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535A -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5535A
CN103025535A CN2011800382725A CN201180038272A CN103025535A CN 103025535 A CN103025535 A CN 103025535A CN 2011800382725 A CN2011800382725 A CN 2011800382725A CN 201180038272 A CN201180038272 A CN 201180038272A CN 103025535 A CN103025535 A CN 103025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lor
fluorophor
fluorescent ink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82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5535B (zh
Inventor
关根阳子
山本学
北村满
山内豪
北村明子
羽鸟樱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997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3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5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55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9Securities; Bank no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87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ultraviolet ligh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7D7/1205Testing spectr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20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 G07D7/202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using pattern matching
    • G07D7/205Matching spectral properties
    • B42D2035/2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82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infrar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简易且迅速地判别有价证券等是否是伪造物的发光介质。构成有价证券的发光介质(10)具有发光图像(12)。该发光图像(12)包括使用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的图样区域(20),以及使用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的背景区域(25)。在此,当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另外,当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并且与照射UV-A时所视觉辨认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

Description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照射特定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出现的发光图像的发光介质。另外本发明涉及该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包含兑换券、预付卡的有价证券、包含许可证的身份证明等需要防伪的介质中,为了提高安全性,近年来,利用了微字符、拷贝制约图案、红外线吸收墨或荧光墨等。其中荧光墨包括在可见光下几乎不能视觉辨认、在照射非可见光(紫外线或红外线)时能视觉辨认的荧光体的墨。通过使用这样的荧光墨,能够在有价证券等形成仅在照射特定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出现的荧光图像(发光图像)。由此,能够防止通过通用的彩色打印机等容易地伪造有价证券。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提出了使用荧光墨在有价证券形成通过肉眼不能视觉辨认的发光图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使用第1荧光墨和第2荧光墨形成的发光图像的介质。在该情况下,第1荧光墨及第2荧光墨是这样的墨,即,用肉眼观察时,在可见光下及紫外线下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的颜色,并且,经由判别工具观察时,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的颜色。因此,不容易伪造形成于有价证券的发光图像,由此,提高通过荧光墨的防伪效果。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18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用于判别有价证券是否是伪造的物品的程序,优选能简易且迅速地实施。另外,为了使有价证券的伪造更困难,优选构成有价证券的介质对于不同照射光呈现各种反应。即,谋求能够不使用判别工具等工具、通过肉眼来简易且可靠地判别有价证券是否是伪造的物品的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地解决这样的课题的发光介质及该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发光介质,所述发光介质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发光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图像具有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区域和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区域,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光,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并且与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视觉辨认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也可以是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或者,也可以是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和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也可以是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第1颜色的光,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第2颜色的光,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所述第2色或与第2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所述第1色或与第1色と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另外,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优选的是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的颜色、并且视觉辨认为与所述基体材料的颜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也可以是从以同一既定图案设置的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分别形成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区域具有包含所述第1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1花纹区域,所述第2区域具有包含所述第2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2花纹区域,互相独立地配置所述第1花纹区域及所述第2花纹区域。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1花纹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2花纹区域的形状大致相同。
本发明是一种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所述发光介质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发光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上述记载的发光介质的工序;对发光介质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而确认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对发光介质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而确认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也可以还具备:对发光介质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确认不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介质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发光图像。发光图像具有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区域和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区域。在此,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另外,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并且与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视觉辨认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在单独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能视觉辨认利用第1区域和第2区域构成的发光图像的图案。由此,能简易且可靠地进行发光图像的确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利用包含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防伪介质而构成的有价证券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防伪介质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发光图像的沿着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5是示出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及第2荧光墨发出的荧光的色度的xy色度图。
图6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照射UV-A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6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照射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6C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防伪介质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发光图像的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照射UV-A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9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照射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9C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中从第1荧光墨及第2荧光墨发出的荧光的色度的xy色度图。
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中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2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12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13是示出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及第2荧光墨发出的荧光的色度的xy色度图。
图14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1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14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2荧光墨的荧光发光谱的图。
图15是示出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第1荧光墨及第2荧光墨发出的荧光的色度的xy色度图。
图1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防伪介质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发光图像的沿着XVII-XVII线的截面图。
图18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照射UV-A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8B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照射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8C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图1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防伪介质的发光图像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6C,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包含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防伪介质10整体进行说明。
防伪介质
图1是示出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10构成的商品券(有价证券)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防伪介质10具有基体材料11和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的发光图像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发光图像12作为用于判别防伪介质10的真伪的真伪判别用图像起作用。如图1所示,该发光图像12包含图样区域(第1区域)20和以与图样区域20邻接的方式形成的背景区域(第2区域)25。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图样区域20包含“A”这一字符(图样),另外,背景区域25以包围图样区域20的方式形成。如后述那样,通过印刷利用非可见光激励而发出荧光的荧光墨而形成各区域20、25。
对在防伪介质10中所使用的基体材料11的材料不特别地进行限制,能按照利用防伪介质10构成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而进行适当选择。例如,作为基体材料11的材料,能使用具有优异的印刷适应性及加工适应性的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能按照利用防伪介质10构成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而适当设定基体材料11的厚度。
对发光图像12的大小没有特别地进行限制,能按照真伪判别的容易性、谋求的判别精度等而适当设定。例如,发光图像12的长度l1及l2分别在1~210mm及1~300mm的范围内。
发光图像
接着参照图2及图3,对发光图像12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放大示出可见光下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的发光图像12的沿着III-III线的截面图。
首先参照图3,对发光图像12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是通过在基体材料11上满版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而形成的。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图样区域20的第1荧光墨13和背景区域25的第2荧光墨14相接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图样区域20的第1荧光墨13与背景区域25的第2荧光墨14之间形成通过肉眼不能视觉辨认的程度的间隙。另外,也可以在图样区域20的第1荧光墨13与背景区域25的第2荧光墨14之间重叠形成第1荧光墨13和第2荧光墨14。
按照有价证券的种类、印刷方式等而对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厚度t1及t2进行适当设定,例如,厚度t1为0.3~100μm的范围内,厚度t2为0.3~100μm的范围内。此外,优选的是厚度t1和厚度t2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抑制起因于第1荧光墨13的厚度和第2荧光墨14的厚度之差而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与背景区域25之间的边界的情况。
如后述那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各个包含在可见光下不发光、在特定的非可见光下发光的既定荧光体,例如粒状颜料。在此,墨13、14所包含的颜料的粒径例如为0.1~1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0.1~3μm的范围内。因此,在对墨13、14照射可见光的情况下,颜料粒子导致光散射。因此,在可见光下观察发光图像12时,如图2所示,将白色图样区域21a视觉辨认为图样区域20,将白色背景区域26a视觉辨认为背景区域25。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基体材料11由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因此,在可见光下,基体材料11、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全部被视觉辨认为白色物。因此,在可见光下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由此,能防止容易地伪造具有发光图像12的防伪介质10。
此外,在图2中,为方便起见,描述了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之间的第1边界线15a以及基体材料11和发光图像12之间的第2边界线15b。在可见光下,实际上不能视觉辨认第1边界线15a或第2边界线15b。
荧光墨
接着,参照图4A至图5,对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4A是示出第1荧光墨13的荧光发光谱的图,图4B是示出第2荧光墨14的荧光发光谱的图。图5是用XYZ表色系示出在照射特定波长区域内的光的情况下从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度的xy色度图。
(第1荧光墨)
首先对第1荧光墨13进行说明。在图4A中,单点划线示出照射315~400nm的波长域区域内(第1波长区域内)的紫外线(非可见光)、所谓的UV-A时的第1荧光墨13的荧光发光谱,实线示出照射200~280nm的波长域区域内(第2波长区域内)的紫外线(非可见光)、所谓的UV-C时的第1荧光墨13的荧光发光谱。此外图4A所示的各荧光发光谱以最大峰值处的峰值强度为1的方式进行规格化。
如图4A所示,当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A为约520nm的绿色(第1色)的光,当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C为约605nm的红色(第2色)的光。这样,第1荧光墨13的包含当照射UV-A时和照射UV-C时发光颜色不同、所谓的双色性荧光体(第1荧光体)。通过将例如利用UV-A激励的荧光体和利用UV-C激励的荧光体适当组合而构成这样的双色性荧光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51570号公报)。
此外,在照射UV-A时,也发出如图4A所示的约605nm的波长的光。然而,由于与峰值波长λ1A为约520nm的光相比约605nm的波长的光的强度较小,所以在照射UV-A时,来自第1荧光墨13的光被视觉辨认为绿颜色的光。
(第2荧光墨)
接着对第2荧光墨14进行说明。在图4B中,单点划线示出照射UV-A时的第2荧光墨14的荧光发光谱,实线示出照射UV-C时的第2荧光墨14的荧光发光谱。与图4A的情况相同,图4B所示的各荧光发光谱以最大峰值处的峰值强度为1的方式进行规格化。
如图4B所示,当照射UV-A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A为约610nm的红色(第2色)的光或视觉辨认为与红色(第2色)相同颜色的光。另外当照射UV-C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C为约525nm的绿色(第1色)的光或视觉辨认为与绿色(第1色)相同颜色的光。这样,与第1荧光墨13相同,第2荧光墨14也包含在照射UV-A时和照射UV-C时发光颜色不同的、所谓的双色性荧光体。
此外,在照射UV-C时,如图4B所示也发出约610nm的波长的光。然而,由于与峰值波长λ2A为约525nm的光相比约610nm的波长的光的强度较小,所以当照射UV-C时,来自第2荧光墨14的光被视觉辨认为绿颜色的光。
接着参照图5,对从第1荧光墨13或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标号中,白色的三角或圆分别示出当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或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另外,涂黑的三角或圆分别示出当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或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另外,斜线图案的三角或圆分别示出当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1荧光墨13或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
上述绿色(第1色)对应于用图5中的白色三角示出的色度,上述红色(第2色)对应于用图5中的涂黑的三角示出的色度。
如图5所示,在xy色度图中,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和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离开得较大。因此,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视觉辨认为与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当照射UV-A时,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的图样区域20与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的背景区域25视觉辨认为不同颜色的区域。因此,如后述那样,当照射UV-A时,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
另外,如图5所示,在xy色度图中,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与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离开得较大。因此,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视觉辨认为与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不同颜色的光。因此,照射UV-C时,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的图样区域20和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的背景区域25视觉辨认为不同颜色的区域。因此如后述那样,当照射UV-C时也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xy色度图中,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与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接近。因此,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视觉辨认为与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相同颜色的光。因此,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的图样区域20和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的背景区域25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因此,如后述那样,同时照射UV-A和UV-C时,发光图像12整体视觉辨认为黄色(第3色)的图像,因此,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
对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光(2AC))和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光(1AC))为相同颜色的光的情况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xy色度图中,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光(1A))的色度和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光(2C))的色度接近。同样如此,在xy色度图中,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光(1C))的色度和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光(2A))的色度接近。
此外,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1AC)的色为通过将光(1A)的颜色和光(1C)的颜色加法混色而出现的颜色。同样如此,当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2AC)的颜色为通过将光(2A)的颜色和光(2C)的颜色加法混色而出现的颜色。在此,如上所述,光(1A)的色度和光(2C)的色度接近,另外,光(1C)的色度和光(2A)的色度也接近。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调整光(2A)和光(2C)的强度比,如图5所示,能够使基于光(2A)及光(2C)获得的光(2AC)的色度接近于基于光(1A)及光(1C)获得的光(1AC)的色度。因此,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2AC)视觉辨认为与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1AC)相同颜色的光。
此外,在本发明中,“相同颜色”意味着两种颜色的色度接近到用肉眼不能判别颜色的差异的程度。更具体而言,“相同颜色”意味着两种颜色的色度差ΔE*ab为10以下,优选为3以下。另外,“不同颜色”意味着两种颜色的色度差ΔE*ab大于10。在此,色度差ΔE*ab是基于L*a*b*表色系中的L*、a*及b*而算出的值,是成为与用肉眼观察的情况下的颜色的差异相关的指标的值。此外,L*a*b*表色系中的L*、a*及b*、XYZ表色系中的三刺激值X、Y及Z是基于光的光谱等而算出的。另外L*、a*及b*与三刺激值X、Y、Z之间,遵从众所周知的转换式的关系成立。
上述三刺激值分别通过使用例如分光光度计、色度差计、测色计、色彩计、色度计等计测器而计测。在这些计测器之中,分光光度计能够求取各波长的分光反射率,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计测三刺激值,因此适于色度差的解析。
为了算出色度差ΔE*ab,例如,首先,用分光光度计计测来自比较的多个介质(墨)的光,基于其结果,算出三刺激值X、Y、Z,或L*、a*、b*。接着,从多个介质(墨)中的L*、a*、b*之差(ΔL*、Δa*、Δb*)基于以下的式子算出色度差。
[数学式1]
Figure 54012DEST_PATH_IMAGE001
接着,对包含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此,首先,对制作防伪介质10的方法进行说明。接着,对检查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方法进行说明。
防伪介质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基体材料11。作为基体材料11,例如,使用包含厚度为188μm的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体材料。接着,使用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包含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的发光图像。
此时,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例如,分别使用向具有既定荧光特性的双色性荧光体25重量%添加硅粉(microsilica)8重量%、有机膨润土(bentonite)2重量%、醇酸树脂50重量%及烷基苯类溶剂15重量%、并胶印墨化的墨。其中作为第1荧光墨13用双色性荧光体(第1荧光体),例如,使用的是通过波长254nm的紫外线进行激励而发出红颜色的光,通过波长365nm的紫外线进行激励而发出绿颜色的光,同时照射波长254nm及波长365nm的紫外线而发出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DE-RG(根本特殊化学制)。另外作为第2荧光墨14用双色性荧光体(第2荧光体),例如,使用的是通过波长254nm的紫外线进行激励而发出绿颜色的光,通过波长365nm的紫外线进行激励而发出红颜色的光,同时照射波长254nm及波长365nm的紫外线而发出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DE-GR(根本特殊化学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选择墨13、14的双色性荧光体,以便当同时照射波长365nm及波长254nm的紫外线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和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之间的色度差ΔE*ab为10以下,优选为3以下。一般而言,色度差ΔE*ab为3左右是人眼的识别能力(辨别颜色的能力)的极限。因此,通过将色度差ΔE*ab设定为3以下,进一步难以用肉眼进行颜色的判别。
此外,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中的各构成要素的组成并不限于上述组成,能按照防伪介质10所谋求的特性设定最佳组成。
确认方法
接着,参照图2及图6A至图6C,对检查(确认)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方法进行说明。
(照射可见光时)
首先,观察可见光下的防伪介质10。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基体材料11、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被视觉辨认为白色物(参照图2)。因此,在可见光下,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
(照射UV-A时)
接着,观察照射UV-A时的防伪介质10。作为照射的UV-A,例如,使用波长365nm的紫外线。
图6A是示出照射UV-A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形成图样区域20的第1荧光墨13包含荧光体DE-RG,因此,第1荧光墨13发出绿颜色的光。因此,图样区域20被视觉辨认为绿色部分21b。另一方面,形成背景区域25的第2荧光墨14包含荧光体DE-GR,因此,第2荧光墨14发出红颜色的光。因此,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红色部分26c。这样,在照射UV-A时,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不同的颜色的区域。因此,在照射UV-A时,是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照射UV-C时)
接着,观察照射UV-C时的防伪介质10。作为照射的UV-C,例如,使用波长254nm的紫外线。
图6B是示出照射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形成图样区域20的第1荧光墨13包含荧光体DE-RG,因此,第1荧光墨13发出红颜色的光。因此,图样区域20被视觉辨认为红色部分21c。另一方面,形成背景区域25的第2荧光墨14包含荧光体DE-GR,因此,第2荧光墨14发出绿颜色的光。因此,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绿色部分26b。这样,在照射UV-C时,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不同的颜色的区域。因此,在照射UV-C时,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这样,在单独照射UV-A或UV-C的情况下,检查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是否能被视觉辨认,由此实施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程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另外,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因此,当照射到包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的发光图像12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图样区域20的颜色和背景区域25的颜色互相反转(切换)。
以下,对颜色的“反转”更具体地进行说明。照射UV-A时,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的图样区域20的颜色为绿色,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的背景区域25的颜色为红色。随后,当照射的光切换为UV-C时,图样区域20的颜色是作为照射UV-A时的背景区域25的颜色的红色,另一方面,背景区域25的颜色是作为照射UV-A时的图样区域20的颜色的绿色。这样,颜色进行切换的情况是上述的颜色的“反转”。
这样,将照射光从UV-A切换为UV-C,或与其相反地切换,检查那时图样区域20的颜色和背景区域25的颜色是否互相反转这一点,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
(同时照射UV-A及UV-C时)
接着,观察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防伪介质10。
图6C是示出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在该情况下,从第1荧光墨13发出作为将照射UV-A时的绿颜色的光和照射UV-C时的红颜色的光进行加法混色的光的黄颜色的光。另一方面,从第2荧光墨14发出作为将照射UV-A时的红颜色的光和照射UV-C时的绿颜色的光进行加法混色的光的黄颜色的光。因此,如图6C所示,图样区域20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21d,另外,背景区域25也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26d。这样,当同时照射UV-A及UV-C时,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因此,当同时照射UV-A及UV-C时,不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在照射可见光、UV-A、UV-C的情况下,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的情况下,检查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的颜色如上所述地变化,由此,能确认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正规的。
这样,依据本实施方式,防伪介质10具备:基体材料11,使用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的图样区域20,以与图样区域20邻接的方式使用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的背景区域25。在此,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被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另外,在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也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并且与照射UV-A时所视觉辨认的颜色不相同的颜色的光。而且,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黄色)的颜色的光。因此,在单独照射UV-A或UV-C时能判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但是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不能判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即,在单独照射UV-A或UV-C时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但是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不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
即,依据本实施方式,在照射UV-A时、照射UV-C时、或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能够使包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的发光图像12的视觉变化。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适当地选择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能够使同时照射UV-A及UV-C时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
依据这些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用于判定检查对象即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合格条件严格。由此,能够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困难。
另外,依据本实施方式,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发出绿色(第1色)的光,在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发出红色(第2色)的光。另外,在照射UV-A时,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红色(第2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红色(第2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在照射UV-C时,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绿色(第1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绿色(第1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即,当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第1荧光体的颜色和第2荧光体的颜色互相反转(切换)。因此,能够使得用于判定检查对象即有价证券是正规的物品的合格条件进一步严格。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进一步困难。
第1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在基体材料11上满版印刷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及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而形成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用同一既定图案在基体材料11上印刷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及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而形成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以下,参照图7至图9C,对以条纹状在基体材料11上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在本变形例中示出可见光下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发光图像12的沿着VIII-VIII线的截面图。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在基体材料11上以条纹状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形成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
接着,参照图7及图9A至图9C,在本变形例中,对检查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方法进行说明。
(照射可见光时)
在可见光下,如图7所示,分别由配置为条纹状的白色部分21a、26a形成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因此,在可见光下,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
(照射UV-A时)
图9A是示出照射UV-A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由配置为条纹状的绿色部分21b及红色部分26c形成。因此,在照射UV-A时,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照射UV-C时)
图9B是示出照射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由配置为条纹状的红色部分21c及绿色部分26b形成。因此,在照射UV-C时,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同时照射UV-A及UV-C时)
图9C是示出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由配置为条纹状的黄色部分21d及黄色部分26d形成。因此,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不出现。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在基体材料11上满版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情况相比,图样区域20的黄色部分21d和背景区域25的黄色部分26d相接的部分更少。因此,即使是假设在黄色部分21d和黄色部分26d相接的部分中存在着不规则反射或折射的光的情况下,也降低了起因于那样的光的视觉辨认黄色部分21d和黄色部分26d之间的边界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示出了在基体材料11上以条纹状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能够用各种图案在基体材料11上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
例如,也可以用网点在基体材料11上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对此时的网点百分比没有特别地进行限制,能按照防伪介质10所谋求的特性而适当设定网点百分比。
第2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包含荧光体DE-RG的墨作为第1荧光墨13、并使用包含荧光体DE-GR的墨作为第2荧光墨14的例子。即,示出了使用以下所示的表1中的组合_1的墨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也可以使用表1中的组合_2或组合_3的墨。即使在组合_2或组合_3的情况下,也与组合_1的情况下相同,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是在单独照射UV-A或UV-C时发出视觉辨认为不同颜色的颜色、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发出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困难。
此外,在表1中,“UV-A”或“UV-C”的列所示出的颜色,分别示出在照射UV-A或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另外,在荧光体的列中,在“DE-X1X2之中,X1示出照射UV-C时的发光色,X2示出照射UV-A时的发光色。例如荧光体DE-RG是照射UV-C时发出红颜色的光,照射UV-A时发出绿颜色的光的荧光体。另外,“荧光体”的列所示出的名称,全都表示根本特殊化学中的制品名。
[表1]
Figure 846519DEST_PATH_IMAGE002
第3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其中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在照射UV-A时发出绿色(第1色)的光、在照射UV-C时发出红色(第2色)的光,另外,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在照射UV-A时发出红色(第2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红色(第2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在照射UV-C时发出绿色(第1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绿色(第1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即,示出了当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第1荧光体的颜色和第2荧光体的颜色互相反转的例子。
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0所示,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照射UV-C时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也可以是不同颜色。另外,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A时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也可以是不同颜色。
即,选择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以便至少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的颜色的颜色的光,并且照射UV-A时的墨13、14的颜色和照射UV-C时的墨13、14的颜色不同即可。由此,在照射UV-A时、照射UV-C时、或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能够使包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的发光图像12的视觉变化。由此,能够使用于判定检查对象即有价证券是正规的物品的合格条件严格。由此,能够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困难。
因此,不一定必须在切换UV-A和UV-C切换时第1荧光体的颜色和第2荧光体的颜色处于反转关系。
第4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体材料11的材料的例子。然而,基体材料11的颜色并不限于白色,基体材料11的颜色也可以是视觉辨认为与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颜色(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的颜色)相同颜色的颜色。
图11是示出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如上所述,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21d、26d。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反射黄颜色的光的材料形成基体材料11。因此,在不仅存在UV-A及UV-C也存在可见光的情况下,基体材料11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11d。其结果是,图样区域20、背景区域25及基体材料11被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的颜色。这样,通过对合格基准追加基体材料11是否与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相同颜色这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加困难。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示出了在照射可见光时基体材料11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11d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以与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颜色为相同颜色的方式,对基体材料11的颜色进行各种设定。例如在使用上述表1中的组合_2的墨13、14的情况下,将基体材料11的颜色设定为红紫色。另外,在使用上述表1中的组合_3的墨13、14的情况下,将基体材料11的颜色设定为蓝绿色。
其他的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图样区域20,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背景区域25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第2荧光墨14形成图样区域20,使用第1荧光墨13形成背景区域25。在该情况下,单独照射UV-A或UV-C时也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而另一方面,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也不能视觉辨认图样区域20的图案。由此,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难以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对UV-A或UV-C具有激励特性的墨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具有对UV-B或红外线具有激励特性的墨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即,作为本发明中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能够使用任意的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包围图样区域20的方式形成背景区域25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背景区域25的至少一部分与图样区域20邻接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可见光下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分别被视觉辨认为白色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至少在可见光下图样区域20及背景区域25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单独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蓝色、红色或绿色中的任一种颜色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能够使用单独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视觉辨认为不同的颜色,并且在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及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视觉辨认为相同的颜色的各种组合的墨作为墨13、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发光介质作为构成有价证券等的防伪介质使用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在各种用途中使用本发明的发光介质。例如,能够在玩具等用途中使用本发明的发光介质。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单独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能判别包含图样区域及背景区域的发光图像、并且在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及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不能判别包含图样区域及背景区域的发光图像,也能够对玩具等赋予各种功能、特质。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A至图13,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例如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以下,对这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图12A至图13所示的方式仅在使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的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这点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大致相同。
荧光墨
参照图12A至图13,对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进行说明。图12A是示出第1荧光墨13的荧光发光谱的图,图12B是示出第2荧光墨14的荧光发光谱的图。图13是用XYZ表色系示出在照射特定的波长区域内的光的情况下从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度的xy色度图。
(第1荧光墨)
如图12A所示,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A为约514nm的绿色(第1色)的光,在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C为约620nm的红色(第2色)的光。作为这样的第1荧光墨13用双色性荧光体(第1荧光体),例如,使用荧光体DCP No.4a(根本特殊化学制)。
(第2荧光墨)
如图12B所示,在照射UV-A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A为约627nm的红色(第2色)的光或视觉辨认为与红色(第2色)相同颜色的光。另外,在照射UV-C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C为约525nm的绿色(第1色)的光或视觉辨认为与绿色(第1色)相同颜色的光。作为这样的第2荧光墨14用双色性荧光体(第2荧光体),例如使用荧光体DCP No.8(根本特殊化学制)。
接着,参照图13,对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荧光的色度以及基于具有那样的色度的荧光所获得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和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离开。即,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为不同的颜色。因此,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这样,依据本实施方式,不仅在对防伪介质10单独照射UV-A或UV-C时,而且在同时对防伪介质10照射UV-A和UV-C时,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因此,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用3种颜色的组合来确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由此,能够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加困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在xy色度图中,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和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接近。
即,与上述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
另外,如图13所示,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与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接近。即,与上述图5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图6A及6B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当对包含图样区域20和背景区域25的发光图像12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图样区域20的颜色和背景区域25的颜色也互相反转(切换)。因此,通过将照射光从UV-A切换到UV-C,或与其相反地切换,并检查那时图样区域20的颜色和背景区域25的颜色是否互相反转这一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荧光体DCP No.4a作为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使用荧光体DCP No.8作为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被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的颜色,并且当所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第1荧光墨13的颜色和第2荧光墨14的颜色互相反转,就能够使用各种荧光体作为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
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当所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从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和从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互相反转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与图10所示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情况相同,也可以是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照射UV-C时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为不同的颜色。另外,也可以是照射UV-C时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照射UV-A时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是不同的颜色。以下,参照图14A至图15对这样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1荧光墨)
如图14A所示,在照射UV-A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A为约514nm的绿颜色的光,在照射UV-C时,第1荧光墨13发出峰值波长λ1C为约610nm的红颜色的光。作为这样的第1荧光墨13用双色性荧光体(第1荧光体),例如使用荧光体DCP No.4(根本特殊化学制)。
(第2荧光墨)
如图14B所示,在照射UV-A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A为约400nm的蓝颜色的光。另外,在照射UV-C时,第2荧光墨14发出峰值波长λ2C为约525nm的绿颜色的光。作为这样的第2荧光墨14用双色性荧光体(第2荧光体),例如,使用荧光体DCP No.5(根本特殊化学制)。
接着,参照图15,对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发出的荧光的色度以及基于具有那样的色度的荧光所获得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色度和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色度离开。即,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为不同颜色。因此,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
这样,依据本实施方式,不仅在对防伪介质10单独照射UV-A或UV-C时,而且在对防伪介质10同时照射UV-A和UV-C时,能视觉辨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因此,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用3种颜色的组合来确认发光图像12的图样区域20的图案。由此,能够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另外,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困难。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示出了使用荧光体DCP No.4作为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使用荧光体DCP No.5作为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在单独照射UV-A时、单独照射UV-C时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的各个中,只要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能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的颜色,能够使用各种荧光体作为第1荧光墨13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墨14的第2荧光体。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至图18C,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发光图像12的第1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发光图像12的第2区域邻接的例子。更具体而言,示出了由图样区域20构成发光图像12的第1区域,由至少其一部与图样区域20邻接的背景区域25构成发光图像12的第2区域的例子。然而,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只要由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形成第1区域,由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形成第2区域,就能考虑各种方式的第1区域及第2区域。
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6至图18C,对发光图像12的第1区域具有包含第1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1花纹区域,发光图像12的第2区域具有包含第2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2花纹区域,并且互相独立地配置第1花纹区域及第2花纹区域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6至图18C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至图1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同一部分添加同一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发光图像
图16是示出可见光下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发光图像12的沿着XVII-XVII的截面图。首先参照图1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图像12的图样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发光图像12具有多个花状(花柄)的第1花纹区域(第1区域)30、多个花状的第2花纹区域(第2区域)35以及空白区域50。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各第1花纹区域30包含花心部30a和排列在花心部30a的周围的多个花瓣部30b。同样如此,各第2花纹区域35包含花心部35a和排列在花心部35a的周围的多个花瓣部35b。这样,各第1花纹区域30的形状与各第2花纹区域35的形状大致相同。此外,在此所谓的“大致相同”意味着第1花纹区域30的形状和第2花纹区域35的形状类似到在如后述那样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的情况下,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能识别为同一种区域的程度。
互相独立地配置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例如如图16所示,一个第1花纹区域30配置为从其他的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离开。同样如此,一个第2花纹区域35配置为从其他的第2花纹区域35及第1花纹区域30离开。
此外,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的各个配置为互相离开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的各个能识别为不同的花纹区域,就可以互相部分邻接,或也可以互相部分重叠。即,“互相独立地配置”意味着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以分别识别为不同的花纹区域的方式配置。
接着,参照图17,对发光图像12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通过在基体材料11上印刷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而形成发光图像12的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由于第1荧光墨13的厚度及第2荧光墨14的厚度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大致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作为基体材料1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使用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各个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包含在可见光下不发光,在特定的非可见光下发光的既定荧光体、例如粒状的颜料。在此,墨13、14所包含的颜料的粒径为例如0.1~1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0.1~3μm的范围内。因此,在对墨13、14照射可见光的情况下,通过颜料粒子散射光。因此,在可见光下观察发光图像12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白色部分31a被视觉辨认为第1花纹区域30,白色部分36a被视觉辨认为第2花纹区域35。另外,如上所述,基体材料11由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因此,在可见光下,空白区域50被视觉辨认为白色部分51a。因此,在可见光下,发光图像12的第1花纹区域30、第2花纹区域35及空白区域50全部被视觉辨认为白色物。因此,在可见光下,发光图像12的各花纹区域30、35的图案不出现。由此,防止容易地伪造具有发光图像12的防伪介质10。
接着,对包含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此,首先,对制作防伪介质10的方法进行说明。接着,对检查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方法进行说明。
防伪介质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基体材料11。作为基体材料11,例如,使用厚度为188μm的包含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体材料。接着,使用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通过印刷,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具有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的发光图像12。
此时,互相独立地配置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因此,与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配置为必定邻接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印刷所要求的精度。由此,能够使用更简易的印刷方法或印刷机而在基体材料11上形成具有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的发光图像12。
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例如,分别使用向具有既定荧光特性的双色性荧光体25重量%添加硅粉8重量%、有机膨润土2重量%、醇酸树脂50重量%及烷基苯类溶剂15重量%、并胶印墨化的墨。其中作为第1荧光墨13用双色性荧光体(第1荧光体),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使用的是利用UV-C进行激励而发出红颜色的光、利用UV-A进行激励而发出绿颜色的光、同时照射UV-A及UV-C发出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DE-RG(根本特殊化学制)。另外,作为第2荧光墨14用双色性荧光体(第2荧光体),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使用的是利用UV-C激励而发出绿颜色的光、利用UV-A进行激励而发出红颜色的光、同时照射UV-A及UV-C而发出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DE-GR(根本特殊化学制)。
确认方法
接着,参照图18A至图18C,对确认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方法进行说明。
(照射可见光时)
首先,观察可见光下的防伪介质10。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发光图像12的第1花纹区域30、第2花纹区域35及空白区域50分别被视觉辨认为白色物(参照图16)。因此,在可见光下,各花纹区域30、35的图案不出现。
(照射UV-A时)
接着,观察照射UV-A时的防伪介质10。图18A是示出照射UV-A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形成各第1花纹区域30的第1荧光墨13包含荧光体DE-RG,因此,第1荧光墨13发出绿颜色的光。因此,各第1花纹区域30被视觉辨认为绿色部分31b。另一方面,形成各第2花纹区域35的第2荧光墨14包含荧光体DE-GR,因此,第2荧光墨14发出红颜色的光。因此,各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红色部分36c。这样,在照射UV-A时,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不同颜色的区域。
此外,对照射UV-A时的空白区域50的颜色,考虑以下情况。例如,在对发光图像12照射UV-A的同时也照射可见光的情况下,如图18A所示,空白区域50被视觉辨认为白色部分51a。另一方面,在遮蔽可见光的状况下仅对发光图像12照射UV-A时,空白区域50被视觉辨认为无色部分(未图示)。
(照射UV-C时)
接着,观察照射UV-C时的防伪介质10。图18B是示出照射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形成各第1花纹区域30的第1荧光墨13包含荧光体DE-RG,因此,第1荧光墨13发出红颜色的光。因此,各第1花纹区域30被视觉辨认为红色部分31c。另一方面,形成各第2花纹区域35的第2荧光墨14包含荧光体DE-GR,因此,第2荧光墨14发出绿颜色的光。因此,各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绿色部分36b。这样,在照射UV-C时,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不同的颜色的区域。
此外,对照射UV-C时的空白区域50的颜色,考虑以下情况。例如,在对发光图像12照射UV-C的同时也照射可见光的情况下,如图18B所示,空白区域50被视觉辨认为白色部分51a。另一方面,在遮蔽可见光的状况下仅对发光图像12照射UV-C时,空白区域50被视觉辨认为无色部分(未图示)。
通过在照射可见光、UV-A或UV-C的情况下检查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的颜色如上所述地变化,能确认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正规的物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UV-A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C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另外,照射UV-C时从第1荧光墨13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照射UV-A时从第2荧光墨14发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因此,当对包含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的发光图像12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第1花纹区域30的颜色和第2花纹区域35的颜色互相反转(切换)。
这样,将照射光从UV-A切换到UV-C、或与其相反地切换,检查那时第1花纹区域30的颜色和第2花纹区域35的颜色是否互相反转这一点,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否正规的确认的可靠性。
(同时照射UV-A及UV-C时)
接着,观察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防伪介质10。
图18C是示出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的防伪介质10的发光图像12的平面图。在该情况下,从第1荧光墨13发出作为将照射UV-A时的绿颜色的光和照射UV-C时的红颜色的光进行加法混色的光的黄颜色的光。另一方面,从第2荧光墨14发出作为将照射UV-A时的红颜色的光和照射UV-C时的绿颜色的光进行加法混色的光的黄颜色的光。因此,如图18C所示,第1花纹区域30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31d,另外,第2花纹区域35也被视觉辨认为黄色部分36d。这样,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能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因此,在同时照射UV-A及UV-C时,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
在分别单独照射可见光、UV-A、UV-C的情况下,以及同时照射UV-A和UV-C的情况下,检查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的颜色如上所述地变化,由此,能确认包含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是正规的物品。
依据本实施方式,在发光图像12形成多个花纹区域30、35,并且使各花纹区域30、35所包含的荧光体不同,由此,能够增加发光图像12的设计的变化。由此,能够提高发光图像12的设计性。
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第1荧光墨13形成的各第1花纹区域30全都具有花状的形状、由第2荧光墨14形成的各第2花纹区域35全都具有花状的形状的例子。然而,发光图像12所包含的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一种。例如,如图19所示,第1花纹区域30及第2花纹区域35也可以不仅包含花状的形状而且包含星形的形状。
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与花状的第1花纹区域30相同,由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荧光墨13形成星形的第1花纹区域30。同样如此,与花状的第2花纹区域35相同,由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荧光墨14形成星形的第2花纹区域35。因此,在单独照射UV-A时及单独照射UV-C时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不同颜色的区域,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第1花纹区域30和第2花纹区域35被视觉辨认为相同颜色的区域。
依据图19所示的例子,通过增加各第1花纹区域30及各第2花纹区域35的形状的变化,能够使发光图像12的构成更复杂。由此,能够使防伪介质10的伪造更困难。另外,能够提高发光图像12的设计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示出了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在单独照射UV-A时或单独照射UV-C时被识别为互相不同的颜色、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被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的颜色、并且当所照射的光在UV-A和UV-C之间切换时,第1荧光墨13的颜色和第2荧光墨14的颜色互相反转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也可以在同时照射UV-A和UV-C时也被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的颜色。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或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情况相同,在切换UV-A和UV-C时,第1荧光墨13的颜色和第2荧光墨14的颜色也可以不是反转关系。
其他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具有对UV-A或UV-C的激励特性的墨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作为第1荧光墨13及第2荧光墨14,也可以使用具有对UV-B或红外线的激励特性的墨。即,作为本发明中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或“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能够使用任意的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
另外,在上述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发光介质作为构成有价证券等的防伪介质使用的例子。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在各种用途中使用本发明的发光介质。例如,在玩具等用途中,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发光介质。

Claims (15)

1.一种发光介质,所述发光介质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发光图像,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图像具有包含第1荧光体的第1区域和包含第2荧光体的第2区域,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并且与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视觉辨认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10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3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第1颜色的光,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第2颜色的光,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所述第2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第2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所述第1色或视觉辨认为与第1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10以下,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10以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3以下,
当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当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从所述第1荧光体发出的光的颜色之间的色度差为3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相同颜色的颜色、并且视觉辨认为与所述基体材料的颜色相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时,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发出视觉辨认为互相不同颜色的颜色的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从以同一既定图案设置的所述第1荧光体及所述第2荧光体分别形成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区域具有包含所述第1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1花纹区域,
所述第2区域具有包含所述第2荧光体的至少一个第2花纹区域,
互相独立地配置所述第1花纹区域及所述第2花纹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花纹区域的形状与所述第2花纹区域的形状大致相同。
14.一种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所述发光介质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发光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准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介质的工序;
对发光介质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而确认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以及
对发光介质照射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而确认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发光介质同时照射第1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和第2波长区域内的非可见光,确认不能判别发光图像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工序。
CN201180038272.5A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5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740.5A CN103903327B (zh)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5709 2010-08-04
JP2010-175709 2010-08-04
JP2011119208A JP5541583B2 (ja) 2010-08-04 2011-05-27 発光媒体および発光媒体の確認方法
JP2011-119208 2011-05-27
PCT/JP2011/067878 WO2012018084A1 (ja) 2010-08-04 2011-08-04 発光媒体および発光媒体の確認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740.5A Division CN103903327B (zh)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5535A true CN103025535A (zh) 2013-04-03
CN103025535B CN103025535B (zh) 2014-10-29

Family

ID=4555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82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5535B (zh)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CN201410099740.5A Active CN103903327B (zh)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740.5A Active CN103903327B (zh) 2010-08-04 2011-08-04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23238B2 (zh)
EP (2) EP2602119B1 (zh)
JP (1) JP5541583B2 (zh)
CN (2) CN103025535B (zh)
CA (1) CA2807458C (zh)
PL (1) PL2602119T3 (zh)
WO (1) WO201201808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0715A (zh) * 2015-08-19 2015-12-16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动态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24250A (zh) * 2013-08-07 2016-02-10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印刷安全特征,包含此种印刷安全特征的物体,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148357A (zh) * 2015-01-09 2017-09-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
CN110214472A (zh) * 2017-01-26 2019-09-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射控制装置和照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2087B2 (ja) * 2010-08-09 2014-11-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発光媒体
JP5888697B2 (ja) * 2012-07-12 2016-03-22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発光印刷物
EP2803497A1 (en) 2013-05-13 2014-11-19 KBA-NotaSys SA Printed security feature, object comprising such a printed security feature,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DE102013113938A1 (de) * 2013-12-12 2015-06-18 Schreiner Group Gmbh & Co. Kg Gegenstand mit mindestens einer ein Sicherheitsmerkmal aufweisenden Oberfläche
JP6642449B2 (ja) * 2014-11-28 2020-0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発光媒体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US10036125B2 (en) * 2015-05-11 2018-07-31 Nanotech Security Corp. Security device
DE102015014560A1 (de) 2015-11-11 2017-05-1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Pigmentsystem, Lumineszenzfarbsystem und Wertdokument
KR101784722B1 (ko) 2016-04-14 2017-10-12 한국조폐공사 보안용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352145A1 (en) * 2017-01-23 2018-07-25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An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er including luminescent dopants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such markers
DE102017004496A1 (de) 2017-05-11 2018-11-15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tichtiefdruckfarbe, Druckverfahren und Druckerzeugnis
JP7302281B2 (ja) * 2019-05-22 2023-07-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体、媒体及び冊子体
US11390102B1 (en) * 2021-06-16 2022-07-19 Xerox Corporation Dual gloss and fluorescent effects in the same space
DE102021004847A1 (de) * 2021-09-24 2023-03-30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atenträgers mit einem lumineszierenden Sicherheitselement und Datenträg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479A (ja) * 1995-08-14 1997-02-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情報担持シートと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キ及び転写シート
JPH10251570A (ja) * 1997-03-11 1998-09-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蛍光発光インキ及び蛍光画像形成物
JPH10315605A (ja) * 1997-05-21 1998-12-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蛍光画像形成物および蛍光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EP1179808A1 (fr) * 2000-08-09 2002-02-13 Banque Nationale De Belgique S.A. Dispositif antifraude pour document
JP200816218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偽造防止印刷媒体及び偽造防止印刷媒体の真偽判定方法
EP2075767A1 (fr) * 2007-12-27 2009-07-01 Banque Nationale de Belgique Dispositif anti-contrefaçon bicouche
JP4552052B2 (ja) * 2005-03-30 2010-09-29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多色発光混合物及び多色発光インキ組成物、並びに画像形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131A1 (de) * 2003-12-22 2005-07-2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und Wertdokumente
JP4418881B2 (ja) 2004-03-18 2010-02-24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偽造防止印刷物
JP4185032B2 (ja) * 2004-09-13 2008-11-19 株式会社東芝 蛍光画像形成物及び蛍光発光インク
US7654581B2 (en) * 2005-05-06 2010-02-02 Canadian Bank Note Company, Limited Security document with ultraviolet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feature
FR2897078B1 (fr) * 2006-02-09 2011-08-19 Arjowiggins Materiau en feuill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filigrane avec une nuance colore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479A (ja) * 1995-08-14 1997-02-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情報担持シートと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キ及び転写シート
JPH10251570A (ja) * 1997-03-11 1998-09-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蛍光発光インキ及び蛍光画像形成物
JPH10315605A (ja) * 1997-05-21 1998-12-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蛍光画像形成物および蛍光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EP1179808A1 (fr) * 2000-08-09 2002-02-13 Banque Nationale De Belgique S.A. Dispositif antifraude pour document
JP4552052B2 (ja) * 2005-03-30 2010-09-29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多色発光混合物及び多色発光インキ組成物、並びに画像形成物
JP200816218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偽造防止印刷媒体及び偽造防止印刷媒体の真偽判定方法
EP2075767A1 (fr) * 2007-12-27 2009-07-01 Banque Nationale de Belgique Dispositif anti-contrefaçon bicouch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4250A (zh) * 2013-08-07 2016-02-10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印刷安全特征,包含此种印刷安全特征的物体,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24250B (zh) * 2013-08-07 2017-03-08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印刷安全特征,包含此种印刷安全特征的物体,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148357A (zh) * 2015-01-09 2017-09-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
CN107148357B (zh) * 2015-01-09 2019-04-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
CN105150715A (zh) * 2015-08-19 2015-12-16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动态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0715B (zh) * 2015-08-19 2017-04-26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动态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4472A (zh) * 2017-01-26 2019-09-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射控制装置和照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602119T3 (pl) 2016-03-31
CN103025535B (zh) 2014-10-29
EP2602119B1 (en) 2015-10-07
EP2823968A3 (en) 2015-04-01
EP2823968B1 (en) 2016-04-20
CN103903327B (zh) 2016-08-24
CA2807458C (en) 2016-12-20
EP2602119A1 (en) 2013-06-12
WO2012018084A1 (ja) 2012-02-09
CN103903327A (zh) 2014-07-02
EP2602119A4 (en) 2014-04-23
CA2807458A1 (en) 2012-03-09
EP2823968A2 (en) 2015-01-14
JP2012051362A (ja) 2012-03-15
US8523238B2 (en) 2013-09-03
US20130127151A1 (en) 2013-05-23
JP5541583B2 (ja)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535B (zh)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确认方法
CN103153641B (zh) 发光介质
CN103153642B (zh) 发光介质
TWI641660B (zh) 磁性或可磁化色料顆粒及光學效應層
US6926764B2 (en) Ink set, printed article, a method of printing and use of a colorant
EP2207854B1 (en) Security element
CN101883826A (zh) 防伪颜料
CN101186768A (zh) 综合防伪油墨
JP4418881B2 (ja) 偽造防止印刷物
JP4552052B2 (ja) 多色発光混合物及び多色発光インキ組成物、並びに画像形成物
CN110402200A (zh) 发光介质、防伪介质及其真伪判定方法
JP5610121B2 (ja) 残光性発光組成物、残光性インキ組成物及び真偽判別印刷物
CN105398252A (zh) 一种含有智能荧光材料的防伪元件
WO2012018085A1 (ja) 発光媒体および発光媒体の確認方法
JP2003302519A (ja) 真贋判定機能を有する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真贋判定機能を有したシート状物
AU2016369458B2 (en) Security element comprising hidden information and valuable document comprising same
JP2007152841A (ja) 真偽判別印刷物
JP5573469B2 (ja) 発光媒体および発光媒体の確認方法
KR20090043212A (ko) 비가시 다색 형광색사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보안용지
JP2012037328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及び検査システム
JP2023109309A (ja) インキ組成物及び印刷物
WO2005110766A1 (ja) 真贋判定機能を有するスレッド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偽造防止用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