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0874A -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0874A
CN117460874A CN202280040962.2A CN202280040962A CN117460874A CN 117460874 A CN117460874 A CN 117460874A CN 202280040962 A CN202280040962 A CN 202280040962A CN 117460874 A CN117460874 A CN 117460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striker
sensor
connector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09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G·尤达
G·G·加尔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uth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co Inc filed Critical South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460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0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25Actuators mounted separately from the lock and controlling the lock functions through mechanical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26Output elements
    • E05B81/28Linearly reciproca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66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the bolt position, i.e. the latching st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90Manual overrid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45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pair of bifurcated 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05B83/40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for sliding do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该闩锁系统包括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其组合。闩锁系统包括:闩锁,该闩锁具有闩锁凸轮和触发器;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连接器和马达;以及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具有感测臂和传感器。闩锁的闩锁凸轮被配置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当闩锁的触发器处于锁定位置时,闩锁凸轮保持在关闭位置中。当致动器的连接器通过马达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时,闩锁的触发器通过致动器的连接器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当撞针被闩锁系统捕获时,感测臂接触撞针。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传感器被停用,并且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传感器被激活。

Description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8日提交的题为“LATCH SYSTEM WITH ACTUATOR,POSITION SENSOR,OR ACTUATOR AND POSITION SENSOR(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172,476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闩锁组件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应用中依赖闩锁系统将诸如面板、门和门框的物品固定在一起。例如,容器、橱柜、壁橱、抽屉、隔间等可以用闩锁固定。一种类型的闩锁系统包括旋转棘爪或凸轮,其保持打开直到棘爪或凸轮撞击在螺栓或撞针上。系统相对于螺栓的相对位移导致旋转棘爪或凸轮旋转并捕获螺栓。
在许多应用中,由于需要远程或按钮输入、密码进入、无钥匙进入或进入监控,因此需要电气操作的闩锁。已经采用了用于面板闭合件的各种闩锁,其中面板中的一个(诸如双开门、抽屉等)将被紧固或固定到静止的面板、门框、橱柜或隔间本体。
因此,需要新的旋转棘爪或凸轮闩锁系统,其包括电气操作的选项,但在成本、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闩锁系统包括具有闩锁凸轮和触发器的闩锁。闩锁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闩锁凸轮被配置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触发器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触发器处于锁定位置时,触发器被定位成接触闩锁凸轮,从而将闩锁凸轮保持在关闭位置中。闩锁系统还包括具有连接器和马达的致动器。连接器能被定位成接合触发器并且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马达连接到连接器并且被配置为使连接器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致动器的连接器通过马达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闩锁的触发器通过连接器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此外,当致动器的连接器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闩锁的触发器能相对于致动器的连接器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致动器的连接器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允许闩锁的闩锁凸轮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包括具有撞针接收凹部的闩锁和安装到闩锁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感测臂和邻近传感器臂安装的传感器。感测臂被安装成围绕旋转轴旋转。此外,感测臂具有撞针接触表面,该撞针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闩锁的撞针接收凹部。感测臂还被定位成当撞针被闩锁系统捕获时与撞针接触。另外,感测臂还包括传感器接触表面,该传感器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相对于撞针接触表面成角度。当感测臂的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撞针时,感测臂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感测臂的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撞针接触时,感测臂具有解锁位置。关于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按钮,该按钮能在传感器被致动的致动位置与传感器未被致动的未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当感测臂的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撞针时,传感器组件的感测臂通过撞针围绕旋转轴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位置。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感测臂的传感器接触表面将传感器的按钮保持在未致动位置中。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感测臂的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传感器的按钮朝向致动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包括闩锁、致动器和安装到闩锁的传感器组件。闩锁具有撞针接收凹部、闩锁凸轮和触发器。闩锁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闩锁凸轮被配置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触发器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触发器处于锁定位置时,触发器被定位成接触闩锁凸轮,从而将闩锁凸轮保持在关闭位置中。致动器具有连接器和连接到连接器的马达。连接器能被定位成接合触发器并且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马达被配置为使连接器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传感器组件包括感测臂和邻近传感器臂安装的传感器。感测臂具有撞针接触表面,该撞针接触表面被定位成当撞针被闩锁系统捕获时与撞针接触。感测臂还具有传感器接触表面。当感测臂的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撞针时,感测臂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感测臂的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撞针接触时,感测臂具有解锁位置。当致动器的连接器通过马达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闩锁的触发器通过连接器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当致动器的连接器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闩锁的触发器还能相对于致动器的连接器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致动器的连接器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允许闩锁的闩锁凸轮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感测臂的传感器接触表面激活传感器,并且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感测臂的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传感器停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接合撞针的闩锁系统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B是图1A的闩锁系统的俯视图,示出了撞针的一部分的捕获。
图2A是图1A的闩锁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为没有撞针。
图2B是图2A的闩锁系统的俯视图。
图3A是闩锁系统的分解图。
图3B是闩锁系统的致动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2A的闩锁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前框架被移除,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感测臂。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A的闩锁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次级阶段或部分闩锁位置的感测臂。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A的闩锁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闩锁位置的感测臂。
图4D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A的闩锁系统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超行程位置的感测臂。
图5A是闩锁系统的后框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后框架的前视图。
图5C是图5A的后框架的一部分的通过图5B中的线5C-5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5D是后框架的另一部分的通过图5B中的线5D-5D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5E是如图5C中限定的细节E的放大视图。
图6A是闩锁系统的前框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B是图6A的前框架的俯视图。
图6C是图6A的前框架的仰视图。
图6D是图6A的前框架的后视图。
图6E是图6A的前框架的一部分的通过图6D中的线6E-6E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F是图6A的前框架的一部分的通过图6D中的线6F-6F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中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B是图7A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7C是图7A的连接器的通过图7B中的线7C-7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8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中的触发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B是图8A的触发器的侧视图。
图9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中的触发器销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9B是图9A的触发器销的俯视图。
图9C是图9A的触发器销的通过图9B中的线9C-9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0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中的触发器销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触发器销的通过图10A中的线10B-10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1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中的触发器插入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B是图11A的触发器插入件的端视图。
图11C是图11A的触发器插入件的通过图11B中的线11C-11C截取的横截面。
图11D是图11A的触发器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11E是图11A的触发器插入件的通过图11D中的线11E-11E截取的横截面。
图12A是可并入闩锁系统中的一对闩锁凸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闩锁凸轮中的一个的立体图。
图12C是图12A的闩锁凸轮中的另一个的立体图。
图13A是可并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中的感测臂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B是图13A的感测臂的侧视图。
图13C是图13A的感测臂的后视图。
图13D是图13A的感测臂的俯视图。
图14A-图14C各自描绘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多方面的闩锁系统的车辆(诸如运载工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和这些实施例的变型来描述本发明。尽管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所示出和描述的细节。相反,可以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范围内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对细节进行各种修改。
总体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用于捕获撞针、锁舌、锁扣、保持器或能够由闩锁捕获或以其他方式保持的其他类似部件或结构(在本说明书中通常称为撞针或闩锁撞针),并且用于通过触发器的电致动或手动致动来释放撞针。
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使得可以保持或增加闩锁系统的循环寿命,使得它可以在打开和关闭闩锁的许多使用循环中重复且可靠地使用。这使得可以保持或增加闩锁的服务之间的时间或需要更换闩锁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之前的时间。在选择用于说明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闩锁系统可以用于选择性地闩锁和解锁门以进入车辆内部,诸如具有可闩锁门的运载工具,该可闩锁门保护运载工具的内容物并且由授权人员频繁地打开和关闭。
总体上参考附图,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捕获撞针190的闩锁系统100。闩锁系统100包括具有闩锁凸轮112和触发器120的闩锁110。闩锁凸轮112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闩锁凸轮112被配置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190。
触发器120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触发器120处于锁定位置时,触发器120被定位成接触闩锁凸轮112,从而将闩锁凸轮112保持在关闭位置中。
闩锁系统100还包括具有连接器146和马达144的致动器140。连接器146能被定位成接合触发器120并且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马达144连接到连接器146,并且被配置为使连接器146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闩锁110的触发器120通过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此外,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闩锁110的触发器120能相对于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允许闩锁110的闩锁凸轮112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
闩锁110可以具有多个凸轮112,每个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一起被配置为当闩锁凸轮112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190。闩锁凸轮112可以一起限定中心区域113,撞针190可以延伸到该中心区域中。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可以与由闩锁凸轮112限定的中心区域113对准,从而当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当闩锁110的触发器120通过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保持机械效益,从而减少致动时间并减少施加到致动器140的应力。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闩锁系统100,该闩锁系统具有:闩锁110,具有撞针接收凹部113;以及传感器组件200,被安装到闩锁110。传感器组件200包括感测臂132和邻近传感器臂132安装的传感器170。感测臂132被安装成围绕旋转轴旋转。
感测臂132具有撞针接触表面184,该撞针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闩锁110的撞针接收凹部113。感测臂132还被定位成当撞针190被闩锁系统100捕获时与撞针190接触。感测臂132还包括传感器接触表面182,该传感器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相对于撞针接触表面184成角度。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时,感测臂132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撞针190接触时,感测臂132具有解锁位置。
传感器170包括按钮172,该按钮能在传感器170被致动的致动位置与传感器未被致动的未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时,传感器组件200的感测臂132通过撞针190围绕旋转轴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
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将传感器170的按钮172保持在未致动位置中。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允许传感器170的按钮172朝向致动位置移动。
当撞针190被接收在撞针接收凹部113中时,感测臂132介于撞针190与传感器170之间,从而防止撞针190直接接触传感器170并增加传感器170的循环寿命。当撞针190被捕获在闩锁110的撞针接收凹部113中时,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远离按钮172移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闩锁系统100设置有闩锁110、致动器140和安装到闩锁110的传感器组件200。闩锁110具有撞针接收凹部113、闩锁凸轮112和触发器120。闩锁凸轮112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闩锁凸轮112被配置为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捕获撞针190。触发器120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触发器120处于锁定位置时,触发器120被定位成接触闩锁凸轮112,从而将闩锁凸轮112保持在关闭位置中。
关于致动器140,致动器140具有连接器146和连接到连接器146的马达144。连接器146能被定位成接合触发器120,并且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马达144被配置为使连接器146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关于传感器组件200,传感器组件200包括感测臂132和邻近传感器臂132安装的传感器170。感测臂132具有撞针接触表面184,该撞针接触表面被定位成当撞针190被闩锁系统100捕获时与撞针190接触。感测臂132还具有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时,感测臂132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不与撞针190接触时,感测臂132具有解锁位置。
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闩锁110的触发器120通过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闩锁110的触发器120也能相对于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时,允许闩锁110的闩锁凸轮112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激活传感器170,并且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允许传感器170的停用。
当撞针190进入闩锁110的撞针接收凹部113时,传感器170从撞针190的路径偏移。当撞针190被接收在撞针接收凹部113中时,感测臂132介于撞针190与传感器170之间,从而防止撞针190直接接触传感器170并增加传感器170的循环寿命。
现在具体参考图1A-图1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闩锁系统100被配置为捕获锁舌或撞针190的一部分并将其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如图1B所示。闩锁系统100包括:部件,诸如壳体150;闩锁110,包括闩锁凸轮112和触发器120(图1A-图1B中未示出);以及致动器140,包括马达144和连接器146(图1A-图1B中未示出)。壳体150被配置为部分地封闭闩锁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壳体150被配置为部分地包围闩锁系统100的触发器120和闩锁凸轮112中的一个或多个。
壳体150包括后框架160和前框架154。图5A至图5E公开了后框架160的细节。如图5A所示,后框架160包括U形凹部或开口166,该U形凹部或开口被配置为当闩锁凸轮112邻近后框架160安装时暴露闩锁凸轮112的一部分。此外,后框架160包括闩锁凸轮开口162,该闩锁凸轮开口被配置为固定或附接闩锁凸轮112,如图5B和图5D所示。另外,图5B、图5C和图5E描绘了后框架160的另一部分,其提供用于附接闩锁系统100的其他部件(诸如触发器120)的对应开口164,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如图6A至图6F所示,前框架154的尺寸和形状根据后框架160确定,使得当前框架154和后框架160固定或附接在一起时,闩锁系统100的一些部件被至少部分地封闭在其中。例如,如图1A和图2A所示,闩锁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之间的布线或物理连接可以部分地在壳体150外部。致动器140经由诸如铆钉153和螺钉152(未示出)的紧固装置固定到前框架154。根据本文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知道其他合适的附接机构。
现在参考图3A,闩锁系统100还包括部件,诸如成对闩锁凸轮112、触发器120、马达144和连接器146。闩锁凸轮112经由销117安装到后框架160,并且被配置为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优选地,如图3A所示,闩锁凸轮112被安装成通过偏压装置(诸如弹簧114(图3A))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
如图12A所示,闩锁系统100可以具有单个闩锁凸轮112或一对多个闩锁凸轮112,每个闩锁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多个闩锁凸轮112一起被配置为当多个闩锁凸轮112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接合或捕获撞针190,如图4C所示。特别地,处于其关闭位置的闩锁凸轮112一起限定中心区域113(图4B),诸如撞针接收凹部,撞针190一旦被捕获就可以延伸到该中心区域中。具体地,当撞针190被捕获在撞针接收凹部113内时,撞针190与闩锁凸轮112的大体弯曲且平滑的部分111接触。另外,多个闩锁凸轮112具有带齿的端部,并且被配置为当多个闩锁凸轮112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时接触触发器120。
最后,图12B和图12C各自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闩锁凸轮112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特别地,图12B描绘了闩锁凸轮112的第一实施例,诸如适于邻近传感器组件200设置的外部凸轮(下面进一步讨论)。另外,图12C描绘了闩锁凸轮112的第二实施例,诸如适于邻近触发器销124设置的内部凸轮(下面进一步讨论)。因此,该实施例的多个闩锁凸轮112在形状上是不对称的,因此不旨在是可互换的。
闩锁系统100还包括触发器120,该触发器被安装到闩锁110并且被配置为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优选地,触发器120可以由弹簧126(图3A)偏压,例如,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如图8A至图8B所示,触发器120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被至少部分地封闭在壳体150内。此外,当触发器120处于锁定位置时,触发器120被定位成接触闩锁凸轮11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触发器接触表面119(图12B),从而将闩锁凸轮112保持在关闭位置中,如图4C所示。触发器120与闩锁凸轮112之间的接触部分地由触发器销124促进。图9A至图9C公开了触发器销124的第一实施例的细节。图10A至图10B公开了触发器销124'的又一实施例的细节。
另外,闩锁110的触发器120包括延伸部128,诸如手动释放杠杆(图3A),用于从壳体150的外部访问。延伸部128被配置为使得施加到延伸部128的力将触发器120推向解锁位置或允许触发器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优选地,经由接合延伸部128来促进向延伸部128的力的该施加,该延伸部延伸到壳体150的外部(图3A)。
最后,如图4A至图4C所示,触发器120包括触发器表面121,诸如由触发器插入件122限定。图11A至图11E公开了触发器插入件122的细节。触发器插入件122可以通过螺纹或滚花或能压配合的端部123固定到触发器120,如图11A所示。然而,应当理解,触发器插入件122和触发器120可以一体地形成为整体构造的单个本体。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至少一部分的凹形形状对应于连接器146的至少一部分的凸形形状145(图7A)。具体地,现在参考图11D,触发器插入件122限定轴向孔118,该轴向孔沿着连接器146的连接器轴(沿着图7B中的线7C-7C)延伸,并因此接收连接器146。触发器插入件122还限定横向于连接器轴延伸的横向孔116,连接器146通过该横向孔插入。下面讨论连接器146的细节。
闩锁系统100还包括致动器140,该致动器具有连接器146,诸如拉杆,该连接器能被定位成接合触发器120,如图4A至图4C所示。连接器146接合触发器120,因为连接器146能沿着连接器轴(沿着线7C-7C)在锁定位置(图4C)与解锁位置(图4A)之间线性移动。具体地,连接器146在锁定位置(在图4C中向上)延伸,并且当在解锁位置(图4A)时缩回。
现在参考图7A至图7C,连接器146具有连接器表面145,该连接器表面被配置为由触发器120接合。更具体地,连接器表面145包括球形部分,该球形部分被配置为由触发器插入件122接合。连接器表面145的球形部分的形状在形状和尺寸上大体与触发器插入件122互补。触发器插入件122与连接器146之间的这种球窝型接头允许致动器140在旋转触发器120的同时平移线性移动。
此外,连接器146在其由触发器插入件122接合时由触发器插入件122对准,如图4A至图4C所示。有利地,当致动器140从触发器120重新接合时,诸如当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手动移动时,球窝型接头允许连接器146自对准。一旦对准,当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触发器插入件122和连接器表面145可以是能分离的,同时连接器146保持锁定或定位在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轴向孔118内。换言之,当触发器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连接器表面145能从触发器插入件122移动或分离。
另外,连接器146大体与由闩锁凸轮112限定的中心区域113对准,如图4B所示。例如,连接器146具有在闩锁凸轮112的撞针接收表面之间穿过的轴。该对准保持机械效益,因为这允许将致动器140直接放置在触发器120和闩锁凸轮112接合的位置下方。
具体地,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的移动允许触发器120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其中致动时间减少并且施加到致动器140的应力减小。类似地,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的移动使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也伴随着致动时间的减少和施加到致动器140的应力的减小。
如图4B所示,连接器146与触发器120之间的接触位置位于触发器120的与触发器120的枢转轴间隔开的远侧部分处。因此,通过连接器146旋转触发器120所需的力减小并且力矩增加。该布置还有助于减少致动时间并减小施加到致动器140的应力。
通过连接器146与触发器120之间的接触位置和连接器146相对于凸轮的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的致动时间的减少和施加到致动器140的应力的减小使得闩锁系统100能够具有高寿命周期,尽管闩锁系统100的高频使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包括允许致动器140容易地重新定位以更好地包装。
闩锁系统100还包括致动器140,该致动器包括连接到连接器146的马达144,如图4A至图4C所示。马达144被配置为使连接器146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地,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例如,向上或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图4D中的延伸位置)时,连接器146使触发器120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或者至少允许触发器120通过作用在触发器120上的弹簧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
相反,当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例如,向下或从图4D中的延伸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连接器146将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或拉动。
此外,致动器140的连接器146可以通过马达144移动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振荡,使得连接器146的轴线可以从连接器146的行进方向偏移或成角度或偏斜或以其他方式定向。具体地,通过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触发器表面121和触发器插入件122相对于连接器146的构造来促进或适应该振荡。例如,连接器146的轴线相对于连接器146的行进方向和/或相对于致动器140的本体的定向的角度可以根据马达的位置或连接器146的延伸或缩回而改变。这些改变是可能的,同时仍然保持连接器146相对于触发器插入件122的移动自由度。另外,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触发器表面121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设计成允许连接器146的轴线相对于连接器146的行进方向移动,但允许连接器146与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触发器表面121接合。有利地,连接器146的轴线相对于其行进方向的该偏移或成角度或偏斜或以其他方式定向允许自由移动,从而减小施加到闩锁系统100的应力并增加闩锁系统100的寿命周期。
此外,触发器120还可以相对于连接器146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同时将连接器146保持在锁定位置中。例如,手动致动闩锁以使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例如,通过向触发器120的延伸部施加力)可以在没有通过致动器140移动连接器146的情况下发生。以这种方式,触发器插入件122的触发器表面121与连接器146的连接器表面145分离,并且触发器插入件122沿着连接器146的轴的轴线骑行或滑动或以其他方式移动和/或相对于连接器146移动。
总体上,无论是手动移动还是通过致动器140的操作移动,触发器120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或朝向解锁位置的移动都允许闩锁凸轮112或多个闩锁凸轮112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旋转。
关于致动器机构,其可选地由SPDT控制开关、小型DC马达、以驱动凸轮和触发器/致动器臂结束的齿轮系组成。齿轮系可以由压配合到马达输出轴上的蜗杆、蜗轮/减速齿轮、复合减速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从动齿轮包括具有间隔开180度的两个相同凸角的驱动凸轮。可以选择各种马达和齿轮部件和配置,以便通过与连接器146的端部148接合来移动连接器146。
在图4A至图4C和图13A至图13D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闩锁系统100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部件对应于第一实施例,除了第二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到闩锁110的传感器组件200(图4C)。传感器组件200包括感测臂经由销(诸如销134(图3A和图4C))安装到后框架160的感测臂132,用于围绕旋转轴旋转。
优选地,感测臂132可以被安装成在偏置装置(诸如弹簧136(图3A))的帮助下或经由偏置装置在闩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当撞针190被接收在撞针接收凹部113中时(图4B),感测臂132可以介于撞针190与传感器170(下面进一步讨论)之间。传感器170在闩锁系统100中的位置有利地防止撞针190直接接触传感器170。尽管闩锁系统100的高频使用,但是由于传感器170相对于撞针190的偏移定位而导致的由撞针190施加到传感器170的应力的减小增加了传感器170的寿命周期。
现在参考图13A至图13D,感测臂132包括撞针接触表面184,该撞针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面向撞针接收凹部113(图4B)。当撞针190被闩锁系统100捕获时,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当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时,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或者能通过撞针190朝向闩锁位置移动;另一方面,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不与撞针190接触时,感测臂132处于解锁位置或能朝向解锁位置移动,诸如通过弹簧136。因此,当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从未闩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位置时,感测臂132通过撞针190围绕旋转轴(图4A中的顺时针)从未闩锁位置(图4A)移动到闩锁位置或朝向闩锁位置移动(图4B-图4C)。
感测臂132还包括传感器接触表面182,该传感器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相对于撞针接收凹部113成角度(图4B)。特别地,传感器170可以邻近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安装。如图4A至图4C所示,相对于撞针190,当撞针190进入闩锁110的撞针接收凹部113时,传感器170可以被定位成偏离撞针190的路径。有利地,传感器170的偏移位置允许撞针190超行程长度,该超行程长度至少是其激活公差长度的两倍长度。这允许相对于预期撞针190位置更容易地调节传感器170的激活点。有利地,尽管闩锁系统100的高频使用,但是传感器170相对于撞针190的保护位置允许传感器170的更高寿命周期。
传感器170包括按钮172,该按钮能在传感器170被致动的致动位置(图4C)与传感器170未被致动的未致动位置(图4A)之间移动。传感器170还可以包括当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时由传感器170的按钮172激活的开关(未示出)。开关由此激活指示器(未示出),诸如发光二极管(LED),以仅当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时照亮。特别地,当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时,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图4C)。开关(未示出)可以是常开电路或常闭电路。传感器170的按钮172可以具有激活公差距离(X)和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的行进距离(Y),其中Y≥1.5X或其中Y≥2X。
以这种方式,传感器170可以指示撞针190何时被接收在闩锁110的撞针接收凹部113中。具体地,当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撞针190时,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将按钮从未致动位置(完全压下)释放到致动位置(完全释放)。此外,当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时(图4C),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并且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相反,当撞针接触表面184不与撞针190接触时,感测臂132旋转(通过弹簧的偏压并且在图4C中沿逆时针方向),并且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将按钮172从致动位置(完全释放)移动到未致动位置(完全压下)。当按钮172处于未致动位置(图4A)时,感测臂132从闩锁位置移动(或被移动)到解锁位置,并且闩锁110处于解锁位置。
现在参考图4A至图4C,感测臂132从解锁位置到闩锁位置的移动以及因此闩锁110从解锁位置到闩锁位置的移动优选地在多个阶段中发生。这些阶段可以包括解锁位置(图4A)、中间阶段(诸如次级或部分闩锁位置(图4B))、以及初级阶段(诸如闩锁位置(图4C))。
在解锁位置中(图4A),感测臂132处于解锁位置,并且闩锁110类似地处于解锁位置。具体地,撞针190不与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接触,从而允许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与传感器170的按钮172接触。具体地,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已经完全按下按钮172,从而将按钮172保持在未致动位置中。在按钮172处于未致动位置的情况下,传感器170的开关(未示出)不被激活。
在次级或部分闩锁位置(图4B)中,感测臂132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位置或朝向闩锁位置移动,并且闩锁110同样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位置或朝向闩锁位置移动。特别地,由闩锁凸轮112限定的中心区域113部分地接合撞针190,但不完全捕获撞针。另外,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的移动允许触发器120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通过弹簧偏压)。
此外,感测臂132的撞针接触表面184与撞针190之间的接触导致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远离传感器170的按钮172移动,使得传感器170的按钮172未被完全按下。然而,因为传感器接触表面182保持与按钮172接触,所以传感器170的按钮172保持在未致动位置中,从而将传感器170的开关(未示出)保持在停用状态中。
在闩锁位置(图4C)中,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并且闩锁110同样处于闩锁位置。特别地,当闩锁凸轮112朝向关闭位置旋转时,撞针190被捕获在中心区域113内。特别地,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朝向锁定位置的移动允许触发器120朝向锁定位置移动,从而将闩锁凸轮112保持在关闭位置中以捕获撞针190。
在超行程位置(图4D)中,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特别地,当撞针190被捕获在中心区域113内时,连接器146通过马达144朝向锁定位置的移动允许触发器120朝向锁定位置移动,从而将闩锁凸轮112保持在关闭位置中以捕获撞针190。感测臂132被配置为当连接器146处于锁定位置、触发器120处于锁定位置并且闩锁凸轮112处于关闭位置时移位超过撞针190被捕获的最小距离(如图4C所示)。换言之,尽管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时撞针190被完全捕获在中心区域113内,如图4C所示,但是感测臂132在超行程位置中被进一步引导向下朝向连接器146。当感测臂132移动到超行程位置时,闩锁凸轮112过旋转以允许感测臂132的移动。同样,马达144允许连接器146和触发器120适应感测臂132的移动。有利地,感测臂132移动到超行程位置允许闩锁系统100吸收来自撞针190与闩锁110之间的碰撞的冲击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减小施加到闩锁系统100的应力并增加闩锁系统100的寿命周期。
另外,撞针接触表面184与撞针190之间的接触以及撞针190在中心区域113内的捕获允许传感器接触表面182远离传感器170的按钮172移动并完全释放传感器的按钮。因此,当感测臂132处于闩锁位置并且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时,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并且传感器170的开关(未示出)因此被激活。
有利地,如图4D所示,该实施例允许感测臂132的传感器接触表面182在撞针190被捕获并且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时远离按钮172移动,使得撞针190的任何超行程不会负面地影响传感器170(图4D)。因此,闩锁组件110能够承受苛刻和高频率的使用,因为每次撞针190被捕获并且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时按钮172和传感器170都受到保护。
此外,传感器170相对于撞针190的路径的偏移位置是有利的,因为传感器170与撞针190之间的接触的减少或缺乏导致灰尘或碎屑的较少积聚,从而增加闩锁系统100的寿命周期。在非限制性示例中,传感器170不直接设置在撞针接收凹部113下方,如图4A至图4D所示。
另外,传感器170相对于撞针190的路径的偏移位置是有利的,因为撞针190抵靠传感器170的移动或接触可能导致错误信号。具体地,当撞针190进入撞针接收凹部113时,它可以对接触表面(诸如闩锁凸轮112)产生推挤或碰撞冲击。如果传感器170被定位成与撞针190直接接触,则由撞针190引起的推挤或碰撞冲击可能错误地导致传感器170的按钮172处于致动位置。因此,因为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170有利地不与撞针190直接接触,所以传感器170被保护免受闩锁110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的错误信号的影响。
图4A至图4D描绘了当感测臂处于解锁位置时传感器被停用,并且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时传感器被激活。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本文的描述中理解,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传感器可以被停用,并且当感测臂处于闩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传感器可以被激活。
进一步公开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闩锁系统100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部件对应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部件。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和致动器140。此外,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以及能相对于框架移动的门,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内部。在该实施例中,闩锁系统100的撞针190被安装到隔间的框架或门。相反,闩锁110和致动器140被安装到隔间的门或框架中的另一个。例如,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车辆的内容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此外,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以及能相对于框架移动的面板,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内部。闩锁系统100的撞针190被安装到隔间的框架或面板,并且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被安装到隔间的面板或框架中的另一个。例如,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待由车辆运输的内容物。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此外,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以及能相对于框架移动的面板,用于选择性地进入隔间的内部。在该实施例中,撞针190被安装到隔间的框架或面板。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则被安装到隔间的面板或框架中的另一个。例如,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待由车辆运输的内容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4A所示,隔间300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302以及能相对于框架302移动的门304,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内部。例如,隔间300可以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车辆的内容物。尽管图14A示出了闩锁系统100的撞针190被安装到门304,但是应当理解,撞针190可以被安装到隔间300的框架302或门304,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类似地,尽管图14A示出了闩锁110和致动器140被安装到框架302,但是应当理解,闩锁110和致动器140可以被安装到隔间的门304或框架302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如图14B所示,隔间300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302以及能相对于框架302移动的门或面板304,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内部。例如,隔间300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车辆的内容物。图14B示出了闩锁系统100的撞针190被安装到隔间的面板304,并且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被安装到隔间300的框架302。然而,应当理解,撞针190可以被安装到框架302,并且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可以被安装到面板或门30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撞针190、闩锁110和传感器组件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安装到框架302和面板或门304中的一个。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系统100包括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如图14C所示,隔间300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302以及能相对于框架302移动的面板或门304,用于选择性地进入隔间的内部。例如,隔间300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由车辆运输的内容物。如图14C所示,撞针190被安装到隔间300的面板304。相反,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被安装到隔间300的框架302。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撞针190、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安装到框架302和面板或门304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撞针190可以被安装到框架302,并且闩锁110、致动器140和传感器组件200都可以被安装到面板或门304。
最后,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组件的部件的方法和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需要用于闩锁凸轮和触发器的更强、坚固的金属材料,以确保闩锁机构在闩锁机构的寿命期间将适当地操作多个周期。出于成本原因,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凸轮和/或触发器。例如,各种部件可以由金属冲压或由塑料注射成型。
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想到许多变化、改变和替换。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

Claims (40)

1.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包括:
闩锁,所述闩锁具有
闩锁凸轮,所述闩锁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闩锁凸轮被配置为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捕获所述撞针,和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触发器被定位成当所述触发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接触所述闩锁凸轮,从而将所述闩锁凸轮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中;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被定位成接合所述触发器,所述连接器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和
马达,所述马达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并且被配置为使所述连接器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马达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并且
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能相对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允许所述闩锁的所述闩锁凸轮从所述关闭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触发器和所述闩锁凸轮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包括用于从所述壳体的外部进入的延伸部,并且被配置为使得施加到所述延伸部的力将所述触发器推向所述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的所述延伸部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能沿着连接器轴线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线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具有触发器表面,所述触发器表面被定位成由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器表面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触发器表面是凹形的,并且所述连接器表面是凸形的,使得当所述连接器表面被所述触发器表面接合时,所述触发器表面大体对应于所述连接器表面并对准所述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连接器表面是球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闩锁系统,当所述触发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并且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触发器表面和所述连接器表面是能分离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具有多个凸轮,每个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一起被配置为当所述凸轮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捕获所述撞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凸轮一起限定中心区域,所述撞针能够延伸到所述中心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与由所述凸轮限定的所述中心区域对准,从而当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马达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当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通过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保持机械效益,从而减少致动时间并减少施加到所述致动器的应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连接器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延伸,并且在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缩回。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限定轴向孔,所述轴向孔沿着大体对应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连接器轴线的孔轴线延伸,由所述触发器限定的所述轴向孔接收所述连接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限定横向于所述孔轴线延伸的横向孔,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横向孔插入由所述触发器限定的所述轴向孔中。
16.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包括:
闩锁,所述闩锁具有撞针接收凹部;以及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被安装到所述闩锁,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
感测臂,所述感测臂被安装成围绕旋转轴旋转,所述感测臂具有撞针接触表面,所述撞针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面向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并且被定位成当所述撞针被所述闩锁系统捕获时与所述撞针接触,所述感测臂还具有传感器接触表面,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成角度,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撞针时,所述感测臂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所述撞针接触时,所述感测臂具有解锁位置;和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邻近传感器臂安装,所述传感器具有按钮,所述按钮能在所述传感器被致动的致动位置与所述传感器未被致动的未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撞针时,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所述感测臂通过所述撞针围绕所述旋转轴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到所述闩锁位置;并且
当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闩锁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将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保持在所述未致动位置中,并且当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闩锁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朝向所述致动位置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包括开关,当所述按钮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开关由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激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开关具有常开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的所述开关具有常闭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指示所述撞针何时被接收在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当所述撞针进入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时,所述传感器从所述撞针的路径偏移。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具有激活公差距离(X)和所述未致动位置与所述致动位置之间的行进距离(Y),其中,Y≥1.5X。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当所述撞针被接收在所述撞针接收凹部中时,所述感测臂介于所述撞针与所述传感器之间,从而防止所述撞针直接接触所述传感器并增加所述传感器的循环寿命。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所述撞针被捕获在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中时,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远离所述按钮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所述撞针接触时,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从而使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将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保持在所述未致动位置中。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撞针时,所述感测臂处于部分闩锁位置,从而使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按钮的一些移动,但防止所述按钮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撞针时,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闩锁位置,从而使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所述按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
28.一种用于捕获撞针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系统包括:
闩锁,所述闩锁具有
撞针接收凹部,
闩锁凸轮,所述闩锁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闩锁凸轮被配置为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捕获所述撞针,和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所述触发器被定位成当所述触发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接触所述闩锁凸轮,从而将所述闩锁凸轮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中;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被定位成接合所述触发器,所述连接器能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和
马达,所述马达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并且被配置为使所述连接器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被安装到所述闩锁,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
感测臂,所述感测臂具有撞针接触表面,所述撞针接触表面被定位成当所述撞针被所述闩锁系统捕获时与所述撞针接触,所述感测臂还具有传感器接触表面,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撞针时,所述感测臂具有闩锁位置,并且当所述感测臂的所述撞针接触表面不与所述撞针接触时,所述感测臂具有解锁位置,和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邻近传感器臂安装;
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马达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通过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能相对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从而当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允许所述闩锁的所述闩锁凸轮从所述关闭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
当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闩锁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中的一个时,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激活所述传感器,并且当所述感测臂处于所述闩锁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时,所述感测臂的所述传感器接触表面允许所述传感器停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闩锁具有多个凸轮,每个凸轮被安装成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并且一起被配置为当所述凸轮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捕获所述撞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凸轮一起限定中心区域,所述撞针能够延伸到所述中心区域中。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与由所述凸轮限定的所述中心区域对准,从而当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马达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当所述闩锁的所述触发器通过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器从所述锁定位置朝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时保持机械效益,从而减少致动时间并减少施加到所述致动器的应力。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传感器指示所述撞针何时被接收在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中。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闩锁系统,当所述撞针进入所述闩锁的所述撞针接收凹部时,所述传感器从所述撞针的路径偏移。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闩锁系统,当所述撞针被接收在所述撞针接收凹部中时,所述感测臂介于所述撞针与所述传感器之间,从而防止所述撞针直接接触所述传感器并增加所述传感器的循环寿命。
35.一种隔间,所述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门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门能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以用于选择性地进入所述隔间的所述内部,所述撞针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框架或所述门,并且所述闩锁和所述致动器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门或所述框架中的另一个。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隔间,所述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所述车辆的内容物。
37.一种隔间,所述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面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面板能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以用于选择性地进入所述隔间的所述内部,所述撞针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框架或所述面板,并且所述闩锁和所述传感器组件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面板或所述框架中的另一个。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隔间,所述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待由所述车辆运输的内容物。
39.一种隔间,所述隔间限定内部,并且包括框架、面板和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闩锁系统,所述面板能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以用于选择性地进入所述隔间的所述内部,所述撞针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框架或所述面板,并且所述闩锁、所述致动器和所述传感器组件被安装到所述隔间的所述面板或所述框架中的另一个。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隔间,所述隔间被配置为在车辆中使用以容纳乘客或待由所述车辆运输的内容物。
CN202280040962.2A 2021-04-08 2022-04-07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Pending CN1174608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72476P 2021-04-08 2021-04-08
US63/172,476 2021-04-08
PCT/US2022/023760 WO2022216889A2 (en) 2021-04-08 2022-04-07 Latch system with actuator, position sensor, or actuator and position sens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0874A true CN117460874A (zh) 2024-01-26

Family

ID=8138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0962.2A Pending CN117460874A (zh) 2021-04-08 2022-04-07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20326A2 (zh)
KR (1) KR20230167101A (zh)
CN (1) CN117460874A (zh)
WO (1) WO2022216889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1370A (en) * 1989-04-25 1990-11-20 Lectron Products, Inc. Self-releasing deck lid latch
US7766397B2 (en) * 2006-11-20 2010-08-03 Southco, Inc. Electromechanical rotary pawl latch
US8672368B2 (en) * 2010-03-16 2014-03-18 Southco, Inc. Electromechanical compression latch
FR2973057B1 (fr) * 2011-03-25 2013-12-2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ouvrant muni d'une gache instrumente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JP5780021B2 (ja) * 2011-07-04 2015-09-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ッチ装置
US9915082B2 (en) * 2014-11-07 2018-03-13 Southco, Inc. Cam latch
DE102017112791A1 (de) * 2017-06-09 2018-12-13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ss
DE102019003618A1 (de) * 2019-05-23 2019-12-12 Daimler Ag Türschlo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6889A2 (en) 2022-10-13
KR20230167101A (ko) 2023-12-07
WO2022216889A3 (en) 2022-12-15
EP4320326A2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5428B2 (en) Lock unit having a slotted pawl
EP2776651B1 (en) Lock device having a multi-part pawl
EP3215697B1 (en) Cam latch
US8894106B2 (en) Vehicle latch
US8104803B2 (en) Rotary pawl latch and rocker switch
US20090151257A1 (en) Power closing latch device
US6932393B2 (en) Motor vehicle doorlock with combined central locking and opening actuator
US6739633B2 (en) Fuel door lock actuator
US5722706A (en)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with position-sensing switch
US20210071449A1 (en) Door leaf handle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
CA2895850C (en) Latch mechanism for an exit device
US9739077B2 (en) Linear rotating link switch actuation
GB2325270A (en) Automotive door latch
CN117460874A (zh) 具有致动器、位置传感器或致动器和位置传感器的闩锁系统
CN110720768B (zh) 用于可相对活动的物件的锁机构
US11384563B2 (en) Spring retain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latch actuator mechanism
US202301676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sing a striker within a rotary latch
CN111344468B (zh) 机动车锁
AU2020202192A1 (en) Lock
EP4153828A1 (en) Rotary latch with spring guide
CN118148443A (zh) 门锁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