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4991A - 车辆用锁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锁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64991A CN102864991A CN2012102265722A CN201210226572A CN102864991A CN 102864991 A CN102864991 A CN 102864991A CN 2012102265722 A CN2012102265722 A CN 2012102265722A CN 201210226572 A CN201210226572 A CN 201210226572A CN 102864991 A CN102864991 A CN 1028649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ker
- hook
- auxiliary rod
- movable contact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锁扣装置,该车辆用锁扣装置可以在不导致耐用性下降或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消除开关的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由冻结等导致的粘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锁扣装置被配置为包括第一钩(120)、第二钩(130)、辅助杆(150)和开关,该开关根据可移动触点(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的接触来检测锁定,该可移动触点是以悬臂状态被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并且辅助杆(150)具有突起部(156),当撞针分开时,突起部(156)通过在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碰撞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172)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汽车等中的车辆用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安全,汽车检测诸如发动机罩和车门等开/关部件的开/关状态。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设置有检测发动机罩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的发动机罩锁扣。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设置有检测车门的开/关状态的开关的门锁扣(门锁装置)。
如专利文献3中所述,通常,汽车发动机罩锁扣包括锁扣(第一钩)、柱(第二钩)以及辅助杆。通过从乘客车厢内操作发动机罩锁扣线缆来取消该锁扣和柱对撞针的固定。该辅助杆是用于固定撞针使得即使当发动机罩锁扣线缆被意外操作时发动机罩也不会打开的备用装置。通过将手指插入发动机罩的前边缘和车体侧之间的空间中来手动释放该辅助杆。
如专利文献2中所述,对于在撞针进入时使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开关来说,该可移动触点可能由于雪等的进入而冻结并粘附到该固定触点,或者该可移动触点可能由于泥、碎屑等的进入而粘附到该固定触点。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准确检测开/关部件的开/关状态。因此,利用专利文献2的技术,在连接到该可移动触点的检测杆上设置第一检测部,在锁扣的凸轮表面上设置第一突起部,并且当撞针分开时,该第一突起部强制移动该第一检测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04-3240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H7-4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H4-845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由于刚性锁扣的凸轮表面的第一突起部碰撞刚性检测杆的第一检测部以强制移动第一检测部,所以可能施加过多的负荷而又不能调节该机械负荷,因此存在耐用性差的问题。另外,对于通过第一突起部的碰撞强制移动第一检测部的配置来说,要求第一检测部和第一突起部被精确定位,也就是说,锁扣和检测杆被精确定位,因此压模和组装期间的步骤数目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导致耐用性降低或成本增加的车辆用锁扣装置,该车辆用锁扣装置可以去除由冻结等导致的开关的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粘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代表性配置的特征是一种车辆用锁扣装置,该车辆用锁扣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开/关部件和车体中的一方上,锁定在另一方上设置的撞针,并将该开/关部件保持在相对于车体的闭合状态,该车辆用锁扣装置包括:第一钩,当该第一钩的轮廓被该撞针推动时,该第一钩转动,并且将该撞针引入到在该轮廓中形成的凹槽中;第二钩,其根据该第一钩的转动而转动,并且与该第一钩啮合以固定该撞针;辅助杆,该辅助杆在一个转动方向上偏置期间,当其轮廓被该撞针推动时,该辅助杆在与该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该撞针到达在该轮廓中形成的槽口时,该辅助杆在该偏置方向上转动,并且固定该撞针;以及开关,其具有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并且通过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的接触来检测所述锁定,该可移动触点是以悬臂状态被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并且当在撞针引入期间接收到来自转动的第一钩的力时,所述可移动触点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与该固定触点接触,并且该辅助杆具有突起部,当该撞针分开时,随着该辅助杆在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该突起部碰撞该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分离。
根据上述配置,该可移动触点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也称为薄片杆)并且以悬臂方式被支撑,并且设置在该辅助杆上的突起部在撞针分开时撞击该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分离。由于该可移动触点是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所以能够抑制被该突起部撞击导致的折断的可能性。此外,由于该可移动触点是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并且不必要求该突起部撞击该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的位置的位置准确度,所以可以抑制成本的增加。因此,根据该配置,能够在不降低耐用性或者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消除由冻结等导致的开关的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粘附。
上述车辆用锁扣装置可以是发动机罩锁扣,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紧固到发动机室的前部的锁扣底座,该辅助杆具有插入到在该锁扣底座中形成的插入孔中的立起部,并且通过使该立起部的一部分向内延伸形成该突起部。
根据上述配置,插入到该锁扣底座中的该立起部的一部分向内延伸,从而形成复原该薄片杆的突起部。通过向上弯曲在压弯之前与该立起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上的钢板可以容易地形成该突起部。因此,可以适当地使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分离而不会导致成本增加。
该立起部和该突起部可被插入到基本上“T”形的插入孔中,该插入孔在矩形孔的大致中心具有切除部分,以允许该突起部穿过。因此,可以配置为使得该立起部、该突起部和该插入孔在辅助杆的原位置重叠,从而可以抑制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通过该插入孔的进入。
上述辅助杆可以具有盖部,所述盖部通过延伸该立起部的基部形成并且覆盖该插入孔的近侧。从而可以防止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通过该插入孔的进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代表性配置的特征是一种车辆用锁扣装置,该车辆用锁扣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开/关部件和车体中的一方上,锁定在另一方上设置的撞针,并将该开/关部件保持在相对于车体的闭合状态,该车辆用锁扣装置包括:第一钩,当该第一钩的轮廓被该撞针推动时,该第一钩转动,并且将该撞针引入到在该轮廓中形成的凹槽中;第二钩,其根据该第一钩的转动而转动,并且与该第一钩啮合以固定该撞针;辅助杆,在该辅助杆在一个转动方向上偏置期间,当其轮廓被该撞针推动时,该辅助杆在与该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该撞针到达在该轮廓中形成的槽口时,该辅助杆在该偏置方向上转动,并且固定该撞针;以及开关,其具有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并且根据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的接触来检测所述锁定,该可移动触点是以悬臂状态被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当在撞针引入期间接收到来自转动的第一钩的力时,该可移动触点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接触该固定触点,并且该第一钩具有突起部,当该撞针分开时,该突起部通过在与引入撞针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碰撞该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该可移动触点与该固定触点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配置,可以消除由冻结等导致的开关的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粘附而不会导致耐用性降低或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用锁扣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扣的前视图。
图2是包括在图1的发动机罩锁扣中的锁扣底座、第一钩、第二钩、盖组件以及辅助杆的分解透视图。
图3A和图3B示出表示图1的辅助杆的图。
图4是示出撞针如何引入到图1的发动机罩锁扣中的图。
图5是示出撞针固定到图4的发动机罩锁扣的状态图。
图6是示出撞针与图5的发动机罩锁扣分开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锁扣的第二实施例的撞针固定到发动机罩锁扣的状态图。
图8是示出撞针如何与图7的发动机罩锁扣分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提出的尺寸、材料、具体数值等仅是说明性的,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则不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本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或配置的元件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说明,并且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的元件。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用锁扣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扣100的前视图。图2是包括在图1的发动机罩锁扣100中的锁扣底座110、第一钩120、第二钩130、盖部件140和辅助杆150的分解透视图。发动机罩锁扣100锁定设置在发动机罩上的作为车辆的开/关部件的撞针102(例如,参见图4),并且将发动机罩保持在相对于车体的闭合状态。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发动机罩锁扣100包括锁扣底座110、第一钩120、第二钩130、盖部件140和辅助杆150。此外,发动机罩锁扣100包括开关170(例如,参见图4),开关170检测撞针102的锁定。
如图2中所示,锁扣底座110在其两侧具有螺栓孔112、114,并且利用螺栓等紧固到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前部。一销插入到锁扣底座110的组装孔110a、第一钩120的组装孔120a以及盖组件140的组装孔140a中,并且该销的两端被卡固,从而第一钩120可转动地固定到锁扣底座110。一销插入到锁扣底座110的组装孔110b、第二钩130的组装孔130b以及盖组件140的组装孔140b中,并且该销的两端被卡固,从而第二钩130可转动地固定到锁扣底座110。
第一钩120具有撞针102被引入其中的凹槽122,并且被一端固定到锁扣底座110的弹簧180在箭头110的方向上偏置。第二钩130被一端固定到辅助杆150的弹簧182在箭头Y的方向上偏置。
图3A和图3B示出表示图1的辅助杆150的图。图3A是辅助杆150的后视图,图3B是示出图3A的辅助杆150的立起部154、突起部156和盖部158是如何形成的示例图。
如图3A中所示,辅助杆150在其轮廓中具有槽口164,撞针102被引入到该槽口164中。此外,在槽口164的上侧,具有钩形状的钩状部152突出以捕获撞针102。在钩状部152的另一侧(下侧),形成立起部154和通过使立起部154的一部分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突起部156,它们要被插入到在锁扣底座110中形成的插入孔116中。如图2中所示,为了允许立起部154和突起部156穿过,插入孔116基本上是在矩形孔的大致中心具有切除部分的“T”形。在辅助杆150上,通过延伸立起部154的基部形成覆盖插入孔116的近侧(辅助杆150主体侧)的盖部158。
如图3B中所示,在压弯之前,立起部154、突起部156和盖部158与辅助杆150的主体部分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在突起部156和盖部158之间设置有比锁扣底座110的插入孔116的边缘厚度大的狭缝160(间隙)。立起部154如箭头A1所指示的向上弯曲,并且突起部156如箭头A2所指示的向上弯曲,从而形成图3A中所示的辅助杆150。
如图2中所示,通过将销等插入到锁扣底座110的组装孔110c和辅助杆150的组装孔150c中,将辅助杆150可转动地固定到锁扣底座110。辅助杆150被连接到第二钩130的弹簧182在箭头X的方向上偏置。辅助杆150具有手动按压部162,手动按压部162包括与辅助杆150的主体部分交叉的表面,并且当操作者用手指按压该手动按压部162时,辅助杆150在与箭头Z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
图4是示出撞针102如何被引入到图1的发动机罩锁扣100中的图。图5是示出撞针102被固定到图4的发动机罩锁扣100的状态图。图6是示出撞针102如何与图5的发动机罩锁扣100分开的图。注意,图4至图6是从后侧(与图1中所示的侧相反的一侧)看到的发动机罩锁扣100的图。
如图4至图6中所示,发动机罩锁扣100包括开关170,开关170检测撞针102的锁定。开关170基于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172的接触来检测撞针102的锁定。本实施例的特征是由以悬臂方式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在下文中称为“薄片杆174”)形成该可移动触点。
如图4中所示,当引入撞针102时,轮廓(钩状部152)被撞针102推动,并且辅助杆150在与箭头Z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图4和图5分别示出该转动之前和之后的状态,并且没有示出转动期间的状态。由于立起部154和突起部156插入在插入孔116中,所以辅助杆150的转动被限制在插入孔116的范围。当撞针102到达槽口164时,即当撞针102已经通过辅助杆150的钩状部152时,如图5中所示,钩状部152由于弹簧182的偏置而在箭头Z的方向上(偏置方向)转动,并且复原到其原位置。
已经通过钩状部152的撞针102被引入到第一钩120的凹槽122中。然后,第一钩120的凹槽122即轮廓被推动,并且第一钩120在与箭头X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第一钩120转动时,第二钩130的凸部132被第一钩120推动,因此第二钩130在与箭头Y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第一钩120的凹部124到达第二钩130的凸部132时,它们相互啮合,并且撞针102被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当撞针102被引入时,第一钩120的轮廓被推动并且第一钩120转动,从而设置在第一钩120上的突起部126触碰薄片杆174,薄片杆174是具有弹性的弹簧片。因此,薄片杆174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与固定触点172接触。也就是说,第一钩120的突起部126起到凸轮的作用。因此,检测到撞针102的锁定。
另一方面,以两步的方式实现撞针102的分开。首先,如图5中的箭头CA所表示的,从乘客车厢内操作发动机罩锁扣线缆来取消第一钩120和第二钩130对撞针102的固定。接下来,如图6中所示,用手指按下辅助杆150的手动按下部162,以在与箭头Z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辅助杆150,从而取消辅助杆150对撞针102的固定。由于发动机罩锁扣线缆的操作,第二钩130在与箭头Y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并且第二钩130的凸部132与第一钩120的凹部124脱离。
如图6中所示,由于上述辅助杆150的转动,突起部156触碰薄片杆174的开端侧,从而使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分离。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基于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由于雪、泥、碎屑等的进入而相互粘附的问题。如果由冻结等问题导致的粘附不发生,薄片杆174就通过本身的弹性自然地与固定触点172分离。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即使这种问题发生,通过手动操作辅助杆150就可以使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分开。
对于传统技术,在薄片杆和固定触点例如通过冻结而相互粘附的情况下,即使消除撞针的固定并且打开发动机罩,开关仍处于接触状态。因此,尽管事实是发动机罩打开了,但是开关仍做出发动机罩闭合的错误判断,换言之,撞针仍被锁定。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当通过手动操作消除撞针102的固定时,开关170安全地进入非接触状态。从而可以正确地进行撞针102的锁定检测,并且可以保持显示给乘客的报警灯等的可信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移动触点由作为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的薄片杆174形成,所以可以抑制由突起部156的撞击导致的折断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可以确保高耐用性。此外,在本配置中,由于不必要求辅助杆150的突起部156撞击薄片杆174的开端侧的位置的位置准确度,所以可以抑制成本增加。因此,利用发动机罩锁扣100,可以在不导致耐用性降低或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消除薄片杆174与开关170的固定触点之间由于冻结等导致的粘附。
此外,在上述配置中,突起部156形成在辅助杆150的立起部154上,并且利用手指按压辅助杆150的手动按压部162来强制释放薄片杆174。利用上述通过操作者的手动操作强制释放薄片杆174的配置,可以更安全地实现强制释放,并且可以使操作者注意到这种强制释放。
如图4至图6中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扣100中,立起部154、突起部156和基本上“T”形的插入孔116被配置为在辅助杆150的原位置重叠。因此可以抑制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进入该插入孔。另外,突起部156由与插入孔116交叉的平面形成并且接收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并且当辅助杆150旋转移动时,表现出排出外来物的效果。此外,尽管如此,即使当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已经进入插入孔116内,由于插入孔116的近侧被盖部158覆盖,所以仍可以防止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通过插入孔116进入内部。因此,发动机罩锁扣100还表现出在由冻结等导致的粘附之前的状态时防止外来物进入其本身的效果。注意,基本上“T”形的插入孔116具有防止诸如雪、泥或碎屑等外来物进入的所需的最小可能尺寸。
第二实施例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用锁扣的第二实施例的撞针102固定到发动机罩锁扣200的状态图。图8是示出撞针102如何与图7的发动机罩锁扣200分开的图。图7和图8是从后侧看到的发动机罩锁扣200的图。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扣200中,开关170被设置为比第一实施例更朝向中心。此外,使用具有使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接触的突起部228和使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分开的突起部226的第一钩220。
如图7中所示,在发动机罩锁扣200中,当撞针102被引入时,第一钩220在与箭头X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从而突起部228使薄片杆174与固定触点172接触。因此,检测到撞针102的锁定。此外,如箭头CA所表示的,当从乘客车厢内操作发动机罩锁扣线缆,并且第一钩220的凸部132与第二钩130的凹部124脱离时,弹簧180使第一钩220偏置,并且第一钩220在箭头X的方向上转动(与引入撞针102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如图8中所示,突起部226撞击薄片杆174的开端侧,从而强制释放薄片杆174。因此,利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扣200也可以获得在不导致耐用性下降或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可以消除薄片杆174和固定触点172之间由冻结等导致的粘附的配置。
至此,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当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并且应该理解,这些变化和修改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对作为车辆用锁扣装置的发动机罩锁扣100和200的描述;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可适用于其它锁扣装置。
本发明可用作设置在汽车中的车辆用锁扣装置。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锁扣装置,所述车辆用锁扣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开/关部件和车体中的一方上,锁定在另一方上设置的撞针,并将所述开/关部件保持在相对于车体的闭合状态,所述车辆用锁扣装置包括:
第一钩,当所述第一钩的轮廓被所述撞针推动时,所述第一钩转动,并且将所述撞针引入到在所述轮廓中形成的凹槽中;
第二钩,其根据所述第一钩的转动而转动,并且与所述第一钩啮合以固定所述撞针;
辅助杆,在所述辅助杆在一个转动方向上偏置期间,当其轮廓被所述撞针推动时,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所述撞针到达在所述轮廓中形成的槽口时,所述辅助杆在所述偏置方向上转动,并且固定所述撞针;以及
开关,其具有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并且根据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来检测所述锁定,
所述可移动触点是以悬臂状态被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并且当在撞针引入期间接收到来自转动的所述第一钩的力时,所述可移动触点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接触所述固定触点,并且
所述辅助杆具有突起部,当所述撞针分开时,随着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突起部碰撞所述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锁扣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锁扣装置是发动机罩锁扣,并且进一步包括紧固到发动机室的前部的锁扣底座,
所述辅助杆具有插入到在所述锁扣底座中形成的插入孔中的立起部,并且通过使所述立起部的一部分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锁扣装置,其中
所述立起部和所述突起部被插入到具有基本上“T”形的插入孔中,该插入孔在矩形孔的大致中心具有切除部分,以允许所述突起部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用锁扣装置,其中
所述辅助杆具有盖部,所述盖部通过延伸所述立起部的基部形成并且覆盖所述插入孔的近侧。
5.一种车辆用锁扣装置,所述车辆用锁扣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开/关部件和车体中的一方上,锁定在另一方上设置的撞针,并将所述开/关部件保持在相对于车体的闭合状态,所述车辆用锁扣装置包括:
第一钩,当所述第一钩的轮廓被所述撞针推动时,所述第一钩转动,并且将所述撞针引入到在所述轮廓中形成的凹槽中;
第二钩,其根据所述第一钩的转动而转动,并且与所述第一钩啮合以固定所述撞针;
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在一个转动方向上偏置期间,当其轮廓被所述撞针推动时,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偏置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当所述撞针到达在所述轮廓中形成的槽口时,所述辅助杆在所述偏置方向上转动,并且固定所述撞针;以及
开关,其具有可移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并且通过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来检测所述锁定,
所述可移动触点是以悬臂状态被支撑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薄片,并且当在撞针引入期间接收到来自转动的所述第一钩的力时,所述可移动触点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接触所述固定触点,并且
所述第一钩具有突起部,当所述撞针分开时,所述突起部通过在与引入撞针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碰撞所述可移动触点的开端侧,并且使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48401A JP5780021B2 (ja) | 2011-07-04 | 2011-07-04 |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
JP2011-148401 | 2011-07-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64991A true CN102864991A (zh) | 2013-01-09 |
CN102864991B CN102864991B (zh) | 2014-12-24 |
Family
ID=4744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657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4991B (zh) | 2011-07-04 | 2012-07-03 | 车辆用锁扣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80021B2 (zh) |
CN (1) | CN10286499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235A (zh) * | 2014-05-13 | 2014-07-30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
CN105155949A (zh) * | 2015-08-31 | 2015-12-16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罩锁 |
CN109998432A (zh) * | 2018-01-05 | 2019-07-12 | 艾罗伯特公司 | 湿式地板清洁机器人的水箱锁扣 |
CN113525532A (zh) * | 2021-08-11 | 2021-10-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驾驶室的智能驾驶车型车厢 |
CN113982387A (zh) * | 2021-11-24 | 2022-01-28 |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上机罩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4357B1 (ja) * | 2013-08-01 | 2014-06-04 | 株式会社増田製作所 | 薄型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
KR101603836B1 (ko) * | 2014-03-11 | 2016-03-16 | 평화정공 주식회사 | 이중 해제용 후드래치 |
KR101643468B1 (ko) * | 2014-10-07 | 2016-07-27 | 평화정공 주식회사 | 이중 해제용 후드래치 |
KR102335512B1 (ko) * | 2015-10-14 | 2021-12-0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후드 래치 열림 방지 장치 |
CN105909091B (zh) * | 2016-04-14 | 2017-11-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罩锁二级解锁手柄总成 |
KR101777572B1 (ko) * | 2016-04-25 | 2017-09-13 | 대동도어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후드래치 |
CN110761635A (zh) * | 2019-12-03 | 2020-02-07 | 无锡忻润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双拉机盖锁体 |
CN117460874A (zh) * | 2021-04-08 | 2024-01-26 | 索斯科公司 |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82984A (en) * | 1987-12-07 | 1991-01-08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door latch assembly |
JPH07229342A (ja) * | 1994-02-21 | 1995-08-29 | Nissan Shatai Co Ltd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JP2001303826A (ja) * | 2000-04-20 | 2001-10-31 | Shiroki Corp | 車両のロック検知装置 |
JP2004324078A (ja) * | 2003-04-22 | 2004-11-18 | Shiroki Corp | フードラッチ |
CN1609397A (zh) * | 2003-10-21 | 2005-04-2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构件开启装置 |
JP2010037732A (ja) * | 2008-07-31 | 2010-02-18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84575U (zh) * | 1990-11-30 | 1992-07-22 | ||
JP3543207B2 (ja) * | 1997-08-27 | 2004-07-14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検知スイッチを備えた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
2011
- 2011-07-04 JP JP2011148401A patent/JP57800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7-03 CN CN201210226572.2A patent/CN1028649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82984A (en) * | 1987-12-07 | 1991-01-08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door latch assembly |
JPH07229342A (ja) * | 1994-02-21 | 1995-08-29 | Nissan Shatai Co Ltd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JP2001303826A (ja) * | 2000-04-20 | 2001-10-31 | Shiroki Corp | 車両のロック検知装置 |
JP2004324078A (ja) * | 2003-04-22 | 2004-11-18 | Shiroki Corp | フードラッチ |
CN1609397A (zh) * | 2003-10-21 | 2005-04-2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车门构件开启装置 |
JP2010037732A (ja) * | 2008-07-31 | 2010-02-18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235A (zh) * | 2014-05-13 | 2014-07-30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
CN105155949A (zh) * | 2015-08-31 | 2015-12-16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罩锁 |
CN109998432A (zh) * | 2018-01-05 | 2019-07-12 | 艾罗伯特公司 | 湿式地板清洁机器人的水箱锁扣 |
CN109998432B (zh) * | 2018-01-05 | 2021-11-05 | 艾罗伯特公司 | 湿式地板清洁机器人的水箱锁扣 |
US11712138B2 (en) | 2018-01-05 | 2023-08-01 | Irobot Corporation | Wet floorcare robot cleaner tank latch |
CN113525532A (zh) * | 2021-08-11 | 2021-10-22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驾驶室的智能驾驶车型车厢 |
CN113525532B (zh) * | 2021-08-11 | 2023-01-06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驾驶室的智能驾驶车型车厢 |
CN113982387A (zh) * | 2021-11-24 | 2022-01-28 |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上机罩锁 |
CN113982387B (zh) * | 2021-11-24 | 2023-11-10 |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上机罩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80021B2 (ja) | 2015-09-16 |
JP2013014938A (ja) | 2013-01-24 |
CN102864991B (zh)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64991A (zh) | 车辆用锁扣装置 | |
US7084362B2 (en) | Actuator for a belt latch mechanism | |
CN101652268B (zh) | 用于车座的锁和具有靠背的汽车车座 | |
CN101123143B (zh) | 锁定解除操作装置 | |
US9589741B2 (en) | Pressure-actuated safety switch with monitoring function | |
JP3759723B2 (ja) | 電子機器の仮固定構造 | |
US8869357B2 (en) | Switch-equipped buckle device | |
JP5801347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 |
US8402617B2 (en) | Sand-removing seat belt buckle | |
WO2014057620A1 (ja) | カードキー | |
CN100999965B (zh) | 锁定解除操作装置 | |
US9539982B2 (en) | Belt buckle switch | |
US20100167114A1 (en) |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EP3640097B1 (en) | Steering lock device | |
US20060261599A1 (en) | Cover lock mechanism | |
CN112078493A (zh) | 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装置和车载单元 | |
CZ20022947A3 (cs) | Ruční hlásič nebezpečí | |
US8481876B2 (en) | Switch protection prior to installation in a belt lock | |
WO2014038393A1 (ja) | On/off検出型バックルスイッチ | |
CN211969325U (zh) | 一种车载单元的纯机械防拆装置和车载单元 | |
JP5318276B2 (ja) | カバーロック機構 | |
CN110446633B (zh) | 转向锁定装置 | |
CN217676251U (zh) | 层门锁装置和电梯 | |
CN221488057U (zh) | 一种机箱快拆锁扣结构 | |
CN211776648U (zh) | 用于模型车辆的车门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