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890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8903A
CN103048903A CN2012103807935A CN201210380793A CN103048903A CN 103048903 A CN103048903 A CN 103048903A CN 2012103807935 A CN2012103807935 A CN 2012103807935A CN 201210380793 A CN201210380793 A CN 201210380793A CN 103048903 A CN103048903 A CN 103048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wer
power consumption
voltage
consumption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0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8903B (zh
Inventor
小玉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4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8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8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电力测定部(4),在从外部电源(15)向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上,测定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以及第一控制部(1),在节电模式时,断开开关部(6),断开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供电,使其为节电状态。将电力测定部(4)配置在以下位置:当节电模式时,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即,开关部(6)和定影部(3)之间。通过上述配置,通常动作模式时,电力测定部(4)测定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在节电模式时,通过关闭开关部(6),断开向电力测定部(4)的供电,没有用于电力测定的电力消耗。减少设有检测自身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节能模式时的消耗电力。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传真装置、扫描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以及组合上述功能的复合机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设有节电模式,其断开向自身装置的所定各部分的供电,使其成为减少消耗电力量的状态(称为“节电状态”),减少待机中的消耗电力量,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得到利用。
又,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以下图像形成装置:能向用户提示在作为通常动作状态的通常动作模式和节电模式中消耗电力不同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测各动作模式的消耗电力向用户提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用于检测自身装置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比以往场合减少的图像形成装置。
以往,存在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在从外部电源向图像形成模块、定影装置等各部分的供电线路上设有电力检测部,该电力检测部包括检测流向上述各部分的电力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以及检测上述电力的电压值的电压检测部,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通常动作状态下,根据在电流检测部以及电压检测部分别检测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计算上述各部分的消耗电力量,另一方面,在节电状态下,断开向电压检测部的供电,根据预先存储的信息,计算上述各部分的消耗电力量的预测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节电状态,来自电源的电力也流过电力检测部,因此,在电力检测部电力白白地消耗,存在消耗电力减少不充分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006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能减少设有检测自身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节能模式时的消耗电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测定手段,在从电源向自身装置内的所定动作部的供电线路上,测定上述所定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以及
节电手段,断开从上述电源向上述所定动作部的供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
将上述测定手段配置在以下位置:当上述节电手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时,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测定手段,在从电源向自身装置内的所定的多个动作部的各供电线路上,分别测定上述所定的各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以及
节电手段,分别断开从上述电源向上述所定的各动作部的供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
将上述各测定手段分别配置在以下位置:当上述节电手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时,在上述各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及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4)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在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使用的电流值,根据上述检测到的电压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5)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流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流值计算在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根据上述检测到的电流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电压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6)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测定时间控制手段,将上述测定手段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时间控制在所定时间;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对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供电时,检测上述所定时间的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在消耗电力量的测定对象的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计算得到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7)在上述技术方案(1)-(6)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包括节电供电手段,上述节电状态时,根据来自上述电源的供电,向上述节电手段供电。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减少设有检测自身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手段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节能模式时的消耗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地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截面图。
图2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主要构成。
图3表示图1所示电力测定部的内部构成例。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另一构成例。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又一构成例。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再一构成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概念地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截面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主要由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40,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1,自动原稿运送装置(ADF)42,码放从ADF42送出的原稿的原稿排纸盘43,设有供纸盒44-47的供纸部48,码放记录纸的排纸部(排纸盘)49构成。
并且,若将原稿D设置在ADF42的原稿台50上,用户对操作部(图示省略)进行操作,例如,用户按压打印键,则最上面的原稿D因拾取辊51的回转,向着箭头B1方向送出,通过原稿运送带52回转,供给到固定在读取单元40的稿台玻璃53上,在那里停止。
载置在稿台玻璃53上的原稿D的图像由位于图像形成部41和稿台玻璃53之间的读取装置54读取。
读取装置54包括对稿台玻璃53上的原稿D进行照明的光源55,使得原稿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56,使得原稿图像成像的由CCD等构成的光电变换元件57等。
图像读取结束后,通过原稿运送带52回转,将原稿D向着箭头B2方向运送,排出到原稿排纸盘43上。
这样,将原稿D一张张供给到稿台玻璃53上,由读取单元40读取原稿图像。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部41内部,配置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58。
驱动感光体58在图1中朝着顺时钟方向回转,由充电装置59使得其表面带电,成为所定电位。
又,从写入单元60照射根据由读取装置54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光调制的激光L,用该激光L对带电的感光体58表面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体58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61时,由转印装置62转印在供给到感光体58和转印装置62之间的记录介质P上。转印调色剂像后的感光体58的表面由清洁装置63进行清扫。
纸等记录介质P收纳在配置在图像形成部41下部的多个供纸盒44-47,从供纸盒44-47中某一个将记录介质P向着箭头B3方向送出,将如上所述形成在感光体58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该记录介质P表面。
接着,使得记录介质P通过图像形成部41内的定影部3,通过热和压力作用,使得转印在记录介质P表面的调色剂像定影。
通过定影部3的记录介质P由排出辊对64运送,如箭头B4所示那样,向排纸盘49排出,进行码放。
上述定影部3由定影辊66以及加压辊67等构成,所述定影辊66作为发热辊,由加热部(例如卤素加热器,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65加热,所述加压辊67配置为轴线与定影辊66平行。
上述定影辊66和加压辊67回转时的接触部位使得载置有未定影的调色剂的记录介质P通过,形成加压、加热的夹持部。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主要构成。
图2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主要构成。
如图2所示,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电源(例如商用电源)15,供给电力对象的主要部分有第一控制部1,第二控制部2,电力测定部(power measurement unit)4,直流(DC)电源部5,开关部6(以上图1省略表示),以及定影部3。上述外部电源15相当于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电力的电源,上述定影部3及DC电源部5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所定的动作部。
在图2中,B0表示电源供给线的分叉点。
在图1中,表示定影部3,作为消耗电力测定对象一例,但是,关于用AC电力动作的其它动作部,也可以同样按后文说明实施。
图1中的粗实线表示来自外部电源(例如商用电源)15的交流(AC)电力的供电线路,细实线表示直流(DC)电力的供电线路,虚线表示数据以及信号的通信线路。
第一控制部1和第二控制部2分别由包含CPU、ROM、RAM的微机实现,分别由从DC电源部5供给的DC电力动作。
第一控制部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全体,并且实行节电模式的各种控制处理。所谓节电模式是指断开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预先决定的所定的动作部的供电,使其成为减少消耗电力量(power consumption amount)的节电状态。
移向节电模式的处理包括以下1-3步骤:
1.向第二控制部2通知移向节电模式。
2.若从第二控制部2接收到移向节电模式的准备就绪的通知,则向DC电源部5发送控制信号,通知断开向包含第二控制部2的所定各部分的供电。所谓所定各部分是节电模式时断开供给DC电力、使得动作停止的控制部及处理部,在图1中,仅仅表示第二控制部2,其它各部分图示省略。
3.第一控制部1自身也进行移向节电模式的控制。
另一方面,在节电模式解除处理中,包括以下4-6步骤:
4.向第二控制部2通知解除节电模式。
5.若从第二控制部2接收到解除节电模式的准备就绪的通知,则向DC电源部5发送控制信号,通知接通向包含第二控制部2的所定各部分的供电。
6.第一控制部1自身也进行解除节电模式的控制。
又,第一控制部1在通常动作模式时,从第二控制部2接收包含消耗电力量的各种数据,实行与该数据种类相对应的处理。
再有,第一控制部1在节电模式时,预先根据存储在自身的ROM等的预测值计算消耗电力量,对于包含该计算的消耗电力量的各种数据,实行与该数据种类相对应的处理。
第二控制部2若从第一控制部1接收到移向节电模式的通知,则向开关部6发送开关控制信号,进行使其关动作的控制,断开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线路,不向电力测定部4以及定影部3供给AC电力。
又,第二控制部2若从第一控制部1接收到解除节电模式的通知,则向开关部6发送开关控制信号,进行使其开动作的控制,接通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线路,向电力测定部4以及定影部3供给AC电力。
在图1中,仅仅表示开关部6的开闭动作控制,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关部6之后,除了定影部3,还连接用AC电力动作的动作部。
再有,第二控制部2在通常动作模式时,从电力测定部4接收电力测定信号,将该电力测定信号作为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数据传送。
定影部3通过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线路,接受供给AC电力,实行使得转印在上述记录介质P表面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动作。该定影部3是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所定的动作部之一。
开关部6位于外部电源15的供电线路上,通过第二控制部2的控制,实行开闭动作,断开或再接通从外部电源15向电力测定部4以及定影部3供给AC电力。
上述第一控制部1,第二控制部2,以及开关部6起着断开从电源向所定动作部的供电将自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设为节电状态的节电手段的功能。
DC电源部5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接通后,从外部电源15经供电线路接受供给的AC电力,将该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不管是通常动作模式还是节电模式,在电源断开前将该DC电力向第一控制部1常时供给。又,在通常动作模式时,向第二控制部2供给DC电力,在节电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部1的控制,断开向第二控制部2供电。
在图2中,作为在节电模式时断开从DC电源部5供电,仅仅表示第二控制部2,但是,对于决定节电模式时停止动作的各部分,同样断开DC电力。
电力测定部4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接通后的通常动作模式时,接受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而动作,在自身装置内的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上测定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将该测定的电力测定信号送向第二控制部2。即,该电力测定部4起着测定手段的功能。
又,该电力测定部4在图像形成装置处于节电模式时配置在断开来自外部电源15供电的位置,在图1中,配置在开关部6之后的位置,因此,节电模式时,若关闭开关部6,则断开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
即,当节电手段使得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时,在电源的供电线路上,电力测定部4配置在断开供电的位置。
下面,说明上述电力测定部4的内部构成例。
包含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定影部3的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可以通过使得该动作部使用的电力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相乘求得。
图3表示图2的电力测定部4的内部构成例。
电力测定部4包括检测电压检测部20,电流检测部21,以及电力运算部22。从图2的外部电源15通过作为供电线路的外部电源线向定影部3供给电力,所述电压检测部20检测上述所供给电力的电压值,所述电流检测部21检测电流值,所述电力运算部22根据在电压检测部20检测到的电压值以及在电流检测部21检测到的电流值计算与电力消耗量相当的电力测定值。
又,电力运算部22包括比较器25,26,模拟/数字变换部(AD变换器,图示简记为“ADC”)27,28,乘法部29,以及信号生成部30。
电压检测部20并联插入外部电源15的外部电源线(相当于供电线路),将流过电压检测部20的变压器23的电流向电力运算部22的比较器25输出。即,起着在外部电源线上测定电压值的手段的功能。
电流检测部21串联插入外部电源15的外部电源线,将流过电流检测部21的变压器24的电流向电力运算部22的比较器26输出。即,起着在外部电源线上测定电流值的手段的功能。
电力运算部22的比较器25检测出流过电压检测部20的变压器23的电流,作为端子间电压,将该检测到的模拟信号的电压值向ADC27输出,ADC27将该电压值从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向乘法部29输出。
比较器26检测出流过电流检测部21的变压器24的电流,将该检测到的模拟信号的电流值向ADC28输出,ADC28将该电流值从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向乘法部29输出。
接着,乘法部29使得来自ADC27的电压值和来自ADC28的电流值相乘,将该相乘信号向信号生成部30输出,信号生成部30将从乘法部29接收到的信号作为电力测定信号向第二控制部2输出。
即,电力运算部22起着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与消耗电力值相当的电力测定值的手段的功能。
因此,在图2的第二控制部2中,可以将从信号生成部30接收到的电力测定信号作为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利用。
该消耗电力量的数据送向图2的第一控制部1,第一控制部1能根据消耗电力量的数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显示部(图示省略)表示消耗电力量信息(向用户通知),或通过图示省略的通信部,通过网络向与外部连接的主机通知。
图3所示电力测定部4直接插入图2的外部电源15的外部电源线,在从电力测定部4的前段向外部电源线供电的状态下,不能避免电压检测部20和电流检测部21的各自的电力消耗。
为了减少在电力测定部4的消耗电力,考虑在节电模式时断开电力供给,但是,仅仅使得在电力运算部22不消耗电力,在电压检测部20和电流检测部21中,少量消耗电力。
关于电压检测部20,也考虑例如用开关与外部电源线分离,但是,仅仅电流检测部21必须串联插入外部电源线,因此,不能分离,不能避免因电流流过变压器24引起的电力消耗。
作为电流检测部21,即使不是变压器24,而使用罗哥斯基线圈、霍尔效应传感器等手段,因电流流过所产生的磁场影响,不能避免最终电力消耗。
于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2所示,将电力测定部4在节电模式时在作为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的外部电源线上配置在断开供电的位置,即,配置在开关部6和定影部3之间,因此,节电模式时,能使得电压检测部20和电流检测部21不消耗电力。
图2所示的第一控制部1在移向节电模式时,对第二控制部2通知移向节电模式,根据来自第一控制部1的通知,第二控制部2进行关闭开关部6的控制,若移向节电模式准备就绪,则进行控制,使得对DC电源部5局部停止向DC电源部5的供电对象供给电力,这种场合,停止向包含第二控制部2的各部分(除第二控制部2的其它部分图示省略)的供电,第一控制部1自身也移到节电模式动作。
节电模式时的消耗电力由于没有测定其的手段,因此,使用预测值,节电模式时的消耗电力虽然因常时供给第一控制部1的DC电力的部分构成不同(例如,RAM,ROM等的存储器容量,网络功能有无等)而有差异,但基本上大致一定,预测容易。
又,从图2的DC电源部5供电的第一控制部1的消耗电力实际不能测定,因此,其消耗电力也使用预测值。
节电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消耗电力量可以预先在例如第一控制部1的RAM(本实施例场合为非易失性RAM)存储上述各预测值,CPU根据该各预测值求取消耗电力量。
这样,能使得节电模式时关于消耗电力量的测定(包含使用预测值的计算测定)的白白浪费的电力消耗大致为“零”。
另一方面,通常动作模式时,在电力测定部4测定在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
这种场合,从DC电源部5供电的第一控制部1和第二控制部2的消耗电力量实际不能测定,因此,其各部分的消耗电力量使用预测值,图像形成装置自身的消耗电力量成为测定的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和上述各预测值合在一起的值。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定影部3使用的电力因环境温度或装置自身尤其定影部3自身的温度等原因发生大的变化,因此,难以预测消耗电力量,定影部3可以通过实际测定提高消耗电力量的测定精度。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另一构成例。
图4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另一构成例。
与图2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
在图4所示构成例中,作为外部电源15的供电对象,除了定影部3和DC电源部5,新设置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
该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仅仅在节电模式时动作,实行第一控制部1的节电模式中的供电。
即,该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当节电状态时,起着根据来自电源的供电向节电手段供电的节电时供电手段的功能。
又,在从外部电源15向DC电源部5的供电线路上,在向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的供电线路的分叉点B1和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的分叉点B2之间,从外部电源15侧顺序设置第二开关(SW)部9和电力测定部4。
再有,在从向DC电源部5的供电线路上分叉的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上,设置第一开关(SW)部8。
电力测定部4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后的通常动作模式时,接受来自外部电源15的供电而动作,在自身装置内的定影部3以及向DC电源部5的供电线路上,测定定影部3以及DC电源部5的消耗电力量,将该测定的电力测定信号送向第二控制部2。
因此,该构成例场合,电力测定部4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测定定影部3以及DC电源部5的消耗电力量,将与该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信号送向第二控制部2。即,该电力测定部4也起着与上述相同的测定手段的功能。
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在节电模式时以外不动作,通过节电模式时第一控制部1的控制信号控制,向第一控制部1供电。
第一SW部8通过第二控制部2的开关控制信号控制,进行开关动作,断开或再接通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AC电力供电。
第二SW部9通过第一控制部1的开关控制信号控制,进行开关动作,断开或再接通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以及DC电源部5的AC电力供电。
第一控制部1当移向节电模式时对第二控制部2通知移向节电模式,第二控制部2接收到来自第一控制部1的通知,控制关闭第一SW部8,且实行自身停止处理,若移向节电模式的准备就绪,则对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使得开始电力供给。
又,第一控制部1控制开始向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供电后,向第二SW部9发送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关闭第二SW部9。
这样,当节电模式时,通过关闭第一SW部8断开向定影部3的AC电力供电,通过关闭第二SW部9断开向电力测定部4和DC电源部5的AC电力供电。
又,通过停止向DC电源部5供给电力,断开向第一控制部1、第二控制部2供电,但是,从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向第一控制部1供电,因此,第一控制部1使在节电模式中也能动作。
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图4所示,将电力测定部4配置在当节电模式时作为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以及DC电源部5的供电线路的外部电源线断开供电的位置,即,第二SW部9和定影部3及DC电源部5之间,因此,在节电模式时能使得电压检测部20和电流检测部21的电力消耗为零。
又,节电模式时,将向第一控制部1的供电切换为从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向第一控制部1供电,即使断开从DC电源部5供电,第一控制部1也可以动作。
关于节电模式时的消耗电力量的测定,与图2构成说明场合相同。
再有,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是仅仅节电模式时利用的电源,通常动作模式时不进行电力供给,因此,通常动作模式时全部消耗电力量由电力测定部4测定,与并用预测值相比,能提高测定结果精度。
即,能精度良好地进行通常动作模式时的消耗电力量测定。
由于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与外部电源15连接,也考虑对通常动作模式时的消耗电力量产生影响,但是,其所引起的电力消耗量容易预测,因此,可以使用上述预测值修正由电力测定部4检测到的消耗电力量。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又一构成例。
图5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又一构成例。与图2及图4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
在图5所示构成例中,与图4一部分构成不同,使得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与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相同,在外部电源15和第二SW部9之间的B3分叉,在第一SW部8和定影部3之间,设置第一电力测定部10。
又,设有第二电力测定部11,代替图4所示第二SW部9后的电力测定部4。
第一电力测定部10接受来自外部电源15的通过供电线路的供电而动作,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测定与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值,将表示电力测定值的电力测定信号向第二控制部2输出。
第二电力测定部11接受来自外部电源15的通过供电线路的供电而动作,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测定与DC电源部5的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值,将表示电力测定值的电力测定信号向第二控制部2输出。
上述第一电力测定部10和第二电力测定部11的各自的内部构成与图3所示构成相同。
在图5所示构成中,在定影部3和DC电源部5的各供电线路上设有测定各自电力的电力测定部。
即,在向所定的多个动作部的各供电线路上,将分别测定各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的多个测定手段分别配置在当节电手段设为节电状态时在各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
当通常动作模式时,将第一电力测定部10测定的与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信号以及第二电力测定部11测定的与DC电源部5的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信号向第二控制部2输出。
第二控制部2通过合计各电力测定信号表示的消耗电力量,能求取定影部3和DC电源部5的消耗电力量。该求得的消耗电力量的数据与上述相同可以利用。
因此,能精度良好地测定定影部3和DC电源部5的各消耗电力量,能提高各部分的消耗电力量的测定值的精度。
这样,与定影部及其它部分分开,另外设置电力测定部,在通常动作模式时,通过测定与测定对象一致的消耗电力量,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精度。
另一方面,第一控制部1当移向节电模式时对第二控制部2通知移向节电模式,第二控制部2接收到来自第一控制部1的通知,控制关闭第一SW部8,且实行自身停止处理,若移向节电模式的准备就绪,则对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使得开始电力供给。
又,第一控制部1控制开始向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供电后,向第二SW部9发送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关闭第二SW部9。
这样,当节电模式时,通过关闭第一SW部8断开向定影部3以及第一电力测定部10的AC电力供电,通过关闭第二SW部9断开向DC电源部5以及第二电力测定部11的AC电力供电。
又,通过停止向DC电源部5供给DC电力,断开向第一控制部1以及第二控制部2供电,但是,从节电模式专用DC电源部7向第一控制部1供电,因此,第一控制部1即使在节电模式中也能动作。
在图5所示构成中,在作为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的外部电源线上,将第一电力测定部10配置在节电模式时断开供电的位置,在作为向DC电源部5的供电线路的外部电源线上,将第二电力测定部11配置在节电模式时断开供电的位置,因此,在节电模式时能使得电压检测部20和电流检测部21的电力消耗为零。
图示省略,对于除定影部3和DC电源部5的其它各部分,也可以与上述相同,在各自的供电线路上设置测定消耗电力的电力测定部,若测定各部分的消耗电力量,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计算精度。又,节电模式时,若断开向各电力测定部的电力输入,则能进一步减少由各电力测定部使用的电力消耗。
又,若关于上述第一电力测定部10和第二电力测定部11共用各自的电压检测部,则能进一步减少装置成本以及电压检测部电力测定时的电力消耗量。
再有,定影部3是使用卤素加热器等加热线的热源,功率因数看作1场合,通电时的电流值与热源的加热线的电阻成正比,因此,能仅仅用电压值计算消耗电力量。
于是,将上述第一电力测定部10的内部构成设为由电压检测部和电力运算部构成,通过该电压检测部在供电线路上检测电压值,电力运算部从在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在定影部3使用的电流值,可以根据在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电压值以及计算得到的电流值计算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
在上述定影部3使用的电流值的计算中,可以预先在电力运算部的存储器(例如非易失性RAM)存储所定的运算式和定影部3的加热线的电阻值,将运算式和电阻值用于运算。
这样,关于第一电力测定部10,废除电流检测部,仅仅检测电压值,能减少第一电力测定部10的因电流检测部引起的电力消耗量,能进一步减少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消耗电力量测定中消耗的电力量。又,在第一电力测定部10不设置电流检测部,因此,也能减少装置制造成本。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又一构成例。
图6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又一构成例。与图2,图4以及图5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
在图6所示构成例中,与图5一部分构成不同,取除图5的第一电力测定部10,在第一SW部8后的B4,使得供电线路分叉,在该分叉的供电线路前端,设置电压测定部12,在该电压测定部12前设置第三SW部13。
又,设有电力测定部14,代替图5所示第二SW部9后的第二电力测定部11。
再有,第二控制部2A的功能与上述有若干不同。
电压测定部12测定从外部电源15向定影部3的供电线路供电的AC电源的电压。
第三开关(SW)部13根据来自第二控制部2A的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动作,断开或再接通向电压测定部12的供电。
例如,定影部3的加热器10秒点灯场合,仅仅最初一秒使用的电力的电压值也可以看作与剩余九秒每秒使用电力的电压值相同。
又,定影部3是使用卤素加热器等加热线的热源,功率因数看作1场合,通电时的电流值与热源的加热线的电阻成正比,因此,能仅仅用电压值计算消耗电力量。
于是,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测定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场合,第二控制部2A控制第三SW部13仅仅接通所定时间例如一秒,电压测定部12仅仅所定时间检测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定影部3在点灯时间(例如10秒)使用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计算的电压值及电流值计算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并且,将与该消耗电力量相当的电力测定信号送向第二控制部2A。
即,第二控制部2A和第三SW部13起着将测定手段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时间控制在所定时间的测定时间控制手段的功能。
又,电压测定部12起着以下手段的功能:在对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的动作部供电时,检测上述所定时间的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电压值,计算在消耗电力量的测定对象的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计算的电压值及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这样,关于定影部3,仅仅在电压测定部12检测电压值,能减少测定消耗电力量时用于电流值测定的电力量,能进一步减少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消耗电力量测定中消耗的电力量。又,关于定影部3,可以仅仅设置测定电压的电压测定部12,因此,也能减少装置制造成本。
又,外部电源15的电压值看作一定值场合,在消耗电力量的测定中,仅仅测定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值,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值不需要测定,可以使用预先存储的值。
例如,测定图6的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场合,在第二控制部2A中,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手段(例如第二控制部2A的非易失性RAM)的外部电源15的电压值,与上述相同,从该电压值计算电流值,根据该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
这样,不需要用于测定定影部3的消耗电力量的电力测定部,因此,不需要上述电压测定部12和第三SW部13,能减少装置制造成本,能减少用于消耗电力量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再有,外部电源15的电压值看作一定值,DC电源部5的功率因数为1场合,电力测定部14的内部构成可以设有电流检测部和电力运算部。
并且,由电流检测部在供电线路上检测电流值,电力运算部根据在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电流值和预先存储在存储手段的电压值计算在DC电源部5使用的消耗电力量。
即,该场合的电力测定部14起着以下手段的功能:在供电线路上检测电流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流值计算在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流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电压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这样,关于电力测定部14,废弃电压检测部,仅仅检测电流值,能减少电力测定部14的电压检测部所引起的消耗电力量,能进一步减少在通常动作模式时消耗电力量测定中消耗的电力量。又,在电力测定部14不设置电压检测部,因此,也能减少装置制造成本。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自身装置的消耗电力测定手段配置在节电模式时不通电处,因此,能减少在节电模式时因消耗电力测定手段消耗的浪费消耗电力,能进一步减少节电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消耗电力。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处理内容,数据形式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的例子。
但是,本发明只要具备节电功能和消耗电力测定功能,可以适用于例如扫描装置,传真装置,打印机,以及复合机等。
又,当然,上面说明的实施形态构成只要互相不矛盾,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实施。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测定手段,在从电源向自身装置内的所定动作部的供电线路上,测定上述所定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以及
节电手段,断开从上述电源向上述所定动作部的供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
将上述测定手段配置在以下位置:当上述节电手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时,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测定手段,在从电源向自身装置内的所定的多个动作部的各供电线路上,分别测定上述所定的各动作部的消耗电力量;以及
节电手段,分别断开从上述电源向上述所定的各动作部的供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
将上述各测定手段分别配置在以下位置:当上述节电手段使得上述自身装置为节电状态时,在上述各供电线路上,断开供电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及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在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使用的电流值,根据上述检测到的电压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上述供电线路上检测电流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流值计算在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根据上述检测到的电流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电压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测定时间控制手段,将上述测定手段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时间控制在所定时间;
上述测定手段包括以下手段:在对测定消耗电力量的所定动作部供电时,检测上述所定时间的电压值,根据该检测到的电压值计算在消耗电力量的测定对象的动作部使用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该计算得到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计算上述测定的消耗电力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节电供电手段,上述节电状态时,根据来自上述电源的供电,向上述节电手段供电。
CN201210380793.5A 2011-10-11 2012-10-10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048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3586 2011-10-11
JP2011223586A JP2013083789A (ja) 2011-10-11 2011-10-1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8903A true CN103048903A (zh) 2013-04-17
CN103048903B CN103048903B (zh) 2016-06-15

Family

ID=4719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0793.5A Active CN103048903B (zh) 2011-10-11 2012-10-1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0976B2 (zh)
EP (1) EP2581792B1 (zh)
JP (1) JP2013083789A (zh)
CN (1) CN103048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5152B2 (ja) * 2012-08-03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4172353A (ja) * 2013-03-12 2014-09-22 Canon Inc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119443B2 (ja) 2013-06-11 2017-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06930A1 (en) * 2013-06-28 2015-01-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Management
JP6733359B2 (ja) * 2016-06-24 2020-07-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59555B2 (ja) * 2019-05-31 2023-04-1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1513A1 (en) * 2003-01-29 2004-08-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chieving reduction in power consumption
CN1612075A (zh) * 2003-10-31 2005-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00652A (ja) * 2008-06-19 2010-01-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3496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操作/显示装置以及备有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81116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Tomokazu Takeuchi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program produ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2045A (ja) 2003-10-31 2005-05-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力削減量算出方法
JP4932316B2 (ja) 2006-04-27 2012-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800479B2 (ja) * 2010-09-08 2015-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管理システム、電子機器管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1513A1 (en) * 2003-01-29 2004-08-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chieving reduction in power consumption
CN1612075A (zh) * 2003-10-31 2005-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00652A (ja) * 2008-06-19 2010-01-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34966A (zh) * 2009-03-13 2010-09-1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操作/显示装置以及备有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81116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Tomokazu Takeuchi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program produ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60976B2 (en) 2014-10-14
EP2581792A1 (en) 2013-04-17
US20130088744A1 (en) 2013-04-11
JP2013083789A (ja) 2013-05-09
CN103048903B (zh) 2016-06-15
EP2581792B1 (en) 2019-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890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66484B (zh) 包括过零检测电路的电源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US89090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68324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electronic apparatus power control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ower control program
JP20122378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45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0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1164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052890A (zh) 测量省电状态期间的电力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2992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消費電力量算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0339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200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273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21231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JP20071933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0356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074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74746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51817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08019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21027716A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49047A (ja) 節電制御装置および節電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1194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99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22070A (ja) 配電制御装置、配電制御方法、及び電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