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675B -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675B
CN103037675B CN201210374811.9A CN201210374811A CN103037675B CN 103037675 B CN103037675 B CN 103037675B CN 201210374811 A CN201210374811 A CN 201210374811A CN 103037675 B CN103037675 B CN 103037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band
parts
teeth portion
driven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48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675A (zh
Inventor
谷口史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37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可以稳定地供给电子部件。在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所具有的从动链轮(23)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而旋转时,由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会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因此,该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不使部件收容带(A)振动,并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从动链轮(23)可以使所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朝向和姿态稳定,可以进行引导以使得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从而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可以朝向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16),稳定地进行电子部件供给。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下述的电子部件供给器,其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电子部件。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是将在以规定间距形成的收容袋内收容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带,向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输送,将电子部件朝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依次供给的装置。
例如,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具有为了输送部件收容带而旋转驱动的输送链轮,在部件收容带上设置以相等间隔排列的孔、即链轮孔。
通过使输送链轮与该孔卡合并旋转,从而将部件收容带进行输送。
另外,已知下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为了顺利地输送部件收容带,具有从动链轮,该从动链轮具有限制部件收容带的弯曲的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92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为了提高部件收容带的移动精度,而使从动链轮的齿部G如图14(a)所示,具有例如渐开线曲线形状等膨胀曲线形状的情况下,如图14(b)所示,由于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移动而旋转的从动链轮的齿部G的前表面,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有时部件收容带A会对从动链轮的齿部G进行按压,并向从动链轮的旋转方向压入。并且,在从动链轮的齿部G从链轮孔H拔出时,有时部件收容带A会向上跳起,此时的振动会向部件供给位置的部件收容带A传递,导致在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中产生问题。
另外,为了抑制部件收容带A的振动,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0所示采用下述构造,即,相对于设置在框架10a上表面上的部件收容带移动面,利用收容带按压部26,至少在从从动链轮至输送链轮之间与部件收容带A紧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地供给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具有:
输送链轮,其在齿部与收容多个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带上形成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下旋转,将所述部件收容带沿一个方向输送;以及
从动链轮,其齿部与伴随着所述输送链轮的旋转而被输送的所述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从而进行旋转,
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链轮旋转时,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输送链轮的齿部的旋转方向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均抵接,
与通过所述输送链轮的旋转而进行的所述部件收容带的输送相伴,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与所述链轮孔啮合,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从所述从动链轮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与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后表面侧抵接,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前表面侧与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分离。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
在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前表面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以使所述齿部朝向齿顶而变细的方式倾斜的平面。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
在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上,不同面相交而成的棱线部分为带有圆角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所具有的从动链轮,在伴随通过输送链轮的旋转而输送的部件收容带的移动而旋转时,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前表面侧与链轮孔的内表面分离而不接触,因此,从动链轮的齿部不使部件收容带振动,并从链轮孔顺利地拔出,因此,在输送部件收容带时,即使没有配置利用收容带按压部使部件收容带始终与设置在框架的上表面上的部件收容带移动面紧密接触的构造,从动链轮也可以使所输送的部件收容带的朝向和姿态稳定,可以进行引导以使得部件收容带顺利地输送。
并且,由于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可以良好地引导部件收容带而顺利地进行输送,因此,可以稳定地供给电子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收容带进给机构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收容带进给机构中的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输送链轮及从动链轮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与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的说明图(俯视图)。
图9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与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的说明图(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收容带进给机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收容带进给机构的放大图。
图12(a)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变形例的斜视图,图12(b)是表示该齿部与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a)是表示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变形例的斜视图,图13(b)是表示该齿部与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a)是表示现有的从动链轮的齿部的侧视图,图14(b)是表示该齿部与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部件供给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器,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通过将收容有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带向部件供给位置输送,从而将电子部件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供给。
图1是具有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的斜视图,
图2是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斜视图。
以下,如图所示,将在水平面上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将与它们正交的铅垂方向设为Z轴方向。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基座2、基板输送单元3、供给器收容部4、搭载头6、搭载头移动单元7等。在基座2的上表面,载置基板输送单元3以及供给器收容部4等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的构成部件。
基板输送单元3具有未图示的输送带,通过该输送带将基板P沿X轴方向从前工序侧向后工序侧输送。
另外,对于基板输送单元3,为了通过搭载头6将电子部件向基板P安装,而使基板P的输送在规定的部件安装位置停止,并对基板P进行支撑。
供给器收容部4设置在基座2上。在供给器收容部4上安装电子部件供给器10。在本例中,电子部件供给器10以其长度方向与基板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式,安装在供给器收容部4上。此外,在图1中,对在供给器收容部4上仅安装了1个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情况进行了图示,但也可以以并列的方式将多个电子部件供给器10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供给器收容部4上。
搭载头6将由电子部件供给器10供给的电子部件向基板P上搭载。搭载头6设置在后述的梁部件72上,具有向下方(Z轴方向)凸出的规定数量的吸附嘴6a。该吸附嘴6a可自由拆卸地进行安装,可以根据要吸附保持的电子部件的大小及形状而更换。
吸附嘴6a例如与未图示的空气吸引单元连接,通过使形成在吸附嘴6a上的未图示的通孔形成真空,从而可以将电子部件吸附保持在吸附嘴6a下端即前端部上。另外,在该空气吸引单元上具有未图示的电磁阀,利用该电磁阀可以切换真空的形成和解除,对空气吸引单元的空气吸引状态和大气开放状态进行切换。即,在处于空气吸引状态时,可以使通孔形成真空而吸附电子部件,在处于大气开放状态时,使吸附嘴6a的通孔内成为大气压状态,解除对已吸附的电子部件的吸附。
另外,搭载头6具有:未图示的Z轴移动单元,其使吸附嘴6a沿Z轴方向移动;以及未图示的Z轴旋转单元,其使吸附嘴6a以Z轴作为轴中心而旋转。
Z轴移动单元(省略图示)设置在搭载头6上,是使吸附嘴6a沿Z轴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吸附嘴6a设置在搭载头6上,可以经由该Z轴移动单元沿Z轴方向自由移动。作为Z轴移动单元,例如可以使用伺服电动机和传动带的组合、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的组合等。
Z轴旋转单元(省略图示)设置在搭载头6上,是使吸附嘴6a旋转的旋转单元,吸附嘴6a设置在搭载头6上,可以经由该Z轴旋转单元以Z轴为轴中心自由旋转。作为Z轴旋转单元,例如由角度调节电动机和对该角度调节电动机的旋转角度量进行检测的编码器等构成。
搭载头移动单元7由X轴移动单元7a和Y轴移动单元7b构成,该X轴移动单元7a使搭载头6沿X轴方向移动,该Y轴移动单元7b使搭载头6沿Y轴方向移动。
X轴移动单元7a支撑在以跨越与基板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Y轴方向)的方式安装于基板输送单元3的基板输送路径上的引导部件71、71上,该X轴移动单元7a具有:未图示的轨道状的支撑部件,其设置在沿X轴方向延伸的梁部件72的侧面;以及驱动单元,其使支撑在该支撑部件上的搭载头6沿X轴方向移动。作为该驱动单元,例如可以使用线性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和传动带的组合、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的组合等。
Y轴移动单元7b具有:未图示的轨道状的支撑部件,其设置在引导部件71、71的上表面;以及驱动单元,其使支撑在该支撑部件上的梁部件72沿Y轴方向移动。作为该驱动单元,例如可以使用线性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和传动带的组合、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的组合等。
梁部件72通过该Y轴移动单元7b而设置在引导部件71、71的上表面上,可以沿Y轴方向自由移动,搭载头6可以经由梁部件72沿Y轴方向自由移动。
另外,搭载头6通过搭载头移动单元7沿X轴方向、Y轴方向移动,并且,利用搭载头6的吸附嘴6a,吸附向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16供给的部件收容带A所保持的电子部件,并向基板输送单元3中的部件安装位置的基板P上安装。
电子部件供给器10如图2所示具有;带盘11,其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框架10a上,卷绕由载料带B和外封带C构成的部件收容带A;收容带进给机构20,其将部件收容带A向输送方向输送;剥离部13,其将部件收容带A中的外封带C从载料带B剥离;以及回收带盘14,其回收由剥离部13剥下的外封带C。
该电子部件供给器10通过收容带进给机构20,将卷绕在带盘11上的状态的部件收容带A向输送方向(参照图2中的箭头方向)输送,在该输送路径的中途的剥离部13上,将外封带C从载料带B剥离。被剥下的外封带C,通过依次向回收带盘14卷绕而在回收带盘14中进行回收。通过剥离该外封带C,使载料带B的收容袋h露出。
载料带B将作为其凹部的收容袋h中所收容保持的电子部件d,输送至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16后,向装置主体的下方输送,并向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外部排出。
此外,输送至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16的载料带B的收容袋h内所保持的电子部件d,利用搭载头6的吸附嘴6a进行吸附,向基板P输送并进行安装。
收容带进给机构20如图3至图5所示具有:输送链轮21,其轴支撑在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框架10a上;驱动部22,其对输送链轮21进行旋转驱动;从动链轮23;支撑部24,其支撑从动链轮23;旋转限制部25,其限制从动链轮23的旋转;以及收容带按压部26,其将部件收容带A按压在从动链轮23上。
此外,在部件收容带A上形成圆形状的链轮孔H,其与输送链轮21的齿部啮合(使向外侧凸出的齿部插入)。另外,在部件收容带A的载料带B侧,形成用于收容电子部件d的矩形状的收容袋h。
输送链轮21的作为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轴支撑在框架10a上。该输送链轮21设置为,可以在其齿部与收容多个电子部件d的部件收容带A上形成的链轮孔H啮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
驱动部22例如由电动机及传递电动机的驱动的齿轮等构成,通过该驱动部22使输送链轮21旋转驱动。
并且,如果通过驱动部22使输送链轮21向规定方向旋转,则将与输送链轮21的齿部啮合的部件收容带A,沿从上游朝向下游侧的一个方向的路径输送。此时,输送链轮21的齿部,如图14(b)所示旋转方向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与在部件收容带A上形成的链轮孔H的内表面均抵接,在进行旋转的同时,将部件收容带A朝向部件供给位置16输送,由于在链轮孔H和输送链轮21的齿部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将部件收容带A准确地输送至部件供给位置16。
从动链轮23经由支撑部24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10a上,作为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23a轴支撑在支撑部24上。
该从动链轮23,在齿部230与通过输送链轮21的旋转驱动而向一个方向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状态下,伴随该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移动而旋转。
此外,从动链轮23具有使通过输送链轮21的旋转驱动而被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方向和姿态稳定的功能,以使得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
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如图6至图9所示,在侧视观察时,具有左右不对称的形状,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和后表面230r呈现出不同的面形状。
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从其齿底至齿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形状,在前表面230f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以使齿部230朝向齿顶变细的方式倾斜的平面。另外,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例如形成为具有基于渐开线曲线形状的膨胀的曲面。
此外,在该从动链轮23上,在设置从其旋转轴23a的旋转中心向半径方向延伸并通过齿部230的齿顶的顶端的假想线L的情况下,可以以该假想线L为界划分前表面230f和后表面230r,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朝向从动链轮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面设为前表面230f,将朝向从动链轮的旋转方向后方的面设为后表面230r。
另外,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上,不同的面例如前表面、后表面、侧面相交而成的棱线部分,形成为R形状等带有圆形倒角的形状(参照图7、图8)。
并且,如图8、图9所示,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时,通过输送而移动的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的内表面,从从动链轮23的旋转方向后方,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侧抵接,从而从动链轮23被移动的部件收容带A按压而旋转。
特别地,在链轮孔H的内表面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侧抵接时,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侧和链轮孔H的内表面分离,旋转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
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是从齿底至齿顶附近的平面形状,且具有使齿部230朝向齿顶变细的倾斜面,因此,与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具有基于渐开线曲线形状的膨胀曲面的现有从动链轮的齿部G(参照图14(a))相比,沿相当于齿部230根部的前后方向的旋转方向的宽度变小,在啮合的齿部230和链轮孔H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由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棱线部分具有R形状等带有圆形倒角的形状,因此,在该齿部230与链轮孔H啮合时,使齿部230的边缘咬入链轮孔H的内表面,不会损伤部件收容带A。
并且,该从动链轮23通过支撑部24向部件收容带A侧预紧,并且以可以在与部件收容带A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支撑部24如图4、图5所示,例如具有:引导部件41,其具有与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内接的长孔41a;推力器42,其利用支撑凹部42a对配置于长孔41a内的旋转轴23a进行支撑;以及压缩弹簧43等,其经由推力器42将旋转轴23a向长孔41a的顶端侧即上方预紧。此外,由推力器42和压缩弹簧43构成预紧部件。
另外,为了抑制推力方向的松动,从动链轮23利用凸缘轴44而安装在框架10a上。
引导部件41呈大致五角形状且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41a,固定在框架10a上。该长孔41a的左右的宽度形成为与旋转轴23a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尺寸,旋转轴23a的左右两端可以以与长孔41a的左右内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沿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引导部件41将保持在该长孔41a中的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以可以沿与该轴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将从动链轮23沿上下方向进行引导。
另外,长孔41a的上端即顶端侧形成大致V字形状的抵接面41b。
推力器42配置在框架10a和引导部件41之间,推力器42设置为可以沿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接触/分离的上下方向移动。
在该推力器42的上部且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收容旋转轴23a的支撑凹部42a。利用该支撑凹部42a支撑旋转轴23a,在支撑凹部42a与抵接面41b之间的位置处支撑旋转轴23a。
压缩弹簧43设置在推力器42的下部和框架10a之间,将推力器42向上方的抵接面41b侧预紧,经由该推力器42弹性地支撑旋转轴23a。
并且,在由推力器42和压缩弹簧43向上方预紧的旋转轴23a与长孔41a的前端侧的抵接面41b接触时,通过抵接面41b与旋转轴23a在2个部位接触而约束旋转轴23a的配置,该旋转轴23a的轴心定位在相对于输送链轮21的轴心的规定位置处。该定位后的配置为,从动链轮23与输送链轮21的旋转的相位和周期一致等,使各链轮联动且良好地旋转的配置。
此外,在旋转轴23a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接触的状态下,从动链轮23的齿部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换言之,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状态下,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接触。
另外,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没有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该从动链轮23被按压在部件收容带A上的情况下,支撑部24的压缩弹簧43收缩,从动链轮23向从部件收容带A分离的方向移动,旋转轴23a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分离。如果从动链轮23移动以使得旋转轴23a从抵接面41b分离,则该从动链轮23与旋转限制部25抵接。
旋转限制部25例如是可以弹性变形的制动部件,具有下述功能,即,在与从动链轮23抵接时,向从动链轮23施加旋转阻力,限制该从动链轮23的旋转。
更具体地说,旋转限制部25,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没有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被按压在该部件收容带A上的从动链轮23向从部件收容带A分离的方向移动时,与从动链轮23抵接而限制该从动链轮23的旋转。此外,由于旋转限制部25可以弹性变形,因此,不会损伤与旋转限制部25抵接的从动链轮23。
收容带按压部26隔着部件收容带A而设置在与从动链轮23的上端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将沿规定路径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向从动链轮23上按压的功能。
并且,收容带按压部26将部件收容带A向从动链轮23上按压,以使得从动链轮23的齿部不会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脱落。另外,收容带按压部26将部件收容带A向从动链轮23上按压,以使得没有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与链轮孔H啮合。
下面,对电子部件供给器10中的收容带进给机构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使输送链轮21的齿部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状态下,如果使输送链轮21旋转,则沿规定的路径输送部件收容带A。
并且,在由支撑部24向部件收容带A侧预紧的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接触,该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状态下,从动链轮23伴随被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移动而良好地旋转。具体地说,通过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与长孔41a的抵接面41b接触,从而将从动链轮23的旋转轴23a的轴心,相对于输送链轮21的轴心而定位在规定位置,在该定位后的配置中,由于从动链轮23与输送链轮21的旋转的关联关系变得合适,因此,使从动链轮23良好地旋转。
通过使该从动链轮23旋转而产生的驱动力,例如可以作为使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回收带盘14旋转的驱动力而进行利用。此外,伴随从动链轮23的旋转的驱动力,并不限定于仅用于回收带盘14的旋转,可以将旋转的从动链轮23作为其他任意的动作部位的驱动源而进行利用。
在此,由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棱线部分,是例如R形状等带有圆形倒角的形状,因此,在链轮孔H的内表面按压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侧而使从动链轮23旋转时,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不会由于与齿部230的接触而损伤,从而可以使从动链轮23良好地旋转。
特别地,由于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移动而旋转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使该齿部230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从动链轮23更良好地旋转。
即,由于旋转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可以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不会如现有技术所示,部件收容带A被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按压,不会由于按压后的反作用而使部件收容带A跳起并振动,因此,在输送部件收容带A时,即使没有配置利用收容带按压部26使部件收容带A始终与设置在框架10a的上表面上的部件收容带移动面紧密接触的构造,也可以顺利地输送部件收容带A,向部件供给位置16稳定地供给部件。
如上述所示,通过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使该齿部230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从而提高该从动链轮23的下述功能,即,限制部件收容带A的弯曲,以将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的功能(使部件收容带A的朝向和姿态稳定的功能),以及将部件收容带A向部件供给位置16引导并适当地定位的功能。即,可以说本发明的从动链轮23具有用于使部件收容带A稳定输送的有效且优异的辅助功能。
另外,如图11所示,在电子部件供给器10中产生某些问题时,有时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会脱离。
在此情况下,齿部没有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被部件收容带A按压而向从部件收容带A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与旋转限制部25抵接。与旋转限制部25抵接的从动链轮23,其旋转被限制而暂时停止。
另一方面,由于输送链轮21的旋转继续,因此,部件收容带A以在旋转已停止的从动链轮23上滑动的方式进行输送。
在此,由于收容带按压部26将沿规定路径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向从动链轮23按压,另外,支撑部24将从动链轮23向部件收容带A侧预紧,因此,部件收容带A与从动链轮23成为彼此对接的状态。并且,如果在由收容带按压部26和支撑部24使部件收容带A和从动链轮23对接的状态下,通过输送链轮21的旋转而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成为与旋转停止中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对应的位置,则从动链轮23被支撑部24顶起,以使得该齿部230捕捉链轮孔H,使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然后,从动链轮23的旋转重新开始。
如上述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器10,通过收容带进给机构20所具有的旋转限制部25,对齿部没有与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的旋转进行限制,并且通过支撑部24的预紧,可以使从动链轮23的齿部与输送中的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自动且迅速地啮合。
此外,如果不具有旋转限制部25,则从动链轮23以在所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底面上拖行的方式旋转,使得从动链轮23的齿部无法捕捉链轮孔H。并且,有可能发生没有与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的齿部损坏的故障、以及与齿部抵接的部件收容带A损伤的故障。即,通过设置旋转限制部25,从而防止齿部230没有与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继续旋转,可以减少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损坏的故障、以及与齿部230抵接的部件收容带A损伤的故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部件供给器10的收容带进给机构20,使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自动啮合的功能,不仅在发生齿部230从链轮孔H脱离的故障时执行。
例如,在电子部件供给器10开始使用时,如果在使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仅与输送链轮21的齿部啮合的状态下,使输送链轮21旋转,则齿部230没有与链轮孔H啮合的从动链轮23,通过旋转限制部25限制其旋转,但如果通过输送链轮21的旋转而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被输送到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对应的位置,则从动链轮23被支撑部24迅速地顶起,使齿部230与链轮孔H啮合,可以使从动链轮23自动地开始旋转。
由此,在电子部件供给器10开始使用时,可以节省使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啮合的作业。另外,可以防止由于忽略了使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嵌入链轮孔H而引起的故障。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器10具有从动链轮23,该从动链轮23具有齿部230,其形成为在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与部件收容带A的链轮孔H啮合、链轮孔H的内表面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侧抵接时,链轮孔H的内表面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侧分离的形状。
并且,在该电子部件供给器10所具有的从动链轮23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而旋转时,由于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因此,不会使部件收容带A振动,齿部230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从动链轮23可以使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朝向和姿态稳定,可以进行引导以使得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
即,由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供给器10可以将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并适当地引导,因此,可以在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16进行稳定的部件供给。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如图12(a)、(b)所示,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呈现大致圆锥形状,在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以朝向齿顶变细的方式倾斜的平面。
此外,该大致圆锥形状的齿部230底面的直径,形成为与圆形状的链轮孔H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齿部230的后表面230r例如形成为,具有基于渐开线曲线形状的膨胀的曲面。
具有上述形状的齿部230的从动链轮23,也在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而旋转时,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230f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不会使部件收容带A振动,使得齿部230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从动链轮23可以良好地旋转。
并且,上述的从动链轮23,也可以使所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朝向和姿态稳定,可以进行引导以使得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
另外,也可以如图13(a)、(b)所示,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呈现大致圆锥形状,该大致圆锥形状的齿部230底面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圆形状的链轮孔H的直径的尺寸。此外,该大致圆锥形状的齿部230的周面即包含前表面及后表面的面,例如形成为具有基于渐开线曲线形状的膨胀的曲面。
具有上述形状的齿部230的从动链轮23,也在伴随部件收容带A的输送而旋转时,从动链轮23的齿部230的前表面侧不与链轮孔H的内表面接触,不会使部件收容带A振动,使得齿部230从链轮孔H顺利地拔出,因此,从动链轮23可以良好地旋转。
并且,上述的从动链轮23,也可以使所输送的部件收容带A的朝向和姿态稳定,可以进行引导以使得部件收容带A顺利地输送。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3)

1.一种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具有:
输送链轮,其在齿部与收容多个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带上形成的链轮孔啮合的状态下旋转,将所述部件收容带沿一个方向输送;以及
从动链轮,其齿部与伴随着所述输送链轮的旋转而被输送的所述部件收容带的链轮孔啮合,从而进行旋转,
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链轮旋转时,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输送链轮的齿部的旋转方向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均抵接,
与通过所述输送链轮的旋转而进行的所述部件收容带的输送相伴,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与所述链轮孔啮合,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从所述从动链轮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与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后表面侧抵接,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前表面侧与所述链轮孔的内表面分离,
并且,该电子部件供给装置还具有支撑部,
所述从动链轮通过所述支撑部向所述部件收容带侧预紧,并且以可以在与所述部件收容带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的前表面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以使所述齿部朝向齿顶而变细的方式倾斜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链轮的齿部上,不同面相交而成的棱线部分为带有圆角的形状。
CN201210374811.9A 2011-09-30 2012-09-29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Active CN103037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6022 2011-09-30
JP2011216022A JP5779067B2 (ja) 2011-09-30 2011-09-30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675A CN103037675A (zh) 2013-04-10
CN103037675B true CN103037675B (zh) 2016-12-21

Family

ID=4802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4811.9A Active CN103037675B (zh) 2011-09-30 2012-09-29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79067B2 (zh)
CN (1) CN103037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9122A1 (ja) * 2013-08-26 2015-03-0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JP5919481B2 (ja) * 2013-11-28 2016-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WO2017056262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CN106102438B (zh) * 2016-07-05 2019-02-26 广州鑫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插件机
CN106132184B (zh) * 2016-07-05 2019-03-29 广州鑫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电子元件插件机
CN110383967B (zh) * 2017-03-22 2021-01-05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JP6779826B2 (ja) * 2017-04-12 2020-11-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実装機
JP6475313B2 (ja) * 2017-12-27 2019-02-27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
JP7312933B2 (ja) * 2018-07-10 2023-07-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0708A (ja) * 1992-05-26 1993-12-14 Ibiden Co Ltd 基材シートの搬送用スプロケット
JPH10284879A (ja) * 1997-04-07 199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とその装置に使用するテープ送り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356249A (zh) * 2000-12-01 2002-07-0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使带子输送器的保护带成形所用的方法与装置
JP2008030875A (ja) * 2006-07-27 2008-02-14 Athlete Fa Kk テープ搬送装置およびテープ用作業装置
CN101262758A (zh) * 2007-03-09 2008-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馈送器、带式传送单元和带式剥离单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0708A (ja) * 1992-05-26 1993-12-14 Ibiden Co Ltd 基材シートの搬送用スプロケット
JPH10284879A (ja) * 1997-04-07 199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とその装置に使用するテープ送り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356249A (zh) * 2000-12-01 2002-07-0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使带子输送器的保护带成形所用的方法与装置
JP2008030875A (ja) * 2006-07-27 2008-02-14 Athlete Fa Kk テープ搬送装置およびテープ用作業装置
CN101262758A (zh) * 2007-03-09 2008-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馈送器、带式传送单元和带式剥离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675A (zh) 2013-04-10
JP2013077668A (ja) 2013-04-25
JP5779067B2 (ja)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675B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N101388332B (zh) 保护带剥离方法及保护带剥离装置
CN105474770B (zh) 供料器
CN107114009A (zh) 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卷盘装置、带处理装置以及元件收纳带的补充方法
CN108141997A (zh) 元件安装机、带盘保持装置
US9839170B2 (en) Feeder
CN101965124A (zh) 电子部件供给器
CN202565666U (zh) 带式送料器
JP4838195B2 (ja) 半田供給装置、表面実装機
CN105981489A (zh) 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WO2018235897A1 (ja)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テープ剥離方法、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2008288334A5 (zh)
CN102340981A (zh) 安装机
CN104782243B (zh) 元件供给装置
JP2013065748A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ならびにテープ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トップテープ送り方法
CN111908195B (zh) 卡片吸附送料机构及卡片吸附送料方法
CN102245009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JP2016204105A (ja) 物品移載装置
CN205491656U (zh) 表面贴装技术供料器及贴片机
US1157629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and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JP4879007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部品取出装置
CN104770076B (zh) 元件供给装置
CN102340980A (zh) 安装机
JP2013229604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H0856097A (ja) 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