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782A - 汽车的车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782A
CN102933782A CN2011800098610A CN201180009861A CN102933782A CN 102933782 A CN102933782 A CN 102933782A CN 2011800098610 A CN2011800098610 A CN 2011800098610A CN 201180009861 A CN201180009861 A CN 201180009861A CN 102933782 A CN102933782 A CN 102933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ttern
vehicle door
rotary motio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9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3782B (zh
Inventor
矢野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3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3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7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B60J5/0472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the door having a hinge axis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transverse to vehicle longitudin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28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horizontal pla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48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allowing alternative mov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swinging 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实用的长车门,尤其对于四人座双门型小轿车,在前部座位乘客落座状态下后部座位乘客能上下车。解决专利文献5的课题,前座位乘客和后座位乘客上下车时,前座位或后座位的一方乘客上下车后,若不是一时关闭车门后再度打开车门,则另一方乘客不能上下车。车门装置设有由连杆构成的第二连结机构,其一端部与车体开口部5的后端部连接,另一端部与车门(4)连接,设为可以打开至前后两排座位的前后方向范围的摆动方式的长的前侧开车门,系两段开启式车门,在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打开前座位(2)及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种状态间进行转换控制。

Description

汽车的车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车门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车门装置是指单独覆盖汽车、特别是双门型(coupe)小轿车的前后两排座位的汽车前后方向范围的长车门,可以不设计B支柱,在前座位乘客落座的状态下后座位乘客也容易上下车的车门装置。
设置在汽车侧面的长车门已有的开闭方式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鸥翼型车门方式,没有生产出售的例子,但作为概念车型,发表过雪铁龙/Hypnos(巴黎车展2008)、富士重工业混合动力旅行概念车(东京车展2009)等。这些汽车由于设计上的考虑仅仅利用设在车门上端部的铰链对开放状态的车门进行支撑。但是,在实用的长鸥翼车门方式中,第一由于在车门上端部安装用于开关的铰链,车体顶部的刚性和车门窗框的刚性存在问题,第二由于设置车门支撑机构,存在车门前支柱(A支柱)和车门后支柱(B支柱)变粗的问题。这些就会产生车体和车门的重量变大、抬高重心的问题。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双重铰链向前方开启的长车门。车门的开口变大,便于后座乘客上下车。作为例子,可以列举雷诺-Avantime(法国2004年终止生产)。其具有向前方开启的1.4m的长车门,但是,不是如本发明的车门装置那样单独覆盖前后两排座位的汽车前后方向的范围,因此,若前座位2不移动或不倾倒,则后座位乘客上下车困难,若不加大车门开口,前座位2的乘客上下车困难,为了加大车门开口,汽车的侧面需要大空间。作为使用双重铰链的车门装置的专利文献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这些都不是本发明的长车门,在前座位乘客落座的状态下后座位乘客上下车也不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212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1212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13074
第三种方式是长的双开车门,没有生产销售的例子,也没有作为概念车型发表的例子。作为单独覆盖前后两排座位的汽车前后方向范围的长的双开车门的专利文献,可以列举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这些长的双开车门由于存在实行车门开关和支撑的部件,当前座位乘客和后座位乘客双方都要上下车时,会产生必须一时关闭车门而打开车门相反侧的问题。
【专利文献4】国际特开2005/111352
【专利文献5】特开2008-174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实现实用的长车门,尤其是四人座的厢式双门型小轿车的长车门,当前部座位乘客落座时,后部座位乘客可以上下车。再有,解决专利文献5的课题,即,当前座位乘客和后座位乘客上下车时,若不实行前座位2或后座位3的一方乘客上下车后,一时关闭车门,再次打开车门,则另一方的乘客就不能上下车。另外,考虑厢式双门型小轿车,与后座位3相比,更重视前座位2的舒适性,可以使长车门的结构简单化和轻量化。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
通常将长车门的打开范围设为前座位范围,根据需要设为覆盖前座位和后座位的范围。为此,对于专利文献5的车门装置,进行三个变动。第一个变动是从双开车门设为前侧开(单方向开启)的车门,第二个变动是将车门打开范围设为与车门相同范围,即,扩大到前后两排座位的汽车前后方向范围,第三个变动是设为两段开启式车门,在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打开前座位2以及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种状态间进行转换控制。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车门装置,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解决了前座位乘客舒适地上下车以及上下车所需要的车体1的侧面空间的正相反的问题。另外,打开前座位2以及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前座位乘客落座状态下无需移动座位,能使得后座位乘客上下车。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双门型小轿车所要求的前座位2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长的前侧开启车门装置(两段摆动方式)的型式一览表。
图2是型式-1511a,b,c,d的动作说明图。
图3是型式-1511e,f,g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型式-1512a,b,c,d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型式-1512e,f,g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型式-1513a,b,c,d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型式-1514b,c,d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型式-1511c的构造图(1)。
图9是型式-1511c的构造图(2)。
图10是型式-1512b的构造图(1)。
图11是型式-1512b的构造图(2)。
图12是安装型式-1512b的车门装置的四人座双门型小轿车的概要结构图。
图13是型式-1513a的构造图(1)。
图14是型式-1513a的构造图(2)。
图15是型式-1514b的构造图(1)。
图16是型式-1514b的构造图(2)。
图17是型式-151(型式-1512)的桁架结构的概念图。
图18是型式-151的遥控操作盘的外观图。
图19是型式-151的控制系统构成图。
图20是型式-151的遥控操作盘的控制流程图。
图21是型式-151的输入控制部的控制流程图。
图22是型式-151的输出控制部的控制流程图。
图23是型式-151的控制(12,13)的控制流程图。
图24是型式-151的控制(21,31)的控制流程图。
图25是型式-151的控制(23,32)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1-车体
2-前座位
3-后座位
4-车门
5-开口部
6-桁架结构
10-遥控操作盘
11-安全开关
12-开启开关
13-开启1/2开关
14-关闭开关
20-控制装置
21-输入控制部
22-存储装置
23-输出控制部
31-车体侧支架
32-车门侧支架
33a-车门位置传感器(前侧)
33b-车门位置传感器(后侧)
34a-锁定电磁元件(前侧)
34b-锁定电磁元件(后侧)
34c-锁定电磁元件(中央)
35a-锁销(前侧)
35b-锁销(后侧)
35c-锁销(中央)
111-连杆(型式-1511)
12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
122-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
211-第一连杆(型式-1512)
212-第二连杆(型式-1512)
22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
222-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
223-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
311-第一连杆(型式-1513)
312-第二连杆(型式-1513)
32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
322-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
323-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
411-第一连杆(型式-1514)
412-第二连杆(型式-1514)
42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
422-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
423-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本发明是两段摆动方式的前侧开长车门。本发明的车门装置的基本构成由车门4、开口部5、二个第一连结机构、第二连结机构、接受车门4的开关操作输入的输入装置10,以及控制装置20构成。控制装置20接收来自输入装置10的信号,对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打开前座位2以及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状态间的转换进行控制。第一连结机构是锁定电磁元件34a、34b和锁销35a、35b的组合,第二连结机构是连杆111、211、212、311、312、411、412和回转驱动机构121、122、221、222、223、321、322、323、421、422、423的组合,输入装置10是例如遥控操作盘10,控制装置20由输入控制部21、存储装置22以及输出控制部23构成。
图1表示本发明的型式一览表。对于两段摆动方式的前侧开长车门,根据第二连结机构的构造和动作不同分类,有四种方式,即,实施例1所示的单连杆机构的两段摆动方式(型式-151),实施例2所示的双连杆机构A的两段摆动方式(型式-152),实施例3所示的双连杆机构B的两段摆动方式(型式-153),实施例4所示的折叠的两段摆动方式(型式-154)。还有,从图2至图7是对图1所示四种方式进一步根据详细动作进行分类的方式,即,型式-1511a,b,c,d,e,f,g,型式-1512a,b,c,d,e,f,g,型式-1513a,b,c,d,型式-1514b,c,d的动作说明图。图8至图16是从图2至图7所示方式选择的代表型式,即型式-1511c,型式-1512b,型式-1513a,型式-1514b的构成图。另外,图1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车门4和车体1一体化构造,形成桁架结构6,以型式-1512b的例子表示的概念图,图18是型式-151通用的遥控操作盘10的外观图。图19是型式-151通用的控制系统构成图,从图20至图25是型式-151通用的控制装置的流程图。
[实施例1]
实施例1涉及型式-1511。型式-1511的第二连结机构是单连杆机构,由连杆11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1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122构成。通过图2和图3对型式-1511a,b,c,d,e,f,g的动作进行说明。型式-1511a的动作是从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向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从第二车门状态向打开前座位2和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二者都是车门4的平行移动。关于型式-1511b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平行移动,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回转。关于型式-1511c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回转,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平行移动。关于型式-1511d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以及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都是车门4的回转。关于型式-1511e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平行移动,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与型式-1511b相反方向的回转和平行移动。关于型式-1511f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与型式-1511b相反方向的回转和平行移动,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平行移动。关于型式-1511g的动作,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车门4的与型式-1511b相反方向的回转和平行移动,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也是车门4的与型式-1511b相反方向的回转。
图8、图9是作为型式-1511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1c的构造图。图8(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背面图,图8(b)是其正面图,图9(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9(b)是第二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9(c)是第三车门状态的平面图。车体侧支架31安装于车体1的开口部5,车门侧支架32安装在车门4上。第一连结机构由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以及与其配置为直角的锁销(前侧)35a、锁销(后侧)35b构成,在车体侧支架3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车体侧支架31和车门侧支架32的装卸。第二连结机构由连杆(型式-1511)11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以及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构成,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连接连杆(型式-1511)111的一端部和车体侧支架31的后端部,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连接连杆(型式-1511)111的另一端部和车门侧支架32的中央部。
图18是型式-151通用的遥控操作盘10的外观图。通过握持安全开关11的一部分可以进行操作。配置与左右车门对应的开启开关12,开启1/2开关13,关闭开关14。操作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到安装于车体1的控制装置。车体1的控制台等也安装同样的操作盘。
图19是型式-151通用的控制系统构成图。控制装置20由输入控制部21、存储装置22、输出控制部23构成。输入控制部21接收遥控操作盘10、车门位置传感器(前侧)33a、车门位置传感器(后侧)33b的输入信号,从存储装置22读出控制程序传送到输出装置,存储装置22存储分别与型式-1511、1512、1513、1514对应的用于进行第一车门状态、第二车门状态、第三车门状态三种状态间转换的控制程序,以及现在车门状态的信息,输出控制部23根据取得的控制程序,驱动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第一回转驱动机构121、221、321、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122、222、322、422、第三回转驱动机构223、323、423。型式-1511和其他型式的差别是型式-1511没有第三回转驱动机构。
图20至图25是型式-151通用的控制流程图。图20是遥控操作盘10检测开关操作的控制流程图,图21是输入控制部21从存储装置22读出用于将现在的车门状态转换到目标车门状态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22是识别输出控制部23从输入控制部21取得的控制程序,起动与其对应的子程序的流程图,图23是对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或第三车门状态进行控制的子程序(12,13)的流程图,图24是对从第二车门状态或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一车门状态进行控制的子程序(21,31)的流程图,图25是对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三车门状态、或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进行控制的子程序(23,32)的流程图。型式-1511和其他型号的差别是型式-1511没有步骤S41、步骤S50、步骤S60的驱动第三回转驱动机构控制程序。
参照图8、图9和图18至图25说明关于作为型式-1511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1c的从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向只打开前座位2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控制。遥控操作盘10检测在步骤S10按压安全开关11,在步骤S13按压左开启1/2开关13,在步骤S14将左开启1/2的信号无线传送。控制装置20的输入控制部21在步骤S20从存储装置22读出表示车门为第一车门状态的参数X=1,在步骤S22若收到左开启1/2信号,则设为参数Y=2,在步骤S24从存储装置22读出控制程序(XY=12),在步骤S25将控制程序(XY=12)输送至输出控制部23。输出控制部23在步骤S30接收控制程序(XY=12),在步骤S31,若检测到控制程序的参数X=1,则执行子程序(控制(12,13),在步骤S34将控制结束信号输送至输入控制部21。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12,13)),使得在步骤S40解除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以及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在步骤S41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和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的回转角从0°变为θ1a,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的回转角从0°变为θ2a,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前侧回转打开的第二车门状态。输入控制部21在步骤S26若接收到控制结束信号,则在步骤S27将车门状态信息设为表示第二车门状态的参数X=2。
接着,说明型式-1511c的关于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打开前座位2和后座位3的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控制与上述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之间的差别。遥控操作盘10在步骤S11检测到按压左开启开关12,在步骤S12用无线传送左开启信号。控制装置20的输入控制部21在步骤S20从存储装置22读出表示车门为第二车门状态的参数X=2,在步骤S23,若收到左开启信号,则设为参数Y=3,在步骤S24从存储装置22读出控制程序(XY=23),在步骤S25将控制程序(XY=23)输送至输出控制部23。输出控制部23在步骤S30接收控制程序(XY=23),在步骤S31,若检测到控制程序的参数为X=2,Y=3,则执行子程序(控制(23,32)。输出控制部23控制在子程序(控制(23,32))的步骤S6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121和第二回转驱动机构122,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的回转角从θ1a变为θ1b,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的回转角从θ2a变为θ2b,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向后方平行移动的第三车门状态。输入控制部21若在步骤S26接收到控制结束信号,则在步骤S27将车门状态信息设为表示第三车门状态的参数X=3。
接着,说明型式-1511c的关于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一车门状态的控制与上述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三车门状态的控制之间的差别。遥控操作盘10在步骤S15检测到按压左关闭开关14,在步骤S16将左关闭信号无线传送。控制装置20的输入控制部21在步骤S20,从存储装置22读出表示车门为第三车门状态的参数X=3,在步骤S21若收到左关闭信号,则设为参数Y=1,在步骤S24,从存储装置22读出控制程序(XY=31),在步骤S25将控制程序(XY=31)输送至输出控制部23。输出控制部23在步骤S30接收控制程序(XY=31),在步骤S32若检测到控制程序的参数Y=1,则执行子程序(控制(21,31))。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1,31)),在步骤S5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121和第二回转驱动机构122,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1的回转角从θ1b变为0°,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1)122的回转角从θ2b变为0°,在步骤51,若检测到车门位置传感器(前侧)33a和车门位置传感器(后侧)33b的输入信号,则在步骤52,锁住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以及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这样,车门侧支架32转换到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输入控制部21若在步骤S26接收到控制结束信号,则在步骤S27将车门状态信息设为表示为第一车门状态的参数X=1。
作为型式-1511的其他型式的型式-1511a,b,d,e,f,g的控制也和型式-1511c一样,只是θ1a,θ2a,θ1b,θ2b的数值不同。
[实施例2]
实施例2涉及型式-1512。型式-1512的第二连结机构是如图1所示的双连杆机构A,由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构成。型式-1512与型式-1511相比,能使得第二车门状态、第三车门状态的车门4的位置靠近车体1,因此,可以减少车门4开关所需要的车体1的侧面空间。图4说明型式-1512a,b,c,d的动作,图5说明型式-1512e,f,g的动作,型式-1512a,b,c,d,e,f,g各自的车门状态转换的基本动作和型式-1511a,b,c,d,e,f,g各自相同。以下,说明与实施例1的型式-1511之间的差别。
图10、图11是作为型式-1512的代表型式型式-1512b的构造图,图10(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背面图,图10(b)是其正面图,图11(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1(b)是第二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1(c)是第三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型式-1512的第二连结机构由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构成,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的一端部和车体侧支架31的后端部,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的另一端部和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的一端部,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连接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的另一端部和车门侧支架32的中央部。
参照图10、图11和图18至图25说明关于作为型式-1512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2b的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12,13)),在步骤S40,解除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以及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在步骤S41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2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2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2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的回转角从0°变为θ1a,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的回转角从0°变为θ2a,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向后方平行移动的第二车门状态。这时,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不回转。
接着,说明型式-1512b的关于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三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3,32)),在步骤S6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2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2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2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的回转角从θ1a变为θ1b,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的回转角从θ2a变为θ2b,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的回转角从0°变为θ3b,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前侧回转打开的第三车门状态。
接着,说明型式-1512b的关于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一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1,31)),在步骤S5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2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2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2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的回转角从θ1b变为0°,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2的回转角从θ2b变为0°,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3的回转角从从θ3b变为0°,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
图12是安装型式-1512b的车门装置的四人座双门型小轿车的概要结构图。图12(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2(b)是第二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2(c)是第三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2(d)是第一车门状态的正面图。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是平行移动,用于车门4开关的车体1的侧面空间减少,从第二车门状态向第三车门状态的转换是回转,不需要车体1的后方空间。
型式-1512的其他型式型式-1512a,c,d,e,f,g的控制也和型式-1512b一样,仅仅θ1a,θ2a,θ3a,θ1b,θ2b,θ3b的数值不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涉及型式-1513。型式-1513的第二连结机构是图1所示的双连杆机构B,由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构成。型式-1513也与型式-1512一样,可以使得第二车门状态、第三车门状态的车门4的位置靠近车体1,因此,可以减小车门4开关所需的车体1的侧面空间。图6说明型式-1513a,b,c,d的动作,型式-1513a,b,c,d各自的车门状态转换的基本动作和型式-1511a,b,c,d、型式-1512a,b,c,d各自相同。型式-1513不存在型式-1513e,f,g。以下,说明与实施例1的型式-1511、实施例2的型式-1512之间的差别。
图13、图14是型式-1513的代表型式型式-1513a的构造图。图13(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背面图,图13(b)是其正面图,图14(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4(b)是第二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4(c)是第三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型式-1513的第二连结机构与型式-1512相同,由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构成,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的一端部与车体侧支架31的后端部,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的一端部,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连接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的另一端部与车门侧支架32的中央部。
型式-1513与型式-1512的差异有二点。第一是动作上的差异,型式-1512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主要由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驱动,而型式-1513从第一车门状态向第二车门状态的转换主要由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驱动。不存在型式-1513e,f,g的动作。第二是结构的差异,型式-1512的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比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长,而型式-1513的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比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短。
参照图13、图14和图18至图25说明关于作为型式-1513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3a的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12,13)),在步骤S40解除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以及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在步骤S41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的回转角从0°变为θ1a,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的回转角从0°变为θ2a,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的回转角从从0°变为θ3a,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向后方平行移动的第二车门状态。
接着,说明型式-1513a的关于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三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3,32)),在步骤S6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的回转角从θ1a变为θ1b,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的回转角从θ2a变为0°,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的回转角从θ3a变为θ3b(=θ3a),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进一步向后方平行移动的第三车门状态。
接着,说明型式-1513a的关于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一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1,31)),在步骤S5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1的回转角从θ1b变为0°,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2的回转角从θ2b变为0°,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3)323的回转角从θ3b变为0°,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
型式-1513的其他型式型式-1513b,c,d的控制也和型式-1513a一样,仅仅θ1a,θ2a,θ3a,θ1b,θ2b,θ3b的数值不同。
[实施例4]
实施例4涉及型式-1514。型式-1514的第二连结机构是图1所示的折叠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构成。型式-1514也和型式-1512、型式-1513一样,可以使得第二车门状态、第三车门状态的车门4的位置靠近车体1,因此,可以减小车门4开关所需的车体1的侧面空间。图7说明型式-1514b,c,d的动作,型式-1514b,c,d各自的车门状态转换的基本动作和型式-1511b,c,d、型式-1512b,c,d、型式-1513b,c,d各自相同。型式-1514不存在型式-1514a,e,f,g。以下,说明与实施例1的型式-1511、实施例2的型式-1512、实施例3的型式-1513之间的差别。
图15、图16是作为型式-1514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4b的构造图,图15(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背面图,图15(b)是其正面图,图16(a)是第一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6(b)是第二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图16(c)是第三车门状态的平面图。型式-1514的第二连结机构由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构成,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的一端部与车体侧支架31的后端部,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连接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的一端部,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连接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的另一端部与车门侧支架32的后端部。
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和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在第一车门状态中被折叠,在车门侧支架32附近,处于平行状态。
型式-1514的第二连结机构和型式-1512、型式-1513的第二连结机构不同。在型式-1512、型式-1513中,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与车门侧支架32的中央部连接,在第一车门状态下,第一连杆(型式-1512)211和第二连杆(型式-1512)212、第一连杆(型式-1513)311和第二连杆(型式-1513)312展开,在车门侧支架32附近,成为平行。
另一方面,在型式-1514中,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与车门侧支架32的后端部连接,在第一车门状态下,第一连杆(型式-1514)411和第二连杆(型式-1514)412被折叠,在车门侧支架32附近,成为平行。
参照图15、图16和图18至图25说明关于作为型式-1514的代表型式的型式-1514b的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12,13)),在步骤S40,解除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和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在步骤S41,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的回转角从0°变为θ1a,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的回转角从0°变为θ2a,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向后方平行移动的第二车门状态。
接着,说明型式-1514b的关于从第二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三车门状态的控制与上述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之间的差别。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3,32)),在步骤S6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的回转角从θ1a变为θ1b(=θ1a),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的回转角从θ2a变为θ2b(=θ2a),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的回转角从0°变为θ3b,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转换到从第二车门状态回转的第三车门状态。
接着,说明型式-1514b的关于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一车门状态的控制与上述从第一车门状态转换到第二车门状态的控制之间的差别。输出控制部23控制子程序(控制(21,31)),在步骤S50,驱动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和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以第一车门状态为基准,使得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1的回转角从θ1b变为0°,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2的回转角从θ2b变为0°,第三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4)423的回转角从θ3b变为0°,通过上述控制,车门侧支架32从第三车门状态转换到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
型式-1514的其他型式型式-1514c,d的控制也和型式-1514b一样,仅仅θ1a,θ2a,θ3a,θ1b,θ2b,θ3b的数值不同。
[实施例5]
实施例5涉及本发明的两段摆动方式的长的前侧开车门(型式-151)的形成在车体1的开口部5的桁架结构6。图17以型式-1512的例子表示桁架结构6。车体侧支架31和车门侧支架32形成桁架结构6的三角形,由锁定电磁元件(前侧)34a和锁销(前侧)35a构成第一连结机构,由锁定电磁元件(后侧)34b和锁销(后侧)35b构成第一连结机构,由锁定电磁元件(中央)34c和锁销(中央)35c构成第三连结机构,使得上述第一连结机构、第一连结机构、和第三连结机构成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对于形成第二连结机构的第一回转驱动机构(型式-1512)221等,不会施加由车体1变形引起的应力。
下面,说明本发明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车门装置除了可以利用于双门型小汽车之外,在敞篷式汽车和小型掀背式汽车(车尾门可向上开)等也具有可利用性。在敞篷式汽车中,由于大的车门开口面积可以让后座位乘客舒适地上下车,通过使用车门作成车体结构的一部分,可以形成高刚性轻量的车体。在小型掀背式汽车中,由于大的车门开口面积,能从侧面向车内放置多样货物。

Claims (5)

1.一种汽车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4),设在汽车车体(1)的侧面,单独遮覆该汽车配设为前后两排的前座位(2)和后座位(3)的该汽车的前后方向范围;
开口部(5),与上述车门对应,设置在上述车体,在关闭上述车门的状态下呈与上述车门成为一体的形状;
两个第一连结机构(34a,34b,35a,35b),介于上述车体和上述车门之间,在上述车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使上述车门可装卸地连结于上述车体;
第二连结机构(111,121,122,211,212,221,222,223,311,312,322,323,411,412,421,422,423),介于上述车体和上述车门之间,进行使上述车门在上述车体的水平面内回转动作和/或在上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动作,在上述车门关闭的第一车门状态、上述车门打开上述前座位的该汽车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二车门状态、上述车门打开上述前座位以及上述后座位的该汽车前后方向范围的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种状态下,可以使上述车门静止;
输入装置(10),接收在上述第一车门状态、上述第二车门状态、上述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种状态内指示所希望状态的输入;以及
控制装置(20),接收来自上述输入装置的信号,控制上述第一连结机构,进行上述车门对于上述车体的连结或解除,控制上述第二连结机构,驱动上述第二连结机构相对上述车体的回转,以及上述车门相对上述第二连结机构的回转,由此进行上述第一车门状态、上述第二车门状态、上述第三车门状态的三种状态间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汽车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结机构是包括连杆(111)、第一回转驱动机构(121)、以及第二回转驱动机构(122)的连杆机构;
再有,上述连杆的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一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体(1)的上述开口部(5)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上述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二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门(4)可驱动回转地连接;
再有,上述连杆在第一车门状态下,以与上述车门内侧面平行的状态收纳。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汽车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结机构是包括第一连杆(211,311)、第二连杆(212,3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221,3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222,322)、以及第三回转驱动机构(223,323)的连杆机构;
再有,上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用上述第二回转驱动机构可驱动回转地连接,上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一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体(1)的上述开口部(5)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上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三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门(4)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
再有,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在第一车门状态下伸展,以与上述车门内侧面平行状态收纳。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汽车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结机构是包括第一连杆(411)、第二连杆(412)、第一回转驱动机构(421)、第二回转驱动机构(422)、第三回转驱动机构(423)的连杆机构;
再有,上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用上述第二回转驱动机构驱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上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一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体(1)的上述开口部(5)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上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上述第三回转驱动机构与上述车门(4)的前后方向的大致后端部可驱动回转地连接;
再有,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在第一车门状态下被折叠,以平行于上述车门内侧面的状态收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个记载的汽车的车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的车门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连结机构(34a,34b,35a,35b)介于上述车体(1)和上述车门(4)之间,在上述车体的上述开口部(5)的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使上述车门可装卸地连结于上述车体;以及
第三连结机构(34c,35c),在上述车体的上述开口部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下端部,使上述车门和上述车体可装卸地连结;
在上述第一车门状态下,上述两个第一连结机构和上述第三连结机构在上述车门平面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不动地连接固定上述车门(4)和上述开口部(5),形成以上述两个第一连结机构和第三连结机构为顶点的实质上三角形的桁架构造(6)。
CN201180009861.0A 2010-03-08 2011-03-07 汽车的车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0457 2010-03-08
JP2010050457A JP4905739B2 (ja) 2010-03-08 2010-03-08 自動車のドア装置
PCT/JP2011/055270 WO2011111665A1 (ja) 2010-03-08 2011-03-07 自動車のド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782A true CN102933782A (zh) 2013-02-13
CN102933782B CN102933782B (zh) 2015-06-24

Family

ID=4456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98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782B (zh) 2010-03-08 2011-03-07 汽车的车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1524A1 (zh)
JP (1) JP4905739B2 (zh)
CN (1) CN102933782B (zh)
WO (1) WO20111116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009A (zh) * 2018-12-12 2020-11-10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移动体移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2814A (en) * 2016-08-10 2018-02-14 Ford Global Tech L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ity cars
US10493926B2 (en) * 2017-08-04 2019-12-03 Alex Joel Velez-Cruz Automotive ding and dents protection system
CN112744058B (zh) * 2021-01-07 2022-08-05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9226A (en) * 1964-05-27 1967-09-05 Gen Motors Corp Toggle linkage for vehicle door hinge
JPH05112126A (ja) * 1991-10-21 1993-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自動ドアの安全装置
JPH06146715A (ja) * 1992-11-13 1994-05-2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ドアの開閉制御装置
EP1275539A1 (en) * 2001-07-04 2003-01-1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03205742A (ja) * 2002-01-09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側部車体構造
CN1496874A (zh) * 2002-10-01 2004-05-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门结构
JP2008174224A (ja) * 2006-12-19 2008-07-31 Takashi Yano 自動車の両開きド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54483B (de) * 1960-10-07 1967-11-16 Daimler Benz Ag Schwenktuer fuer Kraftfahrzeuge
US7097229B1 (en) * 2005-05-12 2006-08-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ehicle closure system
DE102008016650B3 (de) * 2008-04-01 2009-05-14 Dura Automotive Body & Glass Systems Gmbh Schiebetüre für ein Fahrzeug
WO2010030014A1 (ja) * 2008-09-12 2010-03-18 Yano Takashi 自動車の両開きド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9226A (en) * 1964-05-27 1967-09-05 Gen Motors Corp Toggle linkage for vehicle door hinge
JPH05112126A (ja) * 1991-10-21 1993-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自動ドアの安全装置
JPH06146715A (ja) * 1992-11-13 1994-05-27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ドアの開閉制御装置
EP1275539A1 (en) * 2001-07-04 2003-01-1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03205742A (ja) * 2002-01-09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側部車体構造
CN1496874A (zh) * 2002-10-01 2004-05-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门结构
JP2008174224A (ja) * 2006-12-19 2008-07-31 Takashi Yano 自動車の両開きド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009A (zh) * 2018-12-12 2020-11-10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移动体移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84924A (ja) 2011-09-22
JP4905739B2 (ja) 2012-03-28
CN102933782B (zh) 2015-06-24
US20130061524A1 (en) 2013-03-14
WO2011111665A1 (ja)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7472B2 (ja) 自動車のトランクリッド
US8162379B2 (en) Double door system for vehicles
US7334833B2 (en) Tailgate assembly
CN1982107B (zh) 汽车车门口用的独立开启门
JP4827503B2 (ja) 自動車のためのルーフ収容機構及び同機構を備えた自動車
CN201646568U (zh) 乘用车辆
JP4366681B2 (ja) 折畳み可能なハードトップを備えたキャブリオレ自動車
US6540280B2 (en) Structure for storing roof and rear pillar of convertible hardtop
EP3061636A1 (en) Tailgate with load area extender for utility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CN101648531A (zh) 汽车转椅的驱动装置
JP2005529015A (ja) クーペ型自動車の折りたたみ屋根
CN102933782B (zh) 汽车的车门装置
CN101264729A (zh) 用于敞篷车的可收折式车顶装置
JP2013189186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4212847B2 (ja) ルーフ機構格納部のカバー装置
US8459722B2 (en) Double-opening door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2839887A (zh) 动力操作的尾板的促动
US20160319585A1 (en) Vehicle with tailgate
CN102039799A (zh) 车辆的活动车顶结构
EP2289722B1 (en) Sliding roof for convertible vehicle
EP1954514B1 (en) Convertible top having overcenter linkage
KR20040073576A (ko) 자동차의 리어 패널 작동 장치
CN105142947A (zh) 车辆
JP5025944B2 (ja) 自動車及びその変形方法
CN217644383U (zh) 车载电动宠物航空仓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