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761A -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9761A
CN102869761A CN2010800538086A CN201080053808A CN102869761A CN 102869761 A CN102869761 A CN 102869761A CN 2010800538086 A CN2010800538086 A CN 2010800538086A CN 201080053808 A CN201080053808 A CN 201080053808A CN 102869761 A CN102869761 A CN 102869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inlet portion
cell
extraction system
regenerativ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38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秉禄
李贞圭
金志香
姜圣求
朴承勳
金明辰
申奎澈
金喆根
尹用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rebio & 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Purebio &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rebio &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Purebio & Tech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69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9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7/00Means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produced biomass or of the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e.g. storage of biomass
    • C12M47/04Cell isolation or sor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02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with agitation means; with heat exchange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24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tube or bottle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5/00Means for pre-treatment of biological substances
    • C12M45/05Means for pre-treatment of biological substances by centrifug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细胞提取系统。本发明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细胞,从而排出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第二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单元的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而分离出再生细胞,其容量比第一单元小。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的提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并将从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给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所述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

Description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细胞提取系统,特别涉及,采集脂肪组织及从脂肪组织分离再生细胞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自动化程序实现,并且能够分别按每个阶段选择获取纯脂肪组织、纯成熟脂肪细胞、油脂及脂肪源性干细胞,便于调节采集的再生细胞的量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干细胞被定义为,具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系的克隆源性(clonogenic)和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在囊胚(blastocyst)阶段源自哺乳动物胚胎并能够分化成体内存在的几乎所有细胞的能力,相反,成体干细胞是在出生后分化的组织中极微量存在的细胞,是具有干细胞能力的细胞。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提供实在的好处。与胚胎干细胞不同,成体干细胞不会引起伦理问题,可从患者自身提取。它们内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供应量充足。最近研究证实,成体干细胞最可用的供应来源是骨髓、外周血、脐带/脐带血及脂肪组织。这些细胞是生理细胞更新(cell turnover)或者伤口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结果,可以在其自身的特定组织内维持、产生、取代最终分化的细胞。
细胞可塑性(cell plasticity),这种能力以恢复病变器官的生理现象和功能为目标,并引出了以缺损组织再生为目的的治疗性应用的开发。正如几十年前已知,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生产出造血干细胞,最近证实可以生产出血管、肌肉、骨头、软骨、皮肤、神经等。这些细胞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除此之外,制备成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可用于加速伤口愈合,结果,在有助于骨头、皮肤或者其它组织这样的组织重组的再生医学领域起到一定作用。
最近证实脂肪组织是适合于治疗性应用的干细胞、先祖细胞及基质的来源。脂肪组织还是血管内皮细胞的丰富来源,所述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促进新血管的生长,刺激干细胞及先祖细胞的生长,因此能够在组织再生及组织工程学中起到作用。
然而,为了从脂肪组织采集细胞开发了各种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能最佳地收容用于收集脂肪组织的吸出装置,或者未能在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实现部分或全自动化。另外,存在缺乏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部分或全封闭系统和由此引起的污染的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出如下方法及其装置,即,从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程序全自动进行,通过提高从脂肪组织采集的再生细胞、即干细胞的纯度,最终减少到能够放入注射器中立即使用的量,从而减少细胞提取后操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细胞提取系统,从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过程在封闭状态下通过程序全自动进行,通过提高从脂肪组织采集的再生细胞的纯度,最终减少到能够放入注射器中立即使用的量,并且能够减少细胞提取后的另行操作。
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
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而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出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细胞,从而排出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
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单元接收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分离出再生细胞,所述第二单元的容量比所述第一单元小。
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的提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且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到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能够实现从收集脂肪组织到提取再生细胞的过程的被程序控制的全自动化,而且脂肪组织在封闭状态下移动且分离,在分离脂肪组织时,可分别在每个阶段选择性获取脂肪组织、成熟脂肪细胞、油脂(脂肪)及脂肪源性干细胞,在隆胸手术等需要大量脂肪时也可通过一次操作来获取较多的纯脂肪及脂肪源性干细胞,因此非常方便。另外,通过对第二腔体内部的下盘部结构进行多种变更,可从血液等中选择性分离所需成分,此时并不受第二腔体容量的限制,即使较多的量也而能够持续分离所需组织。
另外,通过程序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旋转速度及其它动作进行自动化,从而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和容量自动执行提取组织到采集及保管干细胞。另外,通过在移送部安装过滤器,可从各种组织中分离出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中引用的附图,简单说明各附图。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的概念图。
图2a是用于说明第一单元结构的剖视图。
图2b是表示图2a的第一单元的另一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二单元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的另一结构的俯视图。
图6a是与图5的下盘部结合的选择排出部的俯视图。
图6b是选择排出部的侧剖视图。
图6c是用于说明选择排出部与下盘部结合的结构的第二单元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的又另一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安装有图7的下盘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另一结构的下盘部安装于第二腔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现所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移送部。
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出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细胞,从而以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排出细胞。
第二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分离出再生细胞,所述第二单元的容量比所述第一单元小。
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于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的抽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并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细胞投入给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
所述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
所述第一单元具有:第一腔体,其包括:上部主体部,呈圆筒形;中间主体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部一体形成,沿下方逐渐朝中心倾斜;下部主体部,与所述中间主体部一体形成,以相同内径向下方延伸,该内径小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内径;覆盖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上部面一体形成,覆盖上部面;以及中心管,通过在所述覆盖部的中央形成的引导孔插入至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所述中心管的上部,组织被投入到所述第一腔体,而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从所述第一腔体排出;为了顺利搅拌采集的组织,在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中间主体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中心管方向的第一叶片部。
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形成有负压管,该负压管围绕所述中心管且插入于所述引导孔,与所述中心管一体形成,使所述第一腔体处于负压状态,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安装有护圈(retainer),使得所述第一腔体独立于所述中心管及负压管进行旋转的同时还保持气密性。
所述中心管的下部末端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底面0.1mm~3mm之间。所述中心管在插入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侧突出的辅助叶片。
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除了所述护圈还可以安装有轴承,使得所述第一腔体顺利旋转。在所述中心管下部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内侧可以安装有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中心管投入的组织中存在的异物。
所述第二单元具有:第二腔体,其包括:入口部,具有规定直径且向下方垂直延伸;上部主体部,呈圆筒形,内径从所述入口部下端向下部逐渐变大,而内径在具有最大内径的细胞分离部向下部再次逐渐变小;下部主体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部一体形成,以规定内径向下方延伸;以及下盘部,内径自所述入口部下端向下部逐渐变大的部分中,从所述入口部下端到所述细胞分离部的部分称为上盘部时,与所述上盘部的内侧面相对应地设置,并且与所述上盘部之间形成用于排出在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存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的通道,具有在所述入口部内侧形成的具有第一内径的圆筒形第一内部入口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且具有比第一内径更大的第二内径的第二内部入口部;投入管,通过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插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以便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排出的所述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第一排出管,贯穿所述投入管内侧,比所述投入管更深地插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并作为用于排出在所述第二腔体的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形成的所述再生细胞的通道;以及第二排出管,插入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用于向外部排出通过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的通道排出的所述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
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护圈(retainer)独立于所述投入管、所述第一排出管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进行旋转的同时还保持气密性。
在所述投入管的外侧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的外壁面的第一支承羽翼,所述第二排出管具有围绕所述入口部的第二支承羽翼。在所述第一支承羽翼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支承羽翼之间安装有所述护圈,以便使所述第二腔体独立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在所述第一支承羽翼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支承羽翼之间,除了所述护圈之外还安装有轴承,使得所述第二腔体顺利旋转。
所述投入管插入至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端,所述第一排出管插入至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0.1mm~2mm的高度。
所述第二腔体在自所述细胞分离部到所述上部主体部下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叶片部,该第二叶片部朝向所述投入管方向,用于使所述第二腔体在旋转时顺利进行搅拌。
所述下盘部具有: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以及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与所述上盘部一同形成所述通道;在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通道,所述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部分接合于所述上盘部。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腔体的旋转速度和所述圆形盘的长度,能够采集由于第二腔体的离心力而在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的成分血,调节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的残留量。
所述下盘部具有: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与所述上盘部一同形成所述通道;以及选择排出部,呈中空的扁平圆盘状,并围绕所述下盘部的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外侧,在所述通道中选择至少一个通道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排出管;在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通道,所述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部分接合于所述上盘部,当将所述圆形盘以直径方向进行分割时,被分割的对半部分的重量彼此相同,而在每个对半部分上形成的通道长度彼此不同,在被分割的各对半部分上形成的彼此相对的通道具有相同长度,在所述选择排出部的上表面上,在中央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贯穿的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连接的上面排出孔,而在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被选择的通道连接的侧面排出孔,所述侧面的下端部与所述圆形盘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结合槽结合,所述选择排出部与所述结合槽紧密结合后通过旋转选择所述通道。
在所述投入管下部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内侧还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通过所述投入管投入的所述液状细胞中未被分解的组织或胶原蛋白块。
所述下盘部具有: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圆形盘部,其包括: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多个圆筒羽翼,与所述圆形盘的末端一体形成,在内侧形成有所述通道;以及选择排出部,呈中空的扁平圆盘形,并围绕所述下盘部的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外侧,在所述圆筒羽翼中选择至少一个圆筒羽翼,并将选择的圆筒羽翼内侧的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排出管;所述圆筒羽翼的上表面接合于所述上盘部,其长度彼此不同,能够区分由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离心力而在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而采集成分血。在所述选择排出部的上表面上,在中央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贯穿的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连接的上面排出孔,而在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被选择的通道连接的侧面排出孔,所述侧面的下端部与所述圆形盘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结合槽结合,所述选择排出部与所述结合槽紧密结合后通过旋转而选择所述圆筒羽翼。
所述下盘部具有: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圆形盘部,其包括:圆形盘,在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多个圆筒羽翼,其一侧端与所述圆形盘的末端及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结合,在内侧形成有所述通道,而在另一侧端上安装有平衡锤;所述圆筒羽翼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分别安装于所述圆筒羽翼的平衡锤,为了调节所述圆筒羽翼的平衡,彼此具有不同重量或相同重量。根据所述第二腔体旋转引起的离心力,所述圆筒羽翼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方向展开,从而能够采集血液成分层的成分血。
所述圆形盘部具有两个对称的圆筒羽翼,安装于所述圆筒羽翼的所述平衡锤具有相同重量。
所述移送部具有:第一多路阀,与所述多个袋子连接;第二多路阀,与所述第一多路阀和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连接;以及泵,连接所述第一多路阀和所述第二多路阀。
所述移送部具有多个电磁阀,取代所述第一及第二多路阀分别与所述多个袋子连接,被所述电磁阀控制的移送管与所述泵连接。
在所述移送部插入有移送过滤器,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单元移送到所述第二单元的所述液状细胞中所含有的未分解的酶块或胶原蛋白块等异物。所述移送过滤器是双层过滤器。
具有在恒定温度下旋转的夹具,用于分别安装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所述夹具可调节被安装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温度及旋转速度。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和本发明操作上的优点及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实现的目的,应该参照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及附图上记载的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详细说明本发明。在各附图中标注的相同标记表示相同部件。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的概念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10具有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及移送部700。
第一单元100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而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出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细胞,以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排出细胞。
第二单元200从所述第一单元100接收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而分离出再生细胞,第二单元的容量比第一单元100小。
即,第一单元100的容量比第二单元200大。如面部整形等处理少量(例如,约小于100cc)脂肪时,也可以仅利用第二单元200从脂肪提取所需干细胞。但是,第一单元100在处理第二单元200难以单独处理的大量脂肪时使用。例如,处理约1升左右的组织时,通过第一单元100浓缩组织,浓缩成少量之后输送给第二单元200,以提取干细胞。
即,第一单元100从大量的脂肪细胞中浓缩细胞,并将其输送给第二单元200。
移送部700连接于第一单元100与第二单元200之间,向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注入洗涤水,并将来自第一单元100及第二单元200的提取物输送给对应的袋子B1、B2-Bn,而且将在第一单元100分离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细胞投入给第二单元200,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在此,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
如现有技术中的说明,为了从脂肪组织采集细胞,开发出了各种再生细胞提取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能最佳地收容用于收集脂肪组织的吸出装置,或者收集脂肪组织到处理组织的过程未能实现全自动化,且不具有全封闭系统。另外,浓缩所需细胞的过程中使用的系统与本发明不同。
图1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10解决如下问题。即,收集脂肪组织到提取再生细胞的过程可实现由程序控制的全自动化,而且脂肪组织在封闭状态下移动、分离,从而在分离脂肪组织时可按每个阶段分别选择性地获取经洗涤的脂肪组织、纯成熟脂肪细胞、油脂(来自脂肪细胞)及脂肪源性干细胞。
即,再生细胞提取系统10可以执行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提取、除去血液中污染物的纯脂肪组织的回收、纯成熟脂肪细胞及油脂(来自脂肪细胞)的提取动作,优选第一单元100的容量比第二单元200大,可通过真空抽吸从人体直接采集脂肪组织而投入。这可以通过直接将脂肪抽吸机连接在第一单元100而实现。
因此,与现有装置将从人体采集的组织先放入单独的袋子中之后再次移到再生细胞提取装置的情况相比,被污染的风险小,作业过程也简单。
位于第一单元100与第二单元200之间的移送部700通过泵和阀门连接于第一单元100及第二单元200,向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投入洗涤水和酶等所需物质,并从第一单元100提取被除去血液污染物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而存储在袋子B1、B2-Bn中,或者将含有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液体移送到第二单元200,并提取在第二单元200分离出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存储在单独的袋子B1、B2-Bn中。
如果移送部700利用泵和阀门构成时,作为阀门可以采用多路阀。多路阀的形状为扁平圆盘形,在圆盘的圆周侧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道,在中央形成有旋转体,该旋转体能够从多个通道中选择其中之一。通道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多个袋子B1、B2-Bn连接,物质移动及存储到与被旋转体选择的通道连接的袋子中。在旋转体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其它多路阀的旋转体连接的连接孔。
移送部700可以包括:第一多路阀(未图示),与多个袋子B1、B2-Bn连接;第二多路阀(未图示),与第一单元100及第二单元200连接;以及泵(未图示),连接第一多路阀与第二多路阀。第二多路阀与第一单元100的中心管160和第二单元200的投入管270连接。
第一多路阀可以使用通道数量与袋子B1、B2-Bn数量相当的多路阀,第二多路阀的通道数量可以相同或少于第一多路阀的通道数量。泵配置在第一多路阀与第二多路阀之间,以使物质在第一多路阀与第二多路阀之间移动。泵可以使用蠕动泵。
另外,移送部700具有:分别与多个袋子B1、B2-Bn连接的多个移送管(未图示)以及电磁阀(未图示),以取代第一及第二多路阀。可以构成为由电磁阀控制连接于泵(未图示)的移送管的结构。即,多个袋子B1、B2-Bn可以通过移送管与第一单元100或第二单元200连接,通过电磁阀开闭移送管,从而将从第一单元100排出的物质存储到被连接的袋子B1、B2-Bn中。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这种移送部700的结构和动作,故省略详细说明,
图2a是用于说明第一单元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2a,第一单元100具有第一腔体110及中心管160。
第一腔体110为了接收组织并除去血液污染物的同时分离出细胞而进行旋转,呈下部倾斜的圆筒形。
在第一腔体110执行如下动作,脂肪组织的抽吸(aspiration)、来自血液的污染物的除去、纯脂肪组织的脱水(分离)、利用酶(大多使用胶原酶(collagenase),或者可单独或混合使用其它酶)的分解。
进一步,第一腔体110具有:呈圆筒形的上部主体部120;中间主体部130,与上部主体部120的下部一体形成,沿下方逐渐向中心倾斜;下部主体部140,与中间主体部130一体形成,以相同内径向下方延伸,该内径小于上部主体部120的内径;覆盖部150,与上部主体部120的上部表面一体形成,覆盖上部表面。下部主体部140的底面可以有各种形状,但如图2所示,优选底面略突出的U字形结构。
第一腔体110的尺寸为直径约120mm、高度约170mm左右,比第二单元200的第二腔体210大,其尺寸可以根据所要处理的脂肪组织的容量而进行调节。
即,容量小于1000cc时,第一腔体110的高度约为50mm左右,1000~2000cc时,高度约为150mm左右,2000~3000cc时,高度约为250mm左右。然而,这仅仅是实施例,可以设定不同尺寸。
中心管160可以通过在覆盖部150中央形成的引导孔151插入至距离下部主体部140底面规定距离的位置。
优选中心管160的下部末端距离下部主体部140底面0.1mm~3mm。
组织通过中心管160的上部投入到第一腔体110,并从第一腔体110排出所述细胞。中心管160的顶部具有盖子,该盖子具有与安全注射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luer lok结构),直接与脂肪吸入器连接,以使因后述负压管190施加真空负压而被吸入的脂肪直接进入到第一腔体110,自吸入脂肪后直到安装于脂肪细胞分离器为止处于封闭状态。
脂肪组织未直接吸入到第一腔体110而被装入其它移送袋子移送时,移送袋子连接在中心管160的顶部,脂肪组织可以通过连接于负压管190的单独的真空泵(大多连接在脂肪采集器上)施加的负压而被移送到第一腔体110,或者使用在本发明的再生细胞提取装置中内置的泵而被移送到第一腔体110。
在第一腔体110上形成有负压管190,其围绕中心管160并插入于引导孔151,与中心管160一体形成,用于使第一腔体110处于真空负压状态。在形成引导孔151的壁面153与负压管190之间安装有护圈(retainer)180,其用于使第一腔体110独立于中心管160及负压管190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护圈如轴承那样起到辅助旋转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封闭使空气不流通的作用。除了护圈之外也可以利用具有同样功能的要素。
在形成引导孔151的壁面153与负压管190之间,除了护圈(retainer)之外,还可以安装有轴承(未图示),使得第一腔体110顺利旋转。另外,可以在中心管160下部的下部主体部140内侧安装过滤器(未图示),从而能够过滤通过所述中心管投入的组织中存在的异物、即脂肪组织之外的物质例如胶原蛋白块等,从而顺利处理脂肪细胞。
在负压部190安装有用于防止污染空气逆流的过滤器191。负压部190是在手术室采集脂肪组织而施加负压、即可与真空吸入器连接的部分,因此,优选负压部190的盖子及盖子结合部分具有与安全注射器相同的形态。过滤器191可以有各种类型,可以是0.22um空气过滤器,用于防止被污染的空气在真空吸入器逆流。
在第一腔体110的中间主体部1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叶片部170,该第一叶片部170朝向中心管160方向,以便顺利搅拌采集的组织。优选第一叶片部170的厚度约为1-2mm,在第一腔体110内部以90度角度安装四个。当第一腔体110反复进行旋转和停止时,第一叶片部170使脂肪组织与洗涤水搅拌均匀。
另外,中心管160插入于第一腔体110内部的部分,可具有向外侧突出的至少一个辅助叶片175。当第一腔体110反复进行旋转和停止时,辅助叶片175也使脂肪组织与洗涤水搅拌均匀。
第一单元100安装在夹具上,并保持恒定速度和温度进行旋转。夹具可以调节第一单元100的温度和旋转速度,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其结构及动作,故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用于安装第一单元100的夹具可以使用偏心马达,以使第一单元100利用非旋转的振动仅执行搅拌功能。
下面说明第一单元100的动作。
第一,从人体抽吸脂肪组织(Fat tissue aspiration)。
取下中心管160上部的盖子,将脂肪吸入装置的带有脂肪吸入针的线连接在中心管160上部。脂肪吸入针使用通用的,中心管160上部形状形成为能够与脂肪吸入器结合的结构,就能够容易将带有脂肪吸入针的线连接在中心管160上部。
打开负压部190顶部的盖子,同样连接真空吸入器。然后,操作真空吸入器从身体直接采集脂肪组织。采集的脂肪组织中同时含有血液等。现有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从身体采集脂肪组织后进行单独保管,之后将其再次投入到再生细胞提取系统,与此相比,本发明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10,直接将脂肪吸入装置和真空吸入器连接在第一单元100,从而能够从身体直接采集脂肪组织后将其收容在第一腔体110。因此,能够一次性地解决脂肪组织被污染或感染、存储问题等。
采集脂肪组织后,取下采集针与真空吸入器的连接管。此时,连接真空吸入器侧的盖子不必盖住而暂时打开。即,首先除去真空吸入器侧的连接,以使第一腔体110内部恢复到大气压,然后除去中心管160的连接有采集针的部分,从而防止被污染的空气流入到中心管160。
由于与真空吸入器连接的负压管190上设有过滤器191,所以盖子即使被打开也不会发生外部空气引起的细菌污染。
在曾连接有脂肪组织采集针的中心管160的上部,连接移送部700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用工具包(kit)。该工具包与脐带血处理工具包相同,连接有各种袋子(B1、B2~Bn),在各袋子的前面安装有电磁阀,平时堵住与电磁阀连接的移送管,连接有分别用于保管生理盐水、酶(collagenase)、除去血液的脂肪的袋子、用于存储处理后的废液的袋子、与第二单元200连接的袋子等,可以根据用途具有各种结构。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将利用多路阀和泵构成的工具包连接在移送部700以取代电磁阀和移送管及泵的结构,此时,袋子的前面并不一定要设置电磁阀。
第二,除去血液中的污染物(分离纯脂肪组织)。
将第一单元100安装在夹具上,该夹具具有与第一单元100的外径尺寸相同的内径,能够旋转及调节温度。当然,也可以一开始以安装好的状态下执行抽吸脂肪组织的动作。
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可分别安装在保持恒定温度旋转的夹具上。夹具(未图示)可以调节被安装的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的温度及旋转速度。
使第一单元100静置约一分钟,从而从抽吸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组织和水。则脂肪组织在第一腔体110内部位于水的上部。将移送部700的泵连接在工具包的管上,之后启动泵,通过中心管160吸入并除去下沉在第一腔体110下侧的被血液污染的水。此时,在泵与用于收容被血液污染的水的袋子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传感器,当含有血液的水全部通过之后自动停止泵。含有血液的水的颜色与脂肪组织不同,由于血液呈红色或比脂肪组织颜色更深,因此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经由管的物质颜色(或亮度或密度或透明度)来区分含有血液的水和其他物质,从而控制泵的动作。
另外,由于含有血液的水的比重(重量)与脂肪组织的比重(重量)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检测比重的差异来控制泵的动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这种传感器的动作,故省略详细说明。
打开洗涤水(食盐水)的袋子,通过操作泵来投入与第一单元100的第一腔体110内残留的脂肪组织的量大致同等量的洗涤水。可根据采集到的脂肪组织的量,预先用程序设定(setting)所要投入的洗涤水的量。然后,旋转第一腔体110。也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脂肪组织的量,预先用程序设定旋转速度或次数。例如,可调节为每分钟以300转左右旋转10秒,停止10秒,重复5次等。
如此反复进行3-5次投入食盐水洗涤脂肪组织、再次除去经洗涤的水、又添加食盐水洗涤脂肪组织的动作,最后除去食盐水。在第一腔体110内只留下用于分离脂肪源性干细胞所需量的脂肪组织,其余经洗涤的脂肪组织利用泵移送到用于保管纯脂肪的袋子中。即,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10,根据需要可以单独分离出经洗涤而剩的纯脂肪组织。
第三,利用酶分离细胞。
利用泵通过中心管160向第一腔体110投入与留在第一腔体110的经洗涤的脂肪细胞同等量的酶(利用0.1%collagenase。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利用其它酶,也可以做成不同浓度。)。此时,由于有事先预计的量,所以在开始前可将酶的量设定在程序中。
投入酶之后,第一腔体110按程序反复进行旋转和停止。此时,通过加热第一腔体110的外部而保持在37度左右的温度。这可以通过夹具传热来进行,其用于激活酶。
重复旋转和停止规定时间(例如,约30分钟),则由于酶的作用,在第一腔体110内部成熟脂肪细胞与脂肪源细胞分离,停止旋转静置约3-5分钟左右,则含有成熟脂肪细胞(上层部)的流体层与含有脂肪源细胞的流体层(下部层)分离。然后,使用泵将经胶原酶处理而分离的含有脂肪源细胞的流体层移送到第二单元200的第二腔体210。如果需要纯脂肪细胞及采集或处理纯脂肪细胞时破裂而产生的液体状态的脂肪(油脂)时,可以利用之前进行的洗涤方法,在第一腔体110水洗3-5次酶(胶原酶)之后,使用泵转送到用于保管成熟脂肪细胞的袋子中。该过程也可以开始前用程序设定,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调节。
这样,可以在第一单元100进行脂肪组织的直接采集、纯脂肪组织的提取、利用酶的成熟脂肪细胞提取及用于分离干细胞的细胞分离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用程序预先设定条件,从而执行全部或仅执行所需过程。
图2b是表示图2a的第一单元的另一结构图。
如图2b所示,负压部190也可以与覆盖部150结合的状态下直接安装。而且,在负压部190可以安装有用于防止被污染的空气逆流的过滤器191。
图3是用于说明第二单元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下盘部结构的俯视图。
参照图3及图4,第二单元200具有第二腔体210、下盘部264、投入管270、第一排出管275及第二排出管280。
第二腔体210包括:入口部220,具有规定直径,向下方垂直延伸;上部主体部225,呈圆筒形,内径从入口部220下端向下部逐渐变大,而在具有最大内径的细胞分离部225向下部内径再次逐渐变小;下部主体部240,与上部主体部230的下部一体形成,具有规定内径向下方延伸。下部主体部240的底面可以是平的,或者如图3所示底面可以突出呈U字形结构。
第二腔体210形成为,自上部主体部230的细胞分离部225沿下方逐渐向中心倾斜,当第二腔体210旋转时,作用于外侧(壁面侧)的离心力大于中央部分,因此含有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液体流入及分离时,分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集中到细胞分离部225。
另外,当含有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液体不断从第一单元100流入时,脂肪源性干细胞在远离投入管270下端部末端的流入口的部分、即在壁面部分开始分离,因此从上部的流出口排出被除去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液体溶液时,防止细胞一同流出。
在从入口部220下端沿下部内径逐渐变大的部分中,从入口部220下端到细胞分离部225的部分称为上盘部250时,下盘部264是与上盘部250的内侧面相对应地设置的部分,在第二腔体210内部存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通过上盘部250与下盘部264之间的通道265排出。
下盘部264与下盘部264的上端成一体的连接,具有第一内径的圆筒形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和围绕第一内部入口部261且具有大于第一内径的第二内径的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向入口部220的内侧延伸。
为了将从第一单元100排出的所述细胞投入到第二腔体210的内部,投入管270通过第一内部入口部261插入到第二腔体210内部。
第一排出管275贯穿投入管270内侧,比投入管270更深地插入在第二腔体210内部,以作为排出在第二腔体210的下部主体部240的底面形成的再生细胞的通道。
优选投入管270插入至上部主体部230的下端,而第一排出管275插入至距离下部主体部240的底面0.1~2mm的高度。
第一排出管275的上部为了向外部排出经回收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具有能够安装安全注射器的形状,上部由盖子盖住或与用于执行本过程的工具包连接。由于第一排出管275的末端下降到距离下部主体部240的底面0.1~2mm的高度,因此积存在下部主体部240底面的脂肪源性干细胞通过第一排出管275排出到外部。设有投入管270,其围绕第一排出管275,而且从第一单元100向第二单元200移送细胞时使用。
第二排出管280插入在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外壁面与入口部220的内壁面之间,通过上盘部250与下盘部264之间的通道265向外部排出所述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
第二腔体210通过护圈(retainer)281、283,以独立于投入管270、第一排出管275及第二排出管280进行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在第二单元200进行洗涤来自第一单元100的含有酶的液体中所含有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和分离脂肪源性干细胞的过程。
在投入管270的外侧具有围绕第一内部入口部260的外壁面的第一支承羽翼271,第二排出管280具有围绕入口部220的第二支承羽翼285。第一支承羽翼271和第一支承羽翼都起到辅助作用,使第二腔体210独立于投入管270、第一排出管275及第二排出管280进行旋转的同时保持护圈281、283的气密性。
即,在第一支承羽翼271与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内壁面之间和在入口部220的外壁面与第二支承羽翼285之间,安装有护圈,其用于使第二腔体210独立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如同轴承,护圈起到辅助旋转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封闭的作用,以使空气不流通,除了护圈之外也可以利用执行上述功能的要素,除了护圈之外还可以安装轴承,以使第二腔体210顺利旋转。
第二腔体210与第一腔体110同样,自细胞分离部225到上部主体部230下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叶片部211,该第二叶片部211朝向投入管270方向,用于使第二腔体210旋转时顺利搅拌内部物质。与第一腔体110同样,可以优选第二叶片部221以90度间隔配置四个,与第一腔体110的175同样,也可以在投入管270的外部安装第二叶片部(未图示)。
下盘部264由第一内部入口部261、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及圆形盘260构成。圆形盘260与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和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上盘部250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并与所述上盘部250一起形成通道265。
上盘部250与下盘部264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通道265,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260部分410接合在上盘部250。
即,如图4所示,下盘部264的圆形盘260的规定部分410接合在上盘部250。接合在上盘部250的部分410与部分410之间与上盘部250分离,从而自然形成通道265。图3的剖视图是为了便于理解通道265而示出。该通道265,随着第二腔体210的旋转,第二腔体210内部的细胞和洗涤水由于离心力聚集在第二腔体210最外侧的细胞分离部225,此时,干细胞分布在接近细胞分离部225的壁面,而洗涤水与干细胞相比分布在距离细胞分离部225的壁面一定距离的位置,因此,此时通过向第二排出管280施加负压或向第二腔体210内部施加正压,或者同时实施两种方式,通过通道265抽出洗涤水,从而第二腔体210内部只留下少量液体和干细胞。
通过调节第二腔体210的旋转速度和圆形盘260的长度,可以采集由于第二腔体210的离心力而在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的成分血,可以调节通过通道265排出的内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的量和速度。
在投入管270下部的下部主体部240内侧可设有过滤网213,用于过滤通过投入管270投入的液状细胞中包括酶块在内的未分解的剩余组织或胶原蛋白块这样的物质。过滤网213是具有约0.2-2mm间距的网筛,当通过投入管270从第一单元100向第二单元200投入细胞时,由过滤网213过滤未完全分解(digestion)的胶原蛋白块或组织的一部分等(在第一单元100未被所用酶分解的各种物质)。
而且,在通道265入口可设有屏障215,第二腔体210旋转时,其防止聚集在细胞分离部225的再生细胞通过通道265流出,而只让洗涤水流出。另外,屏障215与图3所示的结构不同,与下盘部264的结构类似,可以配置在圆形盘260与上盘部250的内壁面之间的通道265部分。此时,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屏障215的中央形成有孔,一部分与图4的410部分相同,具有接合在上盘部250内壁面的结构。
下面,说明第二单元200的动作。
第一,执行洗涤从第一单元100移送来的含有再生细胞的液体(含有各种培养液等的生理缓冲液)内所含有的酶及减少液体体积从而浓缩脂肪源细胞的减容(volume reduction)过程。
来自第一单元100的含有胶原酶和细胞的食盐水通过投入管270逐步填满第二单元200的第二腔体210。刚开始第二腔体210处于停止状态,当第二腔体210填满到预先设定的量时,使第二腔体210旋转。例如,当混合有胶原酶的脂肪细胞填满第二腔体210整个容积的一半时,第二腔体210以约150G旋转(在此,G值可以变更为75G~1000G以上,G值越大,减容时间越缩短)。第二腔体210开始旋转时,由于泵每转一次时移送的液体量恒定,所以通过计算时间来可计算出移送量,这些条件经程序化可自动开始旋转。
第二腔体210与第一腔体110同样也安装在夹具(未图示)上,并保持恒定速度和温度进行旋转。这样,用程序预先设定旋转时间和温度、旋转速度等,以控制第一单元100和第二单元200,从而能够将采集脂肪组织到分离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整个过程自动化。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这些程序及自动化容易理解,故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腔体210开始旋转的同时止流约5分钟来自第一单元100的含有细胞的生理缓冲液,以防止细胞流失。开始旋转的初期,若同时进行从第一单元100输送的含有细胞的生理缓冲液的流入和通过第二腔体210的旋转引起的再生细胞分离的生理缓冲液的流出,则流入的生理缓冲液中所含有的再生细胞在分离之前直接流出一部分,从而大大降低再生细胞的回收率。因此,第二腔体210填充规定量以上之后旋转约5分钟,从生理缓冲液完全分离出再生细胞之后,逐渐恢复从第一单元100含有细胞的生理缓冲液的流入和分离流出,从而能够防止再生细胞的流失。
约5分钟后,再次将残留在第一单元100的含有胶原酶及细胞成分的生理缓冲液持续地移送至第二腔体210,同时通过第二排出管280从第二腔体210持续地除去液体成分(洗涤水)。旋转的同时除去第二腔体210内部的液体成分,因此脂肪源性干细胞聚集在第二腔体210的细胞分离部225,如果持续地排出液体成分,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第二腔体210内仅留有少量的液体。在生理缓冲液流入和脂肪源性干细胞分离流出同时进行的这一期间,旋转速度与流入及流出速度的协调,对防止再生细胞流失非常重要。
这样,通过投入管270从第一腔体110向第二腔体210投入混合有酶及食盐水的再生细胞,随着旋转,通过通道265及第二排出管280排出除了干细胞之外的液体成分,从而能够分离出纯干细胞。
第二,中止第二腔体210的旋转,之后再次将食盐水添加到第二腔体210。然后反复进行第二腔体210的旋转和停止动作。例如反复进行3-5次旋转约10秒、停止10秒等。之后,再次旋转第二腔体210除去食盐水。反复进行3-5次这种水洗过程。最后水洗过程结束后停止第二腔体210的旋转。第二腔体210的旋转停止时,聚集在细胞分离部225壁面上的脂肪源性干细胞顺着上部主体部230的倾斜面流落到下部主体部240的底面。
最后,取下第一排出管275顶部的盖子,插入注射器,用注射器抽出所需量或全部的含有脂肪源性干细胞的食盐水。由于第一排出管275的末端下降到距离下部主体部240底面0.1-2mm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将积存在下部主体部240底面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向外部抽出。
当从身体采集的脂肪组织的量不多时,不必使用第一单元100,而仅通过使用第二单元200即可进行所有过程,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即,脂肪组织的量少时,仅通过第二单元200即可进行洗涤脂肪组织、分离成熟脂肪细胞、投入酶分离再生细胞、为了提高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纯度而进行洗涤及排出洗涤液(volume reduction)、排出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动作。
图5是用于说明不同于图3下盘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a是与图5的下盘部结合的选择排出部的俯视图。
图6b是选择排出部的侧剖视图。
图6c是用于说明选择排出部与下盘部结合结构的第二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5至图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下盘部264-1具有:第一内部入口部261;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圆形盘260-1,与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和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上盘部250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并与上盘部250一起形成通道265;选择排出部600,呈中空的扁平圆盘形,围绕下盘部264-1的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外侧,在通道265-1中选择至少一个以上通道连接于第二排出管280。
进一步详细说明结构,上盘部250与下盘部264-1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通道265-1,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部分510接合在上盘部250。
圆形盘260-1以直径方向进行分割时,被分割的每对半部分的重量彼此相同,而在一个对半部分上形成的通道长度彼此不同,在被分割的每对半部分上形成的彼此相对的通道具有相同长度。
即,如图5所示,圆形盘260-1具有彼此不同长度的通道265-1的彼此对称的结构。
通过将通道265-1的长度做成彼此不同,需要从第二腔体210旋转引起的血液等离心分离结果而产生的各层中获得彼此不同物质时,能够在所需位置获得所需物质。
另外,具有对称结构的原因是离心分离时重心不稳定的话,旋转的第二腔体210可能发生振动。此时即使结构不对称,只要使圆形盘260-1的彼此具有不同长度的通道265-1重量彼此对称,则也能够防止第二腔体210旋转时发生振动。调节重量是离心分离装置的基本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故省略详细说明。
在图6a及图6b的选择排出部600的上表面640,在中央形成有用于贯穿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贯穿孔605,在贯穿孔605两侧形成有与第二排出管280连接的上面排出孔610。如图6b所示,形成贯穿孔605的选择排出部600的内侧壁面263-1部分为了便于与第二内部入口部263接触,向上下部延伸规定长度。
在选择排出部600的侧面形成有与被选择的通道265-1连接的侧面排出孔615,侧面的下端部620与在圆形盘260-1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结合槽520结合。
如图6c所示,选择排出部600的下端部620插入于圆形盘260-1的结合槽520而紧密结合。而且,选择排出部600的侧面排出孔615进行旋转以能够选择对应通道265-1。选择排出部600的侧面下端部620与结合槽520紧密结合的部分可以利用硅胶圈等进行封闭,选择排出部600的侧面下端部620与结合槽520结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能够选择通道。选择排出部600与结合槽520结合而旋转的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故省略详细说明。
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一单元100及第二单元200安装在旋转夹具(未图示)上进行旋转,旋转速度可预先用程序设定而自动调节。这些旋转速度或采集脂肪组织到分离脂肪源性干细胞及将分离物质存储在袋子(B1~Bn)的过程,可以通过程序及软件实现自动化,这种自动化过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故省略详细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图3的又另一下盘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安装有图7下盘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图7中同时示出了下盘部264-2的俯视图和与下盘部264-2结合的选择排出部700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参照图7及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下盘部264-2的其它结构与图4及图5的下盘部264、264-1结构不同,具有单独的构成通道的圆筒羽翼750。
进一步,下盘部264-2具有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及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和圆形盘部761及选择排出部700。
圆形盘部761与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及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上盘部250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并且具有多个圆筒羽翼750,其与圆形盘760的末端一体形成,在内侧形成有通道265-2。
选择排出部700具有中空的扁平圆盘状,其围绕下盘部264-2的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外侧,并在圆筒羽翼750中选择至少一个圆筒羽翼,将选择的圆筒羽翼内侧通道265-2连接于第二排出管280。
如图8所示,圆筒羽翼750的上表面接合在上盘部250,其长度彼此不同,可通过第二腔体210的离心力区分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从而采集成分血。
即,第二腔体210旋转时,通过离心力,内部的含有脂肪来源细胞的生理缓冲液中所含有的物质按其比重形成层。因此,根据圆筒羽翼750的长度可以分离出血液成分层的物质而排出。
在选择排出部700的上表面,在中央形成有用于贯穿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贯穿孔705,在贯穿孔705两侧形成有与第二排出管280连接的上面排出孔710(参照图7的中间图)
在选择排出部700的侧面形成有与被选择的通道连接的侧面排出孔715,侧面的下端部720与在圆形盘76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结合槽722结合,选择排出部700与结合槽722紧密结合后通过旋转选择圆筒羽翼750。
如图7所示,选择排出部700呈扁平圆盘状,其具有贯穿孔705,下端部720插入于圆形盘760的结合槽722,通过在结合槽722中旋转,侧面排出孔715可选择通道。在结合槽722设有如硅胶圈这样的装置,从而能够密封下端部720与结合槽722的结合。
如图8所示,下盘部264-2的圆筒羽翼750接合在对应的上盘部250。下盘部264-2的圆形盘760,沿着形成有圆筒羽翼750的圆形盘760的圆周形成有结合槽722,选择排出部700与结合槽722结合。
通过将圆筒羽翼750的长度做成不同,能够从血液成分层中单独分离出所需物质而进行保管。
如图7所示,形成贯穿孔705的选择排出部700的内侧壁面263-2部分,为了便于与第二内部入口部263接触,向上下部延伸规定长度。
图9是用于说明另一结构的下盘部安装于第二腔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下盘部具有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及第二内部入口部263和圆形盘部961。圆形盘部961具有:圆形盘960,其与第一内部入口部261及第二内部入口部263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上盘部250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多个圆筒羽翼950,其一侧端与圆形盘960的末端及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结合,在内侧形成有通道265-3,在另一侧端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平衡的分别具有不同重量或相同重量的平衡锤(未图示)。
图9的下盘部264-3与图7的下盘部264-2相同,在圆形盘960的末端形成有圆筒羽翼950,但是图7的下盘部264-2的圆筒羽翼750接合固定在上盘部250,构成为长度不同的多个,作为另一实施例,图9的圆筒羽翼950可以仅有两个。而且,圆筒羽翼95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分别安装于圆筒羽翼的平衡锤(未图示),为了调节圆筒羽翼的平衡,可具有彼此不同的重量或相同重量。
如果具有两个圆筒羽翼,则安装于圆筒羽翼的平衡锤应具有相同重量。
当第二腔体210处于停止状态时,如图9所示,圆筒羽翼950因平衡锤(未图示)而向下方下垂,当第二腔体210旋转时,圆筒羽翼950因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向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方向展开,从而能够采集血液成分层中的成分血。
由于离心力作用于第二腔体210的外侧,所以随着第二腔体210的旋转速度,圆筒羽翼950向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方向展开。旋转速度快,则很接近于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旋转速度慢,则远离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根据这种原理,圆筒羽翼950能够从第二腔体210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中选择排出所需层的物质。
圆筒羽翼950与圆形盘960的末端连接的同时也应固定于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观察图9的画圈部分,圆筒羽翼950的与圆形盘960连接部位的相反部位与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连接,为了牢牢固定,可具有使圆筒羽翼950的一侧末端部分卡扣在内壁面上形成的卡扣件970上而固定的结构。
在第二腔体210的内壁面上固定圆筒羽翼950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容易理解,故省略详细说明。
在移送部700可插入有移送过滤器(未图示),用于过滤从第一单元100移送到第二单元200的液状细胞中所含有的未分解的胶原蛋白块等异物。移送过滤器可以是双层过滤器。双层过滤器的结构为,在网筛上形成小孔的过滤器外部由网筛上形成大孔的过滤器包围。具体地说,双层过滤器可以在移送部700依次安装0.5mm~2mm过滤器和0.1mm~0.5mm过滤器。作为又另一实施例,移送过滤器也可以是非双层过滤器的单层过滤器。
这样的,根据在移送部700安装的过滤器,可以从脂肪源性干细胞之外的各种组织中分离出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
以上附图和说明书公开了最佳实施例。在此使用了专用术语,但这些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使用,并不是用于限定含义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所以,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实施多种变形及均等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来决定。

Claims (24)

1.一种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单元,通过真空抽吸来采集组织,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而从采集的所述组织中分离出血液污染物,并从分离所述血液污染物的组织中分离出细胞,从而排出漂浮在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
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单元接收漂浮于所述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通过离心分离而分离出再生细胞,而该第二单元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容量;
移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向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注入洗涤水,将来自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的提取物输送到对应的袋子,并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提取的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至所述第二单元,或者移送组织及细胞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织是脂肪组织,所述再生细胞是脂肪源性干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具有:
第一腔体,其包括:呈圆筒形的上部主体部;中间主体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部一体形成,沿下方逐渐向中心倾斜;下部主体部,与所述中间主体部一体形成,以相同内径向下方延伸,该内径小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内径;覆盖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上部面一体形成,用于覆盖上部面;以及
中心管,其通过形成在所述覆盖部的中央的引导孔插入至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所述中心管的上部,组织被投入到所述第一腔体,而所述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从所述第一腔体排出;
为了顺利搅拌采集的组织,在所述第一腔体的所述中间主体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中心管方向的第一叶片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形成有负压管,该负压管围绕所述中心管且插入于所述引导孔,与所述中心管一体形成,用于使所述第一腔体处于负压状态,
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安装有护圈,使得所述第一腔体独立于所述中心管及负压管进行旋转的同时还保持气密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管的下部末端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底面0.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管在插入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外侧突出的辅助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引导孔的壁面与所述负压管之间,除了所述护圈之外,还安装有使所述第一腔体顺利旋转的轴承,
在所述中心管下部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内侧安装有过滤器,用于过滤通过所述中心管投入的组织中存在的异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具有:
第二腔体,其包括:入口部,具有规定直径且向下方垂直延伸;上部主体部,呈圆筒形,内径从所述入口部下端向下部逐渐变大,而内径在具有最大内径的细胞分离部向下部再次逐渐变小;下部主体部,与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部一体形成,以规定内径向下方延伸;
下盘部,内径自所述入口部下端向下部逐渐变大的部分中,从所述入口部下端到所述细胞分离部的部分称为上盘部时,下盘部与所述上盘部的内侧面相对应地设置,并且与所述上盘部之间形成用于排出在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存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的通道,并具有在所述入口部内侧形成的具有第一内径的圆筒形第一内部入口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且具有比第一内径更大的第二内径的第二内部入口部;
投入管,通过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插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以便将从所述第一单元排出的所述漂浮于液体上的状态的细胞投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
第一排出管,贯穿所述投入管内侧,比所述投入管更深地插入到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并作为用于排出在所述第二腔体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底面形成的所述再生细胞的通道;以及
第二排出管,插入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用于向外部排出通过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的通道排出的所述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
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护圈而独立于所述投入管、所述第一排出管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进行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投入管的外侧具有围绕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的外壁面的第一支承羽翼,所述第二排出管具有围绕所述入口部的第二支承羽翼,
在所述第一支承羽翼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支承羽翼之间安装有所述护圈,以便使所述第二腔体独立旋转的同时保持气密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承羽翼与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内壁面之间、所述入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支承羽翼之间,除了所述护圈之外还安装有使所述第二腔体顺利旋转的轴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入管插入至所述上部主体部的下端,所述第一排出管插入至距离所述下部主体部的底面0.1mm~2mm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在从所述细胞分离部到所述上部主体部下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投入管方向的第二叶片部,该第二叶片部使得所述第二腔体旋转时顺利进行搅拌。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部具有:
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
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与所述上盘部一同形成所述通道;
在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通道,所述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部分接合于所述上盘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腔体的旋转速度和所述圆形盘的长度,能够采集由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离心力而在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的成分血,调节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再生细胞之外的生理缓冲液的残留量。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部具有:
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
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并与所述上盘部一同形成所述通道;以及
选择排出部,呈中空的扁平圆盘形,围绕所述下盘部的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外侧,在所述通道中选择至少一个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排出管;
在所述上盘部与所述下盘部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以上通道,所述通道与通道之间的圆形盘部分接合于所述上盘部,
当所述圆形盘以直径方向进行分割时,被分割的各对半部分的重量彼此相同,而在每个对半部分上形成的通道长度彼此不同,在被分割的各对半部分上形成的彼此相对的通道具有相同长度,
在所述选择排出部的上表面上,在中央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贯穿的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连接的上面排出孔,而在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被选择的通道连接的侧面排出孔,所述侧面的下端部与形成在所述圆形盘的上表面上的结合槽结合,
所述选择排出部与所述结合槽紧密结合后通过旋转而选择所述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投入管下部的所述下部主体部内侧还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通过所述投入管投入的所述液状细胞中未被分解的组织或胶原蛋白块。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部具有:
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
圆形盘部,其包括: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多个圆筒羽翼,与所述圆形盘的末端一体形成,在内侧形成有所述通道;以及
选择排出部,呈中空的扁平圆盘形,并围绕所述下盘部的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外侧,在所述圆筒羽翼中选择至少一个圆筒羽翼,并将选择的圆筒羽翼内侧的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排出管;
所述圆筒羽翼的上表面接合于所述上盘部,其长度彼此不同,能够区分由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离心力而在内部形成的血液成分层而采集成分血,
在所述选择排出部的上表面上,在中央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贯穿的贯穿孔,在所述贯穿孔的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连接的上面排出孔,而在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被选择的通道连接的侧面排出孔,所述侧面的下端部与形成在所述圆形盘的上表面上的结合槽结合,
所述选择排出部与所述结合槽紧密结合后通过旋转而选择所述圆筒羽翼。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部具有:
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
圆形盘部,其包括:圆形盘,与所述第一内部入口部及所述第二内部入口部的下端一体形成,具有与所述上盘部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度,呈斗笠状展开;多个圆筒羽翼,其一侧端与所述圆形盘的末端及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结合,在内侧形成有所述通道,而在另一侧端上安装有平衡锤;
所述圆筒羽翼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安装于各所述圆筒羽翼的平衡锤彼此具有不同重量或相同重量,以调节所述圆筒羽翼的平衡,根据所述第二腔体旋转引起的离心力,所述圆筒羽翼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方向展开,从而能够采集血液成分层的成分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盘部具有两个对称的圆筒羽翼,安装于所述圆筒羽翼的所述平衡锤具有相同重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部具有:
第一多路阀,与所述多个袋子连接;第二多路阀,与所述第一多路阀和所述第一单元及所述第二单元连接;以及泵,连接所述第一多路阀和所述第二多路阀。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袋子连接的多个电磁阀,用以取代所述第一及第二多路阀,
被所述电磁阀控制的移送管与所述泵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送部插入有移送过滤器,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单元移送到所述第二单元的所述液状细胞中所含有的未被分解的酶块或胶原蛋白块等异物。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过滤器是双层过滤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细胞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安装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并在恒定温度下旋转的夹具,
所述夹具能够调节被安装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温度及旋转速度。
CN2010800538086A 2009-10-27 2010-10-25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Pending CN102869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02082A KR101679671B1 (ko) 2009-10-27 2009-10-27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KR10-2009-0102082 2009-10-27
PCT/KR2010/007339 WO2011052946A2 (ko) 2009-10-27 2010-10-25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9761A true CN102869761A (zh) 2013-01-09

Family

ID=4392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38086A Pending CN102869761A (zh) 2009-10-27 2010-10-25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26183B2 (zh)
KR (1) KR101679671B1 (zh)
CN (1) CN102869761A (zh)
WO (1) WO2011052946A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4679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及其捕获染色方法
CN105026545A (zh) * 2013-03-04 2015-11-04 瑞士干细胞基金会 用于从组织样本提取细胞的系统
CN106661527A (zh) * 2014-07-08 2017-05-10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分离容器、细胞分离系统和细胞分离方法
CN107118944A (zh) * 2017-06-19 2017-09-01 方育峰 一种提高自体脂肪隆胸术中脂肪细胞生存率的装置
CN107475098A (zh) * 2017-08-15 2017-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无菌条件下髌下脂肪垫快速匀浆分装装置及方法
CN109311008A (zh) * 2016-06-07 2019-02-05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离心机容器及利用该离心机容器的基质血管成分分离方法
CN11431599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鞭毛提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6655A1 (en) 2012-01-11 2013-07-18 The Gid Group,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dipose tissue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206387B2 (en) 2010-07-09 2015-12-08 The Gid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dipose tissue
US9296984B2 (en) 2010-07-09 2016-03-29 The Gid Group, Inc. Tissu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dipose tissue
EP3366327B1 (en) 2010-07-09 2022-09-21 GID BI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human biological material containing adipose
KR101316575B1 (ko) * 2011-12-14 2013-10-15 도병록 페리스테틱 펌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KR101357160B1 (ko) * 2011-12-14 2014-02-17 주식회사 휴림바이오셀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방법
BR112015004003B1 (pt) * 2012-09-06 2020-05-19 The Gid Group Inc aparelho para processar material biológico humano contendo tecido fibroso e método para processar tecido adiposo
KR101466923B1 (ko) * 2013-01-17 2014-12-04 주식회사 휴림바이오셀 재생성 세포 추출장치,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재생성 세포 추출방법
KR101313048B1 (ko) * 2013-04-09 2013-09-30 김준우 성분 분리기
KR101343577B1 (ko) * 2013-05-03 2013-12-20 김준우 성분 분리기
EP3038629B1 (en) 2013-09-05 2020-11-18 GID BIO,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dipose tissue
AU2015253669B2 (en) 2014-05-02 2020-01-23 Lifecell Corporation Injection sensor with feedback mechanism
KR101667848B1 (ko) * 2014-07-08 2016-10-19 (주)시지바이오 세포분리 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포분리 방법
KR101707474B1 (ko) * 2015-03-13 2017-02-17 주식회사 디더블유메디팜 통합밸브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유핵세포추출장치
CN108291201A (zh) 2015-10-21 2018-07-17 生命细胞公司 用于医疗装置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AU2016342002A1 (en) 2015-10-21 2018-05-10 Lifecel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ube management
EP3393390A1 (en) 2015-12-22 2018-10-31 LifeCell Corporation Syringe filling device for fat transfer
WO2018044791A1 (en) 2016-08-30 2018-03-08 Lifecel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dical device control
USD851777S1 (en) 2017-01-30 2019-06-18 Lifecell Corporation Canister-type device for tissue processing
US11732233B2 (en) 2017-07-18 2023-08-22 Gid Bio, Inc. Adipose tissue digestion system and tissue processing method
KR20210108048A (ko) * 2020-02-25 2021-09-02 (주)시지바이오 원심 분리 용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745A (zh) * 2001-01-18 2004-09-08 Ħ��������˾ 血液处理设备的芯体
CN1842589A (zh) * 2003-06-25 2006-10-04 马克罗珀尔生物外科公司 用于从组织分离并且浓缩再生细胞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43023A (zh) * 2005-05-25 2009-05-27 再生医疗技术公司 使用脂肪组织来源的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02145A1 (de) * 1982-01-23 1983-08-11 A. u. K. Müller GmbH & Co KG, 4000 Düsseldorf Mehrwegeventil, insbesondere zur verwendung in dialyse-geraeten
JPH05310781A (ja) * 1992-05-13 1993-11-22 Mitsui Toatsu Chem Inc L−α−アスパルチル−L−フェニルアラニンメチルエステルの改良された結晶製造法
JP3339130B2 (ja) * 1993-09-28 2002-10-28 東北電力株式会社 化学洗浄方法
JPH07231776A (ja) * 1994-02-24 1995-09-05 Kirin Eng Kk 発酵糖の製造装置
EP1182264B1 (en) * 1994-07-29 2006-03-01 Gambro Lundia AB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 substance in a solution
JP3313572B2 (ja) * 1996-04-03 2002-08-12 ヘモネティ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血液処理用遠心分離器ボウル
EP1057534A1 (en) 1999-06-03 2000-12-06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Centrifugation bowl with filter core
JP2006020756A (ja) * 2004-07-07 2006-01-26 Terumo Corp 遠心分離器および血液成分採取回路
JP5036026B2 (ja) * 2006-03-09 2012-09-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7282552A (ja) * 2006-04-14 2007-11-01 Biomaster Inc 細胞分離方法および細胞分離システム
US20080113357A1 (en) * 2006-06-29 2008-05-15 Millipore Corporation Filter device for the isolation of a nucleic acid
JP2008131881A (ja) * 2006-11-28 2008-06-12 Kirin Brewery Co Ltd 酵母の脱苦味処理装置及び脱苦味処理方法
JP5078020B2 (ja) 2008-02-13 2012-11-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遠心分離容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745A (zh) * 2001-01-18 2004-09-08 Ħ��������˾ 血液处理设备的芯体
CN1842589A (zh) * 2003-06-25 2006-10-04 马克罗珀尔生物外科公司 用于从组织分离并且浓缩再生细胞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43023A (zh) * 2005-05-25 2009-05-27 再生医疗技术公司 使用脂肪组织来源的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症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545A (zh) * 2013-03-04 2015-11-04 瑞士干细胞基金会 用于从组织样本提取细胞的系统
CN105026545B (zh) * 2013-03-04 2017-11-24 瑞士干细胞基金会 用于从组织样本提取细胞的系统
CN103604679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及其捕获染色方法
CN103604679B (zh) * 2013-11-25 2015-12-30 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及其捕获染色方法
CN106661527A (zh) * 2014-07-08 2017-05-10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分离容器、细胞分离系统和细胞分离方法
CN106661527B (zh) * 2014-07-08 2019-09-20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分离容器、细胞分离系统和细胞分离方法
CN109311008A (zh) * 2016-06-07 2019-02-05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离心机容器及利用该离心机容器的基质血管成分分离方法
CN109311008B (zh) * 2016-06-07 2021-04-20 Cg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离心机容器及利用该离心机容器的基质血管成分分离方法
CN107118944A (zh) * 2017-06-19 2017-09-01 方育峰 一种提高自体脂肪隆胸术中脂肪细胞生存率的装置
CN107475098A (zh) * 2017-08-15 2017-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无菌条件下髌下脂肪垫快速匀浆分装装置及方法
CN107475098B (zh) * 2017-08-15 2023-08-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无菌条件下髌下脂肪垫快速匀浆分装装置及方法
CN11431599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鞭毛提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79671B1 (ko) 2016-11-28
WO2011052946A2 (ko) 2011-05-05
KR20110045479A (ko) 2011-05-04
WO2011052946A3 (ko) 2011-11-03
JP2013507983A (ja) 2013-03-07
JP5826183B2 (ja)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9761A (zh) 再生细胞提取系统
CN102741391B (zh) 再生细胞撷取单元与再生细胞撷取系统
KR101127305B1 (ko) 조직으로부터 재생성 세포를 분리하고 농축시키기 위한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728939B1 (ko) 원심 동적 필터링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포 분리 시스템
US75140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and concentrating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from tissue
EP2666493B1 (en) Platelet rich plasma concentrate apparatus
US2005025020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JP2017513512A (ja) 自動細胞培養及び回収装置
US10258927B2 (en) Centrifugal dynamic filtering apparatus and cell separation system using same
CN112774306B (zh) 自体脂肪多成分全自动分离、制备与提取装置及方法
EP3372669A1 (en) Device for isolating cell fractions from human and animal tissue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CN201492455U (zh) 用于脂肪抽取、分离和移植的装置
KR20160045050A (ko) 재생성 세포 추출 시스템
CN206654917U (zh) Svf细胞自动分离装置
CN205443279U (zh) 洗滤模块、用于洗涤细胞的装置及细胞洗涤装置
CN107058084A (zh) Svf细胞自动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BR112016030851B1 (pt) Recipiente de separação de células, sistema de separação de células e método de separação de célul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