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0741A -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0741A
CN103040741A CN2012105856334A CN201210585633A CN103040741A CN 103040741 A CN103040741 A CN 103040741A CN 2012105856334 A CN2012105856334 A CN 2012105856334A CN 201210585633 A CN201210585633 A CN 201210585633A CN 103040741 A CN103040741 A CN 103040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medicine
precursor suspension
lysotropic liquid
oil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56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0741B (zh
Inventor
吴传斌
黄心恬
覃玲珍
潘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orld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856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0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0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0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0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0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所述前体混悬液包括溶致液晶材料、有机溶剂、油相和药物,所述油相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50%,所述药物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2~9∶1。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通过油相的加入,提高了混悬液的稳定性,减缓了沉降速率,同时也提高了所形成凝胶的强度和粘附力,在体内形成的凝胶更强地滞留于病灶部位,不轻易随机体的机械运动改变位置或破坏形状,使得药物的治疗得到有效的定位,且制备工艺简单,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局部缓释给药系统。

Description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一些治疗周期长、用药频繁的局部疾病,例如癌症、黏膜疾病、皮肤疾病等,其治疗通常采用传统的全身给药方式(口服或注射),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输送至病灶部位发挥药效。这种给药途径虽然简单易行,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首过效应或者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这些病患来说,频繁用药也是极为不便的。相比于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首过效应和不良反应,具有了一定优势,但是目前尚未有一种局部给药体系,既可以包载较高的药物剂量,又能在病灶部位长期停留并局部缓释药物,来减少用药次数。
目前有很多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局部给药制剂上市,例如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11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12
等,都是通过特殊的给药注射器和针头、或是通过手术暴露的方法将产品置入体内,长效治疗周期长的疾病。这些系统虽然有效但是价格昂贵,而且使用前也极为不便:需要反复混合原料药与药液直至完全溶解或需要加热整个系统提高流动性方可给药。
溶致液晶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在体内可以达到长效缓释各种极性药物的效果。所谓溶致液晶,即将溶质(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溶于溶剂(水)中形成的长程有序的液晶结构。由于其内部像药物晶体一样由一个一个的晶格组成,晶格间的有序排列以及两亲分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力使其在外观上是凝胶状。通常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把溶致液晶划分为三类:立方液晶、六角液晶、层状液晶。
大多数局部治疗的药品难以于病灶处长期滞留因而导致治疗中断治疗频率增加。而溶致液晶的凝胶刚性较强、粘附力较大,能够较好地粘附滞留在病灶区域,不随体内的正常机械运动而移动或破碎,因而能够有效的发挥长期治疗的作用。只在病灶区域富集药物,降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从而减少了一些全身副作用,也避免了口服时产生的首过效应,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利用率和有效性。但是由于凝胶难于给药,通常都将其制备成液晶前体溶液,即在体外是流动的液体,方便给药,注入体内后吸水形成溶致液晶凝胶。常见的前体溶液制备方法是将凝胶材料与无毒的有机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得。目前已有Camurus公司的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21
装载一些小量的蛋白药物注入人体并能够40天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还有一种新型原位液晶血管栓塞剂导入到肿瘤部位栓塞血管,能有效抑制血管生长且缓慢释放药物长达一个月。
然而,目前的溶致液晶凝胶前体溶液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液晶材料和无毒有机溶剂种类的局限性,大多数药物在该前体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而只该体系只适用于微量有效的药物,例如上述蛋白类药物和抗肿瘤药。即便药物在该体系中溶解度较大,若其给药量要求高(比如抗生素类药物),则该体系也难于将其完全溶解,因而前体溶液体系对所适用的药物具有一定的限制。其次,由于一般的前体溶液遇水后形成立方液晶凝胶,虽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但是其内部微观结构由于具有一条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的水通道,而水溶性的药物是溶于该水通道中,较易扩散出来,因而水溶性好的药物在该体系中的缓释作用不够明显。如果需要针对水溶性药物采用该体系制备局部缓释制剂,这将是一大缺陷。除此之外,由于前体溶液处方中加入了有机溶剂,导致在最终形成的凝胶内部微观结构中,有机溶剂扩充了水通道的容积。而作为凝胶骨架结构的水通道排列因而较为疏松,因此形成的凝胶强度是较弱的,与此同时其粘附性也是不足的,不能保证其在某些病灶部位的停留。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前体溶液来扩大其适用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药量大、缓释速度慢、适用范围广泛、安全可降解、含量均一的局部缓释给药系统——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与体液接触时会形成溶致液晶凝胶粘附于病灶处。
一种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包括溶致液晶材料、有机溶剂、油相和药物,所述油相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50%,所述药物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2~9∶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相为中链三甘油酯、油酸、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3~10%的中链三甘油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30~40%的油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5~25%的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或芝麻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4~9∶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为单油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或油烯基甘油酸酯(Oleyl glycerate)。溶致液晶材料,大多都是中长链的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与亲脂基团由中间的酯键相连接,在体内可以被大多数酯酶所降解,因此注入体内后,在长期释药的过程中材料会被逐渐降解。优选地,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为单油酸甘油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一方面提高了整个体系的密度,另一方面保证体系在使用前都保持着流动的状态,方便给药。优选地,有机溶剂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或丙二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为用于局部治疗的药物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优选地,所述药物为使用剂量大或溶解性能差的药物,如抗生素等。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能适用于各种不同溶解度的药物,也能满足大多数给药剂量的要求。凡是需要局部并且长期治疗的适应症的药物均可,例如局部麻醉镇痛、牙周炎的抗生素治疗、抗肿瘤的介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植入治疗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粒径小于300μm,此时,混悬剂的沉降速率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提高了混悬液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药物研磨粉碎至50μm以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根据所用药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由以下三种方法的其中一种制备得到前体混悬液。
1)将溶致液晶材料、油相、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形成前体溶液,将药物研磨粉碎加入前体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前体混悬液;
2)将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高速剪切作用下逐渐加入油相、溶致液晶材料,混合均匀,制成前体混悬液;
3)将药物溶于油相、溶致液晶材料中,高速剪切作用下逐渐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后,制成前体混悬液。
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于一般的前体溶液,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中加入了油相,这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优势:a、油相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前体溶液的粘度。根据沉降速率公式,粘度越大,沉降速率越慢,药物在整个体系中的分散性就越好,也意味着混悬剂的稳定性越高。加入了油相的前体溶液,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但又不影响其流动性;b、油相的加入可以减缓药物的释放,该体系中药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溶解于体系中,一部分混悬于体系中,药物的释放过程中首先是溶解于体系中的药物从体系中扩散出来,然后,在体系中混悬的药物再缓慢溶解于体系中,与扩散的药物之间达到平衡;加入一定的油相使药物在体系中的溶解速率降低,从而控制了药物从这个体系中的释放速率;c、油相会改变溶致液晶的结构。根据溶致液晶的结构特点,不含油相的前体溶液遇水后较易形成具有开放水通道的立方液晶,且有机溶剂扩充了水通道的容积,但加入油相后,液晶中油相比例增加,水相比例则相对减少,也就使开放的水通道的容积减少从而减缓释放。d、加入一定的油相会提高所形成凝胶的强度和粘附力,由于油相的加入会改变溶致液晶结构,凝胶的结构会因水通道的体积减小而变得更加紧凑且不易破坏,凝胶强度增强,与此同时,凝胶的粘附力也增加;凝胶的强度和粘附力显著提高,意味着该局部给药体系可以在病灶部位较长时间的停留,且不易随人体正常机械运动而偏移位置而导致治疗无效或者产生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使得该局部给药体系更加安全有效。
2、本发明混悬液的剂型极大地扩大了溶致液晶前体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微量有效或溶解性能好的药物。液晶体系的极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极性的药物,因此当药物剂量较大(例如抗生素和长效治疗药物)时,溶解的量不足以达到治疗窗而使给药受到限制;亦或是药物极性与液晶体系相差较大,即便是再小的剂量要求也难以将药物完全溶解于液晶体系中而用药受到限制。因而本发明没有考虑将药物溶解制备成溶液,而是将药物直接混悬于该前体中,这样本发明所述前体的载药量不受溶解度和给药量限制,一般是由其药效以及药动学实验数据决定。
3、作为混悬剂的特点之一,混悬有助于缓释药物。相比溶液形式,混悬剂中药物的溶出需要多经历一个药物溶解的过程,因而延缓了药物的释放。首先该给药系统在体内遇水立即形成溶致液晶中的立方液晶或者六角液晶,此时药物则以分子或晶体形式存在于凝胶之中。其需要经过几个步骤进行释放:先是溶解的药物逐渐从液晶结构的孔道中释放出来,然后是未溶解的药物逐渐溶解于液晶结构的通道中,再缓慢释放到外界介质中。另外整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一部分凝胶的降解溶蚀,未溶解的药物直接从破碎的骨架中溶解出来。比如,假设该体系在体内形成的是立方液晶结构,有部分药物溶解在水通道中,则这些药物趋于从开放的那条水通道中扩散出来,与此同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于凝胶中的药物则慢慢溶解于水通道中,与扩散出去的药物达到溶解-扩散的平衡状态,维持一个平稳持久的释放。
4、本发明的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简单的混合和剪切方法,组成成分仅有4~5种,适合工业生产也同样适合于药房的处方配制,且工艺控制方便易行。制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给药需求和给药方式,微调处方各个组分的比例来达到最佳的给药效果。例如需要缓释水溶性好的药物,可以通过增加油相的比例促进形成六角液晶,使药物更多地趋于封闭的水相中来延长释放。由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前仅需要摇匀混悬液,通过特定的给药装置给药或由患者自行给药,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通过油相的加入,提高了混悬液的稳定性,减缓了沉降速率,同时也提高了所形成凝胶的强度和粘附力,在体内形成的凝胶更强地滞留于病灶部位,不轻易随机体的机械运动破坏形状或改变位置,使得药物的治疗得到有效的定位。
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在使用前是流动性好的混悬液,属于非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且通针性良好,使用前只需摇匀即可给药。患者可以自行操作或借助特定的给药装置进行给药。若病灶区缺乏体液可以人工滴加一些生理盐水或饮用水来促进其形成凝胶。
本发明的前体混悬液适用的药物范围广,不受药物的溶解度、剂量的限制,药物含量均一性较好,制备工艺简单,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局部缓释给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1的混悬液遇水形成凝胶的强度和粘附性图;
图2为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2的混悬液的粘度图;
图3为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2的混悬液的体外释放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2的混悬液遇水形成凝胶的强度和粘附性图;
图5为实施例7与对比实施例4的释放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81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单油酸甘油酯、油酸与2-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后,在10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加入微粉化的盐酸多西环素(1~10μm)原料药,混合均匀后,即得。由于盐酸多西环素稳定性较差,混合后应立即使用。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载药量为10%,药物体外释放长达一周,所形成的溶致液晶凝胶强度约为160g,粘附力为150g。
实施例2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82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盐酸多西环素原料药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在25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加入单油酸甘油酯、油酸,药物在二者加入的过程中缓慢析出,形成较小的微粒(1~10μm)悬浮于整个体系中,即得。由于盐酸多西环素稳定性较差,混合后应立即使用。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体外释放长达7~10天,所形成的溶致液晶凝胶强度约为80g,粘附力约为20g。相比实施例1,溶质液晶材料的重量比减少,伴随着凝胶强度和粘附力的降低。油相的加入量增加伴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由于N-甲基吡咯烷酮对药物的溶解性能好,因而制备方法中采用先溶解再析出的方式,通过剪切力来控制析出药物微粒的大小,体系更为均匀。
实施例3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91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单油酸甘油酯、丙二醇、大豆油混合均匀后,加入微粉化的甲硝唑原料药粉(1~10μm),混合均匀后,即得。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载药量为25%,含量均匀,药物体外释放为2~3天。凝胶强度小于80g,粘附力约为20g。
实施例4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092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01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3。该实施例中,溶质液晶材料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与实施例3一致,仅在实施例3的条件下提高了油相的比重,形成凝胶强度大于150g,粘附力大于160g。药物体外释放为7~10天。意味着油相的加入可以提高凝胶强度,且延长释放。
实施例5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02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油烯基甘油酸酯溶于有机溶剂和油酸中,10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入研磨过250目筛网的庆大霉素原料药,形成前体混悬液。此制剂可以长期储存也保持良好稳定性。该混悬液的在25℃时的粘度约为85mPa·s。在手术中将该前体混悬液灌注至骨髓腔中,加入生理盐水促使其形成立方液晶凝胶,并在患处逐步释放药物达2~4周。形成的立方液晶凝胶强度为200~300g,可以承受一定范围内的骨骼机械运动。
实施例6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11
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替硝唑原料药溶于有机溶剂中,在2500r/min的匀速搅拌速度下加入单油酸甘油酯和中链甘油酯、油酸,混合均匀后,即得。该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载药量为5%,形成的凝胶强度为200g左右,药物体外释放长达一周。
实施例7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
包含以下组分: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12
将羟基喜树碱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逐步加入处方量的中链三甘油酯和单油酸甘油酯,会有药物的晶体析出,在搅拌的条件(2500r/min)下可以抑制析出晶体颗粒的大小(约为1~10μm),并保持良好的均一性。该制剂流动性良好(室温条件下粘度约为100mPa·s,体温37℃条件下粘度约为20mPa·s)、通针性良好,并且在遇到血液的瞬间立即形成强度大且粘附于病灶部位的凝胶(凝胶强度约为200g,粘附能约为200g),并且在滞留部位停留,释药近乎线性的零级释放,一个月释放量不到50%,缓释效果明显。
对比实施例1
该实施例为不含油相的前体混悬液,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组分如下: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21
该对比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1。该实施例中,溶质液晶材料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与实施例1一致,且药物重量比相等,仅取消了油酸的加入,得到的混悬液的粘度为16.0mPa·s。形成的凝胶强度约为80g,粘附力约为80g(图1为实施例1和该对比实施例的混悬液的凝胶强度和粘附力值柱状图)。药物体外释放为3天。
对比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为不含油相的前体混悬液,其他组分与实施例4相同。具体组分如下: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22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31
该对比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4。该实施例中,溶质液晶材料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与实施例4一致,且药物重量比相等,仅取消了油相的加入,得到的混悬液的粘度为19.5mPa·s(图2为实施例4和该对比实施例的混悬液于37℃时的粘度图),药物体外释放为2~3天(图3为实施例4和该对比实施例的混悬液的体外释放曲线图),形成的凝胶强度约为80g,粘附力约为80g(图4为实施例4和该对比实施例的混悬液的凝胶强度和粘附力值柱状图)。
对比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为不含油相的前体混悬液,其他组分与实施例5相同。具体组分如下:
Figure BDA00002678137600132
该对比实施例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5。该实施例中,溶质液晶材料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与实施例5一致,且药物重量比相等,仅取消了中链三甘油酯的加入,得到的混悬液的粘度在37℃时为110mPa·s,药物体外释放为2~3天,形成的凝胶强度约为120g,粘附力约为110g。
对比实施例4溶致液晶的前体溶液
该实施例中的药物含量减少,其他组分与实施例5相同。具体组分如下:
按实施例7方法制备该对比实施例中的样品,得含药0.1%的澄清溶液而非混悬液。该实施例中,药物含量减少为0.1%,其他成分的重量不改变,药物能够溶解于整个体系中。相较于实施例7中的混悬液,该对比实例中溶液释放速率较快,其释放曲线(图5为实施例7与该对比实施例的释放曲线图)中,前段发生突释(第一天的释放量为10%),后段释放较为平缓,且一个月释放量接近7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混悬液包括溶致液晶材料、有机溶剂、油相和药物,所述油相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50%,所述药物在所述前体混悬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中链三甘油酯、油酸、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3~10%的中链三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30~40%的油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重量百分比为5~25%的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或芝麻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4~9∶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致液晶材料为单油酸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或油烯基甘油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用于局部治疗的药物或治疗肿瘤的药物。
10.一种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溶致液晶材料、油相、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形成前体溶液,将药物研磨粉碎加入前体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或
将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高速剪切作用下逐渐加入油相、溶致液晶材料,混合均匀,即得;或
将药物溶于油相、溶致液晶材料中,高速剪切作用下逐渐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后,即得。
CN201210585633.4A 2012-12-11 2012-12-28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40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5633.4A CN103040741B (zh) 2012-12-11 2012-12-28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5056 2012-12-11
CN201210535056.8 2012-12-11
CN201210585633.4A CN103040741B (zh) 2012-12-11 2012-12-28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0741A true CN103040741A (zh) 2013-04-17
CN103040741B CN103040741B (zh) 2014-11-05

Family

ID=4805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5633.4A Active CN103040741B (zh) 2012-12-11 2012-12-28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07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3090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中山大学 缓释立方液晶液体硬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0300A (zh) * 2016-06-21 2016-11-16 中山大学 细胞因子类创伤修复药物喷雾剂和制备方法
CN106309515A (zh) * 2015-07-08 2017-01-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491519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局部麻醉药的立方液晶原位凝胶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4172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武汉百纳礼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石杉碱甲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7104840A1 (ja) * 2015-12-18 2018-12-06 メディギア・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生体分解性腫瘍封止剤
CN105796370B (zh) * 2016-04-15 2018-12-11 中山大学 用于根管消毒的溶致液晶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082991A1 (ja) 2017-10-25 2019-05-02 メディギア・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生体分解性及び生体代謝性の腫瘍封止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109A (en) * 1986-07-01 1994-12-06 Drilletten Ab Controlled release composition for a 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 dissolved or dispersed in an L2-phase
CN1278174A (zh) * 1997-09-25 2000-12-27 法玛西雅和厄普约翰公司 烟碱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2635A (zh) * 2010-04-15 2010-09-08 中山大学 一种新型的原位液晶血管栓塞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109A (en) * 1986-07-01 1994-12-06 Drilletten Ab Controlled release composition for a 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 dissolved or dispersed in an L2-phase
CN1278174A (zh) * 1997-09-25 2000-12-27 法玛西雅和厄普约翰公司 烟碱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2635A (zh) * 2010-04-15 2010-09-08 中山大学 一种新型的原位液晶血管栓塞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CIANA B. LOPES ET AL.: "Reverse Hexagonal Phase Nanodispersion of Monoolein and Oleic Acid for Topical Delivery of Peptides: in Vitro and in Vivo Skin Penetration of Cyclosporin 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9515A (zh) * 2015-07-08 2017-01-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JPWO2017104840A1 (ja) * 2015-12-18 2018-12-06 メディギア・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生体分解性腫瘍封止剤
CN105663090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中山大学 缓释立方液晶液体硬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090B (zh) * 2016-01-07 2018-12-11 中山大学 缓释立方液晶液体硬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6370B (zh) * 2016-04-15 2018-12-11 中山大学 用于根管消毒的溶致液晶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0300A (zh) * 2016-06-21 2016-11-16 中山大学 细胞因子类创伤修复药物喷雾剂和制备方法
CN106491519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局部麻醉药的立方液晶原位凝胶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4172A (zh) * 2017-03-10 2017-07-07 武汉百纳礼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石杉碱甲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4172B (zh) * 2017-03-10 2020-03-31 武汉百纳礼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石杉碱甲溶致液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82991A1 (ja) 2017-10-25 2019-05-02 メディギア・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生体分解性及び生体代謝性の腫瘍封止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0741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0741B (zh) 溶致液晶的前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JP5229768B2 (ja) In−Situゲル化薬物輸送システム
US20030170307A1 (en) Inorganic-polymer complexes for the controlled release of compounds including medicinals
CN109010261A (zh) 一种小分子药物原位相变凝胶缓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TW200524631A (en) Excipients in drug delivery vehicles
CN101756908A (zh) 聚酯包衣的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SK286437B6 (sk) Gélotvorná farmaceutická kompozícia s predĺženým uvoľňovaním a oneskorenou tvorbou gélu a jej použitie
CN103816111A (zh) 一种罗哌卡因纳米脂质载体温敏原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5045B (zh) 一种液晶凝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16565A1 (zh) 一种微球悬液、微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vakumar et al. Advancements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 a focus on microsphere-based targeted delivery
CN101966157B (zh) 一种地西他滨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25011A (ko) 통증완화약물의 지속성 방출을 위한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그 투여를 위한 투여 장치
CN101011341A (zh) 一种含抗代谢类药物及拓扑酶抑制剂的缓释注射剂
CN112336682B (zh) 具有缓控释药物作用的可注射复合载体与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526372A (zh) 一种抑制突释效应的长效注射剂
CN101234084A (zh) 一种含氟尿嘧啶的抗癌缓释注射剂
CN1542009A (zh) 双嘧达莫衍生物的制法和用途
CN103127514B (zh) 一种可体内注射的药物缓释栓剂
CN102389571B (zh) 一种可体内注射的药物缓释栓剂
CN100998868A (zh) 一种抗实体肿瘤组合物
CN101023920A (zh) 一种抗实体肿瘤药物组合物
CN1875936B (zh) 含克罗拉滨和细胞毒药物的抗癌缓释剂
CN106109446A (zh) 一种眼内植入型载酮洛酸氨丁三醇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087A (zh) 一种含泊甙的抗癌缓释注射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9

Address after: 510006 Room 501, floor 2, building 1, No. 1078, Xingye Avenue East, Hualong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EWORLD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275 No. 135 West Xingang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Haizhuq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UN YAT-SE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