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5237A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Google Patents
往复式电动剃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85237A CN102985237A CN2011800323318A CN201180032331A CN102985237A CN 102985237 A CN102985237 A CN 102985237A CN 2011800323318 A CN2011800323318 A CN 2011800323318A CN 201180032331 A CN201180032331 A CN 201180032331A CN 102985237 A CN102985237 A CN 1029852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balanced adjustment
- section
- mentioned
- driv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19/00—Clippers or shavers oper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cutting edges, e.g. hair clippers, dry shavers
- B26B19/28—Drive layout for hair clippers or dry shavers, e.g. providing for electromotive dr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19/00—Clippers or shavers oper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cutting edges, e.g. hair clippers, dry shavers
- B26B19/28—Drive layout for hair clippers or dry shavers, e.g. providing for electromotive drive
- B26B19/288—Balance by opposing oscill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式电动剃刀。往复式电动剃刀(1)具有一对驱动块(200、210),该驱动块(200、210)包括驱动刀片(54)的驱动件(130、140)和与上述驱动件(130、140)联动的平衡调整部。上述一对驱动块(200、210)的上述驱动件(130、140)彼此间以相反相位往复运动。相对于由上述驱动件(130、140)的上述往复运动产生的力矩的轴线来说,上述驱动块(200、210)各自的平衡调整部(220、230)和驱动件(130、140)彼此位于相反侧,以抑制上述力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式电动剃刀。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的往复式电动剃刀:该往复式电动剃刀具有将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利用该转换机构使安装有内刀的驱动件往复移动,并且在该驱动件的下方设有与该驱动件错开180°相位而往复移动的平衡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驱动件和平衡件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来抑制驱动件的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振动。
并且,在并列设有2个安装有内刀的驱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各驱动件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从而抑制驱动件的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振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16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50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79956号公报
但是,在像上述以往技术那样使2个驱动件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的情况下,各驱动件所产生的绕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转矩为同一旋转方向。所以,在使用往复式电动剃刀时,会发生大幅振动。因此,为了减小绕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转矩,可以使驱动件部分的重心靠近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轴地调整平衡件。但是,在该情况下,平衡件的重量有增加的倾向。因此,存在平衡件增大而使装置整体大型化,或旋转式电动机等驱动部的负荷重量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在并列设有多个驱动件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振动,并且能够不使装置整体大型化地降低驱动部的负荷重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往复式电动剃刀具有一对驱动块,该驱动块包括驱动刀片的驱动件和与上述驱动件联动的平衡调整部,上述一对驱动块的上述驱动件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运动,相对于由上述驱动件的上述往复运动产生的力矩的轴线来说,各上述驱动块中的平衡调整部和驱动件彼此位于相反侧,以抑制上述力矩。
各驱动块具有平衡调整部。相对于由驱动件的往复运动产生的力矩的轴线来说,平衡调整部配置在与各驱动块所具有的驱动件相反的一侧。因而,能够使各驱动块的重心比不具有平衡调整部的情况靠近力矩的轴线。即,能够缩短从力矩的轴线到各驱动块的重心的距离,从而能够减小由各驱动件产生的绕上述轴线的力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刀框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横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从图7的相反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图,(a)是俯视图,(b)是示意地表示振动时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件和平衡调整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图12的相反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驱动件和平衡调整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驱动件的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驱动件的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驱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将并列设有多个外刀的前后方向定义为(剃刮方向)X方向,将各外刀延伸的左右方向定义为Y方向,将以外刀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头部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定义为Z方向。另外,将往复式电动剃刀的设有开关部的一侧定义为X方向上的前方。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1包括用手把持的握柄部2和受握柄部2支承的头部3。
握柄部2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握柄部主体21,如图1的(a)所示,在该握柄部主体21上形成有开关部22和显示部23。开关部22接通或切断旋转式电动机110(参照图2)的驱动。显示部23显示在握柄部主体21的内部内置的未图示的电池的充电状况。另外,如图1的(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往复式电动剃刀1具有修整单元4。修整单元4包括:修整手柄41,其能沿上下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握柄部主体21的背面侧(后侧);修整刀41a,其形成在修整手柄41的上端。
在头部3中安装有向头部3的上方露出的外刀51。在该外刀51的内侧(外刀51的下侧)配设有内刀54。内刀54相对于外刀51沿Y方向往复移动。结果,能够利用外刀51和内刀54将插入在外刀51的刀片孔内的体毛剪断。
下面,说明头部3的结构。
如图4所示,头部3包括头部主体70和刀框架部30。头部主体70安装于握柄部主体21。刀框架部3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头部主体70。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部主体70主要由头部壳体71和驱动机构100构成。头部壳体71具有驱动机构收容部72,该驱动机构收容部72具有向上方开口的上开口部。驱动机构100的一部分收容在驱动机构收容部72内。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头部壳体盖81盖在上开口部,此外,隔着驱动件防水橡胶82和橡胶按压板83利用螺钉84固定头部壳体盖81。
驱动机构100的除安装有内刀54的安装部以外的各部分收容在驱动机构收容部7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包括第1驱动件130的内刀安装部132a、第2驱动件140的内刀安装部142a和分别安装于内刀安装部132a、142a的驱动杆134、144。换言之,只使驱动机构100的安装部向头部主体70的上方露出。
详细而言,首先,将头部壳体盖81盖在头部壳体71的上开口部。此时,使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内刀安装部132a、142a从形成于头部壳体盖81的通孔81a、81b处贯穿该头部壳体盖81,而向头部壳体盖81的上方露出。
接着,使向上方露出的内刀安装部132a、142a从形成于驱动件防水橡胶82的通孔82a、82b处贯穿该驱动件防水橡胶82,而向驱动件防水橡胶82的上方露出(参照图2)。此时,内刀安装部132a、142a的颈部和驱动件防水橡胶82彼此压接。利用该压接来封闭驱动机构收容部72的内部空间。
接着,使向驱动件防水橡胶82的上方露出的内刀安装部132a、142a,从形成于橡胶按压板83的通孔83a、83b处贯穿该橡胶按压板83,而向橡胶按压板83的上方露出(参照图2)。并且,将驱动杆134、144分别安装于向橡胶按压板83的上方露出的内刀安装部132a、142a。这样,以只使安装有内刀54的安装部向头部主体70的上方露出的状态,将驱动机构100收容在驱动机构收容部7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头部壳体71、头部壳体盖81、驱动件防水橡胶82和橡胶按压板83形成大致箱状的防水空间(封闭空间)80(参照图5)。因而,能够抑制在去除由内刀54剃掉的体毛、冲洗内刀54时使用的水等进入收容有旋转式电动机110等的防水空间80内。
如图2所示,刀框架部30包括形成为箱形的外刀盒50和从下侧收纳该外刀盒50的筒形的外周框60。外刀盒50具有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的多个外刀51,该外刀盒50安装在筒形的外周框60内。筒形的外周框60通过收纳外刀盒50而遮盖外刀盒50的外刀架59的整周。
在外刀盒50中沿X方向配设有多个外刀51。各外刀51的长度方向均与Y方向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配设有4片外刀51。即,各外刀51沿X方向配设有第1网状刀片51a、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狭缝刀片51c和第2网状刀片51d(参照图3)。
如图6所示,从侧面看(沿Y方向看到的外刀的状态),网状刀片51a、51b、51d均以上方部分凸出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宽度方向)X弯曲形成为倒U字形。此外,从正面看去(沿X方向看到的外刀的状态),网状刀片51a、51b、51d以上方部分凸出的方式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Y少许弯曲地形成。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网状刀片51a、51b、51d弯曲为从正面看去上方部分凸出,但不必一定使这些网状刀片弯曲。
并且,该网状刀片51a、51b、51d划定有许多个刀片孔(未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的刀片宽度(X方向的宽度)比第1网状刀片51a及第2网状刀片51d的刀片宽度(X方向的宽度)窄。这样,通过使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的刀片宽度比其他网状刀片51a、51d的刀片宽度小,即,将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的曲率半径设定为较小,能够使顶压在表面的皮肤自刀片孔向内侧大幅突出,将体毛剃短。
如图3所示,狭缝刀片51c弯曲形成为具有与Y方向大致垂直的有角U字形(日文假名コ形)的截面。该狭缝刀片51c沿X方向穿设有从平坦的上壁到侧壁的许多个狭缝(刀片孔)。
即,狭缝刀片51c上,利用从平坦的上壁到侧壁的大致有角U字形的棱条、和在侧壁的下部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Y延伸的棱条,划定许多个狭缝(刀片孔)。
将构成外刀51的各网状刀片51a、51b、51d和狭缝刀片51c安装于各自专用的外刀框53a、53b、53d、53c,由此形成外刀单元52a、52b、52d、52c。
在外刀框53b的第1网状刀片51a侧安装有皮肤保护构件58。利用前后夹持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的狭缝刀片51c和皮肤保护构件58,能够有效地防止将皮肤大力地顶压于曲率半径小的精刮用网状刀片51b。
并且,通过使外刀单元52a、52b、52c、52d能分别单独上下移动地与外刀架59卡合,形成外刀盒50。该外刀盒5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外周框60,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头部主体70。
设置针对外刀51的各网状刀片51a、51b、51d和狭缝刀片51c专用的内刀54。详细而言,在各网状刀片51a、51b、51d的下方(内侧),配设有沿所对应的网状刀片51a、51b、51d的弯曲的倒U字形的内刀54a、54b、54d(参照图2和图3)。并且,在狭缝刀片51c的下方(内侧)配设有沿该狭缝刀片51c的弯曲的有角U字形的狭缝内刀54c。
上述内刀54a、54b、54d和狭缝内刀54c安装于驱动机构100。当使驱动机构100驱动时,内刀54a、54b、54d和狭缝内刀54c分别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Y往复移动。
这样,通过使内刀54a、54b、54d和狭缝内刀54c,分别相对于各网状刀片51a、51b、51d和狭缝刀片51c移动(沿Y方向的往复移动),能够利用各网状刀片51a、51b、51d、狭缝刀片51c与内刀54a、54b、54d、狭缝内刀54c进行相互作用,而将插入在各网状刀片51a、51b、51d的刀片孔和狭缝刀片51c的狭缝内的体毛切断(剪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精刮用内刀54b以在安装于基台56b的状态下能相对于精刮用网状刀片51b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外刀盒50中。另外,狭缝内刀54c以在安装于基台56c的状态下能相对于狭缝刀片51c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外刀盒50中(参照图3)。
安装有狭缝刀片51c的2个外刀框53c沿Y方向配置在图3所示的外刀单元52c中。基台56c位于这些外刀框53c之间。该基台56c借助内刀顶起弹簧55c设置于外刀框53c。因而,基台56c沿Y方向自如地往复移动。狭缝内刀54c安装于基台56c。此外,狭缝刀片51c以从狭缝内刀54c的上方覆盖狭缝内刀54c的状态安装于外刀框53c。
在图3所示的外刀单元52b中,精刮用网状刀片51b安装于外刀框53b,此外,外刀框53b安装于皮肤保护构件58。另一方面,精刮用内刀54b安装于基台56b,在利用内刀顶起弹簧55c向上方对精刮用内刀54b施力的状态下,将该精刮用内刀54b配置在精刮用网状刀片51b的下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刀安装部132a、142a分别向头部主体70的上方露出,内刀54a、54d分别安装于内刀安装部132a、142a。在将驱动杆134、144分别安装于内刀安装部132a、142a的状态下,将外刀盒50安装在头部主体70中。通过将内刀54a、54d配置在外刀单元52a、52d的下部空间内,将外刀盒50安装于头部主体70。在将外刀盒50安装在头部主体70中时,安装于外刀盒50的基台56b、56c分别与驱动杆134、144相连结。即,通过将外刀盒50安装在头部主体70内,能够使精刮用内刀54b和狭缝内刀54c与驱动机构100的动作联动。
如图2所示,外刀盒50的外刀架59具有设在该外刀架59的左右两侧部的一对弹性片59a。弹性片59a分别形成为自外刀架59的左侧部及右侧部向下方延伸。各弹性片59a形成有通孔59b。通孔59b沿左右方向贯穿弹性片59a。在各弹性片59a的下端设有解锁按钮59c。解锁按钮59c形成为向外侧延伸。
如图2所示,筒形的外周框60在上端形成有开口60a,在下端也形成有开口60b。另外,在外周框60在下端缘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凹陷部61。自各凹陷部61的底部形成有向外周框60的内侧突出的钩部62(参照图5)。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60a形成为比外刀盒50的外刀架59的外形小,且比外刀51的整个刀面的外形大。另外,开口60b形成为比外刀架59的除解锁按钮59c以外的部分的外形大。
当使左右两端的解锁按钮59c穿过凹陷部61,并且将外刀盒50自下端开口60b插入在外周框60内时,钩部62的前端部从外侧与两弹性片59a的通孔59b卡合(参照图5)。因而,将外刀架59、即外刀盒50安装在外周框60中。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外刀架59的解锁按钮59c设置为在安装了外周框60的状态下,前端突出到比外周框60的外侧面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以夹持的方式抓住左右的解锁按钮59c的前端的操作面59d而使其向内侧没入时,两侧的弹性片59a向内侧挠曲,钩部62与通孔59b的卡合解除,外刀盒50与外周框60的安装解除。
另外,如图5所示,在头部主体70的左右两端以利用弹簧91向Y方向的外侧对解锁按钮90施力的状态设有该解锁按钮90,该解锁按钮90能突出或没入。在该解锁按钮90的上端部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两端设有卡合突起90a(参照图2)。
于是,当使解锁按钮90穿过外周框60的左右两侧的凹陷部61,并且使刀框架部30自上方覆盖在头部主体70上时,卡合突起90a与形成在外刀架59的内周侧的未图示的卡合凹部卡合,将外刀架59(外刀盒50或刀框架部30整体)安装在头部主体70的上端。
另外,在使解锁按钮90克服弹簧91的作用力地向内侧没入时,卡合突起90a与卡合凹部(未图示)的卡合解除,外刀架59与头部主体70的安装解除。
接下来,说明驱动机构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100包括:旋转式电动机110;支承台120,其支承该旋转式电动机110;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它们被支承台120支承,彼此以相反相位往复移动;转换机构180,其将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而向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传递。
旋转式电动机110以下垂状态安装于支承台120。支承台120包括底壁部121和固定侧壁部122,该固定侧壁部122自底壁部121的左右端与底壁部121一体地立起,固定侧壁部122形成有螺纹孔122a。通过使固定用螺钉190与该螺纹孔122a螺纹配合,能够将支承台120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一并固定在头部壳体71中。
转换机构180包括:基台181,其能旋转地安装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自支承台120的底壁部121突出的旋转轴111;下侧偏心轴182,其相对于旋转轴111偏心地设于基台181。另外,转换机构180包括:下侧连结臂183,其安装于下侧偏心轴182,连结下侧偏心轴182和第2驱动件140;基台184,其安装于下侧偏心轴182。此外,转换机构180包括:上侧偏心轴185,其相对于旋转轴111偏心地设于基台184;上侧连结臂186,其安装于该上侧偏心轴185,连结上侧偏心轴185和第1驱动件13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偏心轴182和上侧偏心轴185以绕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111错开180°的相位差的方式设于基台184。因而,将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相反相位的往复运动。
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如上所述分别设有内刀安装部132a、142a。内刀安装部132a、142a处分别能装卸地安装有内刀54a、54d。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1驱动件130包括:固定块131,其配置在宽度方向(组装状态下的Y方向)两端;支承架132,其配置在固定块131间而用于支承内刀安装部132a;一对弹性支脚部133,其连结各固定块131和支承架132。弹性支脚部133能弹性变形,且使内刀安装部132a能往复移动地支承该内刀安装部132a。同样,第2驱动件140包括:固定块141,其配置在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支承架142,其配置在固定块141间而用于支承内刀安装部142a;一对弹性支脚部143,其连结各固定块141和支承架142。弹性支脚部143能弹性变形,且能使内刀安装部142a往复移动地支承该内刀安装部142a。另外,在从左右方向Y看去的状态下,弹性支脚部133、143配置为位于内刀安装部132a、142a的下方(参照图9)。
固定块131具备卡合突部(卡合部)131b和供螺钉190(参照图5)贯穿的通孔131a。固定块141具备与螺钉190螺纹配合的通孔141a和与卡合突部131b卡合的卡合凹部(卡合部)141b。
在将固定块131载置在固定块141的上方,使卡合突部131b与卡合凹部141b彼此卡合后,螺纹孔131a与螺纹孔141a相连通。在通孔131a与通孔141a相连通的状态下,将螺钉190插入该通孔131a和通孔141a。头部壳体71形成有与螺钉190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处于连通状态的通孔131a及通孔141a的位置相对应。因而,贯穿在通孔131a、141a中的螺钉190与该螺纹孔螺纹配合。结果,将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借助支承台120固定在头部壳体71内。
支承架132、142形成为大致水平延伸的矩形板状。在该支承架132、142的上部分别突设有内刀安装部132a、142a。自支承架142的宽度方向两端设有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42i。此外,自侧壁部142i的下端起设有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水平壁部142j(参照图12)。
弹性支脚部133形成为将带状构件对折而成的形状,弹性支脚部133的一端与固定块131的内侧上端相连结,另一端与支承架132的外侧端相连结。同样,弹性支脚部143也形成为将带状构件对折而成的形状,弹性支脚部143的一端与固定块141的内侧上端相连结,并且另一端与水平壁部142j的外侧端相连结。即,弹性支脚部143借助水平壁部142j与固定块141相连结,借助侧壁部142i与支承架142相连结。
另外,内刀安装部132a、142a分别设有顶起弹簧(施力构件)132b、142b。顶起弹簧132b用于向上方(内刀的装卸方向中的脱离方向侧)对安装于该内刀安装部132a的内刀54a进行推压(施力)。顶起弹簧142b用于向上方(内刀的装卸方向中的脱离方向侧)对安装于该内刀安装部142a的内刀54d进行推压(施力)。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支脚部133、143的外侧的带状构件的厚度比内侧的带状构件的厚度薄。由于将外侧的带状构件的厚度形成为较薄,所以使支承架132、142、内刀安装部132a、142a、内刀54易于沿Y方向摆动。另外,内侧的带状构件易于承受从被向上方施力的内刀54a、54d处得到的反作用力。由于将该内侧的带状构件形成为较厚,所以能够抑制第1驱动件130和第2驱动件140因自内刀54a、54d处得到的反作用力而变形。
另外,上述弹性支脚部也可以形成为图16、图17所示的那种形状。
即,如图16所示,通过沿X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带板状的弹性构件,能够形成各弹性支脚部133A、143A。此时,优选不在受由X方向的转矩产生的影响较小的部位设置弹性板。在该情况下,能够加宽弹性支脚部133A、143A的宽度而提高刚性,并且使弹性支脚部133A、143A容易变形。也就是说,使支承架132、142的往复移动容易进行。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图17所示的那种弹性支脚部133B、143B。弹性支脚部133B、143B由形成为上部(内刀侧)较宽的喇叭状的带板状的弹性构件构成。采用该构造,能够极力抑制弹性支脚部133A、143A的不易变形。另外,能够提高由X方向的转矩产生的影响较大的上部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刀安装部142a上安装有驱动杆42(参照图8和图9)。驱动杆42驱动修整刀41a。另外,如上所述,驱动杆134与内刀安装部132a相连结,驱动杆144与内刀安装部142a相连结。精刮用内刀54b安装于驱动杆134。狭缝内刀54c安装于驱动杆144。
因而,第1驱动件130能够使内刀54a和精刮用内刀54b一体地往复移动。第2驱动件140能够使内刀54d、狭缝内刀54c和驱动杆42一体地往复移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刀(包括基台56a在内)54a、驱动杆134、精刮用内刀(包括基台56b在内)54b和后述的平衡调整物150成为与第1驱动件130相连结的连结构件。这些连结构件与第1驱动件130的往复移动联动。并且,利用该连结构件和第1驱动件130构成第1驱动块200。
另一方面,内刀(包括基台56d在内)54d、狭缝内刀(包括基台56c在内)54c、驱动杆144、驱动杆42和后述的平衡调整物160成为与第2驱动件140相连结的连结构件。这些连结构件与第2驱动件140的往复移动联动。并且,利用这些连结构件和第2驱动件140构成第2驱动块210。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沿前后方向分别各配置2个内刀54。使前方的2个内刀和后方的2个内刀彼此以相反相位进行往复移动。也就是说,使第1驱动件130和第2驱动件140彼此以相反相位进行往复移动,所以能够减轻由在各驱动件的往复移动方向(Y方向)上产生的惯性力(绕X轴线产生的力矩)产生的振动。
如上所述,2个驱动件的以相反相位进行的往复移动能够减少绕X轴线的力矩。但是,该往复移动每经过半周期就会绕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产生同一方向的力矩。例如,如图11的(b)所示,该相反相位的往复移动产生逆时针的转矩M 1、M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驱动块200具有平衡调整部(配重)220,第2驱动块210具有平衡调整部(配重)230。平衡调整部220相对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来说配置在与第1驱动件130相反的一侧。同样,平衡调整部230相对于旋转轴线C来说配置在与第2驱动件140相反的一侧。
详细而言,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第1驱动件130上借助保持臂132c安装有平衡调整物150,在第2驱动件140上借助保持臂142c安装有平衡调整物160。
这样,与未设置平衡调整部220、230的情况下的第1驱动块及第2驱动块的重心相比,通过在第1驱动件130和第2驱动件140上安装平衡调整物150、160,能够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各自的重心G1、G2靠近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从而能够抑制绕旋转轴线C的振动。此外,在将平衡调整物150、160安装于第1驱动件130和第2驱动件140的状态下,当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以相反相位进行往复移动时,利用平衡调整物150、160绕旋转轴线C产生转矩M3、M4(参照图11的(b))。由该转矩M3、M4产生的力矩的方向与绕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旋转轴线C产生的转矩M1、M2的力矩的方向相反。因而,能够使转矩M 1和转矩M3抵消,使转矩M2和转矩M4抵消,抑制绕旋转轴线C的振动。
另外,平衡调整物150和第1驱动件130单独地形成,平衡调整物160和第2驱动件140单独地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左右方向Y看去的状态下,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各自的重心G1、G2位于弹性支脚部133与弹性支脚部143之间(图9的d3所示的范围)地,设置平衡调整部220、230。
结果,能够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各自的重心G1、G2更加接近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因而,在驱动时,能够进一步减小绕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产生的力矩,抑制振动的发生。
特别是,在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各自的重心G1、G2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一致地设置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时,能够使绕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产生的力矩为零,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调整物150安装于保持臂(臂部)132c。保持臂132c自第1驱动件130向相对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来说的与第1驱动件130所处侧相反一侧方向延伸设置。详细而言,保持臂132c自支承架13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该支承架132的两端向分别所面对的对方侧(朝向X方向的后侧)水平地延伸设置。
另一方面,平衡调整物160安装于保持臂(臂部)142c。保持臂142c自第2驱动件140向相对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来说的与第2驱动件140所处侧相反一侧方向延伸设置。详细而言,保持臂142c自支承架142的水平壁部142j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该水平壁部142j的两端向分别所面对的对方侧(向X方向的前方)水平地延伸设置。
这样,保持臂132c自第1驱动件130起延伸设置,保持臂142c自第2驱动件140起延伸设置。保持臂132c和保持臂142c以上下方向Z的各自位置(高度)不同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如上所述,Z方向是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并列设置的X方向及该各驱动件往复移动的Y方向正交的方向。采用X方向上的保持臂的这种配置方式,能够实现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保持臂132c和保持臂142c中至少任一方保持臂与转换机构180在Z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保持臂142c与转换机构180在Z方向上重叠。利用这种位置上的重叠,能够进一步实现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小型化(高度方向的小型化)。
另外,保持臂132c和保持臂142c本身作为平衡调整部220、230发挥功能。换言之,平衡调整部220、230分别包含保持臂132c和保持臂142c。
因而,即使当在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上不设置平衡调整物150、160,而分别设有保持臂132c、142c,也能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各自的重心G1、G2,比未设置平衡调整部220、230的情况下的第1驱动块及第2驱动块的重心接近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即,即使不设置平衡调整物150、160,而适当地设定保持臂132c、142c的长度、重量,也能抑制振动的发生。
另外,在保持臂132c的前端面形成有螺纹孔132e。平衡调整物150在与螺纹孔132e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151。因而,通过在使平衡调整物150的安装孔151与螺纹孔132e相连通的状态下,使螺钉171与该安装孔151和螺纹孔132e螺纹配合,能够将平衡调整物150固定于第1驱动件130而防止该平衡调整物150的脱离。即,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并列设置的X方向的后方将平衡调整物150安装于第1驱动件130。
另外,将保持臂142c间连结起来的连结臂142k沿Y方向延伸地设于保持臂142c的前端部。在该连结臂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有螺纹孔142e。在平衡调整物160的与螺纹孔142e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161。因而,通过在使平衡调整物160的安装孔161与第2驱动件140的螺纹孔142e相连通的状态下,将螺钉172旋入该安装孔161和螺纹孔142e,能够将平衡调整物160固定于第2驱动件140而防止该平衡调整物160的脱离。即,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并列设置的X方向的前方将平衡调整物160安装于第2驱动件140。
这样,从第2驱动件140的后侧(X方向的后方)将平衡调整物150安装于第1驱动件130,从第1驱动件130的后侧(X方向的前方)将平衡调整物160安装于第2驱动件140。采用平衡调整物150、160的这种安装方法,能够在组合了第1驱动件130、第2驱动件140和旋转式电动机110后,安装平衡调整物150、160,所以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安装容易进行。
另外,将平衡调整物150、160设置为位于各驱动件130、140的最外部(X方向上的驱动件130、140整体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平衡调整物150以至少一部分自第2驱动件140的与设有第1驱动件130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1驱动件130。同样,平衡调整物160以至少一部分自第1驱动件130的与设有第2驱动件140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2驱动件140。因而,能够抑制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极力增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力臂(换言之,旋转轴线C与重心的距离)。另外,能够减轻平衡调整物150、160的重量。通过使平衡调整物150、160较轻,能够使平衡调整物150、160进一步小型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大型化。
另外,通过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重量较轻,能够减小旋转式电动机110的负荷重量。因而,能够抑制旋转式电动机110的耗电量。耗电量的抑制有益于充电式电动剃刀的使用时间的延长。
另外,如图10所示,各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另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比驱动件130、140的最外部(X方向上的驱动件130、140整体的两端)靠内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平衡调整物150、160向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外侧大幅突出。通过只将各平衡调整物150、160的一部分配置在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内侧,能够抑制各平衡调整物150、160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向内侧错动。
另外,通过将平衡调整物150、160设置为位于驱动件130、140的最外部,能够不受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形状的制约地安装平衡调整物150、160。因而,能够提高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形状的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形状彼此不同,以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重心位置相对于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最佳。
详细而言,将大致Y字形的板状构件折弯而形成平衡调整物150,且在平衡调整物15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上部形成有上述的安装孔151。
另一方面,平衡调整物160是正面看去为大致T字形的板状构件,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上述的安装孔161。
这样,高度方向上的安装孔151、161的位置彼此不同。因此,能够在将平衡调整物150、160安装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时,将平衡调整物150、160的高度位置设计为大致相同,谋求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厚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地,将该平衡调整物150、160安装于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因此,能够抑制X方向上的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尺寸的增加,并且能够极力增长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力臂(从重心到旋转轴线C的距离)。因而,能够实现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小型化。
在平衡调整物15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缺口152。在第1驱动件130的保持臂132c上形成有突起132d。该突起132d与平衡调整物150的缺口152卡合。
在平衡调整物16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缺口162。在第2驱动件140的保持臂142c上形成有突起142d。该突起142d与平衡调整物160的缺口162卡合。利用上述的卡合,能够在将平衡调整物150、160定位为不能上下左右移动的状态下,将该平衡调整物150、160固定于各驱动件130、140。
另外,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保持臂132c上代替突起132d形成钩部(爪部)132i。在该情况下,钩部132i与平衡调整物150卡合。另外,也可以利用热封将平衡调整物安装于驱动件。此外,也可以代替缺口地设置孔,使保持臂的突起与该孔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于第1驱动件130的平衡调整部2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第2驱动件140形成的空间部。详细而言,第1驱动件130的保持臂132c和平衡调整物150的一部分配置于在第2驱动件140形成的空间部。另一方面,将设于第2驱动件140的平衡调整部2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第1驱动件130形成的空间部。详细而言,第2驱动件140的保持臂142c和平衡调整物160的一部分配置于在第1驱动件130形成的空间部。也就是说,将固定于一方驱动件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另一方驱动件形成的空间部。采用这种配置方式,能够避免保持臂132c和与保持臂132c相对的驱动件140之间的干涉。同样,能够避免保持臂142c和与保持臂142c相对的驱动件130之间的干涉。另外,也能抑制一对驱动件130、140的大型化。
详细而言,在第2驱动件140的肩部(即在水平壁部142j的上方)设置空间,在组装第1驱动件130和第2驱动件140时,第1驱动件130的保持臂132c通过该空间。另一方面,也在第1驱动件130的下部设置空间,第2驱动件140的保持臂142c通过该空间。另外,设在第1驱动件130的下部的空间是形成在一对弹性支脚部133间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后述的窗部132h。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的(a)所示,第1驱动件130设有能用肉眼看到转换机构180(参照图2)的窗部132h。
详细而言,通过将一对弹性支脚部133和支承架132配置为大致门形(有角U字形)而形成窗部132h。即,窗部132h的三个边被一对弹性支脚部133和支承架132包围。能够从X方向经由该窗部132h用肉眼看到转换机构180等。通过设置窗部132h,使驱动块的组合作业和转换机构180的连结状态的确认作业容易进行。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驱动件130利用支承架132和保持臂132c形成窗部132g。能够从Z方向经由该窗部132g用肉眼看到转换机构180等。另外,如图12所示,第2驱动件140也利用保持臂142c和连结臂142k形成窗部142g。能够从Z方向经由该窗部142g用肉眼看到转换机构180等。这样,能够从Z方向用肉眼看到转换机构180的周围,从而能使组合作业及确认作业更加容易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比第1驱动件130及第2驱动件140的密度大的材料形成平衡调整物150、160。该材料例如是金属。因而,能够进一步谋求平衡调整物150、160的小型化。另外,也能谋求头部3整体的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平衡调整物150、160配置在防水空间80内。因而,能够抑制平衡调整物150、160发生生锈等腐蚀。
图9所示的中央线D和作用线E分别表示X方向上的弹性支脚部133的中央部和由顶起弹簧132b(参照图12)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方向。换言之,中央线D是表示弹性支脚部133的在与驱动件130的往复移动方向及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线。另外,将中央线D与作用线E在X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d1,将线D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在X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d2。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脚部133配置为该弹性支脚部133的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比旋转轴线C接近作用线E。即,弹性支脚部133配置为满足d1<d2的关系。弹性支脚部143也与弹性支脚部133同样地配置。即,弹性支脚部143配置为该弹性支脚部143的在X方向上的中央部比旋转轴线C接近由顶起弹簧142b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由顶起弹簧132b、142b产生的反作用力产生在弹性支脚部133、143上的绕Y轴的力矩。但是,采用弹性支脚部133、143的上述配置方式,能够减小该绕Y轴的力矩。因而,能够抑制弹性支脚部133、143因应力的集中而断裂。另外,通过将弹性支脚部133、143配置为远离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在弹性支脚部133、143上产生的绕旋转轴线C的力矩增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由顶起弹簧132b、142b产生的反作用力较大,所以满足d1<d2的关系地配置弹性支脚部133、143能够降低对整个装置施加的振动的影响。
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件130、140分别形成有加强用的壁部132f、142f。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132f形成在比由顶起弹簧132b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E靠内侧的位置(X方向的后方),壁部142f形成在比由顶起弹簧142b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E靠内侧的位置(X方向的前方)。
通过设置壁部132f、142f而产生绕Y轴的力矩。但是,通过将壁部132f、142f形成在比由顶起弹簧132b、142b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线E靠内侧的位置,能够减小所产生的力矩的影响。另外,也能抑制由来自顶起弹簧132b、142b的反作用力引发的驱动件130、140的变形。
另外,在Z方向上,壁部132f比弹性支脚部133短,由此能够防止壁部132f封堵窗部132h。但是,通过安装平衡调整物160而封堵该窗部132h。利用该封堵,能够抑制驱动件发出的声响泄漏到外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驱动块200具有平衡调整部220,第2驱动块210具有平衡调整部230。平衡调整部220配置在相对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位于与第1驱动件13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平衡调整部230配置在相对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位于与第2驱动件14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因而,能够使第1驱动块200及第2驱动块210的重心G1、G2比未设置平衡调整部220、230的情况接近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即,能够缩短从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到各驱动块的重心的距离,所以能够减小各驱动件所产生的绕旋转式电动机110的旋转轴线C的力矩。因而,能够对并列设有多个驱动件的往复式电动剃刀1的振动进行抑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6)
1.一种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该往复式电动剃刀具有一对驱动块,该驱动块包括驱动刀片的驱动件和与上述驱动件联动的平衡调整部,
上述一对驱动块的上述驱动件彼此间以相反相位往复运动,
相对于由上述驱动件的上述往复运动产生的力矩的轴线来说,各上述驱动块中的平衡调整部和驱动件彼此位于相反侧,以抑制上述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与一个驱动件相连结的上述平衡调整部以至少一部分自相对于另一个驱动件的设有上述一个驱动件侧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衡调整部包括在各上述驱动块的驱动件的并列设置方向上形成得较薄的平衡调整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设于上述一对驱动块中的一个驱动块的平衡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一对驱动块中的另一个驱动块的驱动件所形成的空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衡调整部设有用于将该平衡调整部固定于上述驱动件的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刀,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驱动件的上述往复运动彼此平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56146 | 2010-07-08 | ||
JP2010156146A JP2012016495A (ja) | 2010-07-08 | 2010-07-08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PCT/JP2011/063550 WO2012005090A1 (ja) | 2010-07-08 | 2011-06-14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85237A true CN102985237A (zh) | 2013-03-20 |
Family
ID=4544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3318A Pending CN102985237A (zh) | 2010-07-08 | 2011-06-14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097870A1 (zh) |
EP (1) | EP2591894A4 (zh) |
JP (1) | JP2012016495A (zh) |
CN (1) | CN102985237A (zh) |
RU (1) | RU2012157761A (zh) |
WO (1) | WO20120050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3288B2 (ja) * | 2010-07-08 | 2014-06-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JP2012016492A (ja) * | 2010-07-08 | 2012-01-26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CN108356857B (zh) * | 2017-01-26 | 2020-03-0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动剃毛装置 |
CN109304737B (zh) * | 2018-12-05 | 2020-08-11 | 浙江煜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带电推剪式剃胡刀 |
CN112549090B (zh) * | 2019-09-26 | 2024-03-19 | 麦克赛尔泉株式会社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52735A (ja) * | 2000-06-07 | 2001-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04016524A (ja) * | 2002-06-17 | 2004-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かみそり |
JP2005537899A (ja) * | 2002-09-11 | 2005-12-15 | ブラウン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振動運動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駆動機構を備えた小型電気器具 |
EP2194635A1 (en) * | 2007-09-25 | 2010-06-09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Vibration-type linear actu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08141A (en) * | 1961-05-12 | 1965-09-28 | Sunbeam Corp | Dry shaver blade having hook-shaped securing means |
US3611568A (en) * | 1969-08-20 | 1971-10-12 | Gillette Co | Vibratory safety razor |
US3925889A (en) * | 1974-01-29 | 1975-12-16 | Karmen D Albert | Mechanical hair feeding electric razor |
US3906263A (en) * | 1974-05-23 | 1975-09-16 | Sperry Rand Corp | Vibrator motor in hand-held electric appliance |
DE3822332A1 (de) * | 1988-07-01 | 1990-01-04 |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 Haushaltsvibrationsgeraet |
DE3917847C1 (zh) * | 1989-06-01 | 1990-05-31 | Braun Ag, 6000 Frankfurt, De | |
US5131148A (en) * | 1990-11-23 | 1992-07-21 | Wahl Clipper Corporation | Electric shaver with flexible cutter holder |
US5189792A (en) * | 1990-12-20 | 1993-03-0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Reciprocatory electric shaver |
US5185926A (en) * | 1992-02-07 | 1993-02-16 | Remington Products, Inc. | Multiple foil and cutting blade assembly for electric dry shavers |
DE4303972C1 (de) * | 1993-02-11 | 1993-10-14 | Braun Ag | Trockenrasierapparat mit einem schwenkbar gelagerten Scherkopfsystem |
GB2290739B (en) * | 1994-06-29 | 1998-01-21 | Sanyo Electric Co | Electric shaver |
US5544415A (en) * | 1994-12-06 | 1996-08-13 | Kunnex Incorporated | Water-proof and washable electric razor |
JP2500199B2 (ja) | 1995-01-25 | 1996-05-29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KR100415352B1 (ko) * | 1996-05-29 | 2004-06-30 |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기 면도기 |
GB9614160D0 (en) * | 1996-07-05 | 1996-09-04 | Gillette Co | Dry shaving apparatus |
JP3079078B2 (ja) | 1997-12-19 | 2000-08-21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JP3736297B2 (ja) * | 2000-06-07 | 2006-01-18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EP1162721B1 (en) * | 2000-06-07 | 2005-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inear oscillating actuator |
US20020083592A1 (en) * | 2000-12-29 | 2002-07-04 | Yen-Fu Liao | Cutter structure adapted for shaving |
AT6261U1 (de) * | 2002-04-17 | 2003-07-25 | Payer Lux Elektroprod | Elektrischer rasierapparat |
ATE267670T1 (de) * | 2002-09-12 | 2004-06-15 | Braun Gmbh | Untermesser für einen rasierapparat |
US7143515B2 (en) * | 2002-09-19 | 2006-12-05 | Izumi Products Company | Electric shaver |
JP2004254757A (ja) * | 2003-02-24 | 2004-09-16 | Izumi Products Co | 往復動式電気かみそり |
JP4148199B2 (ja) * | 2004-07-30 | 2008-09-10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気かみそり |
JP2006042898A (ja) * | 2004-07-30 | 2006-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気かみそり |
KR100660979B1 (ko) * | 2004-10-08 | 2006-12-26 | 오태준 | 헤드무빙면도기 |
KR200373625Y1 (ko) * | 2004-10-12 | 2005-01-27 | 오태준 | 헤드무빙면도기 |
JP4229091B2 (ja) * | 2005-05-31 | 2009-02-25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体毛処理器具 |
JP4955711B2 (ja) * | 2009-01-15 | 2012-06-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気かみそり |
JP5388188B2 (ja) * | 2009-04-23 | 2014-01-15 | 株式会社泉精器製作所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
2010
- 2010-07-08 JP JP2010156146A patent/JP201201649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6-14 RU RU2012157761/02A patent/RU2012157761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6-14 EP EP11803426.3A patent/EP259189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6-14 US US13/808,065 patent/US201300978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6-14 CN CN2011800323318A patent/CN1029852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6-14 WO PCT/JP2011/063550 patent/WO20120050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52735A (ja) * | 2000-06-07 | 2001-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04016524A (ja) * | 2002-06-17 | 2004-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振動型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かみそり |
JP2005537899A (ja) * | 2002-09-11 | 2005-12-15 | ブラウン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振動運動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駆動機構を備えた小型電気器具 |
EP2194635A1 (en) * | 2007-09-25 | 2010-06-09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Vibration-type linear actuat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16495A (ja) | 2012-01-26 |
WO2012005090A1 (ja) | 2012-01-12 |
EP2591894A4 (en) | 2013-12-04 |
EP2591894A1 (en) | 2013-05-15 |
RU2012157761A (ru) | 2014-08-20 |
US20130097870A1 (en) | 2013-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8652A (zh)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
JP5396342B2 (ja)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
CN102985237A (zh)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
US7832104B2 (en) | Hair removing apparatus | |
CN102985238B (zh)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
CN101797757B (zh) | 电动剃须刀 | |
CN102672732B (zh) | 电动剃须刀 | |
CN102971118A (zh)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
CN102971117A (zh) | 往复式电动剃刀 | |
US20080141537A1 (en) | Net-Reciprocating Type Electric Razor | |
JP2012016493A (ja) |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 |
JP2602383B2 (ja) | 往復動式電気かみそり | |
JP2005312598A (ja) | 電気カミソ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