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7312A -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7312A
CN103097312A CN2011800438932A CN201180043893A CN103097312A CN 103097312 A CN103097312 A CN 103097312A CN 2011800438932 A CN2011800438932 A CN 2011800438932A CN 201180043893 A CN201180043893 A CN 201180043893A CN 103097312 A CN103097312 A CN 103097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optical
optical element
protuberance
manufacture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38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7312B (zh
Inventor
芦田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97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7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6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 C03B11/08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for making solid articles, e.g. lenses
    • C03B11/082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for making solid articles, e.g. lenses having profiled, patterned or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40Product characteristics
    • C03B2215/41Profiled surfaces
    • C03B2215/414Arrays of products, e.g.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61Positioning the glass to be pre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press dies or press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成形多个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形状精度良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对成形模具(10)设置用于改变熔融了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凸部(12d),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可以在光学面转印面(12a)中距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点更近的边缘侧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流动。由此,在一并成形多个玻璃透镜(10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光学面转印面(12a)中高精度地转印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功能面(101a),从而可以一并制造良好的形状精度的玻璃透镜(100)。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特别涉及对熔融状态的玻璃直接进行模压成形(press-molding)的类型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制造方法而成形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将玻璃制的光学元件成形的方法,例如有如下方法:通过使规定重量的熔融玻璃落下,用下模保持落下的熔融玻璃滴,不对该熔融玻璃滴再次加热而在模具之间进行模压来得到光学元件(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方法中,在光学面转印面的中心附近滴落熔融玻璃滴,在为了将光学元件成形多个而使用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模具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得到良好的形状精度的光学元件的可能性。即,在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模具的情况下,例如没有将熔融玻璃滴落在特定的光学面转印面之上而滴落在光学面转印面以外的适当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玻璃的流速和粘性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出现流入的玻璃与光学面转印面未接触的区域。因此,光学面转印面的转印变得不完全,而难于精度很好地制造包含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成形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3088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借鉴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光学元件成形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实现形状精度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制造方法而成形的光学元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相关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滴落工序,针对一对模具之中的与多个光学元件对应地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一方的模具,滴落熔融了的玻璃滴(光学元件用玻璃滴);以及成形工序,将一方的模具和另一方的模具对准并进行模压成形;一方的模具在与上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以外的模面对应的部分具有改变玻璃滴的流动的凸部。此处,与设置了凸部的光学面转印面以外的模面对应的部分是例如被多个光学面转印面包围而以往被作为平坦面的部分。
根据上述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模具中设置用于改变熔融了的玻璃滴的流动的凸部,玻璃滴可以在光学面转印面中距玻璃滴的滴落点更近的边缘侧沿着光学面转印面流动。换言之,被滴落在一方的模具中的玻璃滴,在流入到光学面转印面时,流动被凸部调整,而沿着光学面转印面中的与靠近凸部的边缘侧近的倾斜角度大的光学面转印面流动的倾向提高。由此,在将多个光学元件一并成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光学面转印面中高精度地转印光学元件的光学面,从而可以一并制造良好的形状精度的多个光学元件。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形态或者观点中,在上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和凸部之间形成有平坦的模面。在该情况下,由凸部调整了流动的玻璃滴经由平坦的模面而流入到光学面转印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中,平坦的模面是连接上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连结面转印面。该连结面转印面对在成形品中连接多个光学元件的部分进行成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观点中,其特征在于,凸部被设置在滴落工序中的玻璃滴的落下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使落下的玻璃滴从落下地点的凸部比较均等且高效地流入到周围的多个光学面转印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凸部被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多个凸部,可以更复杂地控制玻璃的流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凸部的形状是圆顶状、球状、圆锥状、以及圆锥台状中的任一种。在该情况下,可以比较简单地形成凸部。另外,圆顶状、球状、圆锥状、以及圆锥台状如果投影到平面则是点对称的形状,在玻璃滴落下到凸部之上的情况下,可以使落下的玻璃滴从落下地点的凸部向存在于其周围的多个光学面转印面大致均匀地流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凸部通过在滴落工序之前将熔融了的玻璃滴(凸部用玻璃滴)滴落的事前滴落而形成。在该情况下,通过与光学元件相同地用玻璃滴形成凸部,玻璃制的凸部在成形工序时因来自周围的热而表面熔融或者整体被压破,被多个光学元件的集合体即玻璃成形体吸收。由此,可以减低模具形状的制约。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凸部被载置在连接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平坦的连结面转印面之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形成凸部的玻璃滴的重量是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的重量的1/10以下。在该情况下,形成凸部的玻璃滴的重量与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的重量相比较至少变小1位数程度或者其以上,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玻璃制的凸部成为光学元件的成形的障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形成凸部的玻璃滴以及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是相同组成的玻璃。在该情况下,将形成凸部的玻璃滴与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一致地进行一体化而成为多个光学元件的集合体即玻璃成形体,因此可以减低光学元件的形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形成凸部的玻璃滴是软化点比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更低的玻璃。在该情况下,在成形工序时,可以使凸部比较迅速地软化,从而可以防止玻璃制的凸部特别是在模压的初期阶段成为光学元件的成形的障碍。由此,可以提高光学元件的光学面的面精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中,其特征在于,形成凸部的玻璃滴经由具有直径比形成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更小的开口部的滴落板而形成。在该情况下,经由上述滴落板形成玻璃滴,因此可以将与形成光学元件用玻璃滴的喷嘴相同的喷嘴用于凸部的成形。由此,可以将从1个喷嘴滴落的玻璃滴分别制作为光学元件用和凸部用,从而可以抑制成本。
本发明涉及的玻璃元件使用上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而成形。由此,在成形了多个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转印精度良好的光学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用于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玻璃透镜的制造方法的成形装置的图。
图2(A)是关于成形模具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B)是(A)的FF向视剖面图。
图3(A)是根据成形模具成形的玻璃成形体的平面图,(B)是(A)的GG向视剖面图,(C)是(A)的从玻璃成形体切出的玻璃透镜的剖面图。
图4(A)、(B)是说明用于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玻璃透镜的制造方法的成形装置的另外的图。
图5(A)、(B)是说明使用成形装置的玻璃透镜的制造工序的剖面图。
图6(A)是说明滴落工序后的玻璃滴的流动的概念图,(B)是说明(A)的比较例的图。
图7(A)~(C)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成形模具的斜视图。
图8(A)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成形模具的平面图,(B)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成形模具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等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
装入了如图1所示的成形模具10的成形装置200是用于将作为原材料的玻璃进行熔融来直接模压的加压成形的装置,作为用于获得如图3(C)所示的光学元件即玻璃透镜100的集合体或者前工序加工品,可以制造如图3(A)以及3(B)所示的玻璃成形体MP。另外,成形装置200除了作为主要的构件的成形模具10之外,还具备用于在制造玻璃透镜100的时候使成形模具10进行移动、开闭动作等的控制驱动装置4,玻璃滴形成装置5(参照图4(A))等。
如图1所示,成形模具10具备可动侧的上模1以及固定侧的下模2。成形的时候,例如下模2被维持在固定状态,而上模1以与下模2对置的方式移动,来进行将两模1、2相互面对那样的合模。此处,如图3(A)~3(C)所示,由成形装置200成形的玻璃成形体MP包含多个玻璃透镜100。以将作为集成型的半成品的玻璃成形体MP进行分割的方式切出的各个玻璃透镜100成为例如用于摄像装置等的摄像透镜的一部分。玻璃透镜100具备具有光学功能的中心部100a以及自中心部100a开始向外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100b。作为玻璃透镜100的光学面而起作用的光学功能面101a、102a的曲率相互不同,为了防止在加压成形时空气积存而发生成形不良,将曲率大的光学功能面102a侧作为下方来进行透镜制作。也就是说,在该成形模具10中,下模2的光学面转印面12a的曲率大。另一方面,上模1的光学面转印面11a则几乎没有曲率。在玻璃成形体MP中,多个玻璃透镜100经由连结部100c成形为一体,而通过在连结部100c中利用切块(dicing)等来将玻璃透镜100以及其周边切出为规定大小的方形,被分割成各个独立的玻璃透镜100。在各玻璃透镜100中,分割后剩余的连结部100c相当于从周围支撑玻璃透镜100的平板状的凸缘部100b,被利用到向摄像透镜的组装。
首先,参照图1、2(A)以及2(B)说明下模2。下模2具备模本体2a、支撑部2b以及加热器部2c。
如图1、2(A)以及2(B)所示,下模2中模本体2a是圆筒状的,作为在模面12之上成形时的转印面,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12a以及连结面转印面12b。前者的光学面转印面12a用于形成玻璃透镜100中在中心部100a的相对地曲率大的光学功能面102a,在以模面12的中心部CO为基点的圆周CS之上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结果,光学面转印面12a配置在虚拟的正方形的四个角落,这是考虑到之后的通过切块的分割的方便。后者的连结面转印面12b用于形成连结部100c的连结面102c(之后完成的凸缘部100b的凸缘面102b),作为除了在模面12之上被2维地排列的多个光学面转印面12a之外的模面,自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的外缘开始向其他的光学面转印面12a或者模面12的周边延伸。
如图2(A)以及2(B)所示,在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与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等距离的位置,设置有1个用于改变形成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参照图4(A))的流动的凸部12d。此处,模面12中的中心部CO附近的模面成为被4个光学面转印面12a包围的平坦面。也就是说,凸部12d被配置在被4个光学面转印面12a包围的平坦面(平坦的模面)的中央。详细内容在后面记述,用于形成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在凸部12d的位置落下(参照图4(B))。凸部12d是圆顶状的,由凸部用玻璃滴K形成(参照图4(A))。具体地,凸部12d通过在后面记述的在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工序之前滴落同样地熔融了的凸部用玻璃滴K的事前滴落而形成。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凸部12d的高度和自凸部12d的外缘开始到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的外缘为止的距离的比根据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大小等适当地设定,例如设为2:5。
回到图1,在下模2的支撑部2b的根部设置的加热器部2c中,内置有用于对模本体2a适度地加热的电加热器40b。
接下来,说明上模1。如图1所示,上模1具备模本体1a、支撑部1b以及加热器部1c。
上模1中模本体1a是圆筒状的,作为在模面11之上成形时的转印面,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11a以及连结面转印面11b。前者的光学面转印面11a用于形成玻璃透镜100中相对地曲率小的光学功能面101a,与下模2的光学面转印面12a对置地、在将模面11的中心部作为基点的圆周之上等间隔地形成有4个。后者的连结面转印面11b用于形成连结部100c的连结面101c(之后完成的凸缘部100b的凸缘面101b),作为除了在模面11之上被2维地排列的多个光学面转印面11a之外的模面,自各光学面转印面11a的外缘向其他的光学面转印面11a或者模面11的周边平坦地延伸。
在上模1的支撑部1b的根部设置的加热器部1c中,内置有用于对模本体1a适度地加热的电加热器40a。
上模1和下模2在加压成形时保持有恰当的位置关系,使得上模1的各转印面11a、11b以及下模2的对应的各转印面12a、12b分别被同轴地配置,在模压时以及冷却时相互离开规定间隔等。
控制驱动装置4,为了利用成形模具10的玻璃透镜100的成形,进行给电加热器40a、40b供电的控制、上模1以及下模2的开闭动作等的装入了成形模具10的成形装置200整体的控制。另外,被控制驱动装置4驱动的上模1,如图1所示,能够在水平的AB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在垂直的CD方向上移动。例如将两模1、2对准来进行合模的时候,首先使上模1移动到下模2的上方位置来使两模1、2的轴CX1、CX2一致,进而使上侧的光学面转印面11a和下侧的光学面转印面12a分别一致,使上模1降下来对下模2侧用规定的力挤压。
如图4(A)所示,玻璃滴形成装置5具有原材料供给部51以及滴落板52。原材料供给部51以及滴落板52由未图示的加热器加热,使原材料供给部51内的玻璃成为熔融状态,维持通过滴落板52的玻璃的熔融状态。
原材料供给部51是如下部分:积存用未图示的坩埚等熔融的熔融玻璃G,在规定的定时将从熔融玻璃G获得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从喷嘴51a滴落,并提供给下模的模面12或者滴落板52。该原材料供给部51不仅是形成直接利用于玻璃成形体MP的成形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时候,还在玻璃成形体MP的成形之前进行的事前滴落的工序中形成凸部用玻璃滴K的时候使用。
滴落板52用于形成比由原材料供给部51提供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更小的凸部用玻璃滴K。该滴落板52配置在原材料供给部51的下部设置的喷嘴51a的正下方,具有直径比原材料供给部51的喷嘴51a的开口更小的开口部52a。由此,落下到滴落板5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经由开口部52a成为比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更小直径的凸部用玻璃滴K。具体地,开口部52a的直径的大小成为:凸部用玻璃滴K的重量是从喷嘴51a落下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重量的1/10以下那样的大小。
以下,参照图4(A)具体地说明成形模具10中下模2的凸部12d的形成。如图4(A)所示,用于形成凸部12d的凸部用玻璃滴K使用玻璃滴形成装置5而形成(事前滴落工序)。
首先,将在积存有用未图示的坩埚等熔融了的熔融玻璃G的原材料供给部51的下部形成的喷嘴51a和滴落板52的开口部52a配置在下模2的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与光学面转印面12a等距离的连结面转印面12b的上方,将熔融玻璃G从喷嘴51a自然滴落到滴落板52之上。落下到滴落板5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通过开口部52a并变化成比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更小直径的凸部用玻璃滴K(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1/10以下的重量),自然滴落到模面12之上。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滴落板52可以调整凸部用玻璃滴K的大小。滴落的凸部用玻璃滴K一边由于表面张力维持其形状,一边在模面12之上冷却并硬化而成为具有圆顶状的外形的凸部12d。另外,熔融玻璃G中使用的原材料的玻璃是使用与玻璃成形体MP(玻璃透镜100)相同组成的玻璃,例如,相应的有磷酸盐系玻璃等。
以下,参照图4(B)、5(A)、以及5(B),说明使用了如图2(A)等所示的成形模具10的包含多个玻璃透镜100的玻璃成形体MP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在原材料供给部51的下部形成的喷嘴51a配置在下模2的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通过事前滴落形成的凸部12d的上方,将熔融玻璃G从喷嘴51a自然滴落在模面12之上(滴落工序)。此时,在熔融玻璃G的滴落之前,利用电加热器40b对模面12加热到作为玻璃透镜100的原材料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玻璃转变点温度程度的温度。另外,在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后使喷嘴51a退避到不影响上模1的升降的位置。通过基于从该喷嘴51a的自然落下的玻璃供给方法,可以抑制为了获得玻璃透镜100而滴落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重量的偏差。另外,作为用于熔融玻璃G的原材料的玻璃,如已经说明了的那样,可以使用与凸部用玻璃滴K同样的例如磷酸盐系玻璃等。另外,滴落工序也可以在事前滴落工序之后使滴落板52退避而继续进行。
在滴落工序中,如图6(A)所示,滴落到模面1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在作为落下地点的凸部12d从凸部12d的周围的连结面转印面12b开始以放射状向各光学面转印面12a扩展。此时,落下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碰到凸部12d,由此调整流动的速度、方向。具体地,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被控制成倾斜朝向下方的流动,在光学面转印面12a中离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点更近的边缘侧(图2(A)的区域AR)附近,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以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的方式流入。另外,在没有设置凸部12d的情况下,作为比较例,如图6(B)所示,在光学面转印面12a的边缘侧,容易出现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没有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的部分,在该部分形成空隙S,而成为光学面转印面12a未被良好地转印的状态。
在将规定量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从喷嘴51a滴落到模面12之上后,在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仍能够加压变形的温度的期间,如图5(A)所示,使预先加热到与下模2相同程度的温度的上模1下降,以使模面11和模面12相互对置的状态使上模1接近下模2,对下模2上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在上下模1、2之间进行加压成形(成形工序)。在成形工序时,在下模2的模面12设置的凸部12d由于模压以及加热而被压破,以与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熔合的方式被成形。
从上述滴落工序到成形工序,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温度逐渐降低,由此将包含具有玻璃透镜100的一侧的光学功能面101a以及凸缘面101b和另一侧的光学功能面102a以及凸缘面102b的玻璃透镜100的玻璃成形体MP成形。如图3(A)所示,在成形后的玻璃成形体MP中,熔合了的凸部12d变得无法与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区分,或者成为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和凸部用玻璃滴K之间的边界80勉强可以区分的程度。将玻璃成形体MP充分地冷却后,解除对下模2以及上模1的加压,如图5(B)所示,通过使上模1上升,将玻璃成形体MP取出到模外(取出工序)。
取出工序后,将玻璃成形体MP的连结部100c利用切块机(dicer)等来4分割成方形,获得如图3(C)所示的玻璃透镜100(切出工序)。
根据上述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对成形模具10设置用于改变熔融了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凸部12d,由此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可以在光学面转印面12a中距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滴落点更近的边缘侧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流动。换言之,滴落到下模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在流入到光学面转印面12a的时候,由凸部12d调整流动,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中距边缘侧较近的倾斜角度大的光学面转印面12a流动的倾向提高。由此,在将多个玻璃透镜100一并成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光学面转印面12a中高精度地转印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功能面101a,可以一并制造良好的形状精度的玻璃透镜100。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相关的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变形,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A)所示,在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距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等距离的位置,设置有1个用于改变形成玻璃透镜100的玻璃滴的流动的凸部12d。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2d是圆锥状,作为成形模具10的一部分被预先形成在模面12之上。也就是说,凸部12d不是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凸部用玻璃滴K的事前滴落来形成的,而是在模具加工的阶段形成的。凸部12d的模具加工是通过例如切削加工进行的。另外,也可以将凸部12d作为另外的部件预先形成而安装到模面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2d也可以成为球状、如图7(B)所示的圆锥台状、如图7(C)所示的梯形状。
第3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相关的第3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第3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变形,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8(A)所示,在构成成形模具10的下模2的模本体2a的上端部,形成有矩形形状的模面12。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面转印面12a在将模面12的中心部CO作为基点的四边形周GS之上等间隔地形成有8个。也就是说,光学面转印面12a被配置在除了中央的阵点之上。关于未图示的上模也是同样地,在矩形形状的模面中形成有与下模2的光学面转印面12a相对置的8个光学面转印面。
如图8(A)所示,在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距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等距离的位置,设置有1个凸部12d。用于形成玻璃透镜100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参照图4(B))落下到相当于凸部12d的中心的落下地点90。凸部12d汇集了多个圆顶状的突起,由在中心部CO的1个顶点和在其周围等间隔地配置的4个顶点构成。凸部12d的外缘的一部分向距中心部CO最远的4个角落的光学面转印面12a延伸,在各光学面转印面12a中,凸部12d的外缘和光学面转印面12a的距离的差距变小。凸部12d通过将凸部用玻璃滴K滴落5次而形成,或者通过使用具有5个开口部的滴落板将5个凸部用玻璃滴K同时地滴落而形成。
滴落到模面1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自落下地点90开始向各光学面转印面12a放射状地扩展。此时,凸部12d的外缘和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的距离的偏差小,因此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速度、方向被调整,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以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的方式流入。
第4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相关的第4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第4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第3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变形,没有特别说明的部分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8(B)所示,在模面12的中心部CO、且距各光学面转印面12a等距离的位置设置有1个凸部12d,在包围凸部12d的圆周RS之上设置有8个凸部12e。8个凸部12e在各光学面转印面12a之间分别各配置有1个。凸部12d、12e是圆顶状的,由凸部用玻璃滴K形成(参照图4(A))。中心部CO的凸部12d的直径比圆周RS之上的凸部12e大,使用不同大小的滴落板的开口部形成。凸部12d、12e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地,可以依次单独地形成,也可以同时地形成。另外,也可以用模具制作同样的凸形状。
滴落到模面12的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自落下地点90开始向各光学面转印面12a放射状地扩展。此时,设置在圆周RS之上的凸部12e暂时成为壁,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速度、方向被调整,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以沿着光学面转印面12a的方式流入。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相关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但是本发明相关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不限于上述的内容。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部12d、12e的形状、大小是例示的,只要是可以改变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的流动的形状、大小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凸部12d、12e的凸部用玻璃滴K也可以是软化点比光学元件用玻璃滴GD低的玻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面转印面12a等的数量不限于4个或者8个,只要是2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用于在模面12之上设置凸部用玻璃滴K的凹部。由此,可以使凸部用玻璃滴K的位置稳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玻璃透镜100切出成方形,但是切出的形状是例示的,例如也可以切出成圆形。另外,可以根据玻璃透镜100的切出方法自由地设定光学面转印面11a、12a的配置。
另外,在第1、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滴落板52形成凸部用玻璃滴K,但是也可以另行使用滴落期望的大小的直径的玻璃滴的喷嘴来形成。
另外,第1、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做事前滴落,预先用玻璃形成具有期望的形状、大小的凸部12d、12e而安装到模面12之上。

Claims (13)

1.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滴落工序,针对一对模具中的与多个光学元件对应地具有多个光学面转印面的一方的模具,滴落熔融了的玻璃滴;以及
成形工序,将所述一方的模具和另一方的模具对准而进行模压成形,
所述一方的模具在与除了所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以外的模面对应的部分具有改变所述玻璃滴的流动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和所述凸部之间形成有平坦的模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模面是将所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连接的连结面转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被设置在所述滴落工序中的所述玻璃滴的落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被设置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形状是圆顶状、球状、圆锥状、以及圆锥台状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是通过在所述滴落工序之前将熔融了的玻璃滴滴落的事前滴落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被载置在将所述多个光学面转印面连接的平坦的连结面转印面之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部的玻璃滴的重量是形成所述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的重量的1/1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部的玻璃滴与形成所述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是相同组成的玻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部的玻璃滴是软化点比形成所述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低的玻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凸部的玻璃滴是经由具有直径比形成所述多个光学元件的玻璃滴更小的开口部的滴落板而形成的。
13.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是使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而成形的。
CN201180043893.2A 2010-09-16 2011-09-16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Active CN103097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8320 2010-09-16
JP2010208320 2010-09-16
PCT/JP2011/071239 WO2012036277A1 (ja) 2010-09-16 2011-09-16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7312A true CN103097312A (zh) 2013-05-08
CN103097312B CN10309731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83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3893.2A Active CN103097312B (zh) 2010-09-16 2011-09-16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09141B2 (zh)
JP (1) JP5796580B2 (zh)
CN (1) CN103097312B (zh)
WO (1) WO20120362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368A1 (zh) * 2022-06-01 2024-01-11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玻璃产品的成型模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4042060A1 (ja) * 2012-09-15 2016-08-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アレイ積層体、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レンズアレイ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5916822A (zh) 2014-01-24 2016-08-3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阵列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以及透镜阵列光学系统
JP6506338B2 (ja) * 2017-03-30 2019-04-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シリンドリカル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11469496B2 (en) * 2018-11-20 2022-10-11 Luminit Llc Reducing the optical effects of domes
CN111138074B (zh) * 2020-01-09 2021-07-30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产品成型模具、成型设备及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6906A (ja) * 2005-03-17 2006-09-28 Seiko Epson Corp 成形金型及び光学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09091027A1 (ja) * 2008-01-19 2009-07-2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ガラスゴブの製造方法、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ガラスゴブ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WO2009116573A1 (ja) * 2008-03-21 2009-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ゴブ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ガラス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WO2009122949A1 (ja) * 2008-04-02 2009-10-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CN101712526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透镜的制造方法以及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8840A (ja) * 1989-04-10 1989-12-13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JP2000281360A (ja) * 1999-03-29 2000-10-1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成形用光学素材、成形用光学素材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品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6906A (ja) * 2005-03-17 2006-09-28 Seiko Epson Corp 成形金型及び光学ガラ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09091027A1 (ja) * 2008-01-19 2009-07-2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ガラスゴブの製造方法、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ガラスゴブ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WO2009116573A1 (ja) * 2008-03-21 2009-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ゴブ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ガラス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WO2009122949A1 (ja) * 2008-04-02 2009-10-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CN101712526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透镜的制造方法以及透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368A1 (zh) * 2022-06-01 2024-01-11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玻璃产品的成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47633A1 (en) 2014-05-29
WO2012036277A1 (ja) 2012-03-22
JP5796580B2 (ja) 2015-10-21
CN103097312B (zh) 2016-01-20
JPWO2012036277A1 (ja) 2014-02-03
US9309141B2 (en) 2016-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312B (zh)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元件
CN101397183B (zh) 精密模压成形用预成形件、成形模具、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54778A (zh) 玻璃透镜
CN1939850B (zh) 玻璃块的制造方法、其制造装置以及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WO2014042060A1 (ja) 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アレイ積層体、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レンズアレイ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045833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939851B (zh) 精密冲压成型用预制坯、其制造方法及光学元件制造方法
CN104066690B (zh) 玻璃块的成型装置以及玻璃块的制造方法
CN102757168B (zh) 精密冲压成型用玻璃预型件制造方法及光学元件制造方法
CN102583972A (zh) 精密冲压成型用玻璃预制件制造方法及光学元件制造方法
WO2013088808A1 (ja) カバー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2557393A (zh) 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WO2009122949A1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CN107056030A (zh) 玻璃元件以及玻璃元件的制造方法
JPH0840726A (ja) 成形用ガラス素材の形成装置
JP2020125216A (ja) 滴下ノズル及び成形装置
JP2000281360A (ja) 成形用光学素材、成形用光学素材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品成形方法
JPH11236224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JP4167610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801863B (zh) 玻璃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JP2012086996A (ja) 成形用型およ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345880A (ja) 玉枠付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4957623B2 (ja) 溶融ガラス滴の微小化方法、ガラスゴブ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10150571A1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057515A (ja) ガラスゴブ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