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9800B -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9800B
CN103099800B CN201210447648.4A CN201210447648A CN103099800B CN 103099800 B CN103099800 B CN 103099800B CN 201210447648 A CN201210447648 A CN 201210447648A CN 103099800 B CN103099800 B CN 103099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composition
weight
salt
tranexam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76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9800A (zh
Inventor
近田佳奈
稻冈贤
大野琴
水垂阳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h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h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h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9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9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9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9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其包含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根据情况还包含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

Description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氨甲环酸有止血作用和抗炎作用,作为医药的口服剂、注射剂和外用剂等的有效成分使用,还可作为牙膏等的有效成分使用。另外,有改善肌肤粗糙的作用,因此也可混合到化妆品中。而且,氨甲环酸具有抑制色素沉着作用,因此也作为化妆品美白成分而被广泛使用。
但是,氨甲环酸有非常高的结晶性,当混合到皮肤外用剂或内服剂等含有水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在容器口附近容易析出结晶。其中,当容器为分液器时,会存在附着在容器口的制剂蒸发干燥固化,氨甲环酸的硬结晶在容器口根附近析出引起堵塞,或结晶混入吐出液中而变得粗糙的问题。特别是,当组合物为如乳液那样水分较少的组合物时,氨甲环酸的析出变得显著。
为此,以前通过在容器形态上下功夫,防止制剂经时蒸发干燥固化来应对,但如果能开发即使混合较多氨甲环酸也不易析出结晶的组合物则比较方便。
作为尝试抑制氨甲环酸的析出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指出,除含氨甲环酸外,还含有高级醇以及特定的长链酰基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pH为3.0~6.0的皮肤外用剂,可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另外,专利文献2中指出,除了含氨甲环酸外,还含有油分、PEG-60氢化蓖麻油以及水,进而添加有机酸和/或无机酸,制备成pH为5.5以下的皮肤外用剂可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但是,这些文献中所述的组合物为了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需添加的成分数目多,有很大制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455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9546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简单抑制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下有时简称为“盐”)在组合物中的结晶析出的组合物,以及可简单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在组合物中的结晶析出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反复的研究,发现通过组合氨甲环酸或其盐和多羟基酸或其盐,可有效抑制组合物中的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另外,也发现除了添加多羟基酸或其盐之外,在组合物中进一步混合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可更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提供了以下的组合物等。
项1.一种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包括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2.根据项1中所述的组合物,多羟基酸为葡萄糖酸。
项3.根据项1或项2中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001~10重量%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4.根据项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1~30重量%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5.根据项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6.根据项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多元醇。
项7.根据项6中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多元醇。
项8.根据项6或项7中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多元醇。
项9.根据项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1~80重量%的多元醇。
项10.根据项1~9中所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括水溶性高分子。
项11.根据项10中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水溶性高分子。
项12.根据项10或项11中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001~100重量份的水溶性高分子。
项13.根据项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01~10重量%的水溶性高分子。
项14.根据项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pH为3~7。
项15.一种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结晶析出抑制方法,将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混合到含有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
项16.根据项15中所述的方法,多羟基酸为葡萄糖酸。
项17.根据项15或项16中所述的方法,混合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001~10重量%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18.根据项15~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混合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1~30重量%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19.根据项15~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混合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项20.根据项15~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将多元醇混合到含有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
项21.根据项20中所述的方法,混合多元醇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1~80重量%的多元醇。
项22.根据项20或项21中所述的方法,混合到多元醇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多元醇。
项23.根据项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混合多元醇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1~100重量份的多元醇。
项24.根据项15~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将水溶性高分子混合到含有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
项25.根据项24中所述的方法,混合水溶性高分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01~10重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占。
项26.根据项24或项25中所述的方法,混合水溶性高分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01~100重量份的水溶性高分子。
项27.根据项24~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混合水溶性高分子后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0.001~100重量份的水溶性高分子。
项28.根据项15~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混合选自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进一步包括多元醇及水溶性高分子的化合物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的pH为3~7。
项29.一种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结晶析出抑制剂中的应用。
项30.一种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在制备氨甲环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结晶析出抑制剂中的组合应用。
一般来说,当将氨甲环酸或其盐仅以可得到所期望活性的浓度混合到组合物中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在容器口有显著的结晶析出。特别是在浓度较高时,这种倾向很明显。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即使以各种浓度含有氨甲环酸或其盐时也看不到析出结晶,或可抑制到对使用没有问题的程度的组合物。
另外,由于本发明组合物以含有多羟基酸或其盐的这样简单的组成,有效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因此可适用于大范围多用途的组合物。另外,通过在多羟基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混合到含有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组合物中,可更加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因此,本发明中使用通用的成分,可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葡萄糖酸与无机酸和除多羟基酸以外的有机酸不同地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的图。
图2为表示葡萄糖酸与pH值无关地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的图。
图3为表示除了加入葡萄糖酸还混合多元醇来更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的图。
图4为表示葡萄糖酸依赖于用量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的图。
图5为表示丙二醇依赖于用量增强葡萄糖酸对氨甲环酸结晶析出的抑制作用的图。
图6为表示丙二醇依赖于用量增强葡萄糖酸对氨甲环酸结晶析出的抑制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氨甲环酸或其盐
作为氨甲环酸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举出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钙盐、镁盐等碱土类金属盐,锌盐,铁盐,铵盐,与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鸟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构成的盐,与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胺构成的盐等。其中,优选钠盐、钾盐、三乙醇胺盐、精氨酸盐,更优选钠盐。
对于氨甲环酸或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约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约0.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约1重量%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得到氨甲环酸或其盐具有的美白、抗炎、改善肌肤粗糙等的作用。
另外,对于组合物中的氨甲环酸或其含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约10重量%以下,更优选约5重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约2重量%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在容器口的结晶析出。
多羟基酸或其盐
作为多羟基酸,可举出碳原子数3~15,羟基数2~10(优选2~6,羧基数1~2(优选1))的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多羟基酸的具体例,可举出甘油酸等二羟基丙酸(羟基数为2,羧基数为1),赤糖酸和苏糖酸等三羟基丁酸(羟基数为3,羧基数为1),核糖酸、阿拉伯糖酸、木糖酸和来苏糖酸等四羟基戊酸(羟基数为4,羧基数为1),阿洛糖酸、阿卓糖酸、葡萄糖酸、甘露糖酸、古洛糖酸、艾杜糖酸、半乳糖酸和塔龙酸等五羟基己酸(羟基数为5,羧基数为1),葡庚酸、半乳庚酸(ガラクトヘプトン酸)等六羟基庚酸(羟基数为6,羧基数为1)以及酒石酸(羟基数为2,羧基数为2)等。另外,上述多羟基酸和半乳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等糖所生成的糖酸也可包含在本发明的多羟基酸中。
其中,优选五羟基己酸(特别优选葡萄糖酸)、酒石酸或由这些酸和半乳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生成的糖酸(特别优选乳糖酸、麦芽糖酸)。
葡萄糖酸是单糖,具有可以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等的功能,还有醇厚的酸味。因此葡萄糖酸或其盐作为咸味替代成分、气味掩盖剂、pH调节剂或耐藏性提高剂(日持向上剤)等,是一种广泛用于化妆品、准药品、医药和食品等的成分。
作为多羟基酸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举出钠盐和钾盐等碱金属盐,钙盐和镁盐等碱土类金属盐,锌盐,铁盐,铵盐,与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鸟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构成的盐,以及与单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胺构成的盐等。其中,优选钠盐、钾盐、精氨酸盐和三乙醇胺盐,更优选钠盐。
多羟基酸或其盐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对于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为约0.1重量%以上,更优选约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约1.5重量%以上。并且在组合物中添加多元醇时,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为约0.1重量%以上,更优选约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1重量%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
另外,组合物中的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为约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约2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10重量%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既可充分抑制结晶析出,又可得到良好的使用感。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优选为约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约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0.75重量份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优选为约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约2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约10重量份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结晶析出,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多元醇
作为多元醇,优选碳原子数为2~10的多元醇,例如,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甘醇、二甘醇、异戊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癸二醇、新戊二醇等。其中,优选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甘醇、二甘醇、异戊二烯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己二醇和辛二醇,更优选甘油、二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甘醇、异戊二烯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和己二醇。
多元醇,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多元醇的含量只要为起到本发明效果的量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制,但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优选为约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约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1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约3重量%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充分发挥多元醇所具有的保湿等作用。
另外,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组合物中多元醇的含量例如优选为约80重量%以下,更优选约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约40重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约20重量%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保湿效果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多元醇的含量优选为约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约0.2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约0.75重量份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充分发挥多元醇所具有的保湿等作用。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多元醇的含量优选为约10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约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约40重量份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保湿效果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盐,多元醇的含量优选为约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约0.2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0.75重量份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也可充分发挥多元醇所具有的保湿等作用。
另外,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盐,多元醇的含量优选为约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约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约40重量份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保湿效果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性高分子可为天然来源的,也可为合成来源的。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可举出例如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羧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类增稠剂,瓜尔胶、槐豆胶、角叉菜胶、黄原胶、核菌胶等胶类增稠剂,海藻酸,软骨素硫酸钠,透明质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和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其中优选黄原胶、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和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只要为起到本发明效果的量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制,但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例如优选为约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约0.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0.1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约0.3重量%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充分发挥水溶分高分子所具有的增稠等作用。
另外,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组合物中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例如优选为约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约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5重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约2重量%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增稠效果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优选为约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约0.0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0.1重量份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充分发挥水溶性高分子所具有的增稠等作用。
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或其盐,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优选为约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约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40重量份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增稠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相对于1重量份的多羟基酸或其盐,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优选为约0.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约0.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重量份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充分发挥水溶性高分子所具有的增稠等作用。
当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含量为1重量份时,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优选为约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约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40重量份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增稠效果的同时,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pH
本发明组合物的pH优选为约3以上,更优选为约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约4以上。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并且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组合物的pH优选为约7以下,更优选为约6.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6以下。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充分抑制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且可得到使用感良好的物质。
化妆品或准药品用的外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将氨甲环酸或其盐、多羟基酸或其盐、还有根据需要的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与通常用于化妆品或准药品中的基剂或载体、以及根据需要的添加剂、其他有效成分一起混合,从而可作为化妆品或准药品用的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外用组合物。
外用组合物的形态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举出液体剂、悬浮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擦剂、洗剂以及气雾剂等。当含有可溶解氨甲环酸或其盐的水时,也可作为软膏。其中优选液体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洗剂以及气雾剂,更优选液体剂、乳剂、霜剂和凝胶剂。
像霜剂、乳剂和软膏剂这样含有油性基剂和水性基剂时,可以为W/O型,也可以为O/W型,但就氨甲环酸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使用感方面来说,优选O/W型。
作为外用组合物的具体用途,可举出化妆水、乳液、啫喱、乳霜、美容液、防晒用化妆品、按摩面膜(パツク)、面膜(マスク)、护手霜、润肤乳以及润肤霜等基础化妆品,洗面奶、卸妆油、沐浴液、洗发水、护发素及精华素等清洗用化妆品,牙膏、口腔清洗剂以及含漱剂等口腔用剂,止汗剂以及育毛剂及染发剂等毛发或头皮用剂等。
基剂或载体
作为基剂或载体,可举出液体石蜡、角鲨烷、凡士林、胶态烃(液体石腊和聚乙烯的复合软膏基质等)、地蜡、α-烯烃低聚物以及轻质液体石蜡等烃,甲基聚硅氧烷、高聚合甲基聚硅氧烷、环状硅氧烷、烷基改性硅氧烷、氨基改性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氧烷、聚甘油改性硅氧烷、硅氧烷·烷基链共改性聚醚改性硅氧烷、硅氧烷·烷基链共改性聚甘油改性硅氧烷、聚醚改性支链硅氧烷、聚甘油改性支链硅氧烷、丙烯酰基硅氧烷、苯基改性硅氧烷以及硅氧烷树脂等硅油,椰油、橄榄油、米糠油、牛油树脂等油脂,霍霍巴油、蜜蜡(ミウロウ)、小烛树蜡、羊毛脂等蜡类(ロウ類),鲸蜡醇、鲸蜡硬脂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辛基十二烷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以及胆固醇等高级脂肪醇,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角叉菜胶,聚乙烯丁酸酯,聚乙二醇,二噁烷,丁二醇己二酸聚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酯、棕榈酸异丙酯、棕榈酸十六烷酯、异壬酸异壬酯以及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等酯类,环糊精、麦芽糊精等多糖类,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以及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乙烯基高分子,乙醇、异丙醇等低级醇,和甘醇单甲酯、甘醇单乙酯、甘醇单丙酯、二甘醇单甲酯、二甘醇单乙酯、二甘醇单丙酯、二甘醇单丁酯、丙二醇单乙酯、丙二醇单丙酯、一缩二丙二醇单乙酯及一缩二丙二醇单丙酯等甘醇酯类等。当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多元醇时,多元醇还具有基剂或载体的作用。
为溶解氨甲环酸或其盐,本发明的组合物通常含有水。根据组合物的用途不同,水含量有所不同,但优选相对于组合物总量为约30重量%以上,更优选约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约60重量%以上。水含量的上限不特别受限。
当含有水以外的基剂或载体时,优选高级脂肪醇、烃、油脂、酯类、硅油以及蜡类(ロウ類),更优选高级脂肪醇、酯油以及硅油。这些成分中,进一步优选鲸蜡醇、鲸蜡硬脂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二甲硅油、环甲硅油、聚醚改性硅氧烷以及聚甘油改性硅氧烷。
作为基剂或载体,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添加剂
只要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在外用组合物中加入化妆品或准药品中可添加的公知添加剂,例如,可添加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保存剂、pH调节剂、稳定剂、抗刺激剂、防腐剂、着色剂、香料和珠光剂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二丁羟基甲苯、丁羟基苯甲醚、山梨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衍生物、生育酚、生育酚衍生物、异抗坏血酸、以及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举出脱水山梨糖醇单异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五(2-乙基己酸)双甘油酯和脱水山梨糖醇四(2-乙基己酸)双甘油酯等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丙二醇单硬脂酸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HCO-4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50(HCO-5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0(HCO-60)以及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0等氢化蓖麻油衍生物,聚氧乙烯(20)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聚山梨醇酯20)、聚氧乙烯(20)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聚山梨醇酯60)、聚氧乙烯(20)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聚山梨醇酯80)和聚氧乙烯(20)脱水山梨糖醇异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单椰油脂肪酸甘油酯,甘油烷基醚,烷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鲸蜡基醚等聚氧化烯烷基醚,硬脂胺、油胺等胺类,以及聚氧乙烯·甲基聚硅氧烷共聚物、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硅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PEG-9聚二甲基硅氧基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增稠剂,可举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羧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类增稠剂,瓜尔胶、槐豆胶、角叉菜胶、黄原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聚乙二醇、膨润土、海藻酸、聚乙烯醇、软骨素硫酸钠等。
作为防腐剂和保存剂,可举出苯甲酸、苯甲酸钠、脱氢乙酸、脱氢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苯氧基乙醇、苄醇、氯代丁醇、山梨酸及其盐和葡萄糖酸氯己啶等。
作为pH调节剂,可举出无机酸(盐酸、硫酸等)、有机酸(乳酸、乳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琥珀酸及琥珀酸钠等)、无机碱(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等)和有机碱(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等)等。
作为稳定剂,可举出聚丙烯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乙二胺四乙酸盐和羟基乙烷二膦酸等。
作为抗刺激剂,可举出甘草提取物和海藻酸钠等。
添加剂可单独一种使用,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其他有效成分
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外用组合物中也可含有其他有效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具体例,可举出保湿成分、抗炎成分、抗菌成分、维生素类、肽或其衍生物、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细胞赋活成分、抗老化成分、促进血液循环成分、角质软化成分、美白成分和收敛成分等。
作为保湿成分,可举出透明质酸钠、肝素类似物、软骨素硫酸钠、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壳多糖和壳聚糖等高分子化合物,甘氨酸、天冬门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乳酸钠、尿素、吡咯烷酮羧酸钠等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胆固醇和磷脂等脂质,母菊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紫苏提取物等植物萃取提取物等。
作为抗炎成分,可举出来源于植物(例如聚合草)的成分,尿囊素、甘草素或其衍生物、氧化锌、盐酸吡哆醇、生育酚醋酸酯、水杨酸或其衍生物及ε-氨基己酸等。
作为抗菌或杀菌成分,可举出氯己啶、水杨酸、苯扎氯铵、利凡诺、硫磺、间苯二酚、乙醇、苄索氯铵、阿达帕林、过氧化苯甲酰、氯洁霉素、甲酚、葡萄糖酸及其衍生物、聚维酮碘、碘化钾、碘、异丙基甲基苯酚、三氯卡班、三氯生、感光素101号、感光素201号、对羟基苯甲酸酯、苯氧基乙醇、盐酸烷基二氨基甘氨酸、葡萄糖酸氯己啶和对羟基苯磺酸锌等。
作为维生素类,可举出dl-α-生育酚、dl-α-生育酚醋酸酯、dl-α-生育酚琥珀酸酯、及dl-α-生育酚琥珀酸钙等维生素E类,核黄素、黄素单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核黄素丁酸酯、核黄素四丁酸酯、核黄素5’-磷酸酯钠和核黄素四烟酸酯等维生素B2类,dl-α-生育酚烟酸酯、烟酸苄酯、烟酸甲酯、烟酸β-丁氧基乙酯以及烟酸1-(4-甲基苯基)乙酯等烟酸类,甲基橙皮苷、麦角骨化醇和胆钙骨化醇等维生素D类,叶绿醌和法呢醌等维生素K类,γ-谷维素、二苯甲酰硫胺素、二苯甲酰硫胺素盐酸盐,硫胺素盐酸盐、硫胺素鲸蜡基盐酸盐、硫胺素硫氰酸盐、硫胺素月桂基盐酸盐、硫胺素硝酸盐、硫胺素单磷酸盐、硫胺素赖氨酸盐、硫胺素三磷酸盐、硫胺素单磷酸酯磷酸盐、硫胺素单磷酸酯、硫胺素二磷酸酯、硫胺素二磷酸酯盐酸盐、硫胺素三磷酸酯和硫胺素三磷酸酯单磷酸盐等维生素B1类,盐酸吡哆醇、乙酸吡哆醇、盐酸吡哆醛、5’-磷酸吡哆醛和盐酸吡哆胺等维生素B6类、氰钴胺、羟钴胺和脱氧腺苷钴胺等维生素B12类,叶酸、蝶酰谷氨酸等叶酸类,烟酸和烟酸酰胺等烟酸类,泛酸、泛酸钙、泛醇(panthenol)、D-泛酰巯基乙胺、D-泛硫乙胺、辅酶A和泛醇乙醚等泛酸类,生物素和生物胞素等生物素类,以及肉碱、阿魏酸、α-硫辛酸、乳清酸等类维生素作用因子等。
作为肽或其衍生物,可举出角蛋白分解肽、水解角蛋白、胶原蛋白、来源于鱼的胶原蛋白、去端肽胶原蛋白(アテロコラーゲン)、明胶、弹性蛋白、弹性蛋白分解肽、胶原蛋白分解肽、水解胶原蛋白、羟丙基氯化铵水解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分解肽、贝壳硬蛋白分解肽、水解贝壳硬蛋白、蚕丝蛋白分解肽、水解蚕丝蛋白、月桂酰水解蚕丝钠、大豆蛋白水解肽、水解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小麦蛋白水解肽、水解小麦蛋白、酪蛋白水解肽、以及酰化肽(棕榈酰寡肽、棕榈酰五肽和棕榈酰四肽等)等。
作为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可举出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β-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酰胺、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牛磺酸、γ-氨基丁酸、γ-氨基-β-羟基丁酸、肉毒碱、肌肽和肌氨酸等。
作为细胞赋活成分,可举出γ-氨基丁酸和ε-氨基己酸等氨基酸类,视黄醇、硫胺、核黄素、盐酸吡哆醇和泛酸类等维生素类,乙醇酸和乳酸等α-羟基酸类,单宁,类黄酮,皂角苷,尿囊素和感光素301号等。
作为抗老化成分,可举出潘氨酸、激动素、熊果酸、姜黄提取物、鞘氨醇衍生物、硅、硅酸、N-甲基-L-丝氨酸和甲羟戊酸内酯等。
作为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成分,可举出来源于植物(例如人参、明日叶、山金车、银杏、茴香、蓝萼香茶菜(エンメイソウ)、オランダカシ、洋甘菊、罗马洋甘菊、胡萝卜、龙胆、牛蒡、稻、山楂、香菇、锐刺山楂、欧洲刺柏、川芎、日本獐牙菜、百里香、丁香、陈皮、当归、桃仁、橘皮、胡萝卜、大蒜、假叶树、葡萄、牡丹、七叶树、香蜂草、柚子、薏苡仁、迷迭香、玫瑰果、陈皮、当归、橘皮、桃、杏、核桃和玉米)的成分,以及葡糖基橙皮苷等。
作为软化角质成分,可举出尿素、水杨酸、葡萄糖酸、水果酸、植酸以及硫磺等。
作为美白成分,可举出生育酚等。
作为收敛成分,可举出对羟基苯磺酸锌、氧化锌、薄荷醇以及乙醇等。
其他有效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医药用外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一种可适用于皮肤和粘膜之类的医药用的外用组合物,它由氨甲环酸或其盐、以及多羟基酸或其盐和通常用于医药的基剂或载体、根据需要加入的添加剂和其他有效成分一起混合而成。
医药用外用组合物的形态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液体剂、悬浮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擦剂、洗剂、气雾剂和巴布剂等。另外当含有可溶解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程度的水时,也可为软膏。可依据第15次修改版日本药典制剂总则中所述的方法等制备这些制剂。其中,优选液体剂、乳剂、霜剂、凝胶剂、洗剂和气雾剂,更有选液体剂、乳剂、霜剂和凝胶剂。
霜剂、乳剂、软膏剂这样含有油性基剂和水性基剂时,可为W/O型,也可为O/W型,但从氨甲环酸的稳定性和使用感良好方面来说,优选O/W型。
关于基剂、载体或添加剂,与在化妆品或准药品中的叙述相同。另外,其他有效成分不受特定的限制,可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混合任意的成分。
内服用医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为内服用或者口服给药用医药组合物。作为制剂的剂型,可举出乳剂、液体剂和糖浆剂等。这些制剂例如可由氨甲环酸或其盐和多羟基酸或其盐与水、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乙醇、甘油和/或单糖浆等混合来制备。
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在医药组合物中添加甜味剂、防腐剂、缓和剂、润滑剂、稀释剂、缓冲剂、赋香剂以及着色剂等医药制剂中使用的任意添加剂、或其他任意有效成分。
准药品用的内服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为准药品用的内服用组合物。具体来说可举出用于口腔清凉剂、喉部清凉剂、或健胃清凉剂等的内服用外用组合物。
作为准药品的内服用组合物的剂型,可举出乳剂、液体剂、或糖浆剂等。这些液体制剂可通过例如将氨甲环酸或其盐和多羟基酸或其盐与水、根据需要加入的乙醇、甘油和/或单糖浆等混合来制备。
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在准药品的内服用组合物中添加甜味剂、防腐剂、缓和剂、润滑剂、稀释剂、缓冲剂、赋香剂以及着色剂等食品或准药品组合物中使用的任意添加剂、或任意有效成分。
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外用组合物时,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根据适用对象的皮肤、粘膜的状态、氨甲环酸或其盐的使用目的、年龄或性别等有所不同,例如可为以下的方法。
即,一天数次(例如,约1~5次,优选1~3次)在皮肤上涂抹适量(例如,约0.05g~5g)。另外,以氨甲环酸或其盐的一天使用量例如为约3~1000mg的方式可涂抹组合物。涂抹时间例如可为3~100天。
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内服用组合物时,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根据使用对象的状态、氨甲环酸或其盐的使用目的、年龄、性别或体重等有所不同,例如可为以下的方法。
即,可将氨甲环酸或其盐例如约20~2000mg一天分数次(例如约1~3次)内服。内服时间例如可为约1~100天。
其他
本发明包含一种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抑制方法,其将氨甲环酸或其盐混合到含有多羟基酸或其盐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还包含一种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抑制方法,其将多羟基酸或其盐与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混合到含有氨甲环酸或其盐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种类、含量、含有率、组合物的性状、用途等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进行的说明相同。
另外,本发明包含用于制备含有多羟基酸或其盐的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抑制剂中的应用。还包含多羟基酸或其盐与多元醇和/或水溶性高分子在制备氨甲环酸或其盐的结晶析出抑制剂中的组合应用。各成分的种类、含量、含有率、组合物的性状、用途等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进行的说明相同。
[实施例]
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结晶析出试验(1)(酸种类的研究)
[表1]
在纯净水中如上述表1中所示加入氨甲环酸和柠檬酸、盐酸或葡萄糖酸后使之溶解。在本说明书中,溶解是指无视觉上可见的结晶,也无沉淀的状态。之后,在塑料浅底盘(FALCON EASY GRIP Peri Dish(35×10mm):ポリスチレン制:BECTONDICKINSON Cabbage,.NJ,USA.)中各取5g水溶液,在60℃的加热板(EC-1200N:アズワン株式会社)上加热6小时,蒸发水分。将浅底盘置于黑色纸上,目视确认结晶析出状态。加热后各试验液的状态如图1所示。
在添加葡萄糖酸的实施例1~3中,与添加了同浓度的柠檬酸或盐酸的比较例1~7相比,可抑制结晶的析出。
结晶析出试验(2)(pH的影响)
在纯净水中加入如下表2所示氨甲环酸和葡萄糖酸,使之溶解,用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之后在6孔板(TPP tissue culture plates TPP92406:SecondPlasticProducts AG社:直径34.6mm)中各取1g水溶液,在60℃的加热板(EC-1200N:アズワン株式会社)上边振荡边加热2小时,蒸发水分。用酶标仪(マイクロプレートリーダー)(SH-9000:コロナ电气株式会社)测定蒸发后的660nm下的吸光度,调查各孔的浊度。
[表2]
比较例1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氨甲环酸 2 2 2 2 2
葡萄糖酸 0 2 2 2 2
氢氧化钠 0 0 适量 适量 适量
纯净水 98 剩余 剩余 剩余 剩余
pH 7.33 4.1 5.0 6.0 7.0
总计(重量%) 100 100 100 100 100
图2中示出了将实施例4~7的吸光度相对于不加葡萄糖酸时(比较例1)(对照)的吸光度的比率表示为结晶析出率(%)的结果。可知在pH4~7的范围内,极其有效地抑制了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另外,在实施例4~7中,目视也没看出结晶析出。
结晶析出试验(3)(助剂的影响)
在纯净水中如下表3所示加入氨甲环酸、葡萄糖酸以及各成分,使之溶解。之后,在6孔板(TPP tissue culture plates TPP92406:Techno Plastic Products AG社:直径34.6mm)中各取1g水溶液,在60℃的加热板(EC-1200N:アズワン株式会社)上边振荡边加热2小时,蒸发水分。用酶标仪(SH-9000:コロナ电气株式会社)测定蒸发后的660nm下的吸光度,调查各孔的浊度。
[表3]
Pemulen:Pemulen TR1(B.F.Goodrich社)
图3示出了将实施例8~15的吸光度相对于不加葡萄糖酸时(比较例1)(对照)的吸光度的比率表示为结晶析出率(%)的结果。
图3中明确可知,含有葡萄糖酸的实施例8~15的制剂与不含葡萄糖酸的比较例1的制剂相比,可显著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混合多元醇的制剂(实施例8~12),与只含氨甲环酸以及葡萄糖酸的实施例15的制剂相比,更有效地地抑制了氨甲环酸。另外,混合黄原胶或Pemulen来替代多元醇的实施例13和14的制剂,与只含氨甲环酸以及葡萄糖酸的实施例15的制剂相比,抑制结晶析出的效果几乎相等。由以上结果可知,混合多元醇可更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结晶析出试验(4)(葡萄糖酸的浓度)
在纯净水中如下表4所示加入氨甲环酸或进一步加入葡萄糖酸,使之溶解。之后,和结晶析出试验(3)相同地用酶标仪测定660nm下的吸光度。
[表4]
比较例1 实施例16 实施17
氨甲环酸 2 2 2
葡萄糖酸 0 0.1 0.01
纯净水 98 97.9 97.99
pH 7.33 6 6.9
总计(重量%) 100 100 100
图4示出了将实施例16、17的吸光度相对于不加葡萄糖酸时(比较例1)(对照)的吸光度的比率表示为结晶析出率(%)的结果。图4中明确可知,葡萄糖酸依赖于用量抑制了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结晶析出试验(5)(丙二醇的浓度)
在纯净水中如下表5所示加入氨甲环酸或进一步加入葡萄糖酸以及丙二醇,使之溶解。之后,和结晶析出试验(3)相同地用酶标仪测定660nm下的吸光度。
[表5]
比较例1 实施例18 实施19
氨甲环酸 2 2 2
葡萄糖酸 0 0.5 0.5
丙二醇 0 5 10
纯净水 98 92.5 87.5
pH 7.33 5.7 5.3
总计(重量%) 100 100 100
图5示出了将实施例18、19的吸光度相对于不加葡萄糖酸时(比较例1)(对照)的吸光度的比率表示为结晶析出率(%)的结果。图5中明确可知,通过并用丙二醇和葡萄糖酸,依赖于用量地抑制了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结晶析出试验(6)(丙二醇的浓度)
在纯净水中如下表6所示加入氨甲环酸或进一步加入葡萄糖酸或进一步加入丙二醇,使之溶解。之后,和结晶析出试验(3)相同地用酶标仪测定660nm下的吸光度。
[表6]
比较例8 实施例20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氨甲环酸 1 1 1 1 1
葡萄糖酸 0 0.5 0.5 0.5 0.5
丙二醇 0 0 1 5 10
纯净水 99 98.5 97.5 93.5 88.5
pH 7.6 4.8 4.9 4.8 4.9
总计(重量%) 100 100 100 100 100
图6示出了将实施例20~23的吸光度相对于不加葡萄糖酸时(比较例8)(对照)的吸光度的比率表示为结晶析出率(%)的结果。图6中明确可知,丙二醇通过与葡萄糖酸并用,依赖于用量地抑制了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具体例。
实施例16:化妆水
在纯净水中混合、溶解下表7中的各成分并进行调整。pH为6.7。
[表7]
氨甲环酸 3
葡萄糖酸 4
甘油 1
1,3-丁二醇 5
乙醇 7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80EO) 0.1
焦亚硫酸钠 0.01
羟苯甲酯 0.1
香料 适量
pH调节剂 适量
纯净水 剩余
总计(重量%) 100
实施例17:乳液
以下表8所示的组成混合氨甲环酸、葡萄糖酸、甘油、1,3-丁二醇、SEPIGEL 305、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异硬脂酸酯(20EO)、黄原胶、羟苯甲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纯净水作为水相,混合三(辛酰基·辛酸)甘油、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羟苯丙酯作为油相,对各相进行加热搅拌,使其均匀之后,混合水相和油相乳化,冷却后加入香料进行调整。pH为4.7。
[表8]
氨甲环酸 3
葡萄糖酸 2
甘油 1
1,3-丁二醇 3
三(辛酰基·辛酸)甘油 10
SEPIGEL 305(SEPPIC社制) 3.5
硬脂醇 0.5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异硬脂酸酯(20EO) 1
单硬脂酸甘油酯 0.5
黄原胶 0.1
羟苯甲酯 0.1
羟苯丙酯 0.1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05
香料 微量(0.05~0.2)
纯净水 75.1~74.95
总计(重量%) 100
实施例18:啫喱
在纯净水中混合下表9的各成分进行调整。pH为5.8。
[表9]
氨甲环酸 5
葡萄糖酸 1.5
甘油 2
1,3-丁二醇 4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5
羟苯甲酯 0.1
纯净水 86.9
总计(重量%) 100
实施例19:乳霜
以下表10中的组成,在纯净水中混合氨甲环酸、葡萄糖酸、一缩二丙二醇、焦亚硫酸钠和羟苯甲酯作为水相,混合角鲨烷、霍霍巴油、SIMULGEL NS、甲基聚硅氧烷和乙酸生育酚作为油相,对各相进行加热搅拌,使其均匀之后乳化,冷却后加入苯氧乙醇和香料,再加入pH调节剂进行调节。pH为4.2。
[表10]
氨甲环酸 1
葡萄糖酸 1.5
一缩二丙二醇 3
角鲨烷 5
霍霍巴油 1
SIMULGEL NS(SEPPIC社制) 6
甲基聚硅氧烷 1
乙酸生育酚 0.2
焦亚硫酸钠 0.01
羟苯甲酯 0.2
苯氧乙醇 0.5
香料 适量
pH调节剂 适量
纯净水 剩余
总计(重量%) 100
实施例20:感冒用液体内服药
将下表11的各成分混合到纯净水中,使其均匀之后进行调整。pH为3.8。
[表11]
二氢可待因磷酸盐 0.05
愈创木酚甘油醚 0.5
氨甲环酸 0.7
葡萄糖酸 0.5
丙二醇 2.5
甘油 25
还原麦芽糖糖稀 37.5
香料 微量
pH调节剂 适量
纯净水 33.75
总计(重量%) 100
产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使用常用成分的简单组成有效地抑制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因此可适用于广泛用途的组合物。

Claims (6)

1.一种化妆品、准药品或医药用外用组合物、或者液体剂形态的医药用内服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化妆品、准药品或医药用外用组合物为液体剂、霜剂、凝胶剂或气雾剂形态,
包括(A)氨甲环酸、(B)葡萄糖酸、(C)选自甘油、二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甘醇、异戊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和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水,
pH为4以上且7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001~10重量%的氨甲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量,含有0.1~30重量%的葡萄糖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氨甲环酸,含有0.1~100重量份的葡萄糖酸。
5.一种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抑制方法,将(B)葡萄糖酸混合到含有(A)氨甲环酸、(C)选自甘油、二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甘醇、异戊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和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水的、pH为4以上且7以下的外用或内服用组合物中,其中外用组合物为化妆品、准药品、医药用外用组合物,内服用组合物为液体剂形态的医药用内服用组合物,所述化妆品、准药品或医药用外用组合物为液体剂、霜剂、凝胶剂或气雾剂形态。
6.一种葡萄糖酸、选自甘油、二甘油、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甘醇、异戊二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醇、甘露糖醇、戊二醇和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水在制备pH为4以上且7以下的化妆品、准药品或医药用外用组合物、或者液体剂形态的医药用内服用组合物中的氨甲环酸的结晶析出抑制剂中的组合应用,
所述化妆品、准药品或医药用外用组合物为液体剂、霜剂、凝胶剂或气雾剂形态。
CN201210447648.4A 2011-11-11 2012-11-09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Active CN103099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7981 2011-11-11
JP2011247981 2011-1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9800A CN103099800A (zh) 2013-05-15
CN103099800B true CN103099800B (zh) 2017-08-04

Family

ID=4830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7648.4A Active CN103099800B (zh) 2011-11-11 2012-11-09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48454B2 (zh)
CN (1) CN103099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0595A2 (en) 2010-09-23 2012-03-29 Inflammagen Administration of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to the stomach
CN103405384B (zh) * 2013-09-01 2015-05-13 吴静 氨甲环酸的药物组合物
DK3122349T3 (da) * 2014-03-25 2022-02-14 Leading Biosciences Inc Sammensætninger til behandling af autodigestion
CN104490762B (zh) * 2014-12-26 2017-11-17 陈长潭 一种氨甲环酸外用半固体制剂及制备方法
JP6894207B2 (ja) * 2016-09-23 2021-06-30 日本精化株式会社 トラネキサム酸含有化粧料又は皮膚外用剤
CN114788791A (zh) 2017-06-23 2022-07-26 宝洁公司 用于改善皮肤外观的组合物和方法
BE1025996A9 (fr) 2018-01-19 2020-05-11 Hyloris Dev Sa Solution orale d’acide tranexamique
CA3102288A1 (en) 2018-07-03 2020-01-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treating a skin condition
JP6836017B2 (ja) * 2019-02-01 2021-02-24 ロート製薬株式会社 皮膚外用組成物
EP4157206A1 (en) 2020-06-01 2023-04-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improving penetration of a vitamin b3 compound into skin
US10959933B1 (en) 2020-06-01 2021-03-3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Low pH skin care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5778896B (zh) * 2022-12-01 2024-04-02 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氨甲环酸注射液及其制法和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934A (zh) * 2006-12-26 2007-07-25 南京大学 防治术后淋巴瘘及胰瘘的复方泛影葡胺缓释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WO2011033858A1 (ja) * 2009-09-17 2011-03-24 株式会社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CN102105143A (zh) * 2008-08-06 2011-06-22 第一三共健康事业株式会社 含有凝血酸与抗坏血酸的稳定的药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9461A (ja) * 1998-06-09 1999-12-21 Lion Corp 歯磨組成物
JP2001104042A (ja) * 1999-10-13 2001-04-17 Kose Corp 化粧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マッサージ化粧用キット
JP2002363056A (ja) * 2001-06-07 2002-12-18 Tokiwa Corp 化粧料
JP2005068076A (ja) * 2003-08-25 2005-03-17 Tendou Seiyaku Kk トラネキサム酸類を含む外用液剤および清拭剤
JP2006347958A (ja) * 2005-06-16 2006-12-28 Toa Yakuhin Kk 咽頭粘膜抗炎症スプレー剤
JP5483675B2 (ja) * 2009-03-27 2014-05-0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JP5489206B2 (ja) * 2009-07-28 2014-05-14 クラシエホーム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パック化粧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934A (zh) * 2006-12-26 2007-07-25 南京大学 防治术后淋巴瘘及胰瘘的复方泛影葡胺缓释制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2105143A (zh) * 2008-08-06 2011-06-22 第一三共健康事业株式会社 含有凝血酸与抗坏血酸的稳定的药物组合物
WO2011033858A1 (ja) * 2009-09-17 2011-03-24 株式会社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9800A (zh) 2013-05-15
JP2013121955A (ja) 2013-06-20
JP6148454B2 (ja) 201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9800B (zh) 含有氨甲环酸的外用和内服用组合物
KR101186081B1 (ko) 기능성 분체
JP6430109B2 (ja) 外用組成物
JP2000128730A (ja) 保湿性植物抽出物を含有する化粧料組成物
JP2003095913A (ja) 化粧料組成物又は飲食品
JP6505905B2 (ja) カテキン脂肪酸誘導体の化粧料
JP2019038754A (ja) 皮膚外用剤
JP2004123637A (ja) ヒアルロン酸産生促進剤
JP6262414B2 (ja) 抗菌用組成物
JP2003342184A (ja) ヒアルロニダーゼ活性阻害剤及び化粧料組成物
JP5241054B2 (ja) コラーゲン合成促進用組成物
JP2002205913A (ja) 化粧料組成物
JP2004010526A (ja) 皮膚外用剤
JP2002363088A (ja) エラスターゼ活性阻害剤又は化粧料組成物
JP2003342123A (ja) コラゲナーゼ活性阻害剤、エラスターゼ活性阻害剤及び化粧料組成物
JP4707297B2 (ja) 外皮用組成物
CN110623949A (zh) 一种含有壬二酸单金属盐和莫诺苯宗的美白细化皮肤作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363057A (ja) メラニン生成抑制剤又は化粧料組成物
JP4637441B2 (ja) アスコルビン酸を含有する外皮用組成物
JP4684269B2 (ja) アスコルビン酸を含有する外皮用組成物
JP2002145723A (ja) γ−ポリグルタミン酸又はその塩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2010189368A (ja) 液状皮膚外用剤
JP6831549B2 (ja) Abca12遺伝子発現促進剤
JP2007308516A (ja) 外皮用組成物
JP2002363089A (ja) 過酸化脂質生成抑制剤又は化粧料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02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02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