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685A -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685A
CN103124685A CN2010800694972A CN201080069497A CN103124685A CN 103124685 A CN103124685 A CN 103124685A CN 2010800694972 A CN2010800694972 A CN 2010800694972A CN 201080069497 A CN201080069497 A CN 201080069497A CN 103124685 A CN103124685 A CN 103124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chain
roller
wheel shaft
transport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4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685B (zh
Inventor
A.森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3124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6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0Carry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4Chai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45Roller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环状运送带的乘客输送机(10),该环状运送带包括:多个运送元件(12);至少一个环状运送链(16),其可驱动地连接到运送带,运送链(16)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运送链(16)包括多个运送链节(18)、多个运送链滚子(20)和多个运送链滚子轮轴(26),相邻的运送链节(18)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20)连接,运送链滚子轮轴(26)中的每一个将相应的运送元件(12)连接到运送链(16),运送元件(12)包括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26)支撑的第一运送元件(12a)和由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的第二运送元件(12b)。

Description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这样的乘客输送机为例如扶梯或移动走道。扶梯是典型地在不同层次处的楼梯平台之间运输乘客的乘客输送机。移动走道通常用来沿着水平地延伸或仅具有轻微倾角的层次运输乘客。
这样的乘客输送机通常包括框架、具有可移动扶手的栏杆、环状运送带(例如,梯级带或垫板带)、以及包括用于推进运送带的运送链的驱动系统。
框架包括在框架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两者上的桁架区段。每个桁架区段具有形成楼梯平台的两个端部区段,其由倾斜的或者(在移动走道的情况中)可能也水平的中间区段连接。常常,楼梯平台中的一个容纳位于桁架之间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系统或机器。
运送链在分别位于上游楼梯平台和下游楼梯平台处的滑轮或链轮之间的环状通道中行进。运送链包括多个运送链节,运送链节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其关联的相应的运送链滚子,相邻的运送链节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连接。运送链元件由固定到框架的运送链导向组件引导。
本发明尤其涉及具有环状运送带的乘客输送机,该运送带由若干运送元件或踏板件(例如,呈梯级或滑板的形式)构成。运送元件包括由前侧、后侧和两个侧面所限定的踏面。运送带可驱动地连接到至少一个运送链(通常称为梯级链或滑板链)。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了两个沿环状路径平行延伸的侧向运送链,并且运送带可驱动地连接到两个运送链。
就在上游楼梯平台和下游楼梯平台之间行进而无显著倾角的移动走道而言,可以更恰当地说,运送带和运送链围绕上游和下游转向区段被驱动。就扶梯而言,转向区段通常被指定为下转向区段和上转向区段。
乘客输送机的驱动系统通常包括运送链、运送链驱动轮(例如,呈链轮或齿轮形式)和驱动马达。运送链在从一楼梯平台到另一楼梯平台延伸并返回的连续闭环中行进。运送链例如经由运送链滚子轮轴(axle)可驱动地连接到运送元件,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运送链的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运送链滚子轮轴还可枢转地支撑相应的运送元件。驱动马达直接或经由另外的传动装置驱动与运送链传动连接的驱动滑轮。通常,最终驱动实现为位于转向区中的一个或一对链式转向驱动轮。驱动轮基于运送元件和运送链的尺寸并且作为示例对于大多数扶梯系统来说通常具有750mm的直径。运送链围绕每个驱动轮被引导和驱动。
也存在其中(多个)运送链的推进不发生在转向区段附近而是发生在例如中间区段(负载区段或返回区段)中的乘客输送机。在这种类型的乘客输送机中,可提供转向板件或大致半圆形的导轨以代替链式转向轮,使得运送链滚子顺着由转向板件或导轨限定的路径前进。运送链滚子在转向板件或导轨中从乘客输送机的负载区段转向到返回区段中。在这方面,术语“转向区段”旨在涵盖所有类型的构造,例如链式转向轮、转向导轨或转向板件。
诸如扶梯或移动走道的乘客输送机的运送元件通常包括具有也称为“踏步”的踏面的大致框形的元件以及在扶梯的倾斜区域中暴露且被称为“上升部”的前侧。在移动走道的情况中,上升部通常从不暴露于乘客。框的剩余的侧面、底面和后侧(其在扶梯或移动走道的操作期间同样从不暴露于乘客)也可以是封闭的,但通常保持开放。这尤其适用于运送元件的底侧,其定位成与踏面相对且与运送元件的后侧相对。朝向运送链的运送元件的侧壁通常出于结构原因而有规律地布置。在其中框形运送元件的后壁不设置成与前侧相对的情况中,朝向运送链的框的侧壁通常具有朝底部渐缩的三角形形状,并且相比于在前侧附近的运送元件的厚度,运送元件本身在其后部区域中仅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重量和材料要求可由于这些措施而显著降低。
运送元件中的每一个通常借助于运送链滚子轮轴而紧固到(多个)运送链。运送链滚子轮轴通常延伸通过运送元件主体并且在两个侧向布置的运送链的情况中利用其两个自由端连接到运送链。运送元件由可容易地加工的材料定制,例如,诸如铝、铝合金或塑料的能被挤出的材料。运送链滚子轮轴由诸如铁或钢的更强的材料制造。
在乘客输送机的转向区段中,运送链节以及运送元件两者都必须沿过渡(transition)曲线行进,以便颠倒其行进方向。通常,在转向区段中设有导向装置以沿着过渡曲线引导运送元件和运送链节两者。因此,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必须以这种方式选择,即,使得运送元件和运送链节中的较大者仍然可顺着过渡曲线前进。对于通常尺寸的运送元件来说,运送元件限定了在转向区段中的过渡曲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从而,这样的最小弯曲半径变得不利地过大。
在乘客输送机中,各个运送元件通常在侧向受到被称为“裙板”的面板元件限制的“渠道”中移动。这些裙板刚性地布置到乘客输送机的框架,其中运送元件相对于这些(静止的)裙板移动。形成于(移动的)运送元件和(静止的)裙板之间的间隙出于安全原因而需要保持非常小,以便可靠地确保物体或乘客的身体部分不被拉入该间隙中并变得截留在其中。
确保非常窄的间隙的要求与高的维护费用相关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可能关于狭窄间隙实现安全要求。除了具有狭窄间隙之外,降低这种潜在风险的一种选择方案包括提供底部裙板面板,其固定地安装到运送元件并因此与运送元件一起移动。这样的可移动底板例如在US-A-4,470,497中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这样的底板具有其在扶梯的水平区域中(例如在入口点和出口点处)的运送元件的踏面以外向上伸出相对较远或其具有相对复杂的设计的缺点。
DE 2346266 A1公开了使用可枢转侧向裙板的另一种方法。这里,扶梯的每个梯级经由相应的梯级链滚子轮轴连接到梯级链,并且将一对侧向裙板安装到其上。裙板由梯级链滚子轮轴支撑,相应的梯级及其相邻梯级通过梯级链滚子轮轴连接到梯级链。由此,当梯级在环状运送路径的倾斜/水平区段中行进时,侧向裙板执行相对于梯级的相应的踏面的枢转移动,该移动对应于梯级上升部的上升/下降。然而,该构造需要侧向裙板和梯级链节两者具有与梯级的踏面相同的长度,并且因此导致转向区段中大的弯曲半径。
US 6 450 316 B1公开了一种扶梯,其具有环形底板和可移动桥部件的组合所形成的构造,环形底板固定地安装到每个梯级的踏面,可移动的桥部件定位在两个相邻的环形底板之间。当梯级链行进通过环状运送路径的不同区段时,可移动的桥部件与梯级链的对应链节相关联并使该链节与其保持静止。桥部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凹形接口边缘部分,该凹形接口边缘部分与邻近底板的环形边缘部分配合,例如以便沿着扶梯行进路径协同提供沿梯级的每个侧面的连续屏障。另外,该构造需要向每个梯级分配正好一个环形底板和在每个侧面处的一个桥部分,并且因此类似于DE 23 46 266 A1那样导致在转向区段中大的弯曲半径。
在转向区段中为过渡曲线提供尽可能小的弯曲半径的上述目标在将使用随运送元件一起移动的侧向裙板的情况中变得甚至更具挑战性,因为除了用于运送元件的空间之外,在转向区段中还需要用于侧向裙板的空间。
提供乘客输送机的备选构造将是有利的,该构造需要较少空间,特别是在运送带的转向区段中。特别地,可能有利的是,允许用于乘客输送机的这样的解决方案具有带侧板构件的运送元件,该侧板构件提供了对形成于运送元件的侧面处的间隙的充分闭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此前概述的乘客输送机,但具有用于克服以上提及的现有技术裙板构造的缺点的侧板构件的备选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环状运送带的乘客输送机,该环状运送带包括:多个运送元件;至少一个环状运送链,其可驱动地连接到运送带,该运送链借助于驱动器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该运送链包括多个运送链节、多个运送链滚子和多个运送链滚子轮轴,相邻的运送链节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连接,运送链滚子轮轴中的每一个将相应的运送元件连接到运送链,运送元件包括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的第一运送元件和由运送元件轮轴支撑的第二运送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呈扶梯形式的乘客输送机的平面图,该图示出了具有在其环状行进路径的平直段中行进的对应的左和右侧板构件的多个相邻的梯级或踏板件的布置;
图2示出由图1中的Y标示的详图;
图3示出由图1中的X标示的详图;
图4示出在扶梯的上过渡区域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踏板件或梯级的简化侧视图;
图5示出如图4所示的单个侧板构件;
图6示出在扶梯的下过渡区域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踏板件或梯级从“后侧”的简化侧视图;
图7示出在扶梯的上转向区段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侧板构件和多个相邻的梯级链类似于图6的从“后侧”的侧视图,其中为更清楚起见而省略了对应的踏板件或梯级;
图8示出包括踏板件或梯级带的梯级的对应于图7的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示出了呈扶梯10形式的实施例的各种图示,应当理解,例如呈移动走道形式的其他实施例也是可能的。
图1示出了在其踏板件或梯级12的行进路径的平直区段中的扶梯10的平面图。从图1可推断具有呈可枢转侧向裙板形式的对应的左和右侧板构件14的多个相邻的踏板件或梯级12a、12b的布置(如在下文中更详细概述的)。特别地,侧板构件14与相邻的梯级12a、12b的侧面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关联。在下文中,附图标记12和14将分别用来大体上标示梯级和板构件。
梯级12a和12b的不同在于其被支撑在扶梯的框架上的方式:梯级12a通过梯级链滚子轮轴26支撑,而梯级12b则通过运送元件轮轴26支撑,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另外,梯级12a和梯级12可具有相同的构型。在以下描述中,梯级12a将被描述为“第一梯级”,并且梯级12b将被描述为“第二梯级”,应当理解,在它们分别通过梯级链滚子轮轴26或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的方式方面,第一梯级12a不同于第二梯级12b。
图4示出了在扶梯10的上过渡区段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侧板构件14的类似形式布置的侧视图。图6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在扶梯10的下过渡区段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侧板构件14的布置,并且图7和图8也以横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在扶梯10的上转向区段中行进的多个相邻的侧板构件14和踏板件或梯级12a、12b的布置。
贯穿所有附图,对应的元件和特征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因此,关于具体附图的说明通常也适用于每个其它附图。这些说明不再参照所有附图明确地重复。
图1至图8示出了具有环状梯级带的扶梯10,梯级带由若干互连的踏板件或梯级12a、12b构成。梯级带的梯级12a侧向地连接到运输或梯级链16。扶梯10具有分别布置在梯级12的侧面上的两个梯级链16。术语“侧向地”连接到梯级12被理解为包括其中梯级链16在俯视图中看时侧向地邻近梯级带的梯级12布置的实施例(如图1中看到的),以及其中梯级链16在俯视图中看时完全或部分侧向地在梯级带(未示出)的梯级12的踏面下方布置的实施例。
梯级链16中的每一个包括一系列梯级链节18(备选地,成对的外梯级链节18'和成对的内梯级链节18")。梯级链节18具有在其相对的纵向端部处的相应的接头。每两个邻近的梯级链节18在相应的接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彼此(在附图中,这些接头的枢转轴线标示为“A”)。在固定到扶梯框架(未示出)的梯级链导向器中沿其环状行进路径引导梯级链16的梯级链滚子20也被支撑在这些接头上。
扶梯10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驱动单元可使用与梯级链啮合的带齿的驱动链轮或使用与梯级链啮合的周转的带齿传动带来实现。
例如,图1和图4还显示,每个梯级12包括踏面或“踏步”22,踏面或“踏步”22由邻近“上升部”24的前侧、与前侧相对的布置在踏面上的后侧、以及连接前侧和后侧的两个侧面限定。
图1还示出侧板构件或裙板14,其随梯级12移动,例如以便在梯级沿环状路径行进的整个过程中相对于对应的梯级保持静止。每个梯级12具有支撑到其上的一对侧(左和右)板构件14。板构件14相对于梯级12可枢转地支撑,并且因此在梯级移入倾斜段时相对于其对应的梯级的踏面上升,并且在梯级移入水平区段(即,在上楼梯平台部分和下楼梯平台部分中)时相对于踏面下降。
第一梯级12a借助于梯级链滚子轮轴26连接到梯级链16。梯级链滚子轮轴26布置在每个梯级12a的前侧附近并且与梯级链节18的对应接头的轴线A重合。梯级链滚子轮轴26还将对应的梯级链滚子20支撑在其相应的自由端上。虽然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公共梯级链滚子轮轴26以用于将梯级12连接到左和右梯级链16,但应当理解,备选地可以为梯级的左侧和右侧提供两个单独的梯级链滚子轮轴26。
第一梯级12a具有支撑到其上的侧板构件14。这些第一侧板构件14由梯级链滚子轮轴26支撑,对应的梯级12a通过梯级链滚子轮轴26连接到梯级链16。
第一梯级12a和对应的侧板构件14经由梯级链滚子轮轴26与梯级链16的连接在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该图示出了在图1中标示为“Y”的放大详图。
第二梯级12b不连接到侧梯级链16。相反,这样的梯级12b借助于运送元件轮轴28可枢转地将侧板构件14支撑到其上。对应于梯级链滚子轮轴26到第一梯级12a的布置,运送元件轮轴28布置在每个第二梯级12b的前侧附近。当在环状行进路径的平直区段中行进时,如在图1所示,运送元件轮轴28与梯级链16的对应的梯级链滚子20同轴地布置,并且运送元件轮轴28的轴线B与梯级链节18的对应接头的轴线A重合。然而,在运送元件轮轴28和对应的梯级链滚子20之间不存在连合。相反,如在图3中更清楚地所示,该图为图1中标示为“X”的区域的详图,在运送元件轮轴28的端部和对应的梯级链滚子20之间存在间隙32。如图3所示,梯级链滚子20的轮轴21经由间隙32与运送元件轮轴28分开。
在图1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公共运送元件轮轴28以用于将侧板构件14可枢转地支撑在第二梯级12b的两个侧面上。然而,应当理解,备选地可以在梯级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提供单独的运送元件轮轴28。
从图1可以看出,运送元件轮轴28中的每一个将相应的运送元件滚子30支撑在其轴向端部处。运送元件滚子30接合在设置于扶梯的静止框架(未示出)中的板构件导向组件中。由此,可沿不同于梯级链滚子20的行进路径的行进路径引导运送元件滚子30。这在行进路径的转向区段中是重要的。
如在图1中可以看出地,运送元件滚子30位于带有梯级链滚子20的梯级链16的侧向内部。这使得运送元件滚子30的行进路径和梯级链滚子20的行进路径可以彼此交叉而不存在干涉问题(参见图7和图8,其中运送元件滚子的行进路径由虚线指示,并且梯级链滚子的行进路径大致顺着连接梯级链节18的径向“内”边缘的线)。
图4示出了从梯级12朝扶梯的一个侧面的侧视图(即,从“前部”的侧面视图)。图4示出了随梯级12a、12b移动的多个侧板构件14以及覆盖板构件14的顶部并继续向上的静止的栏杆板34。例如玻璃的栏杆(未示出)可布置在板34上,并具有与梯级带基本上同步地沿所述栏杆的外边缘行进的扶手(未示出)。图4还示出了分别由梯级12a、12b中的每一个支撑的多个梯级滚子36。当梯级从行进路径的倾斜区段向水平区段行进时,梯级滚子36提供相邻的梯级相对于彼此的正确枢转,反之亦然。贯穿图4所示截面,梯级链滚子20中的每一个的轴线A与对应的运送元件轮轴28和运送元件滚子30的轴线B几乎重合。因此,在图4中仅梯级链滚子20可见。
图5详细示出了侧板构件14中的一个。所有侧板构件14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侧板构件14具有呈圆盘的区段的形式的前部141和具有几乎三角形的形状的主部142。主部在其与前部141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后边缘143。后边缘143具有圆的扇段的形式并且凹形地弯曲,该圆具有与圆盘形前部的半径相同的半径。因此,相邻的板构件14的圆盘形前部141可配合到由后边缘143留空的空间中并且紧密地邻接后边缘143,使得基本上不留任何开放的间隙。呈圆周的一部分的形式的邻接边缘的形状允许两个相邻的板构件14、14能围绕圆盘形前部141的中心相对于彼此旋转,而不打开在它们的邻接边缘之间的间隙。
前部141包括开口144。在板构件14为第一板构件14a的情况中,对应的梯级链滚子轮轴26配合到开口144中。备选地,在板构件14为第二板构件14b的情况中,对应的运送元件轮轴28配合到开口144中。此外,板构件14在其与前侧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凸耳(lug)145,凸耳145具有形成于其轴向端部区段中的开口。该开口定位成与后边缘143的距离对应于圆盘形前部141的半径。由此,两个相邻的板构件14(不论其为第一板构件14a或第二板构件14b)可通过将轮轴26或28配合到形成于凸耳145中的开口中而连接到彼此,相邻的板构件14通过轮轴26或28(当相邻板构件为第一板构件14a时为梯级链滚子轮轴26,当相邻板构件为第二板构件14b时为运送元件轮轴28)连接到其相应的梯级。这样,板构件14形成互连的板构件的链条。
图6示出了从栏杆的外侧朝扶梯侧面的横截面侧视图。在图6的视图中,带有其对应的侧板构件14的多个相邻的梯级12a、12b在扶梯的下过渡区域中行进。图6中还指示了带有多个梯级链节18的梯级链16(其中交替的成对的外梯级链节18'和成对的内梯级链节18"经由梯级链滚子20连接到彼此,如图1中所示)。另外,在图6中所示的行进路径的截面中,运送元件轮轴的轴线B与梯级链滚子20的轴线A重合,因此仅梯级链滚子的轴线A可见。
类似于图6,图7和图8在从栏杆的外侧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多个相邻的侧板构件14以及在扶梯10的上转向区段中行进的梯级链的多个相邻的节18。图7与图8的不同仅仅在于图8中所示的对应的梯级12a、12b为清楚起见而从图7省略。
在图7和图8两者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梯级链节18和梯级链滚子20顺着由梯级链导向组件(未示出)预定的第一行进路径(在图7和图8中,梯级链滚子的行进路径和由梯级链节18的径向“内”边缘形成的多边形线几乎相同)。第一梯级12a和对应的板构件14也顺着如由梯级链导向组件所限定的行进路径,因为这些第一梯级12a和板构件14也由梯级链滚子轮轴26支撑。然而,第二梯级12b和其板构件14顺着不同于梯级链滚子20的行进路径的行进路径,因为这些第二梯级12b和其板构件14由支撑运送元件滚子30的运送元件轮轴28来支撑。
就像在上转向区段中那样,梯级12a、12b与其相应的板构件14沿过渡曲线一起行进可描述如下:通常,对于其链节具有给定节距(pitch)的链条来说,仅在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的情况中,链节可紧密地顺着过渡曲线。这样的最小弯曲半径将取决于链节的节距:该弯曲半径对于链节的较小节距将较小,并且对于链节的较大节距将较大。
梯级链16的梯级链节18的节距小于第一梯级12a和第二梯级12b的链条的节距(包括其相应的侧板构件14,应指出,在图7和图8中仅示出板构件14)。在图示示例中,梯级链节18的节距为第一梯级12a和第二梯级12b的节距的大约三分之一。因此,为了允许梯级链节18与第一梯级12a和第二梯级12b紧密地顺着在转向区段中的过渡曲线,原则上如由梯级链链轮所限定的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将必须大于用于第一梯级12a和第二梯级12b的链条的最小弯曲半径。然而,这样的弯曲半径较大且因此是不期望的。
在该实施例中,选定在转向区段中的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使得梯级链节18能够紧密地顺着弯曲半径,但在它们布置成其中梯级12a、12b的每一个为同样的链节的链条的情况中,梯级12a、12b则不能够这样。为了允许梯级12a、12b仍然经过转向区段,通过以下效果而实现补偿:即,仅第一梯级12a经由相应的梯级链滚子轮轴26连接到梯级链16,但第二梯级12b经由相应的滚子30支撑在运送元件轮轴28上。滚子30仅在环状路径的中间区段中但不在转向区段中与扶梯框架的导向装置接合。由于运送元件轮轴28不连接到梯级链16(如由图3的间隙32所示),并且事实上在转向区段中根本不被引导,因此运送元件轮轴28能围绕转向区段沿任何路径行进。在转向区段中,第一梯级12a和第二梯级12b的链条具有下面这样的链条的特性:即,该链条仅将其每隔一个(each second)链节(即第一链节12a)与导向装置接合。这在转向区段中产生高得多的灵活性。
在图1至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每隔一个梯级(“奇数梯级”)选择为具有第一类型的梯级12a,梯级12a与其对应的板构件14a一起由梯级链滚子轮轴26支撑。相应地,每隔一个梯级(“偶数梯级”)也选择为具有第二类型的梯级12b,梯级12b与其对应的板构件14b一起由从梯级链脱离的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在其它实施例中,梯级向第一类型梯级和第二类型梯级的分配可以变化。
此外,在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相邻梯级12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限定的运送带的节距为运送链16的节距的三倍。换言之,对于每个梯级12,存在三个梯级链节18。在仅每隔一个梯级选择为具有第一类型的梯级12b的情况中,因此仅每隔五个梯级链滚子20由梯级链滚子轮轴26支撑。还可以设想在其中将选择相对于梯级链的节距的运送带的另一个节距的其它实施例。
以上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环状运送带和运送链的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具有备选构造以克服现有技术构造的缺点。特定实施例提供了在乘客输送机中的运送元件需要较少空间的构造,特别是在转向区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环状运送带的乘客输送机,该环状运送带包括:多个运送元件;至少一个环状运送链,其可驱动地连接到运送带,该运送链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该运送链包括多个运送链节、多个运送链滚子和多个运送链滚子轮轴,相邻的运送链节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被连接,运送链滚子轮轴中的每一个将相应的运送元件连接到运送链,运送元件包括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的第一运送元件和由运送元件轮轴支撑的第二运送元件。
典型地,运送带与运送链一起将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
原则上,运送链在转向区段中的弯曲半径可通过使用具有由邻近运送链滚子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较小节距的运送链而降低。运送链的节距越小,运送链节越短,使得运送链能沿具有较小弯曲半径的行进路径被引导。然而,在具有在运送元件的每个侧面处可枢转地支撑的相应的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构造中,侧板构件安装到运送链的相邻链滚子的运送链滚子轮轴,并且因此运送链必须在与运送元件及其侧板构件相同的路径中行进。为此,运送链具有与限定转向区段中的最小可能弯曲半径的运送元件相同的节距。
简单地相对于运送元件的节距降低运送链的节距,使得支撑运送元件及其对应的侧板构件的运送链滚子轮轴仅与每隔n-1个(在图7和图8中,每隔2个)运送链滚子相关联,其自身不带来任何优点,因为经由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的一系列运送元件仍然不能沿较小弯曲半径被引导。
本发明提出一种不同的构造,其中仅称为第一运送元件的运送元件的子集由也支撑运送链的运送链滚子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存在称为第二运送元件的运送元件的另一个子集,该子集不由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而是由其自己的运送元件轮轴可枢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运送元件可以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运送元件经由梯级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而第二运送元件不具有到运送链的任何直接连接。如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运送元件的构造提供了下面这样的可能:第二运送元件顺着可以与第一运送元件的行进路径脱离的行进路径。已经证明,这样的构造允许在乘客输送机的转向区段中实现较小的弯曲半径,因为一方面第一运送元件和另一方面第二运送元件可在转向区段中顺着不同的行进路径。可以认为,第二运送元件被允许从第一运送元件的路径分开,第一运送元件仍然顺着在转向区段中的运送链元件的路径。
在具有在运送元件的每个侧面处可枢转地支撑的相应的板构件的常规乘客输送机构造中,侧板构件安装到运送链的相邻链滚子的运送链滚子轮轴,并且因此运送链必须在与运送元件及其侧板构件相同的路径中行进。为此,运送链具有与限定在转向区段中的最小可能弯曲半径的运送元件相同的节距。
如上所述,在具有各自还包括位于运送元件的侧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构件的运送元件的乘客输送机的情况中,具有第一和第二运送元件的构造尤其有益。至少一个板构件在这样的构造中可被支撑,例如以便相对于相应的运送元件静止并且可相对于相应的运送元件枢转。与第一运送元件相关联的板构件可相对于该运送元件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与第二运送元件相关联的板构件可相对于该运送元件由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运送元件轮轴中的每一个可例如以这样的方式从对应的运送链节的运送链滚子脱离,即以使得梯级链滚子轮轴在运送元件轮轴外侧向延伸的方式。虽然在运送元件和运送链的环状行进路径的相当大一部分中,特别是在平直区段或仅略微弯曲的转向区段中,运送元件和运送链将行进相同或平行的行进路径,但在运送元件轮轴和对应的运送链轮轴之间不存在联合,即使运送元件轮轴在这样的区段中可以与运送链滚子同轴对齐。这使得在具有较强曲率的行进路径的段中,特别是在转向区段中,出现运送元件轮轴与对应的运送链滚子的对齐中的偏差。这样的偏差对应于其中相应的第二侧板构件支撑至其的第二运送元件的“旋出(swivel out)”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提供了一种运送链导向组件以用于沿着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的环状路径引导运送链。这样的运送链导向组件可适于与运送链滚子相互作用,例如以沿着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的环状路径引导运送链滚子。例如,运送链可具有成对的内联接构件和成对的外联接构件,一对内联接构件由运送链滚子连接到一对外联接构件。运送链导向组件通常将与运送链滚子的径向延伸部分接合。对于以上提及的第一运送元件来说,对应的运送链滚子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运送元件轮轴中的每一个可支撑对应的运送元件滚子。提供这样的运送元件滚子允许运送元件导向组件与运送元件滚子相互作用,例如以至少沿着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的环状路径的一部分引导运送元件滚子。通常,至少在运送元件和运送链的环状行进路径的弯曲段中(例如,在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中),运送链导向组件和运送元件导向组件将分别为运送链滚子和运送元件滚子限定不同的行进路径,并且因此运送元件导向组件将在这样的区段中不同于运送链导向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运送元件滚子可甚至完全不受引导地在转向区段中行进。然而,可以设想的是,至少在环状行进路径的基本上平直的部分中,运送元件滚子和运送链滚子将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行进路径中行进,并且因此运送链导向组件可用来在这样的区段中引导运送元件滚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运送元件滚子可位于运送链滚子的侧向内部,即比运送链滚子更靠近踏步的侧面。在这样的布置中,运送元件滚子和运送链滚子的行进路径可彼此交叉而不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n个(n为大于1的整数)运送元件可以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并且m个(m为大于1的整数)运送元件可经由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支撑。通常,n + m将等于运送元件的总数,使得每个运送元件由运送链滚子轮轴或由运送元件轮轴支撑。
例如,每隔一个或每隔两个运送元件可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不直接经由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的运送元件将能够相对于运送链在转向区段中“外旋”。在其中每隔一个运送元件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运送链的特定示例中,每隔一个的运送元件将能够在转向区段中外旋。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运送链的节距可显著小于运送链滚子轮轴的节距。换言之,运送链滚子的数量(或同等地运送链节的数量)可以是运送链滚子轮轴的数量的k倍(k为大于1的整数)。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仅每隔五个运送链滚子可由运送链滚子轮轴支撑。这样,当运送元件在转向区段中行进时,可实现显著的灵活性。通常,运送链的节距将甚至小于运送元件的节距。每个运送元件将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运送链节。这允许将转向区段中的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降低至允许运送链节紧密地顺着过渡曲线的弯曲半径,因为运送元件被允许在转向区段中顺着不同的行进路径。在一个示例中,运送链的节距可以是运送元件的节距的三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运送元件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由前侧、后侧和两个侧面限定的踏面,并且其中运送元件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或由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支撑的位置位于运送元件的前侧附近。在前侧处,踏面邻接称为“上升部”的通常基本上竖直延伸的表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多个板构件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相邻地布置,即,使得一系列板构件覆盖在静止侧板元件的下边缘和运送元件的踏面之间在运送元件的侧面上延伸的开放空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多个板构件可相邻地布置在运送元件的每个侧面上。多个相邻的板构件可布置在运送元件的一个侧面上,并且多个相邻的板构件可布置在运送元件的相对侧面上,使得由在侧板构件之间移动的运送元件形成运输通道。
在乘客输送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以上特征的组合中的任一个之外,多个板构件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连续地布置,即,使得沿着运送元件的行进路径在运送元件的侧面上延伸的竖直开放空间被一系列板构件覆盖。
该乘客输送机还可包括平行延伸且位于运送元件的相应侧面上的第一和第二运送链,第一和第二运送链中的每一个围绕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
分配给第一子集的运送元件的相应的运送元件可经由(公共的)运送链滚子轮轴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运送链。

Claims (16)

1. 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
环状运送带,其包括多个运送元件(12),
至少一个环状运送链(16),其可驱动地连接到所述运送带,
所述运送链(16)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被驱动,
所述运送链(16)包括多个运送链节(18)、多个运送链滚子(20)和多个运送链滚子轮轴(26),相邻的运送链节(18)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20)连接,所述运送链滚子轮轴(26)中的每一个将相应的运送元件(12)连接到所述运送链(16),
所述运送元件(12)包括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26)支撑的第一运送元件(12a)和由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的第二运送元件(12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12)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位于所述运送元件(12)的侧面上的至少一个板构件(14),所述至少一个板构件(14)与相应的运送元件(12)一起移动并且相对于所述相应的运送元件(12)可枢转地被支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轮轴(28)中的每一个不连接到所述对应的运送链节(18)的运送链滚子(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运送链导向组件,其用于沿着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的环状路径引导所述运送链(1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链导向组件适于与所述运送链滚子(20)相互作用,例如以沿着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的环状路径引导所述运送链滚子(2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运送元件滚子(30),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中的每一个被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包括运送元件导向组件,其与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相互作用例如以引导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中,所述运送链导向组件和所述运送元件导向组件分别为所述运送链滚子(20)和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限定不同的行进路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适于在经过第一和第二转向区段时被引导。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滚子(30)位于所述运送链滚子(20)的侧向内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中的n个(12a)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26)连接到所述运送链(16)并且所述运送元件中的m个(12b)经由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支撑,n + m等于运送元件(12)的总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每隔一个或每隔两个运送元件(12)经由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26)连接到所述运送链(16)。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运送链滚子(30)的数量为运送链滚子轮轴(26)的数量的k倍。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k = 6。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元件(12)中的每一个包括由前侧、后侧和两个侧面限定的踏面(22),并且其中,所述运送元件(12)被所述相应的运送链滚子轮轴(26)或被所述相应的运送元件轮轴(28)支撑的位置位于所述运送元件(12)的前侧的附近。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
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板构件(12)以这样的方式相邻地布置,即,使得一系列所述板构件(12)覆盖在静止的侧板元件(34)的下边缘和所述运送元件(12)的踏面(22)之间在所述运送元件(12)的侧面上延伸的开放空间。
CN201080069497.2A 2010-10-08 2010-10-08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46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0/002573 WO2012046091A1 (en) 2010-10-08 2010-10-08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movable lateral panel memb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685A true CN103124685A (zh) 2013-05-29
CN103124685B CN10312468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592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49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4685B (zh) 2010-10-08 2010-10-08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31614B2 (zh)
JP (1) JP2013538770A (zh)
KR (1) KR101439383B1 (zh)
CN (1) CN103124685B (zh)
DE (1) DE112010005926B4 (zh)
HK (1) HK1185856A1 (zh)
WO (1) WO201204609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8370A (zh) * 2016-04-15 2017-10-27 奥的斯电梯公司 板式传送装置
CN107580584A (zh) * 2015-05-06 2018-01-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包括悬臂的用于人员输送机的踏板元件
CN109715545A (zh) * 2016-09-06 2019-05-03 弗兰克·M·圣塞维罗 具有垂直竖板及侧面护板的电扶梯系统
CN110589671A (zh) * 2018-05-16 2019-12-20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人员输送机的驱动系统
CN112839894A (zh) * 2018-10-30 2021-05-2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组装用于移动人行道的托板带的传送链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667B (zh) * 2009-10-16 2015-11-25 奥的斯电梯公司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ES2713684T3 (es) * 2015-04-16 2019-05-23 Inventio Ag Escalera mecánica con carriles de retorno comunes
EP3231760A1 (en) 2016-04-15 2017-10-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Fixing modules and pallets for a pallet conveyor
EP3360838A1 (en) * 2017-02-09 2018-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People conveyor, conveying band and conveying element of a people conveyor
EP3511284B1 (en) 2018-01-10 2021-09-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walkway
EP3511282B1 (en) 2018-01-15 2020-07-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walkway
ES2929830T3 (es) * 2018-10-30 2022-12-01 Inventio Ag Cadena impulsora para una cinta de plataformas de un pasillo mecánico con pequeña altura total
JP7451525B2 (ja) * 2018-11-27 2024-03-18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動く歩道のパレットベルト用コンベヤチェーンの取付方法
EP3851403B1 (en) * 2020-01-15 2022-09-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upport member for a drive belt of a passenger convey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20007805B1 (ko) * 1988-06-09 1992-09-17 미쯔비시 덴끼 가부시기가이샤 휠체어 승용계단이 부가된 에스컬레이터
JPH0735237B2 (ja) * 1988-06-17 1995-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H10120351A (ja) * 1996-10-22 1998-05-1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5A (en) * 1899-05-30 Moving stairway or elevator
US4064986A (en) * 1976-04-30 1977-12-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Escalator having guide wheels and guide track with cooperative non-flat surfaces
US4470497A (en) * 1982-02-26 1984-09-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scalator
US5072821A (en) * 1990-12-07 1991-12-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people mover bearing
JPH0735237A (ja) 1993-07-21 1995-02-07 Koyo Seiko Co Ltd ピスト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DE4334064C3 (de) * 1993-10-06 1999-07-15 O & K Rolltreppen Gmbh Antriebssystem für Rolltreppen und Rollsteige
KR100445362B1 (ko) * 1999-04-26 2004-08-21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치 세이사꾸쇼 에스컬레이터장치
JP4688276B2 (ja) * 2000-11-09 2011-05-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US6450316B1 (en) * 2000-11-28 2002-09-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with step flange
DE10063844B4 (de) * 2000-12-21 2004-07-22 Kone Corp. Antriebssystem für Rolltreppen und Rollsteige
US6640957B2 (en) * 2001-12-21 2003-11-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Racetrack style passenger conveyor
US6607064B2 (en) * 2002-01-11 2003-08-19 Fujitec America Inc. Shallow wellway moving walk
JP2003327381A (ja) * 2002-05-14 2003-11-19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
US20070137980A1 (en) * 2002-12-13 2007-06-21 Helmut Meyer Stepchain link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
JP2007238328A (ja) * 2006-03-03 2007-09-20 Inventio Ag 新規な非常案内手段を有するエスカレータ
JP2008120513A (ja) * 2006-11-10 2008-05-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20007805B1 (ko) * 1988-06-09 1992-09-17 미쯔비시 덴끼 가부시기가이샤 휠체어 승용계단이 부가된 에스컬레이터
JPH0735237B2 (ja) * 1988-06-17 1995-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H10120351A (ja) * 1996-10-22 1998-05-1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584A (zh) * 2015-05-06 2018-01-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包括悬臂的用于人员输送机的踏板元件
US10308482B2 (en) 2015-05-06 2019-06-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Tread element for people conveyor comprising a cantilever arm
CN107298370A (zh) * 2016-04-15 2017-10-27 奥的斯电梯公司 板式传送装置
CN107298370B (zh) * 2016-04-15 2020-10-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板式传送装置
CN109715545A (zh) * 2016-09-06 2019-05-03 弗兰克·M·圣塞维罗 具有垂直竖板及侧面护板的电扶梯系统
CN109715545B (zh) * 2016-09-06 2020-08-21 弗兰克·M·圣塞维罗 具有垂直竖板及侧面护板的电扶梯系统
CN110589671A (zh) * 2018-05-16 2019-12-20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人员输送机的驱动系统
CN110589671B (zh) * 2018-05-16 2021-07-1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人员输送机的驱动系统
CN112839894A (zh) * 2018-10-30 2021-05-2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组装用于移动人行道的托板带的传送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64137A (ko) 2013-06-17
DE112010005926T5 (de) 2013-08-08
HK1185856A1 (zh) 2014-02-28
KR101439383B1 (ko) 2014-09-11
US20130180822A1 (en) 2013-07-18
WO2012046091A1 (en) 2012-04-12
DE112010005926B4 (de) 2016-11-17
US8931614B2 (en) 2015-01-13
JP2013538770A (ja) 2013-10-17
CN103124685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685B (zh)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US9227818B2 (en)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movable lateral panel members
US10214389B2 (en) Drive chain and drive chain mechanism and conveyor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chain mechanism
CN107580584B (zh) 包括悬臂的用于人员输送机的踏板元件
US20150259177A1 (en)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s with Separate Chain and Pallet Tracks
CN102256891B (zh) 乘客输送机和用于乘客输送机系统的踏板组件
EP0390632B1 (en) Curved escalator with fixed center and constant radius path of travel
US9718646B2 (en) Chain drive system with polygon compensation
US10647549B2 (en) Chain drive for a people conveyor
US10392231B2 (en) Escalator system with vertical step risers and step-mounted angled side flanges
US9550655B2 (en) Pallet return in moving walkways
US20180222725A1 (en) People conveyor, conveying band and conveying element of a people conveyor
EP3569554B1 (en) Drive system for a people convey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8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8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