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3733A -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3733A
CN103053733A CN2012105597645A CN201210559764A CN103053733A CN 103053733 A CN103053733 A CN 103053733A CN 2012105597645 A CN2012105597645 A CN 2012105597645A CN 201210559764 A CN201210559764 A CN 201210559764A CN 103053733 A CN103053733 A CN 103053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lood
beauty
kidney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97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志弘
黄泽波
艾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5597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3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3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3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由稀有茶树品种”百花凝露”茶(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千两茶、花茶卷)、中药提取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显著功效。是东方女性的健康茶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健康领域,具体地是指涉及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的亚健康问题目前已经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严重关切。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女性人群身体免疫力下降是一种越来越严苛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免疫力下降是一种亚健康,它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诊断有病的人占20%,而有75%的人处于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呼唤健康增益、疗效确切的天然功能性产品,探询能够远离亚健康、永驻青春的有效药物。然而目前由于人们摄取动物性食品和精加工食品过多,加上工作节奏紧张、压力大,造成了“现代文明病”,如精力不济、情绪低迷、失眠多梦等。再者,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空气、水源、粮食、水果、蔬菜等与人类生 命关系密切的物质无不处于有害物质的包围中,这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许多严重的损害,诸如基因突变、细胞老化(自由基增多)、免疫应答减弱等,集中表现为肿瘤患者增加、亚健康状态普遍化。因此,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产品倍受青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滋补产品多为壮阳燥热药物,非长期病患者和体质虚弱者适用;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平和的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近几年来,增强免疫力已成为女性健康的一个突出的主题,从乌鸡白凤丸、太太口服液、美媛春到排毒养颜胶囊,一直是二大类产品主导市场:一类是以滋补调养概念为主的产品,如太太、朵而、柔依;一类是提倡消导排泄的美容概念,主要有排毒养颜胶囊、百消丹、芦荟排毒胶囊等。但企业界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未来女性产品的主题并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美丽”。而应当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认识到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然而女性所承受的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剧。女性除了需要美丽外,更需要关爱,更需要自信、自强。有了矫健的体魄,才能使女性有勇气面对社会和家庭的挑战。这包括了益智健脑、排毒养颜和增强免疫力。“东方美人茶”首先确立了这样一个理念:人类最理想的保健模式,应该是在保持人体整体平衡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自我修复能力。它不仅仅只是体现了肾生髓——生血——藏精——养骨——健脑的整体效应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东方美人茶”活性组分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调节作用,使这几大系 统保持“内稳态”,这是实现人体整体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的前提。 
情况表明,仅仅只有解毒、排毒是不行的。任何产品都有必须有其产生作用的具体的靶点、层次。在我国目前仅白领女性就达3亿人之巨。这些人中相当一部份人的免疫力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苦恼。由于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和改变,女性更加注重保健养生将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运用中医药原理,针对现代社会中女性群体免疫力下降的发生、发展、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和开发新产品进行探讨,并针对亚健康免疫力下降综合症的具体情况,根据辩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以“百花凝露”茶为主,配以药食同源类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中的灵芝、枸杞子、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黄精、阿胶为辅助原料,发明了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 
在查阅医药论著、专利文献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依据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参考中医古今验方200多例,采用系统的配伍组方试验来确定该产品的配方及各组用量。同时,以保健需要、功效成分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选用合适的制剂剂型。在充分保证功效成分的基础上,以减少服用量、精制产品为目的,设计合理的制备工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此外,对质量标准进行规范化,从功能 及安全性角度综合评价该功能性产品。 
中青年女性免疫力下降,其主要的解决思路在于以中医在免疫预防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上的整体观和机体的协调统一。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自然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及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如仲景所言,“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等,通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故提倡在养生保健方面要顺四时变化,主动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本身的内在协调平衡。若外界环境变化激烈,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适应能力下降,则会影响人体内部的平衡失调而发病。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阐述的“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具有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以其多种淋巴因子与抗体,在神经与内分泌激素调节下维持人的生理平衡。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系统,发挥着防御与抵御疾病的作用。其二,在免疫自稳方面,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五脏相关学说、五行理论等都与免疫稳定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的阴阳处于一定“度”下的动态平衡,一旦“度”失衡,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正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学说的精髓在于“允执两端而用其中”,追求“阴平阳秘”和“以平为期”;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各脏腑相互影响与调控的有机整体,如阳明腑实而见胃不受纳的不思饮食,或见肺气上逆的咳 嗽、喘息;心火下达,肾水上济,则水火既济,反之则心肾不交;又“五脏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等。可见祖国医学从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都显示了五脏相关和五行生克制化的动态稳定。五行之间“亢则害,承乃制”。治疗则以“下者举之”、“高者仰之”、“急者缓之”等,总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免疫稳定功能能清除损伤、衰老、死亡的细胞,并有效地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如果稳定功能失调,则容易出现自身免疫疾病。其三,在免疫监视方面,主要体现在针对肿瘤发生的认识上,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是机体“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所致。当机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或外邪的侵袭,致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发生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时,人体便会患病。完善的免疫监视功能是建立在健全的免疫系统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基础之上。因此,中医药强调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或调整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也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适度为宜。并且机体的免疫功能受限于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年女性增强免疫力更加应当注重以中医“健运阳明”是中、青年女性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方法的思路。 
这是因为,一、要想解决中、青年女性亚健康问题,增强其机体免疫力是关键环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男女长发育时指出:“女子……五 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由此可见,中医认为人体由盛极转衰的始动环节,男女两性是各不相同的。在男性以肾气衰为主,在女性则以阳明衰为主,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明始。”阳明为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素问·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禀之宫,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传导之官,又主津。《灵柩经脉》指出:“大肠,手阳明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但其功能有赖于胃所化之荣气,所以李东垣在《脾胃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一文中说:“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枯竭焉。”而脾与胃关系密切,成无已注《伤寒论·辨脉法》云:“脾,坤土也,坤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由此可见,阳明脉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阳明脉衰是脾胃虚衰的反映,而“冲脉丽于阳明”,任脉主一身阴经,凡津液精血均属任脉所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肾中阴精亦赖于后天的不断充养。女子的生长壮老及特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由肾、肝、脾胃、冲任二脉及天癸所司,生育之年,脏腑受脾胃之气涵育,肾气充实,冲任通盛,故元代医家李东垣认为,“阴精所奉,调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故其人寿”;“土为万物之母,人以胃气为本,胃虚则元气不足而诸症生。”人之 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肾精渐枯也是不可回避的,天癸乃肾中生殖之精,本源于先天,靠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充盛,只有脾胃之健壮,脏腑气血充盛,肾气充实,冲任调和,天癸乃至,若脾胃之气不充,阳明脉衰,则气血生化乏源,经脉空虚,冲任失濡,肾精衰败,天癸竭止。因此,中年女性肾气盛极而转衰之时,全仗阳明健运,吸收精微,使五脏滋荣,元气得继,才能却病延年,否则将五脏失和,变证迭起。此时若一味责之于肾及冲任二脉功能减退,一味调补肾之真阴真阳,以求天癸通盛,功能长存,虽也能取一时之疗效,但却实难巩固,更何况明代医家张景岳早就告诫过:“年壮气实未可补。”中年女性虽功能减退但却尚未至虚,正处于壮年气实之体,形气俱实,若动辄进补,则犯“实实”之诫,若要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惟有阳明健运继而承之。因此,健运阳明重在活泼中焦气机。在女性生理状态由盛极转衰的中年阶段,健运阳明法使中气得以四运,全身脏腑得以濡养,才是中、青年女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方法。 
根据辩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针对亚健康特别是女性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发生发展过程,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依据其表现不同分型特点,分别确立以肾生髓、生血,健运阳明、滋阴理气、养血安神、补益脾肾为主的调补立法原则。同时结合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增强免疫力成果和中药现代药理作用,使所选中药和方剂发挥最大的效应。 
人体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环境污染等造成整个机体抵抗力下降,会对免疫机制产生不良影响。现在有不少功能性物质(如黄芪、蚂蚁、人参、西洋参、蜂王浆、虫草、枸杞、螺旋藻、灵芝、绞股蓝、 蜂胶、鲨鱼软骨、刺五加、茯苓、阿胶、银杏叶等)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与人体免疫功能关系比较密切且具有明显增强作用的物质有营养强化剂(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铁等)、免疫球蛋白(Ig)、免疫活性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大蒜素和一些生物制剂等。 
其中,活性多糖是一种新型高效免疫调节剂,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的活性,起到抗炎、抗细菌、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抗衰老的作用。活性多糖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菌类多糖、藻类多糖等。常用到的有:黄芪多糖、人参多糖、香菇多糖、猴菇菌多糖、灵芝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云芝多糖、黑木耳多糖、银耳多糖、刺五加多糖等。 
依照中医辩证论治对相关药食同源物品进行筛选,因此选用“百花凝露”茶、灵芝、枸杞子、冬虫夏草、玫瑰花、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黄精、阿胶为主要原料组成配方。 
其理由在于,中医学关于增强免疫力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现存有关增强免疫力的著作有200多种,从《黄帝内经》养生抗衰的理论到今天多学科对中医药增强免疫力的研究,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保健医学的内容,也必将在人类挑战亚健康疾病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对增强免疫力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下列五类: 
(1)先天不足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强寿弱夭,谓禀气之渥薄”。可见寿命的长短,决定于先天体质的强弱。先天的差异体现在机体抗病抗 老方面的强弱。《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先天不足,肾气虚衰,抗病抗老能力减弱,则易衰老。《内经》还将人的先天体质分为常、肥、瘦等几类,后人更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的分类,各类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并且已发疾病的邪气从化,病位转移,乃至其本身的转归等不同,从而引起衰老的快慢及程度也不同。这一理论已被当今的遗传学说所证实。 
(2)后天失调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我国早已重视生长条件与过程,即后天的作用。 
《景岳全书·虚损》中指出“盖人有生以后,懒后天精气为立命之本……但知自珍而培以后天,则无不获寿。”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元·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修短寿夭,皆自人为”。可见后天失调在衰老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因素包括很多,如环境、精神、营养、饮食、起居、房事、劳动、锻炼、疾病、药物等。《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如果注意后天的调节,则度百岁乃去。但若忽视后天的调养,则易身患诸疾,夭折寿短。比如七情太过则可致病而加速衰老。现代免疫学研究揭示,举凡精神情志状态不佳者,即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甚或使之明显趋于降低。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都已证实,通过保养后天的方法,确可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3)脏腑虚衰 
肾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肾脏衰,形体皆极。”此段明确指出了机体生、长、壮、老、己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医学正传》中:“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也说明了这一点,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之精气,用现在的观点说应是维持生命、产生活力的基本物质和原动力。中医认为先天之精秘藏于肾,精能化气,肾精可化为肾气。肾精属阴,肾气属阳,故肾精又称肾阴、真阴、元阴;肾气又称肾阳、原气、真气、元阳。肾中精气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老年人肾精不足,则肾阴肾阳亦虚,无以化生肾气,肾气虚衰则五脏六腑生化功能减退,出现一系列衰老的表现。另外,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老年人肾精不足,精不能生髓,髓不能充养骨骼,则步态不稳,骨质疏松。肾中精气虚衰,则髓亦不足,脑转耳鸣,由上可见肾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也证实肾虚在人体免疫力下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其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有赖于脾胃之运化。张介宾指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生,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高年阳明气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以上可看出脾虚是人本免疫力下降的重要环节。 
(3)精气神虚衰 
《灵柩·本藏》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同于性命者也”。精气神在中医被称誉为人身之“三宝”。《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之所以半百而衰的机理在于“竭其精”,“耗散其真”,“不时御神”。由于精气神的基础和给养受到损害做出逐渐衰老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精、气、神各自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其间又有密切的联系。精气神的虚损,对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4)邪气壅盛 
肝郁:《医碥》曰“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皆属于肝木之变也”。《续名医类案》中认为“肝为万病之贼”。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郁则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初则精血阻滞不行,影响其功能发挥,久则致精血衰耗,从而加速衰老的过程。可见肝郁也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和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又肝肾同源,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共同完成其生理功能。肝失疏泄则肾之封藏亦受影响,从而影响肾的生殖功能,加速免疫力下降和衰老。肝主调畅情志,情志大过致病,亦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 
综上所述,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往往是多种因素交叉存在。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类论》中明确指出“此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是复吾之固有”。中国医药学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作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保健 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中医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发掘、筛选、验证确能延缓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亚健康状态变化,改善其征象,延长其寿命,提高生命活力的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与药物,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脏腑组织出现免疫力下降,都会引起全身功能失调,必将造成体内阴阳失衡,使各种动态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所以用药一定要重视五脏一体观的辨证用药,,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以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中医药调养重视食疗。在《养老奉亲书》中提到:“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重视食疗,首先要考虑食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与药物的配合作用;其次,在病退邪去,正气尚弱时,以食疗进行调补;再次,人之身体虚弱,元气不足,通过食疗可以增强抵抗力。 
根据《素问·三部九侯论》“虚则补之”、“衰则补之”;《证治要诀·虚损门》“五脏虽皆有劳,心肾为多,心主血,肾主精,精竭血燥则劳生”及《医宗摘要·虚老》“治虚劳,当以脾肾二脏为要,肾乃元气者,脾乃养形体者”的治则,采用补脾益气,补肝肾,益精血的方法,恢复体内正常脏器功能,从而实现提高免疫力。 
本发明的配方所选原料包括“百花凝露”茶、灵芝、枸杞子、冬虫夏草、玫瑰花、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黄精、阿胶等。 
灵芝,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或者多孔菌目,灵芝菌科,灵芝属。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开元本草》、《本草纲目》等医学专著中,称其有“益心气”、“益精气”、“安精魂”、“补肝益气”、“坚筋骨”、“主治心肌、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 
灵芝化学成分有:多糖类、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类、无机元素、脂肪酸等。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灵芝具有很好的增强免疫功能。 
陈宇通过动物和细胞试验,做了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耳肿胀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法)、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用SAS6.12统计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实验组间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明确了一般品质的多糖产品(灵芝全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李怡岚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精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分别以500、1000、1500mg/kg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好灵芝精粉,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20天后分别接种S180、EAC瘤液(1×106/ml)0.2ml。10d后,取肿瘤并进行NK细胞活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结果表明,2种灵芝粉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在同等剂量时,破壁型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明显优于灵芝精粉,并能增强NK细胞活性,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破壁型灵芝孢 子粉在抑制肿瘤作用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灵芝精粉。 
王英军观察灵芝精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灵芝精粉两种工艺制品,两种剂量胃内给药(ig)于昆明小鼠、给药15d,检测免疫功能各参数。结果表明,灵芝精粉可明显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及体液免疫能力;明显抑制由SRPC引起的DTH反应,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灵芝精粉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薛秀兰探讨灵芝对癫痫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戊四氮(PTZ)腹腔注射诱发癫痫鼠模型,将模型随机分为苯妥英纳组、灵芝组和盐水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0d后,各组动物取血,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血清补体测定。结果表明,灵芝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补体合成增加。结论:灵芝对癫痫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江振友研究灵芝多糖(GLB7)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每天1此,连续14d,对照组小鼠用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10、24d用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第5d进行抗体生成细胞(AFC)检测和血清抗SRBC抗体凝集效价测定。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喂药后2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喂药后4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灵芝多糖能提高小鼠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江振友研究灵芝多糖(GLB7)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实验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高、中、低)灵芝多糖,每天1次,连续14d,对照组小鼠用以等量蒸馏水代替。分别于实验第15、28d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测试。灵芝多糖喂药后2周,3个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双腔巨噬细胞对鸡血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低剂量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小鼠碳廓清;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喂药后4周:上述实验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灵芝多糖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枸杞甘、平。归肝、肾经。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纲目》:“滋肾,润肺,明目。”《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瘴,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王静珍为探讨枸杞多糖免疫保护作用的机制,在小鼠体内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形成免疫损伤模型,在此模型中注射枸杞多糖100mg/kg,实验7d后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脾脏和胸腺重量。结 果表明,实验组白细胞计数[(6.852±0.076)×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脾脏重量(0.136±0.026)和胸腺重量(0.031±0.021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枸杞多糖能够对抗环磷酰胺对脾脏和胸腺的损伤。 
齐春会为进一步分离纯化枸杞多糖并进行深入的免疫药理学研究,应用淋巴细胞增殖、溶血空斑、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测定、酶联免疫测定法和噻唑蓝等方法研究了枸杞粗多糖(LBP)的免疫活性特点,结果发现,口服给予LBP对LACA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和抗体生成反应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CTL细胞特异性杀伤P815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影响;明显增加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脾抗体生成细胞的数目,升高脾细胞产生抗体IgG水平,结果提示,LBP是枸杞子中主要免疫活性成分,促进或改善体液免疫功能可能是其对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之一。 
邱世翠观察枸杞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用100%浓度枸杞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抗体产生能力,特异玫瑰花形成细胞检测(SRFC)、血清IgG检测。结果表明,用药组以上3项免疫学指标均增高。结论:枸杞哟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用100%枸杞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胸腺及脾脏重量、抗体产生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结果用药组小鼠以上免疫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口服枸杞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体质衰弱者及老年人的经常性抗衰老人食疗性药物服用。 
贾泰元探讨宁夏枸杞滋补强身的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枸杞水浸液与巨噬细胞孵育,经自动微量荧光分析仪测定反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氧爆炸强度,结果表明,枸杞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最佳浓度1000g/ml,增强7.85倍。结论:枸杞的滋补强身作用与其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有直接关系。山药,含薯蓣皂苷(dioscin),其皂苷元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亦含黏液质、胆碱(chol ine)、淀粉、糖蛋白、止杈素(D-abscisinII)、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3,4-二羟基苯乙胺(3,4-dihydroxypheny-lethylamine)。黏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和植酸(phytic acid)。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山药富含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细胞免疫抑制,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使被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恢复正常,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山药多糖可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增加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和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有抗肿瘤的作用。 
赵国华研究了山药多糖中的水溶性组分山药多糖RDPS-I对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的RDPS-I都可以显著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P<0.05,P<0.01),说明RDPS-I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了山药多 糖RDPS-I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活性的影响,低、中、高剂量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低剂量与对照组之间、中剂量与高剂量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说明RDPS-I只有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明显地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活性。研究显示,等于或高于50mg/kg的RDPS-I都可以显著地提高小鼠血清IgG的含量(P<0.05,P<0.01),3个剂量分别使小鼠血清IgG含量增高40.0%、82.7%和75.9%。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功能: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主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主要是其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其中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以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含量较高。尚含钾、钠、钙、镁、铜、铁、铝、锰、锌等无机元素。亦含灰分和钙。 
徐建华研究了阿胶蜜枣的免疫调节作用。按照体重3个剂量组经口饲喂小鼠阿胶蜜枣30d,测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碳廓清试验及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me改良玻片法)。结果表明,阿胶蜜枣能提高小鼠足跖肿胀度、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研究表明:阿胶蜜枣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的作用。 
地黄,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mannitol)及少量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苷类。尚含有水苏糖(stachy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棉子糖(raffinose)、甘露三糖(mannotriose)、毛蕊花糖(Verbas cose)、半乳 糖(galactose)以及维生素A类物质。 
熟地性微温、味甘。《珍珠囊》“补气血,滋肾水,益真阴”。《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 
陈力真,冯杏婉,周金黄等研究了地黄多糖b的免疫抑瘤作用及机理,认为其可明显提高免疫力。李兰青研究了地黄药理的相关进展,认为现代药理已经表明地黄在造血系统、免疫、抗肿瘤及心血管系统等有着谅的生物活性。 
马健用生地黄对皮质酮(CORT)肌肉注射复制的小鼠糖皮质激素过剩的“阴虚”模型腹腔巨噬细胞Ia抗原表面活性的影响表明:“阴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IFN-γ诱导的Ia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生地黄24~100mg/(kg.d)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表面Ia抗原表面水平,降低其抗原能力,从而提示了生地黄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毕小利通过临床随机分组对照比较,观察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经过生地注射液2周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中辅助功能亚群(CD4)、抑制杀伤功能亚群(CD8)数值和NK细胞活性,改善CD4/CD8比值(P<0.05)。从而提示了生地注射液能够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何首乌,含蒽酮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大黄酚(chrysophanol)和大黄素(emodin),其次为大黄酸(rhein)。此外亦含有淀粉45.2%、粗脂肪3.1%、卵磷脂3.7%以及钙、铁、锌、锰、铜、锶、镍、硼、钛等化学元素。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 益肾、养血、祛风、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 
制何首乌能拮抗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引起的小鼠胸腺萎缩与退化作用,增加其胸腺、肾上腺、脾脏好腹腔淋巴结的质量,提高白细胞总数,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小鼠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免疫学认为,免疫功能的衰退与机体的老化密切相关,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能有效地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何首乌能延迟随衰老出现的胸腺退化,可能是其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机制。此外,何首乌还能增加胸腺核酸和蛋白质水平,延缓老年大鼠胸腺年龄性退化,并能促进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明显逆转变换,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上升。从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主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麻痹、四肢不仁。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生物碱、挥发油等。 
免疫功能的降低可能是中医虚症的本质之一,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等均具有调节作用。据报道,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黄酮甙和淫羊藿多糖对机体免疫均有双向调节作用。淫羊藿总黄酮400mg·kg-1显著增加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无明 显影响,200mg·kg-1,400mg·kg-1可显著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降低;200mg·kg-1可显著降低致敏前给予环磷酰胺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强。淫羊藿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其对TH/TS比值的调节作用相关。淫羊藿总黄酮有拮抗羟基脲抑制模型小鼠IL-2和NK细胞活性的作用。模型组小鼠体重和脾脏指数与正常组和治疗组相比显著减少,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对免疫力功能低下小鼠有良好免疫促进作用。多糖是淫羊藿中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等作用,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疫功能。 
黄芪,甘,性微温。归肺、脾经。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就不收。炙用:补中益气。主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血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含有膜荚黄芪皂苷(astragalus saponin)A、B、C,膜荚黄芪皂苷A经氧化降解得到膜荚黄芪苷元(astramenbrangenin)。尚含天冬酰胺(asparamide)、刀豆氨酸(canavanine)、脯氨酸(prolin)、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等21种氨基酸;铁、锰、锌、铷等14种微量元素;黄芪多糖(astraglan)I、II、III及葡萄糖AG-1、AG-2和杂多糖AH-1、AH-2等。 
王玲在实验中,设3个浓度的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小鼠内脏/体重比值、迟发性变态反应(DTH)(足跖增厚法)、ConA诱导的 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m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碳粒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试验。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对小鼠体重、脏器体重比无明显影响;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及细胞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足跖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抗体生成细胞数中、高剂量组明显增高,而低剂量组则无显著差别;半数溶血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徐明在实验中,以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超敏(DTH)反应作为模型,用耳肿胀度作为主要的检测指标。以3H-TdR掺入法研究黄芪总提取物体外对ConA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活化脾细胞法检测IL-2.结果表明,研究黄芪总提取3个剂量对环磷酰胺(Cy)降低或升高的小鼠DTH反应均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黄芪总提物对亚适浓度ConA或LPS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与产生IL-2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量效曲线均呈典型的钟罩型。结果表明黄芪总提物具有机能和浓度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曾广仙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探讨创伤应激状态下小鼠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对应激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激对照组(B),截肢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 激+黄芪多糖(APS)高(C)、中(D)、低(E)剂量组,截肢后分别给予APS1000mg/kg、500mg/kg、250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CD8、c-fos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NF-κB mRNA、IL-10mRNA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创伤后72hB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mRNA表达水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D4、CD4/CD8比值显著减少(P<0.01);c-fos抗原表达明显多于正常(P<0.01)。与B组相比,C、D、E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mRNA的表达受抑(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D4抗原水平、CD4/CD8比值升高(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fos抗原水平降低(P<0.01)。与A组比较,C组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mRNA的表达,CD4抗原、CD8抗原、c-fos抗原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而黄芪多糖体内应用可有效恢复其免疫功能。 
邱世翠用100%黄芪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观察其外周白细胞(WBC)、脾脏及胸腺、抗体产生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结果表明,用药组小鼠除胸腺和WBC外,其他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见有副作用。 
张建新用100%黄芪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测定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来探讨中药黄芪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结果 表明用药组小鼠的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见有副作用,表明口服黄芪可明显增敏机体的免疫功能。 
茯苓,甘、淡,性平。归心、脾、肺经。功能: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恶心呕吐、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主要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占干重的93%,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pachymic acid)等。亦含脂肪酸,麦角甾醇(ergosterol)、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右旋葡萄糖、腺嘌呤(adenine)、组氨酸(histidine)、胆碱(choline)、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白丽研究赤土茯苓苷(Smi)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左旋咪唑(Lev)为阳性对照组,观察Smi对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HC50)、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PFC)、腹腔吞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和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表明Smi使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增加,其中剂量为30mg/kg作用最显著(P<0.001).Smi的各剂量组均使小鼠血清溶血素(HC50)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PFC)明显增加(P<0.001);能增加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Smi对由二硝基氯苯诱发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结论:Smi能增加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张秀军观察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体内外给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体外方法为将指数生长小鼠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 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共培养,观察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体内方法为每日给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羧甲基茯苓多糖,连续注射10d,用与体外同样方法观察CM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P静脉注射剂量在5、10、50mg/kg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外给药浓度在0.1~50μg/ml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MP还显著增强ConA及LPS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作用。结论:羧甲基茯苓多糖体内外给药均可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陈春霞体内试验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增强小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明显促进小鼠脾T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体内外试验均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试验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脾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陈春霞用羧甲基茯苓多糖(CMP)25~500mg/kg腹腔注射,对ICR/JCL小鼠肿瘤U-14的抑制率为75.5%~92.7%;CMP5~50mg/kg静脉注射对昆明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为34.8%~61.0%;CMP25~100mg/kg静脉注射对昆明种小鼠肝瘤H22的抑制率为20.1%~36.7%; 0.25%~0.25%的CMP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瘤细胞的抑制率为54.7%~61.7%。CMP能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增加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明显增强小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明显增强小鼠脾T细胞生长因子(TCGF)的生长,这可能是其增强免疫应答功能及抑瘤率的机制之一。 
于晓红研究桂枝茯苓丸(GFW)的免疫调节作用。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实验小鼠药物处理前后T细胞总数及亚群变化;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血清IL-2水平。结果表明,GFW能增加T细胞总数,并调整T细胞数亚群紊乱;提升IL-2水平,结论:GFW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具有免疫刺激和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综上所述,诸药合用,具有补肾、健脾、润肺,养胃,滋肝,补气养阴之功效。药理研究提示,本方可能对机体的组织细胞和基本结构有普遍的增强保护作用,进而促进机体代谢,尤其是能量代谢,蛋白质及核酸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免疫能力,达到强身补虚的效果。 
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虫草、灵芝、枸杞、黄芪、山药、熟地、黄精等,均含有多糖或黄酮类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酮类、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力作用。因此,本配方具有能够有效地迅速调节、恢复人体内稳态,并有良好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全方以传统中医药学养生、保健理论研制而成,遵循辨证论治,理论方药中医理论,并按君臣佐药遣药。且本方未拘泥于古方,符合中医理论的用药理法,组方合理,辨证施治,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符合安全有效的用药原则;且全方非大寒非大热,对人体具有亲和性,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草药整个配方严格遵循传统中医药学养生、保健理论,主要适应症:免疫力低下。依据临床应用调查和药效学研究结果,发现本品无论对正常体质还是免疫力低下的缺陷体质都能显著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配方中的原料均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常用原料;而灵芝等经多年研究证实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综上所述,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功效。 
原料的功效作用、用量及各原料配伍关系: 
①原料的功效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中,主要原料载体——茶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组方配伍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长期的科学考察与实地研究探索中,本发明人发现,一种名为“百花凝露”(即本发明所拟定的商品名称)的特殊茶种有着与其他茶种类截然不同的优点。在一个名为百花寨亚尔湖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一种罕见的茶树群落。此地海拔高度约837.4~1129.6米,四周高山环绕,主峰百花寨及周边筲箕湾、桃花沟、吊井洞松、杉、竹、香樟、楠木参天,茂密如织,基本保持着原始次森林的原貌,这在雪峰山、武陵山连亘数百里的地带是极为少见的;群峰与盆地间常年四季百花盛开,桃花、李花、杜鹃花、映 山红、梅花,罕见的鸽子花等在盛开之际如同花的海洋。加之山多林密,沟壑纵横,溪水、山泉水终年潺潺流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水蒸汽异常丰富,故而孕育了难得一见的稀有茶树品种。“百花凝露”一般为灌木型(亦有乔木型),树枝半开展。其树高1.4~2米,树幅宽约2米,分枝较疏,平均叶长12.07cm,叶宽4.65cm,长宽比2∶6。和一般茶相比,叶脉粗壮、叶片大而肉厚,含水量高。加工出的茶产品无论是绿茶、红茶、黑茶其外型坚实挺秀、银毫披露、色泽鲜翠、香浓味醇悠长,冲泡后汤色绿艳明亮。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叶尖渐尖,叶肉肥厚,隆状突起明显,侧脉平均为九对;芽叶肥壮,黄绿色,多茸毛,持嫩性强。经武汉大学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测定,其水溶性单宁含量为21.86%;茶多酚含量为34.45%;氨基酸含量为26.25mg/g。这些指标均超过了相关选定指数,且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深受国内外专家的赞赏。由于其属于天然选择,自然杂交,适制绿茶、红茶、黑茶的品种亦远比其他的绿茶、红茶、黑茶品质要高;素以品质优良、口感纯正、回甜甘快、滋味醇香、汤色油亮而著称。坊间曾有传闻(湘)红茶之父冯绍裘先生曾受山民指点寻觅到此,并在此山民家中居住一月有余,遍踏百花寨各个山坡、沟崖、密林、山泉、溪涧处,流年忘返,对其深为叹服。可惜未见能留有文字记载或相关文献流传而以为佐证。 
中草药资源在这一带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天麻、野生灵芝、金樱子、淫羊藿、女贞子、墨旱莲、田三七、白术、百合、蒺藜等。这些天然的野生药材保持着其原始的基因元素,即道地性。众所周知,由于环境的破坏,有许多有毒的重金属会存在于水和土壤中,进而会进入中药材的组织细胞内。然而在此地,由于其环境独特,没有任何的污染源,水质系真正的山泉;且土质为罕见的砂壤土,土壤水分适中,养分丰富,故这些中药材均基本保持了低农残、低重金属的优良品质,这在我国也是极为少见的。 
在本发明的配方中,灵芝,性味甘、平,入心、肺、肝、肾经,有健脾益肾、补心安神,延年益寿之功能(中医泰斗董建华先生语)。 
枸杞子甘平质润,有滋补强壮作用,入肝、肾二经。明代《本草经疏》谓“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枸杞子富含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牛黄酸等,能增加大鼠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吞噬能力,对体液免疫有明显调节作用。此外,枸杞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护肝等作用。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本品味厚气薄,为补血生精、滋阴补肾之要药。 
制首乌:味苦、涩,性微温。制熟其味兼甘。入肝、肾经。本品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为升阳补气、固表扶正之圣药。 
淫羊藿,味辛,性温。入肝、肾经。本品辛香甘温,既能补命火、兴阳事、益精气,用于治疗肾阳虚衰所引起的遗精、阳痿、尿频、腰膝酸软、神疲体倦等症。”淫羊藿含有黄酮类、多糖类化合物,现代医学认为其药理作用对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影响:淫羊藿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山药: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含山药多糖、蛋白糖和多种甾醇类物质。具有降血糖、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耐缺氧、抗衰老等作用。山药甘平健脾;固肾益精。与诸药合用,补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达到补肾填精的目的,使肾精得充,精能化气。 
茯苓:味甘、平,入心、脾、肾经。能健脾补中,渗水利湿,宁心安神。与补气药黄芪配伍,可增加补气健脾之功。茯苓富含多糖类、三萜类等物质,茯苓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精:味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于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黄精主要含有多种多糖类成分,实验证明黄精多糖具有耐缺氧、抗疲劳等作用。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补肝血、滋肾水、润肺燥,为补血之上品。 
③原料用量、配伍关系和对人体安全性的影响; 
以本产品计量为“百花凝露”茶6000g;灵芝278g、枸杞子200g、 熟地200g、冬虫夏草36g、红参112g、制首乌178g、玫瑰花112g、黄芪178g、淫羊藿178g、桃仁156g、山药156g、茯苓156g、黄精156g、阿胶112g。 
其剂量的确定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中药大辞典》、《历代方剂选》的相关文献,能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 
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确定过程和依据; 
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灵芝、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山药、黄精等,均含有多糖、黄酮类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多糖类、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力作用,因此我们选择粗多糖、总黄酮作为本产品的标志性成分。 
(4)工艺路线设计、产品形态与剂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及依据。 
①产品形态、剂型选择 
本品选择胶囊剂,通过传统中药提取工艺,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经过浓缩干燥,减小药物体积,便于携带、方便服用。 
东方美人茶制备工艺的拟定: 
阿胶直接粉碎,其余药材均水提。山药水煎剂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山药多糖能有效地对抗环磷酰胺降低白细胞的作用,增加小鼠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数,提高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小鼠灌服枸杞水提取物,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对印度墨汁的吞噬能力。茯苓水煎剂可使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植物血凝素诱发淋 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上升。茯苓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茯苓多糖灌胃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还能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加。高淑杰用淫羊藿、人参复方水煎液进行了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人参复方水煎液具有促进恢复和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功效。王刚等研究表明淫羊藿多糖(水溶性成分)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刘佳等用淫羊藿煎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受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任汉阳等报道,黄精粗多糖能增强阴虚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熟地黄煎剂对小鼠实验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同时熟地黄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灵芝多糖BN3B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并能恢复老年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能力。黄芪能显著延长家蚕的生命时限。有抗自由基作用,可提高机体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活力,降低血清脂褐质的含量。黄芪多糖明显提高小鼠脾脏和肝脏DNA含量,提高率达18%~20%。黄芪甲苷有促进细胞中DNA合成,加速肝分化增殖的作用。黄芪煎剂和黄芪多糖能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液炭粒廓清速度,加速血浆蛋白胶体在血清中的廓清率。黄芪煎剂能明显地促进小鼠NK细胞的活性。黄芪有抗衰老、抗过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制首乌有增强免疫功能,能对抗由强的松引起的胸腺萎缩,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制首乌水提液有抗衰老作用。桃仁有活血化瘀作用,水煎液有促纤溶作用。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阿胶具有补血、改善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症及体内钙代谢平衡。 
综上所述,阿胶直接粉碎可发挥其作用,灵芝、枸杞子、茯苓、黄精主要含多糖类成分,淫羊藿、制首乌、熟地黄、山药、桃仁、黄芪主含淫羊藿苷、磷脂类、甾醇类及薯蓣皂苷、三脂酰基甘油、黄芪皂苷及多糖等水溶性功效成分。所以诸味药均采用水提。原料的前处理 
阿胶捣成碎块,低温干燥,备用;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备用;茯苓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桃仁、枸杞子除去杂质,备用;制首乌除去杂质,个大者,润透,切成小块,备用;淫羊藿除去杂质,摘取叶片,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备用;黄精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黄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灵芝除去杂质,捣成小块,备用。灵芝、枸杞子、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等的水提工艺研究4.1因素水平表以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总黄酮、粗多糖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水提工艺因素水平表 
4.2水提试验 
采用L9(34)正交设计的工艺条件(见表2),按处方比例1/10称取灵芝27.8g、枸杞子20.0g、冬虫夏草3.6g、红参11.2g、玫瑰花11.2g、茯苓15.6g、黄精15.6g、淫羊藿17.8g、制首乌17.8g、熟地黄20.0g、山药15.6g、桃仁15.6g、黄芪17.8g、按上述水提最佳工艺提取,滤过,合并滤液,测定总体积。 
4.3干膏得率测定 
取上述提取液100ml,于已恒重的蒸发皿内,水浴上蒸干,置105℃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计算,即得。 
4.4总黄酮含量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淫羊藿项下方法测定。 
4.5粗多糖含量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灵芝项下方法测定。 
4.6结果与分析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4。 
表2 水提工艺L9(34)正交表及结果 
Figure BSA00000828002300341
Figure BSA00000828002300351
注:淫羊藿药材中总黄酮含量0.62%,处方各药材粗多糖含量为1.38% 
表3总黄酮提取量方差分析表 
Figure BSA00000828002300352
F0.05(2,2)=19.00;F0.01(2,2)=99.00 
表4粗多糖提取量方差分析表 
Figure BSA00000828002300353
F0.05(2,2)=19.00;F0.01(2,2)=99.00 
由表3、4可知,A、B、C三因素中,A因素对总黄酮及粗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B因素对总黄酮及粗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C因素对总黄酮及粗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合R值直观分析,A2>A3>A1,故选A2;B3>B2>B1,应选B3;C3>C2>C1,应选C3;故水提最佳工艺应为A2B3C3。 5.7水提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为了验证水提最佳工艺条件的准确性,按处方比例称取枸杞子、灵芝、冬虫夏草、红参、制首乌、玫瑰花、淫羊藿、黄精、黄芪、桃仁、山药、茯苓、熟地黄共三份,每份分别以水提优选工艺条件A2B3C3试验,结果干膏得率分别为15.25%、15.14%、15.65%,其均值为15.35%,RSD=1.75%。总黄酮的提取量分别为1381.27、1376.45、1390.89,其均值为1382.87,RSD=0.53%。粗多糖的提取量分别为1753.31、1762.48、1749.49,其均值为1755.09,RSD=0.38%。表明该工艺功效性成分提取率高,且重复性好。故确定水提最佳工艺为A2B3C3。即取所述的中药组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 
6浓缩、干燥、粉碎工艺条件的选择 
6.1浓缩工艺 
采用真空减压浓缩,以隔绝空气,缩短浓缩时间,降低浓缩温度,提高浓缩效率。浓缩时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8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 
6.2干燥工艺 
取稠膏,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干燥温度为70℃,真空度为0.08Mpa。 
6.3粉碎工艺 
取上述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 
7成型工艺研究 
取适量的“百花凝露”茶与中药提取物混匀,静置浸润12~24h, 干燥至含水率≤5~8%,按每袋3g装袋,杀菌,装箱,入库。8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总结 
本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灵芝、枸杞子、冬虫夏草、红参、玫瑰花、当归、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等水提正交试验,以总黄酮、粗多糖为考察指标,结果以取枸杞子、灵芝、冬虫夏草、红参、玫瑰花、淫羊藿、黄精等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为最佳水提工艺。 
阿胶低温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药粉备用。灵芝、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制首乌等水提液减压浓缩(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8Mpa)至相对密度约1.25~1.30(60℃)的稠膏,真空干燥(温度为70℃,真空度为0.08Mpa),粉碎,过80目筛,合并阿胶药粉,加入微晶纤维素混匀,80%乙醇作润湿剂,24目筛制粒,80℃以下干燥,24目筛整粒,加入微粉硅胶,混匀,填充胶囊(0.5g/粒),即得成品。三批中试产品检测结果表明,东方美人茶生产工艺基本稳定。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是:“百花凝露”茶;红参、西洋参、灵芝、枸杞子、熟地黄、制首乌、黄芪、冬虫夏草、玫瑰花、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白术、龟甲胶、黄精、阿胶、甘草,还可以包括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桃仁、藏红花、丹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配方中包括“百花凝露”茶;灵芝、枸杞子、冬虫夏草、玫瑰花、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桃仁、藏红花、制首乌、黄芪、 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黄精、阿胶为主要原料。 
更优选的,配方中包括“百花凝露”茶;灵芝、枸杞子、冬虫夏草、玫瑰花、熟地黄、制首乌、黄芪、淫羊藿、桃仁、山药、茯苓、黄精、阿胶为主要原料。 
其中,它们的剂量范围是:“百花凝露”茶100~10000g;红参1~12g、西洋参5~25g、灵芝10~30g、枸杞子5~25g、熟地黄10~50g、制首乌10~30g、黄芪10~30g、冬虫夏草0.3~10g、玫瑰花5~18g、淫羊藿8~30g、桃仁5~20g、山药5~20g、茯苓5~20g、白术5~20g、龟甲胶5~20g、黄精8~20g、阿胶5~20g、甘草1~15g,还可以包括菟丝子5~20g、女贞子5~20g、墨旱莲5~20g、桃仁5~20g、藏红花5~20g、丹参5~20g。 
优选的剂量范围是:“百花凝露”茶300~9000g;红参1~9g、西洋参5~15g、灵芝10~20g、枸杞子5~20g、熟地黄10~30g、制首乌10~20g、黄芪10~20g、冬虫夏草0.3~8g、玫瑰花5~15g、淫羊藿8~25g、桃仁5~18g、山药5~18g、茯苓5~18g、白术5~18g、龟甲胶5~18g、黄精5~18g、阿胶5~18g、甘草1~10g,还可以包括菟丝子5~18g、女贞子5~18g、墨旱莲5~18g、桃仁5~18g、藏红花5~18g、丹参5~18g。 
更优选的剂量是:“百花凝露”茶500~8000g;红参3~9g、西洋参5~12g、灵芝10~15g、枸杞子5~15g、熟地黄10~20g、制首乌10~15g、黄芪10~15g、冬虫夏草0.5~6g、玫瑰花5~15g、淫羊藿8~20g、桃仁5~15g、山药5~15g、茯苓5~15g、白术5~158g、 龟甲胶5~15g、黄精5~15g、阿胶5~15g、甘草1~8g,还可以包括菟丝子5~15g、女贞子5~15g、墨旱莲5~15g、桃仁5~15g、藏红花5~15g、丹参5~15g。 
最优选的配方与剂量是: 
“百花凝露”茶6000g; 
Figure BSA00000828002300391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为: 
精选出产于百花寨亚尔湖的一级“百花凝露”茶900g~1500g,备用; 
取上述实施例1的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加10~12倍量的水,高温煎煮2h,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喷雾干燥,制粒,备用。 
取“百花凝露”茶900~1500g,将提取浓缩后的颗粒100~300g与“百花凝露”茶混匀,置于不锈钢桶/盆中浸润静置24~36h,取出进入干燥箱干燥,至含水率≤5~8%时,投入快速包装机,按每袋3g装量,封袋,装盒、装箱,入库。 
实施例3 
按以下剂量取中草药配方灵芝278g、枸杞子200g、熟地200g、制首乌178g、黄芪178g、淫羊藿178g、桃仁156g、山药156g、茯苓156g、黄精156g、阿胶112g投入提取罐中,加10~12倍量的水,高温煎煮2h,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喷雾干燥,制粒,备用。 
取取“百花凝露”茶30000~80000g,投入提取罐中,加10~12倍量的水,高温煎煮2h,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喷雾干燥,制粒,备用。 
两物料合并,加入微晶纤维素300g~2000g、微粉硅胶20g~1500g,混匀,装胶囊、杀菌,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除了制成本发明的东方美人茶外,还可以制成药学上公知的片剂、胶囊、颗粒剂、泡腾片、冲剂、口服液等。 
上述的实施例的提取工艺是公知的。因此不作进一步的描述。 
需要的时候,在上述的中草药中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入香味剂、甜味剂等。 
以上的实施例,对凡是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与本领域相关的人员可能引起的以联想、扩张、比照等方式变更、引伸、类比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情形均可视为对本发明的侵占。上述的实施例仅仅只 是对本发明的举例或者是举证。它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宽泛性的联想或者扩张,它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无限制的比照复制与再创造。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和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新药或功能食品的用途对没有超越出本发明范畴的原理、方法、技术主张或制造同样具有保护,也就是说,它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由稀有茶树品种“百花凝露”茶(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千两茶、花卷茶)、中药提取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其特征在于:“百花凝露”茶(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千两茶、花卷茶)出产于湖南省安化县百花寨之亚尔湖。为我国著名的大叶茶种。其所制成的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千两茶、花卷茶具有低农残、低重金属、高氨基酸含量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其特征在于:提代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的配方与剂量。它包含了:灵芝278g、枸杞子200g、熟地200g、制首乌178g、黄芪178g、淫羊藿178g、桃仁156g、山药156g、茯苓156g、黄精156g、阿胶11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
精选出产于百花寨亚尔湖的一级“百花凝露”茶900g~1500g,备用;
取上述的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加10~12倍量的水,高温煎煮2h,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喷雾干燥,制粒,备用。
取上述两种物品的“百花凝露”茶900~1500g,将提取浓缩后的颗粒100~300g与“百花凝露”茶混匀,置于不锈钢桶/盆中浸润静置24~36h,取出进入干燥箱干燥,至含水率≤5~8%时,投入快速包装机,按每袋3g装量,封袋,装盒、装箱,入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制成本发明的东方美人茶外,还可以制成药学上公知的片剂、胶囊、颗粒剂、泡腾片、冲剂、口服液等。
CN2012105597645A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053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97645A CN103053733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97645A CN103053733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3733A true CN103053733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09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97645A Pending CN103053733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373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5154A (zh) * 2012-12-07 2013-04-24 贺志弘 一种基于重建内稳态理论的通络降糖黑茶及制备方法
CN103392876A (zh) * 2013-07-29 2013-11-20 贺志弘 一种金茯清茶及制备方法
CN103564083A (zh) * 2013-11-20 2014-02-12 赵振东 一种防寒保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3745A (zh) * 2013-10-22 2014-02-19 林晓 一种补气生津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5720A (zh) * 2013-12-11 2015-06-17 张俊 一种调节女性内分泌的功能性饮料
CN107410571A (zh) * 2017-08-16 2017-12-01 璧佃开 一种补气养血健运脾胃的颗粒阿胶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4835A (zh) * 2019-06-06 2019-09-10 湖南农业大学 排毒养颜花香果味养生茶
CN112494502A (zh) * 2020-11-19 2021-03-16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血虚证补血的糖类组合物
CN112691067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上海承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东方美人茶提取物的皮肤修护剂组合物
CN11269453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上海承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保湿活性的东方美人茶多糖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080A (zh) * 2007-05-28 2007-11-07 吴建生 女士美容茶
CN10255073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养颜保健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080A (zh) * 2007-05-28 2007-11-07 吴建生 女士美容茶
CN102550737A (zh) * 2011-12-23 2012-07-11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养颜保健茶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5154A (zh) * 2012-12-07 2013-04-24 贺志弘 一种基于重建内稳态理论的通络降糖黑茶及制备方法
CN103392876A (zh) * 2013-07-29 2013-11-20 贺志弘 一种金茯清茶及制备方法
CN103583745B (zh) * 2013-10-22 2016-01-06 林晓 一种补气生津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3745A (zh) * 2013-10-22 2014-02-19 林晓 一种补气生津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4083B (zh) * 2013-11-20 2015-03-04 赵振东 一种防寒保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4083A (zh) * 2013-11-20 2014-02-12 赵振东 一种防寒保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5720A (zh) * 2013-12-11 2015-06-17 张俊 一种调节女性内分泌的功能性饮料
CN104705720B (zh) * 2013-12-11 2016-07-06 张俊 一种调节女性内分泌的功能性饮料
CN107410571A (zh) * 2017-08-16 2017-12-01 璧佃开 一种补气养血健运脾胃的颗粒阿胶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4835A (zh) * 2019-06-06 2019-09-10 湖南农业大学 排毒养颜花香果味养生茶
CN112691067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上海承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东方美人茶提取物的皮肤修护剂组合物
CN11269453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上海承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白保湿活性的东方美人茶多糖
CN112691067B (zh) * 2019-10-23 2023-06-09 上海承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东方美人茶提取物的皮肤修护剂组合物
CN112494502A (zh) * 2020-11-19 2021-03-16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血虚证补血的糖类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3733A (zh) 一种具有益气补血、改善微循环、嫩肤养颜的东方美人茶及制备方法
CN100374538C (zh) 五脏滋补酒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19498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黄精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75A (zh) 一种中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363B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52B (zh) 一种降血脂、调节免疫力的组合物
CN102845745A (zh) 一种铁皮石斛保健品
CN102697035A (zh) 虫草褔寿丹
CN108524814A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05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3517B (zh) 一种提神抗疲劳的中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452875A (zh) 一种以红景天、灵芝为主料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4642A (zh) 一种抗氧化抗衰老的黑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177053A (zh) 一种包含青钱柳叶和陈皮的降血糖保健组合物
CN104223297B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五味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9693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用途和其制备方法
CN104489172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79B (zh) 一种降血脂的组合物
CN106177477A (zh) 一种用于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保健组合物
CN105211441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211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71595B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7261A (zh) 一种防治慢性病及抗癌保健的中草药配方
CN113730514A (zh) 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配制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526283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抗肿瘤功能的保健药物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e Zhih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not to be Propose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uang Zeb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