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9647B -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9647B
CN102949647B CN201210490578.0A CN201210490578A CN102949647B CN 102949647 B CN102949647 B CN 102949647B CN 201210490578 A CN201210490578 A CN 201210490578A CN 102949647 B CN102949647 B CN 102949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extractum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05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9647A (zh
Inventor
吕姗珊
周年华
唐桂英
谯志文
陈晓雪
高燕妮
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905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9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9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9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9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9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茵陈、野菊花、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花椒、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和冰片组成。该药物具有杀菌、止痒功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由纯中药制成,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瘙痒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治疗相对困难,容易复发。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主要自觉症状之一,瘙痒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手足癣、疥疮、结节性痒疹以及夏季皮炎等。因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诱因较多,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气候原因多发皮肤病,还易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在高热天气下,风热、汗液排泄不畅及夏季另一常见疾病-湿疹等引起皮肤瘙痒,由于瘙痒,搔抓,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皮肤瘙痒加重、引起溃烂。临床多采用内服和外用,如公开号为CN200810054324.8的中国专利“湿疹外用中药组合物”是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湿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是以苦参、黄柏、蛇床子、五倍子、青蒿、银花、冰片、白矾为原料;公开号为CN1537557的中国专利“一种杀菌止痒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具有杀菌、消炎、止痒功能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由芒萁、蚤休、藜芦、喜树、明日叶、淫羊藿、葡萄子、血竭、壳聚糖、冰醋酸按一定的重量配比采用细胞级超微粉技术和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制成;西医认为湿疹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湿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组织胺药,赛庚啶、息斯敏等,外用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去炎松软膏、肤乐软膏、尤卓尔软膏等,但该类药物仅能有效抑制瘙痒,且瘙痒症状容易复发,需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纯中药组成,标本兼治,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纯中药为原料,加工工艺简单,有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且具有杀菌、止痒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茵陈10~20份 野菊花10~20份 黄连5~15份
黄柏5~15份  苦参5~18份    黄芩5~18份
地肤子5~18份 大青叶5~15份    花椒10~20份
百部5~15份   白鲜皮5~15份    蛇床子5~18份
甘草2~8份    冰片0.1~1份。
较优地,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茵陈12~18份     野菊花12~18份  黄连8~12份
黄柏8~12份      苦参8~15份     黄芩8~15份
地肤子8~15份    大青叶8~12份   花椒12~18份
百部8~12份      白鲜皮8~10份   蛇床子10~12份
甘草3~6份       冰片0.4~0.8份。
最佳地,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茵陈15份    野菊花15份  黄连10份    黄柏10份
苦参12份    黄芩12份    地肤子12份  大青叶10份
花椒13份    百部10份    白鲜皮10份  蛇床子12份
甘草5份     冰片0.5份。
本发明的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可制备为皮肤给药剂型,以制备成乳膏、软膏、搽剂为最佳。
本发明的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
e)加入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杀菌止痒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能有效杀灭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制外阴及阴道瘙痒、皮肤细菌性溃烂等防护和治疗。消除因皮肤细菌性溃烂,湿疹、风热、汗渍等引起的皮肤瘙痒,达到消炎灭菌、清热润燥、除湿止痒、消除异味之功效,且具有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
参照《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对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实验,用体外抗菌试验法观察了对青霉菌、絮状表皮廯菌、白色念珠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作用。
一、体外抗菌实验
供试液:取未加基质制备的浸膏20g(实验用药物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52g),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稀释成1:10供试液,备用。
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IC。于含有供试液的系列琼脂平皿表面点种细菌,菌液最终浓度为105CFU/ml,需氧菌37℃培养18h,真菌27℃培养24h,厌氧菌置厌氧孵箱37℃孵育48h,未见细菌生长的平皿内所含供试药的最低浓度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mg/L)。实验中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作质控菌株。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MIC,再取未见细菌生长管培养液0.1ml于无药琼脂平皿表面,用无菌玻璃棒推匀,培养(条件同MIC测定),仍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其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见表1。
表1抗菌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对实验所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9个试验菌种具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在15~30分钟内的杀菌率在90%以上。
二、止痒作用实验:
2.1对磷酸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取豚鼠60只,体重160~400g,雌雄各半,于实验前1天右后足背剃毛,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基质组、浸膏低剂量(60mg/ml)、浸膏中剂量(120mg/ml)、浸膏高剂量(240mg/ml)、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及蒸馏水阴性对照组。精密称取磷酸组胺对照品以蒸馏水配成0.01%、0.02%、0.03%、0.04%......一系列浓度备用。分别于剃毛处均匀涂抹相应药液、蒸馏水1ml/kg。次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处,面积约1cm2,局部再涂药1次,于末次涂药10分钟后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胺0.05ml,以后每隔3分钟依0.01%、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结果见表2。
表2豚鼠磷酸组胺止痒阈值的测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明浸膏低、中、高剂量组致痒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浸膏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阈,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2.2对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健康小鼠6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均分为6组。即空白基质组、浸膏低剂量(60mg/ml)、浸膏中剂量(120mg/ml)、浸膏高剂量(240mg/ml)、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阳性对照组)及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实验时用1%硫化钠将动物背毛脱掉,脱毛皮肤区面积为1.5cm2,2天后用于实验。实验时6组动物背部脱毛区分别局部涂抹相应药物(1ml/kg)。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各小鼠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0.95mg/kg。以小鼠前爪搔头部、后爪搔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为瘙痒指征,记录30分钟内小鼠瘙痒次数,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见表3。
表3右旋糖酐致皮肤瘙痒小鼠瘙痒次数比较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由表3可知,浸膏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的发作次数,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唐山集川药业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108)
磷酸组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生产(批号20120311)
右旋糖酐:上海长征富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1105)
三、临床疗效
3.1资料与方法
3.1.1、120名患者均来自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15~72岁,病程5天~10年;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16~74岁,病程7天~1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瘙痒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周内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者;患处搔抓破溃继发感染者;未按规定用药及未及时复诊者。
3.1.2、治疗组外用本发明软膏,对照组外用丁苯羟酸软膏(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20111209),均2次/天,均匀涂于患处并按摩2min,连续用药1~4周,每周复诊1次,观察瘙痒改善程度及皮损消退情况,评定疗效。
3.1.3、观察方法初诊及第1、2、3、4周分别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程度和继发皮损,按4级评分法进行:0分为无痒感,皮损消退>90%;1分为轻度瘙痒,皮损消退60%~90%;2分为中度瘙痒,皮损消退20%~59%;3分为重度瘙痒,皮损消退<20%。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起止时间及严重程度。
3.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x100%评定疗效,治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50%~94%,好转:疗效指数>20%~49%,无效: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记。
3.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2结果
3.2.1、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差异比较
本发明对瘙痒及继发皮损疗效显著。
3.2.2、两组患者继发皮损的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34,P<0.01),见表5。
表5两组患者继发皮损消退程度的比较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继发皮损消退的总有效率为83.3%。
不良反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0份  野菊花10份 黄连5份     黄柏5份
苦参5份   黄芩5份    地肤子5份   大青叶5份
花椒10份  百部5份    白鲜皮5份   蛇床子5份
甘草2份   冰片0.1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
实施例2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20份    野菊花20份  黄连15份    黄柏15份
苦参18份    黄芩18份    地肤子18份  大青叶15份
花椒20份    百部15份    白鲜皮15份  蛇床子18份
甘草8份     冰片1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
实施例3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2份  野菊花12份  黄连8份   黄柏8份
苦参8份   黄芩8份     地肤子8份 大青叶8份
花椒12份  百部8份  白鲜皮8份   蛇床子10份
甘草3份   冰片0.4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实施例4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8份    野菊花18份  黄连12份   黄柏12份
苦参15份    黄芩15份    地肤子15份 大青叶12份
花椒18份    百部12份    白鲜皮10份 蛇床子12份
甘草6份     冰片0.8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
实施例5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5份  野菊花18份  黄连12份   黄柏15份
苦参12份  黄芩16份    地肤子18份 大青叶10份
花椒15份  百部10份    白鲜皮10份 蛇床子12份
甘草6份   冰片0.5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实施例6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0份    野菊花19份黄连10份    黄柏8份
苦参12份    黄芩12份  地肤子16份  大青叶10份
花椒10份    百部10份  白鲜皮10份  蛇床子8份
甘草4份     冰片0.8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实施例7制备提取液浸膏
茵陈15份    野菊花15份  黄连10份    黄柏10份
苦参12份    黄芩12份    地肤子12份  大青叶10份
花椒13份    百部10份    白鲜皮10份  蛇床子12份
甘草5份     冰片0.5份。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为100目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得浸膏。
实施例8~12软膏的制备
实施例13~17乳膏的制备

Claims (4)

1.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成:
茵陈   12~18份         野菊花 12~18份         黄连   8~12份
黄柏   8~12份          苦参   8~15份          黄芩   8~15份
地肤子 8~12份          大青叶 8~12份          花椒   12~18份
百部   8~12份          白鲜皮 8~10份          蛇床子 10~12份
甘草   3~6份           冰片   0.4~0.8份;      
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为皮肤给药剂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给药剂型为软膏、搽剂、乳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茵陈、野菊花、花椒浸泡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b)取黄连、黄柏、苦参、黄芩、地肤子、大青叶、百部、白鲜皮、蛇床子、甘草共十味药材与步骤a)中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2次,第一次用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用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c)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与步骤a)得到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并加入等量乙醇,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
d)粉碎冰片后与上述浸膏、挥发油混匀;
 e)加入辅料制成皮肤给药剂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杀菌止痒药物中的应用。
CN201210490578.0A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Active CN102949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0578.0A CN102949647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0578.0A CN102949647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9647A CN102949647A (zh) 2013-03-06
CN102949647B true CN102949647B (zh) 2015-02-04

Family

ID=4775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0578.0A Active CN102949647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9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4012A (zh) * 2013-08-16 2013-11-20 李蓓 医用皮肤消毒液
CN103637973A (zh) * 2013-12-02 2014-03-19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止痒的沐浴露
CN103990035A (zh) * 2014-05-28 2014-08-20 洛阳市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脚癣的皮肤外用软膏的配方
CN104474076A (zh) * 2014-12-06 2015-04-01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56053A (zh) * 2015-09-20 2015-11-18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药物制剂
CN105250441A (zh) * 2015-10-09 2016-01-20 广州萃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舒缓止痒剂
CN105477454A (zh) * 2016-01-20 2016-04-13 赵世明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16715A (zh) * 2016-01-20 2016-06-01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治疗动物外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931A (zh) * 2016-02-02 2016-05-25 陈晶晶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646A (zh) * 2016-06-08 2016-09-21 淄博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消毒杀菌和止血的多功能中药液
CN105902660A (zh) * 2016-06-15 2016-08-31 张光昇 一种治疗褥疮、糖尿病足和湿疹的药物组合物
CN106138376A (zh) * 2016-08-16 2016-11-23 余桂火 一种治疗牛皮癣湿疹脚气疮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1810A (zh) * 2019-06-06 2019-08-09 嘉兴市中医医院 一种外阴止痒中药药皂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2400A (zh) * 2010-04-09 2010-10-20 成都天宇联盟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除湿止痒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132C (zh) * 2004-10-28 2006-12-13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茵花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2400A (zh) * 2010-04-09 2010-10-20 成都天宇联盟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除湿止痒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疆抗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方永江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0731;第1卷(第4期);第65-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9647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9647B (zh) 一种杀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5168385B (zh) 一种抗菌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593A (zh) 一种含有艾叶提取物的止痒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666B (zh) 一种用于婴幼儿敏感肌肤护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850B (zh)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9959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妇科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2485239B (zh)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64330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60C (zh) 阴道炎洗剂及该洗剂的制造方法
CN10878538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含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13797250B (zh) 一种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2455A (zh) 一种治疗皮疹的天然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336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2145072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73680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70020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6185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79305A (zh) 一种抗菌消炎外用中药复方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13B (zh) 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6859B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CN1273155C (zh)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
CN115040600B (zh) 一种治疗头皮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18118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膀胱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0387254C (zh) 一种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4834A (zh) 一种山茶油外用制剂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