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5380U - 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5380U
CN207475380U CN201721480950.4U CN201721480950U CN207475380U CN 207475380 U CN207475380 U CN 207475380U CN 201721480950 U CN201721480950 U CN 201721480950U CN 207475380 U CN207475380 U CN 207475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or
counterweight part
magnet
vibra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09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德璋
朱跃光
毛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809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5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5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5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该马达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定子组件包括线圈,线圈位于两个振子组件之间;每个振子组件包括弹性元件、配重部和永磁体,永磁体与配重部固定连接,配重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壳体连接,两个永磁体与线圈相配合,以分别驱动两个振子组件振动。两个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该线性振动马达能够提供多种振感体验。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振子组件由质量块、永磁体以及弹片组成,定子组件由FPCB、阻尼、限位块以及线圈组成。
线性振动马达通常通过振子组件来实现往复有规律振动。现有的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只设置一个振子组件,这造成了线性振动马达的振感体验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该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两个振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所述线圈位于两个所述振子组件之间;
每个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弹性元件、配重部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配重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部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线圈相配合,以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振子组件振动。
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可选地,两个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是不同的。
可选地,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或两个所述振子组件的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不同的刚度,以使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可选地,两个所述振子组件中的一个计为第一振子组件,另一个计为第二振子组件;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第一配重部,所述第一配重部的内部具有振动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位于所述振动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重部的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围成的腔体为所述振动腔,所述U形结构包括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中间壁,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永磁体嵌入所述中间壁中。
可选地,两个所述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板状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板状部连接;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板状部;以及
中间外壳,所述中间外壳包括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围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分别盖合在所述中间外壳的上、下端,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一弹片,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配重部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之间,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边框和由边框围成的镂空区,所述线圈嵌入所述镂空区中;
所述限位支架还包括向远离所述镂空区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边框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配重部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所述第一配重部形成止挡;
所述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所述第二配重部具有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凸台,所述凸起部还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配重部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所述凸台形成止挡。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板状部连接;
所述第二振子组件的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配重部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远离所述第二配重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板状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比邻并且错位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远离所述第二配重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弯部被构造为用于对所述第二弹片形成止挡。
可选地,所述永磁体包括沿振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并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形成闭合磁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这样,在驱动频率位于某一个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附近时(例如,第一振子组件),该第一振子组件发生共振,其振动幅度大;而另一个振子组件(例如,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幅度小。这样,在该振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一振子组件对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的贡献较大。
当驱动频率位于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二振子组件发生共振,其振动幅度大;而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幅度小。这样,在该驱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二振子组件对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的贡献较大。
当驱动频率位于上述两个驱动频率之间时,两个振子组件的振动同时对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作出贡献。
因此,通过设置两个振子组件,并且两个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不同,该线性振动马达能够提供多种振感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振子组件和第一外壳的装配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组件和中间外壳的装配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振子组件和第二外壳的装配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配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配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外壳;12:第一折弯部;13:第一华司;14:第一弹片;15:第一配重部;15a:侧壁;15b:中间壁;16:第一永磁体;16a:第一磁铁;16b:第二磁铁;16c:第三磁铁;17:中间外壳;18:限位支架;19:凸起部;20:镂空区;21:线圈;22:FPCB;23:盖板;24:第二配重部;25:凸台;26:第二永磁体;27:第二华司;28:第二外壳;29:第二折弯部;30:第三折弯部;31:第二弹片;32:振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例如,线性振动马达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VR设备、AR设备等电子设备。
该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
定子组件包括线圈21。线圈21位于两个振子组件之间。例如,两个振子组件的永磁体和/或配重部平行于线圈21,这样可以减小线性振动马达的厚度。
每个振子组件包括弹性元件、配重部和永磁体。弹性元件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例如,弹性元件为弹片、弹簧或者弹性橡胶件。
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性元件为V字形的弹片。这种弹片的弹力大,占用空间小,并且耐用性良好。
配重部用于增大振子组件的惯性,以提升振感。永磁体用于提供磁场。线圈21位于两个振子组件的永磁体的磁场中。永磁体与配重部固定连接。配重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壳体连接。两个永磁体与线圈21相配合,以分别驱动两个振子组件振动。
例如,在一个例子中,永磁体16,26包括沿振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磁铁16a、第二磁铁16b和第三磁铁16c。第一磁铁16a和第三磁铁16c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并且第一磁铁16a和第三磁铁16c的充磁方向相反。第二磁铁16b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第一磁铁16a、第二磁铁16b和第三磁铁16c形成闭合磁路。振动方向是指永磁体所在的振动组件振动时的方向。通过这种方式,永磁体的磁感强度更强,这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有效地提高。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置华司,以提高磁感强度。
在该例子中,在通电后,线圈21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永磁体受到线圈21的反作用力,而发生移动。当永磁体和配重部偏离平衡位置时,弹性元件提供弹性回复力。该弹性回复力作用在永磁体和配重部,并指向平衡位置。振子组件在安培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弹性回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这样,在驱动频率位于某一个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附近时(例如,第一振子组件),该第一振子组件发生共振,其振动幅度大;而另一个振子组件(例如,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幅度小。这样,在该振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一振子组件对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的贡献较大。
当驱动频率位于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二振子组件发生共振,其振动幅度大;而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幅度小。这样,在该驱动频率附近时,该第二振子组件对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的贡献较大。
当驱动频率位于上述两个驱动频率之间时,两个振子组件的振动同时对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作出贡献。
因此,通过设置两个振子组件,并且两个振子组件的振动频率不同,该线性振动马达能够提供多种振感体验。
此外,线圈21位于两个振子组件之间。两个振子组件共用一个线圈21,而不是设置两个线圈21。这样能够节省材料,并且能够使线性振动马达的体积更小。
在一个例子中,两个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是不同的。通过这种方式,在改变驱动频率时,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不仅是振动频率上的不同,而且在振动方向上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线性振动马达提供的振感体验能够更多样。
在一个例子中,两个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或两个振子组件的弹性元件具有不同的刚度,以使两个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例如,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振子组件的质量越大,则振子组件的谐振频率越低;振子组件的质量越小,则振子组件的谐振频率越高。
例如,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弹性元件的刚度越高,则振子组件的谐振频率越高;弹性元件的刚度越低,则振子组件的谐振频率越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振子组件的质量(例如,配重部的质量)以及弹性元件的刚度(例如,弹簧或者弹片的刚度)来获得不同的振动效果。
现有的配重部多为板状结构,这种配重部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会增加线性振动马达的整体厚度。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和7所示,两个振子组件中的一个计为第一振子组件,另一个计为第二振子组件。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第一配重部15。第一配重部15的内部具有振动腔32。振动腔32即位于第一配重部15内的腔体。定子组件和第二振子组件位于振动腔32中。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不会额外占用空间,这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厚度有效地减小,顺应了电子设备轻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定子组件与用于围成振动腔32的腔壁之间具有设定的间距,并且第二振子组件与用于围成振动腔32的腔壁之间具有设定的间距。该间距为第一振子组件和/或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提供振动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配重部15的结构,以形成振动空间。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7所示,第一配重部15的整体呈U形结构。U形结构围成的腔体为振动腔32。U形结构包括两个侧壁15a和位于两个侧壁15a之间的中间壁15b。第一振子组件的永磁体(例如,第一永磁体16永磁体)嵌入中间壁15b中。在初始位置时,第一永磁体16永磁体与线圈21相对。通过这种方式,第一配重部15的结构简单,第二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装配变得容易。
此外,第一配重部15的加工制作容易。例如,第一配重部15为由钨钢制作而成,并且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振动腔32。
此外,永磁体嵌入中间壁15b中,能够进一步节省空间,以及降低线性振动马达的厚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改变侧壁15a的尺寸来调节第一振子组件的质量。
在一个例子中,两个侧壁15a相互平行。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两个侧壁15a的延伸方向。延伸方向即侧壁15a在振动平面内延伸的方向,如图7中箭头所示。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平行于两个侧壁15a的延伸方向。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与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平行,这使得两种驱动频率下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的区别更大,进一步提升了振感体验。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6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28和中间外壳17。
第一外壳11包括板状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弯部12。两个第一折弯部12与板状部连接。如图2和4所示,例如,板状部呈矩形结构。两个第一折弯部12相对于板状部呈中心对称。
第二外壳28包括板状部。例如,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8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8的整体呈矩形。
中间外壳17包括多个壁部。多个壁部围合形成框架结构。如图1和5所示,例如,中间外壳17呈口字型的框架结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8分别盖合在中间外壳17的上、下端,以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在该例子中,壳体的整体呈长方体结构。
第一振子组件的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一弹片14。例如,第一弹片14呈V字形结构。两个第一弹片1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配重部15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第一弹片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折弯部12固定连接。
这种结构使得壳体的加工制造容易,并且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组装变得容易。
此外,第一折弯部12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片14的固定变得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3、5和9所示,定子组件包括限位支架18。限位支架18用于限定第一振子组件和第二振子组件的位置,以防止线性振动马达在跌落或者受到撞击时,第一振子组件和第二振子组件的位移过大。
限位支架18位于第一振子组件和第二振子组件之间,限位支架18包括边框和由边框围成的镂空区20。线圈21嵌入镂空区20中。这样,线圈21不占用厚度方向的空间,这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整体厚度有效地减小。
限位支架18还包括向远离镂空区20的方向凸出于边框的凸起部19。凸起部19被构造为在第一配重部15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第一配重部15形成止挡。
例如,凸起部19为两个,并且分别沿第一振动方向相背凸出于边框。由于第一配重部15为U形结构。限位支架18位于第一配重部15的两个侧壁15a之间。在跌落或者撞击时,凸起部19的沿第一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面能够对两个侧壁15a形成止挡,以阻止第一配重部15发生大的位移。这样能够防止第一弹片14因受到挤压或者拉伸而发生塑性形变或者断裂。
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24。第二配重部24具有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凸台25。凸起部19还被构造为在第二配重部24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凸台25形成止挡。
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配重部24设置有两个凸台25。两个凸台25与两个凸起部19一一对应。在跌落或者撞击时,凸起部19的两个侧端面分别对两个凸台25形成止挡,以阻止第二配重部24发生大的位移。这样能够防止第二弹片31因受到挤压或者拉伸而发生塑性形变或者断裂。在该例子中,第二永磁体26嵌入第二配重部24中,以减小线性振动马达的整体厚度。
限位支架18提高了线性振动马达的可靠性,延长了线性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定子组件还包括盖板23。盖板23与限位支架18相互平行并且固定连接。盖板23和框架围成腔体。线圈21被固定在腔体中。在线圈21与盖板23之间还设置有FPCB22。FPCB22与线圈21的引线连接。盖板23的设置使得线圈21的固定变得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和6所示,第二外壳28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弯部29。两个第二折弯部29与第二外壳28的板状部连接。例如,两个板状部为矩形。两个第二折弯部29相对于板状部成中心对称。
第二振子组件的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片31。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24。两个第二弹片31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配重部24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折弯部29固定连接。第二配重部24位于两个第二弹片31之间。两个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位于两个第二折弯部29的远离第二配重部24的一侧。这样,第二弹片31的厚度不会占用容置空间内部的空间,从而增大了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幅度。
此外,由于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29的连接点位于容置空间的外侧,故为二者的连接提供了作业空间。例如,采用焊接的方式直接将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29焊接在一起。
在一个例子中,限位支架18的凸起部19与所述第二折弯部29位置相对应。凸起部19与第二折弯部2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凸起部19与第二弯折部的上端面焊接在一起。这使得限位支架18的固定变得容易。例如,直接将限位支架18的凸起部19焊接在第二弯折部的上端面上。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外壳28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折弯部30。两个第三折弯部30与第二外壳28的板状部连接。两个第三折弯部30分别与两个第二折弯部29比邻并且错位设置。错位设置是指第二弯折部与第三弯折部相互错开,位于不同的面上。两个第三折弯部3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折弯部29的远离第二配重部24的一侧,这使得两个第三折弯部30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折弯部29之间的距离。第三折弯部30被构造为用于对第二弹片31形成止挡。
例如,如图6所示,V字形的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被固定在第二折弯部29的外侧,并且第二弹片31的中间的部位位于第三折弯部30的内侧。这样,当第二弹片31被压缩时,第三折弯部30对第二弹片31形成止挡,以防止第二弹片31的另一端变形过大。
此外,第三折弯部30为第二弹片31提供了支撑力,这使得第二弹片31的弹力有效地提高。
在其他示例中,限位支架18被固定在第三折弯部30的上端面或者中间外壳17的壳壁上。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限位支架18焊接在第三折弯部30的上端面。例如,在中间外壳17的壳壁上设置有缺口。限位支架18被焊接在缺口的与敞开端相对的面上。并且在装配时,第三折弯部30能插入缺口的局部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例子中,如图4-6所示,第一外壳11、第一配重部15、第一永磁体16永磁体、第一华司13以及第一弹片14相连接,以共同构成第一外壳模块。第二外壳28、第二配重部24、第二永磁体26、第二华司27以及第二弹片31相连接,以共同构成第二外壳模块。中间外壳17、盖板23、FPCB22、线圈21和限位支架18相连接,以共同构成中间外壳模块。在制作时,首先形成上述三个模块,然后将三个模块装配在一起。这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组装变得容易。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两个振子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两个振子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所述线圈位于两个所述振子组件之间;
每个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弹性元件、配重部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配重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部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线圈相配合,以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振子组件振动;
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是不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或两个所述振子组件的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不同的刚度,以使两个所述振子组件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振子组件中的一个计为第一振子组件,另一个计为第二振子组件;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第一配重部,所述第一配重部的内部具有振动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位于所述振动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部的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围成的腔体为所述振动腔,所述U形结构包括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中间壁,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永磁体嵌入所述中间壁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两个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板状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板状部连接;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板状部;以及
中间外壳,所述中间外壳包括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围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分别盖合在所述中间外壳的上、下端,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一弹片,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配重部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折弯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子组件之间,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边框和由边框围成的镂空区,所述线圈嵌入所述镂空区中;
所述限位支架还包括向远离所述镂空区的方向凸出于所述边框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配重部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所述第一配重部形成止挡;
所述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所述第二配重部具有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凸台,所述凸起部还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配重部超过设定的移动位置时,对所述凸台形成止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板状部连接;
所述第二振子组件的弹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第二配重部,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配重部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远离所述第二配重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板状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比邻并且错位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远离所述第二配重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弯部被构造为用于对所述第二弹片形成止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包括沿振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并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形成闭合磁路。
CN201721480950.4U 2017-11-08 2017-11-08 线性振动马达 Active CN207475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950.4U CN207475380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性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950.4U CN207475380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性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5380U true CN207475380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3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0950.4U Active CN207475380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性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5380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892A (zh) * 2018-10-16 2019-02-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1108263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
CN112260508A (zh) * 2020-10-29 2021-01-22 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器及电子设备
WO2021128788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13410969A (zh) * 2021-07-19 2021-09-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3629968A (zh) * 2020-05-09 2021-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3809896A (zh) * 2021-09-06 2021-12-17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触觉执行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14221511A (zh) * 2021-12-13 2022-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WO2022067927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433718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振动激励器
CN115333319A (zh) * 2022-07-27 2022-11-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激励器
CN116915013A (zh) * 2023-09-14 2023-10-20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50873A1 (zh) * 2022-09-08 2024-03-1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892A (zh) * 2018-10-16 2019-02-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WO2020077845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9309892B (zh) * 2018-10-16 2022-07-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1108263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
WO2021121055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
WO2021128788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13629968B (zh) * 2020-05-09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3629968A (zh) * 2020-05-09 2021-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WO2022067927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2260508A (zh) * 2020-10-29 2021-01-22 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器及电子设备
CN112260508B (zh) * 2020-10-29 2024-05-31 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器及电子设备
CN113410969A (zh) * 2021-07-19 2021-09-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113809896A (zh) * 2021-09-06 2021-12-17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触觉执行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14221511A (zh) * 2021-12-13 2022-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1433718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振动激励器
CN114337181B (zh) * 2021-12-31 2024-02-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振动激励器
CN115333319A (zh) * 2022-07-27 2022-11-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激励器
WO2024050873A1 (zh) * 2022-09-08 2024-03-1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6915013A (zh) * 2023-09-14 2023-10-20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915013B (zh) * 2023-09-14 2024-03-08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75380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7872137B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8138639B2 (en) Linear vibrator
US20150123498A1 (en) Linear vibra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090146509A1 (en) Vibration actuator
CN209526646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9389906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3117636A (zh) 直线振动器
CN205595995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9389915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6712434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8054894A (zh) 振动电机
KR20110004562A (ko) 수평형 진동모터
CN207530690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4886634U (zh) 振动电机
CN107070160A (zh) 电磁驱动器
CN107565791B (zh) 两级振动线性马达
CN206908497U (zh) 电磁驱动器
CN107181383B (zh) 振动激励器
KR101844003B1 (ko) 선형 진동자
CN208589901U (zh) 振动电机
CN104868688B (zh) 一种水平振动线性电机
KR102066675B1 (ko) 진동 모터
CN207559830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7530691U (zh) 线性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