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5505B -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5505B
CN103085505B CN201210375863.8A CN201210375863A CN103085505B CN 103085505 B CN103085505 B CN 103085505B CN 201210375863 A CN201210375863 A CN 201210375863A CN 103085505 B CN103085505 B CN 103085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th
flow
box
ad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5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5505A (zh
Inventor
北岛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5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5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图像记录设备包括:记录装置;盒;排出盘;输送路径;输送器;电力源;冷却空气流动路径;吹风机,构造成对空气施加风力,以引起空气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壳体。电力源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相对于盒、输送路径和记录装置布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下方区域中;记录装置就竖直方向而言布置在高于或等于盒的位置;电力源与盒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重叠。附加的盒装置附接到该壳体。本发明防止用于冷却电力源的空气不良影响记录介质的输送。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图像记录设备,该设备具有:输送路径,记录介质被沿该路径输送;以及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用于冷却电力源的空气沿该路径流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临时公布特开2004-341374A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设备包括:输送路径,片状介质被沿该路径输送;以及流动路径,用于冷却电力源的空气沿该路径流动。构造该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使得通过第一进气口将外部空气引入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并且通过旋转风扇而由外部空气冷却电力源。由风扇通过在纸张输送引导器中形成的多个通风孔吸入外部空气,并且通过在风扇下游侧上设置的出风口将吸入的外部空气排至外部。将容纳在纸供应盒内的片状介质输送到如下空间,在该空间由光书写单元执行图像形成,同时沿输送路径引导该片状介质。在其上已经形成图像的片状介质被排出至排出盘,同时沿具有多个通风孔的纸张输送引导器引导该片状介质。因此,关于图像形成设备,所关心的是片状介质的输送路径和空气的流动路径彼此相交,并且流经流动路径的空气不良影响片状介质的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有利在于,它们提供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该图像记录设备和该附加的盒装置被构造成防止用于冷却电力源的空气不良影响记录介质的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包括: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记录空间中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所述记录空间被限定为面对所述记录装置;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容纳将由所述记录装置记录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排出盘,所述排出盘被构造成堆叠已经由所述记录装置形成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路径,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输送路径从所述盒经由所述记录空间被输送至所述排出盘;输送器,所述输送器被构造成对所述记录介质施加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输送路径输送的输送力;电力源,所述电力源至少对所述输送器供应电力;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用于冷却所述电力源的空气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被构造成对空气施加风力,以便引起空气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记录装置、所述盒、所述输送路径、所述输送器、所述电力源和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在该构造中,所述电力源和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盒、所述输送路径和所述记录装置而言被布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下方区域中。所述记录装置就所述竖直方向而言位于高于或等于所述盒的位置处。所述电力源与所述盒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互重叠。
在该构造中,电力源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被布置在竖直方向处于盒、输送路径和记录装置下方的区域中,并且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空气不碰撞流经输送路径的记录介质。因此,能防止空气不良影响记录介质的输送。此外,由于电力源被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与盒重叠,所以能够通过盒防止打印剂(墨或调色剂)从记录装置渗漏以及在输送器中产生的纸粉落到电力源上。
根据上述构造,能防止用于冷却电力源的空气不良影响记录介质的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附加的盒装置,所述附加的盒装置将被附接到图像记录设备的壳体,所述附加的盒装置包括:附加的盒,所述附加的盒被构造成容纳记录介质,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记录装置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附加的输送路径,在所述附加的盒中容纳的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被输送至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输送路径;附加的输送器,所述附加的输送器被构造成对所述记录介质施加输送力,从而沿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用于冷却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电力源的空气沿所述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流动,其中:中继路径被布置在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连通;并且所述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被布置成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连通,从而前进不与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及所述中继路径相交。
附图说明
图1主要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构造的示意图。
图2示出中继路径和进气路径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观察的横截面图,示出从第一进气口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空气的流动。
图4主要示出喷墨打印机构造的示意图,附加的盒装置与喷墨打印机附接。
图5是示出附加的输送路径、中继路径、进气路径和进气切换装置的放大图。
图6是示出从第二进气口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空气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7是主要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构造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与图3对应的横截面图,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设备为喷墨打印机10,其中使用喷墨头14a-14d作为“记录装置”,并且使用纸张P作为“记录介质”。
如图1中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包括作为附属单元的附加的盒装置34,并且构造该喷墨打印机10使得用户能够取决于用法,根据用户的判断力选择是否将附加的盒装置34附接至喷墨打印机10。因此,首先解释附加的盒装置34未附接至喷墨打印机10的构造,并且然后解释附加的盒装置34附接至喷墨打印机10的构造。在以下解释中,“上侧”意思是竖直方向的上侧,并且“下侧”意思是竖直方向的下侧。参考用户所观察的方向定义前后方向。换句话说,“前侧”意思是用户所观察的近侧,而“后侧”意思是用户观察的背侧。在该实施例中,图1中的左侧对应于前侧。
(未附接附加的盒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构造)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被构造成在预定记录空间Q处在纸张P上记录图像。喷墨打印机10包括:喷墨头14a-14d;墨罐16a-16d,用于存储墨;盒18,其容纳纸张P;排出盘20,已由喷墨头14a-14d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排出至该排出盘20;输送路径22,纸张被从盒18经过预定记录空间Q输送到排出盘20;以及输送器24,其被构造成对纸张P施加输送力,该输送力用于沿输送路径22输送纸张P。
如图1中所示,喷墨打印机10包括电力源26,电力源26至少对输送器24、散热器28、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和吹风机32供应电力,输送器该散热器28用于散发来自电力源26的热,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用于冷却电力源26的空气沿该路径流动,该吹风机32对空气施加风力,从而空气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
此外,如图1中所示,喷墨打印机10包括:中继路径38,输送路径22通过该中继路径38与附加的盒装置34(参见图4)的附加的输送路径36连通;一对输送辊40,其向纸张P施加输送力,从而沿传递路38输送纸张P;以及进气切换装置42,其执行切换以将空气从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9中的一个进气口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以及控制单元44,其控制喷墨打印机10中的各个部件。
如图1所示,壳体12用作用于容纳上述部件的外壳,且由前壁部分50a、后壁部分50b、底部分50c、顶部分50d、左壁部分50e(参见图3)以及右壁部分50f构造成具有在前后方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如下文所述,纸张P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被从前侧输送到后侧。因此,前壁部分50a和后壁部分50b都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1所示,在壳体12的前壁部分50a中形成进气路径52的上游侧开口52a,用于允许壳体12外部的空气通过提供中继路径38的区域流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在壳体12的后壁部分50b中形成排出开口54,排出开口54用于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如图2中所示,在壳体12的底部分50c中设置:中继路径38的进入部分38a;第二进气口58,用于允许从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参见图4)提供的空气流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以及通孔62,附加的盒装置34(图4)的操作销60(参见图5)被插入该通孔62。此外,如图1中所示,在壳体12的顶部分50d上设置纸张排出开口64,纸张P通过纸张排出开口64被向前排出。壳体12的顶表面的位于纸张排出开口64的前侧上的一部分形成为排出部分20,纸张P被排出至该排出部分20。
如图1中所示,在竖直方向低于壳体12的部分的区域中,水平布置盒18,当作为俯视图(参见图3)观察时盒18具有四边形形状。壳体12的内部空间被分为:第一区域G1,其位于盒18的上侧上;以及第二区域G2,其位于盒18的下侧上。在第一区域G1中,布置有喷墨头14a-14d、墨罐16a-16d、输送路径22、输送器24以及控制单元44。在第二区域G2中,设置电力源26、散热器28、第一冷却空气流路径30、吹风机32、中继路径38、一对输送辊40以及进气切换装置42。
如图1中所示,盒18为托盘状容器,其具有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伸长的形状。盒18包括:容器主体65,其容纳一叠纸张P;支撑板66,其支撑容器65内部的纸张P;以及弹簧(未示出),其向上压支撑板66的前部。在壳体12的前壁部分50a的与盒18对应的部分处形成插入孔69,从而盒18能够可拆卸地通过该插入孔69附接至壳体22的内部。在盒18被插入壳体12内部的情况下,在插入孔69和盒18之间形成缺口,并且该缺口为上游侧开口52a。
如图1中所示,输送路径22由水平路径22a、供应路径22b和排出路径22c构成,从而具有字母“S”形状,该水平路径22a用于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水平方向输送纸张P,该供应路径22b用于将盒18中所容纳的纸张P输送至水平路径22a,该排出路径22c用于将已通过水平路径22a的纸张P输送至排出盘20。沿输送路径22布置形成输送器24的部件。
如图1中所示,输送器24包括:输送单元24a,其向纸张P施加用于在水平路径22a上输送纸张P的输送力;供应辊24b,其以预定时间向输送单元24a供应纸张P;输送辊24c和24d,其向纸张P施加用于沿供应路径22b输送纸张P的输送力;输送辊24e和24f,其向纸张P施加用于沿排出路径22c输送纸张P的输送力;以及拾取辊68,其一张接一张地拾取盒18中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供应给供应路径22b。输送单元24a包括:驱动轮70;从动轮72;无端皮带,该无端皮带被设置成在滑轮70和72之间延伸;以及驱动马达78,其经由齿轮单元76被连接至驱动轮70的旋转轴70a。输送单元24a的驱动马达78、输送辊24b的驱动马达(未示出)、用于输送辊24c、24d、24e和24f的驱动马达(未示出)以及用于拾取辊69的驱动马达被电连接至电力源26和控制单元44。
在图1中,驱动轮70和无端皮带74的旋转方向都为顺时针方向,并且纸张P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从前侧被输送到后侧。换句话说,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等于将盒18从插入孔69插入的方向以及将空气从上游侧开口52a引入的方向。如图1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水平路径22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部分位于预定记录空间Q,并且喷墨头14a-14d位于预定记录空间Q的上侧。因此,如图3中所示,纸张P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输送方向为“副扫描方向”,并且与该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
如图1中所示,每个喷墨头14a-14d都具有:长方体头保持器80(图3),其在主扫描方向延伸;以及喷射头82,该喷射头82被设置为在头保持器80的下表面上在主扫描方向延伸。另外,分别对喷墨头14a-14d设置分别存储不同颜色(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的墨的墨罐16a-16d。换句话说,根据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为行式彩色打印机。如图3中所示,每个喷墨头14a-14d均被布置成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与盒18重叠,从而从喷墨头14a-14d渗漏的墨被盒18接收。各个喷墨头14a-14d的喷射头82都被电连接至电力源26和控制单元44。喷射头82包括压电致动器,其具有受驱动电压驱动的已知结构。
如图3中所示,电力源26向各个电部件供应电力,并且包括衬底以及被设置在衬底上的电力源电路(未示出)。当以俯视图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电力源26具有四边形形状。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电力源26被布置成与盒18重叠。包括输送器24、喷墨头14a-14d、输送辊40、吹风机32以及控制单元44在内的电部件被电连接至电力源26。
如图1和图3中所示,散热器28散发电力源26中产生的热,并且散热器28形成为由金属诸如铝制成的四边形板状部件。如图1中所示,散热器28被布置在壳体12的底部分50c的顶面上,并且电力源26被布置在散热器28的顶面上。
如图1中所示,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为用于冷却电力源26的空气流动的路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被布置成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3中所示,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由壳体12的底部分50c、被设置在电力源26的前侧上的板部分90a和90b、壳体12的后壁部分50b、被设置在电力源26的左侧上的板部分92、被设置在电力源26的右侧上的板部分94以及盒18构成,从而具有长方体形状。电力源26被布置在盒18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
如图2中所示,板部分90a和90b构成中继路径38的一部分,并且支撑该对输送辊40。在每个板部分90a和90b中,在进气路径52的左右方向的全部长度上形成切口状第一进气口96,其用于将流经进气路径52的空气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在该实施例中,在预定记录空间Q的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即在壳体12的前部分)形成进气口52,从而与中继路径38相交。在进气路径52的上游侧端设置上游侧开口52a,并且在进气路径52的下游侧端设置第一进气口96。因此,从上游侧开口52a引入的空气流经进气路径52,并且经设置中继路径38的区域从第一进气口96流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由于第一进气口96足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用于将空气引入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左右方向的全部长度上扩大的区域,所以可能改变第一进气口96的形状和部件的数目。
如图3中所示,在壳体12的底部分50c上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前端部上形成具有长矩形形状的第二进气口58,从而在左右方向延伸,该第二进气口58用于将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图4)的空气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此外,如图3中所示,在壳体12的底部分50c的第二进气口58的前侧上以及在板部分90b的后侧上设置进气切换装置42,用于从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8中的一个进气口引入空气。如图1和3中所示,在壳体12的后壁部分50b对应于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一部分设置用于空气的排出开口98。如图1和3中所示,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左右方向的部分以及在电力源26的后侧上布置吹风机32,吹风机32被构造成从电力源26的后侧吸入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并且通过排出开口98排出该空气。如图2中所示,第二进气口58的全部开口面积大于被形成在板部分90b中的第一进气口96的全部开口面积,板部分90b形成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因此,与将空气从第一进气口96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情况相比,在将空气从第二进气口58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情况下易于引入更大量的空气。应明白,与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连通的进气口122的全部开口面积也比第一进气口96的全部开口面积大。
如图2中所示,进气切换装置42阻断来自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8中的一个进气口的空气流动,而从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8中的另一个进气口引入空气。进气切换装置42包括阻断板部分100、支撑部分102和弹簧103。阻断板部分100为用于选择性地阻断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8中的一个进气口的板状部件。支撑部分102可旋转地支撑该阻断板部分100。弹簧103将阻断板部分100压向第二进气口58侧。如图2中所示,在附加的盒装置34未被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下,由弹簧将阻断板部分100压向第二进气口58侧,并且因此阻断第二进气口58,且开启第一进气口96。
如图3中所示,吹风机32对空气施加风力,从而使空气沿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流动。在该实施例中,使用风扇作为吹风机32。然而,应理解,吹风机的数目不受限。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使用多个吹风机。
如图3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被形成为具有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图1)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方体形状。将空气从第一进气口96和第二进气口58中的一个进气口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前部分的左右方向引入全部区域。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被吹风机32吸入,吹风机32被布置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后部分中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因此,如图3中所示,用于冷却电力源26的空气沿电力源26的表面以扇形流动。结果,尽管事实是风力施加单元的数目为一,也能有效冷却整个电力源26。
(附加的盒装置与其附接的喷墨打印机的构造)
如图4中所示,附加的盒装置34被附接至壳体12的下部,并且附加的盒装置34为布置在壳体12的下部的附属设备。附加的盒装置34包括附加的壳体110;附加的盒112,其容纳纸张P,由起记录装置作用的喷墨头14a-14d在该纸张P上形成图像;附加的输送路径36,用于将附加的盒112中所容纳的纸张P输送至输送路径22;以及附加的输送器85,其向纸张P施加输送力,用于在附加的输送路径36中输送纸张P;以及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用于冷却电力源26的空气沿该路径流动。
如图4中所示,附加的壳体110为容纳附加的盒112、附加的输送路径36以及附加的输送器85的外壳。如图5中所示,在附加的壳体110的顶部分114的下表面上形成构成附加的输送路径36的两个板部分116a和116b。构成附加的输送器85的一对输送辊86附接至板部分116a和116b。如图4中所示,在附加的壳体110的顶部分114中形成于第二进气口58连通的开口118,从而在左右方向延伸。在附加的壳体110的侧壁120中形成进气口122。此外,在附加的壳体110中,形成从进气口122延伸至开口118的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换句话说,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形成为与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连通,同时继续沿不与附加的输送路径36和中继路径38相交的路径前进。此外,如图5中所示,设置附加的壳体110的顶部分114的顶表面以及将被插入通孔62的操作销60。
如图4中所示,附加的盒112为托盘状容器,其被在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输送方向伸长。附加的盒112包括:容器主体123,其用于容纳一叠纸张P;支撑板124,其支撑容器主体123中的纸张P;弹簧(未示出),其向上挤压至支撑板124的前部分。在附加的盒112的前部分的上侧上布置构成附加的输送器85的拾取辊84。
如图5中所示,当附加的盒装置34被附接至壳体12时,操作销60被插入通孔62,依靠来自弹簧103的压力,操作销60将阻断板100朝上举。结果,第二进气口58开启,并且阻断第一进气口96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之间的连通。此时,各个拾取辊84和输送辊86的驱动马达(未示出)被电连接至电力源26和控制单元44。通过该构造,使拾取辊84和输送辊86达到能够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4的信号而运行的状态。
如图6中所示,当开启喷墨打印机10的电力源开关(未示出)时,吹风机32被由电力源26提供的功率驱动,并且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被吸入以及从排出开口98排出。此时,通过进气切换装置42开启第二进气口58,并且阻断第一进气口96(图5)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之间的连通。因此,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56中的空气(图5)通过第二进气口58被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此时,被引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不流经进气口52。因此,空气不经过中继路径38。
如图4中所示,当开始喷墨打印机10的打印操作时,在预定时间驱动拾取辊68或84,并且将盒18中的纸张P供应给输送路径22,或者将附加的盒112中的纸张P经由附加的输送路径36和中继路径38供应给输送路径22。然后,将上述纸张P中的一张供应给预定记录空间Q,并且通过从喷墨头14a-14d喷出的墨将图像记录在纸张P上。结果,已通过喷墨头14a-14d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从纸张排出开口64,经由输送路径22的排出路径22c排出至排出盘20。其后,已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从纸张排出开口64,经由输送路径22和排出路径22c排出至排出盘20。
如图4中所示,在附加的盒装置34附接至壳体12的状态下,各个拾取辊84和输送辊86的驱动马达(未示出)被电连接至电力源26,从而向拾取辊84和输送辊86供应电力。因此,与附加的盒装置34未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相比,在附加的盒装置34已经被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下,流经电力源26的电流变大,并且电力源26所产生的热也变大。为此,在附加的盒装置34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4控制吹风机32来提高风力,所述风力引起空气沿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流动。
(本发明的优点)
如图1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电力源26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被容纳在第二区域G2中,第二区域G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盒18、输送路径22以及喷墨头14a-14d的下方,并且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不碰撞经过输送路径22的纸张P。因此,能防止空气不良影响纸张P的输送。
如图3中所示,电力源26被布置成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电力源26与盒18重叠。因此,盒18能够防止墨从喷墨头14a-14d渗漏以及输送路径22中产生的灰尘掉落在电力源26上。
如图3中所示,由于喷墨头14a-14d被定位成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喷墨头14a-14d与盒18重叠,所以能使得整个设备在水平方向上尺寸紧凑,并且盒18能够防止从喷墨头14a-14d渗漏的墨掉落在电力源26上。
如图1中所示,由于能够紧凑形成具有水平路径22a、供应路径22b以及排出路径22c的输送路径22,并且使其具有“S”形状,所以整个设备的尺寸能够紧凑。此外,具有字母“S”形式的输送路径22被布置在壳体12的宽区域中,并且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被布置在盒18和输送路径22的下方的第二区域G2中,第二区域G2包括设置电力源26的区域。因此,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不碰撞经过输送路径22的纸张P。
如图1中所示,形成盒18,从而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伸长,并且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被布置成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该构造提高了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设计自由度。例如,能够无困难地相对于电力源26布置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性能以及缩小吹风机32的尺寸。
如图1中所示,吹风机32引起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2中的空气在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流动。因此,能使输送纸张P引起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即输送方向)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即吹风方向)彼此相同。结果,即使当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渗漏到布置输送路径22的第一区域G1中时,该空气也难以影响纸张P的输送。
如图4中所示,即使当喷墨打印机10包括附加的盒装置34,并且将附加的盒112中的纸张P经由附加的输送路径36、中继路径38和输送路径30输送到预定记录空间Q时,冷却电力源26的空气也不碰撞经过附加的输送路径36和中继路径38的纸张P,并且难以影响纸张P的输送。
如图2中所示,在附加的盒装置34(图4)未附接至壳体12的状态下,第二进气口58被进气切换装置42阻断。因此,灰尘难以从第二进气口58进入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
如图5中所示,第二进气口58的开口面积比在板部分96b中形成的第一进气口96的开口面积大。此外,与附加的盒装置34未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相比,在附加的盒装置34附接至壳体12的情况下,导致空气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流动的风力增大。因此,与从第一进气口96获取空气的情况相比,在从第二进气口58获取空气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大量的空气。结果,即使当电力源26产生的热量增大时,也能够有效冷却电力源26。
如图1中所示,当将壳体12的位于预定记录空间Q中的纸张P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部分的壁部分定义为前壁部分50a,并且将壳体12的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部分的壁部分定义为后壁部分50b时,在壳体12的前壁部分50a中形成插入孔69,盒18被插入该插入孔69。该构造使得用户易于执行从壳体12的前侧将盒18附接至壳体12,或使盒18与壳体12脱离的工作。此外,由于纸张P从被设置在壳体12的后部分的纸张排出开口64朝前侧被排出,所以用户能够拾取从壳体12的前侧被排出至排出盘20的纸张P,关于能够将盒18从壳体前侧附接至壳体12或与壳体12脱离的优点,这提高了可使用性。如图1中所示,在壳体12的后壁部分50b中形成排出开口98,排出开口98用于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能够防止排出的空气碰撞从前侧执行工作的用户。
如图3中所示,关于设置电力源26的区域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上布置吹风机32,能够吸入壳体12内部的空气,并且排出该吸入的空气。结果,能够防止被电力源26加热的空气在壳体12中扩散。
(其它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的盒18的上侧上布置起记录装置作用的喷墨头14a-14d。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喷墨头14可以被布置成具有与盒18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即,如图7中所示,具有与盒18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在该情况下,也在盒18、输送路径130和喷墨头14下方的第二区域G2中布置电力源26和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因此,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不碰撞经过输送路径130的纸张P,并且因此能够防止空气不良影响纸张P的输送。
如图2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电力源26被布置成远离板部分92和94。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电力源26可以被布置成靠近板部分92和94。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提高沿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表面流动的空气关于流经冷却空气流动路径30的空气的比率,所以能够提高电力源26的冷却能力。作为引起电力源和板部分92和94彼此靠近的方式,如图8中所示,可提高电力源26在左右方向的长度,或者可缩小板部分92和94之间的间隔。
如图1所示,在所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喷墨的喷墨打印机10。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除了打印机之外的图像记录设备,诸如复印机或传真机,或者可应用于使用除了墨之外的打印剂(例如调色剂)的图像记录设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堆叠超过一个附加的盒装置34,从而具有多层。

Claims (9)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记录空间中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所述记录空间被限定为面对所述记录装置;
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容纳将由所述记录装置记录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
排出盘,所述排出盘被构造成堆叠已经由所述记录装置形成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
输送路径,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输送路径从所述盒经由所述记录空间被输送至所述排出盘;
输送器,所述输送器被构造成对所述记录介质施加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输送路径输送的输送力;
电力源,所述电力源被构造成至少对所述输送器供应电力;
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用于冷却所述电力源的空气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
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被构造成对空气施加风力,以便引起空气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
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记录装置、所述盒、所述输送路径、所述输送器、所述电力源和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
附加的盒装置,所述附加的盒装置被附接至所述壳体的下部,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且包括:附加的盒,所述附加的盒被构造成容纳将由所述记录装置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附加的输送路径,在所述附加的盒中容纳的所述记录介质沿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被输送至所述输送路径;附加的输送器,所述附加的输送器被构造成对所述记录介质施加输送力,从而沿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及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用于冷却所述电力源的空气沿所述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流动,
其中:
所述电力源和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相对于所述盒、所述输送路径和所述记录装置而言被布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下方区域中;
所述记录装置就所述竖直方向而言位于高于或等于所述盒的位置处;
所述电力源与所述盒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互重叠;
中继路径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连通;
所述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被布置成与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连通,从而前进不与所述附加的输送路径及所述中继路径相交;并且
所述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
进气路径,所述进气路径被设置在与所述壳体中的在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对应的区域处,所述进气路径将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经由设置所述中继路径的区域引入到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
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被布置在所述进气路径的下游侧端中,且被构造成将流经所述进气路径的空气引入到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
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被布置在底部处,所述底部构成所述壳体的在竖直方向上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进气口被构造成将所述附加的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的空气引入到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以及
进气切换装置,所述进气切换装置被构造成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中的一个进气口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
其中构造所述进气切换装置,使得:
当所述附加的盒装置未附接至所述壳体时,所述进气切换装置从所述第一进气口引入空气;并且
当所述附加的盒装置被附接至所述壳体时,所述进气切换装置从所述第二进气口引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与所述盒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互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排出盘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顶面上;
所述输送路径包括:
水平路径,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记录空间中被水平输送通过所述水平路径;
供应路径,在所述盒中容纳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供应路径被输送至所述水平路径;以及
排出路径,已经经过所述水平路径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排出路径被输送至所述排出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盒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被布置成在与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吹风机施加所述风力,从而引起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中的空气在与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电力源对所述输送器、所述附加的输送器和所述吹风机供应电力;
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面积大;
与所述附加的盒装置未附接至所述壳体的情况相比,在所述附加的盒装置被附接至所述壳体的情况下,所述吹风机产生更大的用于引起空气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风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壁部分,所述两个壁部分中的每个壁部分均形成为与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相交地延伸;并且
当将所述两个壁部分中的位于所述记录空间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一个壁部分定义为前壁部分,并且将所述两个壁部分中的位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另一个壁部分定义为后壁部分时,在所述前壁部分中形成插入孔,所述盒被插入所述插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在所述后壁部分中形成用于流经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的空气的排出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吹风机相对于布置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路径和所述电力源的区域而言被布置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
CN201210375863.8A 2011-10-31 2012-09-29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Active CN103085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9350A JP6035725B2 (ja) 2011-10-31 2011-10-31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239350 2011-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5505A CN103085505A (zh) 2013-05-08
CN103085505B true CN103085505B (zh) 2015-09-16

Family

ID=4732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5863.8A Active CN103085505B (zh) 2011-10-31 2012-09-29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5440B2 (zh)
EP (1) EP2586619B1 (zh)
JP (1) JP6035725B2 (zh)
CN (1) CN1030855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5426B2 (ja) * 2013-08-26 2016-1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4222B2 (ja) * 2014-12-18 2020-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6766634B2 (ja) * 2016-12-21 2020-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DE102017129524A1 (de) * 2017-12-12 2019-06-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emitransparenten Displays sowie ein semitransparentes Display
JP2019081384A (ja) * 2019-02-28 2019-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22094206A (ja) * 2020-12-14 202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683693B (zh) * 2020-12-25 2024-03-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JP2023075739A (ja) * 2021-11-19 2023-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流路切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6664A (zh) * 1998-08-24 2000-03-08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9445B4 (de) * 1992-03-24 2005-01-27 Pentax Corp. Elektrofotografisches Gerät
JPH07140818A (ja) 1993-06-18 1995-06-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34534A (ja) * 1993-11-12 1995-05-23 Minolta Co Ltd 作像装置
JP3313930B2 (ja) * 1994-04-28 2002-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000870A (en) * 1996-10-14 1999-12-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evice having dual sheet feed trays
EP0860287B1 (en) 1997-02-05 2001-07-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rect thermal printer, direct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and conveyor for recording material
JPH11161116A (ja) 1997-11-25 1999-06-1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5637A (ja) 1998-04-24 1999-11-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75923A (ja) 1999-01-22 2000-10-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11209A (ja) 1999-01-25 2000-08-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07253A (ja) * 1999-04-23 2000-11-0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載置台
US6415118B1 (en) 1999-09-28 2002-07-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clined guide for sheet material
JP2001337499A (ja) 2000-05-26 2001-12-07 Ricoh Co Ltd 排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53899A (ja) 2000-06-14 2001-12-2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44163A (ja) 2001-05-18 2002-11-29 Fuji Xerox Co Ltd 開閉カバーラッチ装置
JP2004093708A (ja) 2002-08-30 2004-03-2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2089A (ja) 2003-03-11 2004-09-3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320777B2 (ja) 2003-05-19 2009-08-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462A (ja) 2004-11-30 2006-06-1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JP5012431B2 (ja) 2007-11-07 2012-08-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08884B2 (ja) * 2008-02-20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子装置
JP4968356B2 (ja) 2010-03-31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6664A (zh) * 1998-08-24 2000-03-08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6619A1 (en) 2013-05-01
EP2586619B1 (en) 2016-12-14
JP6035725B2 (ja) 2016-11-30
JP2013095041A (ja) 2013-05-20
CN103085505A (zh) 2013-05-08
US20130107456A1 (en) 2013-05-02
US10065440B2 (en)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505B (zh) 图像记录设备和附加的盒装置
JP585348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EP1790482B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CN106183455B (zh) 打印设备和台板
JP46354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4222385U (zh) 记录装置
US8662643B2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apparatus
JP201121297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30169717A1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apparatus
JP7314541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WO2013128923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61878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
CN103507420B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盒
JP202307337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891391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849831B2 (ja) 記録装置
JP2005022318A (ja) プラテン板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131514A (ja) 液体供給装置
US9033477B2 (en) Printer and print head unit
JP72831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001675A1 (en)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63795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161B2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5842604B2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910022B2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