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7054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7054A
CN102857054A CN2012102139541A CN201210213954A CN102857054A CN 102857054 A CN102857054 A CN 102857054A CN 2012102139541 A CN2012102139541 A CN 2012102139541A CN 201210213954 A CN201210213954 A CN 201210213954A CN 102857054 A CN102857054 A CN 102857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otor
rotating shaft
insulating tap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3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7054B (zh
Inventor
草间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5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7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7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机,能够在将驱动线圈激磁时防止励磁电流流入旋转轴中;该电动机(1)具备搭载驱动线圈(33)的筒状的定子铁心(32)和外周侧上固定有驱动用磁铁(42)的铁系金属制的旋转轴(41);旋转轴(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定子铁心(32)的内侧,定子铁心(32)与驱动用磁铁(42)相对;旋转轴(41)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与磁铁固定部分(41a)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被绝缘胶带(51)覆盖,因此,即使使定子(30)与转子(40)靠近,也能够确保从驱动线圈(33)至旋转轴(41)的外周面的露出部分为止的绝缘距离,由此,即使在将驱动线圈(33)激磁时,也能够防止或抑制励磁电流从驱动线圈(33)流入旋转轴(41)中。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转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筒状定子的内侧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上述构成的电动机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中,定子具备环状的定子铁心和驱动线圈,其中,上述环状的定子铁心上等角度等间隔地设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极,上述驱动线圈通过绝缘部件被卷绕在各凸极上。
转子具备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外周侧的筒状的驱动用磁铁。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9-290915号
发明内容
为了谋求在与电动机轴线垂直的径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要求缩小定子的直径并且缩小定子与转子在径向上的间隔。但是,当使定子和转子靠近的状态下将驱动线圈激磁时,在旋转轴由铁系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会发生励磁电流从驱动线圈经由绝缘部件流入旋转轴这样的现象。当在旋转轴中流通有电流时,存在该电流作为噪声在旋转轴中传导的情况,例如,在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encoder)或制动器时,存在对编码器或制动器带来影响的情况。另外,存在甚至对电动机的外部带来影响的情况。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驱动线圈激磁时能够防止励磁电流流入旋转轴的电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机设有:定子铁心,其搭载驱动线圈且呈筒状;旋转轴,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驱动用磁铁,其固定在上述旋转轴的外周面部分上,并且,上述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配置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侧,上述定子铁心与上述驱动用磁铁在径向上相对,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与被上述驱动用磁铁覆盖的上述外周面部分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被绝缘物覆盖。
根据本发明,旋转轴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与被筒状的驱动用磁铁覆盖的外周面部分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被绝缘物覆盖。因此,即使在形成为使具备驱动线圈和定子铁心的定子和具备旋转轴和驱动用磁铁的转子靠近的状态时,也能够确保从搭载于定子铁心上的驱动线圈至旋转轴的外周面的露出部分(既未被驱动用磁铁覆盖也未被绝缘物覆盖的部分)为止的绝缘距离。因此,即使在将驱动线圈激磁时,也能够防止或抑制励磁电流从驱动线圈流入旋转轴中。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这样的电流而产生噪声。
在本发明中,为了利用绝缘物将旋转轴的环状外周面部分覆盖,优选上述绝缘物为卷绕在上述旋转轴上的绝缘胶带。该情况下,上述绝缘胶带例如是在其一面上具有热固性粘接剂层的玻璃纤维布胶带。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绝缘胶带被卷绕在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上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由此将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上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覆盖。通过这样,例如,即使发生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使驱动用磁铁破损这样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破损后的驱动用磁铁的碎片在定子的内侧飞散。因此,能够防止碎片妨碍电动机的旋转。另外,能够防止碎片损伤定子。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绝缘胶带的长度与从配置在上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的输出侧端至配置在上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的反输出侧端为止的距离相等,上述绝缘胶带的宽度与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圆周长度相等,并且,上述绝缘胶带被连续地卷绕在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上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通过这样,由于能够防止在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上产生绝缘胶带双层重叠而变厚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驱动用磁铁与定子铁心靠近。
在本发明中,例如上述旋转轴具备大径部分和中径部分,上述大径部分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上述驱动用磁铁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上述驱动用磁铁以其一端面和上述大径部分与上述中径部分之间的错层面一致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大径部分上,上述绝缘胶带将上述大径部分与上述中径部分的错层面覆盖,其中,上述大径部分在外周侧上安装有上述驱动用磁铁,上述中径部分与上述大径部分相连接并且其直径小于上述大径部分。
在本发明中,上述绝缘胶带也可以以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呈螺旋状的方式连续卷绕在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上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上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上述驱动用磁铁的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在上述驱动用磁铁与上述旋转轴之间形成有圆环状阶梯部,上述绝缘胶带以沿着上述圆环状阶梯部的状态紧贴在上述圆环状阶梯部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绝缘胶带被连续地卷绕在上述旋转轴和上述驱动用磁铁上,由此从外侧将上述驱动用磁铁覆盖。通过这样,例如即使发生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使驱动用磁铁破损这样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破损后的驱动用磁铁的碎片在定子的内侧飞散。因此,能够防止碎片妨碍电动机的旋转。另外,能够防止碎片损伤定子。
该情况下,优选上述驱动用磁铁呈筒状,并且上述驱动用磁铁由沿圆周方向被分割的多个磁片构成。通过这样,能够利用绝缘胶带防止由多个磁片构成的驱动用磁铁分裂成一个个磁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驱动用磁铁的圆环状端面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转子的转动平衡的平衡调节部件,并且,上述平衡调节部件被上述绝缘胶带覆盖。
另外,该情况下,更优选上述平衡调节部件通过上述绝缘胶带被按压在上述圆环状端面上。通过这样,能够利用绝缘胶带防止平衡调节部件从转子脱落。另外,即使在平衡调节部件从转子脱落时,也能够利用绝缘胶带防止平衡调节部件散落。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平衡调节部件为粘接剂。通过这样,能够防止平衡调节部件从转子脱落。另外,该情况下,优选在上述粘接剂中掺杂有金属。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设有编码器的构成,其中,上述编码器具备:传感器用磁铁,其安装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端部上;磁敏元件,其与上述传感器用磁铁相对而配置;传感器基板,其搭载上述磁敏元件。在该具有编码器的电动机中,当在旋转轴中产生电流时,存在该电流成为噪声并侵入传感器基板从而使编码器的检测精度降低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旋转轴的外周面部分覆盖的绝缘物防止在旋转轴中产生电流,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这样的电流而产生的噪声。由此,不会使编码器的检测精度降低。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旋转轴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与被驱动用磁铁覆盖的外周面部分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被绝缘物覆盖,因此,即使在形成为使定子与转子靠近的状态时,也能够确保从搭载于定子铁心上的驱动线圈至旋转轴的外周面的露出部分为止的绝缘距离。因此,即使在将驱动线圈激磁时,也能够防止或抑制励磁电流从驱动线圈流入旋转轴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外观的说明图,在此,图1(a)是电动机的侧视图,图1(b)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电动机的后视图。
图2是图1的电动机的纵剖面图。
图3(a)是转子、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的纵剖面图,图3(b)是转子的图3(a)中X-X′线的剖面图,图3(c)是将形成于旋转轴与驱动用磁铁之间的圆环状阶梯部的周边放大进行表示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动机
30   定子
33   驱动线圈
40   转子
40a  圆环状阶梯部
41   旋转轴
41a  磁铁固定部分(外周面部分)
41b、41c  环状外周面部分
42   驱动用磁铁
42a  磁片
42b、42c  驱动用磁铁的圆环状端面
42d  驱动用磁铁的圆形外周面
43   大径部分
44   第一中径部分(中径部分)
50   平衡锤(平衡调节部件)
51   绝缘胶带
60   编码器
62   传感器用磁铁
63   磁敏元件
64   传感器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设为“反输出侧(旋转轴突出侧的相反侧)”进行说明,将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设为“输出侧(旋转轴突出侧)”进行说明。另外,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以“L”表示电动机轴线,以“L1”表示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反输出侧),以“L2”表示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输出侧)。
(整体构成)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侧视图,图1(b)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电动机的后视图。图2是电动机的纵剖面图。本例的电动机1是输出转矩较大的永磁型同步电动机。如图1、图2所示,电动机1具备:电动机壳体10;定子30,其形成于电动机壳体10的内侧且呈筒状;转子40,其配置在定子30的内侧;编码器60,其用于检测转子40的转速或角度位置;编码器盖70,其安装在电动机壳体10的反输出侧L1。
电动机壳体10具备:筒状外壳11,其开口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第一轴承保持架12,其配置在筒状外壳11的反输出侧L1;第二轴承保持架13,其配置在筒状外壳11的输出侧L2。第一轴承保持架12保持用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40的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保持架13保持用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40的第二轴承15。
第一轴承保持架12在绕电动机轴线L的规定的角度位置上设有配线支承板16。配线支承板16具备突出板部16a和固定板部16b,其中,上述突出板部16a从第一轴承保持架12起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上述固定板部16b从突出板部16a的前端起朝向输出侧L2弯曲并沿着筒状外壳11的外周面延伸。从电动机壳体10的内侧引出至外侧的馈电线17和从编码器盖70的内侧引出至外侧的传感器输出线18,通过粘接剂和捆扎带19而被固定在固定板部16b上。
另外,馈电线17和传感器输出线18中的被捆扎带19紧固在固定板部16b上的部分,与固定板部16b一同从外周侧被套管(tube)20覆盖。套管20是将热收缩管加热并使其收缩固化后的部件。馈电线17和传感器输出线18的前端部上分别安装有连接器21、22。
定子30具备环状的定子铁心32和驱动线圈33,其中,上述环状的定子铁心32上等角度等间隔地设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极31,上述驱动线圈33通过绝缘部件30a被卷绕在各凸极31上。定子铁心32以其一部分从筒状外壳11的开口朝向输出侧L2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在筒状外壳11的内周面上。定子铁心32中的从筒状外壳11突出的圆环状突出部分34,被固定在该圆环状突出部分34的前端部分上的第二轴承保持架13覆盖。
在此,在定子30的反输出侧L1上配置有与驱动线圈33的绕线末端相连接的配线基板35,在配线基板35上连接有馈电线17。该馈电线17经由树脂制的衬套(bush)36被引出至电动机壳体10的外侧并被固定在配线支承板16上,其中,上述树脂制的衬套36被插入在形成于筒状外壳11上的切口部11a中。
转子40具备旋转轴41和固定在该旋转轴41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磁铁42。转子40以在驱动用磁铁42与定子铁心32的凸极31之间空出有微小间隙的状态被配置。另外,利用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将旋转轴41加以支承,由此使得转子40能够在定子30的内侧旋转。旋转轴41的输出侧L2的端部从电动机壳体10向外侧突出。
编码器60具备:传感器用磁铁62,其通过磁体座61被安装在旋转轴41的反输出侧L1的轴端部上;磁敏元件63,其在电动机轴线L上与传感器用磁铁62相对而配置;传感器基板64,其搭载磁敏元件63。传感器基板64固定在基板架65上,该基板架65安装在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反输出侧L1的端面上。传感器用磁铁62、磁敏元件63以及传感器基板64配置在电动机轴线L上。
传感器用磁铁62呈圆盘状,其朝向反输出侧L1的圆形端面62a成为磁极面。圆形端面62a沿圆周方向分成两部分,并分别设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
磁敏元件63是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有磁阻图形的磁阻元件,并且被安装在传感器基板64的输出侧L2端面上的与传感器用磁铁62的圆形端面62a的中心相对的位置上。在传感器基板64的反输出侧L1的面上安装有构成旋转检测电路的半导体装置等的电子部件(未图示)。当传感器用磁铁62转动一圈时,从磁敏元件63输出两个周期的A相和B相的正弦波信号。旋转检测电路对该A相和B相的信号实施放大处理或插补处理并输出。
编码器盖70由磁性材料形成。在本例中,编码器盖70由铁系金属制成,并具备圆形底部71和从圆形底部71的周边朝向输出侧L2延伸的圆筒部72。编码器盖70以圆筒部72的输出侧L2的端面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反输出侧L1相抵接的状态被安装在第一轴承保持架12上。编码器60位于编码器盖70的内侧。
在此,在传感器基板64上连接有用于将来自旋转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至外部的传感器输出线18。传感器输出线18经由衬套73被引出至编码器盖70的外侧并被固定在配线支承板16上,其中,上述衬套73被插入在形成于编码器盖70的圆筒部72上的切口部70a中。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传感器输出线18和编码器60的连接部分。
(转子)
参照图3对转子40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a)是转子40、第一轴承14以及第二轴承15的纵剖面图,图3(b)是转子40的图3(a)中X-X′线的剖面图,图3(c)是将形成于旋转轴41与驱动用磁铁42之间的圆环状阶梯部的周边放大进行表示的剖面图。
旋转轴41由铁系金属制成并具有导电性。如图3(a)所示,旋转轴41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中途部分设有在其外周侧安装有驱动用磁铁42的大径部分43。大径部分43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尺寸大于驱动用磁铁42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尺寸,大径部分43的输出侧L2的一部分成为从驱动用磁铁42露出的露出部分43a。
在旋转轴41的大径部分43的反输出侧L1上,以与大径部分43相连接的方式设有直径小于大径部分43的第一中径部分44。另外,在第一中径部分44的反输出侧L1上,以与第一中径部分44相连接的方式设有直径小于第一中径部分44的第一小径部分45。在第一小径部分45中的与第一中径部分44相邻接的位置上安装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一轴承14的紧圈14a,该紧圈14a通过挡圈46被固定在旋转轴41上,其中,上述挡圈被嵌入到形成于第一小径部分45上的圆周凹槽45a中。在第一小径部分45的反输出侧L1上,以与第一小径部分45相连接的方式设有直径比第一小径部分45更小的最小径部分47。最小径部分47上固定有保持传感器用磁铁62的磁体座61(参照图2)。
在旋转轴41的大径部分43的输出侧L2上,以与大径部分43相连接的方式设有直径小于大径部分43的第二中径部分48。另外,在第二中径部分48的输出侧L2上,以与第二中径部分48相连接的方式设有直径小于第二中径部分48的第二小径部分49。第二中径部分48的外径与第一中径部分44的外径为相同尺寸。在第二中径部分48中的与大径部分43相邻接的位置上安装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二轴承15的紧圈15a。
驱动用磁铁42整体呈筒状,而且如图3(b)所示,呈环状地配置有沿圆周方向弯曲的多个磁片42a而构成。驱动用磁铁42的外周面上被实施绝缘涂装。如图3(c)所示,用于调节转子40的转动平衡的平衡锤(平衡调节部件)50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在驱动用磁铁42的输出侧L2的圆环状端面42b上。
在本例中,平衡锤50是在粘接剂中掺杂质量密度大的金属等而形成的。
另外,既存在平衡锤50被安装在驱动用磁铁42的反输出侧L1的圆环状端面42c上的情况,也存在平衡锤50被安装在输出侧L2和反输出侧L1这两侧的圆环状端面42b、42c上的情况。另外,还存在在各圆环状端面42b、42c上安装有多个平衡锤50的情况。
该转子40中的位于第一轴承14与第二轴承15之间部位的外周面一部分被绝缘胶带51覆盖。即,旋转轴41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与被驱动用磁铁42覆盖的磁铁固定部分(外周面部分)41a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以及驱动用磁铁42的外侧面被绝缘胶带51覆盖。
更加详细地说,旋转轴41的大径部分43上的位于驱动用磁铁42外侧的露出部分43a中的、与驱动用磁铁42相邻侧的一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b),和第一中径部分44的外周面中的与驱动用磁铁42相邻侧的一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c)被绝缘胶带51覆盖。另外,驱动用磁铁42的输出侧L2的圆环状端面42b、反输出侧L1的圆环状端面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驱动用磁铁42的与定子铁心32的凸极31的前端部分相对的外周面)被绝缘胶带51覆盖。
进而,安装在驱动用磁铁42的圆环状端面42b上的平衡锤50也从外侧被绝缘胶带51覆盖。另外,驱动用磁铁42以反输出侧L1的圆环状端面42c和大径部分43与第一中径部分44之间的错层面一致的方式被安装在旋转轴41的大径部分43上,而且大径部分43与第一中径部分44之间的错层面也被绝缘胶带51覆盖。
绝缘胶带51是在其一面上具有热固性粘接剂层的玻璃纤维布胶带。在此,在利用绝缘胶带51覆盖旋转轴41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驱动用磁铁42的圆环状端面42b、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时,将绝缘胶带51连续地卷绕在旋转轴41和驱动用磁铁42上。
更加详细地说,作为绝缘胶带51而准备具有与绝缘部分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胶带。即,准备如下那样的绝缘胶带51,即,具有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从环状外周面部分41c的反输出侧L 1端至环状外周面部分41b的输出侧L2端为止的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并且具有与驱动用磁铁42的圆周尺寸相对应的宽度尺寸。然后,以将旋转轴41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环状外周面部分41c以及驱动用磁铁42连续覆盖的方式进行卷绕。
通过这样,由于能够防止卷绕绝缘胶带51时产生绝缘胶带51双层重叠而变厚的部分,因此,能够使定子30与转子40靠近。另外,由于无需管理绝缘胶带51双层重叠部分的厚度,因此,卷绕绝缘胶带51时的操作性提高。另外,与作为绝缘胶带51而准备固定宽度的细长绝缘胶带,并将该绝缘胶带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呈螺旋状地连续进行卷绕,由此将旋转轴41的绝缘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和驱动用磁铁42的绝缘部分(圆环状端面42b、圆环状端面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连续覆盖的情况相比较,绝缘胶带51的尺寸管理变得容易。
在此,也可以使绝缘胶带51的卷绕开始端与卷绕结束端重叠以防止绝缘胶带51剥落。该情况下,预先考虑绝缘胶带51双层重叠部分的厚度而设定定子30与转子40之间的间隙。
另外,关于在驱动用磁铁42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两侧形成于驱动用磁铁42与旋转轴41之间的圆环状阶梯部40a,优选在将绝缘胶带51卷绕在旋转轴41和驱动用磁铁42上之后,以从外侧将该圆环状阶梯部40a覆盖的状态安装热收缩管(未图示),之后对该热收缩管进行加热并使其收缩固化,由此以沿着该圆环状阶梯部40a的状态使绝缘胶带51紧贴在该圆环状阶梯部40a上。
该情况下,在绝缘胶带51紧贴在圆环状阶梯部40a上之后,将该热收缩管切断并从转子40上除去。另外,在绝缘胶带51以沿着圆环状阶梯部40a的状态紧贴在圆环状阶梯部40a上时,固定在驱动用磁铁42的输出侧L2的圆环状端面42b上的平衡锤50,通过绝缘胶带51被按压在圆环状端面42b上。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由于旋转轴41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与磁铁固定部分41a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被绝缘胶带51覆盖,因此,即使在形成为定子30与转子40靠近的状态时,也能够确保从驱动线圈33至旋转轴41的外周面的露出部分(既未被驱动用磁铁42覆盖也未被绝缘胶带51覆盖的部分)为止的绝缘距离。因此,即使在将搭载于定子铁心32上的驱动线圈33激磁时,也能够防止或抑制励磁电流从驱动线圈33流入旋转轴41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这样的电流而产生噪声。
另外,在本例中,绝缘胶带51被连续地卷绕在旋转轴41和驱动用磁铁42上,并且,绝缘胶带51也覆盖驱动用磁铁42的外周面(驱动用磁铁42的输出侧L2的圆环状端面42b、反输出侧L1的圆环状端面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因此,即使发生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使驱动用磁铁42破损这样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破损后的驱动用磁铁42的碎片在定子30的内侧飞散。
另外,能够通过绝缘胶带51防止由磁片42a构成的驱动用磁铁42分裂成一个个磁片42a。因此,能够防止破损后的驱动用磁铁42的碎片或分裂后的磁片42a妨碍电动机1的旋转。另外,能够防止破损后的驱动用磁铁42的碎片或分裂后的磁片42a损伤定子30。另外,考虑到防止驱动用磁铁42的碎片飞散所需的强度,也可以将绝缘胶带51整体在转子40上卷绕两层。该情况下,预先考虑绝缘胶带51双层重叠部分的厚度而设定定子30与转子40之间的间隙。
进而在本例中,固定在驱动用磁铁42的输出侧L2的圆环状端面42b上的转动平衡调节用的平衡锤50从外侧被绝缘胶带51覆盖。因此,能够利用绝缘胶带51防止平衡锤50从转子40脱落。另外,即使在平衡锤50从转子40脱落时,也能够利用绝缘胶带51防止平衡锤50散落。
另外,本例的电动机1在旋转轴41的反输出侧L1上设有编码器60,因此,当旋转轴41中产生电流时,存在该电流成为噪声并侵入传感器基板64从而使编码器60的检测精度降低的情况。但是,通过在转子40上卷绕绝缘胶带51而防止在旋转轴41中产生电流,因此,能够防止因为这样的电流而产生噪声。由此,不会使编码器60的检测精度降低。另外,也不会在编码器60中发生误动作等。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例子中,在旋转轴41的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上卷绕有绝缘胶带51,但是,也可以取代绝缘胶带51而在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上涂敷绝缘物。另外,也可以在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上安装筒状的树脂部件。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绝缘胶带51而准备具有与绝缘部分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绝缘胶带,并将绝缘胶带51连续地卷绕在旋转轴41和驱动用磁铁42上,但是,作为绝缘胶带51而准备具有与旋转轴41的绝缘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绝缘胶带、和具有与驱动用磁铁42的绝缘部分(圆环状端面42b、圆环状端面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绝缘胶带,并将这两种绝缘胶带分别进行卷绕也是可以的。进而,作为绝缘胶带51而仅准备具有与旋转轴41的绝缘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绝缘胶带,并将绝缘胶带51仅卷绕在旋转轴41上也是可以的。
在此,也可以准备固定宽度的细长绝缘胶带,并将该绝缘胶带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呈螺旋状地连续进行卷绕,由此将旋转轴41的绝缘部分(环状外周面部分41b、41c)和驱动用磁铁42的绝缘部分(圆环状端面42b、圆环状端面42c以及圆形外周面42d)连续地覆盖。另外,该情况下,为使呈螺旋状的绝缘胶带之间不会形成间隙,需要以使绝缘胶带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卷绕,因此,需要预先考虑绝缘胶带双层重叠部分的厚度而设定定子30与转子40之间的间隙。
进而,也可以利用绝缘胶带51或绝缘物的涂敷将旋转轴41的大径部分43的露出部分43a和第一中径部分44的整个外周面覆盖。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如图3(b)所示,驱动用磁铁42由位于径向外侧的外侧圆弧面与位于径向内侧的内侧圆弧面为同心的磁片42a构成,但是,作为磁片42a而使用外侧圆弧面与内侧圆弧面为非同心而具有外侧圆弧面与内侧圆弧面的曲率不同的形状的磁片,并将这些磁片沿圆周方向进行配置,由此构成驱动用磁铁42也是可以的。该情况下,由于沿圆周方向相邻的磁片42a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也可以在该间隙中安装平衡锤。即使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在将绝缘胶带51卷绕在驱动用磁铁42上时呈平衡锤被绝缘胶带覆盖的状态,因此,也能够防止平衡锤的散落。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在编码器60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之间配置有相对于转子40的制动器机构的电动机1中。该情况下,由于通过在转子40上卷绕绝缘胶带51而防止在旋转轴41中产生电流,因此,不会因为由这样的电流引起的噪声而使制动器机构的动作变得不稳定。
进而,在上述例子中,举出了将本发明适用于永磁型同步电动机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例如步进电动机或电磁式同步电动机等其他的同步电动机、或者感应电动机、整流子电动机、其他电动机中。

Claims (15)

1.一种电动机,其设有:
定子铁心,其搭载驱动线圈且呈筒状;
旋转轴,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以及
驱动用磁铁,其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部分上;
并且,所述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配置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内侧,所述定子铁心与所述驱动用磁铁在径向上相对;
所述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中的、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与被所述驱动用磁铁覆盖的所述外周面部分相邻接的环状外周面部分被绝缘物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物是被卷绕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绝缘胶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带是在其一面上具有热固性粘接剂层的玻璃纤维布胶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胶带被卷绕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所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由此将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所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进行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胶带的长度与从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的输出侧端至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的反输出侧端为止的距离相等,
所述绝缘胶带的宽度与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圆周长度相等,
所述绝缘胶带被连续地卷绕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所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具备大径部分和中径部分,其中,所述大径部分在其外周侧上安装有所述驱动用磁铁,所述中径部分与所述大径部分相连接并且其直径小于所述大径部分,
所述大径部分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用磁铁在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驱动用磁铁以其一端面和所述大径部分与所述中径部分之间的错层面一致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大径部分上,
所述绝缘胶带覆盖所述大径部分与所述中径部分之间的错层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胶带以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呈螺旋状的方式被连续卷绕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所述驱动用磁铁的两端面以及所述环状外周面部分上。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电动机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在所述驱动用磁铁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有圆环状阶梯部,
所述绝缘胶带以沿着所述圆环状阶梯部的状态紧贴在所述圆环状阶梯部上。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胶带被连续地卷绕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驱动用磁铁上,由此从外侧将所述驱动用磁铁覆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用磁铁呈筒状,并且所述驱动用磁铁由沿圆周方向被分割的多个磁片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圆环状端面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转子的转动平衡的平衡调节部件,
所述平衡调节部件被所述绝缘胶带覆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部件通过所述绝缘胶带被按压在所述圆环状端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部件为粘接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中掺杂有金属。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设有编码器,
所述编码器具备:
传感器用磁铁,其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的轴端部上;
磁敏元件,其与所述传感器用磁铁相对而配置;以及
传感器基板,其搭载所述磁敏元件。
CN201210213954.1A 2011-06-27 2012-06-26 电动机 Active CN102857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2360A JP5898864B2 (ja) 2011-06-27 2011-06-27 モータ
JP2011-142360 2011-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7054A true CN102857054A (zh) 2013-01-02
CN102857054B CN102857054B (zh) 2017-04-12

Family

ID=4740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0311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63265U (zh) 2011-06-27 2012-06-26 电动机
CN201210213954.1A Active CN102857054B (zh) 2011-06-27 2012-06-26 电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0311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63265U (zh) 2011-06-27 2012-06-26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98864B2 (zh)
CN (2) CN202663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7516A (zh) * 2016-11-17 2019-06-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的定子、电机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电机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8864B2 (ja) * 2011-06-27 2016-04-0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748615B2 (ja) * 2017-08-10 2020-09-0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
JP6944332B2 (ja) * 2017-10-13 2021-10-06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プロダクツ 回転電機
JP6967987B2 (ja) * 2018-01-31 2021-11-1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887404B2 (ja) * 2018-07-13 2021-06-1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357U (ja) * 1992-09-07 1994-04-15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2003111323A (ja) * 2001-07-24 2003-04-11 Honda Motor Co Ltd 発電電動機のロータ
JP2010104212A (ja) * 2008-10-27 2010-05-06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172095A (ja) * 2009-01-22 2010-08-05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
CN102075037A (zh) * 2011-01-28 2011-05-25 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的装配结构
CN202663265U (zh) * 2011-06-27 2013-01-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357U (ja) * 1992-09-07 1994-04-15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2003111323A (ja) * 2001-07-24 2003-04-11 Honda Motor Co Ltd 発電電動機のロータ
JP2010104212A (ja) * 2008-10-27 2010-05-06 Mitsuba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172095A (ja) * 2009-01-22 2010-08-05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
CN102075037A (zh) * 2011-01-28 2011-05-25 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的装配结构
CN202663265U (zh) * 2011-06-27 2013-01-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电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7516A (zh) * 2016-11-17 2019-06-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的定子、电机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电机的方法
US11070104B2 (en) 2016-11-17 2021-07-20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an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937516B (zh) * 2016-11-17 2021-09-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的定子、电机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电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98864B2 (ja) 2016-04-06
CN202663265U (zh) 2013-01-09
CN102857054B (zh) 2017-04-12
JP2013009572A (ja)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3265U (zh) 电动机
CN102857019B (zh) 电动机
US8890387B2 (en) Stator and motor
US8823225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1093951A (zh) 轴向气隙式马达
JP5110233B2 (ja) 回転検出器用ステータの巻線方法とその巻線構造体及び回転検出器を用いた電動機
JP6388066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KR100508322B1 (ko) 차량용 시동·충전 회전전기
CN202798403U (zh) 电动机
US20130057106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2009150398A (ja) 真空ポンプ
JP4801713B2 (ja)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JP2016178751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3534903B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具备该转子的旋转电机
KR100425721B1 (ko) 브러시리스 모터의 회전자 위치 감지 장치
CN104718688A (zh) 两相旋转电机
US8884484B2 (en) DC motor having a unique winding structure
JP2018148707A (ja) 計測配線の支持構造
US10361613B2 (en) Single phase motor and rotor, having plurality of permanent magnets, of the same
CN218850569U (zh) 电机
JP6812981B2 (ja) モータおよび紡績機械
JP4706298B2 (ja) レゾルバ装置
JP2007124828A (ja) 回転電機
JP3605309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電動機
JP6430762B2 (ja) 冷却パイプ付回転電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