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1527A -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1527A
CN103081527A CN2011800425824A CN201180042582A CN103081527A CN 103081527 A CN103081527 A CN 103081527A CN 2011800425824 A CN2011800425824 A CN 2011800425824A CN 201180042582 A CN201180042582 A CN 201180042582A CN 103081527 A CN103081527 A CN 103081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ing
frequency band
reception standby
frequency bands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1527B (zh
Inventor
村上纮子
冈田广毅
木村有伸
中岛和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1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1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6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174 - G07C9/00944
    • G07C2209/61Signal compri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e.g. frequency hopp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每当发送设备中进行手动开关操作时,在预先规定的多个频带之间切换频带,使用该频带在预先规定的规定发送时间的期间内发送与该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在接收设备中接收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并且识别对应于所述开关操作而预先分配的指令内容;对所述多个频带分别独立地规定以预定周期进行重复的间歇性的接收待机期间。接收设备在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内能够接收分别使用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发送的无线信号。分别与所述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被设定为所述规定发送时间以下。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使用了该无线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使用了多通道的远程无钥匙进入(RKE)系统等中被有益采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上述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等一般用于远距离操作安全设备等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由车辆用户持有的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移动设备(发送设备)、和设置了同样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通信控制装置的车载设备(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的相互通信。通过这种相互通信,进行车辆的门锁的自动锁定/解锁、发动机的起动。
这种无线通信装置在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中,大多采用所谓多通道方式。在该多通道方式中,预先准备的多个频带中的一个频带被选择,用于上述相互通信。每当用户操作移动设备时,上述相互通信中使用的频带自动切换。这样一来,即使上述被选择的频带中的上述相互通信随着因噪音等引起通信环境的恶化而受干扰,也可通过这样的频带切换,使上述相互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从噪音影响大的频带适当切换为噪音影响小的频带。
在这样的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为了定期确认移动设备是否与车载设备的规格匹配等,进行预先规定的频带的定期验证。
因此,在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进行:使用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切换的频带的相互通信、和使用定期验证用的特定频带的相互通信。即,移动设备对车载设备发送: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切换的未知的频带的信号、和预先规定的已知的频带的信号。因此,车载设备难以稳定地接收从移动设备发送的所有信号。这会导致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成功率的下降。
为了稳定地确立如此使用了多个频带的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方案。图7至图9表示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概要。
如图7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移动设备1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通信控制装置20,搭载于车辆,例如作为进行车辆门锁的锁定/解锁控制的门锁锁定/解锁装置等使用。
移动设备10具有与通信控制装置20相互通信的功能,上述车辆的用户的操作指令输入操作部13。操作部13将输入的操作指令传送到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部11,该控制部11是具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单元。这样一来,控制部11根据来自操作部13的操作指令,生成用于进行上述车辆的门锁的锁定/解锁的锁定操作信号、解锁操作信号这样的各种操作信号。该生成的操作信号输出到发送部12。发送部12将从控制部11输入的操作信号调制为规定频率的电波,将该调制后的操作信号经由发送天线12a发送到外部。发送部12可将操作信号调制成多种频率的电波,可根据从控制部11输入的频率控制信号变更发送频率。
在这种移动设备10中,控制部11在锁定/解锁操作信号发送时,连续发送6个数据帧(第一至第6数据帧)。此时,控制部11对发送部12输出频率切换信号,由此可将频道切换为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通过两个通道发送锁定/解锁操作信号。
上述发送部12如图8所示,具有由第一发送电路31及第二发送电路32构成的2个发送电路。发送部12进一步具有:设置在发送电路31及32和控制部11之间的第一切换开关33;设置在发送电路31及32和发送天线12a之间的第二切换开关34。第一发送电路31将从控制部11输入的操作信号调制成具有第一频率fa的信号,将该调制后的信号经由发送天线12a发送到外部。另一方面,第二发送电路32将从控制部11输入的操作信号调制成具有和上述第一频率fa不同的第二频率fb的信号,将该调制后的信号经由发送天线12a发送到外部。上述切换开关33及34切换以下状态:“控制部11-第一发送电路31-发送天线12a”这样的连接状态;和“控制部11-第二发送电路32-发送天线12a”这样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通信控制装置20如之前的图7所示,具有作为通信控制单元的通信控制部21,该通信控制部是具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单元。通信控制装置20具有用于接收经由发送天线12a发送的电波(锁定/解锁操作信号)的接收天线22a。通过该接收天线22a接收到的锁定/解锁操作信号输入到接收部22。接收部22将从移动设备10发送的锁定/解锁操作信号解调成脉冲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部21。该通信控制部21根据解调后的锁定/解锁操作信号,进行门锁装置23的驱动控制。由此进行车辆的门锁的锁定/解锁。
上述接收部22如图9所示,具有高频滤波器61、高频放大器62、镜像抑制混频器63、中频滤波器64、中频放大器65及解调电路66,这些要素在接收天线22a和通信控制部21之间按照记载的顺序连接。接收部22进一步具有:可检波上述第一频率fa的电波的第一本机振荡器68a;可检波上述第二频率fb的电波的第二本机振荡器68b。进而,在该第一及第二本机振荡器68a、68b和上述镜像抑制混频器63之间,连接有切换开关67。该切换开关67切换以下状态:“镜像抑制混频器63-第一本机振荡器68a”这样的连接状态;和“镜像抑制混频器63-第二本机振荡器68b”这样的连接状态。即,接收部22在镜像抑制混频器63和第一本机振荡器68a连接的状态下,可检波第一频率fa的电波,在镜像抑制混频器63和第二本机振荡器68b连接的状态下,可检波第二频率fb的电波。
在这种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上述切换开关33及34的连接状态的切换,上述锁定/解锁操作信号被调制成第一频率fa、第二频率fb这样不同频率的电波。在通信控制装置20中,上述切换开关67的连接状态被切换以接收频率不同的第一及第二频率fa、fb,由此使第一及第二频率fa、fb分别由第一及第二本机振荡器68a、68b检波。这样一来,移动设备10可发送根据通信环境而选择的不同频率的电波,并且该被选择的频率的电波可由通信控制装置20接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7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无线通信装置中,在接收频率不同的信号时,根据作为接收对象的信号的频率,上述切换开关67被切换,从而使第一及第二本机振荡器68a、68b随时起动。因此,无法避免该第一及第二本机振荡器68a、68b的起动频率、起动电流的增加,甚至会导致搭载有这种无线通信装置的车辆的蓄电池电压(功率)的下降。
并且,一般情况下,这种无线通信装置在车辆停泊时驱动,因此为了实现其消耗电力的降低,车载设备的接收电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起动而处于接收待机状态。因此,车载设备仅可间歇性地接收从移动设备发送的电波。另一方面,移动设备对于一次的移动设备操作,仅在预先规定的限定时间内发送电波。即,上述移动设备10在进行移动设备操作后例如“500ms”的期间内,发送从多个频带选择的频带的电波。欲通过间歇性地处于接收待机状态的车载设备接收多个频带的场合,和欲仅接收一个频带的场合相比,用于各个频带的待机时间设定得较短。因此,可接收各频带的机会必然减少,车载设备将无法正确接收从移动设备发送的电波等、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的下降也难免。
不限于上述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在切换多个频带而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中,这种问题基本共同存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多个频带下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中的通信成立性保持较高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每当发送设备中进行手动开关操作时,在预先规定的多个频带之间切换频带,使用该频带在预先规定的规定发送时间的期间内发送与该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在接收设备中接收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并且识别对应于所述开关操作而预先分配的指令内容;对所述多个频带分别独立地规定以预定周期进行重复的间歇性的接收待机期间,所述接收设备在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内能够接收分别使用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发送的无线信号;以及将分别与所述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设定为所述规定发送时间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要框图。
图2是图1的接收设备的概要框图。
图3(a)至(c)是表示图2的接收设备对无线信号的接收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4(a)至(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5(a)至(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6(a)至(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7是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要框图。
图8是图7的发送部的概要框图。
图9是图7的接收部的概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将本发明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此外,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是采用了使用2个以上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收发的多通道方式并在从移动设备远程操作车辆上搭载的作为控制对象的车辆的车门、行李箱等的锁定/解锁的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中使用的装置。
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装置通常具有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移动设备100由用户携带,用于远程操作上述车辆的车门、行李箱等的锁定/解锁等。车载设备200搭载在车辆上,通过与移动设备100的无线通信而识别移动设备100的操作内容,并且根据需要发出上述锁定/解锁相关的控制指令。
移动设备100为进行上述远程操作而具有由车辆的用户进行按下操作(开关操作)的开关110。该开关110是常开且自动恢复式的按下开关(按钮开关),在用户进行开关操作的期间内,保持接通状态,当用户不进行开关操作时,自动恢复为断开状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开关110进行一次开关操作时,在预定的多个频带之间,频带被切换,通过所选择的频带,以预定的规定时间为单位从移动设备100发送与该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发送单位的规定时间约为“500ms”。
对这样的开关110规定了几个操作。例如,用户的短时间的开关操作(短时间接通操作)在规定时间内进行1次的操作、即“短按1次操作”,被规定为用于进行车辆的门锁的锁定/解锁的操作。并且,例如,该短时间接通操作在上述规定时间内进行2次的操作、即“短按2次操作”,被规定为用于进行车辆的行李箱的锁定/解锁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当进行作为第一接通操作方式的上述“短按1次操作”时,上述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都在预定的2个以上的频带之间自动地切换。
用户通过开关110进行开关操作时,与该各开关操作方式对应的操作信号经由开关110输入到控制部120。该控制部120每当用户进行开关操作时都将上述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在预定的2个以上的频带之间自动切换。
这样一来,在无线设备100中,每当用户通过开关110进行开关操作时,控制部120都在预定的频带之间切换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并且,发送部130将与输入的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经由发送天线131发送到车载设备200。
移动设备100为了对从该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通信作出响应,或者为了进行与该移动设备100的定期验证而进一步具有接收从车载设备200发送的无线通信的接收天线141和接收部1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开关110、控制部120及发送部130形成发送设备100S。
另一方面,在与该移动设备100进行通信的车载设备200中,接收部220将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经由接收天线221取入。该接收部220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并且根据该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识别与上述开关110的开关操作对应地预先分配的指令内容。该接收部220根据来自控制该接收部220、各种设备的通信控制装置210的指令,适当切换可接收的频带,从而可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使用了多个频带的无线通信。该接收部220将识别出的指令内容输入到通信控制装置210。
该通信控制装置210根据被接收部220识别出的来自移动设备100的指令内容,将催促进行作为其控制对象的门锁装置231、行李箱232等各种设备的锁定/解锁等控制的指令,传送到车辆控制装置230。即,经由上述开关110输入了“短按1次操作”时,接受到该内容的指令的车辆控制装置230进行使门锁装置231锁定/解锁的控制。并且,经由上述开关110输入了“短按2次操作”时,接受到该内容的指令的车辆控制装置230进行使行李箱232锁定/解锁的控制。
发送部240将用于定期验证的无线通信通过预先规定的频带经由发送天线241发送到移动设备100,上述定期验证是指,在该车载设备200和移动设备100之间通信是否成立、对车载设备200进行了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是否与车载设备200的规格匹配的定期验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上述接收部220及接收天线221形成接收设备200R。接收设备200R具有用于降低该接收设备200R的消耗电力的节电模式、和作为通常的待机模式的非节电模式。例如,车辆的泊放停驶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时或与上述移动设备100的定期验证结束时等,接收设备200R进入节电模式。
图2表示该接收设备200R中的上述接收部220的概要构成。
如图2所示,接收部220具有在上述接收天线221和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之间依次设置的高频滤波器250、高频放大器251、镜像抑制混频器252、中频滤波器253、中频放大器254及解调电路255。接收部220进一步具有根据从上述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频带使可接收的频带变化的相位同步电路(PLL电路)260。相位同步电路260连接在镜像抑制混频器252和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之间。接收部220中的各要素250至255及260形成接收电路。此外,接收部220中的各要素250至255的构成及功能分别是公知的,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相位同步电路260由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起动,从该通信控制装置210输入基准频率fref。相位检测器(Phase Detector)261取入该基准频率fref,并将该基准频率fref与N分频器264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作为电压输出到环路滤波器262。环路滤波器262积分该相位检测器261的输出结果,将该积分得到的信号作为电压输出到VCO(电压控制振荡器)263。VCO263根据该电压值决定输出频率。
在这种相位同步电路260中,该相位检测器261、环路滤波器262、VCO263、N分频器264协作地进行相位同步动作,由此决定输出频率Nxfref。该输出频率Nxfref输出到上述镜像抑制混频器252,由此接收部220可接收与从相位同步电路260输入的输出频率Nxfref对应的频带的无线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作为使上述接收部220中的接收电路起动的起动部而发挥作用,并且作为通过上述接收部220的控制而切换可接收的频带的控制部而发挥作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该接收部220的上述接收设备200R主要在车辆泊放停驶时起动,并且为实现其消耗电力的降低而在规定的间隔下起动,因此可间歇性地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电波。
以下参照图3说明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此外在图3中,图3(a)表示在上述设定的规定时间下从上述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一例,图3(b)表示作为可接收上述无线信号的期间,上述接收设备200R中规定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变化示例。并且,图3(c)表示上述接收设备200R的待机状态(节电模式/非节电模式)的变化示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上述发送设备100S和上述接收设备200R之间预定的多个频带,规定了第一频带CH1和第二频带CH2。并且,作为进行上述定期验证的定期通信用的频带,规定了第一频带CH1。
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进行了开关操作时,作为规定时间Ts在约“500ms”的期间,例如发送从第一频带CH1切换的第二频带CH2的无线信号。并且,当进行上述定期通信时,例如在上述接收设备200R和发送设备100S之间,预定的第一频带CH1下的无线通信同样以上述规定时间Ts为单位每隔规定间隔地进行。
上述接收设备200R为降低车辆泊放停驶时等情况下的消耗电力而间歇性地起动,因此仅能够在间歇性的期间内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另一方面,移动设备100仅在预先规定的限定的规定时间Ts内发送无线信号。欲通过间歇性地处于接收待机状态的接收设备200R接收多个频带时,能够接收各个频带的机会必然减少,存在车载设备200无法正确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可能。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200R中的接收待机期间针对第一频带CH1及第二频带CH2分别单独决定,且将该决定的各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设为作为无线信号的发送单位的规定时间Ts以下。
即,如图3(b)所示,上述接收设备200R在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内,分别可接收第一频带CH1及第二频带CH2。如同图3(b)及3(c)所示,在非节电模式中,可接收上述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Tpa1是上述规定时间Ts的一半,为“250ms”。以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频带CH2所对应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紧接在第一频带所对应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在时间上连续地排列。非节电模式中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周期Tpa2也是上述规定时间Ts的一半,为“250ms”。此外,该非节电模式中的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的周期Tpa1、Tpa2相当于第一周期。
如图3(b)及3(c)所示,在节电模式中,可接收上述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Tpa1为上述规定时间Ts以下的“400ms”。紧接在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连续地排列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周期Tpa2也是上述规定时间Ts以下的“400ms”。此外,该节电模式中的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的周期Tpb1、Tpb2相当于第二周期。
其结果是,在作为移动设备100的无线通信的发送单位的一个规定时间Ts内,在任一时序下均包含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这样一来,即使车载设备200在不知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频带是频带CH1及CH2的哪个频带的情况下,也可切实接收该频带CH1及CH2的无线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相位同步电路260的相位同步动作,以如此地紧接在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方式设定接收待机期间。因此,接收部220中的接收电路一旦起动后,通过相位同步电路260适当变更从通信控制装置210输入的基准频率fref,由接收部220可接收的无线信号的频率被切换。这样一来,可连续接收2个频带CH1及CH2时,无需分别设置和该频带CH1及CH2对应的接收电路,也无需根据频带CH1及CH2的发送时序分别启动以上述相位同步电路260为首的各电路。其结果是,不仅使接收部220中的电路简化,而且可进一步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
在这种前提下,根据用户对车辆的操作等确认了车辆的泊放停驶等时,首先起动上述接收设备200R。如此起动的接收设备200R首先以非节电模式动作,例如在“250ms”的周期下,起动及停止上述接收部220中的接收电路。从接收设备200R起动开始经过规定时间Tx时,接收设备200R从非节电模式转换到节电模式以降低消耗电力。这样一来,接收设备200R转换到节电模式时,接收设备200R例如在“400ms”的周期下起动上述接收电路。
在这种周期下接收电路被起动并处于接收待机状态的期间内,换言之,在作为连续的期间而排列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或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期间内,移动设备100发送第一频带CH1或第二频带CH2的无线信号时,接收电路无论该无线信号的频带是哪个频带,均在各自对应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内进行接收。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可获得以下益处。
(1)接收设备200R中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针对第一频带CH1及第二频带CH2分别独立决定,且将该决定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周期设为作为发送设备100S中的无线信号的发送单位的规定时间Ts以下。因此,在一个规定时间Ts内,第一及第二频带CH1、CH2分别对应的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均包含于其中。即,对接收设备200R提供接收从发送设备100S发送的所有频带的无线信号的机会。因此,具有接收设备200R的车载设备200即使在不知从具有发送设备100S的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频带是第一及第二频带CH1、CH2中的哪一个频带的情况下,也可接收以该频带发送的无线信号。因此,如果是使用多个频带进行发送设备100S和接收设备200R之间的相互通信的情况,则可将其相互通信的成立性保持得较高。
(2)间歇性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长度,是可接收多个频带形成的无线信号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长度。因此,也可实现接收设备200R中的消耗电力的降低。即,使用了多个频带的相互通信的成立性的维持和消耗电力的降低的良好兼顾得以实现。
(3)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紧接在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连续地排列。这样一来,针对第一频带CH1及第二频带CH2分别独立对应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作为一组设定,因此提供了对于任一频带均可以以较接近的时序进行接收的机会。
(4)接收部220中的接收电路具有相位同步电路260,其根据从通信控制装置210输入的信号,输出相位同步的信号。对应于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包括相位同步电路260的接收电路被起动。通过该相位同步电路260的相位同步动作,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各频带CH1及CH2的频带的无线信号成为可接收的状态。因此,相位同步电路260一旦起动时,相位同步电路260根据从上述通信控制装置210输入的信号,适当切换接收设备200R可接收的频带。这样一来,在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多个频带的无线信号时,无需独立设置与各频带对应的电路,并且也无需根据各频带的发送时序分别起动该各独立电路。因此,可减少接收电路的启动(起动)次数,降低接收电路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即,可实现接收设备200R的消耗电力进一步降低。
(5)并且,这种具有相位同步电路260的构成,在紧接于上述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连续地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时,尤其有效。即,可良好兼顾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连续地排列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实现、及起动电流的降低。
(6)接收设备200R在节电模式中,根据第二周期Tpb1、Tpb2进行接收待机期间T1、T2下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在非节电模式中,根据第一周期Tpa1、Tpa2进行接收待机期间T1、T2下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第二周期Tpb1、Tpb2比第一周期Tpa1、Tpa2长。因此在节电模式中,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间歇时间扩大,由此,接收设备200R能够在更小的消耗电力下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
(7)在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根据预先规定的频带CH1进行信号收发(定期通信)。以与该定期通信中使用的第一频带CH1对应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设定与第二频带CH2对应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这样一来,与各频带CH1及CH2对应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可容易地设定。并且,由此可良好地兼顾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认证所需的定期通信、及基于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相互通信。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说明将本发明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化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在上述节电模式中仅可接收预先规定的频带的无线信号这一点外,其基本构成和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4是和之前的图3对应的图,表示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接收待机期间的排列方式。此外,在该图4中,图4(a)表示在上述设定的规定时间下从上述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一例,图4(b)表示作为可接收上述无线信号的期间而在上述接收设备200R中规定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变化示例。图4(c)表示上述接收设备200R的待机状态(节电模式/非节电模式)的变化示例。在该图4中,对和之前的图1至图3所示的各要素相同的要素,分别附加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对这些要素的重复性说明。
如图4(b)及图4(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述接收设备200R起动开始经过规定时间Tx后,该接收设备200R从非节电模式转换到节电模式时,接收设备200R仅可接收预先规定的定期通信用的第一频带CH1。即,接收设备200R在基于第二周期Tpb1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内,仅可接收定期通信用的频带CH1的无线信号。这样一来,在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仅可接收可确定的频带CH1的无线信号,从而确保所需最低限度的通信成立性,同时接收设备200R中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换言之上述接收电路的起动频率也进一步降低。这样一来,可实现接收设备200R中的消耗电力的进一步的降低。
此外,如果是这种仅可接收频带CH1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则通过用户的开关操作,无线发送所使用的频带被自动切换。因此,确保了作为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成立性。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在获得上述(1)至(7)的益处的同时,可进一步获得以下益处。
(8)在上述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在基于第二周期Tpb1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内,仅可接收定期通信用的预先规定的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这样一来,可确保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所需最低限度的通信成立性,同时接收设备200R中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换言之上述接收电路的起动频率也进一步降低,可实现消耗电力的进一步的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5说明将本发明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化的第三实施方式。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以在规定的间隔下分配的方式排列这一点外,其基本构成和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5是和之前的图3对应的图,表示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接收待机期间的排列方式。此外,在该图5中,图5(a)表示在上述设定的规定时间下从上述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一例,图5(b)表示作为可接收上述无线信号的期间而在上述接收设备200R中规定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变化示例。图5(c)表示上述接收设备200R的待机状态(节电模式/非节电模式)的变化示例。在该图5中,对和之前的图1至图3所示的各要素相同的要素,分别附加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对这些要素的重复性说明。
如图5(b)及5(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非节电模式中,可接收上述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Tpa1,也是上述规定时间Ts的一半,为“250ms”。以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各自排列的位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上分别排列有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即,在与频带CH1对应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在时间上间隔开地排列有与频带CH2对应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非节电模式中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周期Tpa2也是上述规定时间Ts的一半,为“250ms”。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以均等的间隔交替排列。
并且,如图5(b)及5(c)所示,在节电模式中,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Tpb1是上述规定时间Ts以下的“400ms”。排列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中间点处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周期Tpb2也是上述规定时间Ts以下的“400ms”。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移动设备100形成的无线通信的发送单位的一个规定时间Ts内,在任一时序下均包含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这样一来,车载设备200即使在不知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频带是频带CH1及CH2的哪个频带的情况下,也可切实接收该频带CH1及CH2的无线信号。
并且,通过如此地第一及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1、T2在均等的间隔下交替排列,对于第一及第二频带CH1、CH2的任意一个,接收设备200R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机会在均等的间隔下被赋予。
在这样的前提下,根据用户对车辆的操作等确认了车辆的泊放停驶等时,首先起动上述接收设备200R。如此起动的接收设备200R首先以非节电模式动作,例如在“250ms”的周期下起动及停止上述接收部220中的接收电路。自接收设备200R起动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Tx时,接收设备200R从非节电模式转换到节电模式以减少消耗电力。因此,当接收设备200R转换到节电模式时,接收设备200R例如在“400ms”的周期下起动上述接收电路。
在如此的周期下接收电路被起动并处于接收待机状态的期间内,换言之,在交替排列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或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的期间内,移动设备100发送第一频带CH1或第二频带CH2的无线信号时,接收电路无论该无线信号的频带是哪个频带,均在各自对应的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内进行接收。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在获得上述(1)、(2)、(4)、(6)、(7)的益处的同时,取代上述(3)的益处而可获得以下益处。
(3A)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各自排列的位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上排列有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这样一来,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在均等的间隔下交替排列。对于第一及第二频带CH1、CH2的任意一个,接收设备200R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机会在均等的间隔下被赋予。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说明将本发明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化的第四实施方式。另外,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除了在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节电模式中只可接收预先规定的频带的无线信号这一点外,其基本构成和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图6是和之前的图3对应的图,表示该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接收待机期间的排列方式。此外,在该图6中,图6(a)表示在上述设定的规定时间下从上述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一例,图6(b)表示作为可接收上述无线信号的期间而在上述接收设备200R中规定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变化示例。图6(c)表示上述接收设备200R的待机状态(节电模式/非节电模式)的变化示例。在该图6中,对和之前的图1至图3所示的各要素相同的要素,分别附加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对这些要素的重复性说明。
如图6(b)及6(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自上述接收设备200R起动开始经过规定时间Tx时,该接收设备200R从非节电模式转换到节电模式。接收设备200R仅可接收预先规定的定期通信用的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即,在基于第二周期Tpb1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中,可接收定期通信用的频带CH1的无线信号。这样一来,在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仅可接收可确定的频带CH1的无线信号,从而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通信成立性,同时接收设备200R中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换言之上述接收电路的起动频率也进一步降低。这样一来,可实现接收设备200R的消耗电力的进一步的降低。
此外,如果是如此仅可接收频带CH1的情况,则通过用户的开关操作,无线发送中使用的频带被自动切换。因此,确保了作为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的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成立性。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可获得上述(1)、(2)、(3A)、(4)、(6)、(7)的益处的同时,可进一步获得以下益处。
(8A)在上述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在基于第二周期Tpb1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中,仅可接收定期通信用的预先规定的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这样一来,在确保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所需最低限度的通信成立性的同时,接收设备200R中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的周期换言之上述接收电路的起动频率也进一步降低,可实现消耗电力的进一步的降低。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通过以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发送与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的规定时间Ts是“500ms”。并且,上述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第一周期Tpa1及Tpa2是“250ms”,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第二周期Tpb1及Tpb2是“400ms”。不限于此,作为规定时间Ts、第一周期Tpa1及Tpa2、第二周期Tpb1及Tpb2,可设定任意的时间。总之,只要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的周期小于或等于作为无线信号的发送单位的规定时间Ts即可。
在上述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各自排列的位置之间的中心位置上排列有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不限于此,只要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间依次排列有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即可。
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在基于第二周期Tpb1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中仅可接收第一频带CH1的无线信号。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节电模式中,接收设备200R在基于第二周期Tpb2的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中仅可接收第二频带CH2的无线信号。即,在接收设备200R的节电模式中可接收的无线信号的频带是任意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包括根据预先规定的第一频带CH1收发的定期通信。以该定期通信中使用的第一频带CH1的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设定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进行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定期通信,以上述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各频带中的任意的频带为基准,设定各接收待机期间T1及T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200R在节电模式中基于第二周期Tpb1、Tpb2进行接收待机期间T1、T2内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在非节电模式中基于第一周期Tpa1、Tpa2进行接收待机期间T1、T2内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不限于此,也可舍去接收设备200R中的节电模式/非节电模式的切换,仅基于第一周期Tpa1、Tpa2及第二周期Tpb1、Tpb2的一方进行各接收待机期间T1、T2内的无线信号的接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200R中的接收电路具有相位同步电路260,通过该相位同步电路260的相位同步动作,可接收移动设备100发送的多个频带的无线信号。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接收设备200R中的接收电路具有可接收规定频带的多个振荡器,通过该振荡器的选择来接收多个频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第一及第二频带CH1、CH2。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3个以上的频带,每当用户进行开关操作时,依次切换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频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与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频带个数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如下设置,也可获得基于上述(1)至(7)、(3A)的益处:
a.以对应于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而确定的接收待机期间为基准,其他各频带的接收待机期间分别依次连续地排列在该作为基准的接收待机期间之后;或者,
b.以对应于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而确定的接收待机期间为基准,其他各频带的接收待机期间被排列为分别位于该作为基准的相邻的接收待机期间之间。
此外,上述接收待机期间也可按照对应的频带中的通信成功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这种情况下,虽然是无线通信中使用多个频带的通信形式,但可使移动设备100和车载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更快成立。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在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后连续地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并且,在上述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为基准,在相邻的第一接收待机期间T1之间排列第二接收待机期间T2。此外,例如也可以以同一频带所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连续的方式排列各接收待机期间。总之,为了能够在规定的周期下间歇性地接收从移动设备100发送的无线信号,使各接收待机期间针对多个频带分别独立地确定、且使该确定的各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小于或等于作为无线信号的发送单位的规定时间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适用于车辆的远程无钥匙进入系统。此外,也可将该无线通信方法或无线通信装置适用于房屋等的安全系统。总之,本发明可适用于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将开关的接通操作所对应的指令内容使用多个频带收发的任意的系统。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每当发送设备中进行手动开关操作时,在预先规定的多个频带之间切换频带,使用该频带在预先规定的规定发送时间的期间内发送与该开关操作对应的无线信号;
在接收设备中接收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并且识别对应于所述开关操作而预先分配的指令内容;
对所述多个频带分别独立地规定以预定周期进行重复的间歇性的接收待机期间,所述接收设备在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内能够接收分别使用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发送的无线信号;以及
将分别与所述多个频带的各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设定为所述规定发送时间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与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之后立即在时间上连续地排列与其他至少一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与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之后在时间上间隔开地排列与其他至少一个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与所述多个频带分别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按照通信成功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设备处于作为通常的接收待机模式的非节电模式时,将所述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设定为第一周期;
当所述接收设备处于用于降低消耗电力的节电模式时,将所述接收待机期间的周期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周期长的第二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节电模式中,仅设定与预先规定的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信号包括使用预先规定的频带定期发送的通信信号,以与该定期发送时所使用的频带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为基准来规定与所述多个频带分别对应的接收待机期间。
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可手动操作的开关,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按照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所述发送设备和所述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设备包括:接收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的接收电路;控制部,切换该接收部能够接收的频带;以及起动部,使所述接收电路起动,
所述接收电路具有相位同步电路,该相位同步电路根据从所述起动部输入的信号而输出相位同步的信号,所述起动部对应于所述接收待机期间起动所述相位同步电路,设成能够通过该相位同步电路的相位同步动作来接收从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多个频带的无线信号的状态。
CN201180042582.4A 2010-09-06 2011-09-06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Active CN103081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9158 2010-09-06
JP2010199158A JP5643033B2 (ja) 2010-09-06 2010-09-06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CT/JP2011/070200 WO2012033066A1 (ja) 2010-09-06 2011-09-06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1527A true CN103081527A (zh) 2013-05-01
CN103081527B CN103081527B (zh) 2015-12-02

Family

ID=4581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582.4A Active CN103081527B (zh) 2010-09-06 2011-09-06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64933B2 (zh)
JP (1) JP5643033B2 (zh)
CN (1) CN103081527B (zh)
DE (1) DE112011102959B4 (zh)
WO (1) WO20120330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377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11032981A (zh) * 2017-08-22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锁控制系统、钥匙装置、电锁控制器和电锁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9204B2 (ja) * 2016-09-21 2020-10-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1363533B2 (en) * 2018-01-12 2022-06-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vehicular power-preserving cellular band enablement
KR102308041B1 (ko) * 2019-08-21 2021-10-01 주식회사 우신세이프티시스템 무선 버클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용방법
KR102436496B1 (ko) * 2019-08-21 2022-08-26 주식회사 우신세이프티시스템 무선 버클 시스템의 서브통신유닛 및 서브통신유닛용 배터리 소모량 예측방법
KR102308049B1 (ko) * 2019-08-21 2021-10-01 주식회사 우신세이프티시스템 무선 버클 시스템의 전력소모 저감방법
WO2021145714A1 (ko) * 2020-01-16 2021-07-22 주식회사 우신세이프티시스템 무선 버클 시스템용 광통신장치의 운용방법
KR102309157B1 (ko) * 2020-01-16 2021-10-06 주식회사 우신세이프티시스템 무선 버클 시스템용 광통신장치의 전력소모 저감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7180A (ja) * 2001-09-11 2003-03-2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非常送間欠受信無線通信方法
CN1957380A (zh) * 2004-04-23 2007-05-02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减少低频发射应答机中的误唤醒
CN101289908A (zh) * 2007-04-19 2008-10-22 株式会社电装 遥控系统和方法
JP2009033529A (ja) * 2007-07-27 2009-02-12 Tokai Rika Co Ltd 携帯機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WO2009081536A1 (ja) * 2007-12-20 2009-07-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送信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JP4336761B2 (ja) * 2004-03-12 2009-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通信端末
CN101847311A (zh) * 2009-03-25 2010-09-29 李尔公司 离开自动检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96419A (ja) * 1987-01-16 1988-12-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間欠受信周期切換え制御方式
US6154513A (en) * 1995-12-29 2000-11-28 Casio Computer Co., Lt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interleaving data
US7099688B2 (en) * 2001-12-07 2006-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bined Low-IF/direct down conversion baseband architecture for 3G GSM/WCDMA receivers
JP2005333351A (ja) 2004-05-19 2005-1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受信装置
JP4788596B2 (ja) 2005-12-27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
JP4638451B2 (ja) 2007-01-31 2011-02-2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8169358B1 (en) * 2007-06-25 2012-05-01 Bbn Technologies Coherent multi-band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transceiver
JP5187277B2 (ja) * 2009-06-16 2013-04-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モード切り替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7180A (ja) * 2001-09-11 2003-03-2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非常送間欠受信無線通信方法
JP4336761B2 (ja) * 2004-03-12 2009-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通信端末
CN1957380A (zh) * 2004-04-23 2007-05-02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减少低频发射应答机中的误唤醒
CN101289908A (zh) * 2007-04-19 2008-10-22 株式会社电装 遥控系统和方法
JP2009033529A (ja) * 2007-07-27 2009-02-12 Tokai Rika Co Ltd 携帯機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WO2009081536A1 (ja) * 2007-12-20 2009-07-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送信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01847311A (zh) * 2009-03-25 2010-09-29 李尔公司 离开自动检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377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08394377B (zh) * 2017-02-07 2020-07-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11032981A (zh) * 2017-08-22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锁控制系统、钥匙装置、电锁控制器和电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1102959B4 (de) 2022-07-28
WO2012033066A1 (ja) 2012-03-15
US9564933B2 (en) 2017-02-07
CN103081527B (zh) 2015-12-02
US20130225093A1 (en) 2013-08-29
JP5643033B2 (ja) 2014-12-17
DE112011102959T5 (de) 2013-06-27
JP2012060252A (ja)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1527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US11296777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ange
US5898230A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central locking unit and a remote control for its operation
CA1319958C (en)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having battery saved channel scanning function
EP2784249B1 (en) Mobile device
WO2002056489A3 (en)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control in direct conversion processes
CN102326443B (zh) 用于基于pco的uwb脉冲无线电的系统、节点和方法
JP2005299305A (ja) 携帯機、車載機および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CN103262463A (zh) 无线麦克风系统
DE102019120207A1 (de) Passives schlüsselloses Zugangssystem
JP2003529246A (ja) Pllにおける節電用バイアス切断
AU2018323559B2 (en) Smart phone and bluetooth earset having digital two-way radio function
CN102763140A (zh) 接收机、无线通信系统及接收方法
US7050762B2 (en) Digitally controlled filter tuning for WLAN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2004159207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252182A (zh) 借助于一个接收机产生发送信号
US20050221777A1 (en) Radiofrequency data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7786688B (zh) 具有对讲机功能的移动终端
US20030220087A1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phase locked loop, and phase locked loop based method to be used in cellular network terminals
JP2010074737A (ja) 受信機及び受信機における受信チャンネル切り替え方法
CN1029720C (zh) 具有快速锁定锁相环的无线电装置
CN103227659A (zh) 一种基于数字频率合成器单点调制的数字dpmr对讲机
JPH07307688A (ja) 周波数ホッピング通信方式及び簡易無線装置
JP2850321B2 (ja) バッテリーセービング型チャンネルスキャン機能を有する携帯型無線機器
KR20000003083A (ko) Rf­모듈의 전원 인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