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9545A -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9545A
CN103029545A CN2012102731464A CN201210273146A CN103029545A CN 103029545 A CN103029545 A CN 103029545A CN 2012102731464 A CN2012102731464 A CN 2012102731464A CN 201210273146 A CN201210273146 A CN 201210273146A CN 103029545 A CN103029545 A CN 103029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ston rod
steel plate
limiting buffer
buff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31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9545B (zh
Inventor
刘委
唐春喜
彭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731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9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9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9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缸及工程车辆。该悬挂缸包括缸筒,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该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导向套,其设置于该缸筒的第一开口端;活塞杆,其伸入该缸筒内并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向套中,该活塞杆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腔;活塞,其设置于该收容腔的开口端;缸盖,其包括设置于该第二开口端处的盖体及凸设于该盖体上的柱体,该柱体的自由端部穿过该活塞并容置于该收容腔中;限位缓冲元件,其设置于该柱体的自由端部,在该活塞杆伸缩的过程中,该限位缓冲元件与该活塞及该活塞杆相碰撞以限制该活塞杆的伸缩行程。由于该限位缓冲元件具有缓冲作用,因此,在限位缓冲元件与活塞及活塞杆碰撞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悬挂缸内部元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缸及具有该悬挂缸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型矿山(煤矿、铁矿、金矿等)、大型水利工程以及能源领域的大型运输设备,横跨汽车和机械领域的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油气悬架作为工程车辆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主要起着衰减冲击、缓和振动以及提高车辆驾驶舒适性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车综合性能(装载能力、驾驶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发挥。 
现有的悬挂缸的缸盖、活塞及导向套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当活塞运行到行程的顶端和末端时,将会和导向套及缸盖发生碰撞,碰撞有可能直接损坏悬挂缸或产生铁屑而损坏密封件,这样存在安全隐患,大大减少悬挂缸的使用寿命,同时碰撞产生的震动对其他元件也存在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避免活塞与导向套及缸盖发生刚性碰撞、提高使用寿命的悬挂缸,该悬挂缸包括缸筒,其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导向套,其设置于所述缸筒的第一开 口端;活塞杆,其伸入所述缸筒内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套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腔;活塞,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端;缸盖,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端处的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上的柱体,所述柱体的自由端部穿过所述活塞并容置于所述收容腔中;限位缓冲元件,其设置于所述柱体的自由端部,在所述活塞杆伸缩的过程中,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与所述活塞及所述活塞杆相碰撞以限制所述活塞杆的伸缩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为一弹性元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及弹性元件,所述柱体向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一凸台,所述第一钢板、所述弹性元件及所述第二钢板依次套设在所述凸台上,一压紧件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并将所述第一钢板、所述弹性元件及所述第二钢板卡持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柱体之间;所述活塞杆还包括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凸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所述止挡件朝向所述缸盖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压紧件的凹槽。 
进一步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弹性元件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弹性元件及第二钢板,所述柱体向所述活塞杆的方向延伸一凸台,所述第一钢板、所述弹性元件及所述第二钢板依次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一钢板连接在所述柱体的自由端部上,所述活塞杆还包括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凸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底部,所述止挡件朝向所述缸盖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凸台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元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为弹簧、碟簧、软板。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悬挂缸的工程车辆。 
本发明所提供的悬挂缸中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限位缓冲元件,该限位缓冲元件通过与活塞及活塞杆的配合可限制该活塞杆在该缸筒中伸缩的极限位置。由于该限位缓冲元件具有缓冲作用,因此,在限位缓冲元件通过与活塞及活塞杆碰撞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悬挂缸内部元件的损坏,从而增加了该悬挂缸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辆设有上述的悬挂缸,由于上述的悬挂缸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悬挂缸的工程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悬挂缸的剖视图,其中限位缓冲元件为第二优选结构。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悬挂缸的剖视图,其中限位缓冲元件为第三优选结构。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悬挂缸的剖视图,其中限位缓冲元件为第四优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缸,其应用于矿用自卸车、重型运输车等工程车辆中。 
该悬挂缸包括缸筒1、导向套2、活塞杆3、活塞4、缸盖5及限位缓冲元件。 
该缸筒1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该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 
该导向套2设置于该第一开口端。该导向套2用于导引该活塞杆3在该缸筒1内的伸缩运动。 
该活塞杆3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腔31。该活塞杆3由该第一开口端处伸入该缸筒1中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向套2中。 
该活塞4为环状结构,其中部开设有通孔41。该活塞4设置于该收容腔31的开口端,且该通孔41与该收容腔31相对正。通常,该活塞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该活塞杆3上。 
该缸盖5设置于该第二开口端以将该第二开口端密封。该缸盖5包括盖体51及凸设于该盖体51上的柱体52。该盖体5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开口端处。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通过该通孔41伸入该收容腔31中。 
现有的悬挂缸工作时,通常是通过活塞与导向套、缸盖刚性碰撞以限制活塞杆伸缩的最大位移量。但该种方式容易造成悬挂缸的损坏。为了防止活塞与导向套、缸盖刚性碰撞,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悬挂缸中设置有具有缓冲作用的限位缓冲元件。 
该限位缓冲元件设置于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并位于该收容腔31内,且该限位缓冲元件的直径大于该柱体52的直径。该限位缓冲元件用于与该活塞4及该活塞杆3相碰撞,以避免该活塞4与该导向套2及该缸盖5发生刚性碰撞,以造成对该悬挂缸的损坏。 
当该活塞杆3在该缸筒1内做压缩运动的过程中,该活塞杆3带动该活塞4向该第二开口端的方向移动。在该活塞4与该盖体51接触前,该限位缓冲元件与该收容腔31的底部相碰撞并限制该活塞杆3继续向该第二开口端的方向运动。 
当该活塞杆3在该缸筒1内做拉伸运动的过程中,该活塞杆3带动该活塞4向该第一开口端的方向移动。在该活塞4与该导向套2接触前,该限位缓冲元件与该活塞4相碰撞并限制该活塞杆3继续向该第一开口端的方向运动。 
该限位缓冲元件设置于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该限位缓冲元件具有缓冲作用,在该活塞杆3伸缩的过程中,该限位缓冲元件与该活塞4及该活塞杆3相碰撞以限制该活塞杆3的伸缩行程。因此,无需该缸盖5、该导向套2与该活塞4相撞而对该活塞杆3进行限位,可避免该缸盖5、该导向套2及该活塞4的损坏,从而延长了该悬挂缸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限位缓冲元件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该活塞杆3与该限位缓冲元件发生刚性碰撞而使该悬挂缸损坏。 
下面对该限位缓冲元件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限位缓冲元件的第一优选结构为:该限位缓冲元件为一弹性元件(图未示),例如弹簧、碟簧、软板等,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该弹性元件的直径大于该柱体52的直径。当该活塞杆3拉伸至极限位置时,该弹性元件抵持在该活塞4上;当该活塞杆3回缩至极限位置时,该弹性元件抵持在该活塞杆3上,具体为抵持在该收容腔31的底部。 
请参阅图1,该限位缓冲元件的第二优选结构为:该限位缓冲元件包括第一钢板61、第二钢板62及弹性元件63。该弹性元件63可以为弹簧、碟簧、软板等。该第一钢板61及第二钢板62用于保护该弹性元件63,以防止因撞击力过大使该弹性元件63被该活塞4及该导向套2损坏。该柱体52向该活塞杆3的方向延伸一凸台53,该第一钢板61、该弹性元件63及该第二钢板62依次套设在该凸台53上。一压紧件7固定在该凸台53上并将该限位缓冲元件卡持在该压紧件7与该柱体52之间。该活塞杆3还包括有止挡件32,该止挡件32凸设于该收容腔31的底部。该止挡件32朝向该缸盖5的一端开设有凹槽33,该凹槽33与该压紧件7相对正。 
当该活塞杆3拉伸至极限位置时,该限位缓冲元件抵持在该活塞4上;当该活塞杆3回缩至极限位置时,该限位缓冲元件抵持在该活塞杆3上,具体为抵持在该止挡件32上,该压紧件7及部分凸台53收容于该凹槽33内。 
请参阅图2,该限位缓冲元件的第三优选结构为:该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61、弹性元件63及第二钢板62。该第一钢板61通过弹簧连接在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上。该弹性元件63可以为弹簧、碟 簧、软板等。 
当该活塞杆3拉伸至极限位置时,该限位缓冲元件抵持在该活塞4上;当该活塞杆3回缩至极限位置时,该限位缓冲元件抵持在该活塞杆3上,具体为抵持在该收容腔31的底部。 
请参阅图3,该限位缓冲元件的第四优选结构为:该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61、弹性元件63及第二钢板62。该柱体52向该活塞杆3的方向延伸一凸台53,该第一钢板61、该弹性元件63及该第二钢板62依次套设在该凸台53上。该第一钢板61连接在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上。优选地,该第一钢板61焊接在该柱体52的自由端部上。该弹性元件63可以为弹簧、碟簧、软板等。该活塞杆3还包括有止挡件32,该止挡件32凸设于该收容腔31的底部。该止挡件32朝向该缸盖5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收容该凸台53的凹槽33,该凹槽33与该压紧件7相对正。 
本发明所提供的悬挂缸中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限位缓冲元件,该限位缓冲元件通过与活塞及活塞杆的配合可限制该活塞杆在该缸筒中伸缩的极限位置。由于该限位缓冲元件具有缓冲作用,因此,在限位缓冲元件通过与活塞及活塞杆碰撞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悬挂缸内部元件的损坏,从而增加了该悬挂缸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悬挂缸的工程车辆,由于上述的悬挂缸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悬挂缸的工程车辆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悬挂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筒(1),其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
导向套(2),其设置于所述缸筒(1)的第一开口端;
活塞杆(3),其伸入所述缸筒(1)内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套(2)中,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开设有收容腔(31);
活塞(4),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31)的开口端;
缸盖(5),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端处的盖体(51)及凸设于所述盖体(51)上的柱体(52),所述柱体(52)的自由端部穿过所述活塞(4)并容置于所述收容腔(31)中;
限位缓冲元件,其设置于所述柱体(52)的自由端部,在所述活塞杆(3)伸缩的过程中,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与所述活塞(4)及所述活塞杆(3)相碰撞以限制所述活塞杆(3)的伸缩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为一弹性元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柱体(52)的自由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第一钢板(61)、第二钢板(62)及弹性元件(63),所述柱体(52)向所述活塞杆(3)的方向延伸一凸台(53),所述第一钢板(61)、所述弹性元件(63)及所述第二钢板(62)依次套设在所述凸台(53)上,一压紧件(7)固定在所述凸台(53)上并将所述第一钢板(61)、所述弹性元件(63)及所述第二钢板(62)卡持在所述压紧件(7)与所述柱体(52)之间;所述活塞杆(3)还包括有止挡件(32),所述止挡件(32)凸设于所述收容腔(31)的底部,所述止挡件(32)朝向所述缸盖(5)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压紧件(7)的凹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61)、弹性元件(63)及第二钢板(62),所述第一钢板(61)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柱体(52)的自由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钢板(61)、弹性元件(63)及第二钢板(62),所述柱体(52)向所述活塞杆(3)的方向延伸一凸台(53),所述第一钢板(61)、所述弹性元件(63)及所述第二钢板(62)依次套设在所述凸台(53)上,所述第一钢板(61)连接在所述柱体(52)的自由端部上,所述活塞杆(3)还包括有止挡件(32),所述止挡件(32)凸设于所述收容腔(31)的底部,所述止挡件(32)朝向所述缸盖(5)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凸台(53)的凹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5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元件为弹簧、碟簧、软板。
8.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缸。 
CN201210273146.4A 2012-08-02 2012-08-02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103029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3146.4A CN103029545B (zh) 2012-08-02 2012-08-02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3146.4A CN103029545B (zh) 2012-08-02 2012-08-02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545A true CN103029545A (zh) 2013-04-10
CN103029545B CN10302954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01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3146.4A Active CN103029545B (zh) 2012-08-02 2012-08-02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954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8853Y (zh) * 2008-05-15 2009-02-25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挂缸缓冲装置
CN201496337U (zh) * 2009-07-20 2010-06-02 乐清市乐泰重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汽车油气前悬挂缸总成
CN102518735A (zh) * 2011-12-21 2012-06-27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导向支承装置的双筒式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8853Y (zh) * 2008-05-15 2009-02-25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挂缸缓冲装置
CN201496337U (zh) * 2009-07-20 2010-06-02 乐清市乐泰重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汽车油气前悬挂缸总成
CN102518735A (zh) * 2011-12-21 2012-06-27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导向支承装置的双筒式减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545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926B (zh) 稳定型减震装置
CN20445896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3511536A (zh) 一种防过载液压平衡减震器
CN105257763A (zh) 双向作用的筒式减震器
CN203348402U (zh) 一种防过载液压平衡减震器
CN203297501U (zh) 双筒高压磁流变减震器
CN103029545B (zh) 悬挂缸及工程车辆
CN208619584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减震器
CN203868227U (zh) 一种改良的减震器总成
CN204419964U (zh) 一种运动平稳减震器活塞杆装置
CN202301732U (zh) 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CN203146686U (zh) 一种改进的减震装置
CN102011823B (zh) 后减震器
CN102705422A (zh) 一种油压缓冲器改进结构
CN103511534A (zh) 一种单筒高压减振柱式减震器
CN103267082A (zh) 双筒高压磁流变减震器
CN203868225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减震器总成
CN207621254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01232726Y (zh) 弹簧缓冲减振器
CN203098718U (zh) 汽车减震器活塞杆改良结构
CN104534009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装置
CN204312603U (zh) 气压自锁式减震器
CN204647119U (zh) 一种油压吸震器
CN203868222U (zh) 一种减震器的活塞杆结构
KR102175412B1 (ko) 리프 스프링 충격 저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110027, No. 25, development road,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aoning

Applicant after: Sany Heav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34, No. 18, No. 9999, Cheng Cheng lake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Sany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