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4621B -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4621B
CN103054621B CN201210320472.6A CN201210320472A CN103054621B CN 103054621 B CN103054621 B CN 103054621B CN 201210320472 A CN201210320472 A CN 201210320472A CN 103054621 B CN103054621 B CN 103054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ring
intermediate plate
plate unit
sheath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04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4621A (zh
Inventor
寺田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54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4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4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4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7Spring 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2Packages or dispens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 A61B17/128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575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closure at remote site, e.g. closing atrial septum defects
    • A61B2017/00584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01Details of sh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17/2909Handles
    • A61B2017/2911Handles r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结扎生物体的夹片单元,包括:夹片本体,其具有一对臂部;以及紧固环,其布置在夹片本体的外侧,并且构造成紧固该臂部。其中,紧固环包括挡板部以及挡板保持部,该挡板部构造成自紧固环径向向外张开,以及,挡板保持部构造成将挡板部的张开程度保持为规定量。

Description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片单元以及一种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结扎装置包括夹片单元,该夹片单元位于自把手操控部延伸的细长挠曲性护套的前端。在把手操控部处,通过使穿过护套的操控线于护套轴向进退、或者通过使操控线围绕护套的轴线转动,对夹片单元进行驱动。通过将结扎装置的护套插进在内窥镜插入部中所形成的处置器材插入通道,内窥镜术者可以将夹片单元导入体腔。例如,在专利文献1(JP-B-4116049)和专利文献2(JP-B-4472719)中描述了这类结扎装置。
导入体腔时,如图47A所示,将夹片单元301嵌置在护套303中,以及,当抵达目标患部时,如图47B所示,夹片单元301自护套303的前端伸展至外侧并露出。夹片单元301设置有弹性方式径向向外偏置的挡板部305、305,因而,当闭合在护套内的挡板部305、305自护套303伸出时,挡板部305、305径向向外张开。一旦挡板部305、305张开,将夹片单元301拉进护套303侧时,挡板部的后端邻接护套的前端,从而阻挡夹片单元301。结果,使夹片单元301相对于护套303定位,所在位置设定为处置开始位置。
发明内容
然而,图47B中所示夹片单元301的两个挡板部305、305都由弹性恢复力而保持径向向外张开。因此,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诸多变化,诸如材料质量方面的差异、以及挡板部的尺寸误差,挡板部的张开程度会有变化。由于挡板部张开程度的变化,挡板部有时会异常方式邻接护套的前端,使得夹片单元301相对于护套的轴线倾斜定位。
另外,除了挡板部中的变化之外,夹片单元301的定位姿势也会因护套303侧的变化受到影响。由于护套303在更换夹片单元301之后重复使用,以及存在类似于挡板部的多种制造变化,在护套303中会出现由例如磨损所导致的尺寸变化。与此类似,当相对于护套303的前端定位夹片单元301时,有时会无法正常放置夹片单元301以使其与护套的轴线一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总是能相对于护套部件精确地定位以与护套部件轴向一致的夹片单元、以及一种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并可以进行顺畅且可靠的结扎动作。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用于结扎生物体的夹片单元,包括:夹片本体,其具有一对臂部;以及紧固环,其布置于夹片本体的外侧,并且构造成紧固该臂部。其中,紧固环包括挡板部和挡板保持部,挡板部构造成自紧固环径向向外张开,以及,挡板保持部构造成将挡板部的张开程度保持为规定量。
(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结扎装置,包括:(1)的夹片单元;细长的挠曲性护套部件;传送部件,其插进护套部件以能进退,并且构造成向连接至传送部件前端的夹片单元传送驱动力;以及操控部,其布置在护套部件中位于夹片单元相反侧的基端侧,并且构造成向传送部件传送驱动力。
采用本发明的夹片单元、以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夹片单元可以总是相对于护套部件精确定位以与护套部件轴向一致,并且可以执行顺畅且稳定的结扎动作。
附图说明
图1图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扎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是图示局部切开的夹片单元的结构;
图3是图2所示夹片单元的分解轴测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夹片本体的侧视图及正视图;
图5是按图4B中由箭头V1所示方向示出的夹片本体的仰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内侧紧固环前端侧的侧视图及正视图,以及,图6C是内侧紧固环后端侧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B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A是图示夹片本体与内侧紧固环互相接合状态的轴测图,其中没有示出外侧紧固环,以及,图8B是沿图8A中B-B线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外侧紧固环前端侧的侧视图以及外侧紧固环的正视图;
图10是沿图9A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示外侧紧固环与内侧紧固环处于二者互相接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是结扎装置的把手操控部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操控部本体前端部以及在图12中所示纵切部的前端部附近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操控线锚定至滑块所用操控线固定具的分解轴测图;
图15是滑块本体的剖开轴测图;
图16是前端护套的剖视图;
图17是图示固定于操控线前端的掣卡以及引导珠的正视图;
图18是沿图17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图示夹片本体与掣卡处于使二者互相接合状态下的局部切除的轴测图;
图20是夹片盒的轴测图;
图21是夹片盒的分解轴测图;
图22是夹片盒的侧视图;
图23A至图23D是说明图,图示将夹片盒的夹片单元安装至掣卡的顺序;
图24是图23A的下盒中由箭头A3所指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25是图23A的下盒中由箭头A3所指示部分的轴测图;
图26A至图26C是说明图,分步图示掣卡从掣卡插进夹片本体连接尾部的状态到掣卡与连接尾部相连接的状态;
图27是图示挡板部处于闭合状态的放大说明图;
图28A是图示夹片本体与外侧紧固环互相连接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图28B是图示在图28A的连接状态下弯曲的前端护套的说明图;
图29是图示用引导弹簧取代引导珠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30是图示引导珠布置在引导弹簧后端处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31A至图31F是图示使夹片单元臂部从前端护套张开的各状态的说明图;
图32A至图32E是说明图,分步图示夹片单元臂部从前端护套伸出至外侧之后张开到结扎生物组织的各动作;
图33A是图示内侧紧固环的张开保持凸部进入基端部中的长口部的外观的说明图,以及,图33B是图示张开保持凸部与长口部前端邻接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34是图示操控部本体与指拉环有关的转动操作的说明图;
图35是说明图,图示臂部中被外侧紧固环收缩部所形成的阶状部锁定的防脱离凸部;
图36是图35中箭头V2所指示方向的视图;
图37是图示处在夹片单元完成结扎状态下的夹片单元的局部切除说明图;
图38A是图示处在掣卡与连接尾部互相接合状态下掣卡与连接尾部的说明图,以及,图38B是图示处在掣卡与连接尾部开始分离状态下的掣卡与连接尾部的说明图;
图39A至图39C是分步图示从接合释放J形爪部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40A是形成有一对接合爪部的连接尾部的局部结构图,以及,图40B是图40A的仰视图;
图41A是接合爪部布置在臂部所形成开口中的连接尾部的局部结构图,以及,图41B是图41A的仰视图;
图42是说明图,图示设置加强肋使其以臂部的弯折点为中心于各臂部纵向延伸的结构;
图43是沿图42的E-E线的剖视图;
图44是内侧紧固环的另一示例结构的轴测图;
图45是用于说明图44中所示挡板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6是轴测图,示意性图示在单个紧固环中设置挡板部的结构;以及
图47A和图47B是常规结扎装置的说明图,分别图示夹片单元
嵌置于护套的状态以及夹片单元露出至护套外侧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图示作为医疗器材的结扎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结扎装置100包括载有夹片单元13的夹片操控装置11。夹片操控装置11包括:前端护套15,其构造为插入部,以插进待插进体腔的内窥镜(未示出)的通道;以及把手操控部17,其位于前端护套15的基端侧。由基端护套19使前端护套15与把手操控部17互相连接,并且将操控线21穿过前端护套15的内部以及基端护套19的内部,以使操控线21能于轴向进退。
前端护套15和基端护套19构造为导入管,其由例如密绕不锈钢螺旋管(coil)形成。操控线21由具有适度弹性的绞合金属丝形成,诸如不锈钢以及镍钛(NiTi)合金。另外,将掣卡23以及引导珠25按此顺序从前端开始固定至操控线21,该前端位于把手操控部17的相反侧。
夹片单元13包括形成为筒状体的紧固环26、以及支撑在紧固环26中的夹片本体27,以及,紧固环26安装在设置于操控线21前端处的掣卡23。
把手操控部17包括:操控部本体33,基端护套19的基端侧以可以围绕其轴线旋转的方式与操控部本体33固定;滑块35,连接成相对于操控线21的转动受限;以及指拉环37,可转动方式设置于操控部本体33的后端处。滑块35布置成使其相对于操控部本体33的转动受到限制,但于护套轴向能进退。
通过使操控部本体33和滑块35于纵向相对移动,把手操控部17可以使连接至操控线21的夹片单元13在前端护套15的前端处于护套轴向进退移动。另外,通过使操控部本体33和滑块35围绕其轴线转动,允许连接至操控线21的夹片单元13围绕护套轴线转动。
也就是,夹片操控装置11构造成,当使滑块35移离指拉环37时,在操控线21从前端护套15向前伸出的方向移动操控线21,以及,与之相反,当使滑块35移向指拉环37时,在操控线21被拉进前端护套15的方向移动操控线21。另外,当使操控部本体33和滑块35围绕轴线转动时,使操控线21与滑块35一起转动。通过下文说明的掣卡23,使装载在操控线21前端侧的夹片单元13保持处于转动受限制的状态。据此,由操控线21的伸出释放夹片单元13,以及,由操控线21的转动可转动方式驱动夹片单元13。
操控线21可以使用适当金属丝,其能容易地将其一端的转动传送至另一端。例如,甚至可以使用难以产生翻转(rollover)的扭转丝(torque wire)。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不锈钢拔丝而得到的线缆。
在下文说明中,指向结扎装置100的把手操控部17指拉环37的方向称为基端方向或后方,而指向夹片本体27的前端的方向称为末端方向或前方。另外,前端护套15、基端护套19和操控线21的轴向以及夹片单元13的紧固环26的轴向称为纵轴向。
<夹片单元>
接着,具体说明夹片单元13的结构。
图2是图示局部切除的夹片单元的结构图,以及,图3是夹片单元的分解轴测图。夹片单元13包括紧固环26和夹片本体27。紧固环26由形成为筒状体的外侧紧固环29以及插进外侧紧固环29的筒状体内部的内侧紧固环31组成。
夹片本体27包括:一对臂部39、39,其相对于彼此张开并偏置;基端部41,其形成为圈状,用于使臂部39、39的基端互连;连接尾部43,其在一对臂部39、39的相反侧(后方)形成于基端部41。臂部39、39可以在插进紧固环26时互相靠近,使得能由臂部39、39夹持生物组织。
夹片本体27、外侧紧固环29、以及内侧紧固环31全部可以由金属材料诸如不锈钢形成。夹片本体27通过将带状有回弹力的金属板材弯成U形而形成。外侧紧固环29是筒状部件,并且在其内部收纳内侧紧固环31。内侧紧固环31包括一对挡板部45、45,挡板部构造成由弹性恢复力使其径向向外张开并偏置。
在与内侧紧固环31的挡板部45、45相对应的位置处,外侧紧固环29形成有一对挡板凸出孔93、93,使得当内侧紧固环31收纳在外侧紧固环29中时,挡板部45、45的一部分从挡板凸出孔93、93径向向外凸出。
通过从外侧紧固环29的前方将夹片本体27的基端部41和连接尾部43插进收纳内侧紧固环31的外侧紧固环29,形成夹片单元13。使掣卡23与夹片单元13接合,掣卡23设置于操控线21的前端,并且从夹片单元13的后方插进夹片单元13。
<夹片本体>
图4A和图4B分别是夹片本体的侧视图及正视图,以及,图5是在图4B中箭头V1所示方向观察夹片本体的仰视图。
通过弯曲带状金属板材而形成夹片本体27,使得一对臂部39、39、基端部41、以及连接尾部43一体方式形成。基端部41和连接尾部43自具有平坦面的连接基部40伸出,该平坦面与夹片本体27的纵向中心轴垂直。一对圈状部47、47自连接基部40伸出,并且在圈状部47、47的臂部39侧(圈端部)互相邻接,藉此,基端部41整体上形成圈状。圈状部47、47对称方式布置,并且在连接基部40的相反侧分别与臂部39、39连接。
在邻接的圈端部,圈状部47、47之一形成有接合孔49,而圈状部47、47之另一形成有防偏离爪51,用于与接合孔49接合。由于接合孔49与防偏离爪51互相接合,防止一对臂部39、39于纵轴向以及于垂直于纵轴向的方向偏离。另外,各圈状部47、47沿圈形成有长口部53。
臂部39、39由带状有回弹力金属板材件形成,使其对称方式彼此对向配置,臂部39、39设置成在圈状部47、47圈端部的更前方延伸。按照从基端部41开始的次序,臂部39、39包括:直线状板部57,其在垂直于臂部39、39张开方向的方向具有预定宽度;防脱离凸部59,其比直线状板部57宽;中间部63,各自经由楔形部65形成有防拉进凸部61;以及前端部67,构造成可以将生物组织夹持在其间。借助于夹片本体27的弹性恢复力,使臂部39、39相对于接合孔49和防偏离爪51偏置以由彼此张开。
以使直线状板部57互相向内膨出的方式,将一对臂部39、39形成为具有曲率的圆弧状。在直线状板部57的前端侧设置第一弯折点64a,在此处使臂部39、39向外弯折,以及,在中间部63的防拉进凸部61附近设置第二弯折点64b,在此处使臂部39、39向内弯折。另外,在位置比中间部63更靠近于前端侧的第三弯折点64c处,使臂部39、39向内弯折,从而,形成前端部67。
当一对臂部39、39由夹片本体27的弹性恢复力打开时,使一对前端部67、67彼此很大程度分隔开,从而,在前端部67、67之间形成夹持间隙69。当使臂部39闭合时,前端部67、67互相靠近,从而可以夹持生物组织。另外,如图4所示,各前端部67、67的前端可以形成为具有互相接合的钝角凸部和钝角凹部,或者可以具有直线状。
连接尾部43包括:一对板状臂71,其在与一对臂部39相反的方向自基端部41的连接基部40伸出;以及作为接合爪部的J形爪部73,其分别是在臂71的后端71a处的U形回弯,并且自臂71的后端71a朝前方(在朝向臂部39的方向)延伸。一对臂71限定用于收纳掣卡23的空间。各J形爪部73在前端73a处预先向内侧倾斜,其中,J形爪部73比臂71更向内侧倾斜。另外,以预定宽度自连接基部40延伸的各臂71在其中间区域具有加宽部,并且由加宽部形成接合阶部75。
如图5所示,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连接尾部43,使得臂部中心线ACL和连接尾部中心线JCL按角度θ(例如,40度至70度,适宜为55度至60度)相位不同,其中,臂部中心线ACL延伸穿过一对臂部39(其设置成自基端部41伸出)的中心,而连接尾部中心线JCL延伸穿过连接尾部43(其设置成自基端部41的连接基部40伸出)中一对臂71的中心。也就是,使臂部39的张开方向确定为以角度θ与连接尾部43的张开方向相交。
另外,基端部41的圈状部47、47分别经由图5中所示的收缩部50与连接基部40的平坦部侧面连接(参见图8B)。由于一对圈状部47、47经由收缩部50与连接基部40连接,施加于臂部39、39的外力在收缩部50处得以到缓冲,并且,防止变形抵达连接基部40和连接尾部43。收缩部50也防止外力从连接尾部43抵达臂部39、39。
<内侧紧固环>
图6A和图6B分别是内侧紧固环前端侧的侧视图及正视图,以及,图6C是内侧紧固环后端侧的侧视图。图7图示沿图6B中A-A线的剖视图。
内侧紧固环31包括环部77以及一对挡板部45、45,一对挡板部45、45悬臂方式设置于环部77上,更具体而言,一对挡板部45、45自一侧端面77a延伸。在位于环部77的一侧端面77a上,于两个径向外缘位置处,通过使自由端45a从轴向稍稍张开,形成一对挡板部45、45。
在与挡板部45、45连接的一侧端面77a上,形成一对凹槽81、81,并且将夹片本体27的接合阶部75(参见图4)分别接合在凹槽81、81中。另外,在环部77中与一侧端面77a相反的前端面77b上,形成张开保持凸部55,张开保持凸部55自环部77朝面向径向内侧的斜前方凸出。张开保持凸部55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在垂直于轴向的径向横截面中,各挡板部45、45形成为具有圆弧形状,并且,在其轴向中间区域形成有与另一挡板部45相反的膨出部83,在膨出部83处,径向横截面中圆弧的长度增加。膨出部83分别形成有挡板锁定孔85、85。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内侧紧固环31,使得当挡板部45闭合时,内侧紧固环31的外径大体等于或稍小于外侧紧固环29的内径。
如下所述使内侧紧固环31与夹片本体27互相接合。图8A是夹片本体27与内侧紧固环31互相接合的状态,其中没有示出外侧紧固环29;以及,图8B是沿图8A中B-B线的剖视图。如图8A所示,于图8A中P1方向将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插进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此时,如图8B所示,连接尾部43的接合阶部75紧贴方式适配在设置于环部77一侧端面77a的凹槽81中,使得接合阶部75与凹槽81互相接合。据此,即使试图于图8A中P2方向从内侧紧固环31拉出夹片本体27时,接合阶部75和凹槽81互相邻接,使得二者不能彼此分离。
<外侧紧固环>
图9A和图9B分别是外侧紧固环前端侧的侧视图以及外侧紧固环的正视图,以及,图10是沿图9A中C-C线的剖视图。
外侧紧固环29包括:圆筒部87;收缩部89,其在圆筒部87的前端附近通过减小圆筒部87的直径而形成;以及锥形部91,其从收缩部89伸出,使得锥形部91的直径随着接近前端侧而逐渐增大。圆筒部87的内径稍稍大于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参见图6)的外径,使得内侧紧固环31可以适配在外侧紧固环29的内侧。另外,在圆筒部87中,一对挡板凸出孔93形成为沿轴线伸长,其中挡板凸出孔93彼此对向布置。形成各挡板凸出孔93周缘的各长边39a在其大致中央区域形成有防挡板打开凸耳95、95,使得防挡板打开凸耳95、95于圆筒部87的周向朝彼此凸出。
如图9A所示,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的内面形成为大体椭圆形状,使得长轴DL的直径与短轴DS的直径形成为不同尺寸。图9A中的C-C线是挡板凸出孔93、93周向宽度中心的连线,其中C-C线指示形成挡板凸出孔93、93的周向中心位置。C-C线具有预定角度(例如大约45°)的倾斜,以及,挡板凸出孔93、93形成为与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的相位角度相对应。
如图10所示,在圆筒部87与收缩部89的内周边界的全周形成内径阶部97。在圆筒部87与收缩部89之间,在与挡板凸出孔93大体相同的周向位置处形成一对平面部79,其中,从圆筒部87的外径到收缩部89附近的外径,平面部79沿轴线逐渐减小直径。
因此,在圆筒部87与收缩部89之间的平面部79区域,径向横截面形状具有由平面部79形成的平行部以及由圆筒部87形成的圆弧部。此径向横截面形状类似于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参见图6)的径向横截面形状,以及,外侧紧固环29的内径稍稍大于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的外径。
图11是图示外侧紧固环29与内侧紧固环31处于互相接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通过以使环部77侧位于最前方的方式将内侧紧固环31插进外侧紧固环29的圆筒部87,使外侧紧固环29与内侧紧固环31互相接合。随着环部77的前端面77b邻接收缩部89的内径阶部97,在轴向使内侧紧固环31定位。另外,通过将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的平面部77c适配在外侧紧固环29中形成有平面部79的部分的内周,以及,使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适配在外侧紧固环29中,确定内侧紧固环31于转动方向的位置。
另外,外侧紧固环29的防挡板打开凸耳95分别插进在内侧紧固环31的一对挡板部45所设置的挡板锁定孔85中,以及,防挡板打开凸耳95分别邻接挡板锁定孔85的一边85a。结果,挡板部45构成为由弹性恢复力使其张开,通过与防挡板打开凸耳95邻接,抑制挡板部45过度打开,并且,挡板部45的张开角度可以可靠地维持在设计时所设定的预定角度。
另外,由于使夹片本体27圈状部47的最大外径在尺寸上确定为,使圈状部47邻接外侧紧固环29的锥形部91,避免彼此形成为一体的内侧紧固环31和夹片本体27相对于外侧紧固环29向后方背离。此外,夹片本体27不可分离地与内侧紧固环31接合。因此,运输时的振动等不会使夹片本体27与外侧紧固环29彼此背离。
<把手操控部>
图12是结扎装置的把手操控部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把手操控部17包括:操控部本体33,以可围绕轴线转动方式使基端护套19的基端侧与操控部本体33;滑块35;以及指拉环37。操控部本体33设置有纵切部99,纵切部99沿轴向形成有长口,以及,滑块35构造成能在长口形成范围内于轴向移动。滑块35由滑块本体115和操控线固定具113构成。
图13是操控部本体33的前端部A 1以及在图12中所示纵切部99的前端部附近部分A2的放大剖视图。
固定轭部107设置于操控部本体33的前端,带有操控线21的基端护套19插在固定轭部107中,以及,构造以覆盖并保护基端护套19的防弯折弹簧111沿轴线插入固定轭部107的前端部107a。在操控部本体33的前端,压配合帽盖109。
自基端护套19伸出的操控线21从固定轭部107的基端延伸至滑块35。将由防皱曲管117覆盖的操控线21穿过引导管105,该引导管105布置在固定轭部107基端侧中。引导管105延伸至纵切部99的前端部附近的区域,以便可滑动方式收纳防皱曲管117。另外,防皱曲管117延伸至滑块35,以保持操控线21处于直线状。
防皱曲管117的前端可滑动方式适配在引导管105中,以及,当滑块35滑动时,具体而言,当滑块35在与指拉环37相反的方向移动时,防皱曲管117防止操控线21发生皱曲,从而,使操控线21能稳定操控。
在引导管105的基端侧,设置O形环103和垫圈101。垫圈101由操控部本体33的阶状部33a锁定,以限制O形环103的轴向移动。垫圈101的内径小于O形环103的外径,以防止O形环103向后方脱离。另外,在垫圈101与引导管105之间设置间隙,并且,在O形环103与引导管105之间也设置间隙。
防皱曲管117穿过引导管105、O形环103、以及垫圈101,带有适当间隙以使防皱曲管117可以转动。引导管105的内径确定为允许防皱曲管117插入的尺寸,并且提供用于操控线21的小间隙。引导管105和固定轭部107构造成能相对彼此转动。O形环103的内径和防皱曲管117的外径尺寸的关系为,使二者可以围绕轴线转动,并且在轴向产生摩擦阻力。图13中虚线示出部分表示熔接部分。
图14是操控线21锚定至滑块35所用操控线固定具(锚定具)的分解轴测图,以及,图15是滑块本体的剖开轴测图。
滑块35包括滑块本体115以及构造成二等分结构的操控线固定具113。通过跨越纵切部99(参见图12)将操控线固定具113与适配在操控部本体33中的滑块本体115组合,以及,将操控线固定具113压配合并固定至滑块本体115,组装滑块35。从而,所组合的滑块本体115和操控线固定具113成为可以沿纵切部99滑动。
如图14所示,操控线固定具113包括上部线固定具113a以及下部线固定具113b,各自是大体半圆形。上部线固定具113a和下部线固定具113b具有通过使操控线固定具113二等分而得到的相同形状。固定具113a、113b二者都具有凹部121,用于收纳嵌塞轭部(caulking clasp)119(图中示出压薄(mashed)之后的扁平形状),嵌塞轭部119固定方式安装于防皱曲管117的后端。用凹部123和凸部125使上部线固定具113a和下部线固定具113b相组合。另外,下部线固定具113b具有一对凹槽127、127,一对凹槽127、127与图15中所示的滑块本体115的一对锁止爪129、129接合,以防止其相对转动,以及进行其位置对准。
通过将防皱曲管117适配在线上,将嵌塞轭部119适配在防皱曲管117上方,然后用施压工具等嵌塞该嵌塞轭部,使防皱曲管、线、以及嵌塞轭部互相成一体。通过嵌塞处理,使嵌塞轭部119变成非圆形,并阻止其相对于操控线固定具113的相对转动。结果,防皱曲管117连同穿过防皱曲管117的操控线21一起固定至操控线固定具113。
当由如上所述构造的把手操控部17执行操控时,将拇指插进指拉环37,并将同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布置为将滑块35握在其间。另外,为了使夹片单元围绕轴线转动,转动操控部本体33。
操控部本体33的转动从操控部本体33传送至滑块35以及操控线21,如图13中所示。另外,由于操控部本体33和固定轭部107以可转动方式固定,操控部本体33的转动不会传送至包括固定轭部107的护套19、15。也就是,通过转动操作部本体33,使操控线21转动,而基端护套19和前端护套15不转动。
<前端护套>
图16是前端护套的剖视图。在前端护套15的基端处,经由连接环131熔接基端护套19的前端部。前端护套15的内径稍稍大于外侧紧固环29(参见图9)的外径,使得外侧紧固环29能收纳在前端护套15中。将自基端护套19伸出的操控线21穿过前端护套15,并从前端护套15朝前方伸到外部。在操控线21末端的前端部处,通过焊接或者激光熔接固定掣卡23和引导珠25。结果,当滑块35(参见图12)相对于操控部本体33于轴向滑动时,跟随该滑动动作执行进退动作,以将操控线21从前端护套15向前方推出、以及使操控线21向前端护套15退回。
另外,在前端护套15或基端护套19的内部,于前端护套15或基端护套19与操控线21之间布置有保持螺旋管(保持部件)201。保持螺旋管由高耐磨硬质金属诸如不锈钢形成,并且形成为圆形横截面。通过将保持螺旋管201置于前端护套15或基端护套19的内周与操控线21之间,前端护套15或基端护套19与操控线21不会直接互相接触,并且以较小接触面积与保持螺旋管201接触。
因此,可以减小抵抗操控线21在前端护套15或基端护套19中进退移动的阻力以及抵抗操控线21转动的阻力,并且,可用良好的响应性更顺畅地对操控线21进行操控。通过将保持螺旋管201的硬度确定为大体等于操控线21的硬度,可以抑制由保持螺旋管201与操控线21之间滑动所导致的磨损。
保持螺旋管201的前端部固定方式安装于引导珠25,以及,保持螺旋管201延伸至把手操控部侧。由于在安装夹片单元的前端护套前端侧中布置保持螺旋管201,可减小与极有可能弯曲的前端护套前端部有关的接触阻力。因此,即使前端护套15复杂地弯曲,也能顺畅地进行操控线21的轴向进退移动及转动。另外,通过将保持螺旋管201固定方式安装于引导珠25,保持螺旋管201的布置位置不会背离操控线21的前端。
另外,保持螺旋管201的后端部形成为自由端,其没有固定至前端护套15和操控线21。由此,保持螺旋管201可以在前端护套15内伸缩,并且自由端的转动不受限制。据此,能增强跟随性诸如弯曲行为。
对于保持螺旋管201,优选处于相邻旋圈部分彼此隔开的疏绕状态,而非处于相邻旋圈互相接触的密绕状态。通过将保持螺旋管201形成为疏绕状态,可以进一步减少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小接触阻力。另外,当清洁护套内部时,会便于清洁液的循环,并且可以改善清洁性能。
保持螺旋管201的卷绕方向适宜为前端护套15和基端护套19中密绕旋圈的卷绕方向的逆向。另外,保持螺旋管201的卷绕方向适宜处于操控线21的绞合线的卷绕方向的逆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因保持螺旋管201刺入护套件内表面的绞合线之间间隙、或者刺入操控线21的绞合线之间间隙而增大操控阻力。结果,可以使保持螺旋管201和操控线21的捻扭特性平均化,从而消除弯曲特性的不均匀。
<掣卡>
图17是图示固定于操控线21前端的掣卡23以及引导珠25的正视图,以及,图18是沿图17中D-D线的剖视图。
掣卡23通过焊接或者激光熔接固定于操控线21前端,掣卡23构造成最大外径小于外侧紧固环29(参见图9)的内径,以能插进外侧紧固环29。掣卡23从其前端开始具有:卡部135、首下扩径部(扩径部)137、以及后端扩径部139,这些部件一体方式形成。卡部135具有依序从掣卡23的前端至后方形成的前端锥形部(前方倾斜面)141以及首下锥形部(后方倾斜面)143。前端锥形部141在垂直于掣卡23轴线L0(参见图44)的截面面积从掣卡23的前端向后方逐渐增加。以及,后方倾斜面在垂直于掣卡23轴线L0(参见图44)的截面面积从掣卡23的前端向后方而逐渐减小。首下锥形部143的倾斜角设计为相对轴向成例如90度至135度,并且,使连接尾部43中与首下锥形部143接合的J形爪部73变形,以控制解除接合时力量大小。掣卡23的横截面并不局限于圆形,而是可以具有不同形状,诸如角锥状等。
首下扩径部137具有各自形成为锥形的前侧及后侧,以及,在首下扩径部137外周的一部分处形成键槽凹槽145,键槽凹槽145与设置在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参见图4)的J形爪部73相接合。当掣卡23与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连接时,首下扩径部137保持掣卡23与连接尾部43之间的同轴性,并保证接合的稳定性。另外,后端扩径部139包括小径部147、以及形成于小径部147后端的大径部149。
<引导珠>
引导珠25在掣卡23的后方与掣卡23隔开,并且通过焊接或激光熔接固定至操控线21。由于掣卡23与引导珠25彼此隔开并固定至操控线21,可以使二者间的操控线21弯曲,并可以改善相互移动的自由度。在引导珠25的前端形成前端锥形部151,并在后端形成后端锥形部153。前端锥形部151具有将引导珠25引导进入外侧紧固环29的作用,以使其顺利插进外侧紧固环29。后端锥形部153具有将引导珠25引导至前端护套15的作用,以在将夹片单元13拉进前端护套15时使引导珠25顺畅地收纳在前端护套15中。
后端锥形部153设定为具有这样的长度,当掣卡23与夹片单元13连接时,后端锥形部153从外侧紧固环29的后端暴露于后方。由此,即使整个夹片单元13全体从前端护套完全伸到外部,也可以在不引起前端护套的前端部与夹片单元13的后端部互相抵触的状态下,将后端锥形部153顺利引入前端护套15。
图19是图示夹片本体与掣卡处于使二者互相接合状态下的局部切除的轴测图。
当掣卡23与夹片单元13连接时,由于连接尾部43的J形爪部73接合在键槽凹槽145中,在围绕轴向的转动位置限制夹片本体27。另外,J形爪部73的前端73a与首下锥形部143接合,从而,确定夹片本体27的轴向位置。在此状态下,由于键槽凹槽145与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J形爪部73)接合,可以将操控线21的扭转传送至夹片本体27。
<夹片盒>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夹片操控装置11中,夹片单元13安装在操控线21前端处所设置的掣卡23上,并且由夹片单元13的一对臂部结扎生物组织。夹片单元13预先收纳在夹片盒161内,如图20中的轴测图所示,以及,通过将位于操控线21前端的掣卡23插进盒中,将夹片单元13从容纳状态安装在掣卡23上。
夹片盒的分解轴测图示于图21中。夹片盒161包括上盒163和下盒165,并且通过组合上盒163与下盒165而构成。夹片单元13位于上盒163与下盒165之间所形成的夹片收纳室167中。通过使上盒163中所形成的多个接合爪171与下盒165中所形成的爪接合部173接合,使上盒163与下盒165成一体。
夹片盒的侧视图示于图22中。上盒163具有形成为于厚度方向狭窄的护套压迫部169。另外,在与护套压迫部169对应的位置处,在下盒165上形成防滑凹凸图案175,从而,增强握持夹片盒161时的握持性能。
<夹片单元的安装>
图23A至图23D中图示夹片盒中的夹片单元安装至掣卡的顺序。如图23A中所示,夹片单元13预先置于夹片收纳室167中。
为了将夹片单元13安装至夹片安装装置,首先从如图20所示的夹片盒161的护套引导部177将前端护套15插进护套插入部179。另外,将前端护套15推进护套插入部179,直至前端护套15的前端邻接护套插入部179内的端部。在此状态下,将前端护套15压抵于夹片盒161时,于厚度方向握持夹片盒161,如图22所示。
由图23A中下盒165的箭头A3所指示的部分,分别示于图24的放大图中、以及示于图25的轴测图中。
如图24和图25所示,将前端护套15的前端推进护套插入部179中,达到前端与护套邻接部180邻接的位置。然后,定位外侧紧固环29,使得在外侧紧固环29位于凹曲面状紧固环保持部181中的状态下,前端的锥形部91邻接紧固环邻接部183。结果,防止夹片单元13于图24中由箭头Q所示的方向离开。也就是,即使通过插入掣卡向夹片单元13施加前推力,也不会改变夹片单元13与夹片盒161的相对位置。因此,防止夹片单元13因与夹片盒161接触而破损。
由于外侧紧固环29的外周限制在与外周对应的紧固环保持部181中,将外侧紧固环29精确地保持在夹片盒161内,并且外侧紧固环29可以布置为没有轴向偏离。所以,当前端护套15插进夹片盒161时,前端护套15的前端部与外侧紧固环29的后端部不会互相抵触。
另外,内侧紧固环31的挡板部45与挡板引导锥形部185接触,使得位于夹片盒161中的夹片单元13被偏压于基端侧从而不会脱离。结果,夹片单元13不会因夹片单元13的自重、运输时的振动、以及夹片盒的搬运(处置)而脱离夹片盒161。
然后,将把手操控部17的滑块35向前移动,并且使操控线21伸出,使得掣卡从前端护套15的前端伸到外部。图26A至图26C是说明图,分步图示掣卡从插进夹片本体27连接尾部43的状态到与连接尾部43相连接的状态。如图26A所示,掣卡23开始与连接尾部43接合,然后,如图26B所示,移动J形爪部73,以使其通过掣卡23的首下扩径部137,接着,如图26C所示,使J形爪部73的前端73a与掣卡23的首下锥形部143接合,从而,完成掣卡23与夹片本体27之间的连接。
接着,向后移动把手操控部17的滑块35,以向后拉操控线21。此时,如图23B中所示,使从外侧紧固环29径向向外伸出的挡板部45收拢。图27是图示挡板部收拢状态的放大说明图。当向后拉操控线21时,使J形爪部73的前端73a邻接卡部135的首下锥形部143,藉此,将拉力传送至夹片单元13。当将夹片单元13拉出到达相对于夹片盒161的基端侧时,挡板部45的自由端45a邻接夹片盒161的挡板引导锥形部185,从而,逐渐减小开口程度,并最终将开口收拢至外侧紧固环29外径的程度。
当使挡板部45的自由端45a闭合至外侧紧固环29的外径时,如图23C所示,将夹片单元13插进前端护套15。闭合挡板部45时的力量设定为明显小于使夹片本体27基端部41(参见图4)的圈状部47变形并引入外侧紧固环29所用的力量。因此,使挡板部45可靠地闭合。
另外,当挡板部45闭合时,挡板部45的掣卡邻接部187与掣卡23的挡板邻接锥形部189邻接。由于掣卡邻接部187的这种邻接,限制了掣卡23与内侧紧固环31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可以将操控线21于轴向的进退运动直接传送至内侧紧固环31。也就是,关于在挡板部45闭合之后从掣卡23向夹片单元13传送力量的位置,其从J形爪部73与掣卡23首下锥形部143之间的接合位置改变至掣卡邻接部187与掣卡23挡板邻接锥形部189之间的接合位置。
当向后拉操控线21时,如图23D所示,将夹片单元13贮藏在前端护套15中。当贮藏夹片单元13时,将夹片本体27的臂部39引导至内侧紧固环31的环部77(参见图6),并使其在闭合状态下插进前端护套15。
以此方式,将夹片单元13安装至图1中所示的夹片操控装置11。
<结扎操作>
接着,说明用图1所示的结扎装置100结扎生物组织的操作。
(护套插进钳子通道)
在夹片单元13贮藏在结扎装置100的前端护套15中的状态下,内窥镜的术者将前端护套15插进钳子通道(其为内窥镜的处置器材插入通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跟随前端护套15的弯曲,使夹片本体27与外侧紧固环29的连接形式从图28A所示的直线状态改变至图28B所示的弯曲状态。由于掣卡23与引导珠25彼此隔开并且固定至操控线21,操控线21能在掣卡23与引导珠25之间弯曲,并且能增强相互移动的自由度。
外侧紧固环29由硬质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外侧紧固环29的纵向长度决定了其插入内窥镜的容易程度,以及,优选外侧紧固环29的全长较短。
如图29所示,可以用引导弹簧191取代引导珠25,引导弹簧191于外侧紧固环29后方布置在操控线21的外侧。通过设定引导弹簧191的长度,使得在操控线21于轴向进退动作的全部行程区域中,引导弹簧191的后端总是插在前端护套15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对弯曲的跟随性以及对前端护套15的引导性能。
如图30所示,在引导弹簧191A的后端,可以设置具有后端锥形部25a的引导珠25A。引导珠25A通过焊接或熔接固定至操控线21。布置引导弹簧191A,使其在掣卡23与引导珠25A之间处于不受偏置的自由状态。采用这种布置,即使引导弹簧191A设定的长度为使其后端从前端护套15伸出,也能在前端护套15的前端15a与引导弹簧191A之间不抵触的状态下,将引导弹簧191A的后端引入前端护套15。据此,能保证对弯曲的跟随性以及对前端护套15的引导性能,以及,引导弹簧191A的全长能设定为较短。所以,能进一步增强挠曲性。
(夹片从前端护套伸出)
图31A至图31F图示夹片单元臂部,直至臂部从前端护套张开的状态。
如图31A所示,在夹片单元收纳在前端护套15中的状态下,借助于来自把手操控部的操作,通过朝前方连续地馈送操控线,夹片单元13从前端护套15的前端伸到外侧。图31B图示臂部39开始从前端护套15伸出时的夹片单元13。
当夹片单元13从前端护套15伸到外侧时,如图31C中所示,臂部39逐渐地张开。然后,如图31D中所示,当外侧紧固环29的挡板凸出孔93完全离开前端护套15时,挡板部45自挡板凸出孔93弹性恢复,并因此各自径向向外张开。挡板部45保持处于预定打开角度,在此角度,各防挡板打开凸耳95与每个挡板锁定孔85的一边85a(参见图11)接合。
然后,如图31E中所示,夹片单元13进一步从前端护套伸出,直至挡板部45可靠地打开,以及,如图31F中所示,通过向基端侧拉操控线,使夹片单元13向后方退回。此时,在与前端护套15的前端15a邻接的位置处,使挡板部45的自由端45a被阻挡。
也就是,挡板部45起到挡块的作用,用于限定夹片单元13和前端护套15的轴向位置。挡板部45的径向向外打开角度由外侧紧固环29和内侧紧固环31的设计尺寸确定,并且,由于其不根据前端护套15发生变化,该角度固定。因此,即使夹片单元13与前端护套15相对轴线偏离或倾斜,由于挡板部45在所设计的打开角度以高精度打开,挡板部45的自由端45a与前端护套15的前端15a可靠地邻接,从而,在正确位置起到挡块的作用。据此,可以总是正确地相对前端护套15定位夹片单元13以使其与前端护套15轴向一致,并可以顺利且可靠地执行后继结扎动作。
(臂部的打开/闭合动作)
接着,说明用于夹紧生物组织的臂部打开/闭合动作。
图32A至图32E分步图示夹片单元臂部从前端护套伸出至外侧之后张开到结扎生物组织的各动作。
由于当夹片单元13贮藏在前端护套15中时夹片本体27的臂部39闭合,夹片单元13趋向于闭合,从而,减小打开角度。基端部41的塑性变形可以补偿打开角度的减小。
当受操控线牵拉而使图32A中所示的夹片本体27基端部41插进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时,如图32B所示,使圈状部47、47逐渐变窄,因此使基端部41塑性变形。也就是,夹片本体27基端部41的外径大于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中位于长轴侧的内径DS(参见图9)。因此,当将夹片本体27的基端部41拉进外侧紧固环29时,从其相反侧压迫基端部41的圈状部47、47并使其变形。
由于使基端部41的圈状部47、47变形,夹片本体27的臂部39、39使用防偏离爪51为支点执行张开动作。据此,如图32B所示,使臂部39、39如所示那样较大地张开,以具有可以夹持足量组织的打开尺寸。
作为抵抗操控线牵拉的抵抗力出现时的时机,臂部39、39张开的时机传送至术者。也就是,随着因牵拉操控线使基端部41移向基端侧(图中下侧),将图33A中所示的内侧紧固环31的张开保持凸部55引入夹片本体27的基端部41所形成的长口部53中。当再次牵拉操控线时,如图33B所示,张开保持凸部55邻接长口部53的前端部55a,从而,产生抵抗力以抵抗操控线牵拉。
有了抵抗感,术者易于识别臂部39、39处于其最大打开状态,以及,在臂部39、39处于其最大打开的状态下,可以暂时停止操控线的牵拉操作。
(夹片的转动)
如图32C所示,在使臂部39、39保持张开的状态下,术者将安装在前端护套中的夹片单元13移动至体腔内的处置位置。然后,根据处置方向转动夹片单元13。如上所述,通过图34中所示的操控部本体33围绕轴线转动,执行夹片单元的转动。
(结扎开始)
接着,如图32C中所示,术者将臂部39、39置于目标处置位置(受侵害区域195),并且向后方(即向指拉环37侧)牵拉把手操控部17的滑块35(参见图34)。据此,如图32D所示,使臂部39、39闭合,并且夹持受侵害区域195。此时,臂部39、39的弯曲直线状板部57(参见图4)与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参见图9)的长轴(DL)侧的内径区域滑动方式接触,并因此执行夹片的结扎动作。
此时,在图33中所示的夹片本体27的基端部41中,使形成于长口部53中的张开保持凸部55塑性变形,因而,解除夹片本体27与内侧紧固环31之间的接合。张开保持凸部55设定为由10N至20N程度的力量使其塑性变形,以及,以臂部39、39夹持受侵害区域195时所施加的力,可以容易地解除与内侧紧固环31的接合。
结果,使夹片本体27可以再次向后移动,以及,通过使滑块35向指拉环37后退,如图32E所示,将夹片本体27插进外侧紧固环29。
(结扎状态)
当臂部39、39完全闭合时,如图35所示,在由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所形成的阶状部89a处,使在各臂部39的一部分上较宽方式形成的防脱离凸部59锁定。结果,能防止夹片本体27向外侧紧固环29的前方脱离,并且保持由臂部39、39得到的结扎状态。
另外,当向后(图中向下)移动夹片本体27时,臂部39的锥形部65以及防拉进凸部61邻接收缩部89(参见图9)的短轴DS侧的内径区域,因而,夹片本体27不能被进一步拉进外侧紧固环29。
图36图示由图35中箭头V2所指示方向的视图。
如上所述,收缩部89内侧的形状形成为椭圆形,其中长轴DL的直径与短轴DS的直径彼此不同。收缩部89的长轴设定为与夹片本体27的臂部39、39的张开方向一致。由此,收缩部89邻接基端部41的圈状部47、47(参见图4),以控制一对臂部39的张开程度。另外,收缩部89的短轴设定为与臂部39、39上的各防拉进凸部61的宽度方向平行。由此,当夹片本体27收纳在外侧紧固环29中时,收缩部89与防拉进凸部61接合以控制夹片本体27的拉进程度。
(夹片单元的释放)
图37以部分切除方式图示在夹片单元完成结扎的状态下的夹片单元。
在夹片本体27的臂部39上所形成的防拉进凸部61与外侧紧固环29的收缩部89相接合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增大掣卡23的牵拉力,则也将张力施加至掣卡23与夹片本体27的连接尾部43之间的接合部。
图38A图示掣卡与连接尾部处在接合状态,以及,图38B是图示掣卡与连接尾部处在开始解除接合的状态。如图38A中所示,定位掣卡23的卡部135,使得连接尾部43的J形爪部73的前端73a邻接首下锥形部143(其形成于自前端锥形部141的最大外径区域的后方)。当使掣卡23相对于连接尾部43向后退回时,迫使J形爪部73径向向外伸展,从而,解除与首下锥形部143的接合,如图38B所示。
图39A至图39C分步图示从接合状态释放J形爪部的过程。
如图39A所示,当自连接尾部43中J形爪部73的前端73a邻接首下锥形部143的状态开始使掣卡23向后退回时,使J形爪部73的前端73a径向向外伸展,同时使其在首下锥形部143上滑动。另外,当J形爪部73的前端73a径向向外展开超过卡部135的最大外径时,如图39B所示,掣卡23与连接尾部43分离,并且,解除掣卡23与连接尾部43的接合,如图39C所示。
由此,在结扎生物组织诸如受侵害区域的夹片单元保留于体腔内的状态下,可以撤回体腔内的夹片操控装置。
<夹片本体的其他结构示例>
图40A和图40B以及图41A和图41B分别图示连接尾部43的不同结构示例。
图40A是形成有一对接合爪部73A、73A的连接尾部的局部结构图,以及,图40B是图40A的仰视图。在此结构示例中,一对接合爪部73A、73A分别设置成相对于臂71A的后端71a朝前方延伸。接合爪部73A、73A朝连接尾部43A所收纳掣卡的中心轴向内倾斜,如图40B所示。
采用这种布置,接合爪部73A、73A邻接掣卡的后方倾斜面,藉此,能增强夹片单元与掣卡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接合爪部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接合爪部。
另外,由于来自接合爪部73A、73A的负荷均匀地施加,并且减小了施加至部分71A的弯曲力矩,可以增大连接强度。
图41A图示接合爪部布置在臂71B所形成开口中的局部结构图,以及,图41B是图41A的仰视图。在此结构示例中,开口199形成在臂71B的后端71a附近,而接合爪部73B设置在开口199中,以从开口199的后端71a侧向前方伸出。与上述爪部一样,接合爪部73B朝掣卡的中心轴向内倾斜。
采用这种布置,接合爪部73B可以简单方式构成。结果,易于制造以及组装。
上述夹片本体27可以通过弯折平坦金属板形成,并且在结扎时向臂部39、39施加较大的力。所以,如图42中所示,夹片本体27A形成有加强肋197、197,加强肋197、197以第二弯折点64b为中心分别于纵向延伸,以增大夹片本体27A的强度。加强肋197、197形成为在彼此相反的一对臂部39、39的内侧膨出。
图43是沿图42中E-E线的剖视图。通过在板的厚度方向压制臂部39,形成各加强肋197。由于通过设置加强肋197、197提高了夹片本体27的强度,可以对生物组织执行更强有力的结扎,并且可以更窄地形成臂部以使夹片本体小型化。
<挡板部的其他结构示例>
接着,说明其他结构示例,其中使夹片单元13的挡板部于紧固环26的径向向外方向张开以邻接前端护套15的前端,从而,相对于前端护套15定位夹片单元13。
图44是内侧紧固环的另一示例结构的轴测图。与图6A至图6C中所示共同的部分用相同附图标记标注,并且省略或简化对其说明。与图6A至图6C中所示的结构类似,内侧紧固环31A包括一对挡板部45A、45A,各挡板部45A悬臂于内侧紧固环31A的环部77上,并且沿内侧紧固环31A的纵向轴延伸。挡板部45A的自由端45a弹性方式偏置于内侧紧固环31A的径向向外方向。
与内侧紧固环31A在同轴组合的外侧紧固环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挡板凸出孔93的一对长边93a处没有设置与图9A和图9B中所示外侧紧固环29相同的防挡板打开凸耳95。
在与内侧紧固环31A的纵轴成直角的截面中观察,内侧紧固环31A的各挡板部45A、45A具有圆弧形状,其中该圆弧形状具有的曲率小于外侧紧固环29内周的曲率。由此圆弧形状,可以确保内侧紧固环31A的较大内部空间。
各挡板部45A的自由端45a形成有凸出部251、251,凸出部251、251自挡板部45A的侧面向相反侧凸出。凸出部251、251分别邻接图45中所示外侧紧固环29的挡板凸出孔93内周的缘部29a,藉此,将各挡板部45A、45A的张开程度保持于预定程度。
采用这种布置,在挡板部45A、45A自挡板凸出孔93径向向外伸出的状态下,挡板部45A、45A保持其张开程度固定。也就是,可以防止一对张开的挡板部45A、45A打开过度或不足,并且可以将挡板部45A、45A的张开角度可靠地保持于设计时所设定的角度。
尽管示例的结构在内侧紧固环31A、31A上设置挡板部45A,但外侧紧固环29也可以设置挡板部。另外,用同一部件可以一体方式形成内侧紧固环和外侧紧固环,并且可以在一体形成的单个紧固环上设置挡板部。
图46是示意性图示单个紧固环设置有挡板部的结构的轴测图。
在单个紧固环26A中,使挡板部45B悬臂式伸出。挡板部45B通过切割圆筒状紧固环26A的一部分形成。因此,在紧固环26A的侧面形成开口孔255。在挡板部45B的自由端侧上,一对凸出部257、257延伸而出,其构造为邻接紧固环26A的内周。
预先使挡板部45B于紧固环26A的径向向外方向弹性偏置。结果,在凸出部257、257邻接紧固环26A内周的状态下,挡板部45B可以以预定量保持张开程度。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用薄金属板形成挡板部,可以减少紧固环自身的厚度,并保证较大的内部空间。因此,可以使夹片本体与掣卡在紧固环内直接连接,因而,不必单独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夹片本体与掣卡。据此,无论何时执行夹持,术者都能省略除去余留在结扎装置中的连接部件的工作,这会有助于加速手术操作。另外,即使在此结构中使用连接部件,也可以使挡板部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实现一种夹持用具,其适合于具有较小直径处置器材插入通道的内窥镜。
如上所述,本发明结扎装置100并不局限于使用作为结扎装置,而是也可以转用为具有掣卡和接合爪部的其他内窥镜用处置器材。另外,通过处置器材插入通道(用于插入内窥镜护套部件)将结扎装置100插入,然后,将结扎装置100导入体腔内,可以构造出允许进行顺畅内窥镜处置的内窥镜系统。
相似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说明书的记载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变更及应用,而这些变更及应用都包括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披露了下列各项。
(1)一种用于结扎生物体的夹片单元,包括:夹片本体,其具有一对臂部;以及紧固环,其布置于夹片本体的外侧,并且构造成紧固该臂部,其中,紧固环包括挡板部和挡板保持部,挡板部构造成自紧固环径向向外张开,以及,挡板保持部构造成将挡板部的张开程度保持为规定量。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由设置在紧固环上的挡板保持部将挡板部的张开程度可靠地保持于预定量。因此,夹片单元总是可以相对于护套部件正确地定位成与护套部件轴向一致。
(2)在根据(1)的夹片单元中:挡板部悬臂于紧固环,以沿紧固环的纵向轴延伸,以及,挡板部的自由端弹性方式向紧固环的径向外侧偏置,以及,挡板保持部与挡板部接合,以保持挡板部的张开程度。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由于通过紧固环与挡板部的接合来控制挡板部的张开程度,可以以良好的精确度限定张开程度。
(3)在根据(2)的夹片单元中:通过组合内侧紧固环(构造成支撑挡板部)与外侧紧固环(构造成覆盖内侧紧固环的外侧并且设置有挡板凸出孔),构成紧固环,以及,挡板保持部保持挡板部处于挡板部自挡板凸出孔径向向外凸出的状态。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挡板部构造成,在内侧紧固环与外侧紧固环的结合状态下,挡板部自挡板凸出孔张开并凸出。
(4)在根据(3)的夹片单元中,挡板部垂直于内侧紧固环纵向轴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其具有的曲率小于外侧紧固环的内周的曲率,以及,在挡板部的圆弧中心与圆弧端部之间形成挡板锁定孔,以及,挡板保持部包括锁定爪,锁定爪自外侧紧固环的挡板凸出孔朝孔的内侧凸出,以及,当插进挡板锁定孔时,该锁定爪邻接挡板锁定孔的侧面。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通过挡板锁定孔的侧面与锁定爪的邻接,限定挡板部的张开程度。
(5)在根据(4)的夹片单元中:多对挡板锁定孔和锁定爪互相接合。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由于存在多对挡板锁定孔和锁定爪,可以更稳定地保持挡板部。
(6)根据(3)的夹片单元,进一步包括:挡板部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形成于挡板部的自由端侧,并且与外侧紧固环的挡板凸出孔缘部邻接。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通过外侧紧固环的挡板凸出孔缘部与凸出部的邻接,限定挡板部的张开程度。
(7)在根据(6)的夹片单元中:挡板部包括多个凸出部。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由于存在多个凸出部,更稳定地保持挡板部。
(8)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的夹片单元中:挡板部设置于紧固环上的多个区域处。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挡板部适合于在紧固环上的多个区域处张开。因此,例如,当挡板部与护套部件的前端邻接时,可以获得稳定姿势或分散力的效果,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撑夹片单元。
(9)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的夹片单元中:挡板部安装成可以通过使其弹性变形而嵌置在紧固环外周的内侧。
采用这种夹片单元,挡板部可以嵌置在紧固环的内部。因此,当夹片单元收纳在护套部件中时,挡板部不会与护套部件抵触。
(10)一种结扎装置,包括:根据(1)至(9)中任一项的夹片单元;细长的挠曲性护套部件;传送部件,其插进护套部件以能进退,并且构造成向连接至传送部件前端的夹片单元传送驱动力;以及操控部,其布置在护套部件中位于夹片单元相反侧的基端侧,并且构造成向传送部件传送驱动力。
采用这种结扎装置,例如,当挡板部与护套部件的前端邻接时,可以获得稳定姿势或分散力的效果,从而,在护套部件的前端处夹片单元与护套部件轴向一致的状态下,夹片单元可以稳定地得到支撑。据此,可以得到顺畅且确实的结扎动作。
(11)根据(10)的结扎装置:挡板部的张开程度是将传送部件拉进护套部件时使挡板部邻接护套部件前端的张开程度。
采用这种结扎装置,挡板部可靠地邻接护套部件的端部,从而进行定位。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结扎生物体的夹片单元,包括:
夹片本体,其具有一对臂部;以及
紧固环,其布置于所述夹片本体的外侧,并且构造成紧固所述臂部,
其中:
所述紧固环包括挡板部和挡板保持部,所述挡板部构造成自所述紧固环径向向外张开,以及,所述挡板保持部构造成将所述挡板部的张开程度保持为规定量,
所述挡板部悬臂方式形成于所述紧固环,以沿所述紧固环的纵向轴延伸,以及,所述挡板部的自由端弹性方式向所述紧固环的径向外侧偏置;以及
所述挡板保持部与所述挡板部接合,以保持所述挡板部的张开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通过结合内侧紧固环与外侧紧固环,构成所述紧固环,所述内侧紧固环构造成支撑所述挡板部,所述外侧紧固环构造成覆盖所述内侧紧固环外侧并且设置有挡板凸出孔;以及
所述挡板保持部保持所述挡板部处于所述挡板部自所述挡板凸出孔径向向外凸出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所述挡板部垂直于所述内侧紧固环纵向轴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其具有的曲率小于所述外侧紧固环的内周的曲率;
在所述挡板部的圆弧中心与圆弧端部之间形成挡板锁定孔,以及
所述挡板保持部包括锁定爪,所述锁定爪自所述外侧紧固环的挡板凸出孔朝所述孔的内侧凸出,以及,当插进所述挡板锁定孔时,所述锁定爪邻接所述挡板锁定孔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多对所述挡板锁定孔和锁定爪互相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片单元,进一步包括:
所述挡板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形成于所述挡板部的自由端侧,并且邻接所述外侧紧固环的所述挡板凸出孔的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所述挡板部包括多个凸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所述挡板部设置于所述紧固环上的多个区域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夹片单元,其中:
所述挡板部安装成能够通过使其弹性变形而嵌置在所述紧固环的外周的内侧。
9.一种结扎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夹片单元;
细长的挠曲性护套部件;
传送部件,其插进所述护套部件以能进退,并且构造成向连接至传送部件前端的所述夹片单元传送驱动力;以及
操控部,其布置在所述护套部件中位于所述夹片单元相反侧的基端侧,并且构造成向所述传送部件传送驱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扎装置,其中:
所述挡板部的张开程度是将所述传送部件拉进所述护套部件时使所述挡板部邻接护套部件前端的张开程度。
CN201210320472.6A 2011-09-15 2012-08-31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Active CN103054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024A JP5343113B2 (ja) 2011-09-15 2011-09-15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結紮装置
JP2011-202024 2011-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4621A CN103054621A (zh) 2013-04-24
CN103054621B true CN103054621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88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0472.6A Active CN103054621B (zh) 2011-09-15 2012-08-31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2520B2 (zh)
JP (1) JP5343113B2 (zh)
CN (1) CN103054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2202B2 (en) 2008-08-22 2014-02-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and delivery apparatus
US8449599B2 (en) 2009-12-04 2013-05-2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valve for replacing mitral valve
WO2013067662A1 (zh) * 2011-11-11 2013-05-16 Zhu Jian 一种夹持或结扎装置
EP3226810A4 (en) 2014-12-04 2018-08-15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ercutaneous clip for repairing a heart valve
CN104605910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沈阳尚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合消化道内软组织的软组织夹
EP3278703A4 (en) * 2015-03-31 2018-07-25 Sumitomo Bakelite Co.,Ltd. Endoscope clip device and clip
CN110433010A (zh) 2015-05-14 2019-11-12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心脏瓣膜密封装置及其递送装置
JP6084347B1 (ja) * 2015-05-27 2017-02-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10463360B2 (en) * 2015-07-17 2019-11-05 Suturegard Medical, Inc. Suture locks
US10799676B2 (en) 2016-03-21 2020-10-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US10799677B2 (en) 2016-03-21 2020-10-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US10835714B2 (en) 2016-03-21 2020-11-1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US10799675B2 (en) 2016-03-21 2020-10-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Cam controlled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US11219746B2 (en) 2016-03-21 2022-01-11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US10973638B2 (en) 2016-07-07 2021-04-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vascular insufficiency
US10820903B2 (en) * 2016-09-22 2020-11-0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Hemostasis clip with reloadable clipping mechanism
EP3534805B1 (en) * 2016-11-03 2024-02-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User actuated reloadable clip cartridge
US10653862B2 (en) 2016-11-07 2020-05-19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multiple telescoping catheters
CN109922743B (zh) * 2016-11-22 2021-12-14 波士顿科学有限公司 止血可重新加载的夹子释放机构
US10905554B2 (en) 2017-01-05 2021-02-02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coaptation device
US11224511B2 (en) 2017-04-18 2022-01-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sealing devices and 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EP3558169B1 (en) 2017-04-18 2022-01-19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sealing devices and 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US10799312B2 (en) 2017-04-28 2020-10-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edical device stabiliz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US10959846B2 (en) 2017-05-10 2021-03-3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itral valve spacer device
WO2018227592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结扎装置、解锁方法、及结扎器械
US11051940B2 (en) 2017-09-07 2021-07-06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spacer device for heart valve
US11065117B2 (en) 2017-09-08 2021-07-2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Axisymmetric adjustable device for treating mitral regurgitation
US11110251B2 (en) 2017-09-19 2021-09-0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US11751882B2 (en) * 2017-11-15 2023-09-12 United States Endoscopy Group, Inc. Clip and clip assembly
KR102115491B1 (ko) * 2017-11-20 2020-05-26 주식회사 파인메딕스 내시경용 클립장치
US10973639B2 (en) 2018-01-09 2021-04-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105222B1 (en) 2018-01-09 2018-10-2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111751B1 (en) 2018-01-09 2018-10-3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238493B1 (en) 2018-01-09 2019-03-26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507109B2 (en) 2018-01-09 2019-12-1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BR112020010855A2 (pt) 2018-01-09 2020-11-1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dispositivos e procedimentos de reparo de válvula nativa
US10159570B1 (en) 2018-01-09 2018-12-25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123873B1 (en) 2018-01-09 2018-11-13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136993B1 (en) 2018-01-09 2018-11-2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076415B1 (en) 2018-01-09 2018-09-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231837B1 (en) 2018-01-09 2019-03-19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US10245144B1 (en) 2018-01-09 2019-04-02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Native valve repair devices and procedures
WO2019147485A1 (en) * 2018-01-29 2019-08-0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Hemostasis clip
EP3777718A4 (en) * 2018-03-30 2021-12-22 Zeon Corporation DWELL CLIP
US11389297B2 (en) 2018-04-12 2022-07-19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itral valve spacer device
US11207181B2 (en) 2018-04-18 2021-12-2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sealing devices and 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US10945844B2 (en) 2018-10-10 2021-03-16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sealing devices and 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CN112955082B (zh) * 2018-11-09 2024-04-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夹具
JP7209012B2 (ja) * 2018-11-09 2023-01-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クリップ
MX2021009464A (es) 2019-02-14 2021-09-1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Dispositivos de sellado de valvulas cardiacas y dispositivos de suministro para los mismos.
CA3129902C (en) * 2019-05-28 2024-02-1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Hemostasis clip deployment
AU2020295355B2 (en) * 2019-06-18 2022-12-1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Hemostasis clip short system
US20210330327A1 (en) * 2020-04-23 2021-10-2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tissu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712A (zh) * 2004-12-07 2007-04-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用于内窥镜的处置装置系统和容纳该处置装置的壳
CN101087564A (zh) * 2004-12-24 2007-12-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结扎装置
CN101588760A (zh) * 2007-01-26 2009-11-2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及把持器具
WO2011022246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ultifunctional core for two-piece hemostasis clip
CN102065780A (zh) * 2008-06-19 2011-05-18 波士顿科学塞默迪有限公司 止血夹持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0957Y2 (zh) * 1973-11-14 1978-06-01
JP4472217B2 (ja) 2000-10-16 2010-06-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のクリップ装置
JP4472719B2 (ja) 2000-10-16 2010-06-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のクリップ装置
WO2005046489A1 (en) * 2003-11-07 2005-05-26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Endoscopic hemoscopic clipping apparatus
JP4116049B2 (ja) 2006-07-25 2008-07-0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のクリップ装置
JP4910879B2 (ja) * 2007-05-22 2012-04-0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医用クリップ装置、その弾性クリ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チューブユニット
JP2010029629A (ja) * 2008-06-30 2010-02-12 Fujifilm Corp クリップ処置具
JP2010035853A (ja) * 2008-08-06 2010-02-18 Fujifilm Corp 連発式クリップ処置具
US9005219B2 (en) * 2009-08-19 2015-04-1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ultifunctional core for two-piece hemostasis cli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712A (zh) * 2004-12-07 2007-04-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用于内窥镜的处置装置系统和容纳该处置装置的壳
CN101087564A (zh) * 2004-12-24 2007-12-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结扎装置
CN101588760A (zh) * 2007-01-26 2009-11-2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及把持器具
CN102065780A (zh) * 2008-06-19 2011-05-18 波士顿科学塞默迪有限公司 止血夹持装置和方法
WO2011022246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ultifunctional core for two-piece hemostasis cl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72520B2 (en) 2015-07-07
US20130072945A1 (en) 2013-03-21
JP2013063108A (ja) 2013-04-11
CN103054621A (zh) 2013-04-24
JP5343113B2 (ja)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4621B (zh) 夹片单元及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
CN102988095B (zh) 夹片单元、使用该夹片单元的结扎装置、以及制造该夹片单元的方法
CN100569173C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EP2668909B1 (en) Suture device
EP3332717A1 (en) Treatment device
JP5815109B2 (ja) 縫合器
CN101396293A (zh) 缝合器
JP2007275542A (ja) クリップ装置
JP5784856B2 (ja) 縫合器
JP6045755B2 (ja) 縫合持針器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12039163A1 (ja) 結紮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リップユニット
CN107427295B (zh) 缝合器
US20100036396A1 (en) Successive clipping device
US10441292B2 (en) Clip device for endoscope
JP5064334B2 (ja) クリップ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クリップ装填方法
JP6716453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WO2017145335A1 (ja) 内視鏡用持針器、縫合セット、ならびに縫合システム
CN106999199B (zh) 医疗器具
WO2022137432A1 (ja) 医療用ステープラおよび縫合方法
KR102545614B1 (ko) 클립 취외장치
JP7302481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6239139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WO2023191057A1 (ja) 医療用クリップおよび医療用クリップセット
JP6177557B2 (ja) 医療用処置具
CN215899794U (zh) 夹具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