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4515A -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4515A
CN102934515A CN2011800279315A CN201180027931A CN102934515A CN 102934515 A CN102934515 A CN 102934515A CN 2011800279315 A CN2011800279315 A CN 2011800279315A CN 201180027931 A CN201180027931 A CN 201180027931A CN 102934515 A CN102934515 A CN 102934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ead
resistive element
heater
junctio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9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4515B (zh
Inventor
日浦规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34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4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4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4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F23Q7/001Glowing plugs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F23Q7/2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004Devices wherein the heating current flows through the material to be he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05B3/48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embedded in insulat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7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ow plug igniters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急速升温等时大电流流过电阻体,也能够抑制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的端部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的具有高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加热器(1)具备:具有发热部(4)的电阻体(3);与该电阻体(3)的端部接合的引线(8);覆盖所述电阻体(3)及所述引线(8)的绝缘基体(9),其中,所述电阻体(3)与所述引线(8)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所述电阻体(3)在整周隔着所述引线(8)而与所述绝缘体(9)分离的区域。

Description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燃烧式车载采暖装置中的点火用或火焰检测用的加热器、石油风扇加热器等各种燃烧设备的点火用的加热器、机动车发动机的火花塞用的加热器、氧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用的加热器、测定设备的加热用的加热器等所利用的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发动机的火花塞等中使用的加热器包括具有发热部的电阻体、引线及绝缘基体。并且,以引线的电阻小于电阻体的电阻的方式进行所述材料的选定和设计。
在此,已知有如下情况:由于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是形状变化点或材料组成变化点,因此为了避免受到使用时的发热或冷却的热膨胀之差引起的影响而增大接合面积,在这种目的下,以与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观察时,电阻体与引线的界面变得倾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4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由于追求比以往更进一步的急速升温,因此在发动机动作开始时需要使大电流流过电阻体。若是以与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观察时电阻体与引线的界面成为倾斜的形状(作为电阻体与引线的边界的界面的周缘部与绝缘基体相接而成为三重界面的形状)的加热器,则流过引线的电流容易向处于接合部的端部的三重界面的一点集中,由此应力集中在该部分,存在产生裂纹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急速升温等时大电流流过电阻体,也能够抑制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的端部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的具有高可靠性及耐久性的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发热部的电阻体;与该电阻体的端部接合的引线;覆盖所述电阻体及所述引线的绝缘基体,其中,所述电阻体与所述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所述电阻体在整周隔着所述引线而与所述绝缘体分离的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中的所述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所述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所述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以上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中的所述引线的外形朝向所述发热部侧变细。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器可以作为火花塞使用,所述火花塞具备:上述的结构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与一方的所述引线电连接的护套配件;与另一方的所述引线电连接的电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由于具有引线包围电阻体的整周那样的接合部,因此流过引线的电流分散而不会集中到处于接合部的端部的三重界面的一点,并且从电阻体的整周均匀地朝向引线引导热量,因此接合部的端部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即便反复地使温度上升下降也能够抑制接合部的端部产生裂纹。由此,能够提高加热器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包含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在内的区域A放大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X-X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纵向剖视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Y-Y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纵向剖视图。而且,图2是将图1中的包括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在内的区域A放大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加热器1的X-X线的横向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包括具有发热部4的电阻体3、与电阻体3的端部接合的引线8、将电阻体3及引线8覆盖的绝缘基体9,电阻体3与引线8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3在整周隔着引线8而与绝缘体9分离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的绝缘基体9例如形成为棒状。该绝缘基体9覆盖电阻体3及引线8,换言之,电阻体3及引线8埋设于绝缘基体9。在此,绝缘基体9优选由陶瓷构成,由此,与金属相比,能够耐受高温,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急速升温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的加热器1。具体而言,可列举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等具有电绝缘性的陶瓷。尤其是绝缘基体9优选由氮化硅质陶瓷构成。这是因为,氮化硅质陶瓷的作为主要成分的氮化硅在高强度、高韧性、高绝缘性及耐热性的观点上优异。该氮化硅质陶瓷例如通过如下制作而能够得到,即:相对于主要成分的氮化硅,作为烧结助剂而混合3~12质量%的Y2O3、Yb2O3、Er2O3等稀土类元素氧化物、0.5~3质量%的Al2O3,而且以烧结体中含有的SiO2量成为1.5~5质量%的方式混合SiO2,成形为规定的形状,然后,在1650~1780℃下进行热压烧成。
另外,在使用由氮化硅质陶瓷构成的材料作为绝缘基体9时,优选将MoSi2、WSi2等混合并使它们分散。这种情况下,能够使作为母材的氮化硅质陶瓷的热膨胀率接近电阻体3的热膨胀率,能够提高加热器1的耐久性。
具有发热部4的电阻体3例如呈折回形状,折回的中间点附近成为发热最多的发热部4。作为该电阻体3,可以使用以W、Mo、Ti等的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等为主成分的材料。在绝缘基体9为上述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与绝缘基体9的热膨胀率之差小的点、具有高耐热性的点及比电阻小的点上,优选上述的材料中的碳化钨(WC)作为电阻体3的材料。而且,在绝缘基体9由氮化硅质陶瓷构成时,电阻体3优选以无机导电体的WC为主成分,且向其添加的氮化硅的含有率为20质量%以上。例如,在由氮化硅质陶瓷构成的绝缘基体9中,作为电阻体3的导体成分与氮化硅相比热膨胀率大,因此通常处于作用有拉伸应力的状态。相对于此,通过向电阻体3中添加氮化硅,而使热膨胀率接近绝缘基体9的热膨胀率,从而能够缓和加热器1的升温时及降温时的热膨胀率之差引起的应力。
另外,在电阻体3中含有的氮化硅的含有量为40质量%以下时,能够使电阻体3的电阻值比较小且稳定。因此,电阻体3中含有的氮化硅的含有量优选为20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是,氮化硅的含有量为25质量%~35质量%。而且,作为向电阻体3的同样的添加物,也可以取代氮化硅而添加4质量%~12质量%的氮化硼。
另外,电阻体3的厚度(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厚度)例如为0.5mm~1.5mm。通过形成在该厚度的范围内,电阻体3的电阻减小而高效率地发热,而且,能够保持层叠结构的绝缘基体9的层叠界面的密接性。
另外,电阻体3的宽度(图3所示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例如为0.3mm~1.3mm。通过形成在该宽度的范围内,电阻体3的电阻减小而高效率地发热,而且能够保持层叠结构的绝缘基体9的层叠界面的密接性。
与电阻体3的端部接合的引线8可以使用以W、Mo、Ti等的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等为主成分的材料,例如使绝缘基体9的形成材料含有得比电阻体3更多,或使截面积比电阻体3更大等,从而使得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值比电阻体3降低。
与电阻体3的端部接合的引线8的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值比电阻体3低。该引线8可以使用与电阻体3同样的材料来形成。尤其是WC在与绝缘基体9的热膨胀率之差小的点、具有高耐热性的点及比电阻小的点上,作为引线8的材料而优选。而且,引线8优选以作为无机导电体的WC为主成分,且向其添加含有量成为15质量%以上的氮化硅。随着氮化硅的含有量增加而能够使引线8的热膨胀率接近构成绝缘基体9的氮化硅的热膨胀率。而且,在氮化硅的含有量为40质量%以下时,引线8的电阻值减小且稳定。因此,氮化硅的含有量优选为15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是,氮化硅的含有量为20质量%~35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引线8除了通过使绝缘基体9的形成材料的含有量比电阻体3少来降低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之外,也可以通过使截面积比电阻体3大来降低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值。
而且,如图3所示,电阻体3与引线8的接合部具有在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下使电阻体3在整周隔着引线8而与绝缘体9分离的区域。换言之,在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下,具有使引线8将电阻体3的整周包围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接合部是指在与引线8的轴向平行的截面观察下,电阻体3与引线8的界面所存在的区域。在图2中,电阻体3中的由引线8覆盖的区域为接合部,并利用虚线来表示电阻体3与引线8的界面。
通过这种结构,由于具有使引线8包围电阻体3的整周那样的接合部,因此流过引线8的电流分散而不会集中到处于接合部的端部的三重界面的一点,并且从电阻体3的整周均匀地朝向引线8引导热量,因此电阻体3与引线8的接合部的端部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即便反复地使温度上升下降也能够抑制接合部的端部产生裂纹,从而能够提高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需要说明的是,三重界面是指电阻体3与引线8的界面、电阻体3与绝缘基体9的界面、以及引线8与绝缘基体9的界面相接的区域。
在此,电阻体3与引线8的接合部优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3在整周隔着引线8而与绝缘基体9分离的区域为90%以上,特别是优选在接合部的全部区域中,在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下,电阻体3在整周隔着引线8而与绝缘基体9分离。通过形成为该范围,根据上述的理由,在使用时冷却过程中,避免电阻体3与引线8的界面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这一点是有效的。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如图4所示,优选接合部中的电阻体3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4相反的一侧变细。具体而言,优选接合部中的电阻体3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4相反的一侧而变细成截面积的50%~90%。由此,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加热器1的截面在包含接合部的部分上能够使热膨胀系数从发热部4侧朝向引线8侧倾斜变化,从而能够使得急剧的热膨胀差不易产生。
另外,优选的是,电阻体3呈折回形状,在电阻体3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引线8,在此方式下,如图5所示,在利用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接合部时,电阻体3的矩心相对于引线8的矩心位于外侧。具体而言,优选位于外侧例如0.03mm~0.2mm。由此,能够增大引线8的内侧的截面积。通常,由于电流流过引线8的内侧,因此能够降低每截面积的电流密度,从而抑制局部发热。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使用,产品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优选的是,电阻体3呈折回形状,在电阻体3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引线8,在此方式下,如图6所示,在利用与引线8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接合部时,使内侧的倾斜角a比外侧的倾斜角b陡峭。具体而言,优选内侧的倾斜角a比外侧的倾斜角b陡峭5°~20°左右(角度变大)。需要说明的是,内侧的倾斜角a是指接合部中的引线的轴向与电阻体3的内侧的侧面所成的角度,外侧的倾斜角b是指接合部中的引线的轴向与电阻体3的外侧的侧面所成的角度。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引线8的内侧的每截面积的电流密度,因此能够抑制局部发热。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使用,产品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另外,在能够降低电流密度的观点上,优选的是,电阻体3呈折回形状,在电阻体3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引线8,在此方式下,如图7所示,在利用与引线8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接合部时,引线8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换言之,引线8的前端面优选以接合部的长度的内侧比外侧长出距离D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例如与外侧相比朝向内侧倾斜0.2mm~0.8mm,内侧比外侧长出例如0.2mm~0.8mm。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引线8的内侧的每截面积的电流密度,因此能够抑制局部发热。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使用,产品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另外,如图8所示,在利用与引线8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接合部时,电阻体3的外形优选由圆弧状等的曲线形成。由此,在电阻体3的角部不会产生应力集中,能抑制角部处的局部发热。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使用,产品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另外,如图9所示,接合部中的引线8的外形优选朝向发热部4侧变细。由此,能够使接合部连续变化,能够减小在加热器1使用时的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最大主应力,抑制局部发热。其结果是,即使长期使用,产品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器1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优选作为火花塞使用,该火花塞具备:上述的结构的任一个所记载的加热器1;与一方的引线8电连接的护套配件;与另一方的引线8电连接的电线。护套配件是保持加热器1的金属制筒状体,通过钎料等而与引出到陶瓷基体9的侧面上的一方的引线8接合。而且,电线通过钎料等而与引出到另一方的陶瓷基体9的后端的另一方的引线8接合。由此,在高温的发动机中即便反复且长期使用ON/OFF,加热器1的电阻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无论何时点火性都优异的火花塞。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了电阻体3、引线8及绝缘基体9的形状的模具的注塑成型法等形成。
首先,制作含有导电性陶瓷粉末、树脂粘合剂等的成为电阻体3及引线8的导电性膏剂,并制作包含绝缘性陶瓷粉末、树脂粘合剂等的成为绝缘基体9的陶瓷膏剂。
接着,使用导电性膏剂,利用注塑成型法等,形成成为电阻体3的规定图案的导电性膏剂的成形体(成形体A)。在将成形体A保持在模具内的状态下,将导电性膏剂填充到模具内而形成成为引线8的规定图案的导电性膏剂的成形体(成形体B)。由此,成形体A和与其连接的成形体B成为被保持在模具内的状态。
接着,在模具内保持有成形体A及成形体B的状态下,将模具的一部分更换为绝缘基体9成形用的模具之后,向模具内填充成为绝缘基体9的陶瓷膏剂。由此,能得到成形体A及成形体B由陶瓷膏剂的成形体(成形体C)覆盖的加热器1的成形体(成形体E)。
接着,将得到的成形体E以1700℃左右进行烧成,由此能够制作出加热器1。烧成优选在氢气等的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进行。
【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器如下制作。
首先,将含有50质量%的碳化钨(WC)粉末、35质量%的氮化硅(Si3N4)粉末、15质量%的树脂粘合剂在内的导电性膏剂在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而制作出成为电阻体的成形体A。
接着,在将该成形体A保持在模具内的状态下,将成为引线的上述的导电性膏剂填充到模具内,由此与成形体A连接而形成成为引线的成形体B。此时,如表1的试料No.1~13所示,使用具有各种形状的模具,形成13种形状的、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试料No.1的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不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在利用与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观察时,电阻体与引线的界面变得倾斜。而且,在表1中,电阻体的发热部截面积是发热部中的电阻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电阻体的接合部(端部)截面积是电阻体的端部的面积。电阻体矩心相对于引线矩心的位置表示观察与引线的前端相当的位置的横截面时的电阻体及引线的矩心的位置关系。接合部轴向长度D(内侧-外侧)是从接合部(电阻体与引线重叠的区域)的轴向的内侧的长度减去外侧的长度所得到的值。引线的接合部形状(朝向发热部侧的形状)表示接合部中的引线的横截面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为相同形状或变细。
接着,在将成形体A及成形体B保持在模具内的状态下,将含有85质量%的氮化硅(Si3N4)粉末、10质量%的作为烧结助剂的镱(Yb)的氧化物(Yb2O3)、5质量%的用于使热膨胀率接近电阻体及引线的WC在内的陶瓷膏剂在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由此,在成为绝缘基体的成形体C中形成埋设有成形体A及成形体B的结构的成形体E。
接着,将得到的成形体E放入到圆筒状的碳制的模具内之后,在由氮气构成的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以1650℃~1780℃的温度、30MPa~50MPa的压力进行热压而进行烧结。在得到的烧结体的表面上露出的引线端部钎焊护套配件,从而制作出加热器。
使用该加热器进行了冷热循环试验。冷热循环试验的条件是:首先向加热器通电,以使电阻体的温度成为1400℃的方式设定施加电压,将1)5分钟的通电、2)2分钟的非通电的1)、2)作为1次循环,反复进行1万次循环。测定冷热循环试验前后的加热器的电阻值的变化,将电阻值的变化小于10%的情况判定为耐久性没有问题(在表1中由“○”表示),将电阻值的变化为10%以上的情况判定为耐久性存在问题(在表1中由“×”表示)。结果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定为耐久性存在问题的试料中,在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产生了微型裂纹。
[表1]
*表示本发明的范围外的试料。
根据表1,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3、4、7、13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1%以下,在本发明的加热器中,电阻变化最小。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5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2%。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6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2%。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2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7%,在本发明的加热器中,电阻变化最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8、9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6%、5%,在本发明的加热器中,电阻变化较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10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5%。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试料No.11、12中,电阻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电阻体在整周隔着引线而与绝缘体分离的区域,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引线的外形朝向发热部侧变细,这种情况下,电阻变化为4%、3%。
本发明的范围外的No.1的电阻变化为55%,非常大。
【符号说明】
1:加热器
2:前端部
3:电阻体
4:发热部
8:引线
9:绝缘基体

Claims (8)

1.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发热部的电阻体;
与该电阻体的端部接合的引线;
覆盖所述电阻体及所述引线的绝缘基体,
所述电阻体与所述引线的接合部具有在剖视下使所述电阻体在整周隔着所述引线而与所述绝缘体分离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中的所述电阻体的外形朝向与所述发热部相反的一侧变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
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
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电阻体的矩心相对于所述引线的矩心位于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
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
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内侧的倾斜角比外侧的倾斜角陡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体呈折回形状,
在所述电阻体的两端部分别接合有所述引线,
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平行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引线的前端面朝向内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与所述引线的轴向垂直的截面来观察所述接合部时,所述电阻体的外形由曲线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中的所述引线的外形朝向所述发热部侧变细。
8.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与一方的所述引线电连接的护套配件;与另一方的所述引线电连接的电线。
CN201180027931.5A 2010-07-30 2011-07-26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Active CN102934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133 2010-07-30
JP2010-172133 2010-07-30
PCT/JP2011/066923 WO2012014872A1 (ja) 2010-07-30 2011-07-26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4515A true CN102934515A (zh) 2013-02-13
CN102934515B CN102934515B (zh) 2015-06-17

Family

ID=4553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931.5A Active CN102934515B (zh) 2010-07-30 2011-07-26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02559B2 (zh)
EP (1) EP2600688B1 (zh)
JP (1) JP5436675B2 (zh)
KR (1) KR101416730B1 (zh)
CN (1) CN102934515B (zh)
IN (1) IN2013CN01221A (zh)
WO (1) WO20120148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455A (zh) * 2015-11-10 2017-08-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mems 传感器的加热装置
CN109734426A (zh) * 2019-03-22 2019-05-10 遵化市四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电介质陶瓷材料
CN111592363A (zh) * 2020-04-17 2020-08-28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2444A (zh) * 2019-10-15 2021-04-16 塔克及海林阁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螺栓的管状电加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1979B2 (ja) 2011-04-27 2015-04-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JP5777812B2 (ja) 2012-06-29 2015-09-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KR101657405B1 (ko) 2015-04-09 2016-09-13 김진식 우산 고로쇠 수액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조청의 제조방법
JP6592103B2 (ja) * 2015-11-27 2019-10-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4534A2 (en) * 1997-04-23 1998-10-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A ceramic heater,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 ceramic glow plug having the ceramic heater
EP1255075A2 (en) * 2001-05-02 2002-11-06 NGK Spark Plug Company Limited Ceramic heater, and glow plug using the same
EP1610589A1 (en) * 2004-06-25 2005-12-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ramic heater, a ceramic heater and a glow plug
WO2009057597A1 (ja) * 2007-10-29 2009-05-07 Kyocera Corporation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2222A (en) * 1970-05-07 1972-05-09 Itt Electric resistance wire igniter with a cooling terminal posts construction
JPS6244971A (ja) * 1985-08-23 1987-02-2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ツク基板ヒ−タ−
US4814581A (en) * 1986-10-09 1989-03-21 Nippondenso Co., Ltd.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ceramic sintered body
JPH03149791A (ja) * 1989-11-04 1991-06-26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3908864B2 (ja) * 1998-09-11 2007-04-2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3865953B2 (ja) * 1998-10-26 2007-01-1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グロープラグ
JP4169929B2 (ja) * 2000-12-22 2008-10-2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グロープラグ
US6653601B2 (en) 2001-05-02 2003-11-25 Ngk Spark Plug Co., Ltd. Ceramic heater, glow plug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924193B2 (ja) 2001-05-02 2007-06-0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それを用いたグロープラグ及び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SE524966C2 (sv) * 2002-04-05 2004-11-02 Sandvik Ab Rörformat elektriskt motståndselement
US20050070658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Soumyadeb Ghos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derived from such compositions
JP4093175B2 (ja) * 2003-11-17 2008-06-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グロープラグ
JP4555151B2 (ja) * 2004-06-25 2010-09-2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その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CN101647314B (zh) * 2007-02-22 2012-05-23 京瓷株式会社 陶瓷加热器、采用该陶瓷加热器的热线引火塞及陶瓷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74534A2 (en) * 1997-04-23 1998-10-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A ceramic heater,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 ceramic glow plug having the ceramic heater
EP1255075A2 (en) * 2001-05-02 2002-11-06 NGK Spark Plug Company Limited Ceramic heater, and glow plug using the same
EP1610589A1 (en) * 2004-06-25 2005-12-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ramic heater, a ceramic heater and a glow plug
WO2009057597A1 (ja) * 2007-10-29 2009-05-07 Kyocera Corporation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455A (zh) * 2015-11-10 2017-08-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mems 传感器的加热装置
CN107055455B (zh) * 2015-11-10 2022-03-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mems传感器的加热装置
CN109734426A (zh) * 2019-03-22 2019-05-10 遵化市四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电介质陶瓷材料
CN112672444A (zh) * 2019-10-15 2021-04-16 塔克及海林阁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螺栓的管状电加热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92363A (zh) * 2020-04-17 2020-08-28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0688A1 (en) 2013-06-05
CN102934515B (zh) 2015-06-17
EP2600688B1 (en) 2019-06-19
IN2013CN01221A (zh) 2015-07-31
WO2012014872A1 (ja) 2012-02-02
KR101416730B1 (ko) 2014-07-08
KR20130016360A (ko) 2013-02-14
US20130146579A1 (en) 2013-06-13
JP5436675B2 (ja) 2014-03-05
EP2600688A4 (en) 2018-01-17
JPWO2012014872A1 (ja) 2013-09-12
US9702559B2 (en)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392B (zh) 陶瓷加热器以及电热塞
CN102934515A (zh)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JP5989896B2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CN103053218A (zh)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CN107211492A (zh) 加热器以及具备其的电热塞
CN103329615A (zh) 加热器以及具有该加热器的电热塞
CN103493585B (zh) 加热器以及具有该加热器的电热塞
JP5289462B2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CN104662998B (zh) 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电热塞
CN102933903B (zh) 加热器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JP5864301B2 (ja)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CN103765983B (zh) 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火花塞
JP6105464B2 (ja)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JP6272519B2 (ja)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JP2016122665A (ja) ヒ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