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9385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9385A
CN103119385A CN2011800455590A CN201180045559A CN103119385A CN 103119385 A CN103119385 A CN 103119385A CN 2011800455590 A CN2011800455590 A CN 2011800455590A CN 201180045559 A CN201180045559 A CN 201180045559A CN 103119385 A CN103119385 A CN 103119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air
divided channel
air duct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55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9385B (zh
Inventor
松村圣大
樱澤翔
井上善一
长谷川勇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1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93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在箱体(21)内的空气通道(30)中将配置有送风机(40)和离子产生装置(50)的离子送出单元(20)设置在储存室(2)的顶面后部,使从储藏室(2)内吸入的空气包含离子后送出,空气通道(30)具有利用挡板(60)以二选一的方式切换的第一、第二分路通道(35、36)、且将臭氧催化剂(70)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36)内,并且具有:杀菌模式,通过第一分路通道(35)送出由离子产生装置(50)产生的离子;以及除臭模式,通过第二分路通道(36)送出利用由离子产生装置(50)产生的臭氧进行了除臭的空气,第一分路通道(35)在前面具有吹出口(30b)且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36)的上方,并且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第二分路通道(36)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向下方弯曲。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该冰箱具有送出离子的离子送出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以往的冰箱。上述冰箱在储藏室的顶面后部设置有送出离子的离子送出单元。离子送出单元被形成空气通道的箱体覆盖。在箱体的后端下面开设有吸入口,在前部下面和前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
从吸入口延伸的空气通道通过挡板分路,并且具有与第一吹出口连通的第一分路通道和与第二吹出口连通的第二分路通道。利用挡板的切换将从吸入口流入空气通道的气流导向第一吹出口或第二吹出口。此外,在第二分路通道内设置有臭氧催化剂。
在空气通道的后部配置有由轴流风扇构成的送风机。送风机轴向铅垂配置,在下面开设有吸气口,并在上面开设有排气口。吸气口配置成面向箱体的吸入口,空气通道在排气口的上方弯曲并向前方延伸。
在送风机和挡板之间配置有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装置在离子产生面上设置有电极,该离子产生面形成空气通道的壁面。电极利用施加规定的电压而放电,从离子产生面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此外,如果使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进一步升高,则利用放电从离子产生面送出离子和臭氧。
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如果驱动送风机和离子产生装置,则储藏室内的空气从箱体下面的吸入口流入离子送出单元的空气通道。流入离子送出单元的空气通道的空气借助吸气口通过送风机的上方。通过送风机后的空气从排气口的上方向前方流动,并且在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面上通过。
当利用挡板封闭第二分路通道并打开第一分路通道时,向离子产生装置的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而使气流中包含有离子。包含离子的空气流过第一分路通道,并从第一吹出口向储藏室内送出。利用由向储藏室送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生成的[·OH](羟基自由基)和H2O2(过氧化氢)对储藏室内进行杀菌。
当利用挡板封闭第一分路通道并打开第二分路通道时,向离子产生装置的电极施加更高的电压而使气流中包含有离子和臭氧。利用由离子生成的[·OH]、H2O2和臭氧来分解流过空气通道内的气流的异味成分。臭氧被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内的臭氧催化剂吸附,除去了臭氧的气流从第二吹出口送出。由此,可以对储藏室内进行除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70781号(第5页-第13页、图5)
但是,按照上述以往的冰箱,送出包含离子的空气的第一吹出口配置在箱体的前部下面,第一分路通道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弯曲。因此,从第一吹出口向下方送出离子,离子不能到达冷藏室的前部而导致冷藏室内的杀菌性能下降。此外,由于第一分路通道的压力损失较大,所以离子的到达距离变得更小。
此外,送出利用臭氧除臭的空气的第二吹出口配置在箱体的前面,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因此,流过第二分路通道的气流成为大体层流状态,从冷藏室内吸入的空气不能与臭氧充分接触。因此,还存在利用臭氧的除臭性能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杀菌性能和除臭性能的冰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将离子送出单元设置在储藏室的顶面后部,并且吸入所述储藏室内的空气并送出包含离子的空气,所述离子送出单元具有:箱体,在后部开设有吸入口并形成有向前方引导气流的空气通道;送风机,配置在所述空气通道内;以及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所述送风机的下游,利用放电产生离子,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在所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下游具有利用挡板以二选一的方式进行切换的第一分路通道和第二分路通道,并将吸附臭氧的臭氧催化剂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内,并且具有:杀菌模式,通过第一分路通道送出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以及除臭模式,通过第二分路通道送出利用臭氧进行了除臭的空气,所述臭氧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因放电量与所述杀菌模式相比增加而产生,第一分路通道在所述箱体的前面具有吹出口且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的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
按照这种结构,离子送出单元配置在储藏室的顶面后部,如果驱动送风机,则储藏室内的空气从设置在箱体后部的吸入口流入空气通道内。在杀菌模式中,利用挡板打开第一分路通道并封闭第二分路通道。流入空气通道的空气在空气通道内向前方流动,并且包含有利用由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进行放电而产生的离子。包含离子的空气在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设置在大体一条直线上的第一分路通道内向前方流动,并从设置在箱体前面的吹出口向储藏室送出。
在除臭模式中,利用挡板打开第二分路通道并封闭第一分路通道。流入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在空气通道内向前方流动,并且包含有由于离子产生装置的驱动、且因放电量与杀菌模式相比增加而产生的臭氧。包含离子和臭氧的空气在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的第二分路通道内流动,利用离子和臭氧分解空气中的异味成分。空气中的臭氧被臭氧催化剂吸附,除去了臭氧的空气向储藏室送出。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枢轴支承所述挡板的轴部配置成比利用所述挡板开关的第一分路通道的开口端靠向前方,所述挡板上面设置有前方升高的倾斜部。
按照这种结构,被轴部枢轴支承的挡板转动并以二选一的方式封闭第一分路通道的开口端和第二分路通道的开口端。由于轴部配置成比第一分路通道的开口端靠向前方,所以当封闭第二分路通道的开口端时,在第一分路通道的开口端和挡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流过空气通道的气流沿设置在挡板上面的倾斜部流动,从而防止气流流入该间隙并顺畅地将气流导向第一分路通道。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所述挡板是在薄板状的支承板上粘贴有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件而形成,所述轴部的直径比所述支承的板粘贴有所述密封件的部分的厚度大。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将支承板形成得较薄并实现省空间化,并且可以提高轴部的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中,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后,进一步弯曲而向前方延伸。按照这种结构,第二分路通道的路径较长,从而使空气中更多的异味成分与臭氧接触。
按照本发明,由于在前面具有吹出口的第一分路通道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的上方且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并且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所以在杀菌模式中气流顺畅地从空气通道的后部向第一分路通道流动,并且从箱体前面的吹出口送出包含离子的空气。由此,可以使离子容易到达储藏室的前部,包含离子的气流流过整个储藏室。因此,可以提高冰箱的杀菌性能。此外,在除臭模式中可以使流过空气通道的空气和臭氧充分混合,从而可以提高冰箱的除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断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送出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送出单元的侧视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送出单元内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送出单元挡板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送出单元除臭模式时状态的侧视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冰箱
2    冷藏室
3    制冰室
5    冷冻室
10   隔热箱体
10a  发泡树脂
11、12  冷气通道
13   循环通道
14   冷却器
15   冷冻室送风机
20   离子送出单元
21   箱体
21a  主体部
21b  上面盖
21c  肋
22   支承部
23   突出部
25   缓冲件
26   凹部
30   空气通道
30a  吸入口
30b  第一吹出口
30c  第二吹出口
31   流入部
32   收拢部
32a  倾斜面
33   左右收拢部
34   挡板室
35   第一分路通道
35a、36a  连通口
36   第二分路通道
40   送风机
40a  吸气口
40b  排气口
50   离子产生装置
50a  离子产生面
51   正离子产生部
52   负离子产生部
54   间隙
55   遮挡构件
60   挡板
61   支承板
61a  轴部
61b  倾斜部
62、63  密封件
70   臭氧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一种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断面图。冰箱1被填充有发泡树脂10a的隔热箱体10划分为多个储藏室。在隔热箱体10的上部配置有由门2a开关的冷藏室2。在冷藏室2的下方配置有制冰室3,在制冰室3的下方配置有与制冰室3连通的冷冻室5。
在冷冻室5的后方设置有冷气通道11,在冷气通道11内配置有冷却器14和冷冻室送风机15。在冷气通道11上设置有冷气的流出口(未图示)和返回口(未图示),该返回口使冷气返回冷却器14。
在冷藏室2的后方设置有冷气通道12,该冷气通道12通过冷藏室挡板(未图示)与冷气通道11连通。在冷气通道12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冷气的流出口(未图示),并且设置有通道(未图示),该通道使冷藏室2内的冷气返回冷却器14的上游侧。
在冷气通道12的背面侧配置有循环管道13。循环管道13在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冷藏室2内的空气流入的流入口(未图示)。在冷藏室2的顶面后部配置有送出离子的离子送出单元20,循环管道13的上面开口并与离子送出单元20连接。
图2、图3表示离子送出单元20的俯视图和侧视断面图。离子送出单元20包括树脂成形品的箱体21,该箱体21收纳各结构部件并在内部形成空气通道30。箱体21由上面开口的主体部21a和上面盖21b构成,上述上面盖21b覆盖主体部21a上面的一部分。图4表示取下上面盖21b后的状态。
在图2~图4中,在箱体21后端的下面开设有气流的吸入口30a。吸入口30a与循环路径13(图1)连接,流过循环管道13的空气通过吸入口30a流入离子送出单元20内。在箱体21的前面上部开设有第一吹出口30b,在前面下部开设有第二吹出口30c。
空气通道30具有通过后述挡板60分路的第一、第二分路通道35、36。通过第一分路通道35连通吸入口30a和第一吹出口30b,并且通过第二分路通道36连通吸入口30a和第二吹出口30c。流过空气通道30的空气从第一吹出口30b或第二吹出口30c送出。
在箱体21的主体部21a的上端形成有向两侧方延伸的支承部22。在支承部22上设置有螺钉的贯通孔22a。在第一吹出口30b上设置有从空气通道30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3。在突出部23上设置有螺钉的贯通孔23a。
此外,在两个支承部22上粘贴有前后延伸的海绵状的缓冲件25。使穿过贯通孔22a、23a的螺钉(未图示)与冷藏室2的顶面2b(参照图1)螺纹连接,隔着缓冲件25将离子送出单元20安装在顶面2b上。由此,利用冷藏室2的顶面2b形成空气通道30上壁的一部分。
通过突出部23将开口的第一吹出口30b拧紧固定,因此即使从第一吹出口30b压入试验指,第一吹出口30b也不会沿上下扩展。这样,由于试验指不会接触到后述施加有高压的离子产生装置50,所以可以满足基于电气用品安全法(日本)的安全标准。
在空气通道30内的后部配置有送风机40。送风机40由西洛克风扇等离心风扇构成,在外壳的下面开设有吸气口40a,并且在前面开设有排气口40b。由于离心风扇向圆周切线方向排气,所以排气口40b设置成偏向左右方向的一方。
在空气通道30内且在送风机40的下方设置有规定高度(例如10mm)的流入部31。利用送风机40的驱动空气从吸入口30a流入空气通道30内,通过流入部31将气流导向送风机40。
在空气通道30内且在送风机40的下游侧设置有收拢部32。收拢部32具有与送风机40的排气口40b相对且倾斜的倾斜面32a,空气通道30的流道沿上下方向收拢。利用收拢部32可以增加气流的风速。
在箱体21内,上面开口且收纳离子产生装置50的凹部26设置在倾斜面32a的前方。由于从上方抽出模具来形成箱体21的主体部21a的内表面,所以凹部26具有与倾斜面32a大体垂直且相连的后壁26a和大体铅垂的前壁26b。
离子产生装置50在离子产生面50a上左右并列设置有正离子产生部51和负离子产生部52。正离子产生部51和负离子产生部52具有电极(未图示),上述电极通过施加高电压来产生离子。
离子产生装置50的电极通过施加由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构成的电压来放电。向正离子产生部51的电极施加正电压。由此,因电离而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生成主要由H+(H2O)m构成的、电荷为正的簇离子,从离子产生面50a送出。向负离子产生部52的电极施加负电压。由此,因电离而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生成主要由O2 -(H2O)n构成的、电荷为负的簇离子,从离子产生面50a送出。其中,m、n是任意自然数。
H+(H2O)m和O2 -(H2O)n凝聚在空气中的浮游菌和异味成分的表面上并包围它们。并且,如式(1)~(3)所示,通过碰撞使作为活性基的[·OH](羟基自由基)和H2O2(过氧化氢)凝聚生成在浮游菌和异味成分等的表面上,并破坏它们。其中,m’、n’是任意自然数。因此,通过将包含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气流向冷藏室2送出,可以对冷藏室2内进行杀菌和除臭。
H+(H2O)m+O2 -(H2O)n→·OH+1/2O2+(m+n)H2O…(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2·OH+O2+(m+m’+n+n’)H2O…(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H2O2+O2+(m+m’+n+n’)H2O…(3)
此外,如果使离子产生装置50的电极的施加电压进一步升高而使放电量增加,则除了产生离子还产生臭氧。由此,可以利用臭氧来分解被吸入离子送出单元20内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硫化氢、甲胺等异味成分。因此,可以利用离子进行更强力的除臭。此时,为了使臭氧不会泄漏到冷藏室2内,利用后述的臭氧催化剂70来吸附臭氧。
离子产生装置50设置在凹部26的底面和后壁26a上,从上面盖21b向下方突出且下面为L形的肋21c与离子产生面50a抵接。由此,离子产生装置50被凹部26和肋21c夹持固定。另外,肋21c配置在正离子产生部51和负离子产生部52之间。
此外,离子产生面50a沿收拢部32的倾斜面32a配置,并形成收拢部32的壁面。由此,离子产生面50a与送风机40的排气口40b相对。因此,从排气口40b流出的空气与相对的倾斜面32a和离子产生面50a接触且沿倾斜面32a和离子产生面50a流动。
因此,可以使在离子产生面50a上产生的离子充分地包含在流过收拢部32的气流中。此外,由于利用收拢部32增加了气流的风速,所以可以依次送出在离子产生面50a上产生的离子,从而降低离子因碰撞而消失。此时,由于离心风扇相对于压力损失的增加而风量的降低较小,所以即使倾斜面32a和离子产生面50a与排气口40b相对,也可以送出所希望风量的空气。
由于凹部26设置在倾斜面32a的前方,所以离子产生面50a配置在收拢部32的前部。由于倾斜面32a,收拢部32的前部相对于后部上下方向的流道宽度小。由于离子产生装置50配置在收拢部32的上下方向的流道宽度小的部分,所以可以使向凹部26的下方的突出量变小。因此,可以将离子送出单元20的高度形成得较低,从而可以实现离子送出单元20的小型化。
在凹部26的大体铅垂的前壁26b和离子产生装置50的前面之间,形成有侧面观察为V形的间隙54。间隙54的上方被海绵状树脂等可弯曲性的遮挡构件55覆盖。由此,可以防止因间隙54而产生旋涡,在离子产生面50a上通过的气流被顺畅地导向前方。
在凹部26的前方设置有左右收拢部33,该左右收拢部33向与空气通道30的两个侧壁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在左右方向使流道收拢。利用左右收拢部33使包含由正离子产生部51产生的正离子的气流、以及包含由负离子产生部52产生的负离子的气流相互接近并混合。由此,可以送出混合有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气流。此时,遮挡正离子产生部51和负离子产生部52之间的肋21c,配置在比左右收拢部33靠向后方。由此,可以使正离子和负离子充分地混合。
在空气通道30内的左右收拢部33的前方设置有挡板室34,该挡板室34配置有挡板60。图5表示挡板60的立体图。挡板60包括薄板状的支承板61和分别粘贴在支承板61的上下面上的密封件62、63(密封件63参照图3)。密封件62、63由硅橡胶等弹性体构成。
支承板61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由于形成为薄板状,所以可以实现省空间化。在支承板61的上面突出设置有前方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61b。密封件62形成为环状,并且配置在倾斜部61b的周围。
在支承板61的一端形成有沿左右延伸的轴部61a。轴部61a与设置在挡板室34侧壁上的嵌合孔(未图示)嵌合,并且枢轴支承挡板60。轴部61a与步进电机(未图示)连接,该步进电机配置在箱体21的侧壁和挡板室34的侧壁之间。通过步进电机的驱动使挡板60转动。
空气通道30从挡板室34分路为第一分路通道35和第二分路通道36。空气通道30的流道利用挡板60以二选一的方式切换第一分路通道35和第二分路通道36。如后面所述,流过第一分路通道35的气流中包含有向冷藏室2送出的离子,流过第二分路通道36的气流中包含有被臭氧催化剂70吸附的臭氧。
因此,第一分路通道35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配置成大体一条直线状。由此,可以减少流过第一分路通道35的气流的压力损失,并向冷藏室2送出离子。此外,第二分路通道36形成为从挡板室34向下方延伸、再弯曲而向前方延伸。由此,在流过第二分路通道36的气流中产生紊流,从而可以使臭氧与空气充分接触。
在第一分路通道35的上游端,面向挡板室34的连接口35a设置在倾斜面上。在第二分路通道36的上游端,面向挡板室34的连接口36a设置在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如果挡板60的密封件63与连接口36a的周向边缘紧密接触,则打开第一分路通道35并封闭第二分路通道36。此外,如图6所示,如果挡板60的密封件62与连接口35a的周向边缘紧密接触,则打开第二分路通道36并封闭第一分路通道35。
为了分别封闭连接口35a、36a,密封件62、63的周向边缘配置成比连接口35a、36a的周向边缘靠向外侧。此外,因为挡板60的轴部61a与步进电机连接而被驱动,所以需要确保挡板60的轴部61a的强度。因此,轴部61a的直径形成为比支承板61的粘贴有密封件62、63的部分的厚度大。由此,轴部61a设置成比密封件62、63的周向边缘靠向外侧,并且配置成比连接口35a、36a的前端靠向前方。
由于轴部61a配置成比连接口35a的前端靠向前方,所以当打开连接口35a时,在密封件62的上面和连接口35a的前端之间形成有间隙64。由于在支承板61的上面设置有倾斜部61b,所以可以将气流沿倾斜部61b导向第一分路通道35,从而可以防止气流流入间隙64。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而使气流顺畅地流动到第一分路通道35。
第一分路通道35的相对的侧壁35b之间的距离越朝向前方越大。由此,流过第一分路通道35的气流在左右方向上变宽,并从第一吹出口30b向冷藏室2送出。因此,可以将离子扩散到冷藏室2的广阔范围。
此时,设置在第一吹出口30b上的突出部23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将顶点配置在后方的三角形。突出部23的侧面23b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因此可以利用侧面23b的引导,使气流顺畅地向左右扩大。由此,通过为固定离子送出单元20而设置的突出部23构成引导气流的导向部,从而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另外,突出部23配置在由离心风扇构成的送风机40的偏心的排气口40a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附近。由此,可以可靠地向左右引导流过空气通道30的气流。突出部23的侧面23b也可以由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曲面形成。
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36内的臭氧催化剂70形成为以二氧化锰、氧化铝、以及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瓦楞蜂窝状。由此,吸附包含在通过臭氧催化剂70的空气内的臭氧。
在上述结构的冰箱1中,由冷却器14生成的冷气利用冷冻室送风机15的驱动流过冷气通道11,并向制冰室3和冷冻室5送出。该冷气流过制冰室3和冷冻室5,并通过返回口返回冷却器14。由此,对制冰室3和冷冻室5进行冷却,从而冷冻保存储藏物和冰。
通过打开冷藏室挡板(未图示),将流过冷气通道11的冷气的一部分导向冷气通道12,并向冷藏室2送出。由此,对冷藏室2进行冷却,从而冷藏保存储藏物。流过冷藏室2的冷气通过通道(未图示)返回冷却器14。
通过由使用者选择的循环模式、杀菌模式和除臭模式来驱动离子送出单元20。在循环模式中,驱动送风机40并使离子产生装置50停止。此外,利用挡板60例如打开第一分路通道35并封闭第二分路通道36。
冷藏室2内的空气流过循环管道13并流入离子送出单元20的空气通道30。流过空气通道30的空气如箭头B1(参照图3)所示流过第一分路通道35,并从第一吹出口30b送出。由此,冷藏室2内的冷气进行循环。另外,也可以利用挡板60打开第二分路通道36并封闭第一分路通道35。
在杀菌模式中,驱动送风机40和离子产生装置50。此外,利用挡板60打开第一分路通道35并封闭第二分路通道36。冷藏室2内的空气流过循环管道13并流入离子送出单元20的空气通道30。流过空气通道30的空气包含由离子产生装置50产生的离子,并且如箭头B1(参照图3)所示流过第一分路通道35并从第一吹出口30b送出。利用由离子生成的[·OH]和H2O2对冷藏室2内进行杀菌和除臭。
在除臭模式中,驱动送风机40和离子产生装置50。此外,利用挡板60打开第二分路通道36并封闭第一分路通道35。冷藏室2内的空气流过循环管道13并流入离子送出单元20的空气通道30。在流过空气通道30的空气中包含由离子产生装置50产生的离子和臭氧。
利用由离子生成的[·OH]、H2O2和臭氧来分解包含在气流中的异味成分。包含臭氧的空气如箭头B2、B3(参照图6)所示流过第二分路通道36,并利用臭氧催化剂70来吸附臭氧。并且,除去了臭氧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30c送出。由此,可以对冷藏室2内进行除臭,从而得到比杀菌模式更高的除臭效果。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前面具有第一吹出口30b的第一分路通道35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36的上方、且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并且第二分路通道36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向下方弯曲,所以在杀菌模式中,气流从空气通道30的后部顺畅地向第一分路通道35流动,并从前面的第一吹出口30b送出包含离子的空气。由此,可以使离子容易到达冷藏室2的前部,包含离子的气流流过整个冷藏室2。因此,可以提高冰箱1的杀菌性能。此外,在除臭模式中,可以使流过空气通道30的空气和臭氧充分混合,从而可以提高冰箱1的除臭性能。
此外,由于枢轴支承挡板60的轴部61a配置成比第一分路通道35的连接口35a(开口端)靠向前方,并且在挡板60的上面设置有前方升高的倾斜部61b,所以当打开连接口35a时,可以防止气流流入形成在挡板60和连接口35a之间的间隙64,气流沿倾斜部61b被导向第一分路通道35。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并使气流顺畅地流动到第一分路通道35。
此外,由于挡板60的轴部61a的直径比薄板状的支承板61的粘贴有密封件62、63的部分的厚度大,所以可以将支承板61形成得较薄而实现省空间化,并且可以提高轴部61a的强度。
此外,由于第二分路通道36相对于空气通道30的后部向下方弯曲后,进一步弯曲而向前方延伸,所以第二分路通道36的路径较长,空气中更多的异味成分与臭氧接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冰箱1的除臭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空气通道30内配置以二氧化锰、氧化铜和沸石为主要成分的瓦楞蜂窝状低温除臭催化剂。由此,可以吸附包含在通过低温除臭催化剂的空气内的二甲基二硫化物、三甲胺、甲硫醇等异味成分。因此,吸附不能利用臭氧分解的异味成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除臭效果。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送出离子的离子送出单元的冰箱。

Claims (4)

1.一种冰箱,将离子送出单元设置在储藏室的顶面后部,并且吸入所述储藏室内的空气并送出包含离子的空气,所述离子送出单元具有:箱体,在后部开设有吸入口并形成有向前方引导气流的空气通道;送风机,配置在所述空气通道内;以及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所述送风机的下游,利用放电产生离子,
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道在所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下游具有利用挡板以二选一的方式进行切换的第一分路通道和第二分路通道,并将吸附臭氧的臭氧催化剂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内,并且具有:杀菌模式,通过第一分路通道送出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以及除臭模式,通过第二分路通道送出利用臭氧进行了除臭的空气,所述臭氧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因放电量与所述杀菌模式相比增加而产生,第一分路通道在所述箱体的前面具有吹出口且配置在第二分路通道的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形成在大体一条直线上,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枢轴支承所述挡板的轴部配置成比利用所述挡板开关的第一分路通道的开口端靠向前方,所述挡板上面设置有前方升高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是在薄板状的支承板上粘贴有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件而形成,所述轴部的直径比所述支承板的粘贴有所述密封件的部分的厚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二分路通道相对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后部向下方弯曲后,进一步弯曲而向前方延伸。
CN201180045559.0A 2010-09-21 2011-07-01 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9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0440 2010-09-21
JP2010210440A JP5037663B2 (ja) 2010-09-21 2010-09-21 冷蔵庫
PCT/JP2011/065167 WO2012039177A1 (ja) 2010-09-21 2011-07-01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9385A true CN103119385A (zh) 2013-05-22
CN103119385B CN103119385B (zh) 2015-06-10

Family

ID=4587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5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9385B (zh) 2010-09-21 2011-07-01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37663B2 (zh)
CN (1) CN103119385B (zh)
WO (1) WO201203917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958A (zh) * 2013-07-27 2013-12-04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保鲜模式与杀菌模式的冰箱
WO2015032076A1 (zh) * 2013-09-06 2015-03-12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离子杀菌系统及其冰箱
CN112944764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气体净化装置、通过其进行净化的方法、及冰箱
EP3862704A4 (en) * 2018-11-30 2022-02-23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IR-COOLED REFRIGERA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69377A (ja) * 2014-03-07 2015-09-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502041B2 (ja) * 2014-08-28 2019-04-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2954A (ja) * 1995-12-21 1997-07-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保鮮装置
JPH09172955A (ja) * 1995-12-22 1997-07-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保鮮装置
JP2007170780A (ja) * 2005-12-26 2007-07-05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7205674A (ja) * 2006-02-03 2007-08-16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10151334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harp Corp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6476B2 (ja) * 2005-12-26 2010-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2954A (ja) * 1995-12-21 1997-07-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保鮮装置
JPH09172955A (ja) * 1995-12-22 1997-07-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保鮮装置
JP2007170780A (ja) * 2005-12-26 2007-07-05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7205674A (ja) * 2006-02-03 2007-08-16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10151334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harp Corp 冷蔵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958A (zh) * 2013-07-27 2013-12-04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保鲜模式与杀菌模式的冰箱
WO2015032076A1 (zh) * 2013-09-06 2015-03-12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离子杀菌系统及其冰箱
EP3862704A4 (en) * 2018-11-30 2022-02-23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IR-COOLED REFRIGERATOR
CN112944764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气体净化装置、通过其进行净化的方法、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9385B (zh) 2015-06-10
WO2012039177A1 (ja) 2012-03-29
JP5037663B2 (ja) 2012-10-03
JP2012067934A (ja) 201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385B (zh) 冰箱
CN203655663U (zh) 带电粒子输出装置和送风装置
JP5898926B2 (ja) 車両用高電圧バッテリーパック装置
JP6133546B2 (ja) 送風装置
JP2017091658A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CN106524303A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4203600A (ja) 電池パック
CN1875237B (zh) 冰箱
CN203488400U (zh) 送风装置
CN203126863U (zh) 地铁车辆用超薄空调机组
JP6139459B2 (ja) 冷却構造を有する高電圧機器装置
KR102599387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시스템 냉각 구조
JP2014031897A (ja) 冷蔵庫
JP4716927B2 (ja) 冷蔵庫
CN102006537A (zh) 视频终端及多媒体2.0立体风音箱
WO2019008899A1 (ja) 電池装置
CN105545483B (zh) 静音型发电机组的进气消音结构
JP2012083020A (ja) 冷蔵庫
CN208598274U (zh) 电机组件、导风装置和吸尘装置
JP4080801B2 (ja) 冷蔵庫
WO2012039195A1 (ja) 冷蔵庫
CN215939526U (zh) 一种新的电浆发生器的应用结构体
KR100391477B1 (ko) 전기 차량의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1182361C (zh) 冰箱
CN204350525U (zh) 带有具有至少两个腔室的壳体的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