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659A -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659A
CN103124659A CN2011800384256A CN201180038425A CN103124659A CN 103124659 A CN103124659 A CN 103124659A CN 2011800384256 A CN2011800384256 A CN 2011800384256A CN 201180038425 A CN201180038425 A CN 201180038425A CN 103124659 A CN103124659 A CN 103124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groove
piston
room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84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659B (zh
Inventor
弗雷德里克·马林
让-保罗·纳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ran Ceramics SA
Original Assignee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SA filed Critical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SA
Publication of CN103124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8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means for lifting bon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47Pistons; Piston to piston rod assemblies
    • F15B15/1452Piston sea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19Pyrotechnical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ctuator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10),其包括:本体(12),所述本体(12)容纳有活塞(14)及杆(16),还容纳有气体发生器(18),所述气体发生器(18)在所述本体(12)中安装于所述活塞(14)的对面,并能够对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活塞之间所界定的第一室(20)加压,其中所述活塞(14)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凹槽(30),在所述凹槽(30)中容纳有与所述致动器(10)的所述本体(12)的密封接头(40)。在所述密封接头(40)与所述凹槽(30)的壁之间形成有适于从所述第一室(20)中排放气体的校准通道(50)。

Description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触发冲程致动器具体适用于旨在装备于车辆且功能是在与行人相碰撞的情形中迅速抬起车辆发动机盖(bonnet)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FR2 878 212描述了一种用于在行人被车辆撞击时保护行人的安全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在发生碰撞的情形中迅速抬起车辆发动机盖的机构。实际上,当发生此种碰撞时,行人的头部常常会撞击车辆的发动机盖。头部对发动机盖的此种撞击会使发动机盖变形。除发生某种变形之外,发动机盖会与发动机组(engine block)及围绕发动机的所有刚性部件相接触。此时行人的头部会经受最强烈的减速,而这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先前提到的系统被设计成迅速抬起发动机盖达某一高度,以防止行人、尤其是其头部在发动机盖变形之后撞击发动机组。发动机盖的抬起是在发动机盖的后部的水平上朝向挡风玻璃侧进行的。发动机盖保持安装至车辆的前部。
如果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及时地致动此种安全系统,则此种安全系统会在几十毫秒内、即在检测到即将发生的撞击之后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将发动机盖抬起几十毫米(100mm及30毫秒为常用值)。此种系统的发动机元件优选地包括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该触发冲程致动器包括以电点火的烟火装料(pyrotechnic charge)。通过装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会排斥致动器的活塞,该活塞本身连接至用于致动发动机盖的提升机构的杆。
倘若未发生撞击,则在触发之后某一时间段结束时,发动机盖必须可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或在适度外力作用下重新定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操作结束时及结束之后,已使活塞产生位移的气体在致动器的气体膨胀室中保持特定的压力。在行人保护系统的情形中,如果欲例如通过合上发动机盖而使致动器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则此种压力会显著增大。为避免在气体膨胀室中发生再次压缩,必须进行校准的泄漏,以排放已使活塞产生位移的气体。
已知专利申请EP 0 550 321描述了一种烟火致动器,所述烟火致动器装备有用于已使活塞产生位移的气体的通道装置。更具体而言,所述致动器包括燃烧室以及反压室(counter-pressure chamber),所述燃烧室与中间压缩室相连通,且所述反压室通过活塞与所述中间压缩室隔开。活塞的位移速度是通过将气体从中间压缩室部分地排放至反压室来控制的。根据第一变型例,经由将中间压缩室连接至反压室的外部导管来完成排放。此种外部导管会使致动器的组装变得复杂并会增大致动器的体积。根据第二变型例,经由在本体的内壁中所制成的简单狭槽来完成气体的排放,所述狭槽能够确保形成用于使气体从一个室到达另一室的通道。此种狭槽的机加工是复杂的操作,且无法确保该复杂操作的再现性。另外,无论为容纳于中间压缩室中的气体设置的通道装置如何,均未设置用于使活塞在触发之后返回至其初始位置的系统。
文献FR 2 928 980也公开了一种类型的触发冲程致动器,该触发冲程致动器包括单独的本体,所述本体容纳有活塞及杆、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而推动活塞的装置、以及返回制动装置(return braking arrangement),在所述返回制动装置中,所述活塞通过根据其轴线设置的泄漏端口而从一侧横穿至另一侧。此种泄漏端口实施困难且成本高,且仅在活塞的杆从活塞脱离时才可使用,如在上述文献的实例中一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所述触发冲程致动器包括活塞及杆、以及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来推动所述活塞的气体发生器,且所述触发冲程致动器装有用于全部或部分地排放气体膨胀室中所容纳气体的简单机构,以在触发之后使此种致动器的活塞及杆能够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或在适度外力作用下回到后部返回位置。
此目的可通过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实现,所述触发冲程致动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容纳有活塞及杆,还容纳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在所述本体中安装于所述活塞的对面,并能够对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活塞之间所界定的第一室加压,其中所述活塞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容纳有与所述本体的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接头与所述凹槽的壁之间形成有适于从所述第一室中排放气体的校准通道。
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及之后,所述校准通道形成用于致动器的第一室(或气体膨胀室)中所容纳气体的泄漏端口。因此,本发明的致动器使致动器的活塞及杆能够回到后部返回位置。例如,如果杆连接至用于在与行人发生正面撞击的情形中抬起汽车发动机盖的机构,则本发明的致动器使所述杆能够在未发生撞击的情形中回到后部返回位置并使发动机盖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或在适度外力作用下重新定位于其初始位置。
另外,由于校准通道形成于密封接头与凹槽的一或多个壁之间,因此校准通道在组装或制造期间可以非常容易地放置在位或形成。
在本申请中,“凹槽”被定义成用于容纳接头的腔,所述接头旨在确保致动器的活塞与本体之间的密封。凹槽可由活塞的一或多个壁界定和/或由附加至活塞的一或多个壁的元件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校准通道包括在所述凹槽的壁中形成的至少一个狭槽。在此种情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所述触发冲程致动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容纳有活塞及杆,还容纳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在所述本体中安装于所述活塞的对面,并能够对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活塞之间所界定的第一室加压,其中所述活塞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容纳有与所述本体的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至少一个狭槽,所述狭槽形成于所述凹槽中并构造成形成用于从所述第一室中排放气体的校准通道。
根据一实施例,狭槽直接形成于活塞中。此种狭槽的制造非常容易且廉价。其可容易地再生产、不需要额外部件且不涉及特定的组装。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壁部分是由开口环形成。在此种情形中,开口环的切口形成狭槽,所述狭槽在所述凹槽的壁与所述密封接头之间以相同方式形成用于来自于致动器的第一室的气体的通道。
应注意,众所周知,致动器的第一室(或气体膨胀室)可通过开口隔离壁(open separation wall)再分为若干个中间室。
根据实施例,所述凹槽具有底部及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分别从所述凹槽的入口延伸至所述底部和从所述底部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出口,且所述狭槽包括在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中形成的段。此种构造通过在密封接头与凹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通道而容许来自于致动器的第一室的气体循环。气体以低的流量可以局部地从密封接头旁路通过。
根据另一实例,所述狭槽还包括在所述凹槽的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的段。在其中凹槽至少部分地由开口环界定的情形中,所述环可例如呈现大致为L形的横截面。此种设置便于形成来自于致动器的第一室的气体的通道,尤其是在凹槽内的密封接头的压缩率相对高时。
应注意,所述狭槽的各个段可制作于所述凹槽的壁中而不一定相接合。
根据另一实例,所述狭槽在所述凹槽的整个内部轮廓上连续地延伸。此种构造即使在膨胀室中的压力并不非常高且接头在活塞的凹槽中的压缩率非常高的情形中也能够形成来自于致动器的第一室的气体的通道。在其中凹槽至少部分地由开口环界定的情形中,所述环可例如呈现U形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凹槽局部地包括至少一个伸出部,所述接头在所述至少一个伸出部附近远离所述凹槽的所述壁而移动。这样,在所述接头与靠近所述凹槽的所述壁之间在所述伸出部的两侧上界定出用于气体的所述校准通道。
在本发明中,“伸出部”是指所述凹槽壁的相对于大体平面而言的任何凸出部分或旋转部分,所述凸出部分或旋转部分可例如由活塞本身形成、例如由凹槽底部中及/或凹槽侧壁其中之一上的狭槽形成、或由附加于凹槽内的任何元件形成。
根据尤其简单的实施例,伸出部是由所述凹槽中的附加元件(例如金属条带)形成。
此种附加元件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粘合部,所述附加元件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粘合部粘合至所述凹槽的壁上。这些设置能够使附加元件在凹槽内保持在位并确保其随时间的功效。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致动器本体的内表面至所述活塞的与所述第一室(或气体膨胀室)相反的一侧界定出第二室,所述第二室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致动器的所述杆。在此种情形中,所述校准通道用以使气体在所述致动器的第一室与第二室之间释放。
根据一个实例,在触发之前,致动器的第二室是对外部开放的。
根据另一实例,第二室在触发之前是对外部封闭的,且在致动器工作期间开放。
具体而言,致动器的第二室可通过阻挡装置而与外部隔绝,所述阻挡装置与所述致动器本体的内表面相接触并由所述杆支撑,以便在所述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阻挡装置移动至使所述第二室对外部开放的位置。根据一实施例,阻挡装置与杆是一体的,且阻挡装置相对于杆定位成使得在致动器工作期间所述阻挡装置从所述本体中移出,由此使第二室对外部开放。
当在触发之前第二室对外部空间封闭时,能够在致动器尚未被触发的时间段中自始至终不发生腐蚀。气体发生器(在烟火气体发生器的情形中为烟火装料)相对于外部是被屏蔽的。致动器的内部金属元件可由无需进行专门防腐蚀处理的廉价金属制成。当第二室在工作之后对外部空间开放时,从第一室至外部的气体通道会使所述第一室在某段时间(长于致动器工作的时间)之后减压,并因此使致动器几乎毫不费力地返回至其初始位置。
本发明描述若干种模式或实施例。然而,除非另外指明,结合任何模式或实施例所述的特征均可应用于另一种模式或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阅读以举例而非限制方式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之后,将会得知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本说明将参照各个附图,在附图中:
-图1A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致动器在触发之前的轴向截面的局部视图;
-图1B显示触发之后的图1A所示的致动器;
-图2是图1A所示的致动器沿图4中的II截取的轴向截面的局部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活塞沿III截取的立面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截取的径向截面视图;
-图5是图2~图4所示活塞的表示狭槽的立体图;
-图6及图7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
-图8及图9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
-图10~图12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变型例;以及
-图13~图15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图1A所示的触发冲程致动器10包括本体12,本体12大体上是柱状并具有轴线A,本体12容纳有活塞14,活塞14连接至向本体12的端部12a沿轴向伸出的杆16。本体12还容纳有用于响应触发指令而推动活塞14的装置。在所示实例中,这些装置是由烟火气体发生器18构成,烟火气体发生器18在本体12中安装于活塞14的对面。气体发生器18夹压至本体的与端部12a相反的端部12b上,杆16在端部12a处沿轴向伸出。致动器的第一室或气体膨胀室20设置于气体发生器18和位于对面端的活塞14之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外指明,“径向”是指垂直于致动器10的轴线A并切割此轴线A的方向。此外,“轴向”是指平行于致动器10的轴线A的方向。形容词“轴向的”及“径向的”是参照上述轴向及径向而使用。相似地,“轴向平面”是包含致动器的轴线A的平面,且“径向平面”是垂直于此轴线的平面。另外,在本申请中,“上游”及“下游”是相对于活塞14及杆16穿过致动器10的本体12(从上游至下游)的位移方向而定义的。
如上文所提及,杆16可连接至用于在与行人发生正面撞击的情形中抬起汽车发动机盖的机构(图未示出)。
如图1所示,与杆16成一体的密封元件22设置于本体12的端部12a处,杆16在端部12a处向外部伸出。在活塞14的与杆16相面对的端部与密封元件22之间界定有致动器10的第二室24,第二室24容纳有杆16的一部分。
活塞14在其外围处包括环形凹槽30,环形凹槽30中容纳有O形密封环40。在此实例中,环形凹槽30在轴向平面中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截面。如图2所示,环形凹槽30包括底部32、上游侧壁34a及下游侧壁34b,上游侧壁34a界定于径向平面中并从凹槽30的入口36a(上游)延伸至底部32,下游侧壁34b也界定于径向平面中并从底部32延伸至凹槽30的出口36b(下游)。凹槽30的宽度l1被界定为与其上游侧壁34a和下游侧壁34b的间隔距离相对应,且其深度H1是从活塞14的外表面至底部32测得。
接头40在凹槽30的底部32与致动器本体12的内表面之间沿径向的压缩能够确保活塞14与致动器本体12之间的密封。
如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2所更详细图示,狭槽50形成于凹槽30的底部32中。在所示实例中,狭槽50包括在凹槽30的整个宽度l1上延伸的单个段51。
狭槽50可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狭槽50由其长度L2、其宽度l2及其深度H2界定,长度L2、宽度l2及深度H2的尺寸被设定成使接头的压缩率仅局部地被改变。
狭槽50例如可通过冲压获得。狭槽50是通过使用对凹槽30的底部32施加给定力的工具而制成。在此种情形中,狭槽50的形状取决于工具的几何形状及所施加的力。在所示实例中,如图4所详细图示,狭槽50具有V形横截面(即沿径向平面截取)。
狭槽50也可通过机械加工、尤其是通过铣削(milling)或滚花(knurling)制成。
在此实例中,狭槽50被总体上界定于轴向平面中。根据其他变型实施例,狭槽50可以不同方式设置于凹槽30中。
现在将参照图1A及图1B来更详细地描述致动器10的操作。
在图2所示实例中,凹槽30内的接头40的压缩率使得在接头40与凹槽30的侧壁34a、34b之间未完好地确保密封。因此,在气体膨胀室20内的压力足够的情形中,气体可在凹槽30的上游侧壁34a与密封接头40之间以及在密封接头40与凹槽30的下游侧壁34b之间循环(如图2的箭头所示)。狭槽50使来自气体膨胀室20的气体在凹槽30的底部中从密封接头40旁路通过。
根据优选的泄漏率、密封接头40的尺寸及形状、其压缩率及其硬度,狭槽50可具有各种迥异的形状及尺寸。一般而言,狭槽50的形状、其长度L2及其宽度l2被选择成密封接头40的尺寸及硬度的函数,以形成气体从气体膨胀室20至第二室24的通道。狭槽50的深度H2是根据优选的泄漏率进行选择。
在致动器10被触发之前,第一室20及第二室24通过密封元件22而与外部隔绝。因此,即使狭槽50在致动器10的两个室20、24之间形成通道,致动器10也相对于外部受到保护、尤其是被保护而不受腐蚀。气体发生器18的烟火装料受到保护。
当致动器10响应于触发指令(例如碰撞传感器)而被致动时,气体膨胀室20中的压力的升高会使活塞14及杆16产生位移,并相应地抬起车辆的发动机盖。狭槽50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从致动器10的气体膨胀室20(图1A中的活塞左侧)经狭槽50而流动至第二室24(图1A中的活塞右侧)的气体的流量相对于气体发生器18的流量为弱的或甚至为非常弱的。因此,在致动器10工作期间及之后,由气体发生器18所产生的气体会有效地增大气体膨胀室20中的压力并确保致动器10的工作,同时该气体以低的速率泄漏至所述第二室24中。
如图1B所示,与杆16为一体且最初位于致动器本体12的端部12a处的密封元件22在杆16的位移的作用下离开致动器本体12。此时,致动器10的第二室24对外部开放。
例如当致动器被误触发(未发生撞击)且必须在车辆发动机盖的自身重量或由用户施加的适度外力作用下回到其初始位置时,狭槽50会构成泄漏端口以将已引起活塞14产生位移的气体排放至外部(因为密封元件22已移出,参见图1B)。
根据另一实施例(图未示出),在致动器10被触发之前,致动器10的第二室24可对外部开放。第二室24被界定至活塞14的与气体膨胀室20相反的一侧,并位于致动器本体12的内表面与杆16之间。然而,在此种情形中无法确保致动器10的密封。
图6及图7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与图1~图5相同的元件相对应的附图标记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保持一致。
根据此种变型例,在凹槽30的底部处包括第一段的狭槽50’也在所述凹槽30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延长。
在图示的实例中,狭槽50’由第一段51’及第二段52’构成,第一段51’形成于凹槽30的底部32中并在凹槽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且第二段52’形成于凹槽30的下游侧壁34b中并从所述第一段51’延伸至凹槽30的出口36b。在此实例中,狭槽50’被总体上界定于轴向平面中。
根据另一实例(图未示出),在凹槽的底部处包括第一段的狭槽50’不再于下游侧壁34b上延长,而是在凹槽30的上游侧壁34a上延长。狭槽50’例如包括第一段51’及第二段,第一段51’形成于凹槽30的底部32中并在凹槽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且第二段形成于凹槽30的上游侧壁34a中并从所述第一段51’延伸至凹槽30的入口36a。
图8及图9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与图1至图5相同的元件相对应的附图标记仍与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保持一致。
根据此种变型例,狭槽50’’包括形成于凹槽30的上游侧壁34a中的第一段53’’、形成于凹槽30的底部32中的第二段51’’以及形成于凹槽30的下游侧壁34b中的第三段52’’。在此实例中,狭槽50’’在活塞14的凹槽30的整个轮廓上延伸,即根据例如图8所示的“U形”构造延伸。换言之,第一段53’’从凹槽的入口36a延伸至凹槽的底部32,从第一段53’’延长的第二段51’’在凹槽30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且从第二段51’’延长的第三段52’’从凹槽30的底部32延伸至凹槽的出口36b。
图10~图12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图1~图9相同的元件相对应的附图标记仍与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保持相同。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具有切口150的环160(例如金属环)安装于活塞14的外围腔190中。
用于容纳密封接头40的凹槽130是由活塞14及环160两者界定。
更具体而言,凹槽130的底部是由开口环160的柱形部161形成,且凹槽130的两个侧壁是由与活塞14的外围腔190相对的两个表面形成。
在凹槽130的底部中,环160的切口150形成狭槽,所述狭槽与先前结合图1~图5所述的狭槽50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狭槽150的深度是环160的厚度的函数,狭槽150的宽度是切口150的宽度的函数,且环160的基本上为轴向的表面的倾斜度(inclination)或对齐度(alignment)的横截面构成切口150的壁。这些特征是根据优选的泄漏率、密封接头40的尺寸及形状、其压缩率及其硬度进行选择。
如结合前述实施例所指出,狭槽150的形状、其长度及其宽度被选择成密封接头40的尺寸及硬度的函数,以能够形成从气体膨胀室20至第二室24的气体通道。狭槽150的深度是根据优选的泄漏率进行选择。
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尽管环160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然而根据情况其可具有与图11及图12所示变型例中一样的直角横截面(即L形形状)或U形形状,或具有适合于活塞14的圆周腔190的轮廓的任何其他截面。
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带有切口150’的环160’安装于活塞14的外围腔190中。如对于先前所述的环160一样,环160’包括适合定位于外围腔190的底部中的柱形部161’。
环160’还包括环形部162’,环形部162’沿径向延伸至外部,且在此实例中旨在倚靠于腔190的下游侧表面。
因此形成凹槽130’,凹槽130’的上游侧表面是由活塞14形成,凹槽130’的底部是由环160’的柱形部161’形成,且凹槽130’的下游侧表面是由环160’的径向部162’形成。
如图11所示,切口150’构成狭槽,所述狭槽是由位于凹槽130’底部处的第一段151’以及位于凹槽130’的下游侧壁(即,相对于气体压力流而言处于接头40的下游)中的第二段152’形成。此处的狭槽150’具有与先前结合图5及图6所述狭槽50’相同的功能。
根据另一实施例(图未示出),此时环160’的径向部162’形成凹槽130的上游侧表面,使得狭槽150’相对于气体压力流而言位于接头40的上游。
在图12所示的实例中,带有切口150’’且具有U形横截面的环160’’安装于活塞14的圆周腔190中。
环160’’包括柱形部161’’及第一部162’’,柱形部161’’适合定位于外围腔190的底部中,且第一部162’’沿径向延伸并旨在倚靠于所述腔190的下游侧表面。然而,环160’’与前述实例的环160’的不同之处在于,环160’’还包括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部163’’,此处第二部163’’被设计成倚靠于腔190的上游侧表面。
因此形成凹槽130’’,凹槽130’’的底部是由环160’’的柱形部161’’形成,且凹槽130’’的上游侧表面及下游侧表面分别由环160’’的第二径向部163’’及第一径向部162’’形成。
切口150’’形成狭槽,所述狭槽包括位于凹槽的底部处的第一段151’’、形成于凹槽的下游侧壁中的第二段152’’以及形成于凹槽130’’的上游侧壁中的第三段153’’。
如图示的实例那样,开口环的柱形部的宽度优选地基本上等于活塞14的外围腔190的宽度,且在需要时开口环的一或多个径向部的高度足以从所述腔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腔的入口或出口。然而,应注意,上文中以举例方式所述的环160、160’、160’’的尺寸并非为限制性的,具体而言,柱形部的宽度或其环形部的高度是可以变化的。
图13~图15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图12相同的元件相对应的附图标记仍与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保持一致。
根据此第三实施例,且如前述实施例中一般,形成于活塞14的外围处的凹槽230旨在接纳密封接头40。在附图中所考虑的实例中,凹槽230具有底部232及两个侧壁234a及234b。
如图13所示,凹槽230内容纳有用于形成伸出部280的元件,伸出部280局部地减小此凹槽内可供用于密封接头40的截面。
附加元件的尺寸、尤其是其宽度l3(参见图15)被选择成使接头40的压缩率仅被局部地改变。
在此实例中,附加元件280是被折叠成U形的条带,以适合于凹槽230的形状并能够在凹槽230中位于密封接头40下方,从而使U形的基部282倚靠于凹槽230的底部232,且其翼284a及284b倚靠于凹槽230的上游侧表面234a及下游侧表面234b。
如图14所示,密封接头40在附加元件280的水平上逐渐地变形,并可以说是从凹槽230的底部232被局部地“抬起”。
在密封接头40与凹槽230的壁之间,在附加元件280的两侧上保持有用于形成校准的气体通道的空间(分别为271、272)。
在此实例中,条带280具有U形形状,每一通道271、272分别包括位于凹槽230的底部232中的第一段、沿凹槽230的下游侧表面234b延伸的第二段、以及沿凹槽230的上游侧表面234a延伸的第三段。
应清楚地理解,致动器的第一室与第二室之间的气体泄漏率尤其是附加元件280的厚度e1的函数。附加元件280越厚,接头40从凹槽230的底部或侧表面便离开得越远,且气体的泄漏孔口171、172将具有显著的截面。
应注意,根据其他实施例,附加元件可具有不同于U形的形状。例如,附加元件可具有L形截面,或其可包括基本上为平面的部分,所述基本上为平面的部分旨在贴靠凹槽底部的壁进行定位。
如图14所示,为适合于活塞14的弯曲,条带280的基部优选地为稍凹的。
由O形环40对条带280施加的压力有助于使条带280在凹槽230内保持在位。然而优选的是,条带280在与凹槽壁相接触的表面或其所有表面为粘性的。此能够确保在组装致动器期间或在致动器的整个寿命中使条带280恰当地定位于凹槽230内。

Claims (17)

1.一种触发冲程致动器(10),其包括本体(12),所述本体(12)容纳有活塞(14)及杆(16),还容纳有气体发生器(18),所述气体发生器(18)在所述本体(12)中安装于所述活塞(14)的对面,并能够对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活塞之间所界定的第一室(20)加压,其中所述活塞(14)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凹槽(30),在所述凹槽(30)中容纳有与所述本体(12)的密封接头(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接头(40)与所述凹槽(30,130,130’,130”,230)的壁之间形成有适于从所述第一室(20)中排放气体的校准通道(50,50’,50”,150,150’,150”,171,1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通道包括在所述凹槽(30,130,130’,130”)的所述壁中形成的至少一个狭槽(50,50’,50”,150,150’,1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50,50’,50”)形成于所述活塞(14)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0,130’,130”)的至少一个壁部分是由开口环(160,160’,160”)形成,且所述狭槽(150,150’,150”)是由所述开口环的切口形成。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130,130’,130”)具有底部(32)及两个侧壁(34a,34b),所述两个侧壁(34a,34b)分别从所述凹槽(30)的入口(36a)延伸至所述底部(32)和从所述底部(32)延伸至所述凹槽(30)的出口(36b),且所述狭槽包括在所述凹槽(30,130,130’,130”)的所述底部(32)中形成的段(51,51’,51”,151,151’,1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还包括在所述凹槽的所述侧壁(34a,34b)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的段(52’,52”,53”,152’,152”,153”)。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50”,150”)在所述凹槽(30,130”)的整个内部轮廓上连续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50,50’,50”)具有V形横截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局部地包括至少一个伸出部(280),所述接头在所述至少一个伸出部(280)附近远离所述凹槽(230)的所述壁而移动,从而在所述接头(40)与靠近所述凹槽(230)的所述壁之间在所述伸出部的两侧上界定出用于气体的所述校准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280)是由所述凹槽(230)中的附加元件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元件(280)具有适合于所述凹槽(230)的截面的U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元件(280)是金属条带。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元件(280)包括至少一个粘合部,所述附加元件(280)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粘合部粘合至所述凹槽(230)的壁上。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致动器的本体(12)的内表面至所述活塞(14)的与所述第一室(20)相反的一侧界定出第二室(24),所述第二室(24)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杆(16),且所述校准通道(50,50’,50”)构造为使气体在所述第一室(20)与所述第二室(24)之间释放。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在触发之前,所述第二室(24)是对外部开放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在触发之前,所述第二室(24)最初通过阻挡装置(22)而与外部隔绝,所述阻挡装置(22)与所述本体(12)的所述内表面相接触,且所述阻挡装置(22)由所述杆(16)支撑,以便在所述致动器(10)的工作期间,所述阻挡装置(22)与所述杆(16)移动至使所述第二室(24)对外部开放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18)是烟火气体发生器。
CN201180038425.6A 2010-06-15 2011-06-14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4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4712 2010-06-15
FR1054712A FR2961273A1 (fr) 2010-06-15 2010-06-15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muni d'un dispositif d'evacuation des gaz
FR1151321A FR2961274B1 (fr) 2010-06-15 2011-02-17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muni d'un dispositif d'evacuation des gaz
FR1151321 2011-02-17
PCT/FR2011/051344 WO2011157940A1 (fr) 2010-06-15 2011-06-14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muni d'un dispositif d'evacuation des gaz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659A true CN103124659A (zh) 2013-05-29
CN103124659B CN103124659B (zh) 2015-09-09

Family

ID=4343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84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4659B (zh) 2010-06-15 2011-06-14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470250B2 (zh)
EP (1) EP2582553B1 (zh)
JP (1) JP5831915B2 (zh)
KR (1) KR20130129164A (zh)
CN (1) CN103124659B (zh)
BR (1) BR112012032163A2 (zh)
CA (1) CA2802818C (zh)
FR (2) FR2961273A1 (zh)
MX (1) MX2012014569A (zh)
MY (1) MY180968A (zh)
PL (1) PL2582553T3 (zh)
RU (1) RU2557326C2 (zh)
WO (1) WO20111579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2852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0517901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
CN106687697A (zh) * 2014-09-09 2017-05-17 空客赛峰发射器联合股份公司 烟火致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6514B4 (de) * 2011-06-15 2021-08-12 Zf Airbag Germany Gmbh Pyrotechnischer Aktuator mit Entlüftung, Motorhaubenaufsteller und Gurtstraffer mit einem solchen Aktuator
KR101281462B1 (ko) * 2013-02-28 2013-07-03 아이탑스오토모티브 주식회사 보행자 보호를 위한 화약식 후드 리프팅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
JP6200785B2 (ja) * 2013-11-18 2017-09-2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ガス圧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0024344B2 (en) 2014-05-15 2018-07-17 Ognibene Power S.P.A. Hydraulic piston-cylinder group
CN104192091B (zh) * 2014-09-16 2016-10-26 江苏天诚车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抬升装置
JP6407759B2 (ja) * 2015-02-17 2018-10-1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パイロ式アクチュエータ機構、注射器、及び点火器組立体
JP6637771B2 (ja) * 2016-01-19 2020-01-29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ハウジング、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シリンダ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4904U1 (de) * 2002-09-26 2003-02-13 Trw Repa Gmbh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r Motorhaube eines Fahrzeugs
WO2004071821A1 (de) * 2003-02-12 2004-08-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ussgängerschutz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fahrzeug
GB2432399A (en) * 2005-11-18 2007-05-23 Autoliv Dev Piston and cylinder pyrotechnic actuator
FR2920840A1 (fr) * 2007-09-07 2009-03-13 Snpe Sa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notamment pour systeme de securite automobile de protection des pietons.
WO2009122080A2 (fr) * 2008-03-18 2009-10-08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Verin leve capot avec agencement de freinage en retour desamorc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4378A (en) * 1964-01-09 1965-12-21 George C Graham Fluid pressure piston seal and valve
US3364675A (en) * 1966-08-25 1968-01-23 Gen Motors Corp Method and means for relating pressures in buffer and working spaces of a hot gas engine
US3484846A (en) * 1967-11-01 1969-12-16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Pressure and load control for propellant actuated device
FR2167270A5 (zh) * 1972-01-11 1973-08-24 Ferodo Sa
FR2287584A1 (fr) * 1974-10-09 1976-05-07 Citroen Sa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moteurs a combustion interne du type cylindres a plat et aux pistons pour ces moteurs
US4901828A (en) * 1988-03-21 1990-02-20 Monroe Auto Equipment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cement of a piston in a shock absorber
JPH02119567U (zh) * 1989-03-14 1990-09-26
FR2685741A1 (fr) 1991-12-31 1993-07-02 Thomson Brandt Armements Verin pyrotechnique a course amortie.
JP4072609B2 (ja) * 1998-07-17 2008-04-09 オートリブ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装置
US6340176B1 (en) * 2000-03-31 2002-01-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eat restraint tensioner
US6671966B2 (en) * 2001-10-23 2004-01-06 Calvin R. MacKay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actuated cutting apparatus
SE0200425L (sv) * 2002-02-14 2003-04-15 Dafo Brand Ab Släckmedelsbehållare och system med behållare
JP4459546B2 (ja) * 2003-04-07 2010-04-28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977768B2 (ja) * 2003-04-15 2007-09-19 北村バルブ製造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装置
JP2004322735A (ja) * 2003-04-22 2004-11-18 Nhk Spring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996556B2 (ja) * 2003-07-02 2007-10-24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942261B2 (en) * 2003-08-14 2005-09-13 Autoliv Asp, Inc. Linear actuator with an internal dampening mechanism
FR2878212B1 (fr) 2004-11-22 2008-08-29 Pyroalliance Sa Systemes d'absorption mecaniques pour articulation active de capot
DE102005044079A1 (de) * 2005-09-15 2007-03-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5051657A1 (de) * 2005-10-28 2007-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Pyrotechnischer Aktuator
GB2432407B (en) * 2005-11-18 2009-07-15 Autoliv Dev A safety device
DE102008046897A1 (de) * 2007-09-14 2009-03-26 Ruag Ammotec Gmbh Kraftelement
FR2931910B1 (fr) * 2008-05-30 2013-02-22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notamment pour systeme de securite equipant 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2938884B1 (fr) * 2008-11-26 2013-02-08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pour dispositif de securite integre a un vehicule automobile, pour la protection d'un pieton en cas de choc frontal
US20100314838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Noetic Technologies Inc. Seal assembly
FR2957999B1 (fr) * 2010-03-25 2012-04-20 Snecma Piston avec un conduit sous joint
JP5604345B2 (ja) * 2011-03-23 2014-10-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ピストン軸受け構造
DE102011106514B4 (de) * 2011-06-15 2021-08-12 Zf Airbag Germany Gmbh Pyrotechnischer Aktuator mit Entlüftung, Motorhaubenaufsteller und Gurtstraffer mit einem solchen Aktua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4904U1 (de) * 2002-09-26 2003-02-13 Trw Repa Gmbh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r Motorhaube eines Fahrzeugs
WO2004071821A1 (de) * 2003-02-12 2004-08-2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ussgängerschutz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fahrzeug
GB2432399A (en) * 2005-11-18 2007-05-23 Autoliv Dev Piston and cylinder pyrotechnic actuator
FR2920840A1 (fr) * 2007-09-07 2009-03-13 Snpe Sa Verin a course declenchee, notamment pour systeme de securite automobile de protection des pietons.
WO2009122080A2 (fr) * 2008-03-18 2009-10-08 Snpe Materiaux Energetiques Verin leve capot avec agencement de freinage en retour desamorcab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2852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106687697A (zh) * 2014-09-09 2017-05-17 空客赛峰发射器联合股份公司 烟火致动器
CN106687697B (zh) * 2014-09-09 2018-10-12 阿丽亚娜集团联合股份公司 烟火致动器
CN105179019A (zh) * 2015-08-07 2015-12-23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下自启的气压动力装置及自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57326C2 (ru) 2015-07-20
WO2011157940A1 (fr) 2011-12-22
US20130139508A1 (en) 2013-06-06
RU2012156693A (ru) 2014-07-20
EP2582553B1 (fr) 2014-09-10
FR2961274A1 (fr) 2011-12-16
KR20130129164A (ko) 2013-11-27
CA2802818A1 (fr) 2011-12-22
CA2802818C (fr) 2018-04-03
MY180968A (en) 2020-12-14
FR2961273A1 (fr) 2011-12-16
CN103124659B (zh) 2015-09-09
EP2582553A1 (fr) 2013-04-24
BR112012032163A2 (pt) 2016-11-16
FR2961274B1 (fr) 2012-07-20
PL2582553T3 (pl) 2015-03-31
JP2013528761A (ja) 2013-07-11
JP5831915B2 (ja) 2015-12-09
MX2012014569A (es) 2013-05-01
US9470250B2 (en) 2016-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659A (zh) 装有气体排放装置的触发冲程致动器
EP1846272B1 (en) Compact multi-level output gas generator
EP0842065B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JP5101923B2 (ja) 車両の人員拘束用ガス発生器
KR100790640B1 (ko) 가변 가스 유동 스로틀 및 그 조립체
US8444179B2 (en) Dual stage air bag inflator
US6036226A (en) Inflator capable of modulation air bag inflation rate in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US8651520B2 (en) Inflator
US5601309A (en) Hybrid gas generator for safety systems in road vehicles
US5829784A (en) Airbag inflator for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KR20000070690A (ko) 액체추진제 에어백 팽창기
US9393929B2 (en) Inflator, module including an inflator, vehicle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US7328914B2 (en) Inflator
KR100361702B1 (ko) 하이브리드인플레이터
EP1651467B1 (en) Compact multi-level output hybrid gas generator
US5719351A (en) Anti-rupture method for liquid propellant gas inflator
US9789845B2 (en) Combustion chamber comprising an opening device for a compressed gas tank of a hybrid inflator, hybrid inflator, airbag module, vehicle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fluid from an inflator
JP4672115B2 (ja) 自動車安全装置用の膨張デバイス
EP1634779A1 (en) Inflator
US8851519B1 (en) Releasable tether retention system
EP2365921B1 (en) Inflator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output flow of pressurized gas
US20070240417A1 (en) Actuator
JP4067929B2 (ja) インフレータ
KR19990045031A (ko) 가스백 팽창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