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1972A - 圆珠笔 - Google Patents
圆珠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21972A CN102821972A CN2011800156103A CN201180015610A CN102821972A CN 102821972 A CN102821972 A CN 102821972A CN 2011800156103 A CN2011800156103 A CN 2011800156103A CN 201180015610 A CN201180015610 A CN 201180015610A CN 102821972 A CN102821972 A CN 1028219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is
- crack
- beam barrel
- sliding part
- turn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2—Ball-point pens with retractable ball p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4—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means sliding in longitudinally-slotted ca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005—Pen barrel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该圆珠笔(1)具有被插入到轴筒(2)内的中芯支架(6),该中芯支架(6)上设置有沿着轴筒(2)的中芯进出用裂缝(13)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滑动部(12)。另外,滑动部(12)通过臂部(11)被弹性支撑于支架主体部(10),中芯进出用裂缝(13)上形成有扩张部(14、15),滑动部(12)的侧面(12a)上设置有卡止凸部(17),臂部(11)在轴筒(2)的径向上具有向外的施压力。从而,若下压滑动部(12)并使其沿着中芯进出用裂缝(13)移动后解除滑动部(12)的下压力,则滑动部(12)的卡止凸部(17)进入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扩张部(14、15),滑动部(12)受到限制而不会前后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击式的圆珠笔。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领域的技术,有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11876号公报。该公报中记载的书写工具是多芯式的圆珠笔,其包括能够自由装卸中芯的多个敲击部。各敲击部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凸部,敲击部被圈状弹簧始终施压着。当使用这样的多芯圆珠笔时,若按下任一个敲击部,敲击部的操作部就会移动而进入到轴部内,敲击部的后端被轴筒内的卡止部卡止,因而被按下的敲击部维持卡止状态,其结果是,中芯从轴部突出的状态得以维持。此外,在将中芯收存在轴部内的情况下,按下其他的敲击部来解除卡止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118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这种构成的圆珠笔存在如果不是多芯的就无法使用并且导致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意在简化结构的圆珠笔。
本发明是一种圆珠笔,具有在轴筒内沿轴线方向移动自如的中芯,,该圆珠笔的特征在于,包括:
轴筒,该轴筒上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中芯进出用裂缝、和设置在中芯进出用裂缝中的扩张部;以及
中芯支架,该中芯支架被插入到轴筒内并保持中芯,
其中,中芯支架具有:
保持中芯的支架主体部;
臂部,该臂部的一端被固定在支架主体部上,并且该臂部在轴筒内延伸并在轴筒的径向上具有向外的施压力;
滑动部,该滑动部被设置在臂的自由端,并且从中芯进出用裂缝突出;以及
卡止凸部,该卡止凸部是通过在滑动部的侧面将滑动部的宽度扩宽而设置的,并且该卡止凸部进入中芯进出用裂缝的扩张部。
该圆珠笔具有被插入到轴筒内的中芯支架,该中芯支架上设置有沿着轴筒的中芯进出用裂缝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滑动部。对于如此构成的圆珠笔,通过使滑动部前进,能够将中芯变成可书写状态,通过使滑动部后退,能够将中芯变成收存状态。另外,滑动部通过臂部而被弹性支撑于支架主体,中芯进出用裂缝中形成有扩张部,滑动部的侧面设置有卡止凸部,臂部在轴筒的径向上具有向外的施压力。由此,如果下压着滑动部并沿着中芯进出用裂缝移动该滑动部后解除滑动部的下压力,则滑动部的卡止凸部进入中芯进出用裂缝的扩张部,能够限制滑动部不向前后移动。以这种通过如此构成简化了结构。若在中芯的可书写状态下对滑动部起限制作用的位置设置中芯进出用裂缝的扩张部,则在书写当中中芯不会发生后退。此外,若在中芯的可收存状态下对滑动部起限制作用的位置设置中芯进出用裂缝的扩张部,则在携带当中中芯不会变成可书写状态。
此外,优选的是,在支架主体部的顶端设置有螺旋圈状弹簧,支架主体部与螺旋圈状弹簧由树脂一体成形而成。
若采用这种构成,则可简化部件件数,其结果是,可降低成本。
此外,优选的是,螺旋圈状弹簧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下述长度,所述长度使得:当由于滑动部前进而中芯处于书写状态时螺旋圈状弹簧的顶端被按压到轴筒内的弹簧挡托部上,当由于滑动部后退而中芯处于收存状态时螺旋圈状弹簧的顶端从轴筒内的弹簧挡托部离开。
若采用这种构成,则当中芯处于书写状态时,能够使螺旋圈状弹簧的弹簧力起作用,因此在书写时中芯不会在轴筒内晃动,从而消除了使用时的不适感。另外,当中芯处于收存状态时,螺旋圈状弹簧不被施加负载,因此由树脂形成的螺旋圈状弹簧不容易疲劳,即使用树脂成形形成螺旋圈状弹簧,也可长期维持最初的弹簧力。
此外,优选的是,在轴筒上设置有从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延伸至轴筒的后端的中芯更换用裂缝,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宽度比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宽度窄,滑动部的后端与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抵接。
通过如此构成,滑动部的后端与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抵接,滑动部难以进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内。
此外,优选的是,中芯进出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在轴筒的周向上被偏离配置。
在中芯进出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情况下,当使滑动部后退而中芯变成收存状态时,若用很强的力使滑动部后退,有时会造成滑动部进入中芯更换用裂缝内,进而滑动部从轴筒脱落。因此,通过使中芯进出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中心轴线在轴筒的周向上偏离配置,即使以很强的力使滑动部后退,也能够使滑动部的后端与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可靠抵接,从而在通常使用时滑动部难以进入中芯更换用裂缝内,能够可靠防止滑动部从轴筒脱落。
此外,优选的是,轴筒上设置有成形收缩限制部,该成形收缩限制部从侧壁伸出以将中芯更换用裂缝的通路在中途阻挡。
若通过树脂成形来形成轴筒,则由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端部开放,而导致难以达到预定的宽度尺寸。这是因为若由于成形而发生树脂收缩就会发生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侧壁相靠近的变形的缘故。因此,通过成形收缩限制部,能够使得中芯更换用裂缝的通路不容易受到树脂收缩的影响。若成形收缩限制部例如形成为V字形或弯曲状,则即使由于成形收缩限制部而通路变窄,滑动部也能够容易地从中芯更换用裂缝中通过。
此外,优选的是,在滑动部的顶部设置有被扩宽了的操作部,在滑动部的操作部与卡止凸部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被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内的裂缝插入部。
当更换中芯时,在按压操作部来对准裂缝插入部的位置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位置后,若使操作部后退,则裂缝插入部被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内,通过使操作部继续后退,能够将中芯支架与中芯一起从轴筒的后端脱落。
此外,优选的是,在前侧的扩张部与后侧的扩张部之间,形成有以缩窄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宽度的方式相向突出的一对第一及第二间隔片,第一间隔片的前端与第二间隔片的前端对齐,位于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延长线上的第一间隔片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间隔片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短,卡止凸部的前端位于比裂缝插入部的前端靠后的位置。
当进行向轴筒中组装中芯支架的作业时,若将滑动部从轴筒的后侧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内,则滑动部的裂缝插入部的前端与第一间隔片的后端抵接,滑动部停止。然后,若使滑动部在后侧的扩张部内向中芯进出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侧移动以使其返回到中心,则埋藏于后侧的扩张部内的卡止凸部出现在后侧的扩张部内,但此时,滑动部的卡止凸部的前端被配置成与第二间隔片的后端面抵接。从而在进行组装作业时滑动部难以在后侧的扩张部内晃动,组装操作的感觉得到改善。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圆珠笔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圆珠笔的轴筒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圆珠笔的轴筒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圆珠笔的纵截面图;
图6是表示中芯支架的主视图;
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书写状态的圆珠笔的纵截面图;
图9是表示为了更换中芯而从轴筒中脱落中芯支架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在中芯更换用裂缝内插入了裂缝插入部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圆珠笔中应用的轴筒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轴筒中应用的滑动部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轴筒中应用的其他滑动部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圆珠笔中应用的轴筒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轴筒中应用的滑动部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的轴筒中应用的其他滑动部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图17是表示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又一例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中芯支架的连结片的其他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圆珠笔的优选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将笔尖侧作为“前方侧”。此外,对于相同或等同的构成,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圆珠笔1具有树脂(例如聚丙烯)制的轴筒2,在该轴筒2内形成中芯插入孔2a,装填于轴筒2内的中芯3可更换。另外,轴筒2的前半部分的外径形成为截面呈六边形,使得书写时易于抓握,且在桌面上等处难以滚动。另外,在轴筒2的后部一体地形成有笔夹4。
轴筒2的中芯插入孔2a从轴筒2的前端一直延伸到后端,在中芯插入孔2a内,从轴筒2的后端2c的开口部2b插入树脂(例如聚甲醛)制的中芯支架6。中芯3从后端侧插入到该中芯支架6内,中芯3的后端部被中芯支架6所保持。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在中芯支架6的后端部设置有中芯安装部7,该中芯安装部7可保持中芯3的后端部并可进行中芯3的插拔,在中芯支架6的前端部设置有与前侧筒部8一体成形的螺旋圈状弹簧5。并且,中芯安装部7与前侧筒部8通过具有弹性回复力并在轴线L方向上延伸的连结片9而连结,通过中芯安装部7、前侧筒部8以及连结片9构成了支架主体部10。
该支架主体部10与螺旋圈状弹簧5通过树脂而一体成形。由此,能够简化部件数目,其结果是,可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在支架主体部10上采用连结片9,可减轻中芯支架6的重量,由于连结片9具有弹性,因此即使中芯支架6产生了些许翘曲,也能够使中芯支架6在中芯插入孔2a内顺利且可靠地沿着轴线L移动。
中芯安装部7具有后侧筒部7b和呈三角柱形状的中芯按压凸部7c,后侧筒部7b具有可插入中芯3的有底的中芯插入孔7a,中芯按压凸部7c在后侧筒部7b内突出以缩窄中芯插入孔7a。中芯按压凸部7c的顶部与轴线L正交地延伸,并且可与中芯3线接触。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中芯3,并使得更换时容易插拔中芯3。
另外,中芯支架6具有顶端被固定在支架主体部10的前侧筒部8上的弹性臂部11。该臂部11面向连结片9延伸,并且在轴筒2内沿着轴线L方向延伸,在轴筒2的径向上具有朝向外方的施压力。该臂部11的自由端上形成有向轴筒2的径向突出的滑动部12。
该滑动部12从形成于轴筒2的中芯进出用裂缝13向外突出,该中芯进出用裂缝13在轴线L方向上延伸。在该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前后设置有两个宽度被扩宽了的矩形的扩张部14、15(参照图3)。并且,前侧的扩张部14与后侧的扩张部15之间,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宽度缩窄,矩形的间隔片18、19从轴筒2突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滑动部12的侧面12a上,设置有将滑动部12的宽度扩大而成的卡止凸部17,该卡止凸部17从轴筒2的内侧进入到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扩张部14、15内。
在滑动部12的顶部形成有被扩宽了的操作部20,在滑动部12的底部,形成有宽度与卡止凸部17相同且在滑动部1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脱落防止部21。并且,在该脱落防止部21上,卡止凸部17向操作部20突出。在梯形的卡止凸部17中,前侧形成有倾斜面17a,后侧形成有与轴线L大致正交的卡止面17b。
通过倾斜面17a碰上矩形的间隔片18、19,当滑动部12从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扩张部15前进时滑动部12容易沉入轴筒2内。通过卡止面17b与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扩张部14的壁面(矩形的间隔片18、19的前壁面)抵接,使得从扩张部14突出的滑动部12的卡止凸部17被可靠卡止。
如图5及图8所示,螺旋圈状弹簧5的顶端在中芯3处于书写状态时被按压到在轴筒2内形成为台阶部的弹簧挡托部2d上(参照图8),当中芯3处于收存状态时,从轴筒2内的弹簧挡托部2d分离(参照图5)。螺旋弹簧5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构成这种状态的长度。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螺旋圈状弹簧5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比书写时的前侧筒部8的前端与弹簧挡托部2d之间的距离稍长。
若采用这种构成,则当中芯3处于书写状态(参照图8)时,螺旋圈状弹簧5的弹簧力可发挥作用,因此书写时中芯3不会在轴筒2内晃动,能消除使用时的不适感。另外,当中芯3处于收存状态(参照图5)时,由于螺旋圈状弹簧5上没有负载,因此由树脂形成的螺旋圈状弹簧5不容易疲劳,即使用树脂形成螺旋圈状弹簧5,也能够维持最初的弹簧力。
如此,中芯支架6并不利用螺旋圈状弹簧5的弹力而后退,而是通过手动使得中芯支架6后退,从而在中芯3处于收存状态(参照图5)下,螺旋圈状弹簧5始终处于无负载状态。
下面对前述圆珠笔1的操作进行简单说明。
如图5所示,当中芯3处于收存状态时,滑动部12的后端12b与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后端13a抵接,通过臂部11的弹性力,滑动部12的卡止凸部17从后侧的扩张部15突出。在该状态下,只要不按压操作部20,中芯3就不会变成可书写状态。
用手指将操作部20从该状态按下,使滑动部12沿着中芯进出用裂缝13向前移动。此时,倾斜面17a抵在扩张部15前侧的壁面(间隔片18、19的后壁面)上,滑动部12下沉。
如果使操作部20进一步继续前进,则卡止凸部17完全潜入轴筒2内,然后,如图8所示,若手指离开操作部20,则卡止凸部17通过臂部11的弹性力而从前侧的扩张部14突出。然后,通过螺旋圈状弹簧5的弹簧力,卡止面17b被按压到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扩张部14的壁面(间隔片18、19的前壁面)上。由此书写时中芯3的后退被限制,中芯3不会由于书写压力而后退。
(中芯更换结构)
如图3所示,轴筒2上设置有从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后端13a延伸到轴筒2的后端2c的中芯更换用裂缝30。使中芯进出用裂缝13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连通,中芯更换用裂缝30的宽度比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宽度窄。此外,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中心轴线P1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的中心轴线P2相一致。通过使中芯更换用裂缝30的宽度比滑动部12的宽度窄,能够使得中芯进出用裂缝13的后端13a抵接到滑动部12的后端12b上,从而维持滑动部12的卡止状态,使得滑动部12难以进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30内。
如图7、图9及图10所示,在滑动部12的操作部20与卡止凸部17之间,沿着操作部20的底面20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形成有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30内的裂缝插入部31。并且,两侧形成有槽的裂缝插入部31的宽度比中芯更换用裂缝30的宽度稍小。因此,只要不按压操作部20使其后退,滑动部12就不会简单地进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30内。
如图9及图10所示,当更换成新的中芯3时,反抗臂部11的弹簧力,用手指将操作部20的底面20a按压至与轴筒2相碰。在此状态下裂缝插入部31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的位置被对准。然后,保持该状态而用手指使操作部20后退,则裂缝插入部31被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30内,通过使操作部20继续后退,能够将中芯支架6与中芯3一起从轴筒2的后端2c的开口部2b脱落。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圆珠笔1A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轴筒2A上设置有从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后端13a延伸至轴筒2A的后端2c的中芯更换用裂缝30A,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宽度比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宽度窄,滑动部12A的后端12b与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后端13a抵接。
另外,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中心轴线P1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中心轴线P2平行并在轴筒2A的周向上被偏离配置。并且,由于形成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一个壁面13c和形成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一个壁面30c呈一条直线状地排列,因此在更换中芯时,能够沿着壁面13c、30c使滑动部12A在中芯进出用裂缝13A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A之间顺畅地移动。
当更换中芯3时,从上方按压后侧的扩张部15A内的滑动部12A,并同时使滑动部12A从中心横向移动,使裂缝插入部31的中心轴线与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中心轴线P2相一致。然后,通过继续按压滑动部12A并使其后退,裂缝插入部31通过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通路S,滑动部12A从轴筒2A的后端2c脱落,从而中芯支架6A从轴筒2A排出。
通过这种构成,即使用很强的力使滑动部12A后退,也能够使得滑动部12A的后端12b与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后端13a可靠抵接,从而在通常使用时,使得滑动部12A难以进入中芯更换用裂缝30A内,能够可靠防止滑动部12A从轴筒2A脱落。
另外,中芯支架6A的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与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对齐。中芯支架6A的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以及前侧的扩张部14A与后侧的扩张部15A之间的第一和第二间隔片18、19的后端面18a、19a被形成为与中芯进出用裂缝13A的中心轴线P1正交的面。
此外,第一间隔片18的前端面18b与第二间隔片19的前端面19b被对齐为与中心轴线P1正交的面,第一间隔片18的后端面18a与第二间隔片19的后端面19a被对齐为与中心轴线P1正交的面。另外,在第一、第二间隔片18、19的后部形成有与后端面18a、19a连续的倾斜面18c、19c,但也可以没有倾斜面18c、19c。
当向轴筒2A组装中芯支架6A时,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碰到第一间隔片18,但此时,如果中芯支架6A的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位于比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靠后的位置,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在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与第一间隔片18抵接之后,在后侧的扩张部15A内,当使滑动部12A横向移动以使其返回到中心(P1)时,就会产生与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和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之间的距离相当量的松动,由此造成组装作业的感觉恶化。从而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与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对齐。
作为变形例,如图13所示,在设置于中芯支架6Aa的卡止凸部17B的顶部,形成有向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突出的卡勾部17d。在容纳中芯时圆珠笔1A受到下落冲击的情况下,卡勾部17d挂在第一和第二间隔片18、19的倾斜面18c、19c,使得滑动部12Aa难以前进,由此可避免中芯3的顶端从轴筒2A的顶端跳出而变成书写状态。卡勾部17d的顶端与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对齐。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圆珠笔1B的轴筒2B中,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前侧的扩张部14A与后侧的扩张部15B之间,形成有以使中芯进出用裂缝13B的宽度缩窄的方式相向地突出的一对第一和第二间隔片18A、19。第一间隔片18A的前端面18b与第二间隔片19的前端面19b在与中心轴线P1正交的面上对齐,位于中芯更换用裂缝30A的延长线上的第一间隔片18A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间隔片19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短。第一间隔片18A呈梯形,第二间隔片19呈大致长方形。
另外,在中芯支架6B的滑动部12B中,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从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后退与从第二间隔片19的全长减去第一间隔片18A的全长所得的长度相当的量。
当进行向轴筒2B组装中芯支架6B的作业时,若将滑动部12B从轴筒2B的后侧插入到中芯更换用裂缝30A内,则滑动部12B的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与第一间隔片18A的后端18d抵接,滑动部12B停止。然后,若使滑动部12B在后侧的扩张部15B内向中芯进出用裂缝13B的中心轴线P1侧移动以使其返回到中心,则埋藏于后侧的扩张部15B内的卡止凸部17A出现在后侧的扩张部15B内,但此时,滑动部12B的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被配置成与第二间隔片19的后端面19a抵接。从而在进行组装作业时,滑动部12B难以在后侧的扩张部15B内晃动,组装作业的感觉得到改善。
该卡止凸部17A是与中芯3的进出有关的重要部分,如果该卡止凸部17A的前端面17c大幅变形,就难以在第二间隔片19的后端面19a可靠地卡止滑动部12B的卡止凸部17A,但通过使卡止凸部17A的前端17c位于比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靠后的位置,可容易地避免这种事态。
作为变形例,如图16所示,在设置于中芯支架6Ba的卡止凸部17C的顶部形成有向裂缝插入部31的前端31a突出的卡勾部17d。在容纳中芯时圆珠笔1B受到下落冲击的情况下,通过卡勾部17d挂在第二间隔片19的倾斜面19c,使滑动部12Ba难以前进,由此,可避免中芯3的顶端从轴筒2B的顶端跳出而变成书写状态。
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延长螺旋圈状弹簧5的自由长度,以将其利用于滑动部12的回复中。也可以将螺旋圈状弹簧5与支架主体部10分体设置。还可以使螺旋圈状弹簧5与支架主体部10的材质不同。还可以利用钢制的螺旋圈状弹簧5。中芯支架6也可以是在螺旋圈状弹簧5中置入钢制弹簧件的双色成形品。
对于多芯圆珠笔,使多个中芯支架在轴筒内沿周向排列,并使各中芯支架的滑动部从轴筒的表面突出。并且,轴筒上形成有与各滑动部相对应的中芯进出用裂缝。
如图17所示,轴筒2C上设置有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从两侧壁30d、30e向中心轴线P2伸出而成,以将向中芯更换用裂缝30B的中心轴线P2方向延伸的通路S在中途阻挡。并且,各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被形成为V字形的山形。如图18所示,作为其他的中芯更换用裂缝30C,也可以采用弯曲的成形收缩限制部42。
若通过树脂成形来形成轴筒,则中芯更换用裂缝30、30A那样的通路S的端部开放,如果成形引起树脂收缩,就会容易发生中芯更换用裂缝30、30A的侧壁相靠近的变形。因此,通过采用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42,中芯更换用裂缝30B、30C的通路S难以受到树脂收缩的影响。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42如果呈V字形或弯曲状,则即使由于成形收缩限制部40、41、42而通路S变窄,滑动部12、12A、12B也能够容易地通过中芯更换用裂缝30B、30C。
如图19所示,作为变形例的连结片9A的截面被形成为U字形。由此,在连结片9A处难以发生中芯支架6、6A、6B的弯曲。
产业上的可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圆珠笔结构的简化。
符号说明
1、1A、1B…圆珠笔,2、2A~2C…轴筒,2d…弹簧挡托部,3…中芯,5…螺旋圈状弹簧,6、6A、6B…中芯支架,10…支架主体部,11…臂部,12、12A、12B…滑动部,12a…滑动部的侧面,13、13A、13B…中芯进出用裂缝,13a…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14,14A、15、15A、15B…扩张部,17、17A~17C…卡止凸部,18、18A…第一间隔部,19…第二间隔部,20…操作部,30、30A~30C…中芯更换用裂缝,31…裂缝插入部,40、41、42…成形收缩限制部,L…轴线,P1、P2…中心轴线。
Claims (8)
1.一种圆珠笔,具有在轴筒内沿轴线方向移动自如的中芯,该圆珠笔的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轴筒,该轴筒上形成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中芯进出用裂缝、和设置在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中的扩张部;以及
中芯支架,该中芯支架被插入到所述轴筒内并保持所述中芯,
其中,所述中芯支架具有:
保持所述中芯的支架主体部;
臂部,该臂部的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部上,并且该臂部在所述轴筒内延伸并在所述轴筒的径向上具有向外的施压力;
滑动部,该滑动部被设置在所述臂的自由端,并且从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突出;以及
卡止凸部,该卡止凸部是通过在所述滑动部的侧面将所述滑动部的宽度扩宽而设置的,并且该卡止凸部进入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所述扩张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主体部的顶端设置有螺旋圈状弹簧,所述支架主体部与所述螺旋圈状弹簧由树脂一体成形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圈状弹簧的自由长度被设定为下述长度,所述长度使得:当由于所述滑动部前进而所述中芯处于书写状态时所述螺旋圈状弹簧的顶端被按压到所述轴筒内的弹簧挡托部上,当由于所述滑动部后退而所述中芯处于收存状态时所述螺旋圈状弹簧的顶端从所述轴筒内的所述弹簧挡托部离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筒上设置有从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延伸至所述轴筒的后端的中芯更换用裂缝,
所述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宽度比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宽度窄,
所述滑动部的后端与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后端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中芯更换用裂缝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在所述轴筒的周向上偏离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筒上设置有成形收缩限制部,该成形收缩限制部从侧壁伸出以将所述中芯更换用裂缝的通路在中途阻挡。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部的顶部设置有被扩宽了的操作部,
在所述滑动部的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卡止凸部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被插入到所述中芯更换用裂缝内的裂缝插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珠笔,其特征在于,
在前侧的所述扩张部与后侧的所述扩张部之间,形成有以缩窄所述中芯进出用裂缝的宽度的方式相向突出的一对第一及第二间隔片,
所述第一间隔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间隔片的前端对齐,位于所述中芯更换用裂缝的延长线上的所述第一间隔片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二间隔片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短,
所述卡止凸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裂缝插入部的前端靠后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66609 | 2010-03-23 | ||
JP2010066609 | 2010-03-23 | ||
PCT/JP2011/055540 WO2011118392A1 (ja) | 2010-03-23 | 2011-03-09 | ボールペ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1972A true CN102821972A (zh) | 2012-12-12 |
CN102821972B CN102821972B (zh) | 2015-04-08 |
Family
ID=4467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5610.3A Active CN102821972B (zh) | 2010-03-23 | 2011-03-09 | 圆珠笔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76821B2 (zh) |
CN (1) | CN102821972B (zh) |
WO (1) | WO201111839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5984A (zh) * | 2018-12-27 | 2019-04-12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释放笔 |
CN110936755A (zh) * | 2019-12-22 | 2020-03-31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滑动笔 |
CN110962491A (zh) * | 2019-12-22 | 2020-04-07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滑动笔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8803B (zh) * | 2012-10-15 | 2014-08-20 |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滑动式笔 |
DE102015012940A1 (de) * | 2015-10-05 | 2017-04-06 | Staedtler Mars Gmbh & Co. Kg | Verwendung von Elementen für Schreib-. Zeichen-. Markier- und/oder Malgeräte oder Kosmetikgeräte oder Eingabegerät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1035A (en) * | 1982-12-08 | 1985-11-05 | The Gillette Company | Marking instrument |
JPH01132792U (zh) * | 1988-02-26 | 1989-09-08 | ||
EP0458326A1 (en) * | 1990-05-24 | 1991-11-27 | Tokai Corporation | Automatic writing instrument |
JPH07314979A (ja) * | 1994-05-24 | 1995-12-05 | Kotobuki:Kk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JP2005111876A (ja) * | 2003-10-09 | 2005-04-28 | Zebra Pen Corp | 筆記具 |
CN201201421Y (zh) * | 2008-01-09 | 2009-03-04 | 株式会社寿 | 按压式笔具 |
CN201235987Y (zh) * | 2008-07-01 | 2009-05-13 | 昆山希安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弹簧与开关用球的一体化装置 |
WO2010010825A1 (ja) * | 2008-07-24 | 2010-01-28 | 株式会社壽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7691U (ja) * | 1993-01-18 | 1994-08-09 | 孝之 安藤 | ノック式ボールペン |
JPH0740190U (ja) * | 1993-12-28 | 1995-07-18 | 株式会社壽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JP5753663B2 (ja) * | 2010-03-23 | 2015-07-22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ボールペン |
-
2011
- 2011-03-09 WO PCT/JP2011/055540 patent/WO201111839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09 JP JP2012506924A patent/JP58768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3-09 CN CN201180015610.3A patent/CN1028219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1035A (en) * | 1982-12-08 | 1985-11-05 | The Gillette Company | Marking instrument |
JPH01132792U (zh) * | 1988-02-26 | 1989-09-08 | ||
EP0458326A1 (en) * | 1990-05-24 | 1991-11-27 | Tokai Corporation | Automatic writing instrument |
JPH07314979A (ja) * | 1994-05-24 | 1995-12-05 | Kotobuki:Kk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JP2005111876A (ja) * | 2003-10-09 | 2005-04-28 | Zebra Pen Corp | 筆記具 |
CN201201421Y (zh) * | 2008-01-09 | 2009-03-04 | 株式会社寿 | 按压式笔具 |
CN201235987Y (zh) * | 2008-07-01 | 2009-05-13 | 昆山希安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弹簧与开关用球的一体化装置 |
WO2010010825A1 (ja) * | 2008-07-24 | 2010-01-28 | 株式会社壽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5984A (zh) * | 2018-12-27 | 2019-04-12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释放笔 |
CN109605984B (zh) * | 2018-12-27 | 2020-05-22 | 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释放笔 |
CN110936755A (zh) * | 2019-12-22 | 2020-03-31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滑动笔 |
CN110962491A (zh) * | 2019-12-22 | 2020-04-07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滑动笔 |
CN110936755B (zh) * | 2019-12-22 | 2020-10-09 | 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拆滑动笔 |
US10960705B1 (en) | 2019-12-22 | 2021-03-30 | Hangzhou Jianyi Technology Co., Ltd. | Detachable and retractable pe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76821B2 (ja) | 2016-03-02 |
WO2011118392A1 (ja) | 2011-09-29 |
CN102821972B (zh) | 2015-04-08 |
JPWO2011118392A1 (ja) | 201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21972A (zh) | 圆珠笔 | |
EP2258967B1 (en) | Bush bearing, and automobile rack-and-pinion steer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
JP4731501B2 (ja)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
CN101909900A (zh) | 自动铅笔 | |
CN101585280B (zh) | 一种免削自动铅笔 | |
CN102792037A (zh) | 直线限位器 | |
US4551035A (en) | Marking instrument | |
CN102365178A (zh) | 具有可缩回的夹子的书写工具 | |
EP2762327A1 (en) | Multi-pen | |
CN101549608A (zh) | 条状物送出容器 | |
KR102214859B1 (ko) | 필기구 | |
CN102848803A (zh) | 滑动式笔 | |
CN101649692B (zh) | 一种空转锁芯的离合结构 | |
KR20120006495A (ko) | 볼펜팁, 볼펜 리필, 볼펜 및 볼펜팁의 제조방법 | |
JP2008162246A (ja) | 多芯式筆記具 | |
CN101096164A (zh) | 具有可旋转笔盖的笔 | |
KR20120108779A (ko) | 다용도 케이스 | |
CN103395028A (zh) | 棘轮起子换向装置 | |
JP5216248B2 (ja) | 多芯筆記具 | |
JP6199143B2 (ja) | 複式筆記具 | |
CN101279563B (zh) | 棒状物伸出容器 | |
JP6038097B2 (ja) | 筆記具 | |
CN104329316A (zh) | 一种安全锁紧机构 | |
CN210092479U (zh) | 一种电子绘图笔插座 | |
JP6108813B2 (ja) | スリムタイプボールペ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