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5362U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5362U
CN206775362U CN201720548305.5U CN201720548305U CN206775362U CN 206775362 U CN206775362 U CN 206775362U CN 201720548305 U CN201720548305 U CN 201720548305U CN 206775362 U CN206775362 U CN 206775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cating part
protuberance
optical member
elasti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83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德璋
刘磊
朱跃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483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5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5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5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质量块以及线圈;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第二壳体上设有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位于容纳空腔内,第二壳体、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弹性支撑件与限位件的一体式设计,将弹性支撑件、限位件与外壳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分别将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焊接在外壳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弹性支撑件与壳体的连接状态,提高了振动稳定性,便于观察马达工作状态,降低了焊接过程中的焊锡球、焊偏等不良,减少了物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控制成本,提升了马达效费比。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来实现马达往复振动。振动组件中需要一个弹性支撑件焊接到马达的外壳上,该弹性支撑件可以是弹簧或者弹片。同时,为了使马达振动时弹性支撑件不受损,需要在质量块最大位移处设置偶数对限位件,限位件与外壳焊接固定。外壳、限位件、弹性支撑件均为单独的物料,每种物料都需单独开模制作,增加了该类马达的成本。加之,弹性支撑件与限位件多为成本较高的冲压件,且与外壳焊接的精度要求较高,制作工序繁琐,焊接过程中的焊锡球、焊偏等不良,所需人力、物力较高而造成的高成本影响了该类马达的效费比。所以,怎样能在不损失马达性能的前提下缩减物料,控制成本,提升马达效费比,降低焊接过程中的焊锡球、焊偏等不良,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将弹性支撑件、限位件与外壳结合,不需要分别将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焊接在壳体上,提升振动稳定性,降低焊接过程中的焊锡球、焊偏等不良,减少物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控制成本,提升马达效费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质量块以及线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容纳空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组成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由金属板冲压弯折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由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冲压弯折成型;所述第二壳体还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弹性支撑件由所述第一凸出部冲压弯折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出部沿第二壳体短轴或者长轴方向设置,形成所述限位件的材料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并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分别由所述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冲压弯折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短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短轴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质量块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质量块最大位移处。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向所述质量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的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体结合,另一端与所述质量块结合。
优选的,所述形变部结构为C型、V型、U型或者W型的一种。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的数量为偶数个。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限位件粘接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弹性支撑件与限位件的一体式设计,将弹性支撑件、限位件与外壳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分别将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焊接在外壳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弹性支撑件与壳体的连接状态,提高了振动稳定性,便于观察马达工作状态,降低了焊接过程中的焊锡球、焊偏等不良,减少了物料成本以及制造费用,控制成本,提升马达效费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无华司方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第二壳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第二壳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第二壳体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的俯视图(隐藏第一壳体);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有华司方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V型弹性支撑件方案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U型弹性支撑件方案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第一凸出部沿长轴两侧设置壳体内冲压部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方案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线性振动马达第一凸出部沿短轴两侧设置壳体内冲压部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方案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第一凸出部沿长轴两侧设置第二凸出部沿短轴两侧设置方案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线性振动马达第一凸出部沿短轴两侧设置第二凸出部沿长轴两侧设置方案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壳体1、质量块2、磁铁3、线圈4、印刷线路板5、第二壳体组件6、第二壳体61、弹性支撑件62、形变部621、连接部622、限位件63、V型弹性支撑件64、U型弹性支撑件65、华司7、第一凸出部8、第一凸出部8’、壳体内冲压部9、第二凸出部10、第二凸出部10’、第三凸出部11、第三凸出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61、质量块2以及线圈4。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61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第二壳体61上设有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第二壳体61、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为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1分别可以作为上壳或者下壳,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不再作为单独的物料,大大降低了物料成本。
从图2中可以看到,第二壳体61、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组成第二壳体组件6,图3和图4分别是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冲压弯折之后的正视图与俯视图,由图3和图4可以清晰地看到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冲压弯折之后的位置关系;其中,第一壳体1可以是折弯的,也可以是拉伸的,但凡能与第二壳体61配合形成容纳空腔的壳体结构均在所描述之列。由于第二壳体组件6由金属板冲压弯折一体成型,不需要单独进行焊接,消除了焊接状态与装配过程中精度不良的问题,避免了焊锡球出现造成的产品不良,保证了马达的成品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结构设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弹性支撑件与壳体的连接状态,提高了振动稳定性,也使得该线性振动马达在未与第一壳体1焊接的情况下便可以工作,在制程中便于观察马达工作状态、分析马达不良,同时降低了马达成品的报废率。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说的长轴方向为振子的运动方向,所说的短轴方向为水平面上与振子运动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62由第二壳体61周围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限位件63由第二壳体61内部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具体的,弹性支撑件62取料方式有如下两种:第一种取料方式如图9,弹性支撑件62由第二壳体61长轴方向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第二种取料方式如图10,弹性支撑件62由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定义以上两种方式中冲压弯折成弹性支撑件62的材料部分为第一凸出部8,定义冲压弯折成限位件63的材料部分为壳体内冲压部9。
优选的,第一凸出部8的数量为偶数个,对应的弹性支撑件62也为偶数个,具体的,第一凸出部的数量为2个;同样地,壳体内冲压部9的数量为偶数个,对应的限位件63的数量也为偶数个,具体的,壳体内冲压部9为2个。
如图9和图10所示,限位件63沿所述质量块2振动方向设置于质量块2的最大位移处,用来限制质量块2振幅和弹性支撑件62形变范围,当然,限位件6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如设置在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限制质量块2偏振,或者设置在与第二壳体61垂直方向防止质量块2偏振,在此不再详细讨论。
如图5,弹性支撑件62包括与第二壳体61一体连接的连接部622以及远离第二壳体61向质量块2一端延伸的形变部621;形变部621一端与连接部622一体结合,另一端与质量块2结合。形变部621一侧连接质量块2,另一侧可以焊接挡块,或者不焊接挡块,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保护。
上述弹性支撑件62的形变部621结构为C型、V型、U型或者W型的一种,其中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62形变部621的结构为C型,如图7位V型弹性支撑件64,如图8为U型弹性支撑件。
如图6,磁路组件由至少一块磁铁3与质量块2组成,或者由至少一块磁铁3、质量块2和华司7组成;其中,质量块2与磁铁3为粘接固定,弹性支撑件62和质量块2为焊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63上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限位件63粘接结合,缓冲垫为柔性材料制成,防止质量块2振动时与限位件63相撞。
实施例二:
如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两种成型方式,其技术方案大致与实施例一相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是:限位件63由第二壳体61周围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成型后的限位件63的位置同样在质量块2的最大位移处。
本方案的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均由第二壳体61周围的板材冲压弯折成型,定义冲压弯折成弹性支撑件62的材料部分为第二凸出部10,定义冲压弯折成限位件63的材料部分为第三凸出部11,同时,为了避免第二凸出部10和第三凸出部11取料时相互干涉,一般地,当其中一个凸出部沿第二壳体61长轴方向取料时,另一个凸出部沿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取料,当然,第二凸出部10和第三凸出部11同时在第二壳体61长轴方向或者同时在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取料也是可行的,领域内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
具体的,弹性支撑件62和限位件63的取料方式有如下两种:第一种取料方式如图11,第二凸出部10沿第二壳体61长轴方向设置,第三凸出部11沿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设置;第二种取料方式如图12,第二凸出部10’沿第二壳体61短轴方向设置,第三凸出部11’沿第二壳体61长轴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凸出部10、第二凸出部10’、第三凸出部11和第三凸出部11’的个数为偶数个,优选的,第二凸出部10、第二凸出部10’、第三凸出部11和第三凸出部11’的个数为2个。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质量块以及线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容纳空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组成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由金属板冲压弯折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由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冲压弯折成型;所述第二壳体还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弹性支撑件由所述第一凸出部冲压弯折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沿第二壳体短轴或者长轴方向设置,形成所述限位件的材料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并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限位件分别由所述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冲压弯折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短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长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凸出部沿所述第二壳体短轴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沿所述质量块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质量块最大位移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向所述质量块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的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体结合,另一端与所述质量块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结构为C型、V型、U型或者W型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和限位件的数量为偶数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限位件粘接结合。
CN201720548305.5U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Active CN206775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8305.5U CN206775362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8305.5U CN206775362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5362U true CN206775362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8305.5U Active CN206775362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5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486A (zh) * 2019-01-03 2019-06-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486A (zh) * 2019-01-03 2019-06-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
CN109861486B (zh) * 2019-01-03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6637U (zh) 振动电机
CN102386744A (zh) 水平振动电机
CN104702079A (zh) 音圈电机
CN103117636A (zh) 直线振动器
CN103401394A (zh) 一种改进的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US20230232157A1 (en) Application device
US10536063B2 (en) Vibration motor and portable device
CN103856873A (zh) 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
CN106130305A (zh) 配置有纵向振动马达的电子产品
CN205792148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6775362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6041770U (zh) 一种设置有多振子的线性振动器
CN204886634U (zh) 振动电机
CN103490582A (zh) 一种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CN107968541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0744993U (zh) 线性振动器
CN107181383B (zh) 振动激励器
CN106208603B (zh) 磁路水平布置的双振动系统的线性振动器
CN107809715A (zh) 一种受话器
CN204993831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03562923U (zh) 一种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CN201789399U (zh) 扁平线性振动器
CN208479444U (zh) 一种振动电机
CN108039809B (zh) 用于振动马达的挡块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线性振动马达
CN203377766U (zh) 一种改进的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