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544A - 安装部件 - Google Patents

安装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544A
CN102971544A CN2011800331460A CN201180033146A CN102971544A CN 102971544 A CN102971544 A CN 102971544A CN 2011800331460 A CN2011800331460 A CN 2011800331460A CN 201180033146 A CN201180033146 A CN 201180033146A CN 102971544 A CN102971544 A CN 102971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all width
width direction
foot
paw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1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1544B (zh
Inventor
长谷川隆洋
田口政行
佐伯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71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1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5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 F16B5/0664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at least one of the sheets or plates having integrally formed or integrally connected snap-in-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8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hank of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ving elevations, ribs, fins or prongs intended for deformation or tilting predominantl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inse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时,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弹性脚部(70C)相对于下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滑动。由此,车宽方向内侧弹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弹性脚部(70C)上形成的配合爪(80)的位置向与下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可靠配合的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安装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与形成在被安装部件上的安装部配合的配合爪的安装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安装部件,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安装部件。在该安装部件中,在将保险杠安装件固定在侧部外板的安装面时,配合爪的倾斜面与轮罩内板的下缘部抵接并弯曲,通过下缘部后,配合爪还原,与轮罩内板的安装部配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2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提供一种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的安装部件。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提供一种安装部件,其具备与形成在被安装部件上的安装部配合的配合爪,所述配合爪形成于弹性脚部,该弹性脚部通过相对于所述安装部滑动而能够弹性变形。
在上述方案中,在将安装部件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时,安装部件的弹性脚部相对于形成在被安装部件上的安装部滑动并弹性变形。由此,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脚部的弹性变形,使得弹性脚部上形成的配合爪的位置移动到安装部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为,在本发明第一方案中,所述弹性脚部可以为尖端被折弯、且两端部从所述安装部件竖立设置的板状。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使弹性脚部为尖端被折弯、且两端部从安装部件竖立设置的板状,所以即使在由于简单的结构导致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为,在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案中,所述弹性脚部中与所述安装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可以为圆弧状弯曲部。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弹性脚部中与安装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为圆弧状弯曲部,所以以该弯曲部为起点,弹性脚部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为,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任一方案中,所述配合爪可以形成为能够以所述弹性脚部的尖端侧为中心摆动。
在上述方案中,在将安装部件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时,安装部件的弹性脚部相对于在被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部滑动并弹性变形。此时,配合爪从设在弹性脚部的尖端侧的摆动中心侧相对于在被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部滑动并摆动。由此,使配合爪追随弹性脚部的弹性变形进行摆动,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顺利配合。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为,在本发明第一至第四任一方案中,可以具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且作为定位基准的定位用配合爪。
在上述方案中,在将安装部件安装到被安装部件上时,安装部件的定位用配合爪与被安装部件的安装部配合,作为安装部件向被安装部件定位的基准。因此,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定位用配合爪进行配合的安装部为基准,使其他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即使在由于简单的构造导致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以弯曲部为起点使弹性脚部容易地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使配合爪与安装部顺利配合。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即使在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定位用配合爪进行配合的安装部为基准,使其他配合爪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下配合爪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上配合爪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4的6-6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的7-7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5的8-8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5的9-9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与被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与被安装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应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车身前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下配合爪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下配合爪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图12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部件。其中,图中箭头FR表示安装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的护罩10(安装部件)的汽车车身的车身前方方向,箭头UP表示车身上方方向,箭头IN表示车宽内侧方向。
如图1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部件的护罩10是用于将汽车车身11发生前面碰撞时的冲击传达给前方面板的部件,安装在作为被安装部件的散热器支架侧部(ラジエ一タサポ一トサイド)12(被安装部件)上。其中,散热器支架侧部12支撑省略了图示的散热器,构成散热器支架1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该散热器支架14构成为大致框状。另外,散热器支架14配置在前保险杠加固件18的车身后方侧,该前保险杠加固件18在汽车车身11的前端部沿车宽方向配置。
如图11所示,散热器支架侧部12由多张板材构成,散热器支架侧部12中的护罩10的安装部由安装面朝向车身前方侧的上板20和下板22构成。上板20的上部为垂直面20A,上板20的下部为从垂直面20A的下端朝车身前方下侧倾斜的安装面20B。另外,上板20的安装面20B的下端部为朝车身下方弯曲的凸缘20C。
另一方面,下板22的安装面22A为垂直面,下板22的安装面22A的上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在上板20的凸缘20C中的下端部的背面。
在上板20的安装面20B的中央部,形成有作为安装部的圆形安装孔28,上板20的安装面20B中安装孔28的周缘部30为垂直面。另外,上板20的安装面20B中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安装部)和下板22的安装面22A中车宽方向外侧缘部(安装部)22C分别成为安装部。
如图10所示,护罩10从车身前方侧安装在散热器支架侧部12的安装部上。
(护罩的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护罩10具备从车身前方观察形状为大致矩形状的基部10A,在基部10A的外周部形成有向车身前后方向突出的加固用的上肋10B、下肋10C、车宽方向外侧肋10D以及车宽方向内侧肋10E。另外,在护罩10的基部10A,从上肋10B到达下肋10C的多个纵向肋10F形成为在车宽方向具有间隔地向车身前后方向突出。并且,在护罩10的基部10A,从车宽方向外侧肋10D到达车宽方向内侧肋10E的多个横向肋10G形成为在车身上下方向具有间隔地向车身前后方向突出。
如图3所示,在护罩10中车宽方向内侧上部的位置上,定位用配合爪40形成为向车身后方突出。另外,在护罩10中车宽方向外侧端下部的位置上,作为一个弹性脚部的下弹性脚部42(弹性脚部)形成为向车身后方突出,在护罩10中车宽方向外侧端上部的位置上,作为一个弹性脚部的上弹性脚部44(弹性脚部)形成为向车身后方突出。
另外,在护罩10的上肋10B中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的位置上,形成有突出部46。该突出部46具备沿车宽方向的上部46A、从上部46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朝车宽方向外侧下方延伸并与上肋10B连结的倾斜部46B。另外,如图5所示,从突出部46的上部46A的后端形成有朝车身后侧下方延伸的倾斜部46C。
如图4所示,在护罩10中车宽方向内侧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切口48。该切口48是以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状,车宽方向外侧的上下的角部48A、48B为弯曲形状。
另外,在护罩10的下肋10C中定位用配合爪40的下方的部位,朝车身下方形成有凸部50。该凸部50是以车宽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状,如图5所示,车身后方侧面50A是从车身后方上侧朝车身前方下侧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3所示,定位用配合爪40形成于座部54,该座部54形成在纵向肋10F和横向肋10G的交叉部。另外,如图4所示,座部54是外周部54A由肋构成的沿前后方向的筒形状。
如图3所示,在座部54的后端部,隔着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狭缝56形成有上壁部54B和下壁部54C。而且,如图7所示,座部54的上壁部54B和下壁部54C与上板20的安装面20B中安装孔28的周缘部30抵接。
如图5所示,定位用配合爪40具备从尖顶形状的尖端部(后端部)60的上部朝前方延伸设置的上脚部62、和从尖端部60的下部朝前方延伸设置的下脚部64。此外,上脚部62包括从尖端部60朝车身前方上侧倾斜的倾斜部62A、和从倾斜部62A向车身前方延伸的根部62B,根部62B的尖端(前端)与座部54的上壁部54B连结。另外,下脚部64包括从尖端部60朝车身前方下侧倾斜的倾斜部64A、和从倾斜部64A向车身前方延伸的根部64B,根部64B的尖端(前端)与座部54的下壁部54C连结。
如图6所示,定位用配合爪40具备从尖端部60的车宽方向外侧朝车宽方向外侧前方延伸设置的外侧爪部66、和从尖端部60的车宽方向内侧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延伸设置的内侧爪部68。另外,这些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能够向彼此接近/分离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和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
因此,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相对于形成在上板20上的安装孔28的内周部滑动,向彼此接近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弹性变形,通过安装孔28。另一方面,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在通过安装孔28后向彼此分离方向(图6的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的各尖端部与安装孔28的周缘部30配合。
接着,针对下弹性脚部42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是从护罩10的基部10A以环状竖立设置的板状,弹性脚部70的尖端部(后端部)70A折弯为V字状。另外,车宽方向外侧脚部70B从尖端部70A的车宽方向外侧朝车身前方延伸设置,车宽方向外侧脚部70B的前端部与车宽方向外侧肋10D连结。另一方面,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从弹性脚部70的尖端部70A的车宽方向内侧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延伸设置。
另外,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中尖端部70A侧的部分成为从尖端部70A的车宽方向外侧后方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倾斜的倾斜壁部70D。另一方面,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中护罩10的基部10A侧的部位成为连接部70E,连接部70E的端部成为从车宽方向外侧后方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弯曲的圆弧状的弯曲部70K。另外,从倾斜壁部70D朝车身前方形成有纵向壁部70F,在纵向壁部70F与连接部70E的边界,形成有从车宽方向外侧后方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倾斜的倾斜部70G。
因此,如图11所示,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抵接图8所示的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时,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倾斜壁部70D相对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滑动,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8的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
如图1所示,在护罩10的基部10A中的、连结车宽方向外侧脚部70B的车宽方向外侧肋10D与弹性脚部70的连接部70E的根部之间的部位,形成有矩形状的切口72。另外,在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中倾斜壁部70D、纵向壁部70F、倾斜部70G以及连接部70E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切口74。切口74的前端74A进入护罩10的基部10A,切口74的后端74B到达弹性脚部70的尖端部70A附近。另外,从切口74的后端74B中宽度方向中央部朝车身前方突出形成有配合爪80。也就是,在配合爪8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狭缝状的切口74。
配合爪80的基部81的根部81A连结到尖端部70A附近,配合爪80能够以基部81的根部8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8的箭头D方向)和车宽内侧方向(图8的箭头E方向)摆动。另外,在配合爪80的基部8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配合爪80的爪部82朝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地形成。
如图8所示,爪部82从车身上下方向观察的形状为三角形,从基部81的根部81A朝车宽方向内侧,高度H1逐渐增高。另外,配合爪80的基部81从车身上下方向观察的形状是沿着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中倾斜壁部70D、纵向壁部70F以及倾斜部70G(参照图1)的形状,基部81的尖端部(前端部)是从爪部82的前端82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朝车身前方延伸的配合部81B。
如图11所示,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图8所示配合爪80的爪部82抵接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时,爪部82相对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滑动,配合爪80以基部81的根部8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8的箭头D方向)弹性变形。另一方面,爪部82通过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后,配合爪80向车宽内侧方向(图8的箭头E方向)弹性变形,爪部82的前端82A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后面侧配合,配合部81B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边缘配合。
因此,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形成在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配合爪80的位置向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可靠配合的位置移动。
接着说明上弹性脚部44。
而且,关于构成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由于与下弹性脚部42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图9所示的上弹性脚部44抵接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时,构成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倾斜壁部70D相对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滑动,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2的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
如图2所示,在弹性脚部70中纵向壁部70F、倾斜部70G以及连接部70E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切口84。切口84的前端84A进入护罩10的基部10A,切口84的后端84B到达倾斜壁部70D附近。另外,从切口84的后端84B中宽度方向中央部朝车身前方突出形成有配合爪90。也就是,在配合爪9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狭缝状的切口84。
配合爪90的基部91的根部91A连结到倾斜壁部70D附近,配合爪90能够以基部91的根部9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9的箭头D方向)和车宽内侧方向(图9的箭头E方向)摆动。
如图2所示,在配合爪90的基部91的宽度方向两端,朝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形成有一对爪部92。
如图9所示,爪部92从车身上下方向观察的形状为三角形,从基部91的根部91A朝车宽方向内侧,高度逐渐增高。另外,配合爪90的基部91从车身上下方向观察的形状成为沿着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中纵向壁部70F以及倾斜部70G(参照图2)的形状,基部91的尖端部(前端部)成为从爪部92的前端92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朝前方延伸的配合部91B。
如图11所示,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配合爪90的爪部92抵接图9所示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时,爪部92相对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滑动,配合爪90以基部91的根部9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9的箭头D方向)弹性变形。另一方面,爪部92通过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后,配合爪90向车宽内侧方向(图9的箭头E方向)弹性变形,爪部92的前端92A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的后面侧配合,配合部91B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的边缘配合。
因此,关于上弹性脚部44,也同下弹性脚部42一样,构成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形成在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配合爪90的位置向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可靠配合的位置移动。
(作用及效果)
接着,针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将护罩10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时,通过使护罩10朝散热器支架侧部12的安装部从车身前方向车身后方(图11的箭头F)方向移动,形成在护罩10上的定位用配合爪40与上板20上形成的安装孔28配合。另外,形成在护罩10上的下弹性脚部42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配合,形成在护罩10上的上弹性脚部44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配合。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形成在护罩10上的定位用配合爪40中的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相对于散热器支架侧部12的上板20上形成的安装孔28的内周部滑动,向彼此接近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弹性变形,通过安装孔28。另一方面,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在通过安装孔28后向彼此分离方向(图6的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外侧爪部66和内侧爪部68的各尖端部与安装孔28的周缘部30配合。
另外,图8所示的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抵接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倾斜壁部70D相对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滑动。由此,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8的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
并且,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上形成的配合爪80的爪部82A抵接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配合爪80的爪部82相对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滑动。由此,配合爪80以基部81的根部8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8的箭头D方向)弹性变形。
因此,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形成在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配合爪80的位置向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可靠配合的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爪部82通过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后,配合爪80向车宽内侧方向(图8的箭头E方向)弹性变形,配合爪80的爪部82的前端82A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后面侧配合,基部81的配合部81B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边缘配合。
另外,图9所示的构成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抵接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倾斜壁部70D相对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滑动。由此,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9的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
并且,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上形成的配合爪90的爪部92抵接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时,爪部92相对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滑动,配合爪90以基部91的根部91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图9的箭头D方向)弹性变形。
因此,构成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以尖端部70A为起点向车宽外侧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形成在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配合爪90的位置向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可靠配合的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爪部92通过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后,配合爪90向车宽内侧方向(图9的箭头E方向)弹性变形,配合爪90的爪部92的前端92A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的后面侧配合,基部91的配合部91B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的边缘配合。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利用焊接等固定在上板20上的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上板20的安装孔28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如图1所示,构成下弹性脚部42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向车宽外侧方向(图1的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从而使形成在弹性脚部70的配合爪80的位置向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位置移动。
其结果,即使在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上板20的安装孔28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弹性脚部42的配合爪80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可靠地配合。另外,关于上弹性脚部44的配合爪90,也同样能够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可靠地配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弹性脚部42以及上弹性脚部44是尖端被折弯、且两端部从护罩10竖立设置的板状。由此,即使在由于简单的结构导致安装部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弹性脚部42的配合爪80以及上弹性脚部44的配合爪90与安装部可靠地配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弹性脚部42以及上弹性脚部44的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前端部成为与护罩10的基部10A连接的连接部70E,连接部70E的前部成为从车宽方向外侧后方朝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弯曲的圆弧状的弯曲部70K。由此,以弯曲部70K为起点,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下弹性脚部42以及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上设置的配合爪80、90的基部81、91从设在弹性脚部70的尖端部70A侧的摆动中心侧朝车宽外侧方向(图8以及图9的箭头D方向)摆动。由此,配合爪80、90追随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弹性变形进行摆动,从而能够使配合爪80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顺利地配合,并且能够使配合爪90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顺利地配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罩10上设置的定位用配合爪40与上板20的安装孔28配合。由此,以与定位用配合爪40配合的安装孔28为基准,能够使下弹性脚部42上设置的配合爪80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可靠地配合,并且能够使上弹性脚部44上设置的配合爪90与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可靠地配合。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针对特定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其他各种实施方式,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如图13所示,可以将构成下弹性脚部42(或者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外侧脚部70B的形状替换为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的对称形状。另外,如图14所示,可以形成为在构成下弹性脚部42(或者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的车宽方向外侧脚部70B的车宽方向外侧追加与车宽方向内侧脚部70C为对称形状的新的车宽方向外侧弹性脚部70H的结构。
另外,护罩10上设置的下弹性脚部42或者上弹性脚部44进行配合的部位不限定于下板22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2C、上板20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20D,可以是形成在散热器支架侧部12上的开口部、孔等其他配合部。
另外,构成下弹性脚部42或者上弹性脚部44的弹性脚部70进行弹性变形的方向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也可以为车身上下方向等其他方向。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二维方向)弹性变形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安装部件的护罩10上设置有定位用配合爪40、下弹性脚部42以及上弹性脚部44,但也可以形成为不设置定位用配合爪40的结构,配合爪的数量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安装部件不限定于安装到作为被安装部件的散热器支架侧部12上的护罩10,也能够适用于安装到散热器支架侧部12以外的被安装部件上的护罩10以外的安装部件。

Claims (5)

1.一种安装部件,具备与形成在被安装部件上的安装部配合的配合爪,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爪形成于弹性脚部,该弹性脚部通过相对于所述安装部滑动而能够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脚部为尖端被折弯、且两端部从所述安装部件竖立设置的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脚部中与所述安装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为圆弧状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爪形成为能够以所述弹性脚部的尖端侧为中心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且作为定位基准的定位用配合爪。
CN201180033146.0A 2010-07-05 2011-06-24 安装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1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2696 2010-07-05
JP2010152696A JP5851086B2 (ja) 2010-07-05 2010-07-05 取付部材
PCT/JP2011/064592 WO2012005125A1 (ja) 2010-07-05 2011-06-24 取付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544A true CN102971544A (zh) 2013-03-13
CN102971544B CN102971544B (zh) 2015-03-11

Family

ID=4544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14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1544B (zh) 2010-07-05 2011-06-24 安装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51086B2 (zh)
CN (1) CN102971544B (zh)
WO (1) WO201200512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0961U (zh) * 1985-08-09 1987-02-24
JP2001234908A (ja) * 2000-02-24 2001-08-31 Togo Seisakusho Corp クリップ
JP2002310118A (ja) * 2001-02-01 2002-10-23 Han Il E Hwa Co Ltd 物品装着用クリップ
JP2004224209A (ja) * 2003-01-23 2004-08-12 Kasai Kogyo Co Ltd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2006265945A (ja) * 2005-03-24 2006-10-05 Sanwa Shutter Corp モール材取付具
CN101434211A (zh) * 2007-11-16 2009-05-2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9101B1 (en) * 2000-06-30 2002-06-25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Hollow oversized telescopic needle with armature
JP3967970B2 (ja) * 2002-07-02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JP4238227B2 (ja) * 2005-03-25 2009-03-18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板収容箱
JP4970304B2 (ja) * 2008-02-21 2012-07-04 大和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二部材組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0961U (zh) * 1985-08-09 1987-02-24
JP2001234908A (ja) * 2000-02-24 2001-08-31 Togo Seisakusho Corp クリップ
JP2002310118A (ja) * 2001-02-01 2002-10-23 Han Il E Hwa Co Ltd 物品装着用クリップ
JP2004224209A (ja) * 2003-01-23 2004-08-12 Kasai Kogyo Co Ltd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2006265945A (ja) * 2005-03-24 2006-10-05 Sanwa Shutter Corp モール材取付具
CN101434211A (zh) * 2007-11-16 2009-05-2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13195A (ja) 2012-01-19
JP5851086B2 (ja) 2016-02-03
WO2012005125A1 (ja) 2012-01-12
CN102971544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818B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3391874B (zh) 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CN109204531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2133852B (zh) 车辆的背门结构
JP6052226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1462555B (zh) 翼子板护套结构
CN105438273A (zh) 汽车的机盖结构
US20130193716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7031719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05905169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9421806A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5799781A (zh)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CN110920755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GB2428645A (en) Fixing arrangement for side spoiler
CN105829191A (zh) 车辆面板结构
JP4276630B2 (ja) 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CN105799784A (zh)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JP499670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5185264B2 (ja) 自動車のリアパネル構造
JP4421380B2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2233923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及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制造方法
JP610600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9204459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2476656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2971544A (zh) 安装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