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896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6896A
CN102896896A CN201210266566XA CN201210266566A CN102896896A CN 102896896 A CN102896896 A CN 102896896A CN 201210266566X A CN201210266566X A CN 201210266566XA CN 201210266566 A CN201210266566 A CN 201210266566A CN 102896896 A CN102896896 A CN 102896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nk
recording medium
dry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65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井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记录部,其利用采用水性墨的喷墨方法将图像记录在切割后记录介质的正面上;链式夹持器,其从所述图像记录部接收正面已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夹持所接收的记录介质的前端来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干燥处理部,其对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水性UV墨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水性UV墨喷射记录装置:其借助使用基于水性介质的UV(紫外线)固化型墨的喷墨方法来记录图像(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46872)。
在水性UV墨喷射记录装置中,为了对已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需要在图像形成之后用UV(紫外线)照射图像。此外,如果使用普通打印纸(即,不是特殊的喷墨纸,而是在普通胶版印刷中使用的例如涂层纸等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纸张),则在图像形成之后也需要干燥处理。
为了执行该UV照射处理和干燥处理,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37195中,在利用鼓传送纸张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用于图像形成的传送鼓后设置有用于干燥的传送鼓,利用设置在用于干燥的传送鼓的外周处的干燥装置对图像形成之后的纸张执行干燥处理,此外,在用于干燥的传送鼓后设置用于定影的传送鼓,利用设置在用于定影的传送鼓的外周处的UV照射装置执行UV照射处理。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76872中,用鼓来传送纸张的喷墨记录装置采用了如下构造:其中,干燥装置与喷墨头一起设置在用于图像形成的传送鼓的外周处,并且利用该干燥装置对图像形成之后的纸张执行干燥处理。在利用链式夹持器排出经过该干燥处理的纸张的同时,使用结合在该链式夹持器内的UV灯执行UV照射处理。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305773中,利用带体传送纸张的喷墨记录装置构造成使得喷墨头、加热器和UV灯设置在以传送带为基础的纸张传送路径上,从而使图像形成之后的纸张依次经受UV照射处理和干燥处理。
然而,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37195中描述的,当纸张经受干燥处理时,在利用鼓传送纸张并将干燥装置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构造中,可以安装的干燥装置的数量受到限制,而且难以快速有效地干燥纸张。换句话说,为了快速有效地干燥图像形成之后的纸张,需要以高密度设置多个干燥装置,然而,为了以高密度设置多个干燥装置,必须使传送鼓的直径变大,从而使装置的尺寸变大。
此外,希望的是,对图像形成之后的纸张立刻执行干燥处理,然而,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76872中描述的,如果将干燥装置在传送路径上设置在用于图像形成的传送鼓附近,则干燥处理期间产生的热量将传送鼓加热,传送鼓的热量将喷墨头干燥,而且存在液滴喷射精度降低的风险。
类似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305773中,干燥热量将传送带加热,该传送带的热量将喷墨头干燥,而且存在液滴喷射精度降低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有效地执行干燥处理的喷墨记录装置。
下面描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图像记录部,其利用采用水性墨的喷墨方法将图像记录在切割后记录介质的正面上;链式夹持器,其从所述图像记录部接收正面已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夹持所接收的记录介质的前端来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干燥处理部,其对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根据第一方面,将正面已被图像记录部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传送至链式夹持器,并且在记录介质的前端被夹持的同时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在上述传送的过程中执行干燥处理。可以自由地在链式夹持器中设置纸张传送路径,并且可以按期望设置干燥处理部的长度。此外,可以在沿着平坦的导板传送纸张的同时执行干燥处理。因此,可以在记录图像之后快速有效地将记录介质干燥,从而抑制纸张的变形,并且可以记录高质量的图像。此外,可以限制干燥期间产生的热量所导致的图像记录部的温度升高。
(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UV照射处理部,所述UV照射处理部在干燥处理之后对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执行UV照射处理,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中使用的所述水性墨是UV固化型水性墨。
根据第二方面,在图像记录部中,使用UV(紫外线)固化型水性墨(水性UV墨)执行图像记录。如果使用UV固化型墨,则需要在图像记录之后进行UV(紫外线)照射处理。在本实例中,在链式夹持器的传送过程中执行UV照射处理。更具体地说,在本实例中,在链式夹持器的传送过程中执行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如上所述,可以自由地设置链式夹持器中的纸张传送路径,并且可以按期望设置干燥处理部和UV照射部的长度。因此,可以在记录图像之后快速有效地将记录介质干燥,从而抑制纸张的变形,并且可以记录高质量的图像。此外,可以限制干燥和UV照射期间产生的热量所导致的图像记录部的温度升高。
(3)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背面张力施加装置,所述背面张力施加装置向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施加背面张力。
根据第三方面,当由链式夹持器传送记录介质时,可以向记录介质施加背面张力。因此,可以在向记录介质施加背面张力的同时执行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抑制纸张的变形。
(4)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背面张力施加装置包括:导板,其沿着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背面在所述导板上滑动,并且所述导板包括位于滑动表面上的多个吸附孔,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滑动表面上滑动;以及吸附装置,其通过从所述导板的吸附孔抽吸空气来吸附在所述导板的滑动表面上滑动的记录介质的背面。
根据第四方面,导板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设置。在利用链式夹持器夹持记录介质的前端以传送记录介质的同时,记录介质的背面(位于记录有图像的表面(正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在导板上滑动。另一方面,在导板中形成有多个吸附孔,并且从这些吸附孔抽吸空气。这样,在导板上滑动的记录介质的背面被吸附在导板上。因此,向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施加背面张力。
(5)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干燥处理部包括:干燥处理装置,其利用加热法和/或暖气流对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以及排气装置。
根据第五方面,干燥处理部包括干燥处理装置和排气装置,干燥处理装置利用加热法和/或暖气流对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利用加热法和/或暖气流对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进行干燥处理。此外,排气装置将干燥处理期间产生的湿气排出。因此,可以有效地干燥记录介质。干燥处理装置和排气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加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干燥处理装置和排气装置的数量调节用于传送纸张穿过干燥处理部的链式夹持器的长度。
(6)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如第五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干燥处理部使用仅仅加热所述水性墨中的颜料或染料的热源对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根据第六方面,如果利用加热装置加热记录纸张来执行干燥处理,则使用仅加热水性墨中的颜料或染料的热源。因此,可以抑制加热记录介质所导致的记录介质的变形。
(7)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如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排热装置,所述排热装置将所述UV照射处理部的UV光源所产生的热量排放至所述干燥处理部。
根据第七方面,UV照射处理部的UV光源所产生的热量被排放至干燥处理部,并且有助于干燥处理。因此,可以有效地干燥纸张,还节约能源。
(8)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如第七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UV照射处理部使用无臭氧型光源。
根据第八方面,当在UV照射处理部中执行UV照射处理时,使用无臭氧型光源。因此,可以执行UV照射处理而不产生有害的臭氧。此外,例如,如果将UV光源所产生的热量排放至干燥处理部,则即使通过吹送空气来排放热量,仍然可以进行稳定的操作。
(9)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如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干燥处理部和所述UV照射处理部设置在所述链式夹持器内部。
根据第九方面,干燥处理部和UV照射处理部设置在链式夹持器内部。因此,可以使装置更加紧凑。
(10)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如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包括:传送鼓,其将记录介质吸附并保持在所述传送鼓的周面上,并且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喷墨头,其通过将所述水性墨喷射到所述传送鼓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正面上而记录图像,其中,所述链式夹持器从所述传送鼓接收记录介质。
根据第十方面,在图像记录部中的鼓上传送记录介质的同时执行图像记录。由于在记录介质被吸附并保持在传送鼓的周面上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以可以以高度平坦的状态高速地传送记录介质,并且可以高速地记录高质量的图像。此外,由于链式夹持器从传送鼓接收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立刻执行干燥处理,所以可以抑制纸张的变形。此外,由于干燥处理部和图像记录部是独立的,所以可以抑制由干燥处理部中产生的热量导致的图像记录部的温度升高。具体地说,由于可以防止传送鼓直接接收干燥处理部的热量,所以可以以稳定的方式记录高质量的图像。
(11)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如第十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读取由所述喷墨头记录在记录介质的正面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根据第十一方面,图像记录部包括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读取被记录的图像。这样,通过在图像记录部中设置图像读取装置,并且在利用喷墨头记录图像之后且记录介质位于传送鼓上时直接读取图像,可以以优良的精度读取图像。更具体地说,由于传送鼓在将记录介质吸附并保持在周面上的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以可以在高度平坦的状态下传送记录介质,并且可以在纸张没有变形的状态下读取图像。此外,由于在与记录图像时的状态相同的状态下从记录介质读取图像,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读取图像(换句话说,由于记录介质没有传送至其它传送系统,而是在位于同一个传送鼓上时进行读取,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读取图像)。此外,由于可以在图像记录之后立刻读取图像,所以例如在所读取的图像中检测出打印异常时,可以立刻检测到异常情况。因此,可以防止浪费记录介质。
(12)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如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墨头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雾过滤器。
根据第十二方面,雾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喷墨头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之间。因此,可以防止喷墨头所产生的墨雾所导致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发生读取错误或读取精度降低等。
(13)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如第十方面和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冷却所述传送鼓的冷却装置。
根据第十三方面,设置有冷却图像记录部中的传送鼓的冷却装置。因此,即使传送鼓接收来自干燥处理部的热量,仍然可以限制图像记录部的传送鼓的温度升高。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传送鼓具有比喷墨头高的温度而导致喷墨头发生冷凝。
(14)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是如第一方面和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处理液施涂部,其将处理液施涂到记录介质的正面上,所述处理液具有使所述水性墨中的色材凝集的功能;以及处理液干燥处理部,其对施涂有所述处理液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接收被所述处理液干燥处理部执行了干燥处理的记录介质,并且利用采用所述水性墨的喷墨方法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根据第十四方面,在图像记录部之前设置有如下部件:处理液施涂部,其施涂具有使水性墨中的色材凝集的功能的处理液;以及处理液干燥处理部,其对施涂有处理液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因此,即使使用普通打印纸作为记录介质,仍然可以记录高质量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图像形成之后有效地执行干燥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特性、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在所有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示意图;以及
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总体构造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装置的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示意图。
喷墨记录装置10是如下的喷墨记录装置:其利用采用水性UV墨(使用水性介质的UV(紫外线)固化型墨)的喷墨方法在切割后纸张(片材)(记录介质)P上记录图像,喷墨记录装置10主要包括:供纸部12,其供应纸张P;处理液施涂部14,其将预定处理液施涂到从供纸部12供应的纸张P的正面(图像记录表面);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其对被处理液施涂部14施涂了处理液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图像记录部18,其利用采用水性UV墨的喷墨方法在被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执行了干燥处理的纸张P的正面记录图像;墨干燥处理部20,其对被图像记录部18记录了图像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UV照射处理部22,其通过对在墨干燥处理部20中经受了干燥处理的纸张P执行UV照射处理(定影处理)而将图像定影;以及排纸部24,其排出在UV照射处理部22中经受了UV照射处理的纸张P。
(供纸部)
供纸部12将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逐张地供应至处理液施涂部14。供纸部12主要由供纸托盘30、吸附装置32、供纸辊对34、馈送板36、前挡板38和供纸鼓40构成。
纸张P以许多纸张P层叠在一起的叠堆的形式装载在供纸托盘30上。供纸托盘30利用供纸托盘升降装置(未示出)可升降地进行设置。与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相协调地驱动供纸托盘升降装置,并且以位于叠堆顶的纸张P总是处于恒定高度的方式升高和降低供纸托盘30。
形成记录介质的纸张P不受具体限制,但是可以使用在普通胶版印刷中使用的普通打印纸等(例如所谓的特级纸、涂层纸、铜版纸等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纸张)。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涂层纸。涂层纸是高级或中级纸张,通常没有经过表面处理,并且具有通过施加涂层材料而设置在其表面上的涂层。更具体地说,铜版纸、涂层纸、轻量涂层纸或微涂层纸是期望用纸。
吸附装置32连续地从顶部逐张拾取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并将纸张P供应至供纸辊对34。吸附装置32包括吸附足部32A,吸附足部32A设置成可升降且可摆动,该吸附足部32A吸附并保持纸张P的上表面,并且将纸张P从供纸托盘30移动至供纸辊对34。在这种情况下,吸附足部32A吸附并保持位于叠堆顶的纸张P的前端侧的上表面,提起纸张P,并且将被提起的纸张P的前端引导至构成供纸辊对34的一对辊34A、34B之间。
供纸辊对34由彼此抵靠并相互按压的上下一对辊34A、34B构成。上下一对辊34A、34B中的一者是驱动辊(辊34A),另一者是从动辊(辊34B)。驱动辊(辊34A)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与纸张P的供应相协调地驱动电动机,并且,当从吸附装置32供应纸张P时,根据该定时而使驱动辊(辊34A)旋转。引导至上下一对辊34A、34B之间的纸张P被辊34A、34B夹住,并且沿辊34A、34B的旋转方向(馈送板36的安装方向)送出。
馈送板36形成为与纸张宽度相对应,接纳从供纸辊对34送出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引导至前挡板38。该馈送板36以前端侧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设置,并且装载在传送表面上的纸张P沿着该传送表面滑动并且被引导至前挡板38。
在馈送板36中沿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用以传送纸张P的多个带式馈送器36A。带式馈送器36A形成环形的形式,并且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装载在馈送板36的传送表面上的纸张P接收来自带式馈送器36A的运动,并且在馈送板36上传送。
此外,在馈送板36顶部设置有保持器36B和辊36C。
多个保持器36B(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保持器)沿着纸张P的传送表面前后对准地设置。保持器36B均由宽度与纸张宽度相对应的板簧构成,而且抵靠并按压在传送表面上。通过使由带式馈送器36A在馈送板36上传送的纸张P穿过保持器36B来校正纸张P中的凹凸部。保持器36B形成为可以容易地将纸张P引导至保持器36B与馈送板36之间,因此保持器36B的后端部分形成有卷曲部。
辊36C设置在前侧的保持器36B与后侧的保持器36B之间。辊36C设置成抵靠并按压在纸张P的传送表面上。传送至前侧的保持器36B与后侧的保持器36B之间的纸张P在上表面受辊36C限制的同时被传送。
前挡板38校正纸张P的姿态。该前挡板38形成板状,并且设置成垂直于纸张P的传送方向。此外,前挡板38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并且设置成可摆动的。在馈送板36上传送的纸张P的前端抵靠前挡板38,并且使得纸张P的姿态得到校正(即,防止歪斜)。前挡板38与向供纸鼓40供应纸张P相协调地摆动,并且将姿态得到校正的纸张P传送到供纸鼓40上。
供纸鼓40接收经由前挡板38从馈送板36供应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传送至处理液施涂部14。供纸鼓40形成圆筒状,并且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供纸鼓40的外周面设置有夹持器40A,该夹持器40A夹持纸张P的前端。供纸鼓40通过利用夹持器40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旋转,在将纸张P缠绕于供纸鼓40的周面上的同时将纸张P传送至处理液施涂部14。
供纸装置12具有上述构造。吸附装置32连续地将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从顶部逐张地提起并供应至供纸辊对34。构成供纸辊对34的上下一对辊34A、34B将供应至供纸辊对34的纸张P向前送出,并且装载到馈送板36上。设置在馈送板36的传送表面上的带式馈送器36A传送装载到馈送板36上的纸张P。在上述传送过程中,保持器36B将纸张P按压在馈送板36的传送表面上,并且校正纸张P中的凹凸部。由馈送板36传送的纸张P的前端抵靠前挡板38,使纸张P的姿态得到校正,然后将纸张P传送到供纸鼓40上。然后,供纸鼓40将纸张P传送至处理液施涂部14。
(处理液施涂部)
处理液施涂部14将预定处理液施涂到纸张P的正面(图像记录表面)。该处理液施涂部14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处理液施涂鼓42,其传送纸张P;以及处理液施涂单元44,其将预定处理液施涂到由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的纸张P的打印表面。
处理液施涂鼓42接收来自供纸部12的供纸鼓40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传送至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处理液施涂鼓42形成圆筒状,并且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处理液施涂鼓42的外周面处设置有夹持器42A,夹持器42A夹持纸张P的前端。处理液施涂鼓42通过利用夹持器42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旋转,在将纸张P缠绕于处理液施涂鼓42的周面上的同时将纸张P传送至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每旋转一周传送一页纸张P)。处理液施涂鼓42和供纸鼓40的旋转以如下方式来控制:使得纸张P的接收定时和传送定时相匹配。换句话说,处理液施涂鼓42和供纸鼓40被驱动为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并且还被驱动为使各自夹持器的位置相互匹配。
处理液施涂单元44利用辊将处理液施加到由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该处理液施涂单元44主要包括:施加辊44A,其向纸张P施加处理液;处理液槽44B,其存储处理液;以及吸取辊44C,其吸取存储在处理液槽44B中的处理液并将处理液供应至施加辊44A。吸取辊44C设置成抵靠并按压在施加辊44A上,并且还设置成一部分浸入存储在处理液槽44B中的处理液中。处理液槽44B计量和吸取处理液,并且将处理液以恒定的厚度施加到施加辊44A的周面上。施加辊44A设置成与纸张宽度相对应并且通过抵靠并按压在纸张P上将粘着在施加辊44A的周面上的处理液施加到纸张P上。施加辊44A受抵靠分离机构(未示出)驱动,从而在抵靠至处理液施涂鼓42的周面上的抵靠位置和与处理液施涂鼓42的周面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抵靠分离机构根据纸张P的通过定时来移动,并且将处理液施加到由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上。
在本实例中,虽然采用了通过辊施加处理液的构造,但施涂处理液的方法不限于此。另外,还可以采用利用喷墨头或利用喷雾器来施加处理液的构造。
处理液施涂部14具有上述构造。处理液施涂鼓42接收从供纸部12的供纸鼓40传送来的纸张P。处理液施涂鼓42利用夹持器42A夹持纸张P的前端,通过旋转将纸张P缠绕在处理液施涂鼓42的周面上并传送纸张P。在上述传送过程中,施加辊44A抵靠并按压在纸张P的正面上,从而将处理液施加到纸张P的正面。
这里,施加到纸张P的正面上的处理液是具有如下功能的处理液:使得在后续阶段中利用图像记录部18以液滴的形式喷射到纸张P上的水性UV墨中的色材凝集。通过将这种处理液施加到纸张P的正面并喷射水性UV墨滴,即使当使用普通打印纸时,也可以执行高质量的打印,而不会发生落点干涉(landing interference)等。
(处理液干燥处理部)
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对正面已施涂有处理液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其传送纸张P;纸张传送引导件48;以及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其通过将暖气流吹送到由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的纸张P的打印面上而干燥纸张P。
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从处理液施涂部14的处理液施涂鼓42接收纸张P,并且将纸张P传送至图像记录部18。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是形成圆筒状的框架,并且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的外周面处设置有夹持器46A,夹持器46A夹持纸张P的前端。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通过利用夹持器46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旋转,将纸张P传送至图像记录部18。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构造成夹持器46A设置在外周面上的两个位置,从而旋转一周可以传送两页纸张P。以如下方式控制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和处理液施涂鼓42的旋转:使纸张P的接收定时和传送定时相匹配。换句话说,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和处理液施涂鼓42受驱动而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而且受驱动而使各自夹持器的位置相互匹配。
纸张传送引导件48沿着由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的纸张P的传送路径设置,并且引导纸张P的传送。
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设置在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的内部,并且通过向由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吹送暖气流来执行干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并且向由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吹送暖气流。
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具有上述构造。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接收从处理液施涂部14的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来的纸张P。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利用夹持器46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且通过旋转传送纸张P。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在纸张P的正面(施加有处理液的表面)朝内的情况下传送纸张P。在利用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纸张P期间,由于设置在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内部的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将暖气流吹送到纸张P的正面上,所以使纸张P经受干燥处理。换句话说,将处理液中的溶剂成分移除。因此,在纸张P的正面上形成了墨凝集层。
(图像记录部)
图像记录部18通过将C、M、Y、K各种颜色的墨(水性UV墨)滴喷射到纸张P的打印面上,在纸张P的打印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图像记录部18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图像记录鼓52,其传送纸张P;压纸辊54,其按压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的纸张P并使纸张P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喷墨头56C、56M、56Y、56K,其将C、M、Y、K中的相应颜色的墨滴喷射到纸张P上;在线(in-line)传感器58,其读取记录在纸张P上的图像;雾过滤器60,其捕获墨雾;以及鼓冷却单元62。
图像记录鼓52从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的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接收纸张P,并且将纸张P传送至墨干燥处理部20。图像记录鼓52形成圆筒状,并且受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图像记录鼓52的外周面处设置有夹持器52A,夹持器52A夹持纸张P的前端。图像记录鼓52通过利用夹持器52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旋转,而在将纸张P缠绕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同时将纸张P传送至墨干燥处理部20。此外,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以预定图案形成有多个吸附孔(未示出)。缠绕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纸张P在被吸附孔吸附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同时来传送。因此,可以高度平坦地传送纸张P。
来自吸附孔的吸附作用仅作用在固定的范围内,并且作用在预定吸附开始位置与预定吸附结束位置之间。吸附开始位置设置在压纸辊54的安装位置,吸附结束位置设置在在线传感器58的安装位置的下游侧(例如,将纸张传送至墨干燥处理部20的位置)。换句话说,吸附开始位置和吸附结束位置设置成:至少在喷墨头56C、56M、56Y、56K的安装位置(图像记录位置)和在线传感器58的安装位置(图像读取位置),纸张P被吸附并保持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
用于将纸张P吸附并保持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机构或机理不限于上述基于负压的吸附方法,而且还可以采用基于静电吸附的方法。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记录鼓52构造成在外周面上的两个位置设置夹持器52A,从而鼓旋转一周可以传送两页纸张P。图像记录鼓52和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的旋转以如下方式来控制:使纸张P的接收定时和传送定时相匹配。换句话说,图像记录鼓52和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受驱动而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并且还受驱动而使得各自夹持器的位置相互匹配。
压纸辊54设置在图像记录鼓52上的纸张接收位置(从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接收纸张P的位置)附近。压纸辊54由橡胶辊构成并安装成抵靠并按压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从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至图像记录鼓52的纸张P在经过压纸辊54时被夹住,从而使纸张P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
四个喷墨头56C、56M、56Y、56K沿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纸张P的传送路径以均一的间隔设置。这些喷墨头56C、56M、56Y、56K由与纸张宽度相对应的线型(line)头构成,并且设置成使得喷墨头56C、56M、56Y、56K的喷嘴表面面对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喷墨头56C、56M、56Y、56K通过从形成在喷嘴表面上的喷嘴列朝图像记录鼓52喷射墨滴,在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的纸张P上记录图像。
如上所述,从喷墨头56C、56M、56Y、56K喷射的墨采用了水性UV墨。水性UV墨可以通过在液滴喷射之后照射紫外线(UV)来固化。
在线传感器58在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设置于最后的喷墨头56K的下游侧,并且读取由喷墨头56C、56M、56Y、56K记录的图像。在线传感器58由例如线扫描仪构成,并且从由图像记录鼓52传送的纸张P上读取由喷墨头56C、56M、56Y、56K记录的图像。
于在线传感器58的下游侧,于在线传感器58附近设置有防接触板59。如果由于传送问题等导致纸张P发生浮动,则防接触板59防止纸张P与在线传感器58接触。
雾过滤器60设置在最后的喷墨头56K与在线传感器58之间,并且通过抽吸图像记录鼓52周围的空气来捕获墨雾。这样,通过抽吸图像记录鼓52周围的空气捕获墨雾,可以防止墨雾渗入在线传感器58中,并且可以防止发生读取故障等。
鼓冷却单元62通过将冷气流吹送到图像记录鼓52来冷却图像记录鼓52。鼓冷却单元62主要由空气调节单元(未示出)和管道62A构成,管道62A把从空气调节单元供应来的冷气吹送到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管道62A通过把冷气吹送到图像记录鼓52的与纸张P的传送区域远离的区域,来冷却图像记录鼓5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沿着图像记录鼓52的大致上半区域的圆弧形表面传送纸张P,所以管道62A通过将冷气吹送到图像记录鼓52的大致下半区域上,来冷却图像记录鼓52。更具体地说,管道62A的吹气口形成圆弧形从而覆盖图像记录鼓52的大致下半区域,使得冷气吹至图像记录鼓52的大致下半区域。
这里,与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具体地说,喷嘴表面的温度)相关联地指定图像记录鼓52的被冷却温度,并且将图像记录鼓52冷却至具有比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低的温度。因此,可以防止喷墨头56C、56M、56Y、56K上发生冷凝。更具体地说,通过使图像记录鼓52的温度低于喷墨头56C、56M、56Y、56K的温度,可以导致图像记录鼓52上发生冷凝,从而可以防止喷墨头56C、56M、56Y、56K(具体地说,喷墨头56C、56M、56Y、56K的喷嘴表面)上发生冷凝。
图像记录部18具有上述构造。图像记录鼓52接收从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的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来的纸张P。图像记录鼓52利用夹持器52A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且通过旋转传送纸张P。传送至图像记录鼓52的纸张P经过压纸辊54,从而受迫与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紧密接触。同时,图像记录鼓52的吸附孔吸住纸张P,从而将纸张P吸附并保持在图像记录鼓52的外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传送纸张P,并且纸张P经过喷墨头56C、56M、56Y、56K。在纸张P经过期间,喷墨头56C、56M、56Y、56K将C、M、Y、K中的相应颜色的墨滴喷射纸张P的正面,从而在正面上形成彩色图像。由于纸张P的正面上形成有墨凝集层,所以可以记录高质量的图像,而不会造成羽化或渗色(bleeding)等。
然后,被喷墨头56C、56M、56Y、56K记录了图像的纸张P经过在线传感器58。在纸张经过在线传感器58时,记录在纸张正面的图像被读取。根据需要执行上述记录图像的读取,并且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执行喷射故障检查等。图像在被吸附和保持于图像记录鼓52上的状态下被读取,从而可以高精度地读取图像。此外,由于在记录图像之后立刻读取图像,所以可以立刻检测例如喷射故障等异常情况,并可以快速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可以防止浪费记录,还能够使产生的废纸最少。
然后,在解除吸附作用之后将纸张P传送至墨干燥处理部20。
(墨干燥处理部)
墨干燥处理部20对图像记录之后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并将残留在纸张P的正面上的液体成分移除。墨干燥处理部20由如下部件构成:链式夹持器64,其传送已记录有图像的纸张P;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其向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以及墨干燥处理单元68,其对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
链式夹持器64是墨干燥处理部20、UV照射处理部22和排纸部24所共用的纸张传送机构,接收从图像记录部18传送来的纸张P并将纸张P传送至排纸部24。
链式夹持器64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链轮64A,其设置在图像记录鼓52附近;第二链轮64B,其设置在排纸部24中;环形链64C,其缠绕在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上;多个链引导件(未示出),其对链64C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多个夹持器64D,其以均一的间隔附接在链64C上。第一链轮64A、第二链轮64B、链64C和链引导件均由设置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成对部件构成。夹持器64D设置成横跨在这一对链64C之间。
第一链轮64A以如下方式设置在图像记录鼓52附近:使得夹持器64D可以接收图像记录鼓52所接收的纸张P。第一链轮64A沿轴向支撑在轴承上(未示出),并且设置成可旋转的,而且与电动机(未示出)相连。由于电动机受驱动,而使缠绕在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上的链64C移动。
第二链轮64B设置在排纸部24中,以便能够在排纸部24中重新获得从图像记录鼓52接收的纸张P。换句话说,第二链轮64B的设置位置是链式夹持器64传送纸张P的传送路径的终点。第二链轮64B沿轴向支撑在轴承(未示出)上,并且设置成可旋转的。
链64C形成环形,并且缠绕在第一链轮64A和第二链轮64B上。
链引导件设置在预定位置,并且引导链64C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即,通过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移动而传送纸张P)。在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第二链轮64B设置在比第一链轮64A高的位置。因此,形成如下移动路径:在该移动路径的中部,链64C是倾斜的。更具体地说,传送路径由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倾斜传送路径70B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构成。
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设置在与第一链轮64A相同的高度,从而将缠绕在第一链轮64A上的链64C设置成水平地移动。
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设置在与第二链轮64B相同的高度,从而将缠绕在第二链轮64B上的链64C设置成水平地移动。
倾斜传送路径70B设置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与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之间,以将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连接起来。
链引导件设置成形成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倾斜传送路径70B和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C。更具体地说,链引导件至少设置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与倾斜传送路径70B之间的结合点以及倾斜传送路径70B与第二水平传送路径70B之间的结合点处。
多个夹持器64D以均一的间隔安装在链64C上。根据从图像记录鼓52接收的纸张P之间的接收间隔设置夹持器64D之间的间隔。换句话说,该间隔设置成与从图像记录鼓52接收纸张P的接收间隔相匹配,使得能够以与图像记录鼓52同步的方式从图像记录鼓52连续接收纸张P。
链式夹持器64具有上述构造。如上所述,当与第一链轮64A相连的电动机(未示出)受驱动时,链64C移动。链64C以与图像记录鼓52的圆周速度相同的速度移动。此外,使从图像记录鼓52接收的纸张P被同步为由相应的夹持器64D接收。
链式夹持器64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传送纸张P,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向该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该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主要由导板72和吸附机构20C构成,吸附机构20C经由形成在导板72中的吸附孔72A抽吸空气。
导板72由宽度与纸张宽度相对应的空心箱型板构成。该导板72沿着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张P的传送路径(即,链64C的移动路径)设置。更具体地说,导板72顺着沿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移动的链64C设置,并且与链64C相距预定的距离。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张P在背面(没有记录图像的一侧的表面)于导板72的上表面(与链64C相对的表面;滑动面)上滑动的同时被传送。
在导板72的滑动面(上表面)上以预定的图案形成有多个吸附孔72A。如上所述,导板72由中空箱型板形成。吸附机构20C抽吸导板72的中空中部(内部)。因此,从形成在滑动面中的吸附孔抽吸空气。
通过从导板72的吸附孔抽吸空气,将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的纸张P的背面吸附到吸附孔上。因此,将背面张力施加至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
如上所述,导板72跟随沿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移动的链64C设置,从而在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和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纸张P的同时,将背面张力施加至纸张P。
墨干燥处理单元68设置在链式夹持器64内部(具体地说,设置在构成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部分中),并且对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该墨干燥处理单元68将暖气流吹送到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设置有多个墨干燥处理单元68。根据各墨干燥处理单元68的处理能力和纸张P的传送速度(换句话说,打印速度)等设置所安装的墨干燥处理单元的数量。更具体地说,墨干燥处理单元68的数量设置成能够在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纸张P期间把从图像记录部18接收的纸张P干燥。因此,也要考虑到墨干燥处理单元68的能力来设置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的长度。
当执行干燥处理时,墨干燥处理部20的湿度升高。当湿度升高时,变得不能有效地执行干燥处理,因此,在墨干燥处理部20中除了设置墨干燥处理单元68以外,还希望设置排气装置,以强制地将由于干燥处理而产生的湿气排出。排气装置可以通过例如在墨干燥处理部20中设置排气管来构成,并且利用该排气管将墨干燥处理部20中的空气排出。顺便提及,在图2中示出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气装置20B的实例。排气装置20B可以包括用于排气的管道和其它装置(例如,风扇)。
墨干燥处理部20具有上述构造。链式夹持器64接收从图像记录部18的图像记录鼓52传送来的纸张P。链式夹持器64利用夹持器64D夹持纸张P的前端,并且沿着平坦的导板72传送纸张P。传送至链式夹持器64的纸张P首先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在纸张P沿着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传送的过程中,设置在链式夹持器64内部的墨干燥处理单元68对纸张P执行干燥处理。更具体地说,将暖气流吹送到纸张的正面(图像记录表面),从而执行干燥处理。这样,纸张P在受到来自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的背面张力的同时经受干燥处理。因此,可以在抑制纸张P的变形的同时执行干燥处理。
(UV照射处理部)
UV照射处理部22将紫外线(UV)照射到使用水性UV墨记录的图像上,从而对图像进行定影。UV照射处理部22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链式夹持器64,其传送经过干燥处理的纸张P;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其向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以及UV照射单元74,其将紫外线照射到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上。
如上所述,在墨干燥处理部20和排纸部24中共用链式夹持器64和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
UV照射单元74设置在链式夹持器64内部(具体地说,设置在构成倾斜传送路径70B的部分中),并且将紫外线照射到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UV照射单元74包括紫外线灯(UV灯)。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设置有多个UV照射单元74。UV照射单元74将紫外线照射到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的纸张P的正面。根据纸张P的传送速度(换句话说,打印速度)等设置所安装的UV照射单元74的数量。更具体地说,UV照射单元74的数量以如下方式设置:能利用在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纸张P的同时照射的紫外线对图像进行定影。因此,同样通过考虑纸张P的传送速度等来设置倾斜传送路径70B的长度。
UV照射处理部22具有上述构造。由链式夹持器64传送并在墨干燥处理部20中经受干燥处理的纸张P随后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在纸张P沿着倾斜传送路径70B传送的过程中,设置在链式夹持器64内部的UV照射单元74对纸张P执行UV照射处理。换句话说,紫外线从UV照射单元74照射到纸张P的正面。这样,纸张P在受到来自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的背面张力的同时经受UV照射处理。因此,可以在抑制纸张P的变形的同时执行UV照射处理。此外,由于UV照射处理部22设置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中,并且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中设置有倾斜导板72,所以即使纸张P在传送期间从夹持器64D掉落,仍然可以通过使纸张P在引导部72上滑动来排出纸张P。
(排纸部)
排纸部24重新获得执行过一系列图像记录处理的纸张P。排纸部24主要由如下部件构成:链式夹持器64,其传送照射过紫外线的纸张P;以及排纸托盘76,在排纸托盘76上叠置并重新获得纸张P。
如上所述,墨干燥处理部20和UV照射处理部22共用链式夹持器64。链式夹持器64将纸张P排放到排纸托盘76上,并且将纸张P叠置在排纸托盘76上。
排纸托盘76叠置并重新获得从链式夹持器64排放的纸张P。纸张导轨(前纸张导轨、后纸张导轨、侧纸张导轨等)(未示出)设置在排纸托盘76中使得纸张P按顺序叠置。
此外,排纸托盘76可以利用排纸托盘升降装置(未示出)设置成可升降。与叠置在排纸托盘76上的纸张P量的增加或减少相协调地驱动排纸托盘升降装置,并且升高和降低排纸托盘76以使得位于叠堆顶的纸张P总是处于恒定高度。
<控制系统>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控制系统的大致构造的框图。
如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包括:系统控制器100、通信部102、图像存储器104、传送控制部110、供纸控制部112、处理液施涂控制部114、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16、图像记录控制部118、墨干燥控制部120、UV照射控制部122、排纸控制部124、操作部130、显示部132等。
系统控制器100起到对喷墨记录装置10各部分执行整体控制的控制装置的作用,还起到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装置的作用。系统控制器100包括CPU、ROM、RAM等,并且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进行操作。由系统控制器100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实现控制目的所需的各种数据存储在ROM中。
通信部102包括预定的通信接口,并且在通信接口与相连的主计算机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
图像存储器104用作包括图像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的临时存储装置,并且利用控制器100从图像存储器104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图像存储器104。图像存储器104存储经由通信部102接收到的从主计算机读取的图像数据。
传送控制部110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0中的用于纸张P的传送系统。换句话说,传送控制部110控制供纸部12中的带式馈送器36A、前挡板38和供纸鼓40的驱动,并且控制处理液施涂部14中的处理液施涂鼓42、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中的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和图像记录部18中的图像记录鼓52的驱动。此外,传送控制部110控制墨干燥处理部20、UV照射处理部22和排纸部24所共用的链式夹持器64和背面张力施加机构66的驱动。
传送控制部11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传送系统使得将纸张P从供纸部12顺畅地供应至排纸部24。
供纸控制部112根据来自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供纸部12。更具体地说,控制吸附装置32和供纸托盘升降机构等的驱动从而逐张地而没有重叠地连续供应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
处理液施涂控制部114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处理液施涂部14。更具体地说,控制处理液施涂单元44的驱动从而将处理液施加到处理液施涂鼓42所传送的纸张P上。
处理液干燥控制部11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更具体地说,控制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的驱动使得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所传送的纸张P经受干燥处理。
图像记录控制部118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图像记录部18。更具体地说,控制喷墨头56C、56M、56Y、56K的驱动使得将预定的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鼓52所传送的纸张P上。此外,控制在线传感器58的操作从而读取所记录的图像。
墨干燥控制部12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墨干燥处理部20。更具体地说,控制墨干燥处理单元68的驱动从而将暖气流吹送到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上。
UV照射控制部122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UV照射处理部22。更具体地说,控制UV照射单元74的驱动从而将紫外线照射到链式夹持器64所传送的纸张P上。
排纸控制部124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排纸部24。更具体地说,控制排纸托盘升降机构等的驱动从而将纸张P叠置在排纸托盘76上。
操作部130包括预定的操作装置(例如,操作按钮、键盘、触摸板等),并且利用操作装置将操作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器100。系统控制器100根据从操作部130输出的操作信息执行各种处理。
显示部132包括预定的显示装置(例如,LCD面板等),并且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将预定的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如上所述,利用通信部102把要记录在纸张上的图像数据从主计算机读入喷墨记录装置10中。将读入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4中。
系统控制器100通过对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4中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来生成点数据。然后,系统控制器100根据所生成的点数据控制图像记录部18的喷墨头56C、56M、56Y、56K的驱动,以将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记录到纸张上。
通常,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和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点数据。颜色转换处理是如下处理:其用于将sRGB等(例如,RGB8位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喷墨记录装置10所使用的各种颜色墨的墨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是用于C、M、Y、K中的相应颜色的墨量数据)。半色调处理是如下处理:其利用误差扩散处理等将颜色转换处理所生成的相应颜色的墨量数据转换成相应颜色的点数据。
系统控制器100通过对图像数据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相应颜色的点数据。通过根据如此生成的用于各颜色的点数据控制相应的喷墨头的驱动,来将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记录到纸张上。
<操作>
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操作如下。
当通过操作部130指示系统控制器100开始执行打印作业时,执行循环启动处理(cycle up process)。更具体地说,在各个部分中执行预备操作以可以实现装置的稳定操作。
当完成循环启动处理时,开始执行打印处理。换句话说,从供纸部12连续供应纸张P。
在供纸部12中,吸附装置32从顶部逐张地连续供应叠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纸张P。利用供纸辊对34把从吸附装置32供应来的纸张P逐张地装载到馈送板36上。
装载在馈送板36上的纸张P接收来自装载在馈送板36上的带式馈送器36A的运动,并且在馈送板36上滑动的同时被传送至供纸鼓40。在这种情况下,纸张P在馈送板36上滑动的同时逐张地连续供应至供纸鼓40,而使纸张P之间没有任何重叠。此外,在该传送过程中,保持器36B朝馈送板36按压纸张P的上表面。这样,校正了纸张P的凹凸部。
传送至馈送板36的端部处的纸张P的前端抵靠前挡板38,使纸张P的倾斜得到校正,然后,纸张P传送至供纸鼓40。因此,可以将纸张P以恒定的姿态供应至供纸鼓40,而使纸张P不发生歪斜。
供纸鼓40通过在旋转的同时利用夹持器40A夹持纸张P的前端来接收纸张P,并且向处理液施涂部14传送纸张P。
处理液施涂鼓42从供纸鼓40接收传送至处理液施涂部14的纸张P。
处理液施涂鼓42通过在旋转的同时利用夹持器42A夹持纸张P的前端来接收纸张P,并且向处理液干燥处理部16传送纸张P。在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纸张P的过程中,施加辊44A抵靠并按压在纸张P的正面上,从而将处理液施涂(施加)到纸张P的正面。
正面施涂有处理液的纸张P从处理液施涂鼓42传送到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上。
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通过在旋转的同时夹持纸张P的前端来接收纸张P,并且向图像记录部18传送纸张P。在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传送纸张P期间,当从处理液干燥处理单元50吹出的暖气流吹至纸张P的正面时纸张P经受干燥处理。这样,处理液中的溶剂成分被移除,并且在纸张P的正面(图像记录表面)形成墨凝集层。
图像记录鼓52从处理液干燥处理鼓46接收经过处理液干燥处理的纸张P。
图像记录鼓52通过在旋转的同时夹持纸张P的前端来接收纸张P,并且向墨干燥处理部20传送纸张P。在图像记录鼓52传送纸张P时,喷墨头56C、56M、56Y、56K通过将C、M、Y、K中的相应颜色的墨滴喷射到纸张P的正面上,来记录图像。此外,在线传感器58读取上述传送过程中记录的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在将纸张P吸附并保持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同时传送纸张P。因此,在这种吸附和保持状态下执行图像记录和读取所记录的图像的处理。这样,可以高精度地记录图像,还能够高精度地读取图像。
将记录有图像的纸张P从图像记录鼓52传送至链式夹持器64。
链式夹持器64利用设置在移动的链64C上的夹持器64D夹持纸张P的前端,接收纸张P,并且向排纸部24传送纸张P。
首先,在链式夹持器64传送纸张P期间,纸张P经受墨干燥处理。换句话说,从设置在第一水平传送路径70A中的墨干燥处理单元68向纸张P的正面吹送暖气流。这样,执行干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导板72吸附并保持纸张P背面的同时传送纸张P,由此向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因此,可以在抑制纸张P的变形的同时执行干燥处理。
完成干燥处理的纸张P(穿过墨干燥处理部20的纸张P)随后经受UV照射处理。换句话说,设置在倾斜传送路径70B中的UV照射单元74将紫外线照射到纸张P的正面上。于是,使形成图像的墨固化,从而将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导板72吸附并保持纸张P的背面的同时传送纸张P,由此向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因此,可以在抑制纸张P的变形的同时执行定影处理。
完成UV照射处理的纸张P(穿过UV照射处理部22的纸张P)被传送向排纸部24,被夹持器64D排放到排纸部24中,并且叠置在排纸托盘76的顶部。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操作,完成图像记录处理。如上所述,由于从供纸部12连续地供应纸张P,所以这些连续供应的多页纸张P随后连续地在各个部分中被处理,并且被执行图像记录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链式夹持器64从图像记录部18接收记录有图像的纸张P,并且在链式夹持器64传送纸张P的过程中执行墨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在链式夹持器64中,可以自由地设置纸张传送路径,并且可以以高密度设置墨干燥处理单元68和UV照射单元74。因此,可以快速有效地烘干图像记录之后的纸张P,并且可以在墨渗入纸张P中之前将墨干燥。因此,可以抑制纸张P的变形。类似地,还可以以短的UV照射时间来有效地处理纸张P。
此外,由于利用与用于图像记录的传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图像记录鼓52)独立设置的传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是链式夹持器64)执行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所以可以抑制由在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期间产生的热量导致的用于图像记录的传送装置的温度升高。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喷墨头发生冷凝或使喷嘴干燥加速。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由于采用了当执行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时向纸张P施加背面张力的构造,所以可以在抑制纸张P的变形的同时执行干燥处理和UV照射处理。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在图像记录部18中设置有在线传感器58,并且在图像记录之后立刻进行图像读取。因此,可以基于图像记录结果而快速地判断喷射故障等。因此,可以在检测到喷射故障等时快速地响应,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出现废纸等。
此外,由于采用了在将纸张保持于图像记录鼓52上的状态(与图像记录期间的状态相同)下读取图像的构造,所以可以以高精度进行图像读取。更具体地说,当将纸张P从图像记录鼓52移除之后读取图像时,纸张的状态发生改变,并且存在变得不能高精度地读取图像的风险,然而,由于在将纸张保持于图像记录鼓52上的同时进行图像读取,所以可以在纸张P的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读取图像,并且可以高精度地进行图像读取。特别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由于在将纸张P吸附并保持在图像记录鼓52的周面上的同时传送纸张P,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读取图像。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构造:通过将暖气流吹送到纸张P的正面,来在墨干燥处理部20中执行干燥处理,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通过利用来自加热器(例如,红外加热器)的辐射加热纸张P,来执行干燥处理。此外,还可以将利用加热步骤的干燥处理和利用暖气吹送步骤的干燥处理结合起来。
利用将水性UV墨的颜料或染料加热的热源20A作为用于加热的热源,可以限制由加热纸张P导致的纸张P的变形。例如,可以使用NIR等(近红外灯)或IR-LED作为热源。
此外,UV照射处理部22的UV照射单元74中使用的UV灯74A可以采用汞灯、金属氢化物灯、LED等,但是希望使用无臭氧型灯。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有害的臭氧。
此外,如果使用无臭氧型UV灯74A,则希望将UV灯所产生的热量排放至墨干燥处理部20,从而有助于干燥处理。因此,可以在限制能耗的同时有效地执行干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利用例如风扇)将UV照射处理部22所产生的热量经由管道吹送至墨干燥处理部20。顺便提及,图2示出设置有用于执行上述排热处理的排热装置的实例。排热装置75可以包括风扇、管道以及用于驱动风扇和管道的其它装置。
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地,本发明将包括落入由权利要求书表述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全部变型、替换构造以及等同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图像记录部,其利用采用水性墨的喷墨方法将图像记录在切割后记录介质的正面上;
链式夹持器,其从所述图像记录部接收正面已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夹持所接收的记录介质的前端来传送记录介质;以及
干燥处理部,其对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UV照射处理部,其在干燥处理之后对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执行UV照射处理,
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中使用的所述水性墨是UV固化型水性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背面张力施加装置,其向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施加背面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背面张力施加装置包括:
导板,其沿着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设置,所述链式夹持器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背面在所述导板上滑动,并且所述导板包括位于滑动表面上的多个吸附孔,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滑动表面上滑动;以及
吸附装置,其通过从所述导板的吸附孔抽吸空气来吸附在所述导板的滑动表面上滑动的记录介质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处理部包括:
干燥处理装置,其利用加热法和/或暖气流对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以及
排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处理部使用仅仅加热所述水性墨中的颜料或染料的热源对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排热装置,其将所述UV照射处理部的UV光源所产生的热量排放至所述干燥处理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UV照射处理部使用无臭氧型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处理部和所述UV照射处理部设置在所述链式夹持器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记录部包括:
传送鼓,其将记录介质吸附并保持在所述传送鼓的周面上,并且传送记录介质;以及
喷墨头,其通过将所述水性墨喷射到所述传送鼓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正面上而记录图像,并且
所述链式夹持器从所述传送鼓接收记录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读取由所述喷墨头记录在记录介质的正面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墨头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雾过滤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记录部还包括冷却所述传送鼓的冷却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处理液施涂部,其将处理液施涂到记录介质的正面上,所述处理液具有使所述水性墨中的色材凝集的功能;以及
处理液干燥处理部,其对施涂有所述处理液的记录介质执行干燥处理,
其中,所述图像记录部接收被所述处理液干燥处理部执行了干燥处理的记录介质,并且利用采用所述水性墨的喷墨方法将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CN201210266566XA 2011-07-29 2012-07-30 喷墨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28968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7276A JP5363539B2 (ja) 2011-07-29 2011-07-2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67276 2011-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6896A true CN102896896A (zh) 2013-01-30

Family

ID=4651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6566XA Pending CN102896896A (zh) 2011-07-29 2012-07-30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7484A1 (zh)
EP (1) EP2551122B1 (zh)
JP (1) JP5363539B2 (zh)
CN (1) CN10289689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2012A (zh) * 2013-10-23 2015-03-25 冯林 一种文件修改喷墨装置
CN105190710A (zh) * 2013-05-06 2015-12-23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读取文件并在其上打印标记的装置和方法
CN107548358A (zh) * 2015-04-30 2018-01-05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用于单张纸的加工站的机器结构以及用于运行的方法
CN107567385A (zh) * 2015-04-30 2018-01-0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基材的方法和机器结构
CN108859440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页张的调温装置的数码印刷机
CN109551891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
CN110422678A (zh) * 2019-07-19 2019-11-08 惠安北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排版的书册印刷机
CN112549773A (zh) * 2019-09-25 2021-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56056A (ja) * 2013-02-15 2014-08-28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25716B2 (ja) * 2013-03-04 2016-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013350A1 (ja) 2014-07-25 2016-0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媒体搬送方法
JP6315121B2 (ja) * 2017-03-07 2018-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11884088B2 (en) * 2021-05-26 2024-01-3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documents with tex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6873A (en) * 1992-05-01 1994-03-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irflow system for thermal ink-jet printer
DE19503110B4 (de) * 1995-02-01 2009-01-2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Bogenleiteinrichtung für Druckmaschinen
JP2003094615A (ja) * 2001-09-20 2003-04-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
JP2004009359A (ja) * 2002-06-04 2004-01-1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7357487B2 (en) * 2004-03-19 2008-04-15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liquid with electro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2005271314A (ja) * 2004-03-23 2005-10-06 Canon Inc 雰囲気調整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271481A (ja) * 2004-03-25 2005-10-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US20060056886A1 (en) * 2004-09-15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ixing devic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and image fixing method
JP4714949B2 (ja) 2005-04-26 2011-07-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87287B2 (ja) * 2005-07-05 2011-05-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7245653A (ja) * 2006-03-17 2007-09-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ITMO20060127A1 (it) * 2006-04-19 2007-10-20 Pont Massimiliano Dal Apparato di stampa
JP2008188984A (ja) * 2006-12-25 2008-08-21 Seiko Epson Corp 紫外線照射装置および該紫外線照射装置を用いた記録装置、ならびに記録方法
US7966743B2 (en) * 2007-07-31 2011-06-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drying for inkjet printers
JP4540718B2 (ja) * 2008-02-22 2010-09-08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9202459A (ja) * 2008-02-28 2009-09-10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JP2009227909A (ja) * 2008-03-25 2009-10-0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335282B2 (ja) * 2008-05-20 2013-1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52980B2 (ja) * 2008-05-27 2013-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076872A (ja) 2008-09-25 2010-04-08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浮き上がり検出方法
JP5147798B2 (ja) 2009-08-17 2013-02-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EP2546061B1 (en) * 2009-08-27 2013-09-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623718B2 (ja) 2009-08-28 2014-11-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07697B2 (ja) * 2009-09-18 2014-0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0456B2 (ja) * 2009-09-24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503952B2 (ja) * 2009-12-09 2014-05-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10234818A (ja) * 2010-07-30 2010-10-2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710A (zh) * 2013-05-06 2015-12-23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读取文件并在其上打印标记的装置和方法
US9699331B2 (en) 2013-05-06 2017-07-04 Sicpa Holding S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ding a document and printing a mark thereon
CN104442012A (zh) * 2013-10-23 2015-03-25 冯林 一种文件修改喷墨装置
CN107548358A (zh) * 2015-04-30 2018-01-05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用于单张纸的加工站的机器结构以及用于运行的方法
CN107567385A (zh) * 2015-04-30 2018-01-0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基材的方法和机器结构
US10293623B2 (en) 2015-04-30 2019-05-21 Koenig & Bauer Ag Modular machine arrangement for sequential processing of sheets
US10940699B2 (en) 2015-04-30 2021-03-09 Koenig & Bauer Ag Modular machine arrangement for sequential processing of sheets
CN108859440B (zh) * 2017-05-11 2021-01-15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页张的调温装置的数码印刷机
CN108859440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页张的调温装置的数码印刷机
CN109551891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
CN110422678B (zh) * 2019-07-19 2020-11-10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排版的书册印刷机
CN110422678A (zh) * 2019-07-19 2019-11-08 惠安北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排版的书册印刷机
CN112549773A (zh) * 2019-09-25 2021-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2549773B (zh) * 2019-09-25 2023-05-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27484A1 (en) 2013-01-31
EP2551122B1 (en) 2015-01-14
JP5363539B2 (ja) 2013-12-11
EP2551122A1 (en) 2013-01-30
JP2013028140A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6896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550395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US8220889B2 (en) Web flow path
EP2505369A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95088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150344249A1 (en) Paper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060050126A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6137027A (ja) 記録装置
CN10666036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0366061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783965B2 (ja) メディア保持装置、メディア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943367A (zh) 印刷装置以及褶皱的去除方法
WO2014141761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8042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1867489B1 (en) Process for printing and coating, and apparatus implementing the process
JP6062822B2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媒体搬送方法
CN103317860A (zh) 涂布设备和喷墨记录设备
JP5944332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29814A (zh) 印刷用纸调节装置和方法、喷墨式记录装置
WO2014123069A1 (ja) 用紙乾燥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0406254C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50443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ニス胴の自動清掃方法
JP20140510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0478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51683B2 (ja) 排紙ユニ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