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999A -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4999A
CN102884999A CN2012104021455A CN201210402145A CN102884999A CN 102884999 A CN102884999 A CN 102884999A CN 2012104021455 A CN2012104021455 A CN 2012104021455A CN 201210402145 A CN201210402145 A CN 201210402145A CN 102884999 A CN102884999 A CN 102884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va
pen shell
adhesion
plankton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2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4999B (zh
Inventor
张涛
潘洋
杨红生
邱天龙
王平川
班绍君
柏雨岑
周毅
刘鹰
张福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4021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4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4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4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双壳贝类苗种生产,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培育装置包括有机玻璃管、中空塑料底座和塑料软管;有机玻璃管两端带有法兰片,两端法兰片分别与上层法兰片和下层法兰片通过螺栓固定,下层法兰片中间设有连接管,中空塑料底座侧壁上设有孔洞,塑料软管穿过孔洞与下层法兰片中间设有的连接管相连;有机玻璃管一端法兰片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和硅胶垫片;另一端法兰片与下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硅胶垫片。利用本发明所设计的设施培养栉江珧幼虫,可使幼虫漂浮粘连减少94%~98%,幼虫成活率在85%以上,大幅提高栉江珧幼虫的成活率和培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双壳贝类苗种生产,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Linnaeus,1767)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江珧科、栉江珧属,在中国沿海的自然分布海域较广,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食用贝类,广泛分布于温、热带泥沙质近海海域,我国渤、黄、东、南海均有分布。它的后闭壳肌特别肥大,可制成名贵的“江瑶柱”,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珍品,鲜活产品更是宴席上名贵的佳肴,尤其在我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倍受青睐。
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条件的恶化,我国栉江珧资源量急剧下降,在许多海区已经很难采集,单纯依靠野生的栉江珧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开展栉江珧的人工繁育和增养殖势在必行。虽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栉江珧的人工育苗研究,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栉江珧的人工繁育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出苗效率较低,还未达到完全高效稳定的产业化水平。
目前,国内外栉江珧苗种生产技术没有获得突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幼虫漂浮粘连问题。幼虫漂浮粘连是栉江珧幼虫培养期间不同于其它贝类幼虫的一个显著特点。所谓幼虫漂浮粘连,就是当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一般在孵化成D形幼虫24h以后),大量幼虫聚集到池水表面,密集成群。幼虫漂浮粘连对幼虫培养的影响很大,稍有疏忽就容易引起幼虫大量死亡。现在主要通过控制幼虫培养密度、加强水质管理、增加充气点和加大充气量以及勤倒池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控制幼虫培养密度是关键。降低培育密度,虽然可以部分解决幼虫漂浮粘连问题,但幼虫培育效率太低,一般培育密度为1个/ml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有机玻璃管及接有软管的中空底座,其中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上层法兰片,该端连接法兰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有机玻璃管另一端的连接法兰通过下层法兰片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所述下层法兰片上设有与中空底座内软管插接的连接管。
所述有机玻璃管两端的连接法兰与上、下层法兰片之间分别设有防腐密封的硅胶片。所述塑料软管上设有连接阀门。所述筛绢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采用300-100目的规格进行替换。所述塑料软管一端向上弯折与下层法兰片中间设有的连接管相连。
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的培养方法,将生长至“D形幼虫”阶段的栉江珧幼虫由培育装置下端的塑料软管导入有机玻璃管内,采用流水的培养方式,在水温18-28℃,盐度25-35,pH值7.0-8.5条件下将培育密度为5-10个/ml的幼虫培育至附着变态,整个培养过程中幼虫分布在由有机玻璃管和筛绢、塑料软管围成的筒状体中,不接触水汽界面。
所述流水的培养方式是水流从下端塑料软管进入、从上端筛绢溢出,并根据幼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控制水流流量,水流流量为0.05-0.2m3/h。所述筛绢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采采用300-100目的规格进行替换。
通过详细研究栉江珧幼虫的漂浮粘连机理,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造成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原因主要为:幼虫的趋光性、幼虫分泌粘液和海水的表面张力。据观察,栉江珧幼虫与其他贝类幼虫相似,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光照对幼虫的上浮有明显影响,合适的光照能够使幼虫大量聚集在水体上层;栉江珧幼虫会在壳表面分泌一层疏水性粘液将自己包裹;当幼虫游到水面时,在海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位于水汽界面处的幼虫会互相聚集粘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主要原因是幼虫分泌的粘液粘附在贝壳外表面,导致幼虫外壳的表面局部或大部形成了一个疏水性的超微结构,从而在海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发生漂浮粘连。为了消除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现象,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使幼虫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接触水汽液面,消除海水表面张力对幼虫的作用,防止幼虫粘连的发生。进而可使幼虫漂浮粘连减少94%-98%,幼虫成活率在85%以上。
2.本发明采用流水培养栉江珧幼虫,可调节水流大小,充分搅拌,使幼体分布均匀。
3.利用本发明可大幅提高幼虫培养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可达5-10个/ml,培育效率较高。
4.本发明采用有机玻璃管作为培养幼虫的主要材质,无色透明,可实时观察幼体的生长情况及饵料摄食情况等,方便技术人员实时控制和调整幼虫的培养条件。
5.本发明所用材料无毒无害,操作简单,方便拆卸,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养装置主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养装置各部件分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培养装置整体图。
其中,1.直径5mm的316不锈钢螺栓;2.上层法兰片:外直径300mm,内直径140mm,厚10mm,其上钻有12个直径5mm小孔;3.上层硅胶垫片:外直径300mm,内直径140mm,厚10mm,其上钻有12个直径5mm小孔;4.筛绢:直径300mm,其上钻有12个直径5mm小孔;5.带有法兰片的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管内直径190mm,外直径200mm,管壁厚10mm,法兰片外直径300mm,内直径200mm,厚10mm;6.直径5mm的316不锈钢螺帽;7.下层硅胶垫片:外直径300mm,内直径200mm;8.下层法兰片:外直径300mm;下端有机玻璃管外直径30mm,内直径25mm,管壁厚5mm;9.PVC底座:高250mm,外直径200mm,内直径190mm,厚10mm,侧面开口直径32mm;10.塑料软管:内直径30mm;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给出以栉江珧幼虫为例的几个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在以下实施例中。
培养装置由以下8部分组成:带有法兰片的有机玻璃管、法兰片、螺栓、硅胶垫片、300-100目筛绢、塑料软管、U-PVC阀门和U-PVC塑料底座。有机玻璃管上端设有筛绢,下端与塑料软管、阀门之间以承接方式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有机玻璃管上端以法兰结构将筛绢加以固定,有机玻璃管下端以法兰结构与塑料软管连接,法兰片之间采用材质为316不锈钢的外六角螺栓固定,筛绢与上层法兰片之间、有机玻璃管上带有的法兰片与下层法兰片之间采用环形硅胶垫片加以密封,水流经下端塑料软管进入有机玻璃管从上端筛绢溢出。有机玻璃管下端有一圆桶形U-PVC塑料底座支撑管体,塑料软管从圆桶形底座的侧面开口伸出,在塑料软管进水口一端连接U-PVC阀门,以方便控制水流。
实施例1
培育装置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有机玻璃管及接有软管的中空底座,其中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上层法兰片,该端连接法兰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有机玻璃管另一端的连接法兰通过下层法兰片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所述下层法兰片上设有与中空底座内软管插接的连接管。软管另一端上设有连接阀门。
所述有机玻璃管两端的连接法兰与上、下层法兰片之间分别设有防腐密封的硅胶片。
在栉江珧受精卵经24小时后(25℃)发育至D型幼虫时期时,将幼虫由下端塑料软管导入有机玻璃管内,再用流水进行培养。有机玻璃管直径为200mm,高度为800mm,法兰片厚度为10mm,筛绢规格为300目,硅胶垫片厚度为5mm,塑料软管直径为26mm。幼虫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水温18-28℃,盐度为25-35,pH值为7.0-8.5,单胞藻饵料为金藻、硅藻或扁藻,根据栉江珧幼虫的生长阶段和大小适时更换筛绢规格。培育效果如下表所示,其中对照组为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用具有同样水体的方形水槽进行幼虫培养实验。
表1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进水流量下栉江珧幼虫的培养效果
Figure BDA00002277486100041
总之本发明所设计的设施可有效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产生,本发明所采用的培养栉江珧幼虫的方法可大幅提高幼虫培养密度和成活率,提高培养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法兰的有机玻璃管及接有软管的中空底座,其中有机玻璃管一端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上层法兰片,该端连接法兰与上层法兰片之间设有筛绢,有机玻璃管另一端的连接法兰通过下层法兰片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所述下层法兰片上设有与中空底座内软管插接的连接管。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管两端的连接法兰与上、下层法兰片之间分别设有防腐密封的硅胶片。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软管上设有连接阀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采用300-100目的规格进行替换。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软管一端向上弯折与下层法兰片中间设有的连接管相连。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长至“D形幼虫”阶段的栉江珧幼虫由培育装置下端的塑料软管导入有机玻璃管内,采用流水的培养方式,在水温18-28℃,盐度25-35,pH值7.0-8.5条件下将培育密度为5-10个/ml的幼虫培育至附着变态,整个培养过程中幼虫分布在由有机玻璃管和筛绢、塑料软管围成的筒状体中,不接触水汽界面。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的培养方式是水流从下端塑料软管进入、从上端筛绢溢出,并根据幼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控制水流流量,水流流量为0.05-0.2m3/h。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采采用300-100目的规格进行替换。
CN201210402145.5A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4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2145.5A CN102884999B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2145.5A CN102884999B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999A true CN102884999A (zh) 2013-01-23
CN102884999B CN102884999B (zh) 2014-04-16

Family

ID=4752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21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4999B (zh) 2012-10-19 2012-10-19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49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04A (zh) * 2016-11-09 2017-03-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水面粘连的方法
CN106973830A (zh) * 2017-03-10 2017-07-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附着水生生物的可重复利用培养装置
CN115053851A (zh) * 2022-05-25 2022-09-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幼体延迟变态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525A (en) * 1972-07-07 1975-10-21 Frank C Plocek Shrimp tank
WO1982002644A1 (en) * 1981-02-11 1982-08-19 Australia Ltd Ici Method of growing molluscs
CN101720704A (zh) * 2009-12-05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的方法
CN101884312A (zh) * 2010-06-30 2010-11-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
CN102077786A (zh) * 2010-10-29 2011-06-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CN102106272A (zh) * 2010-12-30 2011-06-29 山东海益宝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栉江珧的育苗方法
JP4963295B2 (ja) * 2008-02-28 2012-06-27 長崎県 二枚貝浮遊幼生飼育方法およびその飼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525A (en) * 1972-07-07 1975-10-21 Frank C Plocek Shrimp tank
WO1982002644A1 (en) * 1981-02-11 1982-08-19 Australia Ltd Ici Method of growing molluscs
US4438725A (en) * 1981-02-11 1984-03-27 Ici Australia Limited Method of growing molluscs
JP4963295B2 (ja) * 2008-02-28 2012-06-27 長崎県 二枚貝浮遊幼生飼育方法およびその飼育装置
CN101720704A (zh) * 2009-12-05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的方法
CN101884312A (zh) * 2010-06-30 2010-11-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
CN102077786A (zh) * 2010-10-29 2011-06-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化学方法
CN102106272A (zh) * 2010-12-30 2011-06-29 山东海益宝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栉江珧的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瑞海等: "栉江珧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吕振波等: "栉江珧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齐鲁渔业》 *
张红云等: "栉江珧生物学及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林笔水等: "栉江珧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台湾海峡》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04A (zh) * 2016-11-09 2017-03-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水面粘连的方法
CN106973830A (zh) * 2017-03-10 2017-07-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附着水生生物的可重复利用培养装置
CN115053851A (zh) * 2022-05-25 2022-09-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幼体延迟变态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999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0183B (zh) 一种浅海牡蛎单体养殖方法
CN105494193B (zh)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CN103975879B (zh)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1720704B (zh)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的方法
CN108967085A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6342732A (zh) 泥鳅苗种培育方法
CN106719184A (zh) 一种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Bast An illustrated review on cultivation and life history of agronomically important seaplants
CN103404462A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3404455A (zh) 一种脉红螺工厂化育苗的新型附着基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18185B (zh) 一种砗磲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7581116A (zh) 利用浮筏养殖大蚝的方法
CN103404466B (zh) 一种仿长江刀鲚江海洄游的生态养殖模式
CN104823898B (zh) 一种多鳞鱚仔鱼开口饵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投喂方法
CN101569291B (zh)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育苗方法
CN105028337B (zh) 一种钢架浮网水蛭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2884999B (zh) 一种用于防止栉江珧幼虫漂浮粘连的培育装置及其培养的方法
CN106942103B (zh) 一种瓜螺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0393200C (zh) 高原盐碱水域西伯利亚鲟鱼养殖
CN104255613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网箱淡水养殖的方法
CN107581115B (zh) 一种提高砗磲从稚贝到幼贝阶段存活率的方法
CN106305533A (zh) 牡蛎浮筏式养殖方法
CN106259118A (zh) 一种大鳞鲃鱼苗培育方法
CN103518657B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苗种成活率的中间培育方法
CN205546824U (zh) 一种龙须菜与牡蛎的立体养殖设备与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