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431B -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431B
CN103139431B CN201210366062.5A CN201210366062A CN103139431B CN 103139431 B CN103139431 B CN 103139431B CN 201210366062 A CN201210366062 A CN 201210366062A CN 103139431 B CN103139431 B CN 103139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odule
image sensor
contact
pushing member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60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431A (zh
Inventor
宇野真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保持器和推动构件。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和突出部,该突出部在第二方向上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突出。保持器容纳该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并且包括插入部分和接触部分,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该插入部分中,该接触部分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接触突出部。第一推动构件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单元和一种具有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包含接触图像传感器(即,CIS)的图像扫描仪中,由于景深较浅,要求一种CIS的图像传感器位于相对于接触玻璃的精确地正确位置。
在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H11-168592中,例如,图像传感器被放置在CIS的壳体中。在壳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两个轴被形成在壳体中,并在沿着纵向方向互相隔开的位置。进一步,切口(cutout)被形成在壳体中。同时,保持CIS的保持器被形成为具有两个旋转孔和突出部。当壳体中的轴被插入保持器的旋转孔中,并且壳体中的切口与保持器的突出部接合时,图像传感器能够被放置在图像扫描仪中沿着纵向方向的预定位置。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公报公开的构造,然而,由于轴和旋转孔的直径的制造误差或者差异,以及切口和突出部的制造误差或者差异,图像传感器可能在保持器中移动。因此,图像传感器不能被精确地适配在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单元和一种具有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在该图像读取单元中,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被放置在精确地正确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可以包括:接触玻璃,该接触玻璃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该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和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着第二方向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突出,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保持器,该保持器被构造成容纳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并且包括插入部分和接触部分,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该插入部分中,该接触部分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接触突出部;和第一推动构件,该第一推动构件被插入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根据上述构造,在定位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插入部分的情况下,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可以被放置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的正确位置。同时,在突出部与接触部分接触的情况下,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可以被放置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的正确位置。
进一步,根据上述构造,能够稳定地保持突出部和接触部分的互相接触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推动的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保持器中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且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被放置在相对于保持器的精确位置。
可选地,当彼此相对的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作用的力是F1;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是F2;突出部和接触部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是μ1;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第一推动构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是μ2;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μ3时,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以满足不等式:μ3·F1<F2<F1/(μ1+μ2)。
根据上述构造,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能大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3·F1。因此,利用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克服静摩擦系数μ3·F1移动。因此,突出部能够稳定地与接触部分接触。
进一步,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能小于突出部和接触部分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1·F1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第一推动构件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2·F1的合力。因此,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接触玻璃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的移动可能不会被来自第一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阻止。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相反方向上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可选地,第一推动构件可以为板簧。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板簧的简单结构,能够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可选地,板簧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突出部的一侧相反的相反侧上附接到保持器,突出部在突出部的一侧上被布置在图像传感器模块中,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比相反侧更接近突出部的一侧的一侧的接触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位置,板簧的另一端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表面接触。
根据上述构造,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防止板簧的推动力产生转矩。因此,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间隙能够被均匀地保持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的整个长度。
可选地,图像读取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推动构件,该第二推动构件被构造成朝着接触玻璃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同时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布置在相对于接触玻璃的下面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防止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接触玻璃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因此,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被放置在保持器中的精确位置。
可选地,第二推动构件可以为卷簧。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防止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接触玻璃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因此,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被更稳定地放置在保持器中的精确位置。
可选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可以布置在相对于接触玻璃的上面的位置。
可选地,第一推动构件可以为海绵。
根据上述构造,在重力的作用下,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被朝着接触玻璃和保持器推动。在这点上,只要避免图像接触传感器模块在保持器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移动,则沿着第一方向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推动力就很充分。因此,尽管板簧可以被用于代替海绵来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但是板簧可能更贵,所以更节省成本的一块海绵可用于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进一步,由于重力的作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重量作用于接触玻璃,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易于移动抵靠接触玻璃。因此,可以不需要强制地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以抵靠接触玻璃。换句话说,可以不需要将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推动抵靠接触玻璃的推动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可以包括:片状物传送器,该片状物传送器被构造成传送片状物;第一图像读取器,该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片状物的一侧的图像;第二图像读取器,该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片状物的另一侧的图像;和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被包含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第一图像读取器和第二图像读取器中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上述构造,图像读取设备中的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可以被放置在精确地正确位置上,能够精确地读取呈现在片状物的一侧及/或另一侧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可以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该图像传感器模块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和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着第二方向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突出,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保持器,该保持器被构造成容纳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并且包括插入部分和接触部分,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该插入部分中,该接触部分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接触突出部;和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插入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根据上述构造,图像读取设备中的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可以被放置在精确地正确位置,并且利用至少一个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一个保持器和一个推动构件,可以精确地读取呈现在片状物的至少一侧的图像。
可选地,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图像读取器和第二图像读取器,该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片状物的一侧的图像,该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片状物的另一侧的图像,其中,第一图像读取器和第二图像读取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保持器和推动构件。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图像读取器,第一和第二图像读取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保持器和推动构件。
可选地,图像读取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接触玻璃。当在彼此相对的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作用的力是F1;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是F2;突出部和接触部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是μ1;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推动构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是μ2;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μ3时,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以满足不等式:μ3·F1<F2<F1/(μ1+μ2)。
根据上述构造,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能大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保持器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3·F1。因此,利用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克服静摩擦系数μ3·F1移动。因此,突出部能够稳定地与接触部分接触。
进一步,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可能小于突出部和接触部分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1·F1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推动构件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2·F1的合力。因此,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接触玻璃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的移动可能不会被来自推动构件的推动力F2阻止。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相反方向上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可选地,推动构件可以为板簧,该板簧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与突出部的一侧相反的相反侧附接到保持器,突出部在突出部的一侧布置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中,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比相反侧更接近突出部的一侧的一侧的接触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位置,板簧的另一端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表面接触。
根据上述构造,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能够通过板簧的简单结构被朝着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进一步,接触玻璃传感器模块能够防止板簧的推动力产生转矩。因此,接触玻璃和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间隙能够被均匀地保持在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的整个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未使用方位的图像扫描仪1的立体图;
图2是处于正常方位的图像扫描仪1的立体图;
图3是图像扫描仪1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上CIS单元37和下CIS单元44的截面放大图;
图5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上CIS单元37的立体图;
图6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上CIS单元37在封闭板81被移除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图7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上CIS单元37的沿着图6所示的线A-A的截面图;
图8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下CIS单元44的立体图;
图9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下CIS单元44在封闭板81被移除的情况下的仰视图;
图10是图像扫描仪1中的下CIS单元310的沿着图9所示的线B-B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实施例的图像扫描仪1。
图像扫描仪的外部结构
如图1所示,图像扫描仪1包括主体2、馈送盘3和排出盘4。
主体2包括上面单元5和下面单元6。在主体2的前面,片状物排出口7被部分地形成在上面单元5和下面单元6上。
在如下所述的实施例中,关于图像扫描仪1的方向将基于每个附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来指定。例如,图1中出现的观察者的左下侧称为图像扫描仪1的用户的前面,片状物排出口7被形成在该前面。图1中的与前面相对的右上侧称为后面。对应于观察者的左上侧称为左侧面,对应于观察者的右下侧的与左侧相对的相对侧称为右侧面。图像扫描仪1的左右方向也可以称为横向或侧向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对应于图像扫描仪1的竖直方向。
上面单元5被可摆动地联接到下面单元6以绕轴线摆动,该轴线沿着下面单元6的前上边缘在横向方向上延伸。通过摆动,上面单元能够将其方位从正常方位(参见图2)改变成维护方位(未显示),在正常方位中,上面单元5被沿着前后方向倾斜至较低,在维护方位中,上面单元5的后端被从下面单元6抬起,反之亦然。当上面单元5处于维护方位时,上面单元5和下面单元6互相隔开,并且用户能够接近主体2中的内部组件。因此,用户能够处理例如卡纸或其他维护操作。
如图2所示,包括多个操作按钮9和指示灯10的操作显示器8被布置在上面单元5的上表面上。
下面单元6包括一对侧向板11,该一对侧向板11被形成为在侧视图中是梯形形状,并且被布置在下面单元6的侧向(即,左和右)。侧向板11形成图像扫描仪1的左右表面。当上面单元5处于正常方位时,上面单元5被插入侧向板11之间,从而被侧向板11从左右方覆盖。当上面单元5处于正常方位时,上面单元5的上表面与侧向板11的上边缘在相同平面上对齐。
在下面单元6中的后上端,侧向中间区域12C的上平面沿着后前方向朝着前面向下倾斜。在中间区域12C的上平面上,矩形形状的体上引导部件13被固定在侧向中间位置。
中间区域12C的左侧端12L和右侧端12R为矩形侧壁,这些矩形侧壁相对于中间区域12C的上平面向上突出。当上面单元5处于正常方位时,左侧端12L和右侧端12R的上平面与上面单元5的上平面排列在相同平面上。盘支撑轴(未显示)被形成在左侧端12L的右侧表面和右侧端2R的左侧表面上,这些盘支撑轴在横向方向上向内并且共轴延伸。
馈送盘3被盘支撑轴可摆动地支撑为绕着盘支撑轴摆动。因此,通过摆动,馈送盘3在收容位置(参见图1)和可用位置(参见图2)之间可移动,在收容位置,馈送盘3从上方面对主体2的上平面,在可用位置,馈送盘3从主体2的后上端以一定倾斜角延伸,该倾斜角等于或约等于下面单元6的后上端的中间区域12C的倾斜角。馈送盘3被形成为平板形状,该平板形状与主体2的上平面的平面形状相同或近似相同。因此,当馈送盘3处于收容位置时,主体2的上平面被馈送盘3覆盖。
盘上滑动器部件14被设置在馈送盘3的内侧上,该内侧是馈送盘处于可用位置时面向上的一侧。当馈送盘3处于可用位置时,在相对于体上滑动器部件13的后方位置,盘上滑动器部件14被固定在侧向中间位置并且在馈送盘3的上侧的前端位置。
当馈送盘3处于可用位置时,露出片状物馈送入口15,该片状物馈送入口15被形成在相对于下面单元6的后上端和侧向中间区域12C的前方位置。片状物馈送入口15被形成为沿着横向方向伸展的矩形。
当馈送盘3处于可用位置时,在下面单元16的上后端中,一对宽度位置引导部16布置在馈送盘3的前下部分和侧向中间区域12C的上方。
每个宽度位置引导部16包括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和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
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包括形成为一体的放置部分19和限制部分20。放置部分19沿着中间区域12C的上平面布置并且被形成为矩形板形状。放置部分19被形成为与体上滑动器部件13相同或近似相同的形状。限制部分20被形成为从放置部分19的侧向外边缘垂直于放置部分19而竖立。在这点上,“垂直”不仅包括90度相交的平面,还包括与一些附加边缘大致成直角相交的平面。
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包括形成为一体的放置部分21和限制部分22。放置部分21沿着中间区域12C的上平面布置并且被形成为矩形板形状。放置部分21被形成为与盘上滑动器部件14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盘状。限制部分22被形成为从放置部分21的侧向外边缘垂直于放置部分21而竖立。
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具有联结轴23,该联结轴23在限制部分20的后端上沿着横向方向延伸。联结轴23的轴线与作为馈送盘3的摆动轴线的盘支撑轴(未显示)的轴线重合。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的限制部分22的部分与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的限制部分20的后端侧向地重叠,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的联结轴23穿过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的重叠部分。从而,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随着馈送盘3的摆动运动而绕着联结轴23摆动。当馈送盘3处于可用位置时,体上宽度引导部件17和盘上宽度引导部件18沿着前后方向对齐,限制部分20、22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肋。
相对于宽度位置引导部16的横向中心,一对宽度位置引导部16能够沿着横向方向移动相同的量以互相接近和远离。
当宽度位置引导部16处于互相最接近位置时,限制部分20、右手侧上的限制部分22,以及限制部分20、左手侧上的限制部分22之间的交叉距离为大致等于名片的短边的长度。因此,名片大小的片状物可以被放置在一对片状物的宽度引导部16之间的中间位置,并且在体上滑动器部件13的放置部分19和盘上滑动器部件14的放置部分21的上方。
当宽度位置引导部16处于互相最远位置时,限制部分20、右手侧上的限制部分22和限制部分20、左手侧上的限制部分22之间的交叉距离为大致等于规定大小的片状物的短边的长度。因此,规定大小的片状物可以被放置在一对片状物宽度引导部16之间的中间位置,而片状物的前端部分被放置在体上滑动器部件13的放置部分19和盘上滑动器部件14的放置部分21的上方。
通过沿着横向位置移动宽度位置引导部16,大于名片且小于法定尺寸的片状物可以被放置在一对片状物宽度引导部16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并且在体上滑动器部件13的放置部分19和盘上滑动器部件14的放置部分21的上方,在该横向位置,限制部分20,22之间的距离与片状物的宽度一致。
因此,片状物可以被放置在主体2中的下面单元6的后上端的上方的位置和在馈送盘3上,其宽度中心与宽度位置引导部16之间的横向中心重合,即,与片状物馈送入口15中的横向中心重合。
排出盘4被形成为扁平矩形。排出盘4在收容位置(参见图1)和前方位置(参见图2)之间可移动,在收容位置,排出盘4被储存在下面单元6的底部,在向前位置,排出盘4通过片状物排出口7被从底部向前拉出。当排出盘4处于收容位置时,如图1所示,排出盘4的前面24与主体2的前面25排列在相同的平面上。当排出盘4被向前拉出主体2时,如图2所示,使得排出盘4的上表面26可用作片状物接收平面,排出的片状物可以位于该片状物接收平面内。
支撑排出的片状物的延伸板27被布置在排出盘4的上表面26上。延伸板27能够绕着摆动轴线摆动,该摆动轴线沿着排出盘4的前边缘延伸。延伸板27在平坦位置(未显示)和延伸位置(参见图2和3)之间可摆动,在平坦位置,延伸板27平放在上表面26上,在延伸位置,当排出盘4被拉出主体2时,延伸板27从上表面26的前边缘朝着前上方延伸。
图像扫描仪的内部构造
如图3所示,上面单元5和下面单元6分别具有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上框架31的后端和下框架32的后端形成片状物馈送入口15的边缘。
如图4所示,上框架31具有沿着后前方向按照上述顺序连续地形成的第一上引导部分33,上CIS保持器部分34,和端部引导部分35。
第一上引导部分33的面对下框架32的下表面形成用于引导被传送的片状物的引导表面36。引导表面36被形成为沿着从后上方至前下方的方向朝向前下方倾斜相对较大角度。进一步,引导表面36被朝着后下方弯曲并且朝着前下方相对较缓地倾斜延伸。
上CIS保持器部分34被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朝着前上方凹陷(突出)。在上CIS保持器部分34的凹陷区域中,上CIS单元37被容纳并以矩形形状被适配。上CIS单元37包括一块接触玻璃38,并且上CIS单元37被布置在上CIS保持器部分34中,同时接触玻璃38面对下框架32。卷簧39被布置在上CIS保持器部分34和上CIS单元37之间的上平面(即,顶部)的位置。利用卷簧39,根据被传送的片状物的厚度,上CIS单元37可以朝着片状物路径或远离片状物路径移动,从而在片状物被传送同时,接触玻璃38可以与片状物紧密接触。
端部引导部分35(参见图3)被形成为沿着从后上方至前下方的方向朝着前下方以一定角度延伸,该角度与引导表面36的前端部分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下框架32具有沿着前后方向按照上述顺序连续地形成的入口引导部41、第一下引导部分41和下CIS保持器部分42。
入口引导部40的上平面形成平坦表面,入口引导部40被布置成具有上平面,该上平面沿着从后上方至前下方的方向朝着前下方倾斜一定角度,该角度与体上滑动器部件13、盘上滑动器部件14和宽度位置引导部16的放置表面19,21的上平面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
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面对上框架31的上表面形成用于引导被传送的片状物的引导表面43。引导表面43被布置成远离第一上引导部分33的引导表面36。引导表面43被朝着后下方弯曲并且朝着前下方平行于引导表面36的前端部分延伸。在这点上,互相平行延伸的平面可以包括随着处于倾角方位的另一个平面延伸的一个平面,或随着另一个平面适度弯曲延伸的一个平面。
下CIS保持器部分42被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朝着后下方凹陷(突出)。在下CIS保持器部分42的凹陷区域中,下CIS单元44被容纳并以矩形形状适配。下CIS单元44包括一块接触玻璃45,下CIS单元44被布置在下CIS保持器部分42中,并且接触玻璃45面对上框架31。
下框架32进一步形成为具有馈送辊壳体46,该馈送辊壳体46朝着后下方凹陷并且在入口引导部40和第一下引导部分41中的整个侧向中间区域的范围内。
馈送辊51被可旋转地布置在馈送辊壳体46中。馈送辊51的部分圆周从入口引导部40和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上平面的水平向上突出。当片状物被传送时,馈送辊51沿着预定方向(例如,沿着当从右手侧看时的逆时针方向,如图3所示)旋转。
在入口引导部40的上平面和馈送辊51的圆周的突出部分的上方的整个范围内,设置有作为一片薄膜的引导片状物52。引导片状物52被布置成其横向中心与馈送辊51的横向中心重合。引导片状物52的后端部分被固定到入口引导部40的上平面,引导边缘的前端与馈送辊51的圆周接触。
限制构件53、片状物按压器54和分离器单元55被布置在相对于馈送辊51的前上方位置。限制构件53、片状物按压器54和分离器单元55被附接到上框架31。
限制构件53被布置在相对于引导片状物52的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的下游位置,片状物沿着该片状物传送方向从馈送盘3流动到排出盘4。限制构件53被形成为具有沿着横向方向(参见图3)看时的三角形的横截面形状,该三角形的锐角指向馈送辊51。限制构件53具有限制平面56,该限制平面56与馈送辊51的半径共线(collinearly)延伸并且垂直于沿着入口引导部40的上平面延伸的线而延伸。
片状物按压器54包括板簧。片状物按压器54的后端被附接到上框架31的后端,作为引导边缘的片状物按压器54的前端与在馈送辊51的圆周的前上位置接触。
分离器单元55包括橡胶制分离器部件57。分离器部件57被布置在沿着馈送辊51的旋转方向的限制构件53的下游位置。分离器部件57的表面通过弹簧58的扩张力被弹性地推动抵靠馈送辊的圆周。
在第一上引导部分33和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前端,LF辊61、62被分别布置成绕着轴线旋转,该轴线沿着横向方向延伸。LF辊61朝着第一上引导部分33的前端的下平面的后下方部分地突出。同时,LF辊62朝着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前端的前下方部分地突出。LF辊61在弹簧63的扩张力作用下被沿着从前后方至后下方的方向推动抵靠LF辊62,从而其圆周与LF辊62的圆周接触。
在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的端部引导部分35的前端,排出辊64、65被分别布置成绕着轴线旋转,该轴线沿着横向方向延伸。排出辊64朝着端部引导部分35的前端的下平面的后下方部分地突出。同时,排出辊65朝着下框架32的前端的前上方部分地突出。排出辊64在弹簧66的扩张力作用下被沿着从前后方至后下方的方向推动抵靠排出辊65,从而其圆周与排出辊65的圆周接触。
图像扫描仪中的图像读取操作
当片状物在图像扫描仪1中被传送时,图像扫描仪1可以读取片状物的上下侧之间的选择侧上呈现的图像。进一步,当传送片状物时,图像扫描仪1可以并行读取出现在片状物的上下侧的图像。下面将描述传送片状物和以时序读取图像的实例操作。
在开始操作情况下,宽度位置引导部16移动(必要时)到位置,在这些位置上,宽度位置引导部16与要被读取的片状物的宽度一致。之后,要被读取的片状物被放置在馈送盘3上并且被从后上方插入,以放置在宽度位置引导部16之间的位置。因此,片状物被放置在体上滑动器部件13、盘上滑动器部件14上并且在宽度位置引导部16的放置表面19、21上。在这点上,片状物的前端在体上滑动器部件13、盘上滑动器部件14上并且在宽度位置引导16的放置表面19、21上滑动至片状物馈送入口15。在下框架32中的入口引导部40上方,片状物的前端进一步可滑动地移动通过片状物馈送入口15达到馈送辊51。
片状物进一步从入口引导部40移动至引导片状物52上方的位置。特别地,片状物的前端中的横向中间区域移动至引导片状物52上方的位置。在这点上,当多张片状物被成堆放置在馈送盘3上时,这堆片状物中的最下面位置的片状物移动,从而使其前端在引导片状物52上。片状物的前端中的中间区域在引导片状物52上滑动至馈送辊51的圆周上的位置。该处,片状物的前端与分离器单元55接触,片状物在此处通过来自分离器单元55的摩擦阻力而停止。如果一张以上片状物在最下面的片状物上,则当上面的片状物的前端与限制构件53的限制平面56接触时,该上面的片状物在此处停止。因此,片状物被设置在此处并且将要被传送。
当片状物被插入时,片状物按压器54的引导边缘升起,并且片状物按压器54接触片状物的上表面。在这点上,由于片状物按压器54的弹性,最下面的片状物被按压抵靠馈送辊51的圆周。
当馈送辊51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右手侧看(参见图3),通过最下面的片状物和馈送辊51的圆周之间引起的摩擦力,最下面的片状物和馈送辊51的圆周一起移动。进一步,由于最下面片状物和第二最下面的片状物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片状物能够随着最下面的片状物移动。然而,当最下面的片状物和第二片状物的前端接触分离器部件57时,通过分离器部件57限制第二片状物进一步移动。因此,当最下面的片状物进一步移动时,最下面的片状物从第二片状物上分离。分离的最下面的片状物经过分离器部件57和馈送辊51的圆周之间的夹持区域。
经过夹持区域的片状物通过第一上引导部分33的引导表面36和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引导表面43引导以在传送路径中被传送,该传送路径被形成在引导表面36和引导表面之间43之间。
当片状物的前端与LF辊61、62之间的夹持区域接触时,在LF辊61、62旋转同时,片状物的前端进入夹持区域。因此,片状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接触LF辊61、62的圆周,并且来自LF辊61、62的传送力被施加到片状物上。从而,进一步传送片状物。
当进一步传送片状物时,片状物的上表面面对上CIS单元37中的接触玻璃38,片状物的下表面面对下CIS单元44中的接触玻璃45。此处,在光线发射位置,片状物的上下表面被暴露到由上下光源(未显示)发射的光线。发射的光线在片状物的上下表面被反射并且被图像传感器(未显示)接收,这些图像传感器被安装在上CIS单元37和下CIS单元44中。因此,读取片状物的上下表面上呈现的图像。
当片状物的前端与排出辊64、65之间的夹持区域接触时,在排出辊64、65旋转同时,片状物的前端进入夹持区域。因此,片状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接触排出辊64、65的圆周,来自排出辊64、65的传送力被施加到片状物上。从而,进一步传送片状物。当片状物的后端脱离排出辊64、65时,片状物被排出到排出盘4的上表面26上。
上CIS单元
在下文中,将具体描述上CIS单元37。如图4所示,上CIS单元37包括保持接触玻璃38的保持器71和容纳在保持器71中的CIS模块72。
接触玻璃38被形成为矩形片的形状,其长边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如图5和6所示,保持器71整体地包括左侧板73、右侧板74、前板75、后板76和桥接板77。右侧板74在相反位置上沿着横向方向与左侧板73隔开。前板75将左侧板73和右侧板74的前边缘连接在一起,后板76将左侧板73和右侧板74的后边缘连接在一起。桥接板77被桥接在左侧板73和右侧板74的下边缘之间并且在前板75和后板76的下边缘之间。
桥接板77向上后方延伸至进一步超出后板76的下边缘。如图4所示,桥接板77的下平面被形成为具有凹部78,该凹部78向上凹陷并且其平面尺寸基本大于接触玻璃38,接触玻璃38被布置成适配在凹部78中。凹部78被形成为具有深度,该深度大于接触玻璃38的厚度。因此,当接触玻璃38被适配在凹部78中时,相对于桥接板77的下平面,接触玻璃38的外(下)表面处于向前上方凹陷的位置。
在桥接板77中,允许光线穿过的狭缝79被形成在与接触玻璃38的前边缘相反的位置。狭缝79被形成为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桥接板77具有引导被传送的片状物的第二上引导部分80,该第二上引导部分80在相对于凹部78的后方部分中。第二上引导部分80延伸至第一上引导部分30的前边缘附近。此外,第二上引导部分80被形成为相对于接触玻璃38的外表面向后上方倾斜。因此,第二上引导部分80的下平面相对于第一上引导部分33的下平面,即引导表面36,的前上方位置被缩回。
保持器71进一步包括闭合板81。闭合板81被布置成接触左侧板73、右侧板74、前板75和后板76的上边缘,并且从上方包围左侧板73、右侧板74、前板75和后板76所围的空间。闭合板81包括被接合部分81A。闭合板81的前侧包括被接合部分(未显示)。后板76包括接合部分76A。前板75包括接合部分75A。当CIS模块72被储存在由左侧板73、右侧板74、前板75和后板76包围的空间内时,被接合部分81A与接合部分76A接合,并且闭合板81的前侧的被接合部分(未显示)与接合部分75A接合,CIS模块72被保持器71保持。
如图6所示,CIS模块72被存储在保持器71中形成的空间中。CIS模块72包括壳体91,该壳体91具有矩形杆形状,其长边沿着横向方向延伸。光学部件,例如LED光源、透镜和图像传感器可以存储在壳体91中。
在壳体91的前面上,定位块92、93分别被形成在左侧端和右侧端上。定位块92、93被形成为朝着片状物传送流的方向(“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相对于接触玻璃38、45的外平面的一侧突出,例如向前突出。向右突起的圆柱形定位轴94、95分别被形成在定位块92、93的右手侧上。进一步,朝着后下方凹陷并且向前上方打开的定位凹槽96(参见图7)被形成在右手边的定位块92的上侧。
在图像扫描仪1中,片状物传送方向与横向方向垂直并且沿着接触玻璃38、45的外表面延伸。
如图6所示,保持器71的后板76被形成为其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向后突出。插入块97、98分别被形成在突出的区域中。插入块97、98从左手侧分别向右面对定位块92、93,如图6和7所示,插入凹陷部101、102分别被形成。在插入凹陷部101、102中,定位轴94、95的引导边缘能够被从左手侧向右插入。插入凹陷部101、102可以为圆柱孔,该圆柱孔的内径稍大于定位轴94、95的外径。因此,当定位轴94、95被插入该插入凹陷部101、102中时,CIS模块72能够被放置在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的相对于保持器71的正确位置。
同时,如图7所示,在与定位凹槽96相对的位置,接触突起103被形成在闭合板81中以朝着定位凹槽96向下突出。接触突起103的引导边缘被插入定位凹槽96中。
进一步,如图6所示,一块海绵104被插入保持器71的左侧板73和CIS模块72的壳体91之间的位置。因此,由于海绵104的弹性,壳体91被向右推动,插入定位凹槽96中的接触突起103的引导边缘与定位凹槽96的左侧内平面105接触。因此,CIS模块72能够被放置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71的侧向正确位置。
在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CIS模块72作用的力称为F11。进一步,来自海绵104的推动力称为F12。同时,突起凹槽96的左侧内平面105和接触突起103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11。CIS模块72的壳体91和海绵104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12。CIS模块72的壳体91和桥接板77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13。在这点上,海绵104被构造成满足以下不等式:
μ13·F11<F12<F11/(μ11+μ12)。(1)
在这点上,力F11是在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CIS模块112作用的重力的分力。
进一步,如果接触突起103和桥接板77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定位凹槽96的定位块92和壳体91由相同材料制成,则静摩擦系数μ11和μ13彼此相等(即,μ11=μ13)。
下CIS单元
下面,将具体描述下CIS单元44。如图4所示,下CIS单元44包括保持接触玻璃45的保持器111和容纳在保持器111中的CIS模块112。
接触玻璃45被形成为矩形片的形状,其长边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如图8和9所示,保持器111整体地包括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前板115、后板116和桥接板117。右侧板114在相反位置上沿着横向方向与左侧板113隔开。前板115将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的前边缘连接在一起,后板116将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的后边缘连接在一起。桥接板117被桥接在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的上边缘之间并且在前板115和后板116的上边缘之间。
桥接板117向前下方延伸至进一步超出后板116的上边缘。如图4所示,桥接板117的上平面被形成为具有凹部118,该凹部118向下凹陷并且其平面尺寸基本大于接触玻璃45,接触玻璃45被布置成适配在凹部118中。凹部118被形成其深度大于接触玻璃45的厚度。因此,当接触玻璃45被适配在凹部118中时,相对于桥接板77的下平面,接触玻璃45的外(上)表面处于向下凹陷的位置。
在桥接板117中,允许光线穿过的狭缝119被形成在与接触玻璃45的后边缘相反的位置。狭缝119被形成为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狭缝119被形成在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的相对于狭缝79的移动位置上,该狭缝被形成在上CIS单元37的CIS模块72中。因此,防止CIS模块72发射的光线通过狭缝119而被接收在CIS模块112中。同时,防止CIS模块112发射的光线通过狭缝79被接收在CIS模块72中。
进一步,桥接板117具有引导被传送的片状物的第二下引导部分120,该第二下引导部分120在相对于凹部118的后方部分中。第二下引导部分120被形成为相对于接触玻璃45的外表面向后下方倾斜。因此,第二下引导部分120的上平面相对于第一下引导部分41的下平面,即,引导表面43的前下方位置被缩回。
保持器111进一步包括闭合板121。闭合板121被布置成接触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前板115和后板116的下边缘,并且从下方包围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前板115和后板116所围的空间。闭合板121包括被接合部分121A。闭合板121的后侧包括被接合部分(未显示)。后板116包括接合部分116A。前板115包括接合部分115A。当CIS模块112被储存在由左侧板113、右侧板114、前板115和后板116包围的空间内时,被接合部分121A与接合部分116A接合,并且闭合板121的后侧的被接合部分(未显示)与接合部分116A接合,CIS模块112被保持器111保持。
如图9所示,CIS模块112被存储在保持器111中形成的空间中。CIS模块72包括壳体141,该壳体141具有矩形盒形状,其长边沿着横向方向延伸。光学部件,例如LED光源、透镜和图像传感器可以存储在壳体141中。
在壳体141的后面上,定位块122、123分别被形成在左侧端和右侧端上。定位块122、123被形成为朝着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相对于接触玻璃38、45的外平面的另一侧突出,例如向后突出。向左突起的圆柱形定位轴124、125分别被形成在定位块122、123的左手侧上。进一步,朝着前上方凹陷并且向后下方开口的定位凹槽126(参见图10)被形成在左手边的定位块122的上侧。
如图9所示,保持器111的后板116被形成为其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向后突出。插入块127、128分别被形成在突出的区域中。插入块127、128从左手侧分别向右面对定位块122、123。如图9和10所示,插入凹陷部131、132分别被形成在插入块127、128中。在插入凹陷部131、132中,定位轴124、125的引导边缘能够被从右手侧向左插入。插入凹陷部131、132可以为圆柱孔,该圆柱孔的内径大于定位轴124、125的外径。因此,当定位轴124、125被插入该插入凹陷部131、132中时,CIS模块112能够被放置在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的相对于保持器111的正确位置。
同时,如图10所示,在与定位凹槽126相对的位置,接触突起133被形成在闭合板121中以朝着定位凹槽126向上突出。接触突起133的引导边缘被插入定位凹槽126中。
进一步,如图9所示,一个板簧134被插入保持器111的右侧板114和CIS模块112的壳体141之间的位置。板簧134的一端被附接到前板115的后端区域。板簧134从该处沿着前板115延伸至右侧板114附近并且被朝着后板116弯曲。板簧134的引导边缘在壳体141的右侧外表面上与向后倾斜(rearward-lopsided)位置弹性接触。向后倾斜位置指的是在传送方向上比前面更靠近右侧内平面135的一侧上并且在壳体141的右侧外表面上的位置。因此,由于板簧134的弹性,壳体141被向左推动,插入定位凹槽126中的接触突起133的引导边缘与定位凹槽126的右侧内平面135接触。因此,CIS模块112能够被放置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111的侧向正确位置。
此外,在保持器111的闭合板121中,向后下方突出的两个弹簧放置部分136(参见图4和图8)被形成在侧向间隔位置。如图4所示,卷簧137被布置在每个弹簧放置部分136中。在CIS模块112的壳体141和弹簧放置部分136的底部之间的压缩条件下,卷簧137被容纳在弹簧放置部分136中。由于卷簧137的推动力,壳体141被向前上方推动以接触保持器111的桥接板117。
在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CIS模块112作用的力称为F21。进一步,来自板簧134的推动力称为F22。同时,突起凹槽126的右侧内平面135和接触突起133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21。CIS模块112的壳体141和板簧134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22。CIS模块112的壳体141和桥接板117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称为μ23。在这点上,板簧134被构造成满足以下不等式:
μ23·F21<F22<F21/(μ21+μ22)…(2)。
在这点上,力F21是在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CIS模块112作用的重力的分力,该分力抵消卷簧137的推动力。
进一步,如果接触突起133和桥接板117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定位块122的定位凹槽126和壳体141由相同材料制成,则静摩擦系数μ21和μ23彼此相等(即,μ21=μ23)。
如上所述,在上CIS单元37中,接触玻璃38被保持器71保持。进一步,CIS模块72被容纳在保持器71中。接触玻璃38和CIS模块72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处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定位轴94被形成在CIS模块72中。进一步,定位块92被形成在壳体91的后面。定位块92从壳体91的后面朝着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一侧突出,即向后突出。左侧内平面105被形成在定位块92中,该右侧内平面105从壳体91的后面升起。同时,插入凹陷部101和接触突起103被形成在保持器71中,定位轴94的引导表面被插入该插入凹陷部101中,接触突起103从右手侧接触左侧内平面105。此外,海绵104被插入保持器71的左侧板73和CIS模块72之间的位置。
在定位轴94的引导边缘被插入插入凹陷部101的情况下,CIS模块72被放置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71的正确位置。同时,在左侧内平面105接触接触突起103的情况下,CIS模块72被放置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71的正确位置。
进一步,利用海绵104,CIS模块72沿着左侧内平面105面对以接触接触突起103的方向,即向右被推动。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左侧内平面105和接触突起103的相互接触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推动的CIS模块72在保持器71中沿着横向方向移动,并且CIS模块72能够被放置在相对于保持器71的精确位置。
此外,来自海绵104的推动力F12大于CIS模块72和保持器71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13·F11。因此,利用来自海绵104的推动力F12,CIS模块72能够克服静摩擦系数μ13·F11而向右移动。因此,左侧内平面105能够稳定地与接触突起103接触。
如上所述,在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CIS模块72作用的力F11大于左侧内平面105和接触突起103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11·F12和CIS模块72和海绵104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12·F12的合力。因此,CIS模块72在CIS模块72和接触玻璃38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的移动不会被来自海绵104的推动力F12阻止。因此,在相反方向上,接触玻璃38和CIS模块72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保持稳定。
进一步,由于重力的作用,CIS模块72的重量对接触玻璃38作用,CIS模块72可能移动抵靠接触玻璃38。因此,可以不需要强制地推动CIS模块72以抵靠接触玻璃38。换句话说,可以不需要推动CIS模块72以抵靠接触玻璃38的推动构件。
如上所述,在上CIS单元44中,接触玻璃45被保持器111保持。进一步,CIS模块112被容纳在保持器111中。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处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定位轴124被形成在CIS模块112中。进一步,定位块122从壳体141的后面竖立。定位块122从壳体141的后面朝着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即向后突出。右侧内平面135被形成在定位块142中,该右侧内平面135从壳体141的后面升起。同时,插入凹陷部131和接触突起133被形成在保持器111中,定位轴124的引导边缘被插入该插入凹陷部131中,接触突起133从左手侧接触右侧内平面135。此外,板簧134被插入右侧板114和CIS模块112之间的位置。
在定位轴124的引导边缘被插入插入凹陷部131的情况下,CIS模块112被放置在片状物传送方向上的相对于保持器111的正确位置。同时,在右侧内平面135接触接触突起133的情况下,CIS模块112被放置在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于保持器111的正确位置。
进一步,利用板簧134,CIS模块112被沿着右侧内平面135面对以接触接触突起133的方向推动,即向左被推动。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右侧内平面135和接触突起133的相互接触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推动的CIS模块112在保持器111中沿着横向方向移动,并且CIS模块112能够被放置在相对于保持器111的精确位置。
此外,来自板簧134的推动力F22大于CIS模块112和保持器111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23·F21。因此,利用来自板簧134的推动力F12,CIS模块112能够克服静摩擦系数μ23·F21向右移动。因此,右侧内平面135能够稳定地与接触突起133接触。
根据上述公开,来自板簧134的推动力F22小于右侧内平面135和接触突起133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22·F21和CIS模块112和板簧134之间引起的静摩擦系数μ22·F21的合力。因此,CIS模块112在CIS模块112和接触玻璃45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的移动不会被来自板簧134的推动力F22阻止。因此,在相反方向上,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保持稳定。
此外,板簧134的一端被附接到前板115的右侧区域,并且板簧134从该处沿着前板115延伸至右侧板114附近。板簧134在该处被朝着后板116弯曲。板簧134的引导边缘在壳体141的右侧外表面上与后面位置接触。
因此,由于板簧134的排列,CIS模块112能够防止板簧134的推动力产生转矩。因此,接触玻璃45和CIS模块112之间的间隙在CIS模块112的整个横向长度上能够被均匀地保持。
CIS模块112进一步具有卷簧137,该卷簧137朝着接触玻璃45向上推动CIS模块112。从而,防止CIS模块112在CIS模块112和接触玻璃45之间沿着相反方向移动。因此,CIS模块112能够被放置在保持器111中的精确位置。
因此,图像扫描仪1具有上CIS单元37和下CIS单元44,在上CIS单元37和下CIS单元44中的CIS模块72、112分别被放置在相对于保持器71、112的精确地正确位置。因此,能够精确地读取片状物的上下侧上呈现的图像。
此外,在上CIS单元37中,CIS模块72通过作用在CIS模块72的重力被推动到桥接板77。在这点上,只要避免CIS模块72在保持器71和CIS模块72之间的移动,向右推动CIS模块72的推动力是充分的。因此,尽管能够用可以代替海绵104以向右推动CIS模块72的板簧,但是板簧更昂贵,可以节约更多成本的一块海绵可用于推动CIS模块72。
更多实例
尽管已经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实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的各种变化和变换,这些变化和变换都不会脱离附加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加权利要求限定的主旨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地,上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施本发明的实例形式。
例如,可以不必应用于图像扫描仪1中,而是应用于例如具有读取图像功能的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中。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玻璃,所述接触玻璃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第二方向从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突出,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并且包括:
插入部分,所述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所述插入部分;
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接触所述突出部;和
板,所述板支撑所述接触玻璃;
第一推动构件,所述第一推动构件被插入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保持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推动构件被构造成朝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
第二推动构件,所述第二推动构件被构造成朝向所述接触玻璃推动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推动构件被构造成不等式μ3·F1<F2<F1/(μ1+μ2)所表示的情况被满足;
其中,F1表示彼此相对的所述接触玻璃和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作用的力;
其中,F2表示来自所述第一推动构件的第一推动力;
其中,μ1表示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接触部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其中,μ2表示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一推动构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其中,μ3表示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接触部分被构造成引发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接触部分之间的静摩擦力μ1·F2;并且
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一推动构件被构造成引发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一推动构件之间的静摩擦力μ2·F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推动构件是板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板簧的一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突出部的一侧相反的相反侧附接到所述保持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一侧布置在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中,并且,所述板簧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表面接触,并且表面接触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到所述突出部的一侧比到所述相反侧更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推动构件是卷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布置在所述接触玻璃下方。
6.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状物传送器,所述片状物传送器被构造成传送片状物;
第一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所述片状物的一侧的图像;
第二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所述片状物的另一侧的图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单元,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被包含在所述第一图像读取器和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中的至少一个中。
7.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单元,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
接触玻璃,所述接触玻璃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布置在所述接触玻璃上方,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第二方向从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突出,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并且包括
插入部分,所述轴的引导边缘被插入所述插入部分;
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接触所述突出部;和
板,所述板支撑所述接触玻璃;和
推动构件,所述推动构件位于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保持器之间,并且被构造成朝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动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
其中:
所述推动构件被构造成不等式μ3·F1<F2<F1/(μ1+μ2)所表达的情况被满足;
其中,F1表示在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沿着相反方向对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作用的重力的分力;
其中,F2表示来自所述推动构件的推动力;
其中,μ1表示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接触部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其中,μ2表示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推动构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其中,μ3表示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接触部分被构造成引发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μ1·F2;并且
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推动构件被构造成引发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μ2·F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一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所述图像读取设备中传送的片状物的一侧的图像;和
第二图像读取器,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读取所述片状物的另一侧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图像读取器包括图像读取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推动构件是板簧;
其中,所述板簧的一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突出部的一侧相反的相反侧附接到所述保持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一侧布置在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中,并且所述板簧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接触图像传感器模块的表面接触,并且表面接触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到所述突出部的一侧比到所述相反侧更近。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推动构件是海绵。
CN201210366062.5A 2011-11-30 2012-09-27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Active CN103139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2886 2011-11-30
JP2011262886 2011-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431A CN103139431A (zh) 2013-06-05
CN103139431B true CN103139431B (zh) 2017-03-01

Family

ID=48466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6062.5A Active CN103139431B (zh) 2011-11-30 2012-09-27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94641B2 (zh)
JP (1) JP6056422B2 (zh)
CN (1) CN103139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5980B2 (ja) * 2013-08-30 2017-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9185259B2 (en) * 2014-02-19 2015-11-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6607518B2 (ja) * 2015-07-17 2019-11-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488935B2 (ja) * 2015-07-31 2019-03-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402649B2 (ja) * 2019-09-30 2023-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81A (zh) * 2004-10-25 2006-05-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原稿读取单元、成像装置和图像扫描器
CN102006390A (zh) * 2010-11-25 2011-04-06 威海华菱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8130Y2 (ja) 1992-02-20 1998-08-06 株式会社田村電機製作所 密着センサの保持構造
JPH09270896A (ja) 1996-03-28 1997-10-1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11700B2 (ja) 1997-12-03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ーユニット及びこのユニットを取り付けた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320078A (ja) * 2001-04-20 2002-10-31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4636699B2 (ja) 2001-01-19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68207C (zh) 2002-08-20 2008-02-13 夏普株式会社 送纸装置以及具有该送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3920780B2 (ja) 2003-01-17 2007-05-30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メージスキャナ
JP4057545B2 (ja) * 2004-03-10 2008-03-05 株式会社Pfu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4748769B2 (ja) * 2004-12-20 2011-08-17 グラフ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890799B2 (ja) 2005-06-28 2012-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走査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WO2007013309A1 (ja) * 2005-07-29 2009-02-0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用エアバッ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81A (zh) * 2004-10-25 2006-05-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原稿读取单元、成像装置和图像扫描器
CN102006390A (zh) * 2010-11-25 2011-04-06 威海华菱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38415A (ja) 2013-07-11
US9294641B2 (en) 2016-03-22
JP6056422B2 (ja) 2017-01-11
US20130135692A1 (en) 2013-05-30
CN103139431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431B (zh) 图像读取单元和图像读取设备
JP574581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3056731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US9363396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JP2005253013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2013137536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933831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9300826B2 (en)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having a link mechanism for moving a sheet supporter to a second posi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n upward movement of a base
US20080197560A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US20080277864A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JP201807032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8011541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6874326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8964263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US20090189343A1 (en) Paper-feeding mechanism
US20130235433A1 (en) Image Scanning Device
JP2012159553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2012080170A (ja) 原稿処理装置
US9409736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991822B2 (en) Sheet conveyor device
JP2015124058A (ja) シート分離装置
US10131511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JP718582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20140091687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feeding apparatus
JP202015030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