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0783B - 光扩散膜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膜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0783B
CN103080783B CN201180042252.5A CN201180042252A CN103080783B CN 103080783 B CN103080783 B CN 103080783B CN 201180042252 A CN201180042252 A CN 201180042252A CN 103080783 B CN103080783 B CN 103080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barrier
film
brightness
interior light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2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0783A (zh
Inventor
久世胜朗
河井兼次
松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0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0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7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具有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亮度、照度高且可以减小亮度斑、照度斑的特定光学特性及构成。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为8.0~95%;(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变曲率为4.0~100%。

Description

光扩散膜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扩散膜层叠体、使用了该光扩散膜层叠体的面光源装置、及使用了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所述光扩散膜层叠体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亮度、照度高且可以减小亮度斑、照度斑。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块(LCD)有效利用了薄型、轻量、低耗电等特征,大多作为平板显示器使用,其用途逐年扩大到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个人计算机、电视等信息用显示设备。
为了抑制从光源至面板的光传输路径中的损耗、提高面板上的亮度,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的下表面侧装备面光源装置。
近年来,面光源装置不仅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还逐渐用于灯具、灯饰广告牌等广泛的领域中。
在面光源装置中组合有面光源装置的基本单元和透镜膜、光扩散膜及亮度提高膜等各种光学膜、扩散板等光学部件,以期提高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照度和提高亮度、照度的均一性。通常使用2~4件光学部件(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亮度的透镜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透镜膜利用透镜所带来的聚光效果来谋求亮度的提高,因此虽然能够提高从正面注视时的亮度,但存在倾斜注视时的亮度比从正面注视时的亮度大幅下降且价格昂贵的课题。
作为解决上述倾斜注视时的亮度比从正面注视时的亮度大幅下降的课题的方法,公开了在透镜膜的基础上并用2张各向异性光扩散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由于一张上述透镜膜的亮度均一性不充分,因此提出了将透镜膜和各向异性的光扩散膜组合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3)。
此外,公开了将上述透镜膜进一步与亮度提高膜并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但是,对亮度的角度依赖性的下降并非是有效的。
近年来,随着利用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等迅速普及,强烈要求更高亮度且亮度的面内均质性、亮度的角度依赖性得到改善的面光源装置。进而,从装置的薄型化、经济性方面出发,强烈要求减少面光源装置中使用的光学膜部件的件数。
因此,还探讨了对单一的基材膜自身赋予光扩散性的尝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但是,得出了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膜的扩散度小、亮度的强度、面内亮度均质性及图案隠蔽性等不充分的启示。
另一方面,公开了如下方法:在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导光板表面涂布由丙烯酸预聚物形成的液状树脂,在该涂布面上层叠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光扩散膜后,使上述液状树脂固化而一体化(参照专利文献6)。
根据专利文献6中记载的图,表明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光扩散膜为利用了表面突起所带来的光的扩散、散射的表面扩散型光扩散膜,但并未公开其具体的内容、光学特性。
此外,还公开了将各向异性的内部光扩散膜和各向同性的表面光扩散膜复合使用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7);以及将各向异性的内部光扩散膜、各向同性的表面光扩散膜及棱镜片复合使用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8)。
上述专利文献7及8中公开的技术均是仅将上述部件间或面光源单元重叠而进行评价的,均未言及部件的贴合所带来的亮度提高效果。这些技术针对的是灯图像的消除性、亮度斑减小,记载了有效利用各层和空隙部分的折射率差的方案。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传递信息的显示装置之一,存在电照显示装置。电照显示装置如下:在照明装置的出射光部设置印刷有信息内容的透光性印刷体,利用照明装置对印刷体照射光,不论设置有电照显示装置的空间明亮度如何,总是能够传递所印刷的信息,例如,在广告用途、导向用途、目的地显示用途、家电、OA机器、车辆的显示用途及游戏机的显示用途等众多领域中使用。
在广告用途、导向板等大型装置的情况下,要求高表面亮度且亮度的均质性、即消除照明装置的光源的灯像的功能。为此,必须使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扩散,对照明装置、印刷体赋予光扩散功能。
例如,公开了在印刷体的单面层叠发泡树脂层并利用发泡树脂层中的气泡使光扩散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
此外,公开了通过使用具有光扩散性的墨从而对印刷体自身赋予光扩散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及11)。
近年来,要求提高照明装置的光源明亮度且实现电照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此外,还要求电照显示装置的节能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强烈要求开发出满足这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电照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正面亮度且减小亮度斑的电照显示装置、以及能够适合用于该电照显示装置的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67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513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平09-506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1079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06-324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44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0-44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07-92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189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10-4911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内田龙男监修《図解電子デイスプレイのすベて》(工业调查会刊)P47~4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具有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亮度、照度高且可以减小该亮度斑、照度斑的特定光学特性及构成。此外,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光扩散膜层叠体的面光源装置、及使用了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具有在用于电照显示装置时亮度高且可以减小亮度斑的特定光学特性及构成。此外,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光扩散膜层叠体的、亮度高且亮度斑小、进而节能化的电照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具有以下(1)~(27)的构成。
(1)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
(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
(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为8.0~95%;
(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变曲率为4.0~100%。
(2)根据(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包含由彼此为非相容性的至少两种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层。
(3)根据(2)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是聚烯烃系树脂。
(4)根据(3)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是聚烯烃系树脂。
(5)根据(4)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及聚乙烯系树脂。
(6)根据(4)或(5)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表面层。
(7)根据(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表面层的聚烯烃系树脂包含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
(8)根据(7)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至少含有羧基。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由树脂和/或玻璃形成。
(10)根据(9)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层叠在内部光扩散膜(A)的两面。
(11)一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出射面使用了(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12)一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出射面使用了(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1)或(12)所述的直下型面光源装置。
(14)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1)或(12)所述的直下型面光源装置。
(15)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600~5000μm2的表面光扩散膜(B)作为构成材料。
(16)根据(15)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表面光扩散膜(B)及基材(C)的层叠顺序选自下述(I)~(III),
(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
(II)表面光扩散膜(B)/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II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17)根据(15)或(1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利用赋型使表面光扩散膜(B)具有表面凹凸。
(18)根据(15)或(1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表面光扩散膜(B)通过含有微粒而被赋予表面凹凸。
(19)根据(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使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重叠并复合。
(20)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射面的至少一面使用了(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射面的两面使用了(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9)或(20)所述的面光源装置。
(23)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9)或(20)所述的面光源装置。
(24)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印刷层(D)作为构成材料。
(25)根据(24)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表面光扩散膜(B)作为构成材料。
(26)一种电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照明装置的出射光面设置有(24)或(25)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7)根据(26)所述的电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电照显示装置的周围的明亮度调节电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的明亮度的机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中,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内部光扩散膜和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基材以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的状态进行层叠,因此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效率、出射光效率的均一性提高,能够实现面光源装置的高亮度化、高照度化,且能够提高亮度、照度的均质性。
此外,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由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具有特定表面结构的表面光扩散膜(B)这样的光扩散方法不同的两种光扩散膜的层叠体构成,因此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效果、出射光效果的均一性提高,能够实现面光源装置的高亮度化、高照度化,且能够提高亮度、照度的均质性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将印刷层和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内部光扩散膜层叠、并根据期望层叠具有特定表面结构的表面光扩散膜,因此在用于电照显示装置时,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出射光效果、该出射光效果的均一性提高,能够实现电照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高亮度化,且能够提高亮度的均质性。
因此,通过降低面光源装置的光源的输出功率、减少各种光学膜的使用张数,从而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的经济性。
此外,通过使用上述面光源装置,能够谋求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性能的提高、经济性的提高。
此外,就本发明的电照显示装置而言,在所设置的场所明亮时,即使不点亮电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内部光扩散膜也具有高反射特性,因此能够在外光明亮度下非常清晰地观看到显示信息。因此,在所设置的场所明亮时,根据外光明亮度调节设置在电照显示装置中的照明装置的明亮度,以便停止点亮照明装置,由此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的节能化。
具体实施方式
(光扩散膜层叠体)
就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而言,重要的是,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
(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
(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扩散度比率)为8.0~95%。
(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变曲率为4.0~100%。
此外,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可以包含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600~5000μm2的表面光扩散膜(B)作为构成材料。进而,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可以包含印刷层(D)作为构成材料。
(内部光扩散膜(A)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的内部光扩散膜(A)必须同时满足以下(i)~(iii)。
(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
(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为8.0~95%。
(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变曲率为4.0~100%。
本发明着眼于550nm的波长的光。这是基于人类的眼睛对于波长550nm附近的光的分光视感效率最高而得出的。
(总透光率)
本发明中的总透光率是按照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而求出的。即,按照主扩散方向为水平的方式固定在自记录分光光度计的试样台上而测定得到。这是由于,在各向同性扩散的膜的情况下,即使改变膜的固定方向,总透光率也不变,但在光沿着特定方向扩散的所谓各向异性扩散膜的情况下,总透光率根据测定时的膜的固定方向而改变。总透光率是以积分球接收光而测定的,因此认为总透光率原本不会因膜的固定方向而发生变化,但在各向异性扩散膜的情况下,存在总透光率根据其固定方向而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故而采取该测定方法。
主扩散方向可以通过例如使激光打标机的光通过膜时的透射光的扩散来判定。即,将利用激光打标机使光透过膜时的出射光延伸的方向作为主扩散方向。予以说明,按照该主扩散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而进行测定时,总透光率变低。
其原因尚不清楚,推测为受到积分球中的受光部位置影响的缘故。当主扩散方向的扩散光与直接入射到积分球的受光部的位置有关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该直接入射的扩散光的强烈影响的缘故。
予以说明,就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测定法中使用的测定装置中所用的积分球而言,在积分球的上部的顶点设有受光部,因此,使用的是在最不易受到直接入射到该受光部的光的影响的方向的测定值,假设其为反映真实的总透光率的值。
因此,使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测定方法中所用的自记录分光光度计(UV-315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及附带积分球的装置(ISR-310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进行测定是重要的。
总透光率更优选43~80%。当总透光率高于本发明的范围时,亮度斑变大,因此不优选。相反地,当低于本发明的范围时,亮度降低,因此不优选。
(扩散度比率)
扩散度比率是反映了以550nm的波长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表示的正透射率和扩散性透射率的平衡的新的扩散度尺度。即,扩散性透射率的比率与扩散度比率成比例地提高。
为了提高亮度,优选提高正透射性。但是,当提高正透射率时,亮度虽然提高但亮度斑也变大。为了抑制亮度斑,需要提高扩散性透射率。通常,正透射性和扩散性透射率成反比。因此,亮度和亮度斑是彼此矛盾的现象。因此,为了兼顾高亮度和小亮度斑,选择适度的扩散度比率是重要的。
扩散度比率更优选为10~90%。当扩散度比率低于本发明的范围时,扩散性不足,亮度斑变大,因此不优选。相反地,当高于本发明的范围时,技术上难以兼顾上述总透光率的范围,亮度下降,因此不优选。
扩散度比率更优选20~90%,进一步优选25~90%。
扩散度比率利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而求出。
(变曲率)
变曲率是表示光入射到光扩散膜时在通过膜中的过程中光的前进方向发生弯曲的、所谓光的折曲效果的程度的尺度,即变曲率是表示以高角度入射的光因折曲效果折曲到正面方向而出射的光量和直接直射的光量的程度的尺度。该变曲率按照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是本发明人等新确立的评价尺度。以60度的角度入射光时,变曲率以在通过膜内时折曲到0度(正面)方向而出射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直接以60度的角度直射的光的透射率的比率来表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视为表示向正面聚光的效果的尺度。因此,该变曲率大的光扩散膜还可以视为兼具一种透镜效果。
对排除后述基材和内部光扩散膜(A)之间的空气层时,变曲率成为如隔着密合层层叠所带来的亮度提高效果所发挥的作用的尺度。
本发明中的内部光扩散膜(A)具有比现有公知的光扩散膜、透镜膜更大的折曲效果。因此,推测其能够有效地表现本发明的效果。
变曲率更优选10~80%,更优选20~80%。当变曲率低于本发明的范围时,后述的本发明的重要要素之一、即在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的效果下降,因此不优选。相反地,当高于本发明的范围时,难以兼顾上述总透光率、扩散度比率或者同时满足这三者。
(各向异性度)
本发明中,对内部光扩散膜(A)的各向异性度没有限定。既可以是对任何方向都几乎均等地扩散的、所谓的各向同性扩散,也可以是沿着任一特定方向扩散的、所谓的各向异性扩散。其中,在各向异性度高的内部光扩散膜(A)的情况下,必须注意实际使用时内部光扩散膜的设置方向。
即,必须按照使光沿着实际使用中的优选方向扩散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在冷阴极管这类光源呈线状的情况下,为了减小亮度斑,优选将内部光扩散膜的主扩散方向设置在与光源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以该方法进行应对时,使用各向同性高的内部光扩散膜,在以同一亮度斑进行比较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因此,可以说更优选各向异性度高。
各向异性度可以通过例如上述方法等来控制。各向异性度优选0.8以上,更优选2.0以上,进一步优选10以上。
(半值宽度扩散度)
本发明的内部光扩散膜按照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波长440nm的光的主扩散方向的配光分布图谱的半值宽度优选为19度以上,更优选为50度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度以上。上限为150度左右。
半值宽度小于19度时,亮度斑变大,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技术上难以超过150度,且亮度提高效果下降。
(内部光扩散膜(A)的构成)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中使用的内部光扩散膜(A)只要是具有利用存在于膜内部的光扩散成分而使光扩散的功能的膜即可,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包含在透明的基体树脂层中配合与该基体树脂折射率不同的微粒而成的层的光扩散膜,当光通过膜时,光在该微粒和基体树脂的界面散射而扩散;包含由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树脂的配合物形成的、由所谓的海/岛法或共连续相法结构形成的层的光扩散膜,当光通过膜时,光在海/岛相、共连续相的界面散射而扩散;等。此外,可以列举上述方法组合而成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中的内部光扩散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二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只要至少一层为在透明的基体树脂层中配合与该基体树脂折射率不同的微粒而成的层、或者由至少两种非相容的树脂的配合物形成的、由所谓的海/岛法或共连续相法结构形成的层即可,其它层可以仅仅是不具有光扩散性的透明层。此外,也可以是所有层均为光扩散层的构成。
上述构成中,包含由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树脂的配合物形成的、由所谓的海/岛法或共连续相法结构形成的层的内部光扩散膜,并非必需由含有非熔融性的微粒作为对光进行扩散的成分,因此即使以熔融挤出成型法实施,也可以在制膜工序中的熔融树脂的过滤中降低过滤器的网眼堵塞,具有生产率优异且获得的膜的澄清度也高的特征,故而优选。
就本发明的内部光扩散膜而言,如后所述,当光通过膜内时,遇到多次基于光扩散成分的散射的、所谓多重散射效果是重要的,因此光扩散成分在膜厚度方向的平均径优选为膜厚度的至少1/2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下。
例如,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剖面时,当沿着厚度方向引出任意的直线时,该线上存在的粒子数优选为5个以上。更优选10个以上,进一步优选30个以上。
就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而言,面内的光学特性的均一性是重要的,因此优选使光扩散成分尽可能地在面内均一存在。但是,不论厚度方向的光扩散成分的均一性如何,只要能够确保面内的光学特性的均一性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局部存在于厚度方向的特定部分。
(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中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丁烯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及聚甲基戊烯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氟系树脂及这些树脂的共聚物等。
从这些热塑性树脂中选择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彼此不融合)的热塑性树脂即可,从可以稳定地表现上述特性及经济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至少一种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
两种树脂中的另一种树脂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氟系树脂等。可以考虑光学特性以外的要求特性、经济性等而适当选择。
上述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配合比例分别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0/90~90/10,更优选20/80~80/20,进一步优选30/70~70/30的比例。
尤其是,从耐光性、经济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两种均使用聚烯烃系树脂。两种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优选在0.003~0.07的范围。更优选在0.05~0.00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0.01~0.02。
就作为上述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而言,例如,在海/岛法的情况下,光学特性的变化由于各熔体流动速率的组合而大幅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所需光学特性、岛相的尺寸、形状而适当选择。
例如,在上述两种均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时,在各自于23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100的范围内适当组合而实施即可。
本发明中,如前所述,优选对扩散度赋予各向异性。为了赋予该特性,优选使岛结构具有各向异性。为了形成这样形状的岛结构,优选对海成分树脂和岛成分树脂的熔融粘度赋予差异。尤其是,优选与海成分相比降低岛成分的熔融粘度。为此,例如,优选赋予熔体流动速率差异,并且优选与海成分相比提高岛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此外,优选对海成分树脂和岛成分树脂的刚性赋予差异。尤其是,优选与海成分相比降低岛成分刚性。
此外,在岛成分的熔体流动速率低时,通过模头内的剪切、牵引难以施加使岛成分变细的力,有时各向异性下降。质量比越偏离50/50,该倾向越强。应考虑这些倾向来调整各特性。
两种树脂为例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的组合时,易于稳定地获得本发明的光学特性,且经济性优异,故而优选。此外,还具有耐紫外线稳定性优异的特征。
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列举例如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等具有环状聚烯烃结构的树脂。
例如,可以列举:(1)根据需要对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共)聚合物进行如马来酸加成、环戊二烯加成这样的聚合物改性后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2)对降冰片烯系单体进行加成型聚合而得的树脂、(3)降冰片烯系单体和乙烯、α-烯烃等烯烃系单体进行加成型共聚而得的树脂等。聚合方法及氢化方法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作为聚乙烯系树脂,既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在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使50摩尔%以上为乙烯成分。
对该聚乙烯树脂的密度、聚合方法等没有限定,优选使用密度为0.909以下共聚物。例如,可以列举与丙烯、丁烯、己烯及辛烯等的共聚物。聚合方法可以是茂金属催化剂法及非茂金属催化剂法中的任意一种。
尤其是,从能够稳定地赋予高扩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乙烯和辛烯的嵌段共聚物。例如,作为该树脂,可以列举陶氏化学公司制的INFUSE(TM)。
优选使用乙烯和辛烯的嵌段共聚物的理由尚不确定,推测是与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融合比其它聚烯烃系树脂更优异所作的贡献。
在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的组合的情况下,优选聚乙烯系树脂作为海相且使该海相的聚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比岛相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更高。
在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和聚乙烯系树脂的组合的情况下,优选在树脂总量中配合10~60质量%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进一步优选10~50质量%。
上述树脂通常从市售的通用性高的树脂中选择即可,为了能够对应更稳定地生产等,还可以使用定制品。
上述所详述的部分终究只是例示,并非仅限于此。在满足上述光学特性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即可。
(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层的层叠)
本发明中,作为上述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在两种均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时,优选在由至少两种聚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层的至少单面层叠主要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表面层。
通过形成上述表面层,在熔融挤出制膜时,在模头的出口产生。例如,由于能够抑制由被称为“眼垢”的、产生于模头出口的树脂劣化物所致的附着物的产生,因此能够长时间内稳定地连续制膜。此外,例如,使用乙烯和辛烯的嵌段共聚物等柔软性聚烯烃系树脂时所发生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粘连性也受到抑制。
根据表现粘连性抑制等效果等,上述表层的形成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使用结晶性树脂。
作为上述表层形成中所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使用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由此可以提高内部光扩散膜(A)与其它材料的粘接性。例如,在后述光扩散膜层叠片的制造中,可以谋求与塑料片的粘接性的提高。此外,可以赋予与广泛用作光学用材料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聚碳酸酯系树脂的热粘接性。
就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而言,作为其骨架,优选含有乙烯、丙烯、丁烯、己烯、辛烯、甲基戊烯及环状烯烃中的至少一种单体。
既可以是使用了一种上述单体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使用了两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
本发明中的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优选含有至少1种极性基团。作为极性基团,可以列举羧酸基、磺酸基、膦酸基、羟基、缩水甘油基、异氰酸酯基、氨基、亚胺基、噁唑啉基、酯基、醚基、羧酸金属盐基、磺酸金属盐基、膦酸金属盐基、叔胺盐基或季铵盐基等。该极性基团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极性基团可以根据构成内部光扩散层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组成、密合对象的部件种类、所需要的密合力等适当选择,优选至少含有羧基。
此外,本发明中的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可以是极性基团直接导入到聚烯烃树脂的高分子链中,此外,也可以是导入到其它树脂再进行添加、混合的状态。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树脂还可以根据情况使导入到分子链的末端、内部的例如羧酸基、羟基与能够和这些基团反应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改性后使用。
本发明中,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是配合了两种以上而成的配合组合物。此外,还可以是配合了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其它种类的树脂的配合组合物。在该配合组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的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
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优选由结晶性树脂形成。树脂的熔点优选为100~180℃。
上述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只要具有上述特性即可,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优选使用作为粘接性聚烯烃系树脂销售的树脂。可以列举例如ADOMER树脂(TM、三井化学公司制)、MODIC树脂(TM、三菱化学公司制)、ADOTEX树脂(TM,日本聚乙烯公司制)及BONDFAST树脂(TM,住友化学公司制),没有特别限定。
通过在上述内部光扩散层上层叠由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形成的层,与仅由光扩散层的单层形成的内部光扩散膜(A)相比,可以提高与其它材料的粘接性。此外,有时膜的耐粘连性、润滑性得到改善、内部光扩散膜(A)的处理性等得到改善。此外,可以赋予与各种材料的热粘接性。
(内部光扩散膜(A)的制造方法)
对本发明中的内部光扩散膜(A)的制造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从经济性的方面出发,优选通过熔融挤出成型进行制膜的方法。
对制膜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例如T型模头法及吹胀法中的任一种。此外,既可以是未拉伸状态的膜,也可以进行拉伸处理。
在包含二层以上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用共挤出法制膜。例如,既可以用挤出层压法制造,也可以用粘接剂等将2张以上的膜贴合。
在该制造以例如海/岛法实施的情况下,根据树脂的挤出温度、挤出机及模头内的剪切、模头至冷却辊间的牵引比及片与冷却辊的密合方法等,有时岛相的尺寸、形状会大幅变化。其结果是,有时所得膜的光学特性也大幅变化。
例如,为了通过对岛相的形状赋予各向异性而使光扩散性表现各向异性,优选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应对。
上述熔融挤出成型法通常如下进行:将在挤出机内熔融的树脂从模头挤出为片状,使该片与冷却辊密合,冷却固化而制膜。此时,在与上述冷却辊密合时,优选在该密合部的入口部分不形成存液区(有时也称为围堰(bank))。存液区的形成是在与冷却辊密合时压接的情况下即以强压力挤压时发生的,因此优选降低密合时的密合压力。
例如,避开用通常广泛使用的挤压辊进行压接、密合的方法为宜。
只要是以弱压力进行密合的方法即可,没有限定,例如优选将在挤出机内熔融的树脂从模头挤出为片状,通过利用气压的挤压方法和/或吸引法和/或静电密合法使该片密合,冷却固化而制膜。通过该方法,可以稳定地获得上述优选的光学特性、尤其上述特性之一的扩散度比率高的各向异性光扩散膜。
扩散度比率有时会根据所用制造装置的差异等而发生大幅变化,有时无法稳定地生产。因此,对可以稳定地生产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如上所述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是优选的。该理由尚不确定,但可推测如下。
推测其原因在于,就通过熔融挤出法挤出的片中的岛成分的形状而言,由于在模头内受到剪切而以沿着挤出方向取向的形态细化。进而,从模头挤出后,在熔融状态下对该片施加牵引,岛形状进一步在挤出方向细化。优选以该状态冷却固化。但是,以挤压辊等压接至冷却辊且以高压挤压时,该压接部的入口部分的片由于为未固化状态,因此,在压接部的入口部分形成存液区,未固化状态的树脂滞留在该区域中,沿着挤出方向细化的岛成分由于表面张力而使恢复到本来形状即各向同性液滴的力起作用,各向异性度缓和,变形为更具各向同性的形状,并以该变形后形状被冷却固化,因此岛形状的各向同性加剧,其结果是,光扩散性的各向同性也加剧,对于提高各向异性度产生不利的作用。
上述通过利用气压的挤压方法和/或吸引法和/或静电密合法进行密合、冷却固化的方法没有限定。例如,作为利用气压的挤压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以空气等气压进行挤压的所谓气刀法等方法;以减压喷嘴进行吸引、密合的真空室法;以静电力进行密合的静电密合法等。这些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多种方法。从可以提高所得膜的厚度精度的方面出发,优选以后者来实施。
可以对利用熔融挤出法挤出的片进行拉伸,例如,光扩散层使用聚酯系树脂时,优选进行单轴拉伸。拉伸倍率优选为2倍以上。上限没有限定,优选小于10倍。由此,岛相沿着拉伸方向拉伸成细长结构,与岛相的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光扩散性显著提高,可以赋予各向异性,且可以大幅提高特定方向的扩散性。
以拉伸方法实施时,更优选以3~8倍的拉伸倍率来进行。
拉伸方法没有限定。既可以是单纯的自由宽度单轴拉伸,也可以是固定宽度单轴拉伸。例如,可以列举出:对固化的膜的两端进行牵拉的方法(牵拉拉伸);将多个系列(例如2个系列)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辊(2根辊)并列并将膜插入各自的2根辊间,并且将膜伸展在卷入侧的2根辊和卷出侧的2根辊之间,通过使卷出侧的2根辊的膜输送速度比卷入侧的2根辊更快而进行拉伸的方法(辊间拉伸);将膜插入互相对置的一对辊间,利用辊压对膜进行压延的方法(辊压延)等。
相反地,为了接近各向同性,优选用以下方法进行应对。
即,优选的是:将在挤出机内熔融的树脂从模头挤出为片状,利用挤压辊使片与冷却辊压接而密合,冷却固化而制膜。
只要满足利用挤压辊压接并密合到冷却辊上即可,其内容没有限定。例如,既可以利用直径比通常实施的冷却辊更细的挤压辊进行压接,也可以将片挤出到直径相同的2个冷却辊之间,在冷却辊之间进行压接。
此外,该方法中,还可以使用对挤压辊和/或冷却辊表面进行粗面化处理的辊,同时进行利用上述赋型处理实现的粗面化。
在谋求各向同性时,优选在无拉伸下进行熔融挤出时,在不施加牵引的情况下进行制造,还能够如下述那样使用多张各向异性膜。
例如,内部光扩散层使用聚酯系树脂,沿着一个方向拉伸2~10倍,从而岛相沿着拉伸方向被拉伸成细长结构,与岛相的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光扩散性显著提高,可以确保本发明的目标高扩散性。优选将二张以上的膜按照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叠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内部光扩散膜(A)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二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只要至少一层为由包含上述构成的内部光扩散膜(A)形成的层即可,其它层可以仅是不具有光扩散性的透明层。此外,也可以是所有层均为光扩散层的构成。
在上述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既可以通过多层共挤出法来制造,也可以通过挤出层压法、干式层压法来实施。
上述至少两种彼此为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既可以在制膜工序的挤出机等中配合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以通过预先混炼法等事前形成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表面光扩散膜(B))
本发明的表面光扩散膜(B)优选利用形成于膜表面的凹凸所带来的光散射效果来表现光扩散性的膜且其按照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求得的平均面积为600~5000μm2
平均面积更优选为700~5000μm2,进一步优选800~5000μm2
当平均面积小于600μm2时,即使与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层叠,也无法表现正面的亮度提高效果,因此不优选。相反地,当超过5000μm2时,上述正面亮度的提高效果饱和且技术上也难以实现。
本发明的表面光扩散膜(B)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利用赋型使基材膜的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利用所谓压花加工法而获得的膜;在基材膜表面层叠由将粒子配合到基体树脂中而得的组合物形成的层的、利用所谓的粒子法而获得的膜;及利用基材膜的不均一收缩在基材膜的表面形成褶皱的、利用所谓褶皱法获得的膜;等。
例如,可以列举:在以压花加工法实施时,利用热塑性树脂基材膜的表面所需形状的铸模(或压纹),在软化的热塑性树脂基材膜的表面形成表面突起的方法;在透明基材膜上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或边涂布边转动具有所需形状的辊模具,形成表面凹凸,对该表面凹凸部施以光照进行固化的方法;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转印模在透明的基材膜表面转印制作具有凹凸的结构层。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例如光固化性低聚物或树脂[例如,双酚A-环氧烷烃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酚醛清漆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等)、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脂肪族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型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型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等]、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等)和根据需要的反应性稀释剂(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单官能性光聚合性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2~6个左右(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光聚合促进剂(增敏剂)等。
通过上述压花加工法形成的表面凹凸的形状只要满足后述条件就没有限定。既可以是由重复的大致相同形状的凹凸形成的单纯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形状混杂的复杂形状。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没有限定,优选圆顶(dome)状、棱锥(pyramid)状及剑山(pinholder)型。
为了提高正面亮度,广泛使用棱镜状的透镜膜(以下简称为透镜膜),在该透镜膜的情况下,当将透镜膜设置在出射光侧的最表面时,发生光干涉作用,产生干涉条纹等不优选现象,因此需要在该透镜膜的出射光侧设置通常称为上扩散膜的光扩散膜,这违背了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即减少光学部件的件数,因此不优选。因此,透镜膜结构的表面凹凸形状是不优选的。
此外,粒子法通过如下方法来实施:以可能使粒子在厚度方向不重叠的厚度,在透明的基材膜的表面层叠在透明的基体树脂中含有粒子的含粒子组成层,从而形成表面凹凸结构。
上述表面层的形成可以列举出通过涂布法、多层挤出法及挤出层压法等实施的方法。
作为透明的基体树脂,优选使用透明性优异的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系树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缩醛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密胺系树脂、酚醛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
作为粒子,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粘土、滑石、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等无机微粒,优选使用由高分子树脂形成的、所谓聚合物珠。聚合物珠的树脂成分没有限定。可以列举丙烯酸树脂、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苯并胍胺树脂、有机硅树脂等。既可以是非交联型,也可以是交联型。
对形状、粒子尺寸也没有限定,为了满足上述条件,优选使用球状或椭圆状且短径的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粒子。可以使用由丙烯酸树脂等形成的有机微粒。该粒子不仅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多种。
本发明中,可以利用将光扩散方法不同的两种光扩散膜并用的效果。推测原因在于:如后所述,两种光扩散膜的光扩散方法的较大差异对光的多重散射的贡献程度不同。从这一意义来说,与上述内部光扩散膜不同,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剖面的情况下,当沿着厚度方向引出任意直线时,该线上存在的粒子数优选为5个以下。更优选为3个以下。
(基材(C))
本发明中使用的基材(C)是在将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组装到面光源装置时用于补强内部光扩散膜(A)的强度、刚性及耐热性等的材料。因此,例如,在导光板的情况下,基材可以是导光板本身。即,优选在导光板的表面上隔着密合层层叠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此外,在直下型的情况下,优选在用于出射光部的透明板或乳白板等的表面上隔着密合层层叠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
因此,优选使用的是在导光板、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部使用的透明板或乳白板等塑性膜、片及板。它们的原材料优选为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等,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由玻璃等透明的无机材料形成的板、片。在基材为导光板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导光板表面直接粘贴内部光扩散膜(A)。
基材(C)必须满足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更优选60~95%,特别优选70~95%。当小于50%时,亮度提高效果下降,因此不优选。相反地,理论上难以超过100%。
总透光率通过与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同样的方法测定。
从补强效果等出发,厚度优选为0.2~10mm。从透射率的关系来看,更优选0.2~3mm。
(光扩散膜层叠体的构成)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可以将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层叠而构成,在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情况下,还可以层叠550nm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该情况下,内部光扩散膜(A)、表面光扩散膜(B)、及基材(C)的层叠顺序优选从下述(I)~(III)中选择。
(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
(II)表面光扩散膜(B)/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II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另一方面,在导光板型面光源装置的情况下,优选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导光板的层叠顺序。
此外,表面光扩散膜(B)优选按照光扩散面为出射光侧的方式来配置。
本发明中重要的是,以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的状态进行层叠。通过该对应方式,能够兼顾高亮度和小亮度斑。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正面亮度且减小亮度斑。
在通过目前广泛使用的赋型法或在透明膜的表面涂布例如珠子等光扩散成分而得的、利用所谓表面凹凸的光散射效果的表面光扩散型光扩散膜中,上述效果小。
本发明中,从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界面排除空气层的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用粘合剂、粘接剂进行贴合的方法。此外,例如,还可以用水等液体密合后进行层叠。也可以在内部光扩散膜(A)或基材(C)的表面形成热粘接层并利用热粘接法将两者层叠。
本发明中,通过将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贴合,从而可以附带地表现出例如可以抑制内部光扩散膜(A)由于温度等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尺寸变化等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效果。
本发明中,在实施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贴合时,优选隔着与基材(C)的折射率之差为-0.3~+0.5的密合层来进行。
通常,折射率表示至小数点后第3位,本发明中,以小数点后第1位(在小数点后第2位进行四舍五入)的差异来评价即可。
本发明中,在液体的情况下,使用文献值。此外,在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使用以折射率计基于常规方法测定的值。存在文献值的树脂,也可以不进行测定而直接使用文献值。在为树脂的混合物的情况下,使用用单独树脂的值基于组成比加权平均而求得的值。
上述折射率差更优选-0.1~+0.2,最优选0。
当低于-0.3或超过+0.5时,排除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界面的空气层所产生的正面亮度提高效果下降,因此不优选。
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的层叠既可以仅在基材的单面进行,也可以在两面进行。在两面进行层叠时,可以两面均使用相同的内部光扩散膜(A),也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内部光扩散膜。
予以说明,从本发明中的部件间的界面排除空气所产生的效果仅仅在与基材之间的界面处有效。在其它部件之间并不有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
(印刷层(D))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可以层叠印刷层(D)作为构成材料。本发明中的印刷层(D)是通过主要使用透光性墨进行印刷而形成的层。也可以使用一部分不透光性墨。此外,可以是通常的印刷墨,也可以使用具有光扩散性的墨。
上述印刷层(D)的形成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喷墨印刷、胶版印刷、凸版印刷及丝网印刷等。从经济性、简便性等出发,优选喷墨印刷。
上述印刷层(D)的形成既可以在上述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及表面光扩散膜(B)中的任一表面上直接进行,也可以使用例如印刷在透明性高的膜或片上的印刷体进行层叠。在以喷墨印刷实施时,优选设置喷墨墨的接受层,因此优选层叠设有喷墨墨的接受层的透明膜,尤其是使用聚酯膜在喷墨墨的接受层面进行印刷后层叠的透明膜。
(作用机理)
本发明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是将存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的界面间的空气层排除。根据该对应方式,与通常广泛进行的将两部件简单重叠并在两部件间存在空气层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亮度,且减小亮度斑,对其原因推测如下。
在将内部光扩散膜(A)简单重叠在基材(C)表面这样的目前广泛实施的方法中,在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之间存在空气层。空气的折射率与基材的折射率相比折射率显著低,因此通过基材的光的临界角度变小,因此在界面发生反射的比例变高,出射到基材表面的光量减少,结果亮度降低。通常,内部光扩散膜(A)中使用的树脂、贴合中使用的树脂和液体、及基材(C)中使用的材料的折射率均比空气大。因此,通过排除空气,从而使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之间的界面的折射率之差减小。因此,基材界面处的临界角度变大,在该界面发生反射的比例减少,进入内部光扩散膜(A)侧的光量增加。进而,该光入射至内部光扩散膜(A)时,界面折射率之差也变小,因此在该界面发生反射的光的比例减少,进入内部光扩散膜(A)的光量增加,通过这样的协同效果,结果使从内部光扩散膜(A)出射的光量增加,从而可以谋求亮度的提高。
进而,本发明的内部光扩散膜(A)与表面光扩散膜(B)不同,其具有高变曲率,因此通过减小上述界面折射率之差,从而使包括射入到内部光扩散膜(A)的光量在内的总光量由于折曲效果而在内部光扩散膜(A)内聚光,在内部光扩散膜(A)表面更多地射出,从而可以谋求亮度的提高。
日本特开2008-21527号公报的图6中例示了以75度入射的光通过各向异性扩散膜,从而折曲为70度而出射。但是,其折曲效果远未达到正面(0度)。此外,该公报公开的技术和本发明在利用折曲效果这点上存在共通的部分,但该公报公开的技术涉及的是各向异性扩散膜和棱镜片的层叠体,与本发明的目的及预期效果差异很大。此外,该公报公开的技术中完全没有言及有关与扩散膜的入射光侧的界面的折射率的协同效果关系。
予以说明,推测内部光扩散膜(A)的扩散度比率、变曲率比表面光扩散膜(B)高是由内部光扩散膜(A)的多重散射的程度大而引起的。
此外,本发明中,利用了将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这样的扩散机理不同的2种扩散膜组合的效果。
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多重散射。即,在表面光扩散膜(B)的情况下,利用表面凹凸的散射效果赋予光扩散性,光散射几乎被控制在仅一个表面,与此相对,内部光扩散膜(A)的光散射则是在整个膜内部发生。即,使光散射的散射成分在膜的厚度方向重叠存在,当光通过膜中时,利用这些散射成分而重复散射多次的、所谓多重散射的贡献大。由于该多重散射的贡献度的差异,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被赋予各自固有的光学特性。
由于上述多重散射的贡献大,而能够容易地赋予内部光扩散膜(A)以适度的扩散度比率。
根据推测,通过赋予适度的扩散度比率而能够兼顾高亮度和小亮度斑,这在上述扩散度比率的说明中记载的事项中很重要。
另一方面,根据推测,通过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的层叠来提高正面亮度,这通过使出射光在由表面光扩散膜(B)的表面凹凸产生的一种透镜效果的作用下沿着正面方向聚光而得以表现,并且该透镜效果与表面凹凸的表面积成正比,实施表面光扩散膜的光扩层表面的粗糙度解析,获得与推测相符的结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虽然仅用表面光扩散膜(B)即可体现上述聚光效果,但是只有表面光扩散膜(B)时,亮度斑的抑制效果不足,故不优选。另一方面,即使将表面光扩散膜(B)彼此层叠或将内部光扩散膜(A)彼此层叠,也无法兼顾正面亮度提高和亮度斑减小。
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内部光扩散膜(A)具有可以以抑制正面亮度下降的形态使亮度斑减小的效果。因此,认为通过将上述扩散效果不同的两种光扩散膜组合,从而可以首次更高水准地兼顾亮度提高和亮度斑减小。
通过将该扩散效果不同的两种光扩散膜组合,可以打破亮度和亮度斑这一彼此矛盾的现象,得到预料之外的结果。
(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基本单元只要是至少单面具有出射光面的构成即可,其内容没有限制。例如,可以是侧光(Edgelight)方式及直下型中的任一种。此外,还可以是两面出射光型。优选直下型。
通常,出于提高出射光面的亮度的目的,在面光源装置的与出射光面相反的面上使用反射膜、反射体。反射膜、反射体的种类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由白色体形成的扩散型的反射膜、反射体;利用金属光泽所产生的反射的指向性强的反射膜、反射体;及兼具两特性的反射膜、反射体等。
为了抑制由与光源的距离所致的亮度衰减,而采用通过印刷、刻印及雕刻等对侧光式面光源装置赋予出射光图案的方法,有无该出射光图案均可。就赋予出射光图案的方法而言,与现有技术所实施的将各种光学用部件简单重叠而设置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的出射光曲线的差异很大,因此优选按照符合本发明的方法的方式设计出射光图案。本发明的方法由于增加了距离光源较近的出射光量,因此优选使出射光图案的倾斜更强。
(面光源装置的光源)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使用的光源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已经广泛使用的荧光灯、冷阴极管及LED光源等光源。
尤其是,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与广泛使用的光扩散膜相比扩散度比率极高,因此可以以抑制亮度下降的形态大幅降低光的直进性高的LED光源的光源斑点的能见性。
(光扩散膜层叠体中的内部光扩散膜的使用张数)
本发明中,即使仅使用1张内部光扩散膜,也具有高亮度、亮度均一性,因此可以不使用被广泛使用的透镜膜、亮度提高膜等光学用膜。因此,优选仅使用1张内部光扩散膜,对此没有限定。例如,既可以与透镜膜组合以谋求更大的亮度提高,也可以谋求降低灯的输出功率等。此外,例如,还推荐在基材的两面层叠使用的方法。
在最优选的仅使用1张内部光扩散膜来实施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内部光扩散膜的扩散度比及变曲率分别为20~95%及15~100%。
(光扩散膜层叠体的使用方向)
本发明中使用的内部光扩散膜(A)包含光扩散的各向异性高的膜。因此,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也包含光扩散的各向异性高的层叠体。
各向异性度高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由于出射光聚光到特定方向,因此组装到面光源装置时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的使用方向很重要。
使用方向可以根据面光源装置所要求的特性而适当选择。
通常,对面光源装置大多要求均质的亮度、照度。为了满足该要求,可以使用各向异性度高者作为光扩散膜层叠体。例如,在使用荧光灯、冷阴极管等具有各向异性的光源时,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的均一性会下降。因此,在使用该光源时,优选将光扩散膜层叠体的主扩散方向固定在与这些光源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而使用。由此,可以大幅减小由光源的各向异性所致的亮度斑。与各向同性高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相比,可以以抑制平均亮度下降的形态来减小亮度斑。但是,该效果仅在以一个光扩散膜层叠体实施时有效,在使用2个以上的多个光扩散膜层叠体时,优选将主扩散方向固定在与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向而不是使其处于同一方向使用。进而,入射光侧的内部光扩散膜优选固定在主扩散方向与光源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通过该固定方法,使扩散度比率、变曲率得到提高。
根据设计性等要求,有时反而要求不均一的亮度。此时,优选将光扩散膜层叠体的主扩散方向变换至满足要求的方向来使用。
另一方面,在LED光源的情况下,当要求面光源装置的亮度提高的均一性时,优选使用各向同性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当使用各向异性度高的光扩散膜层叠体时,优选将该各向异性度高的光扩散膜层叠体贴合在与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向来使用。
(显示装置)
本发明中,可以将上述面光源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用的光源。
本发明的上述面光源装置由于具有高亮度且可以减小亮度斑,因此在用作显示装置用的光源时,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明亮度、明亮度的均一性,可以提高显示图像的能见性。
或者,在不需要高亮度的使用方法中,可以降低灯的光量,降低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显示装置使用时的能源消耗量,能够具有经济效果和降低环境负担。
作为显示装置,只要是具有利用由面光源装置发出的光来传递任意信息的功能的装置即可,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电脑、TV及车辆等运输装置用的LCD显示装置。此外,可以列举广告、导向板等非动画显示装置。
(照明装置)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面光源装置作为照明用的光源。
本发明的上述面光源装置由于具有高亮度、即高照度且可以减小照度斑,因此在用作照明用的光源时,可以提高照明装置的明亮度及均一性。
或者,在不需要高照度的使用方法中,可以降低灯的光量,因此可以降低照明装置的制造成本、照明装置使用时的能源消耗量,能够具有经济效果和降低环境负担。
在用作照明用途时,还可以使用上述面光源装置本身。
(电照显示装置)
本发明中的电照显示装置,只要是在照明装置的出射光部设置上述电照显示装置用光扩散膜层叠体的构成即可,其结构、大小没有限定。例如,优选在上述那样的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面设置上述电照显示装置用光扩散膜层叠体而成的结构。
(照明装置的光量调节)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中所用的内部光扩散膜(A),具有例如比表面光扩散膜(B)更高的反射性能,因此本发明的电照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特征:在所设置的场所明亮时,即使不点亮照明装置,也会由于外部的光被内部光扩散膜(A)反射而能够在外光的明亮度下非常清晰且高画质地观看到显示信息。因此,在电照显示装置所设置的场所明亮时,即使不点亮照明装置,也可以确保信息的充分的能见性和画质。
因此,优选在本发明的电照显示装置中设置根据设置场所周围的外光的明亮度调节照明装置的光量的机构,根据外光的明亮度调节照明装置的光量。由此能够节约能源。
上述根据外光的明亮度调节照明装置的光量的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在电照显示装置或其周边设置用于测定外光的照度的照度计并根据照度调节照明装置的光量的方法。
(优选的平均亮度及亮度的分布)
作为平均亮度,理想的是使正面亮度(0度亮度)高。在此基础上,优选使高角度下的平均亮度也高。通过这样设定,从而在例如用作显示装置时,视角更广。此外,用作照明装置时,照度的分布更广。
优选的平均亮度根据光学部件的构成等而不同,在仅内部光扩散膜(A)的构成时,0度亮度优选为6000Cd/m2以上。更优选为6200Cd/m2以上。此外,在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的层叠体系中,0度亮度优选为7000Cd/m2,更优选为7500Cd/m2以上。
就亮度的分布而言,例如,在仅内部光扩散膜(A)的构成时,亮度的分布以60度的平均亮度相对于0度的平均亮度的比计优选为0.6以上,更优选0.7以上。另一方面,在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的层叠体系的情况下,以提高0度的平均亮度为目的,亮度的分布变窄。
内部光扩散膜(A)具有可以使平均亮度的分布比表面光扩散膜(B)宽的特征。推测这是由扩散度比率高所导致的。
其中,本发明的重要要素是基于排除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之间的空气层的效果,在后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还例示了分别不满足该范围的例子。
(优选的亮度斑)
虽然0%是理想的,但技术上难以实现。优选10%以下,更优选8%以下,进一步优选6%以下。
其中,本发明的重要要素是基于排除内部光扩散膜(A)和基材(C)之间的空气层的效果,在后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还例示了分别不满足该范围的例子。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也可以在符合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加以变更而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予以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测定、评价方法如下所述。此外,实施例中“份”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则表示“质量份”,“%”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则表示“质量%”。
1.总透光率
在自记录分光光度计(UV-315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中设置附带积分球的装置(ISR-3100;岛津制作所公司制),以狭缝宽度12nm高速扫描波长300~800nm的范围,进行光谱测定,以550nm下的透射率来表示。
该测定中使用的是按照试样的主扩散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试样固定器具后进行测定时的值。主扩散方向是用激光打标机对试样照射光,对出射光的扩散方向进行检测而确定。
当试样两面的表面粗度不同的情况下,将试样固定在与实际使用时的光的透射方向一致的方向进行测定即可。本发明中,固定在从表面粗度低的面入射的方向来测定。
2.半值宽度扩散度(配光分布图谱的峰顶的一半高度处的角度)
使用变角分光测色系统GCMS-4型(GSP-2型:株式会社村上色彩研究所制,变角分光光度计GPS-2型)进行测定。在透射测定模式、光线入射角:0°(膜法线方向)、受光角度:-80°~80°(基于膜法线的极角。方位角为水平)、光源:D65、视野:2°的条件下,按照试样的主扩散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试样台上(试样台的轴和主扩散方向的轴的偏移在20度左右以内是允许的),求出透射光的变角分光光度曲线。小俯角(lowangle)设为0°。
以5°的间距进行测定。
求出上述测定所获得的配光分布图谱的峰顶的一半高度处的角度,作为半值宽度扩散度。
测定之前,使用株式会社村上色彩研究所制的GCMS-4用的透射扩散标准板(乳白玻璃)进行装置的校正,以该透射扩散标准板的受光角度0度下的透射光强度为基准(1.000),测定相对透射率。予以说明,在以积分球式分光计测量且空气层设为1.000时,上述透射扩散标准板的550nm的透射率为0.3535。
本测定对各试样均测定3次,以其平均值来表示。
当试样两面的表面粗度不同的情况下,将试样固定在与实际使用时的光透射方向一致的方向进行测定即可。本发明中,固定在从表面粗度低的面入射的方向来测定。
予以说明,主扩散方向是指获得最大的光扩散性的膜面内的方向,可以使用激光指示器(laserpointer)等简单地确定。
3.扩散度比率(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
按照与上述半值宽度扩散度同样的方法,测定波长550nm的出射角0°及30°的透射率,求出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I30/I0×100)并以%表示。
当试样两面的表面粗度不同的情况下,将试样固定在与实际使用时的光透射方向一致的方向进行测定即可。本发明中,固定在从表面粗度低的面入射的方向来测定。
4.变曲率
在上述项目2的半值宽度扩散度测定中,将光线入射角变为-60度,除此以外,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波长550nm时的0度及60度的透射率,将各值设为(I0)60及(I60)60,按照下述式求出变曲率。
变曲率(%)=(I0)60/(I60)60×100
5.各向异性度
将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的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设为(I30)H
此外,按照试样的主扩散方向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试验台上,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求出与上述(I30)H正交的方向的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v
各向异性度按照下述式算出。
(I30)H/(I30)v
6.平均面积
利用接触式三维表面粗糙度测定装置((株)小坂研究所制,二维、三维表面粗糙度解析系统TDA-21),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而求出。
(测定条件)
TABLEPITCH:0.005mm、RECPITCH:1mm、H.MAGNIFICATION:200、MEASURINGLENGTH:1mm、V.MAGNIFICATION:500、CUTOFF:0.25mm、TRAVERSINGLENGTH:REC、根数:100根X输送速度:0.1mm/秒
予以说明,触针使用2μm、90度的触针。
7.热塑性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基于JISK7210A法,在2.16kgf的条件下测定。
8.冷阴极管式面光源装置中的亮度及亮度斑
使用RISA-COLOR/ONE-II(HI-LAND公司制)进行测定。
将电通产业株式会公司制的冷阴极管型检查用面光源装置(发光部件型号LB350-236及电源部件型号SWD24-3.2A)的乳白扩散板取下,设置试样来代替该乳白扩散板进行测定。
将设有100mm见方的开口部的黑色遮光板,按照开口部位于上述检查用面光源装置大致中央部的方式设置并进行测定。
将CCD相机和试样表面间的距离设为以垂直状态计为1m,将CCD相机相对于试样表面在从-70°到+70°之间的赤道上移动,测定亮度的角度依赖性。就变角而言,仅最初和最终为1度,在其间以3度间距进行变角移动。亮度的测定:将测定部沿着横向分割成三份,沿着纵向分割成9份,读取横向的中心部的9个分割部分的亮度数据,表示0度(垂直方向)、30度及60度的平均亮度。
此外,由0度时的9个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按照下述式求出并表示亮度斑。
亮度斑(%)=(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
就检查用面光源装置而言,在水平的状态下点亮后放置1小时以上之后进行测定。灯强度以最大值来进行。
测定在暗室中进行。
9.LED光源式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
在295×335mm的铝制壳体中,用粘接剂以45mm间距固定48个日亚化学公司制的LED光源(1WHI-POWER型RIGEL1W),在距离LED光源表面60mm高度的位置固定试样,使用RISA-COLOR/ONE-II(HI-LAND公司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将设有100mm见方的开口部的黑色遮光板按照开口部位于上述面光源装置大致中央部的方式设置并进行测定。测定中,设定21个面积为2位(bit)的测定点,按照将其中6个作为LED光源的中心部、余下的15个处于LED光源间的中央部的方式设定并进行测定。与上述亮度及亮度斑(1)不同,其仅进行0度(垂直)的测定。
就面光源装置而言,在水平的状态下点亮后放置1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测定在暗室中进行。
光源斑点的消除性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上述亮度及亮度斑测定中,在将面光源装置点亮的状态下,肉眼观察开口部,进行以下判定。
看不到LED光源的亮点的情况:○
看得到LED光源的亮点的情况:×
10.冷阴极管式的导光板型面光源装置中的亮度及网点的消除性
在于长径侧(横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3根冷阴极管的19英寸的导光板型(使用白色反射膜,网点型)的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侧的丙烯酸板上的大致中央部,固定40mm×60mm见方(60mm侧为横向)的评价样品(简单重叠设置,当试样卷曲等而翘起时,用粘合带固定四角。),将设置有30mm×50mm见方(50mm侧为横向)的空心部分的黑色遮光纸,按照空心部分的中心成为评价样品的中心部的方式设置,在暗室中测定亮度。黑色遮光纸以覆盖面光源装置整体的大小来固定,从而使光不会泄露,在该状态下进行测定。
此外,面光源装置水平地设置后进行测定。
亮度:使用(株)TopconTechnohouseCorporation制的TOPCON分光放射计SR-3A,在测定角度为2度且与背光灯单元表面的距离为40cm的条件下,对评价用样品的中心为直下的位置进行测定。
将评价用样品按照主扩散方向为与冷阴极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并进行本测定。
网点的消除性:在点亮面光源装置的状态下,肉眼观察上述正面亮度测定中的开口部,进行以下判定。
完全看不到导光板的网点的情况:○
稍稍看得到导光板的网点的情况:△
清晰看到导光板的网点的情况:×
测定在暗室中进行。
11.明室中的未点亮电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时的显示图像的能见性
在冷阴极管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法中,不再点亮面光源装置,将面光源装置的乳白板取下,在该部分依次设置由透明丙烯酸板形成的基材、光扩散膜及印刷膜,在明室下观察,按照以下基准进行判定。予以说明,判定是以使用膜制造例4的内部光扩散膜时的印刷图像的能见性为基准进行的。此外,印刷膜使用的是基于后述方法印刷的有大象的草原风景的膜。通过印刷图像的明亮度和细部的能见性来判定能见性。细部的能见性主要着眼于草原的草的部分、大象鼻子的皱纹的分辨率而进行判定。
(能见性的判定)
1:非常良好、2:良好、3:稍良好、4:与膜制造例4同等程度、5:差、及6:非常差。
(膜制造例1)
使用2台熔融挤出机,用第1挤出机将环状聚烯烃系树脂(TOPAS(TM)6013S-04TopasAdvancedPolymers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2.0(230℃))35质量份和由乙烯及辛烯形成的嵌段共聚树脂(陶氏化学公司制INFUSE(TM)D9817.15,熔体流动速率:26(230℃))65质量份制成光扩散层,并利用第2挤出机,以使聚丙烯系粘接性树脂(Adomer(TM)SE800三井化学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5.7(190℃))成为两表层的方式,用T型模头方式熔融共挤出后,用镜面冷却辊冷却,从而获得总厚度400μm的、两面层叠有热密合层的内部光扩散膜。使用真空室进行上述冷却时的、膜与冷却辊的密合。层厚度构成为40/320/40(μm)。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2)
将环状聚烯烃系树脂(TOPAS(TM)6015TopasAdvancedPolymers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0.41(230℃))50质量份和由乙烯及辛烯形成的嵌段共聚树脂(陶氏化学公司制INFUSE(TM)D9817.15熔体流动速率:26(2300))50质量份,用池贝铁工公司制挤出机PCM45在树脂温度250℃下进行熔融混合,用T型模头挤出,用经纹理加工的冷却辊(Ra=0.55)冷却,从而获得厚度400μm的内部光扩散膜。予以说明,上述冷却辊的相反面使用了对表面实施脱模处理(Ra=1.0)的挤压辊。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3)
膜制造例2中,将膜厚度变为200μm,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获得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4)
膜制造例1中,将膜厚度变为175μm,将层厚度构成变为25/125/25(μm),除此以外,按照与膜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获得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5)
膜制造例1中,将膜厚度变为126μm,将层厚度构成变为18/90/18(μm),除此以外,按照与膜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获得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6)
将与实施例1同样的树脂组成的配合组合物在挤出温度为230℃、吹胀比为1.3下吹胀制膜,获得厚度50μm的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7)
将用真空干燥机于180℃干燥3小时并充分除去水分的实质上无润滑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95质量份和改性聚丙烯系树脂(大日精化(株)公司制CAP350)5质量份的混合物供给至单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通过过滤器、齿轮泵,进行异物的除去、挤出量的均整化后,从T型模头以片状喷出至温度控制在25℃的冷却转鼓上。此时,使用直径0.1mm的金属丝状电极施加静电,使其密合到冷却转鼓上,获得未拉伸膜。接下来,在温度103℃下沿着长度方向拉伸5.0倍,获得厚度100μm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
用光学用粘合剂将2张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贴合在与内部光扩散膜坯料的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向,获得内部光扩散膜。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10μm。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8)
将用真空干燥机于180℃干燥3小时并充分除去水分的实质上无润滑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85质量份和PolymerCo.,Ltd.公司制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SP1540)15质量份的混合物供给至单螺杆挤出机,在280℃下熔融,通过过滤器、齿轮泵,进行异物的除去、挤出量的均整化后,从T型模头以片状喷出至温度控制在25℃的冷却转鼓上。此时,使用直径0.1mm的金属丝状电极施加静电,使其密合到冷却转鼓上,获得未拉伸膜。接下来,在温度103℃下沿着长度方向拉伸5.0倍,获得厚度75μm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
用光学用粘合剂将2张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贴合在与内部光扩散膜坯料的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向,获得内部光扩散膜。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10μm。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9)
将氟系树脂(Kynar720(PVDF)ARKEMA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10(230℃、5kgf))50质量份和聚甲基戊烯系树脂(TPX(TM)DX820三井化学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110(260℃、5kgf))50质量份,用池贝铁工公司制挤出机PCM45在树脂温度250℃下进行熔融混合,用T型模头挤出,用镜面冷却辊冷却,从而获得厚度100μm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上述冷却时,膜与冷却辊的密合使用气刀进行。此外,对单面实施了电晕处理。
用光学用粘合剂将2张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坯料贴合在与内部光扩散膜坯料的主扩散方向正交的方向,获得内部光扩散膜。粘合剂层的厚度设为10μm。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10)
将氟系树脂(Kynar720(PVDF)ARKEMA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10(230℃、5kgf))50质量份和环状聚烯烃系树脂(TOPAS(TM)6013TopasAdvancedPolymers公司制,熔体流动速率:2.1(230℃、2.16kgf))50质量份,用池贝铁工公司制挤出机PCM45在树脂温度250℃下进行熔融混合,用T型模头挤出,用镜面冷却辊冷却,从而获得厚度200μm的各向异性内部光扩散膜。使用真空室进行上述冷却时的、膜与冷却辊的密合。此外,对单面实施了电晕处理。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11)
在膜制造例1中,将膜厚度变为56μm,将层厚度构成变为8/40/8(μm),除此以外,按照与膜制造例1同样的方法获得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12)
使用2台熔融挤出机,用第1挤出机供给聚丙烯树脂WF836DG3(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TOMONOBLEN)100质量份制成基材层的A层,用第2挤出机供给聚丙烯树脂WF836DG3(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TOMONOBLEN)17质量份和丙烯-乙烯共聚物HF3101C(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制)83质量份制成扩散层的B层,按照在模头内成为A/B的方式用T型模头方式熔融共挤出后,用20℃的流延辊冷却,从而获得未拉伸片。接下来,利用纵向拉伸机的辊周速差,将该未拉伸片在拉伸温度120℃下拉伸至4.8倍,接下来,利用拉幅机式拉伸机,在165℃加热后在155℃的拉伸温度下沿着横向拉伸9倍。接下来,在166℃下进行热固定,获得A层及B层的厚度分别为22.2μm及2.8μm的内部光扩散膜。在即将卷取前,对基层A表面进行了电晕处理。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13)
预先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TOMONOBLENFS2011DG3)50质量份、乙烯-丁烯共聚物(三井化学公司制、TAFMERA0585X)30质量份及纳米结晶结构控制型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三井化学公司制、NOTIOPN3560)20质量份熔融挤出,将所得的经混炼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在φ60mm单螺杆挤出机(L/D;22)内在树脂温度240℃下熔融混合,用T型模头挤出后,用20℃的流延辊冷却,从而获得未拉伸片。接下来,利用纵向拉伸机的辊周速差,将该未拉伸片在拉伸温度118℃下拉伸至4.5倍,再沿着横向在145℃下拉伸至8.2倍,以158℃进行热固定。接下来,对其单面进行电晕处理,获得厚度25μm的内部光扩散膜。
所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
(膜制造例14)
在厚度1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膜(东洋纺织公司制CosmoshineA4300)的单面,使用涂布机将平均粒径为3μm的真球状的丙烯酸树脂粒子(东洋纺织公司制TOUGHTIC(TM)FH-S300)50质量份和聚氨酯树脂50质量份的混合物按照以干燥后厚度计为30μm的方式进行涂布及干燥,从而获得表面光扩散膜。
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予以说明,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涂布面的表面积相当值(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890μm2
(膜制造例15)
在厚度2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膜(东洋纺织公司制CosmoshineA4300)的单面,涂布透明丙烯酸系光固化型树脂组合物(DAICEL-CYTECCompanyLTD.制、商品名“PETIA”),通过用辊模具赋型并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赋型法,从而获得以最密填充形态赋型有高度为25μm、直径为50μm的半球状的圆顶形状的突起的表面光扩散膜。
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予以说明,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赋型面的表面积相当值(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2100μm2
(膜制造例16)
在厚度1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膜(东洋纺织公司制CosmoshineA4300)的单面,使用涂布机,将平均粒径为50μm的真球状的丙烯酸树脂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制Techpolymer(TM)MBX-50)60质量份和聚氨酯树脂40质量份的混合物按照以干燥后厚度计为30μm的方式进行涂布及干燥,从而获得表面光扩散膜。
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予以说明,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涂布面的表面积相当值(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1520μm2
(膜制造例17)
膜制造例14中,将丙烯酸树脂粒子变为平均粒径为0.9μm的丙烯酸树脂粒子(东洋纺织公司制TOUGHTIC(TM)FU700),除此以外,按照与膜制造例14同样的方法获得表面光扩散膜。
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特性示于表1。予以说明,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涂布面的表面积相当值(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405μm2
(实施例1A)
在厚为度3mm且550nm的总透光率为92.2%的透明丙烯酸板的单面,利用热粘接法贴合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光扩散膜,获得光扩散膜层叠体。
按照光扩散膜侧为出射光面的方式设置所得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利用上述冷阴极管式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所得结果示于表2。
表明:本实施例中获得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与比较例1A~10A相比,平均亮度高,亮度的角度依赖性小且亮度斑小,为高品质,可以适合用于面光源装置。并且,如与参考例1A的比较中所示,使用1张光扩散膜时,与使用通常广泛使用的包含透镜膜在内的多件光学部件的情况相比,获得了更高性能的面光源装置。
(比较例1A)
使用未热粘接光扩散膜的透明丙烯酸板,与实施例1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明显变大。
(比较例2A)
对光扩散膜不进行热粘接,而是在透明丙烯酸板上简单地重叠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与实施例1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大。在基材上贴合光扩散膜的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比较例3A)
在比较例2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14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比较例2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予以说明,按照珠涂面为出射光侧的方式设置并进行了评价。
与实施例1A相比,正面(0度)的亮度虽高,但亮度的角度依赖性恶化。进而,亮度斑明显变大。
予以说明,本比较例中使用的膜制造例14的光扩散膜的雾度值是96.7%,属于高扩散性膜。
(比较例4A)
在实施例1A中使用的透明丙烯酸板的单面,用厚度5μm的光学用粘合剂将膜制造例14的光扩散膜贴合在珠涂面的相反面,按照光扩散膜为出射光侧的方式设置并进行了评价。
表明:在表面光扩散型光扩散膜的情况下,与基材贴合,未产生亮度提高、亮度斑减小的效果。
(比较例5A及比较例6A)
在比较例3A及比较例4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4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15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A及比较例4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比较例5A为重叠时的结果,比较例6A为贴合时的结果。均将赋型面设置为出射光面。
获得了与比较例3A及比较例4A类似的结果,表明:在表面光扩散型的光扩散膜的情况下,与基材贴合,未产生亮度提高、亮度斑减小的效果。
予以说明,本比较例中使用的膜制造例15的光扩散膜的雾度值为94.3%,属于高扩散性膜。
(比较例7A及比较例8A)
在实施例1A及比较例2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11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及比较例2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比较例7A为重叠时的结果,比较例8A为贴合时的结果。
即使是内部光扩散膜,当扩散度比率、变曲率不足时,也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9A及比较例10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分别用厚度5μm的光学用粘合剂贴合膜制造例12及膜制造例13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比较例7A及比较例8A同样地,即使是内部光扩散膜,在扩散度比率、变曲率不足时,也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11A)
在比较例9A的方法中,将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10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9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即使是内部光扩散膜,当总透光率超过本发明的优选范围时,亮度提高效果也变小。
(参考例1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将基材变更为总透光率为44.4%的厚度3mm的乳白的丙烯酸板,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基材的总透光率低于本发明的优选范围时,亮度下降。
(实施例2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取消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的热粘接,变为用水将该光扩散膜和基材粘贴,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相比,与基材的折射率之差变大,因此亮度提高及亮度斑的改善效果与实施例1A相比有若干下降。
(实施例3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光扩散膜层叠体的光扩散膜面变为光源侧,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表现出同等效果。
(实施例4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取消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的热粘接,变为用厚度5μm的光学用粘合剂贴合膜制造例2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相比,平均正面亮度有若干下降,但亮度的角度依赖性、亮度斑与实施例1A相比得到改善。
(比较例12A)
在实施例4A中,不用粘合剂贴合光扩散膜,而是在透明丙烯酸板上简单地重叠膜制造例2的光扩散膜,与实施例4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4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大。在基材上贴合内部扩散膜的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5A)
在实施例4A的方法中,将膜制造例2的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4A相比,亮度稍提高,但亮度斑比实施例4A有若干恶化。
(比较例13A)
在实施例5A中,不用粘合剂贴合光扩散膜,而是在透明丙烯酸板上简单地重叠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与实施例5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5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大。在基材上贴合光扩散膜的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6A)
在实施例5A的方法中,变为在基材的两面贴合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5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5A相比,亮度稍下降,但亮度斑变小。
(实施例7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变为使用膜制造例4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相比,亮度斑稍恶化。
(比较例14A)
在实施例7A中,不用粘合剂贴合光扩散膜,而是在透明丙烯酸板上简单地重叠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与实施例4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7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大。在基材上贴合光扩散膜的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8A)
在实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5的光扩散膜,且变为在基材的两面利用热粘接按照主扩散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贴合,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予以说明,将入射光的光扩散膜的主扩散方向设置成与检查用面光源装置的冷阴极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进行了评价。
与实施例1A相比,所有特性均恶化,但比上述比较例优异。
(实施例9A及实施例10A)
在实施例8A中,代替膜制造例5的光扩散膜,变为分别将制造例6及膜制造例7的光扩散膜用厚度5μm的光学用粘合剂膜贴合在基材的两面,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8A相比,特性差,但比比较例优异。
(比较例15A)
在实施例9A中,不用粘合剂粘贴光扩散膜,而是在透明丙烯酸板上简单地重叠膜制造例6的光扩散膜,与实施例9A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9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斑大。在基材上贴合光扩散膜的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11A)
在实施例5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8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5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1A大致相同,且比实施例5A优异。
(实施例12A)
在实施例5A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3的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9的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5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5A大致相同。
(实施例13A)
在实施例7A的方法中,将基材变为总透光率为67.2%的乳白丙烯酸板,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7A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与实施例7A相比,平均亮度有若干下降,但亮度斑减半。
(参考例2A)
代替冷阴极管式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方法中所用的冷阴极管式检查用面光源装置的乳白扩散板,设置市售的VA型TV的背光灯装置中所用的、由乳白光扩散板/下扩散膜/棱镜膜/上扩散膜形成的4层结构的光学部件,通过冷阴极管式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如,与实施例1A相比,平均亮度、亮度的角度依赖性及亮度斑中的任一种特性均差,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显示出高性能。
(实施例14A~16A及比较例16A~18A)
使用与实施例1A、实施例4A、实施例6A、比较例2A、比较例12A、比较例3A同样的层叠体,按照利用上述LED光源方式的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测定方法,对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中的本发明的效果进行确认。结果示于表3。
在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中,与冷阴极管光源的面光源装置同样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尤其是,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具有大幅降低光源斑点的能见性的特征,通过将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用在面光源装置中,可以以维持该特性的形态提高亮度。
[表1]
[表2]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3]
(实施例1B)
在厚度为3mm且550nm的总透光率为92.2%的透明丙烯酸板的单面,用厚度5μm的光学用粘合剂贴合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获得光扩散膜层叠体。
将获得的光扩散膜层叠体,按照光扩散膜侧为出射光面的方式,在取下上述扩散板的冷阴极管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中,将上述光扩散膜层叠体按照光扩散膜侧为出射光侧的方式进行设置,进而,在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光扩散膜上,按照表面赋型侧为出射光侧的方式重叠设置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利用亮度及亮度斑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所得结果示于表4。
表明:本实施例中获得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与比较例1B~14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高且亮度斑小,为高品质,可以适合用于面光源装置。
(比较例1B)
在实施例1B中,取消内部光扩散膜的贴合,变为在透明丙烯酸板上按照表面赋型侧为出射光侧的方式重叠设置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表明: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表面亮度为同等程度,但亮度斑明显变大,通过层叠内部光扩散膜,可以以抑制平均表面亮度下降的形态大幅改善亮度斑。
予以说明,本比较例中使用的膜制造例15的光扩散膜的雾度值为94.3%,属于高扩散性膜。
(比较例2B)
在实施例1B中,取消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这一设置,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表面光扩散膜的层叠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比较例3B)
在实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变为使用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在将内部光扩散膜彼此层叠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将内部光扩散膜和表面光扩散膜层叠所表现出的亮度提高效果。
(比较例4B)
取消内部光扩散膜的贴合,变为在透明丙烯酸板上从丙烯酸板侧起依次层叠设置膜制造例14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及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按照2张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予以说明,任一表面光扩散型膜均按照光扩散侧为出射光侧的方式进行设置。
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斑均较差,在将表面光扩散膜彼此层叠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将内部光扩散膜和表面光扩散膜层叠所表现出的亮度提高、亮度斑减小效果。
予以说明,本比较例中使用的膜制造例14的光扩散膜的雾度值为96.7%,与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同样属于高扩散性膜。
(比较例5B)
在实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变为使用膜制造例17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斑均差,即使并用表面光扩散膜,当表面光扩散膜的平均表面积小于本发明的范围时,也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6B)
在实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使用膜制造例10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与实施例1B相比,亮度斑更优异,但平均正面亮度差,即使并用表面光扩散膜和内部光扩散膜,当内部光扩散膜的光学特性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时,也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7B~比较例9B)
在实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分别使用膜制造例11、膜制造例12及膜制造例1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任一比较例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斑均差,即使并用表面光扩散膜和内部光扩散膜,当内部光扩散膜的光学特性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时,也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10B)
在实施例1B中,取消用粘合剂贴合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简单地层叠在丙烯酸板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稍下降。表明:当内部光扩散膜和基材之间存在空气时,正面亮度稍下降。即,通过排除内部光扩散膜和基材之间的空气,可以提高正面亮度。
(实施例2B及实施例3B)
在实施例1B中,代替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变为分别使用膜制造例14及膜制造例16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任一实施例均获得与实施例1B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4B)
在实施例1B中,将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的设置场所变为透明丙烯酸板的入射光侧,且变为在出射光侧的丙烯酸板上重叠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获得与实施例1B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5B及实施例6B)
在实施例1B中,取消利用粘合剂贴合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分别用热粘接法在丙烯酸板的单面贴合膜制造例4及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实施例5B为使用了膜制造例4的例子。
实施例5B的亮度斑与实施例1B相比稍差,其它则获得与实施例1B大致相同的结果。
(比较例11B及比较例12B)
在实施例5B及实施例6B中,分别取消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这一设置,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B及实施例6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分别与实施例5B及实施例6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均低,表面光扩散膜的层叠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7B)
在实施例6B的方法中,将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的设置场所变更为透明丙烯酸板的入射光侧,且变为在出射光侧的丙烯酸板上重叠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与实施例6B获得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8B)
在实施例4B中,代替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使用膜制造例2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与实施例4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稍降低,亮度斑得到改善。
(比较例13B)
在实施例8B中,取消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这一设置,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与实施例8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表面光扩散膜的层叠效果得以显示出来。
(实施例9B)
在实施例1B的方法中,将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6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与实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斑均稍稍恶化,但比比较例好。
(比较例14B)
在实施例9B中,取消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设置,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表明:与实施例9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且亮度斑明显变大,表面光扩散膜的层叠效果极大。
(实施例10B及实施例11B)
在实施例1B及实施例2B的方法中,分别将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5的内部光扩散膜,且将利用粘合剂贴合变为热粘接法,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B及实施例2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与实施例1B及实施例2B相比,亮度斑均稍稍变大。
(比较例15B)
在实施例10B中,取消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这一设置,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B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5。
表明:与实施例10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且亮度斑明显变大,表面光扩散膜的层叠效果极大。
(实施例12B~实施例14B)
在实施例1B中,代替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分别变为使用膜制造例7、膜制造例8及膜制造例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任一实施例均获得与实施例1B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15B)
在实施例10B的方法中,将透明丙烯酸板变为厚度为3mm且550nm的总透光率为67.2%的乳白丙烯酸板,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与实施例10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斑均良好。
(参考例1B)
代替冷阴极管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方法中所用的冷阴极管式检查用面光源装置的乳白扩散板,设置市售的VA型TV的背光灯装置中所用的、由乳白光扩散板/下扩散膜/棱镜膜/上扩散膜形成的4层结构的光学部件,按照与实施例1B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表明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为高性能。
(实施例16B~实施例18B及比较例16B~比较例18B)
使用与实施例1B、实施例7B、实施例8B、比较例1B、比较例2B及比较例4B同样的层叠体,按照LED光源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方法,对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中的本发明的效果进行确认。按照表面赋型侧为出射光侧的方式设置并进行了评价。
结果示于表6。
在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中,与冷阴极管光源的面光源装置同样显示出本发明的效果。
尤其是,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具有大幅提高光源斑点的消除性的特征,通过将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用于面光源装置,可以以维持该特性的形态提高亮度。
(实施例19B~实施例21B)
在冷阴极管式导光板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网点的消除性评价法中所使用的导光板的出射光面,分别将膜制造例1、膜制造例2及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与实施例1B同样地用光学用粘合剂进行贴合,进而在这些膜制造例1、膜制造例2及膜制造例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的表面重叠设置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评价正面亮度及网点的消除性。予以说明,就表面光扩散膜的重叠而言,均是将光扩散面侧作为出射光侧进行重叠后再进行评价。
结果示于表7。
(比较例19B~比较例21B)
在实施例19B、实施例20B及实施例21B的方法中,在不重叠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情况下进行了评价,结果示于表7。
(比较例22B及比较例23B)
在实施例19B的方法中,取消粘贴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在比较例22B中将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重叠在导光板的表面,此外,在比较例23B中将膜制造例14的表面光扩散膜及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依次重叠在导光板的表面,按照与实施例19B同样的方法评价正面亮度及网点的消除性。予以说明,就表面光扩散膜的重叠而言,均是将光扩散面侧作为射出光侧进行重叠后再进行评价。
结果示于表7。
通过比较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可以判断:在导光板型的面光源装置中,本发明的效果也显著。
[表4]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5]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6]
[表7]
(喷墨印刷膜的制作)
用MIMAKIENGINEERINGCO.,LTD.制的喷墨打印机(JV3-75SPII型)制作黄色、蓝色及红色的3色印刷膜。基材膜使用油性的喷墨印刷用高透明聚酯膜(东洋纺织公司制,开发品),墨分别使用MIMAKIENGINEERINGCO.,LTD.制的SS黄墨、品红(magenta)及青墨(cyan),以分辨率720×720DD及16pass进行满版印刷。
所获得的印刷膜的550nm的波长的总透光率为黄色:86.7%、蓝色:57.6%及红色:15.0%。
(实施例1C-1)
将上述冷阴极管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测定中所使用的面光源装置的乳白丙烯酸板取下,设置厚度为3mm且550nm的总透光率为92.2%的透明丙烯酸板,在其上重叠膜制造例1及黄色的印刷膜,利用亮度及亮度斑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所得结果示于表8。
表明:本实施例中获得的电照显示装置用光扩散膜层叠体与比较例1C-1~比较例7C-1相比,平均亮度高且亮度斑小,为高品质,可以适合用于电照显示装置。
(比较例1C-1)
在实施例1C-1中,取消使用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将黄色的印刷膜直接设置在透明丙烯酸板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明:与实施例1C-1相比,亮度差,且亮度斑明显变大,通过层叠内部光扩散膜,可以以提高亮度的形态大幅减小亮度斑。
(比较例2C-1及比较例3C-1)
在实施例1C-1中,代替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分别使用膜制造例14及膜制造例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明:与比较例1C-1相比,亮度及亮度斑虽然得到改善,但与实施例1C-1相比,亮度斑恶化约1个数量级,表明内部光扩散膜存在较大差异。
予以说明,膜制造例14及15中获得的表面光扩散膜的雾度值分别为96.7%及94.3%,属于高扩散性膜。
(比较例4C-1~比较例6C-1)
在实施例1C-1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分别使用膜制造例11、膜制造例12及膜制造例13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任一比较例中,亮度均低且亮度斑大。
这些比较例的内部光扩散膜均是扩散度比率或变曲率低于本发明的范围的下限。因此,即使可以称为内部光扩散膜,但为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膜,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比较例7C-1)
实施例1C-1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使用膜制造例10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亮度斑虽良好,但亮度低。
本比较例的内部光扩散膜的总透光率低于本发明的范围的下限。因此,即使可以称为内部光扩散膜,但为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膜,不会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2C-1)
在实施例1C-1中,变为将膜制造例1中获得的内部光扩散膜利用热粘接法粘贴在透明丙烯酸板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明:与实施例1C-1相比,亮度斑稍下降,但亮度提高。通过排除介于内部光扩散膜和基材之间的空气,可以实现亮度提高。
(实施例3C-1)
在实施例1C-1中,代替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将膜制造例2中获得的膜用5μm的厚度的光学用粘合剂粘贴在透明丙烯酸板上,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与实施例1C-1获得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4C-1)
在实施例1C-1中,将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3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与实施例1C-1获得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5C-1)
在实施例2C-1中,将膜制造例1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4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与实施例2C-1获得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6C-1)
在实施例5C-1中,将膜制造例4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5的内部光扩散膜,且变为利用热粘接将膜制造例5的内部光扩散膜粘贴在透明丙烯酸板的两面,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C-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与实施例5C-1获得大致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7C-1)
在实施例3C-1的方法中,将膜制造例2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膜制造例6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
虽然与实施例3C-1相比较差,但与比较例相比具有高特性。
(实施例8C-1~实施例10C-1))
在实施例3C-1的方法中,代替膜制造例2的内部光扩散膜,变为分别使用膜制造例7、膜制造例8及膜制造例9的内部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8。与实施例3C-1相比为同等程度或亮度斑稍差的程度,任一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均具有高特性。
(实施例1C-2~实施例7C-2、实施例10C-2及比较例1C-2~比较例7C-2)
在实施例1C-1~实施例7C-1、实施例10C-1及比较例1C-1~比较例7C-1中,代替黄色印刷膜,变为使用蓝色印刷膜,分别按照与实施例1C-1~实施例7C-1、实施例10C-1及比较例1C-1~比较例7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9。
虽然亮度全部下降,但在蓝色印刷膜的情况下,也获得与黄色印刷膜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1C-3~实施例9C-3及比较例1C-3~比较例7C-3)
在实施例1C-1~实施例9C-1及比较例1C-1~比较例7C-1中,代替黄色的印刷膜,变为使用红色印刷膜,分别按照与实施例1C-1~实施例7C-1、实施例9C-1及比较例1C-1~7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0。
虽然亮度全部比蓝色印刷膜进一步降低,但在红色印刷膜的情况下,也获得与黄色印刷膜同样的结果。但是,与黄色、蓝色印刷膜相比,亮度斑大多得到改善。
在以上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亮度根据印刷膜的颜色而大幅变化,推测这是由于550nm的总透光率根据印刷膜的各颜色而发生变化所引起的。
此外,仅红色印刷膜亮度斑大,推测这是由于内部光扩散膜的扩散性根据各颜色的主吸收波长不同而发生变化所引起的。
(实施例11C-1)
在实施例1C-1的方法中,在黄色印刷膜和膜制造例1之间插入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1。
与实施例1C-1相比,正面亮度(0度的亮度)提高且度斑减小。
(实施例12C-1)
在实施例2C-1的方法中,在黄色印刷膜和膜制造例1之间插入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1。
与实施例2C-1相比,正面亮度提高且度斑减小。
(实施例13C-1)
在实施例1C-1的方法中,在黄色印刷膜和膜制造例1之间插入膜制造例14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1。
与实施例1C-1相比,正面亮度提高且度斑减小。
(实施例14C-1及实施例15C-1)
在实施例5C-1的方法中,在黄色印刷膜和膜制造例1之间分别插入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及膜制造例14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5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1。
与实施例5C-1相比,正面亮度提高且度斑减小。
(比较例8C-1)
在比较例4C-1的方法中,在黄色印刷膜和膜制造例15之间插入膜制造例14的表面光扩散膜,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4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1。
正面亮度甚至下降,且亮度斑减小也大约停止在一半。
由以上的实施例及比较例表明:通过组合使用内部光扩散膜和表面光扩散膜,与仅使用内部光扩散膜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正面亮度且改善亮度斑。
此外,在组合使用该内部光扩散膜和表面光扩散膜时,与单独使用内部光扩散膜时同样地,通过排除内部光扩散膜和基材间的空气,可以提高正面亮度。
(实施例11C-2~实施例15C-2及比较例8C-2)
在实施例11C-1~实施例15C-1及比较例8C-1的方法中,代替黄色印刷膜,变为蓝色印刷膜,除此以外,按照分别与实施例11C-1~实施例15C-1及比较例8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2。
虽然亮度全部下降,但在蓝色印刷膜的情况下,也获得与黄色印刷膜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11C-3~实施例15C-3及比较例8C-3)
在实施例11C-1~实施例15C-1及比较例8C-1的方法中,代替黄色印刷膜,变为红色印刷膜,除此以外,按照分别与实施例11C-1~实施例15C-1及比较例8C-1同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3。
虽然亮度全部与蓝色印刷膜相比进一步降低,但在红色印刷膜的情况下,也获得与黄色印刷膜同样的结果。
(实施例16C-1、实施例17C-1及比较例9C-1)
分别利用实施例1C-1、实施例1C-2及比较例2C-1中使用的构成,按照LED光源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方法,进行在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4。
在LED光源的面光源装置中,与冷阴极管光源的面光源装置同样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尤其是,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具有能够大幅提高光源斑点的消除性的特征,可以有效适用于使用了应用LED光源的照明装置。
(实施例18C~实施例21C)
分别对膜制造例1、膜制造例2、膜制造例3及膜制造例4的内部光扩散膜,按照评价法中记载的方法,对明室中电照显示装置的未点亮照明装置的状态下的显示图像的能见性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5。
(比较例10C~比较例12C)
分别对仅透明丙烯酸板、膜制造例14及膜制造例15的表面光扩散膜,按照与实施例18C~实施例21C同样的方法,对明室中电照显示装置的未点亮照明装置的状态下的显示图像的能见性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5。
在使用内部光扩散膜时,具有良好的能见性,仅在外光下获得良好的能见性。膜制造例2及3尤为优异。
在细部的能见性方面,明亮度的差异显著。
在实施例18C~实施例21C及比较例10C~比较例12C的方法中,将印刷了有大象的草原风景的印刷膜变为蓝色印刷膜,在不点亮面光源装置的状态下,按照利用LED光源式直下型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及亮度斑评价法的方法,评价亮度及亮度斑。21点的测定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以及该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示于表15。
在上述实施例、比较例中,由在实施例18C~实施例21C及比较例10C~比较例12C中进行的感应评价所获得的显著的差异虽然没有能够进行数值化,但获得了与能见性大致相应的结果。
予以说明,在点亮暗室照明灯的状态下,亮度测定位置的照度为300勒克斯。
[表8]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9]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10]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11]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12]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13]
*平均亮度的()内的数值表示相对于0度亮度的相对比
[表14]
[表1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层叠体是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光扩散膜和基材以特定构成形成的,因此在用于面光源装置时,面光源装置的出射光效果、出射光效果的均一性得以提高,实现了面光源装置的高亮度化、高照度化,且可以提高亮度、照度的均质性。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面光源装置的光源的输出功率、减少各种光学膜的使用张数而提高面光源装置的经济性。
此外,通过使用上述面光源装置,可以提高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性能、经济性。

Claims (27)

1.一种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同时满足下述(i)~(iii)的内部光扩散膜(A)和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50~100%的基材(C)层叠而成的,并且在两者的界面不存在空气层,
(i)波长550nm的光的总透光率为40~84%;
(ii)主扩散方向的波长550nm的光在出射角30度下的透射率I30相对于在出射角0度下的透射率I0的比例、即I30/I0×100%为8.0~95%;
(iii)550nm的波长的光的变曲率为4.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包含由彼此为非相容性的至少两种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是聚烯烃系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是聚烯烃系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非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中的两种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及聚乙烯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内部光扩散膜(A)的至少单面层叠有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表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表面层的聚烯烃系树脂包含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树脂至少含有羧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由树脂和/或玻璃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基材(C)层叠在内部光扩散膜(A)的两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扩散面的平均面积为600~5000μm2的表面光扩散膜(B)作为构成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内部光扩散膜(A)、表面光扩散膜(B)及基材(C)的层叠顺序选自下述(I)~(III),
(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
(II)表面光扩散膜(B)/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III)表面光扩散膜(B)/内部光扩散膜(A)/基材(C)/内部光扩散膜(A)。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利用赋型使表面光扩散膜(B)具有表面凹凸。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利用含有微粒的层使表面光扩散膜(B)具有表面凹凸。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使内部光扩散膜(A)和表面光扩散膜(B)重叠并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印刷层(D)作为构成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表面光扩散膜(B)作为构成材料。
18.一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出射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19.一种直下型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出射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直下型面光源装置。
2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直下型面光源装置。
22.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射面的至少一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3.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射面的两面使用了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面光源装置。
25.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面光源装置。
26.一种电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照明装置的出射光面设置有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光扩散膜层叠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电照显示装置的周围的明亮度调节电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的明亮度的机构。
CN201180042252.5A 2010-09-01 2011-08-30 光扩散膜层叠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0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6028 2010-09-01
JP2010-196028 2010-09-01
JP2010195466 2010-09-01
JP2010-195466 2010-09-01
JP2010200441 2010-09-08
JP2010-200441 2010-09-08
PCT/JP2011/069557 WO2012029755A2 (ja) 2010-09-01 2011-08-30 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783A CN103080783A (zh) 2013-05-01
CN103080783B true CN103080783B (zh) 2016-03-16

Family

ID=4577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25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0783B (zh) 2010-09-01 2011-08-30 光扩散膜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20130102043A (zh)
CN (1) CN103080783B (zh)
TW (1) TWI459042B (zh)
WO (1) WO201202975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5881A1 (ja) * 2016-02-22 2017-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621A (zh) * 2002-03-26 2005-07-20 株式会社藤仓 导电性玻璃和使用其的光电变换元件
CN101087846A (zh) * 2004-12-27 2007-12-12 Jsr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光学膜以及拉伸膜
CN101400492A (zh) * 2006-03-20 2009-04-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40309A (zh) * 2008-11-21 2010-06-16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高压放电灯用扩散膜的涂布用液剂及高压放电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0888B2 (ja) * 1993-10-08 2002-01-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艶消し反射フィルム
JP2004198484A (ja) * 2002-12-16 2004-07-15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偏光板用拡散反射フィルム
JP2007010798A (ja) * 2005-06-28 2007-01-18 Asahi Kasei Corp 異方性散乱フィルム
KR101345170B1 (ko) * 2006-07-13 2013-12-26 신닛테츠 수미킨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름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352348B2 (ja) * 2007-12-07 2009-10-28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表面光拡散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621A (zh) * 2002-03-26 2005-07-20 株式会社藤仓 导电性玻璃和使用其的光电变换元件
CN101087846A (zh) * 2004-12-27 2007-12-12 Jsr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光学膜以及拉伸膜
CN101400492A (zh) * 2006-03-20 2009-04-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40309A (zh) * 2008-11-21 2010-06-16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高压放电灯用扩散膜的涂布用液剂及高压放电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9042B (zh) 2014-11-01
KR20130102043A (ko) 2013-09-16
CN103080783A (zh) 2013-05-01
TW201219847A (en) 2012-05-16
WO2012029755A2 (ja)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898B (zh) 包括哑光表面层的多层膜和制品
US8842239B2 (en) Light-guide apparatus with micro-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5739164A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包括液晶显示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5739163A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包括液晶显示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US9327439B2 (en) Extrusion die for laminating film
CN101796437A (zh) 棱镜片、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2144449A1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CN1578916A (zh) 光反射体
CN10244954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36205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542198A (zh) 光学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照明器和显示单元
CN103080782B (zh) 视角提高膜、液晶显示装置及视角改善方法
CN102449543A (zh)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47291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扩散膜
CN101542197A (zh) 光学元件包装件、背光和液晶显示设备
CN103080783B (zh) 光扩散膜层叠体
CN100538152C (zh) 照明装置及用于该照明装置的光控制构件以及使用这些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03581B (zh) 视角提高膜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086387A (ja) 導光板、導光板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2074308A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31893A (ja) 照明装置用レンズフィルム積層体
CN102753999B (zh) 光扩散膜以及装配有它的背光灯装置
JP2012073608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12078799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08225228A (ja) 光学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