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4667B -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667B
CN102574667B CN200980162082.7A CN200980162082A CN102574667B CN 102574667 B CN102574667 B CN 102574667B CN 200980162082 A CN200980162082 A CN 200980162082A CN 102574667 B CN102574667 B CN 102574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onveyors
pedal
panel component
driving chain
driv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0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667A (zh
Inventor
A·特雷克
B·恩格尔克
A·森格
G·格施温特纳
D·林德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257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6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10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24);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26),该驱动链(26)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14)经受驱动,该驱动链(26)包括多个驱动链节(18),各驱动链节(18)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30),连贯的驱动链节(18)经由驱动链辊(30)连接,多个踏板(24)连接到驱动链(26)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24)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24)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各踏板(24)均与多个连贯的面板部件(12)相关。

Description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比类乘客输送机例如有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自动扶梯为通常在不同水平(level)的平台之间运载乘客的乘客输送机。移动步道通常用于沿水平地延伸或仅轻微倾斜的水平运载乘客。
此类乘客输送机通常包括框架、带有可移动扶手的栏杆、循环(或环状)运输带或踏板带(例如,梯级带或垫板带)、驱动系统以及用于推进踏板带的运输链或驱动链。驱动链沿循环路线在分别位于上游平台和下游平台处的滑轮或链轮之间行进。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相应的驱动链辊连接。驱动链由固定在框架上的驱动链导向件引导。驱动链导向件例如可与驱动链辊互相作用。框架在框架的左、右手两侧上包括桁架区段。每个桁架区段均具有通过倾斜或(在移动步道的情形中)水平的中间区段连接的形成平台的两个端部区段。通常,平台中的一个收容乘客输送机的定位在桁架之间的驱动系统或机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循环踏板带的乘客输送机,该循环踏板带由若干运输元件或踏板(例如,形式为梯级或垫板)组成。踏板包括由正面、后面和两个侧面限定的踏板表面,并且例如经由驱动链轴和驱动链辊而连接到至少一个驱动链(通常称为梯级链或垫板链)上。在许多情形中,设置有沿循环路径平行延伸的两个侧运输链。
在不存在明显倾斜的在上游平台与下游平台之间行进的移动步道的情形中,可更为恰当地说,驱动链围绕上游转向区段和下游转向区段经受驱动。在自动扶梯的情形中,转向区段通常称为下转向区段和上转向区段。
乘客输送机的驱动系统通常包括驱动链、驱动链驱动轮(例如,形式为链轮或带齿轮)、轴和驱动马达。驱动链沿从一个平台延伸到另一平台并返回的连续、封闭的环路行进。驱动链例如经由通过驱动链辊轴可枢转地支承相应的踏板而以可驱动的方式连接到踏板,该驱动链辊轴支承驱动链的驱动链辊。驱动马达直接或者经由另一传动装置驱动与驱动链成驱动连接的驱动滑轮。通常,终端传动装置实现为位于转向区域内的一个或一对链转向驱动轮。驱动轮基于踏板和驱动链的尺寸,并且作为实例,对于大多数自动扶梯系统来说通常具有750mm的直径。驱动链围绕每个驱动轮经受引导和驱动。
还存在这样的乘客输送机,其中驱动链(多个)的推进不是发生在转向区段附近,而是发生在例如中间区段(负载区段或返回区段)中。在这种乘客输送机中,可设置转向板或大致半圆形的导轨(guideway)代替链转向轮,使得驱动链辊顺循由转向板或导轨所限定的路径。驱动链辊在转向板或导轨中从乘客输送机的负载区段反转到返回区段中。在这方面,用语“转向区段”旨在涵盖所有结构类型,例如链转向轮、转向导轨或转向板。
乘客输送机例如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踏板通常包括大致盒形的元件,这些元件带有踏板表面和在自动扶梯的倾斜区域内暴露并称为“竖板(riser)”的正面。在移动步道的情形中,竖板通常从不暴露于乘客。该盒的剩余侧面、底面和后面,其在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操作期间也从不暴露于乘客,也可被封闭,但经常保持敞开。这特别适用于定位成与踏板表面和梯级后面相对的踏板下侧。朝驱动链定向的踏板的侧壁通常由于结构原因而有规则地布置。在其中盒状踏板的后壁未设置成与正面相对的情况下,朝驱动链定向的盒的侧壁可具有朝底部渐缩的三角形形状,并且与踏板在正面附近的厚度相比,踏板本身可仅在它的后部区域内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通过这些措施,可显著地降低重量和材料要求。
踏板通常借助于驱动链辊轴而紧固到驱动链(多个)上。驱动链辊轴通常延伸穿过踏板本体,并且在两个侧向布置的驱动链的情形中,在其两个自由端处连接到驱动链上。踏板通常由具备运载乘客负载所需的强度并且能够容易处理的材料制成,例如,可挤压成型的材料,比方说铝、铝合金或塑料。驱动链辊轴由更具强度的材料例如铁或钢制成。
在现有技术的乘客输送机中,单独的“踏板”通常在通过面板元件或“挡板(skirtboard)”而侧向限定的“通道”中移动。这些挡板刚性地布置在乘客输送机的框架上,其中踏板相对于这些(静止的)挡板移动。形成在(移动的)踏板与(静止的)挡板之间的间隙由于安全原因而需保持很小,以便可靠地确保物体或乘客的衣服不会被拽入该间隙内并卡在其中。
确保很窄间隙的要求与高维修费用相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可能实现关于窄间隙的安全要求。除了利用窄间隙以外,一种用于降低这种风险隐患的选择包含设置固定地安装在踏板上并由此随踏板一起移动的底部面板。例如,在US-A-4,470,497中描述了这种可移动的底部面板。根据现有技术的此类底部面板要么具有例如在进入点和离开点处相对较远地向上突出超过踏板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区域内的踏板表面的缺点,要么它们具有相对较为复杂的设计。
DE2346266A1公开了使用可枢转的侧裙板的另一种方案。这里,自动扶梯的每个梯级均具有安装在其上的一对侧裙板。裙板由梯级链辊轴支承,相应梯级和与该梯级相邻的梯级通过这些梯级链辊轴而连接到梯级链上。由此,当梯级在循环行进路径的倾斜/水平区段中行进时,侧裙板相对于与梯级竖板的上升/下降相对应的相应踏板表面执行枢转运动。然而,该结构要求侧裙板和梯级链节两者均具有与梯级的踏板表面相同的长度,并因此在转向区段中引起大的弯曲半径。
US6450316B1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该自动扶梯具有通过固定地安装在每个梯级的踏板表面上的圆形底部面板和定位在两个连贯的圆形底部面板之间的可移动搭接件的组合而形成的侧面板的结构。可移动的搭接件与梯级链的对应链节相关,并且当梯级链行进通过循环行进路径的不同区段时相对于梯级链保持静止。搭接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两个凹陷的接口边缘部,这两个边缘部与相邻的底部面板的圆形边缘部配合,以便配合而沿自动扶梯行进路径提供沿梯级的每个侧面的连续屏障。此外,该结构要求向每个梯级在每个侧面精确地分配一个圆形底部面板和一个搭接部,并且因此类似于DE2346266A1而在转向区段中引起大的弯曲半径。
将会有益的是可获得以下侧面板部件的备选结构:其对形成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输元件的侧面的间隙提供充分的封闭,该结构特别是在踏板带的转向区段中需要较少的空间,并且有效地实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踏板中的每一个均与多个连贯的面板部件相关。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整体地形成。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包括臂部和裙部,该臂部包括与相应驱动链节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裙部连接的枢转端,该臂部大致沿驱动链节的方向延伸以便使裙部从其枢转轴线移置一定距离。
根据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和与第一接口边缘部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该第一接口边缘部具有凹曲率,并且第二接口边缘部具有凸曲率。
附图说明
下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在示意性和简化的截面图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自动扶梯的转向区段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的布置;
图2:类似于图1的视图,其中省略了每隔一个的侧面板部件,以示出侧面板部件如何安装在梯级链上;
图3:根据实施例的附接到梯级链节上的侧面板部件的视图;
图4a:在从图3中的“背”面的透视图中示出了图3的侧面板部件;
图4b:根据图3的视图中的侧面板部件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的侧面板部件与相关的梯级链节整体地形成;
图5:在示意性和简化的截面图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自动扶梯的上过渡区段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的布置;
图6:类似于图5的视图,其中省略了每隔一个的侧面板部件,以示出侧面板部件如何安装在梯级链上;
图7:在从“背”面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自动扶梯的下过渡区段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的布置,其中省略了每隔一个的侧面板部件;以及
图8:在从“背”面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自动扶梯的直区段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示出了形式为自动扶梯10的一个实施例的各种图示,应理解,例如形式为移动步道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行的。图1和图2在沿自动扶梯的运输方向的示意性和简化的截面图中示出了形式为在自动扶梯10的转向区段14中行进的侧裙板部件12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12的布置。图5至图6以类似的形式示出了在自动扶梯10的上过渡区段16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12的布置。图7和图8在从“背”面的相应透视图中示出了在自动扶梯10的下过渡区段20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12的布置,以及在直区段22中行进的多个连贯的侧面板部件12的布置。
图3、图4a和图4b分别详细示出了面板部件12中的一个及其相关的梯级链节18的两个不同实施例。在图4a中,面板部件由12′表示且其相关的梯级链节由18′表示。在图4b中,面板部件由12″表示且其相关的梯级链节由18″表示。图4a和图4b中描绘的实施例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对如在其它的图1、图2、图5至图8中所描绘的设计没有影响。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为简洁起见,梯级链节由参考标记18表示,而不论它们是否指的是如在图4a中所描绘的梯级链节18、18′,或者它们是否指的是如在图4b中所描绘的梯级链节18、18″。以相同的方式,裙部件由参考标记12表示,而不论它们是否指的是如在图4a中所描绘的裙板12′,或者它们是否指的是如在图5b中所描绘的裙板12″。除非分别明确地引述图4a和图4b中的实施例的特定特征,否则应理解图1、图2和图5至图8适用于图4a和图4b的两个实施例。
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元件和特征由相同的参考符号标识。因此,与特定附图有关的解释一般也适用于每个其它附图并且不对所有附图进行特意地重复。
图1至图8示出了带有由若干互相连接的梯级(非常示意性地表示为24)组成的循环梯级带的自动扶梯10。梯级24侧向地连接到运输或梯级链26上。在图1、图2和图5中,仅一个梯级链26是可见的,然而,应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对应的第二梯级链布置在相对的侧面上,使得自动扶梯10具有分别布置在梯级24的侧面上的两个梯级链26。用语“侧向地”连接到梯级24上包括其中梯级链26在俯视图中观察时与梯级24侧向地相邻布置的实施例,以及其中梯级链26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完全或部分地沿侧向布置在梯级24的踏板表面28下方的实施例。
各梯级链26均包括一系列梯级链节18。梯级链节18在它们的相对的纵向端处具有相应的接合部。每两个相邻的梯级链节18在相应的接合部互相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在附图中,分别将这些接合部的枢转轴线表示为“X”或“X1”、“X2”)。在梯级链导向件32之间沿其循环行进路径引导梯级链26的梯级链辊30也支承在这些接合部上。
自动扶梯10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该驱动单元可使用与链节18的齿啮合的驱动链轮或者使用与链节18的齿啮合的循环、回转的带齿的驱动条带来实现。
图1还示出了每个梯级24均包括踏板表面28和正面或“竖板”34。梯级24的后面与正面34相对地布置在梯级24上。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每个梯级24均经由梯级链轴36连接到侧梯级链26上,然而,可设想到其它的实施例,在其中梯级24仅一部分经由梯级链轴36而连接到侧梯级链26上。梯级链轴36布置在每个梯级24的正面34附近并且与它连接到其上的梯级链节18的对应的接合部的轴线X重合。每个梯级链轴36均在其相应的自由端上支承一对梯级链辊30。
图1至图8还示出了随梯级24一起移动的侧面板部件或裙板12,以及覆盖裙板12的顶部并向上延续的静止的栏杆面板38。例如玻璃制成的栏杆(未示出)可布置在面板38上,(未示出的)扶手大致与梯级带同步地在所述栏杆上回转。
如在图1和图5中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最佳可见,每个梯级24均分别在其每个侧面上与三个裙板12相关。每个裙板12均与梯级链节18中的相应一个相关。在图3和图4a中详细描绘的实施例中,裙板12′通过螺栓46附接到梯级链节18′上。在图4b中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裙板12″与相关的梯级链节18″整体地形成。还参看图2、图6和图7,其中省略了每隔一个的裙板12,以示出各裙板12如何从其相关的梯级链节18延伸。应理解,不论裙板12′是否根据图4a附接到梯级链节18′上,或者梯级链节18″是否根据图4b而与裙板12″整体地形成,都适用相同的布置。
根据上述,在附图中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梯级带的节距为梯级链26的节距的三倍,使得仅各个第三梯级链辊30由将梯级24中的一个连接到梯级链26上的梯级链轴36支承。
可设想出其它的实施例,在其中可实现每个梯级24的另一数量的裙板12,例如,每个梯级24两个裙板12,或者每个梯级24四个或五个裙板12,只要每个梯级都具有超过一个的裙板。每个梯级的裙板数量无需是整数。此外,如由相邻的竖板34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踏板带的节距可以是如由相邻的梯级链辊30的轴线X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梯级链26的节距的三倍,(如在图1至图8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所实现的那样),或者可为大于1的另一数量。在大多数实施例中,一个裙板12将与各梯级链节18相关,且因此梯级链26的节距将与如由两个相邻的裙板12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裙板12的“节距”相等。
从图1、图2、图5、图6和图7可以看到,与梯级链轴36相关的裙板12与其它裙板12稍微不同地成形,不同之处在于此类裙板12具有布置在使得相应梯级链轴36可穿过裙板12的位置的凹部40。凹部40布置成以便当梯级沿负载路径行进时始终位于梯级的踏板表面28下方。
各裙板12的几何形状和裙板12与其相关的梯级链节18的关系可在图3、图4a和图4b中最清楚地看到。图3和图4a示出了包括臂部12a和裙部12b的裙板12′的视图,如图所示,裙板12′通过螺栓46或者通过其它合适的附接手段而附接到梯级链节18′上。图4b示出了与裙板12″整体地形成的梯级链节18″。应理解,如在图3中所示的量R、L、H、d和α之间的几何关系适用于图4a和图4b的实施例,如在这些图中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R、L、H、d和α所示。
如从图4a中可以看到,裙板12′的臂部12a具有通过两个螺栓46而固定在梯级链节18′的附接凸耳18a上的安装端。臂部12a具有与安装端相对的枢转端。枢转端邻接裙板12′的裙部12b。在此实施例中,臂部12a和裙部12b由单件整体地形成,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部分可由连结在一起的单独的多件形成(以便形成整体零件,例如通过焊接或者经由可分离的连接)。在图4a的实施例中,裙部12b由一件制成。在图4b的实施例中,裙部12b由具有附接到其上的盖元件12b2的裙本体部12b1形成。在两个实施例中,裙部由第一接口边缘48、第二接口边缘50、上缘52和下缘54限定。第一接口边缘48和第二接口边缘50是弯曲的,而上缘52和下缘54是直的。
第一接口边缘48形成围绕位于裙板12与其相关(安装在其上或者与其整体地形成)的梯级链节18的一端处的第一接合部的枢转轴线X1而具有半径为R的圆C(图1和图3中通过虚线表示)的扇段S1的周界。枢转轴线X1与第一梯级链辊30的轴线重合。第二接口边缘50形成围绕位于裙板12与其相关(安装在其上或者与其整体地形成)的梯级链节18的相对端处的第二接合部的枢转轴线X2而具有半径为R的另一圆的扇段S2的周界的一部分。枢转轴线X2与第二梯级链辊30的轴线重合。因此,第一接口边缘48和第二接口边缘50以彼此相距为距离d而彼此平行地延伸。距离d大致对应于梯级链26的节距,也即连贯的梯级链辊3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L。梯级链节18的第一枢转轴线X1(或第一梯级链辊30的轴线)由此也形成裙板12的枢转轴线,当梯级链节18在弯曲区段中行进时裙部12b围绕该枢转轴线枢转。由于对于各裙板12而言,第一接口边缘48和第二接口边缘50具有相同的曲率,所以当裙板12安装在其上的梯级链节18行进通过它们的行进路径的弯曲区段例如在转向区段14(在图1和图2中示出)或者在过渡区段16、20(在图5至图7中示出)中行进时,相应裙板12的第一接口边缘48可沿相邻裙板12的第二接口边缘50滑动。在此类弯曲区段中相邻裙板12的枢转臂,如通常由它们各自的臂部12a所形成,将不会沿同一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而是将彼此成角度。偏离角度将随着行进路径的曲率增大而增大。
由于对于各裙板12而言,第一接口边缘48与第二接口边缘50之间的距离d等于梯级链26的节距,所以裙板12中的相应一个的臂部12b所需的空间可完全由相邻裙板12的裙部12b覆盖。因此,分别附接到连贯的梯级链节18上的裙板12中连贯的裙板在梯级链节18沿它们的循环路径行进的过程中始终彼此邻接,使得沿梯级带在梯级的踏板表面28与静止栏杆面板38之间的路径留下的任何开口均由裙板12覆盖,其中,静止栏杆面板38在踏板表面28上方的一定高度处终止。如上所述的成串连贯的裙板12由此形成如通常由延伸到踏板表面28下方的静止侧面板或者由侧向地固定在梯级24上的“挡板”所形成的侧面板元件。
在图4a的实施例中,这种成串的裙板12′通过将相应裙板12′安装在各梯级链节18′上而形成。在图4b的实施例中,这种成串的裙板12″通过使各梯级链节18″均形成有延伸部而形成。在此实施例中,延伸部主要包括裙部12b且梯级链节18″主要包括臂部12a。裙部12b使梯级链节18″大致沿其纵向延伸。
圆C的直径决定可由裙板12所覆盖的最大高度H(对应于上缘52与下缘54之间的距离)。通常,裙板12将构造成以便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该最大高度,使得H将等于或者仅略小于半径R的两倍(换言之,圆扇段S1和S2的角度α将接近180°)。例如,以下关系成立:1.6R≤H≤2R。
对于图4b的实施例,用语“整体地形成”可理解为使得梯级链节18″和裙板12″实际上形成单件,换言之,梯级链节18″具有包括臂部12a和裙部12b的形状。这种形状的梯级链节18″可通过将这种件成型为所需形状而由单件非常有效地制成。备选的是,可设想到通过将两件或更多件整体地连结(例如,焊接)在一起来实现这种形状的梯级链节18″。
此外,在图4b的实施例中,裙部12b包括裙部本体12b1和通过螺栓或者通过其它合适的附接手段而附接到裙部本体12b1上的盖元件12b2。图4b是从侧面板部件的“背”或“后”面的透视图,其中裙部本体12b1本身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对用户不可见,而附接到裙部本体12b1上的盖元件12b2则对乘客可见。应理解,盖部分12b2不必由与裙部本体部分12b1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具有不同的外观、纹理或美学特征。
在图4b的实施例中,裙部12b的接口边缘48、50、52和54由盖元件12b2的边缘形成,因为该盖元件在裙部本体12b2上延伸。注意的是可存在这样的实施例,在其中此种盖元件仅在裙部本体12b1的边缘的一部分上延伸。在此类实施例中,相应接口边缘由延伸得最远的该边缘形成。还注意的是可存在这样的实施例,在其中盖元件12b2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意图与相邻的裙板12重叠。在此类实施例中,裙部本体12b1的相应边缘通常将形成相应的接口边缘48、50、52、54。例如,易于设想的是,盖元件12b2的弯曲边缘由相对薄且优选弹性的材料形成,使得对于两个相邻的裙板12而言,彼此对向的盖元件12b2的相应的前、后弯曲边缘也可重叠以安全地封闭形成在相邻的裙板12之间的间隙。在这种设计中,对应的弯曲接口边缘52、54显然将由裙部本体12b1的相应弯曲边缘形成。
还注意的是,图4a的实施例也可设置有如对图4b的实施例所示的盖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量R、L、H、d和α之间的几何关系将必须如上文对图4b所概述的那样适用。类似的是,图4b的实施例也可在不具有盖元件的情况下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如对图4a所概述的量R、L、H、d和α之间的关系。
各梯级24还包括梯级辊42,当梯级24沿梯级带的循环路径行进时,该梯级辊42由梯级辊导向件44引导,以便控制梯级24的踏板表面28在循环路径的每个区段中的正确的水平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梯级辊42连接到附接臂(未示出)上,该附接臂从梯级24朝由循环梯级带所形成的封闭环路的内部突出。
在图5中,梯级带的梯级24的踏板表面28大致位于一个平面E内,该踏板表面28布置在负载路径的与转向区段14相邻的最上方的端部区段上。然而,可以看到,在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自动扶梯10的区段中相邻的梯级24的踏板表面28之间存在高度差h。该高度差h在自动扶梯的具有恒定倾斜度的中间区段中将最大。梯级辊42由梯级辊导向件44以这样的方式引导,也即在自动扶梯10的操作期间,梯级24相对于相邻的梯级24从其中两个梯级的踏板表面28均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的位置移置到其中踏板表面28以高度h相对于彼此偏移的位置,同时踏板表面28仍保持水平。将裙板12的高度H选择为至少在连贯的踏板表面28之间的最大高度差h将允许在踏板表面28之间的任何竖直空间保持敞开并且静止的栏杆面板38的底部边缘将被完全覆盖。通常,裙板12的高度H将仅略大于踏板表面28的最大高度差h。对于在中间区段中具有倾斜角度β的自动扶梯(参看图5),能够导出以下关系:H≥h·cosβ。
上文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在乘客输送机中的侧面板部件的一种结构,该结构允许通过特别是在踏板带的转向区段中需要较少空间的面板部件而对形成在踏板的侧面处的间隙提供充分的封闭,并且有效地实现。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保持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各踏板均与多个连贯的面板部件相关。
根据此实施例,侧面板部件可比踏板小。这特别适用于例如由乘客输送机的行进方向所限定的此类侧面板部件沿纵向的尺寸(我们可将此称为“深度”)。作为示例,对于具有与相应踏板相关的n个侧面板部件的实施例而言,侧面板部件中的一个的深度仅为相应踏板的深度的1/n倍(这里注意的是,n可以是大于1的任何数值,并且不必是整数)。不过,侧面板部件沿踏板带的循环行进路径随踏板一起行进,使得侧面板部件中的相应一个将始终与同一踏板相关。因此,类似于侧向地连接到踏板上以便可相对于其枢转的常规裙板而言,可使在踏板的侧面上形成在其踏板表面与侧面板部件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以安全地防止诸如衣服之类的物体被拽入该间隙内并且卡在其中。
不过,侧面板部件的较小尺寸允许循环路径的弯曲区段、特别是转向区段中的踏板和驱动链的最小弯曲半径较小,这是因为有效地抑制了侧面板部件的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附接到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上。在此实施例中可使用或多或少的常规驱动链节,因为对此类驱动链节的唯一要求是需提供用于附接侧面板部件的装置(例如,用于插入相应螺栓的孔)。特别的是,该面板部件可固定地附接到驱动链节上,并且可以能够与驱动链节分离的方式附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整体地形成。在这种实施例中,成串的连贯面板部件通过使每个驱动链节或驱动链节的子组(例如,任何第二驱动链节)形成有延伸部而形成,该延伸部在操作中大致形成侧面板部件。通常附接到与驱动链节相关的驱动链轴和相邻驱动链节的驱动链轴上的驱动链节本身用来提供用于侧面板部件的臂部。“整体地形成”可理解为使得驱动链节和与其相关的侧面板部件形成单件。也可以说,驱动链节以如下方式成形,也即包括该驱动链节通过其附接到驱动链上的臂部和在操作中延伸到对应踏板的踏板表面上方的侧面板部分两者,这种形状的驱动链节可通过将单件成型为所需形状(例如,通过金属板的滚轧成型和切割)而非常有效地由这种件制成。备选的是,可设想的是通过将两件或更多件整体地连结(例如,焊接)在一起来实现这种形状的驱动链节。
上述实施例中的侧面板部件大致沿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节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
考虑到提供可有效实现的允许形成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输元件的侧面处的间隙充分封闭的侧面板部件的结构,将侧部件与驱动链节整体地形成的理念本身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根据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独立于上文提出的任何其它措施或者与这些措施相结合地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整体地形成。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侧面板部件可包括臂部和裙部,该臂部包括与相应驱动链节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裙部连接的枢转端,该臂部沿驱动链节的方向延伸,以便使裙部从其枢转轴线移置一定距离。
考虑到通过特别是在踏板带的转向区段中需要较少空间的面板部件来提供对形成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输元件的侧面处的间隙的充分封闭,上述理念本身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根据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独立于上文提出的任何其它措施或者与这些措施相结合地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包括臂部和裙部,该臂部包括与相应驱动链节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裙部连接的枢转端,该臂部沿驱动链节的方向延伸以便使裙部从其枢转轴线移置一定距离。
该臂部除其它方向外至少还沿驱动链节的方向延伸。安装端可间接地受到支承(例如,由驱动链辊的轴线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静止,或者可直接地受到支承(例如,固定地安装在驱动链节上或者与驱动链节整体地形成)。特别的是,将驱动链节连接到相邻的驱动链节上的两个驱动链辊中的一个可形成面板部件围绕其枢转的枢转轴线。
臂部为枢转臂提供充足的长度,以在裙部不彼此干涉的情况下允许相邻的面板部件的裙部相对于彼此围绕足够大的枢转角度枢转。因此,根据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允许当踏板和驱动链节在它们的循环行进路径的弯曲区段中、特别是通常具有最大曲率的转向区段中行进时有效地抑制侧面板部件的干涉。类似于根据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这允许在转向区段中实现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
类似于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侧面板部件将始终与同一踏板相关,并且将沿踏板带的循环行进路径随该踏板一起行进,但可相对于踏板枢转。因此,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以与根据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提供了以下优点,也即能够使在踏板的踏板表面与侧面板部件之间形成在踏板的侧面上的间隙足够小以安全地防止诸如衣服之类的物体被拽入该间隙内并卡在其中。
对于自动扶梯,具有充足长度的枢转臂的设置提供了另外的重要优点:枢转臂越长,则侧部件在弯曲区段中的枢转运动的半径便越大。由于这种枢转运动的半径限制了面板部件的最大高度,故即使当在自动扶梯的倾斜的中间区段中行进时,也能够使面板部件足够高而延伸超过相邻的梯级的踏板表面之间的高度差。
在乘客输送机的再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可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和与第一接口边缘部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该第一接口边缘部具有凹曲率。对于具有带凹曲率的边缘部的裙部而言,连接弯曲的边缘部中的两个点的直线通常将在裙部外侧延伸。可设想的是,第一接口边缘部和第二接口边缘部限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裙部。
特别的是,第二接口边缘部可具有凸曲率。对于具有带凸曲率的第二接口边缘部的裙部而言,连接弯曲区段中的两个点的线通常将在裙部内侧延伸。在这种实施例中,裙部可称为具有镰刀形状。
考虑到通过特别是在踏板带的转向区段中需要较少空间的面板部件来提供对形成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输元件的侧面处的间隙的充分封闭,刚在上文提及的理念本身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根据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独立于上文提出的任何其它措施或者与这些措施相结合地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该乘客输送机包括:循环踏板带,该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该驱动链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该驱动链包括多个驱动链节,各驱动链节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连贯的驱动链节经由驱动链辊连接,多个踏板例如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驱动链上;以及至少一个面板部件,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位于踏板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踏板移动,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驱动链节中的一个保持静止,其中,该至少一个面板部件可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和与第一接口边缘部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该第一接口边缘部具有凹曲率,以及第二接口边缘部具有凸曲率。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接口边缘部和第二接口边缘部可在第一接口边缘部上的每个点相对于第二接口部分上的对应的点具有相同距离的意义上彼此平行。特别的是,第一接口部分和第二接口部分可具有相同的曲率。第二接口部分可通过使第一接口部分线性地移置大约距离d而获得。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接口边缘部可具有圆形形状。圆形是指圆的扇区的周边,不一定是整个圆的周边。该扇区可选择为以便包括最大180度的角度。
作为实例,第一接口边缘部可围绕与面板部件安装在其上或者与面板部件相关的驱动链节相邻的两个驱动链辊中的一个的轴线而沿半径为R的第一圆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这种驱动链辊的驱动链辊轴线将形成用于面板部件的枢转轴线。因此,面板部件的第一接口边缘部将沿这种半径为R的第一圆的周边随驱动链节一起枢转。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圆的半径R可等于相邻的驱动链辊之间的距离,或者换言之,第一圆的半径R可等于驱动链的节距。
此外,第二接口边缘部可具有圆形形状。与上述相似,圆形形状是指圆的扇区的周边,不一定是整个圆的周边。该扇区可形成最大180度的扇区。特别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接口边缘部可围绕邻近与面板部件相关的驱动链节的驱动链辊中的另一个而沿第二圆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由此,第二圆将以驱动链的节距从第一圆移置。第二圆可具有与第一圆相同的半径R。
假设与第一驱动链节相关的第一面板部件的第一接口边缘部和与第二驱动链节相关的相邻的第二面板部件的第二接口边缘部具有相同曲率,则第一接口边缘部和第二接口边缘部可易于面板部件在循环路径的不同区段中行进的期间沿彼此滑动,这些区段从直区段变成弯曲区段(例如,过渡区段或转向区段)。这种滑移可涉及接口边缘部的少量重叠,例如,形式为配合在对应的凹槽部中的榫舌部,或者形式为沿厚度方向成型为彼此互补的凹进部。
在再一实施例中,裙部可限定在上缘部和与该上缘部相对的下缘部之间。上缘部和下缘部可以是直的并且彼此平行。直的上缘部和下缘部可将第一接口边缘部和第二接口边缘部互相连接。作为实例,上缘部和下缘部可彼此相距距离H,其中以下关系成立:1.6R≤H≤2R。
在自动扶梯中的梯级的行进路径中,例如,在从下部进入点到上部离开点的向上运输的自动扶梯的路线上,梯级在大致水平的位置在进入点处出现在梳板下方,其中,单独梯级的踏板表面大致布置在一个平面内。从该水平区段,梯级的行进路径在下过渡区段和倾斜区段中逐渐转变成倾斜的行进路径。在上过渡区段中,行进路径转变回到水平移动路径中,直到梯级最终在离开点处消失在梳板下方。单独梯级的踏板表面在该完全暴露的移动路径上维持水平位置。仅相邻梯级的踏板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h在行进路径的倾斜区域内从零开始增大到最大距离,且然后再次减小到大致为零。
在又一实施例中,乘客输送机可为具有倾斜区段的自动扶梯。踏板可形成当在倾斜区段中行进时具有梯级高度h的梯级。在此布置中,面板部件的上缘部和下缘部之间的距离H可选择为以便大致等于或略大于倾斜区段中的梯级的梯级高度h。更确切而言,以下关系成立:H≥h.cosβ,其中β是自动扶梯相对于水平面所测得的倾斜角度。结合关系H≤2R(参看上文),得到以下关系:R≥0.5h·cosβ。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缘部和下缘部均可具有大致等于相继的驱动链辊之间的距离L的长度d,也即可大致等于驱动链的节距。
特别的是,驱动链辊可由驱动链辊导向件引导。此外,相应踏板可由其支承在驱动链(多个)上的驱动链辊轴而布置在踏板的正面附近。各踏板均可包括由正面、后面和两个侧面所限定的踏板表面。
在又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面板部件和第二面板部件可分别连贯地布置在踏板的侧面上。多个连贯的第一面板部件可布置在踏板的一个侧面上,并且多个连贯的第二面板部件可布置在踏板的相对的侧向侧面上,使得由在侧面板部件之间移动的踏板形成运输通道。
在乘客输送机的再一实施例中,多个面板部件可以如下方式连贯地布置,也即沿踏板的行进路径在踏板的侧面上延伸的敞开的竖直空间由成串的面板部件所覆盖。
乘客输送机还可包括平行延伸并位于踏板的相应侧面上的第一驱动链和第二驱动链,第一驱动链和第二驱动链各者均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经受驱动。
各踏板均可经由(公共的)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第一驱动链和第二驱动链上。第一面板部件和第二面板部件各者均可由驱动链节中的一个支承以便相对于其保持静止。
在又一实施例中,各驱动链节均可与面板部件中的一个相关。根据这种实施例,驱动链节直接地支承相应的侧面板部件,或者在面板部件由此类驱动链辊直接地支承的情况下,例如经由将驱动链节与其相邻的链节连接的驱动链辊而间接地支承相应的侧面板部件。
特别的是,连贯的驱动链辊之间的距离(也即,如由连贯的驱动链节或驱动链辊的距离所限定的驱动链的节距)可小于踏板本身的节距。在这种布置中,仅每个第n驱动链辊经由驱动链辊轴而连接到踏板中的一个上。
在其中每个驱动链节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支承侧面板部件中的一个的再一实施例中,面板部件可固定在驱动链节上或者可与其整体地形成。

Claims (48)

1.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
循环踏板带,
   所述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24)、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26),
   所述驱动链(26)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14)经受驱动,
   所述驱动链(26)包括多个驱动链节(18),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30),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节(18)经由所述驱动链辊(30)连接,多个所述踏板(24)连接到所述驱动链(26)上,以及
位于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踏板(24)移动的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
其中,所述踏板(24)中的每一个均与多个连贯的面板部件(12)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附接到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整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臂部(12a)和裙部(12b),所述臂部(12a)包括与相应的所述驱动链节(18)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30)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所述裙部(12b)连接的枢转端,所述臂部(12a)沿所述驱动链节(18)的方向延伸以便使所述裙部(12b)从其枢转轴线(X)移置一定距离(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48)和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50),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凹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凸曲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b)限定在上缘部(52)和与所述上缘部(52)相对的下缘部(54)之间,所述上缘部(52)和下缘部(54)是直的并且彼此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机(10)为具有倾斜区段的自动扶梯,所述踏板(24)在沿所述倾斜区段行进时形成具有梯级高度(h)的梯级,所述面板部件(12)的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4)之间的距离(H)大致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梯级高度(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6)均具有大致等于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辊(30)之间的距离(L)的长度(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面板部件(12)中的一个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由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固定地支承。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面板部件(12)以如下方式连贯地布置,也即成串的面板部件(12)覆盖在静止的侧面板部件(38)的下缘与所述踏板(24)的踏板表面(28)之间在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延伸的敞开空间。
13.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
循环踏板带,
   所述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24)、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26),
   所述驱动链(26)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14)经受驱动,
   所述驱动链(26)包括多个驱动链节(18),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30),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节(18)经由所述驱动链辊(30)连接,多个所述踏板(24)连接到所述驱动链(26)上,以及
位于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踏板(24)移动的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整体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臂部(12a)和裙部(12b),所述臂部(12a)包括与相应的所述驱动链节(18)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30)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所述裙部(12b)连接的枢转端,所述臂部(12a)沿所述驱动链节(18)的方向延伸以便使所述裙部(12b)从其枢转轴线(X)移置一定距离(L)。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48)和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50),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凹曲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凸曲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b)限定在上缘部(52)和与所述上缘部(52)相对的下缘部(54)之间,所述上缘部(52)和下缘部(54)是直的并且彼此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机(10)为具有倾斜区段的自动扶梯,所述踏板(24)在沿所述倾斜区段行进时形成具有梯级高度(h)的梯级,所述面板部件(12)的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4)之间的距离(H)大致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梯级高度(h)。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6)均具有大致等于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辊(30)之间的距离(L)的长度(d)。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面板部件(12)中的一个相关。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由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固定地支承。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权利要求21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面板部件(12)以如下方式连贯地布置,也即成串的面板部件(12)覆盖在静止的侧面板部件(38)的下缘与所述踏板(24)的踏板表面(28)之间在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延伸的敞开空间。
23.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
循环踏板带,
   所述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24)、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26),
   所述驱动链(26)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14)经受驱动,
   所述驱动链(26)包括多个驱动链节(18),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30),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节(18)经由所述驱动链辊(30)连接,多个所述踏板(24)连接到所述驱动链(26)上,以及
位于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踏板(24)移动的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臂部(12a)和裙部(12b),所述臂部(12a)包括与相应的所述驱动链节(18)和/或其相关的驱动链辊(30)连接的安装端,以及与所述裙部(12b)连接的枢转端,所述臂部(12a)沿所述驱动链节(18)的方向延伸以便使所述裙部(24)从其枢转轴线(X)移置一定距离(L)。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48)和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50),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凹曲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凸曲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圆形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围绕邻近与所述面板部件(12)相关的所述驱动链节(18)的两个驱动链辊(30)中的一个的轴线(X1)而沿半径为R的第一圆(C)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C)的半径R等于相邻的驱动链辊之间的距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圆形形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围绕邻近与所述面板部件相关的所述驱动链节(18)的所述驱动链辊(30)中的另一个而沿第二圆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具有与所述第一圆(C)相同的半径R。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b)限定在上缘部(52)和与所述上缘部(52)相对的下缘部(54)之间,所述上缘部(52)和下缘部(54)是直的并且彼此平行。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4)彼此相距距离(H),所述距离(H)略小于所述第一圆(C)的直径。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机(10)为具有倾斜区段的自动扶梯,所述踏板(24)在沿所述倾斜区段行进时形成具有梯级高度(h)的梯级,所述面板部件(12)的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4)之间的距离(H)大致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梯级高度(h)。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部(52)和所述下缘部(56)均具有大致等于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辊(30)之间的距离(L)的长度(d)。
3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面板部件(12)中的一个相关。
3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由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固定地支承。
38.根据权利要求23至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面板部件(12)以如下方式连贯地布置,也即成串的面板部件(12)覆盖在静止的侧面板部件(38)的下缘与所述踏板(24)的踏板表面(28)之间在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延伸的敞开空间。
39.一种乘客输送机(10),包括
循环踏板带,
   所述循环踏板带包括多个踏板(24)、至少一个循环驱动链(26),
   所述驱动链(26)借助于驱动装置而围绕第一转向区段和第二转向区段(14)经受驱动,
   所述驱动链(26)包括多个驱动链节(18),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与其相关的相应驱动链辊(30),连贯的所述驱动链节(18)经由所述驱动链辊(30)连接,多个所述踏板(24)连接到所述驱动链(26)上,以及
位于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踏板(24)移动的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受到支承以便相对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保持静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包括第一接口边缘部(48)和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相对的第二接口边缘部(50),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凹曲率,以及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凸曲率。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具有圆形形状。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边缘部(48)围绕邻近与所述面板部件(12)相关的所述驱动链节(18)的两个驱动链辊(30)中的一个的轴线(X1)而沿半径为R的第一圆(C)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C)的半径R等于相邻的驱动链辊之间的距离。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具有圆形形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边缘部(50)围绕邻近与所述面板部件相关的所述驱动链节(18)的所述驱动链辊(30)中的另一个而沿第二圆的周界的一部分延伸。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具有与所述第一圆(C)相同的半径R。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面板部件(12)中的一个相关。
4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部件(12)由所述驱动链节(18)中的一个固定地支承。
48.根据权利要求39至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面板部件(12)以如下方式连贯地布置,也即成串的面板部件(12)覆盖在静止的侧面板部件(38)的下缘与所述踏板(24)的踏板表面(28)之间在所述踏板(24)的侧面上延伸的敞开空间。
CN200980162082.7A 2009-10-16 2009-10-16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4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9/007144 WO2011045626A1 (en) 2009-10-16 2009-10-16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movable lateral panel memb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667A CN102574667A (zh) 2012-07-11
CN102574667B true CN10257466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87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0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4667B (zh) 2009-10-16 2009-10-16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701861B2 (zh)
JP (1) JP5648060B2 (zh)
KR (1) KR101392354B1 (zh)
CN (1) CN102574667B (zh)
DE (1) DE112009005321B4 (zh)
HK (1) HK1172599A1 (zh)
IN (1) IN2012DN02407A (zh)
WO (1) WO20110456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01206B1 (es) * 2012-12-27 2013-12-19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 A. Sistema de volteo para sistema de transporte por banda
US9938732B1 (en) * 2015-03-12 2018-04-10 Boston Whaler, Inc. Articulating staging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WO2016177414A1 (en) 2015-05-06 2016-11-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Tread element for people conveyor comprising a cantilever arm
EP3231761B1 (en) * 2016-04-15 2019-02-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llet conveyor
US20190330034A1 (en) * 2018-04-27 2019-10-31 California Manufacturing & Engineering Company, Llc Work platform with extension deck and work step
EP3569554B1 (en) 2018-05-16 2021-02-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Drive system for a people convey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0316B1 (en) * 2000-11-28 2002-09-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with step flange
DE19925399C2 (de) * 1998-06-03 2003-11-27 Otis Elevator Co Stufe für ein Personenbeförderungssystem
US7401693B2 (en) * 2003-02-07 2008-07-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flange fastening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67A (en) 1933-07-10 1935-06-18 Otis Elevator Co Moving stairway
US4470497A (en) 1982-02-26 1984-09-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scalator
HUT74651A (en) * 1993-10-09 1997-01-28 O & K Rolltreppen Gmbh Drive system for curved escalator
JP3402155B2 (ja) 1997-10-08 2003-04-28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装置
US6213278B1 (en) * 1999-04-22 2001-04-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Man-conveyor step
JP4290791B2 (ja) * 1998-12-28 2009-07-08 石川島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動く歩道
US6390270B1 (en) 1999-04-26 2002-05-21 Hitachi, Ltd. Escalator
JP2001019325A (ja) * 1999-06-30 2001-01-23 Nkk Corp コンベヤ装置
JP2001019327A (ja) * 1999-07-05 2001-01-23 Nkk Corp コンベア装置
JP4101987B2 (ja) 1999-10-04 2008-06-1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建物の上下階接合構造
US7222713B2 (en) * 2001-05-25 2007-05-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Step attachment on the step chain of an escalator
US6640957B2 (en) 2001-12-21 2003-11-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Racetrack style passenger conveyor
US7681709B2 (en) * 2003-02-07 2010-03-23 Otis Elevator Company Balustrade fastening arrangement
ES2265293B1 (es) * 2005-07-28 2008-02-16 Thyssenkrupp Norte, S.A. Pasillo movil.
KR101439383B1 (ko) * 2010-10-08 2014-09-11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이동가능한 측면 패널 부재들을 갖는 승객 수송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5399C2 (de) * 1998-06-03 2003-11-27 Otis Elevator Co Stufe für ein Personenbeförderungssystem
US6450316B1 (en) * 2000-11-28 2002-09-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with step flange
US7401693B2 (en) * 2003-02-07 2008-07-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flange fastening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9005321T5 (de) 2012-11-22
KR101392354B1 (ko) 2014-05-07
US20140251753A1 (en) 2014-09-11
HK1172599A1 (zh) 2013-04-26
IN2012DN02407A (zh) 2015-08-21
JP5648060B2 (ja) 2015-01-07
DE112009005321B4 (de) 2019-05-02
KR20120067369A (ko) 2012-06-25
US9227818B2 (en) 2016-01-05
WO2011045626A1 (en) 2011-04-21
US8701861B2 (en) 2014-04-22
CN102574667A (zh) 2012-07-11
JP2013508238A (ja) 2013-03-07
US20120181144A1 (en) 201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4667B (zh) 带有可移动的侧面板部件的乘客输送机
CN103124685B (zh) 具有可移动侧面板构件的乘客输送机
US10308482B2 (en) Tread element for people conveyor comprising a cantilever arm
US7168556B2 (en) Curved assembly line and/or conveyor belt
EP3231761B1 (en) Pallet conveyor
US20170275139A1 (en) Drive chain and drive chain mechanism and conveyor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chain mechanism
US9499376B2 (en) Turnaround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US20150259177A1 (en)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s with Separate Chain and Pallet Tracks
JP5300985B2 (ja) チェーン駆動式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スカートメカニズム
US10647549B2 (en) Chain drive for a people conveyor
EP1704109B1 (en) Device for restraining the rise of a step roller of a people conveyor
WO2014167379A1 (en) Chain drive system with polygon compensation
JP4071108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ステップチェーン上のステップ取付部
AU2017349993B2 (en) Escalator having step treads that interengage in the return run
JP4214536B1 (ja) 傾斜部高速エスカレータ
WO2009011698A1 (en) Drive belt configuration for passenger conveyors
JP2009184824A (ja) 傾斜部高速エスカレータ
CN107618968A (zh) 人输送机的运输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5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