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4056A -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4056A
CN102874056A CN2012102150413A CN201210215041A CN102874056A CN 102874056 A CN102874056 A CN 102874056A CN 2012102150413 A CN2012102150413 A CN 2012102150413A CN 201210215041 A CN201210215041 A CN 201210215041A CN 102874056 A CN102874056 A CN 10287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attern block
shoulder
axial
cen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50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4056B (zh
Inventor
石田晋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7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4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void or net-to-gross ratios of th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84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co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otorcycles, scoot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off-road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1),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该轮胎(1)的胎面部(2)具有中央花纹块(16),该中央花纹块(16)在中央区域(Cr)具有踏面(16v)的形心(16g),该中央区域(Cr)是以轮胎赤道(C)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TWe)的25%的区域。该中央花纹块(16)的踏面(16v)具备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轴向边缘(21a)。在轴向边缘(21a)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形心(16g)的圆弧的圆弧边缘(21e)。

Description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背景技术
在摩托越野等中使用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例如设置有:在胎面部的中央区域配置的中央花纹块;在胎面端侧配置的胎肩花纹块;以及在中央花纹块与胎肩花纹块之间配置的中间花纹块。
所述中央花纹块的踏面,轮胎周向的两侧的边缘一般由在轮胎轴向上延伸的边缘形成。在直行行驶时,这样的中央花纹块会使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了牵引性能以及制动性能的提高。其中,存在如下的相关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0351号公报
然而,上述这样的中央花纹块存在如下问题:在稍硬质的不平整的路面等上,宽度大的轮胎轴向的边缘容易成为相对于路面的大的阻力,从而无法充分陷入该路面。由此,中央花纹块处于在路面上浮起的状态,从而存在轮胎因路面的倾斜、阻力而易于左右晃动,无法充分发挥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样的情形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在中央花纹块的踏面至少设置一个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轴向边缘,并且在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由此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以及制动性能。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在胎面部具有设置了多个花纹块的块花纹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具有中央花纹块,该中央花纹块在中央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该中央区域是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的25%的区域,所述中央花纹块的踏面具备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轴向边缘,在所述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所述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
并且,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中央花纹块的所述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该中央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6%~46%,并且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该中央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2%~42%。
并且,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在所述胎面部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有中央花纹块群,该中央花纹块群是利用拉筋将在轮胎轴向上并列的至少两个所述中央花纹块连结而形成,所述中央花纹块群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并填充正规内压、且加载了正规载荷的正规载荷加载状态下所接地的接地面内,至少配置有一个。
并且,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胎面部包括:自胎面端起为所述胎面展开宽度的12.5%的区域的一对胎肩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与该胎肩区域之间的一对中间区域,所述花纹块包括:中间花纹块,该中间花纹块在所述中间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以及胎肩花纹块,该胎肩花纹块在所述胎肩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所述中间花纹块及所述胎肩花纹块的各踏面具有内侧周向边缘,该内侧周向边缘在轮胎赤道侧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在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所述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
并且,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中间花纹块的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是该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7%~47%,并且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2%~42%。
并且,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或5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形心的位置在轮胎轴向上不同的多个所述中间花纹块沿着轮胎周向被配置。
并且,在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中间花纹块的从所述形心到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轮胎展开宽度一半的38%~68%。
并且,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中间花纹块包括:一方的中间花纹块,该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中间区域;以及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该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另一侧的中间区域,将所述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的形心与所述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的形心连结起来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为10度以下。
并且,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胎肩花纹块的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是该胎肩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6%~46%,并且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所述胎肩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9%~49%。
并且,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基础上,所述胎肩花纹块包括:一方的胎肩花纹块,该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胎肩区域;以及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该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另一侧的胎肩区域,将所述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的形心与所述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的形心连结起来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为8度以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若未特殊说明,则轮胎各部的尺寸为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确定的值。
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 Rim”,或者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Rim”,在不存在对应的规格的情况下,将制造厂商推荐的轮辋用作所述正规轮辋。
所述“正规内压”是指按照每个轮胎规定所述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 PRESSURE”,在不存在对应的规格的情况下,将制造厂商推荐的气压用作所述正规内压。
所述“正规载荷”是指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表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LOADCAPACITY”。在不存在任何规格的情况下,采用轮胎制造厂商的推荐值。
本发明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设置了多个花纹块的块花纹。
并且,胎面部具有中央花纹块,该中央花纹块在中央区域具有形心,该中央区域是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的25%的区域。该中央花纹块的踏面具备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轴向边缘,并且在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
这样的中央花纹块,由于通过圆弧边缘将轴向边缘的两侧切掉,因此能够增大踏面的轴向边缘附近的接地压力。由此,由于中央花纹块能够更深地陷入路面,因此能够抑制轮胎左右晃动,从而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并且,中央花纹块通过轴向边缘及圆弧边缘而能够均衡地提高轮胎轴向及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3是图2的中央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中间花纹块以及胎肩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5中,(a)图是现有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b)图是使中间花纹块的形心的位置在轮胎轴向上相同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附图标号说明:1…摩托车用轮胎;2…胎面部;16…中央花纹块;21a…轴向边缘;21e…圆弧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例如构成为摩托越野竞技用的轮胎,设置成能够在砂地或泥泞地等的不平整路面上发挥最佳性能。
图1所示的轮胎1的剖视图示出了该轮胎1处于所述正规状态下的、并且沿图2所示的A-A线的截面。
所述轮胎1具有:胎面部2;从胎面部2两侧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3、3;以及胎圈部4、4,该胎圈部4、4位于各胎侧部3的轮胎径向的内侧端,且被组装于轮辋(省略图示)。并且,轮胎1包括环状的胎体6、以及配置在该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的胎面加强层7而被加强。
所述胎面部2,其外表面2S以凸状向轮胎径向外侧弯曲,并且该胎面部2的胎面接地端2t、2t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亦即胎面宽度TW成为轮胎最大宽度。
所述胎体6由一张以上的胎体帘布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一张胎体帘布6A构成,该胎体帘布6A具有:主体部6a,该主体部6a以环状跨越一对胎圈芯5、5之间;折返部6b,其与所述主体部6a的两侧连接,且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并且,在胎体帘布6A的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胎圈三角胶8而对胎圈部4进行适当地加强,该胎圈三角胶8从胎圈芯5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且由硬质橡胶构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胎体帘布6A,例如采用使有机纤维的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以75度~90度的角度排列的子午线结构。另外,作为胎体6也可以使用两张以上的胎体帘布,并采用使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15度~45度的角度倾斜排列的斜交结构。
所述胎面加强层7例如由一张以上的加强帘布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一张加强帘布7A构成,该加强帘布7A是将有机纤维的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15度~45度的角度倾斜地排列而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包括:中央区域Cr,该中央区域Cr是以轮胎赤道C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TWe的25%的区域;一对胎肩区域SH、SH,这一对胎肩区域SH、SH是自胎面端2t起为胎面展开宽度TWe的12.5%的区域;以及一对中间区域MD、MD,这一对中间区域MD、MD是该中央区域Cr与该胎肩区域SH之间的区域。
在这些中央区域Cr、中间区域MD以及胎肩区域SH,形成有从胎面沟12的沟底12b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多个花纹块11。
所述花纹块11在轮胎周向上及轮胎轴向上隔开间隔而稀疏地配置。这样的花纹块11,例如能够增大花纹块11对松软路等不平整路面的陷入量,从而能够发挥高驱动力。
所述花纹块11的稀疏的配置通过下述陆地比(SL/S)来把握,该陆地比是全部花纹块11的踏面11v的面积的总和SL相对于胎面部2的外表面的总面积S(假设将胎面沟12全部填满时的胎面部2的外表面的总面积)之比。这样的陆地比(SL/S)优选为6%~30%。
若所述陆地比SL/S不足6%,则花纹块11的边缘成分减少,从而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相反,若所述陆地比SL/S超过30%,则花纹块11的接地压力减小,从而有可能陷入路面的情况变差。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陆地比SL/S更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6%以下。
并且,花纹块11的橡胶硬度优选为55度~95度。若该橡胶硬度不足55度,则无法充分确保花纹块11的刚性,从而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相反,若橡胶硬度超过95度,则有可能花纹块11的柔软性会降低。根据这样的观点,橡胶硬度优选为65度以上,并且优选为85度以下。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橡胶硬度”意味着在温度23℃下测量所得的基于JIS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型的硬度。
进而,花纹块11的自沟底12b的高度D1(图1所示)优选为9mm~16mm。若所述高度D1不足9mm,则花纹块11向路面的陷入量减小,从而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相反,即使所述高度D1超过16mm,花纹块11的刚性也会降低,从而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高度D1更优选为10mm以上,并且更优选为15mm以下。
如图1所示,所述胎面沟12的沟底12b构成了沿着胎体6的外表面的光滑的表面。由于该胎面沟12形成为大宽度,因此能够防止泥土等的堵塞。
进而,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11包括:中央花纹块16,该中央花纹块16在中央区域Cr具有踏面16v的形心16g;中间花纹块17,该中间花纹块17在中间区域MD具有踏面17v的形心17g;以及胎肩花纹块18,该胎肩花纹块18在胎肩区域SH具有踏面18v的形心18g。
如图3放大所示,所述中央花纹块16在其踏面16v设置有:一对轴向边缘21a、21a,这一对轴向边缘21a、21a在轮胎周向的两侧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以及一对周向边缘21c、21c,这一对周向边缘21c、21c在轮胎轴向的两侧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
在中央花纹块16的踏面16v还设置有圆弧边缘21e、21e,该圆弧边缘21e、21e在轴向边缘21a、21a的轮胎轴向两侧被切成凸向中央花纹块16的形心16g的圆弧。
由此,中央花纹块16的轴向边缘21a、21a分别向轮胎周向的两侧突出,并且周向边缘21c、21c分别向轮胎轴向的两外侧突出,从而形成为俯视时的大致十字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央花纹块16将踏面16v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1、与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11设定为大致相同。
这样的中央花纹块16由于能够增大轮胎周向的两侧的轴向边缘21a、21a附近的接地压力,因此在直行时能够更深地陷入路面。因此,轮胎1能够抑制因路面的倾斜或阻力而左右晃动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央花纹块16由于还能够增大轮胎轴向的两侧的周向边缘21c、21c附近的接地压力,因此在转弯时能够深深地陷入路面,从而还能够提高转弯性能。进而,由于中央花纹块16通过轴向边缘21a、周向边缘21c以及圆弧边缘21e而均衡地提高轮胎轴向及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因此还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中央花纹块16的轴向边缘21a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a、与中央花纹块16的踏面16v的所述最大宽度W11的比L1a/W11优选为26%~46%。此外,若所述比L1a/W11超过46%,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增大轴向边缘21a附近的接地压力。相反,若所述比L1a/W11不足26%,则轴向边缘21a附近的花纹块刚性过小,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陷入路面。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L1a/W11更优选为41%以下,另外,更优选为31%以上。
同样,对于中央花纹块16的周向边缘21c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1c、与中央花纹块16的踏面16v的所述最大长度L11的比L1c/L11,优选为46%以下,更优选为41%以下,另外优选为26%以上,更优选为31%以上。
并且,中央花纹块16的圆弧边缘21e的曲率半径R1、与中央花纹块16的踏面16v的所述最大长度L11的比R1/L11优选为22%~42%。若所述比R1/L11不足22%,则轴向边缘21a及周向边缘21c的各长度L1a、L1c过大,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增大各边缘21a以及21c附近的接地压力。相反,若所述比R1/L11超过42%,则各边缘21a以及21c附近的花纹块刚性过小,从而有可能会使相对于路面的陷入量减小。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R1/L11更优选为27%以上,另外更优选为37%以下。
进而,优选地,中央花纹块群20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于胎面部2,通过利用从胎面沟12的沟底12b隆起的拉筋19,将在轮胎轴向上并列的至少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中央花纹块16、16连结而形成该中央花纹块群20。
这样的中央花纹块群20能够通过拉筋19而提高中央花纹块16、16的刚性,并且通过使轴向边缘21a、21a并列来提高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优选地,在组装于所述正规轮辋并填充所述正规内压、且加载了所述正规载荷的正规载荷加载状态下所接地的接地面内,配置至少一个以上的所述中央花纹块群20。此外,若所述中央花纹块群20的数量过多,则所述陆地比(SL/S)变得过大,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陷入路面。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中央花纹块群20的数量在所述接地面内优选为4个以下。
并且,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中央花纹块群20将各中央花纹块16、16的形心16g与轮胎赤道C的轮胎轴向上的各距离L6、L6设定为相同。由此,由于中央花纹块群20在直行时左右均衡地接地,因此能够抑制使轮胎1左右晃动的反作用力的产生。此外,所述距离L6优选为胎面展开宽度TWe(图2中所示)的5%~10%。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拉筋19将其轮胎周向的长度L8设定为与中央花纹块16的周向边缘21c的长度L1c相同。由此,拉筋19能够抑制中央花纹块16的轴向边缘21a附近的接地压力降低。并且,优选地,拉筋19距离沟底12b的高度H1(图1中所示)为花纹块11的高度D1的10%~50%左右。
如图4放大所示,所述中间花纹块17在其踏面17v设置有:在轮胎赤道C侧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内侧周向边缘22c1;在轮胎轴向的外侧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延伸的外侧周向边缘22c2;以及在轮胎周向的两侧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轴向边缘22a、22a。
在中间花纹块17的踏面17v、且在内侧周向边缘22c1的轮胎周向的两侧,还设置有被切成凸向形心17g的圆弧的圆弧边缘22e。
由此,中间花纹块17的踏面17v,其内侧周向边缘22c1向轮胎赤道C侧突出而形成为俯视时的大致T字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块17设定为踏面17v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2与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12大致相同。
由于这样的中间花纹块17能够增大踏面17v的内侧周向边缘22c1附近的接地压力,因此在转弯时该部分能够更深地陷入路面,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性能。并且,中间花纹块17能够通过内侧周向边缘22c1、外侧周向边缘22c2、轴向边缘22a以及圆弧边缘22e而均衡地提高轮胎周向以及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优选地,中间花纹块17的内侧周向边缘22c1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2c、与中间花纹块17的踏面17v的所述最大长度L12的比L2c/L12为27%~47%。此外,若所述比L2c/L12超过47%,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增大内侧周向边缘22c1附近的接地压力。相反,若所述比L2c/L12不足27%,则有可能内侧周向边缘22c1附近的花纹块刚性变得过小。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L2c/L12更优选为42%以下,另外更优选为32%以上。
同样,中间花纹块17的圆弧边缘22e的曲率半径R2、与中间花纹块17的踏面17v的所述最大宽度W12的比R2/W12优选为22%以上,更优选为27%以上,另外优选为42%以下,更优选为37%以下。
并且,优选地,在中间花纹块17的外侧周向边缘22c2的轮胎周向的两侧,设置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且切成直线的倾斜边缘22f。这样的倾斜边缘22f能够保持中间花纹块17的刚性,且能够提高轮胎周向以及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此外,倾斜边缘22f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f优选为中间花纹块17的踏面17v的所述最大宽度W12的25%~35%。
进而,优选地,如图2所示,中间花纹块17在中间区域MD,形心17g的位置在轮胎轴向上不同的多个该中间花纹块17配置于轮胎周向上。
由此,在中间区域MD,由于在轮胎轴向上无遗漏地配置中间花纹块17,能够从初期横倾(bank)时到完全横倾(full bank)时使该中间花纹块17的边缘成分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性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优选地,将中间花纹块17配置成使其所述形心17g、与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中间花纹块17的形心17g不一致。
并且,从中间花纹块17的形心17g到轮胎赤道C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7、与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0.5TWe的比L7/0.5TWe优选为38%~68%。此外,若所述比L7/0.5TWe不足38%,则中间花纹块17过度靠近中央花纹块16侧,因此有可能在完全横倾时无法使该中间花纹块17的边缘成分充分发挥作用。相反,即使所述比L7/0.5TWe超过68%,由于中间花纹块17过度靠近胎肩花纹块18侧,因此有可能在直行时以及初期横倾时无法使该中间花纹块17的边缘成分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L7/0.5TWe更优选为48%以上,另外更优选为68%以下。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块17包括: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a,该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a相对于轮胎赤道C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中间区域MDa;以及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b,该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b相对于轮胎赤道C配置于另一侧的中间区域MDb。优选地,使这些中间花纹块17a、17b在轮胎轴向上并列。
由此,由于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a以及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b在直行时同时与路面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轮胎1左右晃动。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对于将该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a的形心17ga、和与该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a相邻的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17b的形心17gb连结的直线LN1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设定为10度以下,更优选为5度以下,最优选设定为0度(图示省略)。
如图4所示,与中间花纹块17相同,所述胎肩花纹块18在其踏面18v设置有内侧周向边缘23c1、外侧周向边缘23c2以及轴向边缘23a。在胎肩花纹块18的踏面18v上、且在内侧周向边缘23c1的轮胎周向的两侧还设置有圆弧边缘23e。
由此,胎肩花纹块18的踏面18v其内侧周向边缘23c1向轮胎赤道C侧突出而形成为俯视时的大致T字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胎肩花纹块18设定成踏面18v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13大于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W13。
由于这样的胎肩花纹块18能够增大内侧周向边缘23c1附近的接地压力,该部分在转弯时能够更深地陷入路面,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性能。并且,胎肩花纹块18也能够通过内侧周向边缘23c1、外侧周向边缘23c2、轴向边缘23a以及圆弧边缘23e来提高轮胎轴向以及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胎肩花纹块18的外侧周向边缘23c2并未设置有像中间花纹块17的所述倾斜边缘22f那样的切口。这样的胎肩花纹块18能够提高外侧周向边缘23c2的边缘成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弯性能。
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胎肩花纹块18的内侧周向边缘23c1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3c、与胎肩花纹块18的踏面18v的所述最大长度L13的比L3c/L13优选为46%以下,更优选为41%以下,另外优选为26%以上,更优选为31%以上。
进而,胎肩花纹块18的圆弧边缘23e的曲率半径R3、与胎肩花纹块18的踏面18v的所述最大宽度W13的比R3/W13优选为29%以上,更优选为34%以上,另外优选为49%以下,更优选为44%以下。
并且,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肩花纹块18包括: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a,该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a相对于轮胎赤道C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胎肩区域Sha;以及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b,该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b相对于轮胎赤道C配置于另一侧的胎肩区域SHb。优选使这些胎肩花纹块18a、18b在轮胎轴向上并列。由此,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a以及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b能够在直行时同时与路面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轮胎1左右晃动。
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对于将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a的形心18ga与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18b的形心18gb连结起来的直线LN2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设定为8度以下,更优选为4度以下,最优选设定为0度(图示省略)。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制造形成为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且具有表1所示的中央花纹块、中间花纹块以及胎肩花纹块的轮胎,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且,为了进行比较,还制造了图5的(a)图所示的现有轮胎(比较例1)、以及使中间花纹块的形心的位置在轮胎轴向上相同的轮胎(实施例17),并且进行了同样评价。其中,共通规格如下。
轮胎尺寸:
前轮:80/100-21
后轮:120/80-19
轮辋尺寸:
前轮:1.60×21
后轮:2.15×19
胎面宽度TW:97mm
胎面展开宽度TWe:118.72mm
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0.5TWe:59.36mm
陆地比(SL/S):10%
花纹块:
高度D1:15mm
中央花纹块:
最大宽度W11:11mm
最大长度L11:11mm
中间花纹块:
最大宽度W12:11mm
最大长度L12:11mm
胎肩花纹块:
最大宽度W13:9mm
最大长度L13:11mm
中央花纹块群:
距离L6:9.5mm
比L6/TWe:8%
拉筋:
长度L8:3.5mm
高度H1:3.5mm
比H1/D1:23.3%
测试方法如下。
<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将各供试轮胎轮辋组装于上述轮辋,且填充了内压(前轮:80kPa、后轮:80kPa),然后安装于排气量450cc的越野竞技用的摩托车,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按照将比较例1评为5分的10分法来评价在不平整路面的测试路线上实车行驶时的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转弯性能。数值越大表示越好。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811038500151
Figure BDA00001811038500161
根据测试结果能够确认:实施例的轮胎能够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及制动性能。

Claims (10)

1.一种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设置了多个花纹块的块花纹,
所述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中央花纹块,该中央花纹块在中央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该中央区域是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的25%的区域,
所述中央花纹块的踏面具备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轴向边缘,
在所述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所述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花纹块的所述轴向边缘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该中央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6%~46%,并且
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该中央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2%~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有中央花纹块群,该中央花纹块群是利用拉筋将在轮胎轴向上并列的至少两个所述中央花纹块连结而形成,
所述中央花纹块群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并填充正规内压、且加载了正规载荷的正规载荷加载状态下所接地的接地面内,至少配置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括:自胎面端起为所述胎面展开宽度的12.5%的区域的一对胎肩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与该胎肩区域之间的一对中间区域,
所述花纹块包括:中间花纹块,该中间花纹块在所述中间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以及胎肩花纹块,该胎肩花纹块在所述胎肩区域具有踏面的形心,
所述中间花纹块及所述胎肩花纹块的各踏面具有内侧周向边缘,该内侧周向边缘在轮胎赤道侧与轮胎周向平行地呈直线延伸,
在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两侧,设置被切成凸向所述形心的圆弧的圆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是该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7%~47%,并且
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2%~4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心的位置在轮胎轴向上不同的多个所述中间花纹块沿着轮胎周向被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从所述形心到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轮胎展开宽度一半的38%~68%。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包括:一方的中间花纹块,该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中间区域;以及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该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另一侧的中间区域,
将所述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的形心与所述另一方的中间花纹块的形心连结起来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为10度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肩花纹块的所述内侧周向边缘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是该胎肩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的26%~46%,并且
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所述胎肩花纹块的踏面的轮胎轴向的最大宽度的29%~49%。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肩花纹块包括:一方的胎肩花纹块,该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胎肩区域;以及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该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相对于轮胎赤道配置于另一侧的胎肩区域,
将所述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的形心与所述另一方的胎肩花纹块的形心连结起来的直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为8度以下。
CN201210215041.3A 2011-07-13 2012-06-26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Active CN102874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5076 2011-07-13
JP2011-155076 2011-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4056A true CN102874056A (zh) 2013-01-16
CN102874056B CN102874056B (zh) 2016-05-11

Family

ID=4631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5041.3A Active CN102874056B (zh) 2011-07-13 2012-06-26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75982B2 (zh)
EP (1) EP2546079B1 (zh)
JP (1) JP5320491B2 (zh)
KR (1) KR101773625B1 (zh)
CN (1) CN102874056B (zh)
AU (1) AU2012203456B2 (zh)
BR (1) BR102012017433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9252A (zh) * 2013-10-16 2016-05-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TWI560078B (en) * 2013-10-16 2016-12-01 Lg Chemical Lt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lan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lanket
TWI561402B (en) * 2013-11-29 2016-12-11 Lg Chemical Ltd Blanket for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670125A (zh) * 2018-02-02 2020-09-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CN112566793A (zh) * 2018-08-09 2021-03-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两轮车用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2757B2 (en) 2013-07-22 2019-01-22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detection of skin disease
JP6193731B2 (ja) * 2013-11-07 2017-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0674B2 (ja) * 2015-01-26 2018-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US11134885B2 (en) 2015-08-13 2021-10-05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Quantitative dermoscopic melanoma screening
JP6838362B2 (ja) * 2016-11-17 2021-03-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タイヤ及び自動二輪車
JP2018083507A (ja) * 2016-11-22 2018-05-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7087427B2 (ja) * 2018-02-08 2022-06-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7124531B2 (ja) * 2018-08-01 2022-08-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タイヤ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8403A (en) * 1981-02-16 1982-08-2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Tire equipped with improved tread pattern
CN2220382Y (zh) * 1995-01-20 1996-02-21 杨长易 防滑轮胎
DE202004006512U1 (de) * 2004-02-06 2004-07-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 Akron Motorradreifen, insbesondere auch für den off-road-Einsatz oder als Motorcross-Reifen
EP2204295A1 (en) * 2007-09-13 2010-07-0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ff-road pneumatic t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3049A (en) * 1916-09-12 1917-04-17 Olie J Hicks Automobile-tire.
CA1104046A (en) * 1978-11-27 1981-06-30 Toshio Hayakawa Motocross tire for motorcycles
JPS5845104U (ja) * 1981-09-21 1983-03-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トレツドパタ−ン
JPH066005U (ja) * 1992-07-02 1994-01-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モーターサイクル用タイヤ
JP3363434B2 (ja) * 2000-07-21 2003-01-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37629B2 (ja) * 2001-08-31 2008-01-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6027567A (ja) * 2004-07-21 2006-02-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90852B2 (ja) * 2005-10-24 2011-06-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12226B2 (ja) 2006-11-15 2009-08-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28755B1 (en) * 2010-01-27 2017-05-03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with noise-reducing tread pattern
JP5039191B2 (ja) * 2010-08-26 2012-10-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8403A (en) * 1981-02-16 1982-08-2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Tire equipped with improved tread pattern
CN2220382Y (zh) * 1995-01-20 1996-02-21 杨长易 防滑轮胎
DE202004006512U1 (de) * 2004-02-06 2004-07-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 Akron Motorradreifen, insbesondere auch für den off-road-Einsatz oder als Motorcross-Reifen
EP2204295A1 (en) * 2007-09-13 2010-07-0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ff-road pneumatic tir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9252A (zh) * 2013-10-16 2016-05-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TWI560078B (en) * 2013-10-16 2016-12-01 Lg Chemical Lt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lan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lanket
CN105579252B (zh) * 2013-10-16 2017-11-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TWI561402B (en) * 2013-11-29 2016-12-11 Lg Chemical Ltd Blanket for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670125A (zh) * 2018-02-02 2020-09-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CN111670125B (zh) * 2018-02-02 2022-04-1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CN112566793A (zh) * 2018-08-09 2021-03-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两轮车用轮胎
CN112566793B (zh) * 2018-08-09 2022-10-2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机动两轮车用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14868A1 (en) 2013-01-17
US9375982B2 (en) 2016-06-28
EP2546079B1 (en) 2015-09-23
CN102874056B (zh) 2016-05-11
KR20130009613A (ko) 2013-01-23
JP5320491B2 (ja) 2013-10-23
JP2013035537A (ja) 2013-02-21
AU2012203456A1 (en) 2013-01-31
KR101773625B1 (ko) 2017-08-31
AU2012203456B2 (en) 2014-09-04
BR102012017433B1 (pt) 2020-11-17
EP2546079A1 (en) 2013-01-16
BR102012017433A2 (pt) 2013-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4056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38114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1181864B (zh) 用于越野行驶的充气轮胎
CN103722986B (zh) 摩托车用轮胎
CN102343770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806813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555683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US9145031B2 (en) Tyres for motor vehicles
CN10396357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259562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529595A (zh) 充气轮胎
CN103522843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
CN103419570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343771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3241072B (zh) 摩托车用轮胎
CN104097460A (zh) 摩托车用轮胎
CN106183650A (zh) 冬季用轮胎
CN104129236B (zh) 重载荷用轮胎
JP2012011953A (ja)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50059941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171374A (zh) 摩托车用轮胎
JP6502689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579251A (zh) 摩托车用轮胎
JP5841580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2015047981A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