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6480A -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6480A
CN103116480A CN2012104683126A CN201210468312A CN103116480A CN 103116480 A CN103116480 A CN 103116480A CN 2012104683126 A CN2012104683126 A CN 2012104683126A CN 201210468312 A CN201210468312 A CN 201210468312A CN 103116480 A CN103116480 A CN 103116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lpage
logical page
layout
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83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6480B (zh
Inventor
山田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16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6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6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6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根据多页打印条件的设置将逻辑页布局在物理页上。当用户拖拽逻辑页时,逻辑页的布局基于逻辑页被拖拽到的区域而被改变。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布局改变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MFP)、打印机等的打印装置中,已知有在一张片材上打印多个逻辑页的多页打印(multipage printing),所述多页打印使得能够减少用于打印的片材数。例如当在多页打印条件的设置中指定了2合1时,将两个逻辑页布局在一张片材上进行打印。在4合1的情况下,将四个逻辑页布局在一张片材上进行打印。通过如上所述根据多页打印条件将多个逻辑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能够减少用于打印的片材数。
就多页打印而言,日本专利特开2005-3220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针对各逻辑页单独设置多页打印条件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32204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例如,当逻辑页包括相对较小的字符时,使用1合1的布局来打印逻辑页,而当逻辑页包括相对较大的字符时,则使用2合1的布局来打印逻辑页,由此既实现好的易读性又实现片材的节约。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32204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若要改变诸如逻辑页的顺序的布局,则为实现期望的布局需要重新生成打印数据或者指定页码。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需复杂的操作、而是通过进行简单操作来改变在多页打印中的逻辑页的布局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设置多页打印条件,按照所述多页打印条件,多个逻辑页被打印在与实际进行打印的片材相对应的物理页上;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来显示布局在所述物理页上的所述多个逻辑页;接受单元,其被配置为接受对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特定逻辑页的拖拽操作;以及改变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拖拽操作移动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时,改变所述多个逻辑页的布局,其中,所述改变单元基于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物理页上,还是生成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新生成的物理页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画面的图。
图3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页打印设置画面的图。
图4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预览画面的图。
图5A以及图5B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图。
图6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割区域的方法的图。
图7A至图7D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8A至图8D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9A以及图9B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1A至图11C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3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割区域的方法的图。
图14A至图14D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5A至图15D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6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布局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布局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20A至图20D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1A至图21C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2是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23A以及图23B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4A以及图24B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且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解决手段而言,根据以下实施例描述的各方面的组合并非全部是必需的。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0的结构的图。打印装置例如是MFP。注意,打印装置不限于MFP,打印装置也可以是诸如单功能外围设备(Single Function Peripheral,SFP)的其他类型的打印装置。
CPU 101根据从ROM 102或HDD 104中读出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整个打印装置100。ROM 102存储包括执行诸如稍后参照流程图例示的处理所需的控制程序的信息。RAM 103被CPU 101用作主存储器以及诸如工作区域的临时存储区域。HDD 104与ROM 102类似地,存储包括控制程序的信息。
操作单元105包括显示单元(例如,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和键盘等。操作单元105显示各种操作画面,并且向CPU 101传送用户输入的信息。
扫描器108扫描原稿并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打印机107根据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05发出的命令或者经由外部设备接口(I/F)106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命令,在片材上进行打印处理。
通信单元106经由网络110与外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或服务器通信。
下面,将就用户复印原稿时使用的操作画面以及用户进行的操作,来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图2例示了当打印装置100的复印功能被执行时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复印画面200。注意,复印功能是能够被打印装置100执行的功能之一。在本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00能够用诸如将两个原稿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2合1布局或将四个原稿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4合1布局等的各种多页布局,将多个页一起打印在一张片材上。在本实施例中,一页原稿的图像被称为逻辑页。在2合1布局中,两个逻辑页被打印在一张片材上,而在4合1布局中,四个逻辑页被打印在一张片材上。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在复印操作中,而且在根据从外部PC等提供的打印作业的设置的打印操作中,都能够进行多页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选择按钮201以执行多页打印。响应于按钮201的选择,用于与多页打印相关联的设置的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由图3例示)被显示在操作单元105上。
打印装置100能够设置包括装订条件、双面打印条件等的打印条件。当用户选择按钮203时,显示用于与装订相关联的设置的操作画面(未图示)。如果用户选择按钮204,则显示用于与双面打印相关联的设置的操作画面(未图示)。
图3例示了用于与将多个逻辑页一起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多页打印操作相关联的设置的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在本实施例中,能够进行在从如下的组中选择的布局下的多页打印,其中,所述组包括将两个逻辑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2合1布局、将四个逻辑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4合1布局以及将八个逻辑页打印在一张片材上的8合1布局。如果用户选择了按钮301至按钮303中的一个并且接着按下确定(OK)按钮304,则多页打印的设置完成。当在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上的多页打印的设置完成后,如果按下复印画面200上的按钮202,则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预览画面400(由图4例示)以提供多页打印的设置的预览。
图4例示了预览画面400。在该示例中,预览画面400显示了打印用户通过按下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上的按钮301而指定的2合1布局下的打印的预览。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实际进行打印的片材的页面被称为“物理页”。在图4例示的示例中,显示在预览画面400上的页401以及页402是物理页,而页403至页406是逻辑页。
根据通过使用扫描器108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来显示逻辑页403至逻辑页406,由此用户能够一边观看将实际打印在片材上的逻辑页,一边以下述的各种方式改变布局。作为另一选择,替代使用通过扫描器108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原始图像数据,也可以使用诸如缩略图数据的、为用于显示预览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来显示逻辑页403至逻辑页406。此外,替代使用通过扫描器108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可以在显示逻辑页403至逻辑页406时使用其他图像数据。例如,可以使用存储在HDD 104中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存储在HDD 104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多页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05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触摸屏,以便能够接受由用户进行的诸如触摸操作、拖拽操作以及轻拂操作等的操作。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05的配置不限于使用触摸屏,操作单元105也可以被配置为例如接受使用鼠标的操作。在图4例示的逻辑页403至逻辑页406以及物理页401和物理页402被显示在预览画面400上的状态,如果切换按钮(未图示)被触摸或进行了轻拂操作,则显示其他逻辑页和其他物理页。如果打印按钮407被触摸,则根据预览画面400上显示的布局进行打印。
接下来,将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使用预览画面400改变要在多页模式下打印的逻辑页的布局的处理。让我们考虑如下情况,即在预览画面400上显示的布局因逻辑页404与逻辑页405位置相反而与用户的意图不符。例如,如果原稿被扫描器108以错误顺序扫描并且因此逻辑页404和逻辑页405的位置彼此相反,则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稿被扫描器108以正确顺序再次扫描,则将获得用户期望的正确布局。然而,如果原稿数量大,则重新扫描将需要长的时间,这会导致多页打印处理的完成延迟。本实施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在预览画面400上,如果用户触摸特定的逻辑页例如逻辑页405,并且拖拽该逻辑页,则逻辑页405例如如同图5A例示的预览画面500显示的那样移动。为区分用户选择的逻辑页与其他逻辑页,可以如同在预览画面500中一样以倾斜方式来显示选择的逻辑页,或者可以用彩色来突出显示选择的逻辑页。如果逻辑页405被拖拽到逻辑页403与逻辑页404之间,然后用户手指移开,则逻辑页405就被插入到逻辑页403和逻辑页404之间,并且因此布局如图5B例示的预览画面510展示的那样被改变。通过比较预览画面510和预览画面400就能够看到,逻辑页404和逻辑页405在布局中交换了位置。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在前面参照图5例示的通过拖拽来移动逻辑页的操作,以及基于逻辑页要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改变布局的处理。
图6例示了2合1被设置为多页打印条件时的布局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整个区域被划分为区域A至区域I九个区域,并且,布局依据逻辑页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而改变。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为示例,假定逻辑页405被拖拽。在本实施例中,有多种改变布局的模式,并且,依据逻辑页405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模式。
首先,将在下面针对逻辑页405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是区域A至区域C以及区域G至区域I中的一者的情况,来描述四种模式。
模式1。当目的地区域是A时,布局的改变如下所述。
图7A例示了逻辑页405被移动到区域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逻辑页405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之前,也就是在顶部。通过检测逻辑页405的中心701位于的区域,来确定逻辑页405已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如果用户的手指在区域A中从逻辑页405移开,则如图8A所例示,逻辑页405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之前。在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A中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消息702以通知逻辑页405将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之前。这使得用户知晓逻辑页的布局将如何改变。
模式2。当目的地区域是B时,布局的改变如下所述。
图7B例示了逻辑页被移动到区域B的情况。如果用户的手指在区域B中从逻辑页405移开,则如图8B所例示,逻辑页405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之后。在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B中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消息703以通知逻辑页405将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之后。
模式3。当目的地区域是C、G或H时,布局的改变如下所述。
图7C例示了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C的情况。由于在原始布局中逻辑页405就位于逻辑页404之后,因此,在用户的手指在区域C中从逻辑页405移开时,布局不发生改变。同样,在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G或区域H的情况下,布局也不发生改变。
模式4。当目的地区域是I时,布局的改变如下所述。
图7D例示了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I的情况。如果用户的手指在区域I中从逻辑页405移开,则如图8C所例示,逻辑页405被插入到逻辑页406之后。在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I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消息704以通知逻辑页405将被插入到逻辑页406之后。
图8D例示了变形例。在图8D例示的示例中,显示了信息801,以指示在被用户拖拽之前逻辑页405在原始布局中位于的区域。此外,显示消息802以指示逻辑页405的目的地。
当逻辑页405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是区域D至区域F中的一者时,布局的改变如下所述。
图9A例示了逻辑页405被拖拽至区域E的情况。同样,在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D或者区域F的情况下,进行与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E的情况下类似方式的处理,并且因此省略对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D或者区域F的情况的说明。如果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E,则显示消息901以通知用户新的页(新的物理页)将被生成。
在逻辑页405被拖拽至区域E之后,如果用户的手指在区域E中从逻辑页405移开,则显示图9B例示的消息框902,以提示用户确定是否在生成新的页时维持当前的多页打印条件。如果用户在消息框902中选择“是”(Yes),则在维持多页打印条件(在该具体示例中是2合1模式)的同时生成新的页。图10A例示了结果布局。物理页1001是当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E时新生成的物理页。在该具体情况中,由于根据用户在消息框902中进行的确定而维持多页打印条件,因而使用2合1布局。因此,在维持多页打印的同时生成新的物理页的情况下,所有的逻辑页以与上述同样的布局来布局。
另一方面,在用户在消息框902中选择了“否”的情况下,取消多页打印条件,并且然后生成新的页。图10B例示了结果布局。物理页1002指示当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E时新生成的物理页。在该情况中,由于根据用户在消息框902中做出的确定而不维持多页打印设置,因而使用1合1的布局。因此,通过将逻辑页405放置在使逻辑页40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1合1布局中,来形成逻辑页1003。通过取消多页打印条件并且采用1合1布局,能够充分利用物理页1002的区域。
在作为取消多页打印条件的结果、需要旋转逻辑页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以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或者,方向也可以被预先确定并登记在打印装置100中。作为另一选择,一旦用户选择了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则对于任何需要旋转的后续逻辑页,都可以进行与所选择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当生成新的物理页时,用户选择是否维持多页打印条件。作为另一选择,可以将关于是否维持多页打印条件的设置预先登记在打印装置100中。
在上述示例中,用户拖拽逻辑页以改变布局。作为另一选择,如下面参照图11详细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拖拽物理页来改变物理页的顺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逻辑页布局在各物理页上,因此物理页的顺序的改变导致逻辑页的布局的改变。
图11A例示了当2合1布局被选择为多页打印条件时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预览画面的局部。在图11A中,尽管还有按照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布置的其他物理页,但仅显示包括物理页1101和物理页1102的部分区域。逻辑页1103以及逻辑页1104被布局在物理页1101上,而逻辑页1105被布局在物理页1102上。
如下所述,在逻辑页与物理页的选择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在上述的逻辑页的选择中,使用手指触摸要被选择的逻辑页。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选择物理页时,触摸要选择的物理页,然后维持触摸状态直至与预定值相等或更长的时间段。打印装置100的CPU101测量用户持续触摸操作单元105的触摸屏的时间。如果用户例如触摸逻辑页1103,并且如果触摸时段的长度小于预定值,则确定逻辑页1103被选择。另一方面,如果用户例如触摸物理页1101,并且触摸持续等于或长于预定值的时段,则确定物理页1101被选择。请注意,当用户连续触摸逻辑页1103或逻辑页1104超过等于或长于预定值的时段时,CPU 101判定该操作被执行用来选择物理页1101。
当用户在图11A中选择了物理页1101时,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图11B所例示的预览画面。在图11B中,能够看到,将显示区域扩展为显示整个布局区域,并且这使得用户能够简单地改变物理页的顺序。用户选择的物理页1101被突出显示,使得用户能够将该物理页1101与其他物理页区分开。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粗线表示边框来突出显示物理页1101。作为另一选择,可以采用着色、弹出或其他方法来突出显示选择的物理页。
在图11B中,在将物理页1101拖拽到特定区域后,如果在该特定领域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离开,则物理页1101就被移动到该区域,并且因此物理页的顺序也被改变。下面,将参照图11C进一步详细描述物理页的顺序的改变。在本实施例中,依据物理页的数量如图11C例示的那样划分整个区域,并且依据物理页移动到的区域来改变物理页的顺序。在图11C所例示的示例中,有四个物理页,并且因此整个区域被划分为五个区域。
在物理页1101被拖拽到区域A之后,如果在区域A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离开,则物理页1101就被移动到物理页401之前的位置,并且因此如图12A所例示,物理页的顺序被改变。在物理页1101被拖拽到区域B、并且然后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的情况下,物理页1101被移动到物理页401和物理页402之间,并且因此如图12B所例示,物理页的顺序被改变。
在物理页1101被拖拽到区域C或区域D并且然后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的情况下,物理页1101不移动并且因此物理页的顺序也不改变。
在物理页1101被拖拽到区域E、并且然后在区域E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的情况下,物理页1101被移动到物理页1102之后的位置,并且因此如图12C所示,物理页的顺序被改变。
在上面参照图11B的说明中,当选择物理页时显示区域被扩展。显示区域也可以在选择并拖拽逻辑页时被扩展。以这种图11B所例示的方式在扩展的显示区域中移动物理页或逻辑页后,当移动完成时,显示可以返回图11A所例示的之前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另一种改变布局的方法是下述的拖拽两个逻辑页。
图13例示了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选择了2合1作为多页打印条件的布局。在图13中,显示包括物理页1301、物理页1302以及物理页1303的三个物理页,并且逻辑页1304至1309被布置在物理页上,使得每个物理页上布局两个逻辑页。在图13所例示的示例中,整个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区域A至区域R的18个区域,并且逻辑页的布局基于逻辑页被拖拽到的区域而改变。下面,参照图14A至图14D以及图15A至图15D,来描述两个逻辑页即逻辑页1305和逻辑页1306被拖拽的三种模式。
模式1。当两个逻辑页中的各个被移动到区域A至区域C、区域G至区域I以及区域M至区域O中的一个时,布局如下述改变。
图14A例示了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I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N的情况。结果,逻辑页1305和1306被插入到拖拽的位置。换句话说,在图14A例示的示例中,逻辑页1305被插入到逻辑页1307之后,并且逻辑页1306被插入到逻辑页1308之后。在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I中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N中之后,如果用户的手指移开,则如图15A所例示,逻辑页的布局被改变。
模式2。在一个逻辑页被移动到区域A至区域C、区域G至区域I以及区域M至区域O之中一者,并且另一个逻辑页被移动到区域D至区域F、区域J至区域L以及区域P至区域R之中一者时,布局如下述改变。
图14B例示了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I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Q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逻辑页1305被插入到逻辑页1307之后的位置,并且在物理页1303之后的位置生成新的物理页。在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I中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Q之后,如果用户的手指移开,则如图15B所例示,逻辑页的布局被改变。在图15B中,物理页1501指示新生成的物理页。
模式3。当两个逻辑页中的各个被移动到区域D到区域F、区域J到区域L以及区域P到区域R中的一者时,布局如下述改变。
图14C例示了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L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Q的情况。如图14C所例示,在物理页1302和物理页1303之后的各位置上生成新的物理页。在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I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Q之后,如果用户的手指移开,则如图15C所例示,逻辑页的布局被改变。在图15C中,物理页1502和物理页1503分别指示新生成的物理页。当生成新的物理页时,可以显示诸如图9B例示的消息框902以提示用户确定是否维持多页打印条件。
图14D例示了逻辑页1305被拖拽至区域P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至区域Q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区域P、区域Q以及区域R被作为不同的区域来管理,但是,当逻辑页的布局改变时,这些区域P、区域Q以及区域R被认为属于单个区域。类似地,区域D、区域E以及区域F被认为属于单个区域,并且区域J、区域K以及区域L被认为属于单个区域。在图14D中,在物理页1303之后的位置上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逻辑页1305以及逻辑页1306被放入2合1布局中。在逻辑页1305被拖拽到区域P并且逻辑页1306被拖拽到区域Q之后,如果用户的手指移开,则如图15D所例示,逻辑页的布局被改变。在图15D中,物理页1504指示新生成的物理页。
下面,将参照图16例示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改变逻辑页的布局的处理。由打印装置100的CPU 101通过执行从诸如ROM 102的存储器中加载到RAM 103上的程序,来进行图16的步骤S1601至步骤S1608。
用户在图3例示的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中设置了多页打印条件之后,如果用户在图2例示的复印画面200中按下了按钮202,则在步骤S1601中,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预览画面,以提供根据多页打印条件的布局的预览。在该步骤中显示的预览画面例如是图4例示的预览画面400,并且用户被允许通过选择并拖拽物理页或逻辑页来以期望的方式改变布局。
接下来,在步骤S1602中,CPU 101确定是否改变多页打印的布局。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预览画面400上用手指触摸来选择物理页或逻辑页,则CPU 101确定要改变布局,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3。然而,在CPU 101确定不改变布局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8。
接下来,在步骤S1603中,确定用户在预览画面400上触摸的页即用户选择的页是否是逻辑页。如上面参照图11A至图11C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页面被持续触摸的时间段的长度是否等于或长于预定值,来确定选择的页是逻辑页还是物理页。更具体地,例如在用户触摸预览画面400上的逻辑页403并且触摸时段的长度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CPU101确定用户选择了逻辑页403。另一方面,在用户触摸预览画面400上的逻辑页403或者逻辑页404的时段的长度等于或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CPU 101确定用户选择了物理页401。如果在步骤S1603中CPU 101确定用户选择了逻辑页,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4,但是在CPU 101确定用户选择了物理页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7。
在用户选择了逻辑页的情况下,在步骤S1604中,CPU 101确定用户选择的逻辑页的数量是1还是2。
在CPU101在步骤S1604中确定用户选择的逻辑页的数量是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5。在步骤S1605中,CPU 101进行第一布局改变处理,使得逻辑页的布局基于这一个逻辑页的目的地而改变。后面将参照图17例示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描述第一布局改变处理。如果CPU101在步骤S1605中进行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完成,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8。
在CPU 101在步骤S1604中确定用户选择的逻辑页的数量是2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6。在步骤S1606中,进行第二布局改变处理使得逻辑页的布局基于两个逻辑页的目的地而改变。后面将参照图18例示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描述第二布局改变处理。如果CPU 101在步骤S1606中进行的第二布局改变处理完成,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8。
在CPU 101在步骤S1603中确定用户选择了物理页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7。在步骤S1607中,CPU 101进行第三布局改变处理,使得物理页的顺序基于物理页的目的地而改变。后面将参照图19例示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描述第三布局改变处理。如果CPU 101在步骤S1607中进行的第三布局改变处理完成,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8。
接下来,在步骤S1608中,CPU 101根据在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上定义的多页打印条件,或者根据经由布局改变处理而最终定义的逻辑页的布局,来确定是否进行打印。更具体地,例如,如果用户触摸预览画面400上的打印按钮407或者按下用作打印按钮(未图示)的硬键,则CPU 101确定将进行打印,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609。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将不进行打印,则处理返回步骤S1602。
在步骤S1609中,打印机107根据在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上定义的多页打印条件,或者根据经由布局改变处理而最终定义的逻辑页的布局,来进行打印。
接下来,将参照图17例示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6的步骤S1605中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由打印装置100的CPU 101通过执行从诸如ROM 102的存储器加载到RAM 103上的程序,来进行图17的步骤S1701到步骤S1708。
如前面参照图7A至图7D或参照图9A及图9B所描述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是依据由用户拖拽移动的一个逻辑页的目的地来改变逻辑页的布局。首先,在步骤S1701中,CPU 101确定是否已最终确定逻辑页的目的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自己的手指从触摸并拖拽的逻辑页移开时,逻辑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如果CPU 101确定逻辑页的目的地已最终确定,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2。然而,在确定逻辑页的目的地尚未确定的情况下,CPU 101在步骤S1701中等待直至逻辑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
接下来,在步骤S1702中,CPU 101基于逻辑页将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逻辑页的布局。下面,将参照图6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1702中的确定。在图6中,当用户拖拽逻辑页405以改变逻辑页的布局时,如果用户的手指被移开的逻辑页405在区域C、区域G或区域H中,则逻辑页405的布局不发生实际改变,并且因此CPU101确定不需要改变逻辑页的布局,并且CPU 101结束第一布局改变处理。另一方面,当用户的手指被移开的逻辑页405在除区域C、区域G及区域H之外的区域中时,逻辑页405的布局发生改变,并且因此CPU101确定有必要改变逻辑页的布局,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3。
接下来,在步骤S1703中,CPU 101基于逻辑页将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否有必要生成新的物理页。更具体地,在图6中,逻辑页的目的地是区域A至区域C以及区域G至区域I中的一个,CPU 101确定没有必要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4。另一方面,在逻辑页的目的地区域是区域D至区域F中的一个的情况下,CPU 101确定有必要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5。
在步骤S1704中,CPU 101将用户拖拽的逻辑页插入目的地区域中。在如图7B所例示的那样逻辑页405被拖拽到区域B的情况下,逻辑页405被插入到逻辑页403与逻辑页404之间,并且因此布局改变得如图8B所例示。如果布局改变,则在步骤S1708中,逻辑页的改变的布局如预览画面400所例示的那样显示在操作单元105上。
接下来,描述步骤S1705中的处理。在步骤S1705中,CPU 101确定在生成新的物理页时是否维持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更具体地,显示图9B所例示的消息框902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维持多页打印条件。如果用户在消息框902中选择“是”,则在步骤S1705中CPU 101确定维持多页打印条件,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6。另一方面,在用户在消息框902中选择“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705中CPU 101确定不维持多页打印条件,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7。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706中的处理。在步骤S1706中,在逻辑页的布局中维持多页打印条件的同时,CPU 101在指定的目的地区域中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将用户拖拽的逻辑页放置在该新的物理页上。更具体地,例如,当指定了2合1布局作为多页打印条件时,逻辑页以图10A所例示的物理页1001的布局那样的2合1布局,被放置在新生成的物理页上。通过在维持多页打印条件的同时生成新的物理页,能够实现所有逻辑页在布局上的统一。在生成新的物理页之后,在步骤S1708中,操作单元105显示逻辑页的改变后的布局。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707中的处理。在步骤S1707中,CPU 101在指定的目的地区域中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将用户拖拽的逻辑页放置在这个新的物理页上,使得在逻辑页的布局中解除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更具体地,例如,即使2合1布局被指定为多页打印条件,逻辑页也不是以2合1布局,而是以如1合1布局被放置在新生成的物理页上,如同图10B中所示的物理页1002的布局一样。通过如前述在逻辑页的布局中解除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使得能够充分利用物理页区域。在生成新的物理页之后,在步骤S1708中,如预览画面400所例示的那样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改变后的布局。当针对新生成的物理页取消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时,也可以针对其他物理页取消多页打印条件。
接下来,将参考图18的流程图来详细描述图16的步骤S1606中的第二布局改变处理。由打印装置100的CPU 101通过执行从诸如ROM 102的存储器加载到RAM 103中的程序,来进行图18中的步骤S1801至步骤S1811。
如前面参照图14A至图14D所述,第二布局改变处理是依据用户拖拽的两个逻辑页的目的地来改变逻辑页的布局。首先,在步骤S1801中,确定两个逻辑页的目的地是否最终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把自己的手指从触摸并拖拽的逻辑页上移开时,这两个逻辑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如果CPU 101确定逻辑页的目的地已被最终确定,则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802。然而,在确定逻辑页的目的地尚未确定的情况下,CPU 101在步骤S1801中等待直至逻辑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
接下来,在步骤S1802中,CPU 101确定是否新生成一个物理页以在该物理页上放置两个逻辑页。例如,在如图14D所例示两个逻辑页被移动到区域P、区域Q或区域R的情况下,CPU 101确定要新生成一个物理页,并且要将两个逻辑页放置在新生成的物理页上,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803。另一方面,在图14A、图14B或图14C的情况下,CPU 101在步骤S1802中确定不新生成一个物理页以将两个逻辑页放置在该物理页上,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804。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803中的处理。在步骤S1803中,CPU 101在两个逻辑页的指定目的地区域中生成新的物理页,并且根据多页打印条件放置两个逻辑页。更具体地,例如,在如图14D所例示逻辑页1305和逻辑页1306分别被拖拽到区域P以及区域Q的情况下,如图15D所示,新生成物理页1504,并且逻辑页1305和逻辑页1306被以2合1布局的模式布局在该物理页1504上。如果逻辑页的布局改变,则操作单元105显示逻辑页的改变后的布局。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804中的处理。在步骤S1804中,CPU 101对两个逻辑页的各个进行第一布局改变处理。上面已参照图17描述了第一布局改变处理,并且因此省略其进一步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图19例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图16的步骤S1607的第三布局改变处理。由打印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从诸如ROM 102的存储器加载到RAM 103中的程序,来进行图19中的步骤S1901至步骤S1903。
如前面参照图11A到图11C所述,第三布局改变处理是依据用户拖拽的物理页的目的地来改变物理页顺序。首先,在步骤S1901中,CPU 101确定物理页的目的地是否最终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把自己的手指从触摸并拖拽的物理页移开时,物理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如果CPU101在步骤S1901中确定物理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则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902。然而,在确定物理页的目的地尚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CPU 101在步骤S1901中等待直至物理页的目的地被最终确定。
接下来,在步骤S1902中,CPU 101基于物理页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物理页的顺序。下面将参照图11C进一步详细描述步骤S1902中的确定。在此假定在图11C中用户拖拽物理页1101。如果在区域C或区域D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则物理页的顺序不发生改变,并且因此CPU 101确定没有必要改变物理页的顺序,并且CPU 101结束第三布局改变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区域A、区域B或区域E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的情况下,物理页的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因此CPU 101确定有必要改变物理页的顺序,并且CPU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903。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903中的处理。在步骤S1903中,CPU 101在目的地区域中插入物理页。更具体地,在如图11C所例示物理页1101被拖拽到区域B、并且然后在区域B中用户的手指从物理页1101移开的情况下,CPU 101在物理页401与物理页402之间插入物理页1101。如果在步骤S1903中物理页的布局的顺序改变,则在步骤S1904中,操作单元105以改变后的顺序显示物理页。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用户被允许简单地拖拽逻辑页或物理页来基于多页打印条件改变逻辑页的布局。换句话说,用户被允许不必经由专用的设置画面等进行复杂的操作,而是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改变逻辑页的布局。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中,在逻辑页被移动到例如图6的区域A到区域C或区域G到区域I中一者的情况下,逻辑页的布局被改变,使得逻辑页被插入到指定的目的地区域中。换句话说,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中,不改变多页打印条件而进行逻辑页的插入。在下述的第二实施例中,相比之下,除逻辑页的插入之外,多页打印条件也可以被改变。
下面,将参照图20A至20D以及图21A至图21C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改变逻辑页的布局的处理。
图20A例示了当在多页打印设置画面300上选择了2合1布局并且进一步按下复印画面200上的按钮202时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预览画面的一部分。在图20A中,显示物理页2001以及物理页2002。逻辑页2003以及逻辑页2004被布局在物理页2001上,而逻辑页2005以及逻辑页2006被布局在物理页2002上。图21A例示了当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图20A例示的预览画面时的整个布局。
图20B例示了当逻辑页2005被用户触摸并被拖拽到区域A的情况。如果在区域A中用户的手指从逻辑页2005移开,则如图20C所例示显示消息框207,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从当前设置改变多页打印条件。注意,在被选择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上、已经存在按照多页打印条件而允许的最大数量的逻辑页时,显示消息框2007。
如果用户在消息框2007中选择“否”(No),则在以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维持2合1布局的同时,在逻辑页2003之前插入逻辑页2005。然而,如果用户在消息框2007中选择“是”,则多页打印条件从2合1改变为4合1,并且逻辑页2005被插入到逻辑页2003之前。在这种情况下,整体布局如图21B所例示。在多页打印条件从2合1改变为4合1的情况下,如图21B所例示,用户选择的逻辑页2005与逻辑页2003以及逻辑页2004一起被布局在同一个物理页上。
在该示例中,出现空白区域2106,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包括空白区域的布局。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布局中出现诸如区域2106的空白区域。作为另一选择,可以布局逻辑页,使得诸如空白区域2106的空白区域不出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针对被选择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而改变多页打印条件的情况下,该改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物理页。更具体地,在用户在消息框2007中选择“是”的情况下,显示图20D例示的消息框2008,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也将多页打印条件的改变应用于其他物理页。在用户在消息框2008中选择“是”的情况下,不仅针对物理页2001而且针对所有其他物理页,将多页打印条件从2合1改变为4合1。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布局如图21C所例示。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消息框2008中选择“否”,则只针对物理页2001将多页打印条件从2合1改变为4合1。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布局如图21B所例示。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当针对被选择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改变多页打印条件时,用户被允许选择是否对其他物理页应用改变,但是,该选择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例如,可以预先做出是否也针对其他物理页应用多页打印条件的改变的选择,并将该选择登记在打印装置100中。
下面,将参照图22例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布局改变处理。由打印装置100的CPU 101通过执行从诸如ROM 102的存储器加载到RAM 103上的程序,来进行图22中的各步骤。具有与图17例示的流程图中相同步骤编号的步骤与图17中的那些步骤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果对步骤S1703的回答是“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201。在步骤S2201中,CPU 101确定是否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图20C例示的消息框2007中选择“是”时,CPU 101确定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202。另一方面,在用户在消息框2007中选择“否”的情况下,或在在被选择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上存在的逻辑页的数量少于按照多页打印条件而允许的逻辑页的最大数量的情况下,CPU 101确定不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并且CPU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4。
接下来,描述步骤S2202中的处理。在步骤S2202中,CPU 101确定是否也将要针对被指定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应用的多页打印条件的改变,应用在其他物理页上。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图20D例示的消息框2008中选择了“是”时,CPU 101确定也将多页打印条件的改变应用在其他物理页上,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203。另一方面,当用户在图20D的消息框2008中选择“否”时,CPU 101确定不将多页打印条件的改变应用在其他物理页上,并且CPU 1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204。
在步骤S2203中,CPU 101不仅针对被指定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而且针对所有其他物理页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如同在如图20A至图20D例示的示例中一样,在针对被指定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的多页打印条件被从2合1改变为4合1的情况下,CPU 101针对所有物理页将多页打印条件改变为4合1。
在步骤S2204中,CPU 101针对被指定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在该步骤中,不同于步骤S2203,不针对其他物理页改变多页打印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当在被指定为逻辑页的目的地的物理页中已经存在的逻辑页的数量、等于按照多页打印条件而允许的最大数量时,用户被允许依据目的确定是否改变多页打印条件。在改变多页打印条件时,用户被允许进一步确定是否针对所有其他物理页应用多页打印设置。
第三实施例
在下述的第三实施例中,当取消多页打印条件时,如前面参照图9A和图9B以及图10A和图10B所述,如果有必要旋转逻辑页,则可以如同下述,基于打印条件的设置的内容来确定逻辑页的旋转方向。
图23A例示了当用户在复印画面200上选择按钮202时在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预览画面2300。在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假定2合1被设置为多页打印的布局,此外,指定了在左上角装订以及双面打印。
物理页2301至2303被显示在预览画面2300上,并且逻辑页被以2合1布局模式布局。在本示例中,由于指定了双面打印,因此,物理页2302被打印在物理页2301的背面。在图23A中,附图标记2304到2306指示了装订位置。
在预览画面2300上,如果用户触摸逻辑页2307,将该逻辑页2307拖拽到物理页2301与逻辑页2302之间,并且将自己的手指从画面移开,则如图23B例示的预览画面2310中例示的那样新生成物理页2308。如果在此假定不维持多页打印条件而生成物理页,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前面参照图10B所述,有必要旋转逻辑页2307。在本示例中,由于指定了双面打印以及在左上角装订,因此,逻辑页2307被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被布局作为逻辑页2309。之所以不以顺时针方向而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逻辑页2307,是因为当用户读取自己手中拿的打印物时,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逻辑页2309提供更好的易读性,正如图24A所例示。相反,如果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逻辑页2307,则得到的旋转逻辑页2307提供较差的易读性,正如图24B所例示。
在打印设置中指定了双面打印以及在右上角装订的情况下,如果在取消多页打印条件时需要旋转逻辑页,则不以逆时针方向而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逻辑页。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当作为取消多页打印条件的结果需要旋转逻辑页时,能够依据打印设置确定逻辑页的旋转方向,使得获得的旋转逻辑页提供好的易读性。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例如假定经由在打印装置100的操作单元105上显示的画面上的操作而使得能够改变布局,但是,各实施例也可以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其他装置或系统。更具体地,除打印装置100的操作单元105之外,各实施例也可以被应用于例如安装了打印机驱动程序的PC或能够设置打印条件的平板设备等。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所述范围涵盖所有的此类变型例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设置多页打印条件,按照所述多页打印条件,多个逻辑页被打印在与实际进行打印的片材相对应的物理页上;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来显示布局在所述物理页上的所述多个逻辑页;
接受单元,其被配置为接受对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特定逻辑页的拖拽操作;以及
改变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拖拽操作移动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时,改变所述多个逻辑页的布局,
其中,所述改变单元基于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物理页上,还是生成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新生成的物理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生成所述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新生成的物理页上时,所述改变单元在维持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的同时改变所述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生成所述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新生成的物理页上时,所述改变单元取消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然后改变所述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生成所述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新生成的物理页上时,所述改变单元基于用户发出的指令,来确定是在维持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的同时改变所述布局,还是取消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然后改变所述布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物理页上时,如果已经布局在所述物理页上的逻辑页的数量等于按照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多页打印条件而允许的逻辑页的最大数量,则所述改变单元改变所述多页打印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接受单元还接受对物理页的拖拽操作,并且,
当通过拖拽操作移动特定的物理页时,所述改变单元改变物理页的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所述接受单元接受对物理页的拖拽操作时,所述显示单元扩展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是触摸屏,并且,
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用户在所述触摸屏上进行的拖拽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当所述接受单元接受对逻辑页的拖拽操作时,所述显示单元扩展显示区域。
10.一种在多页打印中改变多个逻辑页的布局的布局改变方法,在所述多页打印中,逻辑页被打印在与实际进行打印的片材相对应的物理页上,所述布局改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页打印条件;
根据所设置的多页打印条件来显示布局在所述物理页上的所述多个逻辑页;
接受对显示的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特定逻辑页的拖拽操作;以及
在通过所述拖拽操作移动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时,改变所述多个逻辑页的布局,
在所述改变步骤中,基于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被移动到的目的地区域,来确定是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显示的物理页上,还是生成新物理页并且将所述多个逻辑页中的所述特定逻辑页插入于新生成的物理页上。
CN201210468312.6A 2011-11-16 2012-11-15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Active CN103116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0852 2011-11-16
JP2011250852A JP5921156B2 (ja) 2011-11-16 2011-11-16 印刷装置、レイアウト変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6480A true CN103116480A (zh) 2013-05-22
CN103116480B CN103116480B (zh) 2016-09-14

Family

ID=4742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8312.6A Active CN103116480B (zh) 2011-11-16 2012-11-15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195915B2 (zh)
EP (1) EP2595050B1 (zh)
JP (1) JP5921156B2 (zh)
KR (1) KR101550094B1 (zh)
CN (1) CN103116480B (zh)
BR (1) BR102012029207B1 (zh)
MY (1) MY184469A (zh)
RU (1) RU2527741C2 (zh)
SG (1) SG1905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18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4980610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夏普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6221B2 (ja) * 2013-02-04 2015-05-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6332228B2 (ja) * 2015-10-23 2018-05-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23009584A (ja) * 2021-07-07 202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2973A1 (en) * 2006-02-06 2007-08-0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age-per-sheet printing
CN10119318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27189A (zh) * 2009-03-03 2010-09-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5138A (en) 1991-12-26 1995-06-13 Casio Computer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editing documents including text data and table data with ruled lines
JP3884943B2 (ja) 2000-12-26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7365872B2 (en) 2003-01-03 2008-04-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Client comput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omprising executable instructions for rendering printable documents in a native printer language on the network
JP2005064859A (ja) * 2003-08-12 2005-03-10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69539A (ja) * 2004-03-22 2005-09-29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400300B2 (ja) 2004-05-10 2010-01-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35864A (ja) * 2004-11-09 2006-05-25 Canon Inc 電子アルバム編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コンピュータ装置読み出し可能に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2006166220A (ja) 2004-12-09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の仕上がりを指定する方法
JP2006277057A (ja) * 2005-03-28 2006-10-12 Brother Ind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77284B2 (ja) * 2006-09-29 2011-09-21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2564B2 (ja) * 2008-08-04 2013-07-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印刷支援システム
JP2010161679A (ja) * 2009-01-09 2010-07-22 Murata Machinery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US20100275144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Xerox Corporation Highly visual drag and drop method to simplify programming special pages
US20110181616A1 (en) 2010-01-26 2011-07-28 Craig Peter Sayers Graphical effects for an electronic print media viewer
US9319542B2 (en) * 2010-10-13 2016-04-1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processing set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on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image forming processing setting method
US9367224B2 (en) * 2011-04-29 2016-06-14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drag-and-drop operations across the shared borders of adjacent touch screen-equippe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2973A1 (en) * 2006-02-06 2007-08-0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age-per-sheet printing
CN101193180A (zh) * 2006-12-01 2008-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27189A (zh) * 2009-03-03 2010-09-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18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4427180B (zh) * 2013-08-30 2017-12-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4980610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夏普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80610B (zh) * 2014-04-04 2018-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54202A (ko) 2013-05-24
RU2527741C2 (ru) 2014-09-10
KR101550094B1 (ko) 2015-09-03
JP2013103476A (ja) 2013-05-30
CN103116480B (zh) 2016-09-14
US20130120768A1 (en) 2013-05-16
BR102012029207B1 (pt) 2021-02-17
SG190533A1 (en) 2013-06-28
JP5921156B2 (ja) 2016-05-24
BR102012029207A2 (pt) 2013-12-17
EP2595050A3 (en) 2017-04-12
EP2595050B1 (en) 2021-08-25
RU2012148656A (ru) 2014-05-20
US9195915B2 (en) 2015-11-24
EP2595050A2 (en) 2013-05-22
MY184469A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72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plural pages of document images in three-dimensional preview presentation
CN10450674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43466B (zh) 图像显示操作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27503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01422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32563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输出格式设置方法
CN102346634A (zh) 显示操作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受理用户操作的方法
US20080201378A1 (en) Image processor, preview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H0919820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2170502A (zh) 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253795A (zh)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02494A (zh) 显示操作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16480A (zh) 打印装置及布局改变方法
JP674275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038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68952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印刷设定装置以及印刷设定方法
JP201023177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82034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5991878A (zh)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16267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6099763A (ja) 印刷ジョブ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361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処理条件設定方法および処理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150412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2130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5691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