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7337B -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7337B
CN103007337B CN201210589067.4A CN201210589067A CN103007337B CN 103007337 B CN103007337 B CN 103007337B CN 201210589067 A CN201210589067 A CN 201210589067A CN 103007337 B CN103007337 B CN 103007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molecular
dressing
glycoside
molecular polymer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90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7337A (zh
Inventor
凌峰
凌云
凌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 Heng Pharmaceutical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凌峰
凌云
凌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凌峰, 凌云, 凌晨 filed Critical 凌峰
Priority to CN2012105890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7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7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7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敷料贴包括涂覆有粘胶和敷料的基布,以及覆盖在所述粘胶和敷料上的隔离纸,敷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活性成分混合而成:地榆提取物,24-30%;虎杖提取物,20-27%甲壳素,18-25%;D-吡喃葡萄糖苷,12-18%;甘露聚糖,10-15%。采用本发明的敷料和敷料贴,可迅速止血,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人的疼痛,缩短病人康复期,并且避免病原体的伤害和神经纤维病变。

Description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创伤处的敷料和敷料贴,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创面修复一直是创(烧)伤外科乃至整个医学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临床常用的止血纱布、止血纤维、止血绷带等在使用中都有其局限性;具有功能性单一,止血时间较长,易与伤口粘连而不易换药,对伤口感染和化脓等症状无能为力,不易隔离保护各种皮肤创面,无法促进伤口愈合等诸多缺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仅能单纯覆盖创面的传统敷料已经被具有止血、防感染、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的活性敷料所代替。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具有止血修复功能的敷料产品,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胶、微纤维胶等。这些产品虽然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是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人体纤维蛋白胶、马腱胶原、牛凝血酶和牛抑肽酶等生物提取物,是从动物血浆中提取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存在含有人体及动物病原体的危险。并且成本高昂,售价不菲。
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CN200510041630.4公开了一种即溶膜封装的粉剂创伤贴及其制备方法。该创伤贴将止血愈伤粉剂封装在即溶膜中,即溶膜在与组织液或血液接触的界面处能够迅速溶解并破裂,其即溶膜采用合成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即溶膜所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中药白及胶、白及提取的白及甘露聚糖、芦荟凝胶、芦荟多糖、魔芋凝胶或魔芋多糖。该创伤贴虽然具有一定的止血止痛的效果,但是由于是即溶膜封装还添加了粉剂,产品功效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直达创面,导致了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同时,患者的创面位置是不规则的,该产品无法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调节使用。综上所述,该产品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药物特有的功能,也无法防止创伤部位的粘连。
中国专利文献CN200810049501.3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敷料包括的原料药有紫草、地榆、土黄连、炮甲、乌梅、五倍子、虎杖、黄连、黄柏、白芷、白芨、冰片、血余炭、凡士林、血竭和植物油。该敷料采用中药成分,为创面创造一个湿润、无菌的局部环境,防感染的效果,以上专利仍外于原始的中药油膏制备法,仅用于传统性治疗烧伤烫伤,愈合效果一般,而且无法防止创伤部位的粘连,有油腻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迅速止血,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人的疼痛感和异物感,缩短病人康复期,并且避免病原体的伤害和神经纤维病变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敷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活性成分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4-30% 
虎杖提取物                        20-27% 
甲壳素                               18-25% 
D-吡喃葡萄糖苷                 12-18% 
甘露聚糖                            10-15%。
上述地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地榆糖甙Ⅰ、地榆糖甙Ⅱ、地榆甙 A、地榆甙B和地榆甙E;所述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3,4’,5-三羟基芪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所述甲壳素的主要成分包括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聚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是:所述地榆提取物从地榆的根、茎、叶、花部位进行提取。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是:所述地榆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地榆叶中提取的维生素C,以及从地榆花中提取的矢车菊甙和矢车菊双甙。
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完善是:所述虎杖提取物从虎杖的根、茎部位进行提取。
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完善是:所述地虎杖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铜、铁、锰、锌、钾和钾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包括涂覆有粘胶和上述高分子聚合物敷料的基布,以及覆盖在所述粘胶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敷料上的离型纸。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是:所述地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地榆糖甙Ⅰ、地榆糖甙Ⅱ、地榆甙 A、地榆甙B和地榆甙E;所述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3,4’,5-三羟基芪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所述甲壳素的主要成分包括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聚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是:所述地榆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地榆叶中提取的维生素C,以及从地榆花中提取的矢车菊甙和矢车菊双甙;所述地虎杖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铜、铁、锰、锌、钾和钾盐。
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完善是:所述地榆提取物从地榆的根、茎、叶、花部位进行提取;所述虎杖提取物从虎杖的根、茎部位进行提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敷料采用地榆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甲壳素、D-吡喃葡萄糖苷和甘露聚糖复合而成。其活性成分具备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免疫性的乙酰葡萄糖苷,兼有高等植物组织中纤维素的生物功能,对动、植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生物体的亲和性能体现在细胞水平上,能够在生物体中酶解成易被活体吸收;并且生成的天然代谢产物为无毒副作用的小分子物质不会残留在活体内,是一类生物降解吸收型高分子材料。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在体内8h至72h完全降解吸收。平均止血时间为1min36s。
敷料中的各个活性成分的功效是:
1)中草药成分地榆提取物和虎杖提取物可作用于黏膜、创面溃疡,既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不溶解的保护膜,覆盖患面,预防细菌侵袭;又能抑制分泌细胞的分泌,减少局部炎症渗出。
2)甲壳素内的壳聚糖通过一种主要带正电的壳聚糖分子来吸引带负电的血细胞聚集而促进血液凝固,与此同时,壳聚糖在与血液接触后能紧紧地粘附于组织、封闭伤口、从而快速止血。此外,甲壳素可直接作用于人体中免疫器官造血干细胞,充分渗透到所有的细胞而将细胞活性化,使免疫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大大的提高自然治愈力,从根本上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3)D-吡喃葡萄糖苷对角质细胞游走具有促进作用,起到防止粘连,和亲水性能。
4)甘露聚糖具有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生长和衰老,维持生命有机体的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可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和溃疡愈合。
本发明的敷料贴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足够的粘附性,与新鲜创面紧密结合,形成临时替代皮肤,可以附着到任何陷凹创面,彻底消灭创面死腔,快速止血和修复,并且具有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该敷料贴无毒性,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粘附性、抗菌性、凝胶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呈递作用,能促进止血和基质再生,促进血痂愈合、加速皮肤的再生和恢复。该敷料贴由于采用了植物的有效成分,不含有蛋白质和胶原组织,价格明显低于生物胶原类止血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使用化学药物和生物胶原类制剂给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可用于体内外手术创面止血、外伤止血、战地止血、免疫修复等情况,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制备方法是:将地榆的根、茎、花、叶和虎杖的根、茎分别依次通过蒸煮工序、提取工序和离心工序制成浓缩液,再经过干燥工序制成地榆提取物和虎杖提取物。将地榆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甲壳素、D-吡喃葡萄糖苷和甘露聚糖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重,将称重好的上述组分充分混合加工制成半透明软质凝胶体敷料,通过烘干,最后分切成各种规格的敷料贴,用医用外包材进行包装,打批号,经过检验的成品,用钴60灭菌后入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包括涂覆有粘胶和敷料的基布,以及覆盖在粘胶和敷料上的隔离纸,敷料由以下活性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5%
虎杖提取物                       24%
甲壳素                              22%
D-吡喃葡萄糖苷                17%
甘露聚糖                           12%。
其中,地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从地榆根茎中提取的地榆糖甙Ⅰ、地榆糖甙Ⅱ、地榆甙 A、地榆甙B和地榆甙E。地榆糖甙和地榆甙的甙元均为熊果酸。地榆糖甙Ⅰ和地榆糖甙Ⅱ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和阿拉伯糖等。地榆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地榆叶中提取的维生素C,以及从地榆花中提取的矢车菊甙和矢车菊双甙。
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从虎杖根茎中提取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3,4’,5-三羟基芪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虎杖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虎杖根茎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铜、铁、锰、锌、钾和钾盐。
甲壳素的主要成分是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聚合物。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制备方法的具体过程是:
1)将地榆的根、茎、花、叶和虎杖的根、茎分别依次通过蒸煮工序、提取工序和离心工序制成浓缩液,再经过干燥工序制成地榆提取物和虎杖提取物。
2)将地榆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甲壳素、D-吡喃葡萄糖苷和甘露聚糖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重。
3)将称重好的上述组分充分混合制成半透明软质凝胶体敷料,通过烘干成型,采用现代自动化设备按不同规格将半透明软质凝胶体敷料覆盖在基布上,同时与离型纸吻合成所需产品。
4)将敷料贴,用医用外包材进行包装,打印批号,经过检验的成品,采用钴60灭菌后入库。
将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分别进行手术切口愈合试验和感染性伤口愈合试验。
一、手术切口愈合实验。
1、试验材料。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凡士林纱布、自粘性敷料。
2、试验对象。
择期接受清洁手术和沾染手术的患者。
3、试验方法。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手术后切口覆盖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后切口覆盖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手术后三天更换敷料时,对部分患者随机用无菌剪刀将与切口接触的纱布各剪下1cm2的小块,平铺于血培养皿中,放入37℃孵箱中培养,三天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无菌生长者为阴性,反之则为阳性,阳性的进行细菌学鉴定。
4、统计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等指标,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而性别、切口类型、细菌学检查等指标,采用x2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结果。
1)患者情况:共观察33例患者。其中胃肠手术15例(直肠癌7例、 胃癌4例、肠梗阻2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烧伤后各种畸形的整形手术14例,良性肿瘤4例(纤维脂肪瘤2例、黑痣2例)。4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单独使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2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单独使用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27例患者采用自体对照,部分切口使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部分使用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则试验组共计31例,对照组共计2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切口类型和手术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试验中未发现对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过敏者。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情况比较
                                                 
2)细菌学情况:对试验组进行了17次细菌培养,阴性16次,阳性1次,为枯草杆菌;对照组进行了16次培养,阴性14次,阳性2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3)切口愈合情况:由于是在同一切口上进行对照,两组切口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虽然切口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细菌培养有3例为阳性(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但由于隔2日换药1次,及时清理未造成对切口愈合的影响。采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试验组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7.97+1.94天,一起愈合率为100%。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20+2.23天,单纯使用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的2例切口红肿,愈合推迟至第14天,一起愈合率为93.1%。愈合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试验组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6、结论。
通过以上观察可知,I、II类手术切口术后创面应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覆盖,切口周围红、肿反应较对照组轻,渗液较少,切口干燥,切口均一期愈合。而对照组切口红、肿反应较重,但无切口裂开或切口液化,有2例因红肿较重,愈合时间略向后推迟,一期愈合率为93.1%,细菌学检测试验组进行17次,仅1例阳性,为枯草杆菌;对照组16次检测有2例生长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这表明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具有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与其它敷料比较(凡士林纱布和自粘贴敷料),对加速伤口愈合和防止感染具有更明显的作用,而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由地榆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甲壳素、D-吡喃葡萄糖苷、甘露聚糖复合而成。高分子聚合贴所含的复合提取物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良好组织相容性、抗菌、消炎、止血、缓解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和促进组织再生、修复、愈合的作用。由于壳聚糖负有正微电荷,细菌在正电荷下呈负电荷,正负电荷相击,致细胞壁破坏而死亡。,与此同时,壳聚糖在与血液接触后能紧紧地粘附于组织、封闭伤口、从而快速止血。地榆提取物和虎杖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黏膜、创面溃疡,既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不溶解的保护膜,覆盖患面,预防细菌侵袭;又能抑制分泌细胞的分泌,减少局部炎症渗出。其它成分可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和溃疡愈合。因此,采用本发明后,可以有效促进止血和细胞基质再生,促进血痂愈合、皮肤再生和恢复;满足医用材料的全面要求,能够在生物体中酶解成易被活体吸收、无毒副作用的小分子物质,不会残留在活体内,是一类生物降解吸收型高分子材料。
二、感染性伤口愈合实验。
1、试验材料。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普通无菌伤口贴。
2、试验对象。
各类表面有红肿、渗液现象的感染性小伤口,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男女患者。
3、试验方法。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伤口覆盖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对照组的患者伤口覆盖普通无菌伤口贴。消毒伤口后试验组的覆盖三层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并滴加少许生理盐水,对照组则覆盖普通无菌伤口贴,两组均每日更换,同时观察并记录伤口红肿、渗液和面积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3天更换时,对部分患者随机用无菌剪刀将与切口接触的纱布各剪下1cm2的小块,进行细菌培养,培养48小时无菌生长者为阴性,反之,则为阳性。
4、统计方法。
使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5、结果。
1)患者情况:共观察52例感染性伤口患者,试验组覆盖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30例,对照组覆盖普通无菌伤口贴的22例。
2)细菌学情况:试验组30例中细菌培养17例,对照组22例中细菌培养10例,其结果见表4。
表4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3)伤口愈合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30例与22例)的平均伤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临床观察试验组比对照组在伤口红肿消退、渗出减少,愈合时间方面均较快,且试验组无一例出现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现象,其结果表5。
  表5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6、结论。
经过临床应用比较,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无菌伤口贴。首先,由表4可知,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治疗感染性伤口时其具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从而为伤口的较快愈合创造了有力条件。其次,由表5可知,使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感染性伤口愈合时间较普通无菌伤口贴伤口愈合时间更为简短,差异有显著性,这说明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另外,临床观察发现,应用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伤口红肿消退较快,渗出减少显著,创面易干燥结痂,患者无任何不适,亦没有明显过敏情况出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敷料由以下活性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8%
虎杖提取物                       23%
甲壳素                              21%
D-吡喃葡萄糖苷                18%
甘露聚糖                          10%。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对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进行感染性伤口愈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患者情况:共观察45例感染性伤口患者,试验组覆盖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25例,对照组覆盖普通无菌伤口贴的20例。
2)细菌学情况:试验组25例中细菌培养12例,对照组20例中细菌培养11例,其结果见表6。
表6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3)伤口愈合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25例与20例)的平均伤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临床观察试验组比对照组在伤口红肿消退、渗出减少,愈合时间方面均较快,其结果见表7。
  表7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敷料由以下活性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30%
虎杖提取物                       26%
甲壳素                              18%
D-吡喃葡萄糖苷                12%
甘露聚糖                          14%。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对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进行感染性伤口愈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患者情况:共观察48例感染性伤口患者,试验组覆盖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23例,对照组覆盖普通无菌伤口贴的25例。
2)细菌学情况:试验组23例中细菌培养12例,对照组25例中细菌培养11例,其结果见表8。
表8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3)伤口愈合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23例与25例)的平均伤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临床观察试验组比对照组在伤口红肿消退、渗出减少,愈合时间方面均较快,其结果见表9。
  表9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敷料由以下活性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6%
虎杖提取物                       23%
甲壳素                              20%
D-吡喃葡萄糖苷               16%
甘露聚糖                           15%。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敷料由以下活性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4%
虎杖提取物                       27%
甲壳素                             23%
D-吡喃葡萄糖苷               13%
甘露聚糖                          13%。

Claims (10)

1.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活性成分混合而成:
地榆提取物                        24-30% 
虎杖提取物                        20-27% 
甲壳素                              18-25% 
D-吡喃葡萄糖苷                 12-18% 
甘露聚糖                           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地榆糖甙Ⅰ、地榆糖甙Ⅱ、地榆甙 A、地榆甙B和地榆甙E;所述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3,4’,5-三羟基芪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所述甲壳素的主要成分包括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从地榆的根、茎、叶、花部位进行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地榆叶中提取的维生素C,以及从地榆花中提取的矢车菊甙和矢车菊双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虎杖提取物从虎杖的根、茎部位进行提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虎杖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铜、铁、锰、锌、钾和钾盐。
7.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有粘胶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敷料的基布,以及覆盖在所述粘胶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敷料上的离型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地榆糖甙Ⅰ、地榆糖甙Ⅱ、地榆甙 A、地榆甙B和地榆甙E;所述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3,4’,5-三羟基芪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所述甲壳素的主要成分包括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元线性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从地榆叶中提取的维生素C,以及从地榆花中提取的矢车菊甙和矢车菊双甙;所述地虎杖提取物的成分还包括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铜、铁、锰、锌、钾和钾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榆提取物从地榆的根、茎、叶、花部位进行提取;所述虎杖提取物从虎杖的根、茎部位进行提取。
CN201210589067.4A 2012-12-31 2012-12-31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Active CN103007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9067.4A CN103007337B (zh) 2012-12-31 2012-12-31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9067.4A CN103007337B (zh) 2012-12-31 2012-12-31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337A CN103007337A (zh) 2013-04-03
CN103007337B true CN103007337B (zh) 2014-11-19

Family

ID=4795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9067.4A Active CN103007337B (zh) 2012-12-31 2012-12-31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7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61641B1 (ko) * 2016-08-22 2019-03-25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2-알콕시-6-아세틸-7-메틸주글론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 조성물
CN109731122A (zh) * 2019-03-20 2019-05-10 安徽省康富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型非乳胶自粘弹力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314B (zh) * 2022-02-15 2022-10-14 海雅美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99549A (zh) * 2022-03-09 2022-07-05 淄博宏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甲壳素抗菌止血材料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676A (zh) * 1997-04-27 1998-11-04 李向东 用魔芋制成的卫生敷料及其制法
CN102258802B (zh) * 2010-05-28 2016-01-27 朱楚洪 一种新型多功能止血敷料
CN102755664B (zh) * 2012-07-20 2014-03-26 河南科技大学 用于寒区外伤创面的急救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337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3713B (zh) 一种无菌聚合创面覆盖物敷料
CN102526795A (zh) 壳聚糖基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791A (zh) 一种新型微孔医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897A (zh) 生物相容性止血、防粘连、促愈合、外科封闭的变性淀粉材料
CN101497670A (zh) 生物相容性预糊化的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AU2014340012B2 (en) Chitosan paste wound dressing
CN105012993A (zh) 一种阳离子医用生物胶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337B (zh) 高分子聚合物敷料和敷料贴
CN110507845A (zh) 生物复合透气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0022411B2 (en) Hemostatic preparation containing an extract of golden moss
JP7378486B2 (ja) 医療用接着剤及びその調製方法、その用途
CN104906626A (zh) 可吸收降解的生物相容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324A (zh) 一种医用胶原蛋白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6103B (zh) 一种止血中药组合物以及多功能紧急止血复合材料
CN105287997A (zh) 一种手术用止血凝胶
CN102716281B (zh) 一种用于术后伤口清洗的护理液
CN110935056A (zh) 一种高吸湿性藻酸盐敷料制备方法
CN105233328A (zh) 能促进手术刀口快速愈合的医用无纺布敷料
CN107715167A (zh) 作为骨蜡替代物的壳聚糖基止血糊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52290B (zh) 一种外用粉剂止血药
CN112870293A (zh) 一种外伤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Miao et al. Application of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 and sodium alginate in breast abscess incision and drainage
CN117797172B (zh) 一种抗炎、止血、促愈合的组合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97141A (zh) 一种多孔纤维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717B (zh) 促进手术刀口愈合的海绵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Assignee: Ka Heng Pharmaceutical (Jiangsu) Co., Ltd.

Assignor: Lingyun|Ling Feng|Ling Che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32000029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olymer dressing and dressing patch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42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7

Address after: 225400 Star Town, Binjiang Town, Taixing City, Jiangsu, Taizhou, Zhabei

Patentee after: Ka Heng Pharmaceutical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11 No. 26, A block, 750 South Tibet Road,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Ling Feng

Patentee before: Ling Yun

Patentee before: Ling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