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415B -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415B
CN102892415B CN201180018134.0A CN201180018134A CN102892415B CN 102892415 B CN102892415 B CN 102892415B CN 201180018134 A CN201180018134 A CN 201180018134A CN 102892415 B CN102892415 B CN 102892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milliliters
group
iii
fer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81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2415A (zh
Inventor
T·巴克
W·布尔
S·布克哈特
M·布格特
C·坎利尼
F·迪伦贝格尔
F·芬克
P·盖泽
A·卡洛格拉基斯
S·迈耶
E·菲利浦
S·赖姆
D·西贝尔
J·施密特
K·施瓦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for International AG
Original Assignee
Vifor International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71052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89241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for International AG filed Critical Vifor International AG
Publication of CN102892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4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8Compound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 A61K31/295Iron group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5/28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 C07D265/30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453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only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 e.g. propipocaine, diperod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5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e.g. hemin, hematin, melarsop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2Nutrients, e.g. vitamins, mine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6Antiana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2Iron compounds
    • C07F15/025Iron compounds without a metal-carbon link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besity (AREA)
  • Onc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 Pyrrole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为药物,特别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及含有它们的药学组合物。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 合物
序论
本发明涉及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及包含它们的药学组合物,其用于作为药物,特别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
【背景技术】
背景
铁是几乎所有生物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并且对于生长和血液形成而言特别重要。铁代谢的平衡主要地是在这样的水平上调节:从老化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回收铁和十二指肠吸收在食品中的铁。释放的铁经肠吸收,特别地通过特殊转运体系(DMT-1,铁运输蛋白(Ferroportin),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流中输送并且经此导入相应的组织和器官。
元素铁在人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用于氧转运,摄氧,细胞官能例如线粒体电子传输,和最终用于能量代谢。
人体平均包含4至5克的铁,其存在于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且以铁蛋白和血铁黄蛋白的形式存储或者储备铁。
约一半的铁(约2克)以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结合的血红素铁形式存在。由于这些红细胞具有仅仅有限的寿命(75至150天),新的红细胞不得不连续地形成并且老的红细胞被消除(每秒新形成超过2百万个红细胞)。这一高的再生能力借助于巨噬细胞实现,巨噬细胞吞噬性地吸收和溶解老化红细胞且可以由此循环其中包含的铁用于铁代谢(Eisenhaushalt)。以这种方式提供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大部分铁,约25毫克/天。
成年人每天的铁需要量在每天0.5至1.5毫克,小孩和孕妇每天需要2-5毫克的铁。每天的铁损失,例如由于皮肤和上皮细胞的脱落,是比较轻微的,在妇女的例如月经出血期间出现增加的铁损失。通常,失血可以显著地减少铁代谢,因为每2毫升的血液损失约1毫克的铁。在健康的成年人中正常的约1毫克的每日铁损失通常通过每天的食品摄入来补充。铁代谢通过再吸收调节,存在于食品中的铁的再吸收速率 为6-12%,和在缺铁症的情况下至多25%。再吸收速率通过生物体根据铁需要量和铁存储量来调节。在此情况下,人类生物体利用二价和三价的铁离子。铁(III)化合物通常溶于胃(如果pH足够酸性的话)且因此能供再吸收利用。铁的再吸收在上部的小肠中通过粘膜细胞进行。在该方法中,三价的非血红素铁最初在肠细胞膜中还原成Fe(II),例如通过高铁还原酶(ferrireductase)(与该膜相关的十二指肠细胞色素b),以致其然后可以通过转运蛋白DMT1(二价金属运载体1)输送入肠细胞。与此不同,血红素铁无变化地经细胞膜进入肠上皮细胞。在肠上皮细胞中,铁被储存在铁蛋白中作为储存的铁或通过转运蛋白铁运输蛋白被以结合到转铁蛋白的方式释放入血液。铁调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中心作用,因为它是铁吸收的重要调节剂。通过铁运输蛋白输送进血液的二价铁通过氧化酶(血浆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转化成三价铁,其然后借助于转铁蛋白被输送到生物体中的相关位点(参见例如:“Balancing acts:molecularcontrol of mammalian iron metabolism”.M.W.Hentze,Cell 117,2004,285-297)。
哺乳动物组织不能主动分泌铁。铁的代谢作用主要通过铁调素(Hepcidin)经由细胞释放来自巨噬细胞、肝细胞及肠细胞的铁而控制。
在病态情况下,降低的血清铁含量导致降低的血红素量,降低的红细胞产生和因而导致贫血。
贫血的外部症状包含疲劳、苍白,与降低的专注能力。贫血的临床症状包括低血清铁含量(血铁过低)、低血红素量、低血细胞比容水平,与降低的红细胞数量、降低的网织红细胞和升高的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值。
铁缺乏症状或铁贫血通过供应铁而治疗。在此情况下,铁取代经口途径或通过静脉铁给药而发生。此外,为促进红细胞形成,红细胞生成素或其它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物质也可用于治疗贫血。
贫血通常归因于营养不良或低铁饮食或不平衡的低铁营养习惯。此外,贫血是由于降低或差的铁吸收而发生,例如,因为胃切除或诸如克隆氏症的疾病。此外,铁缺乏症会因为增加的血液损失而发生,诸如,因为受伤、强烈的月经出血或捐血。此外,青少年及儿童成长阶段及于孕妇的增加铁需求是已知的。因为铁缺乏症不仅导致降低的红细胞形成,而且亦因此导致组织的差的氧供应,此会导致上述症状, 诸如,疲劳、苍白、降低的专注力和特别是在青少年,导致对于认知发展的长期负作用,高度有效且良好耐受性的治疗特别有吸引力。
经由使用依据本发明的Fe(III)配合物化合物,可通过经口施加而有效地治疗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而无需承受传统制备物,Fe(II)铁盐,诸如,FeSO4,的极大的副作用可能性,其通过氧化应激而造成。差的顺应性,此通常是铁缺乏症状不能充分消除的原因,可因而被避免。
现有技术:
众多用于治疗铁缺乏症状的铁配合物由现有技术得知。
极大比例的所述配合物是由聚合物结构所构成。大部分的所述配合物是铁-多醣配合物(WO20081455586、WO2007062546、WO20040437865、US2003236224、EP150085)。由此领域恰恰在市场上具有可获得的药物(诸如,美多弗(Maltofer)、韦诺弗(Venofer)、福因杰(Ferinject)、载福林(Dexferrum)、弗路莫斯托(Ferumoxytol))。
此类聚合物配合物的另一大部分包括铁-肽配合物(CN101481404、EP939083、JP02083400)。
在文献上还描述结构上是衍生自诸如血红素、叶绿素、姜黄素及肝素的大分子的Fe配合物化合物(US474670、CN1687089、Biometals,2009,22,701-710)。
此外,低分子量的Fe配合物化合物也描述于文献。大量的所述Fe配合物化合物包含羧酸及氨基酸作为配体。在此情况下,特别在于天冬氨酸盐(US2009035385)及柠檬酸盐(EP308362)作为配体。含有衍生苯基苯胺基团作为配体的Fe配合物化合物也描述在此方面(ES2044777)。
此外,由单体糖单元或单体和聚合物单元的组合物所组成的Fe配合物化合物在已经记载在文献中(FR19671016)。
羟基吡喃酮-及羟基吡啶酮-Fe配合物化合物也描述于文献(EP159194、EP138420、EP107458)。相对应的5环系统,羟基呋喃酮Fe配合物化合物,也类似地经描述(WO2006037449)。
此外,铁-环戊二烯基配合物也描述于文献(GB842637)。
此外,作为Fe配体的β-酮酰胺也描述于文献。但是,所述化合物未被提议或用作药物,特别是用于治疗铁缺乏症状的药物。它们是酮酰胺结构单元,其是铁载体的成分(JACS,2008,130,2124-2125)。此外, 六齿型铁气杆菌素配合物(Inorg.chem.2006,45,6028-6033)被描述。此外,具有β-酮酰胺结构单元的三脚Fe配体揭示于文献(Inorg.chem.1990,29,4096-9)。
此外,于酰胺或酮上载有芳香族基团且以Fe(III)配合物化合物存在的作为Fe配体的β-酮酰胺描述于文献(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Pakistan,1991,13,79-83;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981,20A,372-4;Journal of Inorganic andNuclear Chemistry,1973,35,1397-400;Can J Chem,1969,47,1693-6;Indian Journalof Chemistry,1968,6,516-20)。
此外,含有吡啶基团的作为Fe(II)配体的β-酮酰胺(Journal of Inorganic andNuclear Chemistry,1967,29,2484-6.)、苯甲基噁唑烷酮或经取代的磺内酰氨基团(Polyhedron,1995,14,1397-9)描述于文献。
US2005/0192315描述喹啉化合物的盐类,其经稳定化以抵抗中性型式的喹啉化合勿(见段落2及3)。在所述盐类中,还存在N-乙基-N-苯基-5-氯-1,2-二氢-4-羟基-1-甲基-2-氧代-3-喹啉甲酰胺铁(III)盐。此文献还提到药学组合物。但是,于整份文件未提到特定医学适应症,更不用说由任何效果数据所支持。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的医学用途因而未在此文献中教导。至于N-乙基-N-苯基-5-氯-1,2-二氢-4-羟基-1-甲基-2-氧代-3-喹啉甲酰胺铁(III)盐的医学用途据信由此文件教导,其从本发明中排除。在Syamal,A.:″苯甲酰乙酰苯胺铁″(″Ferric benzoylacetanilides″)(Canadian Journal ofChemistry,47(10),1969,1693-6,仅描述各苯甲酰基乙酰苯胺-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所述配合物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用途未描述于上文中引述的文献中。
铁盐(例如,硫酸铁(II)、富马酸铁(II)、氯化铁(III)、天冬氨酸铁(II)、琥珀酸铁(II))用于治疗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另一重要成分。
这些铁盐的大问题在于部分地高不相容度(最高达50%),形式为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与抽筋。此外,在使用所述铁(II)盐期间产生催化反应性氧物种(ROS)形成(尤其是Fenton反应)的游离铁(II)离子。所述ROS造成对DNA、脂质、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损害,其于细胞、组织及器官具有深远作用。此问题是已知的,且于文献中,被主要地认为是高不相容度且被称为氧化应激的原因。
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出新颖的治疗有效的化合物,其对于有效治疗而言可以优选用于经口治疗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在此情况下,所述铁配合物同时应比传统使用的Fe(II)盐展现显著更少的副作用。此外,与已知的聚合物铁配合物相反,所述铁配合物应尽可能具有界定的结构(化学计量)且可通过简单合成途径制备。此目标通过开发新型的Fe(III)配合物化合物而实现。
此外,新颖的铁配合物应被设计成使得其直接经由膜吸收至肠细胞内,以便因而将其配合结合的铁直接释放至铁蛋白或转铁蛋白或以完整配合物直接到达血液循环系统。因为其性质,这些新颖配合物应几乎不会导致出现高浓度游离铁离子。因为恰恰游离铁离子导致出现ROS,其最终导致所出现的副作用。
为能符合这些要求,发明人开发出具有不太大的分子量、中度的亲脂性及最佳配合物稳定性的新颖Fe(III)配合物化合物。
本发明的描述
发明人发现具有β-酮酰胺配体的Fe(III)配合物化合物特别适合上述要求。已经能够表明,这些Fe配合物化合物展现高的铁吸收,由此可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实现快速治疗成功。特别是与铁盐相比,依据本发明的配合物展现更快速且更高的利用。此外,这些新系统具有比传统使用的铁盐显著更低的副作用,因为在此情况下不以显著程度产生游离铁离子。依据本发明的配合物几乎未展现氧化应激,因为未形成游离自由基。因此,比现有技术已知的Fe盐的情况显著更少的副作用发生于这些配合物的情况。所述配合物在各种pH值范围展现好的稳定性。所述配合物可被良好地制备,且最适于药物的配制,特别是用于口服给药。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作药物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主题因此还为用于治疗人体或动物体的方法中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使用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特别包括具有下面结构要素的化合物:
或其内消旋共振式:
其中, 在每一情况下是使游离价饱和的取代基,且箭头各自代表配位键。形式上,一个β-酮酰胺配体载有一个负电荷及铁载有一个正电荷(即,在三个β-酮酰胺配体的情况,铁形式上具有+3氧化态)。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在此β-酮酰胺配体中发生电子的非定域作用。
依据本发明,还包含其中β-酮酰胺配体形成在不同铁原子间的桥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
依据本发明,特别地,其中与铁原子的键合经由β-酮结构单元的两个氧原子发生的双齿型β-酮酰胺配体是优选的。虽然更高齿数的β-酮酰胺配体,诸如,三齿型、四齿型、五齿型,或甚至六齿型的β-酮酰胺配体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由于其高配合物稳定性(螯合物效果)而是次优选的,因为可能由于配合物稳定性太高而使铁未以足够程度在体内释放。更高齿数的β-酮酰胺配体特别是除β-酮酰胺结构的二氧原子外包含存在于,例如,如下解释的取代基基团R1至R4内的另外的配位官能团的那些。在此情况下所述官能团可为,例如,含有氧或氮的官能性基团,诸如,羟基、氨基等。
依据本发明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特别是包含具有如上所示的与一或二个不同铁原子键合的至少一个,优选双齿型的β-酮酰胺配体的配合物。
排它地包含可为相同或不同的、优选双齿型的β-酮酰胺配体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是优选的。
此外,排它地包含相同的、优选双齿型的β-酮酰胺配体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但是,依据本发明,还包括除β-酮酰胺配体外还优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诸如,二或三个)其它相同或不同的单或多齿型配体,诸如,羧酸或羧酸根配体(R-COOH或RCOO-)、醇配体(R-OH),诸如,碳水化合物配体、伯或仲氨基配体(R-NH2,R-NHR)、亚氨基配体(R=NH)、肟基配体(R=N-OH)、羟基配体(OH或H2O)、醚配体,或卤素配体,的配合物。所述配合物也可在体内分解期间中间出现,即,特别是在水溶液中,且任选地,在此情况下也以中间的配位不饱和的情况存在。
在依据本发明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一般为六(6),且配位原子一般以八面体排列存在。
此外,依据本发明还包括其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诸如,2、3或4个)铁原子的单或多核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但是,其中存在中心铁原子的单核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是优选的。
通常,1-4个铁原子及2-10个配体可存在于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中。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三个,优选双齿型的β-酮酰胺配体的单核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是优选的。
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一般以中性型式存在。但是,也包括盐状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其中,此配合物具有正或负电荷,其特别地通过药理学上相容的基本上非配位性阴离子(诸如,特别是卤离子,诸如,氯例如)或阳离子(诸如,特别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补偿。
依据本发明,铁(III)配合物化合物特别指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的那些: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选自由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和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
R2选自由氢、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卤素和氰基所组成的群组,或
R1和R2与和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氢、任选经取代的氨基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所组成的群组,或
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3至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杂原子,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a)的配体:
其中,R1和R4如上所定义,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且R1和R2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b)的配体:
其中,R4如上所定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此外,依据本发明特别优选包含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的铁(III)-配合物: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是任选经取代的烷基,
R2选自由氢、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卤素和氰基所组成的群组,或
R1和R2与和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氢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所组成的群组,或
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3至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杂原子,
或者,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a)的配体:
其中,R1和R4如上所定义,
或者,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且R1和R2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b)的配体:
其中,R4如上所定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的这些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选自由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和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优选是任选经取代的烷基,
R2选自由氢、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卤素及氰基所组成的群组,或
R1和R2与和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氢、任选经取代的氨基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所组成的群组,优选氢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或
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3至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杂原子。
在整个本发明的范畴内,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特别是对于取代基R1至R4,优选包括:
具有1至8,优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具有3至8,优选5或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被环烷基取代的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所述烷基基团可任选经取代。
上述烷基基团可任选地各自载有优选1至3个取代基。
这些取代基优选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羟基、任选经取代的 芳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芳基,任选经取代的杂芳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杂芳基,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烷氧基,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烷氧基羰基,任选经取代的酰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酰基,卤素,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卤素,任选经取代的氨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氨基,任选经取代的氨基羰基,特别是如下所定义的氨基羰基和氰基。
其中R1、R2、R3和/或R4代表经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烷基基团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是根据本发明次优选的。
卤素在此及本发明之内容中包括氟、氯、溴和碘,优选氟或氯。
在如上定义的烷基基团中,任选地,一个或多个,更优选1至3个碳原子能进一步被含有氮、氧或硫的杂类似(heteroanaloge)基团替代。这特别是意指,例如,在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1至3,更优选一(1)个亚甲基基团(-CH2-)可以被-NH-、-NR5-、-O-或-S-替代,其中,R5是如上定义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优选任选地被1至3个取代基,诸如,氟、氯、羟基、烷氧基,取代的C1-C6烷基,诸如,甲基或乙基。
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残基的例子包括:甲基基团、乙基基团、正丙基基团、异丙基基团、正丁基基团、异丁基基团、仲丁基基团、叔丁基基团、正戊基基团、异戊基基团、仲戊基基团、叔戊基基团、2-甲基丁基基团、正己基基团、1-甲基戊基基团、2-甲基戊基基团、3-甲基戊基基团、4-甲基戊基基团、1-乙基丁基基团、2-乙基丁基基团、3-乙基丁基基团、1,1-二甲基丁基基团、2,2-二甲基丁基基团、3,3-二甲基丁基基团、1-乙基-1-甲基丙基基团、正庚基基团、1-甲基己基基团、2-甲基己基基团、3-甲基己基基团、4-甲基己基基团、5-甲基己基基团、1-乙基戊基基团、2-乙基戊基基团、3-乙基戊基基团、4-乙基戊基基团、1,1-二甲基戊基基团、2,2-二甲基戊基基团、3,3-二甲基戊基基团、4,4-二甲基戊基基团、1-丙基丁基基团、正辛基基团、1-甲基庚基基团、2-甲基庚基基团、3-甲基庚基基团、4-甲基庚基基团、5-甲基庚基基团、6-甲基庚基基团、1-乙基己基基团、2-乙基己基基团、3-乙基己基基团、4-乙基己基基团、5-乙基己基基团、1,1-二甲基己基基团、2,2-二甲基己基基团、3,3-二甲基己基基团、4,4-二甲基己基基团、5,5-二甲基己基基团、1-丙基戊基基团、2-丙基戊基基团等。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那些是优选的。甲基、乙基、正丙基和正丁基是最优选的。
通过以一个或多个杂类似基团,诸如,-O-、-S-、-NH-或-N(R5)-替代而产生的烷基基团的例子优选其中一个或多个亚甲基基团(-CH2-)被-O-替代而形成醚基团的基团,诸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等。因此,烷基的定义还包括,例如,从上述烷基基团出发通过-O-替代亚甲基基团而产生的如下定义的烷氧基烷基基团。依据本发明,若烷氧基基团另外被允许作为烷基的取代基,数个醚基团也可以此方式形成(诸如,-CH2-O-CH2-OCH3-基团)。因此,依据本发明,聚醚基团由烷基的定义所涵盖。
含硫的烷基残基,特别是作为R4,的例子是:
(*=结合位置)。
具有3至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优选包括:环丙基基团、环丁基基团、环戊基基团、环己基基团、环庚基基团、环辛基基团等。环丙基基团、环丁基基团、环戊基基团和环己基基团是优选的。环烷基残基可任选地经取代,优选是被1至2个取代基,诸如,羟基,诸如,在4-羟基环己基的情况,或C1-C6-烷氧基羰基,诸如,在下列基团的情况下: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或
(*=结合位置),
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的定义还包括被上述定义的环烷基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诸如,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或环己基甲基。
依据本发明,杂环状烷基残基优选由环烷基出发通过用杂类似基团替代亚甲基而形成的那些,且包括,例如,可经由碳原子或氮原子键合且优选可具有1至3,优选2个杂原子,特别是O、N,的饱和的5或6元的杂环残基,诸如,四氢呋喃基、氮杂环丁烷-1-基、经取代的氮杂环丁烷基,诸如,3-羟基氮杂环丁烷-1-基,吡咯烷基,诸如,吡咯烷-1-基,经取代的吡咯烷基,诸如,3-羟基吡咯烷-1-基、2-羟基吡咯烷-1-基、2-甲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2-乙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2-甲氧基吡咯烷-1-基、2-乙氧基吡咯烷-1-基、3-甲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3-乙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3-甲氧基吡咯烷-1-基、3-乙氧基吡咯烷-1-基,哌啶基,诸如,哌啶-1-基、哌啶-4-基,经取代的哌啶基,诸如,4-甲基-1-哌啶基、4-羟基-1-哌啶基、4-甲氧基-1-哌啶基、4-乙氧基-1-哌啶基、4-甲氧基羰基-1-哌啶基、4-乙氧基羰基-1-哌啶基、4-羧基-1-哌啶基、4-乙酰基-1-哌啶基、4-甲酰基-1-哌啶基、1-甲基-4-哌啶基、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基、4-(二甲基氨基)-1-哌啶基、4-(二乙基氨基)-1-哌啶基、4-氨基-1-哌啶基、2-(羟甲基)-1-哌啶基、3-(羟甲基)-1-哌啶基、4-(羟甲基)-1-哌啶基、2-羟基-1-哌啶基、3-羟基-1-哌啶基、4-羟基-1-哌啶基、吗啉-4-基、经取代的吗啉基,诸如,2,6-二甲基吗啉-4-基,哌嗪基,诸如,哌嗪-1-基,经取代的哌嗪基,诸如,4-甲基哌嗪-1-基、4-乙基哌嗪-1-基、4-乙氧基羰基哌嗪-1-基、4-甲氧基羰基哌嗪-1-基,或四氢吡喃基,诸如,四氢吡喃-4-基,且其能任选地与芳香族环稠合,且其能任选地被取代,诸如,被1至2个取代基,诸如,羟基、卤素、C1-C6-烷基等取代。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基团的定义因此还包括被如上所定义的杂环基团取代的烷基基团,诸如,3-(1-哌啶基)丙基、3-吡咯 烷-1-基丙基、3-吗啉基丙基、2-吗啉基乙基、2-四氢吡喃-4-基乙基、3-四氢吡喃-4-基丙基、3-(氮杂环丁烷-1-基)丙基等。
被卤素取代且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残基的例子特别包括:
氟甲基基团、二氟甲基基团、三氟甲基基团、氯甲基基团、二氯甲基基团、三氯甲基基团、溴甲基基团、二溴甲基基团、三溴甲基基团、1-氟乙基基团、1-氯乙基基团、1-溴乙基基团、2-氟乙基基团、2-氯乙基基团、2-溴乙基基团、1,2-二氟乙基基团、1,2-二氯乙基基团、1,2-二溴乙基基团、2,2,2-三氟乙基基团、七氟乙基基团、1-氟丙基基团、1-氯丙基基团、1-溴丙基基团、2-氟丙基基团、2-氯丙基基团、2-溴丙基基团、3-氟丙基基团、3-氯丙基基团、3-溴丙基基团、1,2-二氟丙基基团、1,2-二氯丙基基团、1,2-二溴丙基基团、2,3-二氟丙基基团、2,3-二氯丙基基团、2,3-二溴丙基基团、3,3,3-三氟丙基基团、2,2,3,3,3-五氟丙基基团、2-氟丁基基团、2-氯丁基基团、2-溴丁基基团、4-氟丁基基团、4-氯丁基基团、4-溴丁基基团、4,4,4-三氟丁基基团、2,2,3,3,4,4,4-七氟丁基基团、全氟丁基基团、2-氟戊基基团、2-氯戊基基团、2-溴戊基基团、5-氟戊基基团、5-氯戊基基团、5-溴戊基基团、全氟戊基基团、2-氟己基基团、2-氯己基基团、2-溴己基基团、6-氟己基基团、6-氯己基基团、6-溴己基基团、全氟己基基团、2-氟庚基基团、2-氯庚基基团、2-溴庚基基团、7-氟庚基基团、7-氯庚基基团、7-溴庚基基团、全氟庚基基团等。
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基团的例子包括具有1至3个羟基残基的所述烷基残基,诸如,羟甲基、2-羟乙基、3-羟基丙基、4-羟基丁基、5-羟基戊基、6-羟基己基等,且其也可具有其它取代基,诸如,烷氧基羰基,或可具有杂原子,诸如,硫,例如: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结合位置),
它们还全部都是R3和/或R4的例子。
任选经取代的芳基依据本发明优选包括具有6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族烃残基(且在环芳香族环系统中无杂原子),例如:苯基、萘基、菲基和蒽基。在如上或如下解释的每一情况,前述芳香族基团任选地可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一个,取代基,特别是卤素、羟基、烷基、烷氧基。优选的芳香族基团是苯基。优选的被芳香族基团取代的烷基(芳基烷基)是苯甲基。
依据本发明的任选经取代的芳基进一步包含任选经取代的杂芳基,即,杂芳香族基团,诸如:吡啶基、吡啶基-N-氧化物、嘧啶基、 哒嗪基、吡嗪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噻唑基、噁唑基或异噁唑基、中氮茚基、吲哚基、苯并[b]噻吩基、苯并[b]呋喃基、吲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萘啶基、喹唑啉基。优选5或6元的芳香族杂环,诸如,吡啶基、吡啶基-N-氧化物、嘧啶基、哒嗪基、呋喃基和噻吩基。在如上或如下解释的每一情况,前述杂芳香族基团优选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一个,取代基,特别是卤素、羟基、烷基、烷氧基。被杂芳香族基团取代的烷基(杂芳基烷基)的优选例子是在每一情况是被杂芳香族基团取代的甲基、乙基,或丙基,诸如,噻吩基甲基、吡啶基甲基等。
依据本发明,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RO-)包括,例如,具有最高达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基团,诸如,甲氧基基团、乙氧基基团、正丙氧基基团、异丙氧基基团、正丁氧基基团、异丁氧基基团、仲丁氧基基团、叔丁氧基基团、正戊氧基基团、异戊氧基基团、仲戊氧基基团、叔戊氧基基团、2-甲基丁氧基基团、正己氧基基团、异己氧基基团、叔己氧基基团、仲己氧基基团、2-甲基戊氧基基团、3-甲基戊氧基基团、1-乙基丁氧基基团、2-乙基丁氧基基团、1,1-二甲基丁氧基基团、2,2-二甲基丁氧基基团、3,3-二甲基丁氧基基团、1-乙基-1-甲基丙氧基基团等。一甲氧基基团、乙氧基基团、正丙氧基基团、异丙氧基基团、正丁氧基基团、异丁氧基基团、仲丁氧基基团、叔丁氧基基团等是优选的。烷氧基基团可任选地被诸如如上对于烷基提及的可能取代基取代。
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等是优选的烷氧基。
因此,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RO-CO-)基团由如上定义的烷基基团形式上通过添加-OC(O)-残基形成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残基而衍生。就此而言,可参考上述烷基基团的定义。另外,任选经取代的烷氧基羰基(RO-CO-)基团由上述烷氧基基团通过添加羰基基团而衍生。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等是优选的烷氧基羰基,它们皆可如上定义的烷基基团那样取代。
依据本发明,任选经取代的氨基优选地包括:氨基(-NH2)、任选经取代的单或二烷基氨基(RHN-、(R)2N-),就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的定义而言,可参考如上的定义。此外还包括任选经取代的单或二芳基氨基残 基或混合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芳基氨基残基,就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或芳基的定义而言,可参考如上定义。所述基团包括,例如,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羟乙基氨基,诸如,2-羟乙基氨基、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甲基苯基氨基等。任选经取代的氨基进一步包括任选经取代的环状氨基,诸如,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状氨基,其能含有另外的杂原子,诸如,N、O、S,优选O。所述环状氨基基团的例子包括经由氮原子键合的所述含氮的杂环状基团,诸如,哌啶-1-基、4-羟基-哌啶-1-基、2-(甲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吡咯烷-1-基、吗啉-4-基等。
在本发明范围内,任选经取代的酰基包含脂族及芳香族的酰基,其中,脂族酰基特别是甲酰基及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羰基,有关于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的定义,可参考如上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的定义。芳香族酰基因而包含任选经取代的芳基羰基,就任选经取代的芳基的定义而言,可参考前述的任选经取代的芳基的定义。依据本发明的优选酰基基团包括,例如:甲酰基(-C(=O)H)、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和在每一情况下,它们的异构体,与苯甲酰基。酰基基团的取代基包括上述的对于烷基及芳基提及的取代基,因此,就此而言,能参考如上提及的取代基。
在本发明范畴内,任选经取代的氨基羰基可由如上定义的任选经取代的氨基通过添加羰基残基而衍生((R)2N-C(=O)-),因此,就此而言,可参考如上的任选经取代的氨基的定义。因此,例子包含氨甲酰基(H2NC(=O)-)、任选经取代的单或二烷基氨基羰基(RHNC(=O)-,(R)2NC(=O)-),其中,可参考如上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的定义。进一步包括任选经取代的单或二芳基氨基羰基残基或混合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芳基氨基羰基残基,其中就此而言可参考如上的任选经取代的烷基及芳基的定义。所述基团包括,例如,甲基氨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二乙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羰基、甲基苯基氨基羰基等。
依据本发明,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是优选的: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是烷基,其能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羟基、如上所定义的烷氧基,特别是甲氧基、乙氧基,卤素、氰基、如上所定义烷氧基羰基,特别是诸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和如上所定义的氨基羰基,特别是氨甲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或
R1是烷氧基羰基,其能以1至3个选自羟基、C1-C6-烷氧基及卤素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特别是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等,
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氢,
-烷基,其能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羟基、烷氧基、卤素、氰基和烷氧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
-卤素,诸如,氯、氟,优选氟,和
-氰基,或
R1和R2与和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诸如,环戊烷环或环己烷环,其能任选地还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且可具有另外的取代基,诸如,对于烷基提到的那些,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氢和烷基所组成的群组,其能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羟基、烷氧基、卤素、氰基、任选经取代的氨基和烷氧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且其中,烷基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O-或-S-的杂原子以替代-CH2-,和/或
R3和R4选自如上所述的任选经取代的氨基,特别是羟乙基氨基、4-吗啉基、1-哌啶基、4-羟基-1-哌啶基、哌嗪-1-基、4-甲基哌嗪-1-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R3或R4中仅一个为氢。
或者,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3至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杂原子,诸如,上述的任选 经取代的经由氮键合的杂环。
或者,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a)的配体:
其中,R1和R4如上所定义,例如,在下列化合物中所实现的:
,其中,5或6元环系统可任选地被取代,例如,被一至三个取代基,诸如,氧代基、卤素,诸如,在下列实例化合物中所示:
,其载有氧代基作为取代基,
或者,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
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且R1和R2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b)的配体:
其中,R4如上所定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通式(II)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特别优选:
其中,R1、R2、R3和R4各自如上所定义,或优选如下定义。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R1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任选地被如上所解释的C1-4-烷氧基,或被同样如上所解释的二烷基氨基羰基取代,
-C3-6-环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3-6-环烷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1-4-烷氧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羟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和
-卤素-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或
-C1-4-烷氧基羰基,优选如上所述。
特别优选地,R1是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特别是甲基、乙基、丙基,特别是正丙基,及丁基,特别是正丁基。最优选地,R1是甲基、乙基和正丁基,其能任选地被C1-6-烷氧基(诸如,甲氧基)或被二-C1-6-烷基氨基羰基(诸如,二甲基氨基羰基)取代,或R1是C1-4烷氧基羰基,特别是乙氧基羰基或甲氧基羰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氢,
-卤素,优选如上所解释,
-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3-6-环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卤素-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和
-氰基。
特别优选地,R2是氢、卤素、C1-6-烷基,或氰基,各自优选如上 所解释,更优选氢、甲基和卤素,特别是氯或氟,最优选的是氢或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R1和R2与和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可形成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诸如,特别是2个)杂原子。在此情况下,存在下式的β-酮酰胺配体:
其中,R3和R4如上或如下所述。但是,此实施方案是次优选的。
在此实施方案中,R1和R2一起优选地代表亚丙基(-CH2-CH2-CH2-)-或亚丁基(-CH2-CH2-CH2-CH2-)-基团,其中,每个亚甲基基团(-CH2-)能够被-O-、-NH-,或-NR5-替代,其中,R5是任选经取代的烷基,且其中,通过R1和R2形成的基团能进一步各自被一至三个选自羟基、C1-4-烷氧基、氨基和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例示的配体如下:
其中,R3和R4各自如上所定义,且其中,所述环可任选地载有1或2个取代基,诸如,氧代、烷基,或卤素。
在本发明中,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氢、任选经取代的氨基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所组成的群组,优选选自氢和任选经取代的烷基,每一情况下如上所定义。
或者,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任选经取代的3至6元环,其能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杂原子,每一情况下如上所定义。
优选地,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如下所组成的群组:
-氢和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基团,诸如,选自:
-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二(C1-6-烷基)氨基-C1-6-烷基,诸如,二甲基-或二乙基氨基-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述,
-二(C1-6-烷基)氨基羰基-C1-6-烷基,诸如,氨基羰基-C1-6-烷基,或二甲基-或二乙基氨基羰基-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述,
-C3-6-环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3-6-环烷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1-4-烷氧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C1-3-烷氧基羰基-C3-6-环烷基,优选如上所述,
-C1-3-烷氧基羰基-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羟基-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和
-卤素-C1-4-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
其中,任选地还可以多个取代基同时存在于烷基,诸如,羟基及C1-3-烷氧基羰基,或多个羟基基团,诸如,2至3个羟基基团,
C3-6-环烷基还包括C3-6-杂环基,且
其中,任选地-CH2-可被-S-替换,
在每一情况下如上所解释,或
R3和R4一起形成亚乙基(-CH2-CH2-)、亚丙基(-CH2-CH2-CH2-)、亚异丙基(-CH2-CH(CH3)-)、亚丁基(-CH2-CH2-CH2-CH2-)、亚异丁基、亚戊基(-CH2-CH2-CH2-CH2-CH2-)-,或亚异戊基基团,其中,在每一情况下,亚甲基基团(-CH2-)能够被-O-、-NH-,或-NR5-替代,其中,R5是任选经取代的烷基,且其中,通过R3和R4形成的基团能进一步各自被一至三个选自羟基、C1-4-烷氧基、氨基(-NH2)和单-或二(C1-4-烷基)氨基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取代基取代。此意指在此情况的R3和R4形成任选经取代的含氮的5至6元的杂环,所述杂环如上所述或如下所提到。
特别优选地,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选自
-氢,
-如上所解释的C1-6-烷基,优选是甲基、乙基、丙基,特别是正丙基,丁基,特别是正丁基,戊基,特别是正戊基,及己基,特别是正己基,和
-如上所解释的羟基-C1-4-烷基,且优选羟甲基、羟乙基,
-C1-3-烷氧基羰基-C1-6-烷基,优选如上所解释,且优选甲氧基羰基、 乙氧基羰基,
-C1-4-烷氧基-C1-4-烷基,如上所解释。
此外,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R3和R4一起形成亚戊基(-CH2-CH2-CH2-CH2-CH2-)-基团,其中,每个亚甲基基团(-CH2-)能够被-O-、-NH-,或-NR5-(如上所定义)替代,且其能各自地被选自羟基、C1-4-烷氧基、氨基(-NH2)及单或二(C1-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取代。由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产生的基团的例子是,例如,上述经由氮键合的杂环,其能任选地具有1至3个,如1或2个杂原子,特别是诸如O、N,诸如,氮杂环丁烷-1-基、经取代的氮杂环丁基,诸如,3-羟基氮杂环丁烷-1-基,吡咯烷基,诸如,吡咯烷-1-基,经取代的吡咯烷基,诸如,3-羟基吡咯烷-1-基、2-羟基吡咯烷-1-基、2-甲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2-乙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2-甲氧基吡咯烷-1-基、2-乙氧基吡咯烷-1-基、3-甲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3-乙氧基羰基吡咯烷-1-基、3-甲氧基吡咯烷-1-基、3-乙氧基吡咯烷-1-基,哌啶基,诸如,哌啶-1-基,经取代的哌啶基,诸如,4-甲基-1-哌啶基、4-羟基-1-哌啶基、4-甲氧基-1-哌啶基、4-乙氧基-1-哌啶基、4-甲氧基羰基-1-哌啶基、4-乙氧基羰基-1-哌啶基、4-羧基-1-哌啶基、4-乙酰基-1-哌啶基、4-甲酰基-1-哌啶基、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基、4-(二甲基氨基)-1-哌啶基、4-(二乙基氨基)-1-哌啶基、4-氨基-1-哌啶基、2-(羟甲基)-1-哌啶基、3-(羟甲基)-1-哌啶基、4-(羟甲基)-1-哌啶基、2-羟基-1-哌啶基、3-羟基-1-哌啶基,吗啉-4-基,经取代的吗啉基,诸如,2,6-二甲基吗啉-4-基,哌嗪基,诸如,哌嗪-1-基,经取代的哌嗪基,诸如,4-甲基-哌嗪-1-基、4-乙基哌嗪-1-基、4-乙氧基羰基哌嗪-1-基、4-甲氧基羰基哌嗪-1-基。
特别优选哌啶-1-基、哌嗪-1-基、吗啉-4-基,其能任选地被取代,诸如被羟基取代,诸如,4-羟基-哌啶-1-基。更优选4-羟基-哌啶-1-基及哌啶-1-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次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a)的β-酮酰胺:
其中,R1和R4如上所定义。所述配体的例子是其中R2和R3一起形成亚乙基(-CH2-CH2-)-或亚丙基(-CH2-CH2-CH2-)-基团的化合物:
此类型的配体是描述于,例如,Korte等人,Chemische Berichte,95,2424及Wamhoff等人,Liebigs Ann.Chem.715,23-34(1968)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同样次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2和R3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且R1和R2一起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经取代的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b)的β-酮酰胺:
其中,R4如上所定义。
所述配体的例子包括: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依据本发明的配体
衍生自相对应的β-酮酰胺化合物:
其中,众所周知地,具有酮-烯醇互变异构性:
共振形式(mesomeren Grenzform)A及C在分析上不可区分。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在每一情况下,包括所有形式,但在本发明的范畴内,配体一般仅以酮形式绘制。
配体形式上由相对应的β-酮酰胺化合物通过分离出一个质子而产生。
因此,形式上载有单个负电荷。此外,对在本发明范畴内的铁配合物,总是仅描述两个局部化的共振式之一:
其中由于酰胺的氧原子处的较低电子密度,而预期共振式C应占优势。如上所述,共振式A及C的分析区别是不可能的。
用在本发明的β-酮酰胺配体的例子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特别是具有通式(II)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可以以各种异构体形式存在。异构体形式包括,例如,区别在于配体彼此位置的位置异构体,包括彼此具有像图像/镜像关系的所谓的光学异构体。若存在非对称性的碳原子,配体还可以彼此具有像图像/镜像关系的光学异构体形式存在,且包括纯的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特别是外消旋物。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对映异构纯配体可通过光学拆分方法获得,诸如,与手性试剂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分离非对映异构体及释放对映异构体。
此外,特别地,下列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发明中,于“1-6C”或“C1-6”中的数字1-6,或于“1-4C”或“C1-4”中的数字“1-4”等在每一情况是指其后烃残基名称的碳原子数)。
R1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1-6C-烷基,(即,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3-6C-环烷基,
-3-6C-环烷基-1-4C-烷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
-羟基-1-4C-烷基,
-氟-1-4C-烷基;
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3-6C-环烷基,
-氟-1-4C-烷基,
-卤素,
-氰基;
或者,R1和R2一起形成亚丙基(-CH2-CH2-CH2)、亚丁基(-CH2-CH2-CH2-CH2-)、氮杂亚丁基,或氧杂亚丁基基团;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3-6C-环烷基,
-3-6C-环烷基-1-4C-烷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
-1-3C-烷氧基-羰基-1-6C-烷基,
-羟基-1-4C-烷基,
-氟-1-4C-烷基;
或者,R3和R4一起形成亚乙基(-CH2-CH2-)、亚丙基(-CH2-CH2-CH2-)、羟基亚丙基,优选2-羟基亚丙基,3-甲基亚丙基、亚丁基(-CH2-CH2-CH2-CH2-)、2-羟基亚丁基、2-甲氧基亚丁基、亚异丁基、亚戊基(-CH2-CH2-CH2-CH2-CH2-)、羟基亚戊基,优选3-羟基亚戊基,甲氧基亚戊基,优选3-甲氧基亚戊基,乙氧基亚戊基,优选3-乙氧基亚戊基,丙氧基亚戊基,优选3-丙氧基亚戊基,异丙氧基亚戊基,优选3-异丙氧基亚戊基,环丙氧基亚戊基,优选3-环丙氧基亚戊基,氮杂亚戊基,特别是-CH2-CH2-NH-CH2-CH2-,或氧杂亚戊基基团,特别是 -CH2-CH2-O-CH2-CH2-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优选地,前述取代基基团如下所述定义:
1-6C-烷基优选包括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基团。其例子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异己基和新己基。
3-6C-环烷基优选包括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诸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
3-6C-环烷基-1-4C-烷基优选包括被如上所述的3-6C-环烷基基团取代的如上所述的1-6C-烷基基团。其例子可为环丙基甲基、环戊基甲基和环己基甲基基团。
1-3C-烷氧基-羰基-1-6C-烷基,优选包括如上所述的1-6C-烷基基团,其与和1-3C烷氧基基团而作为羧酸酯存在的羰基基团连接。其例子可为甲氧基羰基甲基、乙氧基羰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基、乙氧基羰基乙基和异丙氧基羰基甲基。
1-4C-烷氧基优选包括其中一氧原子与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链连接的1-4C-烷氧基基团。此基团的例子可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异丁氧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优选包括与如上所述的1-4C-烷基基团连接的如上所述的1-4C-烷氧基基团。此基团的例子可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丙基、甲氧基丙基、异丁氧基甲基。
羟基-1-4C-烷基包括被羟基基团取代的如上所述的1-4C-烷基基团。其例子可为羟乙基、羟基丁基和羟基异丙基。
氟-1-4C-烷基包括被一至三个氟原子取代的如上所述的1-4C-烷基基团。其例子可为三氟甲基及三氟乙基。
卤素表示F、Cl、Br、I。
所述基团及残基还可含有手性中心。在此情况下,则所有可能的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及纯对映异构体均被涵盖。
特别优选地:
R1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1-6C-烷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
-羟基-1-4C-烷基;
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
-1-3C-烷氧基-羰基-1-6C-烷基,
-羟基-1-4C-烷基;
或R3和R4一起形成亚丁基(-CH2-CH2-CH2-CH2-)、亚戊基(-CH2-CH2-CH2-CH2-CH2-)、羟基亚戊基、氮杂亚戊基或氧杂亚戊基基团。
特别优选地:
R1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1-6C-烷基;
-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H,
-1-6C-烷基,
-1-4C-烷氧基-1-4C-烷基,
-1-3C-烷氧基-羰基-1-6C-烷基,
-羟基-1-4C-烷基;
或R3和R4一起形成亚戊基(-CH2-CH2-CH2-CH2-CH2-)、羟基亚戊基,优选3-羟基亚戊基或氧杂亚戊基基团,如上所述。
特别优选的通式(II)的配合物描述于实施例中。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制备依据本发明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β-酮酰胺与铁(III)盐反应。
β-酮酰胺特别包括具有化学式(III)的那些:
其中,R1至R4如上所定义。
适合铁(III)盐的例子包括:氯化铁(III)、乙酸铁(III)、硫酸铁(III)、硝酸铁(III)和乙酰丙酮酸铁(III),其中,氯化铁(III)是优选的。
另一优选方法显示于下面的图式中:
其中,R1至R4如上定义,X是阴离子,诸如,卤离子,诸如,氯离子,羧酸根,诸如,乙酸根,硫酸根、硝酸根和乙酰丙酮酸根,和碱是常规的有机或无机碱。
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3-5当量的配体(III),使用适合的铁(III)盐(IV)(在此情况下,Fe(III)氯化物、Fe(III)乙酸盐、Fe(III)硫酸盐和Fe(III)乙酰丙酮酸盐特别适合),是在标准条件下反应形成相对应的通式(II)的配合物。在此情况下,合成是在对于配合物形成最优的pH条件下进行的。最优选pH值通过添加碱(V)调节;在此情况下,使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甲醇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或甲醇钾特别适合。
用于制备所述配合物所需的配体(III)可购得或依据下列合成路径制备。为了此目的,使用两种不同合成路径。对于通式R1=甲基,R2=H的配体,可购得的二酮(3)于标准条件下与相对应的胺(4)反应形成通式 (III)的配体。
对于通式(III)的其它配体,适当的酮酯(5)于标准条件下与相对应的胺(6)反应。
其中,R1至R4各自如上所定义。
其中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形式上载有正电荷的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例如,具有适合阴离子的盐类,诸如,羧酸盐、磺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磷酸盐、酒石酸盐、甲烷磺酸盐、羟基乙烷磺酸盐、甘氨酸盐、马来酸盐、丙酸盐、富马酸盐、甲苯磺酸盐、苯磺酸盐、三氟乙酸盐、萘二磺酸盐-1,5、水杨酸盐、苯甲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3-羟基-2-萘酸-2的盐类、柠檬酸盐和乙酸盐。
其中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形式上载有负电荷的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例如,具有适合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碱的盐类,诸如,具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诸如,NaOH、KOH、Ca(OH)2、Mg(OH)2等,胺化合物,诸如,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基二异丙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葡萄胺、二环己胺、二甲基氨基乙醇、普鲁卡因、二苯甲基胺、N-甲基吗啉、精氨酸、赖氨酸、乙二胺、N-甲基哌啶、2-氨基-2-甲基-丙醇-(1)、2-氨基-2-甲基-丙二醇-(1,3)、2-氨基-2-羟基-甲基-丙二醇-(1,3)(TRIS)等的盐类。
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水溶性或于生理盐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及由此的可能功效一般可通过盐的形成而显著影响,特别是通过对反离子的选择而显著影响。
优选地,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构成中性配合物。
有利的药理功效:
惊人地,发明人发现为本发明主题且特别以结构通式(II)表示的铁(III)-β-酮酰胺配合物化合物是稳定的生物可利用的铁配合物且是适于作为用以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和缺铁性贫血及伴随的症状的药物。
含有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物适用于人类及动物医学中使用。
依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因此亦适于制备治疗罹患缺铁性贫血症状的患者的药物,此症状为诸如:疲劳、倦怠、精力不集中、低认知效率、难以找到正确词语、健忘、不自然苍白、易怒、心率加速(心动过速)、舌痛或舌头肿胀、脾肿大、孕妇偏食(异食癖)、头痛、食欲不振、增加的易感染性或抑郁情绪。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铁(III)配合物化合物是适于治疗孕妇的缺铁性贫血、儿童及青少年的潜在性缺铁性贫血、胃肠道异常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由于失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诸如,胃肠道出血(例如,由于溃疡、癌症、痔疮、发炎性疾病、服用乙酰基水杨酸),经期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受伤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由于口炎性腹泻的缺铁性贫血、由于降低饮食铁吸收的缺铁性贫血,特别是挑食的儿童及青少年,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免疫缺陷、缺铁性贫血造成的脑部功能受损、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多动腿综合征、癌症时的缺铁性贫血、化疗触发的缺铁性贫血、发炎触发的缺铁性贫血(AI)、充血性心功能不全(CHF;充血性心脏衰竭)时的缺铁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第3-5期(CDK 3-5;慢性肾机能不全第3-5期)时的缺铁性贫血、慢性发炎触发的缺铁性贫血(ACD)、风湿性关节炎(RA;类风湿性关节炎)时的缺铁性贫血、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时的缺铁性贫血和炎性肠病(IBD)时的缺铁性贫血。
给药可于数个月期间发生至铁状态改善为止,其通过,例如,患者的血红素量、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值反映,或至缺铁性贫血所影响的健康状态合意地改善为止。
依据本发明的制备物可由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服用。
依据本发明的施用化合物在此情况可经口与经静脉给药。口服给药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与进一步活性成分或药物的组合可以特别地用于生产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的药物,例如孕妇的缺铁性贫血症,儿童和青少年的潜伏的缺铁性贫血症,由 于胃肠异常的缺铁性贫血症,由于失血的缺铁性贫血症,例如由于胃肠出血(例如由于溃疡,癌瘤,痔,炎性病症,乙酰水杨酸的获取),月经,损伤,由于口炎性腹泻(啖性腹泄)的缺铁性贫血症,由于通过食品的铁吸收减少的缺铁性贫血症,由于通过食品的铁吸收减少的缺铁性贫血症,特别地在偏食儿童和青少年的情况下,由于缺铁性贫血症的免疫缺陷,由于缺铁性贫血症的脑部官能损伤,多动腿综合征。
根据本发明的用途产生了铁、血红蛋白、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值的改进,特别地在青少年和儿童中,也在成人中,其伴随短期记忆测试(STM)的改进,中长期记忆测试(LTM)的改进,在Raven累进矩阵中的改进,在维-贝二氏智力量表中的改进(WAIS)和/或在情绪系数中的改进(Baron EQ-i,YV测试;青年版本),或伴随嗜中性白细胞水平的改进,抗体水平和/或淋巴细胞官能的改进。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药学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是对应于式(II)的化合物,和任选地一种或多种额外的药学活性化合物和任选地一种或多种药理学地可接受的载体和/或助剂和/或溶剂。
这些是常规的药学载体,助剂或溶剂。所述药学组合物适合例如用于静脉内,腹腔内,肌内,阴道内,颊内,经皮,皮下,粘膜皮肤,口服,直肠,透皮,局部,皮内,胃内或皮内施用且存在形式例如是药丸,片剂,肠包衣片剂,膜片剂,层片剂,用于口服的延迟释放制剂,皮下或皮肤给药(特别是作为硬膏剂),贮库制剂,糖锭,阴道栓,凝胶,软膏剂,糖浆剂,颗粒,栓剂,乳液,分散体,微胶囊,微制剂,纳米制剂,脂质体制剂,胶囊,肠包衣胶囊,粉末,吸入粉末,微晶制剂,吸入喷雾,粉末剂,滴剂,滴鼻剂,鼻喷雾剂,气雾剂,安瓿剂,溶液,果汁,悬浮液,输注液或注射溶液,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学组合物优选口服和/或肠道外,特别地静脉内施加。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存在于药学组合物中,该组合物的形式为药丸,片剂,肠包衣片剂,膜片剂,层片剂,用于口服的延迟释放制剂,贮库制剂,糖锭,颗粒,乳液,分散体,微胶囊,微制剂,纳米制剂,脂质体制剂,胶囊,肠包衣胶囊,粉末,微晶制剂,粉末,滴剂,安瓿剂,溶液,悬浮液,输注液或注射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在药学组合物中给药,该组合物可以包含通常用于药学目的,特别地用于固体药物制剂的类型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载体和/或助剂,例如赋形剂(例如蔗糖,淀粉,甘露醇,山梨糖醇,乳糖,葡萄糖,纤维素,滑石,磷酸钙,碳酸钙),粘合剂(例如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丙基吡咯烷酮,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二醇,蔗糖,淀粉),崩解剂(例如淀粉,水解淀粉,羧甲纤维素,羧甲纤维素的钙盐,羟丙基淀粉,二醇淀粉钠 碳酸氢钠,磷酸钙,柠檬酸钙),润滑剂或润滑性试剂(例如硬脂酸镁,滑石,月桂硫酸钠),香料(例如柠檬酸,薄荷醇,甘氨酸,橙粉),防腐剂(例如苯甲酸钠,亚硫酸氢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稳定剂(例如柠檬酸,柠檬酸钠,乙酸和来自Titriplex系列的多羧酸,例如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悬浮剂(例如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铝),分散剂,稀释剂(例如水,有机溶剂),蜂蜡,可可脂,聚乙二醇,白凡士林,等等。
液体药物制剂例如溶液,悬浮液和凝胶通常包含液体载体例如水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溶剂。另外,这种类型的液体制剂还可包含pH-调节剂,乳化剂或分散剂,缓冲剂,防腐剂,润湿剂,胶凝剂(例如甲基纤维素),着色剂和/或香料。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等渗的,换言之它们可以具有与血液相同的渗透压。组合物的等渗性可以通过使用氯化钠或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试剂,例如葡萄糖,麦芽糖,硼酸,酒石酸钠,丙二醇或其它无机或有机可溶性物质来调节。该液体组合物的粘度可以使用药学上可接受的增稠剂例如甲基纤维素调节。其他适合的增稠剂包括,例如,黄原胶,羧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等等。优选的增稠剂的浓度将取决于所选择的试剂。药用可接受的防腐剂可以用于增加该液体组合物的稳定性。苯甲醇可以是合适的,尽管还可以使用许多防腐剂,包括,例如,对羟苯甲酸酯,硫柳汞,氯丁醇或苯扎氯铵。
活性成分的给药单位剂量可以为,例如,0.001毫克/千克-500毫克/千克体重,例如每天至多1-4次。可以根据年龄,重量,患者状态,疾病严重程度或给药方式增加或减少剂量。
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更详细地例示。所述实施例仅构成例示, 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将所述具体实施例扩展至要求保护的其它化合物。实施例的名称的命名使用计算机程序ACD/Name第12版定义并确定。
起始化合物:
实施例中使用的起始化合物如下所述获得。
A.N,N-二乙基-3-氧代丁酰胺
可购得:Fluka 00405
B.N,N-二乙基-3-氧代丁酰胺
可购得:Aldrich 165093
C.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
可购得:Aldrich 407054
D.N-甲基-3-氧代丁酰胺
可购得:Acros 25544
E.2-氯-N-甲基-3-氧代丁酰胺
可购得:Aurora Fine Chemicals Ltd.Kafd-00164
F.1-(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100毫升的叔丁基-甲基醚中的25克(0.294摩尔)哌啶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的叔丁基-甲基醚中的26.25克(0.310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1℃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 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真空下蒸馏。以淡黄色液体获得49.55克的产物。
IR(本体(in Substanz),cm-1):3001,2936,2856,1719,1631,1584,1486,1441,1389,1355,1302,1255,1219,1159,1137。
元素分析:C 63.51;H 8.94;N 8.36。
LC-MS:170(M+H),192(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5(4H),3.3(2H),2.2(3H),1.6(2H),1.5(4H)。
G.N,N-双-(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
在0℃,于100毫升MeOH中的52.53克(0.50摩尔)二乙醇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100毫升MeOH中的40.00克(0.48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淡黄色油获得81.32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81,2941,2885,1718,1626,1481,1432,1361,1312,1212,1053。
元素分析:C 50.62;H 8.05;N 7.28。
1H-NMR(CDCl3,400MHz):δ[ppm]=2.2(3H),3.5(4H),3.7(6H),4.15(1H),4.35(1H)。
H.N-丁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
在0℃,14.1毫升(0.12摩尔)的N-正丁基甲基胺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500毫升MeOH内的10.00克(0.12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搅拌6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淡黄色油获得11.61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58,2932,2873,1721,1635,1593,1493,1381,1358,1307,1228,1209,1144。
LC-MS:172(M+H)。
1H-NMR(CDCl3,400MHz):δ[ppm]=0.9(3H),1.3(2H),1.5(2H), 1.9(1H),2.2(2H),2.9(3H),3.2(1H),3.3(1H),3.5(1H)。
I.1-(4-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0℃,于50毫升MeOH中的25.30克(0.25摩尔)4-羟基-哌啶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50毫升MeOH中的20.00克(0.24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获得42.54克(96%产率)的淡黄色油。
IR(本体,cm-1):3401,2928,2869,1717,1617,1448,1360,1307,1268,1206,1158,1074,1026。
CHN元素分析:C 57.98;H 8.69;N 7.32。
LC-MS:186(M+H)。
1H-NMR(CDCl3,400MHz):δ[ppm]=1.5(2H),1.8(2H),2.2(3H),3.2(2H),3.6(3H),3.9(2H)。
J.3-氧代-N,N-二丙基丁酰胺
在0℃,27.80克(0.28摩尔)N,N-二正丙基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100毫升MeOH中的20.00克(0.24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搅拌3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以淡黄色油获得38.05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64,2934,2876,1721,1634,1589,1490,1456,1430,1392,1381,1359,1301,12444,1101。
元素分析:C 64.28;H 10.17;N 7.36。
1H-NMR(CDCl3,400MHz):δ[ppm]=0.9(6H),1.6(4H),1.9(1H),2.3(2H),3.1(2H),3.3(2H),3.5(2H)。
K.N-己基-3-氧代丁酰胺
在0℃,27.83克(0.28摩尔)N-正己基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100 毫升MeOH中的20.00克(0.24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搅拌4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获得的固体容纳在200毫升的正己烷内,过滤,且于真空下干燥过夜。以白色固体获得22.53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272,3098,2956,2921,2872,2853,1728,1709,1644,1563,1467,1419,1363,1347,1336,1190,1167。
元素分析:C 64.85;H 10.28;N 7.62。
1H-NMR(CDCl3,400MHz):δ[ppm]=0.9(3H),1.3(6H),1.5(2H),2.2(3H),3.2(2H),3.4(2H),6.9(1H)。
L.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乙酯
(3-氧代-丁酰氨基)乙酸乙酯)
于250毫升甲苯内的20.00克(0.24摩尔)双烯酮的溶液于0℃以滴加方式添加至33.21克(0.24摩尔)甘氨酸乙基酯盐酸盐(氨基乙酸乙基酯盐酸盐)的溶液。然后,添加40.00克(0.48摩尔)NaHCO3,且反应混合物于室温进一步搅拌过夜。因为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获得的固体容纳在100毫升的乙醚内,搅拌一小段时间,过滤,且于真空下干燥过夜。以白色固体获得40.00克(0.21摩尔,89%产率)的产物。
IR(本体,cm-1):3346,1750,1708,1669,1538,1399,1360,1320,1278,1198,1165,1024。
元素分析:C 51.57;H 7.05;N 7.55。
LC-MS:210(M+Na),188(M+H)。
1H-NMR(CDCl3,400MHz):δ[ppm]=1.2(3H),2.2(3H),3.4(2H),4.0(2H),4.2(2H),7.4(1H)。
M.3-氧代庚酰胺
0.4摩尔(63.7毫升)3-氧代-庚酸甲基酯及400毫升的7N氨溶液于100℃于压力反应器内搅拌3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上蒸馏出, 粗产物容纳在200毫升的水及40毫升的乙醇内,且用40毫升的32%HCl调整至约pH 3。反应混合物加热至90℃持续4小时,然后,重新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容纳在600毫升二氯甲烷内,和用100毫升的水清洗3次。有机相被蒸馏出,且粗产物自100毫升甲苯重结晶。产物被过滤,且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获得3.5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368,3178,2956,2932,2872,1703,1651,1619,1466,1439,1408,1376,1345,1306,1221,1183,1125,1058,716,663。
元素分析:C 58.38;H 9.12;N 9.90。
LC-MS:144(M+H)。
1H-NMR(DMSO-d6,400MHz):δ[ppm]=14.5(s,1H),7.45(s,1H),7.01(s,1H),4.92(s,1H),2.06(t,2H),1.47-1.38(m,3H),1.31-1.18(m,2H),0.88-0.81(m,3H);酮互变异构体(86%),δ=7.45(s,1H),7.01(s,1H),3.23(s,2H),2.49(t,2H),1.47-1.38(m,2H),1.31-1.18(m,2H),0.88-0.81(m,3H)。
N.N-甲基-3-氧代庚酰胺
0.378摩尔(60.2毫升)3-氧代-庚酸甲基酯、400毫升于乙醇中的33%甲胺溶液和40毫升的水在具有回流冷凝器的圆底烧瓶内于80℃搅拌48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粗产物容纳在200毫升的水及40毫升的乙醇内,和用40毫升32%HCl调整至约pH 3。反应混合物加热至90℃持续24小时,然后,再次于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燥。粗产物用150毫升甲苯加热回流,热过滤,且将滤液冷却。产物被过滤,且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获得5.9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368,3178,2956,2932,2872,1703,1651,1619,1466,1439,1408,1376,1345,1306,1221,1183,1125,1058,716,663。
元素分析:C 60.22;H 9.69;N 8.75。
1H-NMR(DMSO-d6,400MHz):δ[ppm]=酮互变异构体(约90%),烯醇互变异构体*(约10%),=8.21*/7.81*(m,1H),7.94(s,1H),6.12*/4.91*(s,1H),3.25(s,2H),2.69*/2.61*(d,3H),2.57(d,3H),2.50-2.46(m,2H),2.06*(t,2H),1.45-1.38(m,2H),1.31-1.18(m,2H),0.88-0.81(m,3H)
(*烯醇互变异构体可以酰胺键的E/Z异构体存在)
O.N,N-二甲基-3-氧代庚酰胺
0.632摩尔(100毫升)-3-氧代庚酸甲酯(3-氧代-庚酸甲基酯)及227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1.26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4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粗产物容纳在40毫升的水,30毫升的32%HCl及40毫升的乙醇内,且于100℃搅拌24小时。混合物再次通过蒸发浓缩至干燥,再次容纳在300毫升的乙酸乙酯内,并且过滤,然后,溶剂于旋转蒸发仪蒸馏。26克的粗产物于500克硅胶60纯化(洗脱剂:乙酸乙酯∶己烷1∶1,流速:50毫升/分钟,级分大小:100毫升,产物:级分20-35),产物是以易移动油形式获得的。获得17.8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7,2932,2873,1717,1639,1597,1501,1465,1396,1366,1302,1262,1197,1142,1058,933,776,726,692,645,612。
元素分析:C 62.12;H 9.965;N 8.17。
1H-NMR(DMSO-d6,400MHz):δ[ppm]=烯醇互变异构体(28%),δ=15.1(s,1H),5.32(s,1H),3.3-2.4(m,6H),2.13(t,2H),1.51-1.39(m,2H),1.34-1.18(m,2H),0.89-0.82(m,3H);酮互变异构体(72%),δ=3.57(s,2H),2.88(s,3H),2.80(s,3H),2.50-2.48(m,2H),1.51-1.39(m,2H),1.34-1.18(m,2H),0.89-0.82(m,3H)。
P.3-氧代戊酰胺
0.8摩尔(100毫升)3-氧代戊酸甲酯(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220毫升的于甲醇内的7N氨溶液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4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粗产物容纳在100毫升乙醇内,并且过滤。滤液被浓缩,残留物溶于40毫升的乙醚中,且于+5℃静置2天。以细针状物结晶的产物被过滤出,且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获得7.10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370,3177,2974,2937,2878,1705,1651,1620, 1440,1384,1355,1301,1268,1189,1109,1043,999,911,863,804,740,659。
元素分析:C 51.48;H 7.924;N 12.28。
1H-NMR(DMSO-d6,400MHz):δ[ppm]=烯醇互变异构体(12%),δ=14.5(s,1H),7.45(s,1H),7.01(s,1H),4.93(s,1H),2.09(q,2H),1.00(t,3H);酮互变异构体(88%),δ=7.45(s,1H),7.01(s,1H),3.24(s,2H),2.5(q重迭,2H),0.90(t,3H)。
Q.N,N-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
0.8摩尔(100毫升)3-氧代戊酸甲酯(3-氧代-戊酸甲酯)及250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1.4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4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粗产物容纳在40毫升的水、30毫升的32%HCl及40毫升的乙醇内,且于100℃搅拌24小时。混合物再次通过蒸发浓缩至干燥,再次容纳在300毫升乙酸乙酯内,并且过滤。滤液通过蒸发浓缩至干燥,且产物在油泵真空下完全干燥。获得25.8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76,2939,1717,1637,1500,1459,1396,1376,1357,1298,1262,1198,1142,1107,1055,967,912,775,647,611。
元素分析:C 54.78;H 8.724;N 9.20。
1H-NMR(DMSO-d6,400MHz):δ[ppm]=烯醇互变异构体(12%),δ=15.1(s,1H),5.31(s,1H),2.89(s,3H),2.81(s,3H),2.15(q,2H),1.04(t,3H);酮互变异构体(87%),δ=3.57(s,2H),2.89(s,3H),2.81(s,3H),2.49(q,2H),0.91(t,3H)。
R.3-氧代-2-(哌啶-1-基羰基)丁腈
在氮气氛下,45.6克(0.30摩尔)的1-氰基乙酰基哌啶预先置于800毫升的THF(干燥)内。添加18.7克(0.47摩尔)的NaH(60%矿物油悬浮液),使得内部温度不超过10℃(以冰/NaCl浴冷却)。其后于0-10℃继续搅拌 30分钟。20毫升(0.28摩尔)乙酰氯以使得内部温度不超过10℃的方式计量添加。反应混合物其后于45℃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缓慢添加40毫升的乙酸,反应混合物置于2.0升的冰水,且计量添加50毫升的HCl(20%m/m)。混合物与500毫升甲苯摇动,有机相被分离,于120克的Na2SO4干燥,并且过滤。溶液于旋转蒸发仪于40℃/80毫巴浓缩直至形成油,和用冰及食盐混合物冷却。沉淀固体被过滤,以50毫升的冷甲苯清洗,且于50℃/<100毫巴干燥至少15小时。以固体形式获得35.1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009,2943,2863,2206,2147,1763,1659,1573,1483,1455,1275,1229,1131,1022,969。
元素分析:C 60.22;H 9.69;N 8.75。
1H-NMR(CDCl3,400MHz):δ[ppm]=1.56-1.67(m,6H),2.27(s,3H),3.66(t,4H),17.17(br.s,1H)。
S.N-丁基-3-氧代丁酰胺
14.64克(0.2摩尔)的正丁胺及200毫克的DMAP预先提供于60毫升THP(干燥)内,且16.8克(0.2摩尔)的双烯酮在-5至5℃计量添加。然后,反应混合物于20-25℃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于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于50℃/<100毫巴干燥至少15小时。获得16.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271,3097,2959,2928,2867,1714,1644,1561,1459,1421,1357,1227,1163,1000,968,759,724,656,619。
1H-NMR(CDCl3,400MHz):δ[ppm]=0.86-0.94(m,3H),1.26-1.71(m,4H),2.23(s,3H),3.23(q,2H),3.36(s,2H),7.00(br.s,1H)。
T.N,N-二丁基-3-氧代丁酰胺
16.8克(0.20摩尔)的双烯酮在氮气下预先提供于60毫升的THF,且溶液通过冰/NaCl混合物冷却至约-10℃。然后,25.6克(0.20摩尔)的二正丁胺以使得内部温度不超过0℃的方式计量添加。反应混合物于-10至0℃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于20-25℃继续搅拌2小时。反应混合物的溶剂于旋转蒸发仪于50℃/<100毫巴蒸馏出。45.9克的产物以油形式 获得。
每10克的此粗产物被添加到200克的硅胶,且用2升的乙酸乙酯/正己烷(2∶1v/v)洗提。洗出液于旋转蒸发仪于50℃/<100毫巴浓缩形成油,且于高真空下于20-25℃进一步干燥至少15小时。以油形式获得31.5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58,2932,2873,1722,1635,1590,1490,1458,1431,1392,1372,1292,1226,1144,1113,1037,1007,931,774,732,683。
1H-NMR(CDCl3,400MHz):δ[ppm]/酮互变异构体δ=0.87-0.92(m,3H),1.25-1.31(m,2H),1.47-1.50(m,2H),2.23(s,3H),3.26-3.30(m,2H),3.45(s,2H);烯醇互变异构体δ=0.87-0.92(m,3H),1.25-1.31(m,2H),1.47-1.50(m,2H),1.91(m,3H),3.13-3.17(m,2H),5.00(s,1H),14.95(br.s,1H)。
U.(未分配)
V.N,N-二丁基-3-氧代戊酰胺
0.16摩尔(20毫升)的3-氧代戊酸甲酯(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0.415摩尔(70毫升)的二丁胺于130℃搅拌3小时,其中,形成的甲醇经由蒸馏桥移除。其后,过量的二丁胺在旋转蒸发仪蒸馏出,粗产物被容纳在40毫升的水及90毫升的乙醇,和用3毫升的20%HCl调整至pH 3,且于50℃搅拌1小时。混合物再次蒸发至干燥,再次容纳在200毫升的乙酸乙酯,和用100毫升的水清洗3次。有机相用Na2SO4干燥,且于过滤后,在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至干燥。干燥后,获得31.8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9,2933,2874,1721,1631,1589,1490,1458,1429,1393,1374,1320,1292,1250,1223,1188,1144,1111,1061,940,914,800,775,732,689,635。
CHN-元素分析:C,68.22;H,11.336;N,6.51。
LC-MS:M+H+228.5;M+Na+250.5。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40%),δ=15.1(s,1H),5.31(s,1H),2.89(s,3H),2.81(s,3H),2.15(q,2H),1.04(t,3H);酮- 互变异构体(60%),δ=3.57(s,2H),2.89(s,3H),2.81(s,3H),2.49(q,2H),0.91(t,3H)。
W.2-氟-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
0.2摩尔(25毫升)的2-氟乙酰乙酸乙酯及107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大约0.6摩尔的二甲胺)于70℃搅拌3小时。反应混合物蒸发至干燥,且27克的粗产物在350克的硅胶上用乙酸乙酯/甲醇9/1进行色谱法。获得13.4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42,1729,1650,1501,1403,1358,1260,1217,1176,1151,1072,962,829,705,681,632,611。
CHN-元素分析:C,47.99;H,6.70;N,9.05。
LC-MS:M+H+148.2;M+Na+170.2。
1H-NMR(DMSO-d6,400MHz):δ=5.96(d(J=48Hz),1H),3.03(d(J=1.4Hz),3H),2.86(d(J=1.3Hz),3H),2.18(d(J=4.0Hz),3H)。
X.2-氟-3-氧代-N-丙基丁酰胺
0.8摩尔(65.8毫升)的正丙胺于0.5小时内滴加至0.2摩尔(25毫升)的2-氟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混合物加热,然后,于60℃维持2小时。然后,蒸发至干燥,溶于50毫升的水及60毫升的乙醇,和用32%HCl调整至pH3。再次蒸发,溶于300毫升的乙酸乙酯,过滤和再次蒸发至干燥。17克的粗产物于800克的硅胶以乙酸乙酯/己烷1/1进行色谱法。干燥后,获得14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325,2967,2938,2878,1736,1665,1535,1460,1441,1421,1359,1277,1235,1210,1179,1150,1089,963,892,818,617。
CHN-元素分析:C,50.61;H,7.19;N,8.58。
LC-MS:M+H+,162.7;M+Na+184.6。
1H-NMR(DMSO-d6,400MHz):δ=8.47(s(宽),1H),5.49(d(J=49Hz),1H),3.05(m,2H),2.22(d(J=3.1Hz),3H),2.18(d(J=4.0Hz),3H); 1.42(六重态,2H);0.81(t,3H)。
Y 4-甲氧基-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
0.17摩尔(25克)的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及91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0.51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4小时。然后,反应混合物蒸发至干燥,且27克的粗产物于350克的硅胶以乙酸乙酯/甲醇9/1进行色谱法。干燥后,获得12.4克的标题化合物。
LC-MS:M+H+,160.7;M+Na+,182.6。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21%),δ=15.1(s,1H),5.48(s,1H),3.90(s,2H),3.30(s,3H),3.0-2.8(m,6H)。酮-互变异构体(79%),δ=4.10(s,2H),3.55(s,2H),3.27(s,3H),2.90(s,3H),2.81(s,3H)。
Z.N,N,4-三甲基-3-氧代戊酰胺
0.69摩尔(100克)的4-甲基-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309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1.73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2小时。冷却后,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干燥后,获得93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9,2934,2875,1714,1630,1597,1502,1467,1396,1384,1359,1322,1263,1207,1162,1142,1073,1047,972,927,892,782,725,701,650,614。
CHN-元素分析:C,59.51;H,9.60;N,8.47。
LC-MS:M+H+,158.5;M+Na+,180.2。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19%),δ=15.18(s,1H),5.28(s,1H),2.87(s,3H),2.80(s,3H),2.35(七重态,1H),1.05(d,6H);酮-互变异构体(81%),δ=3.62(s,2H),2.87(s,3H),2.80(s,3H),2.68(七重态,1H),1.00(d,6H)。
AA.4-甲基-1-(吗啉-4-基)-戊-1,3-二酮
0.351摩尔(49.6毫升)的4-甲基-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0.369摩尔(32.3毫升)的吗啉在水分离器内于110℃搅拌14小时。收集到8毫升的甲醇。其后,过量的起始材料在旋转蒸发仪(80℃水浴,2毫巴)被蒸馏出3小时。粗产物溶于500毫升甲苯内,和用50毫升的1M NaOH萃取,和用50毫升的水萃取3次,且有机相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干燥后,获得62.2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9,2929,2858,1713,1636,1587,1460,1436,1385,1361,1301,1272,1243,1190,1166,1113,1069,1050,1036,984,964,929,886,850,779,733,700,660,619。
CHN-元素分析:C,58.04;H,8.24;N,6.95。
LC-MS:M+H+,2009;M+Na+,222.8。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16%),δ=14.7(s,1H),5.37(s,1H),3.57-3.28(m,8H),2.36(七重态,1H),1.06(d,6H);酮-互变异构体(84%),δ=3.70(s,2H),3.57-3.28(m,8H),2.67(七重态,1H),1.00(d,6H)。
AB.4-甲氧基-1-(吗啉-4-基)丁-1,3-二酮
0.346摩尔(50.5克)的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及0.363摩尔(31.6克)的吗啉在水分离器内于110℃搅拌20小时。进一步添加0.069摩尔(6.02克)的吗啉,且进一步搅拌3小时。其后,过量的起始材料在旋转蒸发仪被蒸馏出。67.3克的粗产物于600克的硅胶以乙酸乙酯/乙醇9/1进行色谱法。获得36.9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21,2857,2361,1729,1633,1590,1438,1362,1303,1272,1244,1199,1111,1069,1038,1019,984,965,939,920,849,778,718,681,631。
LC-MS:M+H+,202.7;M+Na+,224.6。
1H-NMR(DMSO-d6,400MHz):δ烯醇-互变异构体(14%),δ=14.8 (s,1H),5.55(s,1H),3.91(s,2H),3.60-3.32(m,8H),3.30(s,3H);酮-互变异构体(86%),δ=4.11(s,2H),3.60(s,2H),3.60-3.32(m,8H),3.28(s,3H)。
AC.3-乙酰基-1-甲基吡咯烷-2-酮
20.40克(0.20摩尔)的二异丙胺于氮气氛下预先置于200毫升的干燥THF内,且在-78℃滴加80毫升的于己烷内的正丁基锂(2.5M)。搅拌20分钟,然后,于-78℃滴加20.00克(0.20摩尔)的1-甲基-2-吡咯烷酮。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于-78℃添加17.64克(0.20摩尔)的干燥乙酸乙酯。反应混合物温热至室温且搅拌14小时。THF在旋转蒸发仪于减压下移除,且残留物容纳在80毫升的6N HCl内。酸性水相用NaCl饱和,和用300毫升的乙酸乙酯萃取5次。合并的有机层于Na2SO4干燥,且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中移除。留下的黄色油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5.10克的淡黄色油形式的产物。
IR(本体,cm-1):3495,2929,2885m 1714,1674,1500,1433,1403,1358,1297,1262,1166,1107,989,763,712。
1H-NMR(CDCl3,400MHz):δ[ppm]=1.95(1H),2.30(3H),2.45(1H),2.75(3H),3.25(1H),3.35(1H),3.5(1H)。
AD.(1-甲基-2-氧代吡咯烷-3-基)(氧代)乙酸乙酯
13.20克的60%NaH(于石蜡油内)(0.33摩尔)添加至100毫升的干燥乙醚。剧烈搅拌,添加19.83克(0.20摩尔)的N-甲基吡咯烷酮。然后,于一小时内,滴加121.30克(0.83摩尔)的草酸二乙酯。添加后,悬浮液加热至40℃,并且搅拌21小时。然后,反应混合物于冰浴冷却,与66毫升的5M HCl混合,且形成的2-相混合物过滤一次。然后,此二相被分离,且含水相用100毫升的乙醚萃取两次。合并的醚相于Na2SO4干燥,且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干燥。油状残留物冷却至-80℃,且与200毫升的乙醚混合。形成的棕色固体被过滤,且重新由庚烷结晶。由此产生5.2克的呈白色针状物的产物。
IR(本体,cm-1):3342,2977,2939,1723,1658,1581,1498,1469,1448,1373,1344,1307,1269,1196,1160,1117,1094,1024,977,903,876,819,783,737,701,675。
1H-NMR(CDCl3,400MHz):δ[ppm]=1.26(3H),2.83(3H),2.94(2H),3.37(2H),4.21(2H),11.80(1H)。
AE.(1-甲基-2-氧代哌啶-3-基)(氧代)乙酸乙酯
20.4克的二异丙胺(0.1摩尔)于氮气下溶于200毫升的干燥THF内,且在冷却混合物中冷却。80毫升的于己烷内的正丁基锂(2.5M,0.2摩尔)缓慢以滴加方式添加。添加后,搅拌60分钟,然后,22.6克的N-甲基-2-哌啶酮(0.2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反应混合物在冷却混合物中另外搅拌20分钟。在第二烧瓶中,于100毫升的干燥THF内的87.7克的草酸二乙酯(0.6摩尔)在冷却混合物中冷却,且经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在搅拌下经插管分成多个小份加入。于搅拌下留置过夜温热至室温。THF在旋转蒸发仪上移除,且残留物容纳在80毫升的半浓缩盐酸。含水相用每次300毫升的乙酸乙酯萃取五次,合并的有机相于硫酸钠干燥,且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干燥。过量的草酸二乙酯通过蒸馏(2-3毫巴,80℃)移除,且获得45克的粗产物。自乙醚/正己烷结晶化后,10.4克的产物以具有23℃的熔点的白色晶体获得。
IR(本体,cm-1):2981,2935,1721,1610,1503,1449,1393,1371,1331,1304,1247,1223,1193,1095,1081,1028,995,944,895,860,794,758,722,671,628。
1H-NMR(CDCl3,400MHz):δ[ppm]=14.00(1H),4.20(2H),3.25(2H),2.90(3H),2.65(2H),1.73(2H),1.23(3H)。
AF.3-乙酰基-1-甲基-哌啶-2-酮
20.6克的二异丙胺(0.2摩尔)于氮气下预先置于200毫升的干燥THF,且冷却至-80℃。80毫升的于己烷内的正丁基锂(2.5M,0.2摩尔)以滴加方式缓慢添加。添加后,搅拌15分钟,然后,22.6克的N-甲基-2- 哌啶酮(0.2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反应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添加17.6克的干燥乙酸乙酯(0.2摩尔)。在搅拌下,温热反应混合物过夜至室温。THF在旋转蒸发仪上移除,且残留物容纳在80毫升的6M HCl中。含水相用100毫升的乙酸乙酯萃取五次。合并的有机相于硫酸钠干燥,且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上移除。产物(酮形式∶烯醇形式=1∶1)通过于0.6毫巴分馏,以淡黄色液体获得(沸点:70℃)。
IR(本体,cm-1):3506,2940,2865,1715,1632,1597,1498,1463,1443,1401,1386,1354,1330,1310,1252,1203,1160,1118,1081,983,952,887,762,686,651,606。
烯醇形式:
1H-NMR(CDCl3,400MHz):δ[ppm]=1.81(2H),1.92(3H),2.38(2H),2.96(3H),3.30(2H),14.8(1H)。
酮形式:
1H-NMR(CDCl3,400MHz):δ[ppm]=1.81(3H),2.14(1H),2.34(3H),2.99(3H),3.30(2H),3.48(1H)。
AG.4-(二甲基氨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
10.2克的二异丙胺(0.1摩尔)于氮气下预先置入100毫升的干燥THF,且在冷却混合物中冷却。40毫升的于己烷内的正丁基锂(2.5M,0.1摩尔)以滴加方式缓慢添加。添加完成后,搅拌60分钟,然后,8.7克的N,N-二甲基乙酰胺(0.1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反应混合物于冷却混合物另外搅拌20分钟。在第二烧瓶,于50毫升的干燥THF内的43.7克的草酸二乙酯(0.3摩尔)在冷却混合物中冷却,且经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在搅拌下分成多个小份经插管加入。于搅拌下留置过夜温热至室温。THF在旋转蒸发仪中移除,且残留物被容纳在80毫升的半浓缩盐酸。含水相用每次150毫升的乙酸乙酯萃取五次,合并的有机相于硫酸钠干燥,且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过量的草酸二乙酯通过蒸馏(2-3毫巴,80℃)移除,且获得17克的粗产物。由正己烷结晶后,以具有28℃熔点的白色晶体形式获得5.5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84,2941,1738,1620,1507,1467,1393,1370,1355,1313,1260,1170,1126,1016,927,860,823,772,723,628。
1H-NMR(CDCl3,400MHz):δ[ppm]=1.38(3H),3.06(6H),4.33(2H),6.25(1H)
AH.1-(吗啉-4-基)丁-1,3-二酮
33毫升(0.38摩尔)的吗啉于-5至0℃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9.48克(0.29摩尔,81%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2965,2918,2858,1718,1633,1587,1488,1436,1359,1303,1273,1245,1220,1112。
CHN-元素分析:C 56.03,H 7.62,N 8.12。
LC-MS:172(M+H),194(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6-3.3(10H),2.2(3H)。
AI.N-(2-甲氧基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33毫升(0.38摩尔)的甲氧基乙基胺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中。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7.15克(0.30摩尔,83%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91,3095,2978,2922,2887,2851,1709,1643,1560,1417,1356,1344,1297,1195,1166,1122,1092。
1H-NMR(CDCl3,400MHz):δ[ppm]=7.1(1H),3.4-3.3(9H),2.2(3H)。
AJ.N-环丙基-3-氧代丁酰胺
26毫升(0.38毫摩尔)的环丙胺以滴加方式添加至在-5至0℃,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分馏,且残留 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3.83克(0.31摩尔,87%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66,3082,3017,2953,2922,1724,1666,1636,1450,1421,1358,1338,1221,1193,1161,1014。
LC-MS:140(M-H)。
1H-NMR(CDCl3,400MHz):δ[ppm]=7.2(1H),3.4(2H),2.7(1H),2.2(3H),0.7(2H),0.5(2H)。
AK.3-氧代-N-(丙-2-基)丁酰胺
在-5至0℃,32毫升(0.38毫摩尔)的异丙胺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0.36克(0.28摩尔,79%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54,3088,2975,2925,1725,1633,1561,1459,1422,1350,1334,1314,1289,1190,1160,1133。
1H-NMR(CDCl3,400MHz):δ[ppm]=6.9(1H),4.0(1H),3.3(2H),2.2(3H),1.1(6H)。
AL.N-(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23毫升(0.38毫摩尔)的乙醇胺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1.44克(0.29摩尔,80%产率)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73,3097,2973,2938,2880,1710,1646,1558,1494,1465,1420,1362,1347,1312,1297,1215,1190,1166,1052,1038。
CHN-元素分析:C 49.13,H 7.76,N 9.71。
LC-MS:145(M),127(M-H2O)。
1H-NMR(CDCl3,400MHz):δ[ppm]=7.5(1H),3.7(2H),3.4(4H),2.2(3H)。
AM.N-(3-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28毫升(0.38毫摩尔)的3-氨基-1-丙醇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7.15克(0.30摩尔,83%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95,3090,2940,2877,1715,1643,1545,1470,1416,1358,1324,1213,1160,1056,963。
LC-MS:182(M+Na),160(M+H),142(M-OH)。
1H-NMR(CDCl3,400MHz):δ[ppm]=7.4(1H),3.6(3H),3.3(4H),2.2(3H),1.6(2H)。
AN.N-(4-羟基丁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2毫升(0.24摩尔)4-氨基-1-丁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中。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5.43克(0.21摩尔,86%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73,3098,2933,2866,1712,1644,1555,1418,1361,1344,1322,1188,1167,1060。
1H-NMR(CDCl3,400MHz):δ[ppm]=7.4(1H),3.6(2H),3.3(2H),3.2(2H),3.1(1H),2.22(3H),1.5(4H)。
AO-1.N-(5-羟基戊基)-3-氧代丁酰胺
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9克(0.38摩尔)5-氨基-1-戊醇的溶液在-5至0℃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52.70 克(0.28摩尔,79%产率)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69,3096,2928,2855,1725,1711,1643,1418,1361,1340,1190,1166,1060.1007。
LCMS:188(M+H)。
1H-NMR(CDCl3,400MHz):δ[ppm]=7.2(1H),3.6(2H),3.4(2H),3.2(2H),2.8(1H),2.2(3H),1.5(4H),1.3(2H)。
AO-2.N-(1-羟基-2-甲基丙-2-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3.40克(0.38摩尔)2-氨基-2-甲基-1-丙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50.00克(0.29摩尔,81%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308,2973,2932,1714,1646,1545,1456,1412,1359,1331,1267,1160,1057。
CHN-元素分析:C 54.99,H 8.67,N 8.42。
LCMS:172(M-H)。
1H-NMR(CDCl3,400MHz):δ[ppm]=7.1(1H),4.6(1H),3.5(2H),3.3(2H),2.2(3H),1.3(3H)。
AP.N-(2-羟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毫升(0.38摩尔)2-(甲基氨基)乙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1.46克(0.26摩尔,73%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407,2934,1717,1620,1491,1401,1357,1308,1161,1121,1050,928,861,778。
LCMS:159(M),141(M-H2O)。
1H-NMR(CDCl3,400MHz):δ[ppm]=3.7(3H),3.5(2H),3.3(1H), 3.0(2H),2.9(1H),2.2(3H)。
AQ.N-(2-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19毫升(0.24摩尔)的1-氨基-2-丙醇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9.50克(0.19摩尔,78%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307,3088,2972,2930,1714,1643,1545,1415,1359,1326,1161,1134,1090。
1H-NMR(CDCl3,400MHz):δ[ppm]=7.4(1H),3.9(1H),3.8(1H),3.3(2H),3.1(2H),2.2(3H),1.1(3H)。
AR.N-(1-羟基丙烷-2-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19毫升(0.24摩尔)的2-氨基-1-丙醇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7.12克(0.17摩尔,71%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295,3083,2974,2935,2877,1714,1640,1544,1454,1413,1358,1324,1220,1160,1095,1050,992。
1H-NMR(CDCl3,400MHz):δ[ppm]=7.2(1H),4.0(1H),3.9(1H),3.6(1H),3.4(2H),2.2(3H),1.1(3H)。
AS.N-(1-羟基丁烷-2-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34毫升(0.36摩尔)的2-氨基-1-丁醇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46.97克(0.27摩尔,76%产率) 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294,3085,2986,2936,2878,1714,1640,1544,1461,1414,1358,1218,1160,1089,1052。
1H-NMR(CDCl3,400MHz):δ[ppm]=7.2(1H),3.8(1H),3.6(1H),3.5(1H),3.4(1H),3.3(1H),2.2(3H),1.5(1H),1.4(1H),0.8(3H)。
AT.N-(2,3-二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2.5克(0.21摩尔)3-甲基氨基-1,2-丙二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克双烯酮(0.21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2.00克(0.17摩尔,79%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385,2931,1716,1616,1492,1403,1358,1310,1162,1103,1040,925。
LC-MS:212(M+Na),190(M+H),172(M-OH)。
1H-NMR(CDCl3,400MHz):δ[ppm]=3.9(1H),4.8-3.3(8H),3.1(3H),2.3(3H)。
AU.1-(3-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6.10克(0.36摩尔)的3-羟基哌啶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0克双烯酮(0.3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53.53克(0.29摩尔,81%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340,1716,1618,1596,1485,1462,1437,1410,1360,1343,1319,1279,1263,1185,1159,1138,1001.921,858。
1H-NMR(CDCl3,400MHz):δ[ppm]=3.8(2H),3.6-3.2(5H),2.9 (1H),2.2(3H),1.8(2H),1.6(1H),1.4(1H)。
AV.1-[4-(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5克(0.22摩尔)的4-哌啶甲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克双烯酮(0.2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5.40克(0.18摩尔,83%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401,3003,2918,2860,1718,1618,1447,1358,1313,1270,1200,1158,1089,1036,987,956。
1H-NMR(CDCl3,400MHz):δ[ppm]=4.5(1H),3.7(1H),3.4(2H),3.3(2H),2.9(1H),2.6(1H),2.5(1H),2.2(3H),1.7(3H),1.1(2H)。
AW.1-[3-(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5克(0.22摩尔)的3-哌啶甲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克双烯酮(0.2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1.50克(0.16摩尔,74%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411,2926,2859,1717,1618,1442,1358,1308,1262,1222,1183,1160,1036,855。
1H-NMR(CDCl3,400MHz):δ[ppm]=4.1(1H),3.6-3.2(7H),2.9(1H),2.2(3H),1.7(3H),1.3(2H)。
AX.1-[2-(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5克(0.22摩尔)2-哌啶甲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克双烯酮(0.2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2.40克(0.17摩尔,76%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403,2936,1717,1612,1442,1357,1309,1267,1226,1158,1139,1049。
1H-NMR(CDCl3,400MHz):δ[ppm]=4.7(1H),4.4(1H),3.9-3.7(2H),3.6-3.3(3H),2.2(3H),1.7-1.3(6H)。
AY.1-[(3S)-3-羟基吡咯烷-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1.8克(0.25摩尔)的(S)-3-吡咯烷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1.35克(0.18摩尔,77%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390,2948,1717,1616,1438,1383,1357,1224,1188,1160,1102,988,871。
1H-NMR(CDCl3,400MHz):δ[ppm]=4.4(1H),4.1(1H),3.6-3.3(5H),2.2(3H),2.0-1.8(3H)。
AZ.1-[4-(2-羟乙基)哌嗪-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1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2.5克(0.25摩尔)的1-(2-羟乙基)哌嗪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6.10克(0.17摩尔,71%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412,2922,2812,1717,1628,1441,1357,1305,1156,1051,1001,875。
LC-MS:237(M+Na),215(M+H)。
1H-NMR(CDCl3,400MHz):δ[ppm]=3.6(4H),3.5(2H),3.4(2H),2.7(1H),2.6(2H),2.5(4H),2.2(3H)。
AAA.1-(4-甲基哌嗪-1-基)丁-1,3-二酮
在-5至0℃,28毫升(0.25摩尔)的1-(2-羟乙基)哌嗪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3.70克(0.18摩尔,77%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2938,2847,2792,1719,1633,1586,1488,1440,1338,1358,1291,1257,1141,1050,1001,778。
LC-MS:207(M+Na),185(M+H)。
1H-NMR(CDCl3,400MHz):δ[ppm]=3.6(2H),3.5(2H),3.4(2H),2.4(4H),2.3(3H),2.2(3H)。
AAB.N-(3-羟基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0.23摩尔)的3-甲基氨基-1-丙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克双烯酮(0.21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 这产生29.2克(0.17摩尔,79%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407,2936,1718,1622,1493,1402,1358,1310,1161,1128,1058,945。
LC-MS:156(M-OH),174(M+H),196(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8-3.4(7H),2.9(3H),2.2(3H),1.7(2H)。
AAC.N-(反式-4-羟基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8.8克(0.25摩尔)的反式-4-氨基环己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2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33.6克(0.17摩尔,71%产率)的无色固体。
IR(本体,cm-1):3274,2940,2859,1716,1639,1543,1450,1423,1338,1221,1136,1098,1058,1009,963,948,900。
LC-MS:200(M+H),222(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6.9(1H),3.7(1H),3.6(1H),3.3(2H),2.5(1H),2.2(3H),1.9(4H),1.4-1.1(4H)。
AAD.N-(3-羟基-2,2-二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6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32.2克(0.31摩尔)的3-氨基-2,2-二甲基-丙-1-醇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5克双烯酮(0.30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5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40.6克(0.21摩尔,73%产率)的无色固体。
IR(本体,cm-1):3253,3099,2957,2873,1724,1637,1581,1476,1453,1428,1358,1325,1162,1035,995,785。
LC-MS:(M+H),(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7.5(1H),3.8(1H),3.4(2H),3.1(4H),2.3(3H),0.8(6H)。
AAE.1-[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20克(0.16摩尔)的4-二甲胺-哌啶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2.5克双烯酮(0.15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3.9克(0.11摩尔,76%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270,2930,2863,2721,1719,1633,1585,1492,1448,1389,1360,1270,1238,1198,1154,1060,1040,958,873,775。
LC-MS:213(M+H),235(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4.5(1H),3.7(1H),3.5(2H),3.0(1H),2.6(1H),2.3(1H),2.2(9H),1.8(2H),1.3(2H)。
AAF.1-(4-甲氧基哌啶-1-基)丁-1,3-二酮
在-5至0℃,15克(0.13摩尔)的4-甲氧基-哌啶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0.4克双烯酮(0.12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17.0克(0.085摩尔,71%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2930,2863,1720,1635,1586,1488,1445,1390,1359,1270,1188,1097,1077,1067,1024,939,904。
LC-MS:200(M+H),223(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8-3.2(8H),2.2(3H),1.8(4H),1.5(2H)。
AAG.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3-二酮
在-5至0℃,23毫升(0.19摩尔)的2,6-二甲基吗啉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5克双烯酮(0.18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6.5克(0.13摩尔,74%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683,2974,2863,1720,1635,1440,1377,1359,1322,1246,1223,1171,1139,1083,1035,966,839。
LC-MS:200(M+H),223(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4.4(1H),4.0(1H),3.6-3.3(3H),2.8(1H),2.4(1H),2.3(1H),2.2(3H),1.1(6H)。
AAH.N-(吗啉-4-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18毫升(0.19摩尔)的4-氨基吗啉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5克双烯酮(0.18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6.1克(0.14摩尔,78%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095,2940,2841,1711,1677,1625,1591,1504,1448,1380,1358,1302,1263,1193,1163,1109,1073,1038,912,869。
LC-MS:187(M+H),210(M+Na)。
1H-NMR(DMSO,400MHz):δ[ppm]=3.8-3.3(6H),2.8-2.5(4H),2.2(3H),2.1(1H)。
AAI.1-(吗啉-4-基)戊-1,3-二酮
50.0克(384毫摩尔)的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35.1克(403毫摩尔)的吗 啉于110℃加热9小时,其中,形成的甲醇经由蒸馏桥移除。然后,反应混合物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挥发性组份,且通过柱色谱法(硅胶,洗脱剂:乙酸乙酯至乙醇的梯度)纯化。纯产物级分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且产生39.7克(60%)的黏稠性无色澄清油。
IR(本体,cm-1):2973,2858,1716,1633,1437,1359,1301,1272,1247,1171,1111,1068,1032,961,850,584。
元素分析:C,57.26;H,8.00;N,7.96。
LC-MS:186.7(M+H+),208.7(M+Na+)。
1H-NMR(CDCl3,400MHz):3.59-3.46(8H),3.33(2H),2.48(2H),0.98(3H)。
AAJ.1-(4-羟基哌啶-1-基)戊-1,3-二酮
59.0克(583毫摩尔)的4-羟基哌啶及79.7克(612毫摩尔)的3-氧代戊酸甲基酯于110℃加热9小时,且形成的甲醇经由蒸馏桥移除。反应残留物在旋转蒸发仪去除挥发性组份,被容纳在乙醇内,且经由600毫升的强酸性离子交换器(Dowex HCR-W2)过滤,再次浓缩,且通过柱色谱法(硅胶,从乙酸乙酯至乙醇的洗脱剂梯度)纯化。纯产物级分在旋转蒸发仪中除去溶剂,且产生63.6克(55%)的黏稠性澄清无色油。
IR(本体,cm-1):2940,2877,1715,1616,1449,1369,1299,1171,1108,1077,1059,1018,978,930,583。
LC-MS:186.8(M+H+);208.7(M+Na+)。
1H-NMR(CDCl3,400MHz):3.85(2H),3.60-3.51(1H),3.47(2H),3.23(1H),3.18-3.07(2H),2.47(2H),1.75(2H),1.42(2H),0.96(3H)。
AAK.N-丁基-3-氧代庚酰胺
0.9摩尔(150毫升)的3-氧代庚酸甲酯及2.7摩尔(270毫升)丁胺于100℃在压力容器内搅拌5小时。其后,过量的丁胺在旋转蒸发仪中被蒸馏出,粗产物容纳在水/乙醇内,和用浓HCl调整至pH 3。混合物再次蒸发至干燥,再次容纳在乙酸乙酯内,并且过滤。滤液用1MHCl及水清洗。 有机相于Na2SO4干燥,且于过滤后,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干燥。粗产物溶于100毫升乙醚,且于5℃结晶。产物被过滤及干燥。获得36.0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268,3098,2958,2931,2873,1723,1707,1641,1563,1466,1455,1434,1416,1377,1350,1337,1255,1227,1176,1159,1125,1098,1065,1013,969,904,881,774,734,716,650。
CHN-元素分析:C,66.77;H,10.62;N,6.93。
LC-MS:M+H+,200.6;M+Na+,222.7。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12%),δ[ppm]=14.16(s,1H),7.82(m,1H),4.92(s,1H),3.1-3.0(m,2H),2.06(t,2H),1.5-1.3(m,4H),1.3-1.2(m,4H),0.88-0.82(m,6H);酮-互变异构体(88%),δ=7.97(m,1H),3.24(s,2H),3.02(q,2H),2.47(t,2H),1.5-1.3(m,4H),1.3-1.2(m,4H),0.88-0.81(m,6H)。
AAL.1-(4-羟基哌啶-1-基)-4-甲基戊-1,3-二酮
0.351摩尔(49.6毫升)的4-甲基-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0.369摩尔(37.3克)的4-羟基哌啶在水分离器内于120℃搅拌6小时。收集到12毫升的甲醇。其后,过量的起始材料在旋转蒸发仪(80℃水浴,2毫巴)中蒸馏3小时。获得71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34,2873,1712,1619,1449,1384,1364,1330,1300,1267,1225,1187,1166,1117,1071,1025,979,955,930,846,808,777,733,693。
CHN-元素分析:C,50.13;H,7.514;N,5.89。
LC-MS:M+H+,214.9;M+Na+,239.9。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15%),δ[ppm]=5.39(s,1H),4.49(s(宽),1H),3.9-2.9(m,5H),2.6-2.5(m,1H),1.75-1.11(m,4H),1.06(d,6H);酮-互变异构体(85%),δ=4.73(s(宽),1H),3.67(s,2H),3.9-2.9(m,5H),2.68(七重态,1H),1.75-1.11(m,4H),1.00(d,6H)。
AAM.N-(2-羟乙基)-N,4-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
0.351摩尔(50毫升)的4-甲基-3-氧代戊酸甲基酯及0.369摩尔(29.5毫升)的2-(甲基氨基)乙醇在水分离器内于120℃搅拌15小时。收集到12毫升的甲醇。其后,过量的起始材料在旋转蒸发仪(80℃水浴,1毫巴)中蒸馏2小时。获得64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9,2934,2875,1713,1621,1491,1466,1401,1384,1358,1303,1265,1211,1120,1072,1048,996,926,892,862,784,726,692,615。
CHN-元素分析:C,52.00;H,6.84;N,6.01。
LC-MS:M+H+,188.7;M+Na+,210.6。
1H-NMR(DMSO-d6,400MHz):E/Z-异构体比例约45/55;烯醇-互变异构体(20%),δ[ppm]=5.31,5.28(s,1H),3.55-3.42(m,2H),3.42-3.25(m,2H),3.0-2.8(m,3H),2.4-2.3(m,1H),1.07(d,6H);酮-互变异构体(80%),δ=3.70,3.66(s,2H),3.55-3.42(m,2H),3.42-3.25(m,2H),2.94,2.83(s,3H),2.71,2.70(七重态,1H),1.02,1.01(d,6H)。
AAN.N,N,2-三甲基-3-氧代丁酰胺
0.318摩尔(50毫升)的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工业级90%)及143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0.795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30℃搅拌8小时。冷却后,反应混合物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残留物容纳在400毫升乙酸乙酯中,和用每次150毫升水萃取5次。合并的水相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干燥。获得18.8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84,2938,1721,1632,1497,1451,1396,1355,1312,1265,1214,1180,1145,1078,1041,952,795,770,734,689,635,623。
CHN-元素分析:C,71.21;H,7.81;N,6.39;O,14.59。
LC-MS:M+H+,144.6;M+Na+,166.6。
1H-NMR(DMSO-d6,400MHz):δ[ppm]=3.92(q,1H);3.03(s,3H);2.84(s,3H);2.06(s,3H);1.12(d,3H)。
AAO.N,N-二甲基-2-氧代环己烷甲酰胺
0.313摩尔(50毫升)的环己酮-2-甲酸乙酯及140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约0.78摩尔的二甲胺)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12小时。冷却后,反应混合物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残留物被容纳于500毫升乙酸乙酯,且有机相用200毫升的1M NaOH及3×50毫升的水清洗。然后,有机相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干燥。46克的粗产物溶于100毫升的叔丁基甲基醚,且冷却至0℃。沉淀的产物被过滤并且干燥,获得3.6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39,2867,1691,1639,1496,1454,1442,1429,1409,1396,1342,1316,1287,1261,1208,1155,1130,1096,1067,1038,1012,959,923,897,870,853,808,769,696,659,623。
CHN-元素分析:C,71.21;H,7.81;N,6.39;O,14.59。
LC-MS:M+H+,170.6;M+Na+,192.8。
1H-NMR(DMSO-d6,400MHz):δ[ppm]=3.86(dd,1H),2.82(s,3H),2.81(s,3H),2.54-2.22(m,2H),2.0-1.5(m,6H)。
AAP.N,N-二甲基-2-氧代环戊烷甲酰胺
0.337摩尔(50毫升)的2-氧代环戊烷甲酸乙酯及152毫升的于乙醇中的33%二甲胺溶液在压力反应器内于110℃搅拌4小时。然后,反应混合物蒸发至干燥,且粗产物于400克硅胶上用乙酸乙酯/己烷1/1纯化。获得17.7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5,2884,1735,1634,1494,1455,1396,1320,1260,1198,1167,1140,1101,1059,1025,1004,983,946,915,904,833,752,689,623。
LC-MS:M+H+,156.7;M+Na+,178.6。
1H-NMR(DMSO-d6,400MHz):δ[ppm]=3.72(t,1H);3.03(s,3H);2.83(s,3H);2.3-1.4(m,6H)。
AAQ.N-环戊基-3-氧代丁酰胺
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1.3克(0.25摩尔)环戊基胺的溶液于-5至0℃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31.4克(0.19摩尔,78%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56,3083,2947,2919,2868,1719,1647,1626,1556,1422,1357,1197,1161,999。
LC-MS:170(M+H)。
1H-NMR(CDCl3,400MHz):δ[ppm]=6.9(1H),4.2(1H),3.3(2H),2.2(3H),1.9(2H),1.6(4H),1.4(2H)。
AAR.1-(吡咯烷-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1毫升(0.25摩尔)吡咯烷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9.9克(0.19摩尔,81%产率)的油。
IR(本体,cm-1):2972,2875,1719,1633,1589,1481,1433,1381,1356,1226,1193,1159,934,776。
LC-MS:156(M+H),178(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2(5H),2.1(3H),1.7(5H)。
AAS.N-(3-氧代丁酰基)-L-丝氨酸甲酯
10.8克(0.13摩尔)的双烯酮、20克L-丝氨酸甲基酯盐酸盐(0.13摩尔) 和21.6克(0.26摩尔,2当量)的NaHCO3于0℃在1000毫升THF内混合。然后,冰浴被移除,且于室温进一步搅拌。于室温搅拌2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21.14克(0.10摩尔,81%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499,3297,2962,1734,1712,1642,1556,1430,1416,1351,1316,1246,1209,1190,1170,1137,1081,1040,978,704。
LC-MS:226(M+Na),187(M-CH3-H),
1H-NMR(CDCl3,400MHz):δ[ppm]=8.4(1H),5.1(1H),4.4(1H),3.7-3.4(7H),2.1(3H)。
AAT.1-(4-乙酰基哌嗪-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8克(0.17摩尔)的1-乙酰基哌嗪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3克双烯酮(0.1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27.2克(0.13摩尔,83%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2919,2864,1718,1631,1422,1358,1307,1284,1248,1159,1063,993。
LC-MS:213(M+H),235(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3.6(6H),3.4(3H),3.3(1H),2.2(3H),2.1(3H)。
AAU.N-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3.6克(0.24摩尔)环己基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 生30.0克(0.16摩尔,69%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59,3088,2929,2852,1716,1648,1627,1560,1449,1427,1359,1346,1193,1162,1105,1001,892,751,718。
LC-MS:184(M+H),206(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6.9(1H),3.7(1H),3.3(2H),2.2(3H),1.9(2H),1.7(2H),1.6(1H),1.2(2H),1.1(3H)。
AAV.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甲酯
29.87克(0.24摩尔)的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在0℃添加至于250毫升甲苯内的20.00克(0.24摩尔)的双烯酮的溶液。然后,添加40.00克(0.48摩尔)的NaHCO3,且反应混合物于室温继续搅拌过夜。因为薄层色谱法不再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33.4克(0.19摩尔,81%产率)的油。
IR(本体,cm-1):3346,1750,1708,1669,1538,1399,1360,1320,1278,1198,1165,1024。
LC-MS:174(M+H),196(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7.5(1H),4.0(2H),3.7(3H),3.4(2H),2.2(3H)。
AAW.N-(2-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20克(0.25摩尔)异丁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克双烯酮(0.24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26.93克(0.17摩尔,72%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69,3098,2964,2875,1711,1640,1574,1473,1414,1355,1328,1271,1190,1160,976,823,764,727。
LC-MS:158(M+H),180(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7.1(1H),4.3(2H),3.1(2H), 2.2(3H),1.7(1H),0.9(6H)。
AAX.N-(环丙基甲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5.1克(0.22摩尔)环丙基甲基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7克双烯酮(0.20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19.7克(0.13摩尔,63%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55,3083,3008,2932,1712,1640,1415,1356,1326,1276,1191,1160,1079,1017,830,800,775,729。
LC-MS:156(M+H),178(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7.0(1H),3.4(2H),3.1(2H),2.3(3H),0.9(1H),0.5(2H),0.1(2H)。
AAY.4-(吗啉-4-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
10.2克的二异丙胺(0.1摩尔)于氮气下预先置于100毫升干燥THF内,且于冷却混合物中冷却。40毫升的于己烷内的正丁基锂(2.5M,0.1摩尔)以滴加方式缓慢添加。在添加完后,将混合物搅拌60分钟,然后,12.9克乙酰基吗啉(0.1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反应混合物于冷却混合物中搅拌20分钟。在第二烧瓶中,于50毫升干燥THF内的43.7克的草酸二乙酯(0.3摩尔)于冷却混合物中冷却,且经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在搅拌下经插管以多个小份加入。于搅拌下留置过夜以温热至室温。THF在旋转蒸发仪中移除,且残留物被容纳在80毫升的半浓缩盐酸内。含水相用每次15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五次,且合并的有机相于硫酸钠干燥,且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过量的草酸二乙酯通过蒸馏(2-3毫巴,80℃)移除。自PE(石油醚)结晶后,以具有60℃熔点的白色晶体形式获得5.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98,2980,2915,2873,1722,1632,1585,1489, 1446,1396,1375,1271,1236,1136,1113,1072,1054,1019,981,917,874,858,837,825,766,723,639。
1H-NMR(CDCl3,400MHz):δ[ppm]=1.35(3H),3.50-3.73(8H),4.33(2H),6.20(1H),14.32(1H)。
AAZ.N-(3-氧代丁酰基)-L-丙氨酸乙酯
在0℃,20.00克(0.13摩尔)的(2S)-2-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添加至500毫升甲苯内的10.95克(0.13摩尔)双烯酮的溶液。然后,添加21.90克(0.26摩尔)的NaHCO3,且反应混合物于室温搅拌过夜。因为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19.36克(0.096摩尔,74%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3308,2985,1720,1647,1537,1453,1360,1205,1155,1056,1021。
1H-NMR(CDCl3,400MHz):δ[ppm]=7.4(1H),4.5(1H),4.1(2H),3.4(2H),2.2(3H),1.3(3H),1.2(3H)。
ABA.N-环丁基-3-氧代丁酰胺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0.00克(0.28摩尔)环丁基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2.00克双烯酮(0.26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24.60克(0.16摩尔,61%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251,3080,2974,2949,1721,1649,1626,1554,1423,1356,1341,1243,1216,1162,994,748,717。
LC-MS:156(M+H),178(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7.2(1H),4.3(1H),3.3(2H),2.3(5H),2.8(2H),2.6(2H)。
ABB.1-(氮杂环丁烷-1-基)-丁-1,3-二酮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00克(0.31摩尔)氮杂环丁烷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25.00克双烯酮(0.30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自100毫升乙酸乙酯重结晶。这产生26.45克(0.19摩尔,63%产率)的白色固体。
IR(本体,cm-1):3107,2983,2958,2885,1718,1631,1462,1443,1410,1367,1306,1298,1237,1188,1168,1154,1112,1014,851,736。
LC-MS:142(M+H),164(M+Na)。
1H-NMR(CDCl3,400MHz):δ[ppm]=4.1(2H),3.9(2H),3.1(2H),2.1(5H)。
ABC.1-(3-氧代丁酰基)-哌啶-4-甲酸乙酯
在-5至0℃,于5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8.70克(0.12摩尔)的4-哌啶甲酸乙酯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0毫升四氢呋喃内的10.00克双烯酮(0.12摩尔)的溶液。于0℃搅拌1小时后,不再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出原料。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纯化。这产生19.52克(0.081摩尔,68%产率)的无色油。
IR(本体,cm-1):2957,2932,2863,1721,1634,1446,1314,1272,1250,1173,1158,1110,1097,1039,939。
1H-NMR(CDCl3,400MHz):δ[ppm]=4.3(1H),4.1(2H),3.7(1H),3.5(2H),3.1(1H),2.9(1H),2.5(1H),2.2(3H),1.9(2H),1.6(2H),1.2(3H)。
ABD.1-(4-羟基哌啶-1-基)-4-甲氧基丁-1,3-二酮
0.34摩尔(48.7克)的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及0.36摩尔(36.0克)的4-羟基哌啶在水分离器内于120℃搅拌5小时。45克的粗产物于1公斤硅胶上用乙酸乙酯/乙醇9/1纯化。获得23.7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31,1729,1618,1448,1365,1310,1266,1201,1132,1101,1072,1025,977,935,809,776,716,681。
LC-MS:M+H+,216.8;M+Na+,238.7。
1H-NMR(DMSO-d6,400MHz):烯醇-互变异构体(14%),δ[ppm]=15.10(s,1H),5.56(s,1H),4.76(d(J=4Hz),1H),3.90(s,2H),3.9-2.9(m,5H),3.29(s,3H),1.8-1.1(m,4H);酮-互变异构体(86%),δ[ppm]=4.73(d(J=4Hz),1H),4.10(s,2H),3.9-2.9(m,5H),3.57(s,2H),3.27(s,3H),1.8-1.1(m,4H)。
测试方法
可经由依据本发明的Fe配合物化合物实现的优异Fe利用通过下列小鼠模式测量。
雄性NMRI(SPF)小鼠(约3周大)以低铁饮食(约5ppm铁)喂食约3周。然后,铁配合物通过胃管给药(2毫克铁/公斤体重/天)2x5天,其间中断2天(第1-5天及第8-12天)。第15天的利用率依据下列方程式自血红素增加及体重增加计算
0.07=70毫升血液/公斤体重(BW)的因子
0.0034=0.0034克Fe/克Hb的因子
Hb1=第1天的血红素值(克/升)
Hb2(3)=第8(或15)天的血红素值(克/升)
BW4=第1天的体重(克)
BW9(14)=第8(或15)天的体重(克)
Hb1对照=对照组第1天的平均血红素值(克/升)
Hb2(3)对照=对照组第8(或15)天的平均血红素值(克/升)
BW4对照=对照组第1天的平均体重(克)
BW9(14)对照=对照组第8(或15)天的平均体重(克)
Fe Dos.=于5或10天期间全部给药的铁(毫克Fe)
Fe ut.=(Hb2(3)*BW9(14)-Hb1*BW4)*0.07*0.0034(毫克Fe)
Δ利用率=利用的Fe tot.(实验组)-食物利用的Fe ut.(对照组),(毫克Fe)。
表:
“-”意指未检测出。
制备例
实施例1
三-(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400毫升乙醇内的24.00克(0.15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400毫升乙醇内的45.00克(0.45摩尔)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7.46克(0.45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红色固体获得51.63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17,3187,1618,1569,1507,1415,1328,1194,1092,1034,978,935,780。
元素分析:C 37.41;H 5.78;N 8.80。
Fe含量:15.80%[m/m]。
实施例2
三-(N,N-二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毫升乙醇内的2.90克(18.50毫摩尔)N,N-二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红色油获得3.5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73,2932,1597,1557,1511,1492,1454,1434,1374,1356,1309,1274,1204,1163,1082,1004,962。
元素分析:C 53.54;H 8.00;N 7.88。
Fe含量:9.63%[m/m]。
实施例3:
三-(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50毫升乙醇内的3.00克(18.50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50毫升乙醇内的8.96克(55.50毫摩尔,80%,于水中)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4.66克(55.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红色油获得8.37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18,1720,1643,1557,1523,1490,1433,1401,1347,1260,1211,1177,1061,1032,989,955。
元素分析:C 47.39;H 6.70;N 9.22。
Fe含量:11.13%[m/m]。
实施例4:
三-(N-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50毫升乙醇内的3.00克(18.50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50毫升乙醇内的9.13克(55.50毫摩尔,80%,于水中)N-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4.66克(55.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红色固体获得7.98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36,3119,2913,1558,1500,1448,1411,1275,1191,1157,1104,1010,959,935,779。
元素分析:C 42.23;H 5.78;N 9.70。
Fe含量:12.46%[m/m]。
实施例5
三(3-氧代-2-(哌啶-1-基羰基)丁腈)-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溶于20毫升99%乙醇内的1.4克(8.5毫摩尔)FeCl3(无水)添加至于40毫升99%EtOH内的5.0克(25.7毫摩尔)的2,4-二氧代-3-氰基丁基哌啶的溶液。然后,添加2.2克(25.6毫摩尔)NaHCO3,其后于20-25℃继续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于50℃/<100毫巴的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且残留物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100毫巴干燥至少15小时。获得的固体用Ultraturax悬浮于200毫升的水约30分钟,过滤,且再次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100毫巴干燥至少15小时。以橙色固体获得5.3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36,2858,2197,1594,1532,1506,1439,1387,1270,1217,1169,1145,1072,1020,973,905,854,755,700,653。
元素分析:C 57.0;H 6.40;N 12.60。
Fe含量:8.30%[m/m]。
实施例6
三-(2-氯-N-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的无水溶液以滴 加方式添加至于30毫升乙醇内的2.77克(18.50毫摩尔)的2-氯-N-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5克(18.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紫色固体获得3.19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59,2942,1545,1468,1406,1375,1260,1155,1118,1028,935,796,748。
元素分析:C 33.42;H 4.23;N 7.74。
Fe含量:10.72%[m/m]。
实施例7
三(N-丁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溶于10毫升甲醇内的1.4克(8.6毫摩尔)的FeCl3(无水)添加至于40毫升甲苯内的5克(31.8毫摩尔)的N-正丁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添加4.4克(52.4毫摩尔)的NaHCO3及2.2克(15.5毫摩尔)的Na2SO4(无水),且其后于20-25℃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于50℃/<100毫巴的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燥,且残留物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100毫巴干燥至少15小时,以红色固体获得5.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35,1645,1592,1533,1508,1439,1387,1270,1219,1143,1073,1020,973,909,855,822,699,652。
Fe含量:9.0%[m/m]。
实施例8
三(N,N-二丁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48.5克(0.23摩尔)的N,N-二丁基-3-氧代-丁酰胺及20.6克(0.08摩尔)的FeCl3x6H2O提供于245毫升乙醇96%内。14.1克(0.13摩尔)的Na2CO3(无水)于约5分钟内以多份添加。反应容器在此程序以约20℃的水浴冷却。反应混合物于20-25℃搅拌6小时,其后,以玻璃料过滤,且于50℃/<100毫巴的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燥。油状产物于20-25℃于高度真空下干燥至少15小时。以红棕色油获得50克产物。
IR(本体,cm-1):2957,2931,2872,1596,1558,1513,1492,1461,1431,1366,1292,1257,1229,1199,1155,1112,1007,956,764。
CHN元素分析:C 61.10;H 9.60;N 6.00。
Fe含量:8.00%[m/m]。
实施例9
三-(1-(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40毫升乙醇内的3.13克(18.50毫摩尔)的1-(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6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色油获得3.72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30,2852,1594,1556,1509,1483,1461,1442, 1374,1347,1256,1231,1205,1022,958。
元素分析:C 55.33;H 7.49;N 7.01。
Fe含量9.30%[m/m]。
实施例10
三(3-氧代庚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在具有干燥管的100毫升Erlenmeyer烧瓶内,15毫摩尔(2.147克)的3-氧代庚酰胺溶于5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5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20毫摩尔(1.68克)的NaHCO3于5分钟后添加,且持续搅拌另外2小时。pH监测于2小时后显示pH 3.78(样品被过滤,和用水稀释;0.5小时后pH 2.78;1小时后为3.19;1.5小时后为3.56)。反应混合物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在油泵真空下干燥。获得2.25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18,3195,2956,2930,2870,1715,1617,1564,1507,1458,1355,1192,1093,946,780,663。
元素分析:C 49.06;H 7.45;N 8.28。
Fe含量:10.91%[m/m]。
实施例11
三(N-甲基-3-氧代庚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在具有干燥管的100毫升Erlenmeyer烧瓶内,8.3毫摩尔(1.37克)的3- 氧代庚酸甲基酰胺溶于4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2.8毫摩尔(0.447克)的FeCl3(无水)。添加11毫摩尔(0.927克)的NaHCO3,其后搅拌2.5小时。pH监测于2.5小时后显示pH3.8(样品被过滤,和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干燥。获得1.2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283,3117,2956,2932,2871,1718,1561,1502,1420,1377,1271,1157,1108,1082,967,937,886,779,649。
元素分析:C 52.2;H 7.65;N 7.61。
Fe含量:9.14%[m/m]。
实施例12
三-(N,N-双-(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毫升乙醇内的3.50克(18.50毫摩尔)的N,N-双-(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色油获得4.19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27,2974,2934,2880,1632,1567,1516,1494,1438,1361,1301,1228,1206,1170,1052。
元素分析:C 43.61;H 7.46;N 5.34。
Fe含量:8.14%[m/m]。
实施例13
三-(N-丁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5毫升乙醇内的0.50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15毫升乙醇内的1.58克(9.25毫摩尔)的N-正丁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0.78克(9.25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黑色油获得1.80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56,2930,2871,1598,1557,1515,1492,1464,1353,1308,1230,1211,1088,957。
元素分析:C 55.26;H 8.25;N 7.21。
Fe含量:9.36%[m/m]。
实施例14
三-(1-(4-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30毫升乙醇内的3.43克(18.51毫摩尔)的1-(4-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棕色固体获得3.98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34,2923,2859,1589,1554,1509,1485,1443,1362,1265,1227,1205,1054,1023,954。
元素分析:C 51.47;H 7.26;N 6.37。
Fe含量:8.28%[m/m]。
实施例15
三-(3-氧代-N,N-二丙基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毫升乙醇内的1.71克(9.25毫摩尔)的3-氧代-N,N-二正丙基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棕色油获得1.94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62,2931,2874,1597,1557,1510,1491,1468,1456,1431,1367,1299,1246,1202,1164,1102,1058,996,958。
元素分析:C 56.93;H 8.73;N 6.50。
Fe含量:8.15%[m/m]。
实施例16
三-(N-己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于5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5毫升乙醇内的3.43克(18.50毫摩尔)的N-正己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2克(37.0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棕色油获得3.86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289,2956,2926,2857,1719,1656,1589,1556,1503,1453,1434,1410,1274,1188,1037,1017,960,946。
Fe含量:8.34%[m/m]。
实施例17
三(N,N-二甲基-3-氧代庚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类似于先前的实施例,三(N,N-二甲基-3-氧代庚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以氯化铁(III)及3-氧代-庚酸二甲基酰胺起始而制备。
实施例18
三(3-氧代戊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在具有干燥管的250毫升圆底烧瓶内,15.0毫摩尔(1.73克)的3-氧代戊酰胺溶于10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5.0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添加20毫摩尔(1.68克)的NaHCO3,其后搅拌3小时。pH监测显示pH 5.2(样品被过滤,和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干燥。获得2.1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18,3189,2974,2938,2361,1715,1625,1567,1509,1458,1341,1299,1242,1184,1107,1077,1020,952,917,804,785。
元素分析:C 39.86;H 5.821;N 9.28。
Fe含量:11.85%[m/m]。
实施例19
三(N,N-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在具有干燥管的100毫升圆底烧瓶内,15.0毫摩尔(2.15克)的N,N-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溶于75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5.0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添加20毫摩尔(1.68克)的NaHCO3,其后搅拌1.5小时。pH监测显示pH 4.2(样品被过滤,和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真空干燥箱内于50℃干燥。获得2.4克的产物。
IR(本体,cm-1):2965,2933,2871,2362,1720,1596,1553,1526,1492,1428,1402,1371,1352,1311,1259,1197,1175,1061,1020,983,932,835,798,766,718,688。
元素分析:C 50.35;H 7.307;N 8.31。
Fe含量:10.50%[m/m]。
实施例20
三-(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乙酯)-铁(III)配合物化合物
(三((3-氧代-丁酰氨基)乙酸乙基酯)铁)
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至于20毫升乙醇内的1.73克(9.25毫摩尔)的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乙酯(或(3-氧代-丁酰氨基)乙酸乙基酯)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EtOH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以棕色油获得2.11克的产物。
IR(本体,cm-1):3304,2982,2936,1736,1661,1586,1543,1497,1453,1411,1374,1284,1184,1134,1051,1026。
元素分析:C 44.14;H 6.11;N 6.18。
Fe含量:8.47%[m/m]。
实施例21
三-(N,N-二丁基-3-氧代戊酰胺)-铁(III)-配合物
将18毫摩尔(4.09克)的N,N-二丁基-3-氧代戊酰胺溶于9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6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然后,添加5.93毫升的乙醇钠溶液(21%m/m,约18毫摩尔的乙酸钠),且搅拌1小时。反应混 合物被过滤,且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120毫升的二氯甲烷内,再次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这产生4.0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7,2931,2872,2359,1721,1634,1596,1556,1513,1491,1461,1429,1393,1366,1316,1291,1254,1225,1190,1155,1112,1079,1062,990,926,799,767,733,711,657。
CHN-元素分析:C,62.57;H,9.64;N,5.66。
Fe-含量:7.3%[m/m]。
实施例22
三-(2-氟-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将15毫摩尔(2.32克)的2-氟-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溶于125毫升乙醇(无水)中,且添加4.86毫升乙醇钠溶液(21%m/m,约15毫摩尔的乙醇钠)。然后,添加5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且于50℃搅拌2小时。反应混合物于冷却后过滤,且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这产生2.5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37,2361,2341,1737,1656,1573,1477,1419,1402,1361,1332,1259,1209,1145,1051,1020,977,894,870,736。
CHN-元素分析:C,38.59;H,5.23;N,7.15。
Fe-含量:9.96%[m/m]。
实施例23
三-(2-氟-3-氧代-N-丙基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将18毫摩尔(2.9克)的2-氟-3-氧代-N-丙基丁酰胺及6毫摩尔(0.972克)的FeCl3(无水)溶于9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2.78毫升的甲醇钠溶液(30%m/m,约15毫摩尔的甲醇钠)。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这产生3.14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3306,3090,2966,2936,2876,1736,1674,1602,1549,1522,1459,1438,1382,1275,1246,1160,1114,1088,1050,992,958,899,821,774,744,645。
CHN-元素分析:C,44.36;H,6.08;N,7.22。
Fe-含量:9.34%[m/m]。
实施例24
三-(4-甲氧基-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57毫摩尔(9.1克)的4-甲氧基-N,N-二甲基-3-氧代丁酰胺及19毫摩尔(3.08克)的FeCl3(无水)溶于26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9.84毫升的甲醇钠溶液(30%m/m,约53毫摩尔的甲醇钠)。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这产生10.5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30,2822,1730,1603,1568,1497,1424,1402,1368,1331,1260,1200,1174,1109,1059,1023,992,959,924,862,769,736,681。
CHN-元素分析:C,44.94;H,6.66;N,7.06。
Fe-含量:9.49%[m/m]。
实施例25
三-(N,N,4-三甲基-3-氧代戊酰胺)-铁(III)-配合物
16毫摩尔(2.36克)的N,N,4-三甲基-3-氧代戊酰胺及5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溶于100毫升的乙醇(无水),且添加2.78毫升的甲醇钠溶液(30%m/m,约15毫摩尔的甲醇钠)。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混合物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这产生2.6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8,2927,2868,1720,1593,1556,1526,1502,1487,1402,1378,1359,1311,1260,1198,1176,1157,1083,1006,946,891,801,773,722,678,655。
CHN-元素分析:C,52.88;H,7.91;N,7.50。
Fe-含量:10.40%[m/m]。
实施例26
三-(4-甲基-1-(吗啉-4-基)-戊-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将18毫摩尔(3.59克)的4-甲基-1-(吗啉-4-基)戊-1,3-二酮及6毫摩尔(0.973克)的FeCl3(无水)溶于5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3.00毫升甲醇钠溶液(30%m/m,约16毫摩尔的甲醇钠)。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这产生4.0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4,2924,2857,1714,1678,1640,1549,1516,1478,1459,1439,1384,1371,1357,1313,1300,1273,1244,1189,1159,1114,1087,1065,1018,990,947,885,851,773,717,680。
CHN-元素分析:C,48.70;H,6.84;N,6.01。
Fe-含量:7.89%[m/m]。
实施例27
三-(4-甲氧基-1-(吗啉-4-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15毫摩尔(3.02克)的4-甲氧基-1-(吗啉-4-基)丁-1,3-二酮及5毫摩尔(0.811克)的FeCl3(无水)溶于65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2.59毫升的甲醇钠溶液(30%m/m,约14毫摩尔的甲醇钠)。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 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这产生3.66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9,2897,2856,1732,1640,1597,1563,1514,1441,1383,1301,1273,1246,1197,1110,1065,1017,992,961,922,863,765,730,676。
CHN-元素分析:C,47.62;H,6.90;N,5.44。
Fe-含量:7.13%[m/m]。
实施例28
三-(3-乙酰基-1-甲基吡咯烷-2-酮)-铁(III)-配合物
将2.48克(15.30毫摩尔)的氯化铁(III)溶于700毫升乙醇,且添加6.91克(49.00毫摩尔)的3-乙酰基-1-甲基吡咯烷-2-酮。9.76克的25%甲醇钠溶液(45.17毫摩尔)以80毫升乙醇稀释,和用滴加方式添加至氯化铁(III)溶液。反应溶液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且残留物于50℃的真空下干燥过夜。这产生7.4克的呈紫色粉末的产物。
IR(本体,cm-1):2915,2866,1677,1601,1553,1497,1476,1443,1401,1365,1344,1267,1182,996,964,908,746,612。
Fe-含量:11.74%[m/m]。
实施例29
三-((1-甲基-2-氧代吡咯烷-3-基)(氧代)乙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于乙醇中的9.72克的乙醇铁溶液(2.22%Fe[m/m],3.86毫摩尔)于氮气氛下经40毫升干燥乙醇稀释。将2.30克(11.55毫摩尔)的(1-甲基-2-氧代吡咯烷-3-基)(氧代)乙酸乙酯添加至此溶液,且于室温搅拌该溶液过夜。然后,溶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且残留物于50℃在高真空下干燥过夜。这产生2.6克的呈红色固体的产物。
IR(本体,cm-1):2933,2896,1719,1704,1607,1500,1477,1455,1407,1395,1367,1350,1303,1270,1207,1170,1107,1031,1008,914,869,780,743,718,633。
元素分析:C 47.90%H 5.43%N 6.11%
Fe-含量:8.48%[m/m]。
实施例30
三-((1-甲基-2-氧代哌啶-3-基)(氧代)乙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将0.65克(4.00毫摩尔)的氯化铁(III)溶于25毫升THF,且添加2.56克(12.00毫摩尔)的(1-甲基-2-氧代哌啶-3-基)(氧代)乙酸乙酯。于40分钟搅拌时间后,添加1.21克(12.00毫摩尔)的三乙胺,且于室温另外搅拌60 分钟。然后,2.59克的25%甲醇钠溶液(12.00毫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且溶液另外搅拌2小时。沉淀的盐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残留物于50℃的高真空中干燥1天。这产生2.6克的呈红色固体的产物。
IR(本体,cm-1):2939,2863,1724,1610,1573,1538,1480,1402,1364,1308,1256,1219,1195,1101,1079,1060,1016,959,920,892,858,811,764,724,692。
元素分析:C 51.62%,H 6.23%,N 5.90%
Fe-含量:8.2%[m/m]。
实施例31
三-(3-乙酰基-1-甲基哌啶-2-酮)-铁(III)-配合物
0.34克(2.10毫摩尔)的氯化铁(III)溶于100毫升乙醇,且添加1.34克(6.30毫摩尔)的3-乙酰基-1-甲基哌啶-2-酮。1.33克的25%甲醇钠溶液(6.13毫摩尔)用10毫升乙醇稀释,和用滴加方式添加至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且残留物被容纳在50毫升二氯甲烷。溶液再次经过滤,且二氯甲烷在旋转蒸发仪中被移除,且在50℃在高度真空下干燥2天。这产生1.2克的呈暗红色固体的产物。
IR(本体,cm-1):2927,2855,1559,1462,1399,1303,1254,1202,1181,1082,992,921,887,856,757,707,626。
元素分析:C 49.63%,H 6.43%,N 7.23%
Fe-含量:9.80%[m/m]。
实施例32
三-(4-(二甲基氨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将0.58克(3.56毫摩尔)的氯化铁(III)溶于80毫升THF,且添加2.00克(10.69毫摩尔)的4-(二甲基氨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40分钟搅拌时间后,添加1.07克(10.69毫摩尔)的三乙胺,且混合物于室温另外搅拌60分钟。然后,将2.31克的25%甲醇钠溶液(10.69毫摩尔)以滴加方式添加,且另外搅拌溶液2小时。沉淀的盐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残留物于50℃在高度真空干燥1天。这产生2.0克的呈红色固体的产物。
IR(本体,cm-1):2927,1719,1616,1575,1501,1433,1404,1362,1235,1174,1136,1019,944,924,767,742,652。
元素分析:C 45.83%,H 5.82%,N 6.83%
Fe-含量:8.54%[m/m]。
实施例33
三-(1-(吗啉-4-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17克(18.50毫摩尔)的1-(吗啉-4-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 于室温搅拌1.5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于旋转蒸发仪蒸发,且残留物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5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61,2896,2854,1595,1553,1509,1476,1443,1362,1299,1273,1244,1193,1110。
Fe-含量:9.62%[m/m]。
实施例34
三-(N-(2-甲氧基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15毫升乙醇内的1.47克(9.25毫摩尔)的N-(2-甲氧基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51克的棕色油。
IR(本体,cm-1):3269,2980,2928,2882,2830,1650,1550,1499,1451,1410,1275,1192,1117,1092,1017,958。
Fe-含量:9.68%[m/m]。
实施例35
三-(N-环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2.61克(18.50毫摩尔)的N-环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2.57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45,3088,3008,1549,1493,1453,1405,1334,1275,1219,1189,1060,1023,981,937。
Fe-含量:11.00%[m/m]。
实施例36
三-(3-氧代-N-(丙烷-2-基)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15毫升乙醇内的1.32克(9.25毫摩尔)的3-氧代-N-(丙烷-2-基)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3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48,3101,2972,2936,2873,1544,1492,1468,1447,1365,1321,1265,1187,1171,1129,998,968。
Fe-含量:11.22%[m/m]。
实施例37
三-(N-(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2.69克(18.50毫摩尔)的N-(2-羟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2.7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59,3110,2946,2875,1552,1498,1451,1405,1360,1273,1188,1059,1018.955,778。
Fe-含量:11.30%[m/m]。
实施例38
三-(N-(3-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20毫升乙醇内的1.47克(9.25毫摩尔)的N-(3-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8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70,2939,1551,1500,1407,1270,1188,1008,973, 947,777。
Fe-含量:10.05%[m/m]。
实施例39
三-(N-(4-羟基丁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2.94克(18.50毫摩尔)的N-(4-羟基丁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和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2.7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73,2934,2867,1649,1555,1502,1436,1409,1272,1188,1053,1027,946,778。
Fe-含量:9.36%[m/m]。
实施例40
三-(N-(5-羟基戊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46克(18.50毫摩尔)的N-(5-羟基戊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5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55,3109,2932,2862,1558,1500,1433,1407,1274,1187,1021,949,779。
Fe-含量:8.85%[m/m]。
实施例41
三-(N-(1-羟基-2-甲基丙烷-2-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20克(18.50毫摩尔)的N-(1-羟基-2-甲基丙烷-2-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 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4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6,2972,2927,1593,1550,1498,1446,1411,1363,1287,1225,1189,1050,962。
Fe-含量:9.17%[m/m]。
实施例42
三-(N-(2-羟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2.94克(18.50毫摩尔)的N-(2-羟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1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71,2975,2930,2884,1638,1561,1517,1494,1436,1351,1301,1205,1170,1051,958。
Fe-含量:9.61%[m/m]。
实施例43
三-(N-(2-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2.94克(18.50毫摩尔)的N-(2-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1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1,2973,2925,1552,1501,1454,1409,1377,1272,1190,1079,1053,951,777。
Fe-含量:9.84%[m/m]。
实施例44
三-(N-(1-羟基丙烷-2-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2.94克(18.50毫摩尔)的N-(2-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2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59,2973,1551,1494,1451,1409,1270,1189,1158,1091,1041,962。
Fe-含量:9.57%[m/m]。
实施例45
三-(N-(1-羟基丁烷-2-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3.21克(18.50毫摩尔)的N-(1-羟基丁烷-2-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2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68,2965,2933,2875,1546,1493,1457,1410,1285,1188,1049,1000,959,775。
Fe-含量:9.39%[m/m]。
实施例46
三-(N-(2,3-二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20毫升乙醇内的1.75克(9.25毫摩尔)的N-(2,3-二羟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5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8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49,2929,1635,15559,1519,1493,1353,1210,1157,1099,1044,996,956,765。
Fe-含量:8.81%[m/m]。
实施例47
三-(1-(3-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43克(18.50毫摩尔)的1-(3-羟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5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90,2929,2859,1554,1509,1483,1441,1363,1254,1228,1206,1143,1072,997,953,858,760。
Fe-含量:8.73%[m/m]。
实施例48
三-(1-[4-(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68克(18.50毫摩尔)的1-[4-(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8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34,2916,2858,1555,1511,1485,1445,1366,1268,1247,1217,1088,1033,979,953,760。
Fe-含量:8.39%[m/m]。
实施例49
三-(1-[3-(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68克(18.50毫摩尔)的1-[3-(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 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9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50,2922,2858,1555,1510,1485,1440,1366,1259,1088,1039,995,953,760。
Fe-含量:8.27%[m/m]。
实施例50
三-(1-[2-(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68克(18.50毫摩尔)的1-[2-(羟甲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88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58,2914,2854,1554,1509,1484,1445,1370,1311,1269,1245,1217,1088,1035,978,953,759。
Fe-含量:8.37%[m/m]。
实施例51
三-(1-[(3S)-3-羟基吡咯烷-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17克(18.50毫摩尔)的1-[(3S)-3-羟基吡咯烷-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23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15,2946,1558,1514,1472,1350,1206,1103,1054,951,875,763。
Fe-含量:8.61%[m/m]。
实施例52
三-(1-[4-(2-羟乙基)哌嗪-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MeOH中的3.96克(18.50毫摩尔)的1-[4-(2-羟乙基)哌嗪-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20毫升MeOH中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 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100毫升二氯甲烷内,搅拌15分钟,过滤,且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容纳在50毫升EtOH内,再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形成的残留物于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1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365,2914,2809,1591,1554,1509,1480,1443,1369,1290,1249,1138,1050,983,960,876,759,673。
Fe-含量:7.89%[m/m]。
实施例53
三-(1-(4-甲基哌嗪-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MeOH中的3.41克(18.50毫摩尔)的1-(4-甲基哌嗪-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20毫升MeOH中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100毫升二氯甲烷内,搅拌15分钟,过滤,且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50毫升EtOH内,再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形成的残留物于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5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34,2845,2789,1554,1507,1478,1445,1370,1291,1257,1235,1142,1092,1072,1000,981,959.757。
Fe-含量:8.77%[m/m]。
实施例54
三-(N-(3-羟基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20克(18.50毫摩尔)的N-(3-羟基丙基)-N-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31克的棕色油。
IR(本体,cm-1):3376,2919,1557,1492,1348,1296,1263,1212,1190,1051,989,955,763。
Fe-含量:9.08%[m/m]。
实施例55
三-(N-(反式-4-羟基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乙醇内的3.68克(18.50毫摩尔)的N-(反式-4-羟基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2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 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8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0,2932,2859,1549,1494,1453,1409,1371,1309,1265,1187,1055,1014,961,941,776。
Fe-含量:7.84%[m/m]。
实施例56
三-(N-(3-羟基-2,2-二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46克(18.50毫摩尔)的N-(3-羟基-2,2-二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5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40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9,2963,2872,1554,1502,1450,1410,1265,1190,1050,1014,948,777。
Fe-含量:8.3%[m/m]。
实施例57
三-(1-[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MeOH中的3.93克(18.50毫摩尔)的1-[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MeOH中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100毫升二氯甲烷内,搅拌15分钟,过滤,且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50毫升EtOH内,再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形成的残留物于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23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40,2858,2769,1593,1553,1509,1482,1448,1372,1328,1271,1236,1205,1040,957,874,758。
Fe-含量:7.97%[m/m]。
实施例58
三-(1-(4-甲氧基哌啶-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MeOH中的3.69克(18.50毫摩尔)的1-(4-甲氧基哌啶-1- 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MeOH中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100毫升二氯甲烷内,搅拌15分钟,过滤,且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50毫升EtOH内,再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形成的残留物于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0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44,2825,1634,1557,1511,1452,1376,1317,1271,1235,1184,1096,1047,1023,959,939,759。
Fe-含量:8.42%[m/m]。
实施例59
三-(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69克(18.50毫摩尔)的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92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74,2872,1556,1510,1477,1373,1258,1244,1172,1138,1116,1082,1050,1002,958,759。
Fe-含量:8.10%[m/m]。
实施例60
三-(N-(吗啉-4-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44克(18.50毫摩尔)的N-(吗啉-4-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2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63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09,2854,1569,1518,1430,1366,1335,1265,1204,1108,1072,1044,975,952,869,778,703。
Fe-含量:8.34%[m/m]。
实施例61
三-(1-(4-羟基哌啶-1-基)戊-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在45毫升无水乙醇内的5.54克(27.8毫摩尔)的1-(4-羟基哌啶-1-基)戊-1,3-二酮的溶液,添加于10毫升无水乙醇内的1.51克(9.31毫摩尔)无水氯化铁(III)的溶液,其后添加4.67克(55.6毫摩尔)的碳酸氢钠。6.5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且固体被弃置。滤液于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且残留物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6小时。这产生5.56克的棕红色固体。
IR(本体,cm-1):2932,2870,1588,1551,1509,1444,1382,1366, 1314,1265,1224,1119,1074,978,924,832,801,764,705,661。
Fe-含量:8.26%。
实施例62
三-(1-(吗啉-4-基)戊-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无水乙醇内的3.18克(17.2毫摩尔)的1-(吗啉-4-基)戊-1,3-二酮的溶液,添加于11毫升无水乙醇内的0.997克(6.15毫摩尔)无水氯化铁(III)的溶液。然后,添加3.11克(37.0毫摩尔)碳酸氢钠,且反应混合物搅拌4小时。固体被过滤且弃置。滤液于旋转蒸发仪蒸发至干燥,且残留物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6小时。这产生3.33克的红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64,2851,1591,1551,1510,1473,1439,1380,1315,1300,1274,1241,1189,1112,1063,1003,929,857,801,763,706,664,593。
Fe-含量:9.13%[m/m/]。
实施例63
三-(N-丁基-3-氧代庚酰胺)-铁(III)-配合物
60毫摩尔(11.96克)的N-丁基-3-氧代庚酰胺及20毫摩尔(3.24克)的FeCl3(无水)添加至11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10.4毫升的甲醇钠溶液(30%m/m)。继续搅拌0.5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经干燥。这产生13.7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56,2930,2871,1717,1656,1558,1500,1435,1376,1325,1299,1271,1177,1103,1085,1050,994,948,894,778,682。
CHN-元素分析:C,59.26;H,9.21;N,6.12。
Fe-含量:7.39%[m/m]。
实施例64
三-(1-(4-羟基哌啶-1-基)-4-甲基戊-1,3-二酮)-铁(III)-配合物
90毫摩尔(19.2克)的1-(4-羟基哌啶-1-基)-4-甲基戊-1,3-二酮及30毫摩尔(4.87克)的FeCl3(无水)溶于150毫升乙醇(无水),且添加30毫升乙醇钠溶液(21%m/m)。继续搅拌0.5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这产生19.8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27,2866,1550,1513,1443,1372,1312,1265,1225,1190,1157,1119,1072,1022,980,945,882,823,808,771,714,660,646。
CHN-元素分析:C,52.00;H,7.79;N,5.99。
Fe-含量:7.21%[m/m]。
实施例65
三-(N-(2-羟乙基)-N,4-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铁(III)-配合物
将90毫摩尔(17.93克)的N-(2-羟乙基)-N,4-二甲基-3-氧代戊酰胺及30毫摩尔(4.87克)的FeCl3(无水)溶于150毫升乙醇(无水)中,并添加15毫升甲醇钠溶液(30%m/m)。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这产生20.7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66,2926,2859,1714,1627,1550,1517,1479,1460,1439,1384,1371,1358,1301,1273,1246,1190,1159,1114,1087,1065,1051,1019,991,947,927,884,850,774,717,682。
CHN-元素分析:C,44.04;H,6.97;N,6.33。
Fe-含量:7.79%[m/m]。
实施例66
三-(N,N-二甲基-2-氧代环戊烷甲酰胺)-铁(III)-配合物
将18毫摩尔(3.29克)的N,N-二甲基-2-氧带环戊烷甲酰胺(纯度>85%)及6毫摩尔(0.925克)的FeCl3(无水)溶于50毫升乙醇(无水)中,且添加3毫升甲醇钠溶液(30%m/m)。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于50℃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这产生3.9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45,2882,1735,1635,1555,1491,1466,1451,1411,1395,1362,1347,1303,1262,1215,1186,1169,1141,1099,1050,1020,983,946,915,903,885,834,770,754,733,694,638。
Fe-含量:8.03%[m/m]。
实施例67
三-(N-环戊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1.3克(18.50毫摩尔)的N-环戊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74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56,2956,2869,1550,1491,1450,1409,1357,1265,1185,1042,1015,951,780。
Fe-含量:9.17%[m/m]。
实施例68
三-(1-(吡咯烷-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2.87克(18.50毫摩尔)的1-(吡咯烷-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6.22克(74.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4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66,2869,1556,1511,1473,1457,1351,1328,1224,1206,1117,1080,996,971,953,761。
Fe-含量:10.16%[m/m]。
实施例69
三-(N-(3-氧代丁酰基)-L-丝氨酸甲酯)-铁(III)-配合物
向于50毫升乙醇内的3.75克(18.50毫摩尔)的N-(3-氧代丁酰基)-L-丝氨酸甲酯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45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5,2955,1733,1543,1491,1408,1343,1274,1209,1186,1146,1077,1054,1029,958,779。
Fe-含量:8.02%[m/m]。
实施例70
三-(1-(4-乙酰基哌嗪-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80毫升MeOH中的3.92克(18.50毫摩尔)的1-(4-乙酰基哌嗪-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20毫升MeOH中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被容纳在200毫升二氯甲烷内,搅拌15分钟,过滤,且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残留物被容纳在50毫升EtOH内,再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形成的残留物于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14,1637,1555,1511,1468,1421,1367,1284,1239,1172,1046,981,958,760。
Fe-含量:7.74%[m/m]。
实施例71
三-(N-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39克(18.50毫摩尔)的N-环己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 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8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2,2928,2854,1552,1488,1448,1408,1315,1278,1256,1187,1150,1109,1041,975,942,781。
Fe-含量:8.81%[m/m]。
实施例72
三-(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甲酯)-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21克(18.50毫摩尔)的N-(3-氧代丁酰基)甘氨酸甲酯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95克的棕色油。
IR(本体,cm-1):3343,2955,1739,1543,1495,1409,1365,1284,1179,1051,1011,988,779。
Fe-含量:8.95%[m/m]。
实施例73
三-(N-(2-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2.90克(18.50毫摩尔)的N-(2-甲基丙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3.49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4,3110,2959,2927,2871,1551,1499,1433,1408,1271,1188,1156,1102,1018,954,940,777。
Fe-含量:9.70%[m/m]。
实施例74
三-(N-(环丙基甲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20毫升乙醇内的1.44克(9.25毫摩尔)的N-(环丙基甲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75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70,1549,1498,1431,1407,1265,1187,1165,1096,1023,951,830,778。
Fe-含量:9.89%[m/m]。
实施例75
三-(4-(吗啉-4-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将0.24克(1.45毫摩尔)氯化铁(III)溶于20毫升THF,且添加1.00克(4.36毫摩尔)的4-(吗啉-4-基)-2,4-二氧代丁酸乙酯。搅拌40分钟后,添加0.44克(4.36毫摩尔)的三乙胺,且于室温另外搅拌60分钟。然后,以滴加方式添加4.6克的6%乙醇钠溶液(4.4毫摩尔),且溶液另外搅拌2小时。沉淀的盐被过滤,且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干燥。残留物于50℃在高度真空干燥1天。这产生0.8克的呈橙色固体的产物。
IR(本体,cm-1):2978,2923,2863,1704,1610,1568,1511,1442,1375,1300,1275,1246,1138,1111,1062,1018,946,860,759,722,651。
元素分析:C 48.54%,H 5.8%,N 5.48%
Fe-含量:6.9%[m/m]。
实施例76
三-(N-(3-氧代丁酰基)-L-丙氨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向于40毫升乙醇内的3.72克(18.50毫摩尔)的N-(3-氧代丁酰基)-L-丙氨酸乙酯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1.00克(6.17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4.00克的棕色油。
IR(本体,cm-1):3348,2981,1733,1658,1589,1539,1490,1448,1411,1300,1206,1186,1155,1051,965,777。
Fe-含量:7.80%[m/m]。
实施例77
三-(N-环丁基-3-氧代丁酰胺)-铁(III)-配合物
向于20毫升乙醇内的1.43克(9.25毫摩尔)的N-环丁基-3-氧代丁酰胺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1.56克(18.5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71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3280,2978,2943,1546,1488,1408,1274,1187,1156,1031,970,946,779,757。
Fe-含量:9.98%[m/m]。
实施例78
三-(1-(氮杂环丁烷-1-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向于20毫升乙醇内的1.30克(9.25毫摩尔)的1-(氮杂环丁烷-1-基)丁-1,3-二酮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的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1.58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45,2878,1558,1510,1473,1344,1297,1201,1003,948,753。
Fe-含量:11.13%[m/m]。
实施例79
三-(1-(3-氧代丁酰基)-哌啶-4-甲酸乙酯)-铁(III)-配合物
向于30毫升乙醇内的2.23克(9.25毫摩尔)的1-(3-氧代丁酰基)-哌啶-4-甲酸乙酯的溶液,以滴加方式添加于10毫升乙醇内的0.5克(3.08毫摩尔)氯化铁(III)(无水)的溶液。然后,逐份添加3.11克(37.00毫摩尔)的碳酸氢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后,反应混合物被过滤,用10毫升乙醇清洗,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且残留物于50℃在干燥箱内干燥过夜。这产生2.43克的棕色固体。
IR(本体,cm-1):2957,2931,2862,1724,1639,1555,1511,1485,1446,1372,1312,1271,1236,1174,1038,973,958,760。
Fe-含量:6.67%[m/m]。
实施例80
三-(1-(4-羟基哌啶-1-基)-4-甲氧基丁-1,3-二酮)-铁(III)-配合物
将18毫摩尔(3.91克)的1-(4-羟基哌啶-1-基)-4-甲氧基丁-1,3-二酮及6毫摩尔(0.96克)的FeCl3(无水)溶于80毫升乙醇(无水)中,且添加4毫升 的甲醇钠溶液(30%m/m)。继续搅拌1小时,且反应溶液被过滤。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浓缩,且产物被干燥。这产生4.36克的标题化合物。
IR(本体,cm-1):2928,2824,1727,1597,1564,1513,1491,1445,1385,1331,1265,1227,1197,1109,1074,1051,1025,990,957,845,807,765,723,653。
Fe-含量:7.11%[m/m]。

Claims (19)

1.铁(III)配合物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用以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以及与此相关的症状的药物,所述化合物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与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选自由可以被甲氧基基团取代的C1-C4-烷基、和乙氧基羰基所组成的群组;
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氢,
-Cl,
-F,和
-氰基;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氢,
-烷基,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ο直链的C1-C6-烷基,
ο支链的C3-烷基,
ο环丙基;
-环状或支链醇,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ο下式的环状醇:
ο下式的支链醇:
-下式的甲氧基乙基:
-下式的乙氧基羰基甲基:
R3和R4与和它们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环,其能含有一个另外的杂原子,所述环选自由下式的环所组成的群组:
R2和R3一起形成5或6元环,从而形成式(Ia)的配体:
其中R1和R4如上所定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是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烷基,和
R2、R3和R4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意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含有至少一个式(I)的配体:
其中
箭头各自代表连接到一个或不同铁原子的配位键,
R1是乙氧基羰基,和
R2、R3和R4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意义,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铁(III)配合物化合物具有式(II):
其中R1、R2、R3和R4如上所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中在所述铁(III)配合物化合物中,R1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C1-4-烷基,和
-甲氧基甲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在所述铁(III)配合物化合物中,R2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
-氢,
-Cl、F,和
-氰基。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症状包括:疲劳、倦怠、精力不集中、低认知效率、难以找到正确词语、健忘、不自然苍白、易怒、心率加速、舌痛或舌头肿胀、脾肿大、孕妇偏食、头痛、食欲不振、增加的易感染性、抑郁情绪。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途,用于制备药物以治疗孕妇的缺铁性贫血、儿童及青少年的潜在性缺铁性贫血、胃肠道异常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由于失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由于降低饮食铁摄取的缺铁性贫血、在挑食的儿童及青少年情形中的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免疫缺陷、缺铁性贫血造成的脑部功能受损、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多动腿综合征、癌症时的缺铁性贫血、化疗触发的缺铁性贫血、发炎触发的缺铁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时的缺铁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第3-5期时的缺铁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时的缺铁性贫血、全身性红斑狼疮时的缺铁性贫血。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胃肠道异常造成的缺铁性贫血是炎性肠病时的缺铁性贫血或由于口炎性腹泻的缺铁性贫血。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由于失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选自由于胃肠道出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经期造成的缺铁性贫血、或受伤造成的缺铁性贫血。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用途,其中所述胃肠道出血选自由于溃疡、癌症、痔疮、发炎性疾病、服用乙酰基水杨酸造成的胃肠道出血。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发炎触发的缺铁性贫血是慢性发炎触发的缺铁性贫血。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用途,用于制备口服给药用的药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途,用于制备以液体配制剂给药用的药物,该液体配制剂包括可饮用的配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中所述可饮用的配制剂是果汁或糖浆。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途,其中所述可饮用的配制剂是溶液或悬浮液。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用途,其中所述溶液是糖浆或酏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进一步含有至少一种生理上相容的载体或赋形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含有至少一种另外的对铁代谢起作用的药物。
CN201180018134.0A 2010-03-23 2011-03-22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7387.1 2010-03-23
EP10157387 2010-03-23
PCT/EP2011/054315 WO2011117225A1 (de) 2010-03-23 2011-03-22 Fe(iii)-komplexverbindungen zur behandlung und prophylaxe von eisenmangelerscheinungen und eisenmangelanämi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415A CN102892415A (zh) 2013-01-23
CN102892415B true CN102892415B (zh) 2016-10-19

Family

ID=4271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13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415B (zh) 2010-03-23 2011-03-22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24)

Country Link
US (2) US9394324B2 (zh)
EP (1) EP2549991B1 (zh)
JP (1) JP5648120B2 (zh)
KR (1) KR101529273B1 (zh)
CN (1) CN102892415B (zh)
AR (1) AR080802A1 (zh)
AU (1) AU2011231710B2 (zh)
BR (1) BR112012023780A2 (zh)
CA (1) CA2793153C (zh)
CL (1) CL2012002624A1 (zh)
CO (1) CO6630090A2 (zh)
CR (1) CR20120478A (zh)
DO (1) DOP2012000250A (zh)
ES (1) ES2660202T3 (zh)
MA (1) MA34067B1 (zh)
MX (1) MX2012010950A (zh)
NZ (1) NZ602289A (zh)
PE (1) PE20130246A1 (zh)
RU (1) RU2589710C2 (zh)
SG (1) SG183972A1 (zh)
TN (1) TN2012000457A1 (zh)
TW (1) TWI426900B (zh)
WO (1) WO2011117225A1 (zh)
ZA (1) ZA201207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48407T3 (es) * 2011-05-31 2015-10-16 Vifor (International) Ag Compuestos de complejos de 2,4-dioxo-1-carbonilo de Fe(III) para su uso en el tratamiento y la profilaxis de estados de deficiencia de hierro y anemias por deficiencia de hierro
JP5881722B2 (ja) * 2011-10-12 2016-03-09 Sbi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がん性貧血改善・予防剤
EP2604618A1 (de) 2011-12-12 2013-06-19 Sika Technology AG Metall-Komplexverbindungen als Katalysatoren für Polyurethan-Zusammensetzungen
EP2604617A1 (de) * 2011-12-12 2013-06-19 Sika Technology AG Eisen(III)-Komplexverbindungen als Katalysatoren für Polyurethan-Zusammensetzungen
EP2604615A1 (de) * 2011-12-12 2013-06-19 Sika Technology AG Bismuthaltiger Katalysator für Polyurethan-Zusammensetzungen
WO2014096193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Vifor (International) Ag Fe(iii)-komplexverbindungen zur behandlung und prophylaxe von eisenmangelerscheinungen und eisenmangelanämien
KR20150134353A (ko) 2013-03-28 2015-12-01 비포르 (인터내셔날) 아게 철 결핍 증상과 철 결핍성 빈혈의 치료와 예방용 철 (iii) 착 화합물
CN103819425A (zh) * 2014-03-05 2014-05-28 南通惠康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固化剂n-乙酰乙酰基吗啉的制备方法
US10172882B2 (en) 2014-06-22 2019-01-08 Dexcel Pharma Technologies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ferric citrate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WO2021222898A1 (en) * 2020-05-01 2021-11-04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comprising dietary metal complexes in a matrix of cellulosic materials
RU2763135C1 (ru) * 2021-04-23 2021-12-27 Виктор Павлович Ремез Фармак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железодефицитной анемии
WO2023041778A2 (en) * 2021-09-20 2023-03-23 Novaled Gmbh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ayer comprising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KR102623739B1 (ko) * 2022-07-28 2024-01-11 주식회사 페라메드 시트르산과 철을 포함하는 착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670A (en) 1892-05-10 Automatic fire-alarm
US2832790A (en) * 1954-09-28 1958-04-29 Du Pont 4-negative 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2, 3, 5-trichalcogenpyrrolidines, their salt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m
GB842637A (en) 1955-12-27 1960-07-27 Andre Georges Jules Jallais Glass frames, more especially for forced cultivation
GB2128998B (en) 1982-10-22 1986-07-16 Nat Res Dev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of iron complexes of 3 hydroxy-4-pyrone
GB8325496D0 (en) 1983-09-23 1983-10-26 Hider R C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US4788281A (en) 1984-01-04 1988-11-29 Tosoni Anthony L Dextran hexonic acid derivative, ferric hydroxide complex and method manufacture thereof
GB8410289D0 (en) 1984-04-19 1984-05-31 Callingham B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IT1222654B (it) 1987-09-14 1990-09-12 Schering Ag Complesso micellare di ferro-citrato
JPH0283400A (ja) 1988-09-21 1990-03-23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鉄カゼインの製造方法
ES2044777B1 (es) 1992-03-03 1994-08-01 Dabeer Sa Procedimiento de obtencion de un quelato de hierro de gran solubilidad.
US20030236224A1 (en) 1997-12-09 2003-12-25 Hedlund Bo E. Modified polysaccharides exhibiting altered biological recognition
IT1297022B1 (it) 1997-12-24 1999-08-03 Chemi Spa Complesso di ferro-succinilcaseina, processo per la sua preparazione e composizioni farmaceutiche che lo contengono
US6121287A (en) 1998-07-15 2000-09-19 Active Biotech Ab Quinoline derivatives
DE10249552A1 (de) 2002-10-23 2004-05-13 Vifor (International) Ag Wasserlösliche Eisen-Kohlenhydrat-Komplexe, deren Herstellung und diese enthaltende Arzneimittel
SE0400235D0 (sv) * 2004-02-06 2004-02-06 Active Biotech Ab New composition containing quinoline compounds
EP2015647A2 (en) 2004-10-08 2009-01-21 Unilever N.V. Iron complex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nutritional disorders
US20090035385A1 (en) 2004-12-22 2009-02-05 Drugtech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including iron
CN100443485C (zh) 2005-04-08 2008-12-17 吴华君 叶绿酸合铁钠盐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07062546A1 (fr) 2005-11-30 2007-06-07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mplexes fer-saccharide faciles a reconstituer et 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1997833A1 (de) 2007-05-29 2008-12-03 Vifor (International) Ag Wasserlösliche Eisen-Kohlenhydratderivat-Komplexe, deren Herstellung und diese enthaltende Arzneimittel
CN101481404B (zh) 2008-12-17 2011-10-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酶解乳蛋白亚铁络合物微胶囊补铁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udies on some metal chelates of 2,4-acetoacetxylidide;A.D.Taneja,et al;《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19731231;第35卷;第1397-140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60202T3 (es) 2018-03-21
SG183972A1 (en) 2012-10-30
AU2011231710A1 (en) 2012-09-27
NZ602289A (en) 2014-01-31
JP2013522343A (ja) 2013-06-13
RU2589710C2 (ru) 2016-07-10
US20160310459A1 (en) 2016-10-27
PE20130246A1 (es) 2013-04-07
CN102892415A (zh) 2013-01-23
US9394324B2 (en) 2016-07-19
DOP2012000250A (es) 2013-02-15
US20130109662A1 (en) 2013-05-02
ZA201207550B (en) 2013-06-26
MA34067B1 (fr) 2013-03-05
CR20120478A (es) 2013-03-11
CA2793153A1 (en) 2011-09-29
MX2012010950A (es) 2012-11-12
CA2793153C (en) 2016-03-29
CO6630090A2 (es) 2013-03-01
CL2012002624A1 (es) 2013-02-01
AR080802A1 (es) 2012-05-09
TW201136583A (en) 2011-11-01
KR101529273B1 (ko) 2015-06-16
KR20130031250A (ko) 2013-03-28
BR112012023780A2 (pt) 2018-07-24
EP2549991A1 (de) 2013-01-30
EP2549991B1 (de) 2017-11-22
WO2011117225A1 (de) 2011-09-29
RU2012144844A (ru) 2014-04-27
US9943498B2 (en) 2018-04-17
TN2012000457A1 (en) 2014-01-30
TWI426900B (zh) 2014-02-21
JP5648120B2 (ja) 2015-01-07
AU2011231710B2 (en)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415B (zh)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Ⅲ)配合物化合物
CN103429575B (zh)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状及缺铁性贫血的Fe(III)配合物化合物
KR101798605B1 (ko) 철 결핍 증상 및 철 결핍성 빈혈의 치료 및 예방을 위한 Fe(III) 착화합물
EP2714030B1 (de) Fe(iii)-2,4-dioxo-1-carbonyl-komplexverbindungen zur verwendung bei der behandlung und der prophylaxe von eisenmangelerscheinungen und eisenmangelanämien
CN104203245A (zh) 用于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的铁(iii)复合化合物
JP2016520538A (ja) 鉄欠乏症および鉄欠乏性貧血の治療および予防のためのFe(III)錯体
TW201302191A (zh) 用於治療及預防鐵缺乏症狀及缺鐵性貧血之Fe(III)錯合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