置有枢转轴和电机,枢转轴上安装有弧刷臂,电机用于驱动并且摆动枢转轴。当操作车内的操作开关时,电机被驱动,由此,通过枢转轴摆动刮水片。
带有弧刷臂的刮水器装置(例如串联式(tandem type)刮水器装置),具有对应于弧刷臂的枢转轴。在枢转轴和电机之间设置连杆机构,并且连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摇摆运动,并且同步地摆动枢转轴。在这种刮水器装置中,可枢转地支撑枢转轴的枢转支架(pivot holder)安装在管状构架件的各端部,并且电机通过托架安装在构架件上,这种刮水器装置被称作“构架集成式模块型刮水器装置(frame-integrated-type modular-type wiperapparatus)”。
作为模块型刮水器装置,例如,所知晓的专利文件1和2中描述的技术。专利文件1描述的刮水器装置带有通过管构架(构架件)相互连接的枢转支架,并且托架通过点焊固定在管构架的一个枢转支架附近。并且刮水器电机(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架上。另一方面,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刮水装置中,由薄板坯制成的管子(构架件)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刮水器轴承(枢转支架),并且由薄板坯制成的管子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铸造部(casted portion)(枢转支架)。铸造部设置有沿薄板坯制成的管子的纵向延伸的平面部,并且这个平面部用作用于固定刮水器电机(电动机)的托架。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H09-175336(图1)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5-506242(图1)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刮水器装置中,由于用于固定电机的平板状托架通过点焊固定在构架件上,刮水器装置面临的问题是刮水器装置的沿前后方向(在垂直于构架件的方向上)的长度较大,对于小车等的布局属性较低。进一步地,由于刮水器装置带有托架,刮水器装置面临减少重量的限制,并且由于必须将托架焊接到构架件上,刮水器装置面临装配操作变得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专利文件2中描述的刮水器装置,尽管刮水器装置能够沿它的前后方向减少长度,但刮水器装置沿左右方向(沿构架件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刮水器装置面临它的布局性能的限制,并且可能引起刮水器装置在重量上的增大。因此需要改善这些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刮水器装置的布局性能和装配性能,并且提供重量减少的刮水器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设置有枢转轴和电机,所述枢转轴上固定有弧刷臂,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并且摆动所述枢转轴,刮水器装置包括:枢转支架,该枢转支架形成为实心杆形状;构架固定部,该构架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枢转支架的沿所述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一侧上,并且所述构架固定部上固定有用于将所述枢转支架连接于另一枢转支架的连接构架;电机固定部,该电机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枢转支架的沿所述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且所述电机固定部上固定有所述电机的箱体;以及支撑部,该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枢转支架的所述构架固定部和所述电机固定部之间,所述支撑部沿所述枢转支架的短-侧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支撑所述枢转轴。
在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中,所述箱体一体地设置有部分地遮盖所述电机固定部的外周的连接部,并且所述电机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机固定部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部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中,所述枢转支架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枢转支架固定于车体上的固定支柱,相比所述电机固定部,沿所述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所述枢转支架更接近所述另一侧。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刮水器装置包括:形成为实心杆形状的枢转支架;设置在枢转支架的沿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一侧上的构架固定部,并且该构架固定部用于固定将枢转支架与另一个枢转支架连接的连接构架;设置在所述枢转支架的沿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的电机固定部,并且电机的箱体固定在该电机固定部上;以及设置在枢转支架的构架固定部和电机固定部之间的支撑部,该支撑部沿枢转支架的短-侧方向延伸并且可转动地支撑枢转轴。因此,由于无需托架而能够将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部上,因而能够去除通常需要的托架。因此,刮水器装置可以在尺寸和重量上减少,并且在布局性能上提高。进一步地,由于可以去除托架,刮水器装置的装配性能可以改善,并且因此,可以实现装配步骤的简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中,由于箱体一体地设置有部分遮盖电机固定部的外周的连接部,并且电机通过穿过连接部和电机固定部的固定件固定在电机固定部上,电机可以定位并且牢固地固定于电机固定部。因此,可以进一步地简化刮水器装置的装配步骤。
在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中,由于枢转支架一体地带有用于将枢转支架固定到车体上的固定支柱,相比电机固定部,沿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枢转支架更靠近所述另一侧,枢转支架可以在枢转支架的成型工序中一体地形成固定支柱。在这个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等由于枢转支架具有实心杆形状而没有在结构上变复杂。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正侧图部分的视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刮水器装置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并且这个横截面视图对应于图3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电机侧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的正侧部分的视图,图2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刮水器装置的放大的正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如图1所示,前挡风玻璃11设置在车10的前侧,并且挡风玻璃11上设置有用于擦掉附着在前挡风玻璃11上的雨水、尘土等的DR-侧刮水片(即驾驶座椅侧的刮水片)12和AS-侧刮水片(即前排乘客座椅侧的刮水片)13。
DR-侧刮水片12可旋转地连接在DR-侧弧刷臂12a的末端侧(distal endside),并且AS-侧刮水片13可旋转地连接在AS-侧弧刷臂13a的末端侧。刮水片12和13形成为与前挡风玻璃11通过张紧弹簧(未图示)弹性接触,张紧弹簧分别设置在弧刷臂12a和13a内。
刮水片12和13构造为在形成在前挡风玻璃11上的下回动位置(lowerreversing position)“LRP”和上回动位置(upper reversing position)“URP”之间的各自的擦拭范围11a和11b中相互同步地执行往复擦拭的操作。换句话说,刮水片12和13的擦拭方式是串联式。
用于驱动弧刷臂13a和13b以使得它们执行往复擦拭操作的刮水器装置14安装在车10上。如图2所示,刮水器装置14是通过构架件24组合成的所谓的构架集成式模块型刮水器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刮水器装置14设置有DR-侧枢转轴15a和AS-侧枢转轴15b,DR-侧弧刷臂12a固定在DR-侧枢转轴15a上,AS-侧弧刷臂13a固定在AS-侧枢转轴15b上。DR-侧枢转轴15a通过DR-侧枢转支架16可摆动地支撑,并且AS-侧枢转轴15b通过AS-侧枢转支架17可摆动地支撑。
DR-侧枢转支架(另一个枢转支架)16由熔化的铝材料等形成,并且通过铸造形成实心的弯杆形状,该DR-侧枢转支架16具有主体部16a、构架固定部16b、支撑部16c和固定支柱16d。
构架固定部16b(构架件24的一个端侧(没有详细显示)通过型锻(swaging)固定于构架固定部16b)和主体部16a在靠近AS-侧枢转支架17的侧(附图中的左侧)上一体,以及用于将DR-侧枢转支架16固定到车10的车体(DR侧)上的固定支柱16d和主体部16a在与AS-侧枢转支架17相对的侧(附图中的右侧)上一体。
固定支柱16d设置有橡胶制成的防震衬套(antivibration bush)18a,并且防震衬套18a形成有通孔,该通孔内插入有固定螺栓(未显示)。并且DR-侧枢转支架16通过固定螺栓的螺纹连接固定到车体上(DR-侧)。
在主体部16a中的构架固定部16b和固定支柱16d之间,如图3所示,设置有形成为近似圆柱形状的支撑部16c,支撑部16c与构架固定部16b和固定支柱16d形成为一体,并且沿主体部16a的短-侧方向(附图中的垂直方向)延伸。支撑部16c可旋转地支撑DR-侧枢转轴15a,并且一对轴承19连接在沿径向的内侧上并沿轴向连接在两个端侧上,该对轴承19使得DR-侧枢转轴15a相对于支撑部16c平稳地旋转。O形环20分别设置在轴承19附近。O形环20防止雨水等进入支撑部16c和DR-侧枢转轴15a之间的缝隙。
形成连杆机构30的DR-侧驱动杆33的一个端侧固定在DR-侧枢转轴15a的底端侧(图中的下侧),并且保持环21固定在DR-侧枢转轴15a的末端侧。因此,能够防止DR-侧枢转轴15a从DR-侧枢转支架16上掉落。在DR-侧枢转轴15a的更远的末端形成有用于防止DR-侧弧刷臂12a进入到空转状态(见图1)的锯齿部22以及与用于安装DR-侧弧刷臂12a的紧固螺母(未显示)螺纹连接的凸螺纹部分23。
AS-侧枢转支架(枢转支架)17由熔化的铝材料等制成,并且通过铸造形成实心(solid)的直杆形状,该AS-侧枢转支架17设置有主体部17a、构架固定部17b、支撑部17c以及电机固定部17d。
构架件24的另一端部(附图中的左侧)通过型锻固定到的构架固定部17b(没有详细显示),构架固定部17b和主体部17a在与DR-侧枢转支架16靠近的侧(沿纵向方向上的一侧上,附图中的右侧)上形成为一体,并且用于将刮水器电机26固定到AS-侧的枢转支架17上的电机固定部17d和主体部17a在与DR-侧枢转支架16的相对的侧(沿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附图中的左侧)上形成为一体。
在主体部17a的构架固定部17b和电机固定部17d之间,如图3所示,设置有近似圆柱体的支撑部17c,支撑部17c与构架固定部17b和电机固定部17d形成为一体,并且沿主体部17a的短-侧方向(附图中垂直方向)延伸。支撑部17c可旋转地支撑AD-侧枢转轴15b,并且一对轴承19连接在支撑部17c的沿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位于支撑部17c的沿轴向方向的两端侧上,该对轴承19用于使得AS-侧枢转轴15b相对于支撑部17c平缓地旋转。O形环20分别设置在轴承19的附近,并且O形环20阻止雨水等进入到支撑部17c和AS-侧枢转轴15b之间的缝隙。
形成连杆机构30的AS-侧驱动杆35的一个端侧固定在AS-侧枢转轴15b的底端侧(附图中的下侧),并且保持环21固定在AS-侧枢转轴15b的末端侧。因此,可以阻止AS-侧枢转轴15b从AS-侧枢转支架17上掉落。进一步地,AS-侧枢转轴15b的更远的末端侧形成有用于阻止AS-侧弧刷臂13a进入空转状态(见图1)的锯齿部22,以及与用于固定AS-侧弧刷臂13a的紧固螺母(未显示)螺纹连接的凸螺纹部23。
如图2所示,在AS-侧枢转支架17和DR-侧枢转支架16之间设置沿车10的车-宽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构架件(连接构架)24。枢转支架17和16通过构架件24以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相互连接,例如,通过准备多个不同长度的构架件24,这些构架件24在车10中对应的安装空间能够获得支撑,同时使除了构架件24之外的组成元件标准化。
构架件24形成为中空的圆柱管,并且它的两端通过型锻固定到与枢转支架17和16形成为一体的构架固定部17b和16b。在此,构架件24不限于中空圆柱管,并且,考虑到构架件24所需的刚度等要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六角形横截面形状的中空件或者实心件。
刮水器电机(电动机)26通过一对固定螺栓(固定件)25固定到AS-侧枢转支架17的电机固定部17d。刮水器电机26适于驱动枢转轴15a和15b,并且刮水器电机26设置有电机部27和齿轮部28。
电机部27设置有钢板等压(深冲压)入其中的底部管状电机箱(轭铁(yoke))27a,并且电机箱27a中设置有多个(附图中为两个)永磁铁27b。电枢(armature)(转子)27d可旋转地设置在永磁铁27b的内侧上,其中,线圈27c以预定间隙缠绕在电枢27d的外侧上。电枢轴27e穿过并固定在电枢27d的旋转中心。电枢轴27e的末端侧延伸至齿轮箱28a的内部,并且形成为减速机构的蜗杆(worm)(未图示)设置在电枢轴27e的末端侧。
换向器(commutator)(换向器)27f固定在电枢轴27e和电枢27d之间,并且线圈27c的端部电连接于换向器27f。多个(附图中为两个)电刷(brush)27g通过多个挤压弹簧27h的弹簧力与换向器27f的外周部分弹性接触且滑动接触。因此,通过从车载控制器(未显示)向电刷27a供应驱动电流,电枢27d上产生电磁力(旋转力),并且电枢轴27e沿预定的旋转方向以预定的旋转速度转动。
齿轮部28设置有通过铸造(例如)熔化的铝材料形成预定形状的齿轮箱(箱体)28a。形成减速机构的蜗轮28b可旋转地设置在齿轮箱28a的内部,并且形成在蜗轮28b的外周部分上的齿轮齿(未显示)与电枢轴27e的蜗杆啮合。输出轴28c一体地可旋转地设置在蜗轮28b的旋转中心,并且输出轴28c的末端侧延伸至齿轮箱28a的外侧。因此,电枢轴27e的旋转速度降低至预定的旋转速度,并且从输出轴28c上输出增强了旋转力的扭矩。
如图4所示,具有接近弧形横截面的连接部28d与齿轮箱28a形成为一体。连接部28d用于将刮水器电机26固定到AS-侧枢转支架17的电机固定部17d上,并且覆盖电机固定部17d的外缘的大约一半(部分遮盖)。连接部28d设置有沿其纵向方向预定间隔的一对通孔28e(附图中显示了其中的一个),并且一对固定螺栓25分别穿过各个通孔28e。
固定螺栓25穿过各个通孔28e,并且穿过设置在电机固定部17d中的各个通孔17e(附图中显示了其中的一个),并且它们的末端侧沿AS-侧枢转支架17的短-侧方向从与连接部28d相对的侧伸出。在固定螺栓25的伸出侧上固定有一对螺母28f(附图中显示了其中的一个),并且连接有沿AS-侧枢转支架17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个撑条(stay)28g。因此,当螺母28f通过撑条28g螺接于固定螺栓25时,齿轮箱28a(刮水器电机26)可以定位并且牢固地固定到电机固定部17d(AS-侧枢转支架17)。
如图2中所示,齿轮箱28a的连接部28d一体形成有固定支柱28h,固定支柱28h用于将AS-侧枢转支架17固定到车10的车体(AS-侧)。固定支柱28h设置有橡胶制成的防震刷18b,并且固定螺栓(未显示)穿过防震刷18b。当固定螺栓螺接于车体(AS侧)时,AS-侧枢转支架17固定于车体(AS侧)。
连杆机构30设置在刮水器电机26的输出轴28c与每个枢转轴15a和15b之间。连杆机构30构造为将输出轴28c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摇摆运动,并且将转变的摇摆运动传递到每个枢转轴15a和15b。因此,通过驱动刮水器电机26,弧刷臂12a和13a(见图1)被驱动,从而通过输出轴28c、连杆机构30和枢转轴15a和15b摆动。
连杆机构30设置有曲臂31、驱动支杆(drive rod)32、DR-侧驱动杆33、连接杆34和AS-侧驱动杆35,曲臂31的一个端侧固定于输出轴28c,并且曲臂31的另一个端侧构造为通过驱动刮水电机26绕输出轴28c旋转。
DR-侧驱动杆33一个端侧和AS-侧驱动杆35的一个端侧分别固定于枢转轴15a的底端侧和15b的底端侧(见图3),并且驱动杆33的另一个端侧和驱动杆35的另一个端侧在构架件24的刮水器电机26侧(附图中的下侧)上延伸。
驱动支杆32设置在曲臂31的一个端侧和AS-侧驱动杆35的另一个端侧之间。驱动支杆32通过球接头BJ(没有详细显示)可旋转地连接于曲臂31和AS-侧驱动杆35中的每个。进一步地,比驱动支杆32长的连接杆34设置在DR-侧驱动杆33的另一个端侧和AS-侧驱动杆35的另一个端侧之间。连接杆34通过球接头BJ可旋转地连接于每个驱动杆33和35。
如以上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AS-侧枢转支架17形成为实心杆形状,固定用于将AS-侧枢转支架17连接于DR-侧枢转支架16的构架件24的构架固定部17b设置在AS-侧枢转支架17的沿纵向方向的一侧上,固定刮水器电机26的齿轮箱28a的电机固定部17d设置在AS-侧枢转支架17的沿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且可旋转地支撑AS-侧枢转轴15b的支撑部17c设置在AS-侧枢转支架17的构架固定部17b和电机固定部17d之间,由此沿AS-侧枢转支架17的短-侧方向延伸。
因此,由于刮水电机26可以无需托架固定到电机固定部17d,因而能够去除通常必须的托架。因此,可以实现刮水器装置14的尺寸降低和重量减少,并且可以改善布局合理性。进一步地,由于可以去除托架,因而可以提高刮水器装置14的装配性能,并且最终实现装配工序的简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齿轮箱28a与部分地覆盖在电机固定部17d的外周的连接部28d形成为一体,并且刮水器电机26通过穿过连接部28d和电机固定部17d的固定螺栓25固定于电机固定部17d。因此,刮水器电机26可以定位并且牢固地固定于电机固定部17d。因此,刮水器装置14的装配步骤可以进一步简化。
然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功能相同的构件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标明并且这些构件的详细描述在此省略。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并且这个横截面视图对应于图3的横截面视图。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40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的区别在于用于将刮水器电机26固定到电机固定部17d的结构。
如图5中所示,电机固定部17d设置有凹螺纹孔41,并且固定螺母(固定件)42螺纹连接于凹螺纹孔41。更具体地,形成在齿轮箱28a中的连接部28d连接于电机固定部17d,并且这种状态下固定螺栓42螺接于凹螺纹孔41,因此,齿轮箱28a(刮水器电机26)可以相对于电机固定部17d(AS-侧枢转支架17)定位并且牢固地固定于该电机固定部17d。
另外,在如上所述形成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40中,可以实现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的各种效果。除此之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作为用于将刮水器电机26固定到电机固定部17d的结构,由于无需螺母28f和撑条28g(见图4),刮水器装置40的重量可以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地,刮水器装置40的装配工序可以进一步简化并且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
然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做详细地描述。另外,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同样的参考标记表明并且这些构件的详细描述在此省略。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电机侧的局部放大视图。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的区别在于,去除了齿轮箱28a的固定支柱28h并且AS-侧枢转支架17设置有固定支柱51。
如图6所示,在AS-侧枢转支架17的沿纵向方向与电机固定部17d相比更远的另一侧(附图中的左侧)上,一体地设置有固定支柱51,该固定支柱51具有朝向与刮水器电机26侧相对的侧弯曲的末端侧,从而具有与AS-侧枢转支架17近似相同的径向尺寸(厚度)。固定支柱51用于将AS-侧枢转支架17固定到车体(AS侧),并且固定支柱51的末端侧设置有橡胶制成的防震刷18b。固定螺栓(未显示)穿过防震刷18b,并且固定螺纹连接于车体(AS侧);由此,AS-侧枢转支架17固定于车体(AS侧)。
另外,在如上所述形成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中,可以获得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4的各种效果。除此之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用于将AS-侧枢转支架17固定到车体(AS侧)的固定支柱51一体地设置在AS-侧枢转支架17的相比于电机固定部17d沿纵向方向的更远的另一侧上,固定支柱51能够通过模制AS侧枢转之家17而一体形成。在该工序中,由于AS-侧枢转支架17具有实心杆形状,例如铸造所使用的模具(未显示)没有变复杂。
本发明没有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显示的装置中AS-侧枢转支架17设置有电机固定部17d并且刮水器电机26固定于电机固定部17d;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根据车10的转向装置(steering)的位置(右侧或者左侧),电机固定部可以设置在DR-侧枢转支架16上,并且刮水器电机26可以固定于该电机固定部。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显示的装置中刮水片12和13的擦拭模式是串联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应用于刮水器电机布置在车的DS-侧和AS-侧的相反的擦拭模式中,并且使与刮水器电机对应的刮水片彼此相对并执行擦拭。
进一步地,每个上述实施方式显示的装置作为刮水器装置14、40和50擦拭车10前侧的前挡风玻璃1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应用于擦拭设置在车10后侧的后挡风玻璃或者铁路车辆、飞机等的挡风玻璃的刮水器装置。
工业应用
刮水器装置安装在车例如汽车上,并且用于通过擦掉挡风玻璃上附着的例如雨水和尘土等物体而确保良好的视野。

Claims (3)

1.一种刮水器装置,该刮水器装置设置有:第一枢转轴、第二枢转轴和电机,所述第一枢转轴上固定有第一弧刷臂,所述第二枢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弧刷臂,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并且摆动所述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所述刮水器装置包括:
第一枢转支架,该第一枢转支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枢转轴的支撑部;
第二枢转支架,该第二枢转支架形成为实心直杆形状,所述第二枢转支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枢转轴的支撑部;以及
连接构架,该连接构架形成为中空的圆柱管且与所述第二枢转支架轴向对齐,所述第一枢转支架和第二枢转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构架互相连接;其中
构架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支架的沿所述第二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一侧上,并且所述连接构架固定至所述构架固定部上;
电机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转支架的沿所述第二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且所述电机的齿轮部的箱体一体地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部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电机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电机固定部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枢转支架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枢转支架固定于车体上的固定支柱,相比所述电机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枢转支架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二枢转支架更靠近所述另一侧。
CN201180040108.8A 2010-08-23 2011-08-23 刮水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6431 2010-08-23
JP2010186431 2010-08-23
PCT/JP2011/068906 WO2012026439A1 (ja) 2010-08-23 2011-08-23 ワイ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390A CN103140390A (zh) 2013-06-05
CN103140390B true CN103140390B (zh) 2015-10-14

Family

ID=4572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01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390B (zh) 2010-08-23 2011-08-23 刮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06426B2 (zh)
CN (1) CN103140390B (zh)
BR (1) BR112013004211B1 (zh)
DE (1) DE112011102795B4 (zh)
WO (1) WO20120264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2041A1 (de) * 2018-07-19 2020-01-23 Robert Bosch Gmbh Wischerantrieb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s Wischerantrieb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115Y2 (ja) * 1991-07-30 1997-08-13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ジユラ型ワイパ装置の躯体取付け構造
JP3630335B2 (ja) * 1995-07-31 2005-03-16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フレームおよびワイパフレームの筒部材とブラケットとの締結方法
JP2994584B2 (ja) * 1995-12-26 1999-12-2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型ワイパ装置
JP3853613B2 (ja) * 2001-06-12 2006-12-06 株式会社ミツバ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DE10149218A1 (de) * 2001-10-05 2003-05-08 Bosch Gmbh Robert Wischeranlage
DE10323997A1 (de) * 2002-11-26 2004-06-03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eines Wischblatts mit einem antreibbaren Wischarm
DE10328982A1 (de) * 2003-06-27 2005-01-13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wisch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644246Y (zh) * 2003-09-01 2004-09-29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刮水装置
JP4146329B2 (ja) * 2003-11-11 2008-09-10 アスモ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4972585B2 (ja) * 2008-03-07 2012-07-11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ワイパ装置
JP4699490B2 (ja) 2008-03-27 2011-06-08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ワイパ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390A (zh) 2013-06-05
BR112013004211B1 (pt) 2020-09-29
DE112011102795T5 (de) 2013-05-29
DE112011102795B4 (de) 2022-04-28
JPWO2012026439A1 (ja) 2013-10-28
BR112013004211A2 (pt) 2017-09-19
JP5706426B2 (ja) 2015-04-22
WO2012026439A1 (ja)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9888B2 (en) Wiper apparatus
US20110023253A1 (en) Automobile windshield wiper system having direct drive drum and cable assembly
CN103140390B (zh) 刮水器装置
US6687947B2 (en) Wiper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KR20090092951A (ko) 자동차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의 기어박스
US9873406B2 (en) Wiper apparatus
US20090267433A1 (en) Wiper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U2009213509B2 (en) Cowl top panel and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US20180201228A1 (en) Wiper device
JP4950921B2 (ja) モータ装置
JP5317750B2 (ja) ワイパ装置
JP5580061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4950909B2 (ja) ワイパ装置
JP2011121566A (ja) ワイパ装置
US20200055489A1 (en) Wiper apparatus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17067150A (ja) 支持装置
CN107848491B (zh) 用于清洁车窗的雨刮器马达和风挡雨刮器系统
JP2012041022A (ja) ワイパ装置
JP2019081434A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2011121565A (ja) ワイパ装置
KR101339163B1 (ko) 마운트 구조가 개선된 차량용 와이퍼 장치
CN208053295U (zh) 刮水器马达安装结构以及刮水器
JP5460282B2 (ja) ワイパ装置
EP1806264B1 (en) Vehicle wiper device
CN104276141A (zh) 雨刮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