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6035A -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 Google Patents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6035A
CN102906035A CN2011800248092A CN201180024809A CN102906035A CN 102906035 A CN102906035 A CN 102906035A CN 2011800248092 A CN2011800248092 A CN 2011800248092A CN 201180024809 A CN201180024809 A CN 201180024809A CN 102906035 A CN102906035 A CN 102906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roll
roller
glass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8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6035B (zh
Inventor
金钟学
H·C·陆
J·P·佩里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06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6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0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04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3/00Rolling molten glass, i.e. where the molten glass is shaped by rolling
    • C03B13/08Rolling patterned sheets, e.g. sheets having a surface patter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04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 C03B18/06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restrictor bars, edge roll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形成连续移动的玻璃带的玻璃制造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固定辊、浮动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可操作连接的机构。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分别包括具有初始固定位置的固定转轴和具有初始浮动位置的浮动转轴。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彼此平行取向,从而相隔预定距离,连续移动的熔融玻璃带设置在二者之间。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视所述固定轴的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视所述浮动轴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当浮动轴的初始位置与浮动轴的后续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时,可操作所述机构移动固定辊。

Description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要求在先提交的美国申请的权益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10年5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1/346,537号的优先权。此文件的内容以及本文提到的出版物、专利和专利文件的所有内容都通过参考结合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合拉制机,更具体地涉及控制熔合拉制机中玻璃带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熔合拉制机利用辊导引熔融玻璃带。因为辊的位置即便稍有变化也会影响所制造的玻璃片的品质,所以需要能够减少、矫正或防止这种变化的方法或设备。
发明内容
下面简要归纳本发明的内容,以便提供对详述部分所描述的一些示例性方面的基本理解。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玻璃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玻璃制造系统形成熔融玻璃带,所述玻璃制造系统包含具有固定转轴的固定辊和具有浮动转轴的浮动辊,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彼此平行设置,使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浮动辊相隔预定距离,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适合在辊之间牵拉熔融玻璃带,所述固定转轴具有初始固定位置,所述浮动转轴具有初始浮动位置;检测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若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浮动轴的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则执行位置控制方案。所述位置控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组包括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确定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确定所述固定轴需要移动的矫正量,以便到达所述最终目标位置;以及使所述固定轴移动矫正量,到达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
本发明提供了生产连续移动的玻璃带的玻璃制造设备,所述设备包含固定辊、浮动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控制器和机构。所述固定辊包含具有初始固定位置的固定转轴。所述浮动辊包含具有初始浮动位置的浮动转轴。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彼此平行取向,从而相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视所述固定轴的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视所述浮动轴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所述机构可操作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浮动轴的位置与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时移动固定辊。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各特征、方面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图中:
图1是具有牵引辊组件的玻璃制造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包含多对辊的牵引辊组件的示意图,所述组件可用于本文所讨论的设备和方法;
图3A示意性地显示了用于探测和控制固定辊和浮动辊位置的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B示意性地显示了用于探测和控制固定辊和浮动辊位置的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4A显示了固定辊和浮动辊在操作之前的位置;
图4B显示了因辊磨损而改变的固定辊和浮动辊的位置;
图4C显示了利用本文所讨论的设备和方法重新对准的固定辊和浮动辊的位置;
图5A是控制逻辑流程图,在预计辊磨损量的基础上,利用该控制逻辑将固定辊和浮动辊重新对准;以及
图5B是控制逻辑流程图,在预计辊磨损量和玻璃带位置的基础上,利用该控制逻辑将固定辊和浮动辊重新对准。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平板显示器的高质量薄玻璃片可通过熔合法如溢流下拉法生产。图1显示了玻璃制造系统10或者说熔合拉制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更具体地说,所述熔合拉制机执行熔合工艺,用于制造玻璃片17。所述玻璃制造系统10可包含熔融容器12、澄清容器14、混合容器16(例如图中所示的搅拌室)、输送容器18(例如图中所示的筒体)、成形容器20(例如图中所示的等压槽)、牵引辊组件22和行进式砧机(traveling anvil machine)24(TAM)。
在熔融容器12中,如箭头26所示加入玻璃批料,熔化形成熔融玻璃13。所述澄清容器14具有接收来自熔融容器12的熔融玻璃13的高温加工区域,从该区域的熔融玻璃13中除去气泡。澄清容器14通过从澄清器到搅拌室的连接管28连接到混合容器16。然后,通过从搅拌室到筒体的连接管30,将所述混合容器16与输送容器18相连。输送容器18通过下导管32将熔融玻璃13输送到入口34,进入成形容器20。所述成形容器20包括开口36,用来接收熔融玻璃13,熔融玻璃13流入槽38中,然后从成形容器20的两个侧面溢流并沿着这两个侧面向下流动,然后在被称为根部40的位置熔合在一起。根部40是两侧汇合到一起和熔融玻璃13的两个溢流壁重新结合的位置,然后牵引辊组件22将所述熔融玻璃向下牵拉,形成玻璃带15。然后,TAM 24给拉制的玻璃带15划线,所述玻璃带15接下来被分离成单块玻璃片17。
如图2所示,牵引辊组件22可包含多组辊和控制器54,所述辊沿着熔融玻璃带15边缘提供,用于向下导引所述玻璃带15,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辊的操作。沿着熔融玻璃带15在预定位置提供的一组辊包含在第一端部56处的一对辊和在第二端部58处相对设置的一对辊。牵引辊组件22可包含几组在下游方向沿着熔融玻璃带15设置的边缘辊(ER)42、44,驱动短辊(DSR)46、48,以及/或者空转短辊(ISR)50、52。这几组辊一般可在下游方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ER、DSR和ISR。所述辊可通过各种方式实施。例如,每个辊可包含水平取向的纵轴,如图中所示的辊42、44和辊50、52。此外,第一端部56上的那对辊与第二端部58上的那对辊彼此可操作连接,使得玻璃带15每侧的辊转动如一,如图中所示的辊50、52。或者,每个辊的纵轴可向下倾斜,例如,如图中所示的辊46、48。虽然图2所示的ER、DSR和ISR具有特定的构造,但水平的、向下倾斜的或者可操作连接的构造可适用于任何一组辊。此外,下文将更充分地讨论,水平的或向下倾斜的辊可包含彼此平行设置的固定辊和浮动辊。
如图3A-3B所示,图中提供了机构21的两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构在与控制器54连接的基础上移动牵引辊组件22中各辊的纵轴。每对辊包含具有固定转轴62的固定辊60和具有浮动转轴66的浮动辊64,辊60、64彼此平行设置,相隔预定距离。在固定辊60与浮动辊64之间牵拉玻璃带15,固定辊60和浮动辊64的转动方向是辊60、64将玻璃带15导向下方。如图4A所示,在开始转动之前,固定辊60和浮动辊64处于初始固定位置68和初始浮动位置70。例如,初始固定位置68和初始浮动位置70可以分别是轴上的点X1和X2
在操作玻璃制造系统10的过程中,浮动辊64可以浮动,使得浮动轴66可响应施加在浮动辊64上的力而发生移动。这可通过例如图3A-3B中示于玻璃带15右侧的机构23实现,其中浮动辊64对玻璃带15施加大小恒定的力,而固定辊60在相反的方向对玻璃带15施加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在此机构23中,L形构件72被构造成以固定点74为枢轴转动,包括第一端部76上的重物78和第二端部80上的第二连接件82,该第二连接件以可绕枢轴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端部相连,在图3A-3B中被构造成基本上以直线方式或水平地移动。因此,重物78对L形构件72施加偏压,使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第二连接件82向玻璃带19移动,从而对玻璃带15施加大小恒定的力。施加在玻璃带15上的力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重物78来改变。相比之下,固定辊60的位置固定不变,除非操作机构25如发动机84、齿轮箱和带传动件(图3A)或者伺服机构如线性促动器86(图3B)来改变其位置。在图3A中,发动机84可使臂88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移动第一连接件90,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可绕枢轴转动的方式与臂88连接,被构造成基本上以直线方式相对于玻璃带19来回移动。在图3B中,第一连接件90的移动由线性促动器86控制,所述线性促动器可通过电力、液力、气动或类似方式提供动力。图3A-3B用虚线的方式部分示出了固定辊60基本上以线性方式移动的情形,浮动辊64也可以类似的方式移动。
图3A-3B进一步示出,固定轴62和浮动轴66的位置可分别通过第一传感器92和第二传感器94探测。第一传感器92和第二传感器94可分别探测或监视固定轴62和浮动轴66沿着直线的位置,可通过电缆变换器(cabletransducer)或弦丝电位计(string potentiometer)的形式实现。此外,固定轴62和浮动轴66的位置可通过平移改变,使得轴62、66的取向保持不变。另外,玻璃制造系统10可装配测量装置96,所述测量装置靠近牵引辊组件22所处的区域,如图3A-3B所示。测量装置96可用于在牵拉玻璃带19的过程中测量不同点的玻璃带位置,可利用紫外线进行测量。测量装置96可位于玻璃带19的凝固区域附近,玻璃片产品的应力和平整度在此区域测量。
如图4A-4B所示,在浮动辊64因操作条件变化而偏离恰当对准的位置的情况下,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和设备可用来使固定辊60与浮动辊64重新对准,所述操作条件变化可由例如辊磨损引起,这会导致玻璃带15的形状不稳定。图4A显示了通过竖直配置的上游边缘辊42、44和驱动短辊46、48(或空转短辊50、52)向下牵拉的玻璃带15。因此,图4A显示了固定辊60和浮动辊64的恰当对准的位置(即初始固定位置68和初始浮动位置70)。固定辊60和浮动辊64可以是驱动短辊46、48或空转短辊50、52的一部分。在图4B中,固定辊60与浮动辊64处于未对准的位置,因为辊60、64的直径由于使用或磨损而减小。如上所述,虽然固定轴62的位置不因辊磨损而改变,但浮动轴66的位置在图4B中向左偏移,因为浮动辊64被构造成对玻璃带15保持恒定的作用力。这导致玻璃带15偏离竖直的配置方式,如图4B中虚线所示,因此有必要使辊60、64重新对准,从而以所需的竖直方式牵拉玻璃带19,如图4C所示。
图5A显示了位置控制方案100(即“前馈控制方案”)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用于调节辊60、64的位置,从而实现玻璃带的竖直牵拉。位置控制方案100表示回路方法或控制逻辑,控制器54通过它调节辊60、64的轴62、66的位置。还必须指出,控制器54可以是单一处理设备,也可以是与牵引辊组件22联合操作的多个分立设备。控制器54与传感器92、94和测量装置96电连接。位置控制方案100可这样设计:一旦浮动轴66的位置与初始浮动位置70的偏差量超过预定值就开始执行,从而控制调节频率。在位置控制方案100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浮动轴66的位置在步骤114通过第二传感器94测量,然后传送给加法器-减法器106和估计器102。所述估计器102可包含算法,用来根据第二传感器94测得的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估计辊磨损量rwe。若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与初始浮动位置70的偏差较大,则估计的辊磨损量rwe可能较大。辊60、64的使用并不改变固定轴62的位置,只有浮动轴66的位置因辊60、64磨损而发生变动,辊60、64的直径因此变小。例如,固定轴62和浮动轴66可分别从初始固定位置68和初始浮动位置70偏移到点X1和X2-d,第二传感器94将检测到浮动轴66向左移动了距离d。根据此检测结果,假定辊60、64各自随时间发生等量的辊磨损,则估计器102可确定各将d/2的辊磨损归属于固定辊60和浮动辊64,控制器54可确定固定轴62和浮动轴66需要在图4B中向右移动d/2,也就是分别移至点X1+d/2和X2-d/2,从而实现玻璃带19的竖直取向。然后,根据浮动轴66的位置,将估计的辊磨损量rwe从估计器102传送到外侧回路前馈控制器104,所述控制器生成固定轴62的第一辅助目标位置ufd。接着,在加法器-减法器106处,根据来自外侧回路前馈控制器104的固定轴62的第一辅助目标位置ufd和来自步骤114的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确定固定轴62的最终目标位置uf。例如,最终目标位置uf的值可等于第一辅助目标位置ufd减去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如图5A所示。接着,根据来自加法器-减法器106的固定轴62的最终目标位置uf,内侧回路反馈控制器108生成矫正量ur,固定轴62必须从其目前位置移动该矫正量。在步骤110,可考虑在位置控制方案100中输入第二组因素d,所述因素可以是代表自TAM向上传播的波所产生的效应的干扰因素,熔融玻璃流速,由温度产生的工艺漂移,等等。然后,在步骤112,可考虑所述第二组因素,进一步调节矫正量ur,并使固定轴62的位置移动该矫正量ur,从而将辊60、64重新对准。步骤112还可积累诸如矫正量ur、干扰因素d和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之类的数据,从而能够确定这些参数之间的物理关系、数学关系或其他关系。然后,可从步骤114开始,重复整个位置控制方案100。
图5B显示了位置控制方案101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用于调节辊60、64的位置。第二个实施方式(即“前馈与反馈控制方案”)包括用虚线包围的位置控制方案101的第一个实施方式,并在位置控制方案101中结合进了玻璃带位置yb的测量。在步骤118,通过上述测量装置96检测玻璃带位置yb,将其传送到加法器-减法器122。还将参考程序块120提供的参考玻璃带位置r输入加法器-减法器122。加法器-减法器122用参考玻璃带位置r减去检测玻璃带位置yb,由此确定玻璃带15偏离参考玻璃带位置r的误差量r-yb。然后,将该误差量r-yb传送到外侧回路反馈控制器124,确定第二辅助目标位置ufb。然后,将第二辅助目标位置ufb传送到加法器-减法器106,所述加法器-减法器用第一辅助目标位置ufd与第二辅助目标位置ufb之和减去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得到固定轴62的最终目标位置uf。因此,位置控制方案101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固定轴62的最终目标位置uf在进一步考虑玻璃带位置yb的情况下确定。此外,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16也可积累诸如玻璃带位置yb和浮动轴66的检测位置yr之类的数据,从而能够确定这些参数之间的物理关系、数学关系或其他关系。此外,从获得的数据还可确定玻璃带的位置yb、DSR辊的位置与ISR辊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然后,可在步骤118重复整个位置控制方案101。
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包括:
C1.一种制备玻璃片的方法,它包括:用玻璃制造设备形成熔融玻璃带,所述玻璃制造设备包含具有固定转轴的固定辊和具有浮动转轴的浮动辊,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彼此平行设置,使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浮动辊相隔预定距离,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适合在辊之间牵拉熔融玻璃带,所述固定转轴具有初始固定位置,所述浮动转轴具有初始浮动位置;检测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若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浮动轴的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则执行位置控制方案,所述位置控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组包括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确定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确定所述固定轴需要移动的矫正量,以便到达所述最终目标位置;以及使所述固定轴移动矫正量,到达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
C2.如C1所述的方法,其中位置控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估计辊磨损量,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辊磨损量。
C3.如C1或C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制造设备还包含用来检测相对于初始玻璃带位置的第二玻璃带位置的测量装置,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所述第二玻璃带位置。
C4.如C3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位置控制方案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估计辊磨损量,以及根据辊磨损量确定固定轴的第一辅助目标位置,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浮动轴的第二位置、第二玻璃带位置和辊磨损量;所述位置控制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二玻璃带位置确定固定轴的第二辅助目标位置,所述最终目标位置定义为从第一辅助目标位置与第二辅助目标位置之和减去浮动轴的第二位置。
C5.如C1-C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位置控制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包括一个或多个因素的第二组因素调节矫正量。
C6.如C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因素包含至少一个干扰因素。
C7.如C1-C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玻璃制造设备包含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通过所述方法控制的固定辊和浮动辊是所述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当中至少一种短辊的一部分。
C8.如C1-C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值可调节,以控制执行所述位置控制方案的频率。
C9.如C1-C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与浮动轴的初始位置之差用矢量表示,所述矢量以初始浮动位置为起点,在给定的方向上具有给定的值,则所述矫正量是给定值的一半,其方向与所述给定的方向基本上相反。
C10.如C1-C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移动固定轴的步骤通过平移进行。
C11.一种用于生产连续移动玻璃带的玻璃制造设备,所述设备包含:具有固定转轴的固定辊,所述固定转轴具有初始固定位置;具有浮动转轴的浮动辊,所述浮动转轴具有初始浮动位置,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彼此平行取向,从而相隔预定距离;用来监视所述固定轴的位置的第一传感器;用来监视所述浮动轴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可操作连接的机构,当所述浮动轴的位置与所述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机构用于移动所述固定辊。
C12.如C1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操作所述设备的过程中,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在辊之间牵拉熔融玻璃带,所述固定轴的位置固定,所述浮动辊的位置浮动,使得所述浮动辊在所述玻璃带上施加大小恒定的力。
C13.如C11或C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使所述固定辊移动所述矫正量。
C14.如C11-C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机构包括伺服机构。
C15.如C11-C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包括弦丝电位计。
C16.如C11-C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含用来测量相对于初始玻璃带位置的第二玻璃带位置的测量装置。
C17.如C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测量装置发出紫外辐射。
C18.如C11-C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含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通过所述方法控制的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是所述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当中至少一种短辊的一部分。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动。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对本文内容的修改和变动,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动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制备玻璃片(17)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玻璃制造设备形成熔融玻璃带(15),所述玻璃制造设备包含具有固定转轴(62)的固定辊(60)和具有浮动转轴(66)的浮动辊(64),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彼此平行设置,使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浮动辊相隔预定距离,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适合在辊之间牵拉熔融玻璃带,所述固定转轴具有初始固定位置,所述浮动转轴具有初始浮动位置;
检测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以及
若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浮动轴的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则执行位置控制方案,所述位置控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组包括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确定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
确定所述固定轴需要移动的矫正量,以便到达所述最终目标位置;以及
使所述固定轴移动矫正量,到达所述固定轴的最终目标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估计辊磨损量,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辊磨损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制造设备还包含用来检测相对于初始玻璃带位置的第二玻璃带位置的测量装置(96),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所述第二玻璃带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位置控制方案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估计辊磨损量,以及根据所述辊磨损量确定所述固定轴的第一辅助目标位置,所述第一组因素还包括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第二玻璃带位置和辊磨损量;所述位置控制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二玻璃带位置确定所述固定轴的第二辅助目标位置,所述最终目标位置定义为从所述第一辅助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二辅助目标位置之和减去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包括一个或多个因素的第二组因素调节矫正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因素包含至少一个干扰因素。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制造设备包含驱动短辊(46,48)和空转短辊(50,52),通过所述方法控制的固定辊和浮动辊是所述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当中至少一种短辊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值可调节,以控制执行所述位置控制方案的频率。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浮动轴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浮动轴的初始位置之差用矢量表示,所述矢量以初始浮动位置为起点,在给定的方向上具有给定的值,则所述矫正量是给定值的一半,其方向与所述给定的方向基本上相反。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轴的步骤通过平移进行。
11.一种用于生产连续移动玻璃带(15)的玻璃制造设备,所述设备包含:
具有固定转轴(62)的固定辊,所述固定转轴具有初始固定位置;
具有浮动转轴(66)的浮动辊(64),所述浮动转轴具有初始浮动位置,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彼此平行取向,从而相隔预定距离;
用于监视所述固定轴的位置的第一传感器;
用于监视所述浮动轴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
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54);以及
可操作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机构,用于在所述浮动轴的位置与初始浮动位置之间的差距超过预定值时移动所述固定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所述设备的过程中,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浮动辊在辊之间牵拉熔融玻璃带,所述固定轴的位置固定,所述浮动辊的位置浮动,使得所述浮动辊在所述玻璃带上施加大小恒定的力。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使所述固定辊移动矫正量。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伺服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包括弦丝电位计。
16.如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含用来测量相对于初始玻璃带位置的第二玻璃带位置的测量装置(96)。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96)发出紫外辐射。
18.如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含驱动短辊(46,48)和空转短辊(50,52),通过所述方法控制的所述固定辊和浮动辊是所述驱动短辊和空转短辊当中至少一种短辊的一部分。
CN201180024809.2A 2010-05-20 2011-05-16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6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4653710P 2010-05-20 2010-05-20
US61/346,537 2010-05-20
PCT/US2011/036604 WO2011146368A2 (en) 2010-05-20 2011-05-16 Fusion draw method ribbon position control sche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6035A true CN102906035A (zh) 2013-01-30
CN102906035B CN102906035B (zh) 2015-10-07

Family

ID=4499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80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6035B (zh) 2010-05-20 2011-05-16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82507B2 (zh)
KR (1) KR101811900B1 (zh)
CN (1) CN102906035B (zh)
TW (1) TWI496749B (zh)
WO (1) WO2011146368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6430A (zh) * 2014-07-17 2017-03-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CN107848857A (zh) * 2015-06-01 2018-03-2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09574489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CN111018319A (zh) * 2019-11-23 2020-04-17 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应力调节控制方法
CN111186988A (zh) * 2019-12-30 2020-05-22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短辊角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8042B (zh) * 2010-08-30 2016-01-21 康寧公司 玻璃板刻劃設備及方法
CN104704350B (zh) * 2012-05-30 2019-05-1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柔性玻璃带的设备和方法
JP6520485B2 (ja) * 2015-07-02 2019-05-29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7109881A (ja) * 2015-12-14 2017-06-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板ガラスの搬送装置
WO2017205364A1 (en) * 2016-05-25 2017-11-30 Corning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ll upset management
CN111533435A (zh) * 2020-05-12 2020-08-14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隔板推进装置及玻璃基板工艺调整方法
CN114988671A (zh) * 2022-06-13 2022-09-02 青岛元鼎特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精确调节主辊间隙压力的玻璃压延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5102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
JP2008088005A (ja) * 2006-09-29 2008-04-17 Hoya Corp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ガラス製品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US20090107182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James Gary Anderson Pull ro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lass sheet ten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5291B2 (ja) * 1997-04-16 2002-10-15 ホーヤ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ITTO20020081U1 (it) * 2002-04-23 2003-10-23 Bimatech S R L Macchina operatrice per la lavorazione di lastre di materiale fragile.
US7430880B2 (en) * 2004-06-02 2008-10-07 Corning Incorporated Pull roll assembly for drawing a glass sheet
JP4974053B2 (ja) 2007-04-19 2012-07-11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成形ローラ及びガラス板の成形装置
JP2010530339A (ja) * 2007-05-25 2010-09-09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ガラスシート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5102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
JP2008088005A (ja) * 2006-09-29 2008-04-17 Hoya Corp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ガラス製品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US20090107182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James Gary Anderson Pull ro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lass sheet tensio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6430A (zh) * 2014-07-17 2017-03-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CN106536430B (zh) * 2014-07-17 2020-01-0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CN107848857A (zh) * 2015-06-01 2018-03-2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07848857B (zh) * 2015-06-01 2021-06-11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09574489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CN111018319A (zh) * 2019-11-23 2020-04-17 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应力调节控制方法
CN111186988A (zh) * 2019-12-30 2020-05-22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短辊角速度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11900B1 (ko) 2017-12-22
TW201144239A (en) 2011-12-16
TWI496749B (zh) 2015-08-21
KR20130090781A (ko) 2013-08-14
WO2011146368A3 (en) 2012-04-05
JP5782507B2 (ja) 2015-09-24
JP2013533191A (ja) 2013-08-22
WO2011146368A2 (en) 2011-11-24
CN102906035B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6035B (zh) 熔合拉制法玻璃带位置控制方案
CN103204619B (zh) 玻璃制造装置及方法
TWI537223B (zh) 玻璃曳引製程中之主動邊緣輥子控制
US9388065B2 (en) Glas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glass ribbon
JP4556966B2 (ja) ウェブの搬送制御方法、及び搬送制御装置
JP6164786B1 (ja) 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リボンに印加される牽引力を管理する方法
US9139462B2 (en) Glas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2764770B (zh) 轧制装置、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轧制设备
US903841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teering flexible glass webs
US20150344347A1 (en) Apparatuses for steering flexible glass web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Shin et al. The effect of tension on the lateral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a moving web
KR20180008614A (ko) 유리 리본의 가공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ITMI20100801A1 (it) Procedimento integrato di controllo, centraggio e regolazione della sciabolatura (camber) del nastro metallico in linee di processo
Chen et al. Model-based feedforward register control of roll-to-roll web printing systems
JP2019506357A (ja) 可撓性ガラスリボンの連続処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601988A (zh) 用於測量材料腹板及輸送方向之間的角度的設備及方法
CN107350446A (zh) 一种改善连铸板坯三角区裂纹缺陷的工艺方法
JP6851966B2 (ja) シート状ガラスのシート幅の減衰を減少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7124949A (ja) ガラスリボ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102054607B1 (ko) 띠 형상체 반송 장치
KR100954444B1 (ko) 웹의 폭방향 위치 변위 제어장치
CN116324033A (zh) 用于校正金属带平面度的校正设备和相关的校正方法
JP2592987B2 (ja) カテナリ位置制御方法
JP2013043307A (ja) 溶液製膜設備のバンド位置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8001225A (ja) 形鋼の圧延方法及び圧延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