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5177A -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5177A
CN102885177A CN2012104124786A CN201210412478A CN102885177A CN 102885177 A CN102885177 A CN 102885177A CN 2012104124786 A CN2012104124786 A CN 2012104124786A CN 201210412478 A CN201210412478 A CN 201210412478A CN 102885177 A CN102885177 A CN 102885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ji
white tea
capsule
weight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24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E-SWEET CAN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E-SWEET CAN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E-SWEET CAN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E-SWEET CAND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24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5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5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5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冷却静置后,离心分离滤去茶渣;b.称取一定量的抗氧化剂,用水配置成溶液A;c.称取一定量的淀粉糖及其衍生物、保护性胶体崩解剂和水配置成溶液B;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经过均质乳化、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所需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具有用传统方法泡制的安吉白茶类似的色泽风味且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该色泽风味,水相容性,与水接触后能迅速溶解。

Description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提取物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安吉白茶,是一种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原产于浙江省安吉县的茶叶品种,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不仅如此,相比普通的绿茶,安吉白茶还具有较高的茶氨酸成分,以及其他的各种特有的营养成分。正因为安吉白茶具有上述独特的营养价值,因此在食品、医药以及日用化工领域都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能够将安吉白茶用于食品、医药以及日用化工领域,需要从安吉白茶的叶片中将那些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供进一步使用。
微囊技术是一种用于保存被包囊物的特异风味,提高被包囊物的稳定性的常用技术。也常常被用于各种茶叶提取物的保存。
申请号为200510114557.9,名称为“一种藤茶黄酮微囊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藤茶黄酮微囊,以明胶和纤维素衍生物为囊材,所制备的藤茶黄酮微囊具有含量高、流动性好、热损失率低等优点。
申请号为200610042365.6,名称为“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针对乌龙茶,利用微囊技术制备乌龙茶速溶剂型的方法,包括粘合剂和崩解剂。
申请号为200710165270.8,名称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微囊颗粒及其制备工艺”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为囊芯,以乙基纤维素和/或聚乙二醇为囊材,采用羧甲基淀粉钠为促进剂所制备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微囊。
申请号为02137817.7,名称为“注射用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量为50-99%的各类茶多酚提取物,通过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的杯装分子进行包裹形成分子微囊的茶多酚微囊。
从上述发明申请的内容看,形成微囊的各种囊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同的茶叶所采用的囊材的成分差别较大。经过对比试验,我们发现,由于安吉白茶具有其特有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应用现有的微囊制备方法,无法很好地保存安吉白茶的风味和有效成分,因此,需要针对安吉白茶的特点,另行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安吉白茶提取物的微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能良好地使用于安吉白茶提取物,无法针对安吉白茶,保留其特有的有效成分和风味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安吉白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的活性,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安吉白茶所特有的风味,具有较高的水相容性,与水接触后能够迅速地崩解并释放有效成分的新型的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1%-0.05%的抗氧化剂,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50%-150%的淀粉糖及其衍生物、安吉白茶重量0.01%-1%的保护性胶体、安吉白茶重量0.01%-1%的崩解剂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经过均质乳化、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所需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和EGCG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淀粉糖及其衍生物包括麦芽糊精、倍他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性胶体包括明胶、阿拉伯胶、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崩解剂包括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的均质乳化的过程是在压力为10-50MPa的范围下进行的。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浓缩是在温度为50-70℃、真空度为0.07-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的。
作为优选,所述喷雾干燥的热风温度为150-180℃。
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化剂的重量为安吉白茶重量的0.03%,由重量比为100-1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淀粉糖及其衍生物的重量为安吉白茶重量的90%,由重量比为10:1-1.5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性胶体的重量为提取液重量安吉白茶重量0.03%的阿拉伯胶。
作为优选,所述崩解剂为安吉白茶重量的0.1%。
作为优选,所述均质乳化的压力为30MPa。
作为优选,步骤d中的混合液真空浓缩温度为60℃,真空浓缩至混合液比重为1.05-1.2。
依据上述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制备所得的安吉白茶微囊产品。
其中所述EGCG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简称。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通过针对安吉白茶的独有特性而采用的特殊选择的囊材和微囊制作技术,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活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提取物所具有的安吉白茶的特殊风味。具有较高的水相容性,与水接触后能够迅速地崩解并释放其所含有有效成分。将本发明所述的安吉白茶微囊溶于水后所得到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5%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10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150%的麦芽糊精,安吉白茶重量1%的明胶,安吉白茶重量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5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2后,在热风温度为18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2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5%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9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135%、重量比为10:1.5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9%的明胶,安吉白茶重量0.9%的羧甲基淀粉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5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8℃、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2后,在热风温度为18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3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4%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8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120%、重量比为10:1.4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8%的明胶,安吉白茶重量0.85%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47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6℃、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2后,在热风温度为18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4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4%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7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100%、重量比为10:1.37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7%的明胶,安吉白茶重量0.8%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41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4℃、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5后,在热风温度为17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5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3%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6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95%、重量比为10:1.33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 61%的阿拉伯胶,安吉白茶重量0.7%的聚乙二醇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35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2℃、真空度为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5后,在热风温度为17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6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3%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5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90%、重量比为10:1.3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5%的阿拉伯胶,安吉白茶重量0.6%、重量比为1: 1的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3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5后,在热风温度为17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7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3%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5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85%、重量比为10:1.26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42%的阿拉伯胶,安吉白茶重量0.45%、重量比为1:2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3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后,在热风温度为16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8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2%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4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80%、重量比为10:1.22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3%的阿拉伯胶,安吉白茶重量0.31%、比例为1:1.5的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28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7℃、真空度为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后,在热风温度为16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9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3%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4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75%、重量比为10:1.17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03%的阿拉伯胶,安吉白茶重量0.1%、比例为1:2的聚乙二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24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5℃、真空度为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后,在热风温度为16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10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2%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3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70%、重量比为10:1.12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2%的卡拉胶,安吉白茶重量0.2%、比例为1:1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21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3℃、真空度为0.07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1后,在热风温度为16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11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1%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2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60%、重量比为10:1.08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13%的卡拉胶,安吉白茶重量0.06%、比例为1:1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淀粉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17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3℃、真空度为0.07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05后,在热风温度为15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12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1%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1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55%、重量比为10:1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08%的卡拉胶,安吉白茶重量0.03%、比例为1:1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12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2℃、真空度为0.07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05后,在热风温度为15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实施例13
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1%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由重量比为1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50%的倍他环糊精,安吉白茶重量0.01%的卡拉胶,安吉白茶重量0.01%、比例为1:2的羧甲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在10MPa的压力下进行均质乳化,在温度为50℃、真空度为0.07M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直至混合液的比重为1.05后,在热风温度为150℃下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安吉白茶微囊。
对比实验1
取上述实施例1-13所得安吉白茶微囊产品作为实验例;以现有的微囊技术(本对比试验采用以申请号为200610042365.6,名称为“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微囊制备工艺)处理安吉白茶所得微囊产品为对照例。将上述实验例和对照例在一般的、通常的仓储条件下存放12-24月后,分别测定其中的叶绿素、茶多酚、茶氨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存放前该活性成分的含量之比,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354321DEST_PATH_IMAGE001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微囊制备方法所得安吉白茶微囊相比采用现有技术制备所得的安吉白茶微囊,在经过长时间保存后,能够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即有效成分的损耗率更小,其保质期更长。
对比试验2
取上述实施例1-13所得安吉白茶微囊产品作为实验例;以现有的微囊技术(本对比试验采用以申请号为200610042365.6,名称为“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微囊制备工艺)处理安吉白茶所得微囊产品为对照例。分别取上述各实验例或者对照例的微囊粉末25%与75%的淀粉颗粒混合,在相对湿度60°,温度22℃条件下压制成硬度为100N的片剂。分别测定上述片剂的崩解时间,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832313DEST_PATH_IMAGE002
由上表可知,同等工艺条件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安吉白茶微囊制成的片剂相比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的微囊片剂的崩解时间更短,具有更佳的崩解效果,有利于吸收利用。
对比试验3
取上述实施例1-13所得安吉白茶微囊产品作为实验例;以现有的微囊技术(本对比试验采用以申请号为200610042365.6,名称为“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微囊制备工艺)处理安吉白茶所得微囊产品为对照例。将上述实验例和对照例在一般、通常的仓储条件下存放12个月后,分别将上述安吉白茶微囊产品溶于水中,对照由新鲜的安吉白茶泡制的茶水评价其色泽和香味,分别给出1-5分的评分,其中5分表示该由安吉白茶微囊产品所泡制的茶水与由新鲜的安吉白茶泡制的茶水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1分表示该由安吉白茶微囊产品所泡制的茶水几乎没有茶水所具有的色泽和香味。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对该安吉白茶微囊产品所泡制的茶水的色泽和香味进行评价,每一个实验例和对照例,都由10名评价员进行评价,并取其平均值,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612050DEST_PATH_IMAGE003
由上表可知,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微囊所还原的茶水与新鲜泡制的安吉白茶之间具有更高的相似度,本发明所述方法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更为持久地保存安吉白茶的色泽和香味。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1份量wt的安吉白茶置于夹层锅或者提取罐内并添加8-10份量wt的水,加热该夹层锅或者提取罐以提取安吉白茶中的有效成分,所得提取液冷却后静置,经离心分离滤去茶渣;
b.称取安吉白茶重量0.01%-0.05%的抗氧化剂,用水配置成溶液A;
c.称取安吉白茶重量50%-150%的淀粉糖及其衍生物、安吉白茶重量0.01%-1%的保护性胶体、安吉白茶重量0.01%-1%的崩解剂和水配置成溶液B;
d.将提取液和溶液A、溶液B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液依次经过均质乳化、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后,即得所需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糖及其衍生物包括麦芽糊精、倍他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胶体包括明胶、阿拉伯胶、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包括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均质乳化的过程是在压力为10-50MPa的范围下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浓缩是在温度为50-70℃、真空度为0.07-0.09MPa的条件下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的热风温度为15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的重量为安吉白茶重量的0.03%,由重量比为100-10:1的维生素C和EGCG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糖及其衍生物的重量为安吉白茶重量的90%,由重量比为10:1-1.5的麦芽糊精和倍他环糊精组成。
10.一种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用于制备安吉白茶微囊的方法制备所得的安吉白茶微囊。
CN2012104124786A 2012-10-25 2012-10-25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885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4786A CN102885177A (zh) 2012-10-25 2012-10-25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4786A CN102885177A (zh) 2012-10-25 2012-10-25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5177A true CN102885177A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2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24786A Pending CN102885177A (zh) 2012-10-25 2012-10-25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51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157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上海科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黄素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0A (zh) * 1995-08-30 1996-03-27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微胶囊化速溶花粉
CN1748549A (zh) * 2005-10-26 2006-03-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藤茶黄酮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5311A (zh) * 2006-02-08 2007-08-15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
CN101167719A (zh) * 2007-11-02 2008-04-30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微囊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0A (zh) * 1995-08-30 1996-03-27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微胶囊化速溶花粉
CN1748549A (zh) * 2005-10-26 2006-03-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藤茶黄酮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5311A (zh) * 2006-02-08 2007-08-15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乌龙茶分子微囊新剂型生产工艺
CN101167719A (zh) * 2007-11-02 2008-04-30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微囊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157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上海科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黄素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CN103251572B (zh) * 2013-05-24 2015-05-20 上海科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黄素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8646B (zh) 生产叶茶的方法
Wang et al. Effects of heat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n flavanols and sensory qualities of green tea beverage
CN101048069B (zh) 具有抗氧化剂的消耗性组合物
Balci et al. Influence of shooting period an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n bioactive compounds in Turkish green tea
JP2009544298A (ja) 飲料前駆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53325B (zh) 一种微胶囊玛咖茶及其制备方法
Ravichai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coating materials on freeze‐drying encapsul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fermented tea leaf wastewater
KR20110060465A (ko) 과립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KR20180044091A (ko) 특정 진세노사이드 함량이 증가된 인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3875981A (zh) 斑兰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Abdullah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polypheno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several herbal and green tea products in Malaysia
CN104621659A (zh) 玫瑰花超微粉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37366A (zh) 包含天然多酚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用于口服施用的组合物
CN102885177A (zh) 安吉白茶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364A (zh) 一种强壮元气的速溶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155A (zh) 一种速溶分子保健茶
KR101405109B1 (ko) 저온 용매에서 용해도가 증진된 홍삼 과립 분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홍삼 과립 분말
KR20180078658A (ko) 인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건강식품 조성물
KR100903689B1 (ko) 프로폴리스의 기능성이 함유된 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605054A (zh) 一种玫瑰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9895A (zh) 一种葡多酚微胶囊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3669A (zh) 一种山楂味茶多酚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112304A (ja) 飲料
CN103859423A (zh) 一种抗癌的花生蛋白粉及制备方法
CN102293306B (zh) 一种保健型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