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0026A -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0026A
CN103030026A CN2012103762421A CN201210376242A CN103030026A CN 103030026 A CN103030026 A CN 103030026A CN 2012103762421 A CN2012103762421 A CN 2012103762421A CN 201210376242 A CN201210376242 A CN 201210376242A CN 103030026 A CN103030026 A CN 10303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filament
traversing
pitch
straigh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6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0026B (zh
Inventor
若菜胜敏
上村高敏
増井隆之
富松智
藤间胜好
冢野峻
林孝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iken Electric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iken Electric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iken Electric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0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6Wires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及线条体卷取装置,不对卷筒施加负载地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产生缠绕松弛和缠绕散乱等地保持于期望的排列缠绕的状态,并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从卷绕于卷筒的状态流畅地送出。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10),以预定的横动螺距P对卷筒筒体部(201)横动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1b),并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200)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将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除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以外的值,并将该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不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的值。

Description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卷筒卷绕具有适合于用作例如太阳电池的导线的低耐力特性的平角线条体(wire body)的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为如下构成,即:在作为太阳电池单元的硅晶圆片的预定区域上焊接连接用导线,并通过该连接用导线来传送电力。太阳电池用导线由于其与太阳电池单元的连接部分需要随动于太阳电池单元的变形,因此使0.2%耐力值降低变得尤为重要。因而,作为太阳电池用导线,要求其具有所谓0.2%耐力值低的低耐力特性,使用使0.2%耐力值降低的平角线条体(以下,也称为“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
最近,由于要缓和作为太阳电池单元的构成材料的硅供应不足的影响及实现材料成本的削减,因此太阳电池单元寻求的是薄型化。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太阳电池单元薄型化后强度会变弱,太阳电池单元中的焊接太阳电池用导线的连接部分由于彼此的鼓起率的差异,容易在太阳电池单元中产生翘曲或破损。
由此,太阳电池用导线由于其与太阳电池单元的连接部分要随动于太阳电池单元的变形,因而使其0.2%耐力值进一步降低变得尤为重要。
如上所述的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为了将0.2%耐力值保持在低的值,需要在制造时以与未使0.2%耐力值降低的通常的平角线条体完全不同的卷绕方法对于卷筒进行卷绕。
详细而言,作为未使0.2%耐力值降低的通常的线条体的卷取方法及卷取装置,例如,提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及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及卷取装置用于:设置按压辊单元,该按压辊单元当线条体的卷取时加压接触于线条体的外周,该按压辊单元按压线条体卷绕层的外周,即使卷绕螺距要偏离也可将其修正,从而一边对线条体加以限制一边进行排列缠绕。
如上所述地卷取的线条体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横动螺距为线条体的宽度的约1.0倍的值的设定下针对卷筒进行卷绕。即,呈跨多个层来层积绕层的缠绕状态,各个绕层由沿卷筒轴向排列线条体而得的多个配列部分所构成。线条体的配列部分无间隙地沿卷筒轴向配列,且多个绕层的每一个均以一致的形态配列在卷筒轴向上。
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及卷取装置所示,在未低耐力化的通常的线条体的情况下,能够一边充分地赋予卷绕张力一边卷绕,或一边由按压辊单元按压线条体卷绕层的外周等一边卷绕,因此,即使在横动螺距相当于线条体的宽的长度为约1.0倍的值的情况下,也不受到缠绕偏离、缠绕松弛的影响。
但是,在对卷筒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线条体之际,由于当负载作用于该线条体时不能将0.2%耐力值保持于低的值,因此与卷绕通常的未低耐力化的线条体的情况相比,需要在低的卷绕张力下对卷筒进行卷绕。
此外,当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及装置对卷筒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线条体时,例如会发生如下问题:由于一边用按压辊单元按压线条体卷绕层的外周一边卷绕等而使负载施加于线条体,不能将0.2%耐力值保持于低的值。
但是,如上所述,当不用按压辊单元按压线条体卷绕层的外周或是用低的卷绕张力卷绕了线条体时,会产生在卷筒轴向上偏离的缠绕偏离,以使得沿卷筒轴向螺旋状地卷绕的引导角度变小,该缠绕偏离为线条体的缠绕松弛(缠绕解开)或缠绕散乱的主因。
特别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及卷取装置所示,当横动螺距相当于线条体的宽的长度为约1.0倍的值时,即当在线条体的卷筒轴向上的多个配列部分基本无间隙的状态下排列时,由多个配列部分的配列构成的绕层表面为大致平坦状。
这样一来,在卷筒半径方向上被多个层所层积,在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外侧的绕层容易相对于构成大致平坦状的面的内侧的绕层滑动,特别容易产生上述的在卷筒轴向上的缠绕松弛、缠绕散乱。
如上所述,在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线条体的情况下,为了将0.2%耐力值保持于低的值,不能在低的卷绕张力下卷绕或用按压辊单元按压线条体卷绕层的外周,特别是当横动螺距相当于线条体的宽的长度为约1.0倍的值时,容易由于上述的作用而产生缠绕偏离,并由于缠绕偏离的影响产生缠绕松弛或缠绕散乱。
如果产生缠绕松弛,则不能维持对于卷筒的卷绕状态,其线条体彼此摩擦或易于与卷筒凸缘部等周边部件接触,因此,线条体带划痕或负载施加等从而难以确保线条体的质量。并且,如果上述缠绕松弛一旦产生,则例如在线条体卷绕卷筒搬运时,缠绕松弛情况会由于振动等而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当产生缠绕散乱时,在从线条体卷绕于卷筒的状态下送出线条体时,线条体的送出部分例如会与缠绕散乱部分相干扰等从而产生要送出的线条体挂住的情况。
当如上所述地从线条体卷绕于卷筒的状态下送出该线条体时,如果线条体挂住则负载会施加于线条体,因此产生不能确保0.2%耐力值低的优良质量的问题。
此外,在从线条体卷绕于卷筒的状态下送出该线条体时,如果线条体挂住,则线条体会断线或对线条体的流畅输送产生妨碍,需要中断其后的连续的全部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显著下降。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410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其中,即使在不对卷筒施加负载的状态下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产生缠绕松弛或缠绕散乱等而保持于希望的排列缠绕的状态,并能够从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缠绕于卷筒的状态流畅地送出平角线条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
换言之,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的特征在于,其设定为除额定螺距的1.0倍的值以外的值,并且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呈现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不构成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的缠绕形态。
所述线条体卷绕卷筒是指,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卷绕在卷筒的筒体部上的状态的卷筒。
所述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为拉伸试验中的0.2%耐力值为60MPa以下的平角线条体,例如其为使用截面呈平角状、截面呈圆形状地形成,作为太阳电池用平角导体的平角线条体。
所述额定螺距是指如下值,该值是在沿卷筒轴向配列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间隔中相当于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值(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1倍),或者将考虑了平角线条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间隙或卷筒筒体部的轴向的间隙而设定的值(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α倍)与相当于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值相加而得到的值(平角线条体的宽度的(1+α)倍)。
所述缠粗部分为,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比较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部分,不限于例如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比较而言卷筒轴向的大致整体鼓起了的鼓起部分,还包含例如凹部分和凸部分沿卷筒轴向交替地重复的构成的凹凸状缠粗部分等,卷筒轴向的至少一部分与卷筒轴向的其他部分相比为凸状的部分。
在所述缠粗部分为凹部分和凸部分沿卷筒轴向交替地重复的构成的情况下,当卷筒振动等时,凸部分的平角线条体滑入凹部分而掉落,从而产生缠绕松弛、缠绕散乱、缠绕偏离,因此,上述的所述缠粗部分为产生缠绕松弛、缠绕散乱、缠绕偏离的主要原因。
所述平角线条体的形状及尺寸不限,但优选是平角线。这是因为,通过由上述的纯铜系导体材料并以平角线形成所述平角线条体,对其表面实施电镀处理,由此能够作为与硅晶圆片(Si单元)的预定区域连接的连接用导线使用,即能够作为太阳电池用钎焊电镀线使用。
所述平角线条体优选以纯铜系材料形成。所述纯铜系材料只要是杂质少、导电率高的纯铜系导体材料即可,不特别限定,例如优选的是无氧铜(OFC)、韧铜、磷脱氧铜这样不含氧化物等杂质的纯度为99.9%以上的铜系材料。
通过上述的结构,即使不施负载地对卷筒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产生缠绕松弛和缠绕散乱等而保持于期望的排列缠绕的状态,从而能够从卷绕于卷筒的状态下流畅地送出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
详细而言,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与额定螺距p的1.0倍的情况比较而言,由于确保了平角线条体的卷绕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隔,以设置成绕层的表面呈凹凸形状的卷绕状态,因此能够使绕层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
由此,即使在低卷绕张力下卷绕平角线条体以使得负载不施加于平角线条体,在该低耐力化的平角线条体上也能够不产生缠绕偏离、缠绕解开地对卷筒进行卷绕,能够实现适合于低耐力化的平角线条体的卷绕的缠绕形态。
另外,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如上所述,一方面,能够不对低耐力线施加卷绕张力且不产生缠绕偏离、缠绕散乱地对卷筒进行卷绕,另一方面,在该横动螺距P的情况下,根据横动螺距P的值,有可能在卷筒的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周向的其他部分比较而言鼓起的缠粗部分。
因此,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地,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的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周向的其他部分比较而言鼓起的缠粗部分的值,由此能够防止作为缠绕散乱或缠绕解开的主要原因的缠粗部分的产生。
因此,能够在不产生缠绕松弛和缠绕散乱等而保持于期望的排列缠绕的状态,从而能够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从缠绕于卷筒的状态下流畅地送出。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将所述横动螺距设为P并将所述额定螺距设为p时,能够设定为1.0×p<P<3.0×p。
如上所述,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1.0倍×p<P,不会如例如设定为1.0×p>P的情况那样地,在将排列缠绕的平角线条体沿卷筒轴向配列而得到的多个卷绕部分中对至少一个卷绕部分相邻的卷绕部分搭叠等而倾斜,从而能够以稳定的卷绕形态进行卷绕。
另外,如上所述述,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1.0倍×p<P,能够防止如例如设定为P=1.0×p的情况那样地,由于相对于卷筒而言跨多个层卷绕的平角线条体大体无间隙地排列从而绕层间的摩擦阻力变低的这种缠绕形态,因此能够防止缠绕偏离、缠绕解开的产生。
因此,由于不产生缠绕偏离、缠绕解开,则能够从卷筒流畅地进行送出,并且能够防止在该平角线条体上产生歪曲或0.2%耐力值变高,从而能确保作为太阳电池用连接导线的优良质量。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P<3.0倍×p,由此能够防止卷绕于卷筒的平角线条体的相对于卷筒轴向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卷筒轴向的垂直方向的螺旋的引导角)变得过大。即,能够将相对于卷筒的平角线条体的卷绕轨道抑制成螺旋的引导角较小的卷绕轨道。
由此,即使是在低张力下对卷筒卷绕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相对于卷筒产生缠绕松弛,并防止由缠绕偏离的影响所引起的缠绕散乱的产生。
所述低张力是指,比保障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的0.2%耐力值为60MPa以下的张力更低的张力。
此外,在对卷筒卷绕平角线条体时,能够抑制负载施加于该平角线条体,能够防止卷绕于卷筒的平角线条体扭曲、形成扭曲性、还能够防止产生平角线条体的角部凹陷等的变形。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设定为1.0×p<P<2.0×p且2.0×p<P<3.0×p。
换言之,能够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除所述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以外的值。
如上所述,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除所述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以外的值,在卷绕于卷筒的卷绕平角线条体上难以形成凹凸状缠粗部分,并以不形成缠绕散乱的缠绕形态进行卷绕。
由此,送出卷绕于卷筒的平角线条体的送出部分例如由于缠粗部分缠绕散乱而被覆盖,送出部分的平角线条体与缠粗部分的平角线条体干扰,在送出送出部分的中途,平角线条体不会挂住,因此能够不对卷筒施加负载地送出平角线条体。
因此,在对卷筒送出平角线条体时,由于不对平角线条体施加过大的负载,因此能够确保0.2%耐力值低的优良质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P<1.5×p。
通过上述的构成,例如,在如P>1.5×p那样横动螺距P为大的值的情况下平角线条体容易产生缠绕偏离,该缠绕偏离是指平角线条体在卷筒轴向上向与卷筒相对的卷绕轨道更短的横动螺距P的方向上滑动,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P<1.5×p,由此能够防止上述情况并构成更优选的缠绕形态的线条体卷绕卷筒。
此外,在对卷筒横动缠绕平角线条体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对平角线条体而言由于向卷筒的轴向配线而施加的张力变大、缠绕偏离、或负载施加于平角线条体的情况。
另外,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P<1.5倍×p,在对卷筒卷绕相同长度的平角线条体时,与所述横动螺距P为P>1.5倍×p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增大就卷绕于卷筒,从而构成结构紧凑的线条体卷绕卷筒。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通过所述横动缠绕,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针对每个绕层形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在使所述预定得横动螺距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
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使是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对平角线条体施加过大的负载且不产生缠绕松弛地予以卷绕,能够防止缠粗部分的产生、因此能够实现不存在产生缠绕散乱和缠绕松弛的情况的缠绕形态。
详细而言,如果是未经低耐力化处理的通常的平角线条体的情况,由于能够一边充分地赋予卷绕张力一边对卷筒进行横动缠绕,因此即使在横动螺距P=1.0×p的设定下进行横动缠绕,也能够将由于层间的摩擦阻力低而产生缠绕松弛的情况限定于最小限。并且,通过在横动螺距P=1.0×p的设定下进行横动缠绕,由于沿卷筒轴向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隙小,因此不会产生在卷筒轴向上所述跨越部分相对于除该跨越部分以外的部分体积增大(凸形状)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的情况下,由于不对平角线条体施加张力且卷绕使得不产生缠绕散乱,因此,如上所述地,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
在通过横动缠绕来对卷筒跨多个层进行缠绕重叠的情况下,针对每个绕层形成所述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所述轴向跨线。
但是,通过横动螺距P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尤其存在呈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一致的缠绕形态的情况,在上述缠绕形态的情况下,该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一致的部分为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比较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其为容易产生缠绕散乱的缠绕形态。
因此,在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即使是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施加负载且不产生缠绕松弛地予以卷绕,能够防止缠粗部分的产生,因此能够实现不存在产生缠绕散乱的缠绕形态。
这里,所述跨越部分为,构成所述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所述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部分。
详细而言,在通过横动缠绕而对卷筒跨多个层缠绕重叠而得到的多个的绕层中,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与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均为螺旋状的配列,表示各自的配列部分的配列方向的螺旋的引导角在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与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上正负相反。
因此,当通过横动缠绕而对卷筒跨多个层に缠绕重叠时,在多个绕层中,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被配列为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在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上必然构成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部分,将该跨过的部分设定为上述的跨越部分。
另外,上述的沿卷筒轴向不限定于与卷筒轴向平行的方向,其可以是相对于卷筒轴向倾斜的方向,也表示至少包含卷筒轴向的分量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线条体卷取方法,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鼓起的缠粗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线条体卷取方法,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通过所述横动缠绕,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针对每个绕层形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在使所述预定得横动螺距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线条体卷取装置,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鼓起的缠粗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及线条体卷取装置,即使不对卷筒施加负载地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也能够不产生缠绕松弛和缠绕散乱等地保持于期望的排列缠绕的状态,也能够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从卷绕于卷筒的状态流畅地进行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钎焊电镀线的制造装置的概要图;
图2为卷取机构的说明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卷筒横动式卷取器的说明图;
图4(a)和图4(b)为示意性说明在P=p×2.0倍的设定下将电镀线卷绕于卷筒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5(a)为图4中的A-A线端视图,图5(b)是图4中的B-B线端视图;
图6(a)和图6(b)为示意性地说明在P=p×2.5倍的设定下将电镀线卷绕于卷筒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a)为图6(b)中的A-A线端视图及、图7(b)是B-B线端视图;
图8为表示卷筒下落试验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表示卷筒下落试验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0为表示P=p×1.2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的卷绕形态的照片;
图11为表示P=p×1.2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的卷绕形态的照片;
图12为表示P=p×1.2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的卷绕形态的照片;
图13为表示P=p×2.0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的卷绕形态的照片;
图14为表示P=p×2.0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的卷绕形态的照片。
标号说明:
1b…电镀线
10…电镀线卷绕卷筒
80…横动式卷取单元
200…卷筒
201…卷筒筒体部
202…卷筒凸缘部
130…跨越部分
130L…轴向跨线
131…凸状部分
132…凹状部分
133…凹凸状缠粗部分
P…横动螺距
p…额定螺距
n…第n层、n-1…第n-1层、n+1…第n+1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钎焊电镀线的制造装置11包括:对被电镀线1a执行电镀前处理的电镀前处理机构2;对被电镀线1a的表面实施钎焊电镀的电镀机构61;以及对表面实施了电镀的电镀线1b进行卷取的卷取机构71。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钎焊电镀线的制造装置11的说明图。
在被电镀线1a中,使用通过另外准备的平角线制造机(未图示)而将无氧铜(OFC)轧制成厚0.05~0.5mm、宽度0.8~10mm,更优选的是厚0.08~0.24mm、宽度1~2mm的平角铜线。
所述电镀前处理机构2主要包括:供应器12、加热处理炉22、酸洗净槽31、超声波水洗净槽41及软化退火炉51。
供应器12通过圆筒旋转卷绕于圆筒的状态下的被电镀线1a,顺次使该被电镀线1a解开并将其供应给生产线。对应需要,供应器12可以是附带储线器功能的结构,也可以是以通常的横向放出方式进行放出的结构。
加热处理炉22与后述的软化退火炉51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其以如下外观形状构成,即:相对于厚度方向而言在行进方向上更长的长方体形状。加热处理炉22倾斜配置,使得沿行进方向而言,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比上游侧端部的位置低。设定加热处理炉22的内部以使其形成约200℃的设定温度的蒸气气氛。
另外,在相对于加热处理炉22而言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冷却水槽23,其对通过加热处理炉22的内部的被电镀线1a进行冷却。加热处理炉22的下游侧端部与冷却水槽23通过连结管24彼此连结,所述连接管24将被电镀线1a引导至冷却水槽23使得从加热处理炉22导出的被电镀线1a不与空气接触。
作为洗净机构30的酸洗净槽31贮存有对被电镀线1a的表面进行酸洗净的磷酸系洗净液32。
在作为洗净机构30的超声波水洗净槽41中贮存有水43,该水43用于用另外设置的超声波水洗净机42将附着于被电镀线1a的表面上的水溶性润滑剂或其他杂质洗净。在超声波水洗净槽41的底面,沿被电镀线1a的行进方向配置构成超声波水洗净机42的一部分的超声波振动板42a。在超声波水洗净槽41的上方设置空气吹扫器45,该空气吹扫器45从被电镀线1a的行进的轨道上的侧方向向被电镀线1a吹空气。
所述软化退火炉51倾斜配置,使得与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相比下游侧端部的位置逐渐降低。所述软化退火炉51包括:软化退火炉主体52,其与加热处理炉22同样地以长方体形状构成;管状的鞘管53,其被配置为贯穿所述软化退火炉主体52,并具有允许被电镀线1a的插入的内径;以及加热器(省略图示),其配置在软化退火炉主体52的内部,并对该内部进行加热。
鞘管53的内部通过从还原气体供应部57流入还原气体G而使内部为还原气体气氛。
电镀机构61包括贮存有溶融钎焊电镀液63的溶融钎焊电镀槽62,溶融钎焊电镀液63设为260℃的设定温度并使用溶融锡(Sn-3.0Ag-0.5Cu)。
在溶融钎焊电镀槽62的内部配置槽内方向转换辊64,该槽内方向转换辊64使表面上附着有溶融钎焊电镀液63的电镀线1b的行进方向的方向转换为铅直上方。
此外,在槽内方向转换辊64的铅直上方具有槽上方向转换辊65,槽上方向转换辊65将电镀线1b从朝着铅直上方的行进方向转换为朝向卷取机构71的方向。
槽内方向转换辊64及槽上方向转换辊65通过直径比通常的φ20mm左右的辊更大的例如φ100mm左右的辊构成。此外,槽内方向转换辊64及槽上方向转换辊65通过各自具有的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以与卷取机构71所具有的后述的卷筒200的旋转速度大致相同的旋转速度而自身积极地主动旋转,以与基于卷取机构71的卷取速度同步的方式进行电镀线1b的方向转换。
接下来,使用图2及图3对卷取机构71进行说明。
图2是示意性示出卷取机构71的说明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卷取机构71所具有的横动式卷取单元80的说明图。
卷取机构71包括:横动式卷取单元80;以及在横动式卷取单元80的上游侧,向该横动式卷取单元80侧供应电镀线1b的供应单元90。
供应单元90包括:被配置为将电镀线1b向横动式卷取单元80引导的多个引导辊91(91a、91b、91c、91d、91e);以及经由引导辊91来抽取行进的电镀线1b的抽取绞盘92。
在供应单元90中可以包括卷取张力调节辊,该卷取张力调节辊在抽取电镀线1b时会作为对施加于电镀线1b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卷取张力调节器。
抽取绞盘92具有马达(省略图示),其通过该马达的驱动而主动地旋转,并确定从电镀前机构2跨电镀机构61而行进的电镀线1b(被电镀线1a)的行进速度。
抽取绞盘92抽取电镀线1b并将其送至下游侧,由此向横动式卷取单元80侧供应电镀线1b。
横动式卷取单元80包括:控制部;图3所示地使卷筒200绕轴旋转的卷筒旋转机构110;以及使卷筒200在卷筒轴向上往返移动的往返移动机构120,该横动式卷取单元80将电镀线1b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排列缠绕,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卷绕层的外侧,通过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式缠绕,由此构成使电镀线1b在卷筒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
控制部虽未图示,但其实行如下控制:一边通过卷筒旋转机构110使卷筒200绕轴旋转,一边通过往返移动机构120重复使卷筒200向轴向的两侧往返的动作,以预定的横动螺距对卷筒筒体部201以横动式缠绕低耐力化的电镀线1b。
卷筒旋转机构110包括:使卷筒200绕其轴旋转的卷取驱动部111;将卷取驱动部111的旋转传递给卷筒200侧的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卷取轴112;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承该卷取轴112的支承台113。
在卷取轴112的前端部包括卷筒安装部112a,该卷筒安装部112a允许如下卷筒200的安装,即:该卷筒200的卷筒轴向与配置在上游侧的引导辊91e的轴向一致。
往返移动机构120包括:至少具有卷筒轴向长度的螺丝轴121;往返可动部122;以及往返移动驱动部123。
往返可动部122与卷筒旋转机构110的支承台113整体固定,通过往返移动驱动部123的驱动而沿螺丝轴121往返移动。由此,卷筒200与卷筒旋转机构110共同以相当于卷筒轴向的长度的行程执行往返动作。
往返移动机构120可以在螺丝轴121中的隔出与卷筒筒体部201的长度对应的间隔的卷筒筒体部端部对应位置上,适当设置对往返可动部122到达了当该卷筒筒体部端部对应位置进行检测的端部到达检测传感器124(参照图3)。
接下来,对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钎焊电镀线的制造装置11的钎焊电镀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钎焊电镀线的制造方法执行如下工序,即:对于被电镀线1a进行电镀前处理的电镀前处理工序;以及经由在被电镀线1a的表面上实施钎焊电镀的电镀工序来制造电镀线1b,在执行了电镀前处理工序与电镀工序的期间,进行卷取电镀线1b的卷取工序。
电镀前处理工序为如下工序,其依次执行加热处理工序、酸洗净工序、水洗净工序及软化退火工序。
在加热处理工序中为如下工序:通过使被电镀线1a在设成了蒸气气氛的加热处理炉22的内部行进,来蒸汽洗净被电镀线1a的表面。通过该蒸气洗净,能够使附着于被电镀线1a的表面上的水溶性润滑剂或其他的杂质从表面分离而易于除去。
通过加热处理炉22之后的被电镀线1a在通过连结管24之后行进而经过贮存在冷却水槽23的内部的冷却水,由此被冷却至预定的温度。
在酸洗净工序中,通过使其在贮存于酸洗净槽31中的磷酸系的洗净液32中行进,对行进于其中的被电镀线1a的表面进行酸洗净。
在水洗净工序中,在超声波水洗净槽41中,对被电镀线1a的表面进行超声波水洗净,除去附着于该被电镀线1a的表面的水溶性润滑剂或其他杂质。
在软化退火工序中为如下工序:将内部设成还原气体气氛,并且使被电镀线1a在加热至约800℃左右的软化退火炉51的内部行进,由此对该被电镀线1a进行软化退火而执行低耐力化,并且还原被电镀线1a的表面的氧化层。
在接下来的电镀工序中,被电镀线1a在贮存于溶融钎焊电镀槽62中的溶融钎焊电镀液63中行进,由此使溶融锡附着于被电镀线1a的表面。
从软化退火炉51的内部所导出的被电镀线1a被引导至浸入溶融钎焊电镀液63中。
浸入溶融钎焊电镀液63的被电镀线1a在其表面上附着溶融钎焊电镀液63,而形成表面整体被溶融钎焊电镀液63覆盖的电镀线1b。电镀线1b在溶融钎焊电镀槽62的内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槽内方向转换辊64在溶融钎焊电镀槽62中行进的过程中将该被电镀线1b的方向转换为铅直上方,并将其从溶融钎焊电镀槽62向铅直上方导出,所述槽内方向转换辊64包含于溶融钎焊电镀槽62中。
电镀线1b在从溶融钎焊电镀槽62被导出后,通过槽上方向转换辊65转换了方向,而向卷取机构71侧行进。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卷取工序中,在对于被电镀线1a进行上述的电镀前处理工序及电镀工序的期间,在卷取机构71中供应单元90的抽取绞盘92抽取电镀线1b,并且在横动式卷取单元80中将经过上述工序的电镀线1b排列缠绕在卷筒200上。
详细而言,在卷绕工序中,通过适当改变往返移动机构120的往返移动驱动部123(马达)的速度或扭矩,能够将在卷筒筒体部201上以横动式缠绕电镀线时的横动螺距设定为任意的值。
在卷取工序中,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在设定为如下值的设定下对卷筒筒体部201以横动式缠绕电镀线1b,所述值用于:防止在卷绕电镀线1b的卷筒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线条体(wire body)鼓起的缠粗部分。
详细而言,在将所述横动螺距设为P并将所述额定螺距设为p时,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1.0×p<P<2.0×p且2.0×p<P<3.0×p。
即,设定横动螺距P,使其在1.0倍×p<P<3.0倍×p的范围内且为除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以外的值。
另外,在卷取工序中,设定使得往返可动部122在螺丝轴121上移动的速度大致同速,由此,在卷绕于卷筒筒体部201的电镀线1b从卷筒筒体部201的轴向的一端侧到达另一端侧或从另一端侧到达一端侧的期间,卷筒200以大致相同速度一边在卷筒轴向上移动一边卷绕电镀线1b。
往返可动部122虽然也能够沿卷筒轴向以每个预定的横动螺距分步地重复移动和停止的断续的移动,但是当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设置以使其以大致相等速度移动,并相对于卷筒200以每个预定的横动螺距排列缠绕时,会减少由于卷筒200反复加减速而施加于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的负载。
上述的钎焊电镀线制造装置11及制造方法能够获得以下的各种作用、效果。
钎焊电镀线的制造装置11分别从电镀线1b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至下游侧以如下顺序串联式配置、即一连串配置以下部件:作为电镀前处理机构2的供应器12、加热处理炉22、酸洗净槽31、超声波水洗净槽41及软化退火炉51、作为电镀机构61的溶融钎焊电镀槽62、以及卷取机构71。
如上所述,通过一连串配置各机构并连续地执行各工序,能够防止在制造中经低耐力化处理的电镀线1b行经无用的距离,从而能够减少在行进中施加于电镀线1b的负载。
因此,能够获得使0.2%耐力值充分降低的期望质量的电镀线1b,并能够通过稳定地获得上述电镀线1b而使产品成品率提高并使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卷取装置11及卷取工序中,将针对电镀线1b的卷筒筒体部201的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更大的值,并且在设定为如下值的设定下对卷筒筒体部201以横动式缠绕电镀线1b,所述值用于:防止在卷绕有电镀线1b的卷筒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鼓起的缠粗部分。
由此,能够大幅度地避免电镀线1b的缠绕偏离的影响,并能够防止产生缠绕散乱或缠绕松弛。
详细而言,为了保持于使电镀线1b的0.2%耐力值低的值,需要在低张力下将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当如上所述地在低张力下将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时,会更显著地产生易于产生缠绕松弛、缠绕偏离的问题。
例如,当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时,与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情况比较而言,由于卷筒轴向上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隙小,因此通过所述多个配列部分的配列而构成的绕层表面呈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几乎无间隙的状态,由具有该间隙所引起的凹凸的影响被缓和而形成大致平坦形状。
当电镀线1b为平角线时,在卷筒轴向上配列多个电镀线1b所构成的绕层的表面尤其会被构成作为摩擦阻力少的平滑面。
并且,一般,在向卷筒200以横动式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时,与未经低耐力化处理的通常的电镀线比较而言,其要在低卷绕张力下对于卷筒200进行横动式缠绕以使负载不施加于该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
这样一来,在将电镀线1b缠绕重叠在卷筒200上时,在跨多个层积的绕层中,构成预定的绕层的电镀线1b产生有形成缠绕松弛、缠绕解开等问题。
对此,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其与额定螺距p的1.0倍的情况比较而言,能够确保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隔,从而设置成绕层的表面呈适度的凹凸形状的卷绕状态,因此能够使绕层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
由此,能够大幅度地避免电镀线1b的缠绕偏离的影响,并能够防止产生缠绕解开或缠绕松弛。
另外,如上所述,当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时,根据横动螺距P从而得自经验而会知晓: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会产生在卷绕有电镀线1b的卷筒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上与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因此,即便在横动螺距P大于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当中,也能够通过设定为不形成缠粗部分的值,来设置成难以产生缠绕散乱或缠绕解开的方式。
详细而言,缠粗部分对应于横动螺距P的设定值而产生,例如,针对每个预定的横动螺距P,基于沿卷筒轴向配列有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干扰等而缠乱的状态下卷绕等各种原因而产生。
如果产生缠粗部分,则在该部分当从卷筒200送出电镀线1b时容易挂住,并容易形成缠绕散乱。如果产生缠绕散乱,则会由于缠绕散乱部分覆盖送出部分而干扰,当从卷筒200送出电镀线1b时更进一步地容易挂住。
因此,在避免缠粗上重要的是适当地设定横动螺距P。
对此,通过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P设定为防止在卷绕电镀线1b的卷筒周向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线条体鼓起的缠粗部分的值,由此不产生缠乱等而呈稳定的缠绕状态,因而难以产生缠绕散乱。
因此,在将电镀线1b从卷绕于卷筒200的状态下送出该电镀线1b时,由于不存在电镀线1b的送出部分例如与缠绕散乱部分相干扰、挂住的情况,因此能够不对卷筒200施加负载地送出电镀线1b。
因此,在将电镀线1b从卷绕于卷筒200的状态下送出时,由于未对电镀线1b施加过大的负载,因此电镀线1b不会纵弯曲,并且能够将电镀线1b的质量确保为0.2%耐力值低的优良的质量。
此外,当将电镀线1b从卷绕于卷筒200的状态下送出时,不需要如下麻烦,即:由于电镀线1b的送出部分挂住缠绕散乱部分,从而中断电镀线1b的送出,例如消除电镀线1b的送出部分与缠绕散乱部分的干扰或更换其他不同的卷筒200,因此,能够提高太阳电池的生产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卷取工序中,在将所述横动螺距设为P并将所述额定螺距设为p时,是在1.0倍×p<P<3.0倍×p的设定下进行卷取。
如上所述,通过将横动螺距设定为1.0倍×p<P的范围,能够不对卷筒200施加负载来卷绕电镀线1b,并且能够在稳定的卷绕形态下卷绕,从而能够流畅地从卷筒200送出电镀线1b。
详细而言,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小于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的情况下,在沿卷筒轴向错开横动螺距P来卷绕电镀线1b时,在将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的配列部分中,在卷筒轴向上彼此相邻的配列部分的一者搭上另一者等而倾斜的可能性变高。当在上述倾斜着的状态下配列而得到的配列部分的外侧的层上进一步缠绕重叠电镀线1b时,将会产生缠粗并呈易缠绕散乱的不稳定的卷绕状态。
在上述卷绕状态的情况下,流畅的送出会被阻碍或在该电镀线1b中产生歪曲,0.2%耐力值增高,从而难以确保其作为太阳电池用连接导线的质量。
因此,将横动螺距P设定于1.0倍×p<P的范围。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将横动螺距P设定于P<3.0倍×p的范围,即使在低张力下对于卷筒200卷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时,电镀线1b也不会相对于卷筒轴向产生缠绕偏离,能够防止缠绕松弛、缠绕散乱的产生。
详细而言,在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时,通过在低张力下卷绕电镀线1b,抑制了施加到电镀线1b的负载。
然而,在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的情况下,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大体上皆为无间隙的状态,因此易于产生绕层间的滑动,易于产生缠绕解开。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p的1.0倍大的值,确保绕层之间的适度摩擦并防止了缠绕解开。
但是,另一方面,横动螺距P越大,则卷绕于卷筒200的电镀线1b呈与卷筒轴向的垂直方向相对的引导角大的螺旋状的卷绕轨道。换言之、螺旋状地卷绕于卷筒200的电镀线1b的与卷筒轴向相对的倾斜角度减小。
这样一来,在卷绕于卷筒200的电镀线1b上,在卷筒轴向上,该电镀线1b自身的复原力大幅度作用于电镀线1b的卷绕轨道更短的方向、即螺旋的引导角度更小的方向上,从而会产生如下问题:更易产生缠绕偏离,并且产生了缠绕偏离的情况下的缠绕松弛的程度也更大。
此外,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3.0倍以上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卷绕呈与卷筒200的垂直方向相对的引导角大的螺旋状,则需要使得电镀线1b在卷筒轴向上拉伸来对卷筒200卷绕该电镀线1b,因此施加于电镀线1b的负载增大。
此外,在当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3.0倍以上时将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的状态下,还会产生如下问题:电镀线1b易扭曲、形成扭曲性、容易产生角部凹陷等变形。
与此相对,通过将横动螺距P设置为小于额定螺距p的3.0倍的值,即使是在低张力下对卷筒200所卷绕的电镀线1b,也不会相对于卷筒200产生缠绕偏离,能够防止缠绕松弛、缠绕散乱的产生。
另外,在对于卷筒200进行卷绕时,由于不需要对电镀线1b赋予向卷筒轴向配线的卷绕张力,因此能够抑制负载施加于电镀线1b。另外,由于不会对卷筒200卷绕成引导角大的螺旋状,因此能够防止产生电镀线1b扭曲、形成扭曲性、或角部凹陷等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镀线1b的卷取方法中,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200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并且在排列缠绕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必然形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构成外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
因此,在使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
即,通过将所述横动螺距P设定为至少除了所述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以外的值,由此能够避免后述的产生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缠绕形态。
关于这点,使用图4至图7进行详细说明。
图4(a)及图4(b)为展开图,其示意性示出了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的情况下,沿卷筒轴向卷绕电镀线1b而得到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
图6(a)及图6(b)为展开图,其示意性示出了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2.5倍的值的情况下,沿卷筒轴向卷绕电镀线1b而得到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
图4(a)、图4(b)以及图6(a)、图6(b)均由于简略,而省略在确定额定螺距p的基础上所考虑的间隔或电镀线1b的厚度,并且仅简略图示出缠绕数为第(n-1)层、第n层及第(n+1)层的3层。
在图4(a)以及图6(a)中,跨多个层层积而得到的绕层中,以实线表示由将电镀线1b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配列而得到的多个配列部分所构成的第n层的绕层,并以虚线表示在第n层的绕层的一个内侧的层中由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配列而得到的多个配列部分所构成的第(n-1)层的绕层。
在图4(b)以及图6(b)中,以实线表示由将电镀线1b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配列而得到的多个配列部分所构成的第(n+1)层的绕层,并以虚线表示相对于第(n+1)层的绕层在一个内侧的层中,由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配列而得到的多个配列部分所构成的第n层的绕层。
另外,图5(a)是图4(b)的A-A线端视图,图5(b)是图4(b)的B-B线端视图。图7(a)是图6(b)的A-A线端视图,图7(b)是图6(b)的B-B线端视图。
如图4(a)、图4(b)以及图6(a)、图6(b)所示,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构成内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的引导角(α)与构成外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的引导角(-α)为彼此翻转的方向、即相对于与卷筒轴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相反的方向。
因此,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在构成外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中,在卷筒周向的至少一部分(在卷筒周向上两处)上产生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130、即重合的部分(交叉点)。
上述的跨越部分130沿卷筒轴向多个排列的线被形成作为轴向跨线130L(交叉线)。
这里,如图4至图7所示,相对于构成第(n-1)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构成第n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跨过其的跨越部分130沿卷筒轴向配列而由此构成的轴向跨线130L被设定为轴向跨线130La,相对于构成第n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构成第(n+1)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跨过其的跨越部分130沿卷筒轴向配列而由此构成的轴向跨线130L被设定为轴向跨线130Lb。
并且,例如如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所示,根据横动螺距P的设定,在图4(a)、图4(b)以及图5(a)、图5(b)中,特别是如图4(b)及图5(b)所示,当跨多个层层积绕层时,轴向跨线130L(130La、130Lb)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偏集于一处(一致)的情况下,轴向跨线130L中的跨越部分130所层积的部分形成凸状部分131,除跨越部分130以外的部分形成凹状部分132。因此,在如上所述轴向跨线130L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偏集于一处(一致)的情况下,在该一致的部分上形成凸状部分131和凹状部分132沿卷筒轴向排列的凹凸状缠粗部分133。
如上所述,轴向跨线130L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一致的缠绕形态、即产生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形态产生于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预定的值的情况下,成为产生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缠绕形态的可能性随增大横动螺距P而增高。
另外,得于实验可以明了的是:如图4及图5所示,轴向跨线130L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一致的缠绕形态、即上述的产生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缠绕形态产生于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所述额定螺距p的2.0倍附近的值的情况。
与此相对,如图6及图7所示,例如如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2.5倍的值的情况所示,根据横动螺距P的设定,通过第(n-1)层与第n层构成的轴向跨线130La以及由第n层与第(n+1)层构成的轴向跨线130Lb在卷筒周向上不一致,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使轴向跨线130L能够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分散于卷筒周向,因而能够防止凸状部分131和凹状部分132沿卷筒轴向排列的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产生。
因此,由于要避免该各层中产生的凹凸状缠粗部分133在周向上偏集于一处的缠绕形态,因此优选的是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除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以外的值。
下面,关于效果确认实验进行说明。
(效果确认实验)
在本实验中,以每个预定的横动螺距P制成多个电镀线卷绕卷筒10,该电镀线卷绕卷筒10对卷筒200连续地横动式缠绕电镀线1b而得到,以这些电镀线卷绕卷筒10为基础,在将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卷取于卷筒200上的基础上,验证了在示出缠绕散乱难度的卷绕特性的观点下优选的横动螺距P。
卷取于卷筒200上的电镀线1b为如下电镀线:其在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而经低耐力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表1所示的条件制造使得电镀厚度为40μM。
【表1】
实验条件
使用尺寸…平角线(0.16×2.0(w)mm)
无铅焊锡电镀线(电镀厚度40μM)
卷取机规格:平角卷取机(卷筒横动式卷取机)
卷取张力:1.5N下固定(砝码:150g一个)
线速…13m/min(电镀厚度40μM目标的线速)
卷筒筒体部的轴向的长度L…90mm
卷筒筒体部的直径…100mm
额定螺距…2.4mm
如表2所示,横动螺距P设定为从为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至以2.8倍的预定的倍率相乘得出的值的合计15种,其制定了合计15种对应于各横动螺距P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
额定螺距p考虑电镀线1b的宽度和卷筒轴向的长度等的间隙而设定为对电镀线1b的宽度(w=2.0mm)加上0.4mm而得的2.4mm,以使沿卷筒轴向配列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彼此之间不搭叠。
【表2】
Figure BDA00002220970500261
在本实验中,关于上述的15种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各自进行缠绕形态的外观评价和下落试验,基于这些结果在卷绕特性的观点下优选的横动螺距P得以明了。
在缠绕形态的外观评价中,分别确认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表面外周是否有凹凸以及是否有鼓起。
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表面外周的凹凸是指: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在卷筒200的半径方向上为凹状的凹部分和为凸状的凸部分沿卷筒轴向交替地重复的构成的凹凸状缠粗部分133。
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表面外周的鼓起是指: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卷筒轴向的大致整体鼓起的部分。
另外,卷筒下落试验基于以下要点来执行。
如图8所示,首先,拿起电镀线卷绕卷筒10直至相对于水平的水泥地2.0cm(H)的高度,通过使其从设成卷筒轴向呈水平的姿势的状态自然下落而施加冲击。
当重复上述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下落时,卷缠在卷筒200筒体部上的电镀线1b由于下落的冲击而产生与卷筒筒体部201的轴向的两侧所具有的卷筒凸缘部202相对的偏离,在卷筒凸缘部202与电镀线1b之间产生间隙。通过测厚规来测量该间隙,对直至预定的间隙(0.5mm、1.0mm、2.0mm)为止的下落次数进行计数,并针对每个横动螺距P作出比较。
即,直至卷筒凸缘部202与电镀线1b之间达到预定的间隙的卷筒200的下落次数越多,则表示越难产生缠绕散乱,在本卷筒下落试验中,在直至卷筒凸缘部202与电镀线1b之间的间隙为2.0mm的下落次数小于10次的情况下设作“不合格”,在当10回以上的情况下设作“合格”。
在本卷筒下落试验中,由于要减少由下落引起的缠绕散乱的偏集,因而在每一次下落,将预定的水平姿势下的下落和相对于该水平姿势使卷筒轴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方向翻转而得到的水平姿势下的下落设置成一组来进行该卷筒下落试验。卷筒凸缘部202与电镀线1b之间的间隙的测量分别关于测量时轴向的一侧与另一侧,并采用大的那者的值。
上述的缠绕形态的外观评价和卷筒下落试验的结果如所述表2及图9所示。
图9是针对每次上述的15种的横动螺距P的设定而将在卷筒下落试验中卷筒凸缘部202与电镀线1b之间的间隙为2.0mm的情况的下落次数曲线化而得到的。
如表2所示,在验证缠绕散乱特性的卷筒下落试验中,如果着眼于结果为“不合格”的横动螺距P的设定下的缠绕形态的外观评价的结果,可以知道的是,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上,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了凹凸部分和鼓起部分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该结果,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的凹凸部分或鼓起部分与示出卷绕特性的下落次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以知道的是,在设置成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不产生凹凸部分和鼓起部分的这二者这样的缠绕形态在防止缠绕散乱上尤为重要。
例如,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的情况下,如图13及图14的照片所示,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上产生了凹凸部分,其如图4(b)及图5(b)所示,为形成沿卷筒轴向凸状部分131与凹状部分132交替呈现的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缠绕形态。
凸状部分131与凹状部分132产生大概从3mm至8mm左右的高低差。
在该凹凸部分中,当着眼于凸部时,如图5(b)所示,其是跨越部分130层积而得到的凸状部分131,所述跨越部分130是不同层的配列部分跨过卷绕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而得到的。
并且,实际上,当以手指轻触凸状部分131时,其会向凹状部分132一侧形成缠绕散乱、缠绕偏离,因此证明了如下事实,即:在缠绕散乱的观点下,作为会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上产生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缠绕形态的额定螺距p的2.0倍的值并不优选。
另外,在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的情况下的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卷筒下落试验之前,由于卷筒轴向上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是在彼此之间基本无间隙的状态下排列,因此当初看时会想成其在均匀的缠绕形态下难以发生缠绕散乱。
但是,在卷筒下落试验之后,当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时,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确认到鼓起部分,在下落试验成为“不合格”。
因此,能够在实际上证明如下事实:在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中,需要在设定于低卷绕张力的设定下对卷筒200卷绕电镀线1b以使负载不施加于电镀线1b,在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的情况下,由于以跨多个层层积的方式卷绕而得到的电镀线1b的卷绕层之间的摩擦阻力尤其减小,容易形成缠绕散乱。
此外,如图9所示,虽说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范围后半的情况或为2.0倍范围,在卷筒下落试验中未必为“不合格”,但可以明白的是,随着横动螺距P变为比相对于额定螺距p的1.0倍的值更高的值,在卷筒下落试验中为不合格的情况增多。
例如,当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2.0倍后半的值时,卷筒下落试验结果均为“不合格”,能够确认优选的是其为2.5倍以下。
此外,当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2.0倍后半的值时,在卷绕于卷筒200上的电镀线1b中、形成习惯性而产生扭曲。
根据这点,能够确认优选的是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2.5倍以下。
与此相对,当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1.2倍的值时,卷筒下落试验的结果为“合格”。除此以外,例如当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8倍或2.5倍时,在下落试验中为“合格”。
关于这些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缠绕形态的外观评价如表2所示,在外周表面上不产生凹凸部分及鼓起部分的任一者,如图10及至图12的照片所示,呈电镀线1b沿卷筒轴向稳定的缠绕形态。
在图10中的照片中,缠绕于卷筒200上的电镀线1b的一部分向卷筒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但是其为电镀线1b的顶端部分,而不是由缠粗所引起的。
即,通过横动缠绕,以预定的横动螺距P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201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电镀线1b,并且通过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形成由电镀线1b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排列部分所构成的卷绕层跨多个层层积的缠绕形态,进而呈如下缠绕形态,即: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必然形成构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构成外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电镀线1b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镀线1b卷取方法,将横动螺距P设作所述轴向跨线130L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例如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1.2倍、1.8倍或2.5倍,因此,能够使其分散以使得轴向跨线130L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不一致,从而能够防止凹凸状缠粗部分133的形成。
实际上即使以手指等碰触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也不会产生缠绕偏离,从而不会产生缠绕散乱或缠绕解开。
由此,在本实验的条件下,优选的是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2倍、1.8倍、2.5倍的情况,很明显,这些值在需要将0.2%耐力值保持于低的值的用作太阳电池的导线上是尤其优选的横动螺距P。特别是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2倍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基于螺旋状缠绕的螺旋轨道的引导角抑制得较小,因此未受到电镀线1b的扭曲的影响,因而可以说其是特别优选的值。
另外,在效果确认实验中,在与所述表1的设定条件、制造条件不同的条件下,在与上述的效果确认实验相同的要点下进行了对卷筒200横动式缠绕电镀线1b的补充性、追加性实验(以下,称为“追加试验”。)。
在该追加实验中,例如,对卷筒轴向的长度等不同尺寸的卷筒200卷绕电镀线1b,或将额定螺距p设定为不同的值等,以设定成与所述表1的设定条件、制造条件不同的条件。
追加实验的结果如下,在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或2.0倍时,如图9所示,与上述的效果确认实验一样,其为不合格的结果,很明显,其为容易形成缠绕散乱的缠绕形态。由此,在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0倍或2.0倍时,能够确认所谓呈容易形成缠绕散乱的缠绕形态的重现性,设定为除这些值以外的值则是有效的。
相反,当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2倍的值时,卷筒下落试验的结果为“合格”,能够确认所谓难以形成缠绕散乱的重现性。由此,能够确认横动螺距P设定为额定螺距p的1.2倍的值是优选的。
此外,在横动螺距P为从额定螺距p的1.0倍至2.5倍以下的范围内,除横动螺距P为额定螺距p的1.2倍的值以外,如作为优选的缠绕形态的值为上述的额定螺距p的1.8倍或2.5倍的情况所示,能够确认所谓卷筒下落试验的结果为“合格”的横动螺距P的值断续地呈现的与上述的实验相同的倾向。
但是,这些值由于卷筒轴向的长度等制造条件或制造过程产生的误差的影响,未必与上述的横动螺距P的值完全地一致,不限制于必须存在重现性。
但是,通过以下的步骤,能够流畅且正确地查明该制造条件下的最优的横动螺距P的值。
首先,在将横动螺距P设定为除额定螺距p的1.2倍的值以外的优选的值的情况下,在从额定螺距p的1.0倍至2.5倍的范围内,并且经验性地将除容易形成缠绕散乱的概率高的额定螺距p的2.0倍附近的预定值作为假设值设定。
然后,在将横动螺距P作为所述假设值的设定下进行卷绕,当在卷绕中途假如成为在外周面上形成凹凸或产生鼓起部分的缠绕形态时,将横动螺距P的值设定修改为作为额定螺距p的1.8倍或2.5倍的上述的优选的预定的值附近的值来进行卷绕,由此能够流畅地查明在该制造条件下的最优的横动螺距P的值。
另外,上述的横动螺距P在对卷筒200横动式缠绕电镀线1b的期间,不限制于在固定值上固定,也可以以在对卷筒200卷绕电镀线1b的中途能够变更横动螺距P的方式构成,以使得不会在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凹凸部分或产生鼓起部分。
如上所述,当正在将电镀线1b卷绕于卷筒200时,确认电镀线卷绕卷筒10的外周表面上有没有产生凹凸部分或鼓起部分的方法为通过目测确认,从而可以通过以手动方式输入任意的横动螺距P来改变横动螺距P的值。
或者,当正在横动缠绕时通过传感器实时地测定有没有形成凹凸部分或鼓起部分,在基于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为形成有凹凸部分或鼓起部分的情况下,可以以自动变更横动螺距P的值的方式进行控制以消除凹凸部分和鼓起部分。
作为传感器,例如能够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或CCD相机。
在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中:
平角线条体与电镀线1b相对应,下同;
线条体卷绕卷筒与电镀线卷绕卷筒10相对应;
线条体卷取装置与横动式卷取单元80相对应;
缠粗部分与凹凸部分(凹凸状缠粗部分133)或鼓起部分相对应。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实施方式构成。
例如,卷取机构71不限于组装在电镀线的制造装置11中的结构,可以组装在其他装置中或者单独构成。
另外,卷取机构71不限于具有横动式卷取单元80与供应单元90这二者,例如可以是仅具有横动式卷取单元80。

Claims (11)

1.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
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条体卷绕卷筒,其中,
在将所述横动螺距设为P并将所述额定螺距设为p时,设定为1.0×p<P<3.0×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条体卷绕卷筒,其中,
设定为1.0×p<P<2.0×p且2.0×p<P<3.0×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条体卷绕卷筒,其中,
设定为P<1.5×p。
5.一种线条体卷绕卷筒,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
通过所述横动缠绕,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针对每个绕层形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在使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
6.一种线条体卷取方法,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
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横动螺距设为P并将所述额定螺距设为p时,设定为1.0×p<P<3.0×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其中,
设定为1.0×p<P<2.0×p 且2.0×p<P<3.0×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条体卷取方法,其中,
设定为P<1.5×p。
10.一种线条体卷取方法,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
通过所述横动缠绕,在卷筒半径方向的内侧与外侧相邻的绕层中,针对每个绕层形成轴向跨线,该轴向跨线是构成外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跨过构成内侧的绕层的平角线条体的配列部分的跨越部分沿卷筒轴向排列而得到的,在使所述预定得横动螺距满足1.0×p<P<1.5×p的范围内,设定为所述轴向跨线针对每个绕层而言在卷筒周向上分散的值。
11.一种线条体卷取装置,以预定的横动螺距从卷筒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对卷筒筒体部排列缠绕低耐力化处理过的平角线条体,并且在排列缠绕而得到的绕层的外侧从卷筒轴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重复排列缠绕的横动缠绕,由此将平角线条体在卷筒的半径方向上缠绕重叠,其中,
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比额定螺距的1.0倍大的值,并且将所述预定的横动螺距设定为如下值,该值用于防止在卷绕平角线条体的卷筒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上产生与卷筒周向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言平角线条体鼓起而得到的缠粗部分。
CN201210376242.1A 2011-09-30 2012-09-29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Active CN103030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7030A JP4999133B1 (ja) 2011-09-30 2011-09-30 線条体巻付けボビン、線条体巻取り方法、及び、線条体巻取り装置
JP2011-217030 2011-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0026A true CN103030026A (zh) 2013-04-10
CN103030026B CN103030026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79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6242.1A Active CN103030026B (zh) 2011-09-30 2012-09-29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999133B1 (zh)
KR (1) KR101476506B1 (zh)
CN (1) CN103030026B (zh)
TW (1) TWI498271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7985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水平往复收线方法
CN104097986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左右水平往复收线装置
CN104709765A (zh) * 2015-01-10 2015-06-17 安徽凯恩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线机
CN104816974A (zh) * 2014-02-03 2015-08-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粘合带贴附装置及方法、以及布线部件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4828635A (zh) * 2015-04-23 2015-08-12 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绕线机
CN104909210A (zh) * 2015-04-23 2015-09-16 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线缆绕线机
CN104960993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安徽天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式小型电缆线绕线装置
CN106865340A (zh) * 2017-03-24 2017-06-20 天津绪阳本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
CN108675044A (zh) * 2018-05-17 2018-10-19 湖州多啦美啦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均匀的快速小筒卷纱机
CN108689240A (zh) * 2018-04-10 2018-10-23 烟台大学 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滑动摩擦的高精度张力可调控的走线装置
CN108773735A (zh) * 2018-06-27 2018-11-09 芜湖韩大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线证券纸的安全线开卷装置
CN111032546A (zh) * 2017-07-29 2020-04-17 Stc纺织公司 用于将纱线卷绕成筒子的装置
CN111682459A (zh) * 2020-06-17 2020-09-18 朱昀 一种电子线束加工用穿管装置
CN111891841A (zh) * 2020-08-21 2020-11-06 赛奥机械(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自由度联动卷绕锭轴的卷绕机
CN113365933A (zh) * 2019-01-28 2021-09-0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包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2260B2 (ja) * 2014-09-04 2018-08-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巻き取り方法
CN104658705B (zh) * 2015-02-02 2017-01-11 启东市东方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漆包线筒的辅助收线治具
CN104966592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安徽天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线拉直收卷设备
CN106006187A (zh) * 2016-07-14 2016-10-12 谢潘祥 一种手动式小型电缆线绕线装置
JP7322331B2 (ja) * 2017-04-06 2023-08-08 宇部エクシモ株式会社 巻糸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98347A (zh) * 2017-08-03 2017-10-27 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膜丝卷绕机
CN107673122A (zh) * 2017-09-05 2018-02-09 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线收卷用的自动环绕包裹装置
EP3466642B1 (de) * 2017-10-06 2023-12-06 Nitto Advanced Film Gronau GmbH Verfahren zum aufwickeln eines materialstreifens
CN109775440A (zh) * 2017-11-10 2019-05-21 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径自适应装置
CN109250572B (zh) * 2018-09-08 2021-02-05 安徽再制造工程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焊丝卷绕伸缩装置
CN110077902B (zh) * 2019-04-27 2021-02-02 台州威旗塑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件的绕线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9528A (ja) * 1993-02-10 1994-08-30 Hitachi Cable Ltd 線材整列巻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769531A (ja) * 1992-01-22 1995-03-14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極細線巻替え装置及び方法
CN1934020A (zh) * 2004-02-27 2007-03-21 里特机械公司 交叉卷绕筒子及其制作方法
JP2009166991A (ja) * 2008-01-18 2009-07-30 Hitachi Cable Ltd 精密平角線巻取り用ボビン及び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1447A (ja) * 1996-07-18 1998-03-3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線材巻取り機の整列巻き制御装置
JPH1087168A (ja) * 1996-09-17 1998-04-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線材巻取り機の整列巻き制御装置
CA2389498A1 (en) * 2001-06-13 2002-12-13 Fumio Takahashi Method of winding optical fiber on reel
JP4411062B2 (ja) * 2003-12-25 2010-02-10 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 超砥粒ワイヤソー巻き付け構造、超砥粒ワイヤソー切断装置および超砥粒ワイヤソーの巻き付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9531A (ja) * 1992-01-22 1995-03-14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極細線巻替え装置及び方法
JPH06239528A (ja) * 1993-02-10 1994-08-30 Hitachi Cable Ltd 線材整列巻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934020A (zh) * 2004-02-27 2007-03-21 里特机械公司 交叉卷绕筒子及其制作方法
JP2009166991A (ja) * 2008-01-18 2009-07-30 Hitachi Cable Ltd 精密平角線巻取り用ボビン及び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974A (zh) * 2014-02-03 2015-08-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粘合带贴附装置及方法、以及布线部件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4097986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左右水平往复收线装置
CN104097985A (zh) * 2014-08-06 2014-10-15 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水平往复收线方法
CN104709765A (zh) * 2015-01-10 2015-06-17 安徽凯恩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线机
CN104828635A (zh) * 2015-04-23 2015-08-12 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绕线机
CN104909210A (zh) * 2015-04-23 2015-09-16 苏州圣利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线缆绕线机
CN104960993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安徽天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式小型电缆线绕线装置
CN104960993B (zh) * 2015-06-30 2018-07-31 安徽腾飞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式小型电缆线绕线装置
CN106865340A (zh) * 2017-03-24 2017-06-20 天津绪阳本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
CN111032546A (zh) * 2017-07-29 2020-04-17 Stc纺织公司 用于将纱线卷绕成筒子的装置
CN111032546B (zh) * 2017-07-29 2022-03-29 Stc纺织公司 用于将纱线卷绕成筒子的装置
CN108689240A (zh) * 2018-04-10 2018-10-23 烟台大学 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滑动摩擦的高精度张力可调控的走线装置
CN108689240B (zh) * 2018-04-10 2020-06-16 烟台大学 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滑动摩擦的高精度张力可调控的走线装置
CN108675044A (zh) * 2018-05-17 2018-10-19 湖州多啦美啦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均匀的快速小筒卷纱机
CN108675044B (zh) * 2018-05-17 2023-09-26 山东海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均匀的快速小筒卷纱机
CN108773735A (zh) * 2018-06-27 2018-11-09 芜湖韩大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线证券纸的安全线开卷装置
CN113365933A (zh) * 2019-01-28 2021-09-0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包装
CN113365933B (zh) * 2019-01-28 2023-07-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包装
CN111682459A (zh) * 2020-06-17 2020-09-18 朱昀 一种电子线束加工用穿管装置
CN111891841A (zh) * 2020-08-21 2020-11-06 赛奥机械(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三自由度联动卷绕锭轴的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8271B (zh) 2015-09-01
JP2013075750A (ja) 2013-04-25
JP4999133B1 (ja) 2012-08-15
TW201313596A (zh) 2013-04-01
KR20130036151A (ko) 2013-04-11
KR101476506B1 (ko) 2014-12-24
CN103030026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0026A (zh) 线条体卷绕卷筒、线条体卷取方法以及线条体卷取装置
US7640774B2 (en) Wire drawing machine and method
KR101500597B1 (ko) 방사 권취 장치 및 방사 권취 설비
JP4058703B1 (ja) 環状同芯撚りビードコ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255668B2 (ja) 半田メッキ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024559A (zh) 角线的绕线装置以及扁立线圈的绕线方法
CN105377460A (zh) 纵切生产线的环线量吸收装置
CN1827510A (zh) 从均匀卷绕的管卷供给管的方法和包装件及其包装方法
KR101615838B1 (ko) 편조선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조선의 제조 장치
JP4375283B2 (ja) 極細撚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140718B (zh) 用于制造经纱的方法和锥形整经装置
JP2012214838A (ja) 線材の表面処理装置
JP4605093B2 (ja) 極細線伸線方法および極細線伸線装置
JP2005280941A (ja) 線材巻取り装置
CA2896001C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il screens
JP6326289B2 (ja) ツイスト線製造装置
JP5575763B2 (ja) 線材の巻出補助装置
JP2012092398A (ja) 線材の表面処理装置および該表面処理装置を用いた電気めっき装置
JPH0871643A (ja) ワイヤ供給装置
JP4196201B2 (ja) 導電性金属素線の巻き取り方法
JP2004025212A (ja) 線管材の巻入れ方法並びに線管材の巻入れ装置
JP5353257B2 (ja) 高強度厚肉熱延鋼板の巻き取り方法
JP5582837B2 (ja) 電線送給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電線送給方法、並びに、電線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4175533A (ja) 金属線条体反り方向性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JP2016059933A (ja) 線材張力制御方法及びダンサーロー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