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5114A - 印刷基板保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印刷基板保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5114A CN103025114A CN2012100221433A CN201210022143A CN103025114A CN 103025114 A CN103025114 A CN 103025114A CN 2012100221433 A CN2012100221433 A CN 2012100221433A CN 201210022143 A CN201210022143 A CN 201210022143A CN 103025114 A CN103025114 A CN 1030251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plate
- printed base
- fastener
- holding section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将印刷基板保持在壳体内而不使其变形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将印刷基板从壳体的开口部沿该印刷基板的延伸方向插入而将其保持在壳体内,在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设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左右对称地倾斜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壳体内深处具有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其中,第一卡止部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厚度方向隔开间隔的多个凸部,第二卡止部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厚度方向隔开间隔的多个凸部,将印刷基板插入壳体内后,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与第一卡止部卡合,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卡止部卡合,从而保持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印刷基板保持在壳体的内部空间内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是在将安装了电子元器件的印刷基板收纳到由壳体和盖子形成的内部空间后,对所述印刷基板进行保持,所述壳体形成为至少将一个面作为开口面的箱形,所述盖子挡住所述壳体的开口面,其中,在所述印刷基板上,在插入所述内部空间的插入前端部形成有圆弧形的切口部,在与所述壳体的开口面相对的后壁面上,对应于所述切口部形成有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的第一支承部,该第一支承部呈鼓形,且与所述切口部相抵接的部位发生颈缩,利用所述盖子,使所述印刷基板的切口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颈缩部抵接,从而对所述印刷基板进行保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95767号公报(第6~7页、图1~7)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中,无需按压印刷基板,并且是通过使形成在印刷基板的插入前端部的圆弧形切口部与形成在后壁面的发生颈缩的鼓形的第一支承部进行抵接,从而对印刷基板进行支承的。在第一支承部的颈缩部的两侧,具有从颈缩部起直径逐渐增大的扩径部,因此,即使印刷基板要发生移动,印刷基板的圆弧形切口部也会被该扩径部卡止,从而获得能够阻止印刷基板发生不必要的移动、由此来对基板进行保持等效果,但是,设置在印刷基板上的圆弧形切口部会被引导至设置在壳体后方的第一支承部的最颈缩的部分,因此,当安装了元器件后进行焊接所产生的热应力使得印刷基板发生翘曲时,印刷基板会与第一支承部抵接并被引导至最颈缩的部分,从而对印刷基板施加矫正方面的应力,导致印刷基板发生形变。
此外,对于第一支承部的颈缩部分呈圆柱状延伸、且在其前端部设有扩径部的结构,即使印刷基板发生了翘曲,也不会发生上述矫正形变,但是印刷基板与第一支承部作圆弧形的抵接会使得印刷基板的可动范围即间隙过大,当印刷基板因例如振动等外部冲击而发生振动时,对较高的元器件(例如铝电解电容器等)的引线所施加的应力会变大,从而导致引线损坏等。而且,由于设置上述间隙,在印刷基板因外部冲击而上下振动时,第一支承部的扩径部与印刷基板会互相干扰发生滑动,有可能产生噪音或者因磨损而产生粉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基板保持结构,该保持结构能够将印刷基板可靠地收纳并保持在壳体内,而极力不导致印刷基板发生形变。
本发明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是将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刷基板从设置在壳体的规定部位上的开口部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延伸方向插入,从而将所述印刷基板保持在该壳体内部,其中,在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设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左右对称地倾斜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深处具备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卡止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且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凸部,所述第二卡止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且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凸部,在将所述印刷基板插入所述壳体内部后,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卡合,并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止部卡合,从而保持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
本发明中,使印刷基板的倾斜的第一卡合部与壳体的倾斜的第一卡止部卡合,并且同样地使倾斜的第二卡合部与壳体的倾斜的第二卡止部卡合,从而保持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因此,即使印刷基板因焊接时的热应力所引起的翘曲等而导致产生形变,也能在将印刷基板收纳到壳体中时,保持印刷基板的状态而将印刷基板与壳体卡止。因此,能够减小对印刷基板施加的按压应力,从而能够保持印刷基板而基本不使其发生矫正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从开口部看图1所示的壳体时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壳体的内侧深处的第一卡止部与第二卡止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从开口部一侧看图4的第一卡止部与第二卡止部附近时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安装有电子元器件与连接构件的印刷基板发生翘曲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发生翘曲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对图1所示的壳体施加了扭转应力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从开口部看图9所示的壳体时的主视图。
图11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1a 开口部;11内壁;12柱状部;121、121A 倾斜面;122、122A 倾斜面;123(123a~123e)凸部;123A 凸部;124(124a~124e)凸部;124A 凸部;13第一卡止部;14第二卡止部;15、16固定部;2印刷基板;21电子元器件;22连接构件;22a、22b 保持部;23、23A 第一卡合部;24、24A第二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车辆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是从开口部看图1所示的壳体时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附近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壳体的内侧深处的第一卡止部与第二卡止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从开口部一侧看图4的第一卡止部与第二卡止部附近时的放大图。图中,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在规定部位设有开口部1a的壳体1、安装有电子元器件21并被收纳在壳体1内的印刷基板2、以及安装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后端部(图1的左端部)并兼用作开口部1a的盖子的连接构件22。
如图1、图2所示,壳体1呈长方体的箱形,且形成有开口部1a,使形成长方体高度方向的规定的一个面开放。印刷基板2从开口部1a沿该印刷基板2的延伸方向向图1的右方插入,在至插入完成为止的过程的最终部分,利用后述的本发明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将印刷基板2保持并固定在壳体1内。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如图3所示,设有由大致呈V形的切口部形成的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该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在从插入方向看时左右对称。第一卡合部23包括V形切口部的一个倾斜面,第二卡合部24包括V形切口部的另一个倾斜面。
另一方面,如图2、4、5所示,在上述壳体的内侧深处的内壁11的与上述V形切口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用柱状部12形成的第一卡止部13和第二卡止部14,分别与印刷基板2的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卡合,所述柱状部12从图2的上面向下面延伸,其截面大致呈V形,向内壁11一侧(图1的右侧)逐渐变宽,向壳体1的开口部1a一侧逐渐变窄。第一卡止部13包括柱状部12的一个倾斜面121、以及在该倾斜面121上沿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等间隔地突出设置的多个凸部123(123a~123e),该多个凸部123(123a~123e)平行于印刷基板的延伸方向而向开口部1a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止部14包括柱状部12的另一个倾斜面122、以及在该倾斜面122上沿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等间隔地与凸部123同样突出设置的多个凸部124(124a~124e)。
当壳体1例如由注模树脂形成时,包含柱状部12的第一卡止部13和第二卡止部14可以与壳体1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由其他构件构成。如图5所示,上述左右的凸部123、124在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左右相等,且设置成左右不对称,使得其中一方(右侧)凸部的中心位于另一方(左侧)凸部中上下相邻的凸部之间的中心处。凸部123、124沿倾斜面121、122突出大致相同的高度,用来限制印刷基板2的第一卡合部23或第二卡合部24沿图2的上下方向移动。此外,各凸部123a~123e、124a~124e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是一种夸张的图示,实际比印刷基板2的厚度要薄得多。
此外,图5中的左右凸部、例如图中左侧的凸部123c与右侧的凸部124c之间在图中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要大于印刷基板2的厚度。因此,当印刷基板2是以大致水平的状态插入图5的A部时,印刷基板2的倾斜的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24很容易进入上侧的凸部124c与下侧的凸部123c之间,从而夹着倾斜面121、122而与柱状部12相抵接。然后,利用凸部124c和凸部123c限制印刷基板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被壳体1所保持。在这种状态下,印刷基板2与凸部124c或凸部123c之间会形成规定的空隙。
此外,当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因焊接等产生的应力而发生翘曲时,例如图5的左侧向上方倾斜、右侧向下方倾斜时,或者向反方向倾斜时,在该印刷基板2插入到壳体1的内部之后,第一卡合部23便与第一卡止部13的凹凸之一、例如凸部123c、123d之间的凹部即倾斜面121卡合,第二卡合部24则与第二卡止部14的凹凸之一、例如凸部124c、124d之间的凹部即倾斜面122卡合,从而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倾斜的状态下对其进行保持。
简而言之,无论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发生怎样的变形,通过使第一卡合部23与第一卡止部13卡合,并使第二卡合部24与第二卡止部14卡合,从而使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与柱状部12卡合成十字形,都能将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保持在壳体1内。此外,为了在插入印刷基板2时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与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能够容易地进行卡合,最好将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以及各凸部123a~123e、124a~124e的突出端部的边缘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加工成锥形,或者对其进行R(曲面)加工等倒角加工。通过上述加工,在将印刷基板2插入壳体1内时,可将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自然地引导至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
另一方面,在设置于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后端部的连接构件22的外周部,由凸部形成的保持部22a分别设置在连接构件22的相对的两条边即左右的高度方向中央部,在壳体1的开口部1a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由分别与所述保持部22a卡合的凹部形成的固定部15。通过上述连接构件22的保持部22a与壳体1的固定部15的卡合,在印刷基板2插入壳体1时对其进行引导,在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与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开始卡合之前调整印刷基板2的姿势,从而在上述插入结束后使所述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后端部得到保持。结果,实施方式1中,印刷基板2在插入方向后端部的两处和前端部中央部的一处共计三个部位被壳体1保持。此外,图中省略了连接构件22的连接端子组、印刷基板2的除电子元器件21以外的安装元器件类等、以及用于将壳体1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室或车厢内的固定部或固定装置等。
接下来,参照图6~图8说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发生翘曲的例子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印刷基板发生翘曲的另一例的图,也是从用以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进行嵌合的连接构件的嵌合面进行透视时的说明图,图8是对图1所示的壳体施加了扭转应力时的动作说明图。将电子元器件21和连接构件22安装在印刷基板2上,并对其进行焊接,刚完成焊接后的印刷基板2有时会如图6的虚线所示那样发生翘曲,即印刷基板2的端面上翘2A或下翘2B。
另外,若从开口部1a一侧透视连接构件,则刚完成焊接后的印刷基板2有时会如图7的虚线所示那样发生翘曲,即印刷基板2受焊接时热应力的作用而发生中间翘起2C或两端翘起2D。另外,也有可能发生图6与图7相结合的变形。此外,图7所示的连接构件22示出将未图示的端子组分为四个块22A、22B、22C、22D的情况。
印刷基板2有时会因焊接所产生的热应力等而发生上述图6、图7所例示的各种翘曲。本实施方式1中,在将印刷基板2插入壳体1中后,连接构件22的保持部22a与壳体1的固定部15卡合,从而在调整了印刷基板2的姿势之后,印刷基板2的倾斜成锥形且前端开口的V形的第一卡合部23与壳体1的同样倾斜成锥形的第一卡止部13的倾斜面121相抵接,同样倾斜的第二卡合部24与壳体1的倾斜的第二卡止部14的倾斜面122相抵接,由此使得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与壳体1的柱状部12的倾斜面121、122卡合。
倾斜面121、122上分别设有多个凸部123a~123e、124a~124e,但这些凸部彼此在上下方向(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并在插入方向后端部的连接构件22的保持部22a与壳体1的固定部15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隙,从而使得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由V形切口部形成的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分别插入到凸部123a~123e彼此间的任意一个凹处(即倾斜面121)和凸部124a~124e彼此间的任意一个凹处(即倾斜面122)中,使第一卡合部23与第一卡止部13卡合,第二卡合部24与第二卡止部14卡合。
在将该印刷基板2收纳到壳体1内的过程中,实际上并不对印刷基板2施加应力,因此,施加在印刷基板2上的按压应力极小,从而能维持印刷基板2的状态,并使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中央的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和壳体1的内壁11部的柱状部12以各自的延伸方向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式卡合成十字形。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第一卡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24由设置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的大致呈V形的切口部形成,上述第一卡止部13与第二卡止部14是利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内壁11的与切口部对应的位置上的大致呈V形的柱状部12来形成,构成第一卡止部13与第二卡止部14的凹凸的凸部123、124设置成从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看时为左右不对称的状态,从而根据印刷基板2的翘曲和倾斜的程度,利用左右各有的多个凸部123(123a~123e)及凸部124(124a~124e)中左右各任意一个凸部,在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卡止,因此,几乎不会使印刷基板2发生矫正形变,能够保持印刷基板2。
另外,如上所述,利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与锥形倾斜面彼此十字形的结合、以及凸部123、124中的左右一对凸部,能够可靠地支承印刷基板,因此,不会因例如振动等外部冲击而使印刷基板2发生振动或产生滑动干扰噪音,也不会因磨损产生粉末而导致插销接触不好。
接下来,利用图8说明对壳体1施加了扭转应力的情况。图8对设置在壳体1的后壁面中央的一个部位上的柱状部12的部分进行了放大和示意性图示。当对壳体1施加了扭转应力时,例如施加了图8的箭头B方向或箭头C方向的扭转应力时,柱状部12的两个侧面的凸部123、124也会跟随壳体1的扭转方向而发生同向的位移,印刷基板2也相应地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跟随。因此,即使是用安装支架等将收纳了印刷基板2的壳体1安装到不平坦的壳体安装面(均省略图示)上,应力也不会直接传递到印刷基板2上,而且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没有被夹住,因此,不会出现不需要的拐点,从而能够缓和应力。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当将发生了中间翘起或两端翘起的印刷基板收纳到壳体内时,会一边对印刷基板2进行矫正,一边将其引导至设置在壳体后壁面的发生了颈缩的鼓形支承部的最颈缩的部分,从而导致印刷基板发生矫正形变。另外,若夹住印刷基板的左右两端面来进行保持,则与上述情况相同,印刷基板会发生矫正形变,从而在安装到不平坦的地方时,印刷基板会进一步发生形变。另外,若要将插入方向前端部发生了上翘或下翘的印刷基板收纳到壳体内,则存在同样会发生矫正形变的问题。
另外,在用发生了颈缩的鼓形支承部来保持印刷基板的现有技术中,印刷基板与鼓形支承部是在圆弧形的点上进行抵接,利用支承部的扩径部来抑制印刷基板的多余移动,但是,由于会出现松动(间隙),因此,在印刷基板因受到振动等外部冲击而发生上下振动时,印刷基板与支承部的扩径部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干扰而产生噪音。另外,反复的干扰会导致磨损而产生粉末,若该磨损所产生的粉末进入连接器接合触点部,也有可能会发生插销接触不好的危险。
与之相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如上所述,安装了电子元器件21和具有端子组的连接构件22的印刷基板2即使因焊接时所产生的热应力而发生了翘曲,也能够几乎保持原有状态,同时使设置在印刷基板2上的锥形的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与设置在壳体后壁面上的锥形的第一卡止部13和第二卡止部14作十字形卡合,从而将印刷基板2可靠的保持在壳体1内,因此,不会使印刷基板2发生矫正形变。而且,印刷基板2也不会因外部冲击而发生滑动,因此,不会对大型元器件的引线部施加摇摆应力,也不会因干扰产生噪音或发生磨损。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中,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通过如下的方式而被卡止:设置在该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一个部位上的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与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深处的与上述切口部对应的宽度方向中央处的第一卡止部13和第二卡止部14进行卡合,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由前端开口成V形的切口部形成,所述第一卡止部13和第二卡止部14采用了在向插入方向内侧逐渐变宽、向插入方向外侧逐渐变窄的倾斜面上设有多个凸部的柱状部12。而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后端部则通过如下的方式而被保持:设置在挡住壳体开口部的连接构件22的外周部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的两个凸部所形成的保持部22a、与设置在壳体1的开口部1a的内侧壁面的对应部位上的两个凹部所形成的固定部15进行卡合。从而,印刷基板2在插入方向前端部中央部的一处和后端部的两处共计三个点上被壳体1保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即使印刷基板2因焊接时所产生的热应力发生翘曲等而产生变形,在将印刷基板2收纳到壳体1内时,也能保持印刷基板2的状态而将印刷基板2与壳体1进行卡止,因此,能够减小对印刷基板2所施加的按压应力,从而能够保持印刷基板2而基本不使其产生矫正形变。另外,由于利用设置在锥形倾斜面121、122上的凸部123、124能够可靠地限制印刷基板2在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因此,不会因外部冲击(例如振动等)而使印刷基板2发生振动或产生滑动干扰噪音,也不会因磨损产生粉末而导致插销接触不好。
此外,设置在壳体的内壁部上的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上的多个凸部123、124并不是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而是设置成左右交替,因此,即使将壳体1安装到不平坦的地方而对壳体1施加了扭转应力,也能以连接构件22、设置在印刷基板2插入壳体1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中央一处的切口部、以及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部中央一处的柱状部12为支点,使左右交替地设置在柱状部12的两个侧面上的用来支承印刷基板2的凸部123、124沿壳体1的扭转方向进行跟随,使印刷基板2也一并在相同方向上进行跟随,因此,不易对印刷基板2施加拐点应力,能够确保安装有电子元器件21的印刷基板2的可靠性,还能延长产品的寿命。
而且,由于印刷基板2在插入方向前端部的一处和后端部的连接构件22上的相对的两处共计三处得到支承,因此不需要从两端面夹住印刷基板2来对其进行保持,即不会对印刷基板2产生夹持应力,从而能确保印刷基板2的可靠性。另外,即使将壳体1安装到不平坦的地方,也能利用具有较大刚性的连接构件22的外周部与壳体1的开口部内侧的壁面来支承印刷基板2,因此,即使对壳体1施加了扭转应力,印刷基板2和连接构件22也会沿扭转方向进行跟随,因此,扭转应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印刷基板2上,从而能够确保印刷基板2的可靠性。
此外,壳体1的开口部1a的内侧壁面上相对设置的凹部所形成的一对固定部15在收纳印刷基板2时起到导轨的作用,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第二卡合部23、24与内壁11部的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开始卡合之前,对安装有连接构件22的印刷基板2的姿势进行调整,使其不会有偏差地斜插入到壳体1内。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安装有连接构件22的印刷基板2收纳到壳体1内并对其进行卡止,能够预防因有偏差地插入而导致对印刷基板2施加弯曲应力,其组装也很容易。另外,包含设置在壳体1内壁11部上的柱状部12的第一、第二卡止部13、14能够在壳体1及连接构件22成形时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少加工费用。
实施方式2
图9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0是从开口部看图9所示的壳体时的主视图。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图中,在连接构件22的外周面上的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中央部,设有由凹部形成的保持部22b,在壳体1的开口部1a的内侧壁面上,突出设置有与保持部22b进行卡合的凸部所形成的导轨状的固定部16。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本实施方式2是在印刷基板2与壳体1之间的保持结构内,变更了插入方向后端部上的连接构件22与壳体1之间的固定结构而得到的。
由以上可知,即使变更了连接构件22与壳体1之间的固定结构,安装有连接构件22的印刷基板2也不会有偏差地斜插入到壳体1内,能够将印刷基板2可靠地收纳在壳体1内,因此能够预防因有偏差地插入而对印刷基板2施加弯曲应力等,能够期待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利用由凸部形成的导轨状的固定部16来作为壳体1一侧与连接构件22进行卡合的部件,因此,具有能够应对壳体1较薄时的特点。
实施方式3
图11是简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在从上方俯视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第一、第二卡合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本实施方式3中,第一卡合部与第一卡止部之间的卡合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内壁的一个角部(图11的下侧),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卡止部之间的卡合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内壁的另一个角部。如图12所示,在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在宽度方向的一个角部设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的第一卡合部23A,在另一个角部设有与第一卡合部23A对称地倾斜的第二卡合部24A。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壳体1的内壁11的一个角部设有由倾斜面121A和凸部123A形成的第一卡止部13A,其中,倾斜面121A沿与第一卡合部23A相同的方向倾斜,凸部123A在该倾斜面121A上沿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突出,与实施方式1的图5相同。另外,在内壁11的另一个角部设有由倾斜面122A和凸部124A形成的第二卡止部14A,其中,倾斜面122A沿与第二卡合部24A相同的方向倾斜,凸部124A在该倾斜面122A上沿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突出,与实施方式1的图5相同。关于其他结构,包括凸部123A与凸部124A在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错开而不对称这一点在内,与实施方式1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3中,由于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卡止位置偏离了宽度方向,因此,从印刷基板2的插入方向前方侧看时,即使印刷基板2的左右端部沿上下方向稍有倾斜,也不会使印刷基板2发生变形,而能够将其卡止。此外,由于将印刷基板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卡止在壳体1上,因此,在采用对壳体1施加扭转应力之类的安装方法时并不方便,但是通过选择不施加扭转应力的安装方法,可获得如下效果:能够减小对印刷基板2所施加的按压应力,从而能够保持印刷基板而基本不使其发生矫正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1~3中,说明了将凸部123(123A)和凸部124(124A)在印刷基板2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错开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左右对称的。另外,凸部123(123A)、124(124A)的数量、印刷基板保持结构的用途等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举的例子。
Claims (8)
1.一种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将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刷基板从设置在壳体的规定部位上的开口部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延伸方向插入,从而将所述印刷基板保持在该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设有相对于插入方向左右对称地倾斜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
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深处具备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卡止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且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凸部,所述第二卡止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且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同向的倾斜面上具有沿所述印刷基板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凸部,
在将所述印刷基板插入所述壳体内部后,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卡合,并使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止部卡合,从而保持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由设置在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V形切口部形成,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内壁的与所述切口部对应的位置上,且利用向所述内壁一侧逐渐变宽而向所述壳体开口部一侧逐渐变窄的截面大致呈V形的柱状部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卡合部,在该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所述第二卡合部,并且,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深处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以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对应。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看时,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凹凸形成为左右不对称。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后端部具有挡住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而形成的连接构件,在所述壳体的开口部设有由凸部或凹部形成的固定部,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外周部设有由与所述固定部进行卡合的凹部或凸部形成的保持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保持部进行卡合,来保持所述印刷基板的插入方向后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在将所述印刷基板插入所述壳体内部时起到导轨的作用。
7.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止部及第二卡止部与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基板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上的所述凸部的突出端部的边缘部分、或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进行倒角加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10071 | 2011-09-27 | ||
JP2011210071A JP5194157B2 (ja) | 2011-09-27 | 2011-09-27 | 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5114A true CN103025114A (zh) | 2013-04-03 |
CN103025114B CN103025114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797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21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5114B (zh) | 2011-09-27 | 2012-01-13 | 印刷基板保持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194157B2 (zh) |
CN (1) | CN10302511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5420A (zh) * | 2016-10-24 | 2019-06-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车载用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060597A1 (en) | 2016-12-14 | 2020-0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tate estimation device |
DE112020001899T5 (de) | 2019-10-04 | 2021-12-3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Anzeigemodul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49476A (ja) * | 1998-07-30 | 2000-02-1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ボックス取外し機構 |
JP2003224383A (ja) * | 2002-01-28 | 2003-08-08 | Aisin Seiki Co Ltd | 電子部品組付体 |
JP2006287128A (ja) * | 2005-04-04 | 2006-10-19 | Denso Corp | 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構造 |
US7144258B2 (en) * | 2003-09-22 | 2006-12-05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memb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17484B2 (ja) * | 1995-05-31 | 2004-04-12 |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 記録計の入力ユニット構造 |
JP2791295B2 (ja) * | 1995-09-05 | 1998-08-27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基板保持構造 |
JP2980591B1 (ja) * | 1998-07-27 | 1999-11-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基板取付装置 |
-
2011
- 2011-09-27 JP JP2011210071A patent/JP51941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1-13 CN CN201210022143.3A patent/CN1030251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49476A (ja) * | 1998-07-30 | 2000-02-1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ボックス取外し機構 |
JP2003224383A (ja) * | 2002-01-28 | 2003-08-08 | Aisin Seiki Co Ltd | 電子部品組付体 |
US7144258B2 (en) * | 2003-09-22 | 2006-12-05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member |
JP2006287128A (ja) * | 2005-04-04 | 2006-10-19 | Denso Corp | 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構造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5420A (zh) * | 2016-10-24 | 2019-06-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车载用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5114B (zh) | 2015-11-25 |
JP2013073985A (ja) | 2013-04-22 |
JP5194157B2 (ja)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71044B1 (ja) | 端子モジュール | |
JP6663565B2 (ja)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
JP5964673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メス型端子 | |
US20180248283A1 (en) | Terminal block | |
US8787611B2 (en) | Frame for speaker, speaker using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speaker | |
CN103025114A (zh) | 印刷基板保持结构 | |
JP2013131364A (ja) |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 |
JP3222722U (ja) | 浮動式コネクタ | |
US20130070956A1 (en) | Speaker | |
JP2015144083A (ja) | 雌雄共用の端子金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 |
US9748731B2 (en) | Optical apparatus | |
JP2018056478A (ja) | 基板保持装置 | |
US9634411B2 (en) | Contact device mechanically mountable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able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by a fastening portion for receipt of an external plug element | |
JP6794830B2 (ja)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 |
CN108233663A (zh) | 一种横向线性振动马达 | |
JP6666476B2 (ja) | コンタクト素子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システム | |
CN206775362U (zh)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
WO2017033465A1 (ja) | 筐体及び電力制御装置 | |
WO2018198520A1 (ja) | ケース及び電子装置 | |
JP2015011792A (ja) | バッテリーターミナル | |
CN103686019A (zh) | 显示装置 | |
EP4113553A1 (en) | Busbar structure for capacitor | |
JP5904412B2 (ja) | ノイズフィルタ内蔵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JP2018148712A (ja) | 電気的接続箱 | |
KR100820423B1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셀 지지 홀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