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1318A -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1318A
CN102951318A CN2012101826221A CN201210182622A CN102951318A CN 102951318 A CN102951318 A CN 102951318A CN 2012101826221 A CN2012101826221 A CN 2012101826221A CN 201210182622 A CN201210182622 A CN 201210182622A CN 102951318 A CN102951318 A CN 102951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section
mentioned
guide path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2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1318B (zh
Inventor
野田尚彦
和手久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1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1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1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1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提供能更确实防止药片卡塞的药片投入装置以及具有该药片投入装置的PTP片制造设备。向形成于容器薄膜上的多个袋部中分别投入透镜状药片的药片投入装置,包括能贮存一定量药片的浮筒给料器;将从浮筒给料器导出的药片导向到袋部的投入投射器和螺旋投射器。投入投射器具有药片因自重呈一排而落下的供给通路,其结构为药片能仅以其短轴与供给通路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姿势从供给通路落下,并且在与供给通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投入投射器时,在供给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两侧部,形成分别朝向侧方,其宽度逐渐变窄的锥状部。

Description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片投入装置,以及具有该药片投入装置的PTP片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PTP片由形成可接纳药片的袋部的容器薄膜与罩面薄膜构成,该罩面薄膜将接纳药片的袋部的开口密封,安装于容器薄膜上。另外,制造PTP片的PTP片制造设备包括将药片投入到容器薄膜的袋部中的药片投入装置。药片投入装置包括贮存一定量的药片的贮存机构(浮筒和送料器);导向机构(药片供给用投射器),该导向机构具有药片因自重而呈一排通过的导向通路,将贮存于贮存机构中的药片经由上述导向通路,导向到容器薄膜的袋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81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药片呈扁平的正圆柱体,正反两个面基本呈穹顶状鼓出的形状(透镜状),或扁平的旋转椭圆体形状(扁球状)时,具有下述忧虑,即,药片的正反面(俯视时呈正圆形状的两个面),与划定导向通路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大,在导向通路中落下的药片相对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以较大程度倾倒而发生位移。在此场合,在导向通路邻接的药片在与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有一部分重合,因此,有发生药片卡塞的可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面列举的问题等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更加确实地防止药片的卡塞的药片投入装置,与具有该药片投入装置的PTP片制造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下面分段地对适合于解决上述目的等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相应的技术方案后面,附加特有的作用效果等。
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药片投入装置,其将药片分别投入形成于所运送的带状容器薄膜上的多个袋部中,该药片俯视时呈正圆形状,并且其正反两面基本呈穹顶状,该药片侧视时基本呈椭圆形状,其特征在于该药片投入装置包括:
贮存机构,其能贮存一定量的药片;
导向机构,其将从上述贮存机构导出的药片导向到上述袋部;
上述导向机构具有药片因自重而呈一排落下的导向通路;
上述导向通路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作为直线对准区间而构成,该区间按照药片能仅以其短轴与上述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姿势落下的方式构成,并且在与上述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上述导向机构时,在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两侧部,具有分别朝向侧方向而宽度逐渐变窄的锥状部;
上述直线对准区间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药片靠近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在俯视药片时,在药片的外周边缘的内周侧的部位,与药片短轴平行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反面的各一点相交,共计仅两个点能与上述锥状部接触。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在导向通路的直线对准区间,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两侧部呈宽度分别朝向侧方而逐渐变窄的锥状。由此,在药片的正反面(俯视时呈正圆形状的两个面)基本呈穹顶状的情况下,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药片的正反面与划定导向通路的壁面(锥部)之间的间隙。于是,能防止下述情况,即,药片相对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而倾倒地发生位移,其它的药片侵入到规定的药片的正反面和导向通路的壁面之间,进而,在与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药片之间部分重合,发生卡塞。
特别是,按照本技术方案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导向通路的直线对准区间,在药片靠近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在俯视药片时,药片的外周边缘的内周侧,与药片短轴平行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反面的各一点相交,共计两个点能与锥状部接触。如此,正反面由导向通路的锥状部夹持的姿态的药片,按照其短轴与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通路方向)基本相垂直的姿势矫正,并且维持该姿势。于是,进一步确实地实现防止药片的倾倒位移的上述作用效果。
此外,由于药片俯视时呈正圆形状,故在导向通路的直线对准区间,在规定的药片靠近而停止于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其上游侧邻接的药片由下游侧的药片的外周边缘(顶缘)的倾斜导向,靠近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另一侧。另外,同样的,对于靠近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另一侧的药片,像上述那样,按照短轴与导向通路基本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垂直的方式调整姿势。由此,在使多个药片等待(停留)于直线对准区间时,能使药片的外周边缘之间倾斜地接触,将药片交替地靠近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相互错开地叠置。如此,药片相互错开地叠置(将药片的中心间连接的线为折线状),由此,例如,与药片叠置于一条直线上(将药片的中心间连接的线为一根直线或曲线)时相比较,能谋求作用于药片上的应力(从上游侧的药片附加的增加重量)降低,能增加能停留于导向通路的药片的数量。
还有,在直线对准区间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即使在下述场合下,即,处于药片靠近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像上述那样,矫正了姿势的状态时,构成药片和导向通路的壁面(锥状部)的接触面积仍较少(仅为药片的正反面的两个点)。由此,能谋求药片和导向通路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降低,能较流畅地使药片落下。
此外,构成“短轴”的也可为“将药片的正反面的两个中间部连接的直线”。此外,药片也可呈椭圆或旋转体形状(扁球状或透镜状),该旋转体形状是在将药片短轴作为旋转轴而使形状旋转时获得的,该形状为将椭圆的较长方向的两个端部与短轴平行地切断的形状。另外,希望得到下述角度,“在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将靠近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药片的中心,与另一端部的药片的中心连接的直线的相对上述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不到45度,该另一端部的药片的中心为,和该药片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靠近于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在此场合,能避免由于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过长,故在导向通路中,难以按照一排而使药片顺利落下的情况。此外,导向通路的全部区间也可作为直线对准区间。
技术方案2涉及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在上述直线对准区间的下游侧部位设置开闭器,其能上述从直线对准区间每次按照规定个数导出药片;
上述开闭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活动片,该活动片能将一个药片的外周边缘朝向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一侧而按压。
按照技术方案2,在直线对准区间,能将位于最下游侧的药片确实靠近而停留于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进而,同样对于位于其上游侧的药片,能交替地靠近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更加确实地相互错开地叠置。于是,上述技术方案1的作用效果进一步确实地实现。
技术方案3涉及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其设置一对中间壁部,该对中间壁部将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与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之间连接,沿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与上述锥状部同时划定上述导向通路,由此,构成如下结构:构成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的锥状面的垂线,不与上述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相交。
例如,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呈将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和另一侧的锥状部连接的基本棱形时,如果按照即使在将直径(长轴的长度)不同的药片投入容器薄膜的袋部中时,仍能采用同一药片投入装置的方式,导向通路形成较大地直径,则在将该药片投入装置用于投入直径较小的药片袋部中时,在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部附近,具有药片容易倾倒而发生位移到的忧虑。
在此方面按照该技术方案3,锥状部和另一侧锥状部之间通过一对中间壁部而连接,上述锥状部位于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上述一对中间壁部沿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而平行地延伸。由此,能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即使在按照锥状面的垂线不与另一锥状部交叉的方式,确保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的情况下,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部的宽度(一对中间壁部之间的距离)仍不过宽。于是,能一边谋求通用性的提高,一边在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短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小构成导向通路的壁面(中间壁部)和药片之间的间隙,能更加确实地抑制在导向通路中,药片相对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倾斜的情况,上述锥状面构成了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
此外,也可“按照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上述中间壁部的长度短于药片的长轴长度的方式构成”。由此,能避免下述情况,即,由于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过大而导致的难以在导向通路中药片按照一排而顺利地落下。另外,也可“按照药片的正反面的中间部可接触上述中间壁部的方式构成”。在此场合,在药片相对地位于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中间处时,通过中间壁部,进一步确实地实现防止药片的倾倒位移的情况。
技术方案4涉及一种PTP片制造设备,其具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
按照技术方案4,能获得能够流畅地将药片投入到容器薄膜的袋部中的PTP片制造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为PTP片的侧视图,图1(b)为PTP薄膜的侧视图;
图2为PTP片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PTP片制造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结构图;
图4为表示药片投入装置等的侧视图;
图5为表示投入投射器等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表示投入投射器等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表示投入投射器等的示意截面图;
图8为表示螺旋投射器等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a),图2所示,PTP片1包括具有多个袋部2的容器薄膜3;按照封闭袋部2的方式安装于容器薄膜3上的罩面薄膜4。容器薄膜3由透明的聚丙烯构成,罩面薄膜4由铝构成。另外,PTP片1通过对带状PTP薄膜6(参照图1(b))进行冲压,呈片状制造,上述带状PTP薄膜6,通过在带状的容器薄膜3上安装带状的罩面薄膜4的方式形成。
在各袋部2上,每次一个地接纳药片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药片5,呈扁平的正圆柱体的正反两个面按照基本穹顶状鼓出的形状而形成“透镜药片”,该“透镜药片”接纳于袋部2中。
下面对用于制造上述PTP片1的PTP片制造设备11的外观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PTP片制造设备11的最上游侧,带状的容器薄膜3的原卷呈卷状卷绕。另外,沿容器薄膜3的运送通路,设置了在容器薄膜3上形成上述袋部2的袋部形成装置14;将药片5投入袋部2中的药片投入装置16;检查装置17,其进行药片5是否从袋部2的开口侧确实填充于各袋部2中等的检查。
另外,呈带状的罩面薄膜4的原卷呈卷状卷绕,该罩面薄膜4的伸出端导向到设置于检查装置17的下游侧的薄膜接受辊18。在薄膜接受辊18上,可压接加热辊19,在两个辊18、19之间,送入有容器薄膜3和罩面薄膜4。
此外,容器薄膜3和罩面薄膜4在加热压接状态,从两个辊18、19之间通过,由此,在容器薄膜3的袋部2的开口侧的面上安装罩面薄膜4,袋部2由罩面薄膜4封闭。由此,药片5填充于各袋部2中,制造了已密封的PTP薄膜6(参照图1(b))。
在薄膜接收辊18的下游侧,设置检查装置21,其进行药片5是否从透明袋部2侧,确实填充于各袋部2中等的检查;在PTP薄膜6的规定部位,形成狭缝的狭缝形成装置22;在PTP薄膜6的规定位置,附着批号等的刻印装置23;按照PTP片1单位,对PTP薄膜6进行冲压的片冲压装置24。另外,在片冲压装置24的下游侧,设置用于贮存来自片冲压装置24的端材25的废料用料斗26。此外,在片冲压装置24的下方,设置用于将冲压的PTP片1运送到完成件用料斗29的传送器28。但是,在通过检查装置17、21判定不良件时,判断为不良件的PTP片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不良片排出机构而单独地排出。
PTP片制造设备11的外观结构如上所述,在下面对药片投入装置16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4所示,药片投入装置16包括可贮存一定量的药片5的浮筒给料器31和投入投射器32,其可每次一个药片地将药片5投入容器薄膜3的各袋部2中;螺旋投射器33,其将从浮筒给料器31导出的药片5导向到投入投射器32。在本实施方式中,浮筒给料器31构成贮存机构,投入投射器32和螺旋投射器33构成导向机构。
在浮筒给料器31上设置图中未示出的促动器,如下构成:通过促动器,使浮筒给料器31振动后,则贮存于浮筒给料器31中的药片5移向形成于浮筒给料器31的底部的导出孔31a侧。另外,对应于在带状的容器薄膜3的横向较短方向并列而形成的多个袋部2,在图4的纸面进深方向,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导出孔31a。
如图5~图7所示,在投入投射器32上,形成供给通路41,其在上方和下方开口,并且药片5可因自重,呈一排而通过(落下)。如图6所示,沿与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投入投射器32时的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在下面简称为“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一边残留了沿容器薄膜3的运送方向较长的长方形的各边部的中间部,一边呈长方形的4个角部倾斜地埋入的扁八边形。在下面,将在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两侧部,将分别朝向侧方而宽度逐渐变窄的部位称为“锥状部42”。另外,将使供给通路41的一对锥状部42之间连接而延伸,与锥状部42一起,构成供给通路41的一对壁部称为“中间壁部43”。
一对中间壁部43在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短方向面对设置,并且沿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另外,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壁部43的长度短于药片5的直径(长轴的长度),而包含一对锥状部42的供给通路41的整体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大于药片5的直径。此外,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短方向的宽度(一对中间壁部43之间的距离)大于药片5的厚度(短轴的长度),窄于药片5的直径。由此,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药片5仅以其短轴(将药片5的正反面的两个中间部连接的直线)与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垂直的立起姿势,可在供给通路41中落下。
此外,构成各锥状部42的锥状面从图6的截面看,呈直线状延伸并且相对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壁部43)而倾斜140度~170度。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锥状面的垂线即使从中间壁部43的边界部伸出的情况下,仍不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另一侧的锥状部42相交叉,上述锥状面构成了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药片5靠近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在药片5中,俯视药片5的外周边缘的内周侧的部位,仅在点Y和点Z的两个点可与锥状部42接触,该点Y和点Z的两个点在和药片5的短轴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直线X交叉的正反面上。
另外,如图6,图7所示,在投入投射器32的供给通路41的出口附近部位,设置可从投入投射器32每次一个地导出药片5的开闭器45。开闭器45包括活动片46与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该机构驱动该活动片46,该活动片46可在限制位置与允许位置之间发生位移,该限制位置于供给通路41上突出,限制药片5的落下,该允许位置拉入构成供给通路41的壁面,允许药片5的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片46向限制位置突出,由此,活动片46的前端部与一个药片5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在此时此处药片5通过活动片46而被按压于侧方,压接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由此,停止药片5的落下,药片5停止于供给通路41(另外,后述的中转通路49)。
另一方面,如果所传送的容器薄膜3的袋部2位于投入投射器32的供给通路41的出口的正下方,则活动片46从压接而保持位于供给通路41的最下游侧的药片5的限制位置,位移到允许位置,并且下一药片5在通过活动片46之前,位移到限制位置。由此,药片5每次一个地投入到袋部2中。另外,供给通路41对应于浮筒给料器31的多个导出孔31a,沿图4的纸面进深方向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
此外,如图7所示,位于供给通路41的最下游侧的药片5通过开闭器45,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由此,该药片5中的邻接于上游侧的药片5被导向下游侧的药片5的顶面,靠近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另一端侧。同样,对于位于其上游侧的药片5,也交替地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和另一侧,相互错开地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邻接的药片5,其外周面相互接触。另外,相对下述的直线的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不到45度,该下述的直线为将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药片5的中心,与较长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药片5的中心连接的直线,该较长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药片5的中心为和该药片5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
此外,如图5所示,供给通路41按照在上部沿垂直方向延伸,但是,在下部,按照伴随接近底端(出口),相对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增加的方式,即,相对容器薄膜3的角度变缓的方式弯曲而延伸。由此,在将药片5投入到袋部2中时,容易转变为药片5的正反面朝向上方或下方的姿势,即,用于最好接纳于袋部2中的姿势,能较顺利地将药片5投入到袋部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供给通路41的底部朝向与药片5的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PTP薄膜6的较短方向)倾斜,药片5按照从各袋部2的侧方滑入的方式投入到各袋部2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入投射器32如图4等所示,包括投射器主体47,与罩面48,供给通路41如图6等所示,通过分别形成于投射器主体47和罩面48上的槽部相一致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投射器主体47中,按照活动片46相对锥状部42的前端面而进出的方式设置开闭器45。
如图4所示,螺旋投射器33通过螺旋弹簧形成,具有柔性。另外,螺旋投射器33的一端侧与上述浮筒给料器31的导出孔31a连接,并且另一端侧连接于上述投入投射器32的供给通路41的顶端部,没有松弛地在上下延伸。
此外,如图8所示,在螺旋投射器33的内周侧,形成药片5可因自重呈一排而落下的中转通路49。通过该方案,借助浮筒给料器31,从导出孔31a导出的药片5通过螺旋投射器33的中转通路49,导向到投入投射器32。另外,到达投入投射器32的药片5通过上述开闭器45的开闭作用,投入到容器薄膜3的袋部2中。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与中转通路49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螺旋投射器33时的中转通路49的截面开口形状呈与供给通路41相同的形状。由此,同样在螺旋投射器33的中转通路49中,与投入投射器32的供给通路41相同,药片5仅以立起姿势落下的方式构成,并且一边使其与外周面相互接触,一边交替地靠近于中转通路49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和另一侧,相互交错地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入投射器32的供给通路41,与螺旋投射器33的中转通路49构成导向通路,并且供给通路41和中转通路49的全部区域相当于直线对准区间。
像上面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供给通路41(中转通路49)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两侧部呈宽度分别朝向侧方而逐渐变窄的锥状。由此,即使在药片5的正反面基本呈穹顶状的情况下,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药片5的正反面与构成供给通路41的壁面(锥状部42)之间的间隙。于是,能防止下述的情况,即,药片5相对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发生倾倒位移,其他的药片5侵入到规定的药片5的正反面和供给通路41的壁面之间,进而在与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药片5之间一部分重合,药片5发生卡塞。
特别是,按照本实施方式,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供给通路41中,药片5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在作为俯视药片5时的外周边缘的内周侧的部位,点Y和点Z(参照图6)可与锥状部42接触,该点Y和点Z在和药片5的短轴平行地延伸的假想直线X相交叉的正反面上。像这样,药片5按照其短轴与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垂直的姿势矫正,并且维持该姿势,该药片5为正反面由供给通路41的锥状部42夹持的姿态。于是,进一步确实地实现防止药片5的倾倒位移的上述作用效果。
另外,由于药片5俯视时呈正圆形状,故在供给通路41中,在规定的药片5靠近而停止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邻接于其上游侧的药片5由下游侧的药片5的外周面(顶缘)的倾斜导向,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另一侧。此外,同样对于靠近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另一侧的药片5,按照上述那样,短轴基本与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式调整姿势。由此,在多个药片5停留于供给通路41时,能倾斜地使药片5的外周面之间接触,使药片5交替地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相互错开地叠置。如此,药片5相互错开地叠置(将药片5的中心间连接的线为折线状),由此,例如,与药片5叠置于一条直线上(将药片5的中心间连接的线为一条直线或曲线)时相比较,能谋求作用于药片5上的应力(从上游侧的药片5附加的施加重量)的降低,能增加能停留于供给通路41上的药片5的数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供给通路41中设置开闭器45,其将药片5朝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而按压,故更加确实地实现上述作用效果。
还有,在供给通路41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即使在药片5处于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像上述那样,矫正姿势的状态的情况下,构成药片5和供给通路41的壁面(锥状部42)的接触面积较小的方式(仅为药片5的正反面的两个点)构成。由此,能谋求药片5和供给通路41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降低,能使药片5较顺利地落下。
另外,例如,在供给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呈将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和另一侧的锥状部42连接的大致菱形时,即使在将直径(长轴的长度)不同的药片5投入容器薄膜3的袋部2中时,仍能采用同一药片投入装置16,如果供给通路的直径较大,则在用于投入较小直径的药片5的袋部2中时,药片5容易在供给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中间部附近处具有倾倒位移的忧虑。
在此方面,按照本实施方式,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和另一侧的锥状部42之间由沿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中间壁部43而连接。由此,能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即使在按照锥状面的垂线不与另一锥状部42交叉的方式确保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的情况下,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部的宽度(一对中间壁部43之间的距离)不过宽,该锥状面构成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于是,能一边提高通用性,一边在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短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小构成供给通路41的壁面(中间壁部43)和药片5之间的间隙,能更加确实地抑制在供给通路41中,药片5相对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而倾斜的情况。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药片5的正反面的中间部可与中间壁部43接触的方式构成。由此,在药片5相对位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中间处时,更加确实地实现通过中间壁部43防止药片5的倾倒位移的作用效果。
此外,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中间壁部43的长度按照短于药片5的长度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药片5的中心,与较长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药片5的中心连接的直线相对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不到45度,该较长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药片5的中心为和该药片5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由此,能避免因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宽度过大,难以在供给通路41中按照一排而使药片5顺利落下的情况。
另外,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例如,也可像下述那样实施。显然,当然可为在下面没有列举的其它的应用例、变形例。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透镜药片”作为药片5投入袋部2中的药片投入装置16中具体实现,但是,也可适用于将扁球状的药片投入袋部2中的药片投入装置16中,上述实施方式的药片投入装置16还可按照也可用于不仅将透镜药片,而且将扁球状的药片投入袋部2时的方式构成。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给通路41和中转通路49的两者,即,从浮筒给料器31到袋部2,对药片5导向的通路全部区域的截面基本呈扁八边形,但是,也可使供给通路41和中转通路49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基本呈扁八边形,按照药片5可以立起的姿势按一排而落下的方式构成。
(c)另外,供给通路41和中转通路49的截面开口形状并不限于扁八边形,可形成下述的结构,其中,可仅按照立起的姿势使药片5落下,供给通路41的两侧部呈锥状。也可呈例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其它多边形。此外,构成锥状部42的锥状面既可为直线状,也可呈弯曲状。但是,为了避免以面与药片5接触,最好按照比药片5的正反面平缓的方式弯曲(药片5的正反面的曲率较大),或按照逆向地呈凸状的方式弯曲,另外,还可呈直线状。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器45的活动片46按照按压药片5的外周面,将药片5压接于供给通路41的锥状部42的方式构成,但是,也可按照即使在药片5不压接于锥状部42的情况下,仍能使药片5靠近锥状部42的方式构成。也可形成下述的结构,例如,不使药片5接触活动片46的前端部,使活动片46的顶面为倾斜面,使药片5接触于其顶面,将药片导向到锥状部42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不仅设置开闭器45,而且也可按照其高度位置(供给通路4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以药片5的直径与上述开闭器45错开的方式设置而按压于另一侧的锥状部42的开闭器,该开闭器45将药片5按压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锥状部42。在此场合,能避免通过开闭器45将药片5强拉而靠近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情况,能确实而顺利地按压呈折线状累积的药片5,该药片5靠近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另一侧。此外,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将药片5按压于开闭器45与较长方向另一侧的开闭器连接于同一杆状体上,一体地动作,该开闭器45位于供给通路41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一侧。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给通路41的底部沿PTP薄膜6的较短方向倾斜,但是也可为下述倾斜,例如,朝向PTP薄膜6的运送方向下游侧或上游侧而倾斜。在该场合,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供给通路41和中转通路49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沿与PTP薄膜6的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另外,在该方案时,也可在供给通路41中的弯曲的下游侧的部位,供给通路41中的位于底侧的面由投射器主体47构成,供给通路41的锥状部42的前端面由投射器主体47的槽构成,并且在投射器主体47中,按照活动片46相对锥状部42的前端面而进出的方式设置开闭器45。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贮存机构,该贮存机构包括浮筒给料器31的结构,但是,也可形成具有其他形状的给料器(例如,直线给料器)的结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弯曲地形成投入投射器32的底部的供给通路41,但是,供给通路41也可呈直线状。此外,也可形成下述的方案,其中,代替投入投射器32而设置圆筒式的投射器(在外周面上,形成可接纳药片5的凹部的转子圆筒),在从浮筒给料器31将药片5导向到转子圆筒的导向机构的导向通路(螺旋投射器33的中转通路49等)中,截面开口形状为扁八边形。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器薄膜3由聚丙烯构成,但是,也可由聚氯乙烯或铝构成。

Claims (5)

1.一种药片投入装置,其将药片分别投入到形成于所运送的带状容器薄膜上的多个袋部中,该药片俯视时呈正圆形,并且其正反两面基本呈穹顶状,该药片侧视时基本呈椭圆形,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贮存机构,其能贮存一定量的药片;
导向机构,其将从上述贮存机构导出的药片导向到上述袋部;
上述导向机构具有药片因自重而呈一排落下的导向通路;
上述导向通路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作为直线对准区间而构成,该区间按照药片能仅以其短轴与上述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姿势落下的方式构成,并且在与上述导向通路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上述导向机构时,在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两侧部,具有分别朝向侧方向而宽度逐渐变窄的锥状部;
上述直线对准区间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药片靠近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时,俯视药片时,在药片的外周边缘的内周侧的部位,与药片短轴平行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反面的各一点相交,共计仅两个点能与上述锥状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在上述直线对准区间的下游侧部位设置开闭器,其能从上述直线对准区间每次按照规定个数导出药片;
上述开闭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活动片,该活动片能将一个药片的外周边缘朝向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的一侧而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一对中间壁部,该对中间壁部将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与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之间连接,沿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与上述锥状部同时划定上述导向通路,由此,构成如下结构:构成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的锥状面的垂线,不与上述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一对中间壁部,该对中间壁部将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与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之间连接,沿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与上述锥状部同时划定上述导向通路,由此,构成如下结构:构成上述直线对准区间中上述导向通路的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的锥状面的垂线,不与上述截面开口形状的较长方向另一侧的上述锥状部相交。
5.一种PTP片制造设备,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片投入装置。
CN201210182622.1A 2011-08-19 2012-06-01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Active CN102951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9307 2011-08-19
JP2011179307A JP5535149B2 (ja) 2011-08-19 2011-08-19 錠剤投入装置及びptpシート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1318A true CN102951318A (zh) 2013-03-06
CN102951318B CN102951318B (zh) 2015-06-10

Family

ID=4776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2622.1A Active CN102951318B (zh) 2011-08-19 2012-06-01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35149B2 (zh)
CN (1) CN1029513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016A (zh) * 2014-11-05 2016-11-23 Ckd株式会社 填充装置和ptp包装机
CN111788131A (zh) * 2018-02-28 2020-10-16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粒状物供给装置、具备粒状物供给装置的印刷装置以及粒状物供给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1040A (ja) * 1994-09-13 1996-03-26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異形錠剤供給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8258930A (ja) * 1995-03-22 1996-10-08 Kaken Pharmaceut Co Ltd 錠剤用コイルシュート
CN1311741A (zh) * 1998-08-03 2001-09-05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用制品充填泡带的装置
JP4076975B2 (ja) * 2004-06-07 2008-04-16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充填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1040A (ja) * 1994-09-13 1996-03-26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異形錠剤供給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8258930A (ja) * 1995-03-22 1996-10-08 Kaken Pharmaceut Co Ltd 錠剤用コイルシュート
CN1311741A (zh) * 1998-08-03 2001-09-05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用制品充填泡带的装置
JP4076975B2 (ja) * 2004-06-07 2008-04-16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充填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016A (zh) * 2014-11-05 2016-11-23 Ckd株式会社 填充装置和ptp包装机
CN106144016B (zh) * 2014-11-05 2019-01-11 Ckd株式会社 填充装置和ptp包装机
CN111788131A (zh) * 2018-02-28 2020-10-16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粒状物供给装置、具备粒状物供给装置的印刷装置以及粒状物供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1318B (zh) 2015-06-10
JP2013039957A (ja) 2013-02-28
JP5535149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2134A (zh) 输纸装置及输纸方法
CN103706728B (zh) 用于扁平管翅片的堆叠装置和制造装置
JPH02127226A (ja) マガジン
US3987931A (en) Preparation of flat items for automatic dispensing
CN102951318A (zh) 药片投入装置和ptp片制造设备
JP2020196568A5 (zh)
US7318304B2 (en) Device for introduc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blister packs
JP6093652B2 (ja) チューブ供給装置
CN101941606B (zh) 纸页类输送机构
US10183824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N203698742U (zh) 一种乳化炸药药卷输送理料装置
KR20120082547A (ko) 약제 자동 포장기의 약제 배출장치 및 상기 약제 배출장치를 이용한 약제 배출방법
JP6476416B2 (ja) 錠剤取出装置
US4573674A (en) Device for delivery of paper sheets for an apparatus for counting the number of paper sheets
EP1623925A1 (en) Tablet filling device and ptp packaging machine
US6793213B2 (en) Feeding apparatus for material sheets
JPH05170243A (ja) 合成樹脂製カップ
JP6198706B2 (ja) 充填装置及びptp包装機
JP7058238B2 (ja) ブリスタシート集積移送装置及びブリスタシートの集積移送方法
CN104176550B (zh) Ptp片叠摞装置
ES2906167T3 (es) Dispensador de pastillas
CN216470353U (zh) 振动盘
JP2759407B2 (ja) 硬貨包装機
JP4038058B2 (ja) 注出口の周方向位置決め装置及び注出口の周方向位置決め供給装置
CN215325390U (zh) 一种扣式电池壳分选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