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9008B -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9008B
CN102879008B CN201210217165.5A CN201210217165A CN102879008B CN 102879008 B CN102879008 B CN 102879008B CN 201210217165 A CN201210217165 A CN 201210217165A CN 102879008 B CN102879008 B CN 102879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ad
line
map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71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9008A (zh
Inventor
三轮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7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9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9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9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7Display of a road map
    • G01C21/367Details, e.g. road map scale, orientation, zooming, illumination, level of detail, scrolling of road map or positioning of current position mark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91Retrieval, searching and output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al-time traffic, weather, 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G01C21/3694Output thereof on a road ma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0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08G1/096716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does not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66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G08G1/09677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here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is a central st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08G1/09680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transmitted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compute a route
    • G08G1/09682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transmitted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compute a route where the route is computed onboar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08G1/0969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having a display in the form of a ma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图显示系统、方法以及程序,提供一种即使在路径线被显示的情况下,也能用于显示可视性高的地图的技术。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地图上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在显示部显示包括上述道路线以及上述路径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1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在上述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上述道路线中任何一条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上述道路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2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部显示地图的地图显示系统、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在显示部显示地图,来向利用者提供当前地点、行驶预定路径等信息的技术。在这样的地图中有时也提供下述功能,即:通过将表示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与表示拥堵度的拥堵线一并标注在地图上,使利用者识别每一个道路区间的拥堵度。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伴随着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一并标注道路线与拥堵线时的可视性降低的情况,已知一种比例尺率越小越使道路线与拥堵线的间隔缩窄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8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虽然根据比例尺率调整道路线与拥堵线的间隔,但未公开提高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显示在地图上时的可视性的技术。
在显示部显示地图时,一般而言,根据道路种类、道路的实际宽度使道路线的宽度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若根据道路种类使路径线的宽度变化,则会产生根据地图的比例尺的不同而难以辨认路径线等不良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虽然路径线的宽度可根据比例尺而发生变化,但是道路线的宽度不随之变动。因此,若着眼于某比例尺的地图,则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道路区间、与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小的道路区间可并存。其结果为,如以往技术那样,在仅着眼于与道路线的关系来决定拥堵线的显示位置的情况下,会产生拥堵线与路径线重叠的情况,使拥堵线、路径线的可视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即使在显 示路径线的情况下,也显示可视性高的地图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在本发明中,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和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的任何一条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偏移距离决定拥堵线的显示位置。具体而言,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根据地图信息,在显示部显示包含道路线以及路径线的地图,并且,将路径线与表示拥堵度的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1偏移距离,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另一方面,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任何一条的情况下,根据地图信息,在显示部显示包括道路线的地图,并且,将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2偏移距离,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即、在地图内显示路径线时,按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的方式设定道路线与拥堵线的距离、即第1偏移距离。另一方面,在地图内不显示路径线时,按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的方式设定道路线与拥堵线的距离、即第2偏移距离。
一般而言,在显示部能够显示的全部的比例尺中,地图上的道路线的宽度与路径线的宽度未必一致,因此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地图内的道路线时,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道路区间、与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小的道路区间可并存。另外,在地图内显示路径线时,如果按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的方式设定第1偏移距离,则虽然在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道路区间中道路线与拥堵线存在重叠的可能性,但由于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所以能够以高可视性显示路径线与拥堵线。另外,即使在道路线与拥堵线重叠的情况下,也由于路径线被重叠于道路线,路径线表示道路,因此利用者容易识别道路线。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由于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所以路径线与拥堵线被维持为高可视性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地图内不显示路径线的情况下,由于无需考虑路径线,所以如果按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的方式设定第2偏移距离,则能够显示为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能够以高可视性显示道路线与拥堵线。
在此,地图信息取得单元能够取得表示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的地图 信息即可,该地图信息包括在显示部显示地图所需要的信息即可。即、地图信息包括用于确定道路线的显示位置的信息(例如,表示道路区间的端点的坐标以及道路区间的连接关系的信息)。当然,能够根据地图的描绘态样将必要的信息定义为地图信息,在根据道路种类使道路线的宽度变化而显示的情况下,地图信息包含表示每一个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的信息。
拥堵度取得单元能够取得地图内的每一个道路区间的拥堵度即可,能够采用通过通信等取得表示每一个道路区间的拥堵的程度的信息的构成等。取得了拥堵度的道路区间可以是地图内的全部道路区间,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路径线显示判定单元能够判定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是否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即可,至少能够判定路径线是否处于能够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的状态即可。
显示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是否重叠显示路径线来调整显示部的拥堵线的显示位置并显示地图即可。即、能够通过将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的偏移距离、即第1偏移距离、和不被重叠显示的情况下的偏移距离、即第2偏移距离通过不同的逻辑导出,从而提高每一种情况下的地图的可视性即可。
此外,第1偏移距离、第2偏移距离示出线间的距离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将一方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另一方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等设为偏移距离的构成等。另外,在此,能够在各线具有宽度的状态下,将2条线不重叠那样的距离定义为偏移距离即可。因此,为了按2条线不重叠的方式定义偏移距离,将2条线的边界邻接、且2条线未重叠的状态下的偏移距离设为偏移距离的最小值,将该最小值以上的值定义为偏移距离即可。
并且,作为在实际运用地图显示系统时优选的构成例,可以构成为,在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在路径线显示判定单元中判定为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即、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以在地图上示出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路径线的同时进行路径引导为目的而被设定。因此,在该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 可视为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成为行驶预定路径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无需针对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全部道路线判定路径线是否被重叠显示,能够容易地判定路径线是否被显示。
另外,可以采用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在地图内的全部道路区间中,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显示拥堵线的构成。即、设为针对路径线被重叠显示的道路线与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的道路线的双方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显示拥堵线的构成。根据该构成,无需针对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全部道路线判定路径线是否被重叠显示,能够容易地决定拥堵线的显示位置。
另外,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根据地图信息被显示即可,但还可以是道路线的宽度根据比例尺而变化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优选构成例,可以是道路线的宽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以及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而被决定,路径线的宽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而被决定的构成。即、道路线的宽度根据比例尺与道路种类而变化,路径线的宽度根据比例尺而变化。该情况下,在某比例尺的地图中,虽然路径线的宽度恒定,但由于道路线的宽度根据道路种类变化,所以在同一地图内,道路线的宽度与路径线的宽度的差会变化。因此,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根据是否显示路径线来调整道路线与拥堵线的偏移距离,则即使在显示路径线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可视性高的地图。
并且,还可以是按拥堵线与其他线(道路线以及路径线)不重叠的方式决定偏移距离的构成。具体而言,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按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将拥堵线显示在道路线与路径线中宽度宽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宽度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时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一个道路区间的第1偏移距离。并且,设为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的构成。根据该构成,防止了拥堵线与其他线(道路线以及路径线)重叠,并且能够将第1偏移距离设为最小的距离,在拥堵线的显示时无需过宽的区域。
另外,在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的任何一条的情况下,按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道路线邻接的位 置上显示拥堵线时的道路线与拥堵线值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一个道路区间的第2偏移距离。并且,构成为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在拥堵线与道路线之间不存在间隙的状态下显示地图。
另外,如本发明那样,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时与未被重叠显示时以不同的逻辑导出偏移距离的方式还可以应用为程序、方法。另外,以上那样的系统、程序、方法可以被想定为由单独的装置实现的情况、由多个装置实现的情况、和利用与设置于车辆的各部共用的部件来实现的情况,其包含各种方式。例如,能够提供具有以上那样的装置的导航系统、方法、程序。另外,可适当地变更,例如构成为一部分为软件、一部分为硬件等。另外,作为控制系统的程序的记录介质,发明也是成立的。当然,其软件的记录介质可以是磁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光磁记录介质,在今后开发的任何记录介质中也能够完全同样地考虑。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地图显示系统的导航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地图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3的(3A)是表示地图显示的例子的图,(3B)~(3J)是用于说明道路线、路径线与拥堵线的关系的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导航系统,20…控制部,21…地图显示程序,21a…地图信息取得部,21b…拥堵度取得部,21c…路径线显示判定部,21d…显示控制部,30…记录介质,30a…地图信息,30b…路径信息,41…GPS接收部,42…车速传感器,43…陀螺仪传感器,44…通信部,45…用户I/F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按照下述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导航系统的构成:
(2)地图显示处理:
(3)其他实施方式:
(1)导航系统的构成: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地图显示系统的导航系统10的构成的框图。导航系统10具有具备CPU、RAM、ROM等的控制部20和记录介质30,并能够通过控制部20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30、ROM中的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程序能够执行未图示的导航程序,该导航程序包含地图显示程序21。导航程序是使控制部20实现引导车辆的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的功能的程序模块。另外,地图显示程序21是在控制部20利用导航程序实现各功能的过程中,使控制部20实现显示地图的功能的程序模块。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具备GPS接收部41、车速传感器42、陀螺仪传感器43、通信部44和用户I/F部45,控制部20根据需要利用各部来实现基于导航程序的功能。
GPS接收部41接收来自GPS卫星的电波,经由未图示的接口输出用于计算车辆的当前地点的信息。控制部20取得该信号以取得车辆的当前地点。车速传感器42输出与车辆所具备的车轮的旋转速度对应的信号。控制部20经由未图示的接口取得该信号,从而取得车辆的当前车速。陀螺仪传感器43输出与作用于车辆的角速度对应的信号。控制部20经由未图示的接口来取得该信号,从而取得车辆的行驶方向。车速传感器42以及陀螺仪传感器43等被用于修正根据GPS接收部41的输出信号而被确定的车辆的当前地点、等等。另外,车辆的当前地点根据该车辆的行驶轨迹被适当地修正。
通信部44具备与车辆的外部的未图示的拥堵信息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电路,控制部20经由通信部44与该拥堵信息管理装置进行通信,来取得表示任意道路区间的拥堵度的拥堵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拥堵信息是分级表示每一道路区间的拥堵度的信息(按平均车速从大到小的顺序有“畅通”“混杂”“拥堵”)。
用户I/F部45是用于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或者输入用户的指示 的接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由未图示的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和输出声音的扬声器。控制部20对该用户I/F部45输出控制信号以使任意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并使任意的声音从扬声器输出。另外,控制部20根据用户I/F部45的输出信号确定利用者的指示内容。
在记录介质30中记录有地图信息30a。地图信息30a包括:表示设定在车辆行驶的道路上的节点的节点数据;用于确定节点间的道路的形状的形状插补点数据;表示节点之间的连结的路段数据;表示存在于道路及其周边的地上物的位置的数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节点为端点的路段表示道路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被预先规定,表示道路种类的数据被与路段数据建立对应。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道路种类为狭窄的街道、一般道路、高速道路。
控制部20通过导航程序的处理,根据来自利用者的指示并参照地图信息30a,搜索从车辆的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路径,将搜索出的路径作为行驶预定路径取得。另外,控制部20将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信息作为路径信息30b记录在记录介质30中。并且,控制部20通过导航程序的处理,根据GPS接收部41、车速传感器42、陀螺仪传感器43的输出信号确定车辆的当前地点。此外,在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导航程序的处理进行路径引导,以使车辆能够沿行驶预定路径行驶。
为了引导当前地点、路径,控制部20构成为在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显示地图,地图显示程序21在显示该地图时被执行。为了显示该地图,地图显示程序21具备地图信息取得部21a、拥堵度取得部21b、路径线显示判定部21c和显示控制部21d。
地图信息取得部21a是使控制部20实现参照记录介质30来取得地图信息30a的功能的程序模块。拥堵度取得部21b是使控制部20实现经由通信部44取得拥堵信息,并根据该拥堵信息取得地图内的每一个道路区间的拥堵度的功能的程序模块。
路径线显示判定部21c是使控制部20实现判定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是否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的功能的程序模块。该判定至少能够判定是否处于路径线重叠显示于道 路线中的任意一条的状态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导航程序的处理上述行驶预定路径已被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即、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以在地图上示出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路径线的同时进行路径引导为目的被设定。因此,在该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可视为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成为行驶预定路径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下述构成,即在行驶预定路径已被设定的情况下,判定为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的构成。其结果,无需对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全部道路线,判定路径线是否被重叠显示,能够容易地判定是否显示有路径线。
显示控制部21d是使控制部20实现根据是否重叠显示路径线来调整显示部中的拥堵线的显示位置来显示地图的功能的程序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根据不同逻辑导出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的偏移距离、即第1偏移距离;和未被重叠显示的情况下的偏移距离、即第2偏移距离。并且,控制部20根据各偏移距离来规定道路线与拥堵线的距离,以决定拥堵线的显示位置,并在显示部显示地图。
具体而言,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任意一条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并根据地图信息30a来在显示部显示包含道路线以及路径线的地图。即、控制部20确定预先由利用者指示的地图的比例尺,根据该比例尺以及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来决定道路线的宽度,并对用户I/F部45输出用于在显示部上以与道路种类对应的宽度显示表示成为显示对象的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控制信号。另外,控制部20根据地图的比例尺来决定路径线的宽度,并参照路径信息30b,向用户I/F部45输出用于将表示当前地点以后的车辆的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以决定的宽度重叠显示于道路线的控制信号。其结果,包含道路线以及路径线的地图被显示于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
如以上那样,在被显示的地图中,地图上的道路线的宽度根据比例尺和道路种类而变化,路径线的宽度根据比例尺而变化。因此,在某比例尺的地图中路径线的宽度恒定,另一方面,在某比例尺的地图中,道 路线的宽度根据道路种类而变化。因此,在同一地图内,道路线的宽度与路径线的宽度的差可发生变化。因此,在显示部能够显示的全部的比例尺下,并不限于地图上的道路线的宽度与路径线的宽度一致,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道路区间与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小的道路区间可并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根据是否显示路径线来调整道路线与拥堵线的偏移距离,从而在即使显示路径线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可视性高的地图。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将路径线与表示拥堵度的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1偏移距离,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在此,第1偏移距离被设定为使得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即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按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道路线与路径线中宽度宽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宽度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拥堵线的情况下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来作为每一条道路区间的第1偏移距离。
若确定了第1偏移距离,则控制部20将通过拥堵度取得部21b的处理而确定了拥堵度的道路区间设为拥堵线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并且,控制部20对用户I/F部45输出下述控制信号,即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在拥堵线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中,在从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显示按拥堵度着色的拥堵线。其结果,在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上的地图中,拥堵线被显示在道路线与路径线中宽度宽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宽度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根据以上的构成,能够防止拥堵线与其他线(道路线以及路径线)重叠,能够显示高可视性的地图。另外,能够将第1偏移距离设为最小的距离,能够使拥堵线的显示不使用过大的区域来显示地图。
另一方面,在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中的任何一条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并根据地图信息30a在显示部显示包含道路线的地图。即、控制部20对用户I/F部45输出用于在显示部上以与道路种类对应的宽度显示表示成为显示对象的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控制信号。其结果,包含道路线的地图被显示于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由于路径线未被显示于如上述那样显示的地图上, 所以此时,根据道路线与拥堵线的关系设定拥堵线的偏移距离使得不降低可视性即可,控制部20将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设为第2偏移距离,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在此,设定道路线与拥堵线的距离、即第2偏移距离使得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即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道路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拥堵线的情况下的、道路线与拥堵线之间的距离,并设定为每一个道路区间的第2偏移距离,在显示部将拥堵线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即、控制部20将通过拥堵度取得部21b的处理而确定了拥堵度的道路区间设为拥堵线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并且,控制部20对用户I/F部45输出下述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是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在拥堵线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中,在从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显示按拥堵度着色的拥堵线用的控制信号。其结果,在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上的地图上,拥堵线被显示在道路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与道路线邻接的位置上。根据该构成,能够以拥堵线与道路线之间不存在间隙的状态显示地图,能够显示可视性高的地图。
(2)地图显示处理: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地图显示处理详细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地图显示处理的流程图,若导航程序被执行,则该地图显示处理也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00ms)被执行。
在地图显示处理中,首先,控制部20根据地图的比例尺确定成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步骤S100)。即、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在显示部显示具有由利用者预先指示的比例尺、且在显示部的规定位置上显示车辆的当前地点那样的地图的情况下,确定显示于该显示部的地图的范围。进而,控制部20通过地图信息取得部21a的处理,参照与该范围相关的地图信息30a,将该范围中包含的道路区间确定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
图3A示出显示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S的地图的例子,在该例子中 将车辆的当前地点以C表示,并且将表示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以曲线表示。在显示部显示这样的地图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20将道路区间R11~R17、R21~R27、R31~R33确定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
接下来,控制部20根据地图信息确定成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步骤S105)。即、控制部20通过地图信息取得部21a的处理,并参照地图信息30a,确定在步骤S100中确定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
接下来,控制部20按道路种类确定表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宽度(步骤S110)。在本实施方式中,道路线的宽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以及道路种类被预先决定,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确定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的比例尺,并且,针对成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每一个确定道路种类。然后,按道路区间决定与比例尺以及道路种类对应的道路线的宽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为:按狭窄的街道、一般道路、高速道路的顺序,道路线的宽度变粗,并且,地图的比例尺越成为用于显示更狭域的地图的值,则道路线的宽度越粗。
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道路区间R11~R17为狭窄的街道、道路区间R21~R27为一般道路、道路区间R31~R33为高速道路。另外,在图3A中将道路区间R11~R17以细的曲线表示,将道路区间R31~R33以粗曲线表示,将道路区间R21~R27以比道路区间R11~R17粗且比道路区间R31~R33细的曲线表示,无论在哪种比例尺下,按道路种类的道路线的关系均为与图3A所示的例子类似的关系。
接下来,控制部20根据地图的比例尺确定路径线的宽度(步骤S115)。在本实施方式中,路径线的宽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被预先决定,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确定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的比例尺。然后,决定与比例尺对应的路径线的宽度。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路径线的宽度与道路线的宽度通过相互不同逻辑导出,并在不相互依赖的状态下被决定。
图3B~3J是用于说明道路线、路径线与拥堵线的关系的图。在这些图中,道路线R以空心的线表示,路径线P以带阴影的线表示,拥堵线J以粗虚线表示。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将路径线P以比道路线R、 拥堵线J短的状态图示。另外,由于拥堵线J按道路上的车辆的行进方向被定义,所以被构成为一并标注在道路线R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表示在进行对面通行的道路的彼此反向的方向行驶时的拥堵度。另外,图3B、3E、3H所示的道路线R表示狭窄的街道,图3C、3F、3I所示的道路线R表示一般道路,图3D、3G、3J所示的道路线R表示高速道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路径线的宽度与道路线的宽度通过相互不同逻辑被导出,所以如图3B~3G所示,根据道路种类,道路线R的宽度比路径线P的宽度大的情况和道路线R的宽度比路径线P的宽度小的情况能够并存在一枚地图内。
若通过至步骤S115为止的处理,确定了道路线的宽度与路径线的宽度,则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确定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步骤S12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针对道路区间的每一个设定偏移距离,在此步骤S100中确定的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中,提取出一个偏移距离未被设定的道路区间,将其设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
若确定了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则控制部20通过路径线显示判定部21c的处理,判定行驶预定路径是否设定完成(步骤S125)。即、在记录介质30中记录有表示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信息30b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利用者完成了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的设定。
在步骤S125中未被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设定完成的情况下,视为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于地图内的道路线中的任何一条,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确定在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中将拥堵线显示在与表示该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不重叠、且与该道路线邻接的位置上用的第2偏移距离(步骤S140)。确定出的第2偏移距离被与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建立对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方的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另一方的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在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确定为偏移距离。即、控制部20确定每一个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宽度Wr和拥堵线的宽度Wj(既定值),将(Wr/2)+(Wj/2)设为第2偏移距离。在步骤S125中未被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设定完成的情况下,在 成为显示对象的全部道路区间中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并且在步骤S140中第2偏移距离被建立对应。并且,由于道路宽度Wr根据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而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第2偏移距离被定义为根据每一个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宽度而变化的值。此外,在图3H~3J中,将第2偏移距离表示为L2,在图3J中还示出了道路线的宽度Wr以及拥堵线的宽度Wj。在步骤S125中,在未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设定完成的情况下,第2偏移距离L2如图3H~3J所示那样根据道路区间而变化。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5中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设定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判定路径线的宽度是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步骤S130)。即、控制部20比较在步骤S115中确定的路径线的宽度与在步骤S110中确定的道路线的宽度。此外,图3E~3G所示的例中,图3E、3F示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状态,图3G示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小的状态。
在步骤S130中,未判定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执行步骤S140。即、在步骤S130中未被判定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由于路径线的宽度与道路线的宽度相等或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所以并不着眼于路径线而着眼于道路线来确定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的偏移距离(第2偏移距离)。在此,被确定出的第2偏移距离也与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建立对应。图3G是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小的例子,该情况下,用于确定拥堵线的位置的偏移距离为该图3G所示的第2偏移距离L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确定在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中,将拥堵线显示在不与路径线与道路线中宽度宽的线重叠、且与该宽度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用的第1偏移距离(步骤S135)。被确定出的第1偏移距离与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建立对应。
在此也将一方的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另一方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之间的、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设为偏移距离。由此,控制部20确定路径线的宽度Wp与拥堵线的宽度Wj,将(Wp/2)+(Wj /2)设为第1偏移距离。在步骤S125中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设定完成、且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在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成为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道路线被路径线遮挡的状态,因此在此,并不着眼于道路线而着眼于路径线来确定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的偏移距离(第1偏移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路径线的宽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而被确定,在一枚地图内路径线的宽度不发生变化,因此在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第1偏移距离被定义为不根据道路区间变化的值。此外,在图3E、3F中,将第1偏移距离示为L1,在图3E中还示出了路径线的宽度Wp以及拥堵线的宽度Wj。如图3E、3F所示,在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即使道路线的宽度发生变化,第1偏移距离也不变化。
此外,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路径线的宽度比道路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35,但在成为执行该步骤S130的条件的步骤S125中,判定是否设定有行驶预定路径,而并非判定在道路区间的每一个中路径线是否重叠显示于道路线。因此,即使在地图内存在路径线未被重叠显示的道路线,也可通过步骤S135,对该道路线表示的道路区间确定第1偏移距离。因此,对该道路区间也在偏离了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显示拥堵线,但通过采用该构成,无需对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全部一一判定路径线是否被重叠显示,能够容易地决定拥堵线的显示位置。
若在步骤S135或者S140中,确定了成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的道路区间的偏移距离,则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对成为显示对象的全部道路区间判定是否完成了偏移距离的设定(步骤S145)。然后,在步骤S145中未被判定为完成全部道路区间的偏移距离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反复步骤S120以后的处理。即、将一个未设定偏移距离的道路区间新设定为偏移距离的设定对象,执行确定偏移距离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5中判定为对全部道路区间完成了偏移距离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显示部显示地图(步骤S150)。即、控制部20通过拥堵度取得部21b的处理,经由通信部44向拥堵信息管理 装置发送用于取得成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拥堵度的请求,在拥堵信息响应该请求被从拥堵信息管理装置发送的情况下,控制部20经由通信部44取得该拥堵信息。在得到拥堵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确定与拥堵信息建立对应的道路区间的拥堵度。在未取得拥堵信息的情况下,拥堵线不被显示。
并且,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并参照地图信息30a,确定成为显示对象的道路区间的节点的位置,并且根据路段数据表示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连结节点的位置间的道路线的描绘位置。并且,控制部20取得在步骤S110中确定的每一个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宽度,并向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输出用于根据该宽度将道路线描绘在该描绘位置的控制信号。其结果,道路线被显示于显示部。
在完成了行驶预定路径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根据路径信息30b确定应重叠显示路径线的道路区间。另外,控制部20取得在步骤S115中确定的路径线的宽度,将用于将该宽度的路径线重叠显示于重叠对象的道路区间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其结果,在显示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
并且,控制部20通过显示控制部21d的处理,针对取得了拥堵信息的道路区间取得在步骤S135或者S140中被建立对应的偏移距离。另外,控制部20取得该道路区间的拥堵度以及拥堵线的宽度(既定值),将用于在从表示取得了拥堵信息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偏离了该偏移距离的位置上,描绘与拥堵度对应的颜色的拥堵线的控制信号向用户I/F部45的显示部输出。其结果,在显示部,拥堵线被显示在从道路线偏离了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通过以上的处理,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的情况下,与道路线与路径线中宽度大的一方的边界对应地显示拥堵线。例如,在路径线的宽度比狭窄的街道的道路线的宽度以及一般道路的道路线的宽度大,比高速道路的道路线的宽度小的情况下,在狭窄的街道如图3E所示,在一般道路中如图3F所示那样,拥堵线被显示为与路径线邻接。另一方面,在高速道路中如图3G所示那样,拥堵线被显示为与道路线邻接。另一方面,如以往技术那样,在不考虑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的路径线,仅着眼于道路线与拥堵线的关系来决定拥堵线的位置的情况下,在道路 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即使显示与道路线邻接的拥堵线,也如图3D那样不会发生线彼此重叠的情况,不会破坏可视性。但是,在与道路线的宽度相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情况下,如图3B、3C那样,路径线与拥堵线会重叠而导致可视性降低。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由于与道路线和路径线中宽度大的一方的边界对应地显示拥堵线,所以如图3E~3G那样,能够不使线彼此重叠进行显示,不会使可视性降低。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只要在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道路线的情况下和不被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以不同的逻辑导出偏移距离,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直接判定是否设定了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在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判定为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但还可以是间接判定设定了行驶预定路径的构成。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基于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引导被执行的情况下,判定为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被重叠显示于表示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
另外,还可以是导航系统通过多个装置实现的构成。即、可以采用由地图显示程序21实现的各单元分散配置于多个装置,通过通信实现独立的装置间的信息的收发的构成等。当然,也可以是在各单元中一部分分散配置于某装置,其他部分分散配置于其他的装置的构成。
另外,可以构成为,在地图内显示路径线的情况下,以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的方式设定第1偏移距离即可,允许道路线与拥堵线重叠的状态。例如,能够通过将表示成为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且邻接的状态那样的拥堵线的位置的偏移距离设为偏移距离的最小值,将该最小值以上的值定义为第1偏移距离来实现。
该情况下,虽然在道路线的宽度比路径线的宽度大的道路区间中存在道路线与拥堵线重叠的可能性,但由于路径线与拥堵线不重叠,所以 能够以高可视性显示路径线与拥堵线。另外,即使道路线与拥堵线重叠,也由于路径线被重叠于道路线,路径线示出道路,所以利用者能够容易地识别道路线。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路径线与拥堵线不会重叠,所以路径线与拥堵线被维持在高可视性的状态。

Claims (4)

1.一种地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地图信息取得单元,其取得对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进行表示的地图信息;
拥堵度取得单元,其取得上述地图内的每个道路区间的拥堵度;
路径线显示判定单元,其判定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是否与表示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重叠显示;和
显示控制单元,
在上述路径线与上述道路线中任意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地图信息,在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上述道路线以及上述路径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路径线与表示上述拥堵度的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作为第1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在上述路径线未与上述道路线中任何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地图信息,在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上述道路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作为第2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其中,在上述路径线与上述道路线中任意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按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上述道路线和上述路径线中宽度较宽的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且与上述宽度较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上述拥堵线的情况下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个道路区间的上述第1偏移距离,并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在上述路径线未与上述道路线中任何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按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且与上述道路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上述拥堵线的情况下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个道路区间的上述第2偏移距离,并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上述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当前地点到目的地点的行驶预定路径被设定的情况下,上述路径线显示判定单元判定为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上述路径线与表示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上述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重叠显示,
在上述路径线与上述道路线中的任意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上述地图内的全部道路区间中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道路线的宽度由上述地图的比例尺以及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种类所决定,上述路径线的宽度由上述地图的比例尺所决定。
4.一种地图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图信息取得步骤,取得对显示于显示部的地图进行表示的地图信息;
拥堵度取得步骤,取得上述地图内的每个道路区间的拥堵度;
路径线显示判定步骤,判定表示行驶预定路径的路径线是否与表示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的道路线中任意一条重叠显示;和
显示控制步骤,
在上述路径线与上述道路线中任意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
上述显示控制步骤根据上述地图信息,在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上述道路线以及上述路径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路径线与表示上述拥堵度的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作为第1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在上述路径线未与上述道路线中任何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
上述显示控制步骤根据上述地图信息,在上述显示部显示包含上述道路线的上述地图,并且,将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那样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作为第2偏移距离,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上述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其中,在上述路径线与上述道路线中任意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步骤按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上述道路线和上述路径线中宽度较宽的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且与上述宽度较宽的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上述拥堵线的情况下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个道路区间的上述第1偏移距离,并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上述第1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在上述路径线未与上述道路线中任何一条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步骤按上述地图内的道路区间确定在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不重叠、且与上述道路线邻接的位置上显示上述拥堵线的情况下的上述道路线与上述拥堵线间的距离,来取得每个道路区间的上述第2偏移距离,并在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拥堵线显示在从上述道路线偏离了与该道路线所表示的道路区间对应的上述第2偏移距离的位置上。
CN201210217165.5A 2011-07-13 2012-06-27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9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5129A JP5790224B2 (ja) 2011-07-13 2011-07-13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55129 2011-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9008A CN102879008A (zh) 2013-01-16
CN102879008B true CN10287900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658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71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9008B (zh) 2011-07-13 2012-06-27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997B2 (zh)
EP (1) EP2546608B1 (zh)
JP (1) JP5790224B2 (zh)
CN (1) CN102879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2724B1 (en) * 2013-07-09 2017-01-10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roke rendering on digital maps
US9267810B2 (en) 2013-07-12 2016-02-23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navigational information
JP6155936B2 (ja) * 2013-07-24 2017-07-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投稿文検索システム、投稿文検索装置、投稿文検索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495767B2 (en) 2014-05-15 2016-11-15 Google Inc. Indexed uniform styles for stroke rendering
JP6949744B2 (ja) * 2018-01-31 2021-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自動運転軌道管理システム
CN112700185B (zh) * 2020-12-25 2022-05-24 广州智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仿生智能优化的物流路线规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498B1 (en) * 1998-05-21 2002-05-2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viding medium
CN1517680A (zh) * 2003-01-10 2004-08-04 ������������ʽ���� 导航服务器和导航的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5892B2 (ja) * 1991-06-13 2002-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通情報提示装置
JPH09288796A (ja) * 1996-04-22 1997-11-04 Zanavy Informatics:Kk 地図表示装置
JPH10227653A (ja) * 1997-02-18 1998-08-25 Alpine Electron Inc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1264100A (ja) * 2000-01-14 2001-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経路探索表示装置
CN100401018C (zh) 2001-08-10 2008-07-09 爱信Aw株式会社 导航装置和导航方法
DE10226885A1 (de) * 2002-06-17 2004-01-08 Herman/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Xsys Division) Gmbh Verfahren und Fahrerinformationssystem zum Darstellen eines ausgewählten Kartenausschnitts
JP4382377B2 (ja) * 2003-03-19 2009-1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交通情報表示装置
JP4357932B2 (ja) * 2003-11-13 2009-11-04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WO2007097332A1 (ja) * 2006-02-20 2007-08-30 Pioneer Corporation 交通情報表示装置及び交通情報表示方法
US20120150436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Volkswagen Ag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Travel Rou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498B1 (en) * 1998-05-21 2002-05-2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viding medium
CN1517680A (zh) * 2003-01-10 2004-08-04 ������������ʽ���� 导航服务器和导航的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19848A (ja) 2013-01-31
US20130018571A1 (en) 2013-01-17
CN102879008A (zh) 2013-01-16
EP2546608B1 (en) 2018-04-18
EP2546608A2 (en) 2013-01-16
US8989997B2 (en) 2015-03-24
EP2546608A3 (en) 2015-03-04
JP5790224B2 (ja)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9008B (zh) 地图显示系统和方法
US95067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ggregated notifications for travel segments
EP36203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passenger-based driving profile
CN103674046B (zh) 车辆行程规划
EP36209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passenger-based driving profile
EP36209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user reaction user interface for generating a passenger-based driving profile
EP36210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vehicle using a passenger-based driving profile
JPWO2015029917A1 (ja) 経路探索システム、経路探索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0040043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map error based on road curvature data
WO2011046185A1 (ja) 車載装置,走行特性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車載情報システム
US1107233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oad curvature data
US8825386B2 (en) Navigation apparatus
EP382293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road closure detection during probe anomaly
CN104574966B (zh) 可变信息标识装置及可变信息标识方法
JP5733195B2 (ja) レーン案内表示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70615B2 (ja) 情報生成装置、情報生成方法、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580255B2 (ja) 車両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仮道路地図データの登録方法
US1199003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reported ramp closures
JP2013050411A (ja) 自車位置認識システム、自車位置認識プログラム、及び自車位置認識方法
JP2016048227A (ja) 経路探索システム、経路探索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058175A (ja) 地図情報表示装置、地図情報表示方法、地図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22024406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navigation using behavior and cognitive models
JP6771437B2 (ja) ルート探索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9109405A (ja) 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JP5029623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を用いた交差点の描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